元大證券(公)公司新聞
凌陽創新在申購期間共計吸引23.25萬筆申購單,最終中籤率僅0.68%,為下半年的IPO股樹立高標。目前視訊轉換晶片設計業者安格緊隨其後,將於30日起以每股88元承銷價進行公開申購外,已獲主管機關認可待掛牌公司還包含轉上市的三商家購、八方雲集及永豐實,以及轉上櫃的華景電與振宇五金。
安格受惠遠距辦公成為趨勢,公司高速傳輸介面晶片銷量大幅增長,推動上半年合併營收達2.92億元,年增141.58%,安格也看好下半年訂單動能維持高檔,對營運前景抱持審慎樂觀態度。其興櫃均價29日收在175.79元,與承銷價存在近一倍價差,預期將再現一波搶購熱潮。
同時身為凌陽創新與安格的主要承辦商福邦證券29日也召開法說,會中表示公司全年IPO目標量達6件、興櫃9件,產業涵蓋電子、紡織及生技等多類族群,是承銷圈內少數看好全年IPO數量的業者。根據迄今16檔已掛牌的IPO個股觀察,福邦證券承銷量與永豐金同樣以2檔並列第三,僅次凱基證的4檔與元大證的3檔。
至於5檔準IPO股方面,以各家董事會通過的現金增資暫定發行價格與29日興櫃均價計算,皆有三成以上價差空間,其中以華景電的46.21%最高,根據安侯建業28日出具的報告指出,全球創投資金在第二季飆至歷史新高後,第三季將持續受惠市場大量閒置資金、非傳統創投投資者的參與度提高,以及積極的IPO活動,預期風險投資在全球大部分地區將維持強勁態勢。
除上述個股外,已遞件申請IPO的個股尚有全訊、森崴能源、宜新實業、正基、穩得與29日甫送件的達方轉投資無線元件廠詠業。
台灣股市近期受到全球通膨影響,資本市場的目光逐漸轉向抗通膨概念股。在這波市場趨勢下,台股中的資產族群如台泥(1101)、台肥(1722)等表現亮眼,股價不斷攀升。特別是台肥,股價昨日再收漲2.2%,顯示投資者對抗通膨概念股的熱情。台泥也以堅實的盤勢穩步上揚,昨日收漲0.6%。根據法人分析,台肥和台泥的土地資產價值被低估,未來升值潛力巨大。元大證券金融交易部建議,投資者可透過相關認購權證參與這波抗通膨概念股的行情,選擇剩餘天數超過100天以上的中長期權證,以放大槓桿獲利。
台股今年來表現亮眼,各大證券商的營運成果也相當出色。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上半年全體證券商的稅後純益達到了驚人的582.7億元,年增率更是高達268.9%,這個數字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獲利584.5億元,簡直就是「半年賺了一年錢」啊! 在這股熱潮中,元大證券的表現格外亮眼,上半年稅後純益達到了13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也是領先群雄,成長力道強勁的富邦證和華南永昌證分別獲得了EPS王和成長王的榮譽。 儘管6月份大盤總成交值約10.1兆元,月減8.1%,證券商經紀稅前純益也下滑至88.6億元,但由於出售證券利益及證券評價利益增加,自營業務稅前純益回升至58.5億元,承銷業務稅前純益則增至8.7億元。整體來看,6月份全體證券商的稅後純益從上個月的47.6億元大幅回升至133.85億元,月增181.1%,累計前六個月的稅後純益更是高達582.7億元,年增268.9%。 個別來看,元大證券在上半年挾著市占規模、優異自營操作以及海外子公司的挹注,稅後純益達到了138.9億元,年增164%,成為唯一獲利超過百億元的證券商,蟬聯獲利王寶座。凱基證和富邦證也分別以71.0億元和36.9億元的稅後純益,排在第二和第三名。統一證和群益證也表現穩定,分別獲得了30.3億元和26.6億元的稅後純益。 在EPS方面,富邦證以3.4元的EPS拔得頭籌,宏遠證則因搭上貨櫃航運的順風船,EPS達到了3.2元,排名第二。福邦證以2.4元的EPS排名第三。EPS在2至3元間的還有元大證、玉山證、統一證和凱基證。 而獲利成長王則屬於華南永昌證,今年上半年穩穩賺進了12.7億元,其餘如第一金證、統一證、台新證、群益證、元富證和玉山證等六家,獲利年增率在234.3%至461.5%之間。
【台北訊】近來,全球央行量化寬鬆政策持續進行,油價不斷攀升,這些因素共同推動全球通膨風險逐漸升高,特別是美國面臨停滯性通膨的可能性日益增強。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投資者開始尋找抗通膨概念股,台股中的資產族群如台肥(1722)、台泥(1101)等表現亮麗,成為投資焦點。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去年5月時僅為0.22,但到了今年6月已攀升至5.4,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也從1.24上漲至4.5。聯準會預計將首次升息提前至2023年,但市場對於「暫時性通膨」的說法持懷疑態度。有分析認為,美國經濟可能重現1970年代的高通膨,並伴隨經濟衰退的「停滯性通膨」,這將導致全球通膨風暴蔓延。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股的資產族群如台肥、台泥等股票表現出色。台肥股價近日重啟多頭走勢,不受大盤波動影響,昨日再漲2.2%;台泥則以堅定的盤勢穩步上揚,昨日收漲0.6%。法人分析指出,台肥土地資產共約52萬坪,而財報上的不動產帳面價值僅381億元,預計帳面價值與取得成本間存在巨大差距。台泥在全台的土地資產總量也高達數十萬坪,幾乎都未進行過資產重估。 元大證券金融交易部對此表示看好,建議投資者可透過相關認購權證參與行情。他們建議投資者選擇稍價外、剩餘天數超過100天以上的中長期權證,以放大槓桿獲利。這樣的策略對於那些看好台肥、台泥等抗通膨概念股後市股價表現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台股熱鬧,證券商上半年狂賺!元大證券蟬聯獲利王寶座】 最近台股市場可說是熱鬧非凡,證券商們的營運表現也是亮麗得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最新統計,上半年全體證券商的稅後純益竟然高達582.7億元,年增率竟然達到268.9%,這個數字幾乎等於去年全年的獲利了,真的是「半年賺了一年錢」啊! 在這波證券商的獲利潮中,元大證券可說是表現最亮眼的一匹黑马,上半年稅後純益達到了138億元,年增率也有164%,蟬聯獲利王的寶座。而富邦證和華南永昌證則分別以每股稅後純益(EPS)王和成長王的榮譽入圍。 雖然6月份的大盤總成交值有點下滑,但這並不妨礙證券商的營運表現。因為在出售證券利益和證券評價利益增加的幫助下,自營業務的稅前純益還是回升到了58.5億元,承銷業務的稅前純益也增至8.7億元。 全體證券商在6月的稅後純益更是從上個月的47.6億元大幅回升至133.85億元,月增率驚人地達到181.1%。而元大證券、凱基證、富邦證、統一證和群益證這幾家龍頭企業,上半年稅後純益都穩穩排在前面。 不僅如此,上半年EPS以富邦證的3.4元領先群雄,宏遠證的EPS則達到了3.2元,排名第二。而元大證、玉山證、統一證和凱基證等公司的EPS也都在2至3元之間。 華南永昌證則是這次獲利成長王,今年上半年穩穩賺進了12.7億元,其他如第一金證、統一證、台新證、群益證、元富證和玉山證等六家公司的獲利年增率也在234.3%至461.5%之間,這個成長速度真的是驚人啊!
根據統計,以美國為例,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去年5月時僅為0.22,其後一路快速攀升,至今年6月已達5.4;同期間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也由1.24攀升至4.5。由於通膨來得又快又急,聯準會預定首次升息將提前至2023年。
事實上,儘管聯準會不斷強調通膨的「暫時性」,但根據美國不斷竄升的通膨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極有可能重現1970年代的高通膨、伴隨經濟衰退的「停滯性通膨」,使得通膨風暴逐漸席捲全球,「現金為亡」時代來臨。
隨著通膨的隱憂席捲全球,使得資本市場的目光,轉向抗通膨概念股,如台股的資產族群近來轉強,近日台肥股價重啟多頭走勢,不受大盤震盪盤軟影響,昨日再收漲2.2%;台泥也以震盪盤堅之勢穩步上揚,昨收漲0.6%。
法人指出,台肥土地資產共約52萬坪,財報上的不動產帳面價值僅381億元。台泥在全台的土地資產總量也高達數十萬坪,幾乎絕大多數並未做過資產重估,法人預期帳面價值與當初的取得成本間早已存在巨大差距。
元大證券金融交易部建議,看好台肥、台泥等抗通膨概念股後市股價表現的投資人,可透過相關認購權證參與行情。挑選標準,則以稍價外、剩餘天數則超過100天以上的中長期權證參與行情,放大槓桿利潤。
其中元大證賺138億元最猛,每股稅後純益(EPS)王、成長王分別為富邦證、華南永昌證。
證交所分析,雖然6月大盤總成交值約10.1兆元,月減8.1%,證券商經紀稅前純益下滑至88.6億元,但因出售證券利益及證券評價利益增加,自營業務稅前純益回升至58.5億元,承銷業務稅前純益則增至8.7億元。
統計全體證券商6月稅後純益由上個月的47.6億元,大幅回升至133.85億元,月增181.1%;累計前六個月稅後純益582.7億元,年增268.9%。
個別證券商來看,根據法人報告及自結數字,國內龍頭元大證券挾市占規模、優異自營操作及南韓為首的海外子公司挹注,上半年稅後純益達138.9億元,年增164%,是唯一獲利超過百億元的證券商,蟬聯獲利王寶座。
具有大型金控背景的凱基證、富邦證上半年稅後純益依次為71.0億元、36.9億元,分居第二、三名,至於自營操作突出的統一證,以及各項業務均衡發展的群益證,上半年稅後純益各為30.3億元、26.6億元,亦持穩在前五名行列。
如果併入股本計算,上半年EPS以富邦證的3.4元拔得頭籌,今年搭上貨櫃航運順風船的宏遠證異軍突起,EPS達3.2元居次,排名第三的福邦證為2.4元;EPS在2至3元間的證券商還有元大證、玉山證、統一證、凱基證。
搶下獲利成長王的是華南永昌證,相較去年同期因權證避險不及,稅後純損達43.6億元,今年上半年穩穩賺進12.7億元,其餘如第一金證、統一證、台新證、群益證、元富證、玉山證等六家,獲利年增率在234.3%至461.5%不等。
氣候變遷這個問題,現在可真的是全球都在關注的焦點啊!金融業作為企業發展的金融後盾,它們的角色自然也變得更加重要。最近,我們專訪了學者和專家,來討論這個議題。大家普遍認為,金融業除了要注重自身的碳排放和水資源管理,還要更加積極地對產業發揮影響力,幫助產業控制碳排。
我們的總編輯梁寶華觀察到,金管會已經要求上市櫃公司依照TCFD的新要求來揭露財務風險狀況,這顯示了氣候變遷對產業營運和銀行擔保品價值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也引起了監理機關的高度重視。後來,銀行如何透過投資和融資來要求企業力行碳排,這不僅關乎台灣推動產業環保永續的成效,也關乎金融業自身營運風險的控管。
優樂地永續服務公司董事長朱竹元和CSRone永續智庫創辦人暨總經理嚴德芬都強調,金融業手握投資和融資權力,對於推進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嚴德芬還特別提醒,歐盟即將實施新的碳關稅制,對台灣對歐洲市場的出口將產生衝擊,所以產業和金融業都要提高警覺。
朱竹元指出,營造不動產業在全球碳排放中佔比近四成,如果能減少50%的碳排放,全球可減碳的程度將高達二成。因此,金融業應該更積極地運用融資和投資能力,推動企業減碳。翁健總經理也認同這一點,並表示元大金已設置「綠色產品小組」,讓證券、投信、銀行、人壽、期貨等子公司都參與,從多個方面推進ESG。
元大金控集團旗下有龍頭券商元大證券和全台公募基金資產規模最大的投信公司元大投信,影響力不容小覷。翁健總經理具體介紹了元大金控集團採取的多項措施,包括元大銀行簽署赤道原則,證券和投信公司也積極行動。像是元大投信的基金產品線強力執行ESG管理,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APP也加入了ESG相關說明,讓投資人能夠更了解上市櫃公司的ESG執行狀況。
【台北訊】近來在金融界展現耀眼成績的元大金控,不僅在獲利、資產品質上表現出色,更在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領域作超前部署。總經理兼元大銀行董事長翁健表示,元大金控已完成第一個五年計畫,今年開啟第二階段,目標是成為國際級ESG品牌。 翁健強調,第二個五年計畫將更加聚焦綠電採用、水資源維護及碳排放控制三大面向。元大金控已採用GRI和SASB兩大國際標準,並興建綠建築大樓,展現對環境永續的承諾。 元大金控在ESG方面的努力已獲得國際認可,2020年蟬聯DJSJ「新興市場指數」和「世界指數」成分股雙榜,並在全球「综合性金融服務」產業類別中躍升至第三名。 在治理方面,元大金控早在2004年就設立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並提前參考TCFD和SASB準則,展現對公司治理的關注。 為進一步強化ESG,元大銀行去年完成赤道原則的簽署,成為國內第七家簽署銀行。翁健透露,元大金控將在證券、期貨、投信設置資安長,以達到金管會的嚴格要求。 對於環境永續和氣候變遷,元大金控內部實施碳定價、全台據點100%水足跡盤查,並在綠電採購上做出創舉。翁健表示,元大金控推出更多國際接軌的措施,包括在碳排放控制上實施「內部碳價機制」,並選定三棟自有大樓作為內部碳定價的示範大樓。
氣候變遷這個問題,真的是讓全世界都緊張起來啊!金融業啊,它可是企業發展的命脈,所以在這方面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我們特地請來了學者和專家來討論這個問題。現在啊,全球都在推動減碳,金融業要怎麼幫助產業控制碳排放,這已經成為了一門新的學問。 梁寶華編輯觀察到,金管會要求金融業必須按照TCFD的要求來揭露財務風險,這意味著氣候變遷對產業和銀行保險品價值的影響越来越大,也引起了監管機關的重視。後來,銀行透過投資和融資來要求企業減碳,這不僅關係到台灣產業的環保永續,也關係到金融業自身的風險管理。 朱竹元董事長和嚴德芬總經理都強調,金融業有著強大的投資和融資權力,對於推動ESG非常重要。嚴德芬還特別提醒,歐盟要推出碳關稅,對台灣出口產業影響很大,金融業也要更加重視自然資本,引導產業減碳。 朱竹元提到,營造不動產業在全球碳排放中佔比接近四成,如果能減少50%,那麼全球可減碳的程度將達到二成。所以,金融業應該利用融資和投資能力,推動企業減碳,比如建築業,可以通過綠建築、節能等方式來減少碳排放。 元大金控總經理翁健表示,元大金已設置「綠色產品小組」,在投資和融資等核心業務上推動ESG。元大金控集團旗下有龍頭券商元大證券和全台公募基金資產規模最大的投信公司元大投信,影響力不容小覷。 翁健具體介紹了元大金控採取的多項措施,包括元大銀行簽署赤道原則,證券和投信公司積極行動。元大投信的基金產品線強力執行ESG管理,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APP也加入了ESG相關說明,幫助投資人了解上市櫃公司的ESG執行情況。
元大金控近幾年來在多個面向上展現亮麗成績,不僅獲利亮眼,資產品質也穩定提升,股價市值也逐漸攀升。其中,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執行上,元大金控早已作好超前部署,特別是以五年計畫為核心推動ESG發展。總經理兼元大銀行董事長翁健表示,元大金控已完成第一個五年計畫,並即將啟動第二個五年計畫,目標是成為國際級的ESG品牌。 翁健強調,第二個五年計畫將在綠電採用、水資源維護、碳排放控制等三大面向上更加聚焦。元大金控已經完成了水足跡盤查、內部碳定價等重要措施,並採用GRI和SASB兩大國際標準進行資訊揭露,與國際制度接軌。此外,元大金控旗下的大樓也全部採用「綠建築」規格打造。 元大金控在ESG方面的努力已獲得國際認可,2020年蟬聯DJSJ「新興市場指數」和「世界指數」成分股雙榜,並在全球「综合性金融服務」產業類別中躍升至第三名。 翁健還提到,元大金控在公司治理方面也一直保持領先地位,早在2004年證交所要求上市櫃公司設立獨立董事之前,元大金控就已經在金控、銀行、證券設立獨董及審計委員會。此外,元大金控還提前執行金管會的要求,參考TCFD揭露,以及導入SASB永續會計準則。 元大銀行去年已完成赤道原則的簽署,成為國內第七家簽署銀行。翁健透露,元大金控將在證券、期貨、投信設置資安長,以達到金管會的要求。 對於ESG的發展,翁健表示,元大金控已經從內部管理到外部業務,全面推動環境永續和氣候變遷的議題。在內部管理方面,元大金控已執行內部碳定價、全台據點100%水足跡盤查、綠電採購使用等措施。在外部業務方面,元大金控則在核心融資和投資業務中發揮影響力。 為了推動ESG的第二個五年計畫,元大金控還推出了更多與國際接軌的措施,如實施「內部碳價機制」,並選定旗下三棟自有大樓作為執行內部碳定價的示範大樓。
工商時報總編輯梁寶華即觀察,金管會要求金融業等全體上市櫃公司,必須依照TCFD的新要求來揭露其財務風險狀況,可見得當下氣候變遷對產業營運,或是銀行擔保品價值的影響不僅愈來愈大,也更受到國內外監理機關的高度重視,後續銀行如何透過投資、融資來要求企業力行碳排等重要措施,不僅關乎台灣推動全體產業環保永續的成效,也關乎金融業對自身營運風險的控管成效。
優樂地永續服務公司董事長朱竹元,以及CSRone永續智庫創辦人暨總經理嚴德芬都一致強調金融業手握投資、融資權力,對於推進其他上市櫃公司共同執行ESG具有重度影響力。
嚴德芬也特別提醒,近來歐盟要制定碳關稅的新制,台灣對歐洲市場上千億的出口量,未來都會面臨「碳稅」的衝擊,不只產業本身要有警覺,金融業繼過去以綠能金融為執行重點之後,接下來新的重點將是「自然資本」,必須更加投入引導產業採取降低碳排等措施,避免未來營運風險上揚。
包括向來為銀行放款大戶的營造業、建築業,朱竹元對此指出,其實外界所不知道的是,營造不動產業在全球碳排放的佔比將近四成,換言之,若營造不動產業能減少碳排放50%,那麼全球可減碳的程度,將高達二成。
因此,朱竹元認為,金融業應要更積極的運用核心的融資、投資能力,來趨動企業戶致力於減碳的投入,例如建築業,舉凡工法、技術、選材等,只要能運用更符合永續環保的方式來進行,例如5千戶以上的大案,若能以打造綠建築來施工、在設計上更為通風、還可回收雨水運用等,就能發揮更多省電、減碳的效果。
對此,元大金控總經理翁健相當認同,且表示元大金已特別設置「綠色產品小組」,除了包括證券、投信、銀行、人壽、期貨等五家子公司都要參與,更已兵分多路在投資、融資等金融業的核心業務上,發揮更進一步推進其他上市櫃公司共襄盛舉實踐ESG的影響力。
元大金控集團不僅旗下擁有龍頭券商元大證券,同時元大投信更為全台公募基金資產規模最大的投信公司,由此可見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
對此,翁健具體說明已採取的多項措施,目前元大金控集團不只元大銀行簽署赤道原則在核心業務上響應ESG,居泛資本市場龍頭地位的證券、投信公司也展開行動。
像是依照晨星永續投資指標的最新評鑑結果,元大投信在2021年6月共有13檔基金,規模逾3,300億,被評級為最高等級五顆星地球等級,就可看出元大投信已在所管理的基金產品線強力執行ESG的管理,翁健認為,相對於產業對其供應鏈進行推展環境永續的「議合」,金融業者則是透過發行金融商品、選擇投資標的過程來發揮對投資標的執行ESG的影響力。
此外,像是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APP,亦著手進行對於平台上列入投資分析的上市櫃公司,加註ESG的相關說明,讓投資人更了解上市櫃公司執行ESG的最新狀況,一起進行ESG的投資。
翁健也特別指出,在執行第二個ESG的五年計畫時,比起前一個計畫,在綠電採用、水資源維護,以及控制碳排放等三大面向會更加聚焦,元大金控目前除了已完成水足跡盤查、內部碳定價等重要措施之外,資訊揭露亦採取更高規格,已同時採取GRI和SASB兩大國際標準,與國際制度接軌,同時元大金控及旗下子公司正在興建的大樓,亦全部採取「綠建築」規格打造。
事實上,元大金控2020年已蟬聯DJSJ「新興市場指數」、「世界指數」成分股雙榜,更在「綜合性金融服務」產業類別裡,躍升至全球第三名,可看出元大金控在ESG上已有國際品牌之姿。
翁健也指出,十多年來,元大金控在公司治理上一直都是超前部署,包括早在2004年證交所尚未要求上市櫃公司落實設置獨立董事之前,元大金控就已在金控、銀行、證券設立獨董及審計委員會。
他進而再舉例,像是金管會要求金融業者要在二年後參考TCFD揭露,以及導入SASB永續會計準則…等,元大金在今年已提前上路。
元大金旗下元大銀行也已在去年完成赤道原則的簽署,是國內第七家簽署銀行,翁健則更進一步透露元大金的後續布局,繼金控、銀行之後,元大金控也將在證券、期貨、投信設置資安長,完成金控及旗下重要子公司全面設置資安長,從嚴達標金管會要求。
目前ESG高度重視環境永續、氣候變遷的議題,對此翁健表示,元大金控已經從內部金控集團對於碳排放、水資源的使用管理,以及對外的核心融資、投資業務雙管齊下,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其中在金控集團本身,翁健列舉,包括執行內部碳定價、全台據點100%水足跡盤查、以及綠電採購使用等,在國內金融圈均為創舉,像是綠電採購,分為兩階段執行,今年銀行、證券、已設置四個據點百分之百使用綠電;預計明年第一季期貨一個據點也將使用百分之百綠電,明年更擴大綠電使用量達全集團百分之十的用電量。
翁健也表示,由於元大金控推動ESG的第二個五年計畫,就是希望打出ESG的國際品牌,因此也推出更多和國際接軌的措施,像是在碳排放的控制上,元大金控也開金融同業先河實施「內部碳價機制」,以影子價格模式推動內部碳定價,為未來碳權交易暖身,元大金控已選定旗下三棟自有大樓,包括金控總部大樓、位於西門町的寶慶大樓以及承德大樓,作為執行內部碳定價的三棟示範大樓,以作為日後集團實施內部碳價制度的基礎。
台股市場在近期表現相當穩定,這主要得歸功於官股券商的積極介入以及內資大舉承接。根據最新消息,八大官股券商於19日再加碼投資,總計挹注55億元,進一步穩固市場信心。其中,晶圓雙雄和金控雙雄等10檔個股成為政策護盤的指標。 專家指出,除了官股券商的護盤行動,內資券商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波市場波動中,元大、富邦、國泰、元富等四家券商積極買超,總計達180億元。這背後的動力,其實來自於台灣三大壽險公司的強力支持,他們的團結合作對抗外資賣超,是台股小跌106點的重要因素。 在官股券商的買超行動中,台積電以19億元位居榜首,新唐則以1.65億元的買超排名最後,多數個股的買超金額都在2至5億元之間。近兩日來,官股券商合計買超金額已達105億元,顯示政策對指數的積極護盤。 值得注意的是,在19日買超台股的前15大券商中,清一色為本土券商。其中,元大證券以77億元的買超金額位居第一,這背後可能是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及新光人壽等壽險公司的強力支持。其他如富邦、國泰、元富等券商的買超金額也相當亮眼,分別達46億元、31億元和26億元。 接下來,永豐金證和日盛證的買超金額也超過20億元,不排除是來自於富邦人壽的北後買盤。群益金鼎、玉山、統一、兆豐、康和、台新、新光、第一金等券商的買超金額則在10至18億元之間,而國票的買超金額為8.62億元。 總的來說,這次官股券商和內資券商的聯手合作,對於穩定台股市場起到了關鍵作用。未來,隨著市場環境的持續改善,這股力量將會更加顯著,為台股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據統計,八大官股券商19日買超金額前10高股,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國泰金、富邦金、鴻海、可成、聯電、開發金、華邦電及新唐等,買超最多是台積電,金額逾19億元,最少的新唐也獲買超1.65億元,多數都獲得2∼5億元之間的買超。
累計近2日官股券商合計買超逾105億元,光是台積電就買超53億餘元,顯示政策積極護住指數的企圖心;晶圓雙雄另一檔個股聯電,也是政策力守的指標,近2日買超10億元以上。
官股券商向來與外資展開對作,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內資撐起一片天,除了官股政策護盤之外,更多可能是來自於內資共襄盛舉的買超。
據統計,19日買超台股的前15大券商,清一色為本土券商,買超第一名是國內經紀市占龍頭元大證券,買超逾77億元,其次為富邦、國泰、元富等證券,各買超46億元、近31億元、近26億元,這三家券商分別代表可能是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及新光人壽等三大壽險資金的買超動向。
接下來買超第5∼6名,分別為永豐金證及日盛證,都各買超20億元以上,日盛證也不排除是來自於富邦人壽北後買盤;第7∼14名分別為群益金鼎、玉山、統一、兆豐、康和、台新、新光、第一金等,都買超10∼18億元之間,第15名的國票也買超8.62億元。
指數投資新選擇來了!今(19)日,台灣股市上又多了一個嶄新的投資選項——「元大上櫃ESG成長N」(020027)。這款由元大證券發行的ETN(Exchange Traded Note),將連結臺灣指數公司的特選上櫃ESG成長報酬指數,為投資者帶來全新的投資體驗。
這個指數是由十檔兼具ESG表現與高成長特性的上櫃股票編製而成,採用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的ESG評鑑分數,以及營收、盈餘、EBITDA、市值等成長指標進行篩選。目前,指數成分股以半導體產業為主,環球晶、穩懋、世界、中美晶、群聯等都是我們熟悉的台股明星。
這款產品每年都會進行定期的篩選與調整,並回測過往績效,自2016年6月17日至2021年3月31日,總報酬高達112%。元大上櫃ESG成長N具有低資金、免選股的特性,可以追蹤上櫃一籃子股票的漲跌,核心價值在於能貼近「追蹤指數」的報酬,且沒有追蹤誤差。
與ETF一樣,元大上櫃ESG成長N也是一個被動投資商品,買賣方式和股票一樣簡單。目前只要投入約新台幣5,000元,就能輕鬆掌握這十檔上櫃ESG成長股票的表現。詳細商品資料及公開銷售說明書,可以上元大ETN網站(https://www.yuanta.com.tw/prod/ETN)查看。
【金融新聞】6月台灣債券市場動態揭曉,元大證券成為賣超冠軍!元大銀行則蟬聯買超王寶座
近期,台灣櫃買中心公布的6月債券買賣超統計結果熱烈引發市場關注。在眾多金融機構中,元大證券以其賣超167.5億元的亮眼成績,成功奪下6月台灣債券市場賣超的冠軍寶座。而元大銀行則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以82.47億元的買超金額,再次蟬聯債券買超王的寶座。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6月債券買賣超前五大機構中,元大銀行、遠東銀行、新光銀行、中華郵政與台北富邦銀行分別位居前五。值得注意的是,這五家機構中,除了中華郵政為公股銀行外,其餘四家皆為民營銀行,這也從一個角度反映了民營銀行在6月對台債的投資意願較為積極。
在買超方面,遠東銀行、新光銀行、中華郵政與台北富邦銀行6月加碼國內債券金額介於39.68至53.47億元。而在賣超方面,除了元大證券外,永豐金證券、元富證券、群益金鼎證與凱基證券分別位居賣超前五大,賣超金額介於66.48至85.3億元。
對於元大證券在買賣超兩方面的表現,銀行財務主管分析,銀行因有資金去化需求,通常都是站在債券買超方;而證券商因經營債券承銷業務,會在次級市場進行公司債交割,因此證券商賣超金額較大。此外,華南銀行在6月賣超債券49.64億元,為唯一一家擠入賣超前十大的銀行,這也反映了銀行賣債的原因通常是獲利了結、入袋為安。
【台北訊】台灣投資市場再添新選擇!近日,元大證券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指數投資商品「元大上櫃ESG成長N」(020027),於19日正式掛牌交易。這款由元大證券發行的ETN,與臺灣指數公司的「特選上櫃ESG成長報酬指數」相連結,為投資人帶來一個嶄新的投資機會。 「元大上櫃ESG成長N」的發行單位數達400,000,000單位,發行價格為每單位5元,投資期限為五年。這款產品適合對上櫃ESG成長股有興趣的投資人,讓他們能夠通過一個簡單的投資工具,追蹤上櫃市場的ESG成長股表現。 元大證券表示,這款商品所連結的「特選上櫃ESG成長報酬指數」是經過精選的,它選擇了上櫃股票中,同時兼具ESG表現與高成長特性的十檔股票,共同編製成指數。這個指數採用了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的ESG評鑑分數,並考慮了營收、盈餘、EBITDA、市值等四大成長指標。 該指數的權重前六大成分股為環球晶、穩懋、世界、中美晶、群聯、合晶,這些公司皆為半導體行業,約占指數的81%。此外,還包括元太、璟德、大江、聯亞等上櫃產業的高成長股。 「元大上櫃ESG成長N」具有低資金、免選股的特性,可以追蹤上櫃一籃子股票的漲跌。它不僅能夠讓資金較少的投資人布局高價熱門股,還能夠分散風險。此外,這款產品與ETF一樣,投資人可以透過證券帳號下單,並且只需約5,000元就能夠參與ESG的永續投資。 總結來說,「元大上櫃ESG成長N」是一款適合廣大投資人的指數投資商品,它不僅能夠提供良好的投資回報,還能夠幫助投資人實現ESG的永續投資目標。
元大證指出,此商品所連結「特選上櫃ESG成長報酬指數」的編製方式,為遴選上櫃股票中,同時兼具ESG表現與高成長特性的十檔股票,共同編製成指數。採用企業永續發展協會涵蓋環境(E)、社會(S)及公司治理(G)三大面向的「企業社會責任評鑑分數」,篩選出ESG表現達標準之上櫃公司,並考量營收、盈餘、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市值等四大成長指標,並排除外國企業來台第一上櫃公司後,再依發行市值遞減排序加權。
目前「特選上櫃ESG成長報酬指數」權重前六大成分股與占比為,環球晶20%、穩懋19%、世界14%、中美晶14%、群聯10%、合晶4%,皆為半導體,約占指數的81%;另外還有元太、璟德、大江、聯亞等,都是大家熟悉的上櫃產業高成長股。指數股之組成於每年6月定審一次,並重新篩選。「特選上櫃ESG成長報酬指數」回測過往績效顯示,自105年6月17日起至110年3月31日止,總報酬高達112%,表現出色。
「元大上櫃ESG成長N」具有低資金、免選股特性,可追蹤上櫃一籃子股票漲跌,核心價值在於能貼近「追蹤指數」的報酬,除投資手續費外,沒有追蹤誤差。可以解決一般投資人資金較少,無法同時布局高價熱門股及無時間看盤選股的問題,且透過主題指數優勢的選股策略,不僅可以將有限資金專注在上櫃的強勢股上,還能分散風險。
元大證表示,「元大上櫃ESG成長N」與ETF同樣都是追蹤指數的被動投資商品,買賣方式和買股票一樣,用證券帳號就可下單,第一次買進需先簽署風險預告書。目前只要約5,000元,就能輕鬆掌握上述十檔上櫃ESG成長股票表現,同時又能參與ESG的永續投資,創造正向影響力。
「元大上櫃ESG成長N」是追蹤由臺灣指數公司、櫃買中心以及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合作編製的「臺灣指數公司特選上櫃ESG成長報酬指數」,使用企業社會責任或永續報告書、年報、政府資訊及財務數據等公開資料,設計評鑑模型,產製企業社會責任表現分數,結合四大成長指標,選取十檔上櫃股票編製而成,以表彰具永續發展、成長性及市值代表性之上櫃公司的含息投資績效表現。
另為鼓勵大眾投資ETN並活絡市場交易,櫃買中心持續自7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舉辦「上櫃ETN獎勵活動」,投資人只要買賣上櫃ETN,每月累積上櫃ETN成交量達30交易單位以上,就有機會參加獎額1,000元的百貨公司禮券抽獎活動。活動期間投資人每季累計上櫃ETN交易金額達500 萬元,即可獲抽獎機會一次,有機會獲得獎額1萬元的百貨公司禮券。
活動詳情請至櫃買中心網站(網址:http://www.tpex.org.tw)「首頁ETN上櫃ETN獎勵活動專區」項下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