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兆豐證券(公)公司新聞
兆豐金自結9月賺18.85億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189.5億元,EPS1.39元。兆豐金9月單月獲利續降,主因子公司兆豐銀行9月的財務操作投資評價損益下滑,以及提存費用增加,新增房貸等業務導致費用增加等因素,使得兆豐銀9月單月獲利貢獻降到16.01億元,另一子公司兆豐證券9月獲利較前月腰斬,降到僅小賺0.74億元,也是原因。
兆豐銀積極發展消金,努力扭轉大企金為主的營運模式,房貸業務成長亮眼,進入市占前十強。不過,房貸新增放款餘額,都須依規提存1.5%準備,但央行降息下,房貸利率持續探底,等於新作房貸計入提存銀行根本虧錢,這部分也使兆豐銀承受轉型過渡期的代價。
新光金9月稅後純益9.37億元,比前月大減六成多,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176.91億元,EPS為1.38元。新光金9月獲利衰退大,主因核心子公司新壽9月因新台幣對美元狂升4角,導致匯兌成本大增,使得9月僅賺4.77億元,新光銀9月稅後純益3.8億元,前九月賺47.24億元、年增15.3%,則是新光金三大主要子公司中,唯一獲利比去年成長的。
新光金發言人、副總徐順鋆坦言,新壽9月匯兌成本大增,確比平常每月二、三十億元要多,實際數字等法說會再講。市場預估,新壽9月匯兌成本約50億元。
徐順鋆表示,新壽9月動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來沖抵匯損有19億元,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9月底降至43億餘元,國內外現金股息入帳累計已入帳146億元。
合庫金9月稅後純益12.48億元,比前月減少13.33%,前三季累計稅後純益123.86億元,年減6.29%,EPS為0.9元。單月減少獲利主因股息入帳減少及銀行、證券金融投資收益減少。
台灣證券市場近期出現重大變革,凱基證券在承銷業務上展現驚人表現,今年前9月已成功奪下IPO及SPO案件金額的冠軍寶座。凱基證券的強勢表現,讓市場目光轉向,其他券商如富邦證券、宏遠證券也躍升為第二、第三名,展現出激烈競爭格局。凱基證券今年在IPO承銷業務上大放異彩,主辦的威鋒電子、長榮鋼及穎崴等上市案,預計將在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陸續上市,對公司業績將有顯著貢獻。
證券商承銷業務出現大洗牌,今年前9月券商承銷IPO及SPO合計承銷案件及金額,均由凱基奪下冠軍;依承銷金額排序,接下來富邦、宏遠、中國信託及群益金鼎等,分居第二∼五名;今年凱基在IPO承銷業務大放異彩,8月來送件申請上市的威鋒電子(6756)、長榮鋼(2211)及穎崴(6515)等,都由凱基主辦承銷,將衝刺第四季業績。
據券商公會官網統計,今年前9月證券商承銷業務(包括股票及公司債IPO及SPO)總承銷金額前十名分別為:凱基、富邦、宏遠、中國信託、群益金鼎、永豐金、元富、元大、兆豐及國票等券商,前3名的市占率在12∼16%之間。
去年全年證券商承銷業務總金額前十名分別為:元大、凱基、台新、永豐金、富邦、福邦、中國信託、元富、玉山及兆豐等券商。
從上述今年前9月及去年全年排名來看,凱基前9月已從龍頭元大證手中奪下冠軍,此外群益金鼎今年重回前十強,回升至第五名,富邦證去年第五名,今年前9月也重回前三名地位,一舉躍升至第二名。
至於其他中小型券商排名也有明顯的洗牌,近年來在承銷業務積極搶攻的中小型券商有福邦、兆豐、台新、宏遠、國票及中國信託證券等,從今年前9月的成績來看,金控旗下券商略勝一疇,中國信託、兆豐及國票等均排名前十大,或是排名略有前進,宏遠證重返承銷強項榮耀,一舉躍升至第三名,表現可圈可點。
最受到市場關注的仍是元大與凱基的老大與老二之爭,過去元大承銷業務長期穩居第一,凱基今年來勢洶洶,前9月已拿下冠軍,且元大證在眾多券商迎頭趕上之下,排名暫時落後至第六名,第四季能否奮起直追,備受關注。
凱基今年來IPO承銷案表現亮眼,今年主辦承銷案中,已有匯僑設計於8月底上市,目前還有威鋒電子、長榮鋼及穎崴等3家上市案待審,遙遙領先其他券商成績,預計最快可望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上市。
台股IPO抽籤潮邁上高峰,準上市股汎德永業將於10月12日以每股180元承銷價掛牌,中籤戶套利價差高達14萬元,引爆股民申購熱潮。承銷業者表示,汎德永業申購凍結資金額上看1,500億元,有望挑戰昇佳電子申購期間凍結1,598億元的史上第一高紀錄,股東、中籤戶及承銷商共創「三贏」奇蹟。
被股民視為比拜月老抽籤還緊張的IPO抽籤,躍升為年輕股民的最愛,因申購成本只要20元,再加上中籤率達0.2∼0.6%,引爆數十萬股民參加。
■公開申購已經截止
根據證交所統計最新資料統計,截至28日為止,汎德永業申購數量高達55.26萬筆,凍資金額高達994.66億元,29日為公開申購最後一日,券商預估最終合格標單上看80萬筆,凍資規模上看1,500億元,過去10年間僅有昇佳電子、王品及TPK-KY等3檔個股在IPO申購凍資金額逾千億元。
■抽中一張潛利14.32萬
按汎德永業29日收盤均價323.21元計算,抽中一張潛在獲利高達14.32萬元。
汎德永業經營項目以豪華進口車銷售與售後維修服務為主,代理品牌涵蓋BMW、MINI及PORSCHE,目前在全台共計有22家銷售據點,今年雖因疫情延後掛牌時程,但業績仍在新據點帶動下呈現增長態勢,累計今年前8個月營收達246億元,年增15.61%。
汎德永業初上市前現增8,968萬元,增資後資本額為8.07億元,其中6,457張股票採用競價拍賣、1,914張股票以公開申購,競拍時間吸引51,857張合格投標量,最終加權得標平均價格為285.9元,相對29日收盤均價也仍有逾13%的套利空間。
國泰證期經理蔡明翰表示,今年掛牌家數減少,資金集中,也讓部分投資者為分一杯羹,在掛牌前會到興櫃市場投資,導致個股出現較明顯的價差,因此建議投資人可以多多參與新股申購,順利中獎的投資人也不必急著在掛牌當日出脫持股落袋為安,反可留意後續法人動向再決定。
兆豐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事業群副總吳明宗認為,興櫃交易量相對不大,掛牌前題材熱絡易使價格推高,價差拉大,建議投資人需了解公司基本面,心中有合理價格,以免受興櫃現價影響,給出過高評價。
八方雲集以每股138元登錄興櫃,首日股價就一舉衝破200元大關,直接擠身興櫃高價族群。以29日收盤均價高於200元的興櫃個股觀察,包含穎崴29日遞件上市外,汎德永業、威鋒電子、達亞及長聖均已進入轉上市櫃的流程,若後續5檔個股皆順利掛牌,八方雲集將躍居興櫃股后之位,僅次第三方支付龍頭綠界科技。
八方雲集近五年每年每股純益皆在5元之上,過去二年,每股純益更在8元以上。2019年營收48.33億元,年增8.27%,毛利率39.71%,稅後純益4.85億元,EPS8.09元。今年前八月營收33.24億元,年增4.76%,八方雲集自結今年前七月稅後純益3.71億元,EPS6.18元,已達去年全年獲利的七成五。而八方雲集今年上半年EPS4.99元,高過目前觀光股王瓦城的3.42元,以及豆府的4.17元。
八方雲集為中式餐飲發展連鎖,旗下品牌包括「八方雲集」、「梁社漢排骨」,另在香港市場有「百芳池上便當」、「台式八方麵屋」等品牌,因商品屬剛性需求的常民吃食,受經濟景氣變動因素衝擊小,並可快速展店發展連鎖。目前八方雲集在台店數約990家,今年有機會突破千店,其中85%為加盟店,梁社漢排骨59家。
八方雲集2008年進軍香港,並以多元品牌進駐商場百貨發展連鎖,2014再前進大陸開店並設立中央工廠,上海與香港店數最多時合計曾超過170家。惟因部份門店營運績效不如預期,投資回收不易,八方雲集自2019年起陸續整頓深圳、蘇杭、東北等地共24家直營店,今年則持續整頓福州、廈門等地直營店。
八方雲集今年董事會已決議通過美國投資案。另外,據了解,八方雲集亦做足功課與準備,俟時機成熟即將在日本與新加坡大舉展店,不過,受到疫情影響,八方雲集今年不會在美國展店。
台股8月量能雖然較7月有所下滑,但依舊表現亮眼。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全體券商在8月的獲利達到了70.8億元,雖然比7月的峰值有所回落,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率達到了82%。這意味著,截至目前的8個月,券商累積獲利已經達到了337.3億元,年增長率為20.9%。 證交所指出,8月份台股總成交值為4.85兆元,比7月的5.3兆元略低,下滑了8.7%。這也導致券商經紀獲利減少至47億元,而前月的證券出售收益和評價利益也有所下降。自營獲利更是大減五成,降至22億元。承銷業務方面,則有小幅下降,總獲利減少了34%,為70.8億元。 不過,在這波市場波動中,主要券商仍能保持獲利高峰。例如,元大和凱基證券分別獲利14億元和13億元,富邦、群益金鼎證也都賺取了超過5億元。其他如永豐金、元富、統一、日盛、兆豐、國泰、致和、台新等券商,獲利也都超過了1億元。 從整體來看,前八個月,券商受惠於累積成交值較去年同期大增60%,經紀獲利近乎倍增,達到了300億元。不過,由於大盤漲幅較去年小,自營獲利年減36%,約92億元,承銷則維持在20億元。總計,這些券商合計獲利337億元,年增長率為20.9%。若扣除華南永昌證券的權證操作虧損,總獲利更是高達378億元,增幅達38%。
證交所表示,8月台股總成交值4.85兆元,較7月破紀錄的5.3兆元下滑8.7%,券商經紀獲利因此減少到47億元,上個月出售證券收益和評價利益也減少,自營獲利月減五成至22億元。承銷業務則小降至3億元,總獲利共減少34%為70.8億元。
主要券商保持獲利高峰,包括元大和凱基證券大賺14及13億元,富邦、群益金鼎證都賺逾5億元,永豐金、元富、統一、日盛、兆豐、國泰、致和、台新等也賺逾1億元。
累積前八月,全體券商受惠累積成交值較去年同期大增60%,經紀獲利近乎倍增達300億元,但大盤漲幅較去年小,自營獲利年減36%,約92億元,承銷則持穩20億元,合計337億元,年增20.9%。若扣除華南永昌證券的權證操作虧損,總獲利更達378億元,增幅38%。
台股IPO市場本周熱鬧非凡,康全電訊以驚人的申購量成為今年IPO的人氣王。根據最新數據,康全電訊在公開申購期間共吸引超過63.23萬筆申購單,凍結資金高達286.05億元,這一數字超越了亞洲藏壽司,成為近10年來台股IPO申購次高量,僅次於去年和潤企業的93.21萬張。 在這股熱潮中,康全電訊的股票中籤率僅為0.28%,對於有幸中籤的投資者來說,潛在的獲利達到40.93%。若以16日收盤均價76.25元計算,每位中籤戶的潛在獲利可達3.1萬元。 亞洲藏壽司雖然在興櫃股價漲幅上有所收斂,但16日均價仍達178.79元,與承銷價55元相比,潛在獲利空間為12.38萬元,報酬率達2.25倍,成為今日風光上櫃的中籤戶。 兆豐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事業群副總吳明宗指出,尽管受到疫情影響,台股IPO市場在今年下半年已逐漸回溫。金管會正在研議放寬IPO條件,這將有助於整體市場的復甦力道。雖然吳明宗預測全年IPO市場可能會略顯不如前兩年,但下半年市場的活躍程度讓人期待。
IPO市場近期一甩上半年疲態,日系迴轉壽司業者亞洲藏壽司光申 購期間就吸引逾50萬筆申購單,雖然近期興櫃股價漲幅出現收斂,1 6日均價以178.79元作收,與55元承銷價仍有12.38萬元的潛在獲利空 間,報酬率2.25倍,今日風光上櫃,中籤戶成最大贏家。
寬頻通訊設備業者康全電訊暫訂23日以每股45.24元掛牌上櫃,15 日為公開申購截止日的最後一天,在題材熱度加持下,申購總量高達 63.23萬筆,凍結資金286.05億元,不但超越亞洲藏壽司成為今年的 IPO人氣王,也是近10年台股IPO申購次高量,僅低於去年和潤企業的 93.21萬張。
康全電訊公開申購釋出的1,750張股票計算,中籤率僅0.28%,每 位中籤戶則有40.93%的潛在報酬,17日將辦理電腦抽籤作業,幸運 兒呼之欲出。
過去10年間台股IPO公開申購量少見超過40萬張,但去年就有和潤 企業與安碁資訊2檔個股,今年下半年以來因資金寬鬆,加上全球IP O題材發威,ABC-KY、東典光電、亞洲藏壽司、康全電訊等4檔個股相 繼突破40萬張的門檻外,更屢屢創近今年以來新高。
繼康全電訊改寫今年申購數量新高之後,汎德永業,17日起開始競 拍,底價168.22元,25日公開承銷抽籤,暫訂每股承銷價180元,由 於距四百元市價有很大套利空間,料將再次掀起投資人參與競拍與抽 籤的熱潮。
兆豐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事業群副總吳明宗表示,台股全年IPO市場 受因疫情關係,市況應將較前二年差,但下半年起已陸續見到申請案 件回溫跡象,加上金管會正研議放寬IPO條件,有助於整體市場復甦 力道。
台灣金融市場再掀波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日強調,21到50歲年輕族群是權證市場的主力結構,佔了整個市場的77%比重,顯示權證市場的活力與潛力。黃天牧提到,主管機關將著力保護投資人權益,並打造對證券商更有利的經營環境,推動權證市場的良性發展。
黃天牧表示,權證避險降稅修法案將在這個會期內提交立法院審議,期望能夠盡速通過,以促進權證市場的發展。根據金管會的評估,稅率從千分之3降至千分之1後,權證交易金額預計可成長1.78倍。
在經濟日報第11屆「權民搶百萬」啟動記者會上,黃天牧感謝經濟日報對台灣權證市場的支持,他指出,自2010年第一屆「權民搶百萬」活動舉辦以來,權證商品從1.2萬多檔增加到3.5萬多檔,成為市場上非常熱門的商品。
黃天牧進一步分析,與股票市場相比,權證市場的年輕族群特別多,31到40歲的投資人比重佔了30%,21到30歲則佔18%,顯示權證市場對年輕投資者具有相當的吸引力。他指出,雖然權證市場的風險較高,但這也是男性主導的市場。
對於台灣股市,黃天牧表示,台灣仍有自己的利基,並且要有信心。截至8月底,外資占台股市值比重達41.99%,這也顯示了台灣股市的國際化程度。
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領軍,帶領公司迎向新黃金十年!近期台股市場熱絡非常,加權指數突破30年歷史高點,權證市場也呈現蓬勃發展。在這股熱潮中,兆豐證券展開三箭齊發的策略,積極拓展權證業務,讓投資人享受更多投資機會。
從3月疫情爆發,加權指數一度跌至8,523點,到7月指數重回13,000點,充沛的資金動能帶動權證市場的熱絡。權證市場權利金規模從58億元增至80億元,成長達38%,顯示權證商品深受投資人喜愛。
兆豐證券深知權證市場的發展潛力,積極參與經濟日報舉辦的權證競賽,不僅推廣優質權證,還注重權證投資人的教育,讓投資者在合宜的資金配置和風險控管下,能夠靈活操作,獲得理想回報。
為應對台股資金行情,兆豐證券權證業務發展方向如下:
- 增加權證發行檔數與標的種類,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 提升權證業務質量,將兆豐證券打造為權證投資者的理想品牌。
- 持續打造高效率的權證交易平台,讓投資者能夠掌握即時資訊,安心投資。
在7至9月期間,兆豐證券推出的「權證買兆豐、高鐵假期開心GO」活動,受到投資人的熱烈迴響。活動後,投資人買入兆豐權證的金額成長達107%,客戶數也成長了57%,這個結果充分證明了兆豐證券在權證市場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他強調,權證避險降稅修法案已預告完成,預計本會期送立法院審議,希望儘速通過,以利權證市場發展;財政部將修改證券交易稅條例,將權證避險交易的稅率從千分之3降為千分之1,修正案14日已預告完成。根據金管會評估,降稅後,權證交易金額可望成長1.78倍。
黃天牧昨天出席經濟日報第11屆「權民搶百萬」啟動記者會致詞表示,2010年第一屆「權民搶百萬」舉辦時,權證商品有1.2萬多檔,現已有3.5萬多檔,權證商品已成為市場上熱門商品,感謝經濟日報11年來支持,讓台灣有活潑、潛力的權證市場。
黃天牧說,相較於股票市場,權證是年輕人的市場,31到40歲,投資人比重占30%,41到50歲有29%,21到30歲是18%,換言之,21到50歲是權證市場的主力結構,占了77%。甚至20歲以下的投資人,還有6%、7%,顯示這個市場非常年輕,因權證相對槓桿跟風險都比較高,是以男性主導的市場。
黃天牧說,31到40歲投資人,權證市場有三成,但股票市場只有17%;21到30歲權證投資人有18%,股票市場只占7%,股市跟權證市場結構明顯不同。對於股市,他則說台灣仍有自己的利基,要有信心,8月底止,外資占台股市值比重41.99%。
兆豐證董事長陳佩君
拓展業務 三箭齊發
新冠肺炎疫情3月爆發,加權指數最低下跌至8,523點,充沛的資金動能在7月又將指數推升至13,000點,突破30年歷史高點,同期間權證市場權利金規模也從58億元增加至80億元,成長幅度達38%。行情熱絡使今年上市櫃權證累積交易人數達14.7萬人,年增33%,顯示權證商品已廣受投資人所青睞。
經濟日報多年所舉辦的權證競賽活動,已成為權證投資人年度參與的盛事,對市場持續發展有所裨益。兆豐證券用心推出優質權證外,也積極進行權證投資人教育,相信在合宜的資金配置與風險控管下靈活操作,投資權證都能有所斬獲。
兆豐證券因應台股資金行情,權證業務發展方向如下:一、增加權證發行檔數與標的種類;二、權證業務質量並進,使兆豐成為權證投資人理想品牌;三、持續打造高效率權證交易平台,讓投資人能掌握即時資訊,安心買權證。
兆豐證券7至9月所推出「權證買兆豐、高鐵假期開心GO」的權證活動,獲得投資人熱烈迴響,活動後投資人買入兆豐權證金額成長達107%,客戶數成長亦達57%。
首波證券商至少已有13家公佈自結8月業績,大型證券商元大證、群益金鼎證、永豐金證都傳佳音,元大證券單月稅後盈餘14.72億餘元,雖然只有7月的19億元獲利高峰77%,但累計前8月稅後盈餘墊高為86.35億餘元。群益金鼎證7月獲利6.629億餘元後,8月持續大賺5.164億餘元,累計獲利18.323億餘元。永豐金證7、8月稅後盈餘各為5.04億餘元及3.67億餘元,累計獲利18.13億餘元。
日盛證、統一證、兆豐證、台新證、致和證等五家8月獲利都超過1億元,尤以統一證6、7月連續大賺7.922億餘元與13.6億餘元,累計業績已轉盈,8月稅後盈餘為1.696億餘元,累計前8月稅後盈餘21.544億餘元,加以股本較小,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539元,暫居領先,略高於元大證累計EPS1.49元。
8月獲利表現上,元大證券稅後盈餘30.09億元,群益證稅後盈餘5.1億元,永豐金證券3.6億元,國票證1.9億元,統一證1.6億元,致和證1.3億元,大展證0.4億元,大慶證0.1億元;兆豐證券稅前盈餘則為1.5億元。
累計今年前八月的每股純益(EPS),統一證為1.53元,元大證1.49元,永豐金證1.12元,兆豐證0.94元,國票證0.93元,致和證0.92元,大展證0.52元,大慶證0.29元。
兩家上市櫃的期貨商8月業績表現,元大期稅後盈餘1億元;累計今年前八月稅後盈餘為7.8億元、每股EPS 3.23元。
群益期稅前盈餘0.5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28元;累計今年前八月稅前盈餘5.6億元,累計前八月每股稅前盈餘2.85元。
券商表示,科技權值股經過整理修正後,因產業後市仍看好,科技業又進入旺季且有蘋果新手機上市題材,應有再上漲機會,加上今年股市交易量大,今年業績仍相當看俏。
期貨商則表示,愈接近美國大選,股市波動度應會加大,交易人更會透過期貨避險,對業績貢獻有正面助益。
中華郵政手握逾7兆元的郵政資金,在金融市場具有「喊水會結凍」的能力,因而有「綠巨人」封號;據了解,中華郵政8月大舉買債,主要是債券到期、補進部位。
排名第二的農業金庫,為全國逾300家農漁會信用部的存款轉存機構,8月買超債券逾百億元、登上債券買超亞軍,主要原因是當月發行75億元的金融債、手頭上有較多資金,有較大的資金去化需求。
券商主管分析,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中央銀行刻意維持寬鬆貨幣政策,進而導致國內資金水位居高不下,因此,8月買超債券前十名清一色為銀行。
除中華郵政、農業金庫外,買超前五大依序排名為民營中國信託銀行、玉山銀行以及公股兆豐銀行。
在賣超機構部分,前五大債券賣超機構均為證券商,依序為元富證券、元大證券、富邦證券、凱基證券與兆豐證券。
其中,元富證券8月賣超債券169.5億元,搶下賣超王寶座,元大證券賣超141.2億元居次。
前五大賣超機構部分,富邦證賣超94億元,凱基證賣超80.1億元,兆豐證也賣超70億元。
7月包括元大、統一、凱基、富邦、群益金鼎、永豐金、日盛、康和、元富、台新、兆豐、國泰、合庫、華南永昌、第一金、玉山等16家券商都賺逾1億元,是近年罕見的最「旺」成績。且除了經紀業務見長的券商外,自營和承銷主體券商也普遍受惠台股噴出。
台灣證券業界近期公布6月份營運成果,儘管疫情持續影響,市場仍有波動,但多數公司已經成功扭虧為盈。兆豐證券作為主角,其6月份的每股純益(EPS)達到0.61元,顯示公司表現穩定。此外,其他金控旗下的證券商如日盛證券、合庫證券、台新證券和永豐金證券也都有不錯的表現,分別獲得0.71元、0.54元、0.26元和0.23元的EPS。在上半年總結中,元大證券、玉山證券、永豐金證券和第一金證券的EPS分別為0.9元、0.69元、0.58元和0.25元。值得注意的是,期貨商在這波市場反彈中表現亮眼,其中元大期貨和群益期貨的EPS分別達到2.44元和2.07元,顯示市場對於期貨產品的興趣日益增加。
在近日公告的獲利狀況中,仍以期貨商賺最多。元大期貨今年前六月每股純益(EPS)2.44元。群益期貨前六月每股稅前盈餘為2.07元。
在證券商方面,在金控旗下證券商,6月單月來說,日盛證券EPS為0.71元,兆豐證券為0.61元,合庫證券每股賺0.54元,台新證券0.26元,永豐金證券0.23元。上半年來說,元大證券今年前六月EPS達0.9元,玉山證券0.69元,永豐金證券有0.58元,第一金證券則為0.25元。
櫃買中心今(7月)起與兆豐證券等9家證券商攜手,於全台舉辦17場「櫃買市場投資人講座」,讓投資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國際市場動態與台股投資趨勢。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部分講座採網路直播,但隨著疫情控制得宜,現場講座也將陸續開展。首場講座將於7月15日在富邦證券嘉義分公司舉行,接下來的場次則將分別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地進行。
講座內容豐富多元,專業講師將會介紹全球經濟趨勢、台股市場展望以及富櫃200指數相關投資商品。此外,講座還會聚焦於109年實施的交易新制,包括逐筆交易制度與未來的盤中零股等新規定,幫助投資者掌握最新的市場變化。
這系列講座完全免費,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櫃買中心已經在官網上公布詳細的場次時間、地點及報名方式,投資者可以及早報名參加。讓我們一起把握這個機會,提升自己的投資知識,迎接未來的市場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