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台灣)商業銀行(公)公司新聞
台灣的金融環境近年來不斷進化,其中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投資成為一個重要趨勢。匯豐(台灣)商業銀行也不落人後,積極在ESG領域發展,並不斷擴充相關資產和服務。根據最新資料,匯豐(台灣)商業銀行在ESG可管理資產總數(AUM)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與全球知名銀行摩根大通一較高下。 摩根大通旗下資產管理公司JP Morgan Asset & Wealth Management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其管理的ESG整合資產高達2.4兆美元,加上私銀客戶的AUM約4兆美元,顯示了該公司在ESG領域的強大實力。為了更有效地管理ESG部位,摩根大通還收購了金融科技新創公司OpenInvest,這將有助於為客戶量身定製ESG投資方案。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也意識到ESG投資的重要性,並在疫情全球大流行後,看到資金大量流入ESG相關金融商品。該行指出,投資人對ESG投資的興趣來自於對永續投資價值的關注,同時,金融機構資訊的即時揭露也成為投資人持續持有或加碼投資ESG標的的重要依據。 然而,目前ESG相關投資標的數據並不統一,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全球影響力研究所(Impact Institute)邀約了大型跨國銀行共同成立「銀行業影響力」聯盟,旨在建立可信任的ESG、SDGs投資數據庫。這與匯豐(台灣)商業銀行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並未放過任何可以提升ESG投資品質的機會。它收購了另一家金融科技公司55ip,該公司專注於模型投資組合的稅收智能金融科技。這將有助於匯豐(台灣)商業銀行為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客戶提供價值一致且節稅的定制解決方案。 總結來說,匯豐(台灣)商業銀行在ESG領域的努力不僅是跟進全球趨勢,更是對台灣金融市場的一項貢獻。未來,該行將繼續拓展ESG相關業務,為客戶提供更多優質的投資選擇。
摩根大通資產與財富管理執行長Mary Callahan Erdoes表示,高資 產客群愈來愈關注投資組合對ESG的影響,且要求利用相關資訊作出 更符合精確目標的投資決策,藉由金融科技新創團隊的協助,可加快 達到客戶的需求。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還收購另一家金融科技公司55ip,這也是一家專 注於模型投資組合的稅收智能金融科技公司,摩根大通將運用這兩家 公司的創新技術,為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客戶提供價值一致且節稅的 定制解決方案。
?豐銀行指出,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資金明顯流入E SG相關金融商品,投資人看重的是永續投資價值,同時金融機構資訊 即時揭露成為投資人繼續持有或加碼投資ESG標的的信心來源。
但目前相關投資標的的數據既不明確也不統一,全球影響力研究所 (Impact Institute)因而邀約大型跨國銀行聯手成立「銀行業影響 力」聯盟,希望建立可信任的ESG、SDGs投資數據庫。
摩根大通收購ESG投資平台OpenInvest也是基於同樣的出發點。Op enInvest 成立於2015年,是由美國創投加速器YCombinator和Andre essen Horowitz孵育的新創公司,業務核心是經由市場的數據搜集與 分析,提供財富管理客群優質的ESG投資產品,幫助金融機構為法人 投資者量身定製價值投資。
【台北訊】這陣子疫情不斷延燒,金融業也不得不做出調整。最近,金管會銀行局統計出來,從6月22日開始,就有八家國銀共42家分行改變了營業時間,這讓不少民眾感到困惑,但這也是為了確保大家的安全与健康。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提匯豐銀行(台灣)。匯豐銀行也跟著其他銀行一起調整營業時間,他們在台灣有三家分行也進行了時間上的調整。這些銀行為了應對疫情,確保金融服務不間斷,同時也為了客戶和員工的健康,做出這樣的決定。 不僅是匯豐銀行,像京城銀、凱基銀行、台中銀、星展銀等也都有分行的營業時間進行調整。京城銀就有六家分行,凱基銀行則有11家,台中銀有九家,星展銀也有六家分行。而像花旗銀行、新光銀、高雄銀,甚至還有我們熟悉的(ㄏㄨㄟˋ)豐銀,也都各自有分行的營業時間做了調整。 銀行局表示,除了這些明顯調整營業時間的銀行外,還有一些銀行雖然有縮短營業時間,但這些時間都在銀行業共同營業時間內,所以不計入縮短營業時間的銀行。像是聯邦銀行雖然提前打烊,但還是在共同營業時間內,所以不算在內。 凱基銀行宣布,有八家分行只有上午營業,另外還有三家分行延後至中午才開始營業。京城銀則是為了保障客戶與員工的健康,調整了新北市四家分行的營業時間,包括板橋、新莊、雙和與蘆洲分行,縮短營業時間1到1.5小時。 銀行業者指出,他們選擇哪些分行調整營業時間,以及如何調整,主要是基於該分行附近是否有可相互支援服務的分行,以及來客數量明顯減少、來客減少的主要時段等因素,而不一定是位在疫區。這樣的綜合評估,才會決定是否要縮短業務或營業時間。
其他調整營業時間的還有花旗銀(三家)、新光銀(三家)、高雄銀(一家)、(ㄏㄨㄟˋ)豐銀(三家)。
銀行局指出,疫情期間有縮短營業時間的還有聯邦銀、彰銀、台銀,但聯邦銀行調整後的時間是在銀行業共同營業時間內(原本周一至周五早上9點至下午4點,提前到3點30分打烊),所以不計入在縮短營業時間的銀行。另外,彰銀在6月14日後、台銀6月15日後都沒有再申請調整營業時間,也不計入。
台灣進入三級警戒後,花旗銀行6月1日開出第一槍,針對疫情嚴重的雙北五家分行營業時間縮短到1點半;凱基銀行之後也宣布,八家分行只有上午營業、另有三家分行每日延後至中午才開始營業。
京城銀行董事會也緊急決議,因應疫情變化,為保障客戶與員工健康,同時確保金融營運不中斷,調整位於疫情熱區新北市四家分行的營業時間,包含板橋、新莊、雙和與蘆洲分行,縮短營業時間1到1.5小時。
銀行業者指出,會選擇縮短時間的分行以及如何調整時間,主要會依據該分行附近是否有鄰近可相互支援服務的分行及來客數明顯縮減、來客縮減的主要時段等,而不一定是位在疫區,而是以綜合評估下才會縮減業務或縮短營業時間。
台灣金融市場近月來受到本土疫情影響,多間外資銀行信用卡簽帳金額普遍下滑。其中,匯豐(台灣)商業銀行在這波衝擊中表現亮眼,逆勢增長,成為唯一一個在五月有效卡數呈現微幅成長的外資銀行。
根據數據顯示,五月台灣信用卡簽帳金額普遍衰退,花旗、匯豐、星展以及渣打銀行分別較四月衰退10.44%、3.03%、3.7%、7.65%。然而,在這波衰退中,匯豐銀行卻逆勢增長,5月有效卡數達42.9萬張,增長479張。
匯豐銀行推出的「匯鑽卡」是這波增長的主要推手。該卡主打指定網購、叫餐外送、行動支付最高6%現金回饋等優惠,正好迎合了防疫期間消費者的需求。
對比之下,花旗銀行則在這波疫情中受到較大衝擊。該行4月中旬宣布將出售包括台灣在內的13國市場消金業務,導致卡友流失。5月,花旗銀有效卡數減少8,690張,有效卡數降至218萬張,成為四家外銀子行中5月有效卡數減少最多的銀行。
此外,花旗銀行5月停卡量也高達3.1萬張,遠超過匯豐銀行的9,018張、星展銀行的5,080張、渣打銀行的3,078張。
從四家外銀5月發卡表現來看,花旗銀單月發卡量較4月大減8,143張,僅發出1.7萬張卡;匯豐銀5月發卡量較4月增加985張,新發9,972張卡;星展銀較4月減少38張,5月發出3,482張卡;渣打銀較4月減少58張,5月發出1,515張卡。
金融業者表示,信用卡簽帳市場勢必大受到疫情衝擊,不過,消費者仍有網路購物、叫餐外送等需求,甚至會因為長期宅在家,添購在家工作或是家庭常備品,如果能提供相關刷卡優惠,仍可鞏固一部分刷卡市場。
匯豐銀因發行的「匯鑽卡」主打指定網購、叫餐外送、行動支付最高 6% 現金回饋等優惠,剛好打中防疫期間需求,匯豐銀5月單月有效卡數逆勢微幅成長479張,總計有效卡數達42.9萬張,為四家外銀子行中唯一5月有效卡數成長的銀行。
花旗集團4月中旬宣布將出售包括台灣在內的13國市場消金業務,流失卡友。5月花旗銀有效卡數減少8,690張,有效卡數降至218萬張,為前六大發卡行中唯一一家5月單月有效卡數減少的銀行,也是四家外銀子行中5月有效卡數減少最多的銀行。
5月花旗銀也爆量出現3.1萬張停卡量,高於匯豐銀的9,018張、星展銀5,080張、渣打銀3,078張。
今年前四個月星展銀行已作到2020年全年業績的七成,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林鑫川指出,星展台灣先前的兩次併購、一次增資,投資台灣的綜效正在浮現,業績表現到今年5月都很好。
但他也提到,6月本土疫情衝擊百業十分明顯,銀行業接下業績影響最大的是信用卡刷卡金額,若沒有在繳綜所稅上獲得「季節業績」,以目前股市交易無力、投資人信心回不來,估計消金/財管業績會大縮水;反而,較不擔心的是企金部門,台灣出口得以支持,企金客群的數位金融使用也很上手。
外銀主管指出,台灣零售市場非常擁擠,企金又有本國銀行殺價競爭,唯有帶來新金融產品、開拓新的商機,例如去年以來的綠色金融、永續議題,且愈具國際標準愈好,本地銀行要複製跟進需要一段時間。
目前匯豐、星展、法巴銀的綠色金融較突出,其餘歐系銀行也積極導引國際法人客戶進來台灣,這將為2021年的台灣外銀圈帶來重新洗牌的關鍵。
其中,花旗台灣因向來企金與消金的營收貢獻均等,今年第一季企金外匯業務被央行處罰,停止辦理新台幣遠期外匯交易兩個月,直接造成營收的損失。同樣是炒匯被央行重懲停止交易九個月的荷蘭安智銀行,今年第一季營收也是出現虧損。
央行對花旗的炒匯處罰在4月7日已截止,但美元自5月起走弱,再度對花旗台灣資產部位產生匯率折損。外幣匯率折損,造成在台外銀營收的帳面損失,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日商瑞穗銀行,去年12月該行結算稅前盈餘台幣47億元,今年第一季底則虧損20億元。
「永續發展表現連結貸款」(Sustainability-LinkedLoan)是國際市場綠色金融的一項,把永續因素納入金融解決方案,也有綠色融資、綠色貿易貸款等形式,藉此全力促進經濟向低碳、永續發展轉型。匯豐(台灣)迄今已為六家台灣企業承作永續發展表現連結貸款,總金額超過新台幣35億元。
匯豐(台灣)表示,以統一企業7千萬美元、為期兩年的貸款為例,融資利率採階梯式,企業客戶將在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定期揭露進度,並透過公正第三方機構核實執行情況,進而影響融資利率調整,期望能藉此加速企業進行低碳轉型。
匯豐(台灣)企業暨金融同業處負責人中野泰直指出,相較於綠色貸款要求借款資金用途必須符合綠色貸款專案,永續發展表現連結貸款產品為許多金融機構、或本身與環境保護沒有直接關係的企業,打開了更大的市場,亦能鼓勵企業客戶追求並達成更為積極的永續目標,同時可讓企業減少借貸成本。統一企業發言人陳國煇表示,該貸款凸顯統一企業致力尋求新的融資方式和更具永續性業務的願景。資金用途將包括在碳排放、能源效率、用水量及循環經濟等方面的改善。
花旗銀行表示,因應國內疫情再起,主動延長「繳稅月回饋季」活動各項優惠活動期限,協助客戶紓緩繳稅負擔,同時鼓勵客戶居家防疫,享受信用卡回饋優惠,陪伴客戶安心度過疫情。花旗既有卡友成功登錄後可享繳稅回饋,刷卡繳綜所稅達5千元(含)以上,有0.5%刷卡金回饋,最高回饋1千元,而且繳稅回饋延長至2021年6月30日。
匯豐銀行則追加給匯豐卡友,防疫期間透過全國繳費網線上繳款,即享繳款金額1%刷卡金回饋,匯豐銀行表示,由於此項活動期間,同一身分證號的正卡持卡人刷卡金回饋上限50元,回饋名額依繳款日期排序,限量4千名。
因此,此項優惠對於繳稅金額低於5千元的民眾最有利,不必太多計算,取得回饋資格就可獲得刷卡金回饋。
同樣提供給小資族在繳稅的小收穫,匯豐銀行提供給自家的「運籌理財One能戶」繳稅回饋最高500點LINEPOINTS,在6月30日之前,持匯豐指定信用卡活動期間累積消費達台幣66,000元(含),這部分是可包含繳稅金額,即可獲得LINEPOINTS即享券500點一次。
如果繳稅金額偏高,會影響到一般的日常金流,尤其是近月來疫情突然警戒,民眾的現金流不如平常,銀行都有個人信貸的服務項目,能暫時解決個人金流,例如7月2日以前於星展銀行(台灣)Card+App完成登錄,可參加刷卡繳綜所稅優惠方案,持卡人可視個人資金規劃需求選擇,繳稅金額達3萬元以上的持卡人,適合選擇12期分期零利率。
因應疫情升溫,外商銀行鼓勵客戶善用手機App或透過網路銀行,轉幅手續費多數可以全部減免,繳交信用卡費或是轉帳付款,透過零接觸的金融服務,保護自己的健康安全。
匯豐台灣表示,這是全台第一檔在櫃買中心國際板債券 市場掛牌發行的社會責任債券,也是今年截至目前為止韓國發行人在 國際板籌資的最大金額案件。該社會責任債券預計於6月底正式掛牌 交易,所募得資金將依據「新韓金融集團」的永續發展債券框架及其 永續發展目標,用於融資或再融資符合社會效益的計畫或活動。
繼去年成功發行新台幣30億元的綠色債券後,匯豐台灣 今年再度承銷社會責任 債券證明其對協助環境或社會達到永續發展 的承諾。
匯豐台灣企業暨金融同業處負責人中野泰直表示,這一 檔新的社會債券建立在匯豐長期的永續發展基礎上,並希 望在快速成長的永續金融市場中發揮領導作用,同時結合匯豐 的國際網絡及跨境服務的專長?各地區的客戶創造機會,加速 永續轉型。
中野泰直進一步指出,隨著投資人對於永續型商品的需求迅速增加 ,這將進一步鼓勵金融市場推出對環境、社會以及ESG有助益的籌資 與投資工具,而社會責任債券可望在ESG金融中佔有更重要的地位。
匯豐台灣指出,該次社會責任債券是由匯豐台灣 擔任共同簿記行以及台灣主辦承銷商,不但有助於推動台灣國際債券 市場之交易動能,對於台灣資本市場國際化及金融業務多樣化的發展 ,都具有正面意義。
匯豐集團致力引領永續金融發展。2020年匯豐集 團擴大永續承諾,宣布目標在2030年前提供7,500億至1兆美元的融資 和投資,用於支持氣候行動和促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此外, 8377;豐已承諾成為零碳排放銀行,與《巴黎協定》設定在2050年或 更早之前實現的零碳排放目標相一致。
在2016年,匯豐集團還利用其專業知識,協助國際資本 市場協會制定《社會責任債券發行人指南》,幫助現今的社會債券制 定自願性標準。
【台灣金融新聞】 近期,隨著疫情後全球經濟的復甦,有錢人的投資思維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根據市場分析,永續投資(ESG)已經成為國際法人投資選股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許多上市櫃公司也開始關注並引入ESG因子,這也是客戶們重視ESG投資的關鍵原因。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近期進行了一項調查,針對全球15個市場的3,800名擁有100萬美元以上可投資資產的客戶。調查結果顯示,這些高端客戶開始將永續投資納入他們的投資興趣中,尤其是年輕投資者,他們對永續投資的興趣更加濃厚。調查中,近六成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增加了對永續項目的投資。
匯豐私人銀行指出,目前市場上最受到歡迎的五大投資項目分別是環保科技、潔淨能源、電動汽車、綠色氫能和可再生材料。這些項目預期將對抗氣候變遷,並擁有巨大的成長潛力。其中,匯豐對中國和亞洲地區的綠色投資成長前景特別看好,這也成為了富人們的新興投資焦點。
為何ESG相關的投資項目會受到富人的青睞呢?匯豐私人銀行的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解釋,全球各國和企業正在激烈競爭綠色科技創新,政府和企业都在爭取在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和環保技術等領域擴大市場份額。這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綠色科技和基礎建設中。
范卓雲舉例,日本政府設立了一個2兆日圓的綠色基金,用於支持民營企業對綠色技術的投資。南韓也推出了「數位和綠色新政」計畫,計劃投資73兆韓元以支持節能住宅、公共建築、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瑞銀的調查報告也指出,疫情讓百萬美元級別的投資者開始反思,許多人願意用資金來造福社會。近半數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增加慈善捐贈。
瑞士銀行針對全球15個市場、3,800名擁有100萬美元以上可投資資產客戶調查,發現財富管理高端客戶開始將永續投資納入高興趣投資標的中,其中愈年輕的投資者,愈偏向追求投資永續投資,調查結果有高達近六成受訪者增加投資永續項目。
疫情改變高端富人的想法與投資標的。匯豐私人銀行點出近期最夯五大類投資項目,包括環保科技、潔淨能源、電動汽車、綠色氫能、可再生材料,預期可對抗氣候變遷,因為這些投資項目擁有巨大的成長機會,其中尤其看好中國以及亞洲的綠色投資成長前景,成為富人眼中最新投資顯學。
為何富人開始偏愛ESG相關的投資項目標的?匯豐私人銀行解釋,世界各國與企業之間就綠色科技創新的競爭正在白熱化,例如,各國政府和企業正爭相在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和環保技術等高端科技行業擴大市場占有率,這意味投放在綠色科技和基礎建設的資金將會大幅增加。
匯豐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舉例,例如日本設立一個2兆日圓的綠色基金,以支持民營企業對綠色技術的投資,南韓也推出了「數位和綠色新政」計畫,將投資73兆韓元支持節能住宅和公共建築、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發展。
瑞銀調查報告指出,疫情讓手握百萬美元以上的投資者反思,很多人願意運用資金造福社會,近半受訪者更計劃增加慈善捐贈。
這檔社會責任債券預計6月底掛牌交易,募得資金將依據「新韓金 融集團」(Shinhan Financial Group)永續發展債券框架,及其永 續發展目標,用於融資或再融資符合社會效益的計畫或活動。
匯豐台灣企業暨金融同業處負責人中野泰直指出,?豐希望在快速成長的永續金融市場中發揮領導作用,同時結 合?豐的國際網絡及跨境服務專長,為各地區的客戶創造 機會,加速永續轉型。
匯豐台灣說明,這檔社會責任債由該行擔任共同簿記行 (Joint Bookrunner)及主辦承銷商(Lead Manager),有助推動台 灣國際債市場交易動能,對台灣資本市場國際化及金融業務多樣化的 發展,都具有正面意義。
觀察台灣國際板債發行量逐年升溫,統計2020年突破600億美元, 創單年發行新高紀錄,後續連鎖效應帶動下,國際板債有機會吸引更 多國際發行人參與,進而提升台灣金融業者開發與設計相關業務的經 驗及競爭力。
統計2020年全球共有逾138檔社會責任債發行,發行額年增逾七巷 倍至1,477億美元,在整體永續發展債占比則大幅提高至20.2%。
台灣金融業龍頭競賽結果揭曉,玉山銀、京城銀與國泰世華銀行勇奪前三名!這次的評比由台大銀行評比團隊主辦,已經持續進行超過20年,不僅發揮市場機制功能,也促使金融機構提升服務品質。由於疫情影響,記者會採用線上方式進行。評比團隊由多位專家學者共同主持,包括財促院院長黃達業、台大金融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劉啟群等。
今年評比對象涵蓋36家銀行,評比項目包括財務經營績效、領導者遠見經營策略以及國際市場發展能力。結果出爐,玉山銀、京城銀、國泰世華銀、中信銀與台北富邦分別奪得前五名。其中,匯豐銀行在理財業務表現卓越,手續費收入占比蟬聯第一,京城銀營業成本率則大幅提升至第一名。
在獲利能力方面,京城銀、花旗、上海銀、國泰世華銀與玉山銀行分居前五名。京城銀在新冠疫情期間逆勢成長,連續兩年穩坐第一。而星展銀行與京城銀在領導者遠見與經營策略上進步最多。國際市場發展能力方面,中信銀、玉山銀與星展銀則包辦前三名。
評比團隊也建議國泰世華銀行、玉山銀行及京城銀行合併組成金融國家隊,成為台灣主打華人市場國際盃的關鍵角色。這次評比結果,不僅展現了台灣金融業的競爭力,也為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為提升國內金融業經營體質、強化國際競爭力,台大銀行評比團隊自1999年開始進行評比並公布結果已累積20多年經驗,透過評比的公布,除發揮市場機制功能外,更可督促金融機構提升服務品質。因疫情關係,2020銀行評比記者會於昨(1)日假財促院線上舉行。
評比團隊由財經立法促進院院長、台大金融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黃達業、台大會計系教授劉啟群、中央大學財金系教授黃泓人及中原大學財金系教授陳若暉等人共同主持,並且由前財政部長、東吳大學講座教授李述德擔任諮詢顧問。
今年評比對象為36家銀行,評比項目除財務經營績效外,更包含領導者遠見經營策略以及國際市場發展能力。2020評比總排名前五名為玉山銀、京城銀、國泰世華、中信銀與台北富邦。排名進步最多獎為陽信銀(30升到24)(+6)及上海銀、彰銀和板信銀(均為+4)。
2020經營能力最佳前五名銀行,為匯豐、京城、渣打、玉山與台新。京城銀與玉山銀同時囊括經營能力與獲利能力最佳銀行前五名。
匯豐由於卓越理財業務表現亮麗,使手續費收入占比蟬聯第一。京城銀營業成本率改善由2019年24名大幅提升至第一名。
2020獲利能力最佳前五名銀行為京城、花旗、上海、國泰世華、與玉山銀行。在新冠疫情期間,京城銀獲利能力逆勢成長連二年穩坐第一。最具黑馬姿態的上海銀首度站穩第三,其獲利能力從第33大幅提升至第三,展現「少康中興」之氣勢。
星展銀行與京城銀行則於領導者遠見與經營策略進步最多。
在領導者遠見與經營策略上玉山銀、中信銀與國泰世華銀囊括前三名。星展銀行與京城銀行在領導者遠見與經營策略上進步幅度遙遙領先眾銀行。星展銀行從11名到第七名而京城銀行則從22名到第14進步最多。
國際市場發展能力關鍵銀行競爭力,中信銀、玉山銀與星展銀包辦前三名。
國際市場發展能力占評比權數從2017年的5%逐步提升至目前的21%,預計明年將調高至31%,期能引導銀行加速大量培養國際化金融人才,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以爭取全球金融話語權。
2020評比團隊也推薦國泰世華銀行、玉山銀行及京城銀行合併組成金融國家隊,成為台灣主打華人市場國際盃的關鍵角色。
匯豐銀行昨(26)日推出防疫期間新優惠,信用卡卡友繳費不出門,透過全國繳費網線上繳款,可以享有繳款金額1%回饋,回饋上限50元,限額4,000名。
匯豐銀指出,鼓勵卡友宅在家,只要信用卡帳單結帳日介於今年5月27日至6月24日,且於繳款截止日前透過全國繳費網繳款之匯豐卡友,即享繳款金額1%刷卡金回饋,但因最高回饋上限為50元,回推繳款5,000元以內有最大優惠,超過5,000元則會超過回饋上限。
花旗銀行延長刷卡繳稅回饋,新卡友優惠可延長到6月18日,既有卡友延長到6月底,花旗銀指出,如果是新卡友,可以享有刷卡繳稅最高2%現金回饋,最高回饋3,000元,新卡友若選擇新辦現金回饋PLUS鈦金卡,利用該卡提供行動支付加碼10%的回饋,計算最高可回饋4,000元現金,非常划算。既有卡友則只要刷卡繳稅、稅款超過5,000元以上,就可以享0.5%刷卡金回饋,最高回饋1,000元。
除了刷卡繳稅延長優惠時間外,花旗銀還提供卡友資金調度方案,6月底以前,可享前三期0.1%的利率優惠,最長可分84期、最高可貸款300萬元,資金調度更靈活。
永豐銀行也延長刷卡繳稅優惠到6月底,透過「財政部網路繳稅平台」刷卡繳稅免手續費,單筆滿3,000元分三期零利率。
北富銀則針對與台北市政府合作開發的智慧支付平台pay.taipei,新增信用卡繳費功能,雙北民眾可善用。北富銀指出,民眾不出門,利用31家合作銀行信用卡,就可透過平台完成刷卡支付水費、停車費等12項費用,安心做好居家防疫。
台灣金融業龍頭匯豐(台灣)商業銀行,為了因應疫情的最新變化,積極提升防疫措施,全台30間分行的前線同仁都收到了一份貼心的禮物——頭戴式防護罩。這一舉動,不僅體現了匯豐對員工健康的關懷,也顯示了其對客戶安全的承諾。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總經理陳志堅表示,金融業是服務業,其特點就是服務不中斷,因此在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保障員工和客戶的健康安全是當務之急。陳總經理強調,匯豐始終致力於提供最佳的工作環境,在疫情影響下,同仁的健康與安全更是優先考量的對象。 根據匯豐的防疫措施,全台分行及所有工作處所都嚴格落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相關指引。這樣的防疫措施,不僅增強了同仁在接待客戶和執行業務時的防護層級,也為客戶提供了更加安全、放心的洽公環境。讓同仁在沒有顧慮和壓力的情況下,提供最適切的金融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匯豐(台灣)商業銀行近期榮獲《遠見雜誌》CSR企業社會責任獎「幸福企業組」的首獎,成為該組別唯一獲獎的金融機構。這一榮譽的獲得,與匯豐「齊心防疫、幸福持續」的方案不無關係。該方案涵蓋了員工安全與健康、工作生活平衡、職涯發展等多個面向,在疫情期間給予同仁全方位的支援與協助。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總經理陳志堅表示,有鑑於疫情變化,加上金融業服務不中斷的產業特性,適時提供防疫物資給前線同仁,以確保客戶與員工均能受到妥善保護。匯豐向來致力於打造最佳的工作環境,在疫情影響下,同仁健康與安全的考量更優先於以往。
匯豐(台灣)維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相關指引,在全台分行與所有工作處所落實防疫措施,希望同仁在客戶接待與執行銀行業務的過程中,多增加一層防護,除了提供客戶更安全、更放心的洽公環境,也能讓同仁在沒有顧慮與壓力的狀況下,提供最適切的金融服務。
匯豐甫於5月初以「齊心防疫、幸福持續」獲《遠見雜誌》CSR企業社會責任獎中「幸福企業組」的首獎,是該組別唯一獲獎的金融機構,「齊心防疫、幸福持續」方案內容中更涵蓋員工安全與健康、工作生活平衡、職涯發展等不同面向,疫情期間給予同仁全方位的支援與協助。 (賴俊明)
台灣金融龍頭匯豐(台灣)商業銀行,近期為了應對嚴峻的防疫形勢,展開了全面性的保護措施。從今(18)日起,匯豐(台灣)商業銀行開始向全台30間分行的前線同仁配發頭戴式防護罩,展現了對員工健康安全的極端關注。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總經理陳志堅強調,由於疫情變化迅速,金融業服務不斷的特性,確保前線同仁和客戶都能得到妥善保護,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匯豐不僅關心同仁的健康安全,也極力創造一個優質的工作環境。
陳志堅總經理還提到,匯豐團隊在面對疫情時,展現了出色的應變能力,並積極運用創新方法來落實員工關懷。目前,匯豐(台灣)商業銀行已經有超過50%的員工實施在家辦公,其餘員工則採取異地辦公,以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此次配發的頭戴式防護罩將會優先供給直接服務客戶的前線同仁使用,希望能夠在接待客戶和執行銀行業務時,提供額外的防護層級。這不僅能讓客戶感到更安全和放心,也能讓同仁在沒有顧慮和壓力的環境下,提供更專業的金融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匯豐(台灣)商業銀行在五月初榮獲2021年《遠見雜誌》CSR企業社會責任獎中「幸福企業組」的首獎,這充分證明了匯豐在員工安全與健康、工作生活平衡、職涯發展等方面的全面關懷和努力。
匯豐(台灣)商業銀行總經理陳志堅表示,有鑑於疫情快速的變化,再加上金融業服務不中斷的產業特性,適時提供防疫物資給前線同仁,以確保客戶與員工均能受到妥善保護便十分重要。
匯豐不僅向來致力於打造最佳的工作環境,在疫情的影響下,同仁的健康與安全的考量更優先於以往。匯豐團隊除了不斷展現絕佳的應變能力,並善於運用創新來快速執行及落實員工關懷,給予足夠的資資源與支援,來應對疫情的快速變化。
陳志堅進一步指出,匯豐(台灣)也將維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相關指引,在全台分行與所有工作處所落實防疫措施,並在最大的能力範圍內,提升異地辦公或在家上班的人數比例,目前已有超過50%的員工在家上班,其餘員工則採行異地辦公;在此同時亦持續堅守崗位,提供不間斷的金融服務給客戶,與大家共同挺過疫情的挑戰。
此次的頭戴式防護罩將優先配發給第一線服務客戶的同仁使用,希望在客戶接待與執行銀行業務的過程中,多增加一層防護,除了提供客戶更安全、更放心的洽公環境,也能讓同仁能在更沒有顧慮與壓力的狀況下,為客戶提供最適切的金融服務。
匯豐甫於五月初以「齊心防疫、幸福持續」主題榮獲2021年《遠見雜誌》CSR企業社會責任獎中「幸福企業組」的首獎,不僅是該組別唯一獲獎的金融機構,「齊心防疫、幸福持續」方案的內容中更涵蓋員工安全與健康、工作生活平衡、職涯發展等不同面向,在疫情期間給予同仁全方位的支援與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