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寶生醫公司新聞
**台寶生醫攜手供應鏈 進軍美國細胞醫療市場**
台寶生醫成為亞利桑納州鳳凰城「Discovery Oasis」創新生技園區的「定錨企業」,這也是國內首家參與「從無到有」的生醫合作案,將建置第一棟園區大樓,攜手台灣再生醫療供應鏈前進國際。
Discovery Oasis鎖定開發再生醫療、醫療科技設備、醫療AI大數據平台三大主軸,目前僅與台寶生醫、法商和加拿大商三家公司簽約合作。
台寶生醫營運長楊鈞堯表示,已與梅約診所亞利桑那院區簽署合作意向書,將透過梅約全美的診所和醫院通路,優先進入其供應鏈,取得進軍美國細胞醫療市場的入場券。同時,台寶生醫也會與梅約診所其他院區合作。
梅約診所是全球頂尖醫學中心之一,根據意向書,台寶生醫和梅約將共同執行臨床前到商業化的新藥開發和委託製造服務(CDMO),打造細胞及基因治療(CGT)解決方案。
台寶生醫在建置第一棟園區大樓時,也將帶領供應鏈進駐,包括無塵室模組化建材供應商亞翔和漢欣,以及相關儀器設備供應商新原生和醫華。
梅約診所看中台寶生醫在早期細胞治療CDMO的專業和技術實力,期望台寶生醫能扮演「定錨企業」的角色,吸引供應鏈進駐,協助Discovery Oasis成為繼聖地牙哥和波士頓之後全美重要的創新生技廊帶,打造全球領先的細胞醫療產業聚落。
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近年成為美國生醫產業快速發展的據點之一,正 積極打造生物科技廊帶Discovery Oasis,該基地占地面積120英畝, 已鎖定再生醫療、醫療科技設備、醫療AI大數據平台為三大開發主軸 ,打造創新醫療產業生態系。Discovery Oasis預計2027年上半年將 完成第一期工程,總投資預估7.5億美元。
Discovery Oasis積極啟動招商,興建的第一棟生技大樓,由台寶 參與主導,預期將吸引國內廠商爭相跟進,在鳳凰城打造生技聚落。
生醫業認為,鳳凰城有全美醫療系統排名第一的梅約診所(MayoC linic)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且有指標性的台積電前往設廠 ,加上台積電的座落地距Discovery Oasis僅20分鐘車程,極具磁吸 效果,未來有可能打造一個台灣城供應鏈。
鳳凰城生醫資源豐富,除梅約診所已於2021年在鳳凰城設置Disco very Oasis園區,透過生物醫學創新生態系統的創建,引領醫療保健 轉型,目前發展項目有生物藥、次世代診斷、數位醫療與大數據、人 工智慧、醫療器材和藥品等。
另外,梅約診所與亞歷桑納州立大學共同營運醫療科技加速器計劃 MedTech Accelerator Program;由於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每年新生入 學人數高達6.8萬人,若含遠距教學有10萬人,將提供很好的人力資 源。
據了解,此次鳳凰城生醫產學研醫洽商團也將參訪Phoenix Biosc ience Core Campus,這是美國發展基因組學和精準醫學領域的先驅 園區,有多家研究機構與知名醫院,該園區專注於推進醫學教育、轉 譯研究和衍生新創,同時設立有加速器以幫助企業發展。
Discovery Oasis鎖定開發的再生醫療、醫療科技設備、醫療AI大 數據平台三大主軸,目前僅與台寶、法商、加拿大商等三家公司簽訂 合作,台寶能獲青睞,極具意義。
台寶營運長楊鈞堯表示,已與梅約診所亞利桑那院區簽署合作意向 書,未來透過梅約在全美的診所與醫院通路,率先卡位其供應鏈,取 得進軍美國細胞醫療市場的入場券,並藉由與頂尖醫學中心的互惠合 作,朝國際級細胞醫療企業目標更進一步。
梅約診所成立於1864年,初始是位於美國羅徹斯特的一家小診所, 如今已是規模宏大的醫療集團,涵蓋門診、醫院、醫學研究及醫學教 育機構,連續多年蟬聯全美最佳醫院寶座,2021年更在國際知名雜誌 《Newsweek》(新聞周刊)所做的智慧醫院評比,摘下全球桂冠,是 世界頂尖醫學中心之一。
根據意向書,台寶與梅約將透過雙方商定的商業模式,共同執行從 臨床前到商業化的新藥開發與委託製造服務(CDMO),打造全球領先 的細胞及基因治療(CGT)解決方案,也包含與梅約其他院區的合作 。
台寶參與建置第一棟園區大樓,其建廠的合作夥伴供應鏈如無塵室 模組化建材的亞翔、漢欣,相關儀器設備的新原生、醫華等,都可望 參與該建案。
據了解,梅約是看中台寶在提供早期細胞治療CDMO的專業與技術實 力,台寶將扮演「定錨企業」角色,吸引供應鏈進駐,助攻Discove ry Oasis成為繼聖地牙哥、波士頓後全美重要的創新生技廊帶,建構 全球領先的細胞醫療產業聚落。
生技搶錢潮! 台寶、漢達等14家興櫃公司加入募資行列 生技股近期再掀搶錢潮,統計至今有22家公司宣布募資,總金額達百億台幣。其中,中裕、漢達、泰福-KY、圓祥等公司募資金額均超過10億台幣,麗豐-KY亦首度啟動上市後現增,備足彈藥成為生技業新顯學。 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在確任楊育民為董事長、張幼翔為執行長後,原預計A輪募資45億至60億台幣,但最後超額認購數倍,改寫台灣生技募資紀錄,也吸引海外資金。 興櫃股在生技募資市場中最为活跃,除了漢達為轉上櫃掛牌而現增外,圓祥、台寶、禾生技、永立榮、晶鑽、安特羅、華上、三鼎、浩宇、新穎、路迦、普惠醫工、元樟和瀚醫等14家興櫃公司都加入募資行列。 台寶為拓展營運版圖,董事會已通過辦理私募3萬張充實營運資金。中裕自2015年以來首度辦理現增,顯示公司將加速愛滋新藥開發和營運布局。 麗豐在IPO後首度加入募資行列,董事長陳碧華表示,此次擬募資4.8億元,目的是為投資做準備,不排除將建立生產基地。
除在本土募資外,仁新子公司Belite獲國際大型生技基金挹注資金 2,5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8億元);明基醫也規畫以普通股或發行海 外存託憑證方式,向海外吸金。
生技募資市場上就屬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在確任董事 長將由楊育民(美國韌力創辦人)出任、曾任羅氏製藥副總裁的張幼 翔擔任執行長後,TBMC原預計A輪募資45億∼60億元,結果是超額認 購數倍,改寫台灣生技募資紀錄,且吸引美、日、新加坡等海外資金 ,有助提升國際知名度。
就初步統計,今年生技業募資案,以興櫃股最積極,除漢達為了轉 上櫃掛牌現增外,圓祥、台寶、禾生技、永立榮、晶鑽、安特羅、華 上、三鼎、浩宇、新穎、路迦、普惠醫工、元樟和瀚醫等14家興櫃公 司都加入募資行列,吸金家數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尚未提出申請的景凱則規畫募資1.5億元;台寶為拓展營運版圖, 董事會已通過將辦理私募3萬張充實營運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生技業的吸金潮,也出現新面孔,中裕是自2 015年以來首度辨理現增,突顯公司將加速愛滋新藥開發和營運布局 ,且因經營階層也加碼增加持股宣示看好營運前景。
麗豐則是IPO後首次加入募資行列,董事長陳碧華說,「廣積糧」 備妥銀彈是為了投資做準備。法人認為,麗豐近年低調布局台灣市場 ,除入股普生和永立榮外,持股100%專攻直銷市場的「慷碩生醫」 ,已陸續推出天然鹼性水、普生具專利的P113+口腔護理系列和與永 立榮合作的 「原生肌秘」系列保養品,此次擬募資4.8億元,不排除 是建立生產基地。
**興櫃生醫業者台寶生醫全力邁向IPO**
興櫃生醫公司台寶生醫(6892)看好細胞治療市場,今年將積極拓展歐洲、日本等海外客戶,帶動營收持續成長。此外,台寶生醫也將持續推進下肢缺血、膝骨關節炎、器官排斥等新藥的臨床試驗。
台寶生醫執行長楊鈞堯表示,公司將於今年底前申請IPO,以利後續的國際業務拓展。為因應上市櫃規劃,台寶生醫已通過辦理現增發行新股公開承銷,原股東全數放棄優先認股權,並提前全面改選七席董事,其中三席為獨立董事。
去年,台寶生醫合併營收達8,547萬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海外營收占比超過五成。受惠於國際客戶CDMO接單量大幅成長,帶動營收成長。儘管新藥產品仍處於臨床開發階段,去年稅後虧損2億1,751萬元,每股稅後虧損3.81元。
楊鈞堯表示,台寶生醫除了積極拓展CDMO業務外,也將全力推動新藥臨床試驗。其中,治療下肢缺血的基因修飾細胞新藥預計最快今年底前送件申請一期臨床試驗,膝骨退化性關節炎新藥及抗器官排斥新藥的臨床試驗也將持續進行。
台寶昨日召開董事會,為因應上市櫃規劃與預留營運發展資金需求,通過辦理現增發行新股公開承銷時原股東將全數放棄優先認股權、股東會召開日期並提前全面改選董事,以及擬辦理私募普通股等多項重要議案。台寶生醫6月19日舉行股東會時,將提前全面改選七席董事,其中三席為獨立董事。
台寶生醫去年合併營收8,547萬元,創下歷史新高,年增率91%,主要受惠國際客戶CDMO接單量大幅成長激勵,海外營收占比超過五成。唯因旗下新藥產品尚處於臨床開發階段,去年稅後虧損2億1,751萬元,每股稅後虧損3.81元。楊鈞堯表示,除CDMO業務有機會新增歐洲、日本等客戶,帶動營收持續成長外,更將全力推進治療下肢缺血的基因修飾細胞新藥、膝骨退化性關節炎新藥、抗器官排斥新藥等產品的臨床試驗。
台灣生醫領域再創佳績!台寶生醫(6892)與臺中榮總(中榮)締結合作,共謀細胞治療新局!17日,雙方正式簽署產學研究暨應用推廣合作協議,攜手開發尖端細胞治療技術,打造3A細胞醫療鏈,並積極拓展全球市場。這項三年產學合作計畫,台寶將投資2,300萬元作為研究經費,與中榮共同發展以高品質GTP實驗室為基礎的尖端細胞治療臨床應用。
台寶營運長楊鈞堯強調,細胞醫療的生產與治療流程相當複雜,需要醫院、藥廠與CDMO的深度整合。從臨床前期到臨床試驗,再到製程開發放大優化以及品質系統確立,每個環節都不可或缺。與中榮的合作,將不僅提升台寶在國際上的能見度,還能夠將這些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國外大學醫學中心,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
2023年,台寶在CDMO業務的全面拓展下,CAR-T、NK、MSC等細胞治療產品營業額實現高速成長,海外營收占比已經超過一半。未來,台寶將全面推進MSC、調節性T細胞(Treg)、巨噬細胞等基因修飾細胞療法的開發,預計2024年將有更多國際合作案進行啟動。
這次與臺中榮總的合作,不僅是台寶生醫在細胞治療領域的一大步,也標誌著台灣生醫產業在國際舞台上的進一步崛起。未來,我們期待看到台寶生醫與中榮共同開發的細胞治療技術能為更多的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
台灣生醫領域再創高峰!台寶生醫(6892)與台中榮民總醫院攜手合作,簽署了產學研究暨應用推廣合作協議。這項合作不僅是兩家單位的里程碑,更是台灣細胞醫療產業的一個重要突破。兩方將共同開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體與異體細胞醫療新藥領域,旨在滿足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並實現高品質的高階細胞治療臨床應用。 在昨天的簽約儀式上,臺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與台寶生醫董事長黃智遠代表雙方完成了合作協議的簽署。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共同執行跨國細胞新藥臨床試驗,並引入國外細胞醫療新藥開發商進行產品開發製造,以鏈結國際資源,同步提升台灣細胞醫療的國際競爭力。 陳適安院長表示,此次合作將由中榮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中心主任李冠德醫師擔任計畫主持人,以三年為一期,著眼於具國際競爭力的細胞醫療領域進行研究開發。中榮將整合其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等臨床研究量能,以及病患照護臨床服務能量,與產業界的創新產品開發與合規量產能力無縫串接,力圖打造Affordable、Accessible以及At the cutting edge的3A細胞醫療新藥,為病友帶來最大的福祉。 黃智遠董事長則強調,台中榮民總醫院在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領域的整合與專業度令人印象深刻。中榮的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中心團隊在癌症、自體免疫性、神經元和關節退化性等疾病領域提供先進與專業的治療,去年還完成了現代化GTP實驗室的建置,展現了在細胞研發、生產與降低病患醫療負擔方面的努力。 台寶生醫營運長楊鈞堯也指出,細胞治療的每個環節都需要細胞醫療業者和醫學中心無縫合作,才能確保病人獲得最大的利益。此次與台中榮民總醫院的合作,將為台灣細胞醫療產業帶來新的商業模式,並開創產學合作的新思維。
該三年產學合作計畫,由台寶投資2,300萬元研究經費,雙方並共 同發展以高品質GTP實驗室開發尖端細胞治療的臨床應用,由前北醫 附醫副院長、癌症治療暨再生醫學幹細胞治療專家李冠德主任擔任計 畫主持人。
台寶營運長楊鈞堯指出,細胞醫療生產與治療流程複雜,醫院、新 藥公司與CDMO的整合至關重要,不僅是在於臨床前期到臨床試驗,也 在於從製程開發放大優化到品質系統確立。
楊鈞堯指出,與中榮的結合,不僅增加國際能見度,也能複製該該 經驗,吸引國外大學醫學中心的合作案。受惠於CDMO業務全面拓展, 台寶2023年在CAR-T、NK、MSC的營業額呈現高速成長,海外營收占比 過半,未來台寶也會全面推進三大類細胞的基因修飾細胞療法,包括 MSC、調節性T細胞(Treg)、巨噬細胞等,預期2024年會有更多國際 合作案。
台寶、中榮昨日簽約儀式由臺中榮總院長陳適安,以及台寶生醫董事長黃智遠代表雙方完成。根據合約,雙方合作範疇將包括共同執行跨國細胞新藥臨床試驗、引入國外細胞醫療新藥開發商落地進行產品開發製造,鏈結國際資源,以同步提升台灣細胞醫療的國際競爭力,創造多贏。
陳適安表示,本次合作將由中榮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中心主任李冠德醫師擔任計畫主持人,以三年為一期,因應市場醫療需求,聚焦具國際競爭力的細胞醫療領域共同研究開發,將中榮的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等臨床研究量能,與病患照護臨床服務能量,與產業界的創新產品開發與合規量產能力無縫串接,打造Affordable(可負擔), Accessible (可觸及)以及At the cutting edge(全球技術領先)的3A細胞醫療新藥,盼為病友謀求最大福祉。
台寶生醫董事長黃智遠表示,中榮的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中心,整合來自癌症、自體免疫性、神經元和關節退化性等疾病領域的醫師團隊,提供先進與專業的治療,不僅領先業界取得CAR-T認證,去年更完成建置現代化的GTP實驗室,朝細胞研發、生產與降低病患的醫療負擔為目標。
台寶生醫營運長楊鈞堯指出,細胞治療必須經過醫師全面性的評估,每個環節都需要細胞醫療業者和醫學中心完美無瑕的合作,才能為病人帶來最大利益。
值得關注的是,生技股王保瑞15日公告停牌,市場推估應該與保瑞 的新併購案有關,可望是賴蕭勝選之後,生技業第一個利多。
生技醫療族群是綠營政策受惠股,訊聯、訊聯基因、金萬林、安克 、普瑞博等15日開盤氣勢如虹進行謝票,並挾再生醫療、癌症次世代 定序納入健保及AI健檢等題材走揚,終場上市生醫指數上漲1.98%, 僅次於電器指數、為上市各指數漲幅第二高。
其中,生技股王保瑞以CDMO和併購題材,15日開盤表現就十分亮麗 ,盤中一度衝破700元大關。保瑞2023年營收141.95 億元,繳出年增 35.27%的佳績,法人看好全年獲利估從三個股本起跳,坐穩生技獲 利王寶座;若16日再有併購案公布,預期保瑞2024年營運將大大加分 。
備受關注的再生醫療雙法,預期也將成為綠色延續執政的第一個利 多法案,長聖、基亞、訊聯、三顧、向榮、台寶等廠商都將受惠。
生物產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賴清德長期來就關注產業, 了解精準健康產業,惟台灣生醫業與國際接軌力道不足,期待未來法 規更彈性,助力生醫業打進國際賽局。
台睿、全福董事長林群認為,賴清德是台灣第一位醫生總統,熟悉 生技產業,且近年來包括醫療法、壽險業投資生技法規都有陸續鬆綁 ,未來生技產業一定比四年前更好,期待未來能祭出更多利多政策, 吸引人才和資金,讓產業能量能讓世界看到。
北極星董事長陳鴻文表示,總統關心產業一定是全面性的,在目前 三黨不過半的情況,可能會讓政治更混亂,建議賴蕭政府要更包容廣 納人才。他建議,由比較中性的產業界人士入閣也是不錯的選項。
台灣生技產業近期掀起一股新劑型新藥、連鎖藥局、細胞治療的熱潮,其中,昱展新藥、漢達、向榮、沛爾等公司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特別是台灣新藥股王——<台寶生醫>,即將申請創新板,備受期待。 在這波生技掛牌熱潮中,<台寶生醫>不僅在細胞治療領域展現實力,更在藥局股市場掀起一陣搖盪。該公司積極拓展新藥市場,與多所大學合作,不斷推動新藥研發。其中,昱展新藥的ALA-1000適應症將在明年第二季展開三期臨床,並啟動大中華區授權,有望成為公司第一張藥證。 漢達則在多發性硬化症新藥HND-020、胃食道逆流藥HND-002大舉出貨,2023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達4.84元。漢達總經理陳俊良預告,未來每年都有一項新藥問世,能見度超過三年,且2024年新劑型新藥505(b)(2)獲利將超越學名藥。 細胞治療方面,向榮治療膝骨關節炎新藥ELIXCYTE-OA臨床試驗案已進入第三期收案階段,ELIXCYTE-CKD治療慢性腎臟病第1/2期臨床案也已於2023年7月完成收案追蹤。沛爾則以「基因工程改造T細胞」開發兩大癌症新藥,包括將進入二期的B細胞淋巴癌、多鏈CAR-T治療實體癌。 這些公司在生技產業的崛起,無疑將為台灣帶來更多發展機會,也讓投資者對台灣生技產業充滿信心。
可能引爆追價行情的新劑型新掛牌股中,2023年以209.5元封關的 昱展,目前正積極擴大ALA-1000適應症,除戒毒癮症最快明年第二季 展開三期臨床外,新增的癌症止痛與動物用藥適應症,也將在兩岸展 開臨床,並啟動大中華區授權。
昱展新藥董事長林東和表示,目前已與中興大學合作田間試驗動物 用藥,後續與臺大、興大展開臨床試驗,可望明年完成,最快2025年 取得藥證,有機會成為昱展第一張藥證。
另外,漢達在多發性硬化症新藥HND-020、胃食道逆流藥HND-002大 舉出貨下,2023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達4.84元,漢達總經 理陳俊良預告,未來每年都有一項新藥問世,能見度超過三年,且2 024年新劑型新藥505(b)(2)獲利將超越學名藥。漢達看好2024年 有兩項藥物會有所斬獲,其一是抗癌藥HND-033,已取得兩項孤兒藥 認證,該產品全球市場規模約21億美元;另一項是戒菸藥HND-032, 目前處於FDA補件狀態、等待審核中。
細胞治療股中,向榮治療膝骨關節炎新藥ELIXCYTE-OA臨床試驗案 已進入第三期收案階段;ELIXCYTE-CKD治療慢性腎臟病第1/2期臨床 案也已於2023年7月完成收案追蹤,目前進行數據統計分析中。
向榮的異體細胞庫2022年已取得美國FDA的原料主檔案MF登記申請 核可,是國內唯一獲取該項資格的細胞公司,目前細胞儲存容器優易 保UnicoVial已開始銷售,挹注營收動能。
沛爾以「基因工程改造T細胞」開發兩大癌症新藥,包括將進入二 期的B細胞淋巴癌、多鏈CAR-T治療實體癌。
台寶生醫(6892)近來的跨國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繼與哈佛大學攜手開發標靶細胞治療平台後,公司於9日再度宣布,將與美國TRACT合作,開發「調節型T細胞」治療法,這次的合作將目光投向全球每年超過200億美元的免疫抑制劑市場。台寶生醫的總經理陳宏賓透露,公司董事會已授權美國子公司與TRACT簽署策略聯盟合約,雙方將共享未來龐大的全球商業利益。
首項新藥TregCel(TRK-001)已經獲得美國FDA的核准進行二期臨床試驗,並且取得了孤兒藥資格,未來將享有七年市場獨占權。陳宏賓總經理表示,台寶將主導二期臨床試驗的開展,預計在台灣和美國兩地同步收案,以加速臨床試驗的進度。
器官移植患者通常需要終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或類固醇來避免排斥反應,但這些藥物的副作用多,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機緣性感染的风险。台寶營運長楊鈞堯強調,調節型T細胞療法有機會透過單一治療產生長期免疫耐受性,有望取代現有的免疫抑制藥物。
楊鈞堯進一步解釋,調節型T細胞(Treg)是免疫系統中的「煞車」,對於維持免疫耐受和防止免疫反應過度損傷至關重要。台寶生醫在調節型T細胞的純化與篩選方面擁有專業技術,並已成功打造出穩定量產的製程平台。
TRACT執行長John Flavin表示,台寶生醫的GMP廠房和細胞量產能力對TregCel的開發至關重要,這次的合作將帶來雙贏的局面。陳宏賓總經理也提到,TRACT創辦人Joseph R Leventhal醫師在調節型T細胞和器官移植醫學領域有著25年的研究經驗,這次與台寶的合作將是強強聯手。
台寶總經理陳宏賓表示,董事會已授權持股100%美國子公司與TR ACT Therapeutics, Inc.簽訂策略聯盟合約,雙方將共同開發「調節 型T細胞」免疫療法,共享未來龐大的全球商業利益。首項新藥Treg Cel除由台寶的細胞工廠生產製造外,台寶將接續主導二期臨床試驗 的開展,預計在台、美二地同步收案,加速臨床試驗的推進。
依現行治療與照護指引,器官移植的患者須終生使用免疫抑制藥物 或類固醇,避免出現排斥,但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多且會造成免疫力 下降,引發機緣性感染,如肺炎或泌尿道發炎等,因此存在未被滿足 的醫療需求。
台寶營運長楊鈞堯表示,調節型T細胞療法被認為有機會透過單一 一次治療,產生長期的免疫耐受性,進而取代本來需要終生服用、且 副作用眾多的免疫抑制藥物。此次合作除突顯台寶在調節型T細胞領 域的研發與量產能力外,更直接的效益是擴增且強化新藥產品線的陣 容。
楊鈞堯表示,調節型T細胞(Treg)是一群具有免疫調節能力的淋 巴細胞,可以看成免疫系統的煞車,在人體的數量非常稀少,對於維 持耐受和預防免疫反應過度損傷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若能精準取得 並且有效擴增Treg,透過其免疫抑制功能將可應用在自體免疫疾病與 器官移植領域,加上Treg療法不需要前置化療,預料將掀起新一波治 療革命。
TRACT執行長John Flavin表示,高規格的GMP廠房和細胞量產能力 對已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開發階段的TregCelR至關重要。台寶和TRACT 合作將可創造雙贏。
陳宏賓說,TRACT創辦人Joseph R Leventhal醫師是調節型T細胞及 應用在器官移植醫學權威,投入研究長達25年。而台寶不僅對調節型 T細胞有純化與篩選的專業技術能力,甚至已打造出可穩定量產的製 程平台,雙方的結盟將是強強聯手。
國內細胞治療領域再傳佳音!台灣龍頭廠商台寶生醫昨(21)日發表重大進展,讓市場為之一振。隨著台灣在細胞治療領域的發展,其他如中天集團、向榮生技、三顧及樂迦再生等公司,今年也陸續有突破性進展,展現台灣在生物科技領域的強大實力。 在這波細胞治療熱潮中,永笙-KY與美國細胞治療公司CytoImmune簽署了全球異體細胞治療產品開發原料供應合約,這是台美細胞治療公司間首次原料供應合作,對台灣細胞治療產業來說是一大突破。此外,永笙-KY也與國內CDMO業者永昕合作,將成為異體細胞治療CDMO業務的細胞原料供應夥伴。 向榮生技方面,其脂肪幹細胞新藥ELIXCYTE治療膝骨關節炎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已在林口長庚醫院完成首位受試者收案,目前正積極進行中。這對向榮生技來說是極具里程碑的時刻,也顯示台灣在細胞治療藥物研發上的進步。 三顧公司則在8月中旬宣布,通過衛福部GMP先導工廠認證,成為台灣第一家先進醫療GMP認證的公司,同時也是亞洲第25家符合國際PIC/S GMP認證的公司。這意味著三顧公司將能夠提供更具成本優勢的臨床試驗服務,吸引更多國際合作機會。 而三顧的子公司樂迦再生也與日本Minaris集團合作,共同打造全方位一站式CDMO服務,這將為台灣細胞治療產業帶來更多的合作機會和發展潛力。 總結來說,台灣在細胞治療領域的發展速度驚人,不僅在原料供應、藥物研發、GMP認證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還積極拓展國際合作,展現台灣在生物科技領域的實力與潛力。
鑽石投資及中天生技集團共同投資的永笙-KY,今年上半年與美國細胞業者CytoImmune簽署協議,由永笙供應CytoImmune在全球執行異體細胞治療產品開發所需原料,這是台美細胞治療公司原料供應合作首例;另外,永笙也與國內的委託開發與製造服務(CDMO)業者永昕合作,雙方將成為異體細胞治療CDMO業務的細胞原料供應夥伴。
向榮生技7月曾公告,脂肪幹細胞新藥ELIXCYTE治療膝骨關節炎第三期臨床試驗,已在林口長庚醫院完成首位受試者收案,目前正積極展開臨床試驗。
三顧公司今年8月中旬也宣布,已通過衛福部審核,取得GMP先導工廠認證,成為台灣第一家先進醫療GMP的認證,也是亞洲第25家符合國際PIC/S GMP的認證。三顧表示,目前已有幾家日本大學衍生的細胞治療公司正在洽談合作,透過三顧具先進醫療GMP認證的先導工廠,可在台灣執行更具成本優勢的臨床試驗。三顧子公司樂迦再生也與日本Minaris集團合作,共同打造全方位一站式CDMO服務。
台灣生醫新鮮事!台寶生醫(6892)近日來帶來重大突破,宣布與美國哈佛大學及布萊根婦女醫院(BWH)攜手合作,開發一項創新的標靶細胞治療平台。這項合作計畫旨在將台寶生醫的子公司PhiBio Therapeutics Inc.的基因修飾技術與哈佛大學的基因修飾技術相結合,共同打造新一代的自體免疫疾病細胞治療方案。
這次合作的重點是將於三年後將首個治療藥物推進到一期臨床試驗階段。根據協議,台寶生醫將負責後段的製程與量產,而哈佛大學將提供基因修飾技術並進行動物實驗,布萊根婦女醫院則將提供細胞來源並負責細胞的功能性開發與測試。三方將共同研發這項自體免疫疾病標靶細胞療法。
台寶生醫的營運長楊鈞堯博士在會議上解釋,人體的T細胞就像汽車的油門和剎車,可以調節免疫反應的強弱。而這次研發的濾泡調節型T細胞,就是能夠調節B細胞自體抗體反應的特殊T細胞。雖然這種細胞數量稀少、難以取得,且功能穩定度不佳,但透過基因修飾技術,我們將能夠大量生產並強化這種細胞的功能。
楊鈞堯博士進一步指出,這項技術的實現將大幅提升自體免疫疾病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就像「標靶治療」一樣,針對特定目標進行治療,避免對正常細胞造成傷害。這次台灣生醫與國際知名研究機構的合作,不僅是台灣生技產業的一大進展,也是對全球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一個巨大福音。
台寶生醫(6892)最近可是大放異彩啊!公司旗下的美國子公司PhiBio Therapeutics Inc.,跟哈佛大學跟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The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Inc, BWH)簽了一個三方研究合作的大契約。這次合作可大了,他們要利用基因修飾技術,培育出濾泡調節型T細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 Tfr),這種細胞對自體免疫疾病來說可是個大殺器,能夠打造一個全新的標靶細胞治療平台。 根據這個合約,哈佛大學將提供他們基因修飾的技術,還會進行動物實驗;BWH則會提供細胞來源,並負責細胞的功能性開發和測試;而台寶生醫則會負責後續的製程和量產。這個三方合作,目標是三年後推出第一個治療藥物進行一期臨床試驗。台寶生醫還可以優先取得研究過程中其他衍生發明專利的全球獨家授權權利呢! 台寶生醫的營運長楊鈞堯說,這次合作的可不是小角色,哈佛大學的教授Arlene Sharpe可是全球T細胞免疫學的領頭羊,BWH也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第二大附屬醫院。Arlene Sharpe將會和BWH的教授、同時也是濾泡調節型T細胞專家Peter Sage一起,將免疫查核點的研究拓展到這種特殊的T細胞,希望打造出新一代的自體免疫疾病細胞治療。 楊鈞堯還特別提到,這種濾泡調節型T細胞,是唯一已知能夠調控B細胞自體抗體反應的特殊T細胞,功能強大,專一性也很高。但是,這種細胞數量稀少,不容易取得,功能穩定度也不夠理想。這次的合作,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讓這種細胞在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上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