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寶生醫公司新聞
再生醫療這股新潮商機,讓台灣的創新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就在剛剛,台寶生醫(股票代號:6892)於29日公布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該公司成功完成了總金額達4億元的募資計劃。這一筆資金將為台寶生醫帶來新生的動力,同時也吸引了多個策略投資人的目光。
這次募資,台寶生醫以每股40元的溢價發行了1萬張新股,共籌集到4億元資金。增資的基準日定於10月30日。台寶生醫的執行長楊鈞堯在記者會上表示,此次現增的認購意願超乎預期,甚至遠超過了原定的募資目標。為了公司長遠的發展,大股東和部分董事甚至放棄了認購權,讓董事長郭旭崧成功引入了多個重量級的策略投資人。
這些策略投資人包括了聯電集團旗下的宏誠創投、倍利生技創投、福友私募股權有限合夥、國泰創投以及工研院ITIC創投等。這一項優質的股權結構調整,將為台寶生醫帶來更加穩定的發展基礎。
台寶生醫指出,這次募集到的資金將主要用於充實公司的營運資金,擴大辦公室和實驗室的規模,並加速公司在細胞醫療新藥領域的發展。同時,台寶生醫也將積極拓展美國CDMO(製造商服務)市場,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對於台寶生醫來說,這次的募資成功不僅是金錢上的支持,更是對其技術和市場前景的強大信心。在再生醫療這個競爭激烈的領域,台寶生醫憑藉其創新的技術和積極的市場策略,正逐漸成為業界的一匹黑馬。
未來,台寶生醫將如何運用這筆資金,以及如何在全球市場上展開競爭,都讓人期待。無論如何,這次的募資成功,對於台灣的再生醫療產業來說,都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消息。
台廠生物醫藥搶進美國供應鏈 台寶生醫赴美建生產基地
為迎合美國「生物安全法案(BIO SECURE Act)」帶來的龐大商機,台灣生物產業協會正積極籌組「大聯盟」整合廠商力量,而台寶生醫已宣布將於美國鳳凰城建設生產基地,爭取加入全球供應鏈洗牌行列。
專家認為,該法案加速「去中化」趨勢,為台灣廠商創造難得機會,基因技術、創新藥物、疫苗和生物製劑將成為未來最大利基。
除了台寶生醫,目前已在美國設有生產基地的保瑞、泰福、易威和永信等廠商,皆享有本土化優勢。此外,以承接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訂單的台康、永昕,以及擁有愛滋新藥在美國上市的中裕,也都將成為競爭對手。
在細胞/基因治療領域,中天集團旗下的永笙於美國擁有GMP廠,而台寶生醫則獲選為Discovery Oasis園區的定錨企業,將參與第一棟大樓的建設。預計TBMC於明年7月竹北廠投產後,便可承接CDMO訂單。
考量台灣廠商目前量產規模較小,生物產業協會副理事長馬海怡正積極號召產業結盟,攜手搶單卡位,提升台灣在國際市場的能見度。
台寶生醫董事長郭旭崧表示,生物安全法加速去中化,促使國際CDMO大廠積極擴廠美國,填補大陸廠商留下的供應鏈商機。他強調,國內生技廠商應迅速結盟,並期盼未來十年細胞產業能快速成長。
TBMC執行長張幼翔則指出,生物製劑的資金和技術門檻高,委託專業製造是國際趨勢。他認為,生物安全法通過是市場趨勢,國際企業已積極布局,最後仍需靠實力爭取業務。TBMC將透過與韌力的合作,培養製程技術,未來可與國內廠商合作接單。
此外,台康生已於竹北生醫園區完成微生物廠建置,兩條生產線將於明年啟用,後續還將建置兩條下游產線,打造完整供應鏈。永昕耗資7億元打造的生物藥充填生產線也將於10月中旬啟用,年產規模達1,000萬劑。
專家認為,甫獲眾議院通過的生物安全法加速「去中化」,將為台 廠創造空前的機會,基因技術、創新藥物、疫苗及生物製劑是未來最 大的利基。
另外,在美國已有生產基地的保瑞、泰福、易威、永信將有本土化 優勢,而台灣以承接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訂單的台康、永昕 ,已有愛滋新藥在美國上市的中裕也有竹北新廠當後盾。
細胞/基因治療公司中,中天集團旗下永笙在美國有GMP廠,美國 亞歷桑納州鳳凰城的Discovery Oasis則首選台寶為定錨企業(Anch or Firms),台寶將在該園區參與建置第一棟大樓,TBMC預計明年7 月竹北廠投產後,即可承接CDMO訂單。
由於台廠目前量產規模太小,據了解,馬海怡正積極號召合組大聯 盟,攜手搶單卡位,增加台廠的國際能見度。
台寶董事長郭旭崧表示,生物安全法加速去中化,在國際CDMO大廠 皆已著手卡位美國擴廠,欲填補大陸廠商釋出的供應鏈商機;國內生 技廠商要快速結盟,希望十年後看到細胞產業快速成長,今年起台寶 將擴大征戰美國市場。
TBMC執行長張幼翔表示,生物製劑在資金與技術門檻很高,委託專 業製造是國際趨勢。生物安全法過是趨勢,國際各個公司該布局應該 都布局了,最後還是要得靠實力來爭取業務。由於早期製程開發成本 貴、性價比不高,是國際現有CDMO的缺口,TBMC將藉由與韌力的合作 ,培養製程技術後,未來即可與國內商廠合作,承接海外訂單。
為擴大接單能力,台康生在竹北生醫園區打造的微生物廠今年已完 工,兩條生產線共計1,350升,將在明年正式啟用,後續也會再增建 兩條下游產線以建構完整的供應鏈。永昕斥資7億元建置的生物藥充 填生產線將在10月中旬啟用,年產規模可達1,000萬劑。
**台寶生醫上櫃在望,細胞醫療搶佔商機**
台寶生醫(6892)日前取得產業發展署出具「係屬科技事業且具市場性」意見書,將提交股票上櫃申請。台寶生醫表示,公司透過早期高階細胞醫療產品委託開發製造(CDMO)服務創造現金流,支撐細胞新藥研發,營收連續三年大幅成長,毛利率維持 60% 以上。
台寶生醫執行長楊鈞堯表示,CDMO 業務已站穩腳步,公司將持續擴張國際市場。未來營運重點將轉向新藥研發,目前規劃間葉幹細胞和調節型 T 細胞兩大產品線。
間葉幹細胞產品包括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新藥 Chondrochymal(申請三期臨床)、慢性不癒合傷口新藥 Biochymal(二期臨床)、急性心肌梗塞新藥 OmniMSC(一期臨床),以及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合作的基因修飾間葉幹細胞治療危急性肢體缺血新藥 MSC/VEG(臨床前研究完成)。其中 Chondrochymal 和 Biochymal 鎖定台灣市場,MSC/VEGF 預計今年申請美國 FDA 一期臨床試驗許可。
調節型 T 細胞部分,實體器官移植新藥 TregCel(二期臨床獲 FDA 核准,已申請台灣二期臨床)鎖定美國市場,將作為公司重點發展的重磅藥物。
楊鈞堯指出,近年來細胞醫療已成為新藥研發的一大趨勢,美國 FDA 已核准 36 個基因與細胞醫療產品上市,且多數集中近三年加速核准。他表示,細胞治療市場需求龐大,尤其是非癌症疾病領域目前仍有大量醫療需求待滿足。台寶生醫專注開發自體免疫及發炎性疾病藥物,TRK-001 和 MSC/VEG 兩大新藥將啟動全球多國多中心收案。
台寶生醫表示,該公司藉由提供早期高階細胞醫療產品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服務創造營收,做為支持細胞新藥開發的營運基礎,受惠策略奏效,營收連續三年倍增,毛利率維持60%以上。由於多個海內外客戶產品將進入臨床階段,未來一季業績展望仍然樂觀。
台寶生醫執行長楊鈞堯表示,CDMO業務已站穩利基,將循設定的國際化目標持續擴張,下一階段營運重心將加速新藥開發,目前有間葉幹細胞和調節型T細胞兩大產品線,間葉幹細胞產品包括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細胞新藥Chondrochymal(申請三期臨床試驗)、慢性不癒合傷口新藥Biochymal(二期臨床)、急性心肌梗塞新藥OmniMSC(一期臨床),以及與UC Davis合作的基因修飾間葉幹細胞治療危急性肢體缺血新藥MSC/VEG(完成臨床前研究)。
其中前三項新藥以台灣為目標市場,未來將採取經銷商合作布局模式,目前Chondrochymal新藥已簽署經銷合作備忘錄,搶先卡位市場,MSC╱VEGF則目標在今年申請US FDA一期臨床試驗許可。
至於調節型T細胞部分,實體器官移植新藥TregCel(TRK-001獲FDA核准二期臨床、申請台灣二期臨床)目標鎖定美國市場,將是全力發展的重磅藥物。
楊鈞堯指出,2010年以來,美國FDA累計核准36個基因與細胞醫療產品上市,且多集中在近三年加速核准件數,FDA預估未來每年將有八至十個細胞醫產品獲准上市,細胞醫療已是全球新藥開發的一大主流趨勢。
楊鈞堯表示,從已上市的六款基因修飾細胞新藥2022年營業額合計達26.82億美元觀察,細胞治療市場的需求不容小覷,而這六款新藥都是以治療癌症為主,代表非癌症市場仍有大量未來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待開發。
台寶生醫聚焦開發自體免疫及發炎性疾病藥物,TRK-001與MSC╱VEG二大主力新藥將分別啟動全球多國多中心收案。
**台寶生醫擬現增4.5億 推動新藥開發** 生技大廠台寶生醫(6892)為加速旗下兩個新藥啟動台灣及美國的收案,公司董事會近日決議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1萬張。每股發行價格暫定為40至45元,預計募集資金上限為4.5億元。 台寶生醫執行長楊鈞堯表示,公司將加速推動旗下新藥的開發。其中,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新藥Chondrochymal已向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遞交三期臨床試驗申請。 此外,台寶生醫與美國合作夥伴TRACT公司共同開發的調節性T細胞新藥TRK-001,除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同意執行二期臨床試驗外,也向台灣TFDA申請二期臨床試驗。該新藥的適應症為治療腎臟移植抗排斥。一旦獲准通過,將成為台灣首個啟動美國、台灣同步收案的調節性T細胞新藥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 另外,台寶生醫治療危急性肢體缺血的基因修飾細胞新藥MSC/VEG也預計於今年內分別向美國FDA和台灣TFDA提出一期臨床試驗申請。
台寶執行長楊鈞堯表示,台寶將加速推動旗下新藥的開發,目前退 化性關節炎新藥Chondrochymal已向台灣TFDA提交三期臨床試驗申請 ;與美國合作夥伴TRACT公司共同開發的調節型T細胞新藥TRK-001, 除已獲美國FDA同意執行二期臨床試驗外,也向台灣TFDA申請二期臨 床試驗,適應症為治療腎臟移植抗排斥,一旦獲准通過,將成為台灣 首個啟動美國、台灣二地同步收案的調節型T細胞新藥全球多中心臨 床試驗細胞新藥。
此外,台寶治療危急性肢體缺血的基因修飾細胞新藥MSC/VEG,也 預計在今年內分別向美國FDA、台灣TFDA提出一期臨床試驗申請。
**台寶生醫瞄準再生醫療商機,三大策略進攻國際市場**
再生醫療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台寶生醫(6892)新任董事長郭旭崧表示,看好國內外政策利多,台寶將以細胞治療、CDMO全球接單和AI自動化科技三大策略加速進軍國際市場,今年著手拓展美國市場。
郭旭崧指出,台灣再生醫療雙法通過,加上美國新版生物安全法草案加速去中化,國際大型CDMO廠商紛紛卡位美國擴廠,填補大陸廠商釋出的供應鏈商機。國內生技廠商應快速結盟,期盼在十年後見證細胞產業的快速成長。
台寶鎖定免疫疾病領域,持續推動兩項調節型T細胞新藥。郭旭崧表示,將在台中榮總建立整合型CDMO服務模式的經驗複製到美國市場。此外,台寶也與哈佛大學專家蕭育舜博士創立的Streamline Bio公司合作,建構「去中心化」生產模式。透過創新CDMO服務,台寶期許邁向全球接單,帶動營運成長。
郭旭崧指出,台灣再生醫療雙法過關,美國新版生物安全法(BIO SECURE Act)草案加速去中化,國際CDMO大廠皆已著手卡位美國擴廠 ,欲填補大陸廠商釋出的供應鏈商機,國內生技廠商要快速結盟,希 望10年之後看到細胞產業快速成長。
台寶已鎖定免疫疾病領域,在手二項調節型T細胞新藥持續推進, 和台中榮總聯手的整合性CDMO服務試行已展現成效;郭旭崧說,未來 將以此模式複製到美國市場,近日也導入哈佛大學人工智慧和自動化 專家蕭育舜博士在美國創立的Streamline Bio公司合作,推進「去中 心化」生產模式,以突破性細胞醫療CDMO全球接單,帶領營運成長。
**台寶生醫新藥申請二期臨床試驗 搶攻500億美元商機**
台灣生技大廠台寶生醫(6892)宣布,旗下美國子公司與合作夥伴共同研發的調節型T細胞新藥TRK-001,已向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提出二期臨床試驗申請,將針對活體腎臟移植病患的排斥反應進行臨床試驗。
TRK-001此前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進行二期臨床試驗,預計將同步在美國和台灣展開收案程序,目標在一年內完成收案,並於兩年後取得主要療效指標結果。
根據現行治療指引,器官移植患者須終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或類固醇以預防排斥現象。然而,這些藥物不僅副作用多,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機緣性感染或癌症風險。
根據市調資料,2020年全球免疫抑制劑市場規模達215.8億美元,預估至2027年將超過51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3.4%。台寶生醫指出,若TRK-001試驗成功,將搶占這塊龐大的市場商機。
此次試驗採多國、多中心的設計,有鑑於TRK-001先前已獲美國FD A同意進行二期臨床試驗,一旦獲TFDA核准通過,將同步在美、台二 地啟動收案,預計召收34位病患,目標一年內完成收案、兩年後取得 主要療效指標結果。
依現行治療與照護指引,器官移植患者為避免出現排斥現象,必須 終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或類固醇。其中,免疫抑制劑不僅副作用多, 更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引發機緣性感染,如肺炎或泌尿道發炎等,或 增加得癌症的風險,某些抗排斥藥甚至具有腎毒性,會傷害移植進體 內的腎臟,威脅健康甚鉅。
根據市調機構GII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免疫抑制劑市場規模約21 5.8億美元,在各國政府與國際組織提高對器官捐贈認識與宣傳,帶 動器官移植手術數量增加,預估2027年將超過511億美元,年複合成 長率13.4%。
**台寶生醫股東會 改選董座由郭旭崧出任**
台寶生醫(6892)昨(19)日召開股東常會,通過去年財務報告及相關議案,並進行董監改選。新任董事會一致推舉陽明大學前校長郭旭崧為董事長,原董事長黃智遠持續擔任董事。
為強化營運資金,股東會也通過私募案,不排除引入策略投資人,以支應未來營運發展。
台寶生醫改選後董事會成員包括:黃智遠、蔡佩珊、楊世欽、郭旭崧,以及獨立董事陳春葉、劉景洪、吳烈澄。
郭旭崧擁有豐富的醫療專業與外交經驗,曾任無任所大使、疾管署長、衛福部顧問、陽明大學校長等職。台寶生醫看好其過往產官學歷練,有助於公司全球化發展。
台寶生醫表示,公司未來將持續推動細胞新藥開發與CDMO雙軌發展。其中,CDMO接單強勁,過去三年挹注營收倍增。今年除了CDMO持續成長,新藥開發也將有階段性進展。
新藥開發重心將聚焦基因修飾細胞,鎖定三大領域:基因修飾間葉幹細胞MSC/VEGF、調節型T細胞、基因修飾巨噬細胞。今年將全力推動MSC/VEGF細胞新藥向美國FDA申請一期臨床試驗,並啟動調節型T細胞新藥TregCel(TRK-001)的美國二期臨床試驗收案。
會後新任董事會一致推舉陽明大學前校長郭旭崧出任董事長,原董事長黃智遠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
此外,為充實營運資金及因應未來營運發展,19日股東會也通過私募案,並不排除引進策略投資人,持續累積公司長期成長動能。
台寶生醫19日股東會完成董事全面改選,選出董事七席(含獨立董事三席),董事包括黃智遠、蔡佩珊(福又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人)、楊世欽、郭旭崧,以及獨立董事陳春葉、劉景洪、吳烈澄。股東會結束後召開董事會推選董事長,會中全體董事一致通過由郭旭崧出任董事長一職。
台寶生醫表示,郭旭崧曾任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醫衛領域)、前疾管署長、衛福部顧問、前陽明大學校長、前疾管局局長、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衛生顧問等,並曾參與生技新創公司的創立,產官學歷練完整。憑藉郭旭崧的醫療專業與國際外交經驗,有助台寶生醫開拓全球市場、延攬專業人才,走向國際化永續經營。
台寶生醫表示,公司發展策略採細胞新藥開發與CDMO雙軌發展,憑藉核心的檢驗與特殊製程開發能力,以及模組化封閉式量產平台,爭取到不少早期開發階段客戶的青睞,帶動CDMO接單強勁,過去三年挹注營收翻倍,去年合併營收8,547萬元、年增91%,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來自國際客戶貢獻超過五成。今年除CDMO會繼續成長外,新藥開發也將有明顯的階段性進展。
台寶生醫表示,未來新藥的開發重心將聚焦在基因修飾細胞,並鎖定基因修飾間葉幹細胞MSC/VEGF、調節型T細胞、基因修飾巨噬細胞等三大領域發展,朝次世代細胞醫療指標大廠邁進。今年則將全力推動MSC/VEGF治療危急性肢體缺血細胞新藥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一期臨床試驗申請(IND),以及啟動調節型T細胞用於抗器官移植新藥TregCel(TRK-001)的美國二期臨床試驗收案。
**再生醫學成新亮點 台寶生醫搶攻50億治療商機** 細胞治療股近期股價走強,原因在於再生醫學療法案帶動臨床進展。其中,台寶生醫旗下的退化性關節炎細胞新藥Chondrochymal上周已向台灣食藥署提交三期臨床試驗申請,成為公司首個進入三期臨床的新藥產品。台寶生醫預計2028年第一季完成三期臨床試驗,並與泰宗簽署合作意向書,搶攻年逾50億元的治療商機。 此外,中天集團旗下的永笙生技也獲得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執行異體臍帶血細胞新藥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二期臨床試驗。該產品可在病患發生症狀後9天內給予治療,具備黃金治療期優勢。永笙生技同時搶搭美國「生物安全法案」列車,位於加州的GMP廠已完成美國FDA查廠認證,可提供全球供應。 長聖生物科技除CDMO(細胞委託製造)訂單能見度已達明年第一季外,也看好外泌體的潛力。外泌體具有降低免疫原性及穿越血腦屏障等特點,長聖計劃今年開發外泌體的第四個新藥平台,並建造第四座臨床等級的GMP再生醫療廠,專注於開發外泌體治療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 樂迦生物科技也與新加坡MediSix合作,在台灣建立全球臨床研發中心,專攻CAR-T細胞治療,打造亞洲的CAR-T研發與製造重鎮。**
**台寶、訊聯等生技股搶攻外泌體市場**
隨著再生醫療雙法通過,外泌體(Exosome)躍升為生技產業的當紅炸子雞,吸引多家業者爭相卡位,包括台寶生醫、訊聯、艾萬霖、瑞福生醫等。
訊聯集團董事長蔡政憲指出,外泌體產業全球同步發展,台灣在再生醫療法的推動下,有望搶入國際市場。艾萬霖由前衛福部部長林奏延創立,專注於外泌體治療商機,目前已取得台灣第一張外泌體保養品上市許可。
林奏延表示,外泌體相較於細胞治療,具有生物相容性高、可製劑保存、器官趨性強等優點,有利於神經疾病等治療。目前間質幹細胞已廣泛應用於美容、修復等領域,瑞福生醫創辦人、血腫權威名醫陳耀昌表示,外泌體的效果遠勝於間質幹細胞,因此瑞福預計下半年推出外泌體美妝保養品,並積極投入醫藥外泌體開發。
訊聯為擴大外泌體產能,已採購多台比利時廠商開發的生物反應器,蔡政憲強調,外泌體熱潮正興,市場預估將在2030年後創造逾30億美元的產值,中樞神經系統治療市場規模更將達1,821.2億美元,未來可望帶動台寶生醫等生技業者發展。
台寶旗下退化性關節炎細胞新藥Chondrochymal上周向台灣TFDA提 交三期臨床試驗申請,成為旗下第一個挺進三期臨床的新藥產品,目 標2028年第一季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為加速該產品商轉,台寶也與泰 宗簽署合作意向書,搶先布局一年逾50億元的治療商機。
中天集團小金雞永笙生技獲美國FDA通知,核准執行「異體臍帶血 細胞新藥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之二期臨床試驗」,這是全球首例被 FDA核准使用兩劑HLA匹配異體臍帶血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人體臨 床實驗。該產品最大優勢是可在病患發生症狀後9天內給予治療,加 上黃金治療期而備受關注。
永笙也搶搭美國「生物安全法案」列車,位於加州的GMP廠已完成 美國FDA查廠認證,可提供產品由臨床到商化的全球供應。
長聖除CDMO(細胞委託製造)訂單能見度已達明年第一季外,有鑑 於外泌體具有降低免疫原性及穿越血腦屏障等優點,該公司繼免疫細 胞技術、幹細胞技術、奈米粒子製藥等三大平台後,今年計劃開發外 泌體的第四個新藥 平台,並建造第四座臨床等級的GMP再生醫療廠, 以具有靶向的外泌體開發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 的創新外泌體藥物 。
樂迦結盟新加坡MediSix在台建立全球臨床研發中心,治療T細胞腫 瘤和自體免疫疾病,打造亞洲的CAR-T研發與製造重鎮。
訊聯集團董事長蔡政憲表示,過去生技產業的發展潮流,都是從北 美開始,再擴及歐洲、北亞到東南亞,只有外泌體是以「零時差」的 速度,在全球同步一起夯,而台灣在再生醫療法的支持下,也將順勢 加入國際賽局。
由前衛福部部長林奏延創立的艾萬霖,瞄準的就是外泌體的治療商 機,開發的人類來源外泌體保養品已拿下台灣TFDA核發的第一張上市 許可。
林奏延表示,外泌體可治療疾病、作 為藥物載體,和細胞治療不 同之處在於外泌體的生物相容性高,可以製劑形式保存,不像細胞需 要解凍等複雜程序,且外泌體具有器官趨性,可直接到達身體受損部 位,且可以通過血腦屏障,有利於做為神經方面疾病療法。由於間質 幹細胞會分泌外泌體,目前已應用於美容、修復和再生相關的領域。
林奏延希望和國內業者一起組國家隊,將台灣的外泌體研發和產業 實力帶到國際。
75歲才創業成立瑞福生醫的陳耀昌表示,過去在間質幹細胞的長期 臨床研究,其成果「非常不如預期,但外泌體的效果卻非常好。」因 此,瑞福預計下半年推出外泌體的美妝保養品外,也積極投入醫藥外 泌體外開,目前瞄準的是神經退化症的修復和皮膚傷口修復。
蔡政憲表示,外泌體的開發已成潮流,為擴大產能,訊聯去年底採 購比利時廠商開發的生物反應器,是該廠商全球第一位客戶,結果不 到半年,訊聯就再採購4台,該比利時廠商的訂單也是不斷增加中。
外泌體是全球生技業繼幹細胞及免疫細胞治療項目後,最新崛起的 再生醫療熱門技術,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5.13億美元,2030年後 可望創造逾30億美元的產值。而中樞神經系統治療市場預估2023年為 1,047億美元,2030年將達到1,821.2億美元。
**台寶生醫參與鳳凰城Discovery Oasis計畫,80億台幣投資潮湧入美國**
美國「生物安全法案」助攻,台灣生技業掀起赴美設廠新熱潮。第一波投資規模預估達80億台幣,創下新高紀錄。 **併購模式搶灘美國** 保瑞領頭陣,以66億台幣收購美國百年藥廠Upsher-Smith,有望提升營收與競爭力。台耀則併購芝加哥郊區的SynChem,擴大ADC藥物市場版圖。奈米醫材收購美國MBI,布局全球市場。 **台寶生醫參與鳳凰城Biotech Corridor計畫** 台寶生醫參與亞利桑那州鳳凰城Discovery Oasis計畫,建置生物科技廊帶。該計畫占地120英畝,主軸為再生醫療、醫療科技設備和大數據平台,預計2027年完成第一期工程,總投資約7.5億美元。 台寶生醫被指定為定錨企業,將攜手台灣相關供應鏈,建立第一棟園區大樓,打造全球領先的細胞醫療產業聚落。這項投資展現台灣生技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決心,有望為產業帶來新一波的成長動能。美中貿易戰帶動產業大洗牌,搶搭美國「生物安全法案」列車,台 灣生技業掀起赴美設廠潮,保瑞、台耀、奈米醫以併購模式插旗,台 寶則參與鳳凰城Discovery Oasis園區建置,初估今年第一波投資金 額從80億元起跳,改寫台灣生技業投資美國新高紀錄。
搶灘美國的生產基地,生技業今年由保瑞打前鋒,1月宣布以2.1億 美元(約合新台幣66億元),收購美國百年藥廠Upsher-Smith(USL ),法人看好此併購案將確保保瑞今年營收能續創新高,並有機會躍 居生技股業績龍頭。
台耀則於6月1日低調在官網公告,已完成收購芝加哥郊區的Synch em,未來將以SynChem-Formosa新名字營運。台耀以原料藥起家,近 年向下游發展切入針劑市場,是國內最早投入ADC(抗體藥物複合體 )藥物的公司,相關業務在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營收占比已 達2∼3成。
為滿足未來接單需求,台耀去年針對ADC藥物產線,產能擴充5倍, 預計今年第三季完成,未來除有助擴大美國市場版圖,也可望爭取更 多大陸業者在美開發藥品的商機。
另外,奈米醫材則是在4月宣布以2,56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8.12億 元)收購美國公司Millennium Biomedical, Inc.(MBI),未來將以 雙品牌策略布局全球市場。
1997年成立於美國加州的MBI,從事非球面人工水晶體研發、製造 及銷售,主力產品為美團製造並取得歐盟CB產品認證,有單焦點人工 水晶體與單焦點散光人工水晶體系列產品,銷售遍及全球。
最特別的是台寶參與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打造生物科技廊帶Discove ry Oasis案,該基地占地面積120英畝,已鎖定再生醫療、醫療科技 設備、醫療AI大數據平台為三大開發主軸,預計2027年上半年完成第 一期工程,總投資預估7.5億美元。台寶被指定為定錨企業(Anch o r Firms),將攜手台灣相關再生醫療供應鏈,建置第一棟園區大樓 ,建構全球領先的細胞醫療產業聚落。
台寶生醫攜美打造全球生技新聚落
繼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後,台灣生醫產業也將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日前,亞歷桑納州政府組團赴台招商,首發團預計於5月30日、31日前往鳳凰城,展開生醫洽商之旅。
亞利桑納州鳳凰城近年來成為美國生醫產業發展重鎮,積極打造「Discovery Oasis」生物科技廊帶。此廊帶占地120英畝,鎖定再生醫療、醫療科技設備、醫療AI大數據平台三大主軸,目標建立創新的醫療產業生態系。Discover Oasis第一期工程預計於2027年上半年完工,總投資金額高達7.5億美元。
台寶生醫參與主導Discovery Oasis第一棟生技大樓的興建,預料將吸引國內生技廠商陸續進駐,在鳳凰城打造台灣生技聚落。
鳳凰城生醫資源豐富,除了擁有全美醫療系統排名第一的梅約診所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外,台積電也已在此設廠。加上台積電座落在距Discovery Oasis僅20分鐘車程的位置,形成強大的磁吸效應,有望未來打造出一條台灣企業供應鏈。
除了Discovery Oasis之外,鳳凰城生醫產學研醫洽商團也將參訪「Phoenix Bioscience Core Campus」。此園區是美國基因組學和精準醫學領域的先驅,聚集多家研究機構和知名醫院,致力於推進醫學教育、轉譯研究和新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