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公司新聞
尖端醫表示,和迅生命科學在第二至四階段開發期間,若讓渡或授 權第三人時,尖端醫可收取不同比率分潤權利金。另,若新藥查驗登 記審核上市後,尖端醫可依產品銷售稅後淨利分潤3%之十年權利金 。
疫情翻轉生醫熱度,加上再生醫療三法,帶動細胞治療進入新紀元 。尖端醫擁有免疫細胞治療與幹細胞治療兩大核心技術平台,旗下蛋 白質藥物TAT-HoxB4完成階段開發後,技轉和迅生命科學進行臨床階 段驗證。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指出,尖端醫除全台第一家通過衛福部細胞製 備場所查核的「幹細胞」儲存公司,也是台灣首家間質幹細胞治療脊 髓損傷申請案廠商,與台中慈濟醫院、光田綜合醫院合作之骨髓間質 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案,已獲衛福部核准,為營運再添動能。
蘇文龍說,在幹細胞儲存銀行中,尖端醫核准項目與件數、合作醫 院都領先同業,獲衛福部核准通過八案。透過與花蓮慈濟醫院、新光 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光田綜合醫院、台中慈濟醫院合作自 體免疫細胞(CIK)治療「實體癌第1∼4期、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 療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軟骨缺損、脊髓損傷等項目,提供多元細胞 治療。
尖端醫TAT-HOXB4蛋白藥物技術移轉和迅生命科學,若後續開發順 利,未來階段總里程金更上看2,400萬美元,以及尚無法估算之產品 上市十年分潤金,將為未來營運增添新動能。
透過TAT-HOXB4蛋白藥物刺激造血幹細胞生長,可適用包括抗癌輔 助、骨髓移植等,讓癌症病患在化療後,可縮短「嗜中性白血球不足 」恢復期。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依雙方簽訂,下個里程金在專利及商標 移轉之各國官方收件、且經代理事務所通知後,可取得15萬美元,若 日後完成第一∼二期臨床試驗,即可先行取得200萬美元,臨床第三 期完成後,再注入700萬美元。
尖端醫指出,目前已獲得衛福部核准通過包括自體免疫細胞(CIK )治療「實體癌第一∼四期、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膝關節軟骨缺損、脊髓損傷等七案。
國光生在第二線產線加入後,充填總產能擴大至每年約一億劑,相當之前產能五倍。除疫苗產品外,積極發展單株抗體藥物、抗凝血劑、黃斑部病變眼藥等生物製劑國際代工,目前已有多項國際訂單預約生產排程;一旦在歐盟EMA及美國FDA查廠後通過認證,預估兩年內產能滿載。
尖端醫宣布蛋白質藥物TAT-HoxB4技術移轉和迅生命科學,第一階段分三期,共可收取150萬美元;未來階段總里程碑金或可上看2,400萬美元。若新藥查驗登記審核上市後,尖端醫可依產品銷售稅後淨利分潤3%之10年權利金。
尖端醫開發的造血幹細胞增生技術,透過TAT-HOXB4蛋白藥物刺激造血幹細胞生長,可適用抗癌輔助、骨髓移植等領域,透過提升造血幹細胞效能,縮短化療後「嗜中性白血球不足」恢復期。
安克生醫研發出非侵入性的甲狀腺超音波AI判讀軟體之深度學習版進階產品,新增腫瘤AI自動圈選功能,獲美FDA510(K)上市許可。目前已獲美國、台灣、歐盟、大陸上市許可,並推廣至海外20多國及上百間醫院;國內也進入台大、彰基等20多家大型醫療院所與健診中心,替甲狀腺癌診療跨出新里程。
根據IQVIA統計顯示,預估2025全球腫瘤藥物支出將達2,690億美元,未來市場增長率9∼12%;另依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 針對G-CSF藥品市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2023年的市場值可達到83.3億美元。
尖端醫開發的造血幹細胞增生技術,透過TAT-HOXB4蛋白藥物刺激造血幹細胞生長,適用領域極廣。
光田綜合醫院院長陳子勇表示,過去脊髓損傷患者多需終生倚靠輪椅行動,而文獻顯示,隨著再生醫學的進展下,間質幹細胞具有多功能的分化與修復能力,將有助改善患者生活品質。陳子勇進一步表示,光田醫院有許多脊椎損傷治療成功案例,在脊椎損傷治療的成果醫界有目共睹,為服務更多患者,與尖端醫合作導入最先進的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
談到光田醫院首件幹細胞治療許可案,是由搶下「全國首家」骨髓間質幹細胞製備場所的尖端醫雙方共同合作。截至目前,經衛福部核定細胞治療申請案,尖端醫占有7件,這說明在細胞培養技術與管控能力有目共睹,對於中部民眾同時多一個選擇治療的機會,同未來將共同攜手發展各類細胞治療技術,一起守護病患寶貴生命。
依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有15%,換算全台約有350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這已非老人專利。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多數細胞治療業者關節炎的合作科別是骨科,尖端此次與復健科合作關節炎治療,主要是因復健科有一些是初期關節炎的病患,與復健科合作,可讓更多早期關節炎病患還未達到需手術治療階段,就可以及早接受細胞治療,為病患帶來最大的治療效益與生活品質。
尖端醫在細胞委託製造(特管辦法)裡四大競爭優勢:
1、核准項目最多:幹細胞儲存銀行中,為國內同時具有多元性細胞產品的生技公司如免疫細胞(CIK)、骨髓間質幹細胞(BM-MSC)。
2、領先第一家骨髓間質幹細胞(BM-MSC)治療應用脊髓損傷、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
3.首家聯合花蓮慈濟醫院進行免疫細胞CIK治療案例分享。
4.核准件數最多:幹細胞儲存銀行中,尖端醫占有6件。
尖端醫與醫美診所及相關通路洽談,推出脂肪間質幹細胞及纖維母細胞等醫美相關細胞產品,未來尖端醫將挾多種細胞產品且〝治療〞與〝保存〞並重策略下,結盟醫療院所。
另受惠於細胞委託開發製造服務(CDMO)業務,尖端醫自結4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35.94%,在加入防疫行列後,透過新北市政府招商一條龍服務專案,斥資近億元,投資設立醫療器材製造及相關檢驗試劑量產工廠,已完成汐止新廠的工廠登記。
台灣生技醫藥領域再創佳績!尖端醫(4186)自結4月營收創新高,年增率達35.94%,這次成長主要來自細胞委託開發製造服務(CDMO)。這家公司在細胞領域深耕多年,從研發、製備到細胞儲存、治療及臨床應用,全方位推動營運效能。近期,尖端醫更是超前部署,搶攻異體細胞治療市場,展現其領先業界的能力。 作為幹細胞、免疫細胞治療兩大領域的佼佼者,尖端醫不僅穩坐市場龍頭,還擁有新生兒幹細胞儲存站穩的優勢。公司積極發展細胞儲存、免疫細胞治療、SARS CoV-2病毒抗原快篩三大研發核心技術平台,提供多樣化的細胞治療技術,滿足市場多元需求。 細胞治療作為再生醫學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尖端醫擁有頂尖的細胞培養實驗室,能夠滿足客製化需求,降低運送周期,並積極研發各種細胞治療技術。近期,公司聚焦細胞治療市場與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累積了豐富的臨床應用成果。 尖端醫在細胞治療領域的亮麗表現,不僅在台灣受到矚目,還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實力。透過特管辦法,與花蓮慈濟醫院合作,成功申請台灣第一件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案,成為全台第一家通過衛福部GTP細胞製備場所查核的幹細胞儲存公司。 截至目前,衛福部已核定通過尖端醫的5項細胞治療申請案,幹細胞儲存銀行市占率位居第一,這證明了公司在細胞培養技術、品質管理、製程管制等方面均符合政府法規,展現了其深耕細胞領域的成果和團隊的高執行力。 未來,尖端醫將依循特管辦法,為合作醫療院所提供全方位服務,包括特管送件、教育訓練、專人服務、專人傳送及專業製備等五大服務優勢。公司海外發展將以東南亞為主,大陸為輔,進行細胞整廠輸出,提供實驗室建置、軟硬體協助等服務,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尖端醫在細胞領域深耕多年,由新生兒幹細胞儲存站穩市場,布局細胞儲存、免疫細胞治療、SARS CoV-2病毒抗原快篩三大研發核心技術平台,也是幹細胞、免疫細胞治療兩大領域的細胞應用公司。
細胞治療是再生醫學重要一環,更是投資市場新顯學,尖端醫擁有頂尖細胞培養實驗室,可滿足客製化需求,降低運送生命周期短等問題,更致力於提供多樣化細胞治療技術。近期聚焦細胞治療市場與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累積依特管辦法之臨床應用成果,加上因應既有客戶需求,擴大服務對象從新生兒到中老年家庭成員。
尖端醫透過特管辦法,聯手花蓮慈濟醫院搶下台灣第一件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案,更是全台第一家通過衛福部GTP(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細胞製備場所查核的幹細胞儲存公司。
截至目前,衛福部核定通過5項細胞治療申請案,尖端醫在幹細胞儲存銀行市占率位居第一,代表在細胞培養技術、品質管理、製程管制均符合政府法規,顯現在細胞領域深耕成果與管理團隊的高執行力。
尖端醫依循特管辦法提供合作醫療院所全方位服務,包括「特管送件、教育訓練、專人服務、專人傳送及專業製備」等五大服務優勢,未來海外發展將以東南亞為主、大陸為輔,進行細胞整廠輸出,提供實驗室建置、軟硬體協助等服務。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公司再創佳績!近日,尖端醫(4186)與新光醫院攜手合作,成功申請了以自體免疫細胞(CIK)治療「實體癌第四期」的計劃案,並獲得衛福部特管辦法的認可。這不僅是尖端醫自2019年8月起與花蓮慈濟醫院合作取得全台第三張免疫細胞治療許可後的第五次通過,同時也是新光醫院首件細胞治療許可案。 新光醫院精準醫學中心主任賴泓誌醫師表示,這個治療計劃涵蓋了肺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結腸癌、乳癌、肝癌、腦瘤、腎臟癌等多種癌症,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新光醫院將針對病患制定「個人化」的癌症治療策略,結合精準檢測與細胞治療,以「細胞激素誘導殺手細胞」(CIK細胞)誘導免疫系統殺死癌細胞,並可與化療藥物、標靶藥物或免疫藥物併用。 尖端醫自推出細胞治療以來,不僅成功通過四期實體癌計劃,還經標準治療無效的第一期至第三期實體癌計劃也已獲得核准。近期,尖端醫更取得骨髓間質幹細胞製備核准,可治療脊髓損傷等適應症,成為國內少數同時布局幹細胞與免疫細胞治療領域的細胞應用公司。
新光醫院精準醫學中心主任賴泓誌醫師表示,與尖端醫合作通過的實體癌第四期治療計畫包括肺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結腸癌、乳癌、肝癌、腦瘤、腎臟癌等癌症可提供患者更多選擇機會。
新光醫院精準醫學中心表示,將針對病患制定「個人化」癌症治療策略,精準檢測與細胞治療可輔助傳統方式的不足,經評估後,以「細胞激素誘導殺手細胞」(CIK細胞)誘導免疫系統殺死癌細胞,適合與其他化療藥物、標靶藥物或免疫藥物併用。
對於逐年增加的癌症患者,尖端醫推動細胞治療對抗癌症,依據衛福部「特管辦法」,不僅通過四期實體癌計畫,經標準治療無效第一期至第三期實體癌計畫也已獲得核准,日前尖端醫更取得骨髓間質幹細胞製備核准,可治療脊髓損傷等適應症,成國內少數同時布局幹細胞與免疫細胞治療領域的細胞應用公司。
台灣生技醫藥領域再創佳績!知名公司《尖端醫》近期宣布擴廠完工,預計明年1月將大幅提升萊克多巴胺、食安檢測等試劑的生產能力。這家公司在食安檢驗試劑市場上深耕已久,早已獲得農、畜、禽等業者的廣泛認可。今年,尖端醫除了在國內市場上發揮重要作用,還成功進軍歐盟市場,並獲得越南、印度等國家的委託代工,展現其全球競爭力。 隨著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台灣,市場對食安檢測的需求急增。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公司旗下的快篩試劑利用抗原抗體的免疫反應原理,操作簡便,使用效果類似驗孕棒,能夠在5分鐘內快速得知結果。該公司推出的萊克多巴胺快篩試劑具有高靈敏度,能夠達到2ppb及符合法規標準的10ppb,成為食品上架前的自主管理工具。 在民眾對萊豬衝擊感到擔心的時候,尖端醫積極投入更多人力和資源,新建製造工廠已完工,並將引進新型製程設備來擴大產能。蘇文龍強調,尖端醫願意成為市場上的正向力量,讓大家看到台灣豬農的用心和台灣豬肉的特色。
尖端醫以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廿年來的ELISA與快篩試紙平台開發經驗,具有成熟研發及生產開發量能。當大家擔心萊豬衝擊之際,加上民眾預期心理下,近期客服電話響不停,火鍋店、餐廳、團膳、超市賣場詢問不斷,國內訂單升溫。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快篩試劑是利用抗原抗體的免疫反應原理,使用方法像似驗孕棒,不需額外儀器配合,只要將肉品血水檢體滴在試劑片上,5分鐘可得知結果,其中萊克多巴胺快篩有高靈敏度2ppb及符合法規標準之10ppb二款產品,可做為食品上架前自主管理之用。
蘇文龍說,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萊豬進口台灣,尖端醫投注更多的人力與資源,新建製造工廠已完工,並將引進新型製程設備擴大產能,在民眾擔心萊豬衝擊之際,尖端醫願擔任正向力量,讓大家看到台灣豬農用心、台灣豬肉特色。
衛福部近期批准了一項創新醫療計畫,讓台灣在再生醫療領域邁向新里程碑。這項計畫由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公司與花蓮慈濟醫院共同推動,旨在利用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這是台灣首個獲得核准的神經損傷治療方案,預計將對患者帶來顯著的好轉。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過去幹細胞治療主要用於老化或退化性疾病,但此次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有50%的機率能幫助全癱患者恢復功能,這對患者來說是無比的福音。尖端醫作為國內首家通過衛福部核准,並符合GTP標準的骨髓間質幹細胞製備場所,與花蓮慈濟醫院的合作,將為台灣再生醫療帶來新希望。 自去年8月起,尖端醫已經與花蓮慈濟醫院取得全台第3張免疫細胞治療許可,並在此後的時間裡,不斷拓展其細胞治療領域。花蓮慈濟醫院現已擁有最多的細胞治療許可案,不僅在抗癌、退化性關節炎治療等方面有出色的表現,同時在運動傷害、脊髓損傷、腦中風等領域也展現了其再生醫療的實力。 在「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的開幕記者會上,林欣榮院長與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共同展現了台灣醫療科技的進步。會議中,各項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對話,吸引了來自生技同業和醫界的關注。脊髓損傷患者通常需要長期的照護,而這項新治療方案有望改變這一現狀。 立法院院長游錫?和生策會會長翁啟惠也參觀了會場,並聽取了林欣榮院長對花蓮慈濟醫院服務東部患者及發展新治療技術的介紹。林欣榮強調,細胞治療是未來醫療發展的重要方向,花蓮慈濟醫院將與尖端醫攜手,共同推動各類細胞治療技術的發展,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作為台灣細胞治療的先驅,尖端醫擁有細胞儲存、免疫細胞治療、SARS CoV-2病毒抗原快篩研發等多項實力,這次特管辦法的獲批,再次證明了其在細胞培養與管控方面的領先地位。
花蓮慈濟醫院與台灣尖端醫於12月3日在「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盛大開幕,兩家單位攜手舉辦了聯合記者會。會議上,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以及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等領導人致詞,共同見證了台灣在醫療科技領域的突破。會議中,他們強調了台灣在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方面的重大進展,這是台灣首次獲准使用此種治療方法。
會議現場,神經醫學科學中心邱琮朗主任、神經外科部蔡昇宗主任、基因暨幹細胞研製中心主任孫立易博士、尖端醫副總經理黃濟鴻博士等專家進行了對話,與來自生技產業的同行和醫界朋友分享經驗,共同探討幹細胞治療的未來發展。
衛福部最近批准了「尖端醫」與「花蓮慈濟醫院」的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計畫。花蓮慈濟醫院表示,這是台灣首次將幹細胞治療應用於神經損傷,對於患者來說具有顯著的治療意義。根據國際臨床試驗結果,此種治療方法有50%的機率幫助全癱患者恢復功能。
「尖端醫」作為全國首家通過衛福部核准的骨髓間質幹細胞製備場所,並且是國內少數同時涉足幹細胞與免疫細胞治療領域的公司。自去年八月以來,它已經與花蓮慈濟醫院合作取得全台第三張免疫細胞治療許可,並且這次再度獲得衛福部特管辦法申請案的核准,同時花蓮慈濟醫院也取得了第八件細胞治療許可,這顯示了兩家單位在醫療科技領域的卓越成就。
台灣再生醫療新里程
尖端醫是「全國首家」通過衛福部核准,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TP)的骨髓間質幹細胞製備場所,是國內少數同時布局幹細胞與免疫細胞治療領域的細胞應用公司。繼去年8月起陸續與花蓮慈濟取得全台第3張免疫細胞治療許可後,第4次獲得衛福部特管辦法申請案的核准,而這次核准案也是花蓮慈濟醫院第8件細胞治療許可。
目前花蓮慈濟醫院在國內細胞治療許可醫院中擁有最多許可案,在抗癌、退化性關節炎治療、運動傷害、脊髓損傷、腦中風等方面,擁有最多再生醫療武器可以造福全國病患,更是台灣再生醫療發展中首選合作醫院。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與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昨(3)日在「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舉辦開幕聯合記者會,向產、官、學界展示,結合尖端醫卓越的細胞培養技術與品管,和花蓮慈濟醫院在幹細胞治療的領先研究,一起見證台灣醫療科技的成果。
扎根細胞治療技術
記者會由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及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開幕致詞,緊接著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邱琮朗、神經外科部主任蔡昇宗、基因暨幹細胞研製中心主任孫立易博士、尖端醫副總經理黃濟鴻博士展開對話,有來自生技同業取經、醫界朋友殷切期盼,盛況空前。
脊髓損傷患者有九成需一輩子坐輪椅,而後續的生活也需要長期的照護。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國內脊髓損傷發生率每年每萬人2.46件,相當於每年有4,000至5,000個家庭因為脊髓損傷而破碎,由於大多數患者的壽命與正常人差不多,脊髓損傷患者因此一般要承受超過40年的殘疾生涯,平均每位患者耗用的社會成本約為2,500萬。
記者會舉行同時,正逢立法院院長游錫?、生策會會長翁啟惠參觀會場,由林欣榮院長說明花蓮慈院服務東部患者,同時也積極發展新治療技術,此次與尖端醫合作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與退化性關節炎等特管辦法等申請案。
台灣細胞治療先驅林欣榮表示,細胞治療有兩大方向,一是幹細胞再生醫學,二為癌症免疫細胞治療。花蓮慈濟醫院目前已通過免疫細胞CIK治療實體癌第一到三期與第四期、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與退化性關節炎外,未來將與尖端醫攜手發展各類細胞治療技術,一起守護病患寶貴生命。
唯一同時擁有細胞儲存、免疫細胞治療、SARS CoV-2病毒抗原快篩研發實力的尖端醫,最為市場熟知的,當屬臍帶血幹細胞與成人周邊血幹細胞保存服務,談到特管辦法,僅有尖端醫是第一個由細胞保存切入治療市場的生技公司,這是第4次獲得肯定,這說明了尖端醫在細胞培養與管控能力有目共睹。
緊接著神經醫學科學中心邱琮朗主任、神經外科部蔡昇宗主任、基 因暨幹細胞研製中心主任孫立易博士、尖端醫副總經理黃濟鴻博士展 開對話,有來自生技同業取經、醫界朋友殷切期盼等重磅雲集,盛況 空前。
衛福部日前通過「尖端醫」與「花蓮慈濟醫院」自體骨髓間質幹細 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計畫,花蓮慈濟表示,以往幹細胞用於老化或退 化性疾病,這次是第一個臨床上核准可用在神經損傷的療法,目前國 外已有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有50%機率可幫助全癱患者,達到顯著意義 進步。
尖端醫是全國首家通過衛福部核准,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 範(GTP)的骨髓間質幹細胞製備場所,是國內少數同時佈局幹細胞 與免疫細胞治療領域的細胞應用公司。
繼去年八月起陸續與花蓮慈濟取得全台第三張免疫細胞治療許可後 ,第四次獲得衛福部特管辦法申請案的核准。而這次核准案也是花蓮 慈濟醫院第八件細胞治療許可。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公司近期宣布,10月份營收年成長達60.72%,主要受益於精準醫學業務的穩定發展。公司為了擴大生產能,搶進細胞治療市場,提前到位了2.5億元的現增款項,每股溢價25元。此外,尖端醫自研的龍隼新冠病毒抗體快篩片已獲得歐盟CE認證,並已接受東南亞與歐美客戶的預定下單。 公司表示,已在自體細胞治療的六項治療技術中掌握了五項,並與多家醫療院所合作,包括花蓮慈濟醫院、新光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萬芳醫院等。與銘福集團旗下天福天美仕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規劃搶進大陸、東南亞再生醫療市場。 在臍帶血、臍帶間質幹細胞、免疫細胞保存等多個領域,尖端醫已開枝散葉。作為全台第一家通過衛福部GTP細胞製備場所查核的幹細胞儲存公司,今年更是通過退化性膝關節炎、膝關節軟骨缺損治療計劃,成為全國第一個骨髓間質幹細胞製備場所。 尖端醫指出,近期通過的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可用於神經醫學領域,如脊髓損傷患者。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國內脊髓損傷發生率每年每萬人2.46件,將為病患帶來新的機會與新生。此外,與天福天美仕的合作將以東南亞為主、大陸為輔,預計對天福醫院進行GTP整廠輸出,並導入細胞儲存業務,期望與國際大廠合作進行細胞製造。
此外,尖端醫自行研發之龍隼新冠病毒抗體快篩片,獲得歐盟CE認證取得體外診斷醫療器材(CE-IVD)標示,已接受東南亞與歐美客戶預定下單。
尖端醫表示,在特管辦法核准的自體細胞治療六項中已掌握五項治療技術,目前合作醫療院所包括花蓮慈濟醫院、新光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萬芳醫院等;更與銘福集團旗下天福天美仕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規劃搶進大陸、東南亞再生醫療市場。
尖端醫在臍帶血、臍帶間質幹細胞、免疫細胞保存等多方面開枝散葉,除是全台第一家通過衛福部GTP(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細胞製備場所查核的幹細胞儲存公司,今年更是通過退化性膝關節炎、膝關節軟骨缺損治療計劃,成為全國第一個骨髓間質幹細胞製備場所。
尖端醫指出,近期通過的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還可用於神經醫學領域如脊髓損傷患者,依臺灣健保資料庫統計,國內脊髓損傷發生率每年每萬人2.46件,相當於每年有4∼5千個家庭因為脊髓損傷而破碎,所以待衛福部審查核可後,將為病患帶來新的機會與新生。
此外,尖端醫與天福天美仕雙方合作搶進再生醫療領域,將以東南亞為主、大陸為輔,預計對天福醫院進行GTP(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整廠輸出,並導入尖端臍帶血、臍帶經驗等的細胞儲存業務,期望可與國際大廠合作進行細胞製造。
台灣生技新聞 / 尖端生醫(4186)與銘福集團旗下天福天美仕簽署合作備忘錄,搶攻大陸、東南亞再生醫療市場!
台灣生技龍頭尖端生醫(4186)昨(11)日與銘福集團旗下子公司天福天美仕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攜手進軍大陸、東南亞的再生醫療市場,展開深度的合作。這項合作將以東南亞為主戰場,同時在大陸市場做為輔助,預計將對天福醫院進行GTP整廠輸出,並將尖端醫的臍帶血、臍帶經驗等細胞儲存業務導入天福醫院。
尖端生醫表示,未來將提供細胞儲存業務、國際認證與整廠輸出服務,而天福天美仕則將負責與東南亞及大陸的天福醫院及其他潛在合適單位進行合作洽談與推廣。這樣的合作將為雙方帶來業務成長,並對消費者帶來更多好處。
銘福集團總裁陳福松表示,銘福集團與天福集團在大陸市場已有深厚的基礎,並計劃於2022年投入天福醫院及養生村的經營。透過與尖端醫的合作,將細胞領域的海外輸出合作帶入銘福集團的版圖,初期以天福醫院為基礎,逐步鏈結更多境內外醫療與行銷資源,達到雙方業務成長的目的。
尖端生醫董事長蘇文龍強調,尖端生醫擁有優秀的研發實力,是台灣第一家通過衛福部GTP細胞製備場所查核的幹細胞儲存公司,同時也是國內少數同時布局幹細胞與免疫細胞兩個領域的生醫公司。這次與天福天美仕的合作,將為尖端生醫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福建漳浦天福醫院作為中國三級綜合醫院,自2019年3月正式動工,已被列為省級重點民生建設項目。與尖端生醫的合作,將為天福醫院帶來再生醫療領域的先進技術和服務,提升醫院整體的競爭力。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4186)與銘福集團旗下的天福天美仕公司,近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細胞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開拓市場。這次的合作將聚焦於細胞領域的整廠輸出、細胞治療與細胞儲存等相關業務,目標是搶攻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免疫細胞治療實體腫瘤等市場潛力無限的領域。 根據合作內容,尖端醫將提供細胞儲存業務、國際認證與整廠輸出等專業服務,而天福天美仕則將負責與東南亞及大陸的天福醫院等潛在合作單位進行細胞領域的合作洽談與推廣。 銘福集團總裁陳福松表示,銘福集團長期深耕大陸市場,並在當地成立了天福茶業、科技學院、天福醫院及養生村等,預計2022年將進一步加大在當地的投資力度。透過與尖端醫的合作,銘福集團將把細胞領域的海外輸出合作推向新高度。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則強調,尖端醫作為台灣第一家通過衛福部GTP(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細胞製備場所查核的公司,同時也是國內在幹細胞與免疫細胞兩個領域布局的細胞應用公司。今年,尖端醫更通過了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計畫,成為「全國第一個」符合GTP的骨髓間質幹細胞製備場所。 蘇文龍表示,期待透過雙方的合作,將尖端醫的完整建置經驗與技術,延伸至海外國家級醫院,幫助其幹細胞實驗室軟硬體建置、人員教育、國際認證等,以利海外幹細胞業務的發展。 此次合作將以東南亞為主、大陸為輔,預計對天福醫院進行GTP整廠輸出,並導入尖端臍帶血、臍帶經驗等的細胞儲存業務。此外,雙方也期望能與國際大廠合作進行細胞製造,進一步拓展市場。這次的合作將為台灣生技醫藥產業帶來新的動能,並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