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公司新聞
尖端醫新藥開發腳步加快,日前與慈濟醫院完成「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成果發表暨專利授權簽署後,雙方合作切入腦出血性中風、再生醫學等困難疾病領域,搶攻利基市場。
間質幹細胞臨床試驗最快今年底展開,造血幹細胞臨床試驗則最快明年起步,可望帶給有需求的民眾重生希望。從檢驗試劑起家的尖端醫在臍帶血累積逾十年的幹細胞研究能量,近年來切入新藥開發。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藉由臍帶血的細胞保存及增生技術能量跨足蛋白質新藥研發,近期積極與美國、日本等藥廠洽談授權,已進入新里程碑的突破點,可望今年端出好成績。
尖端醫日前與慈濟醫院完成「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成果發表暨專利授權簽署,由於幹細胞有修復組織、器官細胞等特色,該目標是腦出血性中風、再生醫學等困難疾病領域。
慈濟醫院研究部孫立易博士表示,研究團隊專注於人體自身脂肪或嬰兒臍帶等醫療廢棄物中,找出間質幹細胞,再透過「添加MitoBurst」,培養出數量夠、功能更好的幹細胞,對不少病人來說,他們需要跟時間賽跑以避免細胞壞死,縮短時間達到最大功效,將成為未來治療疾病成功與否的關鍵。
他以出血性腦中風為例,幾乎無可避免都有腦神經損傷的後遺症,目前醫藥界除了讓病人長期復健外,尚未有其他常規療法可進行,幹細胞療法出現後,可成為病人另一種選擇。
蘇文龍表示,花蓮慈濟醫院將此技術授權給尖端醫後,尖端醫將以此平台做為客戶服務進行間質幹細胞保存,雙方進行相關臨床試驗合作開發,最快今年底即將展開臨床試驗,再加上從間質幹細胞衍生出的旗下新藥等多項合作案,研發能量將更上層樓。
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說,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疾病,是一種最常見的幹細胞醫療方式,而花蓮慈濟醫院在出血性腦中風、眼科及器官衰竭疾病,進行幹細胞醫療的研究,成果顯著,期在尖端醫臍帶間質幹細胞合作下,未來能成熟應用在臨床醫療上。
花蓮慈濟醫院15年前打下細胞治療基礎後,研究部與神經醫學科學中心團隊持續針對腦損傷與巴金森氏病新治療方法進行研發,例如神經胜尿皮素治療腦損傷與巴金森氏病的新藥及「MitoBurst」間質細胞培養平台等皆是近年的成果。
尖端醫副總黃濟鴻表示,尖端醫除了致力食安檢驗及毒品檢測,前幾年也在幹細胞儲存上大有斬獲,因此跨入幹細胞研究與新藥開發,在造血幹細胞增生技術領域已陸續取得中國大陸、新加坡、中華民國、俄羅斯、日本、美國、韓國、歐盟、加拿大等多國發明專利,幹細胞保存獲衛福部高防護實驗室認可,使得客戶臍帶血及臍帶間質幹細胞儲存、共享,受到高規格保護。
間質幹細胞臨床試驗最快今年底展開,造血幹細胞臨床試驗則最快明年起步,可望帶給有需求的民眾重生希望。從檢驗試劑起家的尖端醫在臍帶血累積逾十年的幹細胞研究能量,近年來切入新藥開發。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藉由臍帶血的細胞保存及增生技術能量跨足蛋白質新藥研發,近期積極與美國、日本等藥廠洽談授權,已進入新里程碑的突破點,可望今年端出好成績。
尖端醫日前與慈濟醫院完成「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成果發表暨專利授權簽署,由於幹細胞有修復組織、器官細胞等特色,該目標是腦出血性中風、再生醫學等困難疾病領域。
慈濟醫院研究部孫立易博士表示,研究團隊專注於人體自身脂肪或嬰兒臍帶等醫療廢棄物中,找出間質幹細胞,再透過「添加MitoBurst」,培養出數量夠、功能更好的幹細胞,對不少病人來說,他們需要跟時間賽跑以避免細胞壞死,縮短時間達到最大功效,將成為未來治療疾病成功與否的關鍵。
他以出血性腦中風為例,幾乎無可避免都有腦神經損傷的後遺症,目前醫藥界除了讓病人長期復健外,尚未有其他常規療法可進行,幹細胞療法出現後,可成為病人另一種選擇。
蘇文龍表示,花蓮慈濟醫院將此技術授權給尖端醫後,尖端醫將以此平台做為客戶服務進行間質幹細胞保存,雙方進行相關臨床試驗合作開發,最快今年底即將展開臨床試驗,再加上從間質幹細胞衍生出的旗下新藥等多項合作案,研發能量將更上層樓。
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說,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疾病,是一種最常見的幹細胞醫療方式,而花蓮慈濟醫院在出血性腦中風、眼科及器官衰竭疾病,進行幹細胞醫療的研究,成果顯著,期在尖端醫臍帶間質幹細胞合作下,未來能成熟應用在臨床醫療上。
花蓮慈濟醫院15年前打下細胞治療基礎後,研究部與神經醫學科學中心團隊持續針對腦損傷與巴金森氏病新治療方法進行研發,例如神經胜尿皮素治療腦損傷與巴金森氏病的新藥及「MitoBurst」間質細胞培養平台等皆是近年的成果。
尖端醫副總黃濟鴻表示,尖端醫除了致力食安檢驗及毒品檢測,前幾年也在幹細胞儲存上大有斬獲,因此跨入幹細胞研究與新藥開發,在造血幹細胞增生技術領域已陸續取得中國大陸、新加坡、中華民國、俄羅斯、日本、美國、韓國、歐盟、加拿大等多國發明專利,幹細胞保存獲衛福部高防護實驗室認可,使得客戶臍帶血及臍帶間質幹細胞儲存、共享,受到高規格保護。
尖端醫2000年成立,直接承接生技中心七項關鍵技術、34項產品和46項專利授權,從檢驗試劑起家,尤其是毒品、食品檢驗,幾乎占了尖端醫主要營收,瘦肉精、抗生素等試劑更占全台90%市場。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從檢驗試紙一路做到臍帶血儲存,已累積不少幹細胞研發能量,蹲了18年,總算可從幹細胞切入新藥開發,未來將陸續端出成績與投資者見面。
蘇文龍表示,自己在日商三菱集團旗下電梯事業負責行銷業務20逾年,很會「賣東西」,因為姊夫、生技博士張東玄鼓勵下,跨領域到生技產業,18年前從生技中心承接了多項專利技術與授權,成立尖端醫,一路走來,成為台灣食安、毒物檢驗的翹楚,尤其前幾年台灣爆發食安風暴,尖端醫的業務量更是暴增,試紙供不應求,也一直是尖端醫的小金雞母。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從檢驗試紙一路做到臍帶血儲存,已累積不少幹細胞研發能量,蹲了18年,總算可從幹細胞切入新藥開發,未來將陸續端出成績與投資者見面。
蘇文龍表示,自己在日商三菱集團旗下電梯事業負責行銷業務20逾年,很會「賣東西」,因為姊夫、生技博士張東玄鼓勵下,跨領域到生技產業,18年前從生技中心承接了多項專利技術與授權,成立尖端醫,一路走來,成為台灣食安、毒物檢驗的翹楚,尤其前幾年台灣爆發食安風暴,尖端醫的業務量更是暴增,試紙供不應求,也一直是尖端醫的小金雞母。
尖端醫學與慈濟醫院醫研部完成「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專利授權簽署,合力切入腦出血性中風、再生醫學等臨床合作。董事長蘇文龍表示,檢測試劑及臍帶血業務活絡推進,今年營運可望展現20∼30%增長。新藥推展除台灣慈濟外,也與日本三菱製藥啟動合作臨床應用,並積極與美國、日本等藥廠洽談授權,有望在今年端出好成績。
尖端醫目前實收資本額6億元,檢測試劑(食安、瘦肉精等)及臍帶血業務營收比重各半;伴隨檢驗試劑向大陸及東南亞擴展,預估年底前檢驗試劑營收將超越臍帶血。因應後續其他新藥計畫推展,預計下半年辦理2萬張股票私募增資。
蘇文龍表示,18年前從生技中心延伸獨立已18年,目前在瘦肉精、抗生素等試劑約佔90%市場。藉由臍帶血的細胞保存及增生技術能量跨足蛋白質新藥研發,近來積極與美國、日本等藥廠洽談授權,已進入新里程碑的突破點。
尖端醫副總黃濟鴻指出,幹細胞有修復組織、器官細胞的特色,但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首要「找到對的且品質好的幹細胞」,且「要有足夠數量才具療效」。
日前,花蓮慈濟醫院將此技術授權尖端醫,將以此平台為客戶服務進行間質幹細胞保存,雙方進行相關臨床試驗合作開發,旗下新藥等多項合作案,加上新實驗室的落成,研發量能將更上層樓。
黃濟鴻強調,在造血幹細胞增生技術領域已陸續取得中國大陸、新加坡、中華民國、俄羅斯、日本、美國、韓國、歐盟、加拿大等多國發明專利。另幹細胞保存也獲衛福部高防護實驗室認可,使得客戶臍帶血及臍帶間質幹細胞儲存、共享,受到高規格保護。
尖端醫目前實收資本額6億元,檢測試劑(食安、瘦肉精等)及臍帶血業務營收比重各半;伴隨檢驗試劑向大陸及東南亞擴展,預估年底前檢驗試劑營收將超越臍帶血。因應後續其他新藥計畫推展,預計下半年辦理2萬張股票私募增資。
蘇文龍表示,18年前從生技中心延伸獨立已18年,目前在瘦肉精、抗生素等試劑約佔90%市場。藉由臍帶血的細胞保存及增生技術能量跨足蛋白質新藥研發,近來積極與美國、日本等藥廠洽談授權,已進入新里程碑的突破點。
尖端醫副總黃濟鴻指出,幹細胞有修復組織、器官細胞的特色,但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首要「找到對的且品質好的幹細胞」,且「要有足夠數量才具療效」。
日前,花蓮慈濟醫院將此技術授權尖端醫,將以此平台為客戶服務進行間質幹細胞保存,雙方進行相關臨床試驗合作開發,旗下新藥等多項合作案,加上新實驗室的落成,研發量能將更上層樓。
黃濟鴻強調,在造血幹細胞增生技術領域已陸續取得中國大陸、新加坡、中華民國、俄羅斯、日本、美國、韓國、歐盟、加拿大等多國發明專利。另幹細胞保存也獲衛福部高防護實驗室認可,使得客戶臍帶血及臍帶間質幹細胞儲存、共享,受到高規格保護。
生技產業低迷,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表示,政府發展生技態度要明確,不能想發展又怕死;政策說要鼓勵,但證交所、櫃買中心等主管機關卻在限制產業發展。
預計6/28登場的2017台灣生技月倒數計時,昨(14)日舉行展前會,李鍾熙表示,生技月希望讓台灣可以走進世界,讓世界看到台灣,但目前產業氛圍低迷,確實影響業者參展意願。李鍾熙說,生技新藥本來就是高風險高報酬的產業,官員也要有創新想法,如果政策法規和執法無法接軌國際,有機會台灣也掌握不到。
年度大戲生技展預計6月28日至7月2日舉行,持續以「五合一」方式,結合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華人新興市場商機論壇、媒合會、午餐會、展會舉辦。
李鍾熙表示,今年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ioBusinessAsiaConference),邀請國內外重量級講者分享許多國際新技術,例如次世代基因定序、基因編輯、微生物基因體學及應用、標靶藥物的發展等等。另外也有投資與併購議題、30多家國內外公司參與的公司展望說明會;而兩岸論壇也擴大為華人新興市場商機論壇,邀請大陸、印尼、菲律賓等國家參與,非常精彩!
6月29日開始的生技大展,則由中、港、日、韓、新、馬、泰、印、英、瑞、德、丹、澳、紐、美等15個國家地區、600間參展商,展出超過1,310攤位。國內新藥巨頭如太景、亞獅康、國鼎、藥華、懷特﹔基因檢測尖端、基龍米克斯、普生、慧智等關鍵大廠,及2017傑出生技產業獎得獎廠商昨日也都參與展前記者會。
預計6/28登場的2017台灣生技月倒數計時,昨(14)日舉行展前會,李鍾熙表示,生技月希望讓台灣可以走進世界,讓世界看到台灣,但目前產業氛圍低迷,確實影響業者參展意願。李鍾熙說,生技新藥本來就是高風險高報酬的產業,官員也要有創新想法,如果政策法規和執法無法接軌國際,有機會台灣也掌握不到。
年度大戲生技展預計6月28日至7月2日舉行,持續以「五合一」方式,結合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華人新興市場商機論壇、媒合會、午餐會、展會舉辦。
李鍾熙表示,今年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ioBusinessAsiaConference),邀請國內外重量級講者分享許多國際新技術,例如次世代基因定序、基因編輯、微生物基因體學及應用、標靶藥物的發展等等。另外也有投資與併購議題、30多家國內外公司參與的公司展望說明會;而兩岸論壇也擴大為華人新興市場商機論壇,邀請大陸、印尼、菲律賓等國家參與,非常精彩!
6月29日開始的生技大展,則由中、港、日、韓、新、馬、泰、印、英、瑞、德、丹、澳、紐、美等15個國家地區、600間參展商,展出超過1,310攤位。國內新藥巨頭如太景、亞獅康、國鼎、藥華、懷特﹔基因檢測尖端、基龍米克斯、普生、慧智等關鍵大廠,及2017傑出生技產業獎得獎廠商昨日也都參與展前記者會。
台股上周因為勞動節休假關係,只有四個交易日,但無損興櫃強勢股剽悍表現,共有六家企業單周漲幅來到雙位數,而且旅遊股、文創股、遊戲股聯手上榜,興櫃頗有吹起娛樂風潮感覺。
興櫃上周漲幅前十名的企業分別是:五福旅遊(2745)、新盛力、尖端醫、飛躍文創、全訊科技、棒辣椒、乾杯、山富旅遊、喬本生醫、盛復等。漲幅居冠的五福旅遊單周大漲38%,最引人側目。
隨夏季最大旅展「2017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登場,吃喝玩樂商機再度吸引市場目光,從興櫃股五福旅遊、山富旅遊同漲表現,可見一斑。不少旅行社相關業者推出出國買一送一、降價促銷等優惠,甚至大打暑假商機,五福旅遊就推出台灣離島的優惠價格刺激買氣,股價也順勢慶祝旅展熱潮。
飛躍文創主要營運項目是從日本、美國、台灣授權商取得卡通或漫畫人物肖像授權,設計銷售肖像商品、策畫舉辦肖像展覽、肖像主題餐廳設計規畫等,台灣市場為其重心,去年占比超過八成,公司今年預計投入更多心力在中國市場。
棒辣椒的韓國母公司網石遊戲(Netmarble Games)5日宣布,旗下重量級手遊《天堂2:革命》將於6月14日正式登台,預註冊活動正式啟動,棒辣椒將負責在台服務業務,市場樂觀看待今年營運走升,股價亦有所回應。
興櫃上周漲幅前十名的企業分別是:五福旅遊(2745)、新盛力、尖端醫、飛躍文創、全訊科技、棒辣椒、乾杯、山富旅遊、喬本生醫、盛復等。漲幅居冠的五福旅遊單周大漲38%,最引人側目。
隨夏季最大旅展「2017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登場,吃喝玩樂商機再度吸引市場目光,從興櫃股五福旅遊、山富旅遊同漲表現,可見一斑。不少旅行社相關業者推出出國買一送一、降價促銷等優惠,甚至大打暑假商機,五福旅遊就推出台灣離島的優惠價格刺激買氣,股價也順勢慶祝旅展熱潮。
飛躍文創主要營運項目是從日本、美國、台灣授權商取得卡通或漫畫人物肖像授權,設計銷售肖像商品、策畫舉辦肖像展覽、肖像主題餐廳設計規畫等,台灣市場為其重心,去年占比超過八成,公司今年預計投入更多心力在中國市場。
棒辣椒的韓國母公司網石遊戲(Netmarble Games)5日宣布,旗下重量級手遊《天堂2:革命》將於6月14日正式登台,預註冊活動正式啟動,棒辣椒將負責在台服務業務,市場樂觀看待今年營運走升,股價亦有所回應。
美國杜克大學細胞和移植治療中心醫學博士Dr. Joanne Kurtzberg昨(16)日來台,分享臍帶血於臨床腦性麻痺與自閉症的應用趨勢與治療案例,揭示再生醫學領域將邁入新紀元,國內臍帶血治療研究公司包括再生緣、永生、生寶、宣捷、訊聯、尖端醫等,都有機會搶食潛在商機。
國內臍帶血產業則是在2011年與醫院合作「自體臍帶血治腦麻」的跨國研究,除了腦性麻痺外,國際間也研究臍帶血用於核災難受害者的治療,但在國內,還是以白血病更值得家長注意,因為白血病在兒童癌症發生率居首位,全台灣一年新增600到1,000新病患,訊聯185移植案例中,白血病移植治療占比高達30%。
據指出,近年來,臍帶血應用範圍不斷擴大,美國臍帶血用於80項疾病,事實上台灣也已達44種疾病,包括衛福部公告的29項適應症,加上腦性麻痺等15項專案申請,整體幹細胞應用愈來愈蓬勃。
以BMDW國際骨髓暨臍帶血資料庫排名全球第三大的訊聯生技來說,除了臍帶血自己存自己用以外,透過存捐互利機制,更促成多份異體移植案例,讓幹細胞使用機率大大提高。
成功案例方面,包括移植後血型O型變B型的林小弟弟,剛過完第一個小學運動會;而將冷凍了七年的幹細胞移植回自己體內的葉欣愉,則升上國中,還因勇敢對抗疾病獲頒總統教育獎。甚至因為資料庫的擴大,能夠配對到十分之十吻合的臍帶血,讓黏多醣症第一型的蔡嫩嫩小妹妹,得以及早在一歲接受移植改善。
根據MarketsandMarkets調查,全球幹細胞銀行市場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33.6億美元,增長率為20.2%。來自臍帶血和臍帶組織裡的幹細胞的應用領域完全不同。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調查,全球幹細胞市場規模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701.5億美元,未來市場預計將會持續增長,由於醫療旅遊業務不斷增加,亞太地區預計將成長最快,其複合年增長率超過25.0%。
世衛組織癌症統計數據(2012年)預期幹細胞、基因治療以及DNA修復相結合,可用於治療許多難治性疾病。
國內臍帶血產業則是在2011年與醫院合作「自體臍帶血治腦麻」的跨國研究,除了腦性麻痺外,國際間也研究臍帶血用於核災難受害者的治療,但在國內,還是以白血病更值得家長注意,因為白血病在兒童癌症發生率居首位,全台灣一年新增600到1,000新病患,訊聯185移植案例中,白血病移植治療占比高達30%。
據指出,近年來,臍帶血應用範圍不斷擴大,美國臍帶血用於80項疾病,事實上台灣也已達44種疾病,包括衛福部公告的29項適應症,加上腦性麻痺等15項專案申請,整體幹細胞應用愈來愈蓬勃。
以BMDW國際骨髓暨臍帶血資料庫排名全球第三大的訊聯生技來說,除了臍帶血自己存自己用以外,透過存捐互利機制,更促成多份異體移植案例,讓幹細胞使用機率大大提高。
成功案例方面,包括移植後血型O型變B型的林小弟弟,剛過完第一個小學運動會;而將冷凍了七年的幹細胞移植回自己體內的葉欣愉,則升上國中,還因勇敢對抗疾病獲頒總統教育獎。甚至因為資料庫的擴大,能夠配對到十分之十吻合的臍帶血,讓黏多醣症第一型的蔡嫩嫩小妹妹,得以及早在一歲接受移植改善。
根據MarketsandMarkets調查,全球幹細胞銀行市場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33.6億美元,增長率為20.2%。來自臍帶血和臍帶組織裡的幹細胞的應用領域完全不同。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調查,全球幹細胞市場規模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701.5億美元,未來市場預計將會持續增長,由於醫療旅遊業務不斷增加,亞太地區預計將成長最快,其複合年增長率超過25.0%。
世衛組織癌症統計數據(2012年)預期幹細胞、基因治療以及DNA修復相結合,可用於治療許多難治性疾病。
興櫃市場行情繼開紅盤周加溫後,上周熱度高得嚇人,單周漲幅來到雙位數的企業共有20家,漲幅居首的宏陽(4921)更達六成以上,排行其後的晶心科、敘豐漲幅也都有四成以上,整個興櫃市場呈欣欣向榮之勢。
根據統計,上周漲幅在二成之上的企業有:宏陽、晶心科、敘豐、福永生技、杰力、天賜爾、尖端醫。值得留意的是,其後還有14家企業漲幅超過一成:聯嘉光電、展頌、凌昇科、正瀚生技、億而得、太陽光、心悅、棒辣椒、驊陞科技、易宏、真好玩、朋億、紘通企業等。
凌陽旗下光儲存伺服晶片廠宏陽科技去年轉虧為盈,每股純益0.23元,擺脫連續五年虧損窘境。宏陽去年在超高解析度藍光播放器伺服控制晶片新產品量產,加上推出多通道數位化馬達驅動晶片,搶攻自動化市場,營運順利好轉。
宏陽今年元月營運表現也不錯,合併營收1,383萬元,月增近三成、年增16.6%,為近七個月來新高水準。
矽智財(IP)供應商晶心科預計3月上旬掛牌上市,競拍底價暫定60元;法人指出,晶心科營運水到渠成,將可由虧轉盈。
晶心科是亞洲地區唯一處理器(CPU)矽智財授權公司,2005年由行政院開發基金(現改為國發基金)輔導成立,致力於研發嵌入式微處理器核心矽智財及其相關硬體、軟體發展平台與工具鏈。
根據統計,上周漲幅在二成之上的企業有:宏陽、晶心科、敘豐、福永生技、杰力、天賜爾、尖端醫。值得留意的是,其後還有14家企業漲幅超過一成:聯嘉光電、展頌、凌昇科、正瀚生技、億而得、太陽光、心悅、棒辣椒、驊陞科技、易宏、真好玩、朋億、紘通企業等。
凌陽旗下光儲存伺服晶片廠宏陽科技去年轉虧為盈,每股純益0.23元,擺脫連續五年虧損窘境。宏陽去年在超高解析度藍光播放器伺服控制晶片新產品量產,加上推出多通道數位化馬達驅動晶片,搶攻自動化市場,營運順利好轉。
宏陽今年元月營運表現也不錯,合併營收1,383萬元,月增近三成、年增16.6%,為近七個月來新高水準。
矽智財(IP)供應商晶心科預計3月上旬掛牌上市,競拍底價暫定60元;法人指出,晶心科營運水到渠成,將可由虧轉盈。
晶心科是亞洲地區唯一處理器(CPU)矽智財授權公司,2005年由行政院開發基金(現改為國發基金)輔導成立,致力於研發嵌入式微處理器核心矽智財及其相關硬體、軟體發展平台與工具鏈。
花蓮慈濟醫院今年正式邁入30周年,旗下醫學暨創新研究也卓然有成,在院長林欣榮的帶領下,近日慈濟醫院與國內生技公司尖端醫攜手,投入再生醫學的研究與應用,雙方期待能進一步創造產值。
經過多年研究,花蓮慈濟醫院研究部主任鄭敬楓、副主任馮清榮、孫立易博士及台中慈濟醫院李典錕醫師等人共同研發出「MitoBurst」間質細胞培養平台。
日前,花蓮慈濟醫院已將此技術授權於台灣尖端先進公司,該公司表示將以此平台開始為客戶服務進行間質幹細胞保存,並與慈濟醫院進行未來相關臨床試驗合作開發。馮清榮是此技術的發明人之一,他表示,花蓮慈濟醫院是慈濟醫療體系的大本營,也積極投入研發工作,除了積極進行臨床研究以增進病人安全及提升醫療技術之外,對於新藥的開發也沒有放鬆。
馮清榮說,證嚴上人當初因為花東醫療資源困乏而募心籌建花蓮慈濟醫院,如今花蓮慈濟醫院雖已從地區教學醫院升格為醫學中心,但仍然有許多傷病無藥可治,例如神經退化性疾病、心腦血管損傷等,而此一技術的誕生,讓這些困難疾病有一線生機。
花蓮慈濟醫院自15年前,由院長林欣榮院長打下細胞治療的基礎後,該院研究部與神經醫學科學中心團隊,持續針對腦損傷與巴金森氏病的新治療方法進行研發,例如神經胜尿皮素治療腦損傷與巴金森氏病的新藥及「MitoBurst」間質細胞培養平台等皆是近年的成果。其中神經胜尿皮素開發成治療腦損傷已獲得美國專利。
經過多年研究,花蓮慈濟醫院研究部主任鄭敬楓、副主任馮清榮、孫立易博士及台中慈濟醫院李典錕醫師等人共同研發出「MitoBurst」間質細胞培養平台。
日前,花蓮慈濟醫院已將此技術授權於台灣尖端先進公司,該公司表示將以此平台開始為客戶服務進行間質幹細胞保存,並與慈濟醫院進行未來相關臨床試驗合作開發。馮清榮是此技術的發明人之一,他表示,花蓮慈濟醫院是慈濟醫療體系的大本營,也積極投入研發工作,除了積極進行臨床研究以增進病人安全及提升醫療技術之外,對於新藥的開發也沒有放鬆。
馮清榮說,證嚴上人當初因為花東醫療資源困乏而募心籌建花蓮慈濟醫院,如今花蓮慈濟醫院雖已從地區教學醫院升格為醫學中心,但仍然有許多傷病無藥可治,例如神經退化性疾病、心腦血管損傷等,而此一技術的誕生,讓這些困難疾病有一線生機。
花蓮慈濟醫院自15年前,由院長林欣榮院長打下細胞治療的基礎後,該院研究部與神經醫學科學中心團隊,持續針對腦損傷與巴金森氏病的新治療方法進行研發,例如神經胜尿皮素治療腦損傷與巴金森氏病的新藥及「MitoBurst」間質細胞培養平台等皆是近年的成果。其中神經胜尿皮素開發成治療腦損傷已獲得美國專利。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是國際公認的幹細胞治療權威,多年前離開慈濟後,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即心懸此事,希望他再回到花蓮慈濟,今年7月在證嚴法師的極力邀約下,林點頭重返花蓮並將繼續投入濟世救人的志業。
在幹細胞治療腦神經病變的領域,林欣榮居全球領導地位,分別在2010年榮獲美國神經治療及再生學會最傑出獎,2012年獲「美國國家發明家學會」發明家院士,2014年其領導之研發團隊榮獲第十一屆國家新創獎,更於2015年獲得美國科學促進會 (AAAS)院士(AAAS Fellow)的殊榮。
林欣榮除了接下院長一職外,也同時肩負研發新藥與新技術的工作,而接下了慈濟創新研發中心研發長一職,副研發長則由韓鴻志醫師擔任。證嚴法師則期許林欣榮兩大目標,一是提升醫療品質、二是人才培訓。林欣榮指出,花蓮慈濟肩負東岸重症醫療,所以他期望慈濟能做到「別人能,我能;別人不能,我也要能」。
在幹細胞治療腦神經病變的領域,林欣榮居全球領導地位,分別在2010年榮獲美國神經治療及再生學會最傑出獎,2012年獲「美國國家發明家學會」發明家院士,2014年其領導之研發團隊榮獲第十一屆國家新創獎,更於2015年獲得美國科學促進會 (AAAS)院士(AAAS Fellow)的殊榮。
林欣榮除了接下院長一職外,也同時肩負研發新藥與新技術的工作,而接下了慈濟創新研發中心研發長一職,副研發長則由韓鴻志醫師擔任。證嚴法師則期許林欣榮兩大目標,一是提升醫療品質、二是人才培訓。林欣榮指出,花蓮慈濟肩負東岸重症醫療,所以他期望慈濟能做到「別人能,我能;別人不能,我也要能」。
尖端醫近日積極擴大幹細胞有關新藥產品開發能量與進度,公司透露,新藥開發進度一直持續進行中,至於上櫃時程將在明年完成,在此之前將會陸續端出成績與投資人見面。
尖端醫去年與日本三菱瓦斯化學株式會社、日本三菱瓦斯化學藥業株式會社、日本鴻樹生科元,曾經共同簽訂四方合作備忘錄,正式啟動旗下新藥「TATHOXB4造血幹細胞生長因子」國際授權、生產暨開發計畫,近期是否將有好消息,備受關注。
TATHOXB4「造血幹細胞生長因子」技術平台,是尖端醫自行開發的重點專利新藥,可應用在癌症病患化療後的造血能力之重建,受到美、日大藥廠關注。一般認為,該產品若開發完成,將有機會替代現有的抗癌因性疲憊症用藥,市場潛力驚人。
日本三菱集團近年積極關注該計畫,雙方去年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被視為雙方共同開發TATHOXB4的前哨站。
至於TATHOXB4是否有亞洲以外的授權計畫,尖端醫表示,公司近年來持續與國際大廠保持友善互動,不會排除任何可能性。
另外,包括新藥開發、臨床試驗規劃、適應症的方向等都積極進行中,會盡快做出正面的結果,請大家拭目以待。
尖端醫表示,目前旗下新藥與藥品開發的新合作案分頭進行中,因此實驗室也將繼續擴充規模,明年首季前會完成新實驗室的整理與搬遷,屆時,公司藥品的自我開發能力將更上層樓,也可有效提升產品開發進度。
至於尖端醫與花蓮慈濟醫院合作案方面,是由尖端醫技轉慈濟醫院開發出來的「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並取得台灣及日本的專利。
尖端醫藥品開發的腳步加快,近日宣布與慈濟醫院完成「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成果發表暨專利授權合約簽署,雙方合作切入出血性腦中風、器官衰竭等困難疾病領域,搶攻利基市場,為細胞治療市場再添新動能。
尖端醫表示,幹細胞可以為組織、器官細胞進行更新及受傷修復的特色,讓幹細胞醫學為許多衰敗的器官及目前無法醫治的疾病,帶來一線曙光,但前提是需要夠多的、好的幹細胞,而這是尖端醫的獨門技術。
尖端醫去年與日本三菱瓦斯化學株式會社、日本三菱瓦斯化學藥業株式會社、日本鴻樹生科元,曾經共同簽訂四方合作備忘錄,正式啟動旗下新藥「TATHOXB4造血幹細胞生長因子」國際授權、生產暨開發計畫,近期是否將有好消息,備受關注。
TATHOXB4「造血幹細胞生長因子」技術平台,是尖端醫自行開發的重點專利新藥,可應用在癌症病患化療後的造血能力之重建,受到美、日大藥廠關注。一般認為,該產品若開發完成,將有機會替代現有的抗癌因性疲憊症用藥,市場潛力驚人。
日本三菱集團近年積極關注該計畫,雙方去年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被視為雙方共同開發TATHOXB4的前哨站。
至於TATHOXB4是否有亞洲以外的授權計畫,尖端醫表示,公司近年來持續與國際大廠保持友善互動,不會排除任何可能性。
另外,包括新藥開發、臨床試驗規劃、適應症的方向等都積極進行中,會盡快做出正面的結果,請大家拭目以待。
尖端醫表示,目前旗下新藥與藥品開發的新合作案分頭進行中,因此實驗室也將繼續擴充規模,明年首季前會完成新實驗室的整理與搬遷,屆時,公司藥品的自我開發能力將更上層樓,也可有效提升產品開發進度。
至於尖端醫與花蓮慈濟醫院合作案方面,是由尖端醫技轉慈濟醫院開發出來的「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並取得台灣及日本的專利。
尖端醫藥品開發的腳步加快,近日宣布與慈濟醫院完成「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成果發表暨專利授權合約簽署,雙方合作切入出血性腦中風、器官衰竭等困難疾病領域,搶攻利基市場,為細胞治療市場再添新動能。
尖端醫表示,幹細胞可以為組織、器官細胞進行更新及受傷修復的特色,讓幹細胞醫學為許多衰敗的器官及目前無法醫治的疾病,帶來一線曙光,但前提是需要夠多的、好的幹細胞,而這是尖端醫的獨門技術。
尖端醫(4186)昨(12)日宣布與慈濟醫院完成「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成果發表暨專利授權合約簽署,雙方合作切入出血性腦中風、器官衰竭等困難疾病領域,搶攻利基市場。
花蓮慈濟醫院研究部經過三年研究,研發出「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並取得台灣及日本的專利,昨日慈濟醫院與尖端醫合作,由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與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代表簽約。
蘇文龍表示,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是台灣幹細胞移植先驅與權威,相信雙方可以共同發展成熟的幹細胞治療產品,幫助更多需要治療的病人,讓台灣引領國際細胞治療的趨勢。
尖端醫表示,幹細胞可以為組織、器官細胞進行更新及受傷修復的特色,讓幹細胞醫學為許多衰敗的器官及目前無法醫治的疾病,帶來一線曙光,但前提是需要夠多的、好的幹細胞。
慈濟醫院表示,以治療腦出血為例,就需要約1億個功能良好的幹細胞,目前花蓮慈院研究團隊是專注於人體自身的脂肪或嬰兒臍帶等(原)醫療廢棄物去找出間質幹細胞,再透過MitoBurst的添加,培養出數量足夠、功能更好的幹細胞。
花蓮慈濟醫院研究部經過三年研究,研發出「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並取得台灣及日本的專利,昨日慈濟醫院與尖端醫合作,由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與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代表簽約。
蘇文龍表示,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是台灣幹細胞移植先驅與權威,相信雙方可以共同發展成熟的幹細胞治療產品,幫助更多需要治療的病人,讓台灣引領國際細胞治療的趨勢。
尖端醫表示,幹細胞可以為組織、器官細胞進行更新及受傷修復的特色,讓幹細胞醫學為許多衰敗的器官及目前無法醫治的疾病,帶來一線曙光,但前提是需要夠多的、好的幹細胞。
慈濟醫院表示,以治療腦出血為例,就需要約1億個功能良好的幹細胞,目前花蓮慈院研究團隊是專注於人體自身的脂肪或嬰兒臍帶等(原)醫療廢棄物去找出間質幹細胞,再透過MitoBurst的添加,培養出數量足夠、功能更好的幹細胞。
生技月21日南港展覽登場,尖端醫(4186)配合政府「台灣食安檢驗地圖網」,在展場中推出「自主檢測批批檢驗」服務。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該公司以政府登錄在網站30多萬筆餐廳、食品相關業者為發想,讓消費者用雲端技術透過社群共同揪出不法業者,將可成為政府檢測之大數據來源。
旗下有包括分子檢測、食品檢驗與幹細胞儲存及新藥開發事業體的尖端醫,配合政府「食安五環」重點精神,在食品檢驗持續創新,針對含瘦肉精美豬進口、農藥殘留超標等議題下,推「食安自主檢測批批檢驗」吃到飽及到府收檢體服務,將有助營收來源及拉高國內市佔率。
蘇文龍指出,台灣食安風暴幾乎概括所有食材與食品廠,且一再被瘦肉精、農藥抗生素等對人體可能有傷害的藥物殘留所威脅,就算定期送驗,也會有漏網之魚,唯有推動「批批檢驗」,將每日檢體送驗,透過雲端網路,及時反應給店家,可做到第一層監督把關。未來消費者也可透過手機APP下載最新優良店家資訊,同時達到店家與消費者都能「用得安心,吃得放心」。並希望藉由此次展出,尋求合作夥伴,共同為台灣食安努力。(黃英傑)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該公司以政府登錄在網站30多萬筆餐廳、食品相關業者為發想,讓消費者用雲端技術透過社群共同揪出不法業者,將可成為政府檢測之大數據來源。
旗下有包括分子檢測、食品檢驗與幹細胞儲存及新藥開發事業體的尖端醫,配合政府「食安五環」重點精神,在食品檢驗持續創新,針對含瘦肉精美豬進口、農藥殘留超標等議題下,推「食安自主檢測批批檢驗」吃到飽及到府收檢體服務,將有助營收來源及拉高國內市佔率。
蘇文龍指出,台灣食安風暴幾乎概括所有食材與食品廠,且一再被瘦肉精、農藥抗生素等對人體可能有傷害的藥物殘留所威脅,就算定期送驗,也會有漏網之魚,唯有推動「批批檢驗」,將每日檢體送驗,透過雲端網路,及時反應給店家,可做到第一層監督把關。未來消費者也可透過手機APP下載最新優良店家資訊,同時達到店家與消費者都能「用得安心,吃得放心」。並希望藉由此次展出,尋求合作夥伴,共同為台灣食安努力。(黃英傑)
公告本公司取得『低溫輸送管之隔熱裝置』及『超低溫液態氣體輸送管之液氣氛離洩壓裝置』日本實用新案專利證書。
1.事實發生日:105/07/20
2.公司名稱: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聯屬公司):不適用
4.相互持股比例(若前項為本公司,請填不適用):不適用
5.發生緣由:
本公司向日本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案名稱『低溫輸送管之隔熱裝置』及
『超低溫液態氣體輸送管之液氣氛離洩壓裝置』,已分別取得日本實用
新案專利證書及登錄號3203013、3204451。
6.因應措施:於公開資訊觀測站發布重大訊息。
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1.事實發生日:105/07/20
2.公司名稱: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聯屬公司):不適用
4.相互持股比例(若前項為本公司,請填不適用):不適用
5.發生緣由:
本公司向日本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案名稱『低溫輸送管之隔熱裝置』及
『超低溫液態氣體輸送管之液氣氛離洩壓裝置』,已分別取得日本實用
新案專利證書及登錄號3203013、3204451。
6.因應措施:於公開資訊觀測站發布重大訊息。
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據統計,正德(2641)、三顧(3224)、久陽(5011)及尖端醫(4186)等4家公司,今(28)日進行現金增資除權交易,依昨天收盤計算,套利空間在8.5∼14.58%以上,惟法人提醒,投資人是否參與現增認購,且留意個別公司營運及獲利表現。
台股近期持續量縮弱勢整理,個股股價若欠缺題殊題材,不少股價也在低檔震盪。法人表示,現金增資股在現金承銷價保衛戰下,股價表現相對抗跌,值得留意。
上櫃航運股正德,去年每股稅後盈餘(EPS)0.47元,昨天股價收在7.65元,相較於現增承銷價7元,仍有9.29%的套利空間,將近一根漲停板,此次擬辦理3,000萬股現增;久陽去年EPS為0.73元,昨天股價以21.7元作收,距離現增承銷價20元也是有8.5%的套利空間,此次擬辦理750萬股現增。
三顧及尖端醫昨天收盤價各為31.55元及27.5元,與現增承銷價27.65元及24元,各有14.1%以及14.58%的套利空間。
三顧去年EPS僅有0.05元,此次擬辦理1,000萬股現增,尖端醫去年每股虧損1.82元,此次現增規模500萬股。
台股近期持續量縮弱勢整理,個股股價若欠缺題殊題材,不少股價也在低檔震盪。法人表示,現金增資股在現金承銷價保衛戰下,股價表現相對抗跌,值得留意。
上櫃航運股正德,去年每股稅後盈餘(EPS)0.47元,昨天股價收在7.65元,相較於現增承銷價7元,仍有9.29%的套利空間,將近一根漲停板,此次擬辦理3,000萬股現增;久陽去年EPS為0.73元,昨天股價以21.7元作收,距離現增承銷價20元也是有8.5%的套利空間,此次擬辦理750萬股現增。
三顧及尖端醫昨天收盤價各為31.55元及27.5元,與現增承銷價27.65元及24元,各有14.1%以及14.58%的套利空間。
三顧去年EPS僅有0.05元,此次擬辦理1,000萬股現增,尖端醫去年每股虧損1.82元,此次現增規模500萬股。
衛生福利部14日正式公告新增「人體試驗管理辦法」,讓目前已在進行免疫細胞療法研究的醫師可額外替患者做細胞治療,提供癌症末期、無藥可醫的患者治癒希望。
據悉,國內目前正進行或準備細胞療法的公司,包括鑫品、宣捷、永生、尖端醫等,未來都可望受惠於這個法規修訂,加速進行臨床試驗。
衛福部醫事司科長張禹斌表示,新規定上路後,醫師或醫院可依規定替病患提出免疫細胞療法的附屬計畫申請。
讓患者可自費加入現有的新藥人體試驗接受治療,國內目前約有七到八個免疫細胞療法新藥實驗中。
至於費用,張禹斌說,規定中明訂醫院可向病人收取相關費用,但必須以治療成本為限,且事先需經過送審,評估合理價格,不會讓醫院有機會漫天開價,避免修法後的美意被濫用。
鑫品生醫表示,該公司搶在衛福部開放免疫細胞療法之前,已經積極著手與兩岸大型教學醫院合作免疫細胞治療,預計今年第2季,已投入的CAR-T 臨床試驗將可能有初步成果。
鑫品生醫旗下子公司宇越生醫去年即與國內大型醫學中心簽署研究協議,共同開發最新的UCAR-T 抗癌療法。
目前已完成體外實驗測試,呈現顯著毒殺癌細胞的效果,預計今年中完成動物實驗。
鑫品董事長潘俊佑表示,目前宇越生醫投入CAR-T技術開發,將攜手合作自體免疫細胞抗腫瘤人體試驗,隨著衛福部的政策鬆綁,不僅提供癌症患者多一個醫療機會,也是未來台灣生技醫療產業在國際發展上的亮點與商機。
據了解,國際上新一代免疫療法的技術平台繁多,目前最熱門的兩大研究領域 CAR-T與檢查點抑制劑,都是與免疫系統中T細胞有關的免疫療法,前者能讓免疫細胞精準辨識癌細胞,後者讓免疫細胞不會被癌細胞蒙蔽,能持續攻擊癌細胞。
CAR-T 療法目前已經在美國臨床二期,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突破性療法(BTD)的認證,PD-1、CTLA-4 抑制抗體更已上市取得數種適應症。
美國免疫療法新星 JUNO近期將計畫與英國 AstraZeneca 大藥廠研發 CAR-T 搭配 PD-1 抑制劑共同治療卵巢癌的合併療法,讓免疫細胞同時具備辨識與攻擊癌細胞的能力。
據悉,國內目前正進行或準備細胞療法的公司,包括鑫品、宣捷、永生、尖端醫等,未來都可望受惠於這個法規修訂,加速進行臨床試驗。
衛福部醫事司科長張禹斌表示,新規定上路後,醫師或醫院可依規定替病患提出免疫細胞療法的附屬計畫申請。
讓患者可自費加入現有的新藥人體試驗接受治療,國內目前約有七到八個免疫細胞療法新藥實驗中。
至於費用,張禹斌說,規定中明訂醫院可向病人收取相關費用,但必須以治療成本為限,且事先需經過送審,評估合理價格,不會讓醫院有機會漫天開價,避免修法後的美意被濫用。
鑫品生醫表示,該公司搶在衛福部開放免疫細胞療法之前,已經積極著手與兩岸大型教學醫院合作免疫細胞治療,預計今年第2季,已投入的CAR-T 臨床試驗將可能有初步成果。
鑫品生醫旗下子公司宇越生醫去年即與國內大型醫學中心簽署研究協議,共同開發最新的UCAR-T 抗癌療法。
目前已完成體外實驗測試,呈現顯著毒殺癌細胞的效果,預計今年中完成動物實驗。
鑫品董事長潘俊佑表示,目前宇越生醫投入CAR-T技術開發,將攜手合作自體免疫細胞抗腫瘤人體試驗,隨著衛福部的政策鬆綁,不僅提供癌症患者多一個醫療機會,也是未來台灣生技醫療產業在國際發展上的亮點與商機。
據了解,國際上新一代免疫療法的技術平台繁多,目前最熱門的兩大研究領域 CAR-T與檢查點抑制劑,都是與免疫系統中T細胞有關的免疫療法,前者能讓免疫細胞精準辨識癌細胞,後者讓免疫細胞不會被癌細胞蒙蔽,能持續攻擊癌細胞。
CAR-T 療法目前已經在美國臨床二期,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突破性療法(BTD)的認證,PD-1、CTLA-4 抑制抗體更已上市取得數種適應症。
美國免疫療法新星 JUNO近期將計畫與英國 AstraZeneca 大藥廠研發 CAR-T 搭配 PD-1 抑制劑共同治療卵巢癌的合併療法,讓免疫細胞同時具備辨識與攻擊癌細胞的能力。
台北婦幼展將在世貿一館登場,從食安檢驗試劑起家及再生醫學的尖端醫(4186),受惠於大陸開放二胎及食品安全獲國人重視,今年將以「安心食樂」寵愛孕媽咪,鎖定生產前及生產後等亮點商機,期望帶動整體表現。
為關心孕媽咪及家人健康,尖端醫參展將在兒童舞台區,由知名親子部落客「維尼媽」談食安事件與新聞,並透過遊戲互動方式,短短3分鐘讓孕媽咪們一起檢查奶粉是否有壞東西,還有打卡按讚及憑媽媽手冊填寫問卷,都有多項婦幼實用好禮,讓孕媽咪不虛此行。
尖端醫深耕再生醫學,從全球專利布局,維持國際認證,旭為創造臍帶血銀行的市場區隔,此次參展正是該理念的延伸。董事長蘇文龍表示,懷孕家庭要迎接新生兒,相對負擔沈重,該公司提供全方位專業服務,讓寶寶健康更有保障。
尖端醫近年站穩國內食安檢測市場,成功拓展東南亞、歐洲等地區,2012年登錄興櫃、持續朝申請IPO邁進的尖端醫,研發量能穩定,從200多家生技廠商中脫穎而出入選「研發標竿企業」,是臍帶血銀行產業唯一獲此獎肯定的公司。其評選標準包括重要關鍵技術及專利布局、核心技術能量、實際臨床進展等。另獲第12屆國家新創獎與SNQ國家品質標章兩大殊榮,在新創實力與服務品質深受肯定。
為關心孕媽咪及家人健康,尖端醫參展將在兒童舞台區,由知名親子部落客「維尼媽」談食安事件與新聞,並透過遊戲互動方式,短短3分鐘讓孕媽咪們一起檢查奶粉是否有壞東西,還有打卡按讚及憑媽媽手冊填寫問卷,都有多項婦幼實用好禮,讓孕媽咪不虛此行。
尖端醫深耕再生醫學,從全球專利布局,維持國際認證,旭為創造臍帶血銀行的市場區隔,此次參展正是該理念的延伸。董事長蘇文龍表示,懷孕家庭要迎接新生兒,相對負擔沈重,該公司提供全方位專業服務,讓寶寶健康更有保障。
尖端醫近年站穩國內食安檢測市場,成功拓展東南亞、歐洲等地區,2012年登錄興櫃、持續朝申請IPO邁進的尖端醫,研發量能穩定,從200多家生技廠商中脫穎而出入選「研發標竿企業」,是臍帶血銀行產業唯一獲此獎肯定的公司。其評選標準包括重要關鍵技術及專利布局、核心技術能量、實際臨床進展等。另獲第12屆國家新創獎與SNQ國家品質標章兩大殊榮,在新創實力與服務品質深受肯定。
精準醫療引爆新商機,預期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因而吸引生醫廠商瘋卡位,賽亞、行動基因、創源、大江、基亞、世基、基龍米克斯等近30家基因檢測相關公司,正奮力上游。
生物產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精準醫學個人化概念會從癌症治療出發,擴及至基因組學、數據科學及病患合作等,台灣的醫療環境具有國際水平,若結合生醫產業將有發展優勢。
初步統計,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廠商搶攻精準醫學商機,除了大江、行動基因、賽亞和基龍米克斯投入基因檢測外,世基是搭配癲癇藥物、創源都鎖定新生兒篩檢,另外,康聯、基亞等公司都則開發診斷試劑。
賽亞基因是由擁有「基因定序之父」之稱的陳奕雄創立,該公司是大中華區唯一與跨國大藥廠合作,執行臨床實驗藥物基因組委外合同服務(CRO)的廠商。
賽亞總經理謝春成表示,賽亞目標是成為台灣最大醫檢集團,目前已整併的醫學檢驗市場,包含大華、益揚等醫事檢驗所,也成功架構醫療通路達2,000家以上的診所及醫院。
基龍米克斯則已建構國內業界規模最大的基因體核心實驗室,備有尖端高精密的第三代基因定序儀,每台每次能跑10個人的全基因定序,需連續7天作業,由於去年全基因定序產能超過已1,000人,今年營運十分樂觀
另外,備受關注的是由鑽石生技主導投資的醣基生醫,以及由台大校長楊泮池團隊領軍的協和新藥。
醣基專攻醣類平台技術,應用於高療效低副作用的新藥開發以及與醣類相關精確的疾病治療和檢測。
協和新藥則是開發新一代免疫療法檢查點PD-1藥物,目標是2年內有2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一期試驗,目前最具焦的是肺癌新藥。
根據統計,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最大宗為癌症檢測(50%),其次是科研服務(25%),其他還有產前檢測(10%∼15%)及傳染病檢測(5%∼10%)等。
生物產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精準醫學個人化概念會從癌症治療出發,擴及至基因組學、數據科學及病患合作等,台灣的醫療環境具有國際水平,若結合生醫產業將有發展優勢。
初步統計,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廠商搶攻精準醫學商機,除了大江、行動基因、賽亞和基龍米克斯投入基因檢測外,世基是搭配癲癇藥物、創源都鎖定新生兒篩檢,另外,康聯、基亞等公司都則開發診斷試劑。
賽亞基因是由擁有「基因定序之父」之稱的陳奕雄創立,該公司是大中華區唯一與跨國大藥廠合作,執行臨床實驗藥物基因組委外合同服務(CRO)的廠商。
賽亞總經理謝春成表示,賽亞目標是成為台灣最大醫檢集團,目前已整併的醫學檢驗市場,包含大華、益揚等醫事檢驗所,也成功架構醫療通路達2,000家以上的診所及醫院。
基龍米克斯則已建構國內業界規模最大的基因體核心實驗室,備有尖端高精密的第三代基因定序儀,每台每次能跑10個人的全基因定序,需連續7天作業,由於去年全基因定序產能超過已1,000人,今年營運十分樂觀
另外,備受關注的是由鑽石生技主導投資的醣基生醫,以及由台大校長楊泮池團隊領軍的協和新藥。
醣基專攻醣類平台技術,應用於高療效低副作用的新藥開發以及與醣類相關精確的疾病治療和檢測。
協和新藥則是開發新一代免疫療法檢查點PD-1藥物,目標是2年內有2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一期試驗,目前最具焦的是肺癌新藥。
根據統計,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最大宗為癌症檢測(50%),其次是科研服務(25%),其他還有產前檢測(10%∼15%)及傳染病檢測(5%∼10%)等。
尖端醫 啟動全球試劑市場銷售 為食安把關 生技月展出客製化研發成果 檢驗試劑授權大陸獲千萬人民幣權利金
7月生技展順利展出,尖端醫(4186)近年都是重要參展廠商之一。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除了為食安把關、在生技月展出研發成果外,同時也擔任台北市苗栗縣同鄉會理事長。除了響應政府投入食安把關外,多年來動員所屬企業及同鄉會全力贊助台北、苗栗「客家義民嘉年華」活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不落人後。
尖端醫在本月生技展活動現場擴大展示食品檢驗具體研發成果,今年更是喜訊不斷。日前檢驗試劑授權大陸廠商,尖端醫依約定時程與條件收取階段權利金總計人民幣1,000萬元,亦同步啟動全球試劑市場銷售與授權。
尖端醫旗下有幾大事業體,包括分子檢測、食品檢驗與幹細胞儲存,另還有新藥開發。在新藥開發,103年與日本三菱瓦斯化學、三菱瓦斯化學藥業、日本鴻樹生科元,簽署四方合作備忘錄並持續配合外,在食品檢驗也沒停下腳步,首推「食品基因檢測」、「基改食品檢驗」等,以完備食安檢測平台。
針對企業投入社會公益活動,蘇文龍說,客家族群在企業界仍居弱勢,所以義不容辭出錢出力,希望拋磚引玉,邀請國內各界一同回饋地方共與政府合作,帶動企業界、文化界跟進,因此出錢出力協助推動客家文化事務,期望共創企業、政府與民眾三贏局面。
尖端醫在生技月中現場展示客製化食品檢驗實驗室,讓各界認識食品快篩檢測過程,並設立互動區,從飼料廠、牧場、到食品檢驗等提供全方位體驗。
7月生技展順利展出,尖端醫(4186)近年都是重要參展廠商之一。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除了為食安把關、在生技月展出研發成果外,同時也擔任台北市苗栗縣同鄉會理事長。除了響應政府投入食安把關外,多年來動員所屬企業及同鄉會全力贊助台北、苗栗「客家義民嘉年華」活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不落人後。
尖端醫在本月生技展活動現場擴大展示食品檢驗具體研發成果,今年更是喜訊不斷。日前檢驗試劑授權大陸廠商,尖端醫依約定時程與條件收取階段權利金總計人民幣1,000萬元,亦同步啟動全球試劑市場銷售與授權。
尖端醫旗下有幾大事業體,包括分子檢測、食品檢驗與幹細胞儲存,另還有新藥開發。在新藥開發,103年與日本三菱瓦斯化學、三菱瓦斯化學藥業、日本鴻樹生科元,簽署四方合作備忘錄並持續配合外,在食品檢驗也沒停下腳步,首推「食品基因檢測」、「基改食品檢驗」等,以完備食安檢測平台。
針對企業投入社會公益活動,蘇文龍說,客家族群在企業界仍居弱勢,所以義不容辭出錢出力,希望拋磚引玉,邀請國內各界一同回饋地方共與政府合作,帶動企業界、文化界跟進,因此出錢出力協助推動客家文化事務,期望共創企業、政府與民眾三贏局面。
尖端醫在生技月中現場展示客製化食品檢驗實驗室,讓各界認識食品快篩檢測過程,並設立互動區,從飼料廠、牧場、到食品檢驗等提供全方位體驗。
國際能量注入,台灣生技大翻轉。台灣生技大展昨(23)日開幕,首日國際媒合就告捷,第一天舉辦近200場洽談會,其中有超過五成的國際公司參與。業界認為,這顯示生技業突破去年以來市值縮水、募資困難等困境,將重新高飛。
生技展首次參與商機媒合的生技醫藥國家型計畫橋接辦公室(NRPB)、智慧電子產學橋接計畫團隊(NPIE)表示,今年旗下技術有多場商機媒合機會,特別是與許多國際廠商洽談,有機會進行技術移轉,合作新創公司或引進創投基金。
生技展首日,馬英九總統受邀出席,他表示,上市櫃生技公司占整體市場市值已從2010年底的0.85%,去年提高至2.16%、成長1.5倍。營收總額從1,912億元提高至2,886億元,增長51%;國內生技公司家數從1,100家增加至1,600家,去年投資總額達458億元。
去年因基亞新藥期中分析不如預期,投資人不理解生技投資風險,導致過去一年生技上市櫃市值從近兆元縮水至7,000億元以下,並出現募資困難、公司上市櫃審查趨嚴等壓力。
近日許多指標顯示,下半年進入翻轉的時機點,除國際媒合成果提升,近期兩岸四大基金如君聯資本、平安創投等都來台尋求投資案源。也有多家生技新創公司登錄興櫃,如基亞疫苗、中美冠科、泰福;許多新藥公司下半年還將揭曉臨床試驗數據,如浩鼎、北極星等,下半年生技業會很熱鬧。
今年生技展邁入第13年,有多家新藥公司擴大展出規模,尖端醫、中天、浩鼎、基亞、藥華、太景、寶齡富錦、杏國、懷特等展出新藥技術,並參與一對一媒合。今天還會進行媒合活動。
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今年生技展擴大舉辦,使用1,260個攤位,有600多家廠商參與。
生技展首次參與商機媒合的生技醫藥國家型計畫橋接辦公室(NRPB)、智慧電子產學橋接計畫團隊(NPIE)表示,今年旗下技術有多場商機媒合機會,特別是與許多國際廠商洽談,有機會進行技術移轉,合作新創公司或引進創投基金。
生技展首日,馬英九總統受邀出席,他表示,上市櫃生技公司占整體市場市值已從2010年底的0.85%,去年提高至2.16%、成長1.5倍。營收總額從1,912億元提高至2,886億元,增長51%;國內生技公司家數從1,100家增加至1,600家,去年投資總額達458億元。
去年因基亞新藥期中分析不如預期,投資人不理解生技投資風險,導致過去一年生技上市櫃市值從近兆元縮水至7,000億元以下,並出現募資困難、公司上市櫃審查趨嚴等壓力。
近日許多指標顯示,下半年進入翻轉的時機點,除國際媒合成果提升,近期兩岸四大基金如君聯資本、平安創投等都來台尋求投資案源。也有多家生技新創公司登錄興櫃,如基亞疫苗、中美冠科、泰福;許多新藥公司下半年還將揭曉臨床試驗數據,如浩鼎、北極星等,下半年生技業會很熱鬧。
今年生技展邁入第13年,有多家新藥公司擴大展出規模,尖端醫、中天、浩鼎、基亞、藥華、太景、寶齡富錦、杏國、懷特等展出新藥技術,並參與一對一媒合。今天還會進行媒合活動。
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今年生技展擴大舉辦,使用1,260個攤位,有600多家廠商參與。
生技展開鑼,「精準醫療」為今年展出一大亮點,訊聯集團推出次世代定序(NGS)技術,預計今年第3季全數轉換完成;而專注人類全基因定序的基龍米克斯,第2季已轉虧為盈,今年搶攻全台醫療院所基因檢測服務;尖端醫則在檢測試劑授權大陸諾邦生技外,今年初也與坐月子中心紫金堂合作,後續新藥也不排除與國際藥廠進行合作。
訊聯集團今年初完成NGS技術中心建置,帶動訊聯的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服務(NIPT)收件數量翻倍成長,已占集團業績1成,訊聯表示,預計今年第3季可望將PGS技術全數轉換成NGS。
基龍米克斯專注人類全基因定序檢測,董事長游卓遠表示,公司已建構國內業界規模最大的基因體核心實驗室,去年中迄今,已完成600多人全基因體定序檢測。
基龍米克斯103年全年營收3.2億元,稅後虧損3,300萬元,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已逾2億元,第2季單季轉虧為盈,今年營收若能突破4億元的目標,全年有機會轉虧為盈。
尖端醫目前食品檢驗試劑及臍帶血業績各占一半,董事長蘇文龍表示,食品檢驗試劑外銷比重達7成,主要以東南亞國家為主,毛利率達80%以上,今年初與坐月子中心紫金堂合作,先設立小型實驗室建立食品檢測資料庫後,後續將打入上游食品供應商。
蘇文龍指出,今年全年營收目標為2億元,而授權大陸諾邦生技食品基因檢測建廠技術授權金新台幣5,000萬元,今年可先入帳一半,但因投入旗下新藥「TAT-HOXB4造血幹細胞生長因子」8,000萬∼1.2億元,因此全年仍是虧損。
訊聯集團今年初完成NGS技術中心建置,帶動訊聯的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服務(NIPT)收件數量翻倍成長,已占集團業績1成,訊聯表示,預計今年第3季可望將PGS技術全數轉換成NGS。
基龍米克斯專注人類全基因定序檢測,董事長游卓遠表示,公司已建構國內業界規模最大的基因體核心實驗室,去年中迄今,已完成600多人全基因體定序檢測。
基龍米克斯103年全年營收3.2億元,稅後虧損3,300萬元,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已逾2億元,第2季單季轉虧為盈,今年營收若能突破4億元的目標,全年有機會轉虧為盈。
尖端醫目前食品檢驗試劑及臍帶血業績各占一半,董事長蘇文龍表示,食品檢驗試劑外銷比重達7成,主要以東南亞國家為主,毛利率達80%以上,今年初與坐月子中心紫金堂合作,先設立小型實驗室建立食品檢測資料庫後,後續將打入上游食品供應商。
蘇文龍指出,今年全年營收目標為2億元,而授權大陸諾邦生技食品基因檢測建廠技術授權金新台幣5,000萬元,今年可先入帳一半,但因投入旗下新藥「TAT-HOXB4造血幹細胞生長因子」8,000萬∼1.2億元,因此全年仍是虧損。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