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公司新聞
搶攻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解禁商機,尖端醫(4186)董事長蘇文龍與創辦震泰生醫的李冬陽博士,昨(8)日簽署「樹突細胞(DC)治療與應用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樹突細胞的臨床治療,並提供符合特管辦法的細胞治療服務,以期為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市場開創新頁。
搶攻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解禁的商機,鑫品生醫昨(12)日宣布,獲得日本上市公司tella集團獨家授權DC(樹突細胞)癌症疫苗、超級NK(自然殺手)細胞兩項技術,雙方將攜手在在台與醫院合作啟動抗癌治療。
這是衛福部「自體細胞治療特管辦法」自本月6日上路後,第一家引進日本技術的國內上市櫃生技公司。鑫品生醫是由潘俊佑創立,專攻癌症免疫細胞治療的公司。
鑫品生醫昨日與日本tella簽署合作協議,並由鑫品董事長潘俊佑與tella株式會社社長矢崎雄一郎代表雙方締約,將攜手在台灣與合作醫院執行自體免疫細胞抗癌治療,將儘速向衛福部提出申請。與會者另有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山下直秀、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賴基銘。
潘俊佑說,當前全球以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各種癌症並為常規治療的國家僅有日本,台灣繼日本之後,成為第二個開放國家,因此商機驚人。受惠的上市櫃公司除鑫品,還包括基亞、尖端醫、醣聯等,近日股價均有出色表現,其中,基亞因在該領域深耕十多年,且投入即將開放的再生醫療製劑開發,股價連拉六根漲停。
這是衛福部「自體細胞治療特管辦法」自本月6日上路後,第一家引進日本技術的國內上市櫃生技公司。鑫品生醫是由潘俊佑創立,專攻癌症免疫細胞治療的公司。
鑫品生醫昨日與日本tella簽署合作協議,並由鑫品董事長潘俊佑與tella株式會社社長矢崎雄一郎代表雙方締約,將攜手在台灣與合作醫院執行自體免疫細胞抗癌治療,將儘速向衛福部提出申請。與會者另有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山下直秀、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賴基銘。
潘俊佑說,當前全球以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各種癌症並為常規治療的國家僅有日本,台灣繼日本之後,成為第二個開放國家,因此商機驚人。受惠的上市櫃公司除鑫品,還包括基亞、尖端醫、醣聯等,近日股價均有出色表現,其中,基亞因在該領域深耕十多年,且投入即將開放的再生醫療製劑開發,股價連拉六根漲停。
上周台股周線下跌216點,興櫃買氣降溫,漲跌家數比近1比2,不過逆勢上揚個股,表現突出,包括建祥(3603)等五檔個股上漲一成。
統計上周興櫃收漲家數62家,下跌119家,收跌家數轉向領先。單周表現排行十強,依序為建祥、曼哈頓-KY、鑫品生醫、尖端醫、紘通、碩鑽、磐采、駐龍、北極星藥業-KY和敘豐,其中前五檔,漲幅皆達一成。
建祥今年業績迭創佳績,前七月營收以每月倍增速度跳增,8月營收1,639萬元,比去年同期大增177%。
建祥是電子通路商,受惠業績強勁,上周五一天大漲68%,成交量也由前一天四張,大增至283張,累計一周來上漲44%。
曼哈頓-KY為國際酒店集團,昨(9)日公布8月營收7,76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9%,累計前八月5.2億元,年增7.3%。
鑫品、尖端醫皆從事幹細胞相關技術研究,因衛福部「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上路,兩家公司被點名受惠,股價放量漲。
紘通是連接器廠,近期傳出現金增資消息,加上上市櫃連接器廠嘉澤、貿聯等走強,激勵紘通表態,站上月線。
紘通董事會決議,現金增資將發行2.5萬張,每股面額10元,總額2.5億元,預備作為充實營運之用。
碩鑽是太陽能大廠碩禾子公司,主要生產太陽能鑽石切割線,5月登錄興櫃,表現因太陽能市況不佳,迭創低價,上周傳出現金增資因董監放棄認購股數眾,將洽特定人認購;股價跌深反彈。
統計上周興櫃收漲家數62家,下跌119家,收跌家數轉向領先。單周表現排行十強,依序為建祥、曼哈頓-KY、鑫品生醫、尖端醫、紘通、碩鑽、磐采、駐龍、北極星藥業-KY和敘豐,其中前五檔,漲幅皆達一成。
建祥今年業績迭創佳績,前七月營收以每月倍增速度跳增,8月營收1,639萬元,比去年同期大增177%。
建祥是電子通路商,受惠業績強勁,上周五一天大漲68%,成交量也由前一天四張,大增至283張,累計一周來上漲44%。
曼哈頓-KY為國際酒店集團,昨(9)日公布8月營收7,76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9%,累計前八月5.2億元,年增7.3%。
鑫品、尖端醫皆從事幹細胞相關技術研究,因衛福部「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上路,兩家公司被點名受惠,股價放量漲。
紘通是連接器廠,近期傳出現金增資消息,加上上市櫃連接器廠嘉澤、貿聯等走強,激勵紘通表態,站上月線。
紘通董事會決議,現金增資將發行2.5萬張,每股面額10元,總額2.5億元,預備作為充實營運之用。
碩鑽是太陽能大廠碩禾子公司,主要生產太陽能鑽石切割線,5月登錄興櫃,表現因太陽能市況不佳,迭創低價,上周傳出現金增資因董監放棄認購股數眾,將洽特定人認購;股價跌深反彈。
衛福部昨(4)日宣布,日前研擬開放的自體六項細胞治療技術,明日正式上路,其中最受產業關注的抗癌領域自體細胞治療範圍大鬆綁。
從原本僅適用於四期癌末病患,延伸擴大至血癌、一到三期實質癌經標準療法治療無效患者,初估每年僅末期癌症治療商機就至少數百億元,整體則逾千億元。
原先市場預期此次自體細胞治療範圍僅限四期癌末病患,如今擴大範圍,超乎業界預期。所謂細胞治療,即是抽取人體血液或組織,分析出所要取用的細胞,如T細胞、NK細胞或幹細胞等,並由專業人員在GTP實驗室中按程序複製出一定的量後,回輸人體,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衛福部昨日由部長陳時中、食藥署署長吳秀梅、醫事司司長石崇良共同說明「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所開放六項細胞治療技術。未來,有意搶攻該領域商機的生技公司,將可協同醫療院所合作,申請特定治療項目,由醫院為患者治療,雙方再一協議拆分費用,預計第4季起治療列車將啟動。
近期,生技產業界多家在細胞療法深耕多時的公司,均已經建構好GTP(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實驗室,並與各大醫學中心洽談合作,由生技公司扮演上游製造、培養細胞廠的角色,而醫院則負責治療,其中基亞、訊聯、尖端醫、鑫品、宣捷等公司均表示「準備好了」。
衛福部此次開放的六項自體細胞治療項目,包括自體細胞治療,自體脂肪幹細胞、自體纖維母細胞、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及自體軟骨細胞移植。適應症方面,此六項細胞治療開放的病症則涵蓋癌症、腦中風、下肢缺血、困難傷口與大面積燒傷、皮膚缺損、脊椎損傷等,其中,癌症治療開放幅度大突破,納入血癌、前三期實體癌經標準療法無效者。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罹患癌症的人數約8萬到9萬人間,其中,癌末患者約2萬人,若以單次細胞治療50萬到100萬元保守估計,僅癌症領域治療商機就有數百億元之譜。
從原本僅適用於四期癌末病患,延伸擴大至血癌、一到三期實質癌經標準療法治療無效患者,初估每年僅末期癌症治療商機就至少數百億元,整體則逾千億元。
原先市場預期此次自體細胞治療範圍僅限四期癌末病患,如今擴大範圍,超乎業界預期。所謂細胞治療,即是抽取人體血液或組織,分析出所要取用的細胞,如T細胞、NK細胞或幹細胞等,並由專業人員在GTP實驗室中按程序複製出一定的量後,回輸人體,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衛福部昨日由部長陳時中、食藥署署長吳秀梅、醫事司司長石崇良共同說明「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所開放六項細胞治療技術。未來,有意搶攻該領域商機的生技公司,將可協同醫療院所合作,申請特定治療項目,由醫院為患者治療,雙方再一協議拆分費用,預計第4季起治療列車將啟動。
近期,生技產業界多家在細胞療法深耕多時的公司,均已經建構好GTP(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實驗室,並與各大醫學中心洽談合作,由生技公司扮演上游製造、培養細胞廠的角色,而醫院則負責治療,其中基亞、訊聯、尖端醫、鑫品、宣捷等公司均表示「準備好了」。
衛福部此次開放的六項自體細胞治療項目,包括自體細胞治療,自體脂肪幹細胞、自體纖維母細胞、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及自體軟骨細胞移植。適應症方面,此六項細胞治療開放的病症則涵蓋癌症、腦中風、下肢缺血、困難傷口與大面積燒傷、皮膚缺損、脊椎損傷等,其中,癌症治療開放幅度大突破,納入血癌、前三期實體癌經標準療法無效者。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罹患癌症的人數約8萬到9萬人間,其中,癌末患者約2萬人,若以單次細胞治療50萬到100萬元保守估計,僅癌症領域治療商機就有數百億元之譜。
細胞療法鬆綁最快在8月上路,接下來再生醫療條例,目標10月前提報行政院,對加速產業發展,具指標意義。尖端醫(4186)董事長蘇文龍表示,日前花蓮慈濟醫院授權,間質幹細胞腦損傷臨床試驗;還有醣聯共組三方「免疫細胞CAR-T開發」同盟,以醣聯開發的癌症特異醣抗原抗體、尖端醫免疫細胞優化技術,加上慈濟的臨床資源,共同縮短開發期程。尖端醫旗下包括「藥物殘留檢測試劑」、「濫用藥物檢驗中心」、「幹細胞/免疫細胞儲存服務」、「精準醫療-基因檢測」與「新藥開發」等五大事業。
蘇文龍表示,衛福部預告「特管法」草案,在辦法方面,目前僅開放自體適用、同源優先,包括開放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等六項治療。其中「自體間質幹細胞移植」項目可運用的適應症最多,包含腦中風、退化性關節炎等,未來醫療機構經衛福部核准登記後,即可讓符合適應症的病患施行細胞治療。
據草案,實質癌第四期病人未來可進行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包括CIK、NK、DC、DC-CIK、adaptiveT細胞治療等;血液惡性腫瘤、慢性缺血性腦中風與嚴重下肢缺血症患者可進行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可望為生技產業再添利多,也加速尖端醫在免疫細胞儲存服務及未來相關業務推展之提升。
蘇文龍表示,衛福部預告「特管法」草案,在辦法方面,目前僅開放自體適用、同源優先,包括開放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等六項治療。其中「自體間質幹細胞移植」項目可運用的適應症最多,包含腦中風、退化性關節炎等,未來醫療機構經衛福部核准登記後,即可讓符合適應症的病患施行細胞治療。
據草案,實質癌第四期病人未來可進行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包括CIK、NK、DC、DC-CIK、adaptiveT細胞治療等;血液惡性腫瘤、慢性缺血性腦中風與嚴重下肢缺血症患者可進行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可望為生技產業再添利多,也加速尖端醫在免疫細胞儲存服務及未來相關業務推展之提升。
醣聯(4168)繼6月營收年成長高達16.8倍後,受惠與尖端醫(4186)攜手搶攻CAR-T免疫療法開發,隨著國內細胞療法鬆綁,該公司過去在抗體開發領域已有成功經驗,並已授權日本大廠,將有機會商化下,帶動昨(12)日股價直奔漲停,以30.25元作收,順勢突破均線。
醣聯、尖端目前已經邀請慈濟醫院加入免疫療法行列,三方並簽訂「間質幹細胞腦損傷臨床試驗授權暨CAR-T免疫療法合作」,將合作以醣聯所開發的癌症特異醣抗原抗體,與尖端醫免疫細胞優化技術,加上慈濟的臨床資源,共同縮短CAR-T技術的開發。
醣聯、尖端目前已經邀請慈濟醫院加入免疫療法行列,三方並簽訂「間質幹細胞腦損傷臨床試驗授權暨CAR-T免疫療法合作」,將合作以醣聯所開發的癌症特異醣抗原抗體,與尖端醫免疫細胞優化技術,加上慈濟的臨床資源,共同縮短CAR-T技術的開發。
台股近期焦點轉向低基期股,上周興櫃漲幅十大個股,全數不及百元,最低更只有7元。
上周台股遭美中貿易戰空襲,二度測試季線10,880點大關,興櫃買氣驟降,上漲個股由前周近百檔,降至74檔,下跌擴大到118檔,仍逆勢表態股票,普遍是低價族群,總計七檔個股漲逾一成。
這七檔股票依序有碩豐(6536)、東光訊、鑫品生醫、育駿科技、楷捷-KY、台生材和景凱,另外,康科特、巧新科技與興能高,也入列漲幅十大,目前股價都不及百元,並有八檔是低於50元的銅板股。
碩豐前周已晉升漲幅十強,上周再以35%的漲勢奪下第一。碩豐是工業電腦廠伍豐轉投資公司,近來因伍豐釋出利多,21日股東會再喊話看好下半年營運,使伍豐、碩豐連袂走強。
東光訊是車燈玻璃燈罩及透鏡製造廠,近期傳出出售桃園南崁工業廠房及土地消息,拉動21日股價放量漲五成,上周最高來到17.33元,創二年新高。
東光訊將委外標售桃園南崁工業廠房面積2,856.52坪,及土地面積4189.02坪,臨近COSTCO賣場和台茂購物中心,土地使用為乙種工業區,訂7月27日開標。
鑫品生醫專注健康細胞與細胞製劑製備研究,由於衛福部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草案,被解讀為細胞治療產業大利多,包括鑫品、尖端醫等概念股,強勁表態。
上周台股遭美中貿易戰空襲,二度測試季線10,880點大關,興櫃買氣驟降,上漲個股由前周近百檔,降至74檔,下跌擴大到118檔,仍逆勢表態股票,普遍是低價族群,總計七檔個股漲逾一成。
這七檔股票依序有碩豐(6536)、東光訊、鑫品生醫、育駿科技、楷捷-KY、台生材和景凱,另外,康科特、巧新科技與興能高,也入列漲幅十大,目前股價都不及百元,並有八檔是低於50元的銅板股。
碩豐前周已晉升漲幅十強,上周再以35%的漲勢奪下第一。碩豐是工業電腦廠伍豐轉投資公司,近來因伍豐釋出利多,21日股東會再喊話看好下半年營運,使伍豐、碩豐連袂走強。
東光訊是車燈玻璃燈罩及透鏡製造廠,近期傳出出售桃園南崁工業廠房及土地消息,拉動21日股價放量漲五成,上周最高來到17.33元,創二年新高。
東光訊將委外標售桃園南崁工業廠房面積2,856.52坪,及土地面積4189.02坪,臨近COSTCO賣場和台茂購物中心,土地使用為乙種工業區,訂7月27日開標。
鑫品生醫專注健康細胞與細胞製劑製備研究,由於衛福部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草案,被解讀為細胞治療產業大利多,包括鑫品、尖端醫等概念股,強勁表態。
細胞療法鬆綁,最快8月底可望上路!由醫生主導的生醫公司加足 馬力卡位,除了中醫大董事長蔡長海投資的長聖,開發幹細胞試劑, 已獲美FDA核准一期臨床外,基亞斥資5千萬元興建的實驗室,將在第 三季啟用;另外,博晟開發自體軟骨組織修復技術,也有機會在明年 解盲後,搶頭香上市。
衛生福利部8日公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 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草案,將開放已有初步療效的自體免疫細 胞治療、自體間質幹細胞移植、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自體軟骨細 胞移植等六項細胞治療,預估最快8月底上路,此法案鬆綁後,預計 將掀產業投資熱潮,其中,嗅覺敏銳的專業醫生們,較有機會後來居 上搶攻上千億元商機。
據了解此次開放六項細胞治療中,醣聯、尖端、宣捷、生寶、訊聯 等廠商偏向的是幹細胞領域;自體CD34 selection/CD45RA depleci ion周邊幹細胞移植,即CAR-T療法,目前著墨的廠商較少,源一、育 世博、震泰還在早期開發中。
另外,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包括CIK(激素活化殺手細胞)、NK(自 然殺手細胞)、DC(樹突細胞)、DC-CIK(樹突細胞與激素活化殺手 細胞的合併療法)、adaptive T等細胞治療,目前則有基亞鎖定此領 域開發。
另外,基亞在2004年開發的細胞療法,已有成功授權經驗,現專攻 免疫殺手細胞技術開發,除了和多家醫療院所合作外,還有斥資5千 萬元興建的實驗室第三季將落成啟用外,目前也規劃年底前向台灣T FDA申請臨床。
至於已進駐中科,並規畫斥資上億元建置台灣第一座醫療等級PIC /S GMP規格之細胞製造廠的長聖,技轉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 異體人類臍帶幹細胞試劑,已獲FDA核准進行心肌梗塞新藥的一期人 體試驗。雖然異體細胞不在此次特管法草案內,但未來發展備受關注 。
衛生福利部8日公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 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草案,將開放已有初步療效的自體免疫細 胞治療、自體間質幹細胞移植、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自體軟骨細 胞移植等六項細胞治療,預估最快8月底上路,此法案鬆綁後,預計 將掀產業投資熱潮,其中,嗅覺敏銳的專業醫生們,較有機會後來居 上搶攻上千億元商機。
據了解此次開放六項細胞治療中,醣聯、尖端、宣捷、生寶、訊聯 等廠商偏向的是幹細胞領域;自體CD34 selection/CD45RA depleci ion周邊幹細胞移植,即CAR-T療法,目前著墨的廠商較少,源一、育 世博、震泰還在早期開發中。
另外,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包括CIK(激素活化殺手細胞)、NK(自 然殺手細胞)、DC(樹突細胞)、DC-CIK(樹突細胞與激素活化殺手 細胞的合併療法)、adaptive T等細胞治療,目前則有基亞鎖定此領 域開發。
另外,基亞在2004年開發的細胞療法,已有成功授權經驗,現專攻 免疫殺手細胞技術開發,除了和多家醫療院所合作外,還有斥資5千 萬元興建的實驗室第三季將落成啟用外,目前也規劃年底前向台灣T FDA申請臨床。
至於已進駐中科,並規畫斥資上億元建置台灣第一座醫療等級PIC /S GMP規格之細胞製造廠的長聖,技轉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 異體人類臍帶幹細胞試劑,已獲FDA核准進行心肌梗塞新藥的一期人 體試驗。雖然異體細胞不在此次特管法草案內,但未來發展備受關注 。
台灣免疫細胞治療法規大鬆綁,產業大利多。衛福部8日預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草案,其中包括開放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等六項細胞治療,預告評論期60天,最快8月上路,是我國首度對細胞療法大鬆綁,對產業將是一大利多,有望帶來新一波投資熱。
業界指出,首波鬆綁讓做細胞治療的有關公司共同受惠,包括投入CAR-T開發的公司如醣聯、尖端醫、源一、鑫品、震泰、育世博,及幹細胞儲存與治療等再生醫學領域公司如訊聯、宣捷集團、永生等。
衛福部表示,近年該項醫療技術發展迅速,鄰近國家如日、韓等國,均積極投入,國內亦不乏癌症患者自費前往日本等國尋求治療。有鑑於此,衛福部成立的再生醫學諮議會在研議後,特將國外已施行、風險性低,或已經於國內實施人體試驗累積達一定個案數,安全性可確定、成效可預期之細胞治療項目,開放運用於符合適應症之臨床治療個案。
在辦法方面,衛福部指出,目前僅開放自體適用、同源優先,也就是「自體的細胞取出後,再打回到自己身上,且哪裏取出來的,就回到哪裏去」,例如,取出血中的免疫細胞,最終就回到血中,以確保安全性。
根據草案,實質癌第四期病人未來可進行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包括CIK、NK、DC、DC-CIK、adaptive T細胞治療等;血液惡性腫瘤、慢性缺血性腦中風與嚴重下肢缺血症患者可進行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
業界指出,首波鬆綁讓做細胞治療的有關公司共同受惠,包括投入CAR-T開發的公司如醣聯、尖端醫、源一、鑫品、震泰、育世博,及幹細胞儲存與治療等再生醫學領域公司如訊聯、宣捷集團、永生等。
衛福部表示,近年該項醫療技術發展迅速,鄰近國家如日、韓等國,均積極投入,國內亦不乏癌症患者自費前往日本等國尋求治療。有鑑於此,衛福部成立的再生醫學諮議會在研議後,特將國外已施行、風險性低,或已經於國內實施人體試驗累積達一定個案數,安全性可確定、成效可預期之細胞治療項目,開放運用於符合適應症之臨床治療個案。
在辦法方面,衛福部指出,目前僅開放自體適用、同源優先,也就是「自體的細胞取出後,再打回到自己身上,且哪裏取出來的,就回到哪裏去」,例如,取出血中的免疫細胞,最終就回到血中,以確保安全性。
根據草案,實質癌第四期病人未來可進行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包括CIK、NK、DC、DC-CIK、adaptive T細胞治療等;血液惡性腫瘤、慢性缺血性腦中風與嚴重下肢缺血症患者可進行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
醣聯(4168)、尖端醫與慈濟攜手合作,昨(21)日三方正式簽署「間質幹細胞腦損傷臨床試驗授權暨CAR-T免疫療法合作協議」,將正式揮軍幹細胞治療、CAR-T抗癌市場。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及慈濟醫療志業基金會執行長林俊龍昨日共同出席簽約儀式,並代表簽約。未來,慈濟與尖端醫簽訂間質幹細胞治療腦損傷授權外,三方合作將以台灣醣聯所開發的癌症特異醣抗原抗體,與尖端醫免疫細胞優化技術,加上慈濟的臨床資源等,共同縮短CAR-T技術的開發時程。
據悉,尖端醫去年已與花蓮慈濟醫院策略聯盟,進行幹細胞相關研究,雙方也將利用間質幹細胞針對急性出血性中風進行臨床試驗。
在產品開發進度上,目前由慈濟醫院將臨床研究成果授權予尖端醫進行臨床試驗申請與開發,預計在今年完成臨床前試驗,有望加速進入臨床試驗,並拓展幹細胞在再生醫學領域的應用。
至於CAR-T方面,醣聯特殊抗醣抗體及尖端醫多年幹細胞研究,將切入實體腫瘤治療領域,未來將針對腫瘤細胞的抗體開發與免疫細胞培養是CAR-T療法關鍵。
醣聯擁有「特殊腫瘤醣質抗原」技術,醣聯、尖端醫雙方已利用「抗醣抗體」開發多株具專一性且能辨識特殊腫瘤之CAR-T細胞。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及慈濟醫療志業基金會執行長林俊龍昨日共同出席簽約儀式,並代表簽約。未來,慈濟與尖端醫簽訂間質幹細胞治療腦損傷授權外,三方合作將以台灣醣聯所開發的癌症特異醣抗原抗體,與尖端醫免疫細胞優化技術,加上慈濟的臨床資源等,共同縮短CAR-T技術的開發時程。
據悉,尖端醫去年已與花蓮慈濟醫院策略聯盟,進行幹細胞相關研究,雙方也將利用間質幹細胞針對急性出血性中風進行臨床試驗。
在產品開發進度上,目前由慈濟醫院將臨床研究成果授權予尖端醫進行臨床試驗申請與開發,預計在今年完成臨床前試驗,有望加速進入臨床試驗,並拓展幹細胞在再生醫學領域的應用。
至於CAR-T方面,醣聯特殊抗醣抗體及尖端醫多年幹細胞研究,將切入實體腫瘤治療領域,未來將針對腫瘤細胞的抗體開發與免疫細胞培養是CAR-T療法關鍵。
醣聯擁有「特殊腫瘤醣質抗原」技術,醣聯、尖端醫雙方已利用「抗醣抗體」開發多株具專一性且能辨識特殊腫瘤之CAR-T細胞。
尖端醫(4186)昨(21)日與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及台灣醣聯舉 行「間質幹細胞腦損傷臨床試驗授權暨CAR-T免疫療法合作簽約儀式 」。尖端醫表示,三方合作將以台灣醣聯所開發的癌症特異醣抗原抗 體,與尖端醫免疫細胞優化技術,加上慈濟的臨床資源等,共同縮短 CAR-T技術的開發。
尖端醫蘇文龍董事長強調,除將此間質幹細胞技術用於出血性中風 治療外,未來將發展各類腦部神經損傷,以及自體免疫與退化性關節 炎等疾病。
尖端醫2017年與花蓮慈濟醫院結為策略聯盟,共同進行幹細胞相關 研究,雙方簽約將利用間質幹細胞針對急性出血性中風進行臨床試驗 。
尖端醫指出,雙方合作投入利用間質幹細胞治療出血性中風相關研 究發現,經慈濟專利技術MitoBurst培養之間質幹細胞能有效降低出 血狀況、並加速清除血塊,在實驗室與臨床前動物試驗中均表現出良 好的治療效果。
目前正加速研發腳步,並由慈濟醫院將臨床研究成果授權予尖端醫 進行臨床試驗申請與開發,預計今年完成臨床前試驗,有望加速進入 臨床試驗。
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邱琮朗主任表示,台灣每年有約七萬名出血性中 風病患,許多病患在傳統治療方式下治療效果有限,希望透過開發此 治療技術,改善出血性中風治療效果。
尖端醫蘇文龍董事長強調,除將此間質幹細胞技術用於出血性中風 治療外,未來將發展各類腦部神經損傷,以及自體免疫與退化性關節 炎等疾病。
尖端醫2017年與花蓮慈濟醫院結為策略聯盟,共同進行幹細胞相關 研究,雙方簽約將利用間質幹細胞針對急性出血性中風進行臨床試驗 。
尖端醫指出,雙方合作投入利用間質幹細胞治療出血性中風相關研 究發現,經慈濟專利技術MitoBurst培養之間質幹細胞能有效降低出 血狀況、並加速清除血塊,在實驗室與臨床前動物試驗中均表現出良 好的治療效果。
目前正加速研發腳步,並由慈濟醫院將臨床研究成果授權予尖端醫 進行臨床試驗申請與開發,預計今年完成臨床前試驗,有望加速進入 臨床試驗。
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邱琮朗主任表示,台灣每年有約七萬名出血性中 風病患,許多病患在傳統治療方式下治療效果有限,希望透過開發此 治療技術,改善出血性中風治療效果。
興櫃雙低股 逆勢領漲 擁低股價、低基期題材 岱煒上周飆逾30% 鎧鉅、研鼎表現強勢
台股上周周線跌225點,櫃買指數同步挫4.2%,買氣大幅下滑,累計興櫃市場僅53檔收漲,低基期、低股價的雙低股出頭,如岱煒(6475)、鎧鉅、研鼎等,表現強勢。
上周興櫃市場跌多漲少,逾百檔個股下跌,漲幅領先的十大股票,依序為岱煒、鎧鉅、研鼎、州巧、天正國際、尖端醫、東元精電、德河、台康生技和沅聖。
岱煒是連接器廠,主要生產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的顯示螢幕、觸控螢幕、照相模組等訊號用連接器。近期連接器廠普遍走跌,低基期股有撐,岱煒股價自低檔放量,短短一周,交易均價上漲三成,3月底以來,更大漲近九成。
鎧鉅是機械、植牙刀具、複合式棒料及PCB銑刀等組件研發與生產廠,受惠機械刀具需求回升,鎧鉅去年營收迭創新高,今年前三月,合併營收6,016萬元,也較去年同期增9%,股價同樣低檔上漲。
研鼎是研勤旗下轉投資公司,由於穿戴平台、智慧手環銷售顯著成長,日前公布去年研鼎稅後純益翻倍,每股純益(EPS)2.45元,創掛牌新高。
研鼎版圖擴及兩岸,來自大陸營收占比超過六成,晉升中國金九銀十、雙十一等消費商機指標股。為進一步拓展市場,研鼎3月攜手中華電旗下是方電訊、IBM及資策會,開發華人智慧健康雲平台,提升穿戴產品需求。
州巧專注光電與資訊業使用的金屬沖壓機構零組件生產,是國內TFT(薄膜式電晶體)光電用沖壓零組件大廠。
州巧前三月合併營收8.8億元,年減2.7%,相對去年同期減幅縮小,加上股價偏低,3月以來,也逆勢走出波段。
台股上周周線跌225點,櫃買指數同步挫4.2%,買氣大幅下滑,累計興櫃市場僅53檔收漲,低基期、低股價的雙低股出頭,如岱煒(6475)、鎧鉅、研鼎等,表現強勢。
上周興櫃市場跌多漲少,逾百檔個股下跌,漲幅領先的十大股票,依序為岱煒、鎧鉅、研鼎、州巧、天正國際、尖端醫、東元精電、德河、台康生技和沅聖。
岱煒是連接器廠,主要生產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的顯示螢幕、觸控螢幕、照相模組等訊號用連接器。近期連接器廠普遍走跌,低基期股有撐,岱煒股價自低檔放量,短短一周,交易均價上漲三成,3月底以來,更大漲近九成。
鎧鉅是機械、植牙刀具、複合式棒料及PCB銑刀等組件研發與生產廠,受惠機械刀具需求回升,鎧鉅去年營收迭創新高,今年前三月,合併營收6,016萬元,也較去年同期增9%,股價同樣低檔上漲。
研鼎是研勤旗下轉投資公司,由於穿戴平台、智慧手環銷售顯著成長,日前公布去年研鼎稅後純益翻倍,每股純益(EPS)2.45元,創掛牌新高。
研鼎版圖擴及兩岸,來自大陸營收占比超過六成,晉升中國金九銀十、雙十一等消費商機指標股。為進一步拓展市場,研鼎3月攜手中華電旗下是方電訊、IBM及資策會,開發華人智慧健康雲平台,提升穿戴產品需求。
州巧專注光電與資訊業使用的金屬沖壓機構零組件生產,是國內TFT(薄膜式電晶體)光電用沖壓零組件大廠。
州巧前三月合併營收8.8億元,年減2.7%,相對去年同期減幅縮小,加上股價偏低,3月以來,也逆勢走出波段。
尖端醫今年將拚翻轉,期許業績邁入成長期。尖端醫表示,該公司今年起在國際合作領域將有些成果,包括檢驗試劑銷售、新藥產品授權等,其中,毒品檢驗試劑已經與特定國家洽談採購,若順利,上半年應該可以繳出成績單。
尖端醫分割自生技中心,成立於2000年,董事長為蘇文龍,其前身為生技中心的檢測部門,若要追溯,則尖端醫成立迄今已逾33年;目前,尖端醫業務方面包括臍帶血幹細胞儲存、各類毒物檢驗試劑開發製造與銷售,另外也切入新藥開發領域。
另外,尖端醫去年慈濟醫院完成「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成果發表暨專利授權簽署後,雙方合作切入腦出血性中風、再生醫學等困難疾病領域。
從檢驗試劑起家的尖端醫在臍帶血累積逾十年的幹細胞研究能量,近年來切入新藥開發,藉由臍帶血的細胞保存及增生技術能量跨足蛋白質新藥研發,近期積極全球指標夥伴洽談授權,期待很快有好消息。
尖端醫旗下開發的新藥為TAT-HOXB4造血幹細胞生長因子,適用領域極廣,包括抗癌輔助、骨髓移植等,其機轉是提升造血幹細胞的效能,讓癌症病患在化療後,仍能迅速完成造血,其市場規模可望伴隨癌症藥市場而擴大,因此受到國際夥伴青睞。
至於毒物檢驗試劑部分,尖端醫表示,近年來許多國家毒品為禍甚烈、毒梟猖獗,而毒品檢驗試劑是為毒品把關的重要工具,尖端醫開發的檢驗試劑產品能精確且簡便的驗出毒物,近期已經洽談國際採購,預期將有些成果。
尖端醫去年由於新藥開發支出仍大,前三季稅後虧損約6,500萬元,每股淨損1.09元,若國際檢驗試劑採購案洽談順利,今年的虧損可望逐步縮小,甚至出現翻轉的契機,表現有待近一步關注。至於掛牌轉上櫃的計畫,尖端醫表示,該公司正積極規劃中,今年上半年會有初步定案,最快今年底、明年初可望掛牌上櫃,因此,今年也將有若干募資計畫,也希望引進具有競爭力的戰略夥伴,為公司未來的營運加分。
尖端醫分割自生技中心,成立於2000年,董事長為蘇文龍,其前身為生技中心的檢測部門,若要追溯,則尖端醫成立迄今已逾33年;目前,尖端醫業務方面包括臍帶血幹細胞儲存、各類毒物檢驗試劑開發製造與銷售,另外也切入新藥開發領域。
另外,尖端醫去年慈濟醫院完成「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成果發表暨專利授權簽署後,雙方合作切入腦出血性中風、再生醫學等困難疾病領域。
從檢驗試劑起家的尖端醫在臍帶血累積逾十年的幹細胞研究能量,近年來切入新藥開發,藉由臍帶血的細胞保存及增生技術能量跨足蛋白質新藥研發,近期積極全球指標夥伴洽談授權,期待很快有好消息。
尖端醫旗下開發的新藥為TAT-HOXB4造血幹細胞生長因子,適用領域極廣,包括抗癌輔助、骨髓移植等,其機轉是提升造血幹細胞的效能,讓癌症病患在化療後,仍能迅速完成造血,其市場規模可望伴隨癌症藥市場而擴大,因此受到國際夥伴青睞。
至於毒物檢驗試劑部分,尖端醫表示,近年來許多國家毒品為禍甚烈、毒梟猖獗,而毒品檢驗試劑是為毒品把關的重要工具,尖端醫開發的檢驗試劑產品能精確且簡便的驗出毒物,近期已經洽談國際採購,預期將有些成果。
尖端醫去年由於新藥開發支出仍大,前三季稅後虧損約6,500萬元,每股淨損1.09元,若國際檢驗試劑採購案洽談順利,今年的虧損可望逐步縮小,甚至出現翻轉的契機,表現有待近一步關注。至於掛牌轉上櫃的計畫,尖端醫表示,該公司正積極規劃中,今年上半年會有初步定案,最快今年底、明年初可望掛牌上櫃,因此,今年也將有若干募資計畫,也希望引進具有競爭力的戰略夥伴,為公司未來的營運加分。
CAR-T夯,有優勢也有挑戰,且看台廠如何突圍。本月18日,從生技中心分割出來的兄弟公司醣聯、尖端醫公告,兩家公司將開發CAR-T療法,並進行國際授權。據悉,醣聯與尖端醫將以「醣抗原」作為CAR-T的標靶,專家認為,其抗原特異性將可望為台廠CAR-T療法另闢蹊徑,引來國際大廠關注。
醣抗原作為癌症標靶,在台灣生醫界並非新鮮事,其中,浩鼎、醣聯等公司,就是聚焦該領域,以開發抗癌抗體新藥,但以之開發CAR-T療法卻仍少見。
醣聯表示,目前已有多種已被鑑定的癌症相關醣抗原(TACA),只要找出具有優越的專一性的醣抗原,也就是只表現在癌細胞,而不表現在正常細胞的抗原,即能透過獨特的篩選技術,找到相對應的抗體,開發出優越的抗癌產品。
據悉,醣聯的技術顧問箱守仙一郎博士(Sen-Itiroh Hakomori)於1990年代初期在大腸癌細胞表面發現獨特的醣質抗原,目前該項技術及相關專利已由美國華盛頓大學之研究機構The Biomembrane Institute(TBI)全球專屬授權給醣聯。
業界指出,目前CAR-T只在血癌領域治療較為突出,譬如諾華(Novartis)、凱特(KITE)已經上市的產品,都是針對抗原CD19作為標靶,但這種抗原卻不僅表現在大多數血癌、淋巴癌細胞上,也表現在正常B細胞上,因此,雖然上述產品在臨床上的數據極為搶眼,其患者治療後的照顧也成了一個重大問題。
反觀實體腫瘤,醣抗原就成為主要角色。醣聯表示,該公司已經開發出多種具有特異專一性的醣單株抗體,未來只要結合尖端醫擅長的細胞培養能力,即可發展出針對實體腫瘤的有效CAR-T療法,而他們率先聯手切入的,就是消化系統的癌症,這類癌症細胞的醣抗原表現最多。因此,以醣抗原所開發出的CAR-T細胞療法,其副作用也可大幅降低。
此外,特殊抗體改造成CAR-T療法,除了可以提升療效,也可降低毒性(即副作用)。醣聯表示,CAR-T工程改造過的抗體,屬於「單鏈抗體」(scFv)與一般正常的Y型抗體(IgG)比較,與正常細胞的結合力相對較低,換言之,過去失敗的抗體藥,或許也能以此法改造而敗部復活。
醣抗原作為癌症標靶,在台灣生醫界並非新鮮事,其中,浩鼎、醣聯等公司,就是聚焦該領域,以開發抗癌抗體新藥,但以之開發CAR-T療法卻仍少見。
醣聯表示,目前已有多種已被鑑定的癌症相關醣抗原(TACA),只要找出具有優越的專一性的醣抗原,也就是只表現在癌細胞,而不表現在正常細胞的抗原,即能透過獨特的篩選技術,找到相對應的抗體,開發出優越的抗癌產品。
據悉,醣聯的技術顧問箱守仙一郎博士(Sen-Itiroh Hakomori)於1990年代初期在大腸癌細胞表面發現獨特的醣質抗原,目前該項技術及相關專利已由美國華盛頓大學之研究機構The Biomembrane Institute(TBI)全球專屬授權給醣聯。
業界指出,目前CAR-T只在血癌領域治療較為突出,譬如諾華(Novartis)、凱特(KITE)已經上市的產品,都是針對抗原CD19作為標靶,但這種抗原卻不僅表現在大多數血癌、淋巴癌細胞上,也表現在正常B細胞上,因此,雖然上述產品在臨床上的數據極為搶眼,其患者治療後的照顧也成了一個重大問題。
反觀實體腫瘤,醣抗原就成為主要角色。醣聯表示,該公司已經開發出多種具有特異專一性的醣單株抗體,未來只要結合尖端醫擅長的細胞培養能力,即可發展出針對實體腫瘤的有效CAR-T療法,而他們率先聯手切入的,就是消化系統的癌症,這類癌症細胞的醣抗原表現最多。因此,以醣抗原所開發出的CAR-T細胞療法,其副作用也可大幅降低。
此外,特殊抗體改造成CAR-T療法,除了可以提升療效,也可降低毒性(即副作用)。醣聯表示,CAR-T工程改造過的抗體,屬於「單鏈抗體」(scFv)與一般正常的Y型抗體(IgG)比較,與正常細胞的結合力相對較低,換言之,過去失敗的抗體藥,或許也能以此法改造而敗部復活。
抗體藥開發公司醣聯近日宣布與兄弟公司尖端醫攜手,以各自的專長跨入當紅的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迄今,台灣已經有七家生醫公司陸續宣布跨入此領域;業界指出,國內還有許多CAR-T公司「潛水」,尚未正式浮上檯面,今明兩年,台灣切入CAR-T療法的公司,可望陸續揭開面紗,屆時聚落也將更顯著,面對國際市場也將會有競爭力。
在生意模式上,醣聯與尖端醫合作開發CAR-T抗癌產品,只做前段的開發,只要開發出特殊的產品,就授權給國際上有興趣的公司。由於國際上的CAR-T研究在實體腫瘤的開發領域仍少,因此具有利基。
近期,國際上掀起一陣CAR-T藥廠的併購風潮,近期繼抗病毒大廠Gilead以119億美元收購CAR-T公司Kite之後,近期也傳出國際大藥廠賽基(Celgene)有意併購另一家CAR-T公司朱諾(JUNO),有分析師認為,併購可能性極大,且金額也可能落在百億美元之譜。
業界指出,CAR-T的開發門檻除了須找到具專一性的單株抗體外,另有幾個關鍵,一是透過基因工程,編寫共刺激分子開發專利,以刺激T細胞增生分裂;其二、細胞的培養與放大,第三、在臨床階段,對收案患者的醫療照護,則需投入一定的人力與物力。因此,醣聯與尖端醫的合作屬於優勢互補,並選擇在前段開發後,就授權給國際生醫公司,對台廠而言是相對較好的模式。
在生意模式上,醣聯與尖端醫合作開發CAR-T抗癌產品,只做前段的開發,只要開發出特殊的產品,就授權給國際上有興趣的公司。由於國際上的CAR-T研究在實體腫瘤的開發領域仍少,因此具有利基。
近期,國際上掀起一陣CAR-T藥廠的併購風潮,近期繼抗病毒大廠Gilead以119億美元收購CAR-T公司Kite之後,近期也傳出國際大藥廠賽基(Celgene)有意併購另一家CAR-T公司朱諾(JUNO),有分析師認為,併購可能性極大,且金額也可能落在百億美元之譜。
業界指出,CAR-T的開發門檻除了須找到具專一性的單株抗體外,另有幾個關鍵,一是透過基因工程,編寫共刺激分子開發專利,以刺激T細胞增生分裂;其二、細胞的培養與放大,第三、在臨床階段,對收案患者的醫療照護,則需投入一定的人力與物力。因此,醣聯與尖端醫的合作屬於優勢互補,並選擇在前段開發後,就授權給國際生醫公司,對台廠而言是相對較好的模式。
台灣醣聯昨(18)日與尖端醫分別公告,雙方將攜手開發CAR-T療法,將結合醣聯特殊抗醣抗體及尖端醫多年幹細胞研究,切入實體腫瘤治療領域,搶攻150億美元市場商機。
業界指出,這是台廠切入CAR-T治療領域以來,繼育世博、震泰之後,第二次有兩家公司攜手合作,顯示出CAR-T熱度持續升溫,台廠在此領域也逐漸形成聚落。
CAR-T屬於免疫療法一環,對治療血癌、淋巴癌有高治癒率,在國際生醫業異軍突起。抗體開發、細胞培養是CAR-T療法關鍵,醣聯長於抗體篩選、尖端醫擅長細胞培養。
尖端醫、醣聯都是生技中心技分割獨立的公司,尖端醫近年除檢驗事業,也投入細胞保存與細胞治療開發;醣聯是創辦人張東玄以抗體技術再衍生出的單株抗體藥物開發公司,在抗醣質抗體開發有成,並已授權日本大廠。
此次雙方將「抗醣抗體」製作為具專一性且能辨識特殊腫瘤之CAR-T細胞,未來開發完成後,透過共同合作,進入免疫治療市場並推動後續國際授權。
雙方攜手進入CAR-T開發,有別於其他藥廠產品針對CD19、CD22抗原,由於醣聯擁有「特殊腫瘤醣質抗原」技術,結合癌症醣抗原與人源單株抗體開發抗癌抗體藥物,在抗體開發領域已有成功經驗。
另外,尖端醫專注幹細胞研究多年,將結合醣聯特殊抗醣抗體,將抗醣抗體製作為具有專一性、能辨識特殊腫瘤之CAR-T細胞,雙方預計今年啟動前導開發。
在選擇適應症上,尖端醫表示,將針對消化器官癌,如大腸直腸癌、胃癌等進行開發,並建立篩選平台,未來預計依照授權日本藥廠模式,將篩選出來的早期CAR-T標的授權國際藥廠。
國內投入CAR-T治療領域產品開發的廠商還有育世博、震泰,也合作開發產品;另外,源一則攜手德國科隆大學切入實體腫瘤治療領域,還有鑫品生醫已在大陸聊城人民醫院進行人體臨床研究,日前也公布治療爭的數據,未來規劃先在大陸單一醫院執行治療。
業界指出,這是台廠切入CAR-T治療領域以來,繼育世博、震泰之後,第二次有兩家公司攜手合作,顯示出CAR-T熱度持續升溫,台廠在此領域也逐漸形成聚落。
CAR-T屬於免疫療法一環,對治療血癌、淋巴癌有高治癒率,在國際生醫業異軍突起。抗體開發、細胞培養是CAR-T療法關鍵,醣聯長於抗體篩選、尖端醫擅長細胞培養。
尖端醫、醣聯都是生技中心技分割獨立的公司,尖端醫近年除檢驗事業,也投入細胞保存與細胞治療開發;醣聯是創辦人張東玄以抗體技術再衍生出的單株抗體藥物開發公司,在抗醣質抗體開發有成,並已授權日本大廠。
此次雙方將「抗醣抗體」製作為具專一性且能辨識特殊腫瘤之CAR-T細胞,未來開發完成後,透過共同合作,進入免疫治療市場並推動後續國際授權。
雙方攜手進入CAR-T開發,有別於其他藥廠產品針對CD19、CD22抗原,由於醣聯擁有「特殊腫瘤醣質抗原」技術,結合癌症醣抗原與人源單株抗體開發抗癌抗體藥物,在抗體開發領域已有成功經驗。
另外,尖端醫專注幹細胞研究多年,將結合醣聯特殊抗醣抗體,將抗醣抗體製作為具有專一性、能辨識特殊腫瘤之CAR-T細胞,雙方預計今年啟動前導開發。
在選擇適應症上,尖端醫表示,將針對消化器官癌,如大腸直腸癌、胃癌等進行開發,並建立篩選平台,未來預計依照授權日本藥廠模式,將篩選出來的早期CAR-T標的授權國際藥廠。
國內投入CAR-T治療領域產品開發的廠商還有育世博、震泰,也合作開發產品;另外,源一則攜手德國科隆大學切入實體腫瘤治療領域,還有鑫品生醫已在大陸聊城人民醫院進行人體臨床研究,日前也公布治療爭的數據,未來規劃先在大陸單一醫院執行治療。
近期歐洲和南韓爆發芬普尼農藥汙染雞蛋風暴,也在國內傳災情;由行政院農業試驗所技轉給生技公司尖端醫「芬普尼農藥免疫快篩技術」,可於十分鐘,就能檢驗雞蛋是否含芬普尼殘留。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此產品在進行商品開發,預計最快在年底可以上市。國內毒雞蛋事件頻出,繼戴奧辛事件後,本省養雞密度最高的彰化又有三所蛋雞場被驗出雞蛋殘留農藥芬普尼,且殘留量超過歐盟標準值30倍(歐盟標準5ppb)。
歐洲、南韓爆發芬普尼農藥污染雞蛋風暴,台灣也傳災情,尖端醫 (4186)旗下食安檢測業務再推進。董事長蘇文龍表示,由行政院農 業試驗所技轉尖端醫芬普尼農藥免疫快篩技術,可於10分鐘檢驗雞蛋 是否含芬普尼殘留,此產品正進行商品開發,預計最快年底上市。
芬普尼為一種殺蟲劑,動物實驗證實會致甲狀腺腫瘤,屬風險較高 藥劑,農業上已限制其使用範圍。此次彰化驗出的雞蛋中,芬普尼高 達153ppb,食藥署指出60公斤成人一天只要吃一顆半就會超標,孩童 則只能攝取0.75顆就會超標。
蘇文龍表示,尖端醫多年來投入食品快篩試劑的研發,這次農委會 農業試驗所研發之新一代芬普尼農藥免疫快篩技術已授權給尖端醫, 正進行快篩試劑商品開發,預計最快在年底可以上市。
蘇文龍說,現行若使用化學法(公告方法)檢測芬普尼殘留,時間 短則一天、長則一周,檢驗成本至少數千元。尖端醫芬普尼快篩試劑 可於10分鐘就可確知是否殘其農藥殘留,最適合蛋商、生鮮蔬果採購 人員,也可滿足食品加工廠、超市、飯店、學校、公司團體、社區家 庭等進行自主管理快速檢測的需求。
芬普尼為一種殺蟲劑,動物實驗證實會致甲狀腺腫瘤,屬風險較高 藥劑,農業上已限制其使用範圍。此次彰化驗出的雞蛋中,芬普尼高 達153ppb,食藥署指出60公斤成人一天只要吃一顆半就會超標,孩童 則只能攝取0.75顆就會超標。
蘇文龍表示,尖端醫多年來投入食品快篩試劑的研發,這次農委會 農業試驗所研發之新一代芬普尼農藥免疫快篩技術已授權給尖端醫, 正進行快篩試劑商品開發,預計最快在年底可以上市。
蘇文龍說,現行若使用化學法(公告方法)檢測芬普尼殘留,時間 短則一天、長則一周,檢驗成本至少數千元。尖端醫芬普尼快篩試劑 可於10分鐘就可確知是否殘其農藥殘留,最適合蛋商、生鮮蔬果採購 人員,也可滿足食品加工廠、超市、飯店、學校、公司團體、社區家 庭等進行自主管理快速檢測的需求。
呼應精準醫療政策,台塑生醫及普生、訊聯等檢測業務加速發展, 瞄準肝、血液癌細胞及產前檢測等基因檢測、健康升級領域。其中, 台塑生醫年底將推出肺癌檢驗試劑上市銷售,明年另有一大腸癌檢驗 試劑開發完成;至於普生BioFibroScoreR、Pre-S、HER2等相關檢測 產品推廣已順利打進中東、中國與印尼等主要銷售市場。
台塑生醫搶攻毒品快速檢驗
此外,台塑生醫、尖端醫戒毒檢測也力圖改善社會毒品驟升壓力。 台塑生醫在藥物濫用(毒品)快速檢驗試劑除有尿液檢驗提供軍警、 教育單位進行查緝、防治外,配合行政院提出「新世代反毒策略」, 開發唾液篩檢用毒品快速檢驗試劑,目前此類檢驗台灣市佔逾50%。
台塑生醫耕耘涵蓋臨床生化類、免疫類檢驗、快速檢驗類、血庫用 檢驗及分子生物類檢驗試劑五項體外診斷試劑,共有73張許可證。
基於台灣約55%肺腺癌患者帶有EGFR基因突變,台塑生醫規劃年底 前上市銷售的EGFR基因突變檢測試劑是藉由檢測肺腺癌之EGFR(Epi 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的第18至21位點是否有基因突變 ,再決定患者是採用標靶藥物(如Iressa艾瑞莎)或是採傳統化療來 進行醫治。
台塑生醫開發大腸癌檢驗試劑
對於威脅日益升高的大腸癌,台塑生醫則有K-RAS基因突變檢測試 劑,可準確預測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使用標靶藥物(表皮生長因子 抑制劑)的療效,使病患精準用藥,節省不必要的醫療開銷,預定1 07年開發完成。
此外,因應防疫需求,台塑生醫開發及銷售「流感快篩檢驗試劑( 含A、B型流感)」及「腸病毒快篩檢驗試劑」等產品,於各級醫院及 基層診所使用,以期達到早期篩檢診斷和及時用藥,目前台灣市佔達 50%以上。
台塑生醫表示,中期發展朝三方向推動,包括擴大延伸開發一系列 「分生試劑」品項,掌握推動精準醫療的關鍵核心技術。另跨入OTC (開架市售/非診所用)用檢驗試劑開發,及其他非人體用檢驗試劑 (如農畜漁牧業用)開發研究。
訊聯建立產前檢測大數據庫
此外,長期耕耘臍帶血銀行與產前檢測的訊聯,已累積超過100萬 以上的母嬰資料庫,藉此把精準醫療瞄準延伸產前檢測的大數據庫價 值,從一次性擴展至重複性使用,供個人與家族重複使用。
訊聯重新定位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NIPT),推出新一代「N IPT+X」檢測加值版, 可同時保留精準醫學、細胞治療的3種重要元 素:新生兒幹細胞,DNA儲存與DNA分析,在生命不同階段進行分析應 用。對當前少子化、高齡產婦趨勢,增添更為健康的發展環境。
台塑生醫搶攻毒品快速檢驗
此外,台塑生醫、尖端醫戒毒檢測也力圖改善社會毒品驟升壓力。 台塑生醫在藥物濫用(毒品)快速檢驗試劑除有尿液檢驗提供軍警、 教育單位進行查緝、防治外,配合行政院提出「新世代反毒策略」, 開發唾液篩檢用毒品快速檢驗試劑,目前此類檢驗台灣市佔逾50%。
台塑生醫耕耘涵蓋臨床生化類、免疫類檢驗、快速檢驗類、血庫用 檢驗及分子生物類檢驗試劑五項體外診斷試劑,共有73張許可證。
基於台灣約55%肺腺癌患者帶有EGFR基因突變,台塑生醫規劃年底 前上市銷售的EGFR基因突變檢測試劑是藉由檢測肺腺癌之EGFR(Epi 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的第18至21位點是否有基因突變 ,再決定患者是採用標靶藥物(如Iressa艾瑞莎)或是採傳統化療來 進行醫治。
台塑生醫開發大腸癌檢驗試劑
對於威脅日益升高的大腸癌,台塑生醫則有K-RAS基因突變檢測試 劑,可準確預測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使用標靶藥物(表皮生長因子 抑制劑)的療效,使病患精準用藥,節省不必要的醫療開銷,預定1 07年開發完成。
此外,因應防疫需求,台塑生醫開發及銷售「流感快篩檢驗試劑( 含A、B型流感)」及「腸病毒快篩檢驗試劑」等產品,於各級醫院及 基層診所使用,以期達到早期篩檢診斷和及時用藥,目前台灣市佔達 50%以上。
台塑生醫表示,中期發展朝三方向推動,包括擴大延伸開發一系列 「分生試劑」品項,掌握推動精準醫療的關鍵核心技術。另跨入OTC (開架市售/非診所用)用檢驗試劑開發,及其他非人體用檢驗試劑 (如農畜漁牧業用)開發研究。
訊聯建立產前檢測大數據庫
此外,長期耕耘臍帶血銀行與產前檢測的訊聯,已累積超過100萬 以上的母嬰資料庫,藉此把精準醫療瞄準延伸產前檢測的大數據庫價 值,從一次性擴展至重複性使用,供個人與家族重複使用。
訊聯重新定位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NIPT),推出新一代「N IPT+X」檢測加值版, 可同時保留精準醫學、細胞治療的3種重要元 素:新生兒幹細胞,DNA儲存與DNA分析,在生命不同階段進行分析應 用。對當前少子化、高齡產婦趨勢,增添更為健康的發展環境。
因應國內吸毒惡化趨勢,尖端醫聚焦深耕新興毒品檢驗技術、初篩檢驗試劑K2(辣大麻)大麻、甲基安非他命、搖頭丸…等定性檢測,5分鐘可完成判讀,訴求毒品檢驗一條龍整合優勢。
尖端醫表示,據衛福部食藥署分析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發現,國內藥物濫用前3名安非他命、愷他命(K他命)、海洛因,但檢出新興毒品不斷攀升,成分以俗稱「喪屍藥」的「合成卡西酮類」為大宗,如有名的「浴鹽(BathSalts)」、「喵喵(Mephedrone)」等,過去7年成長幅度高達約35.5倍。
檢警調送驗案件中,含合成卡西酮類比例,從2010年增加14.2%,混雜2種以上成分者增加89.9%。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指出,為協助政府及市場需求,推出K2(辣大麻)快篩試劑,其商品化概念類似驗孕劑,操作方便、靈敏度高、也無需儀器,只需受測者尿液,將其滴入快篩檢測試劑中,5分鐘可知是否含K2(辣大麻)代謝物成份。
K2(辣大麻)在我國列為第3級管制藥品,吸食者將出現神智不清、嘔吐等情況,加上走路緩慢。蘇文龍說,目前尖端醫快篩檢測試劑可有效一次檢出大麻、甲基安非他命、搖頭丸、嗎啡/海洛因、愷他命等五合一及二合一產品,另可配合客製化需求,這些未來深具成長潛力,有助整體營業收入中比重。
尖端醫表示,據衛福部食藥署分析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發現,國內藥物濫用前3名安非他命、愷他命(K他命)、海洛因,但檢出新興毒品不斷攀升,成分以俗稱「喪屍藥」的「合成卡西酮類」為大宗,如有名的「浴鹽(BathSalts)」、「喵喵(Mephedrone)」等,過去7年成長幅度高達約35.5倍。
檢警調送驗案件中,含合成卡西酮類比例,從2010年增加14.2%,混雜2種以上成分者增加89.9%。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指出,為協助政府及市場需求,推出K2(辣大麻)快篩試劑,其商品化概念類似驗孕劑,操作方便、靈敏度高、也無需儀器,只需受測者尿液,將其滴入快篩檢測試劑中,5分鐘可知是否含K2(辣大麻)代謝物成份。
K2(辣大麻)在我國列為第3級管制藥品,吸食者將出現神智不清、嘔吐等情況,加上走路緩慢。蘇文龍說,目前尖端醫快篩檢測試劑可有效一次檢出大麻、甲基安非他命、搖頭丸、嗎啡/海洛因、愷他命等五合一及二合一產品,另可配合客製化需求,這些未來深具成長潛力,有助整體營業收入中比重。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