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公司新聞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積極推動中西醫整合醫療,結合西醫專業與經過驗證的中醫專長,幫助病人重獲新生,去年衛福部第一屆玉階獎榮獲領航貢獻獎,院長林欣榮獲得卓越貢獻獎,今年院長林欣榮更因整合細胞治療、再生醫學、智慧醫療、遠距醫療、災難緊急救護等領域,推動健康平權,榮獲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臺灣醫療典範獎。
院長林欣榮表示,「無病健康」是發展目標。花蓮慈濟醫院在中醫藥研究與開發上,成效顯著,其中治療惡性腦瘤新藥Cerebraca wafer即是當歸的純化物,已進入二期臨床試驗,於今年獲得國家新創獎肯定。近年因應COVID-19疫情研發淨斯本草飲,團隊也針對長新冠症狀研究,發現中草藥對糖尿病、巴金森氏症等的重要成果,獲國際期刊認可刊登。
目前,花蓮慈院與國內尖端醫、國璽等生技公司合作,通過衛福部核可的細胞治療計畫,適應症包括治療實體癌症第四期、經標準治療無效的第一至三期實體癌,及患有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軟骨缺損、脊髓損傷、皮下及軟組織缺損、慢性傷口、皮膚缺陷等病人,已累計15案。此外,基因暨幹細胞研製中心自製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已於今年度通過衛福部審查,是獲准自產細胞製劑進行特管辦法細胞治療的醫院。
林欣榮指出,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花蓮慈院在南港展覽1館4樓M619a攤位規畫特色醫療、細胞治療、智慧醫療、遠距醫療、國際醫療、創新研發與淨斯本草等主題。靜思書軒淨斯本草系列產品將於今(1)日上午11時舉辦新品發表會。
與花蓮慈院合作展出公司有尖端醫、永笙、國璽、宏騏實業、茂士榮再生醫療、世忻國際、長弘生物科技、和迅生命、宏潤生技、台灣粒線體等生技/製藥領域,商之器科技、遠傳電信、遠東醫電、NVIDIA、台灣雅培、鈦隼、桂冠、雄鷹、福寶科技等智慧科技/健康照護領域,以及大林慈濟醫院、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並聯合臨床醫師與各領域專家舉辦23場專業講座及免費中醫耳穴檢測、氣場能量檢測、骨密度QUS檢測(與台灣安進藥品合作)。
專家講座內容包括:淨斯本草新品發表及研究成果、雲端落地打造無圍牆醫院、美味營養新蔬食健康新生活、尖端特色醫療(腦部手術機器人創新科技、神經幹細胞再生與晶片刺激治療、CAR-T治療)、黃金蟲草研究發表、中西醫合療創新與系列研究成果、臨床細胞治療新趨勢(腦中風、脊髓損傷、再生運動醫學、美容醫學、特管法申請經驗分享等)、AI乳癌篩檢輔助、以資通訊科技驅動健保論人計酬制度、災難護理及緊急醫療、以及焦慮、憂鬱和失眠預防新觀念等經驗分享。
院長林欣榮表示,「無病健康」是發展目標。花蓮慈濟醫院在中醫藥研究與開發上,成效顯著,其中治療惡性腦瘤新藥Cerebraca wafer即是當歸的純化物,已進入二期臨床試驗,於今年獲得國家新創獎肯定。近年因應COVID-19疫情研發淨斯本草飲,團隊也針對長新冠症狀研究,發現中草藥對糖尿病、巴金森氏症等的重要成果,獲國際期刊認可刊登。
目前,花蓮慈院與國內尖端醫、國璽等生技公司合作,通過衛福部核可的細胞治療計畫,適應症包括治療實體癌症第四期、經標準治療無效的第一至三期實體癌,及患有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軟骨缺損、脊髓損傷、皮下及軟組織缺損、慢性傷口、皮膚缺陷等病人,已累計15案。此外,基因暨幹細胞研製中心自製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已於今年度通過衛福部審查,是獲准自產細胞製劑進行特管辦法細胞治療的醫院。
林欣榮指出,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花蓮慈院在南港展覽1館4樓M619a攤位規畫特色醫療、細胞治療、智慧醫療、遠距醫療、國際醫療、創新研發與淨斯本草等主題。靜思書軒淨斯本草系列產品將於今(1)日上午11時舉辦新品發表會。
與花蓮慈院合作展出公司有尖端醫、永笙、國璽、宏騏實業、茂士榮再生醫療、世忻國際、長弘生物科技、和迅生命、宏潤生技、台灣粒線體等生技/製藥領域,商之器科技、遠傳電信、遠東醫電、NVIDIA、台灣雅培、鈦隼、桂冠、雄鷹、福寶科技等智慧科技/健康照護領域,以及大林慈濟醫院、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並聯合臨床醫師與各領域專家舉辦23場專業講座及免費中醫耳穴檢測、氣場能量檢測、骨密度QUS檢測(與台灣安進藥品合作)。
專家講座內容包括:淨斯本草新品發表及研究成果、雲端落地打造無圍牆醫院、美味營養新蔬食健康新生活、尖端特色醫療(腦部手術機器人創新科技、神經幹細胞再生與晶片刺激治療、CAR-T治療)、黃金蟲草研究發表、中西醫合療創新與系列研究成果、臨床細胞治療新趨勢(腦中風、脊髓損傷、再生運動醫學、美容醫學、特管法申請經驗分享等)、AI乳癌篩檢輔助、以資通訊科技驅動健保論人計酬制度、災難護理及緊急醫療、以及焦慮、憂鬱和失眠預防新觀念等經驗分享。
為了提供全台民眾最準確又快速的個人健康現況,以及提升健康維護意識,佳闐集團攜手台灣粒線體與晁禾醫療於日前正式簽約合作,成立跨界合作平台,打造獨一無二的健康管理體系。此一平台藉由醫療界完美金三角的聯手,不僅將中醫及西醫合併,更運用台灣粒線體公司專利技術及晁禾醫療的醫療檢測儀器與雲端數據庫,充分掌握民眾健康;除了使用雲端數據及新世代的粒線體醫療科技開發符合民眾需求的產品外,在預防保健及健康照護方面,也為民眾個別提供增進健康的新方法,達到預防醫療的最佳效果!
針對此次大健康策略聯盟的合作案,佳闐集團著重於開發跟銷售最佳創新性、市場布局、整合行銷;而台灣粒線體將專注研發產品專利及量身訂做品項;加上晁禾醫療的檢測儀器和健康預測,將協助改善台灣民眾的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況,並引領台灣生技醫療產業走向世界的趨勢。台灣佳闐生技醫藥董事長周文斐表示,大健康策略聯盟除規畫在台灣實施,未來也會朝向國際發展,由於每個人的健康狀況不同,在透過健康管理平台針對性的檢測,藉由數據結果分析和統計,再提供民眾最有效的健康產品或保健建議,來協助及改善個人健康及生活品質!
目前佳闐集團擁有台灣粒線體及晁禾醫療公司,三方策略合作開發之保健產品及檢測儀器,在台灣及中國市場的獨家代理權,未來更會陸續推出醫學美容、醫藥健康、營養保健等相關產品,希望能夠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才是這合作案最大的意義。
針對此次大健康策略聯盟的合作案,佳闐集團著重於開發跟銷售最佳創新性、市場布局、整合行銷;而台灣粒線體將專注研發產品專利及量身訂做品項;加上晁禾醫療的檢測儀器和健康預測,將協助改善台灣民眾的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況,並引領台灣生技醫療產業走向世界的趨勢。台灣佳闐生技醫藥董事長周文斐表示,大健康策略聯盟除規畫在台灣實施,未來也會朝向國際發展,由於每個人的健康狀況不同,在透過健康管理平台針對性的檢測,藉由數據結果分析和統計,再提供民眾最有效的健康產品或保健建議,來協助及改善個人健康及生活品質!
目前佳闐集團擁有台灣粒線體及晁禾醫療公司,三方策略合作開發之保健產品及檢測儀器,在台灣及中國市場的獨家代理權,未來更會陸續推出醫學美容、醫藥健康、營養保健等相關產品,希望能夠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才是這合作案最大的意義。
瞄準預防保健時代需求,善於市場布局的佳闐生技醫療公司,欲結合台灣粒線體的醫藥研發能量,與晁禾醫療的經絡檢測技術,共同開發對應民眾實際需求的預防保健及健康照護產品。日前三方在台北維多利亞酒店舉辦簽約記者會,宣布策略聯盟,共同成立大健康平台,鎖定亞洲特別是中國大陸市場。
台灣粒線體董事長鄭漢中表示,粒線體好比人體細胞的「電池」,人體老化由粒線體開始。該公司是以粒線體醫療技術為研發核心的先行者,經濟部審定為「創新生技新藥公司」,已特別打造幾支新的功能性食品,欲透過此次聯盟,接觸中國大陸市場,預估3年後可貢獻年營收上億元。
晁禾醫療執行長林昶霆指出,經絡檢測儀(AETOSCAN)為中醫現代科技化的代表作,不但獲得德國IF設計大獎,更取得主管機關的二級專業醫療器材許可證;儀器簡單輕巧,連結雲端大數據即時運算,3分鐘可測出身體經絡狀況,獲得台安、長庚、恩主公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等各大醫療院所及連鎖藥妝店採用。
佳闐生技董事長周文斐強調,透過晁禾醫療的智能醫療服務,加上台灣粒線體的客製化研發能力,身為合作夥伴的佳闐,可推出真正符合現代人需求的保健產品,在預防醫學及健康照護方面,為大眾提供增進健康的新選擇;看好中國大陸市場,將透過直銷體系測試水溫。該公司在中國大陸的企業夥伴,預計今年取得直銷執照。
台灣粒線體董事長鄭漢中表示,粒線體好比人體細胞的「電池」,人體老化由粒線體開始。該公司是以粒線體醫療技術為研發核心的先行者,經濟部審定為「創新生技新藥公司」,已特別打造幾支新的功能性食品,欲透過此次聯盟,接觸中國大陸市場,預估3年後可貢獻年營收上億元。
晁禾醫療執行長林昶霆指出,經絡檢測儀(AETOSCAN)為中醫現代科技化的代表作,不但獲得德國IF設計大獎,更取得主管機關的二級專業醫療器材許可證;儀器簡單輕巧,連結雲端大數據即時運算,3分鐘可測出身體經絡狀況,獲得台安、長庚、恩主公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等各大醫療院所及連鎖藥妝店採用。
佳闐生技董事長周文斐強調,透過晁禾醫療的智能醫療服務,加上台灣粒線體的客製化研發能力,身為合作夥伴的佳闐,可推出真正符合現代人需求的保健產品,在預防醫學及健康照護方面,為大眾提供增進健康的新選擇;看好中國大陸市場,將透過直銷體系測試水溫。該公司在中國大陸的企業夥伴,預計今年取得直銷執照。
台灣粒線體的MondeSelection在1961年成立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是久負盛名、全球聞名的獎項,素有「食品界奧林匹克」之美譽,由具代表世界性食品品質評鑒機構-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國際級獨立的質量研究所評選,該組織集結近百名各界專家,針對參賽商品進行分析與評斷。內容除了品質外,產品的外觀、口味、味道、口感、實驗測試結果、包裝訴求、功效的公信力佐證、生產製造的認證、品質控管數據、品質測量方式等各方面評審與評分選出,擁有極高的公信力,獲譽為「品質評鑑界的米其林指標」,並授予國際認可品質標章,具有國際性、獨特性和前瞻性。
此次MondeSelection得獎產品正是從粒線體技術平台,以精準醫療及細胞治療觀點來設計,能精確提昇身體老化的粒線體活性,並與村樹國際簽訂策略夥伴,藉由創新傳直銷策略合作模式進行推廣,共同拓展大中華地區傳直銷藍海新市場。
成立於2014年3月的台灣粒線體公司,由創辨人鄭漢中博士擔任董事長,已開發出活化粒線體醫療等級保健產品、醫美產品。目前正著手進行治療類帕金森氏症及不孕症的研發計畫,同時也獲相關政府研發補助及多國專利保護,將與醫學中心進行臨床試驗,實現延長人類壽命的終極目標。
此次MondeSelection得獎產品正是從粒線體技術平台,以精準醫療及細胞治療觀點來設計,能精確提昇身體老化的粒線體活性,並與村樹國際簽訂策略夥伴,藉由創新傳直銷策略合作模式進行推廣,共同拓展大中華地區傳直銷藍海新市場。
成立於2014年3月的台灣粒線體公司,由創辨人鄭漢中博士擔任董事長,已開發出活化粒線體醫療等級保健產品、醫美產品。目前正著手進行治療類帕金森氏症及不孕症的研發計畫,同時也獲相關政府研發補助及多國專利保護,將與醫學中心進行臨床試驗,實現延長人類壽命的終極目標。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與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公司董事長鄭漢中日前舉行簽署合作意向書,共同宣布將台灣粒線體公司首創的粒線體活化技術,有機會隨之採用新應用技術來實現延緩發生失智的風險。
台灣粒線體公司表示,雙方合作事項,第一是研發粒線體幹細胞新藥;第二是在臨床試驗上的合作,包括以幹細胞治療類帕金森病人、其他目前臨床前動物實驗有潛力的幹細胞治療標的,以及諮詢顧問;第三是技術移轉。
目前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鄭漢中博士,進行粒線體研發與工程化應用技術平台的發展,已建立創新的粒線體分析技術平台及細胞治療產品製程技術平台,陸續與中國醫藥大學、中興大學、東華大學、馬階醫學院、花蓮慈濟醫院等,有多項研發計畫正在進行,其中粒線體分析技術平台已獲得ISO/TAF國際認證,細胞治療產品製程技術平台準備申請國際認證。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說,對於帕金森病人來說,目前的藥物使用,主要是減緩惡化,一旦到了藥物無法控制病情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深腦部刺激術(DBS),在腦部植入晶片治療,因此研究創新療法一直是帕金森團隊努力的方向。
台灣粒線體公司表示,雙方合作事項,第一是研發粒線體幹細胞新藥;第二是在臨床試驗上的合作,包括以幹細胞治療類帕金森病人、其他目前臨床前動物實驗有潛力的幹細胞治療標的,以及諮詢顧問;第三是技術移轉。
目前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鄭漢中博士,進行粒線體研發與工程化應用技術平台的發展,已建立創新的粒線體分析技術平台及細胞治療產品製程技術平台,陸續與中國醫藥大學、中興大學、東華大學、馬階醫學院、花蓮慈濟醫院等,有多項研發計畫正在進行,其中粒線體分析技術平台已獲得ISO/TAF國際認證,細胞治療產品製程技術平台準備申請國際認證。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說,對於帕金森病人來說,目前的藥物使用,主要是減緩惡化,一旦到了藥物無法控制病情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深腦部刺激術(DBS),在腦部植入晶片治療,因此研究創新療法一直是帕金森團隊努力的方向。
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公司(7447)獲准進駐新竹生醫園區,日前舉辦營運總部開幕茶會,包括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揮、法蝶化妝品董事長何海與各界專家學者齊聚。董事長鄭漢中表示,將凝聚國內產業能量,透過產學研合作平台,落實發展前瞻性的粒線體製劑應用於臨床治療上。
鄭漢中進一步指出,該公司為國內第一家以粒線體應用技術為平台,現已在帕金森氏症動物實驗上證實可使受損細胞的粒線體重新活化及修復,有效改善帕金森氏症的行為能力,預期藉由粒線體治療達到一般藥物無法完成的神經元再生及抑制神經細胞持續退化,造福類帕金森氏症患者。為實現「人類再生醫學」,利用粒線體技術治療疾病,其原理是利用粒線體置換方式,取代受損細胞的不健康粒線體,進而達到細胞功能恢復,目前已有英國同意將「粒線體轉移療法」合法化,以解決粒線體缺陷、老化的不孕問題,相信未來相關臨床治療應用將更廣,勢必引領新的細胞治療趨勢。
台灣粒線體公司預計明年啟動在台灣醫學中心進行細胞治療臨床試驗,主要針對帕金森氏症,目前也通過新竹縣SBIR的補助,接受行政院國發基金創業天使計劃、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創業育成輔導。
鄭漢中進一步指出,該公司為國內第一家以粒線體應用技術為平台,現已在帕金森氏症動物實驗上證實可使受損細胞的粒線體重新活化及修復,有效改善帕金森氏症的行為能力,預期藉由粒線體治療達到一般藥物無法完成的神經元再生及抑制神經細胞持續退化,造福類帕金森氏症患者。為實現「人類再生醫學」,利用粒線體技術治療疾病,其原理是利用粒線體置換方式,取代受損細胞的不健康粒線體,進而達到細胞功能恢復,目前已有英國同意將「粒線體轉移療法」合法化,以解決粒線體缺陷、老化的不孕問題,相信未來相關臨床治療應用將更廣,勢必引領新的細胞治療趨勢。
台灣粒線體公司預計明年啟動在台灣醫學中心進行細胞治療臨床試驗,主要針對帕金森氏症,目前也通過新竹縣SBIR的補助,接受行政院國發基金創業天使計劃、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創業育成輔導。
高齡化社會及退化性疾病患者成長,尤其神經退化性疾病,都與「粒線體」受到破壞及老化有關,其中全球罹患帕金森氏症人口達400萬人,65歲以上每100人就有1人,75歲以上每100人就有2人罹患,年齡越大,得到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比例就越高。
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7447)董事長鄭漢中表示,該公司致力於粒線體活化技術發展幹細胞生物製劑(MitoCell),和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系統退化症的臨床試驗;利用粒線體置換方式,以創新的細胞治療概念—粒線體生物製劑,取代受損細胞的不健康粒線體,進而達到細胞功能恢復。MitoCell和MitoBio(粒線體製劑)新藥技術已可有效治療患有帕金森氏症的老鼠,使受損細胞的粒線體重新活化及修復,有效改善帕金森氏症的病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醫院林欣榮院長及中興大學蘇鴻麟教授也出席日前該公司法說會,說明相關人體臨床試驗及研發的方向。
粒線體公司已有多項細胞治療產品技術,與中國醫藥大學、中興大學、東華大學、馬偕醫學院等多項研發計畫正在進行,建置符合GTP╱GLP規範的細胞治療實驗室,整合臨床應用需求與產品研發方向,預計將啟動在台灣醫學中心進行細胞治療臨床試驗,針對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系統退化症等神經系統疾病。
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7447)董事長鄭漢中表示,該公司致力於粒線體活化技術發展幹細胞生物製劑(MitoCell),和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系統退化症的臨床試驗;利用粒線體置換方式,以創新的細胞治療概念—粒線體生物製劑,取代受損細胞的不健康粒線體,進而達到細胞功能恢復。MitoCell和MitoBio(粒線體製劑)新藥技術已可有效治療患有帕金森氏症的老鼠,使受損細胞的粒線體重新活化及修復,有效改善帕金森氏症的病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醫院林欣榮院長及中興大學蘇鴻麟教授也出席日前該公司法說會,說明相關人體臨床試驗及研發的方向。
粒線體公司已有多項細胞治療產品技術,與中國醫藥大學、中興大學、東華大學、馬偕醫學院等多項研發計畫正在進行,建置符合GTP╱GLP規範的細胞治療實驗室,整合臨床應用需求與產品研發方向,預計將啟動在台灣醫學中心進行細胞治療臨床試驗,針對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系統退化症等神經系統疾病。
位於新竹生醫園區中的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7447),日前於喜來登飯店內舉辦法人說明會,當天吸引多家投顧及創投公司的興趣,並對該公司技術及發展抱以高度期望,其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北港醫院林欣榮院長及中興大學蘇鴻麟教授也出席法說會,說明人體臨床試驗及研發的方向。
會中提到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退化性疾病患者成長快速,尤其是神經退化性疾病,這都與粒線體受到破壞及老化有關,其中全球罹患帕金森氏症人口達400萬人,65歲以上每100人就有1人,75歲以上每100人就有2人罹患,所以年齡越大,得到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比例就越高。
而粒線體目前已有多項細胞治療產品技術,如幹細胞生物製劑(MitoCell)、粒線體生物製劑(MitoBio)等,會中亦公布動物實驗影片及臨床前試驗數據,引起大家的提問與關注。
該公司表示,粒線體生物製劑是一個創新的細胞治療概念,其原理是利用粒線體置換方式,取代受損細胞的不健康粒線體,進而達到細胞功能恢復,目前已有英國同意將「粒線體轉移療法」合法化,以解決粒線體缺陷、老化的不孕問題,相信未來相關臨床治療應用將更廣,誓必引領新的細胞治療趨勢。
粒線體於去年12月登錄創櫃板,與中國醫藥大學、中興大學、東華大學、馬偕醫學院等已有多項研發計畫正在進行,預計明年啟動在台灣醫學中心進行細胞治療臨床試驗,主要針對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系統退化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目前也通過新竹縣SBIR的補助,接受行政院國發基金創業天使計畫、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輔導,正在規畫IPO。
會中提到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退化性疾病患者成長快速,尤其是神經退化性疾病,這都與粒線體受到破壞及老化有關,其中全球罹患帕金森氏症人口達400萬人,65歲以上每100人就有1人,75歲以上每100人就有2人罹患,所以年齡越大,得到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比例就越高。
而粒線體目前已有多項細胞治療產品技術,如幹細胞生物製劑(MitoCell)、粒線體生物製劑(MitoBio)等,會中亦公布動物實驗影片及臨床前試驗數據,引起大家的提問與關注。
該公司表示,粒線體生物製劑是一個創新的細胞治療概念,其原理是利用粒線體置換方式,取代受損細胞的不健康粒線體,進而達到細胞功能恢復,目前已有英國同意將「粒線體轉移療法」合法化,以解決粒線體缺陷、老化的不孕問題,相信未來相關臨床治療應用將更廣,誓必引領新的細胞治療趨勢。
粒線體於去年12月登錄創櫃板,與中國醫藥大學、中興大學、東華大學、馬偕醫學院等已有多項研發計畫正在進行,預計明年啟動在台灣醫學中心進行細胞治療臨床試驗,主要針對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系統退化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目前也通過新竹縣SBIR的補助,接受行政院國發基金創業天使計畫、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輔導,正在規畫IPO。
櫃買中心創櫃板公司加快登錄速度,生技業新兵─台灣粒線體(7 447)將於今(8)日以生技醫療類股正式登錄創櫃板,成為創櫃開板 以來第40家登錄公司,隨登錄進度不斷加快,年底前仍將力拚全年7 0家創櫃登錄公司目標。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目前已提出創櫃申請的數量達到110家,正在 進行籌資階段公司達到23家,其中台灣粒線體公司已籌資完成,即將 在今日正式成為創櫃板生技新尖兵。
櫃買中心指出,台灣粒線體公司主要從事以粒線體應用技術為平台 ,發展MitoFood、MitoBio、MitoCell等三大產品,藉由粒線體修復 或是替換身體內,因為老化、生病、受損的粒線體,進而讓器官及組 織再生,主要應用於帕金森氏症和多發性系統退化症等治療。
台灣粒線體是由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所推薦的創櫃公司,預 計今日登錄創櫃板後,明年元月份可望進駐新竹生醫園區產業及育成 中心,目前公司資本額為7,500萬元。
櫃買中心表示,台灣粒線體目前攜手中國醫藥大學與東華大學展開 產學合作,進一步鑽研幹細胞製劑(MitoCell),規劃藉由幹細胞治 療技術,發展穩定的幹細胞製劑,以幹細胞為載體將健康的粒線體傳 輸至受損的細胞內。
創櫃板申請登錄件數正式突破110家,根據創櫃公司資料顯示,生 技醫療業者籌資規模為各類股之冠;依照櫃買中心統計,籌資金額超 過1,000萬元以上的公司,超過半數都來自於生技醫療產業,凸顯生 技醫療業者不但亟需資金,也代表台灣生技業正在蓬勃發展。
除此之外,創櫃板送件數甫滿110家,櫃買中心新創發展部經理林 家生指出,明年度登錄加計輔導中總數量累計目標有機會上看150家 ,並持續朝向「亞洲新矽谷」目標邁進。
而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先前也表示,櫃買中心在未來4年內將陸續拜 訪800家國內企業,並且推動其中300家公司登錄創櫃板,以協助取得 資金、免費輔導上市櫃等,力圖讓微型、小型企業也能逐漸茁壯,成 為下一個鴻海(2317)或台積電(2330)。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目前已提出創櫃申請的數量達到110家,正在 進行籌資階段公司達到23家,其中台灣粒線體公司已籌資完成,即將 在今日正式成為創櫃板生技新尖兵。
櫃買中心指出,台灣粒線體公司主要從事以粒線體應用技術為平台 ,發展MitoFood、MitoBio、MitoCell等三大產品,藉由粒線體修復 或是替換身體內,因為老化、生病、受損的粒線體,進而讓器官及組 織再生,主要應用於帕金森氏症和多發性系統退化症等治療。
台灣粒線體是由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所推薦的創櫃公司,預 計今日登錄創櫃板後,明年元月份可望進駐新竹生醫園區產業及育成 中心,目前公司資本額為7,500萬元。
櫃買中心表示,台灣粒線體目前攜手中國醫藥大學與東華大學展開 產學合作,進一步鑽研幹細胞製劑(MitoCell),規劃藉由幹細胞治 療技術,發展穩定的幹細胞製劑,以幹細胞為載體將健康的粒線體傳 輸至受損的細胞內。
創櫃板申請登錄件數正式突破110家,根據創櫃公司資料顯示,生 技醫療業者籌資規模為各類股之冠;依照櫃買中心統計,籌資金額超 過1,000萬元以上的公司,超過半數都來自於生技醫療產業,凸顯生 技醫療業者不但亟需資金,也代表台灣生技業正在蓬勃發展。
除此之外,創櫃板送件數甫滿110家,櫃買中心新創發展部經理林 家生指出,明年度登錄加計輔導中總數量累計目標有機會上看150家 ,並持續朝向「亞洲新矽谷」目標邁進。
而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先前也表示,櫃買中心在未來4年內將陸續拜 訪800家國內企業,並且推動其中300家公司登錄創櫃板,以協助取得 資金、免費輔導上市櫃等,力圖讓微型、小型企業也能逐漸茁壯,成 為下一個鴻海(2317)或台積電(2330)。
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7447)籌資資訊將於明(17) 日起揭示,並且進一步展開登錄創櫃板前的籌資作業,未來將會以生技醫療類別登錄成為創櫃板新尖兵。
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Mitochondrion Appl ied Technology)成立於今年3月24日,董事長為鄭漢中,公司資本額為新台幣7,500萬元,此次推薦單位則由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所引荐。
台灣粒線體董事長兼總經理鄭漢中大有來頭,畢業於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博士,及北京大學經營方略(EMBA)總裁高級研修班,並且曾擔任過國璽幹細胞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園區分公司總經理。
台灣粒線體是由鄭漢中博士率領細胞藥物開發經驗豐富的團隊,於今年3月24日成立,目前已建立產學研合作平台,與中國醫藥大學、中興大學、東華大學、清華大學、馬偕醫學院等都有多項研發計畫及技轉案正在進行,未來將建置符合GTP/GLP規範的細胞治療實驗室,將臨床應用的需求與產品研發的方向整合。
展望短、中、長期目標,短程上除了建立幹細胞、粒線體分析及製程技術外,也會開發粒線體保健食品(MitoFood),讓細胞內功能正常粒線體增生,及增加細胞內粒線體密度或修護,進行銷售以充實新藥研發資金,短期內也可讓公司有營收機會。
另在中程方面,將以粒線體活化技術發展「幹細胞生物製劑(Mit oCell)」,並著重於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系統退化症的臨床試驗。
至於長程發展,將主要開發「粒線體生物製劑(MitoBio)」,同樣著重於帕金森氏症的臨床試驗。
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Mitochondrion Appl ied Technology)成立於今年3月24日,董事長為鄭漢中,公司資本額為新台幣7,500萬元,此次推薦單位則由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所引荐。
台灣粒線體董事長兼總經理鄭漢中大有來頭,畢業於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博士,及北京大學經營方略(EMBA)總裁高級研修班,並且曾擔任過國璽幹細胞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園區分公司總經理。
台灣粒線體是由鄭漢中博士率領細胞藥物開發經驗豐富的團隊,於今年3月24日成立,目前已建立產學研合作平台,與中國醫藥大學、中興大學、東華大學、清華大學、馬偕醫學院等都有多項研發計畫及技轉案正在進行,未來將建置符合GTP/GLP規範的細胞治療實驗室,將臨床應用的需求與產品研發的方向整合。
展望短、中、長期目標,短程上除了建立幹細胞、粒線體分析及製程技術外,也會開發粒線體保健食品(MitoFood),讓細胞內功能正常粒線體增生,及增加細胞內粒線體密度或修護,進行銷售以充實新藥研發資金,短期內也可讓公司有營收機會。
另在中程方面,將以粒線體活化技術發展「幹細胞生物製劑(Mit oCell)」,並著重於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系統退化症的臨床試驗。
至於長程發展,將主要開發「粒線體生物製劑(MitoBio)」,同樣著重於帕金森氏症的臨床試驗。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