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控股(公)公司新聞
金融人事大搬風 華南金董座王榮周屆齡退休 劉燈城掌華南 曾銘宗兼台灣金
行政院昨(25)核定華南金控董座王榮周屆齡退休,遺缺由台灣金控董座劉燈城出任;劉燈城原職台灣金及台灣銀行董座,則由財政部次長曾銘宗暫兼。
此外,輸出銀理事主席施燕6月底離職,確定由總經理朱潤逢升任理事主席,總座一職由副總林水永升任。據悉,短期內其餘公股行庫人事以安定為主,不會再有大幅異動,以利金融穩定發展。
華南金21日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事,王榮周確定6月底退休。華南金董座遺缺,頗讓財部高層費心思,思考遴選一位人和、聲望及輩份足以和民股董事長林明成相當的人出任,以利公民和諧共治,這是人稱「老爹」的劉燈城出線主因。
據金融圈人士透露,原本外傳土銀董座王耀興呼聲高,並非空穴來風,明年底王耀興將屆滿65歲,有意轉換跑道到民營公股行庫,如此屆齡後可再做滿一屆,延後退休,其中合庫、第一金、華南金都是選項之一,但府院最後並未考慮。
知情人士說,去年公股行庫才歷經一輪大風吹,此次財政部除安排劉燈城轉換跑道外,短期內不打算再牽動其他公股行庫人事異動,因此由次長曾銘宗暫兼台灣金控、台銀董事長,而土銀、合庫短期內都不會再有異動。
曾銘宗說,由次長兼任公營行庫董座有前例可循,包括楊子江兼台銀董座,劉燈城兼中央存保公司董座,王榮周兼中信局理事主席等,財政部不急於短期尋覓接任人選。
至於劉燈城原兼任銀行公會理事長一職不致異動,相關人士表示,過去銀行公會理事長由台銀出任的傳統,早已被打破,目前銀行公會章程只規定需由金融界人士出任。
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施燕也表示倦勤,月底將回任央行後辦理退休,由總經理朱潤逢出任輸出銀理事主席,總座由副總林水永內升。
另台灣金服董事長陳文宗月底退休,財部安排總經理吳英花出任,總座遺缺由國庫署副署長湯明輝升任。至於證交所總經理徐仁壽退休,政院已核定由副總林火燈升任。
行政院昨(25)核定華南金控董座王榮周屆齡退休,遺缺由台灣金控董座劉燈城出任;劉燈城原職台灣金及台灣銀行董座,則由財政部次長曾銘宗暫兼。
此外,輸出銀理事主席施燕6月底離職,確定由總經理朱潤逢升任理事主席,總座一職由副總林水永升任。據悉,短期內其餘公股行庫人事以安定為主,不會再有大幅異動,以利金融穩定發展。
華南金21日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事,王榮周確定6月底退休。華南金董座遺缺,頗讓財部高層費心思,思考遴選一位人和、聲望及輩份足以和民股董事長林明成相當的人出任,以利公民和諧共治,這是人稱「老爹」的劉燈城出線主因。
據金融圈人士透露,原本外傳土銀董座王耀興呼聲高,並非空穴來風,明年底王耀興將屆滿65歲,有意轉換跑道到民營公股行庫,如此屆齡後可再做滿一屆,延後退休,其中合庫、第一金、華南金都是選項之一,但府院最後並未考慮。
知情人士說,去年公股行庫才歷經一輪大風吹,此次財政部除安排劉燈城轉換跑道外,短期內不打算再牽動其他公股行庫人事異動,因此由次長曾銘宗暫兼台灣金控、台銀董事長,而土銀、合庫短期內都不會再有異動。
曾銘宗說,由次長兼任公營行庫董座有前例可循,包括楊子江兼台銀董座,劉燈城兼中央存保公司董座,王榮周兼中信局理事主席等,財政部不急於短期尋覓接任人選。
至於劉燈城原兼任銀行公會理事長一職不致異動,相關人士表示,過去銀行公會理事長由台銀出任的傳統,早已被打破,目前銀行公會章程只規定需由金融界人士出任。
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施燕也表示倦勤,月底將回任央行後辦理退休,由總經理朱潤逢出任輸出銀理事主席,總座由副總林水永內升。
另台灣金服董事長陳文宗月底退休,財部安排總經理吳英花出任,總座遺缺由國庫署副署長湯明輝升任。至於證交所總經理徐仁壽退休,政院已核定由副總林火燈升任。
近2年,財部次長曾銘宗一直是接任台灣金控及台銀董座的熱門人選,如今,他以財部次長身分,兼任台灣金及台銀董事長,可說眾望所歸。
除了台灣金、華南金的二大人事案,財部昨也一口氣發布包括輸銀及台灣金服的董總異動人事案,其中,輸銀董座由原總座朱潤逢升任,總座由副總林水永升任,台灣金服董座由原總座吳英花升任,財政部國庫署副署長湯明輝則將轉任台灣金服總經理。
不過,外界仍聚焦在台灣金和華南金2大人事案,特別是曾銘宗兼任台灣金及台銀董事長,不僅凸顯他在公股事務上的重要,金融圈也一致看好以台灣金本身掌握華南金、第一金、兆豐金、開發金等多家金控持股,加上曾銘宗處理公股事務上,向來與其他公股機構的民股溝通協調暢通,定能發揮最好的股權管理及經營之效。
對於經營銀行,曾銘宗絕對是能手,除了早年,他曾出任合庫副總、總經理,包括合庫的信用卡業務,就是在他手上催生,他在金管會更歷任銀行局副局長、檢查局長,金管會主秘等,因為這些經歷使他在金融業的實務及監理,具有難得的雙向融會貫通能力,這在100%政府持股,身負政策任務的台灣金而言,將能得到最大發揮。
據了解,財政部長張盛和目前也正在物色政務次長的新人選,一旦確定,曾銘宗不排除專任台灣金控及台銀董事長,成為專職的「銀行家」。
除了台灣金、華南金的二大人事案,財部昨也一口氣發布包括輸銀及台灣金服的董總異動人事案,其中,輸銀董座由原總座朱潤逢升任,總座由副總林水永升任,台灣金服董座由原總座吳英花升任,財政部國庫署副署長湯明輝則將轉任台灣金服總經理。
不過,外界仍聚焦在台灣金和華南金2大人事案,特別是曾銘宗兼任台灣金及台銀董事長,不僅凸顯他在公股事務上的重要,金融圈也一致看好以台灣金本身掌握華南金、第一金、兆豐金、開發金等多家金控持股,加上曾銘宗處理公股事務上,向來與其他公股機構的民股溝通協調暢通,定能發揮最好的股權管理及經營之效。
對於經營銀行,曾銘宗絕對是能手,除了早年,他曾出任合庫副總、總經理,包括合庫的信用卡業務,就是在他手上催生,他在金管會更歷任銀行局副局長、檢查局長,金管會主秘等,因為這些經歷使他在金融業的實務及監理,具有難得的雙向融會貫通能力,這在100%政府持股,身負政策任務的台灣金而言,將能得到最大發揮。
據了解,財政部長張盛和目前也正在物色政務次長的新人選,一旦確定,曾銘宗不排除專任台灣金控及台銀董事長,成為專職的「銀行家」。
行政院昨(25)日核定華南金控等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台灣金控及台銀董事長劉燈城將接任華南金董事長,遺缺由財政部次長曾銘宗暫時兼代,輸出入銀行及台灣金服董事長分別由總經理朱潤逢、吳英花升任。
曾銘宗曾任合庫銀總經理、金管會檢查局長及銀行局副局長等職,在銀行經營實務、監理均有豐富經驗,未來暫代一段時間後,直接接掌台灣金及台銀董事長機率不小。過去財政部次長王榮周也曾兼代中信局理事主席後,就直接接下理事主席職務。
至於劉燈城目前身兼銀行公會理事長一職,因曾銘宗同時是財政部次長身分,無法擔任公會理事長,可能循前例,暫時先由兆豐金董事長蔡友才暫代公會理事長,到9月銀行公會改選理監事時,再由金管會協調出新人選。
華南金上周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事,董事長王榮周因屆滿公股代表65歲的年齡上限,月底退休,加上輸銀理事主席施燕及台灣金服董事長陳文宗月底也要退休,牽動這波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搬風。
財政部前天向行政院報告相關人事規劃後,行政院昨天敲定人事案。相關人事案的交接典禮,都將在7月1日舉行。
劉燈城曾任財政部次長、合庫銀董事長,現在又是龍頭銀行台銀董事長兼銀行公會理事長,在金融界的輩份跟資歷都夠,是出線接掌華南金主因。
華南金董事長並未兼任華銀董事長,華銀董事長是由民股林明成擔任,並身兼華南金副董事長;因林明成在金融界資歷已久,因此,財政部在尋找華南金董座人選時,便鎖定必須是輩份夠的人選。
曾銘宗曾任合庫銀總經理、金管會檢查局長及銀行局副局長等職,在銀行經營實務、監理均有豐富經驗,未來暫代一段時間後,直接接掌台灣金及台銀董事長機率不小。過去財政部次長王榮周也曾兼代中信局理事主席後,就直接接下理事主席職務。
至於劉燈城目前身兼銀行公會理事長一職,因曾銘宗同時是財政部次長身分,無法擔任公會理事長,可能循前例,暫時先由兆豐金董事長蔡友才暫代公會理事長,到9月銀行公會改選理監事時,再由金管會協調出新人選。
華南金上周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事,董事長王榮周因屆滿公股代表65歲的年齡上限,月底退休,加上輸銀理事主席施燕及台灣金服董事長陳文宗月底也要退休,牽動這波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搬風。
財政部前天向行政院報告相關人事規劃後,行政院昨天敲定人事案。相關人事案的交接典禮,都將在7月1日舉行。
劉燈城曾任財政部次長、合庫銀董事長,現在又是龍頭銀行台銀董事長兼銀行公會理事長,在金融界的輩份跟資歷都夠,是出線接掌華南金主因。
華南金董事長並未兼任華銀董事長,華銀董事長是由民股林明成擔任,並身兼華南金副董事長;因林明成在金融界資歷已久,因此,財政部在尋找華南金董座人選時,便鎖定必須是輩份夠的人選。
針對台灣人壽擬嫁入金控,第二大股東台灣金控將出面把關。據悉,台壽日前已向台灣金提出有意嫁入金控的規畫,台灣人壽董座朱炳昱更親訪台灣金,台灣金控對此也向台壽保開出2大條件,包括將檢視合併對象是否合適且有助台灣人壽發揮綜效,及換股或現金出價都要合理。
目前台灣人壽董座朱炳昱旗下的龍邦國際興業和保騰投資公司,分別持股26.15%及11.34%,合計總持股部位37.49%,是台壽最大股東;台灣金控旗下的台灣銀行及台銀人壽,也分別持股18.94%及2. 66%,合計持股21.6%,是台壽第二大股東。
其中台銀目前在台壽保派駐3席董事,掌握台壽保併購案在董事會議決能否順利過關的關鍵地位,因此朱炳昱也高度重視台灣金的意見。
據指出,台壽保已在台灣金控的支持下,初步通過授權董事長朱炳昱對外招親,但由於台壽保對外招親,併購的價格計算除了攸關綜效,也關係公股的股權是否被不合理稀釋,因此屆時台銀也將在董事會把關公股權益。
據悉,早在5年前台銀成立金控前,朱炳昱就曾向當時的台銀董事長蔡哲雄提出合組金控的構想,儘管台銀為100%的國銀,但台壽保對於和台銀聯姻仍有高度興趣,但後來因台銀將壽險部位切割出來成立台銀人壽自組金控而作罷。
儘管聯姻未成,台壽保多年來和台灣金控之間一直保持密切的業務合作關係,本次台壽保指想嫁入金控,金融市場也矚目台灣金控是否有可能「順勢」合併台壽保。
相關人士分析,包括台灣金控可透過向旗下台銀借款的方式,直接買下朱炳昱37.49%或部分的台壽持股,拿下台壽保過半股權。
只是對於併購台壽保,台灣金控目前保守應對,台灣金董事長劉燈城指出,暫時沒有這樣的規畫,且因台灣金是100%國營金控,如果要併購台壽保,未來還會有員工是否轉為公務員身分等問題。
目前台灣人壽董座朱炳昱旗下的龍邦國際興業和保騰投資公司,分別持股26.15%及11.34%,合計總持股部位37.49%,是台壽最大股東;台灣金控旗下的台灣銀行及台銀人壽,也分別持股18.94%及2. 66%,合計持股21.6%,是台壽第二大股東。
其中台銀目前在台壽保派駐3席董事,掌握台壽保併購案在董事會議決能否順利過關的關鍵地位,因此朱炳昱也高度重視台灣金的意見。
據指出,台壽保已在台灣金控的支持下,初步通過授權董事長朱炳昱對外招親,但由於台壽保對外招親,併購的價格計算除了攸關綜效,也關係公股的股權是否被不合理稀釋,因此屆時台銀也將在董事會把關公股權益。
據悉,早在5年前台銀成立金控前,朱炳昱就曾向當時的台銀董事長蔡哲雄提出合組金控的構想,儘管台銀為100%的國銀,但台壽保對於和台銀聯姻仍有高度興趣,但後來因台銀將壽險部位切割出來成立台銀人壽自組金控而作罷。
儘管聯姻未成,台壽保多年來和台灣金控之間一直保持密切的業務合作關係,本次台壽保指想嫁入金控,金融市場也矚目台灣金控是否有可能「順勢」合併台壽保。
相關人士分析,包括台灣金控可透過向旗下台銀借款的方式,直接買下朱炳昱37.49%或部分的台壽持股,拿下台壽保過半股權。
只是對於併購台壽保,台灣金控目前保守應對,台灣金董事長劉燈城指出,暫時沒有這樣的規畫,且因台灣金是100%國營金控,如果要併購台壽保,未來還會有員工是否轉為公務員身分等問題。
臺灣金控踐履企業社會責任,日前赴「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嘉義教區附設嘉義縣私立敏道家園」表達關懷並致贈捐款,由總經理張明道代表捐贈,嘉義敏道家園院長劉振旺代表受贈。
張明道表示,敏道家園長年來秉持犧牲奉獻、服務社會的博愛精神,收容來自全省各個縣市重度、極重度、智能不足及多重障礙者,提供24小時的全日教育、養護及醫療照護。院長及所有同仁的愛心與耐心,著實令人感佩。
該家園榮獲「內政部社會司第8次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評鑑」優等之殊榮與肯定,可謂實至名歸。此次捐款協助該家園充實教養設備,以建構更完善的醫療體系,照護弱勢的折翼天使。
張明道表示,敏道家園長年來秉持犧牲奉獻、服務社會的博愛精神,收容來自全省各個縣市重度、極重度、智能不足及多重障礙者,提供24小時的全日教育、養護及醫療照護。院長及所有同仁的愛心與耐心,著實令人感佩。
該家園榮獲「內政部社會司第8次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評鑑」優等之殊榮與肯定,可謂實至名歸。此次捐款協助該家園充實教養設備,以建構更完善的醫療體系,照護弱勢的折翼天使。
銀行公會理事長、台灣金控董事長劉燈城昨(4)日指出,新版巴塞爾制度上路,由於銀行的第一類及第二類資本適足率的提存負擔增加,因此應會反映在銀行的放款結構及利率調整,特別是對於放款風險係數偏高的放款個案,銀行為使能與資金成本相符,相對而言,利率應該會調升。
劉燈城進而分析,第一類資本適足率將分成3階段,由目前的下限 6%,漸次提高到2017年必須要達到10.5%,再加上銀行業者另外還必須增提放款準備,例如以前第一類資產的放款準備率提0.5%,明年起則要提高至1%,這些都是銀行將增加提存負擔的主要來源。
至於國際信評公司指出,估計全體銀行業要提存1,200億元,其中 8大公股銀行要提存1,000億元,劉燈城表示,提存數字如何,必須要每家銀行業者再精算。
但是他坦言,公股銀行一方面由於放款部位較民營銀行來得大,再加上藉由辦理增資來拉高資本適足率等財務指標並不容易,因此的確面臨較大的提存壓力,其中獲利或多或少必須挪為正常放款的提存之用。
至於台銀本身,劉燈城表示,台銀目前第一類資本適足率已超過1 0%,因此未來獲利將不會受到提存的影響。
劉燈城進而分析,第一類資本適足率將分成3階段,由目前的下限 6%,漸次提高到2017年必須要達到10.5%,再加上銀行業者另外還必須增提放款準備,例如以前第一類資產的放款準備率提0.5%,明年起則要提高至1%,這些都是銀行將增加提存負擔的主要來源。
至於國際信評公司指出,估計全體銀行業要提存1,200億元,其中 8大公股銀行要提存1,000億元,劉燈城表示,提存數字如何,必須要每家銀行業者再精算。
但是他坦言,公股銀行一方面由於放款部位較民營銀行來得大,再加上藉由辦理增資來拉高資本適足率等財務指標並不容易,因此的確面臨較大的提存壓力,其中獲利或多或少必須挪為正常放款的提存之用。
至於台銀本身,劉燈城表示,台銀目前第一類資本適足率已超過1 0%,因此未來獲利將不會受到提存的影響。
財政部將推動公股金控旗下資產管理公司(AMC)縮編。據了解,有鑑於國內不良債權標售案源急速萎縮,財政部有意推動4大公股金控旗下的AMC「收山」,最快將在下月公股董總第2季業務會報提出此議題,由各公股金控董事長研議。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3)日指出,上周立委也有提出此案,財政部也認同此一改革方向,但畢竟公股背景的資產管理公司隸屬於各大公股金控,因此將先聽取各公股金控董總的意見,再決定如何執行。
這將是繼財政部推動公股金控旗下子公司整併之後,另一整合公股事業機構的構想。
據悉,包括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黃定方,日前也赴財政部簡報,建議在公股金控收編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之後,相關業務由台灣金聯代表公股體系進行,台灣金聯也將自我定位為公平、公正的國家級資產管理公司。
目前5大公股金控中,除了台灣金控,其他包括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旗下都有資產管理公司。
由於金管會5月已下令各銀行,除非逾放比超過3%,否則將禁止出售不良債權,公股金控高層私下指出,未來AMC的營運方向必須大幅調整,否則不僅沒有獲利空間,反而可能因為目前資產管理的固定成本無法攤銷,而產生虧損。
其中兆豐金控先前一直持續進行集團轄下子公司組織精簡的規劃,資產管理公司未來的退場已在規畫範圍內。
相關人士指出,由於去年國內不動產市場景氣處於高峰,兆豐金旗下的AMC也順利賣出高雄八五大樓,回收10多億元的處份收益,但兆豐金決策高層由於已觀察到未來不良債權市場將持續萎縮,因此已有中長期的AMC子公司退場腹案。
先前兆豐金決策高層派出兆豐金暨銀行副總賴昭銑兼任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除了希望授信業務與不良資產管理能以「一條鞭」方式進行,另一用意就在準備讓兆豐資產管理公司在未來3∼5年內退場。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3)日指出,上周立委也有提出此案,財政部也認同此一改革方向,但畢竟公股背景的資產管理公司隸屬於各大公股金控,因此將先聽取各公股金控董總的意見,再決定如何執行。
這將是繼財政部推動公股金控旗下子公司整併之後,另一整合公股事業機構的構想。
據悉,包括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黃定方,日前也赴財政部簡報,建議在公股金控收編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之後,相關業務由台灣金聯代表公股體系進行,台灣金聯也將自我定位為公平、公正的國家級資產管理公司。
目前5大公股金控中,除了台灣金控,其他包括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旗下都有資產管理公司。
由於金管會5月已下令各銀行,除非逾放比超過3%,否則將禁止出售不良債權,公股金控高層私下指出,未來AMC的營運方向必須大幅調整,否則不僅沒有獲利空間,反而可能因為目前資產管理的固定成本無法攤銷,而產生虧損。
其中兆豐金控先前一直持續進行集團轄下子公司組織精簡的規劃,資產管理公司未來的退場已在規畫範圍內。
相關人士指出,由於去年國內不動產市場景氣處於高峰,兆豐金旗下的AMC也順利賣出高雄八五大樓,回收10多億元的處份收益,但兆豐金決策高層由於已觀察到未來不良債權市場將持續萎縮,因此已有中長期的AMC子公司退場腹案。
先前兆豐金決策高層派出兆豐金暨銀行副總賴昭銑兼任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除了希望授信業務與不良資產管理能以「一條鞭」方式進行,另一用意就在準備讓兆豐資產管理公司在未來3∼5年內退場。
台灣金聯將在本周四(6日)召開股東常會,由於近幾年隨著銀行逾放一路下降,不良資產(NPL)標售市場大幅萎縮,台灣金聯已預定在股東會上,通過現金減資44億元,約當台灣金聯目前股本的1/4 ,並將減資金額全數按比例退還給所有股東。
台灣金聯目前資本額為新台幣176.2億元,減資後台灣金聯的資本額將降為132億元,目前8大公股行庫不僅全為台灣金聯的股東,且由於泛公股持股比達81.46%,因此台灣金聯此次辦理現金減資,公股股東將受益最多,合計44億元中,約有36億元金額將由8大行庫取得。
這種現金減資模式過去也有先例,包括全國電子、晶華酒店,都曾採取這種作法將現金返還給股東。台灣金聯指出,經評估現行的資本額,對照市場可進行的業務,的確有資本過剩的情況,為考慮資本使用效率及股東權益,因此決定大幅減資1/4。
由於不良債權的案源急速萎縮,台灣金聯指出,從去年開始,業務面就從不良債權標售,漸漸轉型到活化過去標售進來的不動產,其中今年推動的5大不動產活化方案,迄今已完成2件,位於台北市重慶南路上的原歌林大樓,占地約1,800坪,將租給富邑商旅觀光飯店集團進駐,最快本月開張。
至於佔地8,000坪的台東知本飯店,台灣金聯表示,將與業者合作經營溫泉觀光飯店渡假村,預定今年底前對外營業。
台灣金聯目前資本額為新台幣176.2億元,減資後台灣金聯的資本額將降為132億元,目前8大公股行庫不僅全為台灣金聯的股東,且由於泛公股持股比達81.46%,因此台灣金聯此次辦理現金減資,公股股東將受益最多,合計44億元中,約有36億元金額將由8大行庫取得。
這種現金減資模式過去也有先例,包括全國電子、晶華酒店,都曾採取這種作法將現金返還給股東。台灣金聯指出,經評估現行的資本額,對照市場可進行的業務,的確有資本過剩的情況,為考慮資本使用效率及股東權益,因此決定大幅減資1/4。
由於不良債權的案源急速萎縮,台灣金聯指出,從去年開始,業務面就從不良債權標售,漸漸轉型到活化過去標售進來的不動產,其中今年推動的5大不動產活化方案,迄今已完成2件,位於台北市重慶南路上的原歌林大樓,占地約1,800坪,將租給富邑商旅觀光飯店集團進駐,最快本月開張。
至於佔地8,000坪的台東知本飯店,台灣金聯表示,將與業者合作經營溫泉觀光飯店渡假村,預定今年底前對外營業。
海外聯貸告捷,台灣金控旗下台銀今年海外獲利佔比上看35%!台灣金控暨台銀董事長劉燈城表示,今年由於兩岸三地的聯貸商機夯,合計台銀OBU以及香港、上海分行都承作不少海外聯貸案,台銀去年海外佔總獲利比重不到30%,今年將上看35%,大約可以成長近10個百分點之多,儼然已經成為台銀今年獲利的重要引擎。
儘管海外聯貸業務量大幅擴張,但劉燈城也坦言,由於大陸市場的利率已全面下降,因此海外聯貸案每件個案的利率加碼點數已不可能像去年一樣。以美國分行為例,以往加碼有300至400點的行情,現在則僅有200點上下的行情,利差等於縮水一半。
台灣金控暨台銀總經理張明道則舉例,美國分行近來接到很多「借新還舊」相關聯貸案,利率都往下降,最主要是受到美國景氣開始緩步復甦,企業信評則回升,也向銀行要求降低借款利率,導致利率加碼幅度縮水,但由於今年業務量擴增,海外獲利仍然呈現向上成長。
劉燈城也指出,台銀已向金管會遞件申請柬埔寨金邊分行,將待金管會核准之後,正式向柬埔寨央行遞件。
此外,台銀在國內新台幣聯貸也大有展獲,上週五已簽下寶成集團 100億聯貸之外,緊接著在6月份應可望簽署奇美實業200億聯貸案,另外台塑集團大陸轉投資福欣鋼鐵1.4億美元、日月光3億美元聯貸案則正在籌組。
張明道指出,目前台銀合計上海、香港、東京、紐約、洛杉磯、倫敦、南非、新加坡等8家海外分行裡,以香港及紐約獲利最佳,年獲利都超過2億台幣。
他進而表示,目前台銀的海外分行以授信以及同業拆款調度業務為主,至於投資海外有價證券,台銀基於風險控管仍然不敢掉以輕心,權限仍由台北總行集中控管,額度有所調節,合計8家海外分行合計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等海外有價證券投資僅大約11億美元左右。
儘管海外聯貸業務量大幅擴張,但劉燈城也坦言,由於大陸市場的利率已全面下降,因此海外聯貸案每件個案的利率加碼點數已不可能像去年一樣。以美國分行為例,以往加碼有300至400點的行情,現在則僅有200點上下的行情,利差等於縮水一半。
台灣金控暨台銀總經理張明道則舉例,美國分行近來接到很多「借新還舊」相關聯貸案,利率都往下降,最主要是受到美國景氣開始緩步復甦,企業信評則回升,也向銀行要求降低借款利率,導致利率加碼幅度縮水,但由於今年業務量擴增,海外獲利仍然呈現向上成長。
劉燈城也指出,台銀已向金管會遞件申請柬埔寨金邊分行,將待金管會核准之後,正式向柬埔寨央行遞件。
此外,台銀在國內新台幣聯貸也大有展獲,上週五已簽下寶成集團 100億聯貸之外,緊接著在6月份應可望簽署奇美實業200億聯貸案,另外台塑集團大陸轉投資福欣鋼鐵1.4億美元、日月光3億美元聯貸案則正在籌組。
張明道指出,目前台銀合計上海、香港、東京、紐約、洛杉磯、倫敦、南非、新加坡等8家海外分行裡,以香港及紐約獲利最佳,年獲利都超過2億台幣。
他進而表示,目前台銀的海外分行以授信以及同業拆款調度業務為主,至於投資海外有價證券,台銀基於風險控管仍然不敢掉以輕心,權限仍由台北總行集中控管,額度有所調節,合計8家海外分行合計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等海外有價證券投資僅大約11億美元左右。
主要都會區地價頻創新高,大型行庫承作土融風險意識升高,大型公股行庫主管私下指出,現在承接雙北市、桃園、台中、高雄等主要都會區土建融案,對土地每坪單價核價已愈來愈嚴格,台北市商業區土地「每坪單價若逾750萬元,除非利率超過2.7%,否則多半會拒作」。
大型行庫對土建融案有縮手之勢,但壽險金控集團旗下銀行卻透過和集團下的壽險公司合作,規避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緊箍咒。據悉,有銀行將土融案拆給相關的壽險公司承作,其中尤以同一壽險金控集團旗下的人壽及銀行子公司合作最密切。
大型金控高層分析,壽險公司依法只能進行有擔保貸款,不能承作無擔保貸款,因而土建融案只能承作有土地作為質押擔保的土融授信,但另一方面,壽險公司並非銀行,因此不受銀行法第72條之2管制,這項特質正好替銀行「解套」,雙方正好可進行業務上的互補。
據悉,不少具壽險金控集團背景的銀行,現在只接建融案,至於土融案,則轉介由自家集團的壽險公司承接。有國銀高層指出,透過同一母集團的壽險子公司承接土融業務,土地擔保還是留在同一母集團,沒有風險問題,銀行也可空出更多的額度承接更多不動產放款,等於兩全其美。
目前金控有壽險公司的,主要包括國泰金、富邦金、新光金、台灣金、第一金以及中信金。國銀高層指出,積極進行土建融放款合作的主要是民營金控,至於大型公股金控由於旗下壽險子公司規模較小,像這類與銀行合作的空間,也相對有限。
金融人士指出,金管會5月起鬆綁壽險公司投資不動產禁令,儘管金管會目前看來僅限壽險公司投資商辦大樓,但隨著金管會未來政策更趨開放,壽險公司是否將更積極的同步投入土融貸款,已廣受金融市場矚目。
大型行庫對土建融案有縮手之勢,但壽險金控集團旗下銀行卻透過和集團下的壽險公司合作,規避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緊箍咒。據悉,有銀行將土融案拆給相關的壽險公司承作,其中尤以同一壽險金控集團旗下的人壽及銀行子公司合作最密切。
大型金控高層分析,壽險公司依法只能進行有擔保貸款,不能承作無擔保貸款,因而土建融案只能承作有土地作為質押擔保的土融授信,但另一方面,壽險公司並非銀行,因此不受銀行法第72條之2管制,這項特質正好替銀行「解套」,雙方正好可進行業務上的互補。
據悉,不少具壽險金控集團背景的銀行,現在只接建融案,至於土融案,則轉介由自家集團的壽險公司承接。有國銀高層指出,透過同一母集團的壽險子公司承接土融業務,土地擔保還是留在同一母集團,沒有風險問題,銀行也可空出更多的額度承接更多不動產放款,等於兩全其美。
目前金控有壽險公司的,主要包括國泰金、富邦金、新光金、台灣金、第一金以及中信金。國銀高層指出,積極進行土建融放款合作的主要是民營金控,至於大型公股金控由於旗下壽險子公司規模較小,像這類與銀行合作的空間,也相對有限。
金融人士指出,金管會5月起鬆綁壽險公司投資不動產禁令,儘管金管會目前看來僅限壽險公司投資商辦大樓,但隨著金管會未來政策更趨開放,壽險公司是否將更積極的同步投入土融貸款,已廣受金融市場矚目。
臺灣金控暨臺灣銀行董事長劉燈城昨(25)日指出,台灣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比香港、其他國家有優勢,因為兩岸實質經貿密切頻繁,金流相對自然流通,「兩岸互動,現在是最好的時機點」。他指出,亞太金融近期發展值得振奮,尤其是兩岸金融業開放、DBU開辦人民幣業務,除了是關鍵時刻,更是未來台灣能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契機。
劉燈城表示,2012年台灣對大陸貿易量達1,620多億美元,且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金額達751億美元;大陸是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台灣則是大陸的第七大貿易國,兩岸貿易往來早就相當緊密,反倒是金融往來相對落後。
劉燈城說,所幸在ECFA簽訂後,金融加速發展,人民幣業務開辦後,兩岸金融可以很快趕上經貿發展腳步,像是2013年1月底國內OBU人民幣存款餘額已達268億元,DBU人民幣業務從2月6日開辦至今存款餘額也接近140億元人民幣,代表台灣對人民幣有相當高熱度、有實質基礎支撐,這也是未來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優勢。
劉燈城也呼籲,台灣人民幣存款餘額一直快速累積,未來達到一定資金池後,去處也是重要的一環;至於人民幣去向有兩道關卡,一是透過兩岸主管機關簽訂「兩岸貨幣互換協議(SWAP)」,二是民間回流管道,希望RQFII制度趕快建立。
劉燈城表示,儘管政策已鬆綁,但就業者來看,還是有點保守,希望未來兩岸的法令、參股、設點幅度腳步可更快一點,目前台灣的銀行有十家在大陸設分行,但關於第二家分行設點及子行設立的部分都還沒開放,也是可加速的方向。
劉燈城指出,2007年開始,國際金融市場就一直有危機,看起來欲斷未斷,「台灣的銀行太多、利差又低」,是台灣銀行最大的挑戰,至於人民幣業務推展,則會是台灣銀行業的新契機。
劉燈城表示,2012年台灣對大陸貿易量達1,620多億美元,且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金額達751億美元;大陸是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台灣則是大陸的第七大貿易國,兩岸貿易往來早就相當緊密,反倒是金融往來相對落後。
劉燈城說,所幸在ECFA簽訂後,金融加速發展,人民幣業務開辦後,兩岸金融可以很快趕上經貿發展腳步,像是2013年1月底國內OBU人民幣存款餘額已達268億元,DBU人民幣業務從2月6日開辦至今存款餘額也接近140億元人民幣,代表台灣對人民幣有相當高熱度、有實質基礎支撐,這也是未來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優勢。
劉燈城也呼籲,台灣人民幣存款餘額一直快速累積,未來達到一定資金池後,去處也是重要的一環;至於人民幣去向有兩道關卡,一是透過兩岸主管機關簽訂「兩岸貨幣互換協議(SWAP)」,二是民間回流管道,希望RQFII制度趕快建立。
劉燈城表示,儘管政策已鬆綁,但就業者來看,還是有點保守,希望未來兩岸的法令、參股、設點幅度腳步可更快一點,目前台灣的銀行有十家在大陸設分行,但關於第二家分行設點及子行設立的部分都還沒開放,也是可加速的方向。
劉燈城指出,2007年開始,國際金融市場就一直有危機,看起來欲斷未斷,「台灣的銀行太多、利差又低」,是台灣銀行最大的挑戰,至於人民幣業務推展,則會是台灣銀行業的新契機。
馬政府三階段金融整併計畫啟動。據了解,馬政府新內閣對推動金融整併已有全盤腹案,並將分成3階段進行,首先是推動研議多時的證交所等周邊機構「四合一」,八大公股金控、銀行更將透過三階段合併減半為四家。
據透露,八大公股金控、銀行在新內閣屬意的三階段整併後,將由 台灣金、合庫金、第一金、兆豐金等四大金控為存續主體;且財政部內部已作好準備工作,一旦行政院明確下達政策指令,將推動公股金控、銀行整併。
行政院政務委員薛琦及央行總裁彭淮南日前均對外表態,認為國內金融市場有整併的必要,也引起業界迴響,其中又以工商協進會支持最力,知情人士指出,在工商協進會發聲支持下,薛琦已在上周五向相關成員透露分階段金融整併的構想。
相關人士指出,其中證交所、期交所、櫃買、集保的「四合一」,及100%政府持股的台灣金併土銀兩大整併案,將在第一階段登場;「四合一」案是薛琦過去擔任證交所董座任內積極推動業務,目前更位列第一階段整併目標。
據悉,相關部會的構想是把證交所升為控股公司,再下轄四家子公司。
至於台灣金合併土銀,由於兩家都是政府100%控股,計算換股比例相對單純,也位列優先名單,且據財部內部評估,台灣金若合併土銀,將確定我國可出現排名全球前85大的大型金融機構。
對此,財長張盛和昨晚受訪時表示,目前未接獲有關台灣金併土銀的政策指令,但他並未排除任何公股金控、銀行整併的可能,一旦政院有進一步的決定,財部將全力執行。
相關人士指出,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合併,則將是推動華南金、第一金、彰銀「三合一」,及重啟兆豐金合併台企銀。
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上述「三合一」是以「三商銀」(一銀、華銀、彰銀)為主幹,著眼點在同質性高,合併起來快,另一明顯綜效是三家銀行合併後的海外戰力將大增,「化零為整」成為海外發展實力直追兆豐金控的大型公股金控。
有關兆豐金併台企銀,公股金融圈人士認為,兆豐金在金管會要求下,正進行台企銀釋股計畫,但只要行政院政策明確,加上兆豐金手上的台企銀持股因交換債尚無任何一張行使轉換權,股權目前「全部都還在」,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據透露,八大公股金控、銀行在新內閣屬意的三階段整併後,將由 台灣金、合庫金、第一金、兆豐金等四大金控為存續主體;且財政部內部已作好準備工作,一旦行政院明確下達政策指令,將推動公股金控、銀行整併。
行政院政務委員薛琦及央行總裁彭淮南日前均對外表態,認為國內金融市場有整併的必要,也引起業界迴響,其中又以工商協進會支持最力,知情人士指出,在工商協進會發聲支持下,薛琦已在上周五向相關成員透露分階段金融整併的構想。
相關人士指出,其中證交所、期交所、櫃買、集保的「四合一」,及100%政府持股的台灣金併土銀兩大整併案,將在第一階段登場;「四合一」案是薛琦過去擔任證交所董座任內積極推動業務,目前更位列第一階段整併目標。
據悉,相關部會的構想是把證交所升為控股公司,再下轄四家子公司。
至於台灣金合併土銀,由於兩家都是政府100%控股,計算換股比例相對單純,也位列優先名單,且據財部內部評估,台灣金若合併土銀,將確定我國可出現排名全球前85大的大型金融機構。
對此,財長張盛和昨晚受訪時表示,目前未接獲有關台灣金併土銀的政策指令,但他並未排除任何公股金控、銀行整併的可能,一旦政院有進一步的決定,財部將全力執行。
相關人士指出,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合併,則將是推動華南金、第一金、彰銀「三合一」,及重啟兆豐金合併台企銀。
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上述「三合一」是以「三商銀」(一銀、華銀、彰銀)為主幹,著眼點在同質性高,合併起來快,另一明顯綜效是三家銀行合併後的海外戰力將大增,「化零為整」成為海外發展實力直追兆豐金控的大型公股金控。
有關兆豐金併台企銀,公股金融圈人士認為,兆豐金在金管會要求下,正進行台企銀釋股計畫,但只要行政院政策明確,加上兆豐金手上的台企銀持股因交換債尚無任何一張行使轉換權,股權目前「全部都還在」,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金管會與財政部不同調,台灣金控成立投信公司進退維谷。台灣金主管昨(21)日強調,身為國營金控,將尊重金管會與大股東財政部的決策。
為擴大經營觸角,台灣金今年特別編列3億元預算,打算自行成立投信公司,卻被金管會擋下。台灣金主管說,預算已經編列,未來是透過新設或併購方式成立投信,會尊重主管機關的意見。
銀行同業表示,台灣金為政府百分之百持股的國營事業,對外執行併購時礙於預算審查,很難與一般的民營銀行、金控競爭,若金管會堅持得透過併購,台灣金成立投信恐遙遙無期,成為影響台灣金擴大經營規模的「擋路石」。
為發展獲利多引擎,台灣金控董事長劉燈城規劃,今年將成立保經、投信,並且積極設立台銀人壽北京辦事處,如今投信設立受阻,台灣金也只能先從其他目標著手、找尋新的出路。
為擴大經營觸角,台灣金今年特別編列3億元預算,打算自行成立投信公司,卻被金管會擋下。台灣金主管說,預算已經編列,未來是透過新設或併購方式成立投信,會尊重主管機關的意見。
銀行同業表示,台灣金為政府百分之百持股的國營事業,對外執行併購時礙於預算審查,很難與一般的民營銀行、金控競爭,若金管會堅持得透過併購,台灣金成立投信恐遙遙無期,成為影響台灣金擴大經營規模的「擋路石」。
為發展獲利多引擎,台灣金控董事長劉燈城規劃,今年將成立保經、投信,並且積極設立台銀人壽北京辦事處,如今投信設立受阻,台灣金也只能先從其他目標著手、找尋新的出路。
國內是否該推動投信業整併,金管會與財政部不同調。金管會以停發投信執照的方式希望推動投信整併,但財政部長張盛和昨(21)日說,投信整併沒有綜效。
引發兩大部會意見分歧的導火線,在於台灣金想要拓展投信版圖,向金管會申請新設投信公司執照,卻遭金管會駁回。
金管會所持理由是,台灣投信業已有38家,除前幾大之外,其餘業者業務量有限,因此,希望有意跨足投信的金融業者,以併購的方式取代新設。
昨天立法院財委會審查金管會、財政部所轄基金預算,陳裕璋、張盛和均出席並備詢。立委盧秀燕詢問兩大部會對於投信整併的看法,陳裕璋認為要新發執照,必須非常審慎,希望推動整併;張盛和則說,整併並無綜效。
盧秀燕說,「張部長,你這不是吐槽陳主委嗎?」並說,要陳裕璋跟財政部好好溝通。
張盛和指出,他曾探詢幾家金控公司董事長的想法,大家都認為投信公司整併綜效不大,因為旗下基金不能整併。例如甲投信有20檔基金、乙投信有30檔,兩家公司合併,基金檔數多,有些基金規模又小,如5億元,另一檔10億元,又不能合併,不會產生效益。
針對金管會與財政部的歧見,立委費鴻泰則支持財政部。費鴻泰指出,台灣金先前評估併購國華人壽,卡在人員任用資格的問題無法解決,顯示台灣金若要併其他投信,同樣會有人員任用資格的問題。「金管會不准台灣金控新設投信,說可以去整併,是在吃台灣金的豆腐,因為實務上根本不可行。」
張盛和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說,台灣金控是公營機構,若要併購投信,人員任用上確實有困難。台灣金如果認為有成立投信的必要,財政部會支持,金管會有其監理角度考量,財政部可以協助溝通。
另外,在第一金投信炒股案爆發後,財政部針對公營金融機構買賣有價證券情況進行全面清查。張盛和指出,這次清查主要有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有無發現問題,第二個是後續如何改善,目前各公股機構都已經回報,目前還沒有發現問題。
引發兩大部會意見分歧的導火線,在於台灣金想要拓展投信版圖,向金管會申請新設投信公司執照,卻遭金管會駁回。
金管會所持理由是,台灣投信業已有38家,除前幾大之外,其餘業者業務量有限,因此,希望有意跨足投信的金融業者,以併購的方式取代新設。
昨天立法院財委會審查金管會、財政部所轄基金預算,陳裕璋、張盛和均出席並備詢。立委盧秀燕詢問兩大部會對於投信整併的看法,陳裕璋認為要新發執照,必須非常審慎,希望推動整併;張盛和則說,整併並無綜效。
盧秀燕說,「張部長,你這不是吐槽陳主委嗎?」並說,要陳裕璋跟財政部好好溝通。
張盛和指出,他曾探詢幾家金控公司董事長的想法,大家都認為投信公司整併綜效不大,因為旗下基金不能整併。例如甲投信有20檔基金、乙投信有30檔,兩家公司合併,基金檔數多,有些基金規模又小,如5億元,另一檔10億元,又不能合併,不會產生效益。
針對金管會與財政部的歧見,立委費鴻泰則支持財政部。費鴻泰指出,台灣金先前評估併購國華人壽,卡在人員任用資格的問題無法解決,顯示台灣金若要併其他投信,同樣會有人員任用資格的問題。「金管會不准台灣金控新設投信,說可以去整併,是在吃台灣金的豆腐,因為實務上根本不可行。」
張盛和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說,台灣金控是公營機構,若要併購投信,人員任用上確實有困難。台灣金如果認為有成立投信的必要,財政部會支持,金管會有其監理角度考量,財政部可以協助溝通。
另外,在第一金投信炒股案爆發後,財政部針對公營金融機構買賣有價證券情況進行全面清查。張盛和指出,這次清查主要有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有無發現問題,第二個是後續如何改善,目前各公股機構都已經回報,目前還沒有發現問題。
金管會主委陳裕璋與財政部長張盛和同台不同調!兩人昨(21)日在立院財委會,針對兆豐金處分台企銀、台灣金申請新設投信和銀行第一類授信增提呆帳準備可否在報稅時列費用等三大議案明顯「槓上」,成立委關注焦點。
其中金管會要求兆豐金儘速處分台企銀、台灣金控必須以併購取得投信子公司、銀行增提呆帳準備應可以費用抵稅;財政部則主張要保障兆豐金股東權益、併購基金執行上有困難,且金融機構應實際發生呆帳才能抵稅。
立法院財委會昨日邀集金管會及財政部審查各自相關基金的預算,立委盧秀燕質詢兆豐金持有的台企銀股票賣不掉該如何處理時,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回答,金管會的要求已很清楚,且有前例中信金賣兆豐金股票可循。
但財政部長張盛和說,兆豐金已打算將台企銀股票信託,但不會整批出售,擔心影響股東權益,同時也怕替台企銀創造出新的大股東。
立委費鴻泰上台問及台灣金要設投信子公司案時,輪到張盛和回應,台灣金現在並沒有投信子公司,且若要叫台灣金去併購其他民營投信,「有執行上的困難」。
在回應盧秀燕詢問金管會要求投信應整併,公股金控下投信是否可整併時,張盛和也回答,問過幾家公股金控董事長,都認為投信整併綜效不大,就是A投信有20檔基金,B投信有30檔基金,兩家投信合併,只是共管50檔基金。
陳裕璋對相關議題在台上回應:「基金監理問題,會再與財政部討論、研究。」但他會後表示,證期局的政策就是凍結投信執照,公股與民營金控的政策都一體適用,台灣金要設投信,「必須用併的」,金管會的態度就是這樣。
最後金管會在立委李桐豪質詢時表示,要求銀行第一類授信增提呆帳準備到1%,現在平均呆帳提列比率已逾1%,但超過部分無法在報稅時列費用;李桐豪說,金管會是因應金融監理趨勢來強化呆帳風險管理,財部不同意增加備抵列費用的空間,等於變相加稅。
但張盛和認為,依據所得稅法,實際發生的呆帳全數都可認列費用,甚至呆帳率11%,財政部也都會准許認列。張盛和更要李桐豪不要只看呆帳問題,指財政部其實已同意金管會許多減稅方案。
其中金管會要求兆豐金儘速處分台企銀、台灣金控必須以併購取得投信子公司、銀行增提呆帳準備應可以費用抵稅;財政部則主張要保障兆豐金股東權益、併購基金執行上有困難,且金融機構應實際發生呆帳才能抵稅。
立法院財委會昨日邀集金管會及財政部審查各自相關基金的預算,立委盧秀燕質詢兆豐金持有的台企銀股票賣不掉該如何處理時,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回答,金管會的要求已很清楚,且有前例中信金賣兆豐金股票可循。
但財政部長張盛和說,兆豐金已打算將台企銀股票信託,但不會整批出售,擔心影響股東權益,同時也怕替台企銀創造出新的大股東。
立委費鴻泰上台問及台灣金要設投信子公司案時,輪到張盛和回應,台灣金現在並沒有投信子公司,且若要叫台灣金去併購其他民營投信,「有執行上的困難」。
在回應盧秀燕詢問金管會要求投信應整併,公股金控下投信是否可整併時,張盛和也回答,問過幾家公股金控董事長,都認為投信整併綜效不大,就是A投信有20檔基金,B投信有30檔基金,兩家投信合併,只是共管50檔基金。
陳裕璋對相關議題在台上回應:「基金監理問題,會再與財政部討論、研究。」但他會後表示,證期局的政策就是凍結投信執照,公股與民營金控的政策都一體適用,台灣金要設投信,「必須用併的」,金管會的態度就是這樣。
最後金管會在立委李桐豪質詢時表示,要求銀行第一類授信增提呆帳準備到1%,現在平均呆帳提列比率已逾1%,但超過部分無法在報稅時列費用;李桐豪說,金管會是因應金融監理趨勢來強化呆帳風險管理,財部不同意增加備抵列費用的空間,等於變相加稅。
但張盛和認為,依據所得稅法,實際發生的呆帳全數都可認列費用,甚至呆帳率11%,財政部也都會准許認列。張盛和更要李桐豪不要只看呆帳問題,指財政部其實已同意金管會許多減稅方案。
台灣金控申設投信遭金管會擋關。據透露,政府100%持股的台灣金控向金管會遞案申設投信子公司,在農曆年前已收到金管會來函,明確指示台灣金要跨足投信,須透過併購而非新設進行。
知情人士指出,台灣金已在半個多月前向金管會提出申覆,希望能向金管會爭取放行。
台灣金、土銀都擬跨足投信,但一前一後都被金管會打回票。土銀原本已在前年度編列預算擬設都更投信,專作不動產開發領域的相關金融商品設計,但最後由金管會裁示不允設置,台灣金申設投信的規劃也被金管會卡關。
金融圈人士指出,金管會有意推動國內投信整併,因此除了凍結發放新的投信執照,也明確告知金控、銀行業者,如果想要轉投資跨足投信領域:「必須靠合併市場現有投信來進行」。
但金融業者指出,公股金控、銀行對外併購投信有一定的難度,以合庫金為例,合庫金旗下合庫銀在尚未與法國巴黎銀行集團合資成立投信前,曾對外洽談3、4件投信併購案,台壽保投信及台新金旗下台新投信均曾為談判標的,但最後都卡在價格而破局。
相關人士指出,有了合庫前車之鑑,台灣金仍以新設作為涉足投信的唯一選擇,且台灣金100%國營事業的背景,在對外併購時,對民營業者的價格談判,會比其他公股金融機構的困難度更高。
知情人士指出,台灣金已向金管會提出申覆,但金管會看來不太可能改變原先決定,預期近日金管會就會二度發函給台灣金表達政策決定。
據了解,金管會所以堅持,最主要是已確定將推動國內投信整併,因此不會再開放新的投信牌照,在此情況下,台灣金恐將暫停新設投信子公司計畫。
知情人士指出,台灣金已在半個多月前向金管會提出申覆,希望能向金管會爭取放行。
台灣金、土銀都擬跨足投信,但一前一後都被金管會打回票。土銀原本已在前年度編列預算擬設都更投信,專作不動產開發領域的相關金融商品設計,但最後由金管會裁示不允設置,台灣金申設投信的規劃也被金管會卡關。
金融圈人士指出,金管會有意推動國內投信整併,因此除了凍結發放新的投信執照,也明確告知金控、銀行業者,如果想要轉投資跨足投信領域:「必須靠合併市場現有投信來進行」。
但金融業者指出,公股金控、銀行對外併購投信有一定的難度,以合庫金為例,合庫金旗下合庫銀在尚未與法國巴黎銀行集團合資成立投信前,曾對外洽談3、4件投信併購案,台壽保投信及台新金旗下台新投信均曾為談判標的,但最後都卡在價格而破局。
相關人士指出,有了合庫前車之鑑,台灣金仍以新設作為涉足投信的唯一選擇,且台灣金100%國營事業的背景,在對外併購時,對民營業者的價格談判,會比其他公股金融機構的困難度更高。
知情人士指出,台灣金已向金管會提出申覆,但金管會看來不太可能改變原先決定,預期近日金管會就會二度發函給台灣金表達政策決定。
據了解,金管會所以堅持,最主要是已確定將推動國內投信整併,因此不會再開放新的投信牌照,在此情況下,台灣金恐將暫停新設投信子公司計畫。
除了兆豐金釋股台企銀被罰、台灣金、土銀擬新設投信被擋,最近公股金控、銀行共同面騎的難題在於股利的配發方式,因為金管會、財政部對現金及股票股利配發孰高,看法有相當落差,財政部希望公股機構在體質無虞下,可多發現金股利,金管會卻認為,應「多發股票、少發點現金」。
諸多事件下來,除顯示金管會、財政部兩大部會步調不一,更可看出公股金融機構形同「夾心餅乾」。
有別於其他的民營金融機構,公股金控、銀行同時受兩大部會所管,除了最大股東財政部,另一邊則是監理機關金管會,原本兩大部會「系出同門」,但近2年這種「左手打右手」的情況卻屢見不鮮。
兆豐金先前發行交換債來釋股台企銀,之後碰到股災導致台企銀股價重挫,沒有持債者執行換股,導致釋股進度受阻,因而被金管會重罰6個月不得轉投資。
這件事讓兆豐金董事會群情激憤,不少有政府機關官員背景的公股董事,或是獨立董事,都要求兆豐金走行政救濟路線提出訴願,但在兆豐金提出訴願後,迄今多件海外投資申請案都積在金管會,「一件也送不出去」。
據了解,兆豐金旗下兆豐銀,原本打算在越南海陽省申設越南的第 2分行,如今時間已快到當地主管機關所保留的最後期限,倘若金管會不放行,兆豐銀的越南擴點計畫將因此停擺;有感於眼前僵局,兆豐金已打算撤回訴願,但有不少董事會成員表示反對,這種「左右為難」的處境眼看還將繼續。
兩大部會不同調,也出現在對金融商品賦稅看法。例如金管會先前提出不少金融商品減稅訴求,像券商OSU條例,以及OBU人民幣債券免稅等,財政部都持不同看法,不少相關案件因而出動政務委員來協調、解決。
另令人不解的是,當年系出同門的兩大主管機關,分家之後溝通障礙反而愈來愈多,也難怪金融業者普遍感嘆,是否該思考讓兩部會重新合而為一,才能避免業者夾在中間,裡外不是人的窘境,也才更有助金融業可在政策的協助而非阻擋下,有更好的發展。
諸多事件下來,除顯示金管會、財政部兩大部會步調不一,更可看出公股金融機構形同「夾心餅乾」。
有別於其他的民營金融機構,公股金控、銀行同時受兩大部會所管,除了最大股東財政部,另一邊則是監理機關金管會,原本兩大部會「系出同門」,但近2年這種「左手打右手」的情況卻屢見不鮮。
兆豐金先前發行交換債來釋股台企銀,之後碰到股災導致台企銀股價重挫,沒有持債者執行換股,導致釋股進度受阻,因而被金管會重罰6個月不得轉投資。
這件事讓兆豐金董事會群情激憤,不少有政府機關官員背景的公股董事,或是獨立董事,都要求兆豐金走行政救濟路線提出訴願,但在兆豐金提出訴願後,迄今多件海外投資申請案都積在金管會,「一件也送不出去」。
據了解,兆豐金旗下兆豐銀,原本打算在越南海陽省申設越南的第 2分行,如今時間已快到當地主管機關所保留的最後期限,倘若金管會不放行,兆豐銀的越南擴點計畫將因此停擺;有感於眼前僵局,兆豐金已打算撤回訴願,但有不少董事會成員表示反對,這種「左右為難」的處境眼看還將繼續。
兩大部會不同調,也出現在對金融商品賦稅看法。例如金管會先前提出不少金融商品減稅訴求,像券商OSU條例,以及OBU人民幣債券免稅等,財政部都持不同看法,不少相關案件因而出動政務委員來協調、解決。
另令人不解的是,當年系出同門的兩大主管機關,分家之後溝通障礙反而愈來愈多,也難怪金融業者普遍感嘆,是否該思考讓兩部會重新合而為一,才能避免業者夾在中間,裡外不是人的窘境,也才更有助金融業可在政策的協助而非阻擋下,有更好的發展。
為回饋社會,臺灣金控集團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合辦5場系列音樂會,傳遞愛與生命的力量,期以音符打造優質生活,豐富心靈。
自光復後,臺灣銀行在地深耕邁入67年,長期以來,除積極推動銀行業務、配合政策扶助產業發展外,並踐履企業社會責任為己念,積極支持公益及關懷弱勢族群,近些年更為促進社會和諧參與藝術扎根領域。今年度行慶活動與同樣有悠久歷史的藝文團體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合作,推出一系列優美旋律的音樂之旅,共同為臺灣音樂文化而努力。
首場「臺灣金控愛之禮讚-《生死圓舞曲I》」音樂會,由指揮蘇柏軒與小提琴家林昭亮及國臺交菁英攜手演出。出生臺灣的林昭亮,是至今唯一獲得英國「留聲機唱片獎」的華人演奏家。(孫震宇)
自光復後,臺灣銀行在地深耕邁入67年,長期以來,除積極推動銀行業務、配合政策扶助產業發展外,並踐履企業社會責任為己念,積極支持公益及關懷弱勢族群,近些年更為促進社會和諧參與藝術扎根領域。今年度行慶活動與同樣有悠久歷史的藝文團體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合作,推出一系列優美旋律的音樂之旅,共同為臺灣音樂文化而努力。
首場「臺灣金控愛之禮讚-《生死圓舞曲I》」音樂會,由指揮蘇柏軒與小提琴家林昭亮及國臺交菁英攜手演出。出生臺灣的林昭亮,是至今唯一獲得英國「留聲機唱片獎」的華人演奏家。(孫震宇)
臺灣金控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合作,舉辦5場系列音樂會,傳遞愛與生命的力量,期以音符打造優質生活,豐富民眾的心靈。首場「臺灣金控愛之禮讚-《生死圓舞曲I》」音樂會,10日在台北新舞臺舉行,由指揮蘇柏軒與小提琴家林昭亮及國臺交的菁英,攜手打造大師生死之作,以音樂演繹這門人生必修的課題。
臺銀指出,長期以來,除積極推動銀行業務、配合政策扶助產業發展外,並踐履企業社會責任為己念,積極支持公益及關懷弱勢族群,近些年更為促進社會和諧參與藝術扎根領域。今年度臺銀行慶活動特別與一樣具有悠久歷史的藝文團體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合作,推出一系列優美旋律的音樂之旅,共同為臺灣音樂文化而努力。
臺銀指出,長期以來,除積極推動銀行業務、配合政策扶助產業發展外,並踐履企業社會責任為己念,積極支持公益及關懷弱勢族群,近些年更為促進社會和諧參與藝術扎根領域。今年度臺銀行慶活動特別與一樣具有悠久歷史的藝文團體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合作,推出一系列優美旋律的音樂之旅,共同為臺灣音樂文化而努力。
國內金融市場整併沈寂已久,近幾年僅見證券、壽險併購案不斷進行,但銀行之間的整併卻停滯逾六年未見下文,由於金融市場過度飽和、乃至殺價競爭,最嚴重仍在銀行體系,此有賴公股金融機構出面推動整併,改善國銀惡性競爭的現況。
近20年來,台灣金融業歷經三大階段的演進,從20年前開放新銀行,到後來推動公營、民營銀行之間合併及交流,例如,當年富邦銀與台北銀合併,國泰銀合併世華銀行,乃至於後來在扁政府時期,合庫併農銀,以及台灣金併中信局的「公公併」。
這些合併案為富邦金、國泰金、台灣金、合庫金的資產規模及發展優勢打下良好的基礎,證明合併「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但近六年來,銀行體系整併無聲無息,整個金融市場因僧多粥少,導致的惡性競爭時有所聞,政府對整併下一步該怎麼走,應拿出因應對策。
綜觀當前市場環境、金融機構規模大小及社會氛圍,公股出馬當整併領頭羊,應是適合的選擇。畢竟,公股金融機構家大業大,加上有政府招牌,不僅被併一方的員工安心,且較不會招致社會上對於「小吃大」質疑。
當然,公股金控在向外整併時,也有現行問題亟待克服,首先是公股金控轄下的銀行,除兆豐銀之外,國內分行家數幾乎在150∼200家以上,可說已到最適規模,因此在對外合併銀行後,每家分行的單位貢獻度是否會打折扣,是要思考的問題。
但除此之外,整併仍能使金控的整體資產規模擴張,強化承受風險能量,進而更能積蓄公股金控以大領小、走出海外的實力。在權衡利弊得失之間,如何轉化眼前的障礙,成為日後向上發展的助力,不僅考驗著政府的智慧,也攸關台灣的金融市場是否真能出現結構性的轉機。
近20年來,台灣金融業歷經三大階段的演進,從20年前開放新銀行,到後來推動公營、民營銀行之間合併及交流,例如,當年富邦銀與台北銀合併,國泰銀合併世華銀行,乃至於後來在扁政府時期,合庫併農銀,以及台灣金併中信局的「公公併」。
這些合併案為富邦金、國泰金、台灣金、合庫金的資產規模及發展優勢打下良好的基礎,證明合併「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但近六年來,銀行體系整併無聲無息,整個金融市場因僧多粥少,導致的惡性競爭時有所聞,政府對整併下一步該怎麼走,應拿出因應對策。
綜觀當前市場環境、金融機構規模大小及社會氛圍,公股出馬當整併領頭羊,應是適合的選擇。畢竟,公股金融機構家大業大,加上有政府招牌,不僅被併一方的員工安心,且較不會招致社會上對於「小吃大」質疑。
當然,公股金控在向外整併時,也有現行問題亟待克服,首先是公股金控轄下的銀行,除兆豐銀之外,國內分行家數幾乎在150∼200家以上,可說已到最適規模,因此在對外合併銀行後,每家分行的單位貢獻度是否會打折扣,是要思考的問題。
但除此之外,整併仍能使金控的整體資產規模擴張,強化承受風險能量,進而更能積蓄公股金控以大領小、走出海外的實力。在權衡利弊得失之間,如何轉化眼前的障礙,成為日後向上發展的助力,不僅考驗著政府的智慧,也攸關台灣的金融市場是否真能出現結構性的轉機。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