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昨日(20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對於華映聯貸案進行了解答。他透露,檢查局已啟動專案金檢,針對外界對此案的質疑進行深入調查,並預計在一個月內完成。立委黃國昌關注到,華映聯貸案餘額達67億元,能否收回成為焦點。顧立雄回應,金管會已經專案調查,主辦行台灣銀行表示擁有十足擔保,相關調查結果將在短期內公佈。立委余宛如也關切公股行庫承作的華映聯貸案是否會變成呆帳,顧立雄強調,目前銀行已提列備抵呆帳,台銀等主辦行均有十足擔保,檢查局進行專案檢查。此外,關於外傳台銀在主辦聯貸案時,對華映科技給予業績保證款且未向所有債權行揭露可能的損失的傳聞,台銀已澄清並強調未隱瞞任何訊息。顧立雄還表示,他個人希望華映未來重整時,應該由專業經理人主導經營權。
華映集團的債權銀行團會議終於在華映去年12月宣布重整後首次召開,會議中不僅有關於重整案的重頭戲,還有幾個小插曲讓會議更加引人注目。原本預計分兩場召開的會議,因為第二大債權銀行京城銀的強烈要求,最終決定合併召開,讓全體債權銀行團得以集思廣益。 會議的核心議程是為華映可能的重整案做預作準備,特別是針對是否需要由銀行團先行向法院推薦重整人及重整監督人名單進行討論。這場會議的召開,其實是台銀在農曆年前華映重整案被法院駁回後,為了尋求解決方案而積極行動的結果。 然而,會議中並非只有正面的討論。由於華映在過去對銀行的訊息不透明,甚至有未對銀行據實以告的情況,讓多家銀行在會中表達了對華映的「誠信」疑慮。有銀行直接以「吃泡麵」來形容華映重整案的成功機率,顯示出對重整案的不看好。 雖然有銀行建議將重整人團的建議名單匯總後向法院呈報,但也有銀行主動表明反對重整案,並建議各銀行可以直接向法院表達自己的看法。這場會議的結果,除了推薦重整人團名單外,也讓各銀行有了直接向法院表述的機會。 面對目前華映所面臨的大量裁員、產業鏈斷裂等困境,若要讓反對重整的銀行回心轉意,華映恐怕需要更明確地說明銀行所關心的疑點,避免因為疑點交代不清而再次受到打擊。
立委黃國昌質詢指出,華映聯貸案餘額67億元,可以收回嗎?顧立雄表示,金管會已專案調查中,主辦行台銀說都有十足擔保,相關調查結果,會在一個月內完成。
立委余宛如質詢時也關注,公股行庫承作的華映聯貸案,會否變成呆帳?顧立雄說,目前銀行全部都提列備抵呆帳,以台銀為首的銀行均有十足擔保,檢查局已進行專案檢查。顧立雄表示,聯貸案的專案金檢,主要了解貸前徵信、貸後管理及主辦行責任等。
外傳台銀主辦聯貸案時,對台灣華映承諾給大陸華映科技的業績保證款,沒有向所有債權行揭露可能的損失,不過,台銀已澄清這項傳聞,強調並未隱瞞任何訊息。
此外,顧立雄在答覆余宛如質詢時也表示,他個人希望,華映未來若重整,應該要由專業經理人主導經營權。
台銀所開出的16家重整公司的重整人團名單,包括了從民國95年迄今所有的重整案的重整人、重整監督人,這16家包括了德寶營造、大江國際、麥瑟半導體中強電子、遠航、歌林、久津、茂德、遠茂光電、勝華科技、復興航空、英群企業、雅新、耀文電子、頂倫企業、展茂光電、東正元電路,遍及各產業領域;其中有些案子如茂德、遠航等公司重整成功,但也有些案子並未或尚未重整成功。
華映近來發生一連串的變數,包括訂單被抽走、大舉裁員2,500人已超過總員工人數六成以上,以及華映與華映科技之間的控制權關聯性乃至於是否得一併負擔華映科技80億元負債等問題,已引發銀行團高度關注;據指出,台銀是在昨日臨時發出會議通知召集各債權銀行開會,而來開會的層級可說歷來最高一次,相關人士指出,多家銀行不僅分行,連債權銀行總行的部室一級主管都來與會。
而對於重整人團的組成方式,前二大債權銀行對是否要有華映參與則有不同看法,最大債權銀行台銀主張應有一席重整人由華映出任,但第二大債權銀行京城銀則認為,應該六席重整人團成員都由銀行來出任,第三大債權銀行合庫則建議目前監控華映金流的會計師賴麗真應參與重整人團。
台銀在會中開出上述16家重整公司的重整人與監督人名單,也建議債權銀行可從名單中勾選屬意的重整人,重整人團一般由三席重整人,三席重整監督人組成,名單最後由法院來裁定。
銀行主管指出,由於重整人或重整監督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身分,因此,即使銀行本身出任重整人或監督人,除了部室一級主管出任之外,也可委任專業的會計師或律師當銀行的代表人。對此,京城銀在會上也主張,各銀行都認識不少專業人士,因此重整人或監督人可全由銀行指派代表人。
根據本周二所發出的會議通知,唯一的議程就是為法院之後可能裁定華映重整來預作準備,因此台銀召開銀行團會議,希望就是否需要由銀行團先行向法院推薦重整人及重整監督人名單,來了解11家債權銀行的意向。
據了解,華映在農曆年前被法院駁回重整案之後,已向「高層」求助,為此銀行團也特別開會討論重整人名單,提前準備。但昨日會議實況的相關主管透露,對於華映的「誠信」問題,多家銀行不僅仍在會中炮聲隆隆,甚至有銀行直接嗆聲就是因為華映很多事未對銀行據實以告,因此「已錯失了黃金期」,現在既要裁員2,500人,客戶又撤單,會中有銀行直接以「吃泡麵」來形容華映重整案的成功機率:「麵都放到糊掉了怎麼吃?乾脆直接倒掉!」
不看好重整案的銀行不在少數,也有銀行提到,現在隨著台商鮭魚返鄉工業區土地水漲船高,反而賣一賣擔保品價格不會吃虧,還能儘速把錢拿回來,此外,也有銀行直接表明了反對重整案,因此,最後該場會議也決定,各債權銀行除了開出重整人團的建議名單,由台銀直接匯總向法院呈報之外,也開放各銀行不透過台銀,直接向法院「各自表述」。
眼下狀況,當大量裁員、產業鏈斷裂等造成華映更大的衝擊之後,華映若想讓反對重整的銀行「回心轉意」,恐怕得把銀行所關心的疑點說明白,不要再因為疑點交代不清,反過來被「打臉」。
【台灣新聞】台灣房市穩步回溫,五大銀行房貸金額年增10%!央行公布,今年前兩月五大銀行新增房貸金額達840.48億元,年增率10%,顯示房市成交量已從谷底穩步回升。其中,高雄房市表現最佳,年增率達10%,推測與市長韓國瑜當選後的「韓」流效應有關。央行官員表示,房市以自住買盤為主,建商推案時可能會有「讓利」情況,進而導致房價下修。展望後市,央行預計3月後將進入房市傳統交易旺季,交易將更加活絡。
【台北訊】近日,中央銀行公布了2019年2月台灣五大銀行的房貸新承做統計數據,結果顯示,雖然2月購屋貸款金額因基期較高而月減149.18億元,但若將前兩個月合計,年增金額高達840.48億元,創下近八年來新高。其中,高雄地區的購屋熱潮對此成長貢獻良多,兩個月合計移轉棟數年增率達10.02%。 央行官員分析,去年九合一選舉的後遺效導致今年1月房貸金額飆升至494.83億元,創下逾三年新高,但這也拉高了基期,使得2月房貸金額減幅達30.15%。此外,農曆春節和228連假影響下,2月工作天數僅15天,季節性因素對新房貸增加造成一定影響。 官員強調,觀察房貸市場應以前兩個月的合計數據為準,因為如此才能更客觀地反映市場狀況。從六大都市的移轉棟數變化來看,2月合計月減40.3%,但前兩個月合計年增3%。 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等五大銀行的房貸承做比重約佔全體銀行的近四成,被視為房市風向標。房貸主管預測,隨著「韓流」效應持續和實質經濟刺激的加強,企業進駐和投資增加,將創造就業機會和商機,有望進一步推升房市買氣。 另外,2月新承作房貸利率上揚0.92個基本點至1.638%。主要原因是低利率的「青年安心成家貸款」新增金額僅33億元,占比僅9.6%,遠低於1月的65億元和13.2%的占比。
央行官員表示,受到2018年九合一選舉的交易遞延效應,使得今年1月五大銀行新增房貸金額飆高至494.83億元,創逾三年新高,卻也因此墊高基期,造成2月新增房貸月減達149.18億元,減幅達30.15%。加上2月因為農曆春節及228連假,使得工作天數僅15個天,季節性因素的效應,影響新房貸的增加。
「農曆春節有時落在1月,有時落在2月,通常五大銀行新增房貸,若將前二個月合計來觀察,會相對較客觀」。央行官員指出,從台北市等六都移轉棟數的變化來看,也顯現2月合計月減40.3%,但前二個月合計的年增卻有3%。
台銀、土銀、合庫銀、一銀、華銀等五大銀行合計承做房貸比重,約占全體銀行的近四成,一向被視為房市風向球。銀行房貸主管認為,前二個月因「韓流」續強,高雄房市也明顯有感,後續如果因為更實質的經濟刺激及企業進駐投資,創造就業及多重商機,應可進一步帶動房市買氣。
2月新承作房貸利率上揚0.92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百分點)至1.638%,主要是當月低利率的「青年安心成家貸款」新增僅33億元、占比僅個位數的9.6%,低於1月的65億元、占比13.2%的結果。
央行公布,今年2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為345.65億元,月減149.18億元,主要是因農曆春節與228連假、工作天數較少,2月房貸平均利率1.638%,月增0.009個百分點,主要是利率較優惠的青年安心成家貸款占比下滑所致。
五大銀行為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以及華南銀行,合計房貸市占率大約近四成。
官員表示,為排除農曆過年季節性因素,把今年1、2月的數據合併來看,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年成長10%,六都買賣移轉棟數也年增3%,顯示房市擺脫谷底、走勢穩定。
進一步觀察六都表現,高雄的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高達10%,增幅最為顯著。
銀行主管推測,很可能是因為高雄市長韓國瑜當選後的「韓」流效應,使高雄房市買氣激增;其次則是新北市,前兩月買賣移轉棟數年增5.2%。
央行官員指出,與2016年的低谷相較,房市成交量已脫離谷底、房價也微幅上漲,不過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目前市場以自住買盤為主,買家會看價格是否符合自己需求,建商推案時若想刺激買氣,也可能有「讓利」情況,進而導致房價下修。
央行資料顯示,象徵中古屋價格的信義房價指數,台北市年增率已連11個月正成長,新北市更是連續17個月正成長,顯示房價確實逐漸回溫。
展望後市,央行官員認為,3月之後會進入房市傳統交易旺季,屆時建商積極推案,會讓房市交易更為活絡。
華映公司近期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請,引發市場關注。臺灣銀行債權管理部經理堯明仁在評論此事件時強調,銀行不僅要維護參與貸款的銀行債權,同時也必須對國內產業發展和員工生計負起社會責任。堯明仁建議法院應迅速指派檢查人,以公正第三者的角度評估華映公司是否具有重整價值,並依檢查人的報告作為判斷依據,綜合考量各方利益,做出最適當的決定。若法院批准重整,臺灣銀行主張由銀行團推薦的專業團隊來主導重整過程。 回顧過去,華映公司在99年曾經獲得臺灣銀行籌組的新臺幣228億元聯貸案。隨著華映公司營運狀況的改善,以及該公司提供龍潭區土地廠房作為十足擔保,臺灣銀行在107年1月間將聯貸額度重組為75億元。 堯明仁進一步表示,臺灣銀行在華映公司發生營運問題後,認為首要任務是確保銀行債權的收回,並兼顧數千名員工的權益,盡到社會責任。銀行積極催促華映公司及其母公司大同集團提出可行的債務重整計畫,並多次召開聯貸銀行團會議,但並未與華映公司洽商任何新增貸款事宜。 在3月15日召開的全體銀行團會議中,華映公司也向與會銀行團說明了大陸華映科技集團對華映子公司華映百慕達提起訴訟,並要求支付款的相關事宜。
華映公司於99年委任臺灣銀行籌組新臺幣228億元聯貸案,經多年履償後迨至107年1月間考量該公司106年度營運狀況已獲改善,且提供該公司名下所有龍潭區土地廠房十足擔保,遂由臺灣銀行重組聯貸額度75億元案。
堯明仁表示,華映公司發生營運變故後,臺灣銀行認為確保銀行債權收回及兼顧該公司數千名員工權益善盡社會責任為首要之務,並為善盡管理行角色,緊密催促華映公司及其母公司大同集團應積極處理,提出可行之債務重整計畫,並多次召集聯貸銀行團會議,惟未與該公司洽商任何新增貸款事宜。華映公司亦於3月15日召開全體銀行團會議,並說明其大陸華映科技集團於107年12月29日向華映子公司華映百慕達提起訴訟之請求支付款的相關事宜。
【金融新聞】京城、土銀、兆豐和台新四大銀行已全數提存華映債權,金管會關切其他銀行跟進!華映召開全體銀行團會議,但疑點仍多,銀行團不滿華映說明不夠清楚。華映準備在保護傘效期結束前重新提出重整案,而銀行團則對華映重整案的正當性產生疑慮。
華映15日再度召開全體銀行團會議,主要是華映宣布裁員、加上華映科技集團和華映、大同間的約當80億元的承諾關係、債務因實質股權而無法直接透過換總經理、董事解決,太多疑點遭銀行團質疑,因此,金管會要求華映再召開全體銀行團解釋疑點。但銀行團成員不滿指出,說明會召開了,「但華映還是說不清楚」。
據指出,華映是在被金管會要求後,13日臨時發出會議通知給全體銀行,告知在15日下午舉行「說明會」,有銀行團成員私下質疑,華映這個通知函唯一的議題竟然是「媒體新聞澄清」,而且還是主管機關出面要求才舉行說明會,讓不少銀行團成員認為華映缺乏溝通的誠意。
法院當初駁回華映重整案時所給予的緊急處分命令三個月效期「保護傘」將在5月初結束,銀行團成員也指出,華映若未趕在保護傘效期結束前獲法院同意重整,各債權人就有權處分擔保品,因此華映已準備在近兩周向法院重新提出重整案,法院應會在4月初開始再度詢問銀行團意見。
15日的債權銀行團會議由華映董事長林蔚山主持,林郭文艷則缺席。
與會債權銀行指出,華映一直主張華映及大同「均未對華映科技有連保關係」,且已辭去總經理及一席董事,因此認為沒有所謂19億人民幣、等值新台幣80億元債務的承諾責任,但據債權銀行私下查證,大陸法院是以「股權比重」來認定經營控制權存在與否,因此華映對大陸華映科技的最大股權既然存在,該債務承諾責任就無法擺脫。
銀行指出,況華映突然裁員2,500人,也讓銀行團覺得削減同意重整案的正當性,因為重整案兩大訴求是保護產業鏈的完整性及員工的工作權,如今卻有2,500名員工失業,且桃園勞工局也要華映說明,顯然不太贊成華映的做法,這使銀行團成員同意華映重整的意願更低。
台灣銀行以房養老業務穩步推進,金管會強調公平待客保護消費者權益
針對台灣社會進入高齡化階段,金管會積極推動以房養老計劃,並於近日公布最新辦理情況。根據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立群於14日的公布,截至2019年2月底,以房養老計劃已核貸3,186件,總金額達177億元,其中合庫、土銀、華銀三大銀行合計貸款額達153億元,佔比高達86%。
從地區分布來看,北北基、中彰投和桃竹苗是台灣最愛以房養老的前三大地區,其中女性申請件數較多,佔貸款人數的54.17%。
目前已有13家銀行開辦以房養老業務,包括合庫、土銀、台企銀、一銀、華銀、台銀、高雄銀行、中信銀、台新、上海、兆豐、安泰及陽信銀行等。其中,合庫承作量最大,達76億元、1,288件;土銀則是50億元、968件;華銀27億元、612件。
就地區來說,北北基地區辦理件數最多,達1,610件,其次是中彰投458件、桃竹苗379件。其他地區分別是高屏地區335件、雲嘉南271件、宜花東118件、外島15件。
王立群呼籲銀行業應落實公平待客原則,並遵守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相關規定,向借款人充分說明契約重要內容及揭露相關風險,以保護消費者權益。
金管會強調,將持續鼓勵銀行在風險控管下,辦理商業型以房養老貸款,順應市場社會需求,並適時協助解決銀行在辦理該項業務過程中所遇到的實務問題。
【台北訊】近日來,銀行業界的一項新政策引起矚目,那就是「以房養老貸款」。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這項貸款項目的核貸額度已達177億元,累計核貸件數高達3,186件,顯見市場需求相當旺盛。其中,北北基地區的件數最多,貸款人中女性占比高達五成四,這些數據都反映出銀行業在因應高齡化社會方面所做的努力。 根據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立群的解釋,目前共有13家銀行提供以房養老貸款服務,包括合庫、土銀、台企銀、一銀、華銀、台銀、高雄銀行、中信銀、台新、上海、兆豐、安泰及陽信銀行等。這13家銀行中,合庫、土銀、華銀的承作量最大,分別核貸76億元、50億元、27億元。 王立群強調,金管會為了應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積極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高齡者的金融商品,以確保他們退休後的生活資金。銀行辦理以房養老貸款,實際上就是讓年長者能夠將手中的房產轉化為即時資金,進一步改善生活品質。 不過,王立群也提醒年長者在申辦貸款時,要留意各銀行的申辦流程、貸款成數、利率、期限等細節,因為這些條件各有不同。此外,銀行在推廣這項業務時,也必須遵守公平待客原則和消費者保護法,確保向借款人充分說明契約內容及相關風險,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立群表示,到今年2月底,已提供以房養老貸款服務的銀行,有13家,核貸件數為3,186件,核貸額度約177億元,件數及金額都持續成長。
若以地區來看,辦理最多的前三大地區,依序是北北基1,610件、中彰投458件、桃竹苗379件。
其他地區則是,高屏地區335件、雲嘉南271件、宜花東118件、外島15件。
在性別方面,貸款人女性占54.17% ,男性則有45.83%。
承作的13家銀行,包括合庫、土銀、台企銀、一銀、華銀、台銀、高雄銀行、中信銀、台新、上海、兆豐、安泰及陽信銀行等13家銀行。
承作最多的前三大銀行,則是合庫76億元、1,288件;土銀50億元、968件;華銀27億元、612件。
王立群表示,因應高齡化社會需求,金管會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符合高齡者需求的金融商品及服務,以提供高齡者老年生活所需資金,增進其退休生活的保障,相關措施包括持續鼓勵銀行開辦「商業型以房養老貸款」。
銀行業開辦以房養老業務,讓年長者得以將房產轉換成資金運用,金管會呼籲年長者,仍應注意各家銀行申辦流程、貸款成數、利率、期限、借款人申辦門檻、相關費用及權利義務等不盡相同,需先了解清楚。
銀行辦理這項業務,也應落實執行金融服務業公平待客原則,及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相關規定,在業務推展過程負有注意及忠實義務,並遵守廣告招攬真實、訂約公平誠信及商品適合度等原則,向借款人充分說明契約重要內容及揭露相關風險,以促進銀行業務健全發展,及保護消費者權益。
金管會數據顯示,台灣最愛以房養老的前三大地區是北北基、中彰 投和桃竹苗,又以女性件數較多、占貸款人數54.17%。
王立群表示,目前已有13家銀行開辦以房養老,包括合庫、土銀、 台企銀、一銀、華銀、台銀、高雄銀行、中信銀、台新、上海、兆豐 、安泰及陽信銀行等。其中,承作最多的前三大銀行分別是合庫76億 、1,288件;土銀50億元、968件;華銀27億元、612件。
以地區來看,辦理最多的前三大地區分別是北北基1,610件、中彰 投458件、桃竹苗379件。其餘地區分別是高屏地區335件、雲嘉南27 1件、宜花東118件、外島15件。
王立群呼籲,銀行業開辦以房養老業務,讓年長者得以將房產轉換 成資金運用,但年長者仍應注意各家銀行申辦流程、貸款成數、利率 、期限、借款人申辦門檻、相關費用及權利義務等不盡相同,要先了 解清楚。
他強調,銀行辦理以房養老業務,也應該落實執行金融服務業公平 待客原則,以及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相關規定,在業務推展過程負有注 意及忠實義務,並遵守廣告招攬真實、訂約公平誠信,還有商品適合 度等原則,向借款人充分說明契約重要內容及揭露相關風險,以促進 銀行業務健全發展,及保護消費者權益。
金管會表示,將持續鼓勵銀行在兼顧風險控管下,辦理商業型以房 養老貸款,在順應市場社會需求下穩健發展,並適時協助解決銀行在 辦理該項業務過程中所遇到的實務問題。
華映電腦陷入財務危機,昨(11)日進行大規模裁員,減員數量達2,500人。這起事件引發外界關注,銀行債權追討的最新進度也成為焦點。據悉,華映債權銀行團的主管表示,在華映重整案被法院駁回後,他們已向桃園地方法院提出抗告。目前,以臺灣銀行為首的債權銀行團正在等待法院的判決結果,一旦判決出爐,債權銀行團將會有所行動。 銀行團人士透露,華映的銀行債權總額已降至101億元。截至去年底,華映的主要債權銀行包括臺銀、京城銀、合庫、臺企銀、陽信銀、台北富邦銀、華銀、土銀、兆豐銀、彰銀、台新銀等11家銀行。其中,臺銀的債權約為22億元,京城銀為16億元,合庫與臺企銀分別為12與10億元,其他銀行的債權則在10億元以下。 債權銀行主管解釋,華映先前申請緊急處分,但遭法院駁回。隨後,華映提出抗告並成功,緊急處分得以通過。在這段期間內,華映的資產與負債將被凍結,停止任何破產、和解或強制執行的程序,以及公司股票的轉讓,債權銀行無法拍賣擔保品。 之後,華映提交重整案,但再度被法院駁回,並再次提出抗告,目前案件正在法院審理中。債權銀行主管強調,只有等到法院裁定是否同意華映重整,才能決定後續的行動。若法院同意重整,銀行團的共識是,必須由銀行團指派專業人員或律師、會計師組成重整監督人團,不能讓華映主導重整。 對於華映的重整案,京城銀行明確表示「不同意」,但也有部分債權銀行表示支持。而作為最大債權銀行的臺銀,則建議法院指派會計師等專業檢查人,對華映的財務狀況進行檢視,以確認是否具有重整價值。
台灣銀行攜手台灣導盲犬協會,於華山文創園區盛大舉辦「開路天使,與愛同行」公益園遊會,熱鬧的現場滿滿人潮,民眾熱情參與,展現對視障朋友的關懷與支持。活動中,數十隻可愛的導盲犬穿梭於人群中,形成一幅溫馨的畫面。臺銀長期支持導盲犬培育計畫,2005年發行台灣第一張「導盲犬公益認同卡」,14年來累計捐贈逾3,400萬元,對視障者帶來實質幫助。此次活動還有義賣攤位、廉政攤位,以及視障藝術家演出,場面熱鬧又感人。臺銀董事長呂桔誠強調,對的事、好的事要持續做,發揮最大效益。同時,臺銀一年一度的行務會議也於此時舉行,討論創新升級措施,並邀請財政部前部長慶章專題演講。
台銀新聞稿內容:
近日,台灣銀行舉行了行務會議,會議上董事長呂桔誠強調,台銀將積極拓展國際市場,透過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以及擴大海外據點,實現業務的國際化目標。呂董事長還透露,台銀在數位金融服務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近兩年來已成功申請117件金融科技專利,並有62件通過實質評核,同時推出多項數位創新服務,如智慧繳費機、「臨機e變」以及「線上取號」等。
今年的行務會議以「台銀120、共創價值」為主題,總行、分行經理級以上人員、海外分支機構代表以及工會理事長等200餘人共同參與。台銀去年表現亮眼,税前盈餘達114億元,創下新高,若考慮政策任務影響,獲利更可達200億元以上;逾放比率和備抵呆帳覆蓋率分別為0.21%和715.2%,顯示了台銀穩健的經營風格。
呂董事長提到,台銀正在採取「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策略,與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MFG)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等國際金融機構簽署MOU,以深化業務交流。為了加強歐陸業務,台銀還與奧地利第一大銀行(Erste Group Bank AG)簽署MOU,這將幫助台銀更好地掌握中歐及東歐市場商情,為臺商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務。
在海外據點的發展上,台銀近兩年來已將海外網點從九國13個據點擴充至13國18個據點,目前正籌設越南胡志明市、印尼雅加達及馬來西亞吉隆坡辦事處,成為唯一在五大洲均有據點的本國銀行。
總經理邱月琴則提出今年業務經營的七大重點,包括提升授信質量、調整放款結構、強化海外展業動能、加強專才培育與資源調配、強化金融創新、提升資安防護意識以及深植法遵文化,展現台銀在多方面發展的決心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