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兩大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雙雙挺進台南。永豐金子公司永豐銀行以及國票金子公司國際票券昨(29)日不約而同分別宣布,各統籌主辦位於台南七股以及台南麻豆的漁電共生聯貸案,金額分別為82億元以及75億元,都為160MW(百萬瓦)電廠,其中永豐銀並喊出太陽能光電融資三年拚千億。永豐銀昨宣布,太陽能光電融資餘額要在三年內擴增至千億元以上,也就是2024年挑戰千億元規模。永豐銀統計,去年底餘額已經達600億元,目前位居全台第一。永豐銀指出,已經攜手產業發展多元綠電解決方案以活化土地運用,包括屋頂型、地面型、水面型或校園風雨操場等,近期則投入發展漁電共生;自2019年起籌組大型太陽能光電廠聯貸案,迄今已主辦15件、累計金額達782億元。三地集團旗下三地能源等建置漁電共生案,由永豐銀擔任管理銀行並邀集11家金融同業參與,包括凱基銀行、 土地銀行 、合作金庫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台中銀行、新光銀行、台新銀行、兆豐銀行、 高雄銀行、台灣銀行及台灣中小企業銀行,資金預計將投入建置及營運位於台南七股160 MW(Mega Watt;百萬瓦)電廠。此筆聯貸案罕見獲得多家公股行庫支持,超額認購1.8倍,三地能源的漁電共生案,選在台南七股區。三地能源目前綠電布局,包含綠能光電、能源儲倍、電動車充電以及綠電銷售等等。而國際票券主辦75億元聯貸案,為廷捷電力將在台南麻豆投資興建160MW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有11家金融機構參與,昨日簽約,是國內由票券公司主辦太陽能電廠聯貸案的首例。11家金融機構中,除了國際票券主辦,其他包括新光銀、王道銀共同主辦,中華票券、兆豐票券、玉山銀以及高雄銀協辦,並由大中票券、台灣票券、大慶票券、安泰銀參貸。該案位於台南麻豆的漁電共生先行區,符合環境要求,維持當地漁業原有價值,並增加漁塭收益以及再生能源貢獻,也強化地方年輕人返鄉經營的意願,此案具有指標性意義。此案為廷捷電力將在台南麻豆投資興建160MW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土地面積達200公頃,估計裝置容量達160MW,一年可產生2億度電,相當於12萬噸碳排放量,等同200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收量。
臺灣銀行以行動加入愛護地球行列,今年再度自發性加入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關燈活動,更擴大延長關燈時間,全台各分行3月25至27日3天關閉分行招牌燈,並號召同仁在家響應此環保行動,全世界串聯關燈一小時,節能減碳愛地球。臺銀今年加碼響應Earth Hour系列活動,邀請臺銀粉獅團粉絲一起參與關燈一小時活動,將參與關燈活動的照片,上傳FB臉書分享並留言,共襄盛舉一起關注氣候變遷的議題。臺銀以實際行動打造綠色永續環境,配合政府節能計畫,更新老舊空調、電梯等高耗能設備、更換LED燈具、宣導節能政策,空調溫度設定(26至28℃),興建綠建築行舍,裝修或改建時優先採購具環保、節能或省水標章及綠建材等環保產品。臺銀透過各項節能方案降低營運碳排量,去年全年節電率13.05%,碳排量約減少2.05萬公噸。在綠色金融方面,臺銀重視責任投資,將ESG納入投資評估流程,履行盡職治理;授信業務方面,將授信準則擴大至辦理所有企業授信案件均納入責任銀行原則及赤道原則精神,鼓勵客戶重視企業永續(ESG)議題甚至進行永續轉型,發揮金融影響力,引導客戶重視永續議題,創造社會、客戶及同仁共贏的永續新價值。
逾300億元聯貸商機第二季出籠。在央行宣布升息1碼之後,多起聯 貸案如雨後春筍浮上檯面,已可看到企業跟時間賽跑,進行籌資布局 的腳步更積極。金融圈人士分析,由於預期央行接下來每季升息腳步 不會停歇,因此,多家大型企業集團已提前進行借新還舊的聯貸案重 組,目前市場看到的聯貸案,均以借新還舊和新增周轉金支出居多, 央行升息可說是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金融圈人士透露,聯強國際與正隆紙業日前已確定分別由兆豐銀和 一銀籌組120億元及80億元的聯貸,加上台銀已預定為台船、裕隆各 籌組60億元、70億元聯貸,今年第二季已可看到的聯貸商機已達330 億元,為第二季的聯貸熱潮揭開序幕。 其中聯強國際及正隆紙業聯貸案均為5年期聯貸;其中,聯強國際 超過百億元的聯貸全部額度並未直接用於放款,而是全以銀行進行商 業本票保證及公司債保證的方式來籌資,且保證費率0.45%,相較先 前保證費率多數0.5%的水準,再度創下新低,可見銀行間除放款競 爭激烈,連同商業本票保證融資的競爭也日益白熱化。 至於台銀籌組的裕隆及台船兩聯貸案,均與周轉金需求及借新還舊 相關,其中台船60億元聯貸包括周轉金以及公司債還本付息等兩大用 途。 兆豐銀29日也宣布,由其統籌主辦並擔任管理銀行的環華豐及田江 額度合計62.675億元聯貸已完成籌組並簽約,並創下超過兩倍的超額 認購熱潮,全台知名的蘭城晶英連鎖酒店是環華豐集團旗下餐旅事業 ,可看出環華豐超前部署資金動作積極。 金融圈人士指出,除了看好疫後的觀光旅遊商機復甦,央行接下來 將不斷升息,亦是企業主提前展開資金布局的重要原因。
永豐銀籌組三地集團的南旭新日泰漁電共生82億元聯貸案將在29日 簽約,目前已知,除了永豐出任管理銀行,包括凱基、土銀、合庫、 北富銀、台中銀、新光銀、台新銀為共同主辦行,其他參貸行還包括 了兆豐銀、台銀、高銀、台企銀。 該案雖然以82億結案,實際上超額認購金額達160億元,亦即超過 快一倍的超額認購潮。這也是永豐銀繼為中租迪和、雲豹能源、大亞 集團分別籌組156億元、62.22億元、57億元的漁電共生聯貸案後,再 度拿下的漁電共生大案。 上述聯貸案全部位於台南,分別位於七股、北門,金融圈人士也指 出,現在台南七股已成為漁電共生聯貸最熱門的地區,且儘管相關聯 貸如雨後春筍不斷發起,但現在台南七股還有大批的魚塭正待開發漁 電共生電場,亦即後續還有更多聯貸商機蓄勢待發。 三地集團旗下位於台南七股的漁電共生電場興建計畫本次由永豐銀 行出任管理銀行,由三地集團旗下的南旭、新日泰兩家公司進行兩座 漁電共生電場開發案,聯貸案籌組總金額82億元。 該案分別由南旭、新日泰兩家SPV公司出任借款人,借款金額分別 為49億元和33億元,借款利率將分成2023年底商轉前、後,以不同的 利率計息,但總利率水準都在2%以上,該開發案預定在2023年底試 運,總面積達250公頃,共計將發電160MW。 業界人士指出,此次的借款年期為8.5年,其中包括興建期2.5年, 若必要時可再展延二次借款年期,每次可展延六年,這也是三地集團 進軍台南七股開發漁電共生新事業的代表作,三地集團旗下已有包括 南仁湖、北基加油站、屏東海生館等投資事業,現在已正式進軍漁電 共生發電。
不動產放款限額拉警報,兆豐銀從去年12月起,除首購族、青安及個案報准外,其餘房貸戶全面暫停新承做下,讓兆豐銀去年12月、今年1月房貸餘額連兩個月下滑,其中1月房貸餘額較去年12月驟降29.1億元到4,045.3億元,減額創十年來單月最大,年增率為16.0%更下探15個月新低,顯示兆豐銀房貸已暫踩煞車。兆豐銀主管坦言,主因是去年12月憂心農曆年前交屋潮,會讓不動產放款限額破表,才採取暫緩承做第二戶以上房貸做降溫。該主管說,在去年12月起,僅承做首購、青安或是得採取個案報准,新承做房貸量追不上每月還款速度下,自然讓房貸餘額連兩月降溫。據數據顯示,位居房貸第十大的兆豐銀,1月房貸餘額單月大減29.1億元、連兩月共降了33.2億元,市場預期,2月承做天數少,房貸量可望再下滑,但3月兆豐銀在不動產放款額度有空間下,已陸續恢復新承做量。其他銀行部分,台銀、華南銀、國泰世華銀等三家銀行,1月房貸放款年增率也持續探低,其中國泰世華銀1月房貸餘額4,707.5億元、年增率降到5.6%,較上月腰斬,更下探一年半來新低。華南銀1月房貸餘額4,961.4億元、年增率降到10.9%也探一年低點,台銀房貸餘額8,376.7億元,年增率12.3%也是兩年半來新低。據金管會統計,1月前十大房貸行為土銀、台銀、中信、合庫、及北富銀,土銀1月房貸餘額已一舉衝破9,000億元達9,042.3億元,市占率達一成居冠,惟年增率僅2.5%,比全體平均年增9%還低,顯示房貸已漸縮手。1月北富銀房貸餘額5,232.8億元,較上月增加125.8億元、單月增幅2.4%,年增率達18.7%,單月增幅與年增率都是前十大房貸行之冠。再進一步以全體國銀來看,2月整體國銀房貸餘額達8兆8,533億元,年增9.2%,年增率已較1月底再下降0.03個百分點,更創四個月新低,顯示2月農曆過年、交易天數少,加上金管會2月拉高不動產放款風險權數下,各銀行2月已對房貸開始縮手。
行庫香港分行人力縮編。據了解,在香港政經環境驟變及疫情雙重 夾擊下,各大行庫都對香港分行人力進行縮編,過去香港分行向來為 國銀海外分行人力布建最多之處,但如今情勢已有相當大的轉變,這 也反映在人力調撥上,其中,華銀在2019年最高為78人,到2021年底 已降為57人,台銀從48人降至40人,合庫則從33人降為27人。 行庫主管指出,從幾年前開始,各大行庫最先收手的財富管理業務 ,因為香港當地的金融監理法遵要求嚴格,行庫擔心風險大,現在行 庫最核心的放款業務也因為怕踩雷而不敢作,相對業務人力也開始「 閒置」,因此決定進一步縮編。 根據各行庫最新截至2021年底統計,行庫對香港減碼的不僅放款, 以債券為首的有價證券投資也呈衰退,應和香港整個金融市場在去年 因不動產風暴、和大陸對網路及高科技產業採取更嚴格的監管措施等 ,導致市場極大波動有關,統計顯示包括一銀、合庫、土銀等行庫的 有價證券餘額均較2020年底減少。 不過部分行庫2021年底餘額較2020年底增加。對此行庫主管指出, 有些部位是基於香港監管當局對於「流動性」的要求,要求須投資一 部分的香港政府公債來拉高流動比率,此外,在財務投資上,行庫淡 出香港市場步調其實相當一致。 在存款方面,最新統計顯示,相較於2020年存款波動較大,到了2 021年底,存款量基本上呈「沈澱」狀態,較無新的資金外逃現象, 各行庫存款變動雖有半數行庫呈減少,但減幅多半在1%、2%,反而 是放款量減少幅度遠甚於存款,因此造成全體行庫存放比大幅下降。
臺灣銀行於日前於總行古蹟大樓前,攜手臺銀證券共同舉辦「202 2年第一場愛心捐血活動」,發揮集團影響力,號召集團同仁、客戶 及民眾一起挽袖捐熱血行公益,協助紓解血荒,在疫情期間,讓善的 循環擴大延伸,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為社會注入更多溫馨的力量 。 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對於公益捐血活動相當重視,公務繁忙之際 撥冗率領高階主管蒞臨現場鼓勵與支持,向熱情參與捐血的民眾及同 仁表達感謝之意,並同時慰勞捐血中心護理人員的辛勞。面對新冠肺 炎疫情期間,不忘指示同仁以防疫安全為首要,遵循防疫SOP做好清 消措施並妥善規劃動線,保持平常心,維護自我身心健康,保護自己 愛護他人,讓熱血的民眾得以安心,在完備的防疫環境中完成捐血助 人之義行。 捐血活動當日,一大早8點多即出現長長的排隊人潮,許多熱情的 民眾前來排隊等待捐血,展現出臺銀品牌的強大吸引力。而為增添公 益活動歡樂氛圍,邀請台北捐血中心的可愛捐血寶寶現身活動會場, 熱情要求與捐血寶寶開心合照。在民眾踴躍參與,熱情相挺,原規劃 下午4時30分結束的捐血活動,一直到下午6時30分,才完成402人次 的捐血作業,成功募得17萬CC(680袋)熱血,再次刷新臺銀單次單 點捐血活動最高紀錄。 臺灣銀行重視踐履企業社會責任,未來將賡續辦理公益愛心捐血活 動,積極推廣人文藝術、學術研究、環境保護、體育發展及關懷扶助 弱勢等全面性作為,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發揮金融影響力,共 同攜手將愛與關懷傳遞至每個角落,致力於建構美善社會。
財政部昨(24)日邀集八大公股行庫討論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利率,傾向於「凍漲」維持目前一段式1.4%最低價到今年底止,為期九個月,全案將交由下周一行政院跨部會會議討論後定案。一旦拍板定案「凍漲」,最大受惠者將是目前31.8萬的青安房貸戶,可省下利息錢;但最大苦主是八大行庫,得替房貸戶吸收這次央行升息1碼的資金成本。若以今年1月底全台青安房貸餘額1.3兆元估算,凍漲九個月,八行庫將少收約24億元的利息收入。目前青安房貸以台銀、土銀承作量較大。財政部表示,昨天和公股行庫開會聽取意見,因為行庫用自有資金承作青安貸款,政府未補貼,且升息後資金成本增加,僅先初步交換意見,希望下周做出決策。知情人士表示,昨天財政部會議上,初步有三項方案,一是隨市場機制,調升青安房貸利率;二是針對青安房貸利率不同計息方式與階段局部反映調升;三是不隨央行升息而調升青安房貸利率。據指出,下周行政院跨部會會議,將彙整包括財政部主管青安房貸以及其他部會各類政策性貸款利率定價,決定因應此次央行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的對策。據透露,昨會中多數行庫都反對凍漲,有人提出底線價是1.56%,認為不宜低於1.56%,但最終仍以凍漲到今年底方案、送交行政院核定;因青安房貸是郵儲金升息就調漲,一旦拍定「凍漲」後,就會回溯到3月央行升息日起算。行庫主管私下抱怨,若凍漲到今年底,等於後續央行每一次升息、行庫每次都得替青安房貸戶吸收利息錢,獲利恐承壓,與民營銀行站在不公平競爭的起點上。另一家行庫也說,2020年3月央行降息時、青安房貸利率被迫降多1碼,這次升息1碼,升幅也被沒了,「降得比別人多、升幅直接沒了」。銀行主管也認為,青安房貸戶條件寬鬆,凍漲後是1.4%,比銀行眼中「好客戶」的公教房貸戶1.56%還低,擔心違反授信5P原則。
央行升息後,貸款族利息負擔有感增加,勞動部開出「凍漲」第一槍,宣布勞工紓困貸款維持1.845%後,財部也研擬跟進,將青年安心成家房貸利率1.4%「凍漲」至年底。市場預期,就學貸款、公教人員築巢優利貸等政策性貸款,將被列為下一波凍漲的檢討標的。行庫主管說,就學貸款因有教育部補貼,若要凍漲可能性較大,但公教房貸是「招標」也沒有補貼,加上今年除台銀外,中信銀也承做公教房貸,有民營銀行介入,公教房貸利率想要「凍漲」恐不容易。承辦就學和公教房貸的台灣銀行昨(24)日指出,目前為止還沒接獲利率要凍漲的相關通知,因公教人員築巢優利貸為人事行政總處,就學貸款則是教育部主掌,台銀會按相關部會的決議辦理。據了解,近三年,全國公教人員築巢優利貸承作3萬多戶,金額2,000多億元。升息後,公教房貸從1.31%提高到1.56%。根據教育部統計,2019年高中以上就學貸款戶數為45.6萬戶,貸款金額為194.37億元。升息後,就學貸款利率從0.9%提高到1.15%。
房貸利率揮別谷底,未來將步步高升。中央銀行昨(23)日公布,五大銀行2月新增房貸409.43億元,單月大減279.18億元,利率升抵1.367%,連五月走揚並創一年新高;由於央行3月升息1碼,央行官員說,「4月起銀行就會調整所有不動產授信利率」,房貸利率第2季將明顯跳漲,房貸族利息負擔增加會很「有感」。央行昨日公布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和華南銀行等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合計房貸市占率約四成,金額與利率變化,被視為房市景氣風向球。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指出,2月適逢農曆春節,工作天數僅15天,較1月的21天少,是新增房貸金額減少主因;另外,2月房貸利率為1.367%,較1月微幅增加0.008個百分點、連五月上漲;蔡惠美說,自從去(2021)年10月,央行找來銀行「喝咖啡」、督促銀行應對授信風險較高者進行差別定價後,房貸利率便逐月上漲。蔡惠美說,央行3月宣布升息1碼,自18日起生效,存款與一般放款機動利率會馬上跟進調整,但銀行不動產貸款的基準利率多數為「季調」,銀行4月就會調整所有不動產的授信利率,因此,4月房貸利率上漲的趨勢會更明顯。在房價部分,蔡惠美坦言,因營建成本持續上升會反映在房價上,研判房價短時間內仍易漲難跌;今年前兩月,建築工程材料年增12%、勞務年增7.1%。央行資料顯示,今年2月象徵中古屋的信義房價指數,大台北地區房價年增8.7%,近兩年來均為正成長;去年第4季新推案的國泰房價指數,台南與高雄分別較前年同期上漲13.5%與18.9%。
中央銀行23日公布,2月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僅409.43億元,創一 年來新低,與1月相較,減幅高達40.54%,央行官員說明,主要是因 農曆春節及228連續假期讓2月工作天數縮減至僅15天。 但今年前兩月五大行庫新增房貸合計為1,098億元,年增14.63%, 顯示工程材料及勞務成本增加已反應在房價。 央行官員表示,五大銀行2月新增房貸金額大減是反應季節因素, 2月較1月少掉6個工作天,加上農曆年剛過,年後進場購屋向銀行申 請貸款,辦理手續也需費時約近1個月,均是2月新增房貸大幅下降的 主因。 前兩月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合計1,098.04億元,與去年同期的957.8 9億元相比,增加140.15億元或14.63%。 但六都前兩月移轉棟數年增卻僅0.2%,其間出現極大差距。對此 央行官員指出,這部分是房價上漲的結果,但房價上漲則是反應工程 材料及勞務成本大幅增加,這兩項成本前二個月的漲幅分別是12%及 7.1%,建商理所當然會轉移到房價。 台銀、合庫、土銀、華銀及一銀等五大銀行合計承做房貸比重,約 占全體銀行近四成,一向被視為房市風向球。央行官員指出,觀察整 體房市結構,在區域上也有一些變化,過去雙北及桃園相對熱絡的情 況,去年以來有轉向中南部的現象。 再看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利率2月上揚0.008個百分點至1.367%。央 行官員強調,主要還是去年10月央行找36家銀行開會,呼籲落實「差 別定價」,近幾個月逐漸反應在利率水準;至於3月17日央行升息1碼 (0.25個百分點),因銀行調整房貸利率,大多採季調整的原則來看 ,3月還不會明顯上揚,正常狀況下,4月影響才會顯現。
疫情使ESG意識抬頭,國銀積極喊出搶綠色金融商機,國內目前有 11家銀行簽署赤道原則,但其中僅第一銀行、兆豐銀行為公股銀行, 據了解,其他公股銀行正積極趕進度,將在3月底前遞件申請,希望 6月底前簽署,最慢今年底要全數簽署赤道原則。 目前國內11家簽署赤道原則的銀行包含國泰世華銀行、元大銀行、 台新銀行、台北富邦銀行、一銀、玉山銀行、中信銀行、永豐銀行、 兆豐銀、王道銀行和新光銀行。 公股銀行的部分,土地銀行將在3月底前遞件申請,希望在6月底前 簽署。臺灣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彰化銀行也都希望在6月底前簽署 ,華南銀行則以今年底前完成簽署赤道原則為目標。 台銀2021年8月發行首檔綠色債券,將所募得資金用於綠色投資計 畫的放款,並以2022年中完成簽署成為赤道原則銀行為目標,希望透 過金融本業,引領授信戶共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土銀則自2021年6月即已遴選顧問輔導辦理赤道原則導入事宜。土 地銀行2021年7月發行10億元可持續發展債券,期限5年,投資計畫類 別包括再生能源及能源科技發展、基本服務需求、可負擔的住宅、創 造就業及可以減輕或避免因社會經濟危機所導致失業計畫等。未來將 視資金運用情形評估發債。 第一銀行2015年起即開始著手投資綠色債券,近年更擴大布局至永 續發展債券,且部位逐年增加。現行將ESG評估流程納入投資分析決 策中,投資前先行評估被投資標的之ESG風險,以避免投資ESG風險較 高之企業,投資後亦定期追蹤投資部位之ESG表現情形,以落實永續 投資政策;一銀針對高碳排產業亦訂有投資限額,並逐年調降該限額 ,以降低投資於高碳排產業比重。
中央銀行17日升息1碼,銀行主管指出,房貸族和信貸族將直接受 到影響,每月要從口袋中多拿出來一點錢;存款族則將直接受惠,存 款利息將隨之增加。 銀行主管指出,後續要觀察指標的台灣銀行及中華郵政的存款利率 調整,若足額反映,「殺傷力十足」,預估銀行將不會足額反映,0 .14∼0.2個百分點是最可能的區間,但也不排除足額反映,因此區間 將拉大至0.14∼0.25個百分點。 台銀目前一年期定儲機動利率為0.84%,也就是存100萬元,一年 利息為8,400元,若以調升存款利率0.14∼0.25個百分點計算,一年 利息會增加1,400∼2,500元。 至於貸款利率中,最關鍵的就是房貸中的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 款,以及全國公教員工房屋貸款「築巢優利貸」,尤其是築巢優利貸 的利率就是大部分民眾的房貸下限,因此此次升息後,房貸利率勢必 跟著調升,若以每100萬元調升0.14∼0.25個百分點計算,每月將增 加約66∼119元的負擔,一年將增加792∼1,428元。 上述兩大房貸都是依照中華郵政2年期定期儲金額度未達500萬元機 動利率為基準,築巢優利貸為固定加碼0.465個百分點,原先年息為 1.31%。 青安貸款則是一段式機動利率按基準利率固定加0.555個百分點, 原先年息為1.4%;二段式機動利率前兩年按基準利率固定加0.345個 百分點,原先為1.19%,第三年起按基準利率固定加0.645個百分點 ,原先為1.49%。 銀行主管分析,此次升息,對於購屋人還不至於形成壓力,整體而 言,房貸利率在3%以上,甚至到4%,才可能讓房市出現反轉,以目 前狀況來說,短期還不至於因利率壓力出現拋售潮。
台銀理專盜領客戶2,800萬元後逃逸,在16日的財委會成為質詢焦 點,財委會最後也通過立委林楚茵、郭國文等人的提案,要求台銀在 一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及未來防範這類弊端再度重演的因應對策。 台銀總經理許志文表示,台銀會在一個月內提出內控檢討報告。財 長蘇建榮也在備詢時表示,在上周九大公股金控、銀行業務檢討會報 時,已指示全體行庫,內控不只總行要作,也必須擴及到全體分行。 蘇建榮指出,台銀第一時間有向他報告,對此財部當時即責成台銀 必須做到三大點:一是盜領的存款全數都要補給客戶,不能讓客戶有 所損失;二是將涉案人員免職;三是未來必須更落實輪調制度。同時 蘇建榮也強調:「再犯不可原諒」。 許志文在備詢時說明,台銀在去年即透過分行通報了解該行員生活 有異樣,因此將他調離理專職務,但這次該行員是透過在其他銀行的 帳戶調撥不法資金,但這個部分已在台銀內控系統的查核範圍之外, 未來對這個部分會設法彌補漏洞,並在一個月內向財委會提出檢討報 告。 台銀此次爆發理專盜領客戶存款事件,是由於台銀的宜蘭蘇澳分行 張姓襄理,在調任新職之後並未上班,銀行無法聯絡上並清查帳戶後 ,才發現他盜領存款,除了在通報時已查出的2千萬元盜領存款外, 台銀日前再發現其盜領的存款還有800萬元,對此台銀指出,全數的 存款已都賠付客戶,客戶不會有任何損失。
喧騰數月之久的英穩達破產案出現突破性進展。知情人士透露,英 穩達母公司英業達集團的大股東葉國一(左圖),日前已透過英業達 分別走訪多家英穩達的債權銀行,為葉國一表明他將出面償還部分銀 行團的債權,可說是英穩達在去年12月破產近三個多月以來,在銀行 團債權協商上出現最具突破性的進展。據悉,葉國一願意償還的債權 部位,可能在整個英穩達18億元債權的三至五成之間。 英穩達的七家債權銀行包括兆豐銀、華銀、土銀、富邦銀、中信銀 、彰銀、台銀,其中以兆豐銀的5.8億元最多、台銀5億元居次,北富 銀、台銀均為2億多元,中信銀1億多元,彰銀約9千萬元、土銀6千萬 元。 據透露,此次葉國一願意出面償還部分銀行團的債務,並非透過集 體的銀行團會議,而是個別拜訪不同的銀行;金融圈人士認為,葉國 一願意出面償債的額度,應該和英業達與不同銀行往來額度的多寡、 密切程度有關,不見得直接依照英穩達在各債權銀行的債權餘額來「 等比償還」。 據透露,截至去年11月底,整個英業達的銀行貸款餘額高達560億 元,其中,與英穩達重疊的往來銀行在英業達的授信餘額,包括台銀 66億元、華銀60億元、兆豐22億元、中信20億元、土銀31億元、彰銀 29億元。 先前包括兆豐銀、中信銀、北富銀三家銀行採取提告英穩達、英業 達的行動,不過據了解,葉國一也會透過英業達和這三家銀行進行溝 通。 農曆年前,兆豐銀行召集債權銀行團會議,但一直因為英業達、英 穩達缺席而「開不成」,英業達和大股東神隱和「支持函」(lette r of support)效力形同無效廢紙,也一直受到外界的議論,但整個 形勢在農曆年後出現相當大的反轉,尤其令銀行團意外的是葉國一終 於願意出面表達願賠付部分債權的誠意。 據指出,葉國一2月就開始以英業達為窗口,向銀行展開個別接觸 ,本月動作更為積極,不少銀行已陸續和英業達簽署「保密條款」, 不能對其他家債權銀行揭露葉國一願意代為賠付的金額。
台銀蘇澳分行張姓行員輪調羅東分行但未到職,台銀才驚覺該行員 涉及挪用客戶資金,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15日表示,金管會鼓 勵賞罰分明,若銀行透過內控三道防線、主動查覺行員舞弊主動通報 ,且有保障客戶權益,就會認定內控三道防線仍有效,就不會有處分 ,但若三道防線失靈,會「從嚴檢視」。 針對台銀蘇澳分行張姓理專驚爆涉A錢,童政彰表示,台銀在2022 年3月7日已依規定向銀行局通報「重大偶發事件」,依規定要在七天 內函報資料與後續情形,即3月16日要送到銀行局,目前還沒收到台 銀函報情況,會持續追蹤銀行處理情況。 童政彰表示,目前接收到重大偶發的內容是與客戶「不當資金往來 」,但進一步了解過程中,發現有涉及「挪用客戶資金」情事,相關 的金流、涉及客戶權益部分,台銀還在徹底清查中,金額也在陸續釐 清中,但有關「不當挪用客戶款項、不當與客戶資金往來」,就會被 認定是違反內控的要件之一。 至於此次台銀是行員落跑後,A錢事件才東窗事發,是不是還算主 動發現,童政彰表示,還未收到台銀報告書,無法個案說明。 但童政彰強調,金管會鼓勵賞罰分明,若透過內控三道防線、主動 查覺行員舞弊主動報來,且保障客戶權益,那這樣內控三道防線還是 有效,就不會處分,但前提是三道防線有效,包括第一道防線自行查 核發現、第二道透過風控程序偵測到、第三道主動稽核到,非屬這三 道的話,就會從嚴。
年輕人從金市撤出轉投股市。據台銀內部黃金存摺交易最新大數據 分析,相較三年前20至40歲年輕族群占比超過7成,目前該年齡層已 「腰斬」到僅剩三成比重。 台銀是全國黃金存摺業務「大盤商」,全台灣共有16家銀行和台銀 合作黃金存摺業務,而台銀最新統計也顯示,目前全國共有360萬戶 黃金存摺戶數,占全台2,300萬人的比重已超過一成,目前台銀共有 超過70萬戶的黃金存摺客戶,較三年前增加3萬戶。 根據台銀內部分析,20至40歲的年輕人,在操作黃金上,進出頻率 明顯較40歲以上的族群高,有不少更是走「短進短出」路線,「基本 上是用買賣股票的邏輯來進出黃金」。由於去年台股大漲,金市的波 動反而沒有這麼劇烈,也使這些年輕人評估獲利空間有限,因此從金 市出走轉投台股。 台銀內部評估,去年由於股市大好,許多原本投資黃金的年輕人從 金市撤出,轉投股市,也使得黃金存摺客戶的年齡層結構出現大反轉 ;統計數據顯示,原本在2019年,黃金存摺的客戶群中,20∼40歲占 七成左右,但到了今年2月底,20至40歲的占比銳減至三成,台銀內 部對此評估,應和股市近幾年交投熱絡,年輕族群從金市撤出,轉進 股市有關。 在此同時,台股也呈現以年輕族群占相當比重的「當沖」熱潮,和 台銀的黃金存摺投資戶數結構大轉變可說互相呼應。
俄烏戰火延燒,包括高盛、瑞銀、摩根大通等多家機構陸續上修金 價估值,最高已上看2,300美元,台灣銀行指出,近一個月台銀黃金 交易量也成長兩成,在2月24日俄烏開戰當日、金價震盪最劇烈時, 成交量更爆增至平日的2∼3倍,不少黃金投資人在1,900美元以上的 高點大舉賣出。 台銀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提醒,現在金價再衝上新高,且地緣政治 的演變對金價的影響瞬息萬變,建議除非是本身已有很多其他資產布 局,想分一點過來買黃金的投資人,否則此時不宜過度加碼,反而會 招致投資風險,「上沖下洗的投資人都賠錢居多」。 楊天立分析,金價會飆漲,俄烏戰爭本身並非重點,而是俄烏戰爭 帶來的一連串經濟、金融面的影響,包括通膨、油價及天然氣等能源 、原物料價格上漲,以及運輸面的影響將衝擊供應鏈,這些均造成股 市及金融業的衝擊,而且是投資人真正擔心之處,亦是大批避險資金 湧入金市的關鍵。 國際金價7日一度衝破每盎司2,000美元大關,但台銀黃金存摺反而 未再出現太大的買賣潮。楊天立指出,台銀的黃金存摺戶有不少是在 先前1,900多美元價位就已賣出,現在由於金價實在飆太高,因此大 部分的投資人都不敢進場追高,只能嘆息「賣得太早」。 根據台銀觀察,2月24日當天黃金買賣成交量很高,「比起平日的 交易量多出2、3倍」,但之後每日的交易量就起起伏伏,近一個月來 黃金存摺及實體黃金成交量平均大約比平常增加兩成。 楊天立表示,由於通膨問題難解,以及接下來美國聯準會要用怎樣 出招升息對策來解決通膨問題,都有待觀察,因此投資人最好不要此 時貿然進場。 去年外資預測機構對金價一路「看空」,但俄烏戰爭已全面扭轉外 資機構的預測方向。楊天立表示,在外資看空的情況下,去年8月至 今年2月以來,金價仍漲了200多美元,這代表市場仍有一定的投資人 有風險意識,已先行布局,若以2月11日金價1,820美元的起漲點來看 ,這波金價已漲了180美元,漲幅已達9.9%。
行庫賣債轉台股,各大行庫全面拉高台股水位,今年部位比起去年 至少高出一成。目前各大行庫的台股水位,以合庫、一銀、華銀、台 銀等為前四大,其中合庫目前大約在350億左右,一銀目前的水位已 接近250億元,大約還有50億元的空間可加碼,華銀目前水位接近30 0億元,台銀則已來到220億元。 台銀的台股財務投資部位近一年來已增加超過一倍,從2021年初約 100億元,到2021年底已增至180億元,日前趁台股回檔到17,600點之 際,台銀也再大舉進場加碼,總水位現在已來到快220億元,今年總 水位有機會上看250億元。 彰銀目前的台股水位約150億元,彰銀高層表示,今年前兩個月內 淨水位約已增加10億元,將趁低檔繼續加碼低接。 一銀今年原訂的台股理想水位在250∼300億元間,目前還有50億元 加碼空間,會逢低布局;若和去年同期約210∼220億元的水位相較, 目前一銀水位已多出逾一成。華銀則指出,截至2月底止的台股部位 約較去年底增加三成,較去年同期則持平。 合庫目前約有350億元水位,後續應有機會拉高至400億元,由於合 庫加碼時點得宜,今年初迄今已將列帳在OCI的台股部位處分後挹注 在淨值(由於以OCI列帳因此無法入損益表),合計今年以來已實現 及未實現的台股資本利得已有40多億元。 行庫主管指出,今年加碼台股墊高淨水位,加上2021年上市公司的 獲利更甚於2020年,市場樂觀預期,若依照相當的盈餘配發股利水準 ,則今年上市公司所配發的股利應可望比2021年高出一成,行庫擴大 部位,加上上市公司的股利配發優於去年,今年7、8月上市公司配發 股利收益時,台股對行庫獲利貢獻至少可比起去年超過一成。 行庫主管指出,由於把台股放在OCI部位,即使賣股實現獲利,也 不會對損益表有所幫助,因此著眼的是7、8月的股息收益,此時股息 收益仍然能入損益表挹注獲利,使得各大行庫現在對台股投資的策略 ,已經偏向長期的持有、把部位養大。
受景氣回穩、進出口貿易活絡,及台商投資和建廠持續增溫等三大利多,讓企業資金需求大爆發,據金管會統計,1月本國銀行放款餘額達34兆2,087億元、月增5,336億元,放款餘額及月增額同步創史上單月新高,顯示企業投資建廠腳步未歇,今年景氣依舊樂觀。1月國銀單月放款大增5,336億元、存款單月則反向減少250億元,推升存放比從谷底走揚,1月存放比攀升到70.36%,是近七個月單月高點,顯示銀行資金去化速度加快、有助提升銀行獲利,增加利息收入。銀行主管說,1月放款量大增,有三大原因,一是企業預期今年將啟動升息潮,想趁低利時期先借款、鎖住資金成本,其次,台商投資和建廠腳步未歇,仍有資金需求,三是,今年景氣回穩,進出口貿易暢旺,企業周轉金需求也大。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昨(3)日說,1月放款量大增,主要來自三大塊,包括政府機關和民營企業周轉金需求、資金調度增加、及進出口企業資需求所致,光企業周轉金需求就較上月大增4,202億元,又以民營企業為主。1月國銀放款餘額34兆2,087億元、月增5,336億元,月增額創單月新高;存款餘額48兆6,203億元、月減250億元,存款則是近兩年半來、首度出現單月減少。林志吉說,1月國銀存款減少,主因是壽險和企業資金調度,1月資本市場波動也大,國人逢低進場股市,及過年前有發年終和績效獎金的需求。據金管會掌握,1月存款減少前三大,包括兆豐銀、玉山銀和永豐銀,月減約300~600億元左右,放款增加前三大則是中信銀、台銀和北富銀,月增額約落在600~1,000億元之間。1月國銀獲利也受到資本市場波動影響,投資收益下滑,導致1月國銀稅前盈餘僅剩302.5億元、年減5.2%,探近五年來同期新低。林志吉說,銀行獲利三大支柱中,投資淨收益較去年同期少40億元降到33億元,主因是匯兌損失,其他利息及手續費收入則都有增加,利息收入年增36.6億元達457億元、手續費收入年增12億元達222億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