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未)公司新聞
集保結算所大膽跨界,推出「集保e存摺」App,成為投資人新選擇!
集保結算所過去一直專注於資本市場的後台作業,但近年來隨著FinTech浪潮的席捲,集保結算所也開始積極進行跨界創新。於是,在106年3月,他們推出了「集保e存摺」App,這個App透過將紙本存摺數位化,為投資人提供了一個直接與集保結算所對話的管道。
集保結算所並沒有就此停歇,他們透過大數據分析,不斷研發用戶的樣貌與使用情況,並基於這些資料,持續優化App的操作介面(UI)與使用體驗(UX)。107年11月,集保e存摺App 2.0版正式推出,並獲得了用戶的好評,到109年2月,已經突破了百萬用戶的使用紀錄。
根據集保結算所的統計,現今有7成以上的投資人在開設證券商戶時,選擇使用集保e存摺。這顯示了紙本存摺的時代已經過去,集保e存摺App這樣結合行動裝置的服務正逐漸受到投資人的青睞。
集保e存摺App的使用者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佔了5成,這與平均年齡在40至60歲的台股投資人年齡層形成了鮮明對比。此外,集保e存摺App的「一機多摺」特色也受到了廣泛歡迎,擁有二戶以上的用戶登入比例與停留時間都高於僅有一戶的用戶。
在用戶偏好的功能中,「我的資產」功能是集保e存摺App的明星功能。這個功能讓用戶能夠在一個App內整合證券、債券、基金、黃金等資產,平均每位用戶將7成的使用時間花在這個功能上。其次是「e搜股」功能,讓用戶能夠查詢各檔股票的訊息、公司財務資料等,滿足了投資人對於行動化檢視庫存資產與尋找新投資標的需要。
集保結算所並不滿足於此,他們持續運用數據力來了解投資人的需求,並不斷精進App的功能與體驗。隨著國人減少定存金額,轉而投資於其他多元資產項目,集保結算所積極尋求與銀行業者合作,在集保e存摺App中整合銀行帳戶資訊,並加入政大國際產學聯盟,期望與更多金融機構或FinTech業者合作,為用戶帶來更多新功能。
投資人們,把握這個契機,儘速申請集保e存摺App,一起共享集保結算所引領的創新服務吧!
根據集保統計,現行投資人前往證券商開戶,其中7成以上選用集保e存摺,顯見紙本存摺的時代已經過去,結合行動裝置的集保e存摺App正夯,上線僅三年且官方色彩濃烈的集保e存摺App能建立好口碑。根據大數據統計,集保e存摺App的使用者,35歲以下就佔了5成,相較於平均40至60歲的台股投資人年齡層明顯年輕,且集保e存摺App一機多摺的特色也廣受用戶青睞,擁有二戶以上的用戶登入比例與停留時間皆高於僅有一戶的用戶。
從用戶偏愛的功能來看,「我的資產」功能是集保e存摺App用戶的最愛,其一摺多金的功能,讓用戶可以在一個App整合證券、債券、基金、黃金等資產,平均每位用戶花費7成的使用時間在整合資產市值的頁面;而第二名則是「e搜股」功能,用戶可以查詢各檔股票之重大訊息、公司財務資料、股權分散表等,顯見投資人以行動化檢視庫存資產與尋找新的投資標的之需求,都可以從集保e存摺App一站滿足。
集保結算所持續運用數據力了解投資人需求,精進App的功能與體驗,以近期國人減少定存金額,改為投資於其他多元資產項目,舉凡保險、證券、基金等,隨著投資產品日趨多元,未來更迫切整合資產需求,集保積極尋求與銀行業者合作,於集保e存摺App整合銀行帳戶資訊的可行性,同時加入政大國際產學聯盟,期望與更多金融機構或FinTech業者合作的機會,為使用者帶來更多新功能;投資人要把握契機儘速申請集保e存摺App,共享集保引領的創新服務。
金管會要求上市櫃公司季揭露持股5%以上股東名單,引來公司反彈,質疑加重負擔
【台北訊】為提升股權透明度,金管會近期預告將修正「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要求上市櫃公司按季揭露持股5%以上的股東名單、持股數額及比率。此一規定預計從今年第1季起適用,卻引來上市櫃公司的反彈聲浪。
不少公司認為,新規定將增加公司成本,並質疑政府強制規定不應加重公司負擔。根據現行規定,上市櫃公司每年需在股東會年報中揭露持股5%以上的股東資料,新規定上路後,將增加按季公告的四個季報,從而增加公司遵行法令的成本。
集保所規劃的作業流程要求上市櫃公司在每季底最後一個營業日前向集保提出申請,集保將按季提供持股5%以上股東的資料。雖然集保提供優惠折扣,但不少公司仍認為此規定不公,建議降低收費標準。
有公司反映,新規定將導致公司每年多支出2.4萬元,而集保一年收入可因此增加4,121萬元,顯然不成比例。此外,部分公司也指出,政府應自行吸收此一規定帶來的費用,而非讓公司負擔。
對於公司的反彈,金管會表示將進一步討論外界意見,並已請集保評估再降費的可行性。
金管會預計的這項規定,旨在提高股權透明度,但對上市櫃公司來說,卻可能帶來不小幅度的經濟負擔。目前,市場上對此議題的討論仍然熱烈,未來的發展方向仍有待觀察。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近日成為金融市場關注焦點,因為有上市櫃公司提出建議,主張主管機關若有意監管持股5%以上大股東,不如將現行持股10%以上大股東須申報規定降低至5%。然而,金管會認為這樣的修法動作相當複雜,涉及到許多相關規定,因此對此持保守態度。
金管會在上個月22日已經預告將修改相關法規,要求上市櫃公司每季財報都要揭露股權比率達5%的股東名單。這意味著公司將每年要揭露五次股權名單,除了原本的股東會年報外,還需新增四個季報。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還需要向提供資訊的集保公司支付相關費用。
這項法規修正的預告已經截止至2月20日,金管會已經收到大量意見反饋。除了有業者表示這將增加成本外,還有建議應該降低申報門檻,並主張主管機關若真想監管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可以利用現有系統進行管理,這樣不僅不會增加額外的費用,還能夠達到監管的目標。
金管會官員解釋,根據證交法第25條規定,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持股超過10%的股東,都必須向主管機關申報並公告其持有股票的種類及股數。因此,將10%的申報門檻降低至5%,涉及到證交法的相關規定,並非單純的數字調整。此外,證交法規定持股10%以上大股東須申報轉讓持股等變動情形,這些規定之間存在一致性,因此金管會目前並未考慮進行修法。
金管會在農曆春節前夕預告修正「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明訂上市櫃公司應在每季財報揭露股權比率達5%的股東名稱、持股數額及比率,以協助公司及投資人了解公司主要股東結構,預計從今年第1季起適用。
法規預告期間,卻引來大量反對意見,不少上市櫃公司反映新規定將加重公司成本,新增的費用應由政府吸收,或再降費。
現行規定,上市櫃公司在股東會年報要揭露持股5%以上股東等資料,新規定上路後,等於一年要揭露五次,股東會年報再加上按季公告的四個季報。
金管會並請集保規劃作業流程,由上市櫃公司填具申請書,在當季底最後一個營業日前向集保提出申請,集保將按季提供各季度最後一個營業日持股5%以上股東資料。
集保的收費也將提供優惠折扣,費用依股東人數不同,但基本費是500元,上限是2萬元,上限部分會打三折,等於最高收6,000元。
不過,打三折優惠仍止不住上市櫃公司的反彈聲浪,不少公司向金管會提出各種意見,包括第一,費用方面:新規定只是徒增上市櫃公司遵行法令成本,一年要多繳2.4萬元,上市櫃公司目前有1,717家,集保一年收入可因此增加4,121萬元,與提供資料所增加的成本,顯不相當。
也有公司反映,到現在都還在虧損累累,想辦法轉虧為盈,政府卻額外加重負擔;政府強制要求揭露名單,費用應由政府自行吸收。
也有公司建議,每季收費應降至2,000元,更多意見主張降至每季500元。
第二,財報方面:因財報除經過公司內部人員編製及覆核,尚須提報董事會並經會計師核閱後方可申報,集保若無法及時提供,將影響財報出具時程。
第三,建議由集保按季提供金管會,統一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開,投資人可隨時查詢,財報中毋須揭露。
金管會官員表示,外界意見未來會再作討論,至於反映最多的費用部分,已請集保評估再降費可行性。
金管會上月22日預告修改法規,增訂上市櫃公司應在每季財報揭露股權比率達5%的股東名單,以後等於一年要揭露五次,除原本的股東會年報外,再加上新增的按季公告的四個季報,而且公司還要付費給提供資訊的集保公司。
這項法規修正預告到2月20日止,金管會已接到大量意見,業者除反映加重成本外、主張應降費外,也有人建議,主管機關若真心有意要監管5%大股東,何不降低現行10%大股東內部人申報為5%,利用既有系統進行管理,這樣也不會增加額外的費用,也可達到監管的成效。
金管會官員表示,根據證交法第25條規定,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持股超過10%的股東,持有股票種類及股數,應向主管機關申報並公告。
因此,10%是否降到5%,涉及證交法規定,而且證交法不止規定持股10%以上大股東要申報,還規定,持股10%以上大股東須申報轉讓持股等變動情形。
換言之,有關「10%」門檻,諸多規定都有一致性,牽動甚大,目前金管會也未考慮修法。
透過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已經是國人最常利用的投資理財方式。集保結算所資料顯示,近年來,國人採用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基金,不論是筆數或金額,全都大幅成長。
集保結算所統計,2019年透過集保基金交易平台,辦理定期定額申購的金額已超過新台幣100億元,申購筆數則約200萬筆,都比2016年成長超過兩倍以上。
為了使投資人操作定期定額更加靈活,集保結算所近日已上線提供定期定額日日扣服務。也就是說,只要是基金交易平台銷售機構的客戶,可設定每月的任何一日作為定期定額扣款日。
新增定期定額日日扣功能之後,投資人在透過定期定額扣款基金時,將更有彈性,而且更能分散投資風險,在市場相對低檔時,可增加每個月的扣款次數,更能徹底做到逢低布局、順勢加碼。
集保結算所自2006年建置基金交易平台,作為臺灣基金市場後台服務機構,透過介接十家主要銀行及負責全國性繳費(稅)的財金公司合作,創造國內最大的基金金流服務體系,除了為基金投資大眾提供安全便利的款項收付服務,更可以最快速度將投資人贖回基金的款項存入帳戶,提高投資人資金運用效益。
集保結算所發現,配息型基金為投資人近年重要投資選項之一。為擴大銷售機構產品的多樣化,集保正規劃協助銷售機構於銷售國內配息基金時,代為扣除二代健保補充保險費的服務,除了進一步滿足客戶多元投資需求外,也為基金金流處理再新增加值服務。
「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已是國人最常利用的投資理財方式,根據集 保結算所提供之資料,採用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基金之筆數及金額皆大 幅成長,統計108年透過集保基金交易平台辦理定期定額申購之金額 ,已超過新臺幣100億元,申購筆數約200萬筆,皆較105年成長超過 2倍以上。
集保為使投資人操作定期定額更加靈活,近日已上線提供定期定額 日日扣之服務,亦即基金交易平台銷售機構之客戶可設定任何一日作 為定期定額之扣款日,讓投資人定期定額扣款更有彈性且投資風險更 加分散,在市場相對低檔時,可增加每個月的扣款次數,更能徹底做 到逢低布局,順勢加碼的目的。
集保自民國95年建置基金交易平台,作為臺灣基金市場後台服務機 構,透過介接10家主要銀行及負責全國性繳費(稅)之財金公司合作 ,創造國內最大的基金金流服務體系,除為基金投資大眾提供安全便 利之款項收付服務,更可以最快速度將投資人贖回基金之款項存入帳 戶,提高投資人資金運用效益。集保為擴大銷售機構產品多樣化,正 規劃協助銷售機構於銷售國內配息基金時,代為扣除二代健保補充保 險費之服務,除滿足客戶多元投資需求外,亦為基金金流處理再新增 加值服務。
集保結算所現階段的目標持續提倡以「定期定額」自主理財及提升 國人在退休基金理財之投資觀念,包括基富通、鉅亨投顧、先鋒投顧 等基金網路銷售平台,亦受益於集保安全、信賴、便利之基金後台服 務,定期定額業務量持續快速增長。此次定期定額日日扣款、國內配 息型基金代為扣除二代健保補充保險費功能上線,提升銷售機構服務 完整性,也讓投資人得以自行選擇定期定額進場時點,以策略分散進 場風險,長期累積資產,樂享退休生活。
集保結算所邁入30週年,交出亮眼成績單!董事長林修銘帶領團隊不斷創新,以金融創新和數位轉型為核心,對內深化數位DNA,對外滿足客戶需求,展現多元化發展。集保結算所積極導入敏捷式思考,培養員工跨界思考能力,並發展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和智能客服,提升服務品質和市場後台運作效能。此外,集保也將建置大數據分析平台,為主管機關提供監理科技平台。林修銘強調,集保在創新金融與數位金融方面取得出色成效,並對行動支付申購基金的開放持開放態度,視為商機。基富通證券方面,林修銘帶領「好享退全民退休投資專案」成功帶動退休理財風潮,今年將推出「好享退1+1」專案,持續推廣退休理財教育。基富通基金平台業務因此再創高峰,客戶數穩居國內線上基金交易平台首位,今年目標達到20萬戶。
教育員工跨界思考
林修銘表示,集保導入敏捷式思考(Agile Thinking),鼓勵同仁以數位思維來解決問題。所謂敏捷式思考,他認為重點在於採取團隊思考,破除藩籬,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需求。另外,集保也將發展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與智能客服,來提升服務品質及整體資本市場後台運作效能、規劃運用雲端科技以提升資訊系統資源的彈性與效率。
林修銘指出,由於敏捷式思考與RPA都是新觀念,需要跨界、跨產品及跨思維的運作方式,因此要藉助專家的力量,目前集保先對員工進行教育訓練。
將建置大數據平台
另外,集保也將建置「大數據分析應用平台」,整合分析各證券、票券業務資料,提供主管機關及時、視覺化的監理科技平台。
集保在創新金融與數位金融都有出色的成效,林修銘強調集保扮演的平台角色。有人詢問如果開放以行動支付申購基金,對集保是否有影響?林修銘表示,集保會思考合作的可能性,只要開放新業務,對集保都可能是商機。
林修銘也是基富通證券的董事長。基富通在政策使命下成立滿三年,目前是國內最大線上基金交易平台,2019年對基富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年,由金管會指導,投信投顧公會、證基會、集保結算所主辦,基富通執行的「好享退全民退休投資專案」,帶動前所未有的退休理財風潮,報名人數達11.3萬人,定期定額申購總人數為4.1萬人,每月總投資金額達3.5億元,為基金產業再創新的里程碑。
帶動退休理財風潮
由於去年「好享退」大受歡迎,林修銘再接再厲,今年打算推出「好享退1+1」專案,希望能持續引發國人對於退休理財的重視,推廣退休理財教育。
但是,也由於「好享退」太成功,林修銘不想複製同樣的模式,認為效應會低於去年。林修銘秉持求新求變的原則,計畫推出不一樣的內容,目前已與壽險公會接觸,希望能在第2季公布「好享退1+1」專案。
「好享退」引發社會回響,基富通基金平台業務也因此再創高峰。林修銘表示,去年底投資人持有基金規模突破300億元,達337.5億元,比前一年大增89%,總申購金額也較前一年增加逾五成達249.6億元,在宣導退休理財有成下,定期定額申購金額年增率也有近四成的水準。
至於基富通的客戶數,更是爆炸性成長。去年基富通單年度開戶數達6.4萬戶,比前一年激增137%;累積客戶數突破12萬戶,較前一年成長115%以上,讓基富通穩居國內最大線上基金交易平台。林修銘表示,今年仍將持續衝高客戶數目,希望能達到20萬戶。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再升級!金管會要求上市櫃公司季報揭露持股5%以上股東名稱及持股比率,提升股權透明度
為了讓股權結構更加透明,台灣金管會決定對上市櫃公司的財報揭露規定進行修正。從今年第1季起,上市櫃公司必須在每季的財報中揭露持股5%以上的股東名稱及持股比率,這一措施將對公司的股權治理產生顯著影響。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表示,這項修正旨在強化公司治理,並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股權結構。目前規定上市櫃公司僅在股東會年報中揭露持股5%以上的股東資料,而新規定將使得股東資料的揭露頻率從每年一次提升至每季一次,從而增加股權的透明度。
為了落實這項新規定,金管會已經與集保公司合作,規劃了相關的作業流程。上市櫃公司需要在每季最後一個營業日前向集保公司提出申請,並填具申請書。集保公司將根據申請書提供各季度最後一個營業日持股5%以上的股東資料。
值得注意的是,集保公司為了鼓勵上市櫃公司積極揭露股權資料,將提供優惠的收費折扣。收費依股東人數不同,但基本費是500元,上限則是2萬元。對於超過上限的部分,將享有三折的優惠,最高收費為6,000元。
金管會預計在近期內將預告修正「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證券商財務報告編製準則」及「期貨商財務報告編製準則」的相關規定,並預計新規定將從今年第1季的財報起正式適用。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昨(21)日表示,為強化公司治理,並協助公司及投資人瞭解公司主要股東結構,及提升公司股權及財務報告透明度,金管會研議修正財報編製準則,明定上市櫃公司應在每季財務報告揭露其股權比率達5%的股東名稱、持股數額及比率。
張振山表示,目前只規定股東會年報揭露持股5%以上股東等資料,以後等於一年要揭露五次,股東會年報再加上按季公告的四個季報,主要目的是要讓上市櫃公司股權更加透明。
張振山說,為利上市櫃公司按季揭露持股達5%以上股東資訊,金管會已洽請集保公司規劃作業流程,由上市櫃公司填具申請書,在當季底最後一個營業日前向集保公司提出申請,集保公司將按季提供各季度最後一個營業日持股5%以上股東資料。
另外,集保公司的收費將會提供優惠折扣,張振山說,費用依股東人數不同,但基本費是500元,上限是2萬元,上限部分會打三折,等於最高收6,000元。
金管會近期內將預告修正「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證券商財務報告編製準則」及「期貨商財務報告編製準則」規定,預告完成後,新規定預計從今年第1季財報起適用。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表示,儘管2019年權證市場熱度不如2018年,但本屆競賽實動率創高,較上屆成長逾二成,顯見仍保有一定水準。展望第十一屆,期能走入校園與青年人對話,並與財經領域學子進行交流。
金管會副主委張傳章表示,台灣權王大賽連續十年舉辦,透過講座辦理、媒體宣導、實體競賽交易等,為權證奠下深厚基礎。雖然2019年成交量差強人意,然權證發行檔數連兩年逾3萬檔,近年來更注入創新元素,未來權證市場將由成長期步入成熟期,今年企盼能降低權證避險交易稅,促進權證市場交易量再寫新猷。
券商公會理事長賀鳴珩也點出對「調降權證避險交易稅」的呼籲,「已列為公會今年的首要任務!」待立法院新一屆的財委會組成,希望可以拜會推動,並擴大「權證」二字,涵蓋到連接台股需做避險的新金融商品。
台灣權王大賽舉辦十年來,創近55萬人參與紀錄,累積總買入金額破1,000億元。本屆實動率以46.6%創歷屆新高,較上屆增長33.5個百分點,總買入金額新台幣151億元,超越去年121億元。
本屆最大獎「權王大贏家」冠軍,由兆豐證券客戶奪下,以其權證交易獲利金額1,275萬元,贏得獎金20萬元;另從獲利排名第2至20名中,抽出5名、獲獎金10萬元,分別由元大、群益金鼎以及3名凱基證券客戶中獎;此外,為肯定協辦券商推廣權證市場不遺餘力,特別頒發「權王實戰獎」獎項給名列前茅的券商分公司,合計有38家券商分公司獲獎。
在創新金融方面,「集保e存摺」提供股票及基金跨資產、跨帳戶的整合查詢服務,並將各帳戶庫存資產餘額換算市值呈現,是業界首創的資產管理整合服務,提供投資人管理跨界資產、掌握跨業資訊、客製投資權益的嶄新體驗,目前用戶已達89.8萬戶。
在數位金融方面,集保推動融資性商業本票(CP2)電子發行登錄,持續提供加值服務,去年全市場商業本票採電子登錄之發行餘額約70%,年成長六成,使用家數更呈倍數成長,有效提高短期票券初級市場發行效率。另外,集保在監理科技、公司治理、防制洗錢、簡政便民、退休理財、個資保護、國際交流、關懷社會等也都交出亮麗成績單。
集保董事長林修銘強調,多元數位發展腳步永不停歇,除配合政府政策及市場制度變革外,集保也將內外部並重,持續以金融創新促進產業發展與數位轉型。
集保結算所是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三大機構的後台,由於前台機構近幾年力推多項新產品及衝刺新業務,集保利益均霑,加以撙節開銷,維持每股高獲利表現,而證交所持有集保50.59%股權,也成最大受惠者。
集保9日舉行年終記者座談會,董事長林修銘指出,30年來與時俱進進行業務轉型與創新,業務涵蓋證券、期貨、基金、固定收益等金融商品,及金融科技、公司治理、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等服務,108年相關業務成效斐然。
林修銘指出,集保在金融創新部份,「集保e存摺」首創以單一數位軟體提供跨資產、跨帳戶的整合查詢服務,108年底「集保e存摺」用戶數達89.8萬戶。另提供證券型代幣發行(STO)餘額查詢服務;此外,在效率提升方面,亦推動融資性商業本票(CP2)電子發行登錄,108年全市場商業本票採電子登錄之發行餘額約70%,較107年成長六成,使用家數倍數成長。
集保也全力追求永續金融及提供監理服務,林修銘強調,在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IR平台)方面,自97年推出電子投票服務,「股東e票通」曾獲亞洲公司治理協會讚譽為「亞洲最完善、最被廣泛使用的電子投票平台」。
此外,集保參加2019亞太電子化成就獎競賽,以「電子投票創新應用暨跨國投票STP服務專案」,獲「數位轉型─公共部門類金獎」;108年接受亞太防制洗錢組織第三輪相互評鑑,整體成績為最佳等級的「一般追蹤」。
至於在國際合作及關懷社會方面,林修銘說,去年當選亞太地區集保組織(ACG)副主席,擔任世界集保組織董事會成員,108年11月舉辦首屆「投資人服務國際研討會」,並主辦大專生金融就業公益專班,培育全方位金融人才;另獲得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之「報告書白金獎」及「社會共融獎」、運動企業認證、幸福企業等。
林修銘表示,集保內部已導入敏捷式開發(AgileDevelopment),鼓勵同仁以數位思維來解決問題,今年也將發展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與智能客服來提升服務品質,及整體資本市場後台運作,並且建置「大數據分析應用平台」,整合分析各證券、票券業務資料,提供主管機關及時、視覺化的監理科技平台。
集保結算所自109年起,推出「股東e票通」電子投票平台,讓投資人能夠快速、便捷地行使股東表決權。去年,該平台服務了1,757家上市(櫃)、興櫃公司股東常會,電子投票的出席股數比率達到52.54%,投票總筆數超過737萬筆,行使表決總權數高達3,133億餘股,創下新高紀錄,充分展現了台灣股東行動主義的推廣成效。
面對網路時代的資通安全挑戰,集保結算所積極響應政府政策,自109年1月起,採用Google提供的reCAPTCHA機制進行股東登入及投票結果確認的驗證,確保投資人的電子投票行為不受惡意程式干擾。
未來,集保結算所將持續因應行動化及數位化趨勢,不斷提升「股東e票通」的功能,提供更便利化、數位化的股東權益服務,以提升投資人的服務體驗,並強化台灣公司治理的國際評價。
台灣股市的電子化投票服務再升級!集保結算所推出的「股東e票通」平台,為了保障投資者的電子投票權益,進行了資安再升級。這次升級加入了新的驗證機制,讓投資人能夠更安全、更便捷地行使股東表決權。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電子投票的使用率已經達到52.54%,投票總筆數超過737萬筆,表決權數高達3,133億餘股,創下了新高紀錄,這都顯示了我國股東行動主義的推展成效。集保結算所也強調,在網路時代,資通安全是國家的重要課題,政府已經通過了「資通安全管理法」來保障資安。為了確保「股東e票通」平台符合資安政策及法令要求,自今年1月起,平台已經採用Google的reCAPTCHA驗證機制,透過點選「我不是機器人」的方框,並完成圖片題目,來防止惡意程式對投資人投票的干擾。未來,集保結算所將繼續強化「股東e票通」的功能,提供投資人更便利、數位化的服務,提升我國公司治理的國際評價。
集保結算所指出,網路時代的資通安全是國家的重要課題,立法院 已通過《資通安全管理法》並公告施行,顯示政府積極推動我國資通 安全環境的決心。
集保結算所表示,基於確保電子投票平台符合資安政策及法令要求 ,109年1月起,「股東e票通」股東登入及投票結果確認,採用Goog le所提供之reCAPTCHA機制進行驗證,需要點選「我不是機器人」方 框後,搭配圖片題目,選擇網頁中所指定之物件方塊,藉以防止惡意 程式干擾投資人正常之電子投票行為。
未來集保結算所也將因應行動化及數位化浪潮,不斷強化「股東e 票通」平台功能,讓股東權益服務更加便利化與數位化,提供投資人 更優質的服務,強化我國公司治理之國際評價。
集保統計,在2019年,採用電子投票上市(櫃)、興櫃公司股東常會共1,757家,電子投票占股東會出席股數比率52.54%,投票總筆數超過737萬筆,行使表決總權數更高達3,133億餘股。電子投票不論在總筆數、權數,甚至投票比率都再創新高,足以顯現我國股東行動主義的推展成效。
集保強調,網路時代的資通安全是國家的重要課題,立法院已通過「資通安全管理法」並公告施行,顯示政府積極推動我國資通安全環境的決心。因此,基於確保電子投票平台符合資安政策及法令要求,「股東e票通」電子投票平台資安再升級。
自今年1月起,「股東e票通」股東登入及投票結果確認,採用Google所提供之reCAPTCHA機制進行驗證,需要點選「我不是機器人」的方框之後,搭配圖片題目,選擇網頁中指定之物件方塊,藉以防止惡意程式干擾投資人正常的電子投票行為。
集保表示,未來集保結算所也將因應行動化及數位化浪潮,不斷強化「股東e票通」平台功能,讓股東權益服務更加便利化與數位化,提供投資人更優質的服務,強化我國公司治理之國際評價。
台灣股市近年來經歷了顯著的變革,隨著人口高齡化,投資風格也從追逐高成長股轉向追求穩健配息。根據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統計,過去一年台股股民數量增加了超過200萬人,創下五年來新高,其中「存股」成為台股新興的活水和重要動能。金融股、台積電等穩定配息股成為股民的新愛好。 市場普遍看好台股的「錢」景,原因包括美中貿易轉單效應、台商回流、5G供應鏈的發展以及台股的高殖利率。花旗、群益投顧等機構將高殖利率視為金融股上漲的關鍵因素之一。 台股結構的轉變十分劇烈,去年持有股票的股民數量成長180多萬人,加入ETF的股民有200萬人,平均每名台灣人持有1.5本證券帳戶,創下五年來最熱的紀錄。這一成長率超過了2017-2018年台股最久萬點的熱度,並有望再次挑戰30年來的12,682點天險。 在股民數量增加最多的20檔股票中,穩定配息股佔據絕對優勢。國泰金、臺企銀、台泥等公司的股民數量都有顯著增加。去年才上市的和潤企業,因為國內租賃需求穩定,並有穩定配息基礎,上市後立刻吸引4.8萬名股民,創下新掛牌股的罕見紀錄。 此外,玉山金、台化、金控股華南金、兆豐金、合庫金等公司,因為高殖利率和穩定的獲利表現,一年內也吸引了超過2萬名股民。在電子股方面,台積電作為指標股,去年飆漲並未打破「大牛股」的印象,反而因為管理層未來配息的承諾,吸引了大量散戶瘋搶,總股民數量增加1.6萬人,排行第17。 30年前,台股攻上12,682點,國壽股價達到1,975元的天價,當時的股民熱衷於金融股。如今,股民雖然依然喜愛金融股,但已經轉向追求配息,法人普遍認為,這種細水長流的存股資金更有利於台股長期的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