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新任台電董事長朱文成今(5)日上任,他表示,首要任務是如何「擠出更多的電」,解決今、明兩年的缺電問題。經濟部與台電將推出新一波節電方案,針對工業用戶、大型商業用戶導入能源管理系統,目標是減少尖峰用電20萬瓩。
前台電董事長黃重球上周五請辭獲准,由總經理朱文成升任,台電今天將舉行臨時常務董事會,並推派朱文成出任董事長,並在下午舉行新舊任董事長交接典禮。
朱文成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他在上任後,短期迫切要解決「缺電」問題、完成電業法修法;中長期則要處理核廢、台電轉型、逐步落實非核家園政策。
據了解,針對缺電問題,經濟部長李世光曾找朱文成、能源局官員討論如何「窮盡一切辦法擠出更多電」。朱文成表示,台電除今年已推出的需量競價繼續執行,也考慮針對工業用戶、大型商業用戶,導入能源管理服務業,找出更多節電空間。
此外,台電也將評估,趁部分火力電廠更新機組之際,加裝燃料電池等發電系統,從供給面增加發電。
至於因電業法修正案造成台電工會強烈抗爭,在能源局釋出善意後,昨天已達成共識。朱文成表示,台電不反對修法,有關電業法修法也將持續從台電公司經營的角度與經濟部溝通,包括爭取公平的競爭環境。
近來蘭嶼核廢遷址延宕,原能會對台電開罰千萬元。朱文成表示,有關核廢料處理問題,將由核後端基金管理會持續尋覓合適地點,但不會將核廢料運回核一、核二廠堆放。市場傳出,蘭嶼核廢料要拿回核一、核二廠堆放,李世光昨天聽聞後連忙否認,他說:「沒有,哪有這回事?」核廢料如何處理仍在討論中。
前台電董事長黃重球上周五請辭獲准,由總經理朱文成升任,台電今天將舉行臨時常務董事會,並推派朱文成出任董事長,並在下午舉行新舊任董事長交接典禮。
朱文成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他在上任後,短期迫切要解決「缺電」問題、完成電業法修法;中長期則要處理核廢、台電轉型、逐步落實非核家園政策。
據了解,針對缺電問題,經濟部長李世光曾找朱文成、能源局官員討論如何「窮盡一切辦法擠出更多電」。朱文成表示,台電除今年已推出的需量競價繼續執行,也考慮針對工業用戶、大型商業用戶,導入能源管理服務業,找出更多節電空間。
此外,台電也將評估,趁部分火力電廠更新機組之際,加裝燃料電池等發電系統,從供給面增加發電。
至於因電業法修正案造成台電工會強烈抗爭,在能源局釋出善意後,昨天已達成共識。朱文成表示,台電不反對修法,有關電業法修法也將持續從台電公司經營的角度與經濟部溝通,包括爭取公平的競爭環境。
近來蘭嶼核廢遷址延宕,原能會對台電開罰千萬元。朱文成表示,有關核廢料處理問題,將由核後端基金管理會持續尋覓合適地點,但不會將核廢料運回核一、核二廠堆放。市場傳出,蘭嶼核廢料要拿回核一、核二廠堆放,李世光昨天聽聞後連忙否認,他說:「沒有,哪有這回事?」核廢料如何處理仍在討論中。
新任台電董事長朱文成是由總經理內升,考量台電事務多如牛毛,經濟部不打算總經理一職空缺太久,且傾向「內升」以利業務無縫接軌。目前以水火力發電事業部副總鍾炳利、子公司台汽電董事長李鴻洲兩人呼聲較高。
鍾炳利是台大電機碩士,在台電火力電廠系統從基層儀電工程師一路升到發電處處長,2013年8月起升任副總經理。今年初台電成立四大事業部,鍾炳利擔任水火力發電部副總兼執行長。
知情人士透露,設法多發電,解決缺電問題,完成火力電廠更新轉型,是台電當前重要業務。就業務面上看,鍾炳利具有升任總經理的優勢。
李鴻洲原任台電副總兼發言人,去年12月轉任台汽電董事長。他畢業於台大地質系,並參與明潭抽蓄電廠計劃及921地震後各種壩體復建工程。
台汽電一直有「小台電」之稱,李鴻洲因擔任子公司董座,具備實務經營經驗,也有角逐總經理的條件。
鍾炳利是台大電機碩士,在台電火力電廠系統從基層儀電工程師一路升到發電處處長,2013年8月起升任副總經理。今年初台電成立四大事業部,鍾炳利擔任水火力發電部副總兼執行長。
知情人士透露,設法多發電,解決缺電問題,完成火力電廠更新轉型,是台電當前重要業務。就業務面上看,鍾炳利具有升任總經理的優勢。
李鴻洲原任台電副總兼發言人,去年12月轉任台汽電董事長。他畢業於台大地質系,並參與明潭抽蓄電廠計劃及921地震後各種壩體復建工程。
台汽電一直有「小台電」之稱,李鴻洲因擔任子公司董座,具備實務經營經驗,也有角逐總經理的條件。
台電工會日前和經濟部能源局就電業法修法達成四項共識,但台電工會昨(4)日仍召開臨時會員代表大會,通過「颱風天依法休息」、「動員萬人上街」等五項因應措施,若電業法修法不如預期,不排除上街抗議。
為避免台電員工罷工,能源局和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前天分別與工會就電業法修法協商,達成改革不涉及台電民營化、台電可成立控股公司,下設發電與輸配電公司,以及能源轉型分兩階段進行、可視營運需求分設子公司等四項共識。
台電工會秘書長彭繼宗指出,工會對四項共識「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但先前電業法草案修法過程中,經濟部的不誠信行為,且準備裂解台電,昨天有來自全台近200名會員代表,都呼籲應採取更激烈的抗議手段。
彭繼宗說,電業法修正草案二周內將由經濟部送往行政院,日後還要送立法院,為避免法案在立院翻盤,昨天大會通過五項「備而不用」的決議,若工會訴求遭推翻,就會發動反制。
為避免台電員工罷工,能源局和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前天分別與工會就電業法修法協商,達成改革不涉及台電民營化、台電可成立控股公司,下設發電與輸配電公司,以及能源轉型分兩階段進行、可視營運需求分設子公司等四項共識。
台電工會秘書長彭繼宗指出,工會對四項共識「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但先前電業法草案修法過程中,經濟部的不誠信行為,且準備裂解台電,昨天有來自全台近200名會員代表,都呼籲應採取更激烈的抗議手段。
彭繼宗說,電業法修正草案二周內將由經濟部送往行政院,日後還要送立法院,為避免法案在立院翻盤,昨天大會通過五項「備而不用」的決議,若工會訴求遭推翻,就會發動反制。
避免與行政院達成的《電業法》修正案共識,日後遭政院或立院修改、推翻,台灣電力工會昨(4)日召開臨時會員代表大會,通過授權總會必要反制措施,包括發動發動萬人上街包圍政院或總統府、颱風天依法休息等。
此外,經濟部長李世光昨(4)日表示,經濟部將彙整三場公聽會資料,逐條編寫法規,也將邀請台電同仁參與,順利的話將於兩周內完成。至於何時報行政院?他說,政院盼此事能全民溝通,未設定時間表。
台電工會昨有200多位會員代表、分會常務理事出席這場臨時會員大會,會中代表踴躍發言,主張修正案應維持現有綜合電業最多,更有多數代表主張採取激烈手段,抗議當權者意欲圖利財團的做法。
台電工會祕書長彭繼宗說,會員大會通過授權五大措施,未來如遇勞資爭議,由總會調解、與公司約定必要服務條款、依法休息、動員萬人上街、照勞資爭議處理法辦理進行會員投票。
他說,屆時萬人上街是要到行政院、總統府,會依情況決定,也歡迎擔心服務受損的民眾參加。依法休息是按《勞基法》,上班滿8小時就休息不繼續加班,或者颱風天依照《職安法》有安全理由暫緩出勤維修。至於罷工,彭說不排除,但目前沒談到。
行政院政委張景森日前也為《電業法》修正案,親自與台電工會溝通滅火。
至於台電工會揚言擬發起萬人上街活動。李世光回應,台電邁向電業自由化不等於財團化,政府無意肢解台電,且台電同仁權益屬《國營事業管理辦法》規範,「本來就不是問題」。
此外,經濟部長李世光昨(4)日表示,經濟部將彙整三場公聽會資料,逐條編寫法規,也將邀請台電同仁參與,順利的話將於兩周內完成。至於何時報行政院?他說,政院盼此事能全民溝通,未設定時間表。
台電工會昨有200多位會員代表、分會常務理事出席這場臨時會員大會,會中代表踴躍發言,主張修正案應維持現有綜合電業最多,更有多數代表主張採取激烈手段,抗議當權者意欲圖利財團的做法。
台電工會祕書長彭繼宗說,會員大會通過授權五大措施,未來如遇勞資爭議,由總會調解、與公司約定必要服務條款、依法休息、動員萬人上街、照勞資爭議處理法辦理進行會員投票。
他說,屆時萬人上街是要到行政院、總統府,會依情況決定,也歡迎擔心服務受損的民眾參加。依法休息是按《勞基法》,上班滿8小時就休息不繼續加班,或者颱風天依照《職安法》有安全理由暫緩出勤維修。至於罷工,彭說不排除,但目前沒談到。
行政院政委張景森日前也為《電業法》修正案,親自與台電工會溝通滅火。
至於台電工會揚言擬發起萬人上街活動。李世光回應,台電邁向電業自由化不等於財團化,政府無意肢解台電,且台電同仁權益屬《國營事業管理辦法》規範,「本來就不是問題」。
台灣電力工會罷工危機暫時解除!行政院政委張景森昨(3)日與台電工會理事長丁作一溝通《電業法》修正案,雙方就電力改革及能源轉型達成4點共識,未來電業改革不涉民營化問題,6至9年緩步進行台電轉型,且轉型成為控股母公司,旗下再分成發電公司及輸配電二家公司。
依《電業法》修正案規畫,台電雖不民營化,但未來發電業及售電業依然會開放自由化,可自由申設電廠,與用戶簽訂合約自由買賣電力,全國北中南東各區將有不同電價。
由於台電工會與經濟部溝通協調仍有些意見僵持不下,張景森昨與丁作一見面溝通。據了解,張景森告訴台電工會,《電業法》修正案絕不碰觸台電民營化問題,更不會把台電部門切割賣給財團,相關台電轉型會納入修正草案總說明,以展現政府對台電承諾。
張景森與台電工會達成4點共識,首先是電業改革不涉及台電公司民營化;其次是,能源轉型首階段為開放綠電直供及工業區自設電廠的代輸等,第二階段設立里程碑,6至9年逐步完成台電轉型。
第三是台電可轉型為控股母公司,其下成立二家子公司,即發電公司及輸配售電公司,並納入修正草案總說明;最後是前項發電公司可視公司營運需要,在不影響台電員工權益前提下,再設子公司或獨立事業部,以促進營運績效,回應外界對台電提升經營績效期待。據了解,台電未來仍是綜合電業,即使成立二家子公司,政府也會發給發電業及輸配售電業等兩張執照。
對於會議結果,台電工會秘書長彭繼宗表示,感受到政府誠意,「雖不滿意,但可接受」。今天臨時會員大會仍會召開,丁作一將會報告協商結果,預料仍會通過必要手段的授權,但暫不啟動罷工。
彭繼宗直言,之所以仍要取得必要手段授權,是因為《電業法》9月送進立院後,屆時這些共識會不會被翻盤,仍不可知,因此須保留反制方式。
依《電業法》修正案規畫,台電雖不民營化,但未來發電業及售電業依然會開放自由化,可自由申設電廠,與用戶簽訂合約自由買賣電力,全國北中南東各區將有不同電價。
由於台電工會與經濟部溝通協調仍有些意見僵持不下,張景森昨與丁作一見面溝通。據了解,張景森告訴台電工會,《電業法》修正案絕不碰觸台電民營化問題,更不會把台電部門切割賣給財團,相關台電轉型會納入修正草案總說明,以展現政府對台電承諾。
張景森與台電工會達成4點共識,首先是電業改革不涉及台電公司民營化;其次是,能源轉型首階段為開放綠電直供及工業區自設電廠的代輸等,第二階段設立里程碑,6至9年逐步完成台電轉型。
第三是台電可轉型為控股母公司,其下成立二家子公司,即發電公司及輸配售電公司,並納入修正草案總說明;最後是前項發電公司可視公司營運需要,在不影響台電員工權益前提下,再設子公司或獨立事業部,以促進營運績效,回應外界對台電提升經營績效期待。據了解,台電未來仍是綜合電業,即使成立二家子公司,政府也會發給發電業及輸配售電業等兩張執照。
對於會議結果,台電工會秘書長彭繼宗表示,感受到政府誠意,「雖不滿意,但可接受」。今天臨時會員大會仍會召開,丁作一將會報告協商結果,預料仍會通過必要手段的授權,但暫不啟動罷工。
彭繼宗直言,之所以仍要取得必要手段授權,是因為《電業法》9月送進立院後,屆時這些共識會不會被翻盤,仍不可知,因此須保留反制方式。
東元及中鋼兩集團合資成立新能風電,為爭取台電建置離岸風電示範風場標案,與荷蘭Darwind簽署風力發電整機與發電機技術移轉協議,計劃在台中港建置1支5MW抗颱功能的大型離岸風機,已向國貿局專案申請,從大陸進口風機,順利的話,年底進行測試。
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表示,政府推動離岸風力發電,除台電外,還選定上緯、永傳兩公司轉投資海洋、福海兩風電公司建置示範風場,各建置2支4MW大型離岸海上風機示範風場。受限於立法院2月通過海洋管理法,需要先在風機示範風場所在地縣市舉辦公開說明會,快則3個月、慢則6個月,再轉到內政部審查。
東元及中鋼兩集團瞄準台電規劃2030年建置4,000MW離岸風電,高達2,700億元以上市場商機,去年合資6億元,持股各5成,成立新能風電,結合東元、中鋼、永冠-KY、台達電及上緯等公司籌組離岸風電聯盟,東元負責發電機開發、永冠則是提供風機鑄件、上緯專長是樹脂、風機塔架由中鋼機械負責、變頻器是台達電主導。
林全能坦言,荷蘭DARWIND被大陸湘電集團收購,並非新能參與台電離岸風機示範風場標案最大阻力,而是若從大陸進口風機,依現行規定無法參與台電離岸風機標案。
身兼新能董事長的東元集團副會長劉兆凱表示,新能原本與荷蘭DARWIND簽署離岸風機整機技術移轉合約,但因應新政府規定,新能又與DARWIND新增簽署發電機技術移轉合約。新能決定自費從大陸引進1支5MW大型離岸風機,先在台中港安裝做測試,新能已向國貿局提出專案申請,如果順利的話,年底將進行測試,等測試成功,就請DARWIND開始技術移轉給台灣廠商,新能未來會以自製國產化的6MW至8MW大型離岸風機,參與台電標案。
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表示,政府推動離岸風力發電,除台電外,還選定上緯、永傳兩公司轉投資海洋、福海兩風電公司建置示範風場,各建置2支4MW大型離岸海上風機示範風場。受限於立法院2月通過海洋管理法,需要先在風機示範風場所在地縣市舉辦公開說明會,快則3個月、慢則6個月,再轉到內政部審查。
東元及中鋼兩集團瞄準台電規劃2030年建置4,000MW離岸風電,高達2,700億元以上市場商機,去年合資6億元,持股各5成,成立新能風電,結合東元、中鋼、永冠-KY、台達電及上緯等公司籌組離岸風電聯盟,東元負責發電機開發、永冠則是提供風機鑄件、上緯專長是樹脂、風機塔架由中鋼機械負責、變頻器是台達電主導。
林全能坦言,荷蘭DARWIND被大陸湘電集團收購,並非新能參與台電離岸風機示範風場標案最大阻力,而是若從大陸進口風機,依現行規定無法參與台電離岸風機標案。
身兼新能董事長的東元集團副會長劉兆凱表示,新能原本與荷蘭DARWIND簽署離岸風機整機技術移轉合約,但因應新政府規定,新能又與DARWIND新增簽署發電機技術移轉合約。新能決定自費從大陸引進1支5MW大型離岸風機,先在台中港安裝做測試,新能已向國貿局提出專案申請,如果順利的話,年底將進行測試,等測試成功,就請DARWIND開始技術移轉給台灣廠商,新能未來會以自製國產化的6MW至8MW大型離岸風機,參與台電標案。
近來已經很不平靜的電力問題,隨著台電董事長請辭及電業法修正公聽會而再次沸騰。在台灣的特殊環境下,一方面力求穩定供電、價格合理,另方面要完成2025非核家園目標,挑戰已然艱鉅,電業法修正又要導入競爭、拆分台電,無疑是火上加油。但電力自由化已是超過20年還在紙上談兵的難堪老案,也是先進國家實施多年的制度,固然細節爭議仍多,但再不跨出第一步,真無法對下一代交代。
電力市場的結構可略分為發電、輸配電及售電三個層面。發電顧名思義是上游生產者,輸配電則負責將電力傳輸到消費者,而售電業是類似電力的批發商,向發電業買電後再銷售給用戶。目前台灣的電力市場是由垂直整合「發、輸、售」三者的國營台電公司依法獨占經營;零星的獨立發電廠或自用發電者(如工廠、太陽能等),則像是台電的發電外包商,只能將電賣給台電。
這個垂直整合、公營獨占的電力市場結構有其淵源。首先過去認為電力服務是典型的自然獨占,競爭反而更加無效率;再者垂直整合不但能降低「發、輸、售」三層的交易成本,且能確保供電穩定;最後,電是民生必需,公營獨占才能確保有足夠的投資及穩定的電價。
然而公營獨占的結構也有其問題。例如缺乏競爭造成的營運及人事效率低落、引進新科技、新能源的反應緩慢、資訊不對稱及不完全,再到公營事業身分所受到的諸多法規/政治拘束及新建電廠不易等,更阻礙了民間資金及新科技的投入。這些至今仍困擾台灣的問題,歐美各國卻早在30年前便已開始推動電業自由化。
各國自由化的方向大致一樣:打破垂直整合、開放發電及售電投資及競爭、維持輸配電網公有(國營或由業者共同擁有),同時成立電力監管機關及交易所確保價格及供應穩定,以上的自由化方向,基本也是這次電業法修正的內容。事實上,我國電力自由化從醞釀規劃到1995年第一次提出修法,也已近30年的光陰,基本方向類似,相關影響評估研究也不知多少,但始終沒能踏出一步。
踏不出去的原因很多,但約略可歸納成三個「害怕」,一是怕缺電,二是怕漲價,三是怕台電。三個害怕加總,就變成政治上的燙手山芋;雖然自由化的長期利益顯著,但政府任期只有四年,所以總是長期利益敵不過短期考慮,每一任政府都能拖就拖。
這三個害怕雖然都有道理,但也都有解決方法。特別是電力自由化早已不是新鮮事;從先驅者英國,到國情接近的日本,乃至於彈丸之地的新加坡,都已累積了大量正面效益的證據,以及解決修正負面衝擊的經驗,台灣作為一個遲到者,只要跟著各國先進的足跡走就能找到解方。再者,台灣20年前電信自由化的過程,也提供了打破垂直整合、消滅公營獨占的本土經驗。電信自由化的經驗絕非完美,但回顧當時各界的擔憂及反對,無疑是多慮了。
當然任何改革都有阻力,電力自由化也不例外。透明、傾聽及對話是絕對不能跳過的步驟,而如何有效降低受影響者的衝擊及疑慮,更是推動自由化的基本馬步。新政府勇於任事,不鄉愿式的迴避問題,我們絕對給予肯定與支持,但也要秉持急事緩辦的原則,以更細緻的方式推動,應堅持的原則仍不能退讓,而且要堅定的落實。國際間的許多研究指出,電力自由化最可怕的結局,通常是因為落實不完全、改革做半套,導致原有結構打破,但自由化效益卻被少數既得利益者所分食;這就要看政府的決心和執行力了。
電力市場的結構可略分為發電、輸配電及售電三個層面。發電顧名思義是上游生產者,輸配電則負責將電力傳輸到消費者,而售電業是類似電力的批發商,向發電業買電後再銷售給用戶。目前台灣的電力市場是由垂直整合「發、輸、售」三者的國營台電公司依法獨占經營;零星的獨立發電廠或自用發電者(如工廠、太陽能等),則像是台電的發電外包商,只能將電賣給台電。
這個垂直整合、公營獨占的電力市場結構有其淵源。首先過去認為電力服務是典型的自然獨占,競爭反而更加無效率;再者垂直整合不但能降低「發、輸、售」三層的交易成本,且能確保供電穩定;最後,電是民生必需,公營獨占才能確保有足夠的投資及穩定的電價。
然而公營獨占的結構也有其問題。例如缺乏競爭造成的營運及人事效率低落、引進新科技、新能源的反應緩慢、資訊不對稱及不完全,再到公營事業身分所受到的諸多法規/政治拘束及新建電廠不易等,更阻礙了民間資金及新科技的投入。這些至今仍困擾台灣的問題,歐美各國卻早在30年前便已開始推動電業自由化。
各國自由化的方向大致一樣:打破垂直整合、開放發電及售電投資及競爭、維持輸配電網公有(國營或由業者共同擁有),同時成立電力監管機關及交易所確保價格及供應穩定,以上的自由化方向,基本也是這次電業法修正的內容。事實上,我國電力自由化從醞釀規劃到1995年第一次提出修法,也已近30年的光陰,基本方向類似,相關影響評估研究也不知多少,但始終沒能踏出一步。
踏不出去的原因很多,但約略可歸納成三個「害怕」,一是怕缺電,二是怕漲價,三是怕台電。三個害怕加總,就變成政治上的燙手山芋;雖然自由化的長期利益顯著,但政府任期只有四年,所以總是長期利益敵不過短期考慮,每一任政府都能拖就拖。
這三個害怕雖然都有道理,但也都有解決方法。特別是電力自由化早已不是新鮮事;從先驅者英國,到國情接近的日本,乃至於彈丸之地的新加坡,都已累積了大量正面效益的證據,以及解決修正負面衝擊的經驗,台灣作為一個遲到者,只要跟著各國先進的足跡走就能找到解方。再者,台灣20年前電信自由化的過程,也提供了打破垂直整合、消滅公營獨占的本土經驗。電信自由化的經驗絕非完美,但回顧當時各界的擔憂及反對,無疑是多慮了。
當然任何改革都有阻力,電力自由化也不例外。透明、傾聽及對話是絕對不能跳過的步驟,而如何有效降低受影響者的衝擊及疑慮,更是推動自由化的基本馬步。新政府勇於任事,不鄉愿式的迴避問題,我們絕對給予肯定與支持,但也要秉持急事緩辦的原則,以更細緻的方式推動,應堅持的原則仍不能退讓,而且要堅定的落實。國際間的許多研究指出,電力自由化最可怕的結局,通常是因為落實不完全、改革做半套,導致原有結構打破,但自由化效益卻被少數既得利益者所分食;這就要看政府的決心和執行力了。
為促進國內投資,行政院鎖定綠能點火。據悉,行政院近期內將核定「太陽光電二年擴大計畫」,2年衝刺1.44GW(即1440MW)太陽光電,從鹽灘地、嚴重地層下陷區、水庫、學校政府機關用地、用電大戶等五路並進,至107年上半年促投資至少936億元,今年立即啟動。
近期行政院節能源碳辦公室積極檢討加速舖設太陽光電,將提出「太陽光電二年擴大計畫」,由經部近期彙整相關規劃報院核定,期藉此誘發民間投資綠能,帶動就業、並達提振經濟、帶動關聯產業發展等加乘效益。
根據政院規劃,擬分地面型、屋頂型雙管齊下,其中地面型選擇鹽灘地、嚴重地層下陷區及水利設施來舖設。鹽灘地共篩選4,700公頃,優先選擇位於嘉義及台南的800多公頃土地,舖設約535MW(百萬瓦)數量,可促投資近350億元。
雲嘉彰等嚴重地層下陷區有1,253公頃可舖設835MW,但以雲林境內優先舖設;另將仿日本,選擇水位變化小的水庫及滯洪池共15處地點舖設水上太陽光電板,約有150MW規模,例如牡丹水庫、阿公店水庫等都是,但石門、翡翠等大型水庫不考慮。
至於屋頂型,將邀請中鋼、台積電、台達電等用電大戶及工廠佔地大的高科技廠商利用廠房屋頂舖設;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等機關辦公大樓,各地工廠、學校及國營事業屋頂都是鎖定舖設目標,並鼓勵民眾開放屋頂舖設,採「螞蟻雄兵」策略,加速推動太陽光電。
知情官員說,2年內完成1.44GW(即1440MW)太陽光電舖設,可誘發民間投資至少936億元,其中屋頂型約舖設740MW、地面型約700MW。同時,台電將依這2年費率向民間躉購20年,今年費率一度電躉購4.66元,台電也會在鹽灘地優先投資電網設施,排除民間投資障礙,政府訂定策略將具獲利誘因。
其中鹽灘地舖設未來將設4∼5個種電專區,採遴選方式,鼓勵公民營企業合作,或民間企業自組團隊參與專區的遴選作業。
此外,中鋼、台電和民間風能業者,有不少人在公告30多處風場規劃投資離岸風電,政院規劃109年要設置520MW,亦可誘發936億元投資。其中民間提案規劃環評業者如火如荼展開,上緯揪西門子搶攻風電商機,目前已有30座風機通過環評審查,可望在108或109年完成。官員說,離岸風電的風場位在3海浬以外至領海12海浬之間。
近期行政院節能源碳辦公室積極檢討加速舖設太陽光電,將提出「太陽光電二年擴大計畫」,由經部近期彙整相關規劃報院核定,期藉此誘發民間投資綠能,帶動就業、並達提振經濟、帶動關聯產業發展等加乘效益。
根據政院規劃,擬分地面型、屋頂型雙管齊下,其中地面型選擇鹽灘地、嚴重地層下陷區及水利設施來舖設。鹽灘地共篩選4,700公頃,優先選擇位於嘉義及台南的800多公頃土地,舖設約535MW(百萬瓦)數量,可促投資近350億元。
雲嘉彰等嚴重地層下陷區有1,253公頃可舖設835MW,但以雲林境內優先舖設;另將仿日本,選擇水位變化小的水庫及滯洪池共15處地點舖設水上太陽光電板,約有150MW規模,例如牡丹水庫、阿公店水庫等都是,但石門、翡翠等大型水庫不考慮。
至於屋頂型,將邀請中鋼、台積電、台達電等用電大戶及工廠佔地大的高科技廠商利用廠房屋頂舖設;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等機關辦公大樓,各地工廠、學校及國營事業屋頂都是鎖定舖設目標,並鼓勵民眾開放屋頂舖設,採「螞蟻雄兵」策略,加速推動太陽光電。
知情官員說,2年內完成1.44GW(即1440MW)太陽光電舖設,可誘發民間投資至少936億元,其中屋頂型約舖設740MW、地面型約700MW。同時,台電將依這2年費率向民間躉購20年,今年費率一度電躉購4.66元,台電也會在鹽灘地優先投資電網設施,排除民間投資障礙,政府訂定策略將具獲利誘因。
其中鹽灘地舖設未來將設4∼5個種電專區,採遴選方式,鼓勵公民營企業合作,或民間企業自組團隊參與專區的遴選作業。
此外,中鋼、台電和民間風能業者,有不少人在公告30多處風場規劃投資離岸風電,政院規劃109年要設置520MW,亦可誘發936億元投資。其中民間提案規劃環評業者如火如荼展開,上緯揪西門子搶攻風電商機,目前已有30座風機通過環評審查,可望在108或109年完成。官員說,離岸風電的風場位在3海浬以外至領海12海浬之間。
據悉,林揆上周六(30日)入府向蔡英文總統報告經濟情勢,本周將與國發會、央行等財經首長研商促投資的振興經濟方案。國發會今天將發函邀跨部會研商國營事業加碼公共建設具體策略,盼油電水台鐵及中鋼、中華電等國公營事業扮「火車頭」角色,帶頭激勵民間投資。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上周五向林全分析日韓採取刺激經濟作法,包括安倍政府祭28兆日圓資金來源,及韓國造船業遇結構調整議等問題。在外界頻主張應採擴張財政手段救經濟的呼籲聲中,林全從善如流,擬針對振興經濟措施要從三大投資策略檢討,本周四或五要和國發會及央行等財經首長再度交換意見。
林全指示要從政府單位、國公營事業,及民間三管齊下促投資。國發會今天將發函邀經濟部、交通部、財政部等主管國公營事業跨部會近日火速研提具體投資策略及方案。
國發會希望中油、台電、台鐵、港務公司、機場公司等國營事業,中鋼、中華電等泛公股事業,檢討加碼明年公共建設投資動能,並發揮點火效用,帶動民間跟進投資;另針對外資來台投資,將促經部檢討投資障礙,全面設法排除,增加外資在台投資動能。
其中台電有綠能及電網投資計畫,風電也可投資海上變電站;中油有600億第三接收站計畫,若明年完成環評可動工,台中港有天然二期管線擴建計畫;明年新興計畫有6年洲際貨櫃碼頭儲槽搬遷計畫,投資規模600億元。高層說,國營事業在預算法中有彈性,必要時可先先投資再補辦預算,對投資公建有加碼空間。
林全除點名國發會外,也要求央行從總體經濟角度研析全球經濟情勢,研提提振經濟的策略及工具。據悉,匯率及利率「雙率」政策,運用空間並不大,行政部門也很小心。
惟央行總裁彭淮南6月時主張,貨幣、財政政策及結構調整等三支箭要齊發突破當前經濟困局,全球經濟未來3-4年間恐續呈「L型」復甦,台灣因對外貿易依存度高,經濟成長恐難明顯提升,應多發揮財政政策角色。但明年政府公建預算未明顯點火情況下,如何擴張財政政策,外界很好奇「彭老」要如何對林全建議。
知情官員說,振興經濟策略應選擇產業關聯度高,可誘發民間投資引導,因去年基期低,今年Q3、Q4勢必上修GDP成長率,但台灣、大陸呈L型復甦,台灣投資率已降至20%左右,若不加碼在公建投資,或擴大民間投資,在復甦力道疲弱下,會影響3-5年中長期經濟成長動能。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上周五向林全分析日韓採取刺激經濟作法,包括安倍政府祭28兆日圓資金來源,及韓國造船業遇結構調整議等問題。在外界頻主張應採擴張財政手段救經濟的呼籲聲中,林全從善如流,擬針對振興經濟措施要從三大投資策略檢討,本周四或五要和國發會及央行等財經首長再度交換意見。
林全指示要從政府單位、國公營事業,及民間三管齊下促投資。國發會今天將發函邀經濟部、交通部、財政部等主管國公營事業跨部會近日火速研提具體投資策略及方案。
國發會希望中油、台電、台鐵、港務公司、機場公司等國營事業,中鋼、中華電等泛公股事業,檢討加碼明年公共建設投資動能,並發揮點火效用,帶動民間跟進投資;另針對外資來台投資,將促經部檢討投資障礙,全面設法排除,增加外資在台投資動能。
其中台電有綠能及電網投資計畫,風電也可投資海上變電站;中油有600億第三接收站計畫,若明年完成環評可動工,台中港有天然二期管線擴建計畫;明年新興計畫有6年洲際貨櫃碼頭儲槽搬遷計畫,投資規模600億元。高層說,國營事業在預算法中有彈性,必要時可先先投資再補辦預算,對投資公建有加碼空間。
林全除點名國發會外,也要求央行從總體經濟角度研析全球經濟情勢,研提提振經濟的策略及工具。據悉,匯率及利率「雙率」政策,運用空間並不大,行政部門也很小心。
惟央行總裁彭淮南6月時主張,貨幣、財政政策及結構調整等三支箭要齊發突破當前經濟困局,全球經濟未來3-4年間恐續呈「L型」復甦,台灣因對外貿易依存度高,經濟成長恐難明顯提升,應多發揮財政政策角色。但明年政府公建預算未明顯點火情況下,如何擴張財政政策,外界很好奇「彭老」要如何對林全建議。
知情官員說,振興經濟策略應選擇產業關聯度高,可誘發民間投資引導,因去年基期低,今年Q3、Q4勢必上修GDP成長率,但台灣、大陸呈L型復甦,台灣投資率已降至20%左右,若不加碼在公建投資,或擴大民間投資,在復甦力道疲弱下,會影響3-5年中長期經濟成長動能。
夏日供電吃緊,經濟部表示,在核四封存及核一、二、三廠不延役之前提下,逐步邁向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供給面將透過新增電源、加強檢修等因應作法提高供給能力;需求面則積極推廣節能、提高電價誘因等措施抑低用電需求,確保短期電力供應穩定;在中長期方面,經濟部及台電公司將努力確保國內供電穩定。
經濟部指出,電力供應攸關民生、產業及經濟發展,為維持電力穩定供應,將採行相關管理措施,在供給面短期內將加速林口、大林、通霄等電廠汰舊更新計畫,確保規畫及施工中的高效率新機組能如期完工,妥善利用既有汽電共生系統的發電潛力;中長期方面,確保北部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建置完成,擴大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朝向低排碳、低汙染的能源供應環境。
經濟部已著手推出更簡便、更多元、更創新且低門檻的節電工具,使民眾及產業能夠簡單選用。具體措施上,台電公司今年推出更具誘因的「需量競價」措施,提高用戶參與意願,並規畫配合智慧電表(AMI)擴大建置,陸續推出多元時間電價,讓用戶依自己的用電習慣,選擇適合電價方案。
確保電力供應穩定,經濟部同時從供給面及需求面著手推動各項措施。在供給面,政府部門及台電公司責無旁貸,將持續開源努力維持既有電力設施穩定供電,在需求面,則需要社會大眾與產業共同響應節能。
經濟部指出,電力供應攸關民生、產業及經濟發展,為維持電力穩定供應,將採行相關管理措施,在供給面短期內將加速林口、大林、通霄等電廠汰舊更新計畫,確保規畫及施工中的高效率新機組能如期完工,妥善利用既有汽電共生系統的發電潛力;中長期方面,確保北部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建置完成,擴大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朝向低排碳、低汙染的能源供應環境。
經濟部已著手推出更簡便、更多元、更創新且低門檻的節電工具,使民眾及產業能夠簡單選用。具體措施上,台電公司今年推出更具誘因的「需量競價」措施,提高用戶參與意願,並規畫配合智慧電表(AMI)擴大建置,陸續推出多元時間電價,讓用戶依自己的用電習慣,選擇適合電價方案。
確保電力供應穩定,經濟部同時從供給面及需求面著手推動各項措施。在供給面,政府部門及台電公司責無旁貸,將持續開源努力維持既有電力設施穩定供電,在需求面,則需要社會大眾與產業共同響應節能。
能源轉型,傾聽台電工會訴求,加強溝通,能源局明(2)日上午10時在台電公司總管理處1樓大廳召開第3場次「電業法修正草案公聽會」。延續前2場次之全程網路直播方式,本次會議更採公開方式進行,不限制出席人數及單位,讓全民皆可至會議現場表達意見,歡迎關心電業法修正之各界人到場參加。
能源局表示,前2場針對政府機關及工商團體召開之公聽會順利落幕,除呈現就客觀事實的討論與意見的充分交換,也引發各界對電業法修正的關注。鑑於第2場次會議,台電工會退席未能參與討論,特別規劃增開第3場公聽會,並將會議地點移至台電總公司1樓大廳,出席人數不限,希望能有效傾聽台電公司及台電工會之訴求。
能源局強調,本次電業市場改革並非台電民營化,更不會圖利財團,而係透過開放競爭,提升整體經營效率。
本次會議將由台電公司採現場網路直播,會議相關資料及直播可連結至能源局網站首頁(web3.moeaboe.gov.tw/ECW/populace/home/Home.aspx),各界可踴躍出席提供意見。
能源局表示,前2場針對政府機關及工商團體召開之公聽會順利落幕,除呈現就客觀事實的討論與意見的充分交換,也引發各界對電業法修正的關注。鑑於第2場次會議,台電工會退席未能參與討論,特別規劃增開第3場公聽會,並將會議地點移至台電總公司1樓大廳,出席人數不限,希望能有效傾聽台電公司及台電工會之訴求。
能源局強調,本次電業市場改革並非台電民營化,更不會圖利財團,而係透過開放競爭,提升整體經營效率。
本次會議將由台電公司採現場網路直播,會議相關資料及直播可連結至能源局網站首頁(web3.moeaboe.gov.tw/ECW/populace/home/Home.aspx),各界可踴躍出席提供意見。
史上首次!連日高溫,昨(28)日全台用電量不斷飆高,下午1點43分創下台灣歷史第一次用電超過3,600萬瓩紀錄。不同於去年7月2日大學指考後用電量逐步下滑,今年則是快到8月,用電量卻不斷創新高。
台電表示,由於氣象局預估8月份有一個侵台颱風,有助於緩和不斷飆高的用電量,減少缺電風險。
台北氣溫連續38.5度,讓全台瞬間用電量飆到3,619.9萬瓩,達前所未見高點。所幸全台大型機組都歲修完畢,備轉容量率雖只有3.38%的低點,備轉量剩下112.3萬瓩,但還不至於到缺電地步,供電燈號續亮警戒橘燈。不過數字也讓前天才剛登上用電最高紀錄的3,582.1萬瓩,僅1天寶座就讓人。全台用電排名前10名,仍維持9個是今年所創下。
台電表示,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從7月12日至今,連續17天溫度氣溫高達35度以上,午後也無雷陣雨出現,讓熱效應持續擴大,打破3,600萬瓩用量,在預估之中。由於周五氣溫預報緩和,估計用電量不會再破高。
對於用電量不斷走高、供電吃緊問題,台電主管表示,周四跟氣象局商討過,預估8月會有3.5個颱風生成,1個侵台。每次颱風過境,用電量就可以紓緩一周,「如果是這樣,8月份應該不至於缺電。」
不過,為了預防萬一,台電將儘量少用大甲溪、濁水溪、南投大觀抽蓄的水量發電,以防如果8月氣溫走高,可以有多餘水量發電。
台電表示,由於氣象局預估8月份有一個侵台颱風,有助於緩和不斷飆高的用電量,減少缺電風險。
台北氣溫連續38.5度,讓全台瞬間用電量飆到3,619.9萬瓩,達前所未見高點。所幸全台大型機組都歲修完畢,備轉容量率雖只有3.38%的低點,備轉量剩下112.3萬瓩,但還不至於到缺電地步,供電燈號續亮警戒橘燈。不過數字也讓前天才剛登上用電最高紀錄的3,582.1萬瓩,僅1天寶座就讓人。全台用電排名前10名,仍維持9個是今年所創下。
台電表示,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從7月12日至今,連續17天溫度氣溫高達35度以上,午後也無雷陣雨出現,讓熱效應持續擴大,打破3,600萬瓩用量,在預估之中。由於周五氣溫預報緩和,估計用電量不會再破高。
對於用電量不斷走高、供電吃緊問題,台電主管表示,周四跟氣象局商討過,預估8月會有3.5個颱風生成,1個侵台。每次颱風過境,用電量就可以紓緩一周,「如果是這樣,8月份應該不至於缺電。」
不過,為了預防萬一,台電將儘量少用大甲溪、濁水溪、南投大觀抽蓄的水量發電,以防如果8月氣溫走高,可以有多餘水量發電。
台北昨(27)日高溫衝上38.5℃,全台用電也再創歷史新高。
台電表示,迄今用電排名前十名的紀錄中,已有九個都是今年創下的。高溫也讓空調用電暴增,截至昨天,今年7月用電已較去年7月同期成長1.17%。台電表示,昨天用電高峰出現在下午1時46分,達3,582.1萬瓩,再度打破全台用電的歷史紀錄。酷熱高溫也影響燃氣複循環機組發電能力,昨日備轉容量率只剩4.31%、亮起「供電警戒」的橘燈。
台電也預計,高溫將持續到周末,今、明兩天的備轉容量都是「供電警戒」的橘燈。
台電表示,迄今用電排名前十名的紀錄中,已有九個都是今年創下的。高溫也讓空調用電暴增,截至昨天,今年7月用電已較去年7月同期成長1.17%。台電表示,昨天用電高峰出現在下午1時46分,達3,582.1萬瓩,再度打破全台用電的歷史紀錄。酷熱高溫也影響燃氣複循環機組發電能力,昨日備轉容量率只剩4.31%、亮起「供電警戒」的橘燈。
台電也預計,高溫將持續到周末,今、明兩天的備轉容量都是「供電警戒」的橘燈。
經濟部能源局昨(27)日上午舉行電業法修法第二場說明會,台電工會到場抗議,指若讓發、售電自由化,業者在追求利益極大化下,將使電價頻繁波動與大幅飆漲。能源局長林全能下午召開記者會澄清,指業務切割後的台電並沒有要民營化,且新法已設三道防線,不會讓民生電價無限制抬高。
電業法規劃最快四年、最遲六年,台電將落實廠網分離,台電工會昨天表示,這是只想在短時間內拆解台電,儘快圖利財團。林全能則回應,電業法並未提及台電民營化,既未有民營化,台電就不可能被轉售,也不會有財團界入台電經營。
能源局也已多次找台電溝通,更建議台電在輸配電業務切割為「國營獨占」的電力網公司後,讓發電廠、售電公司合組控股公司,未曾要求控股公司要民營化。
昨日說明會是針對工商團體、環團、台電工會,台電工會一早動員數百名員工到一樓,抗議經濟部長李世光未與工會溝通修法條文,卻對外聲稱已與工會達成共識,數名幹部並衝進會場咆哮「李世光下台」,場面火爆。
台電工會並拋出電業自由化只是圖利財團、電價恐將大漲等民眾最關切的議題,呼籲各界重視。台電並指,自由化後,民營電廠會將低價的燃煤電廠的電賣給超高壓用戶,一般民眾只能買昂貴的電。
對此,林全能表示,新法已設好三道防線,不會放任民生用電飆漲。當售電業者向電業管制機關申請售電時,管制機關會有明確燃料配比政策,包括燃煤、天然氣、再生能源都有一定比例,不可能100%只售燃煤電力。
電業法規劃最快四年、最遲六年,台電將落實廠網分離,台電工會昨天表示,這是只想在短時間內拆解台電,儘快圖利財團。林全能則回應,電業法並未提及台電民營化,既未有民營化,台電就不可能被轉售,也不會有財團界入台電經營。
能源局也已多次找台電溝通,更建議台電在輸配電業務切割為「國營獨占」的電力網公司後,讓發電廠、售電公司合組控股公司,未曾要求控股公司要民營化。
昨日說明會是針對工商團體、環團、台電工會,台電工會一早動員數百名員工到一樓,抗議經濟部長李世光未與工會溝通修法條文,卻對外聲稱已與工會達成共識,數名幹部並衝進會場咆哮「李世光下台」,場面火爆。
台電工會並拋出電業自由化只是圖利財團、電價恐將大漲等民眾最關切的議題,呼籲各界重視。台電並指,自由化後,民營電廠會將低價的燃煤電廠的電賣給超高壓用戶,一般民眾只能買昂貴的電。
對此,林全能表示,新法已設好三道防線,不會放任民生用電飆漲。當售電業者向電業管制機關申請售電時,管制機關會有明確燃料配比政策,包括燃煤、天然氣、再生能源都有一定比例,不可能100%只售燃煤電力。
未來電業將開放,昨天環團要求將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納入電價成本中。對此經濟部能源局表示,將修改「能源基金」制度,依不同燃料污染輕重繳納不同費率。燃煤發電繳較高費率,綠能則低費率,最高不超過公司當年營收千分之5,最低約在千分之1、千分之2左右,把環境影響納入業者成本。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洪申翰昨在《電業法》說明會指出,目前發電過程產生很多環境的外部成本,希望把它放進電價成本中。
能源局主秘李君禮表示,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都有在做,像電價公式中規定提撥再生能源基金也是。藉電業法修法,將修改「能源基金」制度,打破現行統一費率方式,改依燃料污染程度課徵不同費率。
李君禮解釋,現在只有台電一家綜合電業,每年須繳交公司年營收最高千分之5的金額。未來電業自由化後,不只台電一家業者,會規定公民營電廠依照燃料污染輕重繳納費率。如燃煤繳納比例較高,再生能源提撥比例較少,最高費率不會超過現行千分之5,最少約在千分之1、千分之2左右。
以台電去年營收6,000億來說,約提撥30億左右,實際提撥數會依需求編列預算,未必年年提撥足額。主要用在能源研發、替代能源研析、能源技術效率提升等補助。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洪申翰昨在《電業法》說明會指出,目前發電過程產生很多環境的外部成本,希望把它放進電價成本中。
能源局主秘李君禮表示,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都有在做,像電價公式中規定提撥再生能源基金也是。藉電業法修法,將修改「能源基金」制度,打破現行統一費率方式,改依燃料污染程度課徵不同費率。
李君禮解釋,現在只有台電一家綜合電業,每年須繳交公司年營收最高千分之5的金額。未來電業自由化後,不只台電一家業者,會規定公民營電廠依照燃料污染輕重繳納費率。如燃煤繳納比例較高,再生能源提撥比例較少,最高費率不會超過現行千分之5,最少約在千分之1、千分之2左右。
以台電去年營收6,000億來說,約提撥30億左右,實際提撥數會依需求編列預算,未必年年提撥足額。主要用在能源研發、替代能源研析、能源技術效率提升等補助。
撕破臉!《電業法》說明會昨進入第二場,台電工會不滿電業法版本沒有溝通,也不納入工會意見,昨在會場抗議引起火爆衝突,痛罵「大騙子李世光下台!」。最後集體退席,揚言在下周四(4日)召開臨時會員代表大會,討論萬人上街、颱風天不出勤維修、集體罷工等手段,抗爭到底。
經濟部能源局隨後表示會再找工會溝通,原定本周(7月底)把電業法草案送到行政院時程,只說會努力,口頭上不再堅持,法案可能會延後報院。
《電業法》修法擬將電力市場劃分發、輸配、售電三塊,開放發電與售電自由經營。昨說明會邀請民間團體、工商團體對話,台電工會一早動員300人到能源局前,高舉「被財團綁架的電業法」牌子抗議,並派代表進入開會現場。
一開始台電工會理事長丁作一就申請程序發言,怒批經濟部長李世光對外宣稱與工會有共識,現在條文出來,期間一次溝通都沒有。對工會所提包括工作權保障入法、綜合電業版本等四大訴求隻字未提。
隨後工會幹部越講越氣,撕碎說明書,並衝到主持會議的能源局官員前怒罵:「騙子集團!大騙子李世光下台!」,場面相當火爆。現場鹽寮自救會總幹事楊木火不滿批評,雙方爆發激烈的口角衝突。
隨後工會代表集體拒絕背書集體退席抗議,丁作一嗆聲,下月4日將召開臨時會員大會,討論抗爭手段,包括萬人上街抗議、颱風天不出勤維修工作等。工會幹部補充,也會研究集體罷工可能性。
面對台電工會不滿,李世光說,現在意見收集過程,不是就定案,說支解台電也是失焦。
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林全能回應,會趕快跟工會溝通,對於工會揚言不出勤維修,將與台電經營階層協商,必要時請部長出馬協調,不希望這樣的事發生。
對於工會怒批電業法修法圖利財團、4到5年內瓦解台電等,林全能強調,修法主要是要開放發電市場競爭,引進新的投資者進入市場,不會僅有大財團能進入。對台電廠網分離,是以漸進式兩階段,給予展延時間。至於電價挑肥揀瘦,漲到小用戶說法,會透過「能源配比」與「電業管制機關」把關。
連環保團體也認為電業法修法推動太急。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洪申翰就批:「這次法案推動真的非常倉卒!」這麼大的議題,應先做好自由化完整衝擊評估。
經濟部能源局隨後表示會再找工會溝通,原定本周(7月底)把電業法草案送到行政院時程,只說會努力,口頭上不再堅持,法案可能會延後報院。
《電業法》修法擬將電力市場劃分發、輸配、售電三塊,開放發電與售電自由經營。昨說明會邀請民間團體、工商團體對話,台電工會一早動員300人到能源局前,高舉「被財團綁架的電業法」牌子抗議,並派代表進入開會現場。
一開始台電工會理事長丁作一就申請程序發言,怒批經濟部長李世光對外宣稱與工會有共識,現在條文出來,期間一次溝通都沒有。對工會所提包括工作權保障入法、綜合電業版本等四大訴求隻字未提。
隨後工會幹部越講越氣,撕碎說明書,並衝到主持會議的能源局官員前怒罵:「騙子集團!大騙子李世光下台!」,場面相當火爆。現場鹽寮自救會總幹事楊木火不滿批評,雙方爆發激烈的口角衝突。
隨後工會代表集體拒絕背書集體退席抗議,丁作一嗆聲,下月4日將召開臨時會員大會,討論抗爭手段,包括萬人上街抗議、颱風天不出勤維修工作等。工會幹部補充,也會研究集體罷工可能性。
面對台電工會不滿,李世光說,現在意見收集過程,不是就定案,說支解台電也是失焦。
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林全能回應,會趕快跟工會溝通,對於工會揚言不出勤維修,將與台電經營階層協商,必要時請部長出馬協調,不希望這樣的事發生。
對於工會怒批電業法修法圖利財團、4到5年內瓦解台電等,林全能強調,修法主要是要開放發電市場競爭,引進新的投資者進入市場,不會僅有大財團能進入。對台電廠網分離,是以漸進式兩階段,給予展延時間。至於電價挑肥揀瘦,漲到小用戶說法,會透過「能源配比」與「電業管制機關」把關。
連環保團體也認為電業法修法推動太急。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祕書長洪申翰就批:「這次法案推動真的非常倉卒!」這麼大的議題,應先做好自由化完整衝擊評估。
景氣冷到爆,加上利率低,企業寧可向銀行借款也不願募資擴廠。金管會證期局昨(26)日指出,今年上半年公開發行公司募資狀況冷,不管是件數還是金額都較去年同期減少,尤其用來擴充廠房設備的資金金額降到七年新低。
再仔細分析,企業募資來的金額用途,有逾一半(53.72%)是用來還債,也創近年新高。
金管會證期局指出,企業募資規模銳減主因是全球經濟動能不足,且市場利率持續走低,企業按市場狀況整體評估後傾向跟銀行借款籌資,但據安永的調查報告顯示,不只台灣募資狀況冷,國外也有同樣情形,2016年上半年全球募資情況都較去年同期衰退許多,在金額部分衰退了61%、件數則衰退了38%,尤其香港、日本上半年企業籌資規模都萎縮了8成。
金管會統計,2016年上半年企業國內募資件數及金額雙雙下滑,分別減少 3.76%及41.35%,尤其金額掉到1,575.53億元,是2009年金融海嘯927億元後的新低。若加計私募後,企業2016年上半年籌資也只有1,790.98億元,較去年上半年的3,602.33億元腰斬。
證期局表示,就資金用途來看,今年上半年企業籌資後僅有234.24億元(13.81%)是用做擴充廠房設備,創近七年新低,顯示企業看淡前景,縮減資本支出。
不過,證期局分析,去年上半年主要是台電有280億元擴充電力設備。在轉投資的部分,今年上半年僅有74.48元用來轉投資,相較去年的291.71億元也相形少了許多,但主要也是去年有合庫220億元的轉投資,若扣掉此因素,金額差不多。
證期局觀察,國內企業縮減資本支出的同時,在低利率環境下,也同步擴大償還債款,改善財務結構、增強企業體質。據證期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增資用來償債的金額為911.37億元,總規模雖為近年新低,不過,償債金額占整體資金用途達53.72%,比重衝上近年新高。
再仔細分析,企業募資來的金額用途,有逾一半(53.72%)是用來還債,也創近年新高。
金管會證期局指出,企業募資規模銳減主因是全球經濟動能不足,且市場利率持續走低,企業按市場狀況整體評估後傾向跟銀行借款籌資,但據安永的調查報告顯示,不只台灣募資狀況冷,國外也有同樣情形,2016年上半年全球募資情況都較去年同期衰退許多,在金額部分衰退了61%、件數則衰退了38%,尤其香港、日本上半年企業籌資規模都萎縮了8成。
金管會統計,2016年上半年企業國內募資件數及金額雙雙下滑,分別減少 3.76%及41.35%,尤其金額掉到1,575.53億元,是2009年金融海嘯927億元後的新低。若加計私募後,企業2016年上半年籌資也只有1,790.98億元,較去年上半年的3,602.33億元腰斬。
證期局表示,就資金用途來看,今年上半年企業籌資後僅有234.24億元(13.81%)是用做擴充廠房設備,創近七年新低,顯示企業看淡前景,縮減資本支出。
不過,證期局分析,去年上半年主要是台電有280億元擴充電力設備。在轉投資的部分,今年上半年僅有74.48元用來轉投資,相較去年的291.71億元也相形少了許多,但主要也是去年有合庫220億元的轉投資,若扣掉此因素,金額差不多。
證期局觀察,國內企業縮減資本支出的同時,在低利率環境下,也同步擴大償還債款,改善財務結構、增強企業體質。據證期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增資用來償債的金額為911.37億元,總規模雖為近年新低,不過,償債金額占整體資金用途達53.72%,比重衝上近年新高。
經濟部能源局昨(26)日召開首場《電業法》草案說明會,在會中台電示警,特高壓工業等用電大戶具購電選擇權,發電業因競爭必會提供優惠電價搶客,較貴的綠能電價只能轉嫁一般用戶,民生用電電費率勢將調漲,但能源局指出,將設電力監理機關嚴審費率,確保電價合理性。
《電業法》草案預計本月底送行政院,昨、今兩日連開2場說明會,昨天對象是事主台電、還有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今天則是工會、工商團體與民間團體。不過首日說明會就火藥味十足,台電工會7、80人一早即前往能源局抗議,怒批《電業法》被政治綁架,只是想拆解台電,圖利財團。
能源局說明,《電業法》草案規畫電力市場分兩階段開放,最快5年、最慢8.5年完成廠網分離自由化。第一階段1到2.5年,先開放發電業設立、能夠直供、代輸(委託台電)給用戶,這階段會配合開放用電戶購電選擇權,初期只給特高壓工業大戶,發電業者可直接賣電給它們。再生能源業者則能直接賣電給非大戶的一般用戶,以獎勵發展再生能源。
第二階台電開始分割,須分成「發電公司」跟「電力網公司」,且不得交叉持股,輸配電公司維持國營形式。該法並規定成立電力監理機關,負責核定電價、代輸電費率與調處電業間爭議。最末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售電業,則分為「一般」與「公用」,前者民間都可申設,後者負有供電義務,電價也受管制,台電即被劃歸公用售電業。
《電業法》草案預計本月底送行政院,昨、今兩日連開2場說明會,昨天對象是事主台電、還有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今天則是工會、工商團體與民間團體。不過首日說明會就火藥味十足,台電工會7、80人一早即前往能源局抗議,怒批《電業法》被政治綁架,只是想拆解台電,圖利財團。
能源局說明,《電業法》草案規畫電力市場分兩階段開放,最快5年、最慢8.5年完成廠網分離自由化。第一階段1到2.5年,先開放發電業設立、能夠直供、代輸(委託台電)給用戶,這階段會配合開放用電戶購電選擇權,初期只給特高壓工業大戶,發電業者可直接賣電給它們。再生能源業者則能直接賣電給非大戶的一般用戶,以獎勵發展再生能源。
第二階台電開始分割,須分成「發電公司」跟「電力網公司」,且不得交叉持股,輸配電公司維持國營形式。該法並規定成立電力監理機關,負責核定電價、代輸電費率與調處電業間爭議。最末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售電業,則分為「一般」與「公用」,前者民間都可申設,後者負有供電義務,電價也受管制,台電即被劃歸公用售電業。
電業自由化,理論上可透過競爭,提高發電效率,降低成本。但國外經驗顯示,稍有不慎,電價也可能有暴漲風險。
電業自由化,最終願景是每個人都具有購電選擇權,市場上供電業百家爭鳴,哪家服務好、電價合理,就選擇哪家。但英國在1989年開始電力自由化,一直到2000年前,囿於電力池競標制度設計,躉售電價上漲超過10%以上。加州電力自由化後,因發電批發價未設上限,甚至曾在夏季尖峰時少數用電拍賣每度達到1,000美元驚人數字,代表自由化未必等於低電價保證。
台電昨天警告電業自由化後,小市民電價恐高漲的說法,固然有獨占市場被瓜分的憂慮,但經營在商言商,就國際電業自由化經驗分析,並非全無可能。
台電不滿擔負公用售電業責任角色,昨天還放話說如果民間售電業服務不好或倒閉,民眾想要回來向台電售電公司買電,可能有2到3個月空窗轉換期無電可用。《電業法》修正牽一髮動全身,不可不慎。
電業自由化,最終願景是每個人都具有購電選擇權,市場上供電業百家爭鳴,哪家服務好、電價合理,就選擇哪家。但英國在1989年開始電力自由化,一直到2000年前,囿於電力池競標制度設計,躉售電價上漲超過10%以上。加州電力自由化後,因發電批發價未設上限,甚至曾在夏季尖峰時少數用電拍賣每度達到1,000美元驚人數字,代表自由化未必等於低電價保證。
台電昨天警告電業自由化後,小市民電價恐高漲的說法,固然有獨占市場被瓜分的憂慮,但經營在商言商,就國際電業自由化經驗分析,並非全無可能。
台電不滿擔負公用售電業責任角色,昨天還放話說如果民間售電業服務不好或倒閉,民眾想要回來向台電售電公司買電,可能有2到3個月空窗轉換期無電可用。《電業法》修正牽一髮動全身,不可不慎。
經濟部能源局昨(26)日舉行第一場電業法修法說明會,台電代表在會中拋出疑問,電業自由化後,高壓用戶把便宜的電都買走了,民眾只能買電網中剩下較昂貴的電,民生電價恐怕大漲。對此,能源局電力組副組長吳志偉回應「多慮了」。
台電代表昨日在會中一連拋出電價是否上漲、供電義務誰擔、供電穩定度等民生用電問題,提醒電業法修法過程要妥善考量。
台電代表說,電業自由化後,就立即開放642戶特高壓用戶購電選擇權,其用電量約占三成,萬一他們把燃煤等低價電源買光了,其餘1,360多萬戶,占台灣用電戶比重99%以上,是否只能購買電網中剩下比較昂貴的電源。
此外,台電將被切割成發電廠、輸配電網及售電三大塊,供電義務將由公用售電業承擔。台電代表質疑,切割後的公用售電業,「左手沒有電廠、右手沒有電網」,而台電現有售電業資產只占台電資本的1%,如何要面對電廠電價浮動的風險,但售電業卻被管制終端售電價格。
針對便宜電被買光,小老百姓只能買剩下較貴的電。吳志偉表示:「多慮了」。他說,電業管制機關將來核准發電業執照時,也會考慮到市場能源配比的要求,不是每個人想蓋燃煤電廠就會核准,也會同時要求你負擔一定比例的天然氣發電、再生能源發電。電業管制機關不會放任電業將外部成本全都丟給民眾負擔。
供電義務與穩定度方面,吳志偉說,包括發電業、售電業都要準備適當備用電力。打破現有備用機組都由台電統一興建。
根據目前草案,輸配電業維持國營獨占,但台中市政府代表在會中建議,盼輸電、配電業務也能切割,地方政府將爭取經營配電業,尤其電業設立經常面臨民眾抗爭,地方政府介入,除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當需與地方協調時,地方政府才有「可扮演」的角色。
能源局今天還將繼續舉辦第二場電業法修法說明會,受邀對象包括工商團體、環保團體與台電工會。但台電工會昨天已先到場外,抗議本次修法是「被綁架的電業法」,只想拆解台電,儘快圖利財團,漠視台電員工權益。
台電代表昨日在會中一連拋出電價是否上漲、供電義務誰擔、供電穩定度等民生用電問題,提醒電業法修法過程要妥善考量。
台電代表說,電業自由化後,就立即開放642戶特高壓用戶購電選擇權,其用電量約占三成,萬一他們把燃煤等低價電源買光了,其餘1,360多萬戶,占台灣用電戶比重99%以上,是否只能購買電網中剩下比較昂貴的電源。
此外,台電將被切割成發電廠、輸配電網及售電三大塊,供電義務將由公用售電業承擔。台電代表質疑,切割後的公用售電業,「左手沒有電廠、右手沒有電網」,而台電現有售電業資產只占台電資本的1%,如何要面對電廠電價浮動的風險,但售電業卻被管制終端售電價格。
針對便宜電被買光,小老百姓只能買剩下較貴的電。吳志偉表示:「多慮了」。他說,電業管制機關將來核准發電業執照時,也會考慮到市場能源配比的要求,不是每個人想蓋燃煤電廠就會核准,也會同時要求你負擔一定比例的天然氣發電、再生能源發電。電業管制機關不會放任電業將外部成本全都丟給民眾負擔。
供電義務與穩定度方面,吳志偉說,包括發電業、售電業都要準備適當備用電力。打破現有備用機組都由台電統一興建。
根據目前草案,輸配電業維持國營獨占,但台中市政府代表在會中建議,盼輸電、配電業務也能切割,地方政府將爭取經營配電業,尤其電業設立經常面臨民眾抗爭,地方政府介入,除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當需與地方協調時,地方政府才有「可扮演」的角色。
能源局今天還將繼續舉辦第二場電業法修法說明會,受邀對象包括工商團體、環保團體與台電工會。但台電工會昨天已先到場外,抗議本次修法是「被綁架的電業法」,只想拆解台電,儘快圖利財團,漠視台電員工權益。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