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發債大戶台灣電力公司今年不發債,為十年來首見,對債市投下震撼彈。台電發言人蕭金益昨(26)日表示,考量台電近年營運狀況較好,近期又沒有新增重大資本支出,加上觀望中央銀行可能降息,台電今年暫時不用發債籌資。
對債券承銷商而言,台電今年不發債並不是特例。歷年來,在公司債市場扮演發行大戶的四位大咖,還包括中油、中鋼和台塑集團,發行量在今年上半年全數掛零;券商主管說,經濟前景混沌未明,企業不敢投資,資本支出需求大減,導致公司債市場發行量明顯萎縮。
「其實利率這麼低,是企業發債、取得長期低利資金的最好時機」,但銀行頭寸多,給予優質企業「隨借隨還」的短期低利借款,讓這些沒有投資需求的企業,根本不需要發債籌資,公司債市場也因此提前進入寒冬。
長期以來,台電一直扮演公司債市場發債大戶,儘管近年來,發債量不斷遞減,從2012年的753.5億元一路下滑,去年只剩下223.5億元,今年更是「零」發行。今年確定不發債的消息一出,債券承銷商語帶無奈,「本來預期第4季會發個一、二檔,沒想到連這最後的機會也沒了」,券商主管說。
台電不發債,最大的影響在於公司債籌碼大減,投資人手上的債券到期後,無法在市場上補券、苦無資金去化管道;同時,台電發行債券的利率一直是公司債的利率指標,其他企業發債,向來都以台電債券為定價基準,台電今年零發債,代表市場失去了可供企業參考的定價指標。
據了解,發債大戶台電突然不發債,最關鍵主因在於轉虧為盈,且沒有新增電廠興建計畫,所以不缺錢。據台電網頁顯示,今年前六個月,台電稅前盈餘已達247億元,超過每年獲利上限;受惠於國際燃料價格下跌,台電已連兩年轉虧為盈,累積虧損也從一度高逾2,300億元,如今已降到1,072億元。
對債券承銷商而言,台電今年不發債並不是特例。歷年來,在公司債市場扮演發行大戶的四位大咖,還包括中油、中鋼和台塑集團,發行量在今年上半年全數掛零;券商主管說,經濟前景混沌未明,企業不敢投資,資本支出需求大減,導致公司債市場發行量明顯萎縮。
「其實利率這麼低,是企業發債、取得長期低利資金的最好時機」,但銀行頭寸多,給予優質企業「隨借隨還」的短期低利借款,讓這些沒有投資需求的企業,根本不需要發債籌資,公司債市場也因此提前進入寒冬。
長期以來,台電一直扮演公司債市場發債大戶,儘管近年來,發債量不斷遞減,從2012年的753.5億元一路下滑,去年只剩下223.5億元,今年更是「零」發行。今年確定不發債的消息一出,債券承銷商語帶無奈,「本來預期第4季會發個一、二檔,沒想到連這最後的機會也沒了」,券商主管說。
台電不發債,最大的影響在於公司債籌碼大減,投資人手上的債券到期後,無法在市場上補券、苦無資金去化管道;同時,台電發行債券的利率一直是公司債的利率指標,其他企業發債,向來都以台電債券為定價基準,台電今年零發債,代表市場失去了可供企業參考的定價指標。
據了解,發債大戶台電突然不發債,最關鍵主因在於轉虧為盈,且沒有新增電廠興建計畫,所以不缺錢。據台電網頁顯示,今年前六個月,台電稅前盈餘已達247億元,超過每年獲利上限;受惠於國際燃料價格下跌,台電已連兩年轉虧為盈,累積虧損也從一度高逾2,300億元,如今已降到1,072億元。
本次電業法修法,特別新增第53條「應由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經費支應」,但包括交通部、教育部、衛福部代表昨(26)日輪番向台電及經濟部能源局哭窮,盼台電或未來的電業能繼續買單。
能源局昨天舉行電業法修正草案第一場針對政府部門的說明會,其中第52條規定優惠電價包括自來水、電車、電鐵路等公用事業、各級公私立學校、社福機構及護理之家用電提供電價優惠,但第53條明訂,優惠電價由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經費支應。
交通部代表首先發難,優惠電價若改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會排擠到相關部會預算,當政府機關編不出來,就得轉嫁消費者。
緊接者教育部代表也說,之前優惠電價補貼回到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後,各級學校增加電費14億多元,地方政府編列不出來,最後只好請教育部協助。但教育部肩負重大教育政策,如此已排擠教育預算,盼繼續由電業負擔補貼,以減輕學校和特定團體負擔。
衛福部也說,去年已支應社福機構、身障者家庭等優惠電價補貼9,000多萬元,但明年編列的9,500萬優惠預算,已遭行政院主計總處刪除,其理由是既是用電優惠,應由台電吸收,非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預算再支付予台電,希望能源局與主計總處溝通後再增列該條文。
對此,能源局電力組副組長吳志偉說明,優惠電價回到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是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各單位因要編列預算,才會把錢花在刀口上,對真正需者給予補貼,若全都丟回給台電公司,其實也是丟給中華民國國民,由全民負擔。尤其,電業自由化後,帳目都會算得很清楚。
不過,吳志偉也說,各部會意見,將來也會送到行政院會中討論,從行政院層級重新調和。
能源局昨天舉行電業法修正草案第一場針對政府部門的說明會,其中第52條規定優惠電價包括自來水、電車、電鐵路等公用事業、各級公私立學校、社福機構及護理之家用電提供電價優惠,但第53條明訂,優惠電價由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經費支應。
交通部代表首先發難,優惠電價若改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會排擠到相關部會預算,當政府機關編不出來,就得轉嫁消費者。
緊接者教育部代表也說,之前優惠電價補貼回到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後,各級學校增加電費14億多元,地方政府編列不出來,最後只好請教育部協助。但教育部肩負重大教育政策,如此已排擠教育預算,盼繼續由電業負擔補貼,以減輕學校和特定團體負擔。
衛福部也說,去年已支應社福機構、身障者家庭等優惠電價補貼9,000多萬元,但明年編列的9,500萬優惠預算,已遭行政院主計總處刪除,其理由是既是用電優惠,應由台電吸收,非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預算再支付予台電,希望能源局與主計總處溝通後再增列該條文。
對此,能源局電力組副組長吳志偉說明,優惠電價回到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是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各單位因要編列預算,才會把錢花在刀口上,對真正需者給予補貼,若全都丟回給台電公司,其實也是丟給中華民國國民,由全民負擔。尤其,電業自由化後,帳目都會算得很清楚。
不過,吳志偉也說,各部會意見,將來也會送到行政院會中討論,從行政院層級重新調和。
景氣冷颼颼,連帶使廠商募資意願低落。金管會昨(26)日公布統計,今年上半年公開發行公司募集金額僅1,790億元,較去年上半年大幅衰退五成,金額也創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同期新低。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周惠美表示,企業募集金額銳減,主要與全球經濟動能不足,且市場利率持續走低,企業透過銀行借款的籌資成本反而較便宜;上半年企業向銀行借款金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361億元。
除了景氣不振因素外,上半年募集基金大減另一個主因,是去年上半年台電為籌措電源開發資金,發行280億元公司債。惟今年上半年鮮見企業大規模發債案。
金管會昨日公布今年上半年公開發行公司募集發行及私募有價證券統計,上半年公募及私募金額合計155件、金額1,790億元,低於去年上半年的177件、3,602億元。這個金額,創下2009年以來的上半年新低。
募集資金是指企業透過發行有價證券向公眾籌措資金,主要包括發行債券、股票等。證券發行分為公募和私募兩種形式,兩者最大差異,在於公募可公開招募投資人,私募則否。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周惠美表示,企業募集金額銳減,主要與全球經濟動能不足,且市場利率持續走低,企業透過銀行借款的籌資成本反而較便宜;上半年企業向銀行借款金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361億元。
除了景氣不振因素外,上半年募集基金大減另一個主因,是去年上半年台電為籌措電源開發資金,發行280億元公司債。惟今年上半年鮮見企業大規模發債案。
金管會昨日公布今年上半年公開發行公司募集發行及私募有價證券統計,上半年公募及私募金額合計155件、金額1,790億元,低於去年上半年的177件、3,602億元。這個金額,創下2009年以來的上半年新低。
募集資金是指企業透過發行有價證券向公眾籌措資金,主要包括發行債券、股票等。證券發行分為公募和私募兩種形式,兩者最大差異,在於公募可公開招募投資人,私募則否。
經濟部能源局昨(25)日公布電業法修正草案,除預告新法上路後,台電公司最快四年、最慢六年被切割,也預告電業自由化後,人人都可以「開電廠」。
根據修正草案,為鼓勵公民參與再生能源發展,允許電業以「合作社」等形態經營,打破目前只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藩籬。包括事業、法人、團體、自然人等都可申請設立自用發電設備,電業即將進入百花齊放時代。
自用發電設備所發的電可以售予發電業或售電業,售電比率上限為20%;但能源效率較高者,如汽電共生廠則提高為50%;再生能源則100%可售。
綜合電業也將走向終點,未來電業被劃分為發電業、輸配電業、售電業等三塊。第一階段為新法通過後一年至1.5年,預計將開放發電業、售電業及代輸業務。此時台電暫時維持綜合電業,但這個業務的會計應予獨立。
第二階段是新法通過後四至六年,台電將分割為發電公司、電力網公司,讓台電更充裕的準備時間。
電力網公司被定位為「公共運輸者」,為獨占國營,與發電公司兩者不得交叉持股。電力網公司統籌執行電力調度業務,提供所有電業公平使用輸配電網,並依核定費率收取「轉供費用」及「電力調度費」。
至於自由化後供電義務的承擔問題,新法擬由公用售電業負責。
公用售電業為公用事業,對有電力需求的用戶具有供應義務,其電費由電價費率審議會審議。
未來台灣電力供給市場將變成發電端開放自由競爭,電網保持國營獨占,以確保電網公平、公開使用,需求端可自由選擇供電來源,藉提升市場競爭,增加電業經營效率,營造友善分散式電力發展的環境。
經濟部長李世光上周預告,電業法修正案本周送行政院,並於今、明兩天舉辦說明會,今天針對政府部門;明天是對工商團體及台電工會、公民團體等。
根據修正草案,為鼓勵公民參與再生能源發展,允許電業以「合作社」等形態經營,打破目前只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藩籬。包括事業、法人、團體、自然人等都可申請設立自用發電設備,電業即將進入百花齊放時代。
自用發電設備所發的電可以售予發電業或售電業,售電比率上限為20%;但能源效率較高者,如汽電共生廠則提高為50%;再生能源則100%可售。
綜合電業也將走向終點,未來電業被劃分為發電業、輸配電業、售電業等三塊。第一階段為新法通過後一年至1.5年,預計將開放發電業、售電業及代輸業務。此時台電暫時維持綜合電業,但這個業務的會計應予獨立。
第二階段是新法通過後四至六年,台電將分割為發電公司、電力網公司,讓台電更充裕的準備時間。
電力網公司被定位為「公共運輸者」,為獨占國營,與發電公司兩者不得交叉持股。電力網公司統籌執行電力調度業務,提供所有電業公平使用輸配電網,並依核定費率收取「轉供費用」及「電力調度費」。
至於自由化後供電義務的承擔問題,新法擬由公用售電業負責。
公用售電業為公用事業,對有電力需求的用戶具有供應義務,其電費由電價費率審議會審議。
未來台灣電力供給市場將變成發電端開放自由競爭,電網保持國營獨占,以確保電網公平、公開使用,需求端可自由選擇供電來源,藉提升市場競爭,增加電業經營效率,營造友善分散式電力發展的環境。
經濟部長李世光上周預告,電業法修正案本周送行政院,並於今、明兩天舉辦說明會,今天針對政府部門;明天是對工商團體及台電工會、公民團體等。
因應電業自由化後,政府將新設電業管制機關,該單位除監督電業,確保用戶用電權益,並設立電價費率審議會,具有核定電價價與各種收費費率及計算公式。
電業管制機關下設「電價費率審議會」及「電業調處委員會」,職責還包括電業管理,如核發電業籌設許可,考量能源配比、監督電業等。電價審議由「電價費率審議會」審議,電業之間、電業與用戶之間的爭議調處由「電業調處委員會」負責。
至於用戶購電選擇權的開放,是以電壓等級較高的用戶優先開放,視市場成熟度及用戶接受度,由電業管制機關逐步檢討並公告適用範圍。
原則上第一階段開放以特高壓用戶為主,配合台電公司廠網分離進度,再逐步開放到高壓、低壓用戶。
電業管制機關下設「電價費率審議會」及「電業調處委員會」,職責還包括電業管理,如核發電業籌設許可,考量能源配比、監督電業等。電價審議由「電價費率審議會」審議,電業之間、電業與用戶之間的爭議調處由「電業調處委員會」負責。
至於用戶購電選擇權的開放,是以電壓等級較高的用戶優先開放,視市場成熟度及用戶接受度,由電業管制機關逐步檢討並公告適用範圍。
原則上第一階段開放以特高壓用戶為主,配合台電公司廠網分離進度,再逐步開放到高壓、低壓用戶。
經濟部長李世光昨(21)日表示,《電業法》修正草案結構已逐漸成形,預計月底前召開2次公聽會,之後再將法案送行政院。新版《電業法》上路後,台電第1年實施「廠網分離」會計帳制度,最慢3年半後落實「廠網分離」。不過,台電直言,3年半太趕,恐來不及!
上任滿2個月,李世光昨天與媒體座談時提到,經濟部、台電針對《電業法》修訂已找出最大公約數,最初以穩定供電作為重點,之後再逐步開放,同時設置檢核電業自由化的「里程碑」,時間一到,希望允許新的供電模式進入系統。
李世光坦言,電業自由化過程中勢必面臨陣痛期,期盼與外界多溝通,聽取意見;經濟部初步規畫,下周舉辦2場公聽會,也考慮同時進行網路直播,讓全民參與。
經濟部近日密集與台電高層、工會針對《電業法》修法大結構進行討論,目前已進入法條撰寫階段。
李世光指出,未來《電業法》上路後,將分成兩大階段,第一階段預計1年後檢視會計帳制度進行「廠網分離」,同時嘗試開放民間投資電廠,可直售給其他廠商或供自身使用。
第二階段為3年半後,實際完成廠網分離,細節仍待商議。
李世光說,國家電網公司仍扮演代輸電力角色,因牽涉電網穩定度,將維持國營,這也符合全球趨勢,為避免利益衝突,將不允許其投資發電。未來負責供電穩定的電業管制機關將定位在二級或三級機關?李世光表示,因事涉組織法,目前還沒確定,在現行組織架構下仍由能源局主管。
對於李世光設定3年半要完成廠網分離目標,台電回應指出,「實在沒有把握」。因要做的事很多,目前都尚未看到相關配套。且有相關子法須訂定,並須設立電力監理機關,才知電網代輸費用計價方式、各類電價訂定方法。另台電現有負債1,000多億的處理,以及人員安排也都是問題。
台電工會秘書長彭繼宗則說,這個時程可以接受、「算是沒有躁進」,畢竟3年半只做到廠網分離,發電廠與電網分開,後續自由化才用里程碑方式達成,沒明定時程。
上任滿2個月,李世光昨天與媒體座談時提到,經濟部、台電針對《電業法》修訂已找出最大公約數,最初以穩定供電作為重點,之後再逐步開放,同時設置檢核電業自由化的「里程碑」,時間一到,希望允許新的供電模式進入系統。
李世光坦言,電業自由化過程中勢必面臨陣痛期,期盼與外界多溝通,聽取意見;經濟部初步規畫,下周舉辦2場公聽會,也考慮同時進行網路直播,讓全民參與。
經濟部近日密集與台電高層、工會針對《電業法》修法大結構進行討論,目前已進入法條撰寫階段。
李世光指出,未來《電業法》上路後,將分成兩大階段,第一階段預計1年後檢視會計帳制度進行「廠網分離」,同時嘗試開放民間投資電廠,可直售給其他廠商或供自身使用。
第二階段為3年半後,實際完成廠網分離,細節仍待商議。
李世光說,國家電網公司仍扮演代輸電力角色,因牽涉電網穩定度,將維持國營,這也符合全球趨勢,為避免利益衝突,將不允許其投資發電。未來負責供電穩定的電業管制機關將定位在二級或三級機關?李世光表示,因事涉組織法,目前還沒確定,在現行組織架構下仍由能源局主管。
對於李世光設定3年半要完成廠網分離目標,台電回應指出,「實在沒有把握」。因要做的事很多,目前都尚未看到相關配套。且有相關子法須訂定,並須設立電力監理機關,才知電網代輸費用計價方式、各類電價訂定方法。另台電現有負債1,000多億的處理,以及人員安排也都是問題。
台電工會秘書長彭繼宗則說,這個時程可以接受、「算是沒有躁進」,畢竟3年半只做到廠網分離,發電廠與電網分開,後續自由化才用里程碑方式達成,沒明定時程。
經濟部長李世光昨(21)日表示,電業法修法草案預定7月底送行政院。電業法上路第一年,台電先就會計帳進行「廠網分離」,也開放民營電廠可以直售電力給客戶。
李世光昨日與媒體茶敘,他指出,新一代的能源趨勢是由大型集中式發電廠轉變成分散式發電設備。分散式電廠包括屋頂架設太陽光電板、小型水力發電、燃料電池等;集中式電廠是集中發電後再配電,分散式電廠可能在自家社區內,也能解決線損問題。
李世光肯定過去台電對供電穩定的貢獻,但自由化已是全球趨勢,電業法數十年沒修,日前已與台電高層、工會就修法結構取得共識,本周三已進入條文研擬階段,盼取得最大公約數。
李世光說,7月底將電業法修正草案送到政院的計畫不變,此前,預計下周舉辦兩場公聽會。
電業法通過後,將分二個階段落實,第一階段是讓台電在綜合電業的結構下,先讓「發電廠」與「輸電網」,在會計帳上先嘗試「廠網分離」;開放民營電廠可以直售電力給客戶。
李世光昨日與媒體茶敘,他指出,新一代的能源趨勢是由大型集中式發電廠轉變成分散式發電設備。分散式電廠包括屋頂架設太陽光電板、小型水力發電、燃料電池等;集中式電廠是集中發電後再配電,分散式電廠可能在自家社區內,也能解決線損問題。
李世光肯定過去台電對供電穩定的貢獻,但自由化已是全球趨勢,電業法數十年沒修,日前已與台電高層、工會就修法結構取得共識,本周三已進入條文研擬階段,盼取得最大公約數。
李世光說,7月底將電業法修正草案送到政院的計畫不變,此前,預計下周舉辦兩場公聽會。
電業法通過後,將分二個階段落實,第一階段是讓台電在綜合電業的結構下,先讓「發電廠」與「輸電網」,在會計帳上先嘗試「廠網分離」;開放民營電廠可以直售電力給客戶。
普士電業經銷的蒸發式冰水機採用多聯模組化設計,並聯擴充容易,使系統於最佳條件模式操作,達到最高效率運轉,可省下大量電費,效率平均提升20%以上,此技術理念與大金六角模組冰水機的設計理念相仿。
普士電業總經理賴邦煇表示,10年前看好綠能產業開發,與發明人周德正合作,針對空調負載能效進行研究發展,成功推出JESAN多聯模組蒸發式冰水機。當初香里食品公司採購第一台多聯模組蒸發式冷凍機,用電量比之前大幅降低,台電還曾派人前往了解,為何電費會下降,是不是有非法行為時,此舉讓蒸發式冰水機的節能省電的口碑逐漸傳開。
傳統水冷式冰水機組均需搭配冷卻水泵及冷卻水塔,且需要定期進行人工清洗及保養,以維持冷凝端水路循環系統散熱狀態良好,避免影響空調主機運轉效率,而氣冷式冰水機的效能又較水冷式低。蒸發式冰水機技術是巧妙融合(氣冷+水冷)為一體的優越設計,獲得台灣多項專利認證。
他希望能源局能制訂檢測蒸發式冰水機節能效能的標準,因為國內這方面的業者不多,為少數業者設立實驗室,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普士自己要想辦法突破,讓客戶知道多聯模組蒸發式冰水機設備的優點。
經理楊愛玲表示,該設備省電獲得台灣大哥大的認同,台哥大台中采固機房建置了210噸的多聯模組蒸發式冰水機設備,1年可以省下100多萬元的電費,台哥大現在規畫在三重機房要建置多聯模組蒸發式冰水機設備210噸。
該設備自1997年行銷迄今,銷售實績遍及全國,行銷產業包括食品、電子、學校、飯店、超市、電信及光電等領域。
普士電業電話(02)8286-9885,網址:www.pulseluxe.com .tw。
普士電業總經理賴邦煇表示,10年前看好綠能產業開發,與發明人周德正合作,針對空調負載能效進行研究發展,成功推出JESAN多聯模組蒸發式冰水機。當初香里食品公司採購第一台多聯模組蒸發式冷凍機,用電量比之前大幅降低,台電還曾派人前往了解,為何電費會下降,是不是有非法行為時,此舉讓蒸發式冰水機的節能省電的口碑逐漸傳開。
傳統水冷式冰水機組均需搭配冷卻水泵及冷卻水塔,且需要定期進行人工清洗及保養,以維持冷凝端水路循環系統散熱狀態良好,避免影響空調主機運轉效率,而氣冷式冰水機的效能又較水冷式低。蒸發式冰水機技術是巧妙融合(氣冷+水冷)為一體的優越設計,獲得台灣多項專利認證。
他希望能源局能制訂檢測蒸發式冰水機節能效能的標準,因為國內這方面的業者不多,為少數業者設立實驗室,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普士自己要想辦法突破,讓客戶知道多聯模組蒸發式冰水機設備的優點。
經理楊愛玲表示,該設備省電獲得台灣大哥大的認同,台哥大台中采固機房建置了210噸的多聯模組蒸發式冰水機設備,1年可以省下100多萬元的電費,台哥大現在規畫在三重機房要建置多聯模組蒸發式冰水機設備210噸。
該設備自1997年行銷迄今,銷售實績遍及全國,行銷產業包括食品、電子、學校、飯店、超市、電信及光電等領域。
普士電業電話(02)8286-9885,網址:www.pulseluxe.com .tw。
台北101貴賓室過去以貴婦下午茶聞名,101總經理陳世明指出,貴賓室斥資千萬改裝,除了加入包廂設計,亦攜手館內餐廳隨意鳥地方推出以馬祖陳高入菜的私廚宴,目前未開放訂位即有101辦公大樓的企業主爭相預訂。陳世明強調,貴賓室的私廚宴仍以服務為宗旨,所以在收費上相對比外館低2成以上,最重要是為鞏固男性貴賓,提供夜宴空間。
目前台北101貴賓室的尊榮會員一直維持在1,500名上下,貴婦下午茶特別有名,101購物中心內的有超過100個國際精品品牌,皆是利用貴賓室包場來做頂級消費服務,貢獻消費力當然也在6-7成左右。陳世明強調,目前在精品百貨中擁有貴賓室服務包括麗晶精品、微風廣場、BELLAVITA,以及後來跟進的新光三越A4館、SOGO敦化館與復興館等。
101購物中心總經理戴蔭本指出,私廚宴除了在貴賓室供應與量身訂製派對外,亦可在樓上隨意鳥地方及四樓的安東尼嘗到馬祖陳高入菜的精緻美食與調酒;馬祖陳年高梁的量不多,101除了與馬祖合作推出101限定瓶高梁酒,加上「馬習會」喝出馬祖陳高名氣,也帶動101伴手禮業績。以去年來說銷量達2,500瓶,今年因供應量有限也預期維持2,500瓶水準,至於預訂在貴賓室的陳高入菜套餐每套2,800至3,500元不等。
陳世明指出,儘管陸團客銳減,但上半年觀景台遊客仍達146萬人次,其中陸客減但韓客增,上半年韓國觀光客成長7成居各國之冠;而東南亞觀光客則是倍數成長,她表示,台灣預計8月開放泰國來台免簽,更有望推升今年觀景台人次上看300萬人。
101指出,目前觀景台遊客仍以陸客占比最大達55%,而日本、韓國與台灣本地客各占10%,其他則為歐美東南亞觀光客,其中,韓國觀光客基於台灣物價相對低且愛看夜景,使韓國客增幅拉大。
目前台北101貴賓室的尊榮會員一直維持在1,500名上下,貴婦下午茶特別有名,101購物中心內的有超過100個國際精品品牌,皆是利用貴賓室包場來做頂級消費服務,貢獻消費力當然也在6-7成左右。陳世明強調,目前在精品百貨中擁有貴賓室服務包括麗晶精品、微風廣場、BELLAVITA,以及後來跟進的新光三越A4館、SOGO敦化館與復興館等。
101購物中心總經理戴蔭本指出,私廚宴除了在貴賓室供應與量身訂製派對外,亦可在樓上隨意鳥地方及四樓的安東尼嘗到馬祖陳高入菜的精緻美食與調酒;馬祖陳年高梁的量不多,101除了與馬祖合作推出101限定瓶高梁酒,加上「馬習會」喝出馬祖陳高名氣,也帶動101伴手禮業績。以去年來說銷量達2,500瓶,今年因供應量有限也預期維持2,500瓶水準,至於預訂在貴賓室的陳高入菜套餐每套2,800至3,500元不等。
陳世明指出,儘管陸團客銳減,但上半年觀景台遊客仍達146萬人次,其中陸客減但韓客增,上半年韓國觀光客成長7成居各國之冠;而東南亞觀光客則是倍數成長,她表示,台灣預計8月開放泰國來台免簽,更有望推升今年觀景台人次上看300萬人。
101指出,目前觀景台遊客仍以陸客占比最大達55%,而日本、韓國與台灣本地客各占10%,其他則為歐美東南亞觀光客,其中,韓國觀光客基於台灣物價相對低且愛看夜景,使韓國客增幅拉大。
明年供電超吃緊,北部2座核電廠幾陷入停擺窘況,行政院將加大抑制尖峰負載力道。台電今(19)日將向林揆報告加速換裝智慧電表方案,第1階段規畫推40萬具,初估可減少尖峰用電約27.5萬瓩,以700度用電量住宅及小商家為優先換裝對象。
明年供電較今年嚴峻,北部2座核電廠燃料池已滿,無處更換燃料,北部4部核能機組300多萬瓩形同提前除役。明年通宵、林口及大林等新機組夏天加入供電行列,但有不少火力舊機組除役,明年供電缺口多則150萬瓩,少則70萬瓩,隨時有限電危機,令林全不敢大意。林全今天將3度聽取台電智慧電表的進度簡報,要求年底完成規畫,2017年啟動第1階段換裝,至2019年完成換裝20萬具智
慧電表,大幅較原進度超前3、4年,第2階段100萬具也擬從2021年再提前。
林全希望換裝具通訊模組功能智慧電表,可將用戶在各種時間資訊傳回台電資料處理中心儲存,但初期通訊功能能否發揮有待觀察,為降低風險,台電今擬向林揆建議,初期採購通訊功能智慧電表數量不宜過多,俟通訊功能穩定再大量採購。
第1階段台電擬規畫換裝40萬具,其中20萬具為簡易型不具通訊功能的數位電子電表,另20萬為具通訊模組功能的智慧電表。台電說,數位電子電表較便宜,也能搭配實施時間電價,紀錄用戶在不同時間的用電情況。
知情高層表示,家戶平均用電度數為300多度,採累進計算電價十分便宜,據估算,700度為實施時間電價能產生效益的交叉點,台電擬以此為分界優先換裝電表。首階段換裝40萬具電表約可抑制尖峰27.5萬千瓦供電量。
明年供電較今年嚴峻,北部2座核電廠燃料池已滿,無處更換燃料,北部4部核能機組300多萬瓩形同提前除役。明年通宵、林口及大林等新機組夏天加入供電行列,但有不少火力舊機組除役,明年供電缺口多則150萬瓩,少則70萬瓩,隨時有限電危機,令林全不敢大意。林全今天將3度聽取台電智慧電表的進度簡報,要求年底完成規畫,2017年啟動第1階段換裝,至2019年完成換裝20萬具智
慧電表,大幅較原進度超前3、4年,第2階段100萬具也擬從2021年再提前。
林全希望換裝具通訊模組功能智慧電表,可將用戶在各種時間資訊傳回台電資料處理中心儲存,但初期通訊功能能否發揮有待觀察,為降低風險,台電今擬向林揆建議,初期採購通訊功能智慧電表數量不宜過多,俟通訊功能穩定再大量採購。
第1階段台電擬規畫換裝40萬具,其中20萬具為簡易型不具通訊功能的數位電子電表,另20萬為具通訊模組功能的智慧電表。台電說,數位電子電表較便宜,也能搭配實施時間電價,紀錄用戶在不同時間的用電情況。
知情高層表示,家戶平均用電度數為300多度,採累進計算電價十分便宜,據估算,700度為實施時間電價能產生效益的交叉點,台電擬以此為分界優先換裝電表。首階段換裝40萬具電表約可抑制尖峰27.5萬千瓦供電量。
經濟部昨(14)日表示,除中鋼主動前來報告太陽光電板裝設計畫,其他公股事業、國營事業目前暫時沒有安排向經濟部長李世光報告再生能源裝設計畫。
官員表示,台電很早就在電廠屋頂裝設太陽能板,中鋼則是四年前開始研擬在廠區屋頂裝設太陽能光電板發電,其他公司如中油、台糖等,都是近期接獲行政院新政策目標,才剛開始著手盤點與規畫。
若是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如油、電、糖、水等公司,需先提出研究計畫送經濟部國營會審核,約二周至一個月審查通過後,才能撰寫年度事業計畫書、年度預算書,這段期間約需半年。之後再送到立法院審核預算,通常約需一年時間預算始得通過,通過後還需半年時間進行公開招標,才能開始動工。這意味著其他國營事業也要花四年的前期規畫與安排,最快六年後才能在自家廠區動工安裝太陽能發電板。
官員表示,台電很早就在電廠屋頂裝設太陽能板,中鋼則是四年前開始研擬在廠區屋頂裝設太陽能光電板發電,其他公司如中油、台糖等,都是近期接獲行政院新政策目標,才剛開始著手盤點與規畫。
若是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如油、電、糖、水等公司,需先提出研究計畫送經濟部國營會審核,約二周至一個月審查通過後,才能撰寫年度事業計畫書、年度預算書,這段期間約需半年。之後再送到立法院審核預算,通常約需一年時間預算始得通過,通過後還需半年時間進行公開招標,才能開始動工。這意味著其他國營事業也要花四年的前期規畫與安排,最快六年後才能在自家廠區動工安裝太陽能發電板。
民營電廠荷包要大失血了!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13)日初審通過《電業法》部分條文,新增電業未來應設「電力開發協助金」回饋電廠周邊居民,且須向地方政府提報使用方式、範圍;等於未來地方縣市手握尚方寶劍,能一手掌握電廠回饋金額與用途。台塑麥寮電廠等九大民營電廠(IPP),將首當其衝。
經濟部表示,7月底送行政院的新版《電業法》也將列入「公積金」項目,強制民營公用事業當年度盈餘如超過資本額25%,超出部份的一半須提列為公積金,當作電廠用電設備改善、服務與回饋民眾之用。
台電現行有《促協金要點》,每年提撥前一年電費1%,並按不同燃料類別,回饋給發電廠和高壓電線所在縣市與周邊民眾。過去台電向民營電廠購電時,也會內含一筆促協金給在內,提供回饋地方使用。但台塑麥寮電廠一直沒有明確公布運用方式,去年起遭雲林縣抨擊15年來隱匿暗槓27億元。
雲林縣立委劉建國、蘇治芬昨提案修改《電業法》,要求新增第16條之1,比照台電,建立民營獨立電廠專屬回饋制度。最後藍綠立委通過蘇版條文,明定未來發、輸、配電廠應設置「電力開發協助金」,協助地方推動電力開發與社區發展。電業本身還需提報協助金使用方式、範圍與監督事項,送地方主管機關核定。
此法涵蓋以後所有公民營電廠、輸配電站,但首當其衝是現有和平、國光、麥寮等九大民營電廠。
一牛繳「兩金」 剝兩層皮?
至於協助金提撥比例,將於3個月內對外公告。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表示,提撥方式會做修正,區分非污染的綠電與污染的燃煤燃氣,前者會採用較低提撥比例,鼓勵發展再生能源。
不過,新版《電業法》一次要求民營電廠要繳兩金(協助金、公積金),恐有「剝兩層皮」之嫌。對此,經濟部能源局主秘李君禮說,公積金跟協助金用途,有相同也有不同地方,重疊的地方未來會「區隔」清楚,不會重複收。
經濟部表示,7月底送行政院的新版《電業法》也將列入「公積金」項目,強制民營公用事業當年度盈餘如超過資本額25%,超出部份的一半須提列為公積金,當作電廠用電設備改善、服務與回饋民眾之用。
台電現行有《促協金要點》,每年提撥前一年電費1%,並按不同燃料類別,回饋給發電廠和高壓電線所在縣市與周邊民眾。過去台電向民營電廠購電時,也會內含一筆促協金給在內,提供回饋地方使用。但台塑麥寮電廠一直沒有明確公布運用方式,去年起遭雲林縣抨擊15年來隱匿暗槓27億元。
雲林縣立委劉建國、蘇治芬昨提案修改《電業法》,要求新增第16條之1,比照台電,建立民營獨立電廠專屬回饋制度。最後藍綠立委通過蘇版條文,明定未來發、輸、配電廠應設置「電力開發協助金」,協助地方推動電力開發與社區發展。電業本身還需提報協助金使用方式、範圍與監督事項,送地方主管機關核定。
此法涵蓋以後所有公民營電廠、輸配電站,但首當其衝是現有和平、國光、麥寮等九大民營電廠。
一牛繳「兩金」 剝兩層皮?
至於協助金提撥比例,將於3個月內對外公告。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表示,提撥方式會做修正,區分非污染的綠電與污染的燃煤燃氣,前者會採用較低提撥比例,鼓勵發展再生能源。
不過,新版《電業法》一次要求民營電廠要繳兩金(協助金、公積金),恐有「剝兩層皮」之嫌。對此,經濟部能源局主秘李君禮說,公積金跟協助金用途,有相同也有不同地方,重疊的地方未來會「區隔」清楚,不會重複收。
立法院經委會昨(13)日初審通過增訂電業法16條之1修正案,未來發電、輸電及變電廠等開發,應設置「電力開發協助金」,電業機關應將協助使用方式、範圍送「地方主管機關」核准,後送中央主管機關備查。必要時地方主管機關得派員查核。
經濟部主導關於電業自由化的電業法修法案正在進行,但立委更在意電力設備「開發協助金」(俗稱地方回饋金)。台電過去向民營電廠購電時,已在購電合約中,支付促進電力發展營運協助金給民營電廠,再由民營電廠處理地方與民眾回饋事宜。
立委蘇治芬先前質疑,台塑麥寮電廠獲得台電「開發協助金」後,並未履行「敦親睦鄰」義務。昨天蘇治芬、劉建國等立委提案增修條文,等於將民營電廠回饋制度法制化。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會後表示,考量不同電業及所在位置不同,日後收取的回饋金運用方式,將交由地方政府決定。至於如何提撥,將另以子法訂定,預計依燃煤、燃氣及再生能源等不同發電方式,以及售電度數來計算提撥比例。原則上對環境影響愈大,提撥比例愈高。
楊偉甫說,經濟部原有意在電業法修正案推動電業自由化時,同時將地方回饋金法制化納入考量,但因立委堅持分案處理,故提前對此修法。目前看來,這與將來電業自由化的相關修法並無牴觸。
經濟部主導關於電業自由化的電業法修法案正在進行,但立委更在意電力設備「開發協助金」(俗稱地方回饋金)。台電過去向民營電廠購電時,已在購電合約中,支付促進電力發展營運協助金給民營電廠,再由民營電廠處理地方與民眾回饋事宜。
立委蘇治芬先前質疑,台塑麥寮電廠獲得台電「開發協助金」後,並未履行「敦親睦鄰」義務。昨天蘇治芬、劉建國等立委提案增修條文,等於將民營電廠回饋制度法制化。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會後表示,考量不同電業及所在位置不同,日後收取的回饋金運用方式,將交由地方政府決定。至於如何提撥,將另以子法訂定,預計依燃煤、燃氣及再生能源等不同發電方式,以及售電度數來計算提撥比例。原則上對環境影響愈大,提撥比例愈高。
楊偉甫說,經濟部原有意在電業法修正案推動電業自由化時,同時將地方回饋金法制化納入考量,但因立委堅持分案處理,故提前對此修法。目前看來,這與將來電業自由化的相關修法並無牴觸。
經濟部官員透露,電業自由化擬分三階段落實,但關鍵第二階段的「廠網分離」至今仍未與台電工會取得共識。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昨(13)日重申,維持電業法修正草案7月底送到行政院的目標沒有改變。
官員說,「電業法」修法期程是7月底送行政院、8月底送立法院、9月立院開會後列為優先審查法案。
經濟部規劃,電業自由化第一階段是「電業法」上路後,立即開放直供電力等、電網代輸業務、高壓用戶購電選擇權;以下半年完成立法的期程推算,最快明年上半年高壓用戶可向「中意」的電廠買電,民營電廠也不再受限只能賣給台電。
經濟部次長楊偉甫昨(13)日重申,維持電業法修正草案7月底送到行政院的目標沒有改變。
官員說,「電業法」修法期程是7月底送行政院、8月底送立法院、9月立院開會後列為優先審查法案。
經濟部規劃,電業自由化第一階段是「電業法」上路後,立即開放直供電力等、電網代輸業務、高壓用戶購電選擇權;以下半年完成立法的期程推算,最快明年上半年高壓用戶可向「中意」的電廠買電,民營電廠也不再受限只能賣給台電。
台苯(1310)、國喬、中石化、榮化等進口原料調度壓力將獲紓解,中油位於高雄中林路的輸送管線歷經10個月停用,將準備復工、重新操作,下游可望搶搭泛用樹脂漲價列車,為本季營運加分。
據了解,台電去年9月18日在高市中林路段進行電纜潛盾工程,因潛盾機頭故障,導致該道路塌陷,並造成中油行經該路區段的11條管線受損,被迫停止使用。
對中油下游影響最大的,是兩條從高雄港輸送進口純苯、丙烯的管線,包括台苯、國喬、信昌化、長春、中石化、榮化等均遭波及,無法以管線送料下,只能採槽車載運。
據了解,台電去年9月18日在高市中林路段進行電纜潛盾工程,因潛盾機頭故障,導致該道路塌陷,並造成中油行經該路區段的11條管線受損,被迫停止使用。
對中油下游影響最大的,是兩條從高雄港輸送進口純苯、丙烯的管線,包括台苯、國喬、信昌化、長春、中石化、榮化等均遭波及,無法以管線送料下,只能採槽車載運。
強颱尼伯特逼近,外圍沉降氣流,讓昨(6)日全台各地都飆出高溫,用電量達3,556萬瓩,再創新高。台電預警,尼伯特如對東部和平、東北部核一核二廠、基隆協和電廠帶來災情造成跳機等事故,周一上班日供電將陷入危機。
才剛進入7月,昨全台用電量就刷新紀錄。台電昨測得下午1點45分用電瞬間尖峰負載衝到3,556萬瓩,比去年7月2日大學指考的歷史最高3,538.5萬瓩,多出17.5萬瓩,讓舊的用電高檔紀錄,才維持一年就打破。昨電力備轉容量率剩下3.07%,供電亮警戒橘燈。
據台電統計,史上最高用電紀錄前10名,有8名是發生在今年,堪稱用電爆表的一年。台電主管指出,連續多日高溫的「熱累積」,民眾忍不住大開冷氣,加上尼伯特接近雲量減少,是用電量創新高的兩大原因。
今、明兩天預估受風雨影響,用電量不會再飆升。但台電預警,尼伯特如果威力強大,依其行進路線,可能對東部和平、東北部核一核二、基隆協和電廠造成不小威脅。
依過往強颱經驗,機組恐有故障跳機疑慮。由於下周一上班日用電量仍會超過3,000萬瓩,如有機組受損,屆時將有供電危機。台電主管指出,以去年蘇迪勒颱風來說,過境就造成協和、麥寮與和平電廠三大電廠跳機,總計33迴路跳電39次,累計共15部機組掛點,少掉749萬瓩容量。
不僅於此,麥寮電廠昨晚又破管,何時修復不得而知,民營國光電廠機組故障也未修復、台電大觀電廠2號機已修復卻無法啟動,都讓周一供電能力大打折扣。台電主管還說:「更別說還有太陽光電70幾萬瓩暴露在颱風下,要是毀掉一半就慘了!」
才剛進入7月,昨全台用電量就刷新紀錄。台電昨測得下午1點45分用電瞬間尖峰負載衝到3,556萬瓩,比去年7月2日大學指考的歷史最高3,538.5萬瓩,多出17.5萬瓩,讓舊的用電高檔紀錄,才維持一年就打破。昨電力備轉容量率剩下3.07%,供電亮警戒橘燈。
據台電統計,史上最高用電紀錄前10名,有8名是發生在今年,堪稱用電爆表的一年。台電主管指出,連續多日高溫的「熱累積」,民眾忍不住大開冷氣,加上尼伯特接近雲量減少,是用電量創新高的兩大原因。
今、明兩天預估受風雨影響,用電量不會再飆升。但台電預警,尼伯特如果威力強大,依其行進路線,可能對東部和平、東北部核一核二、基隆協和電廠造成不小威脅。
依過往強颱經驗,機組恐有故障跳機疑慮。由於下周一上班日用電量仍會超過3,000萬瓩,如有機組受損,屆時將有供電危機。台電主管指出,以去年蘇迪勒颱風來說,過境就造成協和、麥寮與和平電廠三大電廠跳機,總計33迴路跳電39次,累計共15部機組掛點,少掉749萬瓩容量。
不僅於此,麥寮電廠昨晚又破管,何時修復不得而知,民營國光電廠機組故障也未修復、台電大觀電廠2號機已修復卻無法啟動,都讓周一供電能力大打折扣。台電主管還說:「更別說還有太陽光電70幾萬瓩暴露在颱風下,要是毀掉一半就慘了!」
台電罷工危機「暫時化解」!《電業法》修法引發台電工會不滿,經濟部長李世光昨日親自接見台電工會代表,經過一個多小時協商,同意後續修法協商工會可參與,且自由化不設完成時間表。台電工會表示接受,但強調後續若損及員工權益,仍會發動萬人占領官署、颱風天不出勤維修,甚至啟動其他更強悍抗爭手段。
華航罷工成功後,台電也為《電業法》修法不透明,醞釀發動抗爭維護權益,一時間國營事業的罷工潮蠢蠢欲動。李世光昨身段放軟,在經濟部接見12名台電工會代表親自溝通。
會後經濟部宣布,未來所有《電業法》協商會議,都會邀請工會代表參與,新版不會設「剛性」完成時間表。法案將按時程於7月底完成送交行政院,9月到立法院送審。
李世光昨以「大家同在一艘船上」,感性的拉近工會與台電員工距離,強調修法是一個往前走的重要結構,「不是黑箱作業」。台電工會理事長丁作一說,《電業法》打算在立法院下會期完成修法,但迄今沒有辦過相關公聽會,未與員工溝通,這種「急就章、躁進式」修法,恐會影響全民用電利益,甚至成為台灣大災難。經協商,對經濟部同意讓步,丁作一表示「滿意」,但強調工會絕對沒有被「摸頭」。
新版《電業法》預計將現在台電獨攬的發電、輸電、配電、售電,切割成3到4塊,開放民間經營與參與。過去馬政府時代,預計修法通過後,9年時間將台電切割,民進黨版則提前到1至4年。經濟部能源局主秘李君禮指出,修正案尚在研擬中,現在考慮不設「剛性」時程,改採「里程碑」來階段完成,「就是這個階段里程達成,再進行下一階段。」
華航罷工成功後,台電也為《電業法》修法不透明,醞釀發動抗爭維護權益,一時間國營事業的罷工潮蠢蠢欲動。李世光昨身段放軟,在經濟部接見12名台電工會代表親自溝通。
會後經濟部宣布,未來所有《電業法》協商會議,都會邀請工會代表參與,新版不會設「剛性」完成時間表。法案將按時程於7月底完成送交行政院,9月到立法院送審。
李世光昨以「大家同在一艘船上」,感性的拉近工會與台電員工距離,強調修法是一個往前走的重要結構,「不是黑箱作業」。台電工會理事長丁作一說,《電業法》打算在立法院下會期完成修法,但迄今沒有辦過相關公聽會,未與員工溝通,這種「急就章、躁進式」修法,恐會影響全民用電利益,甚至成為台灣大災難。經協商,對經濟部同意讓步,丁作一表示「滿意」,但強調工會絕對沒有被「摸頭」。
新版《電業法》預計將現在台電獨攬的發電、輸電、配電、售電,切割成3到4塊,開放民間經營與參與。過去馬政府時代,預計修法通過後,9年時間將台電切割,民進黨版則提前到1至4年。經濟部能源局主秘李君禮指出,修正案尚在研擬中,現在考慮不設「剛性」時程,改採「里程碑」來階段完成,「就是這個階段里程達成,再進行下一階段。」
台電最新版「長期電源開發方案」昨出爐,預警2022∼2025年的4年間有限電危機,全年備用容量率都低於6∼7%,尤其是2023年,備用容量率低到只有3%左右,是10年中限電危機最高的1年。
過去每年中,台電都會發布對未來10年的「長期電源開發方案」,除說明退役與新增電力機組外,並提供10年間的備用容量率預測。但今年農曆年時因事先預告新版電源預測缺電危機較過去改善,遭批評選前說缺電、選後大轉彎又不缺電。不想被臭罵,台電主管決定今年長期電源方案決定不再主動公布10年備用容量率預測,只留做內部參考,以後應改由主管能源業務的經濟部能源局去發布。
不過記者私下了解,這份最新版的10年電力預測,仍對2022年到2025年這4年做出「缺電警告」。由於核一、核二廠、協和電廠於2018年起陸續除役,依據10年平均經濟成長率2.5%預測,這4年間的電力備用容量率將低於6∼7%,甚至2023年,還會低於3%,處於限電危機中。
根據這份長期開發方案,台電現行占全國發電6成8的高市占率,新政府大力發展再生能源,遭民間發電成長瓜分,10年後市占將減少1成,僅剩降到5成多。
過去每年中,台電都會發布對未來10年的「長期電源開發方案」,除說明退役與新增電力機組外,並提供10年間的備用容量率預測。但今年農曆年時因事先預告新版電源預測缺電危機較過去改善,遭批評選前說缺電、選後大轉彎又不缺電。不想被臭罵,台電主管決定今年長期電源方案決定不再主動公布10年備用容量率預測,只留做內部參考,以後應改由主管能源業務的經濟部能源局去發布。
不過記者私下了解,這份最新版的10年電力預測,仍對2022年到2025年這4年做出「缺電警告」。由於核一、核二廠、協和電廠於2018年起陸續除役,依據10年平均經濟成長率2.5%預測,這4年間的電力備用容量率將低於6∼7%,甚至2023年,還會低於3%,處於限電危機中。
根據這份長期開發方案,台電現行占全國發電6成8的高市占率,新政府大力發展再生能源,遭民間發電成長瓜分,10年後市占將減少1成,僅剩降到5成多。
台電昨(30)日公布最新長期電源開發方案,未來十年陸續退休的核能、火力發電機組共約1,470萬瓩,而台電奉准及施工中、審核中的發電機組共約1,005萬瓩,供電減少與增加並未取得平衡。這意味台電發電量占全國占比將由目前近七成降到只剩五成多,甚至更低。
台電指出,隨著電業自由化,政策鼓勵大量發展再生能源,亟需仰賴民間大量投入,加上經濟景氣、電價、氣溫與節電成效等需求端變數,皆非台電所能掌控,故不再公布。以去年為例,去年台電發電量占全國68%,汽電共生約占15%,民營電廠為17%。
台電評估,經濟部正推動電業自由化,未來十年再生能源占發電比重要提高到20%,許多民間投資的綠能電廠將竄起,預估台電發電全國占比將降至不到六成。
台電規劃的高原複循環機組、通霄新複循環機組等多部火力機組,不只未通過環評,也還未通過主管機關審查,能否如期興建,還有很大不確定性,台電發電占比可能還會續降至五成。
就區域平衡方面,以去年7月來看,北部供電能力較尖峰負載不足51萬瓩,只能靠「中電北送」調度。
台電指出,隨著電業自由化,政策鼓勵大量發展再生能源,亟需仰賴民間大量投入,加上經濟景氣、電價、氣溫與節電成效等需求端變數,皆非台電所能掌控,故不再公布。以去年為例,去年台電發電量占全國68%,汽電共生約占15%,民營電廠為17%。
台電評估,經濟部正推動電業自由化,未來十年再生能源占發電比重要提高到20%,許多民間投資的綠能電廠將竄起,預估台電發電全國占比將降至不到六成。
台電規劃的高原複循環機組、通霄新複循環機組等多部火力機組,不只未通過環評,也還未通過主管機關審查,能否如期興建,還有很大不確定性,台電發電占比可能還會續降至五成。
就區域平衡方面,以去年7月來看,北部供電能力較尖峰負載不足51萬瓩,只能靠「中電北送」調度。
經濟部長李世光昨(30)日與台電工會理事長丁作一會談,會後李世光表示,已邀請台電工會參與電業法修法討論,經濟部與台電、及台電工會是在「同一條船上」的。
丁作一則說,李世光已表達誠意和善意,台電工會的基本訴求就是希望能全程參與電業法修法,既然李世光已邀請參與,也就完全透明、公開,對此樂觀其成。
丁作一表示,有關電業法的修法方向莫衷一是,讓台電員工人心惶惶,透過陳情,就是希望表達電業法修法不能黑箱作業。
經濟部規劃電業法修正草案7月底出爐,並送至行政院,盼立法院下會期能審查通過。但台電工會建議李世光修法不要「一步到位」。
丁作一則說,李世光已表達誠意和善意,台電工會的基本訴求就是希望能全程參與電業法修法,既然李世光已邀請參與,也就完全透明、公開,對此樂觀其成。
丁作一表示,有關電業法的修法方向莫衷一是,讓台電員工人心惶惶,透過陳情,就是希望表達電業法修法不能黑箱作業。
經濟部規劃電業法修正草案7月底出爐,並送至行政院,盼立法院下會期能審查通過。但台電工會建議李世光修法不要「一步到位」。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