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水泥業營收揚升,台電轉投資助攻**
受惠於國內水泥本業穩定及轉投資挹注,台灣上市水泥廠近年營運逐步攀升。
其中,台灣電力(1101)在併入葡萄牙Cimpor和土耳其OYAK水泥廠後,今年前6月合計貢獻營收近200億元,帶動其6月合併營收達136.59億元,年增54.94%。
亞泥(1102)表示,其亞東預拌事業積極研發生產高性能混凝土,深受超高大樓青睞,業績持續成長,6月合併營收達68.38億元,年增2.51%。
環泥(1104)則指出,台南、高雄地區科技廠辦及園區建案增加,帶動預拌混凝土出貨量提升,6月營收錄得6.62億元,年增9.6%。
此外,各水泥廠的轉投資事業也成為營運成長動能。台泥指出,其綠能產業投資已陸續貢獻營運,帶動營收及獲利雙雙成長。
亞泥主要轉投資事業包含遠東新(1402)、裕民(2606)等,其中,其去年購入遠傳(4904)股權,部分出售獲利及未實現盈餘為亞泥上半年營運增添助力。
環泥表示,其高雄路竹石膏板廠已投產,預計年產能1,500萬平方米,將成為未來兩年的營運成長關鍵。
**台灣電力公司帶動重電雙雄營收創高**
本土重電雙雄華城(1519)和士電昨日公布6月營收表現,受惠於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訂單,以及外銷和民營案成長,雙雙創下單月和上半年營收歷史新高。
華城6月營收達19.26億元,年增37.26%;累計上半年營收76.83億元,年增65.47%。士電6月營收為27.73億元,年增13.05%;累計上半年營收180.89億元,年增8.65%。
華城指出,外銷和民營案訂單帶動營收成長。士電則表示,重電事業群表現優異,營收占比逾六成,訂單能見度至2027年,外銷訂單比重逐年增加,主要受惠於美國和加拿大市場。
摩根士丹利證券近期發布華城研究報告,目標價1,140元,評等為「優於大盤」。報告指出,華城在高壓變壓器領域具競爭優勢,將受惠於美國推動基礎建設汰舊換新計畫和變壓器供不應求狀況。華城表示,能源轉型關鍵時代到來,淨零碳排和AI浪潮將推升電力需求。台電電網強韌計畫、綠能和海外電力建設外銷市場,是公司未來三大成長動能。
**台灣電力需求暢旺 帶動大同營收飆高**
台灣電力公司(簡稱台電)設備更新需求強勁,帶動台灣電力公司重點合作夥伴大同公司(2371)6月合併營收飆上49.31億元,創今年單月新高,較上月成長23.08%,年增1.02%,也是近六年同期最佳表現。
大同公司表示,電力事業群表現出色,變壓器、電線電纜和智慧電表業務都繳出佳績。其中,重電變壓器業務更是倍增,推動6月營收達到新高點。
大同指出,受惠於民營太陽能和儲能專案需求,高效節能的非晶質變壓器也表現亮眼,協助電力事業群6月業績大增。
除了國內市場,大同也積極布局海外。阿肯色州大力發展太陽能,對變壓器、馬達和電線設備需求龐大,大同電力事業群與當地代表密切溝通,了解重電設備需求。
此外,大同在日本市場深耕已久,今年成功打入日本最大電力公司供應鏈,並取得變壓器訂單。日本積極發展太陽光電和儲能需求,大同的非晶質變壓器也積極銷往日本,看好未來海外成長動能。
面對電力吃緊,立法院本會期排審「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草案,為核電延役解套。不過,昨日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排審後,因朝野共識不足,未進入實質審查。會中,核安會主委陳東陽表示,若修法通過,無法評估核三廠重新運轉的時間;經濟部次長連錦漳則指出,即便修法通過,最快也要 5 年,恐怕緩不濟急。
負責召開會議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宣布將擇期再審。由於立院本會期至 16 日即結束,修法事宜恐只能留待下會期再議。核管法審查進度受阻,也讓核三廠 1 號機預計在 7 月 27 日除役的命運無法改變。
柯志恩表示,此次排審核管法修正案,主要是因企業界關注能源議題,但討論下來共識嚴重不足,最大問題是國民黨內部意見不一。她指出,部分人士認為能源問題應由執政黨負責,質疑此刻修法是否必要。
柯志恩強調,能源問題刻不容緩,已啟動討論,下次會議將直接進入逐條審查,不排除在審查前舉辦公聽會。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會後表示,核電延役可以討論,但對於後續核廢料處理,需給予台電支持。他強調,穩定供電不僅止於核電延役,盼各界支持台電各種電源開發,給予台電合理空間。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員會10日審查《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 修正草案,但朝野共識不足進度原地踏步。與會的陳東陽與連錦漳兩 人,均表達依法行政的基本立場,核三廠1號機仍將於7月底停機。
陳東陽說,核電廠的安全運轉,建立在專業評估與嚴格審查的基礎 上,沒有簡約判斷程序,唯有經主管機關同意換照後,才能繼續運轉 ,目前大眾對核電延役有不同意見,特別是核廢料處理的議題,需要 充分溝通。
核安會報告指出,核電廠並非申請到使用執照就可繼續運轉,也要 處理後端乾貯設施的興建。陳東陽說,無論延役或除役,都必須興建 乾貯設施,目前核一、二廠用過的燃料池接近滿貯;核三廠用過燃料 池的運轉空間,也僅可供運轉四年。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也表示,核能的使用,整體系統性要有始有終, 絕非需要核電就延役這麼的簡單,要讓台電採用核電發電,但核廢料 處理等衍生的問題誰來善後?
大同(2371)同樣受惠電力事業群出貨力道強勁,特別重電變壓器 業績繳出倍增表現,自結6月營收49.3億元、月增23.1%,再創今年 新高。
士電6月合併營收27.73億元、年增13.05%,上半年合併營收180. 89億元、年增8.65%,全面創同期新高。華城6月合併營收19.26億元 、年增37.26%,上半年合併營收76.83億元、年增65.47%。
業者指出,拜登政府推動基礎建設,許多美國電力公司向士電、華 城採購電力級變壓器及配電盤等重電設備,推升業績表現。
士電依目前接單預估,樂觀全年營收有機會續創新高。此外,士電 瞄準AI產業,自動化事業與台灣廠商合作,開發AI伺服器液冷散熱系 統設備所需的伺服電機,已送北美客戶驗證,最快明年有機會貢獻營 收。
華城指出,華城目前訂單能見度看到2026年,開始接2027年訂單, 為消化訂單,今年陸續投入增擴建新廠,預計整體產能可增加30%至 40%,提升接單能力。
大同受惠電力事業群出貨力道強勁,6月營收達49.3億元,創今年 新高。大同指出,由於台電電力設備與變電所更新,增加對大同重電 變壓器拉貨,推升6月業績翻倍跳增;大同的電力電纜出貨同樣攀高 ,加上民間太陽能與儲能案場的需求,高效節能的非晶質變壓器表現 亮眼,助攻大同電力事業群6月業績有高雙位數成長。
台泥受惠今年3月併入Cimpor葡萄牙和OYAK土耳其營收,截至今年 6月為止已為台泥貢獻近200億元營收。另外台泥全球儲能事業6月營 收較5月及去年同期均有顯著成長。
亞泥指出,本業水泥事業表現持穩,特別是轉投資亞東預拌,積極 研發生產高性能混凝土,深受國內超高大樓喜愛,業績持續創高。
主要營業區域在台南、高雄的環泥,受惠南部地區科技廠辦及園區 建案續加,並帶動當地房地產市場發展,今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的出 貨量增加,帶動營收成長。
至於各水泥廠的轉投資事業,也為營運帶來成長動能。台泥指出, 近年在綠能產業的投資,今年也都陸續開始貢獻,因此營收、獲利都 有成長。
亞泥主要轉投資事業包括集團內的遠東新(1402)、裕民(2606) 、遠傳(4904)等公司,尤其是亞泥去年從原始股東手中購買的遠傳 股權,在之前部分出售獲利,及目前帳上保留的未實現盈餘,都有很 好的收益。另外,亞泥也認為,轉投資的嘉惠電力穩定提供潔淨能源 給台電,售電收入都為亞泥上半年的營運貢獻極大。
石膏板事業一直是驅動環泥業績成長的動能。環泥指出,今年高雄 路竹廠已投產,規劃年產能達1,500萬平方米,並持續提升良率中, 看好將成為環泥今、明兩年的營運成長動能。
華城6月營收19.26億元,年增37.26%;累計上半年營收76.83億元,年增65.47%,單月、上半年均創歷史同期新高。士電6月營收27.73億元,年增13.05%;累計上半年營收180.89億元,年增8.65%,單月創同期次高、上半年創歷史同期新高。
綠能、AI浪潮興起、美國兆元基建計畫等,重電業持續受惠。日前摩根士丹利證券首開外資證券先例,發布華城研究報告,目標價為1,140元,為「優於大盤」評等。
大摩認為,華城因經營美國市場近30年,在高壓變壓器具有競爭優勢,最能受惠於美國推動基礎建設汰舊換新計畫,且美國變壓器市場持續供不應求,供應短缺的問題至少持續到2026年到2027年。
華城表示,2030年到2040年都是能源轉型的關鍵時代,在淨零碳排趨勢、和AI浪潮下,未來對電力的需求只會更多,且電力問題現在已成國安問題,而綠能、台電電網強韌計畫及國外電力基礎建設外銷市場,已成為公司目前及未來三個主要成長動能。
針對重電事業群,士電表示,持續表現不錯,目前營收利益占比達逾六成,訂單能見度到2027年,外銷訂單比重亦逐年增加,目前受惠美國和加拿大市場拉貨,持續與美國各州電力公司接洽。
大同表示,受惠於電力事業群6月出貨力道強勁,變壓器、電線電纜及智慧電表都繳出好成績;其中,重電變壓器業績有倍增表現,推升6月合併營收為今年來新高表現。
大同表示,由於台電電力設備與變電所更新,帶動大同重電變壓器拉貨暢旺,6月業績與上月或是去年同期相比均成長,電力電纜出貨同樣攀高,再加上民間太陽能與儲能案場的需求,高效節能的非晶質變壓器表現亮眼,助攻電力事業群6月業績勁揚。
大同指出,第2季營收128.37億元,季增18.6%,年減3%。累計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36.57億元,年減2.89%。
針對海外市場布局,大同強調,美國市場方面,阿肯色州極力發展太陽能,對變壓器、馬達、電線設備等有龐大需求,而大同電力事業群的產品線完整,雙方代表自上個月會面後就密切展開溝通,深入了解該地區重電設備需求。
除了美國市場外,大同指出,重電業務深耕日本市場數十年,今年更打入日本最大電力公司供應鏈,並拿下變壓器訂單。日本致力於發展太陽光電、擴大儲能需求,大同旗下符合綠能需求的非晶質變壓器積極銷日動作,隨著美國、日本業務拓展大有斬獲,看好未來海外成長動能。
針對集團資產活化的部分,大同董事長王光祥日前表示,預期今年9月底將完成處分芙蓉大樓,根據大同先前公告,芙蓉大樓預計認列處分利益72.62億元。
大同昨天股價收57元,上漲0.1元,漲幅0.18%。
會議召委、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宣布擇期再審。由於立院本會期延會至16日就結束,為核電延役解套的修法恐只能留待下會期再戰。
核管法審查無進展,延役無法解套,核三廠1號機將於7月27日除役。
柯志恩表示,此次排審《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主因企業界關心能源議題,不過昨日討論下來共識嚴重不足,最大的問題在於國民黨內部意見也不一,部分人士認為能源問題應由執政黨負起責任,質疑是否有必要在此刻修法、幫助執政黨。柯志恩說,能源問題茲事體大,昨日已啟動討論,至少下次要討論時可以省去詢答的時間,直接進入逐條討論,不排除在審查前舉辦公聽會。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會後表示,核電延役可以討論,但對於後續核廢處理,須給予台電支持;他並強調,穩定供電不光是核電延役,盼各界支持台電各種電源開發,給予台電合理空間。
**台灣電力設備妥善率穩固 用電無虞**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表示,台灣的用電穩定,關鍵在於設備妥善率。有鑑於此,重電產業受到資金青睞,中興電和亞力等相關股票在 9 日表現亮眼。 專家指出,受惠於人工智慧 (AI) 應用和電網升級專案,重電概念股值得關注。 外資證券首度針對中興電發布研究報告,設定目標價為 227 元。以 9 日收盤價 207.5 元計算,仍有 9.4% 的潛在獲利空間。 中興電 6 月營收創下今年次高紀錄,累計上半年營收也顯著成長。外資分析,在台電電網韌性計畫中,中興電身為最大的 GIS 廠,將受惠頗多。 另一方面,亞力也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6 月營收月增、年增,上半年營收創新高。亞力提供中華電信 IDC 機房的 GIS 和變壓器,並為晶圓大廠供應,隨著半導體廠擴廠,亞力變壓器和配電盤需求大增。 此外,亞力積極發展太陽能、儲能和充電樁等領域,推出大型太陽能逆變器和太陽能案場,並與電池廠商合作布局儲能市場。**
中興電6月營收創新高,上半年營收年增13.9%
台灣電力設備製造商中興電(1513)公布,6月營收達21.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1.8%。累計今年上半年,中興電營收達122.7億元,年增13.9%,雙創歷史同期新高。
中興電目前手上有約410億元的訂單,其中包括來自民間統包工程、台電以及離岸風電統包工程,預計下半年可持續爭取超過100億元的訂單量。此外,民間儲能電廠每年可為中興電帶來約20億元的訂單。
作為國內唯一可生產345KV氣體絕緣開關的廠商,中興電受惠於台電的強韌電網計畫,未來也看好AI及綠能浪潮將帶來電力設備需求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摩根士丹利證券發布中興電研究報告,給予目標價227元,並評為「優於大盤」。摩根士丹利認為,中興電在台電電網投資中擁有優勢地位,可望從中獲益最大。
在產能方面,中興電目前產能稼動率達120%,已從過去的兩個廠擴充至九個廠。今年1月投產的嘉義廠增加了20%產能,未來還將擴充約3,000坪倉儲地,預計今年第四季可完成,再提升20%產能。
此外,中興電也透過出口變壓器搭配氣體絕緣開關的方式,打入美國市場,拿下約1,900萬美元(約新台幣6.1億元)的訂單。
電價調漲須經立院同意,藍綠未達共識
立院昨(9)日協商《電業法》修法,各黨同意電價審議會委員組成,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須佔半數以上。不過,電價調漲是否須經立院同意,藍綠仍未達成共識。
國民黨團提案將電價審議權移交立院,取代「電價審議委員會」。民進黨團則主打世界多數國家皆採專業審議制,電價應回歸專業判斷。
經濟部長郭智輝強調,電價審議若失去獨立性,審議結果將充滿不確定性,影響台電財務調度,不利台電營運與電網投資。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電價公布時間應穩定,因會影響台電財務,也讓企業預估電價變動,讓社會能及早因應。
民進黨團、民眾黨團修正條文要求:電價審議會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委員不得少於半數;電價審議須公開透明,維護社會公益。
台灣電力釋出商機!高齡產業博覽會助建供應鏈
儘管台灣高齡化速度位居全球第三,但高齡族群的需求和消費卻常被產業忽略。為此,生策會與政府各部會將於 8 月 2 日起舉辦「第一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希望能推動台灣高齡經濟,在 2025 年達到 3.6 兆元的規模。
博覽會總召集人、生策會顧問沈榮津指出,台灣 2025 年將有高達 3.6 兆元的高齡經濟需求。他以千金股華城為例,說明台灣電力釋出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等計畫,以及政府能源計畫,都為國內重電產業帶來龐大商機。
沈榮津表示,博覽會將強化高齡族群的需求供應,並作為試驗場域,收集高齡使用者的回饋,進而開發更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帶動產業發展。
生策會表示,台灣 2025 年 65 歲以上人口將達到 485 萬人,占人口比例 20.8%,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如何幫助民眾維持健康快樂的「長壽新經濟」,是下一波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此次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由生策會、生策中心主辦,與經濟部產發署、經濟部技術司、國家衛生研究院、數發部數產署共同主辦,將於 8 月 2 日至 4 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
中興電目前在手訂單量約410億元,今年以來已經陸續獲得民間統包工程及台電約120億元訂單、離岸風電統包工程50億元訂單,預計下半年可陸續爭取100億元以上訂單量,另,民間儲能電廠一年可拿約20億元訂單。
中興電為國內唯一一家可做345KV氣體絕緣開關的廠商,除了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外,中興電指出,未來也看好AI、綠能浪潮興起,將衍生相關電力設備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摩根士丹利證券首開外資證券先例,發布中興電研究報告,並給予目標價227元,為「優於大盤」評等,大摩認為,台灣雖然有很多變壓器廠商,但中興電是最大的GIS廠,且市占率最高,在台電電網投資中擁有優勢地位,因此受惠幅度最大。
產能方面,中興電目前產能稼動率達120%,也從兩個廠擴充到九個廠,目前嘉義廠已於今年1月投產,增加約20%產能,另,將再增加嘉義廠倉儲地約3,000坪的規模,可提升20%產能,預計最快今年第4季完成。另外,中興電也打入美國市場,與國內變壓器大廠合作,以出口變壓器帶氣體絕緣開關(GIS)模式,拿下整筆訂單,訂單金額概估約1,900萬美元(約新台幣6.1億元)。
國民黨團提出電業法修法,希望將電價審議權轉到立法院,取代「電價審議委員會」;然而民進黨團認為,世界多數國家都有專業審查機制,電價應回歸專業。
經濟部長郭智輝也提出,電價審議若失去獨立性,將使審議結果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影響台電財務調度,不利台電永續經營及電網強韌建設工作。最終朝野對此並未達成共識。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電價公布時間上的穩定性有其必要,因為不只對台電財務有影響,任何公司在編制隔年度財報、財務預算時,都要有電價估算值。近年穩定電價做法,就是讓它有一定程度的可預測性,讓國內企業應該都能稍微掌握電價調整的斜率,讓社會有清楚訊號,可做後續安排。
昨日民進黨團、民眾黨團則提出修正條文,主要有兩大方向,一是增訂電價審議會委員組成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不得少於半數,確保電價審議決策具專業及公正性;二是要求電價審議方式應秉持公開透明原則,維護社會公益。
現任中華開發金控副董事長的沈榮津,因擔任公職期間成功推動生醫多項政策,今年3月起被延攬為生策會顧問,並由他出任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總召集人。沈榮津昨日主持媒體列席則有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副執行秘書呂佩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長楊志清、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邱求慧、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以及數發部數位產業署主秘黃雅萍等。
沈榮津表示,台灣高齡人口比率成長速度位居全球第三,台灣2025年將有高達3.6兆元高齡經濟需求,全球高齡經濟更達1.7兆美元,台灣應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加速建立健康產業供應鏈。
他以千金股華城為例,指出因台電釋出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等計畫衍生的市場商機,再加上政府能源計畫、以及美國對中國大陸重電產品資安的疑慮,因此給國內重電產業帶來莫大機會。相對的,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強化高齡需求供給,並成為試驗場域,得到第一線高齡使用者的回饋,以利開發更好、更符合高齡需求的產品,帶動產業發展。
生策會表示,台灣2025年65歲以上人口達485萬人,占人口比例達到20.8%,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然而,台灣人平均卻有高達八年的不健康餘命,成為國家、社會與家庭重大負擔。生策會強調,如何幫助國人維持健康快樂的「長壽新經濟」,將是下一波重要產業趨勢。
今年起台灣首場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是由生策會、生策中心主辦,與經濟部產發署、經濟部技術司、國家衛生研究院、數發部數產署共同主辦,將於8月2日至4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登場。
時序進入夏季,台灣電力應供應鏈及將迎來大爆發時代。美系外資 首開外資證券先例,發布中興電研究報告,並給予其227元目標價, 以9日收盤價207.5元換算,仍有9.4%潛在獲利空間。
中興電6月營收21.62億元,月增5.03%、年增31.84%,創下今年 次高紀錄,累計上半年營收達122.73億元,年成長13.94%。外資分 析,自2021年至2024年6月,在台電電網韌性計畫採購中,變壓器及 氣體絕緣開關(GIS)分別占21%與72%,然台灣雖有許多變壓器廠 商,但中興電身為最大GIS廠,受惠程度預期也最高,且中興電目前 本益比仍低於同業,後續成長空間可期。
此外,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亞力今年6月營收也衝上8.68億元 ,月增20.5%、年增1.31%,連續兩月繳出年月雙增成績;累計上半 年營收42.55億元,年成長3.41%,則創下歷史新高。
亞力目前在IDC機房已替中華電信提供多所IDC變電所的GIS與變壓 器,此外,其同時亦為國內晶圓大廠的長期合作供應鏈商,受惠多家 重要半導體廠開始全球擴廠計畫,使其變壓器、配電盤也銷往國外, 需求大幅增加。
至於太陽能、儲能及充電樁,亞力今年也陸續推出110KW(千瓦) 、136KW及225KW等大型太陽能逆變器,並積極建置太陽能案場;儲能 部分,則以20呎櫃及40呎櫃的櫃體模式,與知名電池廠商結盟,共同 布局國內外銷售。
台灣電力設備老舊 政府祭出4年換新計畫
近期跳電事故頻傳,經濟部長郭智輝強調,關鍵在於設備妥善率。政府已著手盤點高跳電風險地區,將其標示為「紅區」,優先進行維修和更新設備。目標是在四年內完成全台電力設備汰舊換新。
郭智輝指出,台灣電力供給充足,但從發電機到家庭用電的輸電過程中,會經過大量設備,包括變壓器、開關、電線桿和饋線等。這些設備日曬雨淋,再加上外力因素,容易造成跳電,例如小動物碰撞或天災。
郭智輝表示,設備老舊是主要問題。目前全國電力設備已年久失修,且部分地區人口激增,用電量大增,導致電流容量不足。對於人口增加的地區,台灣電力公司(台電)若想設置配電盤,卻常遭遇住戶反對,迫使台電從較遠處拉電線,這也提高了跳電風險。
例如內湖和南港工業區,近年來湧入許多辦公大樓和公司,變電箱和升壓站的需求激增。但是,既有住戶和台北市長蔣萬安都不同意台電興建新的變電箱或升壓站,這將影響國際雲端大廠來台設置資料中心的意願,進一步增加跳電風險。
郭智輝強調,台電正在盤點電力設備老舊且跳電風險高的地區,將其標示為「紅區」。這些地區的電力設備機齡已達20~30年,急需汰換。政府將在四年內完成設備更新,以確保全台供電穩定。
**台電釋單助攻 華新線纜營收上半年新高**
受惠於台灣電力公司強韌電網計畫釋出訂單,加上國際銅價上揚,華新電纜事業表現亮眼。6月份合併營收不僅創同期新高,更寫下上半年單月新紀錄。
華新表示,6月份國際銅均價達9,641.6美元,年增率達14.97%。由於7月份的線纜銷售預估與去年同期持平,預期銅價走勢將為7月份營收添彩。
根據倫敦金屬交易所數據,6月份銅現貨及期貨價格一度下滑,但7月份再度回升。截至本月5日,3個月期貨上漲61.5美元,收盤價為9,944.0美元,現貨價格也上漲61.16美元,來到9,795.24美元。
華新6月份合併營收為174.61億元,較前一個月增加11.37%,較去年同期增加12.56%。第二季合併營收為483.64億元,季增19.30%,但年減2.24%。上半年合併營收則達889.04億元,年減11.23%。
不過,華新也提到,受到國際鎳價下跌影響,今年不銹鋼事業雖全產全銷,營收與獲利仍受鎳價走勢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