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投信(未)公司新聞
台股近期表現驚人,從去年11月初的萬三關卡一路衝破16,000點大關,只用了短短2個月,讓不少投資人眼睛為之一亮。但隨著股價居高不下,市場開始出現高檔調節的可能性,近期財報訊息和外資買盤都將成為股價波動的關鍵因素。富邦投信投資處資深副總經理余美香提醒投資人,在股市高檔時,應該從「永續+高股息」兩個面向來選擇投資標的。 隨著美股持續強勁上漲,台灣加權指數也節節高升。從產業角度來看,除了長期看好5G產業和電動車之外,蘋果新機的熱銷預期、半導體業的持續缺貨狀態,以及遠距工作和居家商務的興起,都是長期趨勢看好的產業,企業獲利前景看好,對台股後續表現形成有力支持。 自2020年3月台股最低點8,525點起算,僅3個季度就上漲逾80%,這波成長型股票帶動的漲勢可能隨著部分標的估值偏高而放緩。這時,價值型投資顯得格外重要,特別是那些基本面強健、基期相對低、估值合理的族群或個股,後續表現空間相對較大。 股價經過快速上漲後,短線調節波動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具有較佳息收的標的更能提供下檔保護。擁有高配息的股票,大多具有相對抗跌的股性,這也是資產配置上的優點,值得投資人關注。 余美香建議,在股市高檔時,投資人可以選擇兼具「永續」和「高股息」概念的標的。例如,富邦台灣永續發展高股息基金,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選擇。該基金成立於2020年8月,主要透過永續或公司治理等評鑑,篩選出具備永續發展概念的個股,並從中選擇獲利和股息表現較佳的企業作為主要持股標的。在股市高檔時,選擇這樣的基金,有望幫助投資人超越大盤表現,成為穩健型投資人在2021年面對投資挑戰時的優質選擇。
台股近期表現驚人,自2020年11月初的萬三關卡一路飆升至2021年1月13日的15,769點,短短兩個月內就突破了大關。然而,這波漲勢也帶來了短線高檔調節的可能性增加,投資人需要留意近期財報訊息和外資買盤可能引發的股價波動。 在這個時刻,投信法人建議投資人可以從「永續+高股息」的角度來選擇投資標的。富邦投信投資處資深副總余美香強調,在股市高位,價值型投資顯得格外重要,永續投資面向則是值得關注的焦點,而股息在這裡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過去三季台股表現亮眼,加權指數從2020年3月的8,525點一路攀升至接近萬六大關,增長逾80%。但隨著成長型股票估值偏高,其漲勢可能會有所放緩。這時,具有基本面支撐、基期相對低、估值相對合理的族群或個股,後續表現的空間將會更大。 與短期投機相比,那些更重視長期經營和營運品質的企業,雖然過去股價表現可能不如成長股亮麗,但長期來看,其表現有望更加出色。近期全球延燒至台股的永續投資風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種風潮同時關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與價值型投資理念不謀而合,是投資人值得考慮的投資選項之一。
國際級的財經大媒體「The Asset」剛剛公布2020年的ESG企業獎項得獎名單,咱們台灣的金融龍頭富邦金控可說是光輝耀眼,它旗下的子公司富邦人壽也獲得殊榮。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自豪地說,從2015年開始,富邦金控就啟動了「永續經營(ESG)願景工程」,展現了金融業的責任與使命。他們還簽署了赤道原則,導入了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框架,並發行了永續保險原則(PSI)報告書。 蔡董還提到,富邦金控的子公司們也都很努力,像是台北富邦銀行在離岸風電的授信業務上,市占率是台資銀行中的第一名;富邦產險則在太陽能光電與離岸風電產業的保險市占率也是第一。富邦證券也幫助再生能源業者籌措資金,而富邦投信在2020年8月還發行了台灣永續高股息基金。 富邦人壽也不落人後,它和老盟一起在全台百間醫院推動「醫生確診送手鍊」服務,這項服務可以第一時間啟動預防走失協尋服務,幫助超過萬名病友。這些努力的成果,讓富邦人壽連續5年獲得The Asset頒發的「最佳社會責任獎」。
台股近期表現驚人,自去年11月初的萬三關卡一路攀升至1月15日盤中突破16,000點,短短兩個月內就創下了這樣的紀錄。由於股市已經站在高檔,短线上的高檔調節可能性逐漸增加,而近期財報的訊息或外資買盤都可能引發股價波動,這些都是投資人需要關注的。富邦投信的資深副總經理余美香就建議,在股市高檔時,投資人可以從「永續+高股息」兩個角度來尋找投資標的。 隨著美股的持續強勁上漲,台灣加權指數也逐漸攀升。在產業方面,除了長期看好5G產業和電動車,蘋果新機的熱銷預期、半導體業的持續缺貨狀態,以及遠距工作和居家商務的興起,都是長期趨勢看好的行業,企業獲利展望正面,對台股後續表現有利。 從2020年3月的最低點8,525點算起,台股僅用了3個季度就上漲了超過80%。在經過快速飆漲後,先前由成長型股票帶動的漲勢可能會因部分股票估值偏高而放緩,這時候,價值型投資就顯得格外重要。余美香強調,具有基本面支撐、基期相對低、估值相對合理的族群或個股,後續表現空間較大。 股價經過快速上漲後,短線調節波動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具有較佳息收的標的更能提供下檔保護。擁有高配息的股票,大多具有相對抗跌的股性,這在資產配置上是一個優點,也值得投資人關注。 余美香對台股投資人的建議是,在股市高檔時,可以同時考慮「永續」和「高股息」概念的標的。例如,富邦台灣永續發展高股息基金,就是以永續或公司治理等評鑑為基礎,選擇具有永續發展概念的個股,並從中精選獲利和股息表現較佳的企業作為主要持股標的。在股市高檔時,這種選股策略能夠幫助投資人保持超越大盤的表現,是穩健型投資人面對2021年投資挑戰的優質選擇。
台股近期表現亮眼,自去年11月初的萬三關卡一路攀升至13日的15,769點,只用了短短兩個月時間。這波驚人的漲幅讓不少投資人眼睛為之一亮,但也隨之帶來了短線上高檔調節的可能性增加。近期財報訊息和外資買盤都可能引發股價波動,讓投資人得提高警覺。 富邦投信建議,在股市位居高檔時,投資人可以從「永續+高股息」兩個角度來選擇投資標的。富邦投信投資處資深副總余美香表示,即使全球疫情仍持續,但隨著疫苗的推出、美國紓困補助的施行,以及美國民主黨完全執政有利於未來經濟法案的推動,市場的不確定性已經有所下降,這對美股及相關國際股市的表現是一個正面因素。 從產業面來看,除了中長期看好5G產業及電動車,蘋果新機的熱銷預期、半導體業的持續缺貨狀態,以及遠距和居家商務的興起,都是長期趨勢看好的行業。企業獲利展望正面,有利於支撐台股後續表現。然而,短線上波動風險也相對增加,部分人氣股或強勢股可能面臨估值偏高的問題,這對投資人的操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在股市高檔時,余美香強調,價值型投資更加重要,永續投資面向值得關注,而股息在這個時刻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與短期投機相比,長期投資更注重企業的經營品質和營運品質,這樣的企業在長期績效上往往能獲得更好的表現。近期全球範圍內的永續投資風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由於大盤短線調節波動的可能性增加,擁有較佳息收標的股票,可以提供更多的下檔保護。同時,高配息的股票大多具有相對抗跌的股性,這也是資產配置上的優點。 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婷則表示,美國財報周即將開始,台灣各大企業也將陸續召開法說會。預期電子股業績將成為盤面關注的焦點,選股時應聚焦於中長期科技趨勢看好的族群。陳茹婷持續看好5G、半導體、HPC、伺服器及電動車等行業,並關注因供需缺口所產生的漲價效應相關的類股,如ABF、8吋晶圓、車用半導體、記憶體、面板等。在傳產方面,則看好塑化、鋼鐵,以及近期已有回檔的自行車、製鞋、成衣及汽車零組件等行業。
台股近期表現驚人,從去年11月初的萬三關卡一路衝高至13日的15,769點,僅僅用了兩個月時間。這波上漲讓不少投資人興奮不已,但也帶來了高檔調節的可能性。富邦投信提醒投資人,在股市高位時,應該從「永續+高股息」的角度來尋找投資標的。 富邦投信投資處資深副總余美香表示,雖然全球疫情仍未完全消褪,但疫苗的推出、美國紓困補助的施行以及美國民主黨完全執政,都對未來經濟法案的推動產生了積極影響。這些因素加上各國貨幣寬鬆政策,共同降低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支持了美股及相關國際股市的表現。 從產業面來看,除了中長期看好5G產業及電動車,蘋果新機的熱銷預期、半導體業的持續缺貨狀態,以及遠距和居家商務的興起,都是長期趨勢看好的產業。這些產業的企業獲利展望正面,有利於支撐台股後續表現。然而,短線上波動風險也相對增加,部分人氣股或強勢股可能面臨估值偏高的問題,給投資人帶來操作上的難度。 在股市高位時,余美香建議投資人應該更加重視價值型投資,並關注永續投資面向。高股息的股票在這種情況下具有相對抗跌的股性,是資產配置上的優選。近期全球延燒到台股的永續投資風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大盤短線調節波動的可能性增加,因此,擁有較佳息收標的股票,更能提供較多的下檔保護。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婷則表示,美國財報周即將開始,台灣各大企業也將陸續召開法說,預期電子股業績將成為盤面關注焦點。她持續看好5G、半導體、HPC、伺服器及電動車等科技族群,並關注因供需缺口所產生的漲價效應相關類股。此外,塑化、鋼鐵等傳產相關產業,以及近期回檔的自行車、製鞋、成衣及汽車零組件等,也是值得關注的投資標的。
富邦金控及旗下子公司在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領域的深耕不斷結出豐碩成果,近日國際知名財經媒體TheAsset(財資)公布的2020TheAssetESGCorporateAwards獲獎名單中,富邦金控榮獲「最佳ESG企業白金獎」,創下國內金融業唯一連續十年獲此殊榮的紀錄。旗下子公司富邦人壽也因關懷社會高齡議題,獲頒「最佳社會責任獎」,雙雙肯定富邦對企業永續經營理念的長期堅持與實踐。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自2015年起,富邦金控便著手推動「永續經營(ESG)願景工程」,積極面對氣候變遷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簽署加入赤道原則,並導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框架,成為TCFD支持者。此外,富邦金控也發行永續保險原則報告書,積極國際化,並通過加入世界經濟論壇組織參與國際事務。
蔡明興強調,富邦金控旗下子公司在ESG的落實上不遺餘力,台北富邦銀行在離岸風電授信業務上表現亮眼,市佔率位居台資銀行之首;富邦產險則以行動支持潔淨能源,在太陽能光電與離岸風電產業的保險市占也獲得領先地位;富邦證券則積極協助再生能源業者籌措資金;富邦投信更在2020年8月發行台灣永續高股息基金,推動責任投資風氣。
富邦人壽則在關懷社會高齡議題上不遺餘力,透過「預防、協尋、支持、知識傳遞」四大面向實踐失智關懷行動,連續五年與老盟合作,在全台百間醫院推動「醫生確診送手鍊」服務,累計幫助超過萬名病友,尋獲率近100%。2020年,台北、台中、苗栗、澎湖、金門等五縣市政府加入支持此服務,並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共同推廣失智教育動畫片,培養全台近百萬學童正確的失智識能。
富邦人壽積極連結產、官、學、醫界,強化失智友善共好圈,提升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及友善態度,為社會打造更完善的守護網絡。這些努力也獲得TheAsset頒發「最佳社會責任獎」的肯定。
台灣科技股基金成為熱門投資選擇,富邦投信領先布局
近年來,由於疫情影響,科技股市場成為2020年最火紅的產業之一。根據專業分析,無論是主動式基金還是ETF,聚焦科技股的產品都取得了優異的表現。在這波科技股的熱潮中,富邦投信表現突出,積極布局各項科技產業相關基金,成為市場上的領先者。
專家分析,美國民主黨的新政策將對股市產生正面影響
統一FANG+ETF(00757)經理人袁永騰指出,美國民主黨在經濟刺激政策、增稅、美中關係以及對大型科技公司監管等方面的新政策,將對股市產生正面影響。預計新總統就任後,將推出更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方案,對股市形成支持。
科技股獲利能力強,尖牙股ETF成為投資佳選
雖然短線科技族群因資金轉移而表現較弱,但股價回檔後的評價反而更加合理。專家建議,投資人可以趁此機會積極買進尖牙股ETF,掌握科技產業的發展契機。
富邦投信看好半導體產業,AI概念基金受關注
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表示,看好2021年半導體產業的整體發展,並強調5G、高效能運算、AI、物聯網等應用將有利於相關產業的發展。他建議投資人採取定期定額方式布局AI概念的多重資產型基金,這是一種兼顧風險與報酬的投資策略。
元大未來關鍵科技ETF研究團隊建議布局全球5G市場
元大未來關鍵科技ETF研究團隊指出,5G市場的發展趨勢方興未艾,建議投資人增加全球5G配置,布局全球通訊產業龍頭ETF,以分散個股風險。同時,全球5G發展的題材已經在相關股價中體現,未來還有長線成長潛力。
台灣金融新聞/疫情催生科技股龍頭,富邦投信領航2021年科技產業發展契機
近期,科技股成為市場焦點,尤其在疫情影響下,科技產業不僅成為2020年最火紅的產業,更預計將在2021年繼續帶動市場增長。許多投信法人看好科技產業的發展潛力,特別是5G、AI、電動車等相關產業。在此背景下,富邦投信積極布局,為投資人提供多樣化的科技投資選擇。
統一FANG+ETF(00757)經理人袁永騰指出,美國民主黨的政策取向對股市具有重要影響。在經濟刺激政策上,民主黨將積極進行紓困,預計將推出規模更大、金額更高的經濟刺激方案,對股市將產生正面效應。此外,袁永騰還提到,NYSEFANG+尖牙指數未來三年獲利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可達近25%,優於市場主要指數,獲利能力強勁。
雖然短線科技族群因資金轉進價值股及小型股而表現較弱,但股價回檔後評價反而更合理。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建議,投資人可以逢低布局相關ETF或科技基金,把握科技產業的發展契機。
徐翊達還提到,看好半導體產業在2021年的整體表現,並建議採取定期定額方式布局AI概念的多重資產型基金,這是兼顧風險與報酬的投資方式。
元大未來關鍵科技ETF研究團隊則指出,5G大趨勢方興未艾,建議投資人增加全球5G配置,布局全球通訊產業龍頭ETF分散個股風險。此外,全球5G發展題材已反應在相關股價中,投資人若未積極參與,恐將錯過參與5G成長長線趨勢的機會。
【新聞專欄】科技股風雲變幻,富邦投信AI概念基金布局未來
隨著疫情影響,科技股成為市場的明星,2020年各種基金商品,無論是主動式基金還是ETF,在科技股的帶動下,表現亮眼。富邦投信投資策略師徐翊達指出,2021年看好半導體產業整體向上,並預測由於遠距辦公帶動的電子產品需求增加,以及5G、高效能運算、AI、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普及,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徐翊達強調,採取定期定額方式布局AI概念的多重資產型基金,是兼具風險與報酬的投資策略。他指出,人工智能在5G網路投資回報上扮演關鍵角色,同時也能降低維護5G網路的成本,並幫助客戶創造更個性化的服務。
未來展望,徐翊達預測到2024年,5G將覆蓋全球40%以上的人口,移動數據總流量預計將增加五倍。隨著5G的普及,服務提供商對AI及5G的投資將大量增加,這將對半導體及資訊分析應用等相關產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市場對半導體產業的需求持續加溫,包括5G相關商機,預計全球5G滲透率將翻倍。在5G、電動車、AI及高速運算等各種應用的推動下,全球半導體市場預計將成長挑戰雙位數,市場看好未來發展。
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核心經理黃壬信也分析,科技股表現優於價值股,5G、AI、自動化、雲端物聯網等技術的成熟商用化,將帶動人類對創新科技的需求提升。黃壬信預測,具研發及創新能力的科技公司將在未來股市中脫穎而出,股價有望不斷攀升。
台灣金融領域的領頭羊——富邦投信,近期對市場的展望充滿信心。隨著科技股的熱潮不斷升溫,2020年聚焦在科技股的基金商品,無論是主動式基金還是ETF,都取得了亮眼的表現。富邦投信的投資策略師徐翊達,對2021年的市場前景特別看好,以下是他對未來的見解和建議:
徐翊達強調,2021年半導體產業整體前景光明。隨著人們生活模式的變化,遠距辦公帶動了電子產品的需求上升,而5G、高效能運算、AI、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普及,將為相關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他建議投資者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布局AI概念的多重資產型基金,這樣既能兼顧風險與報酬,又能有效分散投資風險。
徐翊達還提到,人工智能在5G網絡投資回報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它不僅能夠降低維護成本,還能幫助客戶創建更個性化的服務。預計到2024年,5G將覆蓋全球40%以上的人口,移動數據總流量將增加5倍。這一趨勢將帶動服務提供商對網絡的投資,包括AI和5G技術。
在市場方面,徐翊達認為,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成長挑戰雙位數,價格由客戶主導轉為賣方主導。這一趨勢將持續向好。對於美股市場,徐翊達表示,美國國會兩黨就9,000億美元緩困法案的協商完成,將為美國民眾提供現金支票和失業補助,這對美股市場是一個正面支持。目前美股處於高點整理階段,市場流動性充足,風險偏好氣氛持續。
至於台股市場,徐翊達預期在美股偏向樂觀的背景下,新台幣將保持強勢,資金面有利。加上半導體及5G等產業的趨勢,為台股提供下檔支撑。因此,他建議投資者可以逢低承接布局,對中長期市場持正面看法。
富邦投信近期針對科技股市場的表現進行了深入分析,並預測2021年半導體產業將迎來新一波成長。隨著全球對5G、高效能運算、AI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加,富邦投信的專家們對這些領域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徐翊達,富邦投信的投資策略師,強調了AI在促進5G網路投資回報方面的關鍵作用,並認為定期定額投資AI概念的多重資產型基金是一種風險與報酬並重的投資策略。 徐翊達預測,到2024年,5G將覆蓋全球超過40%的人口,移動數據總流量預計將增加五倍。隨著5G技術的普及,服務提供商正在對網路進行大量投資,以應對這一變革。此外,市場對半導體產業的需求持續加溫,尤其是在5G相關商機的推動下,全球5G滲透率預計將從2020年的19%翻倍至2021年的40%。 黃壬信,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的核心經理,也對科技股市場的未來表現表示樂觀。他指出,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商用化,人類對創新科技的需求不斷提升,這將對研發和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公司產生積極影響。黃壬信還提到,在多頭行情的後期,科技股的表現將超越價值股,並且在技術成熟後,股價可能會以不合理的幅度上漲。 總結來說,富邦投信對科技股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並認為2021年將是半導體市場成長的重要一年。這一預測反映了市場對新興技術的期待,以及對未來市場潛力的認可。
台灣科技股基金表現亮眼,富邦投信策略師徐翊達看好2021年半導體產業前景
【台北訊】2020年疫情影響下,科技股成為市場焦點,各類基金表現亮眼。富邦投信策略師徐翊達分析,看好2021年半導體產業整體向好,並強調AI概念基金在多重資產布局中的重要性。
徐翊達指出,隨著人們生活模式的變化,遠距辦公帶動電子產品需求上升,5G、高效能運算、AI、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普及,將對相關產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他建議投資者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布局AI概念的多重資產型基金,這樣既能兼顧風險與報酬,也能有效分散投資風險。
徐翊達強調,人工智能在5G網絡投資回報中發揮關鍵作用,並能降低維護5G網絡的成本,創建更個性化的服務。預計到2024年,5G將覆蓋全球40%以上的人口,移動數據總流量將增加5倍,市場對於5G的投資將持續增加。
對於全球半導體市場,徐翊達預測,在5G、電動車、AI及高速運算等各種應用的推動下,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挑戰雙位數成長,價格由客戶主導轉為賣方主導。
在美國方面,徐翊達認為,美國國會通過的9,000億美元緩困法案將對美股市場形成支撑。他預測,美股市場仍將保持高點整理,金融市場流動性充足,有利於市場風險偏好氣氛延續。
對於台股市場,徐翊達表示,基於美股樂觀展望和新台幣強勢,預期台股資金面仍將保持利多,半導體及5G等產業趨勢續行,將為台股提供下檔支撑。他建議投資者可逢低承接布局,中長期展望仍屬正面。
台灣金融市場再掀投資新話題!近期,金融專家們熱論「危機入市」策略,並以富邦投信為例,分享如何運用這種策略進行投資。從SARS到金融海嘯,再到新冠肺炎疫情,無論國際局勢如何波動,專家們強調,危機入市確實能夠帶來豐厚的報酬。但究竟什麼是危機入市?該如何判斷危機的入市價值?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呂其倫表示,危機入市並非適合所有人,只有手頭上有足夠閒錢的投資者,才能在市場大跌時進行布局。對於資金有限的人來說,定期定額投資可能更為適合。呂其倫進一步解釋,長期來看可以恢復的、或突發事件後來會消失的危機,才是值得入市的機會。 以新冠肺炎疫情為例,呂其倫認為,當市場在年初大跌時,正是入市的好時機。因為理性預期下,疫苗的出現將帶來市場的回彈。 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也提醒年輕投資者,在有限資源配置中,應該「做你懂的投資」,避免隨波逐流。他以自己的經歷為例,強調長期投資的價值。吳中書提到,自己在1984年回台後,積極投資兩檔股票,最終用這兩張股票賺來了買房子的錢。 吳中書還分享了一個故事,有位大學財金系所院長向他抱怨投資股票不順利,他建議該院長買龍頭股,結果院長退休後生活過得非常舒適。吳中書強調,挑選好股票、買龍頭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紀律執行。他個人將資產的六、七成投資於房地產,剩下的則專注於買入龍頭股。對於不懂個股的投資者,吳中書建議持續投資「0050、0056」,相信報酬率會超乎想像。
【台北訊】近來,台灣投資市場的熱度持續攀升,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投資人數創下新高,達到167萬人,年增超過80萬人,創下台股掛牌商品發展紀錄。隨著國內投資需求的激增,各大投信公司紛紛擴大募集規模,並兵分三路,針對配息、趨勢型及指數型基金進行布局,其中富邦投信等業界領軍企業尤為矚目。 2020年,台股ETF的受益人數達到167萬人,總規模達1.79兆元,交易量突破3兆元,創下三大紀錄。預計2021年,受益人和總規模將持續成長。然而,市場發展也呈現出集中趨勢,僅有14檔ETF產品規模增加百億元,同時受益人增加萬名以上。 在眾多ETF產品中,14檔吸金力最強的ETF中,有四檔是台股配息型,八檔債券型。其中,台股配息型產品的人氣最高,占八檔。此外,還有三檔5GETF和三檔ESGETF。為滿足國人對收益的需求,群益、永豐投信等公司申請台股ESG指數資格認可,並推出「配息+ESG」策略產品,不僅通路熱賣,也逐漸成為投信產品線的必備。 富邦投信量化暨指數投資部主管呂其倫表示,科技題材的趨勢產品將成為今年發行熱點。而復華投信則持續評估利基趨勢的產品發行,與中信投信等公司共同申請台股半導體指數認可。此外,指數型基金也將重新引起關注,復華投信結合投資型保單募集的六檔指數基金,總規模一度達200億元,引發市場矚目。
全球面臨著人口老化的挑戰,退休後的生活靠自力更生成了必然趨勢。但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65歲以上的長輩們卻有一個特別的投資選擇——股票。根據調查,超過六成的台灣長輩以股票作為主要投資工具,這個數字在所有年齡層中是最高的。那麼,為什麼台灣長輩對股市如此有信心和勇氣呢? 去年,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股市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美國股市甚至出現了罕见的兩次熔斷,股神巴菲特也稱這是他89年來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情況。然而,見過大風大浪的台灣長輩卻對此視若無睹,他們在股市中展現出了無比的勇氣。 為了探究這個現象,中華經濟研究院與富邦投信合作進行了「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調查發現,台灣人投資理財的工具主要以股票、共同基金和儲蓄險為主。但與其他年齡層相比,台灣的年輕族群購買股票等高風險產品的比率較低,而未退休族群的資產配置比例並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投資風險,反而年齡越高,股票投資的比重越高。 調查時間是去年3月23日至4月8日,當時台灣疫情嚴重,股價還在萬點以下。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的未退休長者中,以股票作為主要理財工具的比率達到了六成,在所有年齡層中佔比最高。而55至64歲的族群中,以股票為主投資工具的比率也高達53.7%。 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解釋說,國際上普遍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風險偏好會降低,會逐漸選擇保守穩健的投資工具。但在台灣,情況卻剛好相反,台灣長輩特別喜歡股票。這是因為他們在年輕時已經經歷了高成長階段,報酬率相對較高,對於現在的零點幾的報酬率不太感興趣,所以他們更喜歡追求高報酬,因此股票成為了高齡族群的主要投資標的。
全球人口老化浪潮來襲,退休養老成為一個不可避的趨勢。然而,與國際上普遍年齡增長風險偏好降低的趨勢不同,台灣65歲以上的長輩們,超過六成選擇股票作為主要的投資工具。這是什麼原因讓台灣長輩們的心臟特別大顆,敢於在股市中勇闖天涯呢? 去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股市重創,美股兩周內三次熔斷,連股神巴菲特都表示這是他89年來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景象。然而,見過大風大浪的台灣長輩們,卻顯得非常鎮定,反而成為股市中最英勇的一群。 為了了解不同世代在退休理財的態度規劃,中華經濟研究院與富邦投信自2017年起合作進行「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調查發現,台灣人投資理財工具以股票、共同基金以及儲蓄險為主。不過,與年輕族群相比,台灣年輕族群購買股票等高風險產品的比率偏低,而未退休族群的資產配置比例,並未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投資風險,反而年齡愈高,股票投資比重愈高。 調查時間為去年3月23日至4月8日,當時台灣疫情緊張,台股仍在萬點之下。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未退休長者,以股票作為主要理財工具的比率高達六成,在所有年齡層中占比最高。55至64歲族群投資工具以股票為主的,也佔了53.7%。 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表示,國際上普遍認為,年齡愈高,風險偏好會降低,逐漸以保守穩健的投資工具取代風險性高的資產,持股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但台灣情況卻與此相反,台灣長輩特別喜歡做股票,這點與國外年老族群截然不同。這些長輩在年輕時經歷了高成長階段,報酬率都相當高,現在的零點幾報酬率對他們來說吸引力不大,他們更喜歡高報酬,因此股票一直是高齡族群的主要投資標的。
從SARS到金融海嘯,再到新冠肺炎疫情,不論是國際局勢如何變幻莫測,有一個定律總是屹立不搖:危機入市,肯定會大發利市。那麼,什麼是危機入市?我們該如何辨識並把握這樣的機會呢?專家們為我們解密了這個投資哲學。 在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的主管呂其倫告訴我們,危機入市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玩得轉的遊戲。這是那些手頭上有相當閒錢的人,在市場大跌時進行布局的策略。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如果沒有足夠的活用資金,那麼危機入市這個概念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沒那麼實際了。這時候,他們不妨考慮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 呂其倫進一步解釋,什麼樣的危機才會帶來投資機會呢?長期來看,那些可以恢復或會隨著時間消逝的危機,才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以此次疫情為例,當我們理性預期疫苗的出現,市場在年初的大跌,其實就是一個進場的機會。 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也分享了他的投資經驗。他提醒年輕投資人,在資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做你懂的投資」,不要隨波逐流,更不要看到新聞就衝動行動。他本人就是一個實踐者,1984年回台後,他將收入全數存起來,專注於兩檔他認為可靠的股票,最終這兩張股票讓他買到了房子。 吳中書還分享了一個故事,一位大學財金系所院長曾向他抱怨投資股票不順利,他建議院長試試買龍頭股,結果這位院長現在過得非常舒適。吳中書強調,雖然大家都知道要挑選好股票、買龍頭股,但真正能夠有紀律執行的人並不多。他個人將資產的六、七成投資在房地產上,剩下的則專注於買進龍頭股。他建議那些不熟悉個股的投資人,可以持續投資於「0050、0056」,因為這些股票的報酬率往往會超乎想像。
【台灣金融新聞】2020年,台灣的指數投資市場爆發性成長,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投資人數突破167萬人,年增超過80萬人,創下台股掛牌商品發展紀錄。這股投資熱潮讓投信業界積極擴大募集規模,聚焦於配息型、趨勢型及指數型基金,這些成為業界最看好的主流產品。 在這波熱潮中,台股ETF的受益人數達到167萬人,總規模高達1.79兆元,交易量更突破3兆元。2021年,預期受益人和總規模將持續成長。 然而,市場的發展也逐漸走向集中化。去年,220檔ETF中,只有14檔產品規模增加百億元,同時有14檔受益人增加萬名以上。這14檔吸金力強大的ETF中,有4檔是台股配息型,8檔是債券型;而人氣最高的14檔產品中,有8檔是台股配息型,並包含3檔5GETF和3檔ESGETF。 看好國人對於收益的需求,去年底群益、永豐投信先後申請台股ESG指數資格認可,此前國泰和中信投信也取得ESG債券指數授權。今年,配息型的ETF將有更多新選擇,其中「配息+ESG」的策略不僅成為通路熱賣保證,也逐漸成為各投信完善產品線的必備。 另一方面,中信投信預計將募集恒生中國高股息指數的ETF,拓寬海外配息型產品。復華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廖崇文和富邦投信量化暨指數投資部主管呂其倫則認為,科技題材的趨勢產品將是今年更大發行熱點,高配息產品逐漸有飽和的趨勢,但新科技應用和額外配息將更受歡迎。 去年,元大、復華和國泰投信先後募集5GETF,創造同類型新基金的發行紀錄。復華投信持續評估利基趨勢的產品發行,富邦投信則和中信投信相繼申請台股半導體指數認可,近期富蘭克林華美投信也申請潔淨能源指數。此外,指數型基金也將捲土重來,復華投信結合投資型保單募集的六檔指數基金,總規模一度達200億元,重新引發市場關注。
富邦投信自2017年開始就和中華經濟研究院合作,專門研究各世代退休理財的問題。他們發現,年輕人對退休金的準備太保守了,對高風險產品的投資比例偏低。富邦投信的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呂其倫說,從一開始工作就要開始準備退休金,他建議年輕人把股票資產配置提高到六到八成,這樣才能夠享受經濟發展和時間複利的效益。呂其倫還提到,年輕人除了關注台灣市場,也要放眼未來十年的國際投資趨勢,進行國際市場的布局和配置。 富邦投信在ETF產品的開發和推廣上投入了很多努力,他們在全球市場上都有布局,從大中華地區到全球股債市,他們推出的多檔ETF都是市場的領先發行。比如說,富邦上証ETF是台灣第一檔可以直接投資A股的ETF,富邦印度ETF是台灣唯一一檔印度ETF,富邦日本ETF是大中華區第一檔日本原股型ETF。這些ETF投資範疇涵蓋了歐美亞洲的7個區域市場,富邦投信可謂是海外股票ETF的專家。 所以,年輕人在規劃退休金時,可以選擇到富邦投信,享受一站式的服務。ETF這樣的理財工具,交易簡便、成本低、風險分散,是退休規劃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ETF非常容易上手,希望年輕人能夠善用這個工具,建立一個完善的退休資產配置。他們可以採取定期定額長期投資,或者利用「目標期限基金」的概念,提早開始規劃退休的財務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