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投信(未)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領域的領航者富邦投信,自2017年開始與中華經濟研究院攜手,專注於不同世代退休理財的專案研究。近年來的研究結果顯示,年輕一代在退休準備上普遍偏於保守,對高風險產品的配置較低。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呂其倫強調,年輕人應該從一開始工作就開始積累退休金,並建議將股票資產配置比重提高至六到八成,以把握經濟發展和時間複利的效益。呂其倫也鼓勵年輕人除了關注台灣市場,也要放眼未來十年的全球投資趨勢,進行國際投資布局。 富邦投信在ETF產品的開發與推廣上不遺餘力,長期深耕大中華地區並布局全球市場,其投資範疇涵蓋全球股債市。富邦投信推出的多檔ETF產品在市場上領先發行,例如富邦上証ETF(006205)成為台灣首檔以QFII直接投資A股的ETF,富邦印度ETF(00652)則是台灣唯一印度ETF,富邦日本ETF(00645)則是大中華區首檔日本原股型ETF。這些ETF產品遍布歐美亞洲共7個區域市場,讓富邦投信成為海外股票ETF的專家。 對於年輕族群來說,富邦投信提供了一站式的退休金規劃服務。ETF產品的交易簡便、成本低廉、風險分散等優點,使其成為退休規劃中不可或缺的理財工具。呂其倫建議年輕族群可以採用定期定額長期投資,或運用「目標期限基金」的概念,提前規劃退休財務準備,為未來的退休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富邦投信最近請中華經濟研究院幫忙做了一個關於不同世代退休理財的專案研究,結果發現啊,年輕人退休準備這件事,哎呀,太保守了,對高風險產品的配置比重太低,這樣子啊,退休金會不夠用的。富邦投信就建議,年輕人啊,從一開始工作就要開始準備退休金,提高股票資產配置比重,最好是六到八成,這樣子才能夠享受複利的效益,選擇長期趨勢看好的投資標的才是王道。 富邦投信的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呂其倫就分析說,未來十年啊,除了台灣本土市場,還要特別關注全球的大趨勢,像是中國大陸、印度、美國、日本,還有東協這些地方。呂其倫說,中國大陸今年五中全會定調要成為創新型國家,經濟持續成長,15年內有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個不能小看。印度這個國家呢,未來30年經濟會大幅成長,平均每年5%,到2050年可能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也是年輕人應該考慮的投資目標。 美國那邊,呂其倫也說,未來十年美股以科技為主導,美國的科技趨勢報告也顯示,未來五到十年將影響美股及全球的科技趨勢,這是年輕人應該關注的方向。日本呢,簽署了RCEP後,經濟有反轉的契機,要朝著超智能社會的方向發展,重返經濟強權。東協這邊,因為擁有龐大的勞動人口和各項政策改革,外資資金也陸續進駐,經濟成長可期。 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也說,今年股市熱絡,吸引很多年輕人加入,但股市風險不低,年輕人在規劃退休金時,可以採用定期定額,或是善用ETF工具,來建立完善的退休資產配置。
富邦投信近日公布了一項由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的「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最新結果,結果顯示,愈來愈多的台灣民眾將政府退休金視為主要收入來源,這一現象值得我們關注。調查指出,年輕人在高風險產品,如股票的配置比重較低,這意味著他們未來的退休生活可能會受到影響。因此,專家建議年輕人應該從一開始工作就開始規劃退休金,並提高股票資產配置比重,以享受時間複利的效益。
這項調查從2017年開始進行,旨在了解不同世代在退休理財上的態度。調查發現,以政府退休金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比例逐年上升,這與世界銀行在2019年提出的「退休金準備應轉以個人理財儲蓄為主」的建議相悖。調查同時指出,台灣民眾在退休財務規劃上的準備明顯不足,平均預期退休金需求為935萬元,而目前累積的退休金金額(不含房地產價值)約為220萬元。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呂其倫強調,年輕人應該提高股票資產配置比重至六到八成,並以長期趨勢看好的投資標的為首選。他建議Z世代年輕族群將資產的80%配置在未來十年長期趨勢看好的股票資產上,而Y世代則建議將資產的60%配置在這些資產上。根據這樣的配置,過去五年的投組年化報酬率約在20%左右,優於大部分單一國家或單一資產部位的報酬。
對於小資族來說,呂其倫也提出了定期定額投資的建議。以每月定期定額扣款6千元為例,Z世代若從2010年開始定期定額投資,到2020年11月總金額將累積至約139萬元,獲利約60萬元;Y世代則從2000年開始投資,到2020年總金額將累積至約349萬元,獲利約214萬元。這顯示,只要選對長期趨勢標的,時間複利的效益是非常驚人的。
富邦投信近期與中華經濟研究院合作,針對不同世代的退休理財進行深入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年輕一代在退休準備上普遍偏於保守,對高風險產品的配置相對較低。為此,富邦投信提出建議,鼓勵年輕族群從一開始工作就積極準備退休金,並建議將股票資產配置比重提高至六至八成,以便享受複利的威力。他們強調,投資應該以長期趨勢為依據,選擇那些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投資標的。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呂其倫進一步分析,未來十年的投資趨勢將不僅限於台灣本土,全球大趨勢也值得關注。他提到,中國大陸、印度、美國、日本以及東協等地區都將是未來十年的投資焦點。中國大陸在2035年目標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經濟成長預期將在未來15年內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印度則擁有強大的經濟增長潛力,預計到2050年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呂其倫還提到,近十年來那斯達克指數不斷創下新高,美國科技股的領導地位不變。Gartner發布的趨勢報告也顯示,未來五至十年將對美股及全球產生重大影響的科技趨勢,是年輕族群應該關注的投資方向。日本在簽署RCEP後,經濟有望反轉,並計劃在2030年建立超智能社會,重回經濟強權地位。東協地區則因為擁有龐大的勞動人口和持續的政策改革,吸引了大量外資,帶動區域經濟成長。 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也對年輕族群提出了建議,他指出,今年股市熱絡,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市場。然而,股市風險相對較高,吳中書建議年輕族群在規劃退休金時,可以採用定期定額投資,或是善用ETF工具,來建立完善的退休資產配置。
台灣的退休金準備趨勢分析:富邦投信與中經院共同發布的最新「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結果顯示,愈來愈多的人將政府退休金視為主要收入來源,但這種依賴性也引發了對個人退休準備的關注。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對於退休財務準備的不確定性感強烈,尤其是對於醫療費用的擔憂。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富邦投信建議年輕人應該從一開始工作就開始規劃退休金,並提高股票資產配置比重,以享受時間複利的效益。根據富邦投信的建議,年輕族群應該將資產的六到八成配置在未來十年長期趨勢看好的股票資產上,並進行國際布局。此外,對於小資族來說,定期定額投資也是一個實際可行的選擇,能夠在長期投資中獲得驚人的報酬。
看準台灣半導體行情,台灣證交所近期大动作,受理了富邦投信的「ICE FactSet台灣核心半導體指數」資格認可申請,這可不是單一事件哦,接著還受理了中國信託投信的「ICER FactsetR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申請,這可是今年投信公司第11件ETF標的指數資格認可申請案呢!這種勢頭,讓人不禁想到,台股利基型ETF已經成為投信募集的新趨勢。 像是國泰投信推出的「國泰台灣5G+」ETF,一推出就受到市場熱烈歡迎,成為「5G國家隊ETF」的代名詞。現在,富邦和中信投信也搶著發行半導體指數,預計會再推出兩檔「半導體國家隊ETF」,讓投資者有更多新選擇。 說到這兩檔指數,我們來細看一下。中信投信申請的「ICER FactsetR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是由ICE Data Indices, LLC編製和維護的,從台灣上市櫃股票中挑選出符合財務指標或有配息表現的半導體相關企業,再透過Sustainalytics ESG評審標準,反映出台灣半導體具代表性企業的績效。 而富邦投信申請的「ICE FactSet台灣核心半導體指數」,也是由ICE負責編製和維護,主要從上市櫃個股中,根據流動性標準、FactSet產業分類及半導體價值鏈分類來選股,再採用GPA排序等條件選出成分股。看來,富邦投信在半導體ETF這塊領域,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啊!
富邦投信主管呂其倫分析,2020年市場雖然波動不斷,但台股卻逆勢上漲,成功突破「萬四」關卡,成為全球主要股市中的亮點。他提醒投資人,雖然台股表現亮眼,但指數位已經處於高位,預計會進行震盪整理。對於想要穩定投資的投資人來說,使用台股反向ETF成為一個避險的好方法。 呂其倫強調,即使台股站上萬四,台股市場仍存在多種投資機會,不論是多方操作還是空方避險都有機會。對於看多台股的投資者,他建議持續參與原股ETF,而對於那些對市場波動有所顧慮的投資人,則可以考慮使用反向ETF來降低風險。他指出,台股反向ETF對於散戶來說,比期貨和選擇權更為簡單易用。 操作反向ETF時,呂其倫建議投資人要「配合重大事件」,採取打帶跑的策略。例如,若投資人擔心新冠病毒疫情再次爆發或美總統大選結果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可以在事件發生前買進反向ETF進行避險,事件結束後則應該立即賣出。 富邦投信推出的「富邦臺灣加權反1(00676R)」是專門追蹤台灣加權指數的反向一倍指數,這個指數是投資人最熟悉的台股代表性指數,主要投資標的為臺指期貨。富邦投信的這款產品透過每日重新平衡機制,每日調整基金曝險部位,使基金淨值報酬率與標的指數報酬率保持一致,為投資人提供了一個簡單有效的避險工具。
【新聞專訪】台股「萬四」關卡富邦投信解析:避險與機會並存,ETF避險工具受矚目 2020年全球市場波濤洶湧,但台股卻逆勢揚昇,成功站上「萬四」關卡。面對如此高點,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呂其倫表示,台股雖然來到高位,但仍有豐富的投資機會,多空皆可操作。 呂其倫指出,海外需求回溫、全球資金充沛,以及台灣產業戰略地位提升,長線來看台股仍看多。不過,歐美疫情再起、美中貿易戰未結束,使得台股面臨高檔震盪的風險。 為了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做好避險,呂其倫建議,看多台股的投資者可以持續參與原股ETF,而對於想要避險的投資人,則可利用台股反向ETF來平滑投資組合報酬率。 富邦投信強調,台股反向ETF對散戶來說,是一個簡單好用的避險工具,與期貨和選擇權相比,其操作簡單,成本較低。但呂其倫也提醒,投資者應避免誤解反向ETF,不應將其視為長期投資標的。 群益投信則表示,台股經濟基本面穩健,在全球科技創新趨勢中扮演重要角色,且具有殖利率優勢,因此在資金充沛的環境下,表現仍然看好。但短期內,若大盤急漲,投資人可以善用槓桿或反向型ETF來靈活操作,把握市場的多空投資機會。
台灣證券交易所近日宣布,富邦投信於15日向證交所遞交了「ICEFactSet台灣核心半導體指數」的ETF標的指數資格認可申請。這一申請案不僅是今年第10件指數資格認可申請案,也是總計第14檔的ETF標的指數資格認可申請案。 根據證交所提供的信息,這個指數是由ICEDataIndices,LLC編製及維護的。它從臺灣股票市場上市上櫃個股中,依照流動性標準、FactSet產業分類篩選、半導體價值鏈分類以及GPA(GrossProfittoAssets)排序等條件進行成分股的篩選。目前,該指數的成分股已經有30檔。 這次的申請顯示了富邦投信在ETF市場上的積極進攻。隨著半導體產業在臺灣經濟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富邦投信這樣的指數創新,不僅能夠幫助投資者更精準地追蹤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將提升臺灣ETF市場的整體競爭力。
台灣主管機關為提升投信業監管水平,近期對相關法規進行修訂,對投信事業的投資總額設定了明確限制。根據新規定,投信事業投資國內外及大陸地區事業的投資總額不得超過該投信事業淨值的40%。此舉旨在加強投信事業對投資後續的管理,並確保投資風險的合理控制。 新法規規定,投信事業需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對投資事業進行管理及風險評估。同時,主管機關也擁有權限明定投信事業投資國內外事業的範圍、投資比率、資格條件及相關程序。為了加強投信事業的後續管理,新法規還規定,投信事業若要增加投資金額,必須事先向主管機關申請,並定期提交被投資外國和大陸地區的財報與每月業務相關資訊。 針對富邦投信等在台灣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投信公司,這項新法規的實施將對其在大陸地區的投資策略產生顯著影響。目前,富邦投信在大陸地區有著廣泛的投資布局,包括對大陸證券投資管理公司的投資,以及轉投資外國資產管理機構等。 為保障投資人權益,主管機關還增訂了投信事業收取合理费用的相關條文。新法規明確規定,投信不得以不合理的費用招攬或從事業務銷售,以確保投信基金的費用率公平公開,從而保護投資人的權益。 預計,這項新法規將於本月17日刊登公報後正式生效,對台灣投信業的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新聞專訪】台股ETF熱潮不減,國泰投信新基金創紀錄,富邦投信緊追後塵
台股市場近期可說是熱鬧非凡,各類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紛紛創下佳績,其中,國泰投信推出的「國泰台灣5G+」(00881)更是異軍突起,上市短短兩天,人氣就衝破5萬大關,創下台股ETF上市紀錄。這股熱潮也讓投信業界進行了一次排名洗牌,其中富邦投信與國泰投信在總受益人數上展開了激烈競爭。
根據市場資料顯示,國泰投信發行的「國泰台灣5G+」在上周募集累積逾2.3萬人投資,其強勁的人氣讓受益人數升破28萬人,讓國泰投信在ETF投信排名上進一步攀升。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成績也讓國泰投信與總受益人排名第二的富邦投信之間的差距縮小。
在此之前,國泰投信發行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曾一度讓受益人數達到17萬人,與富邦投信不相上下。然而,隨著「國泰永續高股息」的人氣下滑,國泰投信立即推出「國泰台灣5G+」,成功接棒成為新一代的「金雞母」,預期將確立國泰投信為受益人第二大的ETF投信。
此外,中信投信、統一投信也分別因應市場需求推出「中信中國50」和「統一FANG+」,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中信投信的受益人數達1.6萬人,超越群益投信的1.4萬人,晉升為第六名;統一投信則憑藉「統一FANG+」吸引超過3,000人投資,總受益人達3,627人,晉級第八名。
這三家投信的共同特色在於,他們都依靠股票型產品壯大,並利用集團和通路優勢,進行強力行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今年股市交易火熱,台股熱度更是有過之無不及,各類ETF基金也紛紛創下佳績。
最新發行的「國泰台灣5G+」募集有2.3萬人投資,上市頭兩日累積近400組申購,受益人數飆速突破5萬人。根據集保結算所統計,現有5.11萬名股民投資於「國泰台灣5G+」,排名一口氣拿下上市櫃ETF第八名,直追元大臺灣ESG永續的5.9萬人。
國泰投信總受益人也達到28.2萬人,領先富邦投信27萬人。與去年底相比,國泰投信的受益人數大增22萬人。而中信和統一投信的受益人數也分別增長6,014名和3,106名,排行總受益人成長前七強。其中,元大投信以34萬人的總受益人數創下新高。
台灣在亞洲公司治理領域表現亮眼,根據亞洲治理協會(ACGA)公布的2020年亞洲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台灣排名第四,創下歷年來最佳成績。這背後,富邦投信的專家們認為,公司治理與投資表現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富邦投信強調,將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元素融入投資策略,對於投資組合的長期表現至關重要。 富邦公司治理ETF經理人溫芳儀提到,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 Institute)與聯合國支持的責任投資原則組織(PRI)合作進行的ESG相關調查,在2019年首次公佈結果。調查顯示,在亞太地區的339位受訪者中,有64%認為公司治理(G)面向「總是」或「經常」影響股價,其次是社會面向(S)的30%和環境面向(E)的24%。對於2022年的預測,G面向的影響度上升至71%,E面向則是59%,超越S面向的55%,顯示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這些數據強調,ESG已經不再是可選的選項,而是投資決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溫芳儀建議,投資者在進行財務規劃時,應該將全球脈動變化作為考量的重點,並以E、S、G並重的策略進行長期投資布局。
亞洲治理協會(ACGA)剛公布的2020年亞洲公司治理評鑑結果來了!咱們台灣這次排名可真是威風,竟然是亞洲第四名,只排在澳洲、香港跟新加坡後面,是歷年來最棒的成绩啦!富邦投信的專家們也點名說,公司治理真的很重要,不僅關係到董事結構、股東權益,還涉及到營運決策跟資訊透明度,這些可是影響財務表現的大關鍵。所以啊,要是能把ESG這些元素加入投資策略裡,對於投資組合的長期表現肯定有加分效果。 富邦公司治理ETF經理人溫芳儀說,他們和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 Institute)跟聯合國支持的責任投資原則組織(PRI)合作,進行了一項關於ESG的調查。結果呢,2019年就首次公布了。調查發現,亞太地區的339位受訪者中,有64%的人認為公司治理(G)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其次是社會責任(S)和環境保護(E)。 來到2022年的預測,G面向的比重升到了71%,還是排在第一位,而E面向則是59%,超越了S面向的55%,上升到了第二位,這增加幅度真的驚人啊!這個結果顯示,E、S、G這三個方向已經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選項了,對ESG的關注也從以公司治理為主轉向了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 所以啊,我們投資人朋友們在規劃財務時,真的要考慮到全球脈動的變化,以E、S、G三方面作為長期投資的布局。這樣,我們才能在投資路上走得更穩、更遠呢!
台灣ETF市場近期將迎來一波新產品潮,由於金管會鬆綁了ETF受益人分散規定,許多基金公司紛紛規劃新募集產品,以抓緊市場商機。根據統計,目前已有八檔ETF等待核准或生效,其中多數是具有配息機制的收益型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打造現金流的新選擇。 隨著ETF市場的發展,投信投顧公會也統計了預備啟動募集的產品類型,其中股息型和債券ETF送件最為踴躍。此外,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主題的ETF也持續熱絡,預期將有首檔ESG、低碳主題債券ETF及投資香港股市的高配息ETF上市。 去年金管會實施ETF受益人分散規定後,對台灣ETF市場發展產生了顯著影響。今年發行面積的縮小尤其明顯,僅有11檔新ETF掛牌,大幅低於去年的69檔,加上14檔ETF下市櫃,甚至出現近年來首見的「負成長」。 ETF發行面積的縮小與兩大原因有關。一是能夠完全滿足受益人分散的基金公司有限,據悉超過八成的發行投信都無法達標;二是小規模產品不能再依靠法人提供流動性,因此加速清算。這對大投信和中小投信都造成了壓力。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表示,公會提出了四個鬆綁建議,並感謝主管機關對投信業發展難處的體恤。他指出,股票型ETF在鬆綁後能獨立審視,預期將成為發行主流。他也強調,台股投資熱絡,鼓勵業界多發台股ETF。 根據統計,在鬆綁前夕,已有國泰、群益等投信申請新產品,新加入的永豐和中國信託投信也送件。其中,群益及永豐可能發行台股ESG配息產品,國泰和中信推出ESG債券ETF,永豐還規劃美中科技股產品,中信同步申請低碳債及恒生中國高股息ETF。 值得注意的是,ESG ETF已有元大、富邦、國泰掛牌台股產品,加上潛在發行的股債標的,未來估計有六家投信都有ESG產品。至於股息產品,除了台股和美特別股外,還將出現以高股息著稱的港股ETF。
【台北訊】近期台灣ETF市場風雲變幻,隨著金管會對ETF受益人分散規定鬆綁,各投信公司紛紛展開新產品規劃,尋找市場商機。根據最新統計,目前已有八檔ETF送件等待核准或生效,其中多數是配息機制的收益型產品,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打造現金流的選擇。 在這波ETF新產品潮中,不僅有傳統的股息型和債券ETF,還有與ESG(環保、社會及公司治理)相關的產品。其中,首檔ESG、低碳主題債券ETF及投資香港股市的高配息ETF都備受關注。這些新產品的推出,預期將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金管會推出的ETF受益人分散規定對市場造成衝擊,今年新ETF掛牌數量大幅減少,僅11檔,遠低於去年的69檔,甚至出現近年來首次的「負成長」。這主要因為能夠滿足受益人分散要求的基金公司有限,以及小規模產品難以找到法人提供流動性。 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提出四點鬆綁建議,並感謝主管機關對投信業發展難處的關注。他指出,隨著規定鬆綁,預期股票型ETF將成為發行主流,並鼓勵業界多發台股ETF。 在這波ETF新產品申請潮中,富邦投信、國泰投信、群益投信等重量級投信公司都紛紛出手。富邦投信已掛牌台股ESG產品,並計劃推出更多新產品;國泰投信則將推出ESG債券ETF;群益投信則可能發行台股ESG配息產品。此外,永豐和中信投信也積極申請各種ETF產品,包括美中科技股、低碳債及恒生中國高股息ETF等。 總結來說,隨著ETF市場的發展,台灣投信公司正積極規劃各種新產品,以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的投資需求。未來,ESG、高股息等主題ETF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台灣金融龍頭富邦金控自2002年起便積極推動永續發展,成為金融業的永續推手。面對當前氣候危機,富邦金控不僅支持再生能源,還在投資和保險方面展現對環境和社會的承諾。以下是富邦金控在永續發展方面的具體行動: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強調,企業長久經營與美好世界同行的重要性,並希望透過資金鏈和供應鏈的影響力,為台灣的環境和社會永續發展注入正能量。
在支持再生能源方面,富邦金控不遺餘力。蔡明興透露,台灣所有的離岸風力發電廠都得到了富邦金控的支持。富邦產險作為國內最大的綠能保險業者,承保金額達10億元,幫助再生能源業者在建造過程中降低風險。台北富邦銀行在離岸風電的授信金額達165億元,市占率28%,位居台資銀行之首。
在投資方面,富邦金控積極擴大低碳投資,截至今年6月,投資部位達1.45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富邦投信今年8月發行的台灣永續高股息基金,短短一個月資產規模成長13.95%,帶動市場責任投資風氣。富邦證券也積極協助再生能源業者籌措營運資金,並輔導台灣唯一離岸風電機葉片製造商「天力離岸風電」於10月興櫃掛牌。
富邦金控重視每一塊投入的資金,主動遵循國際責任投資原則,制定「責任投資管理」政策,並增設「敏感性產業指標」,對於可能影響環境和社會的產業類別,投資前進行嚴謹評估。
此外,富邦金控還推動永續供應鏈管理,透過CSR調查、實地訪查及舉辦供應商大會,促使供應商重視永續經營。今年更成立CSR線上教育訓練平台,與中小型企業共創永續生態圈。
富邦金控以「當責永續」為理念,推動永續世界,從自身出發,串連合作夥伴,將永續影響力最大化,散播正向的力量,實踐共好社會。
【台灣金融新聞】近期,台灣證交所公布了10月份小資族最愛的投資產品,結果顯示,由券商承作的定期定額業務,加上10月新規零股交易的上路,讓小資族加速將資金投入這一領域。其中,台積電(2330)以373個交易戶數穩坐第一名寶座,而ETF方面,則是元大台灣50(0050)和元大高股息(0056)分別以757個和753個交易戶數獲得冠軍。自2017年開辦定期定額業務以來,總規模已達17.81億元,創下三年來新高。而元大投信和富邦投信在ETF市場上的表現亮眼,分別佔據了前三名的三個席位。
台灣金融龍頭富邦金控自2002年起便積極布局永續發展,不僅是金融業率先成立「公司治理委員會」的創新者,更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大面向上不遺餘力。董事長蔡明興強調,企業要與世界共進退,富邦金控作為金融業的永續推手,希望透過資金和供應鏈的影響力,為台灣的環境和社會帶來正面改變。
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富邦金控堅持支持再生能源,蔡明興透露,「台灣100%離岸風力發電廠都有富邦的支持」。富邦產險作為國內最大的綠能保險業者,承保金額達10億元,台北富邦銀行則在離岸風電授信金額達165億元,市占率28%,位居台資銀行之首。
在投資方面,富邦金控今年6月低碳投資部位達1.45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富邦投信發行的台灣永續高股息基金,短短一個月資產規模成長13.95%,推動責任投資風氣。富邦證券則積極協助再生能源業者籌措資金,並輔導台灣唯一離岸風電機葉片製造商「天力離岸風電」於10月興櫃掛牌。
富邦金控還制定「責任投資管理」政策,增設「敏感性產業指標」,嚴謹評估投資前的環境、社會影響。此外,富邦金控還推動永續供應鏈管理,透過各種活動和講座,與中小型企業共創永續生態圈。
蔡明興強調,金融業的責任愈重,富邦金控更重視每一塊投入的資金。富邦金控將「當責永續」的理念融入企業文化,與合作夥伴共同推動永續世界,實踐共好社會。
台灣股市近期又傳來一則令人興奮的消息!券商承作的定期定額業務,自2017年開辦以來,已經創下了17.81億元的總投資金額,這次更是因為10月盤中零股交易的啟用,預計將吸引更多小資族加入定期定額投資的行列。證交所也公布了10月份小資族最愛的投資品,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首先,讓我們看看股票市場的熱門選擇。毫無懸念,台積電(2330)再次奪得第一名寶座,以373個交易戶數穩坐領先。在ETF標的方面,元大台灣50(0050)以757個交易戶數蟬聯冠軍,而元大高股息(0056)也以753個交易戶數緊追其後。 自從2017年1月16日證券商開始提供定期定額方式投資股票及ETF以來,這項服務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小資族。證交所表示,盤中零股交易的啟用,將增加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業務的操作靈活性,未來規模有望持續成長。 在股票方面,除了台積電之外,玉山金(204個交易戶數)位居第二,第一金、中華電、合庫金、兆豐金也都在100個以上,中信金、鴻海、華南金及台泥則分別位居第7至第10名。不過,從這些數字中我們可以看見,小資族們對「存股」概念和金融股的興趣相當濃厚。 轉移到ETF市場,元大投信的ETF產品顯然更受投資人青睞。0050和0056這兩檔ETF的交易戶數都衝破750,顯示投資者對這兩檔ETF的「情有獨鍾」。而元大臺灣ESG永續、國泰中國A50、富邦公司治理等ETF也名列前茅。 值得注意的是,元大投信在這10檔ETF中獨占3檔,而富邦投信也發行了3檔ETF,分別是富邦公司治理、富邦永續高股息、富邦美國特別股等。這些數據顯示,富邦投信在ETF市場上也是一個重要的競爭者。 總結來說,台灣股市的定期定額投資市場正逐漸成熟,吸引了更多小資族參與。而富邦投信等知名投信公司也透過多樣化的產品,滿足投資者的不同需求。
富邦投信再創金融新猷!在新冠肺炎疫情對投資市場帶來衝擊的背景下,富邦人壽巧妙地結合富邦投信的三大核心優勢,推出全新產品「富多利全權委託帳戶」,為投資者打造一個掌握投資潛力的平台,讓疫後的投資之路更加穩健給力。 隨著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投資的穩定性逐漸成為長期投資的趨勢,富邦投信看準這股趨勢,將ESG投資融入產品中,讓投資者不僅能發揮社會責任,還能獲得較佳的投資報酬率,降低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 為了讓更多民眾能夠透過專業管理累積退休金,富邦人壽、富邦投信與台北富邦銀行攜手合作,推出「優利人生」類全委保單,與富邦投信的「富多利月提解全權委託投資帳戶」相連結。這款產品具有四大亮點:一次躉繳、兩份收益、三項優點和四大掌握策略。 「優利人生」最低保費門檻只需30萬元,提供壽險平台和年金平台兩種投資選擇,適合不同年齡層的投資者。產品除了每月穩定撥回資產外,還會在保單周年日提供加值給付,創造退休後的穩定收入。 在投資策略上,富邦投信採取「追潛力+固收益+優信評+控波動」的多元策略,讓投資者能夠在市場波動中穩定獲益。在後疫情時代,富邦投信也前瞻性地規劃了未來的投資方向,包括ESG永續企業、高息優質信用評級債券等,為投資者提供全面的專業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