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投信公司新聞
基富通總經理王浩宇表示,存教育金跟存退休金一樣,都要及早準備,避免在需要的時候才發現不夠,因此,基富通自去年起在「好好退休準備平台」架構下,推出「好好長大」活動,鼓勵父母善用好好退休專案基金,有專家篩選把關、終身0手續費、低經理費的好處,自主儲備退休金和子女教育金。
王浩宇指出,孩子雖然沒有固定的收入,但學齡前領到的育兒補助、長輩給的紅包或獎助學金等,如透過妥善有紀律的方式投資,藉由時間創造的複利優勢,也能累積出一筆不小的教育基金,
「好好長大」活動今年邁入第二年,推廣策略更加活潑,除了已在北、中、南各地舉辦親子理財講座外,集保結算所、基富通以及安聯投信、百達投顧、保德信投信、施羅德投信、群益投信與摩根投信六大基金公司,將於11月9日星期六晚上6點在兒童新樂園舉辦「好好長大-大手牽小手.感恩璀璨星光夜」主題日活動。
活動當晚將安排基富通吉祥物小雞迎賓、理財教育益智闖關、泡泡哥哥互動唱跳、小丑先生趣味魔術、氣球姊姊手摺造型氣球、3D露天電影欣賞、華麗煙火秀,還有20多項遊樂設施不限次數免費暢玩。為控管人潮、活動採預先報名參加,有興趣的爸媽都可以免費報名,報名網址:www.kidsfundrich.com.tw。
聯準會降息在即,摩根投信:股債多頭行情可期
**市場預期聯準會溫和降息,有利股債多頭行情**
在市場殷切期盼下,美國聯準會本周將宣布利率決策。法人預期聯準會將溫和降息,有助於提振股債多頭行情。
**美股表現受觀望情緒影響,美國經濟仍有望軟著陸**
摩根投信指出,近期美股受觀望氣氛影響,出現波動,但美國經濟基本面仍穩健,有望實現軟著陸。雖然美國非農新增就業人數低於預期,但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上修,ISM服務業指數連續兩個月上升,顯示景氣仍有支撐。
**降息有利金融、消費與公用事業股**
施羅德美國大型股基金產品經理林良軍表示,聯準會降息將支持消費支出、降低企業成本,並促進貸款需求,有利於金融、消費與公用事業等利率敏感產業。醫療保健股也因提供高股息,被視為債券替代品,近期表現亮眼。
**歷史數據顯示,聯準會降息期間債券表現優於股市,軟著陸時股市表現更好**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在聯準會降息期間,美國債券指數平均上漲16.3%,優於標普500指數的2.3%漲幅。不過,若聯準會在美國經濟軟著陸時降息,標普500指數平均上漲19.3%,高於債券指數的13.5%。
**摩根投信建議股債多重資產配置,追求長期投資報酬**
摩根投信認為,聯準會此次降息應屬於預防性措施,股債市場均可受益。隨著全球主要央行陸續進入降息循環,債券殖利率仍有下行空間。摩根投信建議投資人採取股債多重資產配置策略,在管控波動下追求長期投資報酬潛力。
摩根投信指出,短線觀望氣氛影響美股表現,但美國經濟表現持穩,有望軟著陸。儘管美國最新失業率降至4.2%,但美國8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達14.2萬人,低於市場預期,加上聯準會即將開會,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美股最近震盪幅度較大。
雖然美國非農新增就業人數低於預期,但摩根投信表示,美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終值上修至3%, ISM服務業指數由7月51.4上升至8月的51.5,高於市場預期且連兩個月上升,景氣仍有望持穩維持軟著陸。
施羅德美國大型股基金產品經理林良軍表示,美股多頭漲勢範圍正在擴大,市場資金流向和產業出現輪動。通膨減緩,聯準會即將降息,支撐價值股上漲。降息有助支持消費支出和降低企業成本,並促進貸款需求,進而有利於金融股。
施羅德投資總經團隊預估,聯準會年底前可望降息2碼(即0.5個百分點)。林良軍分析,降息有利於利率敏感產業,如公用事業、房地產和消費產業。醫療保健股等產業能提供高股息,被視為債券替代品,最近表現也較佳。
彭博資訊統計,40年以來,在聯準會降息期間,美國債券指數(50%彭博美國企業債券指數+50%彭博美國政府債券指數)平均上漲16.3%,打敗同期間美股S&P 500指數平均的2.3%漲幅。
不過,如果聯準會在美國經濟軟著陸時降息,則S&P 500指數平均上漲19.3%,打敗美債指數的13.5%。摩根投信認為,這次聯準會應該是預防性降息,股債市都可望受惠。
在全球主要央行可望逐漸邁入降息循環周期,整體債市殖利率仍具下行機會。摩根投信觀察,下半年以來,股債逐漸回復到負相關性,投資人可採股債多重資產配置,在管控波動下追求長期投資報酬潛力。
摩根投信看好美股優質大型股,美國經濟有望軟著陸
近期美股大幅震盪,反映投資人對美國經濟前景的疑慮。摩根投信指出,儘管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低於預期,但美國經濟表現持穩,有望軟著陸。
摩根投信表示,美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終值上修至3%,ISM服務業指數也連續兩個月上升,顯示美國經濟仍有望維持穩定。儘管美國通膨仍處於高檔,但已開始降溫,有利美國聯準會(Fed)降息。
施羅德美國大型股基金產品經理林良軍表示,Fed預計將於下周開始降息,有助於緩解企業成本壓力和不確定性。他預估,Fed今年底前可降息2碼,支撐美國經濟軟著陸。
林良軍指出,美股第2季財報結果強勁,且漲勢擴散到非科技股。美國優質大型龍頭股具有抗風險能力,建議投資人在大選前逢低布局,以掌握年底傳統股市旺季行情和降息利多。
林良軍提醒投資人,未來可關注後續就業數據、Fed降息步伐、科技股走勢和VIX指數變化,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摩根投信指出,短線觀望氣氛影響美股表現,但美國經濟表現持穩,有望軟著陸。儘管美國最新失業率降至4.2%,但美國8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達14.2萬人,低於市場預期,加上Fed即將開會,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美股最近震盪幅度較大。
雖然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低於預期,但摩根投信表示,美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終值上修至3%,ISM服務業指數由7月的51.4上升至8月的51.5,高於市場預期且連兩個月上升,景氣仍有望持穩維持軟著陸。
施羅德美國大型股基金產品經理林良軍指出,美國通膨成本高,加上總統大選產生不確定性,讓部分企業延後資本支出及聘雇計畫。不過,在Fed下周開始降息後,情況應該會改善。當美國首次降息後,若沒有出現經濟衰退反應,則股市通常會上漲。
林良軍表示,歷史經驗顯示,Fed透過降息採取寬鬆政策,通常能支撐並改善ISM製造業指數,貨幣政策的滯後效應為六到九個月。施羅德投資總經團隊預估,Fed在今年底前可望降息2碼(即0.5個百分點),因為當前經濟基本面堅實,成長及勞動市場指標符合軟著陸,如果降息過快,可能在明年造成二次通膨。
林良軍分析,美股第2季財報結果超乎預期強勁,且漲勢也擴散到非科技股。離美國大選不到兩個月,市場的變數仍多,但美國優質大型龍頭股更能因應不確定的環境。他建議投資人,在大選前可逢低布局美國優質大型龍頭股,以掌握年底傳統股市旺季行情及降息利多。
林良軍也提醒投資人,未來可觀察四大重點指標,也就是後續就業數據和製造業是否改善、Fed是溫和漸進降息或加速降息、科技股利是否空鈍化並有築底跡象、大選前VIX指數是否自高點回落。
**摩根投信新基金受熱捧 睽違8年再推IPO** 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以「堅持做對的事,做好的事」的經營理念,讓摩根時隔8年半後推出的新基金IPO,首日便募集破百億元,其中新台幣級別百億額度更被一掃而空。 唐德瑜強調,摩根追求的目標並非規模最大,而是做到最好。因此,摩根投信持續觀察台灣投資人偏好,運用集團資源和強項,滿足投資人需求。 **集結資源 滿足需求** 回應金管會推動外商資產管理公司深耕台灣市場的政策,摩根投信斥資兩年時間打造一支符合台灣投資人需求的投資團隊。自今年2月起,兩檔台股基金微調投資策略後,績效明顯提升。 此外,8月中旬募集的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也是台灣團隊歷經兩年研發的成果,不僅是摩根全球平台首發策略,也是集團首度在台灣推出的此類基金。 **堅持做到最好** 唐德瑜表示,摩根投信願意花費兩年時間打磨一檔新基金,是因為金融市場變化多端,投資難度增加,而資產管理領域競爭也日趨激烈。 唐德瑜強調,資產管理公司最重要的責任是為投資人創造最大的α(超額回報)。摩根大通集團對美國投資市場的深入了解,以及旗下資產管理公司在美國式產品的優異表現,為摩根投信推出新基金提供了強大的後盾。 根據摩根投信委託Yahoo進行的調查,高達27.4%的受訪國人認為美國是最適合長期投資的市場。針對台灣投資人需求,摩根投信推出首檔純美國多重資產基金,成功引爆話題。 對於是否會跨足台灣ETF市場,唐德瑜表示,摩根投信一旦切入,將會推出主動式ETF。摩根投信在國外主動式ETF市場表現出色,在歐洲和美國均居市場領先地位,但對於台灣ETF市場的進軍時機,摩根投信仍持審慎態度,將在適當時機推出獨具特色的產品。
唐德瑜強調,摩根追求的向來都是做到最好,並不是做到最大;因而持續觀察台灣投資人偏好,思考如何集結集團資源和強項,滿足投資人需求。
集結資源 滿足顧客
金管會一直希望推動外商資產管理公司深耕台灣市場,而不只是在台灣賣國外引進的基金。然而多年來,僅少數外商投資公司推出台灣團隊研發的產品。
為與其他公司產品有所區隔,唐德瑜花兩年時間將摩根的投資團隊組成符合台灣投資人需求的艦隊,今年2月起挑選兩檔台股基金將投資策略微做修正,調整以來績效也出現明顯提升。
不僅於此,8月中旬募集的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的投資策略也是台灣團隊歷經兩年時間的精心之作,從一開始提出新點子(投資策略)、克服台美時差與總部各委員會溝通、經過不同環境周期測試、再到風控、回到台灣法規如何操作,才催生出這次推出的美國多重資產策略,不僅是整個摩根全球平台首發策略,據此策略架構在台灣募集的新基金也是集團首發。
願意花兩年時間磨出一檔新基金,唐德瑜提出背後的思維,一方面考慮到過去幾年來金融市場變化多端,雖然產品愈來愈多元,但投資難度也明顯增加。
另一方面,資產管理領域競爭愈來愈激烈,不過,一如摩根大通集團總裁戴蒙(Jamie Dimon)所言,摩根要做最好的,未必做最大的,因為追求的是做到「最好」,才能花兩年的努力與整合,設計出滿足台灣投資人對收益愈來愈嚴格需求的基金商品。
「資產管理公司核心中的核心的核心,是為投資人做到最好的alpha(超額回報)。」唐德瑜以三層核心強調,把投資策略做到最好,是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最重要的責任。
摩根大通對美國投資市場熟悉度高,旗下資產管理公司特別擅長做美國式產品,以台灣投資人持有最多的境外股票型基金來看,摩根有三檔入榜,且全為美國系列基金,包括摩根美國科技、摩根美國企業成長、摩根美國智選,同時在非投資等級債表現也相當優異。
美國商品 引爆話題
儘管對集團資源相當有自信,但在推出新品前,摩根團隊為瞭解投資人的需求,還是慎重委託Yahoo進行一份調查「今年是美國大選年,你會想投資美國市場嗎?」
結果顯示高達27.4%受訪國人認為美國是最適合長期投資的市場,領先各市場;對美國市場有興趣的投資人,有20.5%會選美債、17.2%會選美股,同時有32.7%特別注重資產增值、32.9%注重穩健配息。
有了這份調查,摩根更篤定要針對台灣人需求設計出摩根集團第一檔純美國多重資產基金。
推出首檔純美國多重資產基金成功引爆話題,摩根資產管理是否趁勝追擊再跨足ETF業務也受到關注。唐德瑜明確表態,一旦切入台灣ETF市場,就是做主動式ETF。
唐德瑜說,摩根對台灣這幾年ETF發展很清楚,因不管在規模、受益人數、法人早期投入等多元組成的結構,讓市場看起來很健康,量體超越香港、新加坡,是摩根不會忽略的市場;再者,摩根在國外主動式ETF市場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在歐洲具有三至四成市占率,為市場第一大,在美國同樣居第一、第二名之譜,只是對於台灣ETF市場「看得比較遠一點」,「我們思考的是什麼時候加入、如何加入」。
雖然外界目前對摩根切入ETF的進度尚難確定,但以唐德瑜堅持「做好的事」策略來看,或許不見得一定搶在第一棒,但推出時也勢必有獨到之處。
**摩根投信等旗艦基金 進駐純網銀零手續費**
**存戶受惠:投資成本減輕** 台北訊,純網銀積極搶攻金融市場,純網銀連線銀行近期宣佈,攜手摩根投信、安聯投信等大型投信推出「真的零手續費」基金銷售服務。這是繼樂天國際銀行、將來銀行後,第三家推出基金銷售業務的純網銀。 連線銀行表示,投資人透過其平台申購基金,可享有申購、信託管理和轉換等全方位手續費全免優惠,相較於傳統銀行或網路券商動輒收取3%申購手續費和0.2%信託管理費,投資人若投資100萬元、持有三年後贖回,可省下3.6萬元手續費。 除了連線銀行外,樂天國際銀行則與基金平台基富通合作,提供「一鍵開戶」服務,投資人可於基富通App中連結樂天銀行帳號,享受零手續費優惠。將來銀行則攜手十家投信業者,提供國人熟悉的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基金等多樣化基金商品,同樣主打手續費、信管費全免。 業者指出,純網銀的出現,不僅為投資人提供更便利、低成本的理財管道,也讓傳統銀行面臨競爭壓力。未來,隨著純網銀取得更多的金融執照,其業務範圍將更加多元,消費者可選擇的金融服務也將更加豐富。繼樂天銀及將來銀開賣基金後,連線銀今年6月宣布開賣基金,26 日進一步宣布,主打沒有限制條件真的零手續費,就能買到近期摩根 投信、安聯投信分別最新募集且各大銀行熱賣的多重資產旗艦基金, 且在連線銀申購、信託管理、轉換手續費全部0手續費。
連線銀喊話市場最優惠、無須再比價,以坊間其他通路為例,針對 基金收取申購手續費3%、信託管理年費0.2%為例,若投資人投資1 00萬元、持有三年後贖回,將產生3.6萬元的申購手續費及信託管理 費。
反之投資人若在連線銀申購,減免費用都可投入基金投資,為投資 人減少投資成本。連線銀指出,24小時皆可線上辦理開立銀行帳戶及 信託帳戶,不必跑銀行、下單不必等理專,相當適合自主投資的族群 。
樂天銀行則是轉介給基富通,並非自行開賣基金,而是在去年合作 推出「一鍵開戶」服務,不用填寫繁複基本資料,最快5分鐘內完成 基金帳戶申請,初期也推出基富通定期定額終身、單筆0手續費的6個 月限時VIP資格。今年「一鍵開戶」再進化,投資人可於基富通App中 連結至樂天銀開立新戶,或綁定該行帳號為扣款帳戶,實現雙向互通 的普惠金融服務。
純網銀首家開賣基金為將來銀,同樣喊出至公告截止日前,手續費 、信管費終身0元,攜手十家投信業者,目標今年達到導入萬人成為 財管用戶,未來第二季若取得外匯執照,也規劃上架外幣計價的基金 等。
目前將來銀銷售基金包括國人熟知的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元大台 灣高股息基金等,都在首波上架商品中,也提供熱門的高股息、印度 、日本、多重資產等系列基金商品。未來將來銀若順利取得外匯執照 ,也可望開賣境外基金。
**摩根投信看美股:波動加劇,多重資產配置為首選**
隨著美國聯準會降息步步逼近,美股自下半年以來震盪加劇,投資人情緒喜憂參半。全球投資管理領導者摩根投信指出,標普500指數近期下跌2%,產業表現分歧,能源、通訊科技和非必須消費等產業跌幅較深,但公用事業、房地產、REITs等類股卻逆勢上漲。
摩根投信預期,在美國降息和總統大選選情膠著等因素影響下,美股波動將持續。建議投資人採用股、債、REITs兼具的多重資產配置策略,分散風險,掌握投資機會。
近期,摩根投信推出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涵蓋美國股票、企業債、REITs及實質資產股票,多元分散的特性受到投資人關注。基金經理人楊若萱表示,美股近期受到通膨、就業和經濟動能等因素困擾,但通常這種狀況只是暫時的,不同產業在不同經濟周期中勝出。
楊若萱指出,儘管近期美國就業數據疲軟,但投資團隊預期經濟將軟著陸。標普500指數科技七雄下半年獲利仍有雙位數增長可能,而493家其他企業預期第四季獲利增長率將跳升至15%,吸引資金輪動。
楊若萱建議,下半年投資美股應重視資產配置。面對預期持續波動,建議投資人同時布局美股、美國企業債,以及抗跌的REITs和基礎建設股票等多重資產,把握美國成長和收益機會。
近期摩根投信正在募集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因為投資標的涵蓋美國股票、美國企業債,和REITs及實質資產股票,多元分散的特色遇上近期美股的震盪,自然成為投資人詢問的焦點,未來也會視投資人需求和市場狀況考慮申請追加額度;目前該檔基金有新台幣、美元和人民幣3種級別,投資人可選擇以手上現有貨幣交由摩根台灣與美國投資團隊投資美國多元資產。
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楊若萱表示,近期美股深受通膨、就業和經濟動能減弱等因素困擾,不過,這種困擾通常是短暫的,因為不同的經濟周期就有不同產業勝出;當經濟成長動能較強勁時,科技和非必須消費容易吸引資金目光;但若遇到經濟衰退疑慮出現時,有剛性需求支撐的公用事業、基礎建設、金融、醫療保健、REITs等,這些類股的抗震體質就成為投資人偏愛的特色。
楊若萱指出,儘管近期美國就業市場數據偏弱,但目前投資團隊預期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機會比較大;再者,從標普500指數的企業獲利來看,科技七雄今年下半年仍有雙位數增長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其餘493家企業第四季預期獲利增長率將大幅跳升到15%(第三季為2%),重新吸引市場目光激勵資金輪動。
楊若萱認為,下半年投資美股的確面臨不少變數,包括聯準會降息幅度、美國總統大選兩黨民調膠著、就業數據是否健康等;對投資人來說,與其猜測美股漲跌幅,不如做好資產配置,著眼年底前,美股可能持續波動,建議投資人投資美國時宜選擇同時布局美股、美國企業債,及抗跌的REITs和基礎建設股票等多重資產的產品,以掌握美國成長和收益的機會。
據CMoney統計,去年7月以來,僅有三檔主動式基金成立規模破百 億元,包括去年7月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成立規模達199.45億 元;去年9月統一台灣高息優選基金,成立規模101.81億元;及今年 5月復華台灣科技高股息基金,成立規模109.33億元。
摩根投信時隔八年開募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12日開募 ,據悉短短三天已募破百億元,成為近一年多來第四檔募破百億元的 主動式基金,吸金力遠超多檔多重資產型基金,顯示當前市場震盪, 加上美國降息在即,投資人不只投資股票,也想同時持有債券等其他 資產,強化下檔風險。
上半年多重資產新基金陸續問世,但在股市強漲與債市吸金下,市 場魅力不若股債ETF基金,新基金募集多不到30億元。隨著股市漲多 震盪整理,第二季多重資產基金募集數量逐漸增多,尤其在7月台股 史上最強股災後,投資人風險意識增強。
再加上美國降息趨勢明確,想投資股市又兼顧債市的多重資產基金 開始受到青睞,且在美元保單解約潮下,美元投資標的成為資金去化 管道之一,造就摩根投信這檔多重資產基金快速募得資金。
今年來多檔多重資產型基金募集,包括兆豐收益增長多重資產基金 、永豐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滙豐超核心多重資產基金 等,加上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成為主動式基金市場最 夯的類型,隨美國啟動降息,預期未來新基金募集將會密集看到「債 券」或「多重資產」等關鍵字。
摩根新推出多重資產基金募集開紅盤,主要是訴求「4:4:2」資 產配置,4成股票、4成美國企業債及2成美國實質資產股票,債券中 約65%會投資在非投資等級公司債、35%則是投資級公司債,以兼顧 跟漲景氣與對抗波動的雙重效果。
摩根投信瞄準主打「摩根特色」主動式ETF 台灣市場蓄勢待發
隨著主動式ETF預計2025年起跑,國內外投信業者積極備戰,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表示,摩根在海外擁有豐富的主動式ETF經驗,有意搶進台灣市場,希望首檔產品就能打出「摩根特色」,讓投資人提起主動式ETF就聯想到摩根。
證券期貨局調查顯示,17家發行過ETF的國內外投信業者均有意願推出主動式ETF,估計明年將如雨後春筍般送審。復華、群益等主打主動式台股基金的投信業者對開放樂觀其成,統一、國泰等發行被動式ETF領先的投信業者也積極備戰。
唐德瑜透露,摩根首檔主動式ETF會發行台股或其他資產類型仍在研究中,但希望首檔就能打出名號。第一金投信指出,主動式ETF的設計和市場景氣循環將影響其成敗,例如搭上AI熱潮就能帶動科技ETF成長,台灣投資人偏好配息則推升高股息ETF規模屢創新高。
投信業者預期,主動式ETF將為台灣ETF市場帶來新一波投資話題,並與國際市場接軌。然而,透過券商交易的主動式ETF也將對銀行財管業務造成衝擊,銀行預計將轉型,降低投資門檻並強化智能理財以應對。
證期局亦已調查過17家發行過ETF的國內及外商投信業者,都對在 台推出主動式ETF有「興趣」,推估明年將會如雨後春筍,各投信競 相送審主動式ETF。
多家投信都已經表示「準備好了」,就等金管會鳴槍起跑,在主動 式台股基金長期耕耘的復華與群益投信對此開放表示「樂觀其成」; 被動式ETF前幾大的統一及國泰投信亦對發行主動式ETF有高度意願; 外商投信如保德信、安聯等其國外母公司都有發行主動式ETF的經驗 ,在固定收益市場亦有較豐富資源,有可能在台灣發行主動式ETF上 搶頭香。
在台還未發行過ETF的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表示,摩根在海外有 豐富的主動式ETF經驗,確實會想在台灣發行主動式ETF,但首檔會發 台股還是其他資產類型,仍在研究,希望首檔就打出名號,要有「摩 根特色」,讓投資人談起主動式ETF就想到摩根。
第一金投信指出,開放主動式與多重資產ETF對投信業而言,是可 發揮金融創新的新型態投資工具,以過去兩、三年台灣被動式ETF的 成長動能,及海外主動式ETF的發展情形來看,產品設計的機制與市 場景氣循環等,將是影響主動式與多重資產ETF能否成功的關鍵,如 搭上AI熱潮,可帶動科技ETF成長,台灣投資人偏好配息,就推升高 股息ETF規模頻創新高,降息前夕,債券ETF即頻頻追募。
投信業者認為,主動式ETF可望帶來新一波投資話題,進一步壯大 台灣ETF市場及與國際接軌,都願積極參與此市場的發展。
主動式ETF透過券商交易,勢必衝擊銀行的財管業務,公股銀主管 評估,對銀行銷售基金的申購手續費、信託保管費,一定有「強烈衝 擊」,但銀行也會積極轉型,針對年輕、積極族群,考慮降低投資門 檻、強化智能理財等來因應。
**摩根投信重磅推出美國多重資產基金,滿足台灣投資人需求**
暌違8年半,摩根投信再次推出新基金「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表示,此基金以台灣投資人需求出發,結合集團資源打造出專屬美國市場的多重資產型基金。
唐德瑜觀察,台灣投資人對於新投資商品需求較高,追求收益意願也相對強。因此,摩根耗時2年,整合全球資源,從投資策略提出、溝通討論到風險管理等細節,打造出符合台灣投資人需求的投資組合。
此多重資產策略鎖定美國三大資產:美國品質成長股票、美國企業債和美國REITs等實質資產股票。投資組合中,美國品質成長股票和美國企業債各約佔40%,美國REITs等實質資產股票約佔20%。
此外,該基金透過個股掩護性買權機制增加收益機會。基金經理人將運用摩根集團對美國投資市場的優勢,網羅股票、債券和另類資產,目標是長期滿足投資人對收益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是摩根資產管理集團全球首發策略,台灣成為此策略的募集首發市場。唐德瑜表示,這顯示摩根集團對台灣市場的重視。
根據Yahoo! Y民調,27%台灣人認為美國是最適合長期投資的市場,而對美國市場有興趣的投資人中,有20.5%會選擇美債、17.2%會選擇美股。此民調結果顯示,摩根投信推出美國多重資產基金符合投資人需求。
**摩根投信打造頂級投資策略 助投資人掌握美國成長機會**
**台北訊** 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表示,資產管理公司的核心任務就是為投資人提供最佳的超額回報。過去兩年,摩根投信不僅強化與全球團隊的溝通,打造集團首檔專注美國的多重資產基金,其他團隊也持續精進投資策略。 例如,台股投資團隊自去年下半年調整兩檔台股基金的運作彈性,有效提升投資組合報酬。摩根去年在台灣推出數位級別基金,透過定期定額投資方式,開放給摩根Direct投資平台上的投資人。此舉帶動摩根成為集團焦點,上架基金數量迅速從5檔增至10檔,涵蓋台灣、全球、科技和創新成長等多元標的。 由於數位級別基金的經理費較低,與其他級別產品相比,每年最多可省1.25%,目前已有超過7,000名受益人定期定額投資,預計今年底可望突破萬人。 此次推出的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正是發揮摩根主動管理核心能力的具體表現。唐德瑜強調,摩根看到投資人對美國成長的期待,因此運用集團優勢,設計出以新台幣計價的優質產品,幫助投資人掌握美國股票、債券、REITs和實質資產股票等投資成長機會。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說,摩根投信是美國最大的金融集團摩根大通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這次新的投資策略是希望能夠推出讓投資人長長久久持有的投資商品,而不是追求一時的熱度,新基金從台灣投資人的原生需求出發、結合了集團內最堅強的團隊,打造出這一檔純美國多重資產型基金,並以台灣作為募集首發地。相對於承接國外的投資策略,或直接引進境外基金在台銷售,唐德瑜選擇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整合全球資源
滿足台灣投資需求
唐德瑜觀察,台灣投資人對於新投資商品的興趣相對較高,且追求收益的意願也相對較強,因此,為了希望能夠滿足台灣多數投資人的需求,公司從內部一開始提出新點子(投資策略)、克服台美時差與總部各委員會討論溝通、經過不同環境周期測試、再到風險管理等細節,還要尋求最適合的投資團隊組成符合台灣多數投資人需求的艦隊,前前後後歷經二年的努力,方才催生出此一純粹的美國多重資產策略。
多重收益策略
鎖定美國三大資產
這個純美國多重資產策略是摩根資產管理集團在全球的首發策略,而集團對台灣市場非常重視,特別決定以台灣作為這個新投資策略的募集首發市場。
唐德瑜表示,摩根大通集團對美國投資市場熟悉度具有相當優勢,旗下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美國市場之產品相當多元,「摩根有關美國的股票、債券等投資策略都已經有口碑,現在組成美國多重資產策略自然比較事半功倍。」
儘管已有紮實基礎,摩根在推出新基金前,為瞭解投資人的需求,還是慎重委託Yahoo!進行Y民調,結果顯示結果顯示高達27%受訪國人認為美國是最適合長期投資的市場,領先各市場;而對美國市場有興趣的投資人中,有20.5%會選美債、17.2%會選美股,同時有32.7%特別注重資產增值、32.9%注重穩健配息(Yahoo!Y民調,2024年3月15日至22日進行調查,樣本數7萬8,940份問卷)。
唐德瑜指出,承襲集團的資源與投資實力,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型基金,投資組合將有約40%美國品質成長股票,加上約40%美國企業債,以及約20%是美國REITs等實質資產股票;不僅是多重資產基金,同時透過個股掩護性買權機制來增加收益的機會,在充滿投資機會的美國市場,網羅股票、債券、另類資產,長期目標是希望儘量持續地滿足投資人對收益的需求。
過去二年,摩根投信不僅忙著與國內外各團隊溝通,打造集團內第一檔專注美國的多重資產基金,這段時間,其他團隊也沒得閒。舉例來說,台股投資團隊從去年下半年起,特別挑選兩檔台股基金微調操作彈性,的確也反映在投資組合的回報上。
同樣地,好的投資策略也可以再運用。摩根去年在台灣推出數位級別基金,開放給摩根Direct投資平台上的投資人,採用定期定額方式投資,這也讓摩根投信成為集團內的焦點,短短一年,上架基金快速從5檔增加到10檔,投資標的從台灣到全球,從科技到創新成長基金。
由於數位級別基金的經理費較低,相較同一基金的其他級別,年省最多1.25%,目前已吸引超過7,000名受益人定期定額,今年底應可望破萬人。
對這次推出的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也是發揮摩根主動式管理的核心能力。
唐德瑜再次強調,就是看到投資人的需求、對美國成長的期待,因而運用摩根強大的集團資源,設計出可以用新台幣計價的重量級產品,幫助投資人掌握美國包括股票、債券、REITs和實質資產股票等投資成長契機。
**摩根投信推出「大美國領先收成基金」 追求成長收益、降低波動**
摩根投信有鑑於投資人對於報酬與風險的嚴格期待,特別推出「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以滿足台灣投資人的三重投資目標:成長、收益、低波動。
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表示,儘管資產管理市場競爭激烈,但摩根始終堅持追求「做到最好」而非「做到最大」。經過兩年的努力,摩根終於推出這款量身打造的投資商品。
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基金經理人楊若萱指出,這款基金不只追求收益,更重要的是透過「美國多重資產」的投資標的與配置策略,滿足投資人對成長、低波動、收益三重目標的需求。
楊若萱解釋,該基金在收益策略上配置約40%美國高品質成長股票,並搭配「掩護性買權」操作,確保股票部位無論市場變化都能創造收益機會。此外,基金也配置約40%美國企業債,採用「非投資等級債」與「投資等級債」相搭配的策略,提升收益穩定度並降低波動。
更特別的是,該基金額外配置約20%美國實質資產股票,包括REITs與基礎建設股票在內。楊若萱表示,實質資產股票的收益來源接近另類資產,與股債關聯度較低,卻能提供穩定的收益基礎,無論經濟情勢如何。
楊若萱指出,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基金對股票、債券、實質資產股票採取約4:4:2的配置比例。根據摩根投資團隊回測,從2000年以來,這種配置策略的年化報酬率可達8.2%,領先傳統股債6:4配置的6.6%和純美股指數的7.4%。
楊若萱強調,這種策略不僅適合即將退休或已退休的民眾,也適合小資族和上班族,從長期投資角度考量,能有效提升投資組合的報酬與風險控管。
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表示,在資產管理領域,競爭愈來愈激烈,但摩根追求的向來都是做到「最好」,並不是做到「最大」。經過兩年的努力與整合,終於推出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以滿足台灣投資人對收益愈來愈嚴格的需求。
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楊若萱指出,摩根推出這檔基金的目的,並不單純只訴求收益,而是要在「美國多重資產」的世界裡,透過優質的投資標的與配置策略,去滿足台灣投資人既要追求成長、也要低波動、更要滿足收益的三重期待。
楊若萱指出,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在收益策略上,配置約40%的比重在「美國高品質成長股票」,並同時搭配「掩護性買權」的操作,打造出一種無論市場變化,這個約莫40%的股票部位,都能替投資人爭取創造收益的機會。此外,這檔基金在「美國企業債」上也配置約40%的部位,採取「非投資等級債」與「投資等級債」互為搭配的策略,替投資組合創造穩定收益與降低波動的功效。
更特別的是,這檔基金對於包含REITs與基礎建設股票在內的「美國實質資產股票」,也額外配置約20%的部位。實質資產股票的收益來源其實更接近「另類資產」,它與傳統股債之間的關聯度雖然較低,但整體收益率卻也相當吸引人;無論景氣與市場好壞,提供一定的收益基礎。
楊若萱指出,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對鎖定的三類資產「股票、債券、實質資產股票」採取約4:4:2的配置比例。根據摩根投資團隊的實際回測,發現從自2000年以來,以4:4:2配置比例投資之相關指數,其年化報酬率可達8.2%,不但領先傳統股債6:4配置指數的6.6%,甚至還領先純美股指數的7.4%。可見從長期投資的角度考量,這種策略不但很適合「準」退休族與退休族,也適合給所有的小資族與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