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投信(公)公司新聞
證期局亦已調查過17家發行過ETF的國內及外商投信業者,都對在 台推出主動式ETF有「興趣」,推估明年將會如雨後春筍,各投信競 相送審主動式ETF。
多家投信都已經表示「準備好了」,就等金管會鳴槍起跑,在主動 式台股基金長期耕耘的復華與群益投信對此開放表示「樂觀其成」; 被動式ETF前幾大的統一及國泰投信亦對發行主動式ETF有高度意願; 外商投信如保德信、安聯等其國外母公司都有發行主動式ETF的經驗 ,在固定收益市場亦有較豐富資源,有可能在台灣發行主動式ETF上 搶頭香。
在台還未發行過ETF的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表示,摩根在海外有 豐富的主動式ETF經驗,確實會想在台灣發行主動式ETF,但首檔會發 台股還是其他資產類型,仍在研究,希望首檔就打出名號,要有「摩 根特色」,讓投資人談起主動式ETF就想到摩根。
第一金投信指出,開放主動式與多重資產ETF對投信業而言,是可 發揮金融創新的新型態投資工具,以過去兩、三年台灣被動式ETF的 成長動能,及海外主動式ETF的發展情形來看,產品設計的機制與市 場景氣循環等,將是影響主動式與多重資產ETF能否成功的關鍵,如 搭上AI熱潮,可帶動科技ETF成長,台灣投資人偏好配息,就推升高 股息ETF規模頻創新高,降息前夕,債券ETF即頻頻追募。
投信業者認為,主動式ETF可望帶來新一波投資話題,進一步壯大 台灣ETF市場及與國際接軌,都願積極參與此市場的發展。
主動式ETF透過券商交易,勢必衝擊銀行的財管業務,公股銀主管 評估,對銀行銷售基金的申購手續費、信託保管費,一定有「強烈衝 擊」,但銀行也會積極轉型,針對年輕、積極族群,考慮降低投資門 檻、強化智能理財等來因應。
**摩根投信重磅推出美國多重資產基金,滿足台灣投資人需求**
暌違8年半,摩根投信再次推出新基金「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表示,此基金以台灣投資人需求出發,結合集團資源打造出專屬美國市場的多重資產型基金。
唐德瑜觀察,台灣投資人對於新投資商品需求較高,追求收益意願也相對強。因此,摩根耗時2年,整合全球資源,從投資策略提出、溝通討論到風險管理等細節,打造出符合台灣投資人需求的投資組合。
此多重資產策略鎖定美國三大資產:美國品質成長股票、美國企業債和美國REITs等實質資產股票。投資組合中,美國品質成長股票和美國企業債各約佔40%,美國REITs等實質資產股票約佔20%。
此外,該基金透過個股掩護性買權機制增加收益機會。基金經理人將運用摩根集團對美國投資市場的優勢,網羅股票、債券和另類資產,目標是長期滿足投資人對收益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是摩根資產管理集團全球首發策略,台灣成為此策略的募集首發市場。唐德瑜表示,這顯示摩根集團對台灣市場的重視。
根據Yahoo! Y民調,27%台灣人認為美國是最適合長期投資的市場,而對美國市場有興趣的投資人中,有20.5%會選擇美債、17.2%會選擇美股。此民調結果顯示,摩根投信推出美國多重資產基金符合投資人需求。
**摩根投信打造頂級投資策略 助投資人掌握美國成長機會**
**台北訊** 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表示,資產管理公司的核心任務就是為投資人提供最佳的超額回報。過去兩年,摩根投信不僅強化與全球團隊的溝通,打造集團首檔專注美國的多重資產基金,其他團隊也持續精進投資策略。 例如,台股投資團隊自去年下半年調整兩檔台股基金的運作彈性,有效提升投資組合報酬。摩根去年在台灣推出數位級別基金,透過定期定額投資方式,開放給摩根Direct投資平台上的投資人。此舉帶動摩根成為集團焦點,上架基金數量迅速從5檔增至10檔,涵蓋台灣、全球、科技和創新成長等多元標的。 由於數位級別基金的經理費較低,與其他級別產品相比,每年最多可省1.25%,目前已有超過7,000名受益人定期定額投資,預計今年底可望突破萬人。 此次推出的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正是發揮摩根主動管理核心能力的具體表現。唐德瑜強調,摩根看到投資人對美國成長的期待,因此運用集團優勢,設計出以新台幣計價的優質產品,幫助投資人掌握美國股票、債券、REITs和實質資產股票等投資成長機會。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說,摩根投信是美國最大的金融集團摩根大通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這次新的投資策略是希望能夠推出讓投資人長長久久持有的投資商品,而不是追求一時的熱度,新基金從台灣投資人的原生需求出發、結合了集團內最堅強的團隊,打造出這一檔純美國多重資產型基金,並以台灣作為募集首發地。相對於承接國外的投資策略,或直接引進境外基金在台銷售,唐德瑜選擇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整合全球資源
滿足台灣投資需求
唐德瑜觀察,台灣投資人對於新投資商品的興趣相對較高,且追求收益的意願也相對較強,因此,為了希望能夠滿足台灣多數投資人的需求,公司從內部一開始提出新點子(投資策略)、克服台美時差與總部各委員會討論溝通、經過不同環境周期測試、再到風險管理等細節,還要尋求最適合的投資團隊組成符合台灣多數投資人需求的艦隊,前前後後歷經二年的努力,方才催生出此一純粹的美國多重資產策略。
多重收益策略
鎖定美國三大資產
這個純美國多重資產策略是摩根資產管理集團在全球的首發策略,而集團對台灣市場非常重視,特別決定以台灣作為這個新投資策略的募集首發市場。
唐德瑜表示,摩根大通集團對美國投資市場熟悉度具有相當優勢,旗下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美國市場之產品相當多元,「摩根有關美國的股票、債券等投資策略都已經有口碑,現在組成美國多重資產策略自然比較事半功倍。」
儘管已有紮實基礎,摩根在推出新基金前,為瞭解投資人的需求,還是慎重委託Yahoo!進行Y民調,結果顯示結果顯示高達27%受訪國人認為美國是最適合長期投資的市場,領先各市場;而對美國市場有興趣的投資人中,有20.5%會選美債、17.2%會選美股,同時有32.7%特別注重資產增值、32.9%注重穩健配息(Yahoo!Y民調,2024年3月15日至22日進行調查,樣本數7萬8,940份問卷)。
唐德瑜指出,承襲集團的資源與投資實力,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型基金,投資組合將有約40%美國品質成長股票,加上約40%美國企業債,以及約20%是美國REITs等實質資產股票;不僅是多重資產基金,同時透過個股掩護性買權機制來增加收益的機會,在充滿投資機會的美國市場,網羅股票、債券、另類資產,長期目標是希望儘量持續地滿足投資人對收益的需求。
過去二年,摩根投信不僅忙著與國內外各團隊溝通,打造集團內第一檔專注美國的多重資產基金,這段時間,其他團隊也沒得閒。舉例來說,台股投資團隊從去年下半年起,特別挑選兩檔台股基金微調操作彈性,的確也反映在投資組合的回報上。
同樣地,好的投資策略也可以再運用。摩根去年在台灣推出數位級別基金,開放給摩根Direct投資平台上的投資人,採用定期定額方式投資,這也讓摩根投信成為集團內的焦點,短短一年,上架基金快速從5檔增加到10檔,投資標的從台灣到全球,從科技到創新成長基金。
由於數位級別基金的經理費較低,相較同一基金的其他級別,年省最多1.25%,目前已吸引超過7,000名受益人定期定額,今年底應可望破萬人。
對這次推出的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也是發揮摩根主動式管理的核心能力。
唐德瑜再次強調,就是看到投資人的需求、對美國成長的期待,因而運用摩根強大的集團資源,設計出可以用新台幣計價的重量級產品,幫助投資人掌握美國包括股票、債券、REITs和實質資產股票等投資成長契機。
**摩根投信推出「大美國領先收成基金」 追求成長收益、降低波動**
摩根投信有鑑於投資人對於報酬與風險的嚴格期待,特別推出「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以滿足台灣投資人的三重投資目標:成長、收益、低波動。
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表示,儘管資產管理市場競爭激烈,但摩根始終堅持追求「做到最好」而非「做到最大」。經過兩年的努力,摩根終於推出這款量身打造的投資商品。
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基金經理人楊若萱指出,這款基金不只追求收益,更重要的是透過「美國多重資產」的投資標的與配置策略,滿足投資人對成長、低波動、收益三重目標的需求。
楊若萱解釋,該基金在收益策略上配置約40%美國高品質成長股票,並搭配「掩護性買權」操作,確保股票部位無論市場變化都能創造收益機會。此外,基金也配置約40%美國企業債,採用「非投資等級債」與「投資等級債」相搭配的策略,提升收益穩定度並降低波動。
更特別的是,該基金額外配置約20%美國實質資產股票,包括REITs與基礎建設股票在內。楊若萱表示,實質資產股票的收益來源接近另類資產,與股債關聯度較低,卻能提供穩定的收益基礎,無論經濟情勢如何。
楊若萱指出,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基金對股票、債券、實質資產股票採取約4:4:2的配置比例。根據摩根投資團隊回測,從2000年以來,這種配置策略的年化報酬率可達8.2%,領先傳統股債6:4配置的6.6%和純美股指數的7.4%。
楊若萱強調,這種策略不僅適合即將退休或已退休的民眾,也適合小資族和上班族,從長期投資角度考量,能有效提升投資組合的報酬與風險控管。
摩根投信董事長唐德瑜表示,在資產管理領域,競爭愈來愈激烈,但摩根追求的向來都是做到「最好」,並不是做到「最大」。經過兩年的努力與整合,終於推出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以滿足台灣投資人對收益愈來愈嚴格的需求。
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楊若萱指出,摩根推出這檔基金的目的,並不單純只訴求收益,而是要在「美國多重資產」的世界裡,透過優質的投資標的與配置策略,去滿足台灣投資人既要追求成長、也要低波動、更要滿足收益的三重期待。
楊若萱指出,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在收益策略上,配置約40%的比重在「美國高品質成長股票」,並同時搭配「掩護性買權」的操作,打造出一種無論市場變化,這個約莫40%的股票部位,都能替投資人爭取創造收益的機會。此外,這檔基金在「美國企業債」上也配置約40%的部位,採取「非投資等級債」與「投資等級債」互為搭配的策略,替投資組合創造穩定收益與降低波動的功效。
更特別的是,這檔基金對於包含REITs與基礎建設股票在內的「美國實質資產股票」,也額外配置約20%的部位。實質資產股票的收益來源其實更接近「另類資產」,它與傳統股債之間的關聯度雖然較低,但整體收益率卻也相當吸引人;無論景氣與市場好壞,提供一定的收益基礎。
楊若萱指出,摩根大美國領先收成多重資產基金對鎖定的三類資產「股票、債券、實質資產股票」採取約4:4:2的配置比例。根據摩根投資團隊的實際回測,發現從自2000年以來,以4:4:2配置比例投資之相關指數,其年化報酬率可達8.2%,不但領先傳統股債6:4配置指數的6.6%,甚至還領先純美股指數的7.4%。可見從長期投資的角度考量,這種策略不但很適合「準」退休族與退休族,也適合給所有的小資族與上班族。
**摩根看好電子產業旺季 科技股領軍台股下半年**
台股上半年表現亮眼,在生成式 AI 熱潮下漲幅達 28%,居全球之冠。摩根投信認為,下半年科技產業將持續帶動台股多頭走勢。 富達台灣成長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台灣在 AI 產業具有重要地位,電子股將持續領漲。全球數位轉型趨勢下,雲端服務和硬體需求強勁,台灣科技硬體業者將受惠。 摩根投信指出,看好四大投資主題將推動台股下半年表現:AI 伺服器放量、雲端業者自研晶片需求、邊緣 AI 應用發展,以及台積電先進製程和封裝技術領先全球。 根據FactSet 和 I/B/E/S 資料,台股目前本益比約為 17 倍,高於亞洲區其他國家(除日本)。但白芳苹認為,台股評價仍有成長空間,企業獲利預計將增加 20%,提供優異的 ROE。 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表示,科技大廠釋出樂觀訊息,科技股後市仍可看漲。看好龍頭科技股和 AI 受惠個股,並關注車用和工控產業的投資機會。 摩根投信強調,看好網路和半導體領域的投資機會。由於美股估值主要受巨型龍頭企業推動,其他企業具有較高的相對投資價值,選股將比預測大盤走勢更重要。**美選戰攪動美股**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逼近,摩根投信表示,美股市場將持續波動,但有強勁基本面支撐,人工智慧(AI)帶領的多頭市場仍未結束。 摩根投信指出,最新美股財報預估顯示,整體S&P 500企業獲利年增率達9.6%,包括通訊服務、資訊科技、健康醫療等成長股獲利增速持續維持雙位數強勁增長。 施羅德投資團隊分析,若共和黨川普勝選,可能減稅及擴大貿易保護,有利能源、金融等美國企業;若民主黨拜登勝選,可能提高稅率不利於科技業,但有利能源轉型及基礎建設。 摩根投信表示,過去30年以來,獲利與股息占美股S&P 500指數累計報酬率達95%。倘若以今明兩年基本面及獲利觀察,以及AI長線的發展潛力來看,科技股獲利年增約兩成,仍然相當亮眼。 摩根投信認為,美國聯準會(Fed)近期發言也強調,當前經濟數據與實現軟著陸一致,且仍能顯示通膨下滑取得進展,有利支撐美股後市。 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指出,按照目前Fed的預估降息路徑,美國經濟很可能透過降息開始新一輪景氣周期,更多公司將參與獲利與股價上漲,有助美股以健康的步伐上漲。 整體來說,隨著成本的下降與更多應用出現,AI浪潮尚未結束,外溢效果可望創造更多贏家。摩根投信:科技股短線修正不改長線潛力
台灣的投資人看好風險資產嗎?答案是有的。上半年,風險資產漲勢凶猛,科技股更是領漲。不過,最近受到美國總統大選帶來的政治逆風影響,科技股出現震盪。 法人表示,雖然股債資產都可望受惠於美國聯準會(Fed)降息,但市場短期漲多,且下半年政治因素影響擴大,因此建議布局多重資產產品,不失為「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策略。 摩根投信指出,近日科技股高檔震盪,除了受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的發言影響外,漲多拉回及估值過高都是短線修正原因。不過,若觀察基本面獲利與人工智慧(AI)長線的發展潛力,科技股今年和明年的獲利預估都將維持約兩成的年增率,仍然相當亮眼。 摩根投信認為,投資人如果看好科技股長線走勢,可趁短線拉回時逐步建立部位。另外,因應短期市場波動加大,從集中持股擴散至多元布局,仍是相對穩健的投資策略。投資人可以採取美國股債均衡配置、多元化與分批進場方式,參與美國資產長期潛力。 除了摩根投信,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也持續加碼美股及AI股,但密切注意資產評價的走勢。在固定收益方面,貝萊德偏好短天期債券以獲取收益,信用債則看好優質資產所提供的潛在機會。 富達投信表示,目前期貨市場預估Fed在9月降息的機率約96%,到年底約降息2碼(即0.5個百分點)。考量今年稍晚美國經濟將轉弱,因此,維持加碼美國公債的看法;歐洲通貨膨脹有望較早回到歐洲央行目標區間,因此維持大幅加碼核心國家公債的策略。台股在生成式AI與ChatGpt啟動人工智慧新浪潮推波助瀾下,今年 上半年上漲28%居全球之冠,強勁的多頭格局在今年下半年是否延續 。富達台灣成長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鑒於台灣在AI產業的份量, 電子股將持續引領台股且綜觀全球近五年大趨勢,數位轉型(digit al transformation)正加速發酵,雲端資料中心服務與硬體需求不 墜,台灣科技硬體公司更為最主要受惠者。
根據富達國際研究團隊在台灣與美國矽谷最新研調,看好四大投資 主題將持續帶動台股下半年強勢表現,一是AI伺服器陸續放量;二是 雲端業者自研晶片需求;三是邊緣AI應用發展,包括AI智慧手機、A I筆電、自動駕駛、智慧製造等,成AI商業化獲利關鍵觸媒;四是台 積電先進製程與封裝技術獨步全球,成全球AI發展的基礎,帶動市場 對2025年晶圓代工及後段先進封裝價格調漲期待。
根據FactSet、I/B/E/S等機構資料,目前台股評價約當2025年獲利 17倍本益比,高於亞洲區(日本除外)的12.5倍。
白芳苹認為,台股評價仍然可望由企業平均上看2成獲利成長,讓 台股有優異的ROE股東權益報酬率。
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指出,在重量級科技大廠紛紛釋出 樂觀展望訊息下,科技股後市漲升行情仍可期。在類股操作上,日前 微軟發表搭載高通NPU的AI PC,WoA、換機潮與邊緣裝置的市場期待 度將快速提高,題材延續帶動科技股為平面重心。近期持續看好龍頭 科技股與AI相關受惠個股,並關注車用與工控等落底機會。
摩根投信認為,現在依然相對看好網路、半導體等領域的投資機會 ,當前美股估值是由幾家巨型的龍頭企業在推動,這就代表著其他企 業存在更高的相對投資價值,未來選股比預估大盤指數位置來得更重 要。
施羅德投資團隊分析,如果川普勝選,可能減稅及擴大貿易保護,有利能源、金融等美國企業;如果拜登勝選,可能提高稅率不利於科技業,但有利能源轉型及基礎建設。但無論共和黨或民主黨勝選,都將持續美中貿易科技戰。整體來看,第3季美股的波動仍大。
施羅德環球顛覆未來股票基金產品經理林良軍指出,看好美國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改善,施羅德上調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到2.7%,今年全年企業獲利可望成長11%。施羅德對美股維持樂觀看法,預估美股將持續帶領全球股市走多頭行情。
林良軍表示,美股第2季財報有望帶來驚喜,加上通貨膨脹降溫,美國聯準會(Fed)有望在9月降息,在種種利多加持之下,如果市場回檔,建議可逢低布局美國優質大型龍頭股。此外,黃金受惠實體需求和利率下降等利多,可作為通膨及地緣衝突的避險工具。
摩根投信指出,美國進入第2季財報公布高峰。最新美股財報預估顯示,整體S&P 500企業獲利年增率達9.6%,包括通訊服務、資訊科技、健康醫療等成長股獲利增速持續維持雙位數強勁增長。
摩根投信表示,過去30年以來,獲利與股息占美股S&P 500指數累計報酬率達95%。倘若以今明兩年基本面及獲利觀察,以及AI長線的發展潛力來看,科技股獲利年增約兩成,仍然相當亮眼。
摩根投信認為,美國聯準會(Fed)官員近期發言也強調,當前經濟數據與實現軟著陸一致,且仍能顯示通膨下滑取得進展。當前距離Fed降息更進一步,看好穩健基本面仍有利支撐美股後市。
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指出,按照目前Fed的預估降息路徑,美國經濟很可能透過降息開始新一輪景氣周期,更多公司將參與獲利與股價上漲,有助美股以健康的步伐上漲。
整體來說,隨著成本的下降與更多應用出現,AI浪潮尚未結束,外溢效果可望創造更多贏家。
摩根投信指出,近日科技股高檔震盪,除了受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的發言影響外,漲多拉回及估值過高都是短線修正原因。不過,若觀察基本面獲利與人工智慧(AI)長線的發展潛力,科技股今、明兩年獲利預估都將維持約兩成的年增率,仍然相當亮眼。
摩根投信認為,投資人如果看好科技股長線走勢,可趁短線拉回時逐步建立部位。另外,因應短期市場波動加大,從集中持股擴散至多元布局,仍是相對穩健的投資策略。投資人可以採取美國股債均衡配置、多元化與分批進場方式,參與美國資產長期潛力。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則持續加碼美股及AI股,但密切注意資產評價的走勢。在固定收益方面,貝萊德偏好短天期債券以獲取收益,信用債則看好優質資產所提供的潛在機會。
富達投信表示,目前期貨市場預估Fed在9月降息的機率約96%,到年底約降息2碼(即0.5個百分點)。考量今年稍晚美國經濟將轉弱,因此,維持加碼美國公債的看法;歐洲通貨膨脹有望較早回到歐洲央行目標區間,因此維持大幅加碼核心國家公債的策略。
**美股下半年恐降溫 台股漲多仍健康**
近期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成長趨緩,摩根投信台灣個人業務部主管林育人表示,下半年美股反映經濟優於預期的力道將減弱,需要更強勁的營收獲利支撐。
不過,台股近期雖漲幅顯著,但法人看好盤勢短期健康,類股輪動轉強。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ETF經理人林怡君指出,創新科技領域將受惠於AI世代來臨,預期台灣可望搭上這波趨勢。
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魏永祥認為,即使台股短線可能修正回檔,但空間應有限,因市場預估台積電未來兩年EPS將大幅成長,加上台積電股價佔台股權值超過3成,對指數將形成支撐。
林育人指出,定期定額是適合年輕族群或小資族的理財方式。摩根投信統計,過去10年定期定額投資台股或美股,五年累計報酬率均超過4成,十年則可翻倍。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市場現階段關注基本面,以及AI、先進製程、光通、重電等結構性成長主題。後市持續看好科技股,但今年百花齊放,非科技股如航運、營建、綠能、重電等,也值得留意。
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ETF經理人林怡君分析,在商機無限的科技大 趨勢中,創新科技往往是市場最青睞的主流標的,也是股價表現最亮 眼的題材之一。隨AI世代從初升段逐漸進入主升段,特別是創新科技 領域,預料能呈現百花齊放的格局,台灣將更受惠AI科技大趨勢的行 情,由於創新科技新應用仍會是市場主流,預估多頭行情將會延續, 建議投資人可定期定額布局。
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魏永祥表示,即使台股短線有修正回檔的風 險,預估下跌空間有限,主因在於市場預估台積電2025年及2026年E PS上看45元∼50元及55元∼60元,股價拉回至一定程度後會吸引長線 買盤進場承接,加上台積電股價佔台股權值超過30%,連帶對台股指 數將形成重要支撐。
類股布局方面,看好半導體(晶圓代工、IC設計、矽智財,IC設備 )、光電、網通、電子零組件等類股,其中AI族群仍是要角;傳產股 以重電、生技等族群為選股重心。
摩根投信台灣個人業務部主管林育人指出,定期定額就是一種非常 適合年輕族群或小資族的理財方式,摩根統計過去10年全球幾個主要 市場,可發現就定期定額的效果來看,只要是投資台股或美股,五年 下來的累計報酬率都可超過4成、若投資時間達到十年,台股的報酬 率甚至可以翻倍,就連美股也有98.6%的累計報酬。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強調,現階段市場對利率政策逐步鈍化,目光繼 續聚焦基本面,以及與AI、先進製程、光通以及重電等具結構性成長 的利基性主題。展望後市,持續看好科技股,但今年百花齊放,非科 技股也值得關注,例如航運供應鏈吃緊,銅鎳等原物料價格漲價,營 建股有獲利及高息支撐,以及綠能、重電等題材。
下半年商機!多重資產基金搶手
隨著下半年美國預計降息和美國總統大選等因素,風險因素增加。投信業者紛紛轉向布局多重資產基金,搶攻下半年商機。
繼今年永豐、匯豐、兆豐等投信推出多重資產基金後,近期野村、合庫、安聯等接棒。據了解,金管會審核中還有日盛、施羅德、華南永昌、摩根投信等多家投信申請。
合庫投信攜手台企銀搶商機
公股投信合庫投信暌違兩年再度募集新基金,攜手保管銀行台企銀,搶攻下半年商機。合庫投信代理投資長陳信嘉表示,根據美國銀行經理人調查,通膨、地緣政治和美國總統大選是前三大投資風險。
多重資產基金靈活因應市場變化
多重資產基金投資標的涵蓋股票、債券和ETF,可以根據市場行情靈活調整各種資產配置,兼具進攻性和防禦性。
合庫入息優化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黃馨世建議,面對市場波動升溫的不確定性,投資人應將多重資產基金納入資產組合,將獲利了結的股票部位轉入多重資產基金,藉由不同資產輪動上漲機會,降低資產對市場波動的敏感度。
兆豐建議納入多重資產型基金
兆豐投信指出,美國債券殖利率呈現技術性調整,通膨放緩,聯準會對於今年內降息預期不變。隨著中東衝突、俄烏戰爭等事件持續發展,建議納入多重資產型基金,並分批進場布局。
野村聚焦科技多重資產基金
野村全球科技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黃奕捷認為,在科技股持續走揚的態勢下,投資人應選擇科技多重資產基金,透過集中持股科技股和低波動債券布局,掌握科技動能和波動防禦兼具。
觀察今年以來,已經有永豐投信、匯豐投信、兆豐投信等募集多重 資產基金,近期則是野村投信、合庫投信、安聯投信等接棒。在金管 會審核中的多重資產基金,還有日盛投信、施羅德投信、華南永昌投 信、摩根投信等。投信法人強調,上半年股市漲高使波動風險升高, 及聯準會今年下半年有望降息之際,建議增持多重資產基金部位,掌 握不同市況下多元資產輪動表現機會。
合庫投信代理投資長陳信嘉指出,根據美國銀行的經理人調查顯示 ,通膨、地緣政治及美國總統大選是前三大投資風險。多重資產基金 投資標的涵蓋股票、債券及ETF等,可因應市場行情動態靈活調整各 類資產配置,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好處。
合庫入息優化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黃馨世表示,面對市場波動升溫 的不確定性,投資人應居高思危,資產組合應納入多重資產基金配置 ,將漲多的股票部位獲利了結降低持有比重,轉入增持有股債及ETF 部位的多重資產基金,藉由不同資產的組合,兼顧掌握各資產輪動上 漲機會,並發揮抗震效益,減低資產對市場波動的敏感度。
兆豐投信指出,近期股市維持多頭格局,人工智慧產業為投資主流 趨勢。美國債券殖利率呈現技術性調整,通膨放緩,美國聯準會對於 今年內降息預期不變,隨著最近中東衝突、俄烏戰爭、氣候變遷等事 件持續發展,市場變化仍存在,建議納入多重資產型基金及分批進場 布局策略。
野村全球科技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黃奕捷認為,面對多頭氣勢續旺 且不斷走揚的科技股,居高思危是投資人必備心態,建議不妨選擇科 技多重資產基金,透過集中持股於科技股、同時搭配低波動債券布局 ,掌握科技動能兼顧波動防禦。
**外商投信員工薪情亮眼 聯博居冠破500萬** 台灣基金投資熱潮持續升溫,連帶讓投信員工「薪情」水漲船高。根據公開資訊統計,2023年17家外商投信員工平均年薪達135萬元起跳,其中摩根投信以200萬元以上的高薪水平,位居前段班。 排名前五的外商投信包括聯博、安聯、路博邁、施羅德、富達,員工平均年薪分別為515萬元、380萬元、371萬元、357萬元、306萬元。其中,聯博投信囊括第一名,平均年薪高達515萬元,反映出市場對於債券商品的強勁需求。 市場人士分析,去年在美國降息預期下,投資人湧入債券市場,帶動聯博等債券相關投信規模大幅成長。聯博投信去年全年營收衝破22.88億元,薪資費用近6億元,員工平均年薪達515萬元。 至於平均年薪371萬元的路博邁投信,儘管薪資費用僅1.7億元,但員工人數少,只有46人,因此拉高了平均年薪。 安聯投信不僅獲利亮眼,資產管理規模也突破兆元大關,躍升為台灣最大主動式基金業者。在台股ETF蓬勃發展的帶動下,旗下三檔旗艦主動式台股基金規模已超過830億元,員工平均年薪也常年位居外資投信前三大。 市場人士指出,投信業的薪資差異較大,平均值僅供參考。一般員工、基金經理人年薪約在100~200萬元之間,而業務主管、高階主管的年薪則可能達800萬元到千萬元,甚至超越銀行、證券業的同等職位。 員工人數方面,野村、安聯、摩根投信等三家均超過200人,聯博、富達、瀚亞、富蘭克林等投信也突破100人。除了前五大之外,鋒裕匯理、貝萊德、景順、瑞銀、野村、瀚亞、豐、德銀遠東、大華銀投等投信的員工平均年薪也都達200萬元以上。 儘管外資投信員工享有高薪,但也必須承受較大的業務壓力。隨著台灣資產管理產業高度競爭,基金產業高層主管面臨著諸多管理與經營挑戰。
市場人士分析,去年在美國降息預期下,投資人開始大舉搶進債券 ,擅長債券商品的投信規模都大增,以聯博來說,去年全年營收就衝 高到22.88億元,薪資費用達近6億元、員工人數達115人,平均薪資 高達515萬元,而路博邁薪資費用雖只有1.7億元,但員工人數少,只 有46人,因此平均年薪高達371萬元。
安聯投信去年不止獲利好,資產管理規模更已破兆元,已躍為台灣 最大主動式基金業者,尤其在台股ETF爆夯的年代,旗下三檔旗鑑主 動式台股基金規模至3月底仍有830.64億元,因此平均年薪也常年位 居外資投信前三大。
市場人士認為,投信業薪資差異大,若用平均值來看只能看個概況 。一般來說,一般員工、基金經理人年薪約在100~200萬之間,而業 務主管、高階主管年薪則可介於800萬元到千萬元之間,甚至比銀行 和證券業來得更高。
各家員工平均薪資會受到薪資總費用、員工人數影響。若以人數來 看,野村、安聯、摩根的員工人數都破200人,聯博、富達、瀚亞、 富蘭克林都破100人。
除前五大之外,其實鋒裕匯理、貝萊德、摩根、景順、瑞銀、野村 、瀚亞、滙豐、德銀遠東、大華銀投投信的員工平均薪資 也都在200萬元以上。
市場人士認為,雖然外資投信的人享有高薪,但也會面對較大的業 務等壓力,台灣資產管理產業已進入高度競爭,因此台灣基金產業的 高層主管現在面臨許多挑戰。
摩根投信:追高股息股不如重視可持續股息
台灣投資人喜愛高股息,但法人提醒,長期投資應重視可持續成長的股息,而非僅追逐一時的高收益。
富達國際指出,疫情後股市由成長股帶動上漲,但股利再投資對於長期報酬同樣重要,佔MSCI AC世界指數報酬率的一半。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可持續成長的股息有兩大優勢:長期收益更多,波動更低。以MSCI AC世界指數為例,過去10年股息持續成長的「股息貴族」表現優於指數整體,且波動較低。
安聯投信指出,目前政策環境轉向,股市漲勢開始擴散,加上企業獲利預期成長加速,將有利成長股表現。
林雅慧建議,對於穩健型投資人,目前可採股債平衡策略,考量經濟衰退風險不高、聯準會推延降息時間表,以及企業獲利仍佳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