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投信(公)公司新聞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恐慌指數VIX來到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的水準,但身為理性投資者,這時要關注的反而是自己的投資決策,不至於被市場波動的情緒所干擾。美國聯準會(Fed)推出無限制量化寬鬆(QE),多國央行紛紛降息,在可預見的未來,就算把手中的資產都換成現金也不會更安全。
林雅慧表示,儘管第1季許多國家經濟數據都不好看,且歐美終端市場疫情仍在擴大,但隨著中國3月復工率提升,預期第2季開始全球經濟將逐漸落底,所以做好資產配置,繼續留在金融市場,是投資人現在最重要的事。
在市場動盪時,低波動基金有助於降低恐慌的情緒。以摩根環球債券收益基金來說,訴求就在提供優質收益,降低波動,提高下檔保護。基金三年年化波動度接近投資等級債券,是高收益債的一半,可依據不同的經濟環境,靈活布局公債、投資等級企業債、新興市場債、可轉債市政債與高收益債等資產。
摩根環球債券收益基金去年第4季引進台灣,是摩根近期力推的焦點基金,半年來在台熱賣新台幣300億元。基金目前存續期間4.1年,債券種類以高收益債券占26%最多,機構不動產抵押證券20%。如果選擇美元月配息級別,半年來的年化配息率介於5.0%到5.5%。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是多重收益基金,網羅亞洲股、債、房市各式收息機會,採低波動與價值選股策略,希望兼顧資本成長與穩定配息。基金目前股票部位占五成,以中國及澳洲最多,債券占四成多,以中國及印尼最多。基金前三大持股是三星、台積電、平安保險。若選擇美元月配息級別,半年來的年化配息率介於4.5%到4.8%。
至於摩根多重收益基金,則是摩根的旗艦基金之一,近年來頗受國內外投資人歡迎,基金約新台幣9,600億元,在台灣核備境內外基金中排名第一,國人持有約630億元。若選擇美元對沖月配息級別,半年來的年化配息率介於4.3%到4.6%。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除了廣納全球多重收益來源以外,還很重視風險控管,透過多元配置、常態匯率避險、彈性利率敏感度管理,以期管理波動風險並同步追求收益。基金目前的股票占33%,個股逾500檔,台積電與可口可樂比重最高,都占基金的約0.7%;債券逾六成,共2,500多檔。
摩根美國複合收益債券基金強調高品質及低波動,以投資級債券為訴求,瞄準美國公債、不動產抵押證券等各式高信評美元債券,平均信評達A,有效存續期間5.9年,投資債券逾2,100檔。如果選擇美元月配息級別,半年來的年化配息率介於3.3%到3.4%。
台灣金融市場在疫情影響下,波動不斷,但摩根投信卻看準時機,提出一系列投資策略,幫助投資者把握逢低加碼的機會。根據專家分析,定期定額投資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不僅能分攤成本,降低波動,還能在市場反彈時獲得投資效益。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指出,面對市場波動,不如選擇在波段低點時,利用定期定額分批累積單位數,這樣既能降低成本,也能有效分散風險。他強調,只要選對市場,如台灣、印度、大陸等新興市場,並堅持扣款不中斷,長期累積效果將驚人。 第一金亞洲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黃筱雲提到,新興亞洲各國央行陸續降息,市場環境寬鬆,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機會。安本標準投信投資長彭炫通則認為,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將為亞洲股市提供支持,穩定的基本面將逐步恢復區域經濟的動能。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表示,陸股近期相對全球股市強勢,主要因素之一為估值相對低。展望後市,陸股一旦疫情趨緩、復工良好,爆發力行情可期。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則提到,在大陸、A股與大中華股票策略上,團隊偏好具長期增長與良好品質的產業與公司,主要加碼在於資訊科技、健康醫療與消費板塊。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表示,由於市場波動甚大,與其絞盡腦汁選擇進場時點,不如在波段低點時利用定期定額分批累積單位數,一方面以分攤成本的方式降低波動度,另方面在市場反彈時也具投資效益。在好的時機點,單筆逢低買進可提高獲利機會,但一般人要掌握時機點不易,採用定期定額分批買進,有效分散不同時點進場風險,也是絕佳的投資方法。
李宏正表示,定期定額投資只要懂得選對市場,針對有波動且長期趨勢向上的市場,如台灣、印度、大陸、新興市場等,並堅持扣款不中斷,長期累積效果驚人。雖無法斷定股市最低點是否已過,但以目前偏低的本益比、政策轉折的角度而言,定期定額投資新興股市相關基金將是好時機。
第一金亞洲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黃筱雲指出,2019年下半年來,新興亞洲各國央行陸續降息,因應經濟的不確定性,考量現行利率水準乃高、通膨率偏低,未來還有降息空間,為市場營造寬鬆環境。
安本標準投信投資長彭炫通表示,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應為亞洲股市提供支持。穩定的基本面也將在疫情逐漸獲得控制後,逐步恢復區域經濟的動能。同時,支撐亞洲長期增長的主題並沒有改變,收入水平的提高將刺激各種市場需求,而5G網路,數據中心和電動汽車等技術的進步也帶來了新的機遇。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表示,自新冠肺炎擴散以來,陸股近期相對全球股市強勢,主要因素之一為估值相對低。整體來看,陸股相對美股漲幅較小,但GDP增速較高,因而相對具吸引力。展望後市,一旦疫情趨緩、復工良好,陸股爆發力行情可期,建議優先布局。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在大陸、A股與大中華股票策略上,團隊偏好具長期增長與良好品質的產業與公司,主要的加碼在於資訊科技、健康醫療與消費板塊。
根據統計,上周外資在亞股仍是全面賣超,而且賣超幅度跟前周相當,中國股市淨流出47.99億美元,台灣與南韓股市也分別淨流出45.66億美元與25.15億美元。較特別的是印度,雖然該國受疫情影響不深,外資上周在印度卻淨流出24.18億美元,可見外資目前對亞洲幾個主要的經濟體,有全面資金落袋為安的傾向。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疫情在歐美延燒,加上油價崩跌造成市場信心大幅鬆動,因此目前預料今年第1季全球可能出現技術性衰退,但是到了第2季起,全球經濟預期將由新興市場帶動緩步回溫。
此外,雖然市場下修今年全年獲利預估,不過隨著預期景氣將於下半年逐步回溫,企業獲利也將受到帶動。更重要的是,市場預期這波回升將延續至2021年,雖下修今年預期,但卻上調明年的獲利展望,預估明年全球企業獲利將來到11.4%,反而較目前的8%增加42%。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在疫情尚未明朗前,亞股仍將延續震盪格局,因此投資操作上建議採分散配置,以平衡投資組合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全球,導致上周國際資金布局持續謹慎以對,根據最新統計,上周主要股票型基金多淪為調節標的;尤其是美股基金,隨著多國疫情惡化,沖淡市場樂觀氣氛,成為上周重災區,單周淨流出98.19億美元;歐股基金資金動能流出41.42億美元,連續失血周數來到第四周。
新興市場的資金動能則相對分歧,新興亞洲基金揮別連四周失血,上周逆勢吸金47.78億美元,拉丁美洲基金同樣連五周獲得小幅買盤進駐,上周再小幅流入2.7億美元,其它如全球型新興市場基金和歐非中東基金等都維持小幅失血;其中,全球型新興市場基金全年資金動能甚至由正翻負。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美股3月歷經多次熔斷,主要央行與政府紛紛出手救市,聯準會進一步宣布擴大流動性互換操作對象,財政刺激方案逐步出籠,涵蓋減稅、貸款、產業紓困、一次性發放救助金等;惟相關救市措施需要時間以發揮效果,短線波動難平下,建議投資組合應採防禦策略,透過均衡的多元股債配置來因應市場震盪。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全球各國宣布嚴格的社交疏離措施,上半年全球經濟與企業獲利衰退已無法避免,但這是屬於需求面衝擊造成的經濟衰退,並非是長期的結構性問題,關鍵是疫情引起的經濟活動中斷以及金融市場特別是信用市場錯置的時間有多久。
著眼這次全球財政與寬鬆政策規模超出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加以低油價對全球消費者締造猶如減稅的效果,有利疫情過後的經濟復甦,建議投資人增持防禦配置降低波動,留意部分市場長期買點浮現,可定期定額分批承接新興市場及美國股票型基金。
在全球各國市場中,美國資產受惠擁有先進的技術及人才,在全球資本市場中具有領導角色,長期來看表現也相對強勢;對此謝佳玲表示,在布局美國強勢資產時,建議可採用以多重資產作為核心配置的策略,藉由將具有包括成長性、穩定債息與可於不同類型資產間轉換,分散股票風險,也能提供額外息收空間,是布局強勢資產較為平衡的策略。
摩根全球專業投資團隊和扎實的在地研究經驗深獲評審團肯定,在晨星技術指導的2020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所向披靡,一口氣獨得五分之一獎項,包辦高收益債券型基金獎、亞太(不含日本)股票型基金獎、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獎和日本股票型基金獎等4項大獎,成為今年最大贏家。
摩根資產管理產品策略部執行董事劉玲君表示,今年摩根得獎基金股債兼具,投資區域遍布美國、新興市場以及亞洲等各大市場;以類別而言,涵蓋美國高收益債券型基金、區域市場股票型基金、單一國家股票型基金和小型股票型基金,顯示摩根在高收益債券型基金、單一和區域股票型基金皆深具紮實能力,持續為投資人追求財富增長機會,才能創下佳績。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高收益債券型產品,自2000年3月成立以來已達20年,歷經國際風險事件考驗,並且連續兩年通過<Smart>嚴格的篩選標準,勇奪最佳高收益債券型基金獎的殊榮,去年更同時斬獲理柏和Smart智富的雙冠王肯定,成績可說是領先同業,也充分展現摩根資產管理在高收益債券基金的卓越研究和操盤能力。
另外,摩根資產管理在新興市場股票的優異基本面選股策略,也備受市場矚目,除了拿下2020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的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獎項外,基金規模更是目前在台灣可供銷售的環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當中最大,可說是叫好又叫座。
新興市場中,摩根在亞太地區也獲得壓倒性的勝利,6檔亞洲股票基金摘下10項大獎,顯示出摩根亞洲產品的堅強研究團隊具有絕對的領先地位,亞洲股票投資專家的地位無庸置疑。特別是摩根亞洲增長型產品更是得獎常勝軍,不僅今年拿下【2020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2017更同時取得(指標)亞洲不包括日本股票最佳表現基金大獎和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大獎的同級最佳肯定,摩根亞洲專家之名不言可喻。
對於不同投資屬性的投資人來說,得獎基金已在這些條件上做了嚴格把關,若投資人計畫中長線布局,各大基金獎項的評選無疑一時之選,今年以來受到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散影響,全球資產價格震盪擺動幅度也跟著加劇,中長期投資人不妨按圖索驥,從中挑選適合投資的基金逢低布局。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全球經濟增長受疫情擴散而不確定性增溫,加上原油減產破局造成油價大跌,導致近期盤勢高低點波動加劇,但短線似有過度恐慌反應之虞,近期各國政府已接力寬鬆、推出新一輪的量化寬鬆,也會加碼財政刺激措施以支撐經濟動能。
林雅慧認為,隨疫情持續發展,在預期市場波動加大下,核心投資組合應採取防禦為主,面對更長更久的低利率環境下,多元化需求仍是重要的資產配置元素,尤其在去槓桿、降風險時,資產負債表較健全、債信品質較佳以及現金收益率較穩定標的將更受青睞。中長期來說,投資組合除採防禦為主。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全球經濟增長受疫情擴散而不確定性增溫,加上原油減產破局造成油價大跌,導致近期盤勢高低點波動加劇,惟短線似有過度恐慌反應之虞,近期各國政府已接力寬鬆、推出新一輪的量化寬鬆,也會加碼財政刺激措施以支撐經濟動能。
林雅慧認為,隨著疫情持續發展,在預期市場波動加大下,核心投資組合應採取防禦為主,面對更長更久的低利率環境下,多元化需求仍是重要的資產配置元素,尤其在去槓桿、降風險之際,資產負債表較健全、債信品質較佳以及現金收益率較穩定標的將更受青睞。
中長期而言,投資組合除採防禦為主,也應適時在資產價格修正後、評價面逐步浮現之際,適度透過均衡的多元股債配置,在中長期投資目標及風險承受度間,尋求多元收益因應市場震盪。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近期市場消息紛亂,後市觀察重點包括全球每日新傳肺炎確診數的趨勢變化、美國提出之財政與貨幣政策方向、產油國價格戰之進展,以及新冠肺炎藥物的開發進度,在不確定性籠罩之下,短期料美股震盪局勢仍將延續。
但美國政府已陸續加碼貨幣寬鬆政策以及釋出聯邦儲備金進行抗疫,官方也擬針對中產階級和新創企業提供減稅措施等等,待恐慌情緒緩和、市場走向較為明朗後,中長期布局仍可伺機留意美股科技、生技等競爭力和創新能力較佳之類股表現。
在市場缺乏明確大方向、市場大量資金在不同資產間快速流出流入造成許多資產呈現大幅度震盪的狀況下,許多投資人因反應速度趕不上主力資金流動,常常面臨追高殺低的窘境。
法人指出,與其集中押於特定資產,此時不如採用以多重資產作為核心配置的策略,藉由具有包括成長性、穩定債息與可於不同類型資產間轉換以帶來緩衝效果等特性的不同資產加以組合,同時達到分散風險,以及不漏接各式資產出現反彈成長契機的效果。
根據統計,受美股大幅波動的影響,高收益債在上周面臨了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淨流出,流出金額達103.22億美元,新興市場債的淨流出金額也高達48.11億美元,雙雙創下今年以來最大的單周淨流出紀錄;至於投資等級債雖然還是吸金,但淨流入金額也從前一周的154.25億美元大幅收斂到55.01億美元。
特別的是,受資金大幅撤出風險性資產的影響,貨幣型基金在上周反而淨流入612.79億美元,不但創下今年以來的單周新高紀錄,規模甚至還值逼2018年全年淨流入的628.42億美元;至於被視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在上周價格上漲6.53%,日圓對美元單周也上漲0.31%,可見上周全球資金最青睞的資產,就是現金、黃金與日圓等避險資產。
摩根環球債券收益型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近期油價下跌對高收益債造成衝擊,但就中期角度來看,高收益債的基本面仍然健康,相關的產業別中僅能源與礦業較弱,而市場預估高收益債在2020年的整體違約率僅3%,可見從基本面根投資價值來看,高收益債仍有較佳的收益機會。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隨著聯準會貨幣政策的明確轉向,美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已來到歷史新低,儘管其避險性質有助降低近期風險性資產價格波動的衝擊,且市場預期在年底前還有降息兩碼以上的可能,但從持有價值與資本利得來說,公債的表現已相對有限。
預期具有相似質優存續期間特性的證券化商品,以及投資等級債券或為更佳的投資替代選項,所以透過更為多元的債券收益策略,反而可以降低殖利率走勢可能反轉的影響。
專家表示,隨著Fed為了提振市場而持續降息,以及公債殖利率因資金的快速流出流入而大幅甩動,債券的存續期長短成為該資產受到市場利率影響的關鍵因素。
各式風險債券中,美短高因其約1.5∼2年的存續期,將會受到利率起伏的波動降低;此外,全球此時皆受到肺炎疫情影響,但美國仍為各國中經濟基本面相對穩健者,故在選擇發債企業時若可聚焦於景氣敏感度較低、信用評等較高且體質健全的美國企業,較有機會在市場震盪的時期,以較低的波動度創造較佳的風險調整後報酬,抗震穩收益。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就經濟層面觀察,低油價雖然對能源業者、原物料出口為主的新興市場相對不利,但燃料成本降低卻有助於降低運輸成本、提高消費者可支配所得,甚至對於印度等原油進口國相對有利。此外,較低的能源價格也意味著較低的通膨壓力,有助各國央行進一步採取寬鬆貨幣政策。
林雅慧認為,隨著疫情持續發展,且油價重挫進一步引發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在預期市場波動加大下,核心投資組合應採取防禦為主,在更長更久的低利率環境下,多元化需求仍是重要的資產配置元素,尤其在去槓桿、降風險之際,資產負債表較健全、債信品質較佳以及現金收益率較穩定標的將更受青睞。
中長期而言,投資組合除採防禦為主,也應適時在資產價格修正之後、評價面逐步浮現之際,適度透過均衡的多元股債配置,在中長期投資目標及風險承受度之間,尋求多元收益因應市場震盪。
凱基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李奇潭表示,近期的疫情風險與能源價格波動將使得市場短期持續震盪,利用多重資產型基金可透過資產配置降低投資風險,同時兼顧潛在投資機會,建議在市場波動之際加碼多重資產型基金因應。
台新全球多元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謝夢蘭表示,全球股市或因央行降息而有反彈空間,然而疫情的不確定性仍高,基本面轉弱風險升高,股市波動度大幅度提高,建議採多元資產配置因應,以降低波動性及分散風險。她建議考量短期波動放大下,股債比可採取各五成配置,股票可轉入較穩定的印度股票,債券則可增加投資等級公司債。
就多元資產基金操作,建議以組合類型基金為佳,因組合基金可投資數十檔共同基金,投資一檔組合基金等同於間接擁有數百支甚至上千支投資標的,分散風險效果更佳。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就經濟層面觀察,低油價雖對能源業者、原物料出口為主的新興市場相對不利,但燃料成本降低有助降低運輸成本、提高消費者可支配所得,甚至對印度等原油進口國相對有利。此外,較低的能源價格意味著較低通膨壓力,有助各國央行進一步採取寬鬆政策;除接力寬鬆、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也會加碼財政刺激措施以支撐經濟動能。
林雅慧進一步指出,在預期市場波動加大下,核心投組應採取防禦為主,在更長更久的低利率環境下,多元化需求仍是重要的資產配置元素,尤其在去槓桿、降風險時,資產負債表較健全、債信品質較佳及現金收益率較穩定標的將更受青睞。
第一金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葉菀婷、中國信託投信國際投資科主管葉松炫倒是認為美股拉回是危機入市的好機會。葉菀婷認為,美股短期應先觀察三大信心指標,一是美債殖利率回穩,代表資金棄股轉債暫告一段落,二是衡量企業信用風險的高收益債券信用利差,由擴大轉為收窄,三是VIX波動率指數自高檔回落。
疫情來襲,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不斷,摩根投信為投資人提供資產配置建議,強調股債平衡的重要性。在股權市場,摩根投信建議投資人著眼於高獲利品質、高股息殖利率的大型股,並關注核心消費、保健醫療及科技產業。在債券市場,則偏向亞洲及新興市場債、成熟市場公司債。摩根投信指出,疫情對中國和亞洲第1季經濟成長造成衝擊,但預計疫情受控後,經濟反彈力度可望強勁。此外,亞洲央行和政府積極應對疫情,多國央行降息,並推出財政政策支持受影響企業。美銀美林調查顯示,全球基金經理人看好未來12個月資產的前三大特色,預計將有亮眼表現。保德信投信則建議投資人選擇全球股票基金,並關注投資組合與操作團隊的投資策略是否符合核心選股條件。
【台灣新聞網訊】近期全球疫情蔓延,市場波動不斷,美國境內疫情擴大,聯準會降息2碼,但市場仍充滿疑慮。這樣的環境下,摩根投信的專家們如何為我們解析市場走向呢?讓我們來看看專家們的見解吧! 根據最新統計,上周歐股淨流出金額達到40.24億美元,創今年新高,顯示市場對歐洲央行已經缺乏子彈的擔憂。不過,美國股市上周依然淨流出62.25億美元,而疫情中心的新興亞洲再度淨流出20.04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股市上周則是淨流出37.64億美元,創今年最大單周淨流出紀錄。 雖然如此,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儘管2月全球製造業與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雙雙下跌,但市場並不預期全球經濟會陷入衰退。因為除了中國大陸,全球製造業或服務業指數都是上升,這表示市場對未來景氣仍保持一定信心。 面對短期信心疲弱的劇烈波動環境,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投資人增持美國GNMA政府債和伊斯蘭債券型基金,並看好公用事業及黃金產業型基金的防禦特質。他們還提到,目前美國衰退的風險仍低,建議投資人密切關注未來一至兩個月的經濟數據與企業財測。 總結來說,在這個波動不斷的市場環境中,摩根投信的專家們提供了我們不少寶貴的見解。他們提醒我們,儘管市場充滿挑戰,但只要我們保持冷靜,並且選擇正確的投資策略,還是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機會。
台股在近期疫情影響下,面臨多項挑戰,不過,摩根投信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分析,雖然市場普遍預期中國與亞洲首季經濟受疫情衝擊最大,但下半年雙雙皆有望反彈。她強調,這波亞洲各國的政策利多,是否能有效傳導至亞洲各個實體經濟體,是後續觀察亞股的重要指標。此外,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指出,疫情在境外迅速擴散,市場信心動搖,俄羅斯與OPEC減產協議未能達成共識,油價暴跌,對全球股市造成衝擊。而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則關注網路服務需求擴大,伺服器及網通相關產業增溫,但終端消費需求減少,對手機供應鏈可能產生影響。雖然短期內景氣受影響,但長期來看,建議投資者關注5G相關、雲端大數據、高速傳輸、半導體等類股。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則預測,大盤將持續反映全球疫情惡化狀況,並建議持續關注疫情發展,若情況未改善,可採取相對保守的策略。
疫情多變,摩根投信強調,投資人最好能訓練「投資核心肌群」,也就是做好股債配置。股票除了注意核心消費、保健醫療及科技股的投資機會之外,也可多留意亞股的復甦契機。至於債市,歐美公債利率極低,資金將偏愛殖利率較高的新興市場債及公司債。
摩根投信認為,整體來說,疫情影響應屬暫時,但對中國和亞洲的第1季經濟成長已產生衝擊。當疫情受控後,經濟反彈力度可望偏強。而且,亞洲的央行和政府已經開始積極應對,包括中國、泰國和菲律賓等地央行已降息,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也相繼推出財政政策,支持受到打擊的企業。
全球股市大跌,資金到處尋找避風港。美銀美林調查顯示,全球基金經理人對於未來12個月看好資產的前三大特色為高獲利品質、高股息殖利率、大型股,預料將未來有亮眼表現。
保德信投信認為,投資人當前面臨經濟成長減緩與疫情爆發階段,可優先選擇全球股票基金,並且觀察投資組合與其操作團隊的投資策略是否符合以上的核心選股條件。保德信投信分析,大型高獲利品質股通常具備長期產業競爭力,擁有高市占率的優勢,股價穩定性也較高,更有機會因應景氣成長放緩階段,也更能安渡短期金融市場震盪階段。
根據統計,上周歐股淨流出金額達到40.24億美元,不但是今年來新高,更凸顯市場對歐洲央行(ECB)已缺乏子彈的擔憂;美股上周依然淨流出62.25億美元,疫情中心的新興亞洲再度淨流出20.04億美元,受到三大市場(美、歐、亞)都面臨資金淨流出影響,全球新興市場股市上周則是淨流出37.64億美元,同樣創下今年最大單周淨流出紀錄。
唯獨新興拉美已經連續三周吸金,金額甚至還逐步放大;不過對照當地股市指數表現,巴西股市已從前波高點大約12,000點下滑到上周五的9,800點,修正幅度超過二成,可見連續三周資金流入,只能反應小幅度的逢低買盤,而不是整體情勢大好。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受到疫情影響,2月全球製造業與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雙雙下跌,製造業PMI跌到46.1為2009年5月以來最低點。儘管PMI數據下滑,市場仍不預期這將使得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因為全球除了中國大陸,無論製造業或服務業指數都是上升,表示市場仍對未來景氣保持一定信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因應短期信心疲弱的劇烈波動環境,建議投資人可增持美國GNMA政府債和伊斯蘭債券型基金,股市中較看好公用事業及黃金產業型基金的防禦特質,可列為防禦操作首選;目前顯示美國衰退的風險仍低,建議投資人密切觀察未來一至兩個月的經濟數據與企業財測,已進場者以靜制動、空手者可透過提高定期定額扣款金額或增加扣款次數方式逢低累積單位數,看好美國及新興市場的平衡型或股票型基金。
今年以來,中國大陸吸金78億美元,仍高居亞股第一,印度吸金10億美元次之。其他市場全遭賣超,台股以62億美元高居第一,南韓失血47.5億美元居次。就股價表現來看,亞股跌幅幾乎都逾10%,只有陸股與台股仍不到一成。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隨著疫情在全球擴大,上周除香港跟進美國聯準會(Fed)降息外,馬來西亞也啟動今年以來的第二度降息,將利率降至2.5%的十年新低。
在疫情較嚴重的南韓,政府推出高達韓元11.7兆元(98.2億美元)的追加預算,創史上新高。
林雅慧分析,目前市場普遍預期中國與亞洲首季經濟受疫情衝擊最大,但下半年雙雙皆有望反彈,所以本波亞洲各國的政策利多,是否能有效傳導至亞洲各個實體經濟體,是後續觀察亞股的重要指標。不過,投資人也要留意,由於財政擴張的措施超乎預期,亞洲國家的主權評等是否會遭到衝擊,也是風險之一。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指出,疫情於中國境外迅速擴散,市場信心動搖。俄羅斯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減產協議未能達成共識,油價暴跌更為全球股市再添一擊。全球主要股市狂瀉,台股昨(9)日也大跌344點,失守萬一關卡。在疫情蔓延與油價重挫的雙面夾攻之下,台股將持續消化賣壓,進行橫盤整理。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市場對於網路服務需求擴大,伺服器及網通相關產業增溫,但終端消費需求減少,如何衝擊手機供應鏈,需密切關注。
在投資建議上,由於疫情終將受控,雖然短線影響景氣拉回所需時間,但長期仍建議側重5G相關、雲端大數據、高速傳輸、半導體等類股。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認為,大盤將持續反映全球疫情惡化狀況。短線上,指數震盪加大,預料將於年線附近徘徊。長線上仍要持續關注疫情發展,若後續情況未改善,不排除以相對保守的策略因應。
台灣金融市場最新動態:摩根投信JPM環球債券收益基金大放異彩,吸金超過300億元,躍升基金品牌排行第二名!晨星基金統計,1月份台灣基金市場淨流入金額達新台幣1,546.81億元,其中固定收益型資產和股債混合型資產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不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亞太區不含日本股票基金和能源股基金等基金則遭遇淨流出。
晨星基金統計,1月整體基金市場呈現淨流入走勢,淨流入金額總 計為新台幣1,630.32億元,扣除貨幣市場淨流入金額後為新台幣1,5 46.81億元,這些資金主要是流入固定收益型資產,淨流入金額為1, 468.42億元,股債混合型資產也淨流入金額為106.14億元。至於股票 基金則淨流出548.6億元。
在固定收益基金中,1月最吸金的基金為JPM環球債券收益基金,共 吸引超過322.4億元淨流入,第二名及第三名分別是聯博美國收益基 金以及聯博優化波動股票基金,分別淨流入244億及151億元,另外,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也吸金127億元,因此,聯博投信依然居元 月台灣核備銷售資金淨流入最高基金品牌 。
摩根投信則因JPM環球債券收益基金大吸金251.68億元,名列基金 品牌排行榜第二名。貝萊德投信因資金回流世界科技、世界黃金及世 界健康科學基金,以淨流入金額 237.43 億元,列為基金品牌第三名 。
至於元月台灣核備銷售資金淨流出最高的前十類基金組別集中在大 陸股票相關、亞太區不含日本股票基金以及能源股基金等基金。
晨星基金表示,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擴散,北京當局宣布 封閉多個主要城市及延後開工,導致產業供應鏈受影響而重挫大陸經 濟活動,投資人資金大量出走陸股市場,使得中國股票及中國A股基 金組別分別淨流出160.3億元及60.29億元;而亞太區不含日本股票基 金組別也有39.06億元淨流出。
晨星基金說,另一受到新冠肺炎影響的市場為能源產業,市場預期 疫情將對全球經濟活動帶來不小的衝擊,尤其多數航空公司減少來往 亞洲區航班,對石油及能源需求放緩,導致國際原油價格1月重挫15 .5%,而能源基金淨流出近35億元。
3月以來,由馬來西亞開始,到4日卡達、科威特、約旦、香港、澳門都陸續宣布調降利率;將時間拉長至今年初以來,28個新興亞洲國家中,已有14個國家宣布降息,幅度在1至2碼,多數國家為首度降息,僅馬來西亞今年來降息兩次。
群益投信分析,降息顯示出通膨壓力趨緩,貨幣寬鬆政策得以延續,意味可為市場持續注入活水,有助激勵股、債市,而新興市場中,以亞洲國家經濟體質較佳,投資前景較為看好,亞洲基金值得關注。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新興亞股表現震盪,但新興亞股在經濟成長態勢未變,且評價普遍仍屬便宜,加上各國持續推動經濟利多政策,有助吸引市場資金關注。
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在美國降息後,市場預期美國今年還是會持續降息2碼,並預期新興市場央行也可望延後利率正常化或擴大寬鬆措施。
林雅慧表示,疫情何時結束無人知曉,但會是暫時性而非長達數年之久。目前亞股估值仍處於歷史低檔,從長期投資來看,亞洲長期投資主題仍未改變,包括中國大陸的醫療、教育與科技,以及印度的消費、金融,甚至是東協人口紅利增加下的消費商機。
就個別市場而言,向思穎認為,印度因企業財報表現符合市場預期,後市值得關注;台灣在高殖利率利多題材下,中長期投資價值趨勢不變。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表示,台灣第1季總經數據受工作天數較少、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恐將低於前期表現,但市場資金寬鬆、整體景氣循環仍延續溫和復甦趨勢看法不變。股市方面,科技創新的成長股、供需結構改善的景氣循環股、與營運展望穩定成長的高殖利率股可望吸引中長期資金入駐,短線優先考慮記憶體、MLCC等景氣循環股、受惠半導體高階製程與先進封裝CAPEX的供應鏈、5G 基地台及手機新規格,及高殖利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