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旭晶能源科技(未)公司新聞
日本太陽能市場從去年7月1日起實施超優惠的補助,帶動當地市場爆發式成長,能爭取到日本訂單的台廠,營運也跟著水漲船高,尤其是擁有模組產能的業者更能感受到強大的需求力道。國內唯一在日本設立模組廠的旭晶(3647),直接以「卡車排在門口搶」來形容;至於昇陽科(3561)則是因為訂單太多,「考慮要發外包」。
事實上,若以模組的產能來看,台廠當中以即將要進行合併的「新新日光」最大。新日光目前透過轉投資永旺,擁有60MW的產能,至於即將合併的旺能則有180MW,雙方合併後將達240MW。
新日光表示,這波太陽能景氣雖然有上來,「但不是每一家的營運都能夠水漲船高」,能爭取到日本訂單的成長力道相對較強。而該公司除了電池有不少訂單之外,模組部分更是接單爆滿,面臨要發外包的「壓力」。
若以「地緣」效應來看,去年提前赴日本卡位的興櫃太陽能業者旭晶(3647),受惠程度最為直接。該公司與日本太陽能系統大廠西控 (WEST HOLDINGS)合資在愛媛縣松山市設立自動化模組廠「E-Sola r」,瞄準的就是在地市場。
旭晶董事長郭彥辰表示,E-Solar具備「日本製造」資格,搭上此波日本市場需求爆發潮,不僅供不應求,且價格相對較好,市況可用「載貨的卡車都在外面排隊等」來形容。而看好當地需求,旭晶計畫今年內將模組產能由原本的50MW擴產至150MW,至於新廠地點則傾向設在廣島。
昇陽科元月份營收3.3億元,月增率高達73.8%。昇陽科指出,該公司旗下的模組接單暢旺,由於擴產的速度還趕不及,因此現在正考慮要發外包訂單來解決。
昇陽科現有的模組產能為30MW,預計到3月份會拉高到60MW、比現在高出一倍。
事實上,若以模組的產能來看,台廠當中以即將要進行合併的「新新日光」最大。新日光目前透過轉投資永旺,擁有60MW的產能,至於即將合併的旺能則有180MW,雙方合併後將達240MW。
新日光表示,這波太陽能景氣雖然有上來,「但不是每一家的營運都能夠水漲船高」,能爭取到日本訂單的成長力道相對較強。而該公司除了電池有不少訂單之外,模組部分更是接單爆滿,面臨要發外包的「壓力」。
若以「地緣」效應來看,去年提前赴日本卡位的興櫃太陽能業者旭晶(3647),受惠程度最為直接。該公司與日本太陽能系統大廠西控 (WEST HOLDINGS)合資在愛媛縣松山市設立自動化模組廠「E-Sola r」,瞄準的就是在地市場。
旭晶董事長郭彥辰表示,E-Solar具備「日本製造」資格,搭上此波日本市場需求爆發潮,不僅供不應求,且價格相對較好,市況可用「載貨的卡車都在外面排隊等」來形容。而看好當地需求,旭晶計畫今年內將模組產能由原本的50MW擴產至150MW,至於新廠地點則傾向設在廣島。
昇陽科元月份營收3.3億元,月增率高達73.8%。昇陽科指出,該公司旗下的模組接單暢旺,由於擴產的速度還趕不及,因此現在正考慮要發外包訂單來解決。
昇陽科現有的模組產能為30MW,預計到3月份會拉高到60MW、比現在高出一倍。
台灣第3大太陽能矽晶圓廠旭晶(3647)日本布局報喜,與當地最大太陽能發電系統施工廠西控集團(WEST HOLDINGS)合資設立太陽能模組廠E-Solar 開始邁入營利,第2季起開始挹注轉投資收益,估計今年貢獻業外獲利逾億元,成為國內太陽能廠海外布局,首家獲得實質收益的業者。
旭晶董事長郭彥辰表示,E-Solar搶搭日本太陽能發電裝置熱潮,現有50MW(百萬瓦)產能供不應求,正積極趕工出貨,並規劃擴充產能,今年底產能將增加至150MW。
法人指出,日本太陽能發電每度收購價42日圓,傲視全球,引爆當地太陽能裝置熱潮。E-Solar坐擁與西控合作,熟稔當地法規、通路等優勢,很快取得訂單,開始獲利,估計對旭晶今年業外貢獻可達上億元,挹注每股獲利約0.5元。先前國內茂迪、益通、昇陽科等業者,陸續前往美國、大陸、日本等地轉投資太陽能事業,但都尚未對母公司有實質利益貢獻,益通甚至因為轉投資美國Adema失利,導致鉅額虧損。旭晶日本布局收割,成為國內太陽能廠海外布局,首家獲得實質收益的業者。
郭彥辰指出,E-Solar今年確定將挹注旭晶獲利,數字仍待獲利結出後精算。雖然目前太陽能矽晶圓本業仍無法盈利,但在業外獲利挹注下,旭晶整體財務結構將同步提升。
郭彥辰說,現在太陽能市場「已沒有那麼糟,價格也已經穩住」。旭晶太陽能矽晶圓目前年產能410MW,產能利用率已衝上八成左右,並逐步提升中。現階段甚至出現小量人力不足,正積極召募新血拚出貨。旭晶將持續耕耘日本市場,除E-Solar積極擴產外,也將擴大當地太陽能電廠布局。
旭晶董事長郭彥辰表示,E-Solar搶搭日本太陽能發電裝置熱潮,現有50MW(百萬瓦)產能供不應求,正積極趕工出貨,並規劃擴充產能,今年底產能將增加至150MW。
法人指出,日本太陽能發電每度收購價42日圓,傲視全球,引爆當地太陽能裝置熱潮。E-Solar坐擁與西控合作,熟稔當地法規、通路等優勢,很快取得訂單,開始獲利,估計對旭晶今年業外貢獻可達上億元,挹注每股獲利約0.5元。先前國內茂迪、益通、昇陽科等業者,陸續前往美國、大陸、日本等地轉投資太陽能事業,但都尚未對母公司有實質利益貢獻,益通甚至因為轉投資美國Adema失利,導致鉅額虧損。旭晶日本布局收割,成為國內太陽能廠海外布局,首家獲得實質收益的業者。
郭彥辰指出,E-Solar今年確定將挹注旭晶獲利,數字仍待獲利結出後精算。雖然目前太陽能矽晶圓本業仍無法盈利,但在業外獲利挹注下,旭晶整體財務結構將同步提升。
郭彥辰說,現在太陽能市場「已沒有那麼糟,價格也已經穩住」。旭晶太陽能矽晶圓目前年產能410MW,產能利用率已衝上八成左右,並逐步提升中。現階段甚至出現小量人力不足,正積極召募新血拚出貨。旭晶將持續耕耘日本市場,除E-Solar積極擴產外,也將擴大當地太陽能電廠布局。
日本從去年7月起加大力道補助太陽能,帶動日本太陽能市場出現爆發性成長。而提前至當地設立太陽能模組廠和太陽能電廠的興櫃太陽能業者旭晶(3647),成為國內業者當中的最大贏家。董事長郭彥辰表示,今年還將擴增100MW的太陽能模組產能和50MW的太陽能電廠,並於年中申請科技類股資格,以最快時間申請上市。
郭彥辰指出,與日本太陽能系統大廠西控(WEST HOLDINGS)在愛媛縣松山市合資成立的自動化太陽能模組廠E-Solar,目前可說供不應求,至於廣島的太陽能電廠也將併聯發電,加上新增擴產的部分,預期該公司今年的營運至少會有3成以上的成長,到第4季的現金流則可轉正。
相較於全球各地的太陽能市場表現,日本在去年第4季可說是光芒萬丈,主要是從7月起將太陽能發電的收購價格拉高至每度(每千瓦小時)42日圓的超高水準,吸引眾多大廠投入,光是以去年11月份的單月新增設備發電量來看,就可媲美一座核能發電廠。
不過,日本的太陽能市場雖大,但對於台系太陽能業者來說,未必是人人有獎;即使有獎,也有大小懸殊之分。以旭晶來說,由於該公司大股東長期與日本政商界維持深厚的人脈,先是取得和西控公司合資設廠,後來又進一步跨入太陽能電廠領域,而非指是單純替日廠代工或賣產品,可說是台系廠商佈局日本市場最具成效者。
旭晶與西控合資的E-Solar具備「日本製造」資格,搭上此波日本市場需求爆發潮,不僅供不應求,且價格相對較好,「載貨的卡車都在外面排隊等」。而看好當地需求,旭晶計畫今年內將產能由原本的 50MW擴產至150MW,至於設廠地點則傾向在廣島。 郭彥辰說,旭晶 與日本西控合作在廣島設立的1.5MW電廠已完工,在今年第1季就可完成併聯售電。他指出,太陽能電廠的興建速度很快,只要2∼3個月,而是地點找尋較為不容易,該公司目前手上的新電廠案,發電量約在 8MW左右,今年底的目標則是將電廠發電量擴充至50MW。
郭彥辰指出,與日本太陽能系統大廠西控(WEST HOLDINGS)在愛媛縣松山市合資成立的自動化太陽能模組廠E-Solar,目前可說供不應求,至於廣島的太陽能電廠也將併聯發電,加上新增擴產的部分,預期該公司今年的營運至少會有3成以上的成長,到第4季的現金流則可轉正。
相較於全球各地的太陽能市場表現,日本在去年第4季可說是光芒萬丈,主要是從7月起將太陽能發電的收購價格拉高至每度(每千瓦小時)42日圓的超高水準,吸引眾多大廠投入,光是以去年11月份的單月新增設備發電量來看,就可媲美一座核能發電廠。
不過,日本的太陽能市場雖大,但對於台系太陽能業者來說,未必是人人有獎;即使有獎,也有大小懸殊之分。以旭晶來說,由於該公司大股東長期與日本政商界維持深厚的人脈,先是取得和西控公司合資設廠,後來又進一步跨入太陽能電廠領域,而非指是單純替日廠代工或賣產品,可說是台系廠商佈局日本市場最具成效者。
旭晶與西控合資的E-Solar具備「日本製造」資格,搭上此波日本市場需求爆發潮,不僅供不應求,且價格相對較好,「載貨的卡車都在外面排隊等」。而看好當地需求,旭晶計畫今年內將產能由原本的 50MW擴產至150MW,至於設廠地點則傾向在廣島。 郭彥辰說,旭晶 與日本西控合作在廣島設立的1.5MW電廠已完工,在今年第1季就可完成併聯售電。他指出,太陽能電廠的興建速度很快,只要2∼3個月,而是地點找尋較為不容易,該公司目前手上的新電廠案,發電量約在 8MW左右,今年底的目標則是將電廠發電量擴充至50MW。
台灣第3大太陽能矽晶圓廠旭晶(3647)將攜手中國大陸太陽能龍頭晶澳、與日本最大太陽能發電系統施工廠西控集團(WEST HOLDINGS),明年在日本投資太陽能電廠,初估規模達50MW(百萬瓦),總投資額約50億元。這是台灣歷來最大境外太陽能電廠投資案,也是台灣太陽能業首度結盟大陸與日本業者,共闖太陽能電廠商機,宣告台灣太陽能業將走向國際聯盟,也是太陽能業經歷長期低潮後,兩岸最大手筆的電廠合作案。旭晶上周五在興櫃的收盤價為2.45元。
日本今年7月起實施新太陽能補貼政策,每度補貼金額高達42日圓,是目前全球最高額,在日本境內掀起旋風,估計日本2012會計年度(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底)太陽能內需市場年增率將達近2倍,商機爆發。
旭晶董事長郭彥辰指出,日本311強震後,祭出太陽能補貼方案,現在日本電廠投資報酬率逾一成,約8年可回本,相較於現在生產矽晶圓或電池無法盈利,太陽能電廠獲利穩健。
旭晶先前已與西控集團合資,在日本四國合資成立太陽能模組廠「E-Solar」,並在日本廣島完成1.5MW太陽能電廠投資,明年首季開始營運。據了解,這次投資案分工縝密,以旭晶生產的高效太陽能矽晶圓為材料,交給晶澳製作太陽能電池後,由E-Solar製成模組,再由西控集團發包施工,串連台日中三方力量完成。
日本今年7月起實施新太陽能補貼政策,每度補貼金額高達42日圓,是目前全球最高額,在日本境內掀起旋風,估計日本2012會計年度(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底)太陽能內需市場年增率將達近2倍,商機爆發。
旭晶董事長郭彥辰指出,日本311強震後,祭出太陽能補貼方案,現在日本電廠投資報酬率逾一成,約8年可回本,相較於現在生產矽晶圓或電池無法盈利,太陽能電廠獲利穩健。
旭晶先前已與西控集團合資,在日本四國合資成立太陽能模組廠「E-Solar」,並在日本廣島完成1.5MW太陽能電廠投資,明年首季開始營運。據了解,這次投資案分工縝密,以旭晶生產的高效太陽能矽晶圓為材料,交給晶澳製作太陽能電池後,由E-Solar製成模組,再由西控集團發包施工,串連台日中三方力量完成。
旭晶大動作攜手日本、中國大陸業者進軍日本太陽能電廠市場,茂迪(6244)檯面下也動作頻頻,規劃與日本知名建商伊藤組土建株式會社(Itogumi Construction)合作;日本知名企業湯淺商事近期更親自來台拜訪茂迪尋求合作,為茂迪進軍日本電廠增添利基。
茂迪樂觀預期年底前接單狀況,基本面逐步走出谷底。看好電廠收益豐厚,茂迪高層日前親自赴日考察太陽能電廠商機,希望能藉此強化業外收益,尋找新藍海。茂迪上周五跌0.85元,收25元。
茂迪樂觀預期年底前接單狀況,基本面逐步走出谷底。看好電廠收益豐厚,茂迪高層日前親自赴日考察太陽能電廠商機,希望能藉此強化業外收益,尋找新藍海。茂迪上周五跌0.85元,收25元。
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歐嘉瑞率國內太陽光電業者茂迪、昱晶、新日光、台積太陽能、長生、英懋達、旭晶等,赴日本爭取商機,達成60餘MW的商機,約新台幣30億元。歐嘉瑞也受邀見證茂迪與日本伊藤組針對大型太陽光電電廠簽約儀式,並主持旭晶公司與日本西控集團將於日本建置50MW大型系統的簽約。
此次行程分別拜會日本投入大型太陽能系統的主要商社並接受日本3家新聞業者訪問。歐嘉瑞受訪時表示,台灣與日本在太陽光電產業上具有互補性,台灣製造品質佳且成本控制得宜,日本商社在品牌及行銷通路的建立優於台灣,兩國合作可共創雙贏。
歐嘉瑞指出,台灣在太陽光電領域具有高品質與合理價格的產品供應、產業鏈完整、尊重智慧財產權等優勢,此次參訪團引起日本產業界及媒體高度重視,媒合會有60餘家日本業者參加,會後交流熱烈,並有數家媒體採訪。能源局表示,也有團員業者接獲2MW的模組訂單。
經濟部為協助國內太陽光電業者拓展海外市場,今年10月起推動「太陽光電擴大海外市場行動計畫」,訂定3策略16措施,對於各別市場推動專人專責服務模式。(劉靜君)
此次行程分別拜會日本投入大型太陽能系統的主要商社並接受日本3家新聞業者訪問。歐嘉瑞受訪時表示,台灣與日本在太陽光電產業上具有互補性,台灣製造品質佳且成本控制得宜,日本商社在品牌及行銷通路的建立優於台灣,兩國合作可共創雙贏。
歐嘉瑞指出,台灣在太陽光電領域具有高品質與合理價格的產品供應、產業鏈完整、尊重智慧財產權等優勢,此次參訪團引起日本產業界及媒體高度重視,媒合會有60餘家日本業者參加,會後交流熱烈,並有數家媒體採訪。能源局表示,也有團員業者接獲2MW的模組訂單。
經濟部為協助國內太陽光電業者拓展海外市場,今年10月起推動「太陽光電擴大海外市場行動計畫」,訂定3策略16措施,對於各別市場推動專人專責服務模式。(劉靜君)
日本從第3季大幅調高太陽能補助,帶動當地太陽能市場大幅成長。而國內的矽晶圓廠旭晶(3647)看好當地市場商機,與日本太陽能系統龍頭廠「西控集團」合資於當地設立的模組廠「E-SOLAR」,已正式量產出貨,並於此次日本太陽能展「PV JAPAN」當中打出自有品牌。
旭晶表示,與西控集團合作位於廣島的太陽能電廠,目前已完工,預計明年第1季完成併聯售電。
日本太陽能展從本月5-7日登場,由於日本政府支固定價格收購制度活化了市場需求,促進了展覽會的參觀人潮。而旭晶與西控合資的模組廠「E-SOLAR」,也藉由此次機會打出自有品牌,強調提供25年保固的高品質。
據了解,旭晶與西控集團合作位於廣島的1.5MW地面型太陽能電廠,已於上個月完工,明年第1季就可完成併聯,預估每年可帶來7,60 0萬日圓的營收。
旭晶表示,未來將持續西控集團合作,預計明年底之前會於日本建置完成總發電量50MW的太陽能電廠。
旭晶表示,與西控集團合作位於廣島的太陽能電廠,目前已完工,預計明年第1季完成併聯售電。
日本太陽能展從本月5-7日登場,由於日本政府支固定價格收購制度活化了市場需求,促進了展覽會的參觀人潮。而旭晶與西控合資的模組廠「E-SOLAR」,也藉由此次機會打出自有品牌,強調提供25年保固的高品質。
據了解,旭晶與西控集團合作位於廣島的1.5MW地面型太陽能電廠,已於上個月完工,明年第1季就可完成併聯,預估每年可帶來7,60 0萬日圓的營收。
旭晶表示,未來將持續西控集團合作,預計明年底之前會於日本建置完成總發電量50MW的太陽能電廠。
若要選出全球太陽能市場的「2012年度新星」,非日本莫屬!在今年7月頒布的全國上網電價政策激勵下,日本太陽能市場安裝量快速提升,也成為台系廠商在承接中國大陸業者的「轉單」之外,多出的另一項選擇,包括昱晶(3514)、新日光(3576)和旭晶(3647)等,都受惠於此波日本市場成長。
日本市場長期以來,都以「屋頂型」的發電裝置為主,可說是全球市場中的特例,但今年在新公布的上網電價政策後,開始出現轉變。根據研調機構NPD Solarbuzz評估,日本「非住宅」的太陽能裝置量,可望從明(2013)年起首度突破30%。
NPD Solarbuzz指出,日本從7月份開始實施全國上網電價,光是7 ∼9月,就有接近1.5GW的太陽能發電項目申報並獲得補貼資格,占了日本政府計畫從今年7月到明年3月期間,總安裝量的60%,顯示日本市場成長力道強勁。
而投入太陽能發電的系統商,除了傳統的電力和太陽能業者之外,也多出一些新面孔,其中包括電信巨頭的NTT集團和軟體銀行(Soft bank),屬於貿易公司型態的則有丸紅和三井。
NPD Solarbuzz表示,由於對土地的競爭正在加溫,導致部分地區的土地成本快速攀升,也促使某些企業開發出新的營運模式。以日本大型太陽能系統廠「西控集團」來說,就計畫在人工湖、水庫和蓄水池上安裝大型「漂浮」太陽能發電系統。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矽晶圓廠旭晶與和西控集團合資設立的模組廠「E-SOLAR」,已於今年7月下旬於愛媛縣完工啟用,成功卡位日本市場。
以台系太陽能電池廠來說,昱晶也受惠於日本市場的成長。總經理潘文輝表示,該公司並未承接中國大陸廠的「轉單」,而10月營運仍能較9月成長,比原先預估為佳,就是靠日本市場的帶動。
而新日光去年起就開始啟動「億瓦雙雕」計畫,瞄準日本等新崛起的市場,而目前在宣布合併旺能之後,預計未來會將旺能旗下的大陸吳江廠,作為專攻日本市場的據點,以避開美國和歐盟對大陸太陽能廠的「雙反」制裁。
日本市場長期以來,都以「屋頂型」的發電裝置為主,可說是全球市場中的特例,但今年在新公布的上網電價政策後,開始出現轉變。根據研調機構NPD Solarbuzz評估,日本「非住宅」的太陽能裝置量,可望從明(2013)年起首度突破30%。
NPD Solarbuzz指出,日本從7月份開始實施全國上網電價,光是7 ∼9月,就有接近1.5GW的太陽能發電項目申報並獲得補貼資格,占了日本政府計畫從今年7月到明年3月期間,總安裝量的60%,顯示日本市場成長力道強勁。
而投入太陽能發電的系統商,除了傳統的電力和太陽能業者之外,也多出一些新面孔,其中包括電信巨頭的NTT集團和軟體銀行(Soft bank),屬於貿易公司型態的則有丸紅和三井。
NPD Solarbuzz表示,由於對土地的競爭正在加溫,導致部分地區的土地成本快速攀升,也促使某些企業開發出新的營運模式。以日本大型太陽能系統廠「西控集團」來說,就計畫在人工湖、水庫和蓄水池上安裝大型「漂浮」太陽能發電系統。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矽晶圓廠旭晶與和西控集團合資設立的模組廠「E-SOLAR」,已於今年7月下旬於愛媛縣完工啟用,成功卡位日本市場。
以台系太陽能電池廠來說,昱晶也受惠於日本市場的成長。總經理潘文輝表示,該公司並未承接中國大陸廠的「轉單」,而10月營運仍能較9月成長,比原先預估為佳,就是靠日本市場的帶動。
而新日光去年起就開始啟動「億瓦雙雕」計畫,瞄準日本等新崛起的市場,而目前在宣布合併旺能之後,預計未來會將旺能旗下的大陸吳江廠,作為專攻日本市場的據點,以避開美國和歐盟對大陸太陽能廠的「雙反」制裁。
太陽能矽晶圓廠旭晶(3647)看好日本太陽能市場的爆發力,提前進行卡位,該公司與當地太陽能系統業者「West Holding」合資設立的模組廠「E-SOLAR」於25日舉行開幕儀式。旭晶總經理郭彥廷豪氣指出,E-SOLAR是日本自動化程度最高、成本最低的模組廠,目標在成立的第1個會計年度就達到損益兩平。
日本從今年7月1日起啟動高額太陽能補助政策,不論是研調機構和各家太陽能業者都視為商機驚人。West Holding社長大(火田)康壽評估認為,以2011會計年度來看,日本市場規模約1.1GW,而2012年度就有可能達到3.2GW。而大陸太陽能大廠晶澳首席執行官方朋評估,以中國、日本、東南亞和南美等新興市場的太陽能裝設量來看,將足以抵銷歐洲市場的衰退。
旭晶為興櫃的太陽能矽晶圓廠,團隊有不少來自於昱晶(3514),而董事長郭彥辰、總經理郭彥廷兄弟檔為前中油董事長郭進財的公子,也因而與全球能源大廠有深厚淵源。以West Holding來說,就是日本當地的太陽能系統大廠,預計到8月底完工的太陽能電廠總數已達13個,同時也是在JASDAQ掛牌的上市公司。
據了解,旭晶早在去年年初就開始和West Holding進行協商,經過1年才達成設立合資模組廠E-SOLAR的協議。E-SOLAR位於日本四國的愛媛縣松山市,股本為6.7億日圓,由旭晶投資4億日圓、持股約61%。
郭彥廷說,日本市場一向偏好「日本製」產品,尤其太陽能系統需要長達20-25年的保固,因此也願意用較高的價格採購。至於外商則很難跨足此一市場,主要是要找到好的當地合作伙伴極不容易。
在日本設廠,面對的最重要課題就是高昂的人事與土地成本。郭彥廷表示,E-SOLAR採用最新的自動化設備,自動化程度高達95%,以現有的50MW生產線來看,一班的人力才11-12人,整個廠人力還不到50人。至於廠區則是向設備商NPC所租用,費用相當低廉,至於聘用員工和設備投資也相有當地政府補助,可說是日本最具競爭力的模組廠。
日本從今年7月1日起啟動高額太陽能補助政策,不論是研調機構和各家太陽能業者都視為商機驚人。West Holding社長大(火田)康壽評估認為,以2011會計年度來看,日本市場規模約1.1GW,而2012年度就有可能達到3.2GW。而大陸太陽能大廠晶澳首席執行官方朋評估,以中國、日本、東南亞和南美等新興市場的太陽能裝設量來看,將足以抵銷歐洲市場的衰退。
旭晶為興櫃的太陽能矽晶圓廠,團隊有不少來自於昱晶(3514),而董事長郭彥辰、總經理郭彥廷兄弟檔為前中油董事長郭進財的公子,也因而與全球能源大廠有深厚淵源。以West Holding來說,就是日本當地的太陽能系統大廠,預計到8月底完工的太陽能電廠總數已達13個,同時也是在JASDAQ掛牌的上市公司。
據了解,旭晶早在去年年初就開始和West Holding進行協商,經過1年才達成設立合資模組廠E-SOLAR的協議。E-SOLAR位於日本四國的愛媛縣松山市,股本為6.7億日圓,由旭晶投資4億日圓、持股約61%。
郭彥廷說,日本市場一向偏好「日本製」產品,尤其太陽能系統需要長達20-25年的保固,因此也願意用較高的價格採購。至於外商則很難跨足此一市場,主要是要找到好的當地合作伙伴極不容易。
在日本設廠,面對的最重要課題就是高昂的人事與土地成本。郭彥廷表示,E-SOLAR採用最新的自動化設備,自動化程度高達95%,以現有的50MW生產線來看,一班的人力才11-12人,整個廠人力還不到50人。至於廠區則是向設備商NPC所租用,費用相當低廉,至於聘用員工和設備投資也相有當地政府補助,可說是日本最具競爭力的模組廠。
日本最大太陽能系統廠西控公司(WEST HOLDINGS )代表取締役社長大火田康壽25日表示,日本2012會計年度(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底)太陽能內需市場將呈近2倍成長,西控與台灣矽晶圓廠旭晶(3647)合資建立太陽能模組廠E-Solar,搶攻日本太陽能市場快速爆發的商機。
日本7月起實施新的太陽能補貼政策,每度補貼金額高達42日圓(約新台幣16.1元),堪稱現階段全球最高額補貼,在日本境內掀起旋風,WEST HOLDINGS股價更從今年初約700日圓起漲,25日收盤價1,517日圓(約新台幣584.8元),飆漲逾1倍。旭晶與E-Solar攜手搶進日本市場,未來將成為業外投資小金雞。
E-Solar25日舉行日本松山愛媛縣工廠開工典禮,旭晶總經理郭彥廷表示,E-Solar初期產能50MW(百萬瓦)採代工模式生產,交由西控出貨,目標在2012會計年度達成損益兩平,成為台灣前進日本太陽能市場標竿之一。
大火田康壽指出,日本新太陽能補貼政策帶動內需市場蓬勃發展。西控內部估計,2012會計年度日本太陽能發電裝置量將由2011年度的11億瓦(1.1GW)大增至32億瓦(3.2GW),呈爆發性成長。
看好日本太陽能內需市場,西控與旭晶合資成立E-Solar,現階段資本額6.7億日圓(約新台幣2.58億元),旭晶出資61%,西控出資39%,5席董事中,旭晶占3席。
郭彥廷表示,日本太陽能市場快速起飛,當地消費者偏愛本地製產品,但日本境內模組廠規模都不大,E-Solar目前產能50MW,已成為全日本前10太陽能模組廠,未來將透過產能去瓶頸化,將產能擴充至100MW。
日本7月起實施新的太陽能補貼政策,每度補貼金額高達42日圓(約新台幣16.1元),堪稱現階段全球最高額補貼,在日本境內掀起旋風,WEST HOLDINGS股價更從今年初約700日圓起漲,25日收盤價1,517日圓(約新台幣584.8元),飆漲逾1倍。旭晶與E-Solar攜手搶進日本市場,未來將成為業外投資小金雞。
E-Solar25日舉行日本松山愛媛縣工廠開工典禮,旭晶總經理郭彥廷表示,E-Solar初期產能50MW(百萬瓦)採代工模式生產,交由西控出貨,目標在2012會計年度達成損益兩平,成為台灣前進日本太陽能市場標竿之一。
大火田康壽指出,日本新太陽能補貼政策帶動內需市場蓬勃發展。西控內部估計,2012會計年度日本太陽能發電裝置量將由2011年度的11億瓦(1.1GW)大增至32億瓦(3.2GW),呈爆發性成長。
看好日本太陽能內需市場,西控與旭晶合資成立E-Solar,現階段資本額6.7億日圓(約新台幣2.58億元),旭晶出資61%,西控出資39%,5席董事中,旭晶占3席。
郭彥廷表示,日本太陽能市場快速起飛,當地消費者偏愛本地製產品,但日本境內模組廠規模都不大,E-Solar目前產能50MW,已成為全日本前10太陽能模組廠,未來將透過產能去瓶頸化,將產能擴充至100MW。
太陽能矽晶圓廠旭晶(3647)進軍終端太陽能電廠業務,除了在力麗集團(1444)位於彰化芳苑工業區內的廠房屋頂,建置由該公司所提供的類單晶太陽能發電系統外,更進軍日本市場,與當地太陽能大廠West Holding合資的模組廠「E-SOLAR」,即將於本月底開幕啟用。
旭晶表示,「E-SOLAR」初期產能為50MW,但有高達95%的自動化,因此成本結構並不會高於台灣。由於旭晶持股6成,加上幾乎都會使用自家生產的矽晶圓,瞄準的就是日本蓬勃發展的太陽能市場。
旭晶為矽晶圓廠,不過經營團隊來自於中油和電池廠昱晶,在太陽能和能源領域相當嫻熟。該公司表示,為響應政府推動「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積極布局投資國內電廠事業,除了力麗集團電廠的499KW外,預計今年7月前將完成中南部兩處承租的工廠太陽能屋頂,發電量估計約750KW。
旭晶指出,下半年包含已簽約承租的規劃容量已超過4MW,預計一年的發電量將可達625萬度,將可為公司貢獻約5,000萬元的售電營收。除了台灣外,旭晶今年將在日本也會有50MW的電廠裝設完工。
旭晶表示,「E-SOLAR」初期產能為50MW,但有高達95%的自動化,因此成本結構並不會高於台灣。由於旭晶持股6成,加上幾乎都會使用自家生產的矽晶圓,瞄準的就是日本蓬勃發展的太陽能市場。
旭晶為矽晶圓廠,不過經營團隊來自於中油和電池廠昱晶,在太陽能和能源領域相當嫻熟。該公司表示,為響應政府推動「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積極布局投資國內電廠事業,除了力麗集團電廠的499KW外,預計今年7月前將完成中南部兩處承租的工廠太陽能屋頂,發電量估計約750KW。
旭晶指出,下半年包含已簽約承租的規劃容量已超過4MW,預計一年的發電量將可達625萬度,將可為公司貢獻約5,000萬元的售電營收。除了台灣外,旭晶今年將在日本也會有50MW的電廠裝設完工。
太陽能矽晶圓廠旭晶(3647)昨(3)日宣布,完成台灣首座高效類單晶太陽能電廠建制,為台灣再生能源產業開啟新里程碑。旭晶並將搭配旗下高效能產品,進軍日本太陽能電廠市場,擴大垂直整合布局。
旭晶是國內太陽能業新秀,但在太陽能電廠扎根很深,鎖定台灣與日本兩大市場布局。台灣方面,響應國內「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在紡織大廠力麗集團位於彰化芳苑工業區內的廠房屋頂,裝設全台首座高效類單晶太陽能電廠,發電量達499KW(千瓦),近期開始運轉供電。
旭晶表示,採用高效類單晶技術,可讓單一面積太陽能模組發電量更大,適用於台灣、日本等地狹人稠,需要輕巧體積的太陽能發電市場,投資報酬率也相當誘人,以力麗集團電廠案為例,內部投資報率(IRR)高達13.6%,亦即不到8年就可以回收所有投資。
旭晶是國內太陽能業新秀,但在太陽能電廠扎根很深,鎖定台灣與日本兩大市場布局。台灣方面,響應國內「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在紡織大廠力麗集團位於彰化芳苑工業區內的廠房屋頂,裝設全台首座高效類單晶太陽能電廠,發電量達499KW(千瓦),近期開始運轉供電。
旭晶表示,採用高效類單晶技術,可讓單一面積太陽能模組發電量更大,適用於台灣、日本等地狹人稠,需要輕巧體積的太陽能發電市場,投資報酬率也相當誘人,以力麗集團電廠案為例,內部投資報率(IRR)高達13.6%,亦即不到8年就可以回收所有投資。
太陽能矽晶圓廠旭晶(3647)昨(7)日布布,推出高效能矽晶圓產品,類單晶轉換率最高逾19%,將搭配公司在日本轉投資模組廠與電廠事業,建立差異化經營模式,力拼下半年單月轉虧為盛。
旭晶總經理陳彥廷表示,全球太陽能製造產能供過於求,買家對產品要求趨嚴,旭晶推出「E-wafer」高效能太陽能矽晶圓,多晶轉換率最高達17.8%,平均約17.5%;類單晶最高達19.09%,平均達18.08%,成為接單利器,目標今年高效能產品占總產能一成,明年達三成以上。
旭晶已與日本上市公司WEST HOLDINGS在日本成立太陽能模組廠E-Solar,搶占日本太陽能電廠商機,是繼茂迪後,台灣第2家在日本大規模興建模組廠的業者,象徵旭晶產品與布局已有國際一線大廠水準。
郭彥延說,旭晶將藉由自行生產的高效矽晶圓委外代工製造太陽能電池後,提供E-Solar製成模組出售,為旭晶提供穩定出海口。E-Solar近期陸續邁入試產,最快第3季末量產,以自有品牌銷售,初期產能約50MW(百萬瓦)。
旭晶也切入太陽能電廠業務,今年在台灣、日本分別有5MW、45MW,合計50MW工程完工,挹注未來收益。
旭晶總經理陳彥廷表示,全球太陽能製造產能供過於求,買家對產品要求趨嚴,旭晶推出「E-wafer」高效能太陽能矽晶圓,多晶轉換率最高達17.8%,平均約17.5%;類單晶最高達19.09%,平均達18.08%,成為接單利器,目標今年高效能產品占總產能一成,明年達三成以上。
旭晶已與日本上市公司WEST HOLDINGS在日本成立太陽能模組廠E-Solar,搶占日本太陽能電廠商機,是繼茂迪後,台灣第2家在日本大規模興建模組廠的業者,象徵旭晶產品與布局已有國際一線大廠水準。
郭彥延說,旭晶將藉由自行生產的高效矽晶圓委外代工製造太陽能電池後,提供E-Solar製成模組出售,為旭晶提供穩定出海口。E-Solar近期陸續邁入試產,最快第3季末量產,以自有品牌銷售,初期產能約50MW(百萬瓦)。
旭晶也切入太陽能電廠業務,今年在台灣、日本分別有5MW、45MW,合計50MW工程完工,挹注未來收益。
太陽能矽晶圓廠旭晶(3647)昨(12)日宣布,斥資4億日圓(約新台幣1.4億元),與日本上市公司WEST HOLDINGS成立太陽能模組廠,搶占日本太陽能電廠商機,擴大旭晶產品出海口。
德國即將大砍太陽能補貼,日本被視為最具潛力市場,國內大廠紛紛搶進,昱晶、新日光取得夏普太陽能電池代工訂單;旭晶則是繼茂迪後,台灣第二家在日本大規模興建模組廠的業者,象徵旭晶產品與布局已具有國際一線大廠水準。
旭晶董事長郭彥辰表示,日本311強震之後,反核聲浪再起,夏普、日立等當地電子大廠領頭,規劃興建多座大型太陽能電廠,帶動市場商機大開,但日本市場不僅封閉,更對品質要求嚴苛,這次合作結合旭晶的矽晶圓與WEST HOLDINGS在當地知名度,直接打進日本市場。
旭晶表示,WEST HOLDINGS以建築起家,是日本一般住宅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龍頭,雙方合資設立「E-SOLAR」公司,資本額約6.7億日圓,旭晶投資4億日圓,取得61%股權,將在日本愛媛縣松山市設立年產能50MW(百萬瓦)模組廠,進軍日本市場。
旭晶規劃,日本模組廠將在5月試產,6月小量產出,未來模組將採用旭晶生產的矽晶圓製造,為旭晶本業找到穩定出海口。旭晶也將積極投資日本境內太陽能電廠,今年安裝量40MW,第一階段2MW裝置已邁入整地階段。
配合公司新布局與營運資金需求,旭晶規劃發行5,000萬股現金增資案,每股發行價格8元,預計募集4億元資金,第二季末完成增資。增資案完成後,旭晶資本額由28億元增加至33億元。
德國即將大砍太陽能補貼,日本被視為最具潛力市場,國內大廠紛紛搶進,昱晶、新日光取得夏普太陽能電池代工訂單;旭晶則是繼茂迪後,台灣第二家在日本大規模興建模組廠的業者,象徵旭晶產品與布局已具有國際一線大廠水準。
旭晶董事長郭彥辰表示,日本311強震之後,反核聲浪再起,夏普、日立等當地電子大廠領頭,規劃興建多座大型太陽能電廠,帶動市場商機大開,但日本市場不僅封閉,更對品質要求嚴苛,這次合作結合旭晶的矽晶圓與WEST HOLDINGS在當地知名度,直接打進日本市場。
旭晶表示,WEST HOLDINGS以建築起家,是日本一般住宅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龍頭,雙方合資設立「E-SOLAR」公司,資本額約6.7億日圓,旭晶投資4億日圓,取得61%股權,將在日本愛媛縣松山市設立年產能50MW(百萬瓦)模組廠,進軍日本市場。
旭晶規劃,日本模組廠將在5月試產,6月小量產出,未來模組將採用旭晶生產的矽晶圓製造,為旭晶本業找到穩定出海口。旭晶也將積極投資日本境內太陽能電廠,今年安裝量40MW,第一階段2MW裝置已邁入整地階段。
配合公司新布局與營運資金需求,旭晶規劃發行5,000萬股現金增資案,每股發行價格8元,預計募集4億元資金,第二季末完成增資。增資案完成後,旭晶資本額由28億元增加至33億元。
太陽能矽晶圓廠旭晶12日公告與日本JASDAQ掛牌上市的太陽能系統施工大廠West Holdings成立「E-SOLAR」,估計2012年將搶下日本40百萬瓦(MWp)太陽能系統,其中第1階段2MWp正在整地中,預估投資報酬率可達10%左右,外傳311災區系統補助可望相對高,E-SOLAR也搶到8~10MWp的系統份額。
旭晶近日積極布局海外基地,12日宣布與日本太陽能系統施工大廠WestHolding成立合資公司「E-SOLAR」,除共同興建年產能達50MWp的太陽能模組廠外,2012年預估可搶得日本約40MWp的太陽能系統。
董事長郭彥辰表示,第1階段2MWp的系統已開始整地,預估該案投資報酬率約達10%,自付款3成。雖然日本太陽能電價補助費率延後公布,但4月1日可望正式公告,7月1日可望正式實行。
日本政府為鼓勵再生能源發電,市場傳出311災區補助可望較一般地區高,郭彥辰表示,「E-SOLAR」在災區約可取得8~10MWp的系統。而針對整個40MWp系統建好後,是否已有買家等著承購的問題,郭彥辰指出,細節仍在討論中。
West Holding為日本一般住宅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市場龍頭,旭晶持股61%、約新台幣1.4元與其攜手,在日本愛媛縣松山市作為設廠據點,主要進行單、多晶矽太陽能模組製造生產,預估年產能約50MWp,預估年初可完成,估5月試產,6月小量產出,未來模組將採旭晶生產的矽晶圓製造,為旭晶本業找到穩定出海口。
因應國際布局及公司營運所需,旭晶將發行5,000萬股現金增資案,每股發行價格約新台幣8元,預計募集4億元,預計第2季未完成增資。增資案完成後,旭晶資本額將由28億元增加至33億元。旭晶目前太陽能晶圓產能達410MWp,預計6月上市。
受福島核外洩影響,日本太陽能市場被國際大大看好,台系業者也積極搶攤該市場,目前諸多業者除透過委外代工與日本大廠維持過往既有的合作關係外,也積極與當地合作攜手太陽能系統領域,包括茂迪、旭晶等。
旭晶近日積極布局海外基地,12日宣布與日本太陽能系統施工大廠WestHolding成立合資公司「E-SOLAR」,除共同興建年產能達50MWp的太陽能模組廠外,2012年預估可搶得日本約40MWp的太陽能系統。
董事長郭彥辰表示,第1階段2MWp的系統已開始整地,預估該案投資報酬率約達10%,自付款3成。雖然日本太陽能電價補助費率延後公布,但4月1日可望正式公告,7月1日可望正式實行。
日本政府為鼓勵再生能源發電,市場傳出311災區補助可望較一般地區高,郭彥辰表示,「E-SOLAR」在災區約可取得8~10MWp的系統。而針對整個40MWp系統建好後,是否已有買家等著承購的問題,郭彥辰指出,細節仍在討論中。
West Holding為日本一般住宅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市場龍頭,旭晶持股61%、約新台幣1.4元與其攜手,在日本愛媛縣松山市作為設廠據點,主要進行單、多晶矽太陽能模組製造生產,預估年產能約50MWp,預估年初可完成,估5月試產,6月小量產出,未來模組將採旭晶生產的矽晶圓製造,為旭晶本業找到穩定出海口。
因應國際布局及公司營運所需,旭晶將發行5,000萬股現金增資案,每股發行價格約新台幣8元,預計募集4億元,預計第2季未完成增資。增資案完成後,旭晶資本額將由28億元增加至33億元。旭晶目前太陽能晶圓產能達410MWp,預計6月上市。
受福島核外洩影響,日本太陽能市場被國際大大看好,台系業者也積極搶攤該市場,目前諸多業者除透過委外代工與日本大廠維持過往既有的合作關係外,也積極與當地合作攜手太陽能系統領域,包括茂迪、旭晶等。
正當國內的太陽能業者相繼決定跨入終端的太陽能電廠領域、替產品尋求「出海口」之際,德國政府宣布未來發電量大於10MW的地面系統將停止補助,除了將立即對德國當地的太陽能電廠發展造成衝擊,若美、中、日等國也決定跟進降低對大型電廠的補助,對國內業者來說,轉型之路恐增陰霾。
隨著太陽能價格的下滑,帶動太陽能發電廠的投資報酬率上揚,吸引了包括巴菲特、李嘉誠等富豪,都是看上投資太陽能電廠所帶來的長期穩定報酬率。只不過,太陽能產業發展多年以來,儘管價格下滑幅度很大,但目前還不到「市電同價」的程度,仍需靠政府補助才能活下去。若德國決定未來將停止大型地面系統的補助,也等於是宣告太陽能發電廠的發展將受到嚴重打擊。
台灣目前的太陽能業者中,有成(4949)就專注於歐洲的太陽能電廠生意,而包括昱晶(3514)、新日光(3576)、旭晶(3647)和碩禾(3691)等,都已經著手切入太陽能電廠領域,只是布局的地區不同。其中,昱晶的20MW系統傳今年底將開始運作,而旭晶則是與日系策略伙伴合作,碩禾則先從國內的市場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各國政府可能削減補助之外,要跨入太陽能電廠還有其他挑戰。首先是得嫻熟地方各式人脈,之後則是土地取得與相關環評,接著要簽訂售電合約以及融資,才有之後的動工興建、完工併網,最後進行處分,整體最快也要2~3年時間。而過程所遇到的問題之複雜度,與目前單純的製造商相較可說是天壤之別,台灣的太陽能業者是否還要投入資源切入太陽能電廠領域?也頗值得深思。
隨著太陽能價格的下滑,帶動太陽能發電廠的投資報酬率上揚,吸引了包括巴菲特、李嘉誠等富豪,都是看上投資太陽能電廠所帶來的長期穩定報酬率。只不過,太陽能產業發展多年以來,儘管價格下滑幅度很大,但目前還不到「市電同價」的程度,仍需靠政府補助才能活下去。若德國決定未來將停止大型地面系統的補助,也等於是宣告太陽能發電廠的發展將受到嚴重打擊。
台灣目前的太陽能業者中,有成(4949)就專注於歐洲的太陽能電廠生意,而包括昱晶(3514)、新日光(3576)、旭晶(3647)和碩禾(3691)等,都已經著手切入太陽能電廠領域,只是布局的地區不同。其中,昱晶的20MW系統傳今年底將開始運作,而旭晶則是與日系策略伙伴合作,碩禾則先從國內的市場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各國政府可能削減補助之外,要跨入太陽能電廠還有其他挑戰。首先是得嫻熟地方各式人脈,之後則是土地取得與相關環評,接著要簽訂售電合約以及融資,才有之後的動工興建、完工併網,最後進行處分,整體最快也要2~3年時間。而過程所遇到的問題之複雜度,與目前單純的製造商相較可說是天壤之別,台灣的太陽能業者是否還要投入資源切入太陽能電廠領域?也頗值得深思。
太陽能矽晶圓廠旭晶(3647)看好日本市場潛力,從去年2月大地震前就透過管道佈局當地市場,經過1年努力,近期可望開花結果。
旭晶總經理郭彥廷表示,目前已經和日本的策略伙伴達成協議,先合資成立一家股本10億日圓的後段系統公司,透過該公司爭取當地的太陽能電廠和屋頂發電的商機,細節會在2月份正式公布。
旭晶為興櫃公司,目前的產能僅次於綠能(3519)和中美晶(5483),排名國內第3大。該公司預計在去(2011)年財報結算後,會於第2季送工業局,申請以高科技類股直接上市。此外,該公司也送件辦理增資,預計以每股5元、增資5,000萬股。
昱晶董事長郭彥辰指出,從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模式來看,矽晶圓與電池的結合效益看來不大,因此該公司從去年起就尋求終端出海口的佈局,尤其是成長力道相當看好的日本市場,目前已和一家日商合資設立新公司,預計2月份正式對外宣布。
郭彥廷說,日本的太陽能的進入門檻相當高,且技術有一定難度,不少大陸業者進軍當地至今成效仍不彰,而旭晶藉由策略伙伴進行佈局,前後也花了1年以上的時間。以日本市場來看,在福島核災和歐美債信出問題後,未來不僅有機會成為亞洲最大的市場,甚至登上全球最大市場。
郭彥廷說,日本目前並無大型的太陽能電廠,少數的都是隸屬於電力公司旗下的「示範電廠」,不過,日本將於7月1日開始推動補助,相關辦法預計3-4月公布,為了爭取商機,因此正加快腳步。他評估,日本的太陽能電廠受限於土地取得,因此不會像美國一樣、動軋上百MW,而會以5MW左右、社區型的電廠為主。
旭晶總經理郭彥廷表示,目前已經和日本的策略伙伴達成協議,先合資成立一家股本10億日圓的後段系統公司,透過該公司爭取當地的太陽能電廠和屋頂發電的商機,細節會在2月份正式公布。
旭晶為興櫃公司,目前的產能僅次於綠能(3519)和中美晶(5483),排名國內第3大。該公司預計在去(2011)年財報結算後,會於第2季送工業局,申請以高科技類股直接上市。此外,該公司也送件辦理增資,預計以每股5元、增資5,000萬股。
昱晶董事長郭彥辰指出,從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模式來看,矽晶圓與電池的結合效益看來不大,因此該公司從去年起就尋求終端出海口的佈局,尤其是成長力道相當看好的日本市場,目前已和一家日商合資設立新公司,預計2月份正式對外宣布。
郭彥廷說,日本的太陽能的進入門檻相當高,且技術有一定難度,不少大陸業者進軍當地至今成效仍不彰,而旭晶藉由策略伙伴進行佈局,前後也花了1年以上的時間。以日本市場來看,在福島核災和歐美債信出問題後,未來不僅有機會成為亞洲最大的市場,甚至登上全球最大市場。
郭彥廷說,日本目前並無大型的太陽能電廠,少數的都是隸屬於電力公司旗下的「示範電廠」,不過,日本將於7月1日開始推動補助,相關辦法預計3-4月公布,為了爭取商機,因此正加快腳步。他評估,日本的太陽能電廠受限於土地取得,因此不會像美國一樣、動軋上百MW,而會以5MW左右、社區型的電廠為主。
太陽能矽晶圓廠旭晶(3647)董事長郭彥辰昨(4)日表示,矽晶圓價格已有止跌趨勢,下半年產業景氣會比上半年好,旭晶看好終端市場應用,已投資6億日圓(約新台幣2.3億元)與日本當地企業合資成立新公司,投入日本系統市場,搶產業復甦商機。
旭晶昨天舉行尾牙,郭彥辰、總經理郭彥廷都出席。郭彥辰指出,太陽能市場低潮已有一段時間,去年第四季業界庫存陸續出清,近期價格陸續止跌,但何時能開始反彈,仍待一段時間觀察。
旭晶昨天舉行尾牙,郭彥辰、總經理郭彥廷都出席。郭彥辰指出,太陽能市場低潮已有一段時間,去年第四季業界庫存陸續出清,近期價格陸續止跌,但何時能開始反彈,仍待一段時間觀察。
2011年連3季報價狂跌的太陽能矽晶圓在年底出現抗跌效應,近期部分矽晶圓廠則告知客戶將在農曆春節後調漲價格,期望6吋多晶矽晶圓每片報價站上1.2美元,一線矽晶圓廠表示,主要是為了爭取合理價格,一路虧損下去產業運作難以健康,不過仍得觀望市場氛圍,目前訂單能見度佳,但價格敏感度也高,必須與客戶做更進一步的協調。
6吋多晶矽晶圓每片1.1~1.2美元已穩定維持約1個月,近期太陽能市場傳出部分一線多晶矽廠已開始告知客戶,將在農曆春節後調漲售價,期望每片站上1.2美元以上水位,調漲幅度約2~3%,不過由於客戶端對價格敏感度高,有意調漲價格的業者仍在積極與客戶協議中。
一線太陽能矽晶圓廠指出,2011年12月就將部分產品價格向上調整,其中又以轉換效率到7%以上的高效率產品微調較為順利,雖然期待春節後得以更大範圍有效調升,偍乃必須視市況而定,另外,多晶矽價格難再下殺,其春節後的價格走勢也是影響矽晶圓報價的重要關鍵。
旭晶總經理郭彥廷說,在市場上確實有耳聞同業間傳出的該類訊息,目前太陽能矽晶圓價格已經守住,預估在元月底、2月初價格向上調整的機率大,預估多數同業都會跟進爭取合理的價格水位,但仍必須觀望市場動態,尤其是美國針對大陸進行反傾銷、反補助的雙反案調查進度。
太陽能業者指出,2011年產業鏈快速降價以來,矽晶圓端的耕耘最為辛苦,受到多晶矽料源成本過高、矽晶圓持續被砍價的壓力下,「兩頭燒」的重擔有相當比重都是落在矽晶圓端,中美矽晶董事長盧明光即曾指出,多晶矽晶圓每片1.5美元以下都是虧、要1.6美元以上才有利潤可言,光人工及材料費用每片就要1.2美元,這個價格水位對矽晶圓廠來說,有做與沒做都是一樣的。
從2011年5月開始,太陽能矽晶圓端開始感受到需求不如預期的壓力,供過於求情況讓矽晶圓報價一路下殺,報價年降幅高達近5成的矽晶圓廠面臨賣1片虧1片的壓力,不過一路減產、停產、出清庫存及拒拿高價料等策略,矽晶圓廠得以在12月開始穩住價格,2012年開始醞釀漲價,只是這波漲價是否調得成?目前多數矽晶圓廠仍沒有萬全把握,只能與客戶更密切協商。
台系太陽能矽晶圓廠包括中美矽晶、綠能、達能、旭晶、昱晟等,垂直整合廠包括茂迪本身亦擁有矽晶圓產能。
6吋多晶矽晶圓每片1.1~1.2美元已穩定維持約1個月,近期太陽能市場傳出部分一線多晶矽廠已開始告知客戶,將在農曆春節後調漲售價,期望每片站上1.2美元以上水位,調漲幅度約2~3%,不過由於客戶端對價格敏感度高,有意調漲價格的業者仍在積極與客戶協議中。
一線太陽能矽晶圓廠指出,2011年12月就將部分產品價格向上調整,其中又以轉換效率到7%以上的高效率產品微調較為順利,雖然期待春節後得以更大範圍有效調升,偍乃必須視市況而定,另外,多晶矽價格難再下殺,其春節後的價格走勢也是影響矽晶圓報價的重要關鍵。
旭晶總經理郭彥廷說,在市場上確實有耳聞同業間傳出的該類訊息,目前太陽能矽晶圓價格已經守住,預估在元月底、2月初價格向上調整的機率大,預估多數同業都會跟進爭取合理的價格水位,但仍必須觀望市場動態,尤其是美國針對大陸進行反傾銷、反補助的雙反案調查進度。
太陽能業者指出,2011年產業鏈快速降價以來,矽晶圓端的耕耘最為辛苦,受到多晶矽料源成本過高、矽晶圓持續被砍價的壓力下,「兩頭燒」的重擔有相當比重都是落在矽晶圓端,中美矽晶董事長盧明光即曾指出,多晶矽晶圓每片1.5美元以下都是虧、要1.6美元以上才有利潤可言,光人工及材料費用每片就要1.2美元,這個價格水位對矽晶圓廠來說,有做與沒做都是一樣的。
從2011年5月開始,太陽能矽晶圓端開始感受到需求不如預期的壓力,供過於求情況讓矽晶圓報價一路下殺,報價年降幅高達近5成的矽晶圓廠面臨賣1片虧1片的壓力,不過一路減產、停產、出清庫存及拒拿高價料等策略,矽晶圓廠得以在12月開始穩住價格,2012年開始醞釀漲價,只是這波漲價是否調得成?目前多數矽晶圓廠仍沒有萬全把握,只能與客戶更密切協商。
台系太陽能矽晶圓廠包括中美矽晶、綠能、達能、旭晶、昱晟等,垂直整合廠包括茂迪本身亦擁有矽晶圓產能。
太陽能矽晶圓廠旭晶董事長郭彥辰4日表示,為有效建造下游出海口,與日本某太陽能系統大廠的策略合作將在2月程序完成後明朗化,另由於太陽能市場對電池轉換效率要求不斷提升,旭晶類單晶產品已開始在客戶端大量認證,預估農曆年後市況較為明朗可開始陸續出貨,希望類單晶佔總產能3成,其餘產能也均將提升效率至17%以上。
郭彥辰表示,2011年太陽光電產業震盪大,尤其供過於求情況嚴重,專注在產業鏈單一環節上,難有效掌控出海口,以至於受困在做1片賠1片的困境中,從目前的價格水位來看,即使拿免費的多晶矽來生產,產出的矽晶圓仍是虧錢在賣。
所以,旭晶2011年即積極布局向下垂直整合,讓相當比重的產能未來能有直接的出海口,先前公布與日本某大太陽能系統廠的策略聯盟案已近成案,預估在2月可公布相關的合作內容。雖然目前仍無法公布相關細節,不過,旭晶總經理郭彥廷指出,旭晶將因該案快速進軍日本市場,尤其是日本的太陽能系統及電廠領域,旭晶將不會缺席。
類單晶部分,郭彥辰說,目前已大量送樣給客戶端做測試,太陽能電池高效率部分維持在18~18.6%,未來計劃類單晶佔總產能達到3成,其餘產能將轉高效多晶,近期平均效率已突破在17%以上。
郭彥廷說,由於類單晶的色樣仍被部分終端消費者所抗拒,部分類單晶也可能專注在高效的太陽能電廠市場,預估會一路從矽晶圓做到模組再銷至日本等市場。
受到矽晶圓價格仍未有效調升影響,旭晶目前產能利用率約5成,郭彥廷說,元月受到農曆年假的影響產能利用率可能會再下降。若以當下市況來看,矽晶圓庫存差不多在前幾季已出清殆盡,由於價格仍偏低、矽晶圓廠在賣1片賠1片的壓力下,寧願守住價格、降低產能也不願再跟進殺低,所以,近期價格已趨於穩定,預估不會有下跌壓力,若市場漲價有成、旭晶也不排除跟進。
旭晶2012年預估約新台幣5億~6億元的增資計畫,主要是為了償還銀行貸款及提升手中可用資金,另外即是投資耕耘太陽能電廠。
郭彥辰表示,2011年太陽光電產業震盪大,尤其供過於求情況嚴重,專注在產業鏈單一環節上,難有效掌控出海口,以至於受困在做1片賠1片的困境中,從目前的價格水位來看,即使拿免費的多晶矽來生產,產出的矽晶圓仍是虧錢在賣。
所以,旭晶2011年即積極布局向下垂直整合,讓相當比重的產能未來能有直接的出海口,先前公布與日本某大太陽能系統廠的策略聯盟案已近成案,預估在2月可公布相關的合作內容。雖然目前仍無法公布相關細節,不過,旭晶總經理郭彥廷指出,旭晶將因該案快速進軍日本市場,尤其是日本的太陽能系統及電廠領域,旭晶將不會缺席。
類單晶部分,郭彥辰說,目前已大量送樣給客戶端做測試,太陽能電池高效率部分維持在18~18.6%,未來計劃類單晶佔總產能達到3成,其餘產能將轉高效多晶,近期平均效率已突破在17%以上。
郭彥廷說,由於類單晶的色樣仍被部分終端消費者所抗拒,部分類單晶也可能專注在高效的太陽能電廠市場,預估會一路從矽晶圓做到模組再銷至日本等市場。
受到矽晶圓價格仍未有效調升影響,旭晶目前產能利用率約5成,郭彥廷說,元月受到農曆年假的影響產能利用率可能會再下降。若以當下市況來看,矽晶圓庫存差不多在前幾季已出清殆盡,由於價格仍偏低、矽晶圓廠在賣1片賠1片的壓力下,寧願守住價格、降低產能也不願再跟進殺低,所以,近期價格已趨於穩定,預估不會有下跌壓力,若市場漲價有成、旭晶也不排除跟進。
旭晶2012年預估約新台幣5億~6億元的增資計畫,主要是為了償還銀行貸款及提升手中可用資金,另外即是投資耕耘太陽能電廠。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