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森電視事業(未)公司新聞
愛奇藝台灣站合作夥伴歐銻銻娛樂昨(20)日宣布,將注入高於市場約1.5倍的資金、啟動自製劇計畫,明年將推出四部台灣自製劇,同時攜手台視、東森兩大有線電視業者以及愛奇藝台灣站推動「網台聯動」模式,期望為台灣影視生態注入新活力。
歐銻銻是愛奇藝在台灣的代理商,在發展自製內容方向上,歐銻銻則與愛奇藝台灣站合作,由愛奇藝提供使用者的數據與資訊,以建議歐銻銻在整體內容產製的方向。
歐銻銻這次首度跨入自製內容,宣布啟動4齣台灣自製戲劇《1006的房客》、《人際關係事務所》、《種菜女神》、《重婚大作戰》。由愛奇藝台灣站、東森、台視買下版權。根據愛立信2017年1月調查報告,台灣觀眾在固定裝置與行動裝置觀看影音內容時間比例已達到50:50,顯示消費者多傾向以「跨螢方式」收看節目內容。為因應這項潮流,未來歐銻銻的新劇將會在電視上先播出,接下來再轉往愛奇藝台灣站平台。愛奇藝台灣站總經理楊鳴指出,此種「網台聯動」的模式在中國大陸早已常見,而這樣的做法也可以擴大戲劇的曝光度。
歐銻銻娛樂董事長范立達指出,台灣的自製戲劇一集費用落在新台幣100萬元至200萬元之間,而歐銻銻則是祭出優於業界1.5倍的預算,打造的四齣自製戲劇將皆以4K、杜比高音效規格製作。且四部戲劇都將邀請台灣的鍍金編劇團隊操刀,期望藉此打造台劇新格局。
楊鳴則表示,自己對歐銻銻自製劇期待很高,因此才會一次拿下這四齣戲劇台灣以及全球的播出權。他表示,有了好的內容,除了可以吸引更多用戶以外,也可以幫助台灣的好戲走向海外。楊鳴也透露,近期愛奇藝主站已經賣了三部自製戲劇《河神》、《無證之罪》與《殺無赦》給Netflix,未來若有機會,也不排除將歐銻銻自製劇也賣給Netflix等海外平台,讓台灣的優質內容被世界看到。
歐銻銻是愛奇藝在台灣的代理商,在發展自製內容方向上,歐銻銻則與愛奇藝台灣站合作,由愛奇藝提供使用者的數據與資訊,以建議歐銻銻在整體內容產製的方向。
歐銻銻這次首度跨入自製內容,宣布啟動4齣台灣自製戲劇《1006的房客》、《人際關係事務所》、《種菜女神》、《重婚大作戰》。由愛奇藝台灣站、東森、台視買下版權。根據愛立信2017年1月調查報告,台灣觀眾在固定裝置與行動裝置觀看影音內容時間比例已達到50:50,顯示消費者多傾向以「跨螢方式」收看節目內容。為因應這項潮流,未來歐銻銻的新劇將會在電視上先播出,接下來再轉往愛奇藝台灣站平台。愛奇藝台灣站總經理楊鳴指出,此種「網台聯動」的模式在中國大陸早已常見,而這樣的做法也可以擴大戲劇的曝光度。
歐銻銻娛樂董事長范立達指出,台灣的自製戲劇一集費用落在新台幣100萬元至200萬元之間,而歐銻銻則是祭出優於業界1.5倍的預算,打造的四齣自製戲劇將皆以4K、杜比高音效規格製作。且四部戲劇都將邀請台灣的鍍金編劇團隊操刀,期望藉此打造台劇新格局。
楊鳴則表示,自己對歐銻銻自製劇期待很高,因此才會一次拿下這四齣戲劇台灣以及全球的播出權。他表示,有了好的內容,除了可以吸引更多用戶以外,也可以幫助台灣的好戲走向海外。楊鳴也透露,近期愛奇藝主站已經賣了三部自製戲劇《河神》、《無證之罪》與《殺無赦》給Netflix,未來若有機會,也不排除將歐銻銻自製劇也賣給Netflix等海外平台,讓台灣的優質內容被世界看到。
凱擘放棄有線電視頻道代理業務之後,原本凱擘代理的東森電視、緯來電視兩大關鍵頻道近期確定找到代理商,由台灣第四大頻道代理商永鑫多媒體的大股東之一練成瑜獨資成立「大享」,承接東森、緯來代理權,市場人士認為,在此關鍵期,將有助穩定市場秩序,加速產業授權談判。
富邦集團旗下凱擘11月中旬宣布放棄有線電視頻道代理業務之後,在業界投下的震撼彈持續延燒,東森及緯來更發出嚴正聯合聲明,抗議凱擘無合作誠信並濫用市場地位,市場密切關注,時值有線電視系統平台業者與頻道商洽談明年頻道上架及版權費用的關鍵時期,東森及緯來等原凱擘代理的頻道將何去何從。
近期市場盛傳,練成瑜獨資成立「大享」,將接下東森及緯來的代理權,與有線電視系統平台業者洽談上架及版權費
台灣主要頻道代理商包含凱擘、中嘉旗下全球、年代電視董事長練台生旗下佳訊,以及負責HBO等境外頻道的永鑫多媒體。練成瑜是永鑫多媒體大股東之一,曾擔任頻道業者組成的衛星公會理事長,在有線電視產業輩分及影響力頗高,喜歡交朋友,但為人相當謙虛低調。
據了解,在頻道業者請託下,由練成瑜獨資成立「大享」,接下東森電視及緯來電視的頻道代理權,大享取「一人承擔,大家共享」之意,要在此有線電視產業亂象中,成為頻道業者的支柱,穩定產業秩序,而大享的頻道代理業務也跟永鑫多媒體彼此獨立。對於相關傳聞,緯來電視表示,頻道代理權密切洽談中。
業界人士表示,現在正是系統業者與頻道業者洽談明年上架與版權費的關鍵時期,不容任何閃失,練成瑜承接東森與緯來頻道代理權,可望加速頻道上架及版權談判;至於凱擘放棄頻道代理業務之後,有線電視的頻道代理機制還能維持多久,是觀察重點。
日前東森及緯來曾發出聲明直指,凱擘放棄頻道代理身分,不代表市場寡占力量瓦解,富邦及凱擘仍掌握市占率35%的優勢,仍掌握關鍵上下架及分配權。凱擘則強調,官學界正積極研擬一套質量並重的收視指標,藉以建立頻道公平上下架機制,讓版權收益回饋給製播優質內容頻道商。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富邦蔡家兄弟放棄有線電視頻道代理業務,面對富邦集團及台灣大旗下浩緯及優視可能未放棄頻道代理傳聞,也引起主管機關NCC及公平會密切關注。
過去蔡家兄弟旗下凱擘及台灣大等,掌握有線電視用戶數達164.6萬戶,市占率超過三成,且身兼最大頻道代理業者,在每個月240元的頻道授權費中,富邦集團旗下頻道代理商掌握超過80元。
富邦集團旗下凱擘11月中旬宣布放棄有線電視頻道代理業務之後,在業界投下的震撼彈持續延燒,東森及緯來更發出嚴正聯合聲明,抗議凱擘無合作誠信並濫用市場地位,市場密切關注,時值有線電視系統平台業者與頻道商洽談明年頻道上架及版權費用的關鍵時期,東森及緯來等原凱擘代理的頻道將何去何從。
近期市場盛傳,練成瑜獨資成立「大享」,將接下東森及緯來的代理權,與有線電視系統平台業者洽談上架及版權費
台灣主要頻道代理商包含凱擘、中嘉旗下全球、年代電視董事長練台生旗下佳訊,以及負責HBO等境外頻道的永鑫多媒體。練成瑜是永鑫多媒體大股東之一,曾擔任頻道業者組成的衛星公會理事長,在有線電視產業輩分及影響力頗高,喜歡交朋友,但為人相當謙虛低調。
據了解,在頻道業者請託下,由練成瑜獨資成立「大享」,接下東森電視及緯來電視的頻道代理權,大享取「一人承擔,大家共享」之意,要在此有線電視產業亂象中,成為頻道業者的支柱,穩定產業秩序,而大享的頻道代理業務也跟永鑫多媒體彼此獨立。對於相關傳聞,緯來電視表示,頻道代理權密切洽談中。
業界人士表示,現在正是系統業者與頻道業者洽談明年上架與版權費的關鍵時期,不容任何閃失,練成瑜承接東森與緯來頻道代理權,可望加速頻道上架及版權談判;至於凱擘放棄頻道代理業務之後,有線電視的頻道代理機制還能維持多久,是觀察重點。
日前東森及緯來曾發出聲明直指,凱擘放棄頻道代理身分,不代表市場寡占力量瓦解,富邦及凱擘仍掌握市占率35%的優勢,仍掌握關鍵上下架及分配權。凱擘則強調,官學界正積極研擬一套質量並重的收視指標,藉以建立頻道公平上下架機制,讓版權收益回饋給製播優質內容頻道商。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富邦蔡家兄弟放棄有線電視頻道代理業務,面對富邦集團及台灣大旗下浩緯及優視可能未放棄頻道代理傳聞,也引起主管機關NCC及公平會密切關注。
過去蔡家兄弟旗下凱擘及台灣大等,掌握有線電視用戶數達164.6萬戶,市占率超過三成,且身兼最大頻道代理業者,在每個月240元的頻道授權費中,富邦集團旗下頻道代理商掌握超過80元。
凱擘有線電視放棄頻道代理權之後,原本由凱擘代理的東森電視及緯來電視的家族頻道代理權,終於在最近拍板。據了解,在兩大電視台請託下,國內第四大頻道代理商永鑫多媒體董事練成瑜,基於穩定業界生態和諧,將接手東森及緯來兩大家族頻道的代理權。
據了解,練成瑜投資成立的永鑫多媒體,一直以來只代理HBO、CINEMAX、ESPN、CARTONNETWORK、CNN等境外頻道,為了代理「境內」的東森及緯來電視台家族頻道,將另外成立新公司,外傳新公司名稱為「大享公司」。
根據通傳會(NCC)統計,東森及緯來電視台旗下家族頻道合計共13個,大享取得代理權之後,其所代理的頻道數將超過中嘉旗下全球多媒體,僅次於年代集團董事長練台生所成立的佳訊錄影帶所代理的20個頻道。但是若加計永鑫代理的7個境外頻道,合計練成瑜將代理20個頻道,將與業界人稱「老練」的練台生並列國內最大頻道代理商,並牽動國內頻道代理生態重新洗牌。
練成瑜行事低調,為人四海,在有線電視產業界極具份量及地位,加上人脈廣闊,據了解,他這次是在兩家電視台請託下出面代理,主要不希望看到市場紛亂,而公司取名「大享」也有「一人承擔,大家享受」,希望市場不再紛亂的用意。
NCC統計指出,國內100多個頻道中、67個頻道採取代理權制,分別由佳訊、凱擘、全球、永鑫、允誠、優視、浩緯及雄聚等頻道代理商代理,凱擘放棄頻道代理權為市場投下震撼彈,如今大享接手東森電視及緯來電視兩大電視台家族的代理權,可望暫時化解近日來的頻道代理權紛爭。
據了解,練成瑜投資成立的永鑫多媒體,一直以來只代理HBO、CINEMAX、ESPN、CARTONNETWORK、CNN等境外頻道,為了代理「境內」的東森及緯來電視台家族頻道,將另外成立新公司,外傳新公司名稱為「大享公司」。
根據通傳會(NCC)統計,東森及緯來電視台旗下家族頻道合計共13個,大享取得代理權之後,其所代理的頻道數將超過中嘉旗下全球多媒體,僅次於年代集團董事長練台生所成立的佳訊錄影帶所代理的20個頻道。但是若加計永鑫代理的7個境外頻道,合計練成瑜將代理20個頻道,將與業界人稱「老練」的練台生並列國內最大頻道代理商,並牽動國內頻道代理生態重新洗牌。
練成瑜行事低調,為人四海,在有線電視產業界極具份量及地位,加上人脈廣闊,據了解,他這次是在兩家電視台請託下出面代理,主要不希望看到市場紛亂,而公司取名「大享」也有「一人承擔,大家享受」,希望市場不再紛亂的用意。
NCC統計指出,國內100多個頻道中、67個頻道採取代理權制,分別由佳訊、凱擘、全球、永鑫、允誠、優視、浩緯及雄聚等頻道代理商代理,凱擘放棄頻道代理權為市場投下震撼彈,如今大享接手東森電視及緯來電視兩大電視台家族的代理權,可望暫時化解近日來的頻道代理權紛爭。
東森國際(2614)昨法說會中,董事長廖尚文指出,東森電視股權 處分案,確定已與國內機構茂德國際投資公司交易完成,處分利益3 0.52億元已入帳並將反映在第四季財報,每股獲利貢獻4.4元,今年 獲利確定,在打消約24億元累積虧損後,明年配股在望。
東森國際今年前三季在零售購物雙品牌合併的營收挹注下,合併營 收為100.99億元,較去年同期81.41億元成長24.1%;而在損益方面, 主要由於航運事業虧損仍有2.77億元,使前三季合併淨損1.08億元, 每股淨值為6.26元。
在東森電視股權之處分利益入帳後,公司到11月為止EPS有3.99元 ,法人估今年全年EPS約3.7元,今年確定轉虧為盈。
在未來發展方面,東森國際將淡出休閒觀光事業及散裝航運事業。 為減少虧損,東森海洋溫泉酒店於今(1)日起暫停營業1年,每年可 減虧5,500萬元;航運事業部分,現有6艘船明年年中以後將僅剩3艘 ,後年剩1艘,109年租約全部屆期後結束營運。
擺脫虧損事業之負擔後,倉儲事業1年獲利約3億元,高雄港倉儲已 經完成再續10年合約洽談,近日即可簽約,新約後年1月生效,台中 港部分也是談10年約,已經談得差不多了。
東森國際未來將積極投入「新媒體」與「新零售」的發展,將擴大 投資東森新聞雲並與東森電視發展合作。目前ETtoday東森新聞雲營 收、流量均持續穩定成長,近期規劃適當時機增資東森新聞雲2至5億 元俾擴大發展。
東森國際今年前三季在零售購物雙品牌合併的營收挹注下,合併營 收為100.99億元,較去年同期81.41億元成長24.1%;而在損益方面, 主要由於航運事業虧損仍有2.77億元,使前三季合併淨損1.08億元, 每股淨值為6.26元。
在東森電視股權之處分利益入帳後,公司到11月為止EPS有3.99元 ,法人估今年全年EPS約3.7元,今年確定轉虧為盈。
在未來發展方面,東森國際將淡出休閒觀光事業及散裝航運事業。 為減少虧損,東森海洋溫泉酒店於今(1)日起暫停營業1年,每年可 減虧5,500萬元;航運事業部分,現有6艘船明年年中以後將僅剩3艘 ,後年剩1艘,109年租約全部屆期後結束營運。
擺脫虧損事業之負擔後,倉儲事業1年獲利約3億元,高雄港倉儲已 經完成再續10年合約洽談,近日即可簽約,新約後年1月生效,台中 港部分也是談10年約,已經談得差不多了。
東森國際未來將積極投入「新媒體」與「新零售」的發展,將擴大 投資東森新聞雲並與東森電視發展合作。目前ETtoday東森新聞雲營 收、流量均持續穩定成長,近期規劃適當時機增資東森新聞雲2至5億 元俾擴大發展。
茂德國際集團併購東森電視案,NCC昨(29)日透露,已於月初正式向投審會遞件申請審查,投審會並行文NCC要求提供意見。NCC表示,茂德提出收購凱雷在東森電視持股62%多,共花了120多億元,換算總交易金額超過200億元,相較於之前市場傳出的177億元還要多。
市場人士分析,中間差價可能加計東森電視手中現金、及東森電視在東森國際持股價值。不過相較之前台數科以111.24億元收購凱雷及員工持股合計65%,及DMG娛樂控股公司執行長丹密茨(DanMintz)以183億元收購100%股權都要來得高,顯示茂德集團董事長張高祥對於收購東森電視股權展現相當大的誠意。
茂德這次申請送審主軸,擺在收購凱雷在東森電視62%多持股,至於茂德收購東森國際以及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在東森電視的個人持股,因不涉外資持股異動,不需送審。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昨日表示,未來等到東森電視申請董監事變更時、才需送審。
翁柏宗強調,NCC審查茂德收購東森電視一案,將比照之前審查台數科併購東森電視,會按衛星廣播電視法相關規定,針對此案有無對國家安全、產業整體發展、公共秩序有無不良影響、以及申請人資金及執行能力可否足以支撐整個營運計畫等四大方向進行審查。
另外,NCC昨日宣布,第11梯次廣播事業釋照作業正式啟動,預定明年二月受理業者提出申請,經過兩個月資格審查後,7月初公告第一階段合格名單、7月下旬進行競標或抽籤。
NCC強調,為因應近年來數位匯流之發展及廣播市場結構之重整改善,NCC已依各服務地區市場情形調整釋照張數及保留既有業者升級空間,這次預計釋出區域性(中功率)調頻廣播事業(FM)5張、社區性(小功率)FM10張、及社區性(小功率)調幅廣播事業(AM)1張,合計共16張執照。
市場人士分析,中間差價可能加計東森電視手中現金、及東森電視在東森國際持股價值。不過相較之前台數科以111.24億元收購凱雷及員工持股合計65%,及DMG娛樂控股公司執行長丹密茨(DanMintz)以183億元收購100%股權都要來得高,顯示茂德集團董事長張高祥對於收購東森電視股權展現相當大的誠意。
茂德這次申請送審主軸,擺在收購凱雷在東森電視62%多持股,至於茂德收購東森國際以及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在東森電視的個人持股,因不涉外資持股異動,不需送審。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昨日表示,未來等到東森電視申請董監事變更時、才需送審。
翁柏宗強調,NCC審查茂德收購東森電視一案,將比照之前審查台數科併購東森電視,會按衛星廣播電視法相關規定,針對此案有無對國家安全、產業整體發展、公共秩序有無不良影響、以及申請人資金及執行能力可否足以支撐整個營運計畫等四大方向進行審查。
另外,NCC昨日宣布,第11梯次廣播事業釋照作業正式啟動,預定明年二月受理業者提出申請,經過兩個月資格審查後,7月初公告第一階段合格名單、7月下旬進行競標或抽籤。
NCC強調,為因應近年來數位匯流之發展及廣播市場結構之重整改善,NCC已依各服務地區市場情形調整釋照張數及保留既有業者升級空間,這次預計釋出區域性(中功率)調頻廣播事業(FM)5張、社區性(小功率)FM10張、及社區性(小功率)調幅廣播事業(AM)1張,合計共16張執照。
凱擘放棄頻道代理業務在市場投下震撼彈,並引起東森、緯來等頻道商反彈,針對頻道商質疑凱擘將自訂一套收視率調查數據,做為新年度頻道上下架依據,凱擘昨(28)日表示,2018年將先以尼爾森(ACNielsen)收視率調查報告做為依據,再與頻道商進一步協商。
不過,凱擘也強調,未來還是會朝自訂一套收視率及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做為頻道上下架依據。
據了解,NCC主委詹婷怡與委員會委員27日邀請凱擘總經理王鴻紳、副總經理彭夏強等高層到會,了解凱擘放棄頻道代理業務之後,處理2018年頻道上下架原則。
之前緯來及東森電視質疑凱擘新年度的授權金分配及頻道上下架,將以凱擘自行製作,未經公正客觀第三人驗證及市場認同的收視率調查報告為分配依據,有挾其市場優勢之疑慮,凱擘強調,未來的收視率及消費者滿意度調查,都會經過公平公正第三方的學者專家背書,才會推動。
除了凱擘放棄頻道代理業務,台灣寬頻(TBC)收回頻道代理權、不再委託年代集團董事長練台生所成立的佳訊公司之外,中嘉旗下全球、及練台生的佳訊,目前都決定持續經營頻道代理業務。
未來市場觀察重點,包括緯來與東森電視家族是否改委託其它頻道代理商處理新年度的頻道上下架業務,但若中嘉、佳訊要求獨家代理,將與凱擘要求未來在凱擘旗下系統台、以及關係企業台固媒體旗下系統台上架的頻道,不能與代理商簽訂獨家代理衝突,頻道風波短時間之內,恐怕很難平息。
不過,凱擘也強調,未來還是會朝自訂一套收視率及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做為頻道上下架依據。
據了解,NCC主委詹婷怡與委員會委員27日邀請凱擘總經理王鴻紳、副總經理彭夏強等高層到會,了解凱擘放棄頻道代理業務之後,處理2018年頻道上下架原則。
之前緯來及東森電視質疑凱擘新年度的授權金分配及頻道上下架,將以凱擘自行製作,未經公正客觀第三人驗證及市場認同的收視率調查報告為分配依據,有挾其市場優勢之疑慮,凱擘強調,未來的收視率及消費者滿意度調查,都會經過公平公正第三方的學者專家背書,才會推動。
除了凱擘放棄頻道代理業務,台灣寬頻(TBC)收回頻道代理權、不再委託年代集團董事長練台生所成立的佳訊公司之外,中嘉旗下全球、及練台生的佳訊,目前都決定持續經營頻道代理業務。
未來市場觀察重點,包括緯來與東森電視家族是否改委託其它頻道代理商處理新年度的頻道上下架業務,但若中嘉、佳訊要求獨家代理,將與凱擘要求未來在凱擘旗下系統台、以及關係企業台固媒體旗下系統台上架的頻道,不能與代理商簽訂獨家代理衝突,頻道風波短時間之內,恐怕很難平息。
凱擘終止代理 頻道商反撲 東森、緯來發表聯合聲明 批版權談判關鍵時刻退出沒誠信 新遊戲規則不公平
富邦集團旗下、全台最大有線電視系統暨頻道代理商凱擘無預警放棄頻道代理身分,引起頻業者強烈反彈。凱擘過往代理的頻道業者東森電視及緯來電視昨(21)日發表聯合聲明,以嚴厲的文字向凱擘提出抗議。
業界人士指出,富邦集團旗下凱擘及台固媒體旗下擁有19家系統台,在有線電視市場的占有率高達35%,凱擘在年底頻道及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進行新一年度版權談判的關鍵時刻,放棄頻道代理,讓近30個原本凱擘代理的頻道業者東森、緯來等很傻眼。
因為少了頻道代理商,頻道業者必須逐一和系統業者談,不僅費時,也少了議價優勢,甚至可能面臨擁有用戶的系統業者「坐地起價」的問題,是掀起頻道業者大反彈的最大關鍵。
東森電視及緯來電視聯合聲明指出,凱擘無預警放棄頻道代理身分,是沒合作誠信並濫用市場地位的作法;此外,凱擘假借放棄代理商身分及建立市場新原則為由,其實是訂定一個更加不公平、不對等、不客觀亦不合理的市場規則。
凱擘回應表示,努力扮演平台功能,不再參與頻道代理,但也尊重頻道商透過代理商洽談版權,希望直接與頻道洽談版權,目的是立即反映消費者需求,讓內容去蕪存菁,提升內容品質。
至於頻道業者指控凱擘要透過建立新遊戲規則,以未被市場認同的收視率來做為版權分配依據,是一個不公平也不合理的市場規則,凱擘則強調,官學界正積極研擬一套質量並重的收視指標,藉以建立頻道公平上下架機制,並非凱擘所獨有,將持續與頻道商進行洽商。
富邦集團旗下、全台最大有線電視系統暨頻道代理商凱擘無預警放棄頻道代理身分,引起頻業者強烈反彈。凱擘過往代理的頻道業者東森電視及緯來電視昨(21)日發表聯合聲明,以嚴厲的文字向凱擘提出抗議。
業界人士指出,富邦集團旗下凱擘及台固媒體旗下擁有19家系統台,在有線電視市場的占有率高達35%,凱擘在年底頻道及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進行新一年度版權談判的關鍵時刻,放棄頻道代理,讓近30個原本凱擘代理的頻道業者東森、緯來等很傻眼。
因為少了頻道代理商,頻道業者必須逐一和系統業者談,不僅費時,也少了議價優勢,甚至可能面臨擁有用戶的系統業者「坐地起價」的問題,是掀起頻道業者大反彈的最大關鍵。
東森電視及緯來電視聯合聲明指出,凱擘無預警放棄頻道代理身分,是沒合作誠信並濫用市場地位的作法;此外,凱擘假借放棄代理商身分及建立市場新原則為由,其實是訂定一個更加不公平、不對等、不客觀亦不合理的市場規則。
凱擘回應表示,努力扮演平台功能,不再參與頻道代理,但也尊重頻道商透過代理商洽談版權,希望直接與頻道洽談版權,目的是立即反映消費者需求,讓內容去蕪存菁,提升內容品質。
至於頻道業者指控凱擘要透過建立新遊戲規則,以未被市場認同的收視率來做為版權分配依據,是一個不公平也不合理的市場規則,凱擘則強調,官學界正積極研擬一套質量並重的收視指標,藉以建立頻道公平上下架機制,並非凱擘所獨有,將持續與頻道商進行洽商。
凱擘有線電視上周突然宣布放棄頻道代理,震撼市場,原本由凱擘代理的東森電視及緯來電視昨(21)日發表共同聲明抗議,成為這一波頻道代理風暴以來,率先反撲抗議的頻道商。
凱擘則回應表示,數位匯流時代來臨,消費者收視權益將透過自主選擇頻道來展現。凱擘及所屬系統台會努力扮演平台的功能,不再參與頻道代理市場。
凱擘強調,若頻道商與其他系統商願意經由代理商洽談版權,凱擘亦予以尊重並強調,未來希望直接與頻道商洽談版權,讓優質頻道更有機會露出,真正做到平台內容去蕪存菁。
東森及緯來電視的共同聲明還指出,凱擘未事先知會所有被代理的頻道,即片面宣布自2018年起終止有線電視頻道代理業務,有濫用市場地位的不當作為,並認為凱擘及台固媒體旗下擁有19家系統台,在有線電視市場的佔有率高達35%,挾其上下游整合的平台優勢,有操控頻道的上下架權力,並掌握頻道的定價權及授權費的分配權。
東森及緯來電視認為,目前市場傳出凱擘可能以一套收視率調查作為頻道上下架依據,頻道業者認為,這套收視率調查是一個不被市場參與者認同及欠缺公信力的收視率調查,若以移頻或下架作為工具,做為要求頻道減收授權費,甚至支付上架費或定頻費目的,頻道業者不能接受。
對此,凱擘表示,產官學界刻正積極研擬一套質量並重的收視指標,藉以建立頻道公平上下架機制,並非凱擘所獨有,豈有藉此操控內容製作及消費者選擇之理,凱擘將秉持此原則持續與各頻道商進行洽商,讓版權收益回饋致力製播優質內容頻道商。
緯來與東森電視則指出,頻道業者希望建立一個可以讓版權收益回歸致力製播優質內容頻道的市場新規則,針對頻道代理合約終止及後續的頻道授權事宜與所有被代理的頻道,建議凱擘用公開透明且可接受市場及消費者檢驗的方式,清楚揭露其所謂的「市場新原則」。
據了解,NCC對於這次爭議,將於近日要求凱擘高層到NCC說明與頻道商之間的年度頻道授權協調進展。NCC昨日表示,目前尚需釐清凱擘集團未來可能作法,包括不兼營代理市場所可能衍生頻道代理重組、換約問題、頻道上下架與頻位重整、收視費重審、年度授權費分配及消費者權益維護等議題。
NCC強調,換約期間如生爭議或有差別待遇情事,亦將依法處理。
凱擘則回應表示,數位匯流時代來臨,消費者收視權益將透過自主選擇頻道來展現。凱擘及所屬系統台會努力扮演平台的功能,不再參與頻道代理市場。
凱擘強調,若頻道商與其他系統商願意經由代理商洽談版權,凱擘亦予以尊重並強調,未來希望直接與頻道商洽談版權,讓優質頻道更有機會露出,真正做到平台內容去蕪存菁。
東森及緯來電視的共同聲明還指出,凱擘未事先知會所有被代理的頻道,即片面宣布自2018年起終止有線電視頻道代理業務,有濫用市場地位的不當作為,並認為凱擘及台固媒體旗下擁有19家系統台,在有線電視市場的佔有率高達35%,挾其上下游整合的平台優勢,有操控頻道的上下架權力,並掌握頻道的定價權及授權費的分配權。
東森及緯來電視認為,目前市場傳出凱擘可能以一套收視率調查作為頻道上下架依據,頻道業者認為,這套收視率調查是一個不被市場參與者認同及欠缺公信力的收視率調查,若以移頻或下架作為工具,做為要求頻道減收授權費,甚至支付上架費或定頻費目的,頻道業者不能接受。
對此,凱擘表示,產官學界刻正積極研擬一套質量並重的收視指標,藉以建立頻道公平上下架機制,並非凱擘所獨有,豈有藉此操控內容製作及消費者選擇之理,凱擘將秉持此原則持續與各頻道商進行洽商,讓版權收益回饋致力製播優質內容頻道商。
緯來與東森電視則指出,頻道業者希望建立一個可以讓版權收益回歸致力製播優質內容頻道的市場新規則,針對頻道代理合約終止及後續的頻道授權事宜與所有被代理的頻道,建議凱擘用公開透明且可接受市場及消費者檢驗的方式,清楚揭露其所謂的「市場新原則」。
據了解,NCC對於這次爭議,將於近日要求凱擘高層到NCC說明與頻道商之間的年度頻道授權協調進展。NCC昨日表示,目前尚需釐清凱擘集團未來可能作法,包括不兼營代理市場所可能衍生頻道代理重組、換約問題、頻道上下架與頻位重整、收視費重審、年度授權費分配及消費者權益維護等議題。
NCC強調,換約期間如生爭議或有差別待遇情事,亦將依法處理。
凱擘有線電視昨(16)日宣布,將從2018年開始,放棄有線電視頻 道代理商之身分,此舉已在市場投下震撼彈,市場人士分析,凱擘此 一動作,將在國內有線電視產業引爆前所未見的頻道風暴。
據了解,這是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所做的重大決定,對於蔡明忠 此時做出這項大動作,有一說,指公平會重罰不無關係。
今年以來,以頻道代理商對全國數位、大豐、新高雄、北都數位等 新進跨區業者給予不同交易條件,質疑三大代理商有「無正當理由之 差別待遇行為,且有限制競爭之虞」,分別對國內前三大頻道代理商 凱擘、佳訊及全球開罰,業者表示,累計各開罰超過5,000萬元。另 一說指NCC鼓勵Cable系統台提前於2018年試推「分組付費」有關。
凱擘昨日發表聲明表示,為因應近年來市場潮流之巨大變化,放棄 頻道代理,以期引領推動有線電視產業跨步改革。但同時也表示,長 久以來各方輿論及業界對頻道代理商之檢討聲浪不曾間歇,並質疑其 存在之必要性,凱擘於這兩年來經歷諸多爭議及吸收各方指教後,決 定以產業發展之大局為重,決定帶頭改寫市場規則,宣布放棄頻道代 理業務。
凱擘強調,基於三大理由決定放棄頻道代理,一,建立頻道公平上 下架機制,健全市場商業運作,二、去蕪存菁,促使頻道商積極提升 節目內容品質,三、活絡電視市場,促進跨平台之交流。
11月正是MSO系統台與頻道商洽商2018年排頻及授權費談判的時間 ,此時凱擘宣布放棄頻道代理,影響包括目前凱擘代理的東森電視家 族、緯來電視等14個頻道商,必須另找頻道代理商,或自行與各大M SO系統台業者洽談2018年頻道上架事宜。
國內主要頻道代理商包括年代集團董事長練台生所成立的佳訊,凱 擘有線的凱擘、中嘉的全球、台灣大的優視、獨立頻道代理商永鑫多 媒體以及浩緯,其中,優視及浩緯都是凱擘關係企業,未來優視、浩 緯是否跟進凱擘放棄頻道代理?業界密切觀察。
據了解,這是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所做的重大決定,對於蔡明忠 此時做出這項大動作,有一說,指公平會重罰不無關係。
今年以來,以頻道代理商對全國數位、大豐、新高雄、北都數位等 新進跨區業者給予不同交易條件,質疑三大代理商有「無正當理由之 差別待遇行為,且有限制競爭之虞」,分別對國內前三大頻道代理商 凱擘、佳訊及全球開罰,業者表示,累計各開罰超過5,000萬元。另 一說指NCC鼓勵Cable系統台提前於2018年試推「分組付費」有關。
凱擘昨日發表聲明表示,為因應近年來市場潮流之巨大變化,放棄 頻道代理,以期引領推動有線電視產業跨步改革。但同時也表示,長 久以來各方輿論及業界對頻道代理商之檢討聲浪不曾間歇,並質疑其 存在之必要性,凱擘於這兩年來經歷諸多爭議及吸收各方指教後,決 定以產業發展之大局為重,決定帶頭改寫市場規則,宣布放棄頻道代 理業務。
凱擘強調,基於三大理由決定放棄頻道代理,一,建立頻道公平上 下架機制,健全市場商業運作,二、去蕪存菁,促使頻道商積極提升 節目內容品質,三、活絡電視市場,促進跨平台之交流。
11月正是MSO系統台與頻道商洽商2018年排頻及授權費談判的時間 ,此時凱擘宣布放棄頻道代理,影響包括目前凱擘代理的東森電視家 族、緯來電視等14個頻道商,必須另找頻道代理商,或自行與各大M SO系統台業者洽談2018年頻道上架事宜。
國內主要頻道代理商包括年代集團董事長練台生所成立的佳訊,凱 擘有線的凱擘、中嘉的全球、台灣大的優視、獨立頻道代理商永鑫多 媒體以及浩緯,其中,優視及浩緯都是凱擘關係企業,未來優視、浩 緯是否跟進凱擘放棄頻道代理?業界密切觀察。
東森購物台旗下5個頻道昨(8)日開始確定在台數科集團所屬系統台已下架,約影響中部地區33萬收視戶,東森購物董事長廖尚文表示,公司今年年中已上架MOD,增加150萬收視戶,實際收視戶反增117萬,另中部地區會員也可以透過電話或網路購物,不影響公司營收。
東森電視下架的頻道包括台中市大屯有線電視、台佳光有線電視、南投縣市中投有線電視,雲林縣佳聯有線電視、北港有線電視等。
東森電視下架的頻道包括台中市大屯有線電視、台佳光有線電視、南投縣市中投有線電視,雲林縣佳聯有線電視、北港有線電視等。
有線電視費率若採「分組付費」,也將牽動中嘉等系統商及東森電視等頻道內容業者的價值。業界人士分析,向上分組,對產業是加分,向下分則是扣分,但未來收視費多寡不應該是評價系統跟頻道業者價值的唯一考量,全數位化後,加值收入要業者靠自己創造。
業者直指,「分組付費」將是未來業者經營上的最大風險,尤其對於頻道的收入影響是立即性的且非常快,直接衝擊收視戶普及率及牽動廣告及版權收入,平台業者則是營收結構改變,得費心包裝套餐產品,但可自行控制版權成本及收視費之間的獲利空間,影響較小。
近年有線電視業內殺價競爭、MOD及OTT競爭,加上分組付費,都是影響有線電視業者未來營運的關鍵,更牽動中嘉等業者未來出售的價值,因此即使賣家力守價值,買家也砍價不斷。
業者直指,「分組付費」將是未來業者經營上的最大風險,尤其對於頻道的收入影響是立即性的且非常快,直接衝擊收視戶普及率及牽動廣告及版權收入,平台業者則是營收結構改變,得費心包裝套餐產品,但可自行控制版權成本及收視費之間的獲利空間,影響較小。
近年有線電視業內殺價競爭、MOD及OTT競爭,加上分組付費,都是影響有線電視業者未來營運的關鍵,更牽動中嘉等業者未來出售的價值,因此即使賣家力守價值,買家也砍價不斷。
幾經波折的東森電視股權出售案昨(2)日拍板,地產大亨茂德國際總裁張高祥決定加碼,以約180億元,買下凱雷及東森國際手中東森電視股權。
後續凱雷股權出售須過經濟部投審會、公平會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等三關。一旦交易完成,東森國際業外收益豐厚,估挹注每股純益4.4元。
茂德收購東森電視案一度因為價格談不攏而暫時擱置,後來新買家加入後,讓張高祥加價,最後終於拍板。為收購東森電視,張高祥在今年8月中旬成立茂德國際投資,資本額55億元,由茂德國際投資出面收購。據了解,東森國際董事會通過後,茂德國際、凱雷集團及東森國際三方今天將正式簽約。
張高祥身家財力雄厚,不過個性低調,極少在媒體前露面。據悉,此次張高祥大動作出手買下東森電視股權,主要是看中媒體的影響力。
張高祥身邊好友透露,一般建商賺到錢後,下一步是讓公司上市櫃,張高祥卻完全沒意願。據了解,他的想法是「如果你跟別人介紹你自己,說自己是上市櫃公司老闆,還是電視台老闆,兩者一比,哪一個比較有影響力和地位」?其意圖不言可喻。
東森國際昨日公告,董事會通過處分東森電視股權案,以37.78億元出售21.32%東森電視股權給茂德國際投資,處分利益約30.64億元,每股獲利貢獻約4.4元。
對於此次交易,NCC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任何申請,無法回應;至於東森國際出售股權部份依法無須經NCC審議,但未來董監事人選改派則須送NCC通過。
業界人士表示,茂德國際一次買下凱雷及東森國際手中所有東森電視股權,依出售價格推估,加上東森電視帳上現金及未分配盈餘等,交易金額約180億元,略低於當年DMG美國娛樂與媒體創辦人丹密茨的6億美元(約新台幣182億元)。
後續凱雷股權出售須過經濟部投審會、公平會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等三關。一旦交易完成,東森國際業外收益豐厚,估挹注每股純益4.4元。
茂德收購東森電視案一度因為價格談不攏而暫時擱置,後來新買家加入後,讓張高祥加價,最後終於拍板。為收購東森電視,張高祥在今年8月中旬成立茂德國際投資,資本額55億元,由茂德國際投資出面收購。據了解,東森國際董事會通過後,茂德國際、凱雷集團及東森國際三方今天將正式簽約。
張高祥身家財力雄厚,不過個性低調,極少在媒體前露面。據悉,此次張高祥大動作出手買下東森電視股權,主要是看中媒體的影響力。
張高祥身邊好友透露,一般建商賺到錢後,下一步是讓公司上市櫃,張高祥卻完全沒意願。據了解,他的想法是「如果你跟別人介紹你自己,說自己是上市櫃公司老闆,還是電視台老闆,兩者一比,哪一個比較有影響力和地位」?其意圖不言可喻。
東森國際昨日公告,董事會通過處分東森電視股權案,以37.78億元出售21.32%東森電視股權給茂德國際投資,處分利益約30.64億元,每股獲利貢獻約4.4元。
對於此次交易,NCC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任何申請,無法回應;至於東森國際出售股權部份依法無須經NCC審議,但未來董監事人選改派則須送NCC通過。
業界人士表示,茂德國際一次買下凱雷及東森國際手中所有東森電視股權,依出售價格推估,加上東森電視帳上現金及未分配盈餘等,交易金額約180億元,略低於當年DMG美國娛樂與媒體創辦人丹密茨的6億美元(約新台幣182億元)。
茂德機構總裁張高祥收購東森電視股權,其中收購凱雷65%股權部份需經過投審會、公平會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三關審議,以NCC這關最受關注。業界人士分析,目前看起來,茂德未涉及黨政軍及媒體壟斷議題,「媒體經營者適格性」及未來經營計畫是通過與否關鍵。
東森電視已是第三次出售,第一次由DMG美國娛樂與媒體創辦人丹密茨6億美元(約新台幣196.5億元)買下東森電視全部股權,最後買家主動撤件;台數科也曾規劃以111.24億元收購凱雷手中65%股權,但後來因為「兩張股票」等問題,NCC不予同意。
張高祥要收購東森電視傳聞自9月就開始在市場傳開,一開始張高祥直接找上凱雷,後來決定連同東森國際的股權一起購買,但買賣方在價格部分談不攏,收購案一度告吹。
近期有更多買家計畫收購東森電視,包含新加坡團隊、摩根士丹利亞洲基金及與茂德機構同為台灣重量級的某建商,都已經積極進行實地查核,也讓張高祥趕緊加價,促成交易。
此次張高祥收購東森電視,NCC審議意見備受關注。業界分析,茂德本身未上市櫃,張高祥此次特地設立子公司茂德國際投資收購東森電視,目前看來不會有黨政軍退出媒體問題,而張高祥及旗下公司過去也未涉獵媒體事業,因此也不會有媒體壟斷問題。
張高祥政商關係良好,過去事業版圖多以房地產為主。業界人士分析,此次NCC審查焦點,在於張高祥對於未來媒體經營的規畫,及是否適合經營媒體。
媒體經營者適格性雖沒有法源依據,但是過去NCC在討論媒體壟斷法的草案制定以及每一次的媒體重大股權交易案,NCC委員及外部學者均有針對媒體經營者是否適合經營媒體有多方討論,過去頂新集團收購中嘉時,各界就曾經熱烈地討論過媒體適格性問題。
東森電視已是第三次出售,第一次由DMG美國娛樂與媒體創辦人丹密茨6億美元(約新台幣196.5億元)買下東森電視全部股權,最後買家主動撤件;台數科也曾規劃以111.24億元收購凱雷手中65%股權,但後來因為「兩張股票」等問題,NCC不予同意。
張高祥要收購東森電視傳聞自9月就開始在市場傳開,一開始張高祥直接找上凱雷,後來決定連同東森國際的股權一起購買,但買賣方在價格部分談不攏,收購案一度告吹。
近期有更多買家計畫收購東森電視,包含新加坡團隊、摩根士丹利亞洲基金及與茂德機構同為台灣重量級的某建商,都已經積極進行實地查核,也讓張高祥趕緊加價,促成交易。
此次張高祥收購東森電視,NCC審議意見備受關注。業界分析,茂德本身未上市櫃,張高祥此次特地設立子公司茂德國際投資收購東森電視,目前看來不會有黨政軍退出媒體問題,而張高祥及旗下公司過去也未涉獵媒體事業,因此也不會有媒體壟斷問題。
張高祥政商關係良好,過去事業版圖多以房地產為主。業界人士分析,此次NCC審查焦點,在於張高祥對於未來媒體經營的規畫,及是否適合經營媒體。
媒體經營者適格性雖沒有法源依據,但是過去NCC在討論媒體壟斷法的草案制定以及每一次的媒體重大股權交易案,NCC委員及外部學者均有針對媒體經營者是否適合經營媒體有多方討論,過去頂新集團收購中嘉時,各界就曾經熱烈地討論過媒體適格性問題。
東森國際宣布出售手中所有東森電視股權給茂德國際,外界不免好奇,原積極爭取東森電視優先承購權的東森國際總裁王令麟,這兩年經歷外資出天價買股權、台數科半路搶親等皆未果,為何最後決定全面退出東森電視?東森表示,王令麟主要考量是出售對象和漂亮的價格。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本次交易有可能是王令麟與茂德機構總裁張高祥合作,王仍能確保在東森電視內的實力,因此點頭此交易案。
2007年力霸案風暴延燒至東森,當時王令麟為度難關,出售不少東森電視股票;之後王令麟便積極爭取東森電視優先承購權,前年8月東森國際卻公告願以合理價格和股東共同出售,緊接出現國外買家丹密茨,卻因NCC認為背後有中資,且交易價格談不攏而破局。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本次交易有可能是王令麟與茂德機構總裁張高祥合作,王仍能確保在東森電視內的實力,因此點頭此交易案。
2007年力霸案風暴延燒至東森,當時王令麟為度難關,出售不少東森電視股票;之後王令麟便積極爭取東森電視優先承購權,前年8月東森國際卻公告願以合理價格和股東共同出售,緊接出現國外買家丹密茨,卻因NCC認為背後有中資,且交易價格談不攏而破局。
茂德機構總裁張高祥出手買下東森國際持有東森電視21.32%股權。張高祥身邊好友指出,張高祥口袋深不可測,身價至少「好幾個兆元」起跳,成功的祕訣就是大規模在重劃區規劃之前搶進掃貨、獵地,讓他近10年來快速致富,甚至到中國投資。
張高祥非常低調,極少在媒體上露面,這位神祕地產大亨,在房地產業以塊狀式重劃區造鎮為名,且在推案時非常敢衝,大多搶在重劃區初升段、以高風險換取利潤策略累積深厚銀彈。
房地產業內人士表示,包括泰山十八甲重劃區、新莊歐洲村萬坪造鎮推案,又或是近年五股洲子洋重劃區、汐止「超級花園」、板橋「SUPER系列」、新店安坑「陽光PARK」,甚至近期江翠北側重劃區「江翠One」、「江翠PARK」等,都可看到茂德機構大規模造鎮案的足跡。
知情人士透露,張高祥一度到中國布局房地產,之前曾在當地購地,不過因土地開發需要時間,且必須結合當地人脈,最後他選擇賣地獲利了結。
張高祥非常低調,極少在媒體上露面,這位神祕地產大亨,在房地產業以塊狀式重劃區造鎮為名,且在推案時非常敢衝,大多搶在重劃區初升段、以高風險換取利潤策略累積深厚銀彈。
房地產業內人士表示,包括泰山十八甲重劃區、新莊歐洲村萬坪造鎮推案,又或是近年五股洲子洋重劃區、汐止「超級花園」、板橋「SUPER系列」、新店安坑「陽光PARK」,甚至近期江翠北側重劃區「江翠One」、「江翠PARK」等,都可看到茂德機構大規模造鎮案的足跡。
知情人士透露,張高祥一度到中國布局房地產,之前曾在當地購地,不過因土地開發需要時間,且必須結合當地人脈,最後他選擇賣地獲利了結。
東森電視出售案拍板,茂德國際投資公司將以新台幣177億元左右買下東森電視100%股權,成為近年國內電視頻道市場最大一筆交易案。
東森國際董事長廖尚文昨(2)晚表示,交易案將於今(3)日正式簽約。
東森國際昨(2)日晚間6點召開董事會並通過處分東森電視股權案,茂德國際將以37.78億元買下東森國際在東森電視的21.32%股權,相當於每股約157.12元,處分利益約30.64億元,對東森國際每股獲利貢獻為4.4元,將可打消東森國際預計到今年的為止累計的27億元虧損。
茂德也同步收購凱雷在東森電視的62%持股、東森電視員工持股、以及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在東森電視的個人持股。據指出,這次是以169億元加計東森電視手中現金、以及東森電視在東森國際持股價值,合計茂德這次以177億元左右買下東森電視100%持股。
東森國際表示,茂德收購東森國際在東森電視的21.32%持股,不涉及國內新聞媒體事業經營權之變更,僅為媒體事業股東之股權異動,無須經過NCC事前審議,預計可如期依交易條件順利完成,獲利可於本月入帳,東森國際可望於明年配發股利。
不過,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強調,若涉及凱雷出售其東森電視持股予茂德國際,則須依照外國人投資條例規定,向經濟部投審會送件審議,投審會將徵詢NCC意見,屆時,NCC將依財力資金、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等方向檢視該交易案。
茂德併購東森電視一度因為茂德提出調降交易價格而擱置,其間還出現摩根史丹利以及本土資金合作夥伴廣欣伍所組團隊出面搶親,近期,茂德機構集團總裁張高祥釋出善意,將交易金額往上墊高,促成該交易案順利成局。
東森電視出售案前後經歷了美國娛樂公司DMG執行長丹密茨、台數科等兩次交易未成,這次茂德以「圈外人」姿態,從房地業界跨足頻道市場,特別受到關注。
東森電視擁有新聞台、財經新聞台、綜合台、戲劇台、洋片台、電影台、幼幼台及超視,合計8個電視頻道,海外則有美洲衛星台及亞洲衛星台,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電視台。
東森國際董事長廖尚文昨(2)晚表示,交易案將於今(3)日正式簽約。
東森國際昨(2)日晚間6點召開董事會並通過處分東森電視股權案,茂德國際將以37.78億元買下東森國際在東森電視的21.32%股權,相當於每股約157.12元,處分利益約30.64億元,對東森國際每股獲利貢獻為4.4元,將可打消東森國際預計到今年的為止累計的27億元虧損。
茂德也同步收購凱雷在東森電視的62%持股、東森電視員工持股、以及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在東森電視的個人持股。據指出,這次是以169億元加計東森電視手中現金、以及東森電視在東森國際持股價值,合計茂德這次以177億元左右買下東森電視100%持股。
東森國際表示,茂德收購東森國際在東森電視的21.32%持股,不涉及國內新聞媒體事業經營權之變更,僅為媒體事業股東之股權異動,無須經過NCC事前審議,預計可如期依交易條件順利完成,獲利可於本月入帳,東森國際可望於明年配發股利。
不過,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強調,若涉及凱雷出售其東森電視持股予茂德國際,則須依照外國人投資條例規定,向經濟部投審會送件審議,投審會將徵詢NCC意見,屆時,NCC將依財力資金、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善良風俗等方向檢視該交易案。
茂德併購東森電視一度因為茂德提出調降交易價格而擱置,其間還出現摩根史丹利以及本土資金合作夥伴廣欣伍所組團隊出面搶親,近期,茂德機構集團總裁張高祥釋出善意,將交易金額往上墊高,促成該交易案順利成局。
東森電視出售案前後經歷了美國娛樂公司DMG執行長丹密茨、台數科等兩次交易未成,這次茂德以「圈外人」姿態,從房地業界跨足頻道市場,特別受到關注。
東森電視擁有新聞台、財經新聞台、綜合台、戲劇台、洋片台、電影台、幼幼台及超視,合計8個電視頻道,海外則有美洲衛星台及亞洲衛星台,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電視台。
根據經濟部公司登記資料,接手東森電視的「茂德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雖為今年8月15日正式成立、股本只有4.9億元的新公司,但其總裁為地產界赫赫有名的神祕「地產大亨」、茂德機構集團總裁張高祥。在這波房市多頭中,張高祥迅速累積財富,已有上千億身價。
說起張高祥,一般人可能有點陌生,但是談起去年房市的年度風雲大案,蘆洲區捷運蘆洲站聯開案「希望城市」和板橋「江翠ONE」兩大率先「破盤」讓利案,幕後投資興建者,正是張高祥。
「有人說,張高祥身價至少700億∼800億元?其實是小看他。這一波12年的房市大多頭,錢滾錢下來,身價至少已破1千億元!買家電視台,對他來說,是零頭而已。」張高祥好友透露,這一波房市景氣中,寶佳機構董事長林陳海已從原本的千億身價,膨漲到數千億,至於張高祥,則是從白手起家的地方型小代銷,一路茁壯為「年度十大建商」之列,在短短的7年半之間,財富累積速度最快。
張高祥發跡於桃園,從長和廣告事業公司出來,和兄長自立門戶創辦得和廣告,轉進新北市,28歲就當上總經理,稱霸新北和桃園代銷業。
累積幾桶金之後,張高祥在17年前從代銷跨界到建築業,在89年創辦茂德機構,89年推出第一筆自地自建處女作新莊「法國勳章」,一炮而紅,也在泰山十八甲商圈收購大量土地並大賺錢。
94年又陸續成立寶德建設、中德建設等,用不同公司名義購地推案,擴大戰區到新北市多處重劃區。創業17年,獲利已千億,友人透露,「有一年光是發放員工紅利,他就發了94億!」
據悉,張高祥最厲害的戰略是大量囤積重劃前低成本的土地,動輒收購1∼2萬坪,再於重劃完成後,分期、系列開發,逐步調高售價,享受增值和獲利。最有名代表作是新莊「歐洲村」從第一期每坪14萬多元,一路賣到最後一期30幾萬元。
張高祥好友透露,幾年前他住「元大一品苑」時,因重劃區的土地糾紛被人騷擾,之後深居簡出,不涉足交際應酬。近年來隨著事業版圖作大,也與遠航董事長張綱維合組柏德開發公司,之後才興起跨足電視媒體的念頭。
說起張高祥,一般人可能有點陌生,但是談起去年房市的年度風雲大案,蘆洲區捷運蘆洲站聯開案「希望城市」和板橋「江翠ONE」兩大率先「破盤」讓利案,幕後投資興建者,正是張高祥。
「有人說,張高祥身價至少700億∼800億元?其實是小看他。這一波12年的房市大多頭,錢滾錢下來,身價至少已破1千億元!買家電視台,對他來說,是零頭而已。」張高祥好友透露,這一波房市景氣中,寶佳機構董事長林陳海已從原本的千億身價,膨漲到數千億,至於張高祥,則是從白手起家的地方型小代銷,一路茁壯為「年度十大建商」之列,在短短的7年半之間,財富累積速度最快。
張高祥發跡於桃園,從長和廣告事業公司出來,和兄長自立門戶創辦得和廣告,轉進新北市,28歲就當上總經理,稱霸新北和桃園代銷業。
累積幾桶金之後,張高祥在17年前從代銷跨界到建築業,在89年創辦茂德機構,89年推出第一筆自地自建處女作新莊「法國勳章」,一炮而紅,也在泰山十八甲商圈收購大量土地並大賺錢。
94年又陸續成立寶德建設、中德建設等,用不同公司名義購地推案,擴大戰區到新北市多處重劃區。創業17年,獲利已千億,友人透露,「有一年光是發放員工紅利,他就發了94億!」
據悉,張高祥最厲害的戰略是大量囤積重劃前低成本的土地,動輒收購1∼2萬坪,再於重劃完成後,分期、系列開發,逐步調高售價,享受增值和獲利。最有名代表作是新莊「歐洲村」從第一期每坪14萬多元,一路賣到最後一期30幾萬元。
張高祥好友透露,幾年前他住「元大一品苑」時,因重劃區的土地糾紛被人騷擾,之後深居簡出,不涉足交際應酬。近年來隨著事業版圖作大,也與遠航董事長張綱維合組柏德開發公司,之後才興起跨足電視媒體的念頭。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30日針對東森購物5個購物頻道在台數科所屬系統台上架費進行第二次調處,雙方仍對上架費調降無共識,東森購物近期恐下架台數科系統台,影響約50萬戶;不過東森購物表示。已成功上架中華電信MOD,總計約140萬戶,因此對營運影響不大。
據了解,東森購物母公司東森國際因反對台數科收購東森電視股權,雙方出現嫌隙,因此影響這次協商,另東森購物要求降價也是影響因素之一。東森購物高階說明,與台數科簽的是3年約,去年底就已到期,雙方一直談不攏上架費,由於近幾年網路等其他通路興起,電視收視率下降,已有其他系統台接受東森電視降價要求。
東森購物表示,雖然在有線電視的部分減少了台數科等系統台近50萬戶的收視戶,但近年來積極拓展新通路有成,尤其今年已成功上架中華電信MOD,以目前中華電信MOD有140萬戶計算,一加一減,等於東森購物的電視購物通路實際上還增加了90萬戶的收視戶。
若中華電信MOD今年底達到200萬戶的目標,東森購物等於大幅增加了150萬戶的收視戶數,而且還免去原來台數科等系統台高昂的上架費,對東森購物而言整體影響不大。
據了解,東森購物母公司東森國際因反對台數科收購東森電視股權,雙方出現嫌隙,因此影響這次協商,另東森購物要求降價也是影響因素之一。東森購物高階說明,與台數科簽的是3年約,去年底就已到期,雙方一直談不攏上架費,由於近幾年網路等其他通路興起,電視收視率下降,已有其他系統台接受東森電視降價要求。
東森購物表示,雖然在有線電視的部分減少了台數科等系統台近50萬戶的收視戶,但近年來積極拓展新通路有成,尤其今年已成功上架中華電信MOD,以目前中華電信MOD有140萬戶計算,一加一減,等於東森購物的電視購物通路實際上還增加了90萬戶的收視戶。
若中華電信MOD今年底達到200萬戶的目標,東森購物等於大幅增加了150萬戶的收視戶數,而且還免去原來台數科等系統台高昂的上架費,對東森購物而言整體影響不大。
東森國際昨(21)日公告將與美商凱雷共同出售東森電視持股,這是東森與凱雷二度包裹出售股權。據了解,買主可能還是先前傳出有意收購凱雷手中東森電視持股的茂德機構,若要將東森國際手中逾兩成股權一併收購,交易價格可能站上150億元。
東森與凱雷在2015年時曾規劃將手中約九成持股包裹出售,美國德劭基金團隊出價約150億元美國DMG集團執行長丹密茨(Dan Mintz)更開出183億元的天價,雖然決定出售給DMG集團,卻因NCC認為背後有中資,且雙方對交易價格產生歧異,最後仍未能順利出脫。
近年凱雷積極希望將手中持股出脫,但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則亟欲將東森電視再次納入集團內,鞏固媒體事業版圖。不過,收購股權最後比的還是口袋的銀彈,雖然王令麟態度積極,但中間仍殺出台數科搶親,雖然最後台數科仍鎩羽而歸,也不難看出買賣雙方的焦慮。
近期又傳出傳出國內建商茂德機構將砸下110億元,買下凱雷集團持有東森電視逾六成股權,且銀彈充裕。
根據了解,茂德與凱雷談判已經進入尾聲,簽約日不遠,這時東森國際與凱雷丟出包裹出售的震撼彈,最有可能的就是抬高收購價,最後看茂德願不願意買單。
市場人士指出,茂德機構總裁張高祥與王令麟都是台灣商界人士,且王令麟過去也曾在地產界打滾,雙方並非完全不認識,因此這次也有可能是王令麟與張高祥合作,雖然提高出售價格,但王令麟仍能確保在東森電視內的實力,透過包裹出售,創造三贏。
東森與凱雷在2015年時曾規劃將手中約九成持股包裹出售,美國德劭基金團隊出價約150億元美國DMG集團執行長丹密茨(Dan Mintz)更開出183億元的天價,雖然決定出售給DMG集團,卻因NCC認為背後有中資,且雙方對交易價格產生歧異,最後仍未能順利出脫。
近年凱雷積極希望將手中持股出脫,但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則亟欲將東森電視再次納入集團內,鞏固媒體事業版圖。不過,收購股權最後比的還是口袋的銀彈,雖然王令麟態度積極,但中間仍殺出台數科搶親,雖然最後台數科仍鎩羽而歸,也不難看出買賣雙方的焦慮。
近期又傳出傳出國內建商茂德機構將砸下110億元,買下凱雷集團持有東森電視逾六成股權,且銀彈充裕。
根據了解,茂德與凱雷談判已經進入尾聲,簽約日不遠,這時東森國際與凱雷丟出包裹出售的震撼彈,最有可能的就是抬高收購價,最後看茂德願不願意買單。
市場人士指出,茂德機構總裁張高祥與王令麟都是台灣商界人士,且王令麟過去也曾在地產界打滾,雙方並非完全不認識,因此這次也有可能是王令麟與張高祥合作,雖然提高出售價格,但王令麟仍能確保在東森電視內的實力,透過包裹出售,創造三贏。
市場傳出,東森電視將於近日召開董事會,討論東森電視出售案, 外傳地產界大亨茂德機構總裁張高祥出線機會濃。市場傳出,董事會 召開時間最快會在今(22)日,不過,對此東森電視未予證實。
令各界意外的是,東森國際昨日公告,擬與凱雷共同處分雙方所持 有東森電視所有股權,而這是東森國際與凱雷二度包裹股權共同出售 東森電視持股,換言之,張高祥將100%收購東森電視股權、約171億 元。
而東森國際同意與凱雷共同出售持股,也意味著此次東森電視出售 案成局的機率大增。上次東森電視出售予台數科時、受到東森國際「 阻撓」、最後台數科因「一張股票」鎩羽而歸。這次東森國際決定與 凱雷共同包裹出售,也意味著此次東森電視順利出售的機率大大提高 。
據了解,這中間的轉折是,張高祥近期積極接洽東森集團總裁王令 麟、協商同步收購東森國際及王令麟個人在東森電視的持股,雙方洽 談融洽,也使得張高祥有機會全數收購東森電視股權。
外傳張高祥出價收購的價格,單以凱雷在東森電視持股62%計算, 將比照之前台數科收購價格約111億元上下,但在東森國際願意同步 出售持股下,價格可能調整;而之前美國娛樂公司DMG執行長丹密茨 收購100%股權時,是以新台幣約183億元計價。
東森電視出售案是國內電視頻道市場最大的一筆交易案,一直以來 備受矚目,但前後經歷了美國娛樂公司DMG執行長丹密茨、台數科等 兩次交易未成,這次茂德以「圈外人」姿態,從房地業界跨足頻道市 場,備受到矚目。
令各界意外的是,東森國際昨日公告,擬與凱雷共同處分雙方所持 有東森電視所有股權,而這是東森國際與凱雷二度包裹股權共同出售 東森電視持股,換言之,張高祥將100%收購東森電視股權、約171億 元。
而東森國際同意與凱雷共同出售持股,也意味著此次東森電視出售 案成局的機率大增。上次東森電視出售予台數科時、受到東森國際「 阻撓」、最後台數科因「一張股票」鎩羽而歸。這次東森國際決定與 凱雷共同包裹出售,也意味著此次東森電視順利出售的機率大大提高 。
據了解,這中間的轉折是,張高祥近期積極接洽東森集團總裁王令 麟、協商同步收購東森國際及王令麟個人在東森電視的持股,雙方洽 談融洽,也使得張高祥有機會全數收購東森電視股權。
外傳張高祥出價收購的價格,單以凱雷在東森電視持股62%計算, 將比照之前台數科收購價格約111億元上下,但在東森國際願意同步 出售持股下,價格可能調整;而之前美國娛樂公司DMG執行長丹密茨 收購100%股權時,是以新台幣約183億元計價。
東森電視出售案是國內電視頻道市場最大的一筆交易案,一直以來 備受矚目,但前後經歷了美國娛樂公司DMG執行長丹密茨、台數科等 兩次交易未成,這次茂德以「圈外人」姿態,從房地業界跨足頻道市 場,備受到矚目。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