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汎銓科技(上)公司新聞
汎銓公告2021年12月合併營收月增19.8%達1.64億元,較2020年同 期成長36.9%,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2021年第四季合併營收季增 13.5%達4.28億元,與2020年同期相較成長36.3%,改寫季度營收新 高紀錄。2021年合併營收14.72億元,與2020年相較成長32.2%,續 創年度營收歷史新高。
汎銓近年積極擴大兩岸半導體分析檢測市場布局,衝刺兩岸MA及F A市場占有率有成。2022年營收規模持續成長並創下新高亦抱持樂觀 看法。
汎銓11月合併營收月增8.7%達1.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9.2% ,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累計前11個月合併營收13.07億元,較去 年同期成長31.6%,改寫歷年同期新高紀錄。汎銓檢測分析接單強勁 ,先進製程材料分析進入新一波成長循環,法人看好12月及2021年營 收均將續締新猷,而且2022年營收年成長率將上看30∼40%。汎銓不 評論法人預估財務數字。
汎銓現有產能已無法因應強勁接單量能,收案到結案的週期時間( cycle time)拉長數倍,加上2022年訂單能見度高,因此早在第三季 初就已下單採購機台,預計年底機台到位後開始裝機,2022年第一季 陸續進入量產。柳紀綸表示,2021年營收逐季成長,2022年第一季因 工作天數減少,營收將略低於上季,但以在手訂單動能來看,2022年 也可望維持逐季成長趨勢。
汎銓材料分析營收占比逾八成,由於先進製程的極紫外光(EUV) 光阻及低介電材料十分脆弱,汎銓採用真空鍍膜技術推出獨有的無損 傷工法,能確保材料分析結果精確。
隨著3奈米製程即將在2022年進入量產,先進製程研發能量轉向下 世代2奈米,且首度採用全新的環繞閘極(GAA)電晶體架構,柳紀綸 看好2奈米接案進入新的成長循環,對2022年營運抱持樂觀看法。
再者,汎銓看好GaN及SiC等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的市場成長動能, 材料分析接單爆量且2022年可望續創新高,汎銓已在南京設立材料分 析據點,兩岸同步爭取檢測訂單龐大商機。
汎銓以材料分析業務為大宗,比重約85%。柳紀綸提到,半導體先進製程的材料分析是業務重心,隨著客戶2奈米製程研發進展趨於明確,對業績可望有明顯貢獻。
汎銓統計,目前分析服務範疇涵蓋包含第一類至第三類半導體晶圓代工廠、IDM廠以及配合晶圓代工廠之設備商、材料商,還有上游的IC設計、光罩,下游的封裝、測試、載板、軟板、PCB等產業國際知名客戶。汎銓在各營運據點引進最新的各項分析設備,持續與客戶洽談未來委案業務。
PCB軟、硬板或IC載板以銅箔基板為核心,上游原料銅箔、玻璃玻纖布、化學環氧樹脂等,材料種類多,製程複雜。研發能否順利成功,過程中的各項分析占有決定性的角色,迅速、正確且精準的分析結果,能使研發事半功倍。
汎銓引進3套最新高階機台,用於PCB非破壞分析。超高頻太赫茲時域反射儀(THz-TDR),能將PCB內部金屬走線的Open狀況的故障點,實現5微米的定位精準度。短路及高阻抗故障,則以鎖相熱放射偵測系統(Lock-in IR-thermography System)的靈敏偵測器,定位故障點的三維位置。超高空間解析度3D X-Ray可不破壞PCB,輕鬆辨認微小如0.5微米的內部結構或缺陷。
因應先進封裝發展,IC載板製程也朝縮小化,先進ABF載板的金屬線寬與間距不到10微米,傳統分析的精準度無法滿足,汎銓以PFIB╱FIB進行精準截面結構觀察,搭配研發的優化無損傷工法,能有效消除在製備過程因金屬銅、絕緣膠材、氧化矽球等不同軟硬度材料特性所導致的刀痕、損傷、變形等人為缺陷,提供正確的分析結果。
銅箔基板要能抗化學藥品、耐高溫及良好的電熱傳導性,內部不同材料的接合狀況是分析的重點。汎銓以先進SEM能量過濾成像技術,強化不同材料成像對比,清楚呈現玻璃纖維、銅箔、電鍍銅與樹脂間的介面情形,品質獲得國際重要客戶認同。
汎銓科技身為半導體高階製程領航者,深黯產業脈動,並展現高瞻遠矚的企圖心。在高階設備與工程師的完美搭配下,透過各種分析的相互連結與支援,以具競爭力的服務品質,深化與客戶長期合作的關係,成為最佳研發夥伴。
台灣半導體材料分析領域的領軍企業汎銓科技(6830)近期宣布,由於兩岸半導體產業的持續進步,公司受惠良多。隨著客戶不斷推進先進製程升級,並加大對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研發的投入,汎銓的訂單量和業績都呈現顯著成長。特別是故障分析(FA)市場,汎銓的市占率不斷攀升,預計9月將進軍可靠度分析(RA)領域,下半年營運有望實現跳躍式成長,目標是創下全年營運新高。
汎銓科技董事長柳紀綸透露,公司為了迎接未來的發展,已提前下單添購明年所需的設備。他強調,汎銓不僅將材料分析的領先經驗應用於故障分析領域,還透過自研的智慧e系統實現全面數據化和自動化管理,這在業界中具有顯著的優勢。今年7月,汎銓處理的案件數量已超過上萬筆,相比去年前七個月累計的6萬多筆,今年前七個月的案件數已達8.2萬筆,這一成長動能對公司業績的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
隨著今年興櫃掛牌,汎銓科技計劃明年提出申請轉上市櫃掛牌。目前,公司前七個月的合併營收達7.95億元,年增長率達32.8%,毛利率為35.5%,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07元。在材料分析服務方面,訂單供不應求,顯示出市場對汎銳的強烈信心。汎銳的服務客戶涵蓋了超過200家半導體產業鏈上的企業,從IC設計、晶圓製造、封測、PCB與載板大廠,到下游設備廠,無一不包含,目前材料分析市場的市占率已超過50%。
台灣半導體檢測分析領軍企業汎銓科技(6830)近期表現亮眼,在台灣及中國等地半導體產業不斷推進先進製程的背景下,公司董事長柳紀綸對下半年營運持樂觀態度。他指出,由於材料分析(MA)訂單供不應求,加上故障分析(FA)市占率持續攀升,預計下半年業績將有顯著成長,獲利可望達到全年總獲利的七成,創下歷史新紀錄。
汎銓科技上半年財報也顯示出強勁成長,合併營收達6.67億元,年增長32.4%,平均毛利率35.5%,稅後淨利8,286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4.1%。這些數據反映了公司在半導體材料分析與故障分析領域的領先地位。
柳紀綸強調,汎銓科技與全球知名半導體大廠保持緊密合作,每月服務超過200家半導體產業鏈的客戶,從IC設計、晶圓製造、封測到設備廠,材料分析市場佔率已超過50%。隨著客戶不斷進行先進製程的衝刺,汎銓科技已完成3奈米製程的材料分析布局,並開始規劃2奈米製程的布局,全力衝刺先進製程市場。
在第三代半導體市場興起、電動車、5G及太空通訊等新興領域的發展,以及中國半導體自製和化合物半導體GaN、SiC材料研發的蓬勃發展,汎銓科技對未來半導體材料分析市場的持續成長充滿信心,並將這些市場機遇轉化為公司整體營運的增長動力。
柳紀綸指出,下半年材料分析訂單仍持續呈現供不應求,且加上故 障分析(FA)市占率持續提升,預期下半年業績將可望持續成長,並 看好下半年獲利將可望占全年獲利的七成,代表公司營運將可望改寫 歷史新高水準。
汎銓公告上半年財報,合併營收為6.67億元、年成長32.4%,平均 毛利率達35.5%、年增1.6個百分點,稅後淨利為8,286萬元,相較2 020年同期明顯成長44.1%。
汎銓指出,公司的主要業務為半導體材料分析與故障分析,為全球 各知名半導體大廠的重要研發夥伴,公司營收也與半導體產業資本支 出呈高度正相關,每月服務超過200家以上半導體產業鏈從上游IC設 計公司設計、晶圓製造、封測至下游的設備廠之客戶,目前材料分析 市占率已超過50%。
由於客戶不斷衝刺先進製程,柳紀綸指出,汎銓目前已經完成3奈 米製程的材料分析等營運布局。
另外,2奈米製程布局正開始進入規劃狀態,預期公司未來將可望 持續與客戶在先進製程領域上攜手合作。
受惠於第三代半導體市場來臨、邁入電動車、5G及太空通訊新時代 ,並擁抱中國半導體自製及各大廠投入第三代半導體化合物半導體G aN、SiC材料研發等各市場蓬勃發展,展望未來,汎銓看好半導體材 料分析市場持續成長,有助於持續推進公司整體營運向上。
汎銓董事長柳紀綸表示,公司明年所需設備已在今年提前下單添購,公司持續將材料分析的領先經驗複製至故障分析領域,更重要的是,持續運用公司自行設計的智慧e系統全面數據化與自動化管理,領先同業,今年7月處理上萬案件,相對去年前七月累計6萬多筆處理案件,今年前七月案件數已達8.2萬筆,帶動今年業績成長動能。
依據公司規畫,今年興櫃掛牌後,將在明年提出申請轉上市櫃掛牌。汎銓今年前七月合併營收7.95億元,年增32.8%,今年上半年整體毛利率35.5%,每股稅後純益(EPS) 2.07元,材料分析服務訂單呈現供不應求。
汎銓表示,每月服務超過200家以上半導體產業鏈從上游IC設計公司設計、晶圓製造、封測、PCB與載板大廠都是客戶,還有下游設備廠,目前材料分析市占率已超過50%。
台灣櫃買市場近期交投熱絡,新上櫃股及興櫃股陸續掛牌,其中引人矚目的便是汎銓科技(6830)的掛牌。這家專注於半導體製程研發的公司,將在興櫃一般板上以每股80元的價格開始交易。汎銓科技透過高階電子顯微鏡等分析設備,提供客戶高品質的專業分析報告,今年前六月營收達6億6,688萬元,稅後盈餘8,412萬元,每股盈餘2.12元,表現亮眼。 同時,興櫃戰略新板也迎來了首檔申請及獲准登錄的股東研信超-新(6840),該公司從事資訊電子與電氣產品的檢測認證,以手機及無線通訊5G技術相關應用產品為主,今年前五月營收3億1,669萬元,稅後盈餘5,147萬元,每股盈餘2.24元。 亞果生醫(6748)則是另一家興櫃一般板的新興公司,專注於組織工程再生醫學,目前主要從事牙、骨及眼科植入物膠原蛋白衍生產品開發,雖然前六月營收僅1,447萬元,但稅後虧損2,221萬元,每股虧損0.63元,顯示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 此外,凌陽創新科技(5236)也於29日上櫃掛牌,每股160元,專注於筆電嵌入式影像處理控制晶片等產品的研發及銷售,今年前六月營收12億1,611萬元,第一季財報稅後盈餘1億4,395萬元,每股盈餘2.80元。 這些公司的掛牌,不僅為台灣資本市場帶來新的活力,也反映了創新企業在台灣的發展潛力。
櫃買中心為創新企業所增設的資本市場板塊─「戰略新板」,在7月20日開板,讓櫃買中心分階段育成中小企業的多層次市場架構更趨完備,期望戰略新板的開設,成為創新企業邁向規模化及國際化的踏板,為資本市場注入更多的成長動能。
首檔申請及獲准登錄戰略新板股東研信超-新,將於7月26日以每股68元掛牌。該公司為從事資訊電子與電氣產品之電磁相容認證、安規檢測服務及無線網通認證等,並以手機及無線通訊5G技術相關應用產品為檢測認證大宗,為集檢測、認證與技術服務之綜合性第三方機構,屬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資訊及數位相關產業」。自結今年前五月營收3億1,669萬元,稅後盈餘5,147萬元,每股盈餘2.24元。
汎銓科技、亞果生醫兩檔興櫃一般板將在26、27日掛牌,每股掛牌價各為80元、25元;汎銓專注於半導體製程研發初期的製程細微結構形貌分析及成分分析,透過操作高階電子顯微鏡等分析設備儀器,搭配自行研發的特殊分析技術工法,提供予客戶高品質專業分析報告;自結今年前六月營收6億6,688萬元,稅後盈餘8,412萬元,每股盈餘2.12元。
亞果生醫致力發展組織工程再生醫學,為研發及生產人體組織工程修護材料相關之高階醫材廠商,目前主要從事研發生產銷售牙、骨及眼科植入物膠原蛋白衍生產品再生醫學產品開發,產品包括豬皮及豬骨衍生製成品,以及仍屬開發中之產品分別為組織工程產品、細胞治療產品及再生醫學器官;自結前六月營收1,447萬元,稅後虧損2,221萬元,每股虧損0.63元。
凌創新科技是今年首檔申請上櫃股,將在29日以每股160元掛牌,主要從事筆電嵌入式影像處理控制晶片、外接式影像處理控制晶片以及電腦週邊裝置微控制晶片之研發及銷售;自結前六月營收12億1,611萬元,第一季財報稅後盈餘1億4,395萬元,每股盈餘2.80元。
台灣興櫃市場近期可說是熱鬧非凡,接連有新公司掛牌,其中引人矚目的就是汎銓科技(6830)。在巨有科技(8227)於7月21日掛牌後,汎銓科技和亞果生醫(6748)也將陸續在下周26、27日掛牌興櫃,為市場帶來新動能。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巨有科技在掛牌當日每股價格為25元,屬於半導體業,由華南永昌證券主辦。這家公司在1991年8月成立,主要從事ASIC產品、委託設計NRE、智財元件及其他服務,當時送件時的資本額為3億3,193萬元。在2020年,巨有科技的營收達3億7,642萬元,雖然當年出現了2,651萬元的稅後虧損,但每股虧損僅0.8元。到了2021年前5月,公司營收已經達到2億2,394萬元,稅後盈餘為1,527萬元,每股盈餘0.46元。 而汎銓科技則以每股80元價格於26日掛牌,屬於其他電子業。該公司2021年前6月的營收為6億6,688萬元,稅後盈餘達8,412萬元,每股盈餘更是亮眼的2.12元。 接著,亞果生醫則在27日以每股25元價格掛牌,產業別為生技醫療業。亞果生醫專注於牙、骨、眼科植入物,以及膠原蛋白衍生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雖然在2021年前6月業營收為1,447萬元,但當期出現了2,221萬元的稅後虧損,每股盈餘為0.63元。 這三家公司陸續掛牌,不僅為興櫃市場注入新鮮血液,也反映了台灣各產業的發展活力。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巨有科技21日每股25元掛牌興櫃,產業別是半導體業,主辦券商華南永昌證券。巨有科技成立1991年8月間,主要經營業務ASIC產品、委託設計NRE、智財元件及其他服務收入等,送件時資本額3億3,193萬元。2020年營收3億7,642萬元,稅後虧損2,651萬元,每股虧損0.8元。自結2021年前5月營收2億2,394萬元,稅後盈餘1,527萬,每股盈餘0.46元。
汎銓科技26日以每股80元掛牌興櫃,產業別其他電子業。自結2021年前6月營收6億6,688萬元,稅後盈餘為8,412萬元,每股盈餘2.12元。
亞果生醫接續27日以每股25元掛牌興櫃,產業別是生技醫療業。主要經營業務是研發生產銷售牙、骨、眼科植入物,膠原蛋白衍生產品等,自結2021年前6月業營收1,447萬元,稅後虧損2,221萬元,每股盈餘0.63元。
【台灣新聞】半導體材料分析領域的領頭羊汎銓科技(6830)即將踏上興櫃之路,昨日(20日)舉行登錄興櫃前線上法說會,董事長柳紀綸強調公司未來將持續追求穩定成長,並回饋股東。他透露,公司計畫將材料分析(MA)的優勢延伸至故障分析(FA)領域,期望在資本市場的支持下,深化更多客戶服務。
汎銓科技預計7月26日登錄興櫃,柳紀綸在法說會上自信地表示,過去公司靠自有資金在材料分析領域取得豐碩成果,未來將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擴展至更多故障分析領域的應用服務。他強調,雖然公司是資本市場的新兵,但絕對不是業界的菜鳥。
汎銓科技的營收結構中,材料分析業務佔比超過八成,達約85%,主要滿足晶圓廠的應用需求。在先進製程應用方面,公司的市占率達到五成,5奈米以下製程的市占率則超過60%。近期,汎銓科技積極發展故障分析,目標是讓明年兩者的營收占比達到八比二。
根據汎銓科技的財報,去年全年稅後純益達1.59億元,年增長率達94%,每股純益為4.05元;2021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6.67億元,年增長率32.5%,上半年自結稅後純益為8,412萬元,每股純益2.12元。此外,柳紀綸澄清,公司約98%的設備採用三至五年折舊法,並無外傳的拉長折舊年限情況。
汎銓預計7月26日登錄興櫃,柳紀綸強調,公司過去運用自有資金在材料分析取得豐碩成果,未來將在資本市場支持下,跨足更多FA領域應用服務,他說:「雖然公司是資本市場新兵,但絕對不是業界的菜鳥。」
汎銓統計,來自材料分析營收占比超過八成,達約85%,主要支援晶圓廠應用需求,其中在先進製程應用獲得客戶青睞、市占率達五成,而5奈米以下市占率超過60%;另外,近期積極發展故障分析,未來目標明年二者營收占比達到八比二。
汎銓財報顯示,去年全年稅後純益1.59億元,年增94%,每股純益4.05元;2021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6.67億元、年增32.5%,上半年自結稅後純益8,412萬元,每股純益2.12元。
柳紀綸昨日同時澄清,公司多數設備約98%設備採三至五年折舊法,並無外傳拉長折舊年限的情況。
台灣半導體檢測分析廠商汎銓科技(股票代號:6830)即將踏上興櫃之路。根據最新消息,汎銓科技預計於7月26日開始在興櫃進行交易。董事長柳紀綸表示,隨著晶圓代工龍頭企業不斷進入3奈米甚至2奈米等先進製程,加上中國官方對氮化鎵(GaN)及碳化矽(SiC)等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產業的大力支持,對材料分析的需求日益強烈,這對汎銓科技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機會。 去年,汎銓科技在疫情和美中貿易戰的影響下,營運表現依然堅強。該公司受惠於晶圓代工大廠、日本晶圓設備大廠以及國內砷化鎵(GaAs)晶圓代工大廠的訂單,合併營收年增約30%,達到11.13億元,毛利率達36.9%。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大幅增加94.6%,每股淨利4.05元,表現優於市場預期。 在半導體先進製程不斷前進的背景下,汎銓科技今年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21.3%,創下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6.67億元,年增32.5%。法人預期,汎銓科技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全年營收預計將較去年成長超過30%。 柳紀綸強調,晶圓代工5奈米先進製程已量產,而明年4奈米及3奈米製程也將進入量產階段。未來研發中的2奈米製程將採用新的環繞閘極(GAA)電晶體架構,這將對材料分析及故障分析的需求持續增加,為汎銓科技帶來穩定的中長期成長動能。 此外,中國官方將GaN及SiC列為重點扶植項目,汎銓科技已在南京設立MA分析據點,積極爭取商機,展現出公司對未來市場的信心。
汎銓去年營運未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美中貿易戰影響,受惠於晶圓代 工大廠、日本晶圓設備大廠、國內砷化鎵(GaAs)晶圓代工大廠等三 大客戶釋出材料分析(MA)及故障分析(FA)等訂單,去年合併營收 年增約30%達11.13億元,毛利率達36.9%,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 59億元,較前年大幅增加94.6%,每股淨利4.05元優於預期。
由於半導體先進製程持續朝向3奈米發展,包括GaN及SiC等第三代 化合物半導體,同樣成為地緣政治下各國必爭之地,汎銓今年營運樂 觀,第二季合併營收季增21.3%達3.66億元創下新高,較去年同期成 長32.3%,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6.6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5%。 法人預期汎銓下半年優於上半年,全年營收將較去年成長超過30%。
柳紀綸指出,晶圓代工5奈米先進製程已量產,明年4奈米及3奈米 將進入量產階段,後續研發中的2奈米將首度採用新的環繞閘極(GA A)電晶體架構,對於MA及FA分析需求持續增加,汎銓中長期成長動 能穩固。
中國官方將GaN及SiC列為重點扶植半導體項目,汎銓已在南京設M A分析據點爭取商機。
【半導體檢測分析大廠汎銓科技發展亮麗,股東常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 在這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半導體檢測分析領域的佼佼者——汎銓科技(6830),近期舉辦了股東常會,會中決議通過每股配發2.627元現金股利,並完成董事全面改選,展現出公司對2021年整體營運的信心。 汎銓科技董事長柳紀綸在會上表示,對2021年的營運成長抱有極大的信心。隨著材料分析的接單動能持續攀升,公司還開發了獨特的無損傷工法,預計將為未來的接單業務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股東常會中,汎銓科技還承認了2020年度的營業報告書和財務報表,並通過了股票上市櫃案。由於現任董監事任期將於2022年6月11日屆滿,公司為配合申請登錄興櫃,提前進行了董事及獨立董事的全面改選。 對於2021年的展望,柳紀綸強調,面對台灣疫情的不確定性風險,公司將執行分艙分流制度,確保客戶的研發時程不受影響。此外,為滿足客戶對先進製程材料分析的需求,汎銓科技在2021年引進了業界最先進的分析設備,並積極擴大生產能力。 汎銓科技深知半導體製程技術的發展對5G及未來科技應用的重要性,因此,公司積極投入先進製程研發,包括5奈米、3奈米、2奈米等先進製程以及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等,帶動了材料分析和故障分析兩大業務的接單動能。 為了提供給研發工程師最原始、最正確的試片樣貌資訊,汎銓科技持續以獨有的無損傷工法,進行全方位的材料分析,從點、線、面多角度為客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加速研發時程,並有望拓展未來接單業務的市場範疇。
汎銓1日召開股東常會,會中承認2020年度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 、申請股票上市櫃案和各項討論事項,並討論通過2020年度盈餘分配 案,決議配發每股現金股利新台幣2.627元,現金配發率達64.9%。 汎銓現任董監事任期於2022年6月11日屆滿,為配合申請登錄興櫃應 設置獨立董事及公司實務需求設置審計委員會,提前於2021年股東常 會進行全面改選董事及獨立董事。
對於2021年展望,柳紀綸對整體營運成長深具信心,在材料分析的 接單動能持續高漲,奠定穩健向上的成長基礎,同時謹慎面對台灣疫 情升溫的不確性風險,執行分艙分流制度,確保客戶研發時程不受影 響。此外,因應半導體客戶對於先進製程材料分析需求旺盛,汎銓2 021年引進業界最先進分析設備,積極投入新設備採購以擴增產能, 以經濟耐用年限三∼五年直線法提列折舊,以滿足客戶對於材料分析 服務需求。
汎銓表示,半導體製程技術持續巔覆性的發展,已成為支援5G及未 來科技應用的重要支柱,市場已確認微縮化為半導體不變的定局,汎 銓受惠於半導體大廠朝向5奈米、3奈米、2奈米等先進製程研發,以 及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等研發技術進程的趨勢明確,帶動材料分析、故 障分析等兩大業務接單動能。
汎銓為了協助研發工程師獲得最原始/正確試片樣貌的資訊,持續 以已開發獨有的無損傷工法,透過從點、線、面的全方位材料分析, 保持為客戶們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加速研發時程,並有望增添未來 接單業務的市場範疇。
企業主、大老闆們紛紛公開喊話,對員工打氣,也提出企業的抗疫戰略。汎銓董事長柳紀綸認為,新冠疫情百年難遇,但不必過度擔憂,他期許員工共同嚴守防疫措施,絕對不能鬆懈。
他在寫給員工的信中提到,疫情嚴峻,必須非常嚴肅嚴謹面對現實,嚴守公司已公告的防疫措施。要求所有人員戴好戴滿公司提供的標準款醫療等級口罩,避免群聚,並保持1.5公尺的人際安全防疫距離。
除以洗手乳勤洗手、以75%酒精消毒雙手,甚至滑鼠、鍵盤經常碰觸的物品也不可放過。汎銓為半導體先進製程材料分析專業廠,為保護外勤及營運點櫃檯人員,要求所有外來物品的外表須先消毒,且靜置1分鐘後才能觸碰。
柳紀綸呼籲,遵守「分流分艙」原則,不同班人員不要碰面,下班後不要聚會,不同營運點人員避免移動及聚會,一律使用遠端視訊會議系統進行互動。此外,每1∼2小時,由3組專人以75%酒精進行全廠區清消,常碰觸的環境物件及人員雙手進行酒精消毒。也提醒提高警覺,自己或身邊密切接觸的親友若牽扯到疫情事務(疫況),須向直屬主管回報。
面對百年難遇的嚴峻疫情,汎銓營運持續維持在高峰,累計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幅度達三成,柳紀綸表示,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至於各界期待取得疫苗全員施打率超過70%,公司也高度關注,希望在嚴守防疫措施下,樂觀前進。(翁永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