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瑩碩生技醫藥公司新聞
瑩碩生技(6677)昨(30)日宣布,旗下精神科特殊用藥產品已與深圳C公司簽訂藥品共同開發合作協議,合力搶攻3.5億人民幣商機;透過授權及分潤機制,C公司除取得中國市場的獨家代理銷售權利外,雙方將合作進行相關臨床試驗與領證事宜,攜手搶攻中國精神科特殊用藥市場。
受惠成功布局中國、日本等海外市場發酵,瑩碩上半年合併營收4.37億元,年成長27.02%,自結1∼4月的稅前淨利為5,341萬元,已轉虧為盈,每股稅前淨利為0.98元。
瑩碩表示,該項藥品開發將循中國進口藥品註冊流程,在台灣生產後出口至中國。由於在中國市場尚未有相同產品上市,該藥品將具市場獨占性,且屬高單價產品,全球市場價值約1.5億美金,推估藥品於中國上市後的市場價值,可達3.5億人民幣,成長潛力大。
展望未來,瑩碩表示,隨著海外市場進入擴大布局與收成階段,以及跨入二類新藥開創新局,長期營運樂觀。
受惠成功布局中國、日本等海外市場發酵,瑩碩上半年合併營收4.37億元,年成長27.02%,自結1∼4月的稅前淨利為5,341萬元,已轉虧為盈,每股稅前淨利為0.98元。
瑩碩表示,該項藥品開發將循中國進口藥品註冊流程,在台灣生產後出口至中國。由於在中國市場尚未有相同產品上市,該藥品將具市場獨占性,且屬高單價產品,全球市場價值約1.5億美金,推估藥品於中國上市後的市場價值,可達3.5億人民幣,成長潛力大。
展望未來,瑩碩表示,隨著海外市場進入擴大布局與收成階段,以及跨入二類新藥開創新局,長期營運樂觀。
上周櫃買指數重挫2.2%,也影響到興櫃市場成交量,沒有一檔個股成交量破萬張,不過上海商銀再度奪回冠軍寶座。上周成交量最大前三名依序為上海商銀(5876)、天鈺(4961),以及巧新科技(1563);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半導體占三檔最多,其次是生技醫療、電子零組件各占兩檔。
上海商銀擠掉天鈺重回成交量冠軍寶座,成交量6,453張,股價從37.09元下跌至36.74元;亞軍天鈺成交量為5,007張,股價則是從44.67元下跌至39.41元;第三名的巧新科技成交量4,856張,股價從63.89元上漲至69.98元,前三名中,僅巧新科技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是新進榜,包括巧新科技、心悅(6575)、鑫品生醫(4170),以及相互(6407),其中上周漲幅以鑫品生醫的22.6%最高。
本周有兩家公司登錄興櫃,瑩碩生技(6677)主要從事特殊製劑技術平台之開發及應用等。駐龍(4572)主要從事大型飛機機身結構零組件等。
上海商銀擠掉天鈺重回成交量冠軍寶座,成交量6,453張,股價從37.09元下跌至36.74元;亞軍天鈺成交量為5,007張,股價則是從44.67元下跌至39.41元;第三名的巧新科技成交量4,856張,股價從63.89元上漲至69.98元,前三名中,僅巧新科技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是新進榜,包括巧新科技、心悅(6575)、鑫品生醫(4170),以及相互(6407),其中上周漲幅以鑫品生醫的22.6%最高。
本周有兩家公司登錄興櫃,瑩碩生技(6677)主要從事特殊製劑技術平台之開發及應用等。駐龍(4572)主要從事大型飛機機身結構零組件等。
利基學名藥廠瑩碩生技(6677)預計6/27登錄興櫃,參考價為每股 60元。董事長王健治表示,受惠已和中國藥廠簽訂12個一致性評價藥 品,隨著授權簽約金和里程金陸續入帳,加上來自於美國和日本藥廠 的代工業務成長,上半年營運已具效益,全年有機會轉盈,明年則展 現爆發力道。
創立於2003年的瑩碩,目前實收資本額4.15億元,執行長顏麟權表 示,瑩碩在歐帕新廠完成後,積極布局外銷市場,目前已和陸資廠簽 署12個一致性評價契約,也接獲美商A公司和日本T公司和義大利Men arini等藥廠代工訂單,將陸續展現效益。
瑩碩過去每年都賺錢,2014年起因併購歐帕,折舊攤提、研發費用 支出增加,加上新廠效益又還沒顯現,導致營運連三年小虧,去年每 股淨損0.71元;前5月營收3.791億元,年成長率27.6%,法人預期上 半年即有轉會轉盈,下半年業績表現將更耀眼。
創立於2003年的瑩碩,目前實收資本額4.15億元,執行長顏麟權表 示,瑩碩在歐帕新廠完成後,積極布局外銷市場,目前已和陸資廠簽 署12個一致性評價契約,也接獲美商A公司和日本T公司和義大利Men arini等藥廠代工訂單,將陸續展現效益。
瑩碩過去每年都賺錢,2014年起因併購歐帕,折舊攤提、研發費用 支出增加,加上新廠效益又還沒顯現,導致營運連三年小虧,去年每 股淨損0.71元;前5月營收3.791億元,年成長率27.6%,法人預期上 半年即有轉會轉盈,下半年業績表現將更耀眼。
為突破台灣市場「規模小」的困境,製藥業卯勁開拓海外市場,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與韓國製藥協會(KPMA)近日在首爾簽署合作協議,除了達成4項合作外,南光、東生華、基亞生、台睿和順藥等多家公司合計至少有17個品項對接。
此次製藥協會在理事長王玉杯帶領下,參訪團包括新藥、原料藥、CRO和學名藥等20多家藥廠,並拜訪CMG、Kolon、Boryung、Alvogen 等4家韓國製藥公司,藉以了解韓國藥品創新開發的模式,提供台灣藥廠思考國際市場發展策略。
王玉杯表示,韓國近年來歷經一系列改革後,醫藥市場日益朝向全球化發展,據《亞洲經濟》報導,韓國醫藥品近十年出口額增長達3倍之多,目前全球藥品市場排名第13名,是個一成長快速且不容忽視的藥品市場,韓國的政策法規也值得借鏡學習。
有鑑於韓國市場的發展潛力,國內目前除了美時透過艾威群收購韓國藥廠外,智擎胰臟癌新藥安能得首張亞洲藥證將來自於韓國,另外,藥華、生華科的新藥也在韓國進行臨床,順藥新藥則也在洽談授權中,晟德集團也入股韓國投資公司,因此,此次國內藥廠提出的對接品項也備受關注。
就初步統計,此次對接品項中,新劑型新藥(505b2,韓國稱IMD)公司有東生華骨鬆、類風濕性關節炎生物相似藥等4項、台睿生技則專攻4項癌症新藥、南光則有長效型麻醉劑等2個品項,另外,順藥是長效止痛劑、基亞生技2項蛋白質疫苗、原創生醫和博信生技等公司。
至於原料藥公司則有神隆、台耀和生泰,研發型的API公司建誼、cRO 公司晉加、學名藥廠永信、瑩碩和晟德都參與盛會。
王玉杯表示,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包括:促進雙方成員的共同友誼與利益、開展雙方共同感興趣的合作項目、交換並研究醫藥產業技術發展的訊息和專業知識、在雙方共同利益基礎上探索任何其他領域的合作機會。
此次製藥協會在理事長王玉杯帶領下,參訪團包括新藥、原料藥、CRO和學名藥等20多家藥廠,並拜訪CMG、Kolon、Boryung、Alvogen 等4家韓國製藥公司,藉以了解韓國藥品創新開發的模式,提供台灣藥廠思考國際市場發展策略。
王玉杯表示,韓國近年來歷經一系列改革後,醫藥市場日益朝向全球化發展,據《亞洲經濟》報導,韓國醫藥品近十年出口額增長達3倍之多,目前全球藥品市場排名第13名,是個一成長快速且不容忽視的藥品市場,韓國的政策法規也值得借鏡學習。
有鑑於韓國市場的發展潛力,國內目前除了美時透過艾威群收購韓國藥廠外,智擎胰臟癌新藥安能得首張亞洲藥證將來自於韓國,另外,藥華、生華科的新藥也在韓國進行臨床,順藥新藥則也在洽談授權中,晟德集團也入股韓國投資公司,因此,此次國內藥廠提出的對接品項也備受關注。
就初步統計,此次對接品項中,新劑型新藥(505b2,韓國稱IMD)公司有東生華骨鬆、類風濕性關節炎生物相似藥等4項、台睿生技則專攻4項癌症新藥、南光則有長效型麻醉劑等2個品項,另外,順藥是長效止痛劑、基亞生技2項蛋白質疫苗、原創生醫和博信生技等公司。
至於原料藥公司則有神隆、台耀和生泰,研發型的API公司建誼、cRO 公司晉加、學名藥廠永信、瑩碩和晟德都參與盛會。
王玉杯表示,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包括:促進雙方成員的共同友誼與利益、開展雙方共同感興趣的合作項目、交換並研究醫藥產業技術發展的訊息和專業知識、在雙方共同利益基礎上探索任何其他領域的合作機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