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瑩碩生技醫藥公司新聞
台灣生技股熱潮不減,募資金額創新高!今年截至5月底,已有超過30家台灣生技公司宣布進行募資,總金額突破300億元,創下年度募資金額的新紀錄。其中,藥華藥以141.1億元的GDR募資成為吸金王,而逸達、漢達、泰福-KY、台新藥等公司也紛紛加入募資行列,金額皆從10億元起跳。 全福在林群主導的安富基金入股後,董事會通過再加碼募資18億元,有望躍居吸金亞軍。加上台睿規畫籌資7億元,林群的引資實力顯然已成為生技業的新興教父。易威則因抗發炎藥物TLX-030取得美國藥證,積極推廣美國市場銷售,董事會通過私募5萬張股票,成為募資數量王,該私募案將分三次辦理。 仁新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子公司Belite,上周宣布獲得數家國際大型基金挹注資金,完成3,000萬美元的增資,用於加速推進LBS-008針對視網膜地圖性萎縮(GA)的臨床試驗。該藥物有望成為全球首款治療GA及中期乾性黃斑部病變的口服藥物,搶攻全球龐大的未被滿足之醫療需求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生技募資潮不再僅由新藥族群獨占,學名藥廠如健喬、強生、瑩碩、易威,以及醫材股如杏昌、岱宇等也紛紛加入。中化董事會雖已通過現增、私募案,但尚未付諸行動,顯示這些公司都在積極準備,為未來的投資整併做準備。 生技獲利王保瑞近年以併購策略擴大營運規模,但為控制股本,董事長盛保熙採取「借錢」和攜手台新私募基金的模式投資。儘管獲利表現亮眼,但目前的負債比已達72.26%。保瑞第一季EPS以13.62元,改寫台灣製藥業單季獲利新高紀錄,穩坐生技第一季獲利王寶座。
生技業今年的募資計畫中,藥華藥透過GDR募資141.1億元穩居吸金 王外,逸達、漢達、泰福-KY、台新藥的募資金額都由10億元起跳; 全福則在林群主導的安富基金入股後,近期董事會通過再加碼募資約 18億元,有機會躍居吸金亞軍,若加上台睿也規畫籌資7億元,林群 的引資實力,儼然已成生技業的新興教父。
另外,易威則受惠抗發炎藥物TLX-030取得美國藥證,將積極推廣 美國市場銷售,公司乘勝追擊,董事會通過將私募5萬張股票,拿下 這一波生技股募資數量王寶座,該私募案將在一年內分三次辦理。
仁新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子公司Belite,上周也公告獲得數家國 際大型基金挹注資金,完成3,000萬美元的增資,作為加速推進LBS- 008針對視網膜地圖性萎縮(GA,屬於晚期老年性乾性黃斑部病變) 臨床試驗的資金,可望成為全球首款治療GA及中期乾性黃斑部病變口 服藥物,搶攻全球龐大的未被滿足之醫療需求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生技業今年的募資潮,一反過去都由新藥族群獨占 的現象,學名藥廠的健喬、強生、瑩碩、易威,醫材股的杏昌、岱宇 都加入募資陣容;而中化董事會雖已通過現增、私募案,卻一直沒有 付諸行動,但顯然這些公司都在充實銀彈,為下一個投資整併做準備 。
生技獲利王保瑞近年以併購策略壯大營運規模,但為控制股本,董 座盛保熙採取「借錢」和攜手台新私募基金的模式投資,雖然獲利表 現亮眼,惟目前的負債比已達72.26%。保瑞第一季EPS以13.62元, 改寫台灣製藥業單季獲利新高紀錄,也穩坐生技第一季獲利王寶座。
瑩碩總經理顏麟權表示,鹽酸米那普侖膠囊為治療成人憂鬱症的精神科用藥,先前中國市場僅核發一張25mg劑量的藥品註冊證,一年銷售額約人民幣1億元,但該競品近年供應量持續減少,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致使藥品出現短缺,如今瑩碩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鹽酸米那普侖膠囊獲准上市,在當地醫保支持下,可望獲醫療機構的優先採購,預料將有效填補供給缺口。
此外,瑩碩這次也同時取得該成分目前唯一的50mg的藥品註冊證,而國際上大多都是以50mg為主要使用劑量,因此,公司也相當看好50mg未來的銷售狀況。瑩碩的中國合作夥伴為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
興櫃股票市場上周總成交金額達447.2億元,成交10.3億股,成交筆數來到59.09萬筆;上周日均量89.4億元、2.07億股、11.8萬筆,三項數據都比本周多。
根據CMoney統計至昨(2)日,303檔興櫃股本周跌多於漲;漲幅前十強在11%之上,較前一周的三成明顯減少;資金轉進生技醫療股。
上周兩度熔斷的清淨海雖然本周衝高後拉回,但周漲幅仍有31.1%,收上20.8元。文創股影一周漲幅也來到17.5%;資訊服務業者海柏特、意藍也雙雙上漲12%。
另外,本周強勢族群生技醫療,前十強中占六個位置,反應行政院會日前通過「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利多,帶動長期照顧服務的青松健康、隱形眼鏡廠優你康、藥品研發商瑩碩生技、醫材股晶鑽生醫、基因檢測公司金萬林、細胞醫療商台寶生醫本周漲幅介於11.05%至21.9%間。
熱門股星宇航空上周衝高後拉回整理,本周橫盤震盪,小跌0.9%。
瑩碩受惠營運策略調整得宜,去年合併營收8.64億元,年增4.38%。今年1月合併營收因遇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影響單月營收表現,但先前授權給健喬的三項抗癲癇藥品已於本月完成所有權移轉,相關收益將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在第1季認列。
瑩碩董事長王建治表示,瑩碩逐步調整集團經營策略,一方面加速投入研發,推進旗下特殊劑型平台的藥物開發、授權與取證;一方面採取同業合作,開創新商機共享綜效。此外,子公司歐帕、泰和碩也分別根據客戶與終端市場需求,進行產能規劃與產品組合優化的調整。
顏麟權表示,公司發展治療成人嚴重憂鬱症的「鹽酸米那普侖」膠囊,有機會拿下中國大陸一致性評價的首張學名藥證。
瑩碩(6677)董事長王建治13日表示,今年海外布局進入領證關鍵 年,兩岸、日本將進入收割,另有六個品項將陸續取證上市,其中治 療成人嚴重憂鬱症用藥,第一季有望取得大陸一致性評價首張學名藥 證,加上授權金收入,將帶動整體營收、獲利將進入高成長。
瑩碩去年合併營收8.64億元、年增4.38%,上半年每股淨損0.82元 。今年1月營收0.55億元、年減14%,但先前授權給健喬的三項抗癲 癇藥品已完成所有權移轉,相關收益將依國際財務報導準則認列,將 帶動第一季營收獲利表現。
王建治表示,集團近年積極調整經營策略,不僅加速投入研發,推 進特殊劑型平台的藥物開發、授權與取證外,也與同業結盟,透過資 源整合及活化利用,開創新商機共享綜效。此外,子公司歐帕、泰和 碩也分別根據客戶與終端市場需求,進行產能規畫與產品組合優化的 調整,今年營運將重返疫情前高峰。
王健治表示,除了開發困難學名藥,每年以七∼八個研發案外,瑩 碩近年也投人新劑型新藥開發,並以專長的中樞神經理域為平台,目 前已進入動物試驗和專利申請,力拚2024年進臨床。
瑩碩總經理顏麟權指出,瑩碩的腎臟科用藥去年底在泰國、菲律賓 領證,今年將安排出貨,另預計將有六個品項會在台灣、大陸、東南 亞等地陸續取證上市。此外在日、韓二地也分別有四個、兩個受託開 發案洽談中。
其中,治療成人嚴重憂鬱症的精神科用藥(鹽酸米那普侖膠囊), 有機會拿下大陸一致性評價的首張學名藥證,在當地醫保支持下,可 獲醫療機構優先採購;該同成分的藥品在對岸市場僅有一個競品,年 銷售額約人民幣1億元(約合新台幣4億元)。
顏麟權表示,台灣內需市場小,加上健保藥價每年調整,企業已無 法靠單打獨鬥壯大,近二年瑩碩分別與祥翊、霖揚、健喬、台灣渥克 等業者,建立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借重雙方資源優勢的互補,盼 實現共好。
瑩碩(6677)董事長王健治認為,缺藥風潮將持續,本土藥廠應加 速國際連結,搶攻商機,並積極投人研發,布局轉單效益。
新春以來,即持續大報藥證、臨床進展的醫藥股,已成為盤面主流 ,新科生技股王保瑞(6472)13日公布自結去年12月EPS達1.43元, 11、12月合計EPS為2.58元,扣除尚未公布的10月獲利,合計去年的 11個月EPS為15.73元,略低於法人預期。
惟保瑞去年10月營收19.65億元創歷史新高,單月獲利是否驚豔備 受關注。
保瑞在2月10日創下574元天價後,在獲利了結賣壓下,13日股價回 檔,最低來到517元、終場收530元,跌幅2.03%,成交量6,133張。
瑩碩搶攻缺藥風潮商機,已鎖定中樞神經的轉單效應領域。王健治 表示,新冠疫情導致藥廠都改生產新冠相關治療藥物,排擠到其他藥 品生產,而國內又有健保藥價問題,導致很多原廠藥未進口,國產藥 也因不敷成本而未生產,因此,缺藥風還會持續,瑩碩已積極盤點藥 物,並積極和國外藥廠接洽合作,採取代理或代工方式,紓緩國內藥 物缺口。
另外,針對鎮痛解熱藥的供需吃緊,永信(3705)表示每季都有做 業務預測,目前並無供給缺乏的問題,將持續加班生產以滿足社會所 需。
根據CMoney統計至昨(9)日,興櫃市場漲幅前十強都在兩成之上,表現不俗;在族群表現上,資金流往去年低迷的電子股,進榜六檔;亦有部分資金持續停留在生技醫療股,涵蓋三檔;傳產股僅有一席之地。
檢視個股表現,本周以水星生醫*表現最佳,受惠營運新氣象,帶動股價連拉兩根長紅K棒,昨日收上17.7元,掛牌以來新高;昨日成交9,718張,也是興櫃市場之最,交投熱絡。水星生醫*目前為全球第二家擁有特殊劑型藥物配方與3D粉末製程融合的新藥開發技術公司。
半導體的芯測、塑膠股的旭東環保、資訊服務業的意藍本周漲幅也來到三成之上,依序為37.2%、33.7%、32.7%。搭上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熱潮,矽智財芯測近期股價跟著水漲船高。
本周股價漲幅在兩成以上還有新藥研發的景凱26.4%、生產透明導電膜的聯享26%、太陽能模組生產的有成精密22.3%、遊戲代理商的宏碁遊戲21.9%、以半導體設備機台為主要經營業務的天虹-新21%、以及生技醫療的瑩碩生技20.1%。
瑩碩前11月營收7.85億元,年增11.6%,上半年每股淨損0.82元; 由於下半年有新品藥證、國內外藥廠簽約與認列階段里程碑金,代工 客戶訂單回籠下,有機會獲利,激勵全年營運有機會轉盈。
瑩碩在大陸市場布局進入收成,目前有九個合作案進行,其中技術 授權或合作部分有三個品項已送件申請藥證審查;而瑩碩自有產品也 有一項送件申請藥證審查。
顏麟權表示,大陸藥證進度最快的抗憂鬱藥,有機會在明年初上市 ,該藥在大陸是首仿藥,目前市場規模逾人民幣1億元,合作方已下 單;另一治糖尿病的長效藥準備送件,同樣屬於大陸首仿藥,現在在 打專利連結官司,預計明年第三季有結果,如結果正向就會上市。
另外,二項思覺失調症藥品中,其中一款今年初已送件,有機會最 先取得藥證,明年上半年有機會認列里程碑金;另一款運用旗下COR S(滲透泵控制釋放系統) 技術平台開發而成,預計明年底取得大陸 藥證後,將貢獻里程金和銷售分潤。
顏麟權指出,大陸一致性評價,要求所有學名藥重做生物等效性試 驗(BE),但大陸欠缺劑型開發的技術與經驗,以旗下CORS劑型為例 ,是在藥錠上使用雷射打洞,穩定速率釋放藥物,而使用此控釋劑型 的原廠藥有六個品項,大陸市場有多達1至2萬個學名藥產品,市場規 模高達人民幣100億元,由於必須重做BE,給予公司潛在機會。
此外,瑩碩在日本與韓國市場分別有四個與二個品項受託開發案洽 談中,預計明年進入簽約;東南亞市場也有六個合作案進行中,其中 腎科用藥今年順利在泰國、菲律賓取證,預計明年出貨。
瑩碩亦指出,由於臨床應用上,長效針劑也適用於老年或癌症止痛等需長期有效、服藥順從性不佳或口服藥吸收較差的醫療領域,雙方將持續洽談其他品項的合作開發,並進一步攜手拓展海外市場。
瑩碩董事長王建治表示,長效針劑產品近年漸受重視,但其技術門檻高,不僅研發耗時且相關設備投資龐大,全球僅有少數上市藥品,皆屬精神科用藥且為原廠專利藥,尚無任何學名藥上市。由於藥品單價昂貴,醫師開立處方時易產生顧忌。
瑩碩已完成開發的NanoCIP平台,利用奈米技術降低藥品的粒徑至微米╱奈米,可根據需求設計不同的釋放時間,提供針劑長效釋藥,以維持藥物在血液中濃度,增加生體可利用率。
瑩碩表示,上半年除在台灣市場成功取得三張藥證(二張泌尿科用 藥與一張血液腫瘤科用藥)外,治療前列腺肥大藥物已送件申請藥證 (新單位含量新藥);另與大陸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糖尿病藥物,也 順利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遞交ANDA;東南亞及香港也陸續與合 作夥伴向當地衛生主管機關提出藥證申請;此外,透過資產活化策略 ,6月底再將一項已上市藥品所有權與銷售權轉讓予國內經銷商,預 期將有助於營運表現。
瑩碩總經理顏麟權表示,目前在台灣、大陸仍有多項藥品進行生體 相等性試驗(BE);此外,透過已建構完成的藥物開發平台,也將繼 續選取適當藥物進行劑型改良,其中,奈米晶針劑平台已開始導入至 長效針劑產品的開發與量產規劃,首個適應症將瞄準精神科用藥。
展望下半年,瑩碩表示,將加速新取證三項藥品的上市銷售,也會 繼續活化旗下百餘張藥證的資產價值,目前已選定數個品項與合作對 象洽談中。子公司部分,歐帕在主要客戶的常規性需求自5月起恢復 以來,目前訂單能見度看到第四季。
顏麟權表示,透過多管齊下,瑩碩將以全年營運優於去年為目標。
法人表示,今年第二季以來的國際股市動盪不安,法人及散戶的賣 股套現壓力大增,但仍有不少生技公司內部人(董事、大股東與高階 主管等)默默加碼自家股票,突顯大股東看好公司前景,指標意義濃 厚。
統計生技股5月及6月大股東的持股概況,大江在去年併購和康生, 建構生技大聯盟後,董事長林詠翔首度斥資逾600萬元出手買進和康 生,展現捍衛股價的企圖心。
近六年來經營權不斷浮上抬面的雙美,近兩個月來,監察人典華買 進60張、前董事長林協健買進18張,投資金額都逾百萬元,未來是否 會在上演經營權攻防戰,備受關注。
另外,聿新科、瑩碩和樂斯科董事長陳振忠則以連續兩個月買進。 營運大見轉機的瑩碩,去年合併營收8.24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 0.19億元,EPS為0.4元;該公司隨著藥證布局逐步進入收成,加上子 公司營運回升,總經理顏麟權表示,今年營運將優於去年。
法人表示,股市遭遇黑天鵝,新創醫材或新藥族群募資不易,興櫃 新掛牌股慘遭波及,紛紛跌破掛牌價,全福挾著治療乾眼症的滴劑型 新藥BRM421,已完成美國二/三期臨床試驗,有機會成為乾眼症的一 線用藥,大股東大買65張宣示看好營運前景;登錄興櫃以一年的新穎 ,董事長曾錙翎也買進11張。
列優平的適應症為治療高血壓與良性前列腺肥大(BPH),該藥屬困難學名藥,有一定的技術門檻。2020年國內市場銷售超過5億元,且隨著人口老化、慢性病患日漸增加,2018~2020年的健保用量每年穩定成長約7-8%,瑩碩的列優平開賣後,可望分食商機。
瑩碩總經理顏麟權表示,公司成功建立多項利基型藥物傳輸平台,本次取得台灣藥證的列優平是透過CORS(滲透泵控制釋放系統)開發取得的第3張藥證,再次證明CORS平台具有龐大的開發潛力與商化價值。
顏麟權表示,透過CORS平台,瑩碩正持續進行2項困難學名藥的開發,並且成功授權給海外客戶共同拓展當地市場。瑩碩採取同一藥物多國多藥證的布局策略,隨著藥證陸續收成,將有效挹注整體營收。
瑩碩強調,雙方將共同合作多項利基藥品、並進行銷售與推廣,也簽訂第一項藥品合作協議,期盼透過瑩碩在產品選題與研發實力,藉由健喬豐富的藥品行銷經驗與完善的銷售通路,大幅提升藥品市占率,創造多贏綜效。
健喬、瑩碩合作的第一個產品是用於治療降血脂藥品「愛脂婷錠10/20毫克」,由健喬取得藥證所有權及銷售權,該藥證是國內第一張同原廠複方成份劑量的學名藥,國內僅有瑩碩供應學名藥,健喬加入後,將能進一步擴大藥品行銷能量與滲透率,搶下市場份額。
瑩碩董事長王建治指出,台灣製藥市場規模不大,若能強化同業間合作,整合產業上下游能量,這種群體戰策略將有助提升企業的營運效能;雙方策略合作的品項涵蓋三高疾病、泌尿科、腎臟科等,皆有明確的利基定位。
瑩碩生技表示,繼日前與祥翊製藥簽署國際市場策略合作意向書後,本次與健喬信元合作,除再次展現瑩碩在產品選題與研發實力受肯定外,健喬擁有豐富的藥品行銷經驗與搭建起的完善銷售通路,進一步大幅提升藥品市占率,創造多贏綜效。
瑩碩、健喬昨日簽約儀式由瑩碩董事長王建治與健喬董事長林智暉代表完成。根據第一項藥品的合作協議,健喬將取得瑩碩一項已上市藥品的所有權與銷售權,瑩碩則可收取簽約金與各階段的定額權利金。
王建治表示,雙方策略合作品項涵蓋三高疾病、泌尿、腎臟科等,皆有明確的利基定位,其中第一個合作產品是暢銷降血脂藥品「愛脂婷錠10/20毫克」,國內僅有瑩碩供應學名藥,相信在健喬加入之後,將能進一步擴大該藥品的行銷能量與滲透率,搶下市場占有率。
本次合作,將結合瑩碩在改良劑型的研發實力,加上祥翊擁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與台灣食藥署(TFDA)審查合格的高致敏(High Potency)製劑產線,強強聯手,共同進軍高端學名藥市場,初步選定皮膚及抗癌用藥做為合作開端。
瑩碩生技是一家專業藥物傳輸技術開發商,祥翊製藥則是一家專業藥品開發暨CDMO(委託開發與生產)服務公司。
祥翊執行長吳永連表示,看好口服軟膠囊劑型可廣泛運用在抗癌藥物、與多種利基型暢銷藥,祥翊運用自主的調膠技術,投入劑型開發並投資產線設備,符合國際藥品高規格標準的軟膠囊生產線已正式投產。雙方此次合作,可加速藥品研發與上市時程,開創更寬廣的發展空間,亦有助強化祥翊在CDMO領域的實力與經驗。
雙方選定的第一個合作項目為皮膚專科用藥,瑩碩總經理顏麟權表示,此產品為處方用藥,光是國內市場在2020年的年銷售額就超過3億元以上,屬於高單價的藥品,深具開發價值。
該授權案,瑩碩依藥品的開發時程,享有簽約金、里程碑金以及產 品上市後的銷售分潤權利金。
瑩碩表示,該公司與北京中關村知名製藥企業簽訂獨家合作協議, 針對二項困難學名藥展開技術授權、藥物開發、臨床試驗、生產與銷 售等全方位的長期夥伴關係,雙方將共同進行藥物開發、臨床試驗與 領證事宜。
瑩碩總經理顏麟權表示,大陸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人口基數又大 ,慢性病人數攀升帶動相關藥物需求的增加;由於醫保覆蓋範圍擴增 ,激發許多相關治療藥物的積極投入,大陸的慢性病用藥正值加速發 展階段。
顏麟權表示,此次與北京藥企合作的二項產品皆具獨特利基,其中 ,複方神經/精神科用藥屬於精神科常用藥品,根據全球知名醫藥資 訊顧問公司IQVIA資料顯示,去年該款藥品在大陸市場的銷售額約為 3.7億人民幣,並已納入2020年版中國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不過,該款藥物因技術門檻高並有執行臨床試驗的難度,迄今尚無 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上市,且自2016年大陸實施一致性評價以來, 也無任何臨床備案登記。
另一項高血壓合併BPH藥物為一緩控釋劑型,能快速應用瑩碩自主 平台CORS(滲透泵控制釋放系統)的開發優勢。該款藥品也列入中國 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產品,目前尚無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上市。
根據IQVIA資料顯示,該產品於去年在大陸市場的年銷售規模將近8,500萬人民幣,過去三年年複合成長率近七成,但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產品並未通過一致性評價,因此瑩碩若順利取得一致性評價,未來將可在醫保支持下,帶動醫療機構的優先採購選用,快速攻占市場。
瑩碩總經理顏麟權表示,「鹽酸米那普侖膠囊」主要用於治療成人嚴重憂鬱症,是瑩碩首個在大陸市場申請上市許可藥品。該藥品於台灣製造,並在大陸成功完成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該藥品已授權給專攻精神科用藥領域且營銷通路遍布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逾5千多家各型醫院的一家藥業公司。
在大陸市場,鹽酸米那普侖製劑產品僅核發一張藥品許可證,且尚未受到帶量採購政策影響,藥價享有相對優勢。
顏麟權指出,同成分的藥品,瑩碩在台灣已銷售多年,普遍成為精神科治療成人嚴重憂鬱症藥物。此次成功遞交產品上市註冊申請,是瑩碩布局大陸一致性評價的重大里程,公司同時有多項技術平台透過授權、技術合作佈局大陸市場,料將持續展現營運成果。
瑩碩表示,若一切順利,公司將成為該成分第一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企,領先其他同業搶占大陸日益成長的抗憂鬱藥市場商機。
大陸為改善藥品品質達到國際化水準,推動「一致性評價」藥政,讓已上市、已送審的藥品重新驗證療效,許多大陸藥廠擁有藥證,但是技術及品質達不到官方要求,這讓瑩碩有技術移轉的合作機會。
瑩碩總經理顏麟權表示,「鹽酸米那普侖膠囊」主要用於治療成人嚴重憂鬱症,是瑩碩第一個在大陸市場申請上市許可的藥品。該藥品於台灣製造,並在大陸成功完成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充分展現公司在技術研發與搶攻大陸藥品市場的成果。
這項藥品已授權給專攻精神科用藥領域且營銷通路遍布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逾5,000多家各型醫院的一家藥業公司。
在大陸市場,鹽酸米那普侖製劑產品僅核發一張藥品許可證,且尚未受到帶量採購政策影響,藥價享有相對優勢。根據市調機構資料顯示,該產品於2020年在大陸市場的年銷售規模將近人民幣8,500萬元,過去三年年複合成長率近七成,但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產品並未通過一致性評價。
瑩碩是一致性評價後,首家申請藥品註冊上市的業者,一旦獲准通過,未來在醫保支付方面不僅能取得適當支持,醫療機構也會優先採購選用,再配合大陸合作夥伴的優勢通路擴大行銷,可望快速搶下市場份額。
台灣知名生技公司瑩碩生技(6677)近日在研發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公司自研的緩控釋技術平台成功獲得智財局發明的專利,專利名稱為「緩釋性醫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這項專利的取得,象徵著瑩碩生技在藥物釋放技術上的進步,也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瑩碩生技總經理顏麟權表示,這項專利的獲得對公司來說是個非常好的消息,它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也是公司在核心技術研發與專利布局策略上的重要成果。顏麟權強調,這項技術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已成功應用在一項持續性藥效膜衣錠產品,並在台灣市場上市,近三年的複合成長率接近三成,這個成績相當亮眼。 他進一步透露,除了已上市的良性前列腺肥大藥物外,還有更多以這項專利技術平台開發出的產品正在進行中,並將於近期向台灣藥品檢驗局提出藥證申請。這些產品的上市將為瑩碩生技帶來更多的商機,同時也將對台灣的生技產業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