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璟正科技(未)公司新聞
In-Cell觸控面板因良率過低,成為拖延iPhone 5出貨的主因,由半導體大老胡正大領軍的敦泰電子昨日宣布,與面板製造商共同開發最新In-Cell面板觸控技術,這是蘋果電腦宣布最新iPone5之後,第一家宣布可成功量產的In-Cell技術公司。
敦泰電子由胡正大擔任董事長,前南科發言人暨副總經理白培霖今年6月投效敦泰電子,轉而進入觸控領域,敦泰年營收達40億元,營收規模幾乎翻了一翻,去年已經順利轉盈,在大陸觸控市占率高達7成,目前100%投片台積電。
胡正大表示,In-Cell是觸控面板的終極產品,經過多年努力,敦泰今年初有突破性發展,以和業界不一樣的方式,不一樣的技術,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下,推出可大量生產的解決方案。
此方案採用敦泰最新研發的觸控IC-FT3306,可以支持5吋以內面板,面板加觸控屏總厚度薄於1.2毫米。
據了解,in-cell技術的研發,不僅要求具備豐富的觸控技術經驗,還必須對LCD顯示技術有所了解,這也是很多家廠商對In-Cell研發多年,始終無法突破量產瓶頸的原因。敦泰先前以LCD Driver起家,憑藉之前的基礎,以及在觸控領域累積出貨逾1億顆經驗,與面板製造商展開密切技術合作後,開發出可量產的in-cell方案。
敦泰電子由胡正大擔任董事長,前南科發言人暨副總經理白培霖今年6月投效敦泰電子,轉而進入觸控領域,敦泰年營收達40億元,營收規模幾乎翻了一翻,去年已經順利轉盈,在大陸觸控市占率高達7成,目前100%投片台積電。
胡正大表示,In-Cell是觸控面板的終極產品,經過多年努力,敦泰今年初有突破性發展,以和業界不一樣的方式,不一樣的技術,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下,推出可大量生產的解決方案。
此方案採用敦泰最新研發的觸控IC-FT3306,可以支持5吋以內面板,面板加觸控屏總厚度薄於1.2毫米。
據了解,in-cell技術的研發,不僅要求具備豐富的觸控技術經驗,還必須對LCD顯示技術有所了解,這也是很多家廠商對In-Cell研發多年,始終無法突破量產瓶頸的原因。敦泰先前以LCD Driver起家,憑藉之前的基礎,以及在觸控領域累積出貨逾1億顆經驗,與面板製造商展開密切技術合作後,開發出可量產的in-cell方案。
台積電(2330)前副總經理胡正大創辦的觸控面板廠敦泰電子昨(13)日宣布,已與面板廠共同開發完成先進內嵌式(In-Cell)觸控面板技術,搶進未來智慧手機輕薄的觸控市場需求商機。
敦泰是海峽兩岸最大觸控面板廠,主要對手包括F-TPK宸鴻、勝華等。敦泰大陸市占率逾六成,客戶群涵蓋中興、華為、長城、小米機等,是繼夏普、LGD等大廠之後,華人企業第1家可成功量產In-Cell觸控面板技術的公司。
敦泰表示,隨著手機和平板技術日益成熟,客戶對觸控面板要求愈來愈高,除了致力降低成本,更追求輕薄化,In-Cell技術將觸控和顯示功能做在同一片面板,達到輕薄又省材料的目的,是所有控解決方案的最高期望。
敦泰指出,這次完成的In-Cell觸控面板技術,採用旗下最新研發的觸控IC—FT3306,可支援5吋以內面板,使面板加觸控屏總厚度薄於1.2釐米。
敦泰由前台積電副總經理胡正大領軍,在開曼群島註冊,並於大陸深圳與台灣竹北設有據點,2006年由面板驅動IC起家,之後跨入觸控面板業務,截至今年8月為止,敦泰觸控IC累計出貨量已超過1億顆。據了解,敦泰正規劃明年回台上市,與F-TPK宸鴻、勝華等在資本市場互別苗頭。
敦泰是海峽兩岸最大觸控面板廠,主要對手包括F-TPK宸鴻、勝華等。敦泰大陸市占率逾六成,客戶群涵蓋中興、華為、長城、小米機等,是繼夏普、LGD等大廠之後,華人企業第1家可成功量產In-Cell觸控面板技術的公司。
敦泰表示,隨著手機和平板技術日益成熟,客戶對觸控面板要求愈來愈高,除了致力降低成本,更追求輕薄化,In-Cell技術將觸控和顯示功能做在同一片面板,達到輕薄又省材料的目的,是所有控解決方案的最高期望。
敦泰指出,這次完成的In-Cell觸控面板技術,採用旗下最新研發的觸控IC—FT3306,可支援5吋以內面板,使面板加觸控屏總厚度薄於1.2釐米。
敦泰由前台積電副總經理胡正大領軍,在開曼群島註冊,並於大陸深圳與台灣竹北設有據點,2006年由面板驅動IC起家,之後跨入觸控面板業務,截至今年8月為止,敦泰觸控IC累計出貨量已超過1億顆。據了解,敦泰正規劃明年回台上市,與F-TPK宸鴻、勝華等在資本市場互別苗頭。
敦泰電子(原璟正科技)今)日公布和面板製造商共同開發的最新In-Cell面板觸控技術。這是業界暨昨日蘋果電腦宣布最新iPone5後,第一家宣布成功可量產的真實In-Cell技術的公司
隨著手機和平板技術的日益成熟,客戶對觸控面板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求成本不斷降低外的同時,也從不放緩對面板更輕薄的追求。In-Cell正是在這種市場大環境下應運而生,將觸控和顯示的功能做在同一片面板上,最終達到輕薄又省材料的目的,是所有控解決方案的最高期望。
但是,對in-cell技術的研發,不僅要求具備豐富的觸控技術經驗和超凡的實力,還必須對LCD顯示技術有足夠的了解。這也是很多家廠商對In-Cell研發多年,始終無法突破量產瓶頸的原因。
敦泰憑藉之前做LCD Driver的雄厚基礎結合多年來在觸控領域累積的逾億顆量產出貨的經驗,在與面板製造商展開密切技術合作後,最終共同開發出一套具有劃時代意義,可量產的in-cell方案。此方案採用敦泰最新研發的觸控IC-FT3306,可以支持5吋以內面板,面板加觸控屏總厚度薄於1.2mm。
「In-Cell是觸控面板的終極產品,敦泰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在今年初有突破性的發展,以和業界不一樣的方式,不一樣的技術,在強而有力智慧財產權保護下,推出可大量生產且性能卓越的解決方案。」敦泰電子董事長,胡正大博士表示。
敦泰除推出最先進的In-Cell技術外,近期也陸續推出一系列輕薄方案,包括「超薄Film觸控技術」,「OGS」,「單層互容多點方案」,「單層自容真實兩點方案」,等。對於觸控面板的支持,敦泰從2.5吋到25吋,都有全系列的完整解決方案。這無疑將進一步地強化敦泰在觸控行業的領頭地位。
隨著手機和平板技術的日益成熟,客戶對觸控面板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求成本不斷降低外的同時,也從不放緩對面板更輕薄的追求。In-Cell正是在這種市場大環境下應運而生,將觸控和顯示的功能做在同一片面板上,最終達到輕薄又省材料的目的,是所有控解決方案的最高期望。
但是,對in-cell技術的研發,不僅要求具備豐富的觸控技術經驗和超凡的實力,還必須對LCD顯示技術有足夠的了解。這也是很多家廠商對In-Cell研發多年,始終無法突破量產瓶頸的原因。
敦泰憑藉之前做LCD Driver的雄厚基礎結合多年來在觸控領域累積的逾億顆量產出貨的經驗,在與面板製造商展開密切技術合作後,最終共同開發出一套具有劃時代意義,可量產的in-cell方案。此方案採用敦泰最新研發的觸控IC-FT3306,可以支持5吋以內面板,面板加觸控屏總厚度薄於1.2mm。
「In-Cell是觸控面板的終極產品,敦泰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在今年初有突破性的發展,以和業界不一樣的方式,不一樣的技術,在強而有力智慧財產權保護下,推出可大量生產且性能卓越的解決方案。」敦泰電子董事長,胡正大博士表示。
敦泰除推出最先進的In-Cell技術外,近期也陸續推出一系列輕薄方案,包括「超薄Film觸控技術」,「OGS」,「單層互容多點方案」,「單層自容真實兩點方案」,等。對於觸控面板的支持,敦泰從2.5吋到25吋,都有全系列的完整解決方案。這無疑將進一步地強化敦泰在觸控行業的領頭地位。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