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金證券(公)公司新聞
證券商受惠去年台股走揚行情,目前已有17家證券商陸續公布去年 業績報喜,其中華南永昌證、宏遠證(6015)、大展證(6020)、元 大證等6家去年每股盈餘(EPS)超過3元,福邦證、玉山證等EPS各達 4.858元及4.22元;至於富邦證、國泰證、凱基證、元富證、日盛證 等近期公布業績也可望傳佳績。
台股去年量價齊揚行情,證券商的經紀、自營以及承銷等各部門業 務都有成長,帶動整體業績衝高,目前已經有17家主要證券商陸續公 布去年12月以及全年業績,其中龍頭券商元大證月稅後盈餘12.28億 元,累計稅後盈餘達232.93億元;群益金鼎證月獲利5.421億元,累 計獲利52.471億元。
金控旗下券商表現不俗,永豐金證、兆豐證、國票證、華南永昌證 、台新證、玉山證、第一金證等,去年12月單月稅後盈餘各為3.66億 元、2.22億元、1.91億元、1.4億元、1.3億元、1.07億元、1.02億元 。累計獲利,永豐金48.09億元,兆豐證27.48億元、華南永昌證25. 25億元、台新證17.6億元、國票證17.21億元、玉山證16.88億元、第 一金證14.96億元。
獨立證券商方面,致和證、福邦證、宏遠證等去年12月各獲利2.4 18億元、1.40億元、1.265億元,統一證、大展證、康和證也分別獲 利0.829億元、0.711億元、0.284億元;累計全年獲利,統一證達40 .074億元,福邦證14.581億元,康和證13.901億元,宏遠證12.410億 元,大展證8.59億元,致和證7.088億元。至於美好證單月小虧0.04 3億元,累計全年獲利3.273億元。
累計去年全年EPS方面,已經有6家證券商超過3元,分別是福邦證 4.858元、玉山證4.22元、元大證3.89元、華南永昌證3.86元、宏遠 證3.75元、大展證3.40元。目前還有5家主要證券商還未公布業績, 其中富邦證去年前11月EPS已經達到6.36元,併計12月業績可望再衝 高,其他凱基證、國泰證、元富證、日盛證等累計前11月都超過2元 ,全年獲利也將會再攀升。
台股去年量價齊揚行情,證券商的經紀、自營以及承銷等各部門業 務都有成長,帶動整體業績衝高,目前已經有17家主要證券商陸續公 布去年12月以及全年業績,其中龍頭券商元大證月稅後盈餘12.28億 元,累計稅後盈餘達232.93億元;群益金鼎證月獲利5.421億元,累 計獲利52.471億元。
金控旗下券商表現不俗,永豐金證、兆豐證、國票證、華南永昌證 、台新證、玉山證、第一金證等,去年12月單月稅後盈餘各為3.66億 元、2.22億元、1.91億元、1.4億元、1.3億元、1.07億元、1.02億元 。累計獲利,永豐金48.09億元,兆豐證27.48億元、華南永昌證25. 25億元、台新證17.6億元、國票證17.21億元、玉山證16.88億元、第 一金證14.96億元。
獨立證券商方面,致和證、福邦證、宏遠證等去年12月各獲利2.4 18億元、1.40億元、1.265億元,統一證、大展證、康和證也分別獲 利0.829億元、0.711億元、0.284億元;累計全年獲利,統一證達40 .074億元,福邦證14.581億元,康和證13.901億元,宏遠證12.410億 元,大展證8.59億元,致和證7.088億元。至於美好證單月小虧0.04 3億元,累計全年獲利3.273億元。
累計去年全年EPS方面,已經有6家證券商超過3元,分別是福邦證 4.858元、玉山證4.22元、元大證3.89元、華南永昌證3.86元、宏遠 證3.75元、大展證3.40元。目前還有5家主要證券商還未公布業績, 其中富邦證去年前11月EPS已經達到6.36元,併計12月業績可望再衝 高,其他凱基證、國泰證、元富證、日盛證等累計前11月都超過2元 ,全年獲利也將會再攀升。
櫃買家族再添準生力軍,櫃買中心於14、15日分別審議通過寶緯公司(4558)、寶德公司申請上櫃案,今年來累計已審議通過17家申請上櫃。目前股票已上櫃家數有790家,包含外國公司33家,今年來累計上櫃掛牌公司則有13家。
寶緯主要從事鋁擠型及鋁鍛造產品之製造及銷售,董事長為詹勳霖,推薦證券商為日盛證券、第一金證券、合作金庫證券及元富證券,申請時資本額4.41億元。
寶緯2020年度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02元。2021年前三季之營收為15.53億元,純益為1.44億元,EPS為3.26元。營收、獲利均有明顯成長,今年前三季營收及獲利已經超越去年全年。
寶德主要從事電競周邊產品之ODM代工設計、產品製造與銷售業務,董事長為盧賀隆,推薦證券商是日盛證券、台中銀證券及德信綜合證券,申請時資本額3.39億元。
寶德2020年度EPS為0.65元。2021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9.83億元,稅後純益為5,586萬元,EPS為1.63元。
寶緯主要從事鋁擠型及鋁鍛造產品之製造及銷售,董事長為詹勳霖,推薦證券商為日盛證券、第一金證券、合作金庫證券及元富證券,申請時資本額4.41億元。
寶緯2020年度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02元。2021年前三季之營收為15.53億元,純益為1.44億元,EPS為3.26元。營收、獲利均有明顯成長,今年前三季營收及獲利已經超越去年全年。
寶德主要從事電競周邊產品之ODM代工設計、產品製造與銷售業務,董事長為盧賀隆,推薦證券商是日盛證券、台中銀證券及德信綜合證券,申請時資本額3.39億元。
寶德2020年度EPS為0.65元。2021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9.83億元,稅後純益為5,586萬元,EPS為1.63元。
受惠台股高檔行情,證券商業績大放異彩,22家主要證券商業績報 喜,累計前11月獲利近800億元,尤以富邦、福邦(6026)、玉山、 元大等八家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超過3元,另有十家券商高於2 元。12月下半月持續集團及法人作帳行情,證券商全年累計業績有望 再攀升。
統計22家主要證券商前11月稅後盈餘是796.8億元,稅後盈餘前五 大是:元大證(220.65億元)、凱基證(117.51億元)、富邦證(6 7.7億元)、群益金鼎證(47.049億元)、永豐金證(44.43億元)。
累計獲利逾20億元依序為統一證(39.245億元)、元富證(35.83 億元)、日盛證(32.56億元)、兆豐證(25.27億元)、華南永昌證 (23.85億元)、國泰證(20.7億元)。獲利逾10億元則有台新證( 16.3億元)、玉山證(15.81億元)、國票證(15.29億元)、第一金 證(13.93億元)、康和證(13.616億元)、福邦證(13.18億元)、 宏遠證(11.144億元)等。
此外,八家證券商前11月EPS突破3元,尤其有股本較小優勢,富邦 證衝高到6.36元居證券商之冠,福邦證4.39元、玉山證3.95元分列二 、三名,元大證3.69元排第四,華南永昌證3.64元第五。
統計22家主要證券商前11月稅後盈餘是796.8億元,稅後盈餘前五 大是:元大證(220.65億元)、凱基證(117.51億元)、富邦證(6 7.7億元)、群益金鼎證(47.049億元)、永豐金證(44.43億元)。
累計獲利逾20億元依序為統一證(39.245億元)、元富證(35.83 億元)、日盛證(32.56億元)、兆豐證(25.27億元)、華南永昌證 (23.85億元)、國泰證(20.7億元)。獲利逾10億元則有台新證( 16.3億元)、玉山證(15.81億元)、國票證(15.29億元)、第一金 證(13.93億元)、康和證(13.616億元)、福邦證(13.18億元)、 宏遠證(11.144億元)等。
此外,八家證券商前11月EPS突破3元,尤其有股本較小優勢,富邦 證衝高到6.36元居證券商之冠,福邦證4.39元、玉山證3.95元分列二 、三名,元大證3.69元排第四,華南永昌證3.64元第五。
櫃買中心上周五(10日)董事會通過綠界科技(6763)、信實保全(6721)、力士科技(4923)及明係事業(6804)等四家公司股票上 櫃案;本周14、15日連兩天分別審議寶緯工業(4558)及寶德科技( 3349)公司上櫃案。
達航科技公司(4577)則在上周五(10日)申請上櫃案。
櫃買中心10日下午召開第十屆第六次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臨時 會),通過綠界科技、信實保全、力士科技及明係事業等四家公司股 票上櫃申請案,待核發同意函。櫃買中心指出,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 ,尚未掛牌有聯發國際、廣閎科技、晶呈科技、千附精密等四家公司 ;至於待審議六家公司,除寶緯及寶德兩公司已排定審議會外,還有 北鉅科技-KY、圓點奈米、美達科技、達航等四家公司待排定審議。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寶緯工業主要從事鋁擠型及鋁鍛造產品之 製造及銷售,董事長為詹勳霖,推薦證券商為日盛證券、第一金證券 、合作金庫證券及元富證券,申請時資本額4億4,100萬元。
寶緯工業2020年營業收入為13億9,635萬元,稅後盈餘為8,944萬元 ,每股盈餘為2.02元。2021年前三季營業收入為15億5,397萬元,稅 後盈餘為1億4,410萬元,每股盈餘為3.26元。
寶德科技主要是從事電競周邊產品之ODM代工設計、產品製造與銷 售業務,董事長為盧賀隆,推薦證券商係日盛證券、台中銀證券及德 信證券,申請時資本額3億3,997萬元。
寶德科技2020年營業收入為8億1,346萬元,稅後盈餘為2,138萬元 ,每股盈餘為0.65元。2021年前三季營業收入為9億8,315萬元,稅後 盈餘為5,586萬元,每股盈餘為1.63元。
櫃買中心表示,達航科技公司(4577)已在10日送件初次申請股票 櫃檯買賣,產業別是其他電子業。達航科技成立於1991年2月間,董 事長為翁榮隨,主要經營業務是雷射鑽孔加工服務、PCB鑽孔機及其 服務、自有品牌及其設備等,送件時資本額為4億3,013萬元。
達航科技2020年營業收入10億173萬元,稅後盈餘8,929萬元,每股 盈餘2.09元。2021年前三季營業收入為8億8,447萬元,稅後盈餘為4 ,546萬元,每股盈餘為1.06元。
達航科技公司(4577)則在上周五(10日)申請上櫃案。
櫃買中心10日下午召開第十屆第六次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臨時 會),通過綠界科技、信實保全、力士科技及明係事業等四家公司股 票上櫃申請案,待核發同意函。櫃買中心指出,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 ,尚未掛牌有聯發國際、廣閎科技、晶呈科技、千附精密等四家公司 ;至於待審議六家公司,除寶緯及寶德兩公司已排定審議會外,還有 北鉅科技-KY、圓點奈米、美達科技、達航等四家公司待排定審議。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寶緯工業主要從事鋁擠型及鋁鍛造產品之 製造及銷售,董事長為詹勳霖,推薦證券商為日盛證券、第一金證券 、合作金庫證券及元富證券,申請時資本額4億4,100萬元。
寶緯工業2020年營業收入為13億9,635萬元,稅後盈餘為8,944萬元 ,每股盈餘為2.02元。2021年前三季營業收入為15億5,397萬元,稅 後盈餘為1億4,410萬元,每股盈餘為3.26元。
寶德科技主要是從事電競周邊產品之ODM代工設計、產品製造與銷 售業務,董事長為盧賀隆,推薦證券商係日盛證券、台中銀證券及德 信證券,申請時資本額3億3,997萬元。
寶德科技2020年營業收入為8億1,346萬元,稅後盈餘為2,138萬元 ,每股盈餘為0.65元。2021年前三季營業收入為9億8,315萬元,稅後 盈餘為5,586萬元,每股盈餘為1.63元。
櫃買中心表示,達航科技公司(4577)已在10日送件初次申請股票 櫃檯買賣,產業別是其他電子業。達航科技成立於1991年2月間,董 事長為翁榮隨,主要經營業務是雷射鑽孔加工服務、PCB鑽孔機及其 服務、自有品牌及其設備等,送件時資本額為4億3,013萬元。
達航科技2020年營業收入10億173萬元,稅後盈餘8,929萬元,每股 盈餘2.09元。2021年前三季營業收入為8億8,447萬元,稅後盈餘為4 ,546萬元,每股盈餘為1.06元。
櫃買家族即將再添生力軍,櫃買中心預計於14日、15日分別審議寶緯(4558)、寶德申請上櫃案。此外,櫃買中心10日也通過信實、力士、綠界科技及明係四家公司股票上櫃申請案。
櫃買中心表示,寶緯公司主要從事鋁擠型及鋁鍛造產品之製造及銷售,董事長為詹勲霖,推薦證券商為日盛證券、第一金證券、合作金庫證券及元富證券,申請時資本額4.41億元。
寶緯公司2020年度營收為13.9億元,稅後淨利為8,94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02元。2021年前三季之營收為15.5億元,稅後純益為1.44億元,EPS為3.26元。
櫃買中心表示,寶德公司主要從事電競周邊產品之ODM代工設計、產品製造與銷售業務,董事長為盧賀隆,推薦證券商是日盛證券、台中銀證券及德信綜合證券,申請時資本額3.39億元。
寶德公司2020年度合併營收為8.1億元,稅後純益為2,138萬元,EPS為0.65元。2021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9.8億元,稅後純益為5,586萬元,EPS為1.63元。
此外,櫃買中心10日下午召開第十屆第六次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臨時會),會中通過信實、力士、綠界科技及明係四家公司股票上櫃申請案。會中也通過櫃買中心「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業務規則」規章修正案。配合「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修正為永續報告書,爰修訂條文中該報告書之名稱。
截至10日,股票已上櫃家數有790家(包含外國公司33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四家,包括聯發國際、廣閎科、晶呈科技、千附精密。董事會通過,待核發同意函有四家,包括力士、明係、信實、綠界科技。待審議則有六家,除了本周將審議的寶德、寶緯,還有北鉅科技-KY、圓點奈米、美達科技及達航。
櫃買中心表示,寶緯公司主要從事鋁擠型及鋁鍛造產品之製造及銷售,董事長為詹勲霖,推薦證券商為日盛證券、第一金證券、合作金庫證券及元富證券,申請時資本額4.41億元。
寶緯公司2020年度營收為13.9億元,稅後淨利為8,944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02元。2021年前三季之營收為15.5億元,稅後純益為1.44億元,EPS為3.26元。
櫃買中心表示,寶德公司主要從事電競周邊產品之ODM代工設計、產品製造與銷售業務,董事長為盧賀隆,推薦證券商是日盛證券、台中銀證券及德信綜合證券,申請時資本額3.39億元。
寶德公司2020年度合併營收為8.1億元,稅後純益為2,138萬元,EPS為0.65元。2021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9.8億元,稅後純益為5,586萬元,EPS為1.63元。
此外,櫃買中心10日下午召開第十屆第六次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臨時會),會中通過信實、力士、綠界科技及明係四家公司股票上櫃申請案。會中也通過櫃買中心「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業務規則」規章修正案。配合「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修正為永續報告書,爰修訂條文中該報告書之名稱。
截至10日,股票已上櫃家數有790家(包含外國公司33家),櫃買中心已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家數有四家,包括聯發國際、廣閎科、晶呈科技、千附精密。董事會通過,待核發同意函有四家,包括力士、明係、信實、綠界科技。待審議則有六家,除了本周將審議的寶德、寶緯,還有北鉅科技-KY、圓點奈米、美達科技及達航。
為配合政府政策,協助創新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籌資,櫃買中心已於興櫃市場下增設「戰略新板」,並於今年7月20日正式開板交易,截至目前已有東研信超(6840)、進典、數泓科、宏碁智醫、騰雲等五家公司登錄戰略新板交易。
為了擴大興櫃「戰略新板」股票之參與層面,櫃買中心自7月26日起至12月31日止,針對證券商舉辦交易獎勵活動;11月得獎名單已經揭曉,其中,凱基證券及康和證券同時獲得「流動量提供者最佳參與獎」及「流動量提供者最佳報價獎」;台新證券獲得「流動量提供者最佳參與獎」;永豐金證券獲得「流動量提供者最佳報價獎」。「證券經紀商最佳貢獻獎」由買賣戰略新板股票「累計總成交金額」前三名的康和證券總公司、永豐金證券三重分公司,以及富邦證券嘉義分公司獲得。
「證券經紀商最佳參與獎」則由買賣戰略新板股票「累計總成交天數」前三名的台新證券台中分公司、永豐金證券博愛分公司,以及第一金證券忠孝分公司獲得。活動詳情與得獎名單可在櫃買中心網站「戰略新板股票證券商交易獎勵活動」專區查詢。
為了擴大興櫃「戰略新板」股票之參與層面,櫃買中心自7月26日起至12月31日止,針對證券商舉辦交易獎勵活動;11月得獎名單已經揭曉,其中,凱基證券及康和證券同時獲得「流動量提供者最佳參與獎」及「流動量提供者最佳報價獎」;台新證券獲得「流動量提供者最佳參與獎」;永豐金證券獲得「流動量提供者最佳報價獎」。「證券經紀商最佳貢獻獎」由買賣戰略新板股票「累計總成交金額」前三名的康和證券總公司、永豐金證券三重分公司,以及富邦證券嘉義分公司獲得。
「證券經紀商最佳參與獎」則由買賣戰略新板股票「累計總成交天數」前三名的台新證券台中分公司、永豐金證券博愛分公司,以及第一金證券忠孝分公司獲得。活動詳情與得獎名單可在櫃買中心網站「戰略新板股票證券商交易獎勵活動」專區查詢。
櫃買中心表示,為配合政府政策,協助創新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籌資 ,已於興櫃市場下增設「戰略新板」,並於今年7月20日正式開板交 易,目前已有東研信超(6840)、進典(6843)、數泓科(6855)、 宏碁智醫(6857)、騰雲(6870)等5家公司登錄戰略新板交易。
為擴大興櫃「戰略新板」股票之參與層面,櫃買中心自7月26日起 至12月31日止,針對證券商舉辦交易獎勵活動;11月份得獎名單已經 揭曉,其中,凱基證券及康和證券同時獲得「流動量提供者最佳參與 獎」及「流動量提供者最佳報價獎」;台新證券獲得「流動量提供者 最佳參與獎」;永豐金證券獲得「流動量提供者最佳報價獎」。
此外,「證券經紀商最佳貢獻獎」由買賣戰略新板股票「累計總成 交金額」前三名的康和證券總公司、永豐金證券三重分公司及富邦證 券嘉義分公司獲得,而「證券經紀商最佳參與獎」則由買賣戰略新板 股票「累計總成交天數」前三名的台新證券台中分公司、永豐金證券 博愛分公司及第一金證券忠孝分公司獲得。
活動詳情與得獎名單可在櫃買中心網站「首頁>興櫃> 興櫃戰略 新板獎勵活動專區>戰略新板股票證券商交易獎勵活動」專區查詢。 櫃買中心並表示,本次獎勵活動剩下最後一個月,呼籲各證券商把握 機會積極參與爭取好成績,共同為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成長動能,並讓 更多投資大眾更加認識興櫃戰略新板,成為多元資產配置的新選擇。
為擴大興櫃「戰略新板」股票之參與層面,櫃買中心自7月26日起 至12月31日止,針對證券商舉辦交易獎勵活動;11月份得獎名單已經 揭曉,其中,凱基證券及康和證券同時獲得「流動量提供者最佳參與 獎」及「流動量提供者最佳報價獎」;台新證券獲得「流動量提供者 最佳參與獎」;永豐金證券獲得「流動量提供者最佳報價獎」。
此外,「證券經紀商最佳貢獻獎」由買賣戰略新板股票「累計總成 交金額」前三名的康和證券總公司、永豐金證券三重分公司及富邦證 券嘉義分公司獲得,而「證券經紀商最佳參與獎」則由買賣戰略新板 股票「累計總成交天數」前三名的台新證券台中分公司、永豐金證券 博愛分公司及第一金證券忠孝分公司獲得。
活動詳情與得獎名單可在櫃買中心網站「首頁>興櫃> 興櫃戰略 新板獎勵活動專區>戰略新板股票證券商交易獎勵活動」專區查詢。 櫃買中心並表示,本次獎勵活動剩下最後一個月,呼籲各證券商把握 機會積極參與爭取好成績,共同為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成長動能,並讓 更多投資大眾更加認識興櫃戰略新板,成為多元資產配置的新選擇。
生醫基金奮起 逢回找買點 Omicron衝擊全球,疫苗、新藥股先蹲後跳,醫材股中長線也有表現空間
新變種病毒Omicron出現,增添新冠疫情不確定性,為12月生醫類 股上漲添柴火,NBI有機會落底反彈,法人看好短線疫苗股、新藥股 可望先蹲後跳,中長線受低估的醫材股,也可納入配置,生技醫療基 金,現階段值得逢低找買點。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李淑蓉表示,Omicron新變種病毒株 出現,全球接種第三劑或加強針的剛性需求爆增,加上疫苗大廠Bio Ntech表示,百日後將有新款疫苗問世,12月疫苗股有表現機會;後 續所掀起的新款口服藥及相關醫材投資契機,更不可輕易錯過,相關 類股表現值得持續留意。
李淑蓉表示,相比於Delta病毒,Omicron擁有更強的傳染性,目前 仍未出現全球形成大規模傳播,造成重症者的案例也十分有限,影響 是否被過度誇大,未來二至四周是關鍵觀察期,針對疫情防範,目前 比較值得注意是,全球施打第三劑,或接種疫苗加強針的進度不如預 期,市場擔心Omicron恐釀成較高的確診風險,預估未來各國政府政 策,將帶動民眾接種加強針,甚至開放16至18歲青年接種,新冠疫苗 的剛性需求、新商機湧現,疫苗股短線有表現機會。
倘若Omicron疫情惡化,讓已接種疫苗的民眾出現突破性感染,新 一代的新冠口服藥將被各大藥廠加速研發推出,而在新冠疫情的防疫 供應鏈中,包括疫苗、口服新藥、藥物與病毒定序的基因檢測,以及 後續對醫療用品及服務需求將持續倍增,將繼續為生技醫療產業注入 強心針。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疫情的反覆肆虐 、人口老化下,預期相關的生命科學、醫療保健設備等精準醫療領域 族群,長期偏多看待。
新變種病毒Omicron出現,增添新冠疫情不確定性,為12月生醫類 股上漲添柴火,NBI有機會落底反彈,法人看好短線疫苗股、新藥股 可望先蹲後跳,中長線受低估的醫材股,也可納入配置,生技醫療基 金,現階段值得逢低找買點。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李淑蓉表示,Omicron新變種病毒株 出現,全球接種第三劑或加強針的剛性需求爆增,加上疫苗大廠Bio Ntech表示,百日後將有新款疫苗問世,12月疫苗股有表現機會;後 續所掀起的新款口服藥及相關醫材投資契機,更不可輕易錯過,相關 類股表現值得持續留意。
李淑蓉表示,相比於Delta病毒,Omicron擁有更強的傳染性,目前 仍未出現全球形成大規模傳播,造成重症者的案例也十分有限,影響 是否被過度誇大,未來二至四周是關鍵觀察期,針對疫情防範,目前 比較值得注意是,全球施打第三劑,或接種疫苗加強針的進度不如預 期,市場擔心Omicron恐釀成較高的確診風險,預估未來各國政府政 策,將帶動民眾接種加強針,甚至開放16至18歲青年接種,新冠疫苗 的剛性需求、新商機湧現,疫苗股短線有表現機會。
倘若Omicron疫情惡化,讓已接種疫苗的民眾出現突破性感染,新 一代的新冠口服藥將被各大藥廠加速研發推出,而在新冠疫情的防疫 供應鏈中,包括疫苗、口服新藥、藥物與病毒定序的基因檢測,以及 後續對醫療用品及服務需求將持續倍增,將繼續為生技醫療產業注入 強心針。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疫情的反覆肆虐 、人口老化下,預期相關的生命科學、醫療保健設備等精準醫療領域 族群,長期偏多看待。
券商公會理事長2022年改選傳出雙龍競爭,金管會主委黃天牧3日 出席證券商公平待客頒獎時表示,期許未來競逐各個金融業公會的理 事長,除協助大小規模不一的會員及產業發展,也要能進一步提升金 融業形象,及透過產業力量關懷社會公益,實踐公會的「公」字。
金管會3日召開「110年度證券商公平待客原則評核機制業務聯繫暨 表揚會議」,黃天牧親自主持並頒獎給得獎證券商。這是是第二度對 綜合券商進行公平待客的評比,今年排名前20%獲表揚的券商,共有 六家,即元大證券、中國信託證券、玉山證券、合庫證券、兆豐證券 及第一金證券。另外有顯著進步獎為統一證券。
黃天牧致詞時表示,媒體報導證券商公會2022年將改選理事長,期 許未來競逐各個金融業公會理事長職務的人選,第一要務是協助大小 規模不一的會員及產業發展,第二大任務要進一步致力提升金融業形 象,第三項重要任務即是透過產業力量關懷社會公益,實踐公會的「 公」字。
同時,黃天牧提及美國洛克斐勒家族(The Rockefeller)的家訓 是「比起金錢,強大的內心、富足的精神世界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更 值得傳承的資產」。金融機構獲利是重要的,但以永續發展而言,更 需要思考如何透過財富或資源的分配運用,創造更多價值,這是獲得 社會大眾信賴及尊重的要素。
2022年開始,各金融公會將陸續改選理事長,如券商公會、投信公 會、產險公會、壽險公會等,目前仍不確定是否出現多人競爭的局面 ,但黃天牧都期許理事長要公平對待所有會員,協助產業發展,提升 金融業在公眾心中的形象及關懷社會公益。
金管會3日召開「110年度證券商公平待客原則評核機制業務聯繫暨 表揚會議」,黃天牧親自主持並頒獎給得獎證券商。這是是第二度對 綜合券商進行公平待客的評比,今年排名前20%獲表揚的券商,共有 六家,即元大證券、中國信託證券、玉山證券、合庫證券、兆豐證券 及第一金證券。另外有顯著進步獎為統一證券。
黃天牧致詞時表示,媒體報導證券商公會2022年將改選理事長,期 許未來競逐各個金融業公會理事長職務的人選,第一要務是協助大小 規模不一的會員及產業發展,第二大任務要進一步致力提升金融業形 象,第三項重要任務即是透過產業力量關懷社會公益,實踐公會的「 公」字。
同時,黃天牧提及美國洛克斐勒家族(The Rockefeller)的家訓 是「比起金錢,強大的內心、富足的精神世界及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更 值得傳承的資產」。金融機構獲利是重要的,但以永續發展而言,更 需要思考如何透過財富或資源的分配運用,創造更多價值,這是獲得 社會大眾信賴及尊重的要素。
2022年開始,各金融公會將陸續改選理事長,如券商公會、投信公 會、產險公會、壽險公會等,目前仍不確定是否出現多人競爭的局面 ,但黃天牧都期許理事長要公平對待所有會員,協助產業發展,提升 金融業在公眾心中的形象及關懷社會公益。
8月加權指數高低檔波動達1,395點,影響證券商8月業績成長與衰退互見,首波已有17家證券商公布業績,統一證(2855)、福邦證(6026)、元大證等8月獲利優於前月,致和證(5864)、宏遠證(6015)單月虧轉盈,群益(6005)、日盛證及永豐金證等5家單月獲利超過3億元,但9月盤勢持續震盪,證券商業績仍面臨考驗。
台股擺脫7月下跌508點黑K線陰影後,8月上揚242點紅K線,但8月指數高低檔17,643點到16,248點大幅震盪1,395點,8月成交量8.12兆元及日均值3,692.7億元,低於7月的量能12.38兆元及日均值5,627.6億元,也影響多數證券商業績滑落。
首波已有17家證券商公布8月業績,其中統一證、福邦證、元大證單月稅後盈餘各為3.106億元、1.30億元、19.16億元,優於前月獲利的1.21億元、0.35億元、13.07億元;致和證及宏遠證兩家7月各虧損0.743億元、0.226億元,8月都轉盈,分別獲利0.756億元、0.453億元。
8月稅後盈餘除元大證維持兩位數獲利及統一證獲利3.106億元外,群益金鼎證、日盛證、永豐金證等單月獲利都高於3億元,各為3.655億元、4.21億元、4.41億元,兆豐證獲利2.82億元;另玉山證、國票證、第一金證、福邦證等單月獲利超過1億元,大展證單月意外虧損0.178億元。
累計前八月稅後盈餘方面,元大證171.17億元續居首位,群益金鼎證、統一證、永豐金證各為35.922億元、34.682億元、34.11億元,日盛證為26.15億元,兆豐證獲利20.19億元;累計獲利超過10億元,還有:玉山證(12.32億元)、第一金證(11.50億元)、台新證(11.2億元)、宏遠證(10.855億元)。
台股擺脫7月下跌508點黑K線陰影後,8月上揚242點紅K線,但8月指數高低檔17,643點到16,248點大幅震盪1,395點,8月成交量8.12兆元及日均值3,692.7億元,低於7月的量能12.38兆元及日均值5,627.6億元,也影響多數證券商業績滑落。
首波已有17家證券商公布8月業績,其中統一證、福邦證、元大證單月稅後盈餘各為3.106億元、1.30億元、19.16億元,優於前月獲利的1.21億元、0.35億元、13.07億元;致和證及宏遠證兩家7月各虧損0.743億元、0.226億元,8月都轉盈,分別獲利0.756億元、0.453億元。
8月稅後盈餘除元大證維持兩位數獲利及統一證獲利3.106億元外,群益金鼎證、日盛證、永豐金證等單月獲利都高於3億元,各為3.655億元、4.21億元、4.41億元,兆豐證獲利2.82億元;另玉山證、國票證、第一金證、福邦證等單月獲利超過1億元,大展證單月意外虧損0.178億元。
累計前八月稅後盈餘方面,元大證171.17億元續居首位,群益金鼎證、統一證、永豐金證各為35.922億元、34.682億元、34.11億元,日盛證為26.15億元,兆豐證獲利20.19億元;累計獲利超過10億元,還有:玉山證(12.32億元)、第一金證(11.50億元)、台新證(11.2億元)、宏遠證(10.855億元)。
台股交易今年火熱,券商研究報告隨之大舉出籠,根據最新的評比,2021年上半年券商的研究報告中,獲利預估的準確度,以元富證券投顧、第一金證券、日盛證券、群益證券、宏遠證券等,位居前五名。
全曜財經(CMoney)指出,據CMoney獵報系統顯示,在眾多的研究報告中,預估公司的每股稅後純益(EPS)與實際公告後的EPS做相比,誤差值最小的研究報告前五名分別是:元富證券、第一金證券、日盛證券、群益證券、宏遠證券。與去年相比,日盛證券、第一金證券、宏遠證券皆保持在前五名,而元富證券投顧暫居第一名。
根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元富證券投顧共發行了848篇研究報告,預估公司家數高達200間,其中有32篇的報告與實際EPS誤差值最小。
第二名的第一金證券則是有28篇,反倒跌破眼鏡的是,沒有任何一家外資擠進前五名的行列。
元富證券投顧預估EPS最準前十名為:興勤(2428)、遠雄、正文、精材、矽力-KY、世界、精測、美食-KY、宇隆、原相。
以興勤為例,元富證券投顧於2021年4月20日發布報告,當日收盤價為188.5元,建議買進,目標價220元,該檔於2021年7月12日收盤價為246元,報酬率為30.5%。同理可證,其他檔個股報酬率皆有一定的水準。
另外也可從獵報中看出各券商預估EPS最準前十名,其中不乏在今年漲幅超過50%的個股,而上半年熱門的鋼鐵類也列居其中,包含:東和鋼鐵、中鴻、世紀鋼、新光鋼等。
而近日大盤表現不理想,個股的表現皆呈現疲弱,不過在CMoney整理出來的熱門個股裡(https://cmy.tw/007oSe),優於近幾日大盤的績效還是有不少個個檔可供參考。
全曜財經(CMoney)指出,據CMoney獵報系統顯示,在眾多的研究報告中,預估公司的每股稅後純益(EPS)與實際公告後的EPS做相比,誤差值最小的研究報告前五名分別是:元富證券、第一金證券、日盛證券、群益證券、宏遠證券。與去年相比,日盛證券、第一金證券、宏遠證券皆保持在前五名,而元富證券投顧暫居第一名。
根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元富證券投顧共發行了848篇研究報告,預估公司家數高達200間,其中有32篇的報告與實際EPS誤差值最小。
第二名的第一金證券則是有28篇,反倒跌破眼鏡的是,沒有任何一家外資擠進前五名的行列。
元富證券投顧預估EPS最準前十名為:興勤(2428)、遠雄、正文、精材、矽力-KY、世界、精測、美食-KY、宇隆、原相。
以興勤為例,元富證券投顧於2021年4月20日發布報告,當日收盤價為188.5元,建議買進,目標價220元,該檔於2021年7月12日收盤價為246元,報酬率為30.5%。同理可證,其他檔個股報酬率皆有一定的水準。
另外也可從獵報中看出各券商預估EPS最準前十名,其中不乏在今年漲幅超過50%的個股,而上半年熱門的鋼鐵類也列居其中,包含:東和鋼鐵、中鴻、世紀鋼、新光鋼等。
而近日大盤表現不理想,個股的表現皆呈現疲弱,不過在CMoney整理出來的熱門個股裡(https://cmy.tw/007oSe),優於近幾日大盤的績效還是有不少個個檔可供參考。
公股金控旗下券商7月獲利陸續出爐,華南永昌、兆豐、第一金、合庫等昨(9)日同步公布,當中以兆豐證券稅後純益4.11億元最多,華南永昌證券4.02億元緊追,第一金證券、合庫證券各賺逾億元;但以前七月累計稅後純益來看,華南永昌獲利16.7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55元,雙雙居冠。
黃進明7月正式出任華南永昌證券董事長,當月便繳出亮麗成績,7月稅前淨利4.89億元,高居公股券商之冠,單月稅後純益4.02億元,僅次於兆豐證券;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6.7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55元。
今年同樣更換董總的第一金證券今年來也業績明顯成長,7月稅前淨利1.9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稅後純益1.63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0.3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69元,較去年同期0.51元成長2.3倍。
兆豐證券7月稅前淨利4.51億元,稅後純益4.11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7.3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5元。合庫證券7月稅前淨利1.65億元,稅後純益1.49億元;前七月稅後純益5.0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元。
黃進明7月正式出任華南永昌證券董事長,當月便繳出亮麗成績,7月稅前淨利4.89億元,高居公股券商之冠,單月稅後純益4.02億元,僅次於兆豐證券;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6.7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55元。
今年同樣更換董總的第一金證券今年來也業績明顯成長,7月稅前淨利1.9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稅後純益1.63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0.3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69元,較去年同期0.51元成長2.3倍。
兆豐證券7月稅前淨利4.51億元,稅後純益4.11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7.3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5元。合庫證券7月稅前淨利1.65億元,稅後純益1.49億元;前七月稅後純益5.0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元。
第一金、兆豐金昨(29)日傍晚同步發出重大訊息,公告旗下證券子公司總座人事案,較令人震撼的是原兆豐期貨總經理李美芳轉換跑道出任第一金證券總經理,兆豐證券則是發布吳明宗真除為總經理。
除了第一金證券總座人事拍板底定,第一金投信總經理人事也在上周五(26)日接獲金管會同意函,由廖文偉出任。
今年3月公股金控公司人事大地震餘震不斷,時任第一金證券董總的葉光章、陳香如,被解讀雙雙「被請辭」,當時前兆豐證券總經理轉調第一金證券董事長,總經理則由彭賢生代理,昨天則確定由兆豐期貨總經理李美芳接任總座。陳致全過去亦曾任兆豐期貨董事,一般認為,將可與李美芳攜手帶領第一金證券開創新格局。
兆豐證券董事會昨天通過吳明宗真除為總經理,該公司表示,依規定,人事案須經金管會核准生效,在此之前,總經理職務亦由吳明宗暫代。
因應李美芳轉至第一金證券,兆豐金控昨天同步公告,兆豐期貨董事異動,舊任者包括兆豐奇總經理李美芳、前兆豐證券總經理陳志全、兆豐證券法務暨法令遵循室資深協理楊北辰,新任董事則為兆豐證代理總經理吳明宗、兆豐證經紀業務本部資深協理洪秋綠。
除了第一金證券總座人事拍板底定,第一金投信總經理人事也在上周五(26)日接獲金管會同意函,由廖文偉出任。
今年3月公股金控公司人事大地震餘震不斷,時任第一金證券董總的葉光章、陳香如,被解讀雙雙「被請辭」,當時前兆豐證券總經理轉調第一金證券董事長,總經理則由彭賢生代理,昨天則確定由兆豐期貨總經理李美芳接任總座。陳致全過去亦曾任兆豐期貨董事,一般認為,將可與李美芳攜手帶領第一金證券開創新格局。
兆豐證券董事會昨天通過吳明宗真除為總經理,該公司表示,依規定,人事案須經金管會核准生效,在此之前,總經理職務亦由吳明宗暫代。
因應李美芳轉至第一金證券,兆豐金控昨天同步公告,兆豐期貨董事異動,舊任者包括兆豐奇總經理李美芳、前兆豐證券總經理陳志全、兆豐證券法務暨法令遵循室資深協理楊北辰,新任董事則為兆豐證代理總經理吳明宗、兆豐證經紀業務本部資深協理洪秋綠。
兆豐金(2886)及第一金(2892)旗下證券子公司總座人事案雙雙拍板,兆豐證券發布吳明宗真除為總經理,原兆豐期貨總經理李美芳轉換跑道出任第一金證券總經理。
原兆豐證券總經理陳致全今年接任第一金證總經理位置後,空缺的總經理職位一直由原兆豐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事業群副總吳明宗暫代,直至29日兆豐證發布重訊,經董事會決議通過,確定由吳明宗接掌大局,俟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後生效。
第一金證董事長陳致全過去曾任兆豐證總經理及兆豐期貨董事,與新任總經理李美芳共事甚久,可望帶給第一金證不同氣象。
原兆豐證券總經理陳致全今年接任第一金證總經理位置後,空缺的總經理職位一直由原兆豐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事業群副總吳明宗暫代,直至29日兆豐證發布重訊,經董事會決議通過,確定由吳明宗接掌大局,俟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後生效。
第一金證董事長陳致全過去曾任兆豐證總經理及兆豐期貨董事,與新任總經理李美芳共事甚久,可望帶給第一金證不同氣象。
台股今年量價齊揚,證券商營運大進補,臺灣證券交易所昨(22)日統計,上半年全體證券商稅後純益達582.7億元,年增268.9%,已逼近去年全年獲利的584.5億元,等於「半年賺了一年錢」。
其中元大證賺138億元最猛,每股稅後純益(EPS)王、成長王分別為富邦證、華南永昌證。
證交所分析,雖然6月大盤總成交值約10.1兆元,月減8.1%,證券商經紀稅前純益下滑至88.6億元,但因出售證券利益及證券評價利益增加,自營業務稅前純益回升至58.5億元,承銷業務稅前純益則增至8.7億元。
統計全體證券商6月稅後純益由上個月的47.6億元,大幅回升至133.85億元,月增181.1%;累計前六個月稅後純益582.7億元,年增268.9%。
個別證券商來看,根據法人報告及自結數字,國內龍頭元大證券挾市占規模、優異自營操作及南韓為首的海外子公司挹注,上半年稅後純益達138.9億元,年增164%,是唯一獲利超過百億元的證券商,蟬聯獲利王寶座。
具有大型金控背景的凱基證、富邦證上半年稅後純益依次為71.0億元、36.9億元,分居第二、三名,至於自營操作突出的統一證,以及各項業務均衡發展的群益證,上半年稅後純益各為30.3億元、26.6億元,亦持穩在前五名行列。
如果併入股本計算,上半年EPS以富邦證的3.4元拔得頭籌,今年搭上貨櫃航運順風船的宏遠證異軍突起,EPS達3.2元居次,排名第三的福邦證為2.4元;EPS在2至3元間的證券商還有元大證、玉山證、統一證、凱基證。
搶下獲利成長王的是華南永昌證,相較去年同期因權證避險不及,稅後純損達43.6億元,今年上半年穩穩賺進12.7億元,其餘如第一金證、統一證、台新證、群益證、元富證、玉山證等六家,獲利年增率在234.3%至461.5%不等。
其中元大證賺138億元最猛,每股稅後純益(EPS)王、成長王分別為富邦證、華南永昌證。
證交所分析,雖然6月大盤總成交值約10.1兆元,月減8.1%,證券商經紀稅前純益下滑至88.6億元,但因出售證券利益及證券評價利益增加,自營業務稅前純益回升至58.5億元,承銷業務稅前純益則增至8.7億元。
統計全體證券商6月稅後純益由上個月的47.6億元,大幅回升至133.85億元,月增181.1%;累計前六個月稅後純益582.7億元,年增268.9%。
個別證券商來看,根據法人報告及自結數字,國內龍頭元大證券挾市占規模、優異自營操作及南韓為首的海外子公司挹注,上半年稅後純益達138.9億元,年增164%,是唯一獲利超過百億元的證券商,蟬聯獲利王寶座。
具有大型金控背景的凱基證、富邦證上半年稅後純益依次為71.0億元、36.9億元,分居第二、三名,至於自營操作突出的統一證,以及各項業務均衡發展的群益證,上半年稅後純益各為30.3億元、26.6億元,亦持穩在前五名行列。
如果併入股本計算,上半年EPS以富邦證的3.4元拔得頭籌,今年搭上貨櫃航運順風船的宏遠證異軍突起,EPS達3.2元居次,排名第三的福邦證為2.4元;EPS在2至3元間的證券商還有元大證、玉山證、統一證、凱基證。
搶下獲利成長王的是華南永昌證,相較去年同期因權證避險不及,稅後純損達43.6億元,今年上半年穩穩賺進12.7億元,其餘如第一金證、統一證、台新證、群益證、元富證、玉山證等六家,獲利年增率在234.3%至461.5%不等。
八大官股券商19日再加碼55億元,晶圓雙雄及金控雙雄等10檔個股成政策護盤指標。惟資深證券人士指出,除官股政策護盤外,更有內資大舉逢低承接,單日元大、富邦、國泰、元富等四券商買超180億元,背後各代表三大壽險大戶買盤,內資大團結,共同對抗外資賣超424億元,台股才能小跌106點。
據統計,八大官股券商19日買超金額前10高股,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國泰金、富邦金、鴻海、可成、聯電、開發金、華邦電及新唐等,買超最多是台積電,金額逾19億元,最少的新唐也獲買超1.65億元,多數都獲得2∼5億元之間的買超。
累計近2日官股券商合計買超逾105億元,光是台積電就買超53億餘元,顯示政策積極護住指數的企圖心;晶圓雙雄另一檔個股聯電,也是政策力守的指標,近2日買超10億元以上。
官股券商向來與外資展開對作,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內資撐起一片天,除了官股政策護盤之外,更多可能是來自於內資共襄盛舉的買超。
據統計,19日買超台股的前15大券商,清一色為本土券商,買超第一名是國內經紀市占龍頭元大證券,買超逾77億元,其次為富邦、國泰、元富等證券,各買超46億元、近31億元、近26億元,這三家券商分別代表可能是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及新光人壽等三大壽險資金的買超動向。
接下來買超第5∼6名,分別為永豐金證及日盛證,都各買超20億元以上,日盛證也不排除是來自於富邦人壽北後買盤;第7∼14名分別為群益金鼎、玉山、統一、兆豐、康和、台新、新光、第一金等,都買超10∼18億元之間,第15名的國票也買超8.62億元。
據統計,八大官股券商19日買超金額前10高股,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國泰金、富邦金、鴻海、可成、聯電、開發金、華邦電及新唐等,買超最多是台積電,金額逾19億元,最少的新唐也獲買超1.65億元,多數都獲得2∼5億元之間的買超。
累計近2日官股券商合計買超逾105億元,光是台積電就買超53億餘元,顯示政策積極護住指數的企圖心;晶圓雙雄另一檔個股聯電,也是政策力守的指標,近2日買超10億元以上。
官股券商向來與外資展開對作,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內資撐起一片天,除了官股政策護盤之外,更多可能是來自於內資共襄盛舉的買超。
據統計,19日買超台股的前15大券商,清一色為本土券商,買超第一名是國內經紀市占龍頭元大證券,買超逾77億元,其次為富邦、國泰、元富等證券,各買超46億元、近31億元、近26億元,這三家券商分別代表可能是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及新光人壽等三大壽險資金的買超動向。
接下來買超第5∼6名,分別為永豐金證及日盛證,都各買超20億元以上,日盛證也不排除是來自於富邦人壽北後買盤;第7∼14名分別為群益金鼎、玉山、統一、兆豐、康和、台新、新光、第一金等,都買超10∼18億元之間,第15名的國票也買超8.62億元。
金管會15日公布第三次公平待客原則評比前20%名單,共21家銀行、券商及保險公司上榜,且有五家是連續三年都在榜上,金管會法律事務處處長徐萃文表示,這些名單就是提供消費者與金融機構往來的參考指標。
金管會揭露三年連續都列入公平待客前20%的有上海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土地銀行、國泰人壽與中國人壽。證券商因只有參與第一次及第三次評核,二度都上榜的有中信證、玉山證、合庫證及兆豐證券。
公平待客總分前20%的銀行業有七家,即上海銀行、合作金庫銀行、星展(台灣)銀行、國泰世華銀行、華南銀行、?豐(台灣)銀行及土地銀行。
金管會表示,七家銀行主要是在「酬金與業績衡平原則」扣分比較少,即不會只看理專的業績就給獎酬,以免造成為了業績亂賣商品。
證券業上榜六家,有元大證券、中信證券、玉山證券、合庫證券、兆豐證券及第一金證券。金管會分析得獎的券商是在酬金與業績衡平原則、業務員專業度及商品適合度上得分較多。
保險業共八家,壽險業四家,是友邦人壽、中國人壽、保德信人壽及國泰人壽。產險業亦是四家,即中信產險、泰安產物、國泰世紀產物及美國國際產物。
金管會指出,保險業是在訂約公平及誠信知知原則上表現較佳者會勝出,即業務員沒用不當話術招攬、沒勸誘客戶貸款投保等。
這次除了表揚表現前20%業者,也新增顯著進步獎,即比前次評比進步很多,但還未能擠入前20%者,即聯邦銀行、統一證券、新光人壽及南山產險。
金管會表示,9月將舉行2022年公平待客評比的檢討會議,將討論是否要2022年公告前20%名單時,也同時揭露表現最差的最後20%公司名單,另外也會討論精進評核機制、修正金融法規,督導各金融機構落實法令遵循及執行公平待客原則,強化消費者權益的保障。
金管會揭露三年連續都列入公平待客前20%的有上海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土地銀行、國泰人壽與中國人壽。證券商因只有參與第一次及第三次評核,二度都上榜的有中信證、玉山證、合庫證及兆豐證券。
公平待客總分前20%的銀行業有七家,即上海銀行、合作金庫銀行、星展(台灣)銀行、國泰世華銀行、華南銀行、?豐(台灣)銀行及土地銀行。
金管會表示,七家銀行主要是在「酬金與業績衡平原則」扣分比較少,即不會只看理專的業績就給獎酬,以免造成為了業績亂賣商品。
證券業上榜六家,有元大證券、中信證券、玉山證券、合庫證券、兆豐證券及第一金證券。金管會分析得獎的券商是在酬金與業績衡平原則、業務員專業度及商品適合度上得分較多。
保險業共八家,壽險業四家,是友邦人壽、中國人壽、保德信人壽及國泰人壽。產險業亦是四家,即中信產險、泰安產物、國泰世紀產物及美國國際產物。
金管會指出,保險業是在訂約公平及誠信知知原則上表現較佳者會勝出,即業務員沒用不當話術招攬、沒勸誘客戶貸款投保等。
這次除了表揚表現前20%業者,也新增顯著進步獎,即比前次評比進步很多,但還未能擠入前20%者,即聯邦銀行、統一證券、新光人壽及南山產險。
金管會表示,9月將舉行2022年公平待客評比的檢討會議,將討論是否要2022年公告前20%名單時,也同時揭露表現最差的最後20%公司名單,另外也會討論精進評核機制、修正金融法規,督導各金融機構落實法令遵循及執行公平待客原則,強化消費者權益的保障。
受惠今年來價量齊揚行情,22家證券商業績攀升,6月合賺112億元,累計上半年合賺473億元,前兩大富邦證及宏遠證(6015)上半年EPS各達3.47元、3.21元,另統一(2855)、凱基、玉山、元大、致和(5864)及福邦證(6026)等6家都超過2元,第三季持續衝刺萬八行情。
時序進入7月中旬,在上市櫃公司6月營收公布後,接續結算上半年財報獲利業績,22家主要證券商受惠於上半年台股帶量大漲3,022.93點(漲幅20.52%),自結上半年獲利都有佳績表現,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EPS)已有8家超過2元水準,尤以富邦證及宏遠證更突破3元,富邦證3.47元,宏遠證3.21元。
福邦證、元大證、玉山證、統一證、致和證及凱基證等6家,上半年EPS介於2.5元到2元間,各為2.47元、2.40元、2.32元、2.169元、2.166元、2.07元。上半年EPS高於1元依序為:華南永昌證1.94元、大展證1.67元、國泰證1.55元、永豐金證1.49元、第一金證1.42元、元富證1.38元、日盛證1.29元、台新證1.20元、群益金鼎證1.17元、康和證1.15元、兆豐證1.14元等。
檢視絕對獲利,22家證券商上半年合計獲利達473億元,龍頭券商元大證累計稅後盈餘138.95億元居首位,凱基證71.03億元居次,富邦證36.9億元、統一證30.6億元、群益金鼎證25.43億元等,分居三到五名。獲利前十二大還有永豐金、元富、日盛、兆豐、華南永昌、國泰、宏遠等,永豐金證及元富證各為24.15億元、22.22億元,其餘獲利也都超過10億元水準。
7月中下旬持續有上市櫃公司密集舉行股東會以及除息題材,加以基本面進入第三季電子產業旺季,基本面業績成長動能強,有利台股攻堅萬八行情,證券商也積極衝刺經紀、自營及承銷等業務,寄望延續上半年好成績。
時序進入7月中旬,在上市櫃公司6月營收公布後,接續結算上半年財報獲利業績,22家主要證券商受惠於上半年台股帶量大漲3,022.93點(漲幅20.52%),自結上半年獲利都有佳績表現,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EPS)已有8家超過2元水準,尤以富邦證及宏遠證更突破3元,富邦證3.47元,宏遠證3.21元。
福邦證、元大證、玉山證、統一證、致和證及凱基證等6家,上半年EPS介於2.5元到2元間,各為2.47元、2.40元、2.32元、2.169元、2.166元、2.07元。上半年EPS高於1元依序為:華南永昌證1.94元、大展證1.67元、國泰證1.55元、永豐金證1.49元、第一金證1.42元、元富證1.38元、日盛證1.29元、台新證1.20元、群益金鼎證1.17元、康和證1.15元、兆豐證1.14元等。
檢視絕對獲利,22家證券商上半年合計獲利達473億元,龍頭券商元大證累計稅後盈餘138.95億元居首位,凱基證71.03億元居次,富邦證36.9億元、統一證30.6億元、群益金鼎證25.43億元等,分居三到五名。獲利前十二大還有永豐金、元富、日盛、兆豐、華南永昌、國泰、宏遠等,永豐金證及元富證各為24.15億元、22.22億元,其餘獲利也都超過10億元水準。
7月中下旬持續有上市櫃公司密集舉行股東會以及除息題材,加以基本面進入第三季電子產業旺季,基本面業績成長動能強,有利台股攻堅萬八行情,證券商也積極衝刺經紀、自營及承銷等業務,寄望延續上半年好成績。
台新金控因為買保德信國際人壽買便宜了、有91.8億元廉價購買利益,異軍突起以6月稅後純益59.4億元暫居單月獲利冠軍,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1.1元躍居已公布獲利11家金控第三;兆豐金控在銀行投資評價利益回升下,奪回公股金控單月獲利最佳,累計EPS為0.92元。
6月資本行情轉佳,金控獲利也都比前月進步,5月虧損的新光金控也轉正,累計EPS為1.03元。累計稅後純益在6月底躋身百億俱樂部的金控則是多出五家,整體15家上市櫃金控,含早已突破100億元的富邦金、國泰金、開發金,上半年累計突破百億元者增至11家。
台新金6月稅後純益59.4億元、年增268.9%,單月獲利創該公司史上新高;前六月純益129.1億元。台新金財務長賴昭吟表示,台新金併購保德信國際人壽在6月30日交割,初估有91.8億元的廉價購買利益,未來一年會確認最終數值。此一廉價購買利益明年會提列成為特別盈餘公積,無法於明年做為股利分配,但到了後年,則可配發股票股利。
台新金為了迎娶保德信人壽,向金管會承諾處分台新金持有的全部彰化銀行股票,因原本投資目的不存在,無法再用權益法認列彰銀持股,含6月賣出彰銀2億股及剩餘持股重新評價,合計認列損失42.5億元。
新光金6月稅後純益37.8億元、年增306.8%,前六月稅後純益134.8億元、年增69.6%,累計每股稅後純益1.03元。
新光金發言人李超儒副總表示,新光金6月稅後純益年增28.5億元,且比5月稅後淨損18.5億元要好,主因人壽子公司6月適時處分股債貢獻獲利,新光人壽6月稅後純益27.2億元、年增456.1%。
新光銀行6月稅後純益6.2億元、年增8.5%,除了也是有處分股債的資本利得,以及開始有現金股息收入,另外就是淨利息收入因利差擴大而明顯成長,手續費收入也有小幅成長。
兆豐金受惠核心兆豐銀投資評價利益回溫,單月獲利比前月大增2.5倍,6月賺24.7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125.0億元,年增10.8%,EPS為0.92元。兆豐銀6月單月賺17.6億元,驚險勝過第一金旗下一銀,但累計獲利86.3億元,EPS為1.01元,仍小輸一銀上半年EPS 1.07元,兆豐證券上半年EPS為1.14元,也略遜於第一金證券的EPS 1.42元。
第一金控6月稅後純益21.5億元、月增28.5%,上半年共賺進109.1億元,年增24.5%,累計EPS為0.85元,一銀6月獲利17.6億元。合庫金控6月稅後純益19.1億元,上半年稅後純益102.0億元,分創單月與同期新高,年成長26.67%,EPS為0.73元。(記者陳芝瑄、陳美君、夏淑賢、陳怡慈)
6月資本行情轉佳,金控獲利也都比前月進步,5月虧損的新光金控也轉正,累計EPS為1.03元。累計稅後純益在6月底躋身百億俱樂部的金控則是多出五家,整體15家上市櫃金控,含早已突破100億元的富邦金、國泰金、開發金,上半年累計突破百億元者增至11家。
台新金6月稅後純益59.4億元、年增268.9%,單月獲利創該公司史上新高;前六月純益129.1億元。台新金財務長賴昭吟表示,台新金併購保德信國際人壽在6月30日交割,初估有91.8億元的廉價購買利益,未來一年會確認最終數值。此一廉價購買利益明年會提列成為特別盈餘公積,無法於明年做為股利分配,但到了後年,則可配發股票股利。
台新金為了迎娶保德信人壽,向金管會承諾處分台新金持有的全部彰化銀行股票,因原本投資目的不存在,無法再用權益法認列彰銀持股,含6月賣出彰銀2億股及剩餘持股重新評價,合計認列損失42.5億元。
新光金6月稅後純益37.8億元、年增306.8%,前六月稅後純益134.8億元、年增69.6%,累計每股稅後純益1.03元。
新光金發言人李超儒副總表示,新光金6月稅後純益年增28.5億元,且比5月稅後淨損18.5億元要好,主因人壽子公司6月適時處分股債貢獻獲利,新光人壽6月稅後純益27.2億元、年增456.1%。
新光銀行6月稅後純益6.2億元、年增8.5%,除了也是有處分股債的資本利得,以及開始有現金股息收入,另外就是淨利息收入因利差擴大而明顯成長,手續費收入也有小幅成長。
兆豐金受惠核心兆豐銀投資評價利益回溫,單月獲利比前月大增2.5倍,6月賺24.7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125.0億元,年增10.8%,EPS為0.92元。兆豐銀6月單月賺17.6億元,驚險勝過第一金旗下一銀,但累計獲利86.3億元,EPS為1.01元,仍小輸一銀上半年EPS 1.07元,兆豐證券上半年EPS為1.14元,也略遜於第一金證券的EPS 1.42元。
第一金控6月稅後純益21.5億元、月增28.5%,上半年共賺進109.1億元,年增24.5%,累計EPS為0.85元,一銀6月獲利17.6億元。合庫金控6月稅後純益19.1億元,上半年稅後純益102.0億元,分創單月與同期新高,年成長26.67%,EPS為0.73元。(記者陳芝瑄、陳美君、夏淑賢、陳怡慈)
受惠台股高檔行情,證券商業績衝高,22家主要證券商累計前5月獲利361.6億元,15家前5月EPS超過1元,6月來維持高檔行情,有利證券商續拚業績,富邦證及宏遠證(6015)前5月各達2.63元、2.36元,另元大證、玉山證、福邦證(6026)等3家併計6月之上半年EPS挑戰突破2元。
台股5月受本土新冠疫情爆發,影響盤勢震盪走弱,5月指數累計下跌498.23點,月K線中止連六紅翻黑,但也因指數高低檔震盪達2,387點,帶動5月全月成交量能達11.01兆元歷史新高,日均值5,243.6億元,較4月的日均值4,485.7億元激增了16.9%。
證券商經紀部門受惠成交量放量,但自營部門也經歷盤勢大幅震盪考驗,整體證券商5月業績表現弱於4月。
統計22家證券商5月業績,前5月合計獲利達361.6億元,其中元大證即累計獲利108.8億元(占30%)居首位,凱基獲利58.14億元排第二,富邦證、統一證各為27.9億元及20.545億元,分居三、四名,群益金鼎證19.908億元排第五名。累計獲利超過10億元的還有永豐金證(17.77億元)、元富證(16.21億元)、日盛證(11.72億元)、兆豐證(10.02億元),華南永昌證9.68億元排第十名。累計獲利高於5億元的有國泰證、宏遠證、玉山證、第一金證、台新證、福邦證等。
如併同考量股本,前5月每股稅後盈餘(EPS)以富邦證2.63元,居證券商EPS獲利王,宏遠證2.36元排第二。另福邦證、玉山證以及元大證等前5月EPS分別為1.98元、1.90元、1.88元,如6月業績持續衝高,累計上半年EPS有機會突破2元。
前5月EPS較高依序還有:凱基證(1.69元)、致和證(1.491元)、華南永昌證(1.48元)、統一證(1.468元)、大展證(1.27元)、國泰證(1.20元),另累計EPS超過1元,包括永豐金證、第一金證、元富證、日盛證等。
單純觀察5月業績,5家證券商5月虧損,統一證、致和證、康和證等各虧損2.48億元、2.241億元及1.733億元,大展證及台新證則虧損0.802億元、0.4億元,所幸前4月業績佳,累計前5月獲利仍維持。
台股5月受本土新冠疫情爆發,影響盤勢震盪走弱,5月指數累計下跌498.23點,月K線中止連六紅翻黑,但也因指數高低檔震盪達2,387點,帶動5月全月成交量能達11.01兆元歷史新高,日均值5,243.6億元,較4月的日均值4,485.7億元激增了16.9%。
證券商經紀部門受惠成交量放量,但自營部門也經歷盤勢大幅震盪考驗,整體證券商5月業績表現弱於4月。
統計22家證券商5月業績,前5月合計獲利達361.6億元,其中元大證即累計獲利108.8億元(占30%)居首位,凱基獲利58.14億元排第二,富邦證、統一證各為27.9億元及20.545億元,分居三、四名,群益金鼎證19.908億元排第五名。累計獲利超過10億元的還有永豐金證(17.77億元)、元富證(16.21億元)、日盛證(11.72億元)、兆豐證(10.02億元),華南永昌證9.68億元排第十名。累計獲利高於5億元的有國泰證、宏遠證、玉山證、第一金證、台新證、福邦證等。
如併同考量股本,前5月每股稅後盈餘(EPS)以富邦證2.63元,居證券商EPS獲利王,宏遠證2.36元排第二。另福邦證、玉山證以及元大證等前5月EPS分別為1.98元、1.90元、1.88元,如6月業績持續衝高,累計上半年EPS有機會突破2元。
前5月EPS較高依序還有:凱基證(1.69元)、致和證(1.491元)、華南永昌證(1.48元)、統一證(1.468元)、大展證(1.27元)、國泰證(1.20元),另累計EPS超過1元,包括永豐金證、第一金證、元富證、日盛證等。
單純觀察5月業績,5家證券商5月虧損,統一證、致和證、康和證等各虧損2.48億元、2.241億元及1.733億元,大展證及台新證則虧損0.802億元、0.4億元,所幸前4月業績佳,累計前5月獲利仍維持。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