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證券(公)公司新聞
為督促金融業更友善對待及保護客戶,金管會從2019年開始推動公 平待客評核機制,今年為第五年,過去只公布前25%,今年擴大公布 前50%,針對36家銀行、9家大型綜合證券商、21家其他綜合證券商 、21家壽險、19家產險進行書面評核,檢視各服務細節。
據金管會公布的第一級距,即前25%的「前段班」名單,有九家銀 行,即三信、玉山、台北富邦、合庫、第一、渣打、遠東、滙豐、土地銀行;六家壽險為中國、南山、國泰、富邦、新光、遠 雄。
九家券商分別為元大、兆豐、富邦、中信、玉山、台中銀證、合庫 、華南永昌、福邦等;五家產險為明台、南山、泰安、新光、台產。 前25%將會由金管會公開表揚,並且可公開分享公平待客相關優點, 供其他業者仿效。
第二級距則是排名在26%∼50%的業者,九家銀行分別為上海、王 道、兆豐、板信、星展、高雄、彰化、臺灣中小企業、台灣銀行;七 券商為統一、凱基、大展、台新、美好、第一金證及台銀證;五壽險 為元大、中華郵政、台新、第一金、台銀;五家產險為旺旺友聯、華 南、第一產、富邦、新安東京海上等。
金管會法務處處長徐萃文表示,今年公平待客金融業整體表現均呈 現進步,但在「注意與忠實義務」有待改善,包括銀行臨櫃未清點鈔 券與核驗真偽、一定金額匯款案件未依規填寫「臨櫃作業關懷客戶提 問表」,及券商未妥善處理客戶個人資料、代客戶決定委託帳戶等缺 失,已建議業者法遵及內稽單位加強檢測外,也將於日常監理加強督 導。
金管會也要求排名後20%的公司提改善計畫。保險業後20%的產險 、壽險各四家,保險局已要求兩個月內提出改善計畫;後20%的銀行 有七家,銀行局已當面提請銀行,要求在年底前提出相關改善計畫; 證券業後20%的有二家大型券商與四家綜合券商,要求二個月內進行 缺失改善,直到改善完成為止。
受惠於台股六月持續走揚,台灣主要證券商在6月的業績表現亮眼,許多公司的獲利都有顯著成長。根據最新數據,當中有12家證券商的單月獲利超過3億元,而上半年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則有13家超過1元。其中,和證、富邦證分別以每股稅後純益4.708元與2.12元,名列前茅,凱基證、康和證、玉山證則分居第三到第五名。
六月台股價量齊揚,累計上漲336.58點,月漲幅達2.03%,上市櫃成交量也創下新高,達7兆8,843億元,這一成績對證券商的經紀、自營等主要部門業績帶來正面影響。
在21家主要證券商中,大多數公司的6月業績都有明顯成長。其中,元大證券的6月稅後純益達20.9億元,較5月成長89%;富邦證的獲利為10.2億元;凱基證和統一證的單月獲利也都超過8億元。群益證、永豐金證、元富證、康和證等公司的獲利也都有不錯的表現。
除了上述公司外,致和證、兆豐證、華南永昌證、國泰證等公司的6月獲利也均超過3億元。在上半年累計稅後純益方面,元大證券以71.38億元居首,凱基證、富邦證、群益證、永豐金證分居二到五名。而統一證、元富證、致和證、兆豐證、康和證、國泰證等公司的累計獲利則都超過10億元。
在上半年EPS方面,致和證以每股稅後純益4.708元穩居第一,富邦證、凱基證、康和證、玉山證則分列第二到第五名。而國泰證、台新證、統一證、元大證、第一金證、永豐金證、華南永昌證、群益證等公司的上半年EPS也都超過1元。
6月台股價量齊揚,累計上漲336.58點(月漲幅2.03%),6月上市 櫃成交量7兆8,843億元,略高於5月10%增幅,帶動證券商經紀、自 營等主要部門業績走揚。
統計主要21家證券商6月業績,大多較5月有明顯成長,其中龍頭券 商元大證券6月稅後純益衝高到20.9億元,較5月的11.05億元增幅達 89%;富邦證6月獲利達10.2億元,而凱基證以及統一證兩家單月獲 利也都超過8億元,群益證6月稅後純益5.37億元,另永豐金證、元富 證6月獲利各為4.75億元與4.67億元,康和證在自營部門亮麗操作績 效,單月獲利達4.1億元。
其他6月獲利高於3億元還有:致和證(3.805億元)、兆豐證(3. 59億元)、華南永昌證(3.32億元)、國泰證(3.0億元)等。
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方面,元大證71.38億元居首位,二到五名依 序為:凱基證(36.96億元)、富邦證(34.4億元)、群益證(21.9 49億元)、永豐金證(17.29億元)。累計獲利超過10億元依序還有 :統一證(16.28億元)、元富證(15.43億元)、致和證(12.815億 元)、兆豐證(10.88億元)、康和證(10.547億元)、國泰證(10 .4億元)等。
至於上半年EPS方面,致和證EPS達4.708元持續穩居證券商EPS第一 名,其次是富邦證的2.12元、凱基證1.97元、康和證1.77元、玉山證 1.52元等;上半年EPS超過1元依序有:國泰證、台新證、統一證、元 大證與第一金證、永豐金證、華南永昌證、群益證。
第一金證券近期在永續投資領域的表現可圈可點,連續第二年榮獲台灣永續投資獎的肯定,其中更首度獲得「機構影響力」楷模獎項。這家台灣知名證券公司,不僅在去年已經獲得兩項獎項,如今再創佳績,展現其在永續發展上的堅定決心與卓越成果。 為深化永續理念,第一金證券在6月成立了永續發展委員會,將長期運作的工作小組升格為董事會直接督導的委員會。這一重要舉措,體現了公司對永續發展的極端重視,並旨在打造一個長遠的永續藍圖,以實現投資、產業與社會三贏的良性循環。 董事長陳致全表示,對於評審團的肯定感到非常榮幸,並強調第一金證券作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的成員,將持續深化永續發展的作為,以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的國家政策目標。 總經理李美芳則提到,公司將ESG(環境、社會、治理)和SDGs(永續發展目標)作為投資的核心元素,精選投資標的,並通過與被投資企業的溝通與合作,落實股東行動主義。此外,公司還設置了ESG專區,揭露個股的ESG資訊,以幫助投資人聚焦優良的ESG投資標的。 第一金證券自2016年起即簽署「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遵循聲明,成為首家簽署的證券商,並在2021、2022年連續兩年獲證交所評選為資訊揭露較佳券商。公司也積極深化永續投資作為,近兩年來已訂定高汙染/耗能產業投資比重上限、投資綠色/永續發展債券目標等政策,並計劃提出投資部位減碳路徑,逐步降低碳排放。
為使永續發展內化成為公司DNA,第一金證券6月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將運作多年的工作小組升格為董事會督導的委員會,希望以永續經營理念,擘化公司永續藍圖,促進投資、產業與社會三贏正向循環,為更美好未來盡一份心力,創造更好影響力。
第一金證券董事長陳致全表示,「非常榮幸今年再度得獎,感謝評審團肯定公司在永續投資上的努力。身為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成員第一金控旗下的一員,未來我們將持續精進、深化永續發展作為,協助2050淨零碳排的國家政策達成。」
第一金證券總經理李美芳指出,公司以ESG(環境、社會、治理)、SDGs(永續發展目標)作為投資核心元素,慎選投資標的,創造長期投資價值;同時也發揮機構投資人影響力,積極與被投資企業溝通與議合,透過股東會投票權行使,落實股東行動主義。對於輔導公司更協助其導入永續發展相關政策促使其重視永續發展,以利其募資;同時官網設置ESG專區,揭露符合ESG相關指標的個股及其ESG資訊,供投資人聚焦ESG優良投資標的。
為發揮機構影響力,2016年即簽署「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遵循聲明,為首家簽署的證券商,且2021、2022連續兩年獲證交所遴選為資訊揭露較佳券商,報告書更被選為參考範本。
第一金證券也與時俱進持續深化永續投資作為,近二年來訂定包括高汙染/耗能產業投資比重上限、投資綠色/永續發展債券目標、不再新增採煤業及燃煤發電一定營收比重之企業,而因應集團加入SBTi,今年底前將提出投資部位減碳路徑,逐步降低範疇三投融資碳排放。
台灣證券市場近來表現亮麗,讓投資人興奮不已。根據最新數據,21家主要證券商在5月份的業績都相當出色,累計前五月的每股稅後純益(EPS)甚至突破了1元大關。其中,致和證券以每股EPS達3.31元領跑群倫,凱基證券、富邦證券、玉山證券和康和證券的EPS也都超過了1元,表現亮眼。 台股在5月份的表現也相當出色,指數站上萬六關卡,月指數累計上漲了999.78點,漲幅達到6.42%。成交量也達到了5兆7,064億元,日均值為2,593.8億元,顯示市場熱度不減。這些優秀的表現,讓證券商業績大幅提升。 在21家證券商中,元大證券5月份的稅後純益達到11.05億元,表現持續亮麗。凱基證券、富邦證券和群益證券的獲利也分別為5.94億元、4.0億元和3.663億元,均高於前月。值得注意的是,永豐金證券5月份的獲利略低於4月的2.35億元,為2.16億元。 從累計前五月的稅後純益來看,元大證券以50.48億元獲利最多,凱基證券和富邦證券分居二、三名,獲利分別為28.7億元和24.2億元。群益證券、永豐金證券和元富證券的獲利也分別為16.58億元、12.54億元和10.76億元,均超過了10億元。 在每股稅後純益方面,致和證券以3.31元位居第一,凱基證券和富邦證券分居二、三名,EPS分別為1.53元和1.49元。玉山證券的EPS為1.14元,康和證券在5月份獲利衝高下,累計EPS也突破1元,達到1.08元。其他EPS較優的還有國泰證券、台新證券、福邦證券、元大證券、永豐金證券、群益證券和第一金證券等。
受惠台股高檔震盪行情,21家主要證券商5月業績表現亮眼,累計 前五月每股稅後純益(EPS)突破1元,包含致和證(5864)、凱基證 、富邦證、玉山證、康和證(6016)等五家,其中,致和證3.31元居 首位,獨領風騷。
台股5月指數站上萬六關卡,月指數累計勁揚999.78點,漲幅達6. 42%,5月成交量5兆7,064億元、日均值2,593.8億元,皆優於4月指 數表現(月下跌288.88點以及日均值2,301.5億元),證券商業績明 顯受惠。此外,證券自營商5月17日史無前例大買超233億元,備受市 場關注,實際自營商當日反向在期貨市場避險操作。
彙整21家券商5月獲利表現,大多呈現成長態勢,龍頭券商元大證 5月稅後純益11.05億元,表現持續亮麗,凱基證、富邦證、群益證5 月獲利也各為5.94億元、4.0億元、3.663億元高於前月,僅永豐金證 5月獲利2.16億元,略低於4月的2.35億元。
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方面,元大證累計獲利50.48億元最多,凱基 證28.7億元、富邦證24.2億元,分居二、三名;群益證、永豐金證、 元富證分別為16.58億元、12.54億元、10.76億元,皆突破10億元。
另外,累計獲利高於5億元前五名,依序有:致和證(9.009億元) 、統一證(8.265億元)、國泰證(7.5億元)、兆豐證(7.29億元) 、康和證(6.45億元)。
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部分,以致和證3.31元排第一,持續扮 演券商大黑馬,凱基證1.53元、富邦證1.49元,分居二、三名,玉山 證1.14元排第四;康和證在5月獲利衝高下,累計EPS也突破1元、達 1.08元。其他EPS較優尚有:國泰證(0.97元)、台新證(0.90元) 、福邦證(0.83元)、元大證及永豐金證(均為0.77元)、群益證( 0.76元)、第一金證券(0.75元)等。
台股大盤在5月份可是來勁了,整個市場都脫離了之前的盤整狀態,加權指數直接反彈了千點,整個月大漲了6.4%,這個成績可是比4月份的下跌1.8%好看多了。成交金額也增加了超過四成,對證券商來說,這可是個大利好啊!
讓我們來看看已經公布5月單月每股稅後純益(EPS)的證券商,康和證券以每股賺0.55元拔得頭籌,接下來是統一證券的每股0.206元、群益證券的每股0.17元,以及大展證券的每股0.11元。不過,宏遠證券就比較悲慘了,每股虧了0.02元。
再來,我們看看證券商及期貨商今年前五月的EPS,元大期貨以每股2.15元領先群雄,康和證券以每股1.08元位居第二,元大和永豐金證券則是每股0.77元,群益證券每股0.76元,第一金證券每股0.75元,兆豐證券每股0.63元,統一證券每股0.568元,大展證券每股0.48元,最後的宏遠證券每股只有0.11元。
值得一提的是,群益期貨雖然只公布了稅前數字,但5月份的每股稅前盈餘也有0.51元,而今年前五月的每股稅前盈餘則是2.38元。
在已公布5月單月每股稅後純益(EPS)的證券商中,以康和證券5月每股賺0.55元最多,其次是統一證券0.206元、群益證券0.17元、大展證券0.11元。不過,宏遠證券每股稅後虧0.02元。
證券商及期貨商累計今年前五月EPS依序為:元大期貨2.15元、康和證券1.08元、元大及永豐金證券0.77元、群益證券0.76元、第一金證券0.75元、兆豐證券0.63元、統一證券0.568元、大展證券0.48元、宏遠證券0.11元。
群益期貨則只公布稅前數字,今年5月每股稅前盈餘為0.51元,今年前五月的每股稅前盈餘為2.38元。
台灣第一金證券為了打造一個更友善的金融環境,特別是針對那些在複委託交易上遇到語言障礙和資訊不對稱的客戶,與新創團隊攜手,導入先進的AI技術,幫助投資人克服英語障礙。這家台灣知名證券公司不僅提供即時的各項選股資訊,還讓客戶能夠提前洞察市場波動,做出更有效的投資決策。 隨著近年來投資趨勢從台股擴及至海外股市,第一金證券指出,截至2022年,國內複委託開戶數已達380萬戶,交易量更是高達3.7兆元,其中美股交易占據了73%。然而,面對大量的國外研究報告、財經新聞,對於英語不熟悉的投資人來說,正確解讀資訊是一大挑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第一金證券與新創團隊FinGuider合作,推出了一項專為複委託客戶設計的服務。客戶可以隨時在網站上查詢美股的財報資料、新聞以及多元的選股資訊,這些資料都是中文化的,方便閱讀。AI機器人則是24小時不停地從全球蒐集標的公司的資訊,進行數百項因子的大數據分析,為客戶提供多樣性的參考指標。 第一金證券數位發展事業群副總經理吳泳文強調,解決客戶的投資痛點是公司的核心任務。他們利用AI技術來降低投資障礙,並提升客戶的交易意願。服務內容採用圖卡式呈現,更加符合年輕人的使用習慣。 未來,第一金證券將通過多元管道加速數位轉型,持續實現虛實整合,優化各交易平台,並努力朝著「提供超越客戶預期的金融理財服務」的愿景前進。
第一金證券表示,近年投資趨勢從台股延伸到海外股市,根據券商 公會統計,截至2022年國內複委託累計開戶數380萬戶,交易量達3. 7兆元,其中美股交易占73%,但面對美股投資訊息、國外研究報告 、國際財經新聞,要精確的解讀英語資訊,對投資人是很大的挑戰, 形成資訊不對稱。
為幫助投資人降低海外資訊落差,掌握即時動態,第一金證券與新 創團隊FinGuider合作,客戶可隨時在網站查詢美股的財報資料、新 聞及多樣的選股資訊,中文化的內容更容易閱讀。透過AI機器人24小 時不間斷地從全球蒐集標的公司資訊,包含技術面、基本面、市場面 、情緒面等,進行數百項因子的大數據分析,輔助綜合多樣性的參考 指標,提供客戶進出場前的參考,不用再到處蒐集資訊或利用軟體轉 譯,資訊更即時。
第一金證券數位發展事業群副總經理吳泳文表示,協助客戶解決投 資痛點是公司一直思考的方向,此次利用AI技術可以有效協助客戶降 低投資障礙,提升客戶交易意願,內容也以圖卡式呈現,更加貼近年 輕人習慣的介面。
未來,將透過多元管道加速數位轉型進程,持續虛實整合,掌握每 個投資人接觸點、優化各交易平台,朝「提供超越客戶預期的金融理 財服務」願景努力。
【台北訊】近期台灣證券市場多變,證券商業績也隨之波動。在這波大盤震盪的影響下,4月份的證券商業績普遍呈現偏弱,但仍有幾家表現亮眼。根據最新數據,元大證、凱基證、富邦證、群益證、永豐金證等五家證券商在4月份的獲利均突破10億元大關。其中,致和證的每股稅後純益(EPS)更是高達2.447元,位居證券商之首。 不過,龍頭券商元大證在4月份的稅後純益為9.05億元,較3月份的13.03億元有所下降;凱基證、富邦證、永豐金證、群益證等4月份的獲利也均低於3月份。唯一逆勢上漲的是致和證,4月份獲利2.307億元,優於3月的0.982億元。 從累計前四個月的業績來看,元大證、凱基證、富邦證分別以39.43億元、22.76億元、20.2億元的獲利,蟬聯前三名。而群益證和永豐金證的累計獲利分別為12.915億元和10.38億元。在累計獲利超過5億元的證券商中,元富證、致和證、兆豐證、國泰證、統一證分別以8.18億元、6.532億元、6.43億元、5.8億元、5.263億元的獲利名列前茅。 值得注意的是,台新證、第一金證、玉山證、康和證、國票證、福邦證、華南永昌證券等累計前四個月的獲利介於4.3億元到2.56億元之間,而大展證、合庫證、宏遠證及美好證等則累計獲利低於1億元。
21家主要證券商4月業績多數呈現較3月衰退,其中龍頭券商元大證 4月稅後純益9.05億元,低於3月的13.03億元;凱基證、富邦證、永 豐金證、群益證等4月獲利各3.84億元、3.8億元、2.35億元、1.855 億元,也都低於3月的6.43億元、5.4億元、2.80億元與3.725億元。 僅致和證4月獲利2.307億元,優於3月的0.982億元。
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方面,呈現大者恆大局面,元大證累計獲利3 9.43億元居首位,凱基證22.76億元、富邦證20.2億元,分居二、三 名,群益證及永豐金證分別為12.915億元、10.38億元。累計獲利高 過5億元,依序有:元富證(8.18億元)、致和證(6.532億元)、兆 豐證(6.43億元)、國泰證(5.8億元)、統一證(5.263億元)。
另台新證、第一金證、玉山證、康和證、國票證、福邦證、華南永 昌證券等累計前四月獲利介於4.3億元到2.56億元之間,大展證、合 庫證、宏遠證及美好證等累計獲利低於1億元。
台股首季行情震盪不斷,但證券商業績卻逆勢上揚,其中元大證券表現亮眼,首季獲利達30.39億元,成為業界龍頭。凱基證、富邦證、群益證等知名證券商也分別賺逾10億元。在每股稅後純益(EPS)方面,致和證、富邦證、凱基證三家證券商首季EPS超過1元。台股3月維持堅強走勢,月指數上揚364.27點,月成交量達5兆4,363億元,日均值為2,363.6億元,整體業績持續受惠於大盤價量齊揚。21家主要證券商公布自結3月及首季業績,其中元大證3月稅後純益13.03億元,凱基證6.43億元、富邦證5.4億元、群益證3.725億元,均優於2月獲利。首季稅後純益前五名依次為元大證、凱基證、富邦證、群益證、永豐金證,每股稅後純益方面,致和證以1.583元居首,富邦證1.44元、凱基證1.01元分列第二、三名。
台股3月維持趨堅走勢,月K線連三紅,月指數上揚364.27點(月漲 幅2.35%),3月的月成交量為5兆4,363億元,日均值為2,363.6億元 ,也較2月的日均值2,040.3億元增加15.8%,證券商整體業績持續受 惠大盤價量齊揚行情。
21家主要證券商公布自結3月及首季業績,元大證3月稅後純益13. 03億元,優於2月的10.26億元;凱基證3月稅後純益6.43億元、富邦 證3月稅後純益5.4億元、群益證3月稅後純益3.725億元,也分別優於 2月獲利5.72億元、5.3億元、3.411億元。
3月獲利較佳依序還有:統一證(3.054億元)、永豐金證(2.80億 元)、元富證(2.30億元)、兆豐證(2.08億元)、國泰證(1.9億 元)、福邦證(1.307億元)、玉山證(1.30億元);另華南永昌證 、國票證、第一金證、台新證、康和證等單月獲利介於0.5億元到1億 元之間。至於美好證也擺脫1、2月連續虧損,3月轉獲利0.043億元。
累計首季稅後純益方面,前五大依序是:元大證(30.39億元)、 凱基證(18.92億元)、富邦證(15.3億元)、群益證(11.059億元 )、永豐金證(8.03億元),元富證7.70億元排名第六。
首季稅後純益較高還有:國泰證(4.7億元)、兆豐證(4.65億元 )、台新證(4.3億元)、致和證(4.224億元)、康和證(4.201億 元)、第一金證(3.31億元)。另福邦證、玉山證、華南永昌證、國 票證首季獲利高於2億元,各為2.906億元、2.85億元、2.20億元、2 .15億元。至於每股稅後純益方面,致和證股本較小優勢,首季EPS達 1.583元,暫居證券商EPS首位,富邦證1.44元排第二,凱基證1.01元 為第三名;其餘EPS較高依序為:福邦證(0.73元)、康和證及玉山 證(均為0.71元)、台新證(0.62元)、國泰證(0.61元)、第一金 證(0.54元)、群益證(0.51元)、永豐金證(0.50元)、元富證( 0.48元)。
第一金證券積極推動公平待客文化,對高齡金融消費者提供多項服務及保護措施,不僅在內部建立一個公平的環境,還透過旗下各子公司如銀行、證券、投信和人壽,全面關懷高齡及弱勢客戶。近期,第一金證券更是與經濟日報合作,於4月11日舉辦「誠信金融論壇」,共同打造高齡金融防護網,防止不當剝削及非法詐騙。 在論壇中,將有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第一金控暨第一銀行董事長邱月琴等重量級人物致詞,並有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政大教授彭金隆等專家發表專題演講。此外,金管會銀行局長莊琇媛、第一銀行總經理李嘉祥、刑事局副局長黃壬聰等將參與主題座談,共同探討如何保障金融消費者的權益。 第一銀行積極關懷高齡客戶,設立樂齡專線服務,並提供諮詢服務、建立申訴資料庫,以及調整申購理財商品的KYC配分項目和標準。為防止詐騙,當客戶匯款或存入金額超過新台幣3萬元時,系統會提醒櫃員執行關懷提問。 第一金證券深化「善意關懷客戶訪談作業」,針對虧損達一定比例的高齡客戶進行訪談,並在官網及官方LINE帳號設置「防詐騙宣導專區」。第一金投信則對高齡客戶不主動推介高風險基金產品,並建立交易監控及關懷回訪機制。 第一金人壽為確保高齡保戶了解商品特性,在新契約投保時進行銷售錄音存查,並檢附高齡評估量表。新契約審查過程中,對高齡保戶進行關懷電訪,確保保戶知悉投保細節。 「誠信金融論壇」免費參加,採線上預約報名制,歡迎民眾報名參加,共同為誠信金融盡一份力。
經濟日報、第一金控將於4月11日共同主辦「誠信金融論壇」,以「打造高齡金融防護網 遏阻不當剝削及非法詐騙」為主題,邀請產、官、學界代表,共同為誠信金融,盡一份努力。論壇將邀請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第一金控暨第一銀行董事長邱月琴致詞,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政大教授彭金隆發表專題演講,並邀請金管會銀行局長莊琇媛、第一銀行總經理李嘉祥、刑事局副局長黃壬聰參與主題座談。
第一金融集團旗下第一銀行積極關懷高齡客戶,設置樂齡專線服務,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提供高齡客戶諮詢服務、建立高齡客戶申訴資料庫並分析客訴原因及類型、調整高齡客戶申購理財商品KYC配分項目及配分標準,同時參考美國金融犯罪執法網(FinCEN)發布的高齡金融剝削紅旗指標項目,轉請各營業單位參考辦理;另為強化關懷攔阻詐騙,個人戶臨櫃辦理匯款或無摺存入非本人個人帳戶達新台幣3萬元以上時,系統將提醒櫃員應向客戶執行關懷提問並於傳票背面勾選及記錄。
第一金證券將現有的「善意關懷客戶訪談作業」機制深化,針對虧損達一定比例的高齡客戶,列為善意關懷優先抽查評估對象,由分公司專職主管進行訪談,另於官網及官方LINE帳號建置「防詐騙宣導專區」,針對常見詐騙方式及內容設計文案宣導說明。
第一金投信針對高齡客戶不主動推介屬高風險之基金產品、且於受理開戶時確實審慎評估高齡客戶之投資經驗、知識、財務狀況、風險承受度等面向,並建立高齡客戶交易監控及關懷回訪機制。
第一金人壽為確保高齡保戶了解商品特性,於新契約投保時,會進行銷售錄音存查,且銷售文件需檢附高齡評估量表,評估保戶是否具有辨識不利投保權益的能力並留存紀錄,同時新契約審查過程中,對高齡保戶進行關懷電訪,確保保戶知悉投保,高齡客戶辦理解約、部分提領、保單借款等將進行電訪關懷、且高齡保戶來電客服電話優先進入專線由專人服務。
「誠信金融論壇」免費參加,採線上預約報名制,歡迎民眾報名。
台股年初上漲,帶動券商業界獲利翻紅!根據證交所的統計,全體證券商在2月的稅後淨利達到了驚人的57.53億元,比上個月成長了30.8%。這個數字讓前兩個月的累計稅後淨利突破了百億元大關,達到101.51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成長了71.7%。 券商業界獲利的成長,原因之一是2月份大盤的總成交值大幅上漲,約4.081兆元,比元月增加了六成三,這自然帶動了證券商的經紀手續費收入。其次,自營部門出售證券的利益較多,使得自營業務的淨利比元月增加了11.08億元,成長約66.1%。再者,承銷部門和證券評價的利益也較多,讓承銷業務的淨利月增3.98億元,約119.8%。 不過,也有點小陰影,那就是1、2月的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因為大盤總成交值的衰退,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7.3%,而承銷業務淨利也較去年同期衰退了2.47億元、18.8%。幸運的是,自營證券評價利益及出售證券利益較多,讓自營業務淨利較去年同期大增61.71億元。 展望今年,券商業普遍對銷業務保持樂觀態度。公股券商預計今年承銷送件將有倍增的機會,其中兆豐證券已經在年初輔導龍德造船(6753)掛牌上市,並目標今年完成五家承銷送件,而國家政策的軍工產業有望成為一個亮點。第一金證券則目標完成四家承銷送件,產業涵蓋矽智財(IP)等科技股、集團企業股,其中首家可能就是IP股芯測。華南永昌證券也將送件鑽石生技,看來今年券商界將會有一番精彩表現。
分析券商2月獲利成長,原因之一是2月大盤總成交值約4.081兆元,較元月大增六成三,帶動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較1月增加;原因之二是自營部門出售證券利益較多,促使自營業務淨利較元月增加11.08億元、成長約66.1%;原因之三是2月承銷部門出售證券利益及證券評價利益較多,承銷業務淨利月成長3.98億元、約119.8%。全體證券商2月稅後淨利57.53億元,較上月成長13.55億元。
累計1、2月證券商經紀手續費收入,因大盤總成交值衰退而較去年同期減少27.3%,承銷業務淨利則較去年同期衰退2.47億元、18.8%,所幸自營證券評價利益及出售證券利益較多,自營業務淨利較去年同期大增61.71億元。
展望今年,券商普遍對銷業務趨於樂觀。公股券商表示,今年承銷送件有望倍增,兆豐證券今年初已輔導龍德造船(6753)掛牌上市,今年將挑戰承銷送件五家目標,支持國家政策的軍工產業有望成為亮點;第一金證券今年送件目標四家、產業涵蓋矽智財(IP)等科技股、集團企業股,首家可望為IP股芯測。華南永昌證券也將送件鑽石生技。
兆豐、第一、元大、永豐與國票等五家金控昨(7)日公布自結2月獲利,受到2月資本市場高檔震盪、計息天數減少等因素影響,除元大、第一金外,餘三家金控2月單月獲利略遜於前月,累計前兩月獲利則以兆豐、國票、第一等三家金控的獲利年增最為亮麗。
兆豐金在1月創下單月賺破40億元的歷史新高後,2月獲利單月獲利37.05億元略有下滑,累計前兩月稅後純益77.84億元,EPS 0.56元。核心子公司兆豐銀行2月賺33.09億元,因財務投資、金融交易利得較前月略減約兩成,但證券、票券2月獲利優於前月,使兆豐金2月仍有逾37億元的不錯表現,累計獲利成長1.18倍,兆豐銀前兩月獲利71.66億元,貢獻金控獲利92%,累計年增率達1.86倍,是兆豐金獲利竄高的關鍵。
第一金2月單月稅後純益22.6億元、月增9%,累計前兩月稅後純益43.3億元,年增43%,EPS 0.33元,主因子銀行提存減少、子證券投資收益增加,帶動母集團整體獲利成長。
一銀2月稅後純益20.2億元、月增僅0.8%,因2月淨利息收入與金融交易利得衰退,但因呆帳提存減少,因此單月獲利仍略增,累計前兩月稅後純益40.3億元,年增38%;第一金證券因投資收益增加使2月獲利2.04億元、月增2.4倍,累計稅後純益提升到2.65億元、年增三倍。
元大金2月單月獲利24.23億元,較前月大增1.59倍,主因子公司元大人壽虧轉盈,單月賺4.46億元,及證券端2月交易日增帶動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月增六成多,自營逢高獲利挹注收益等,元大證券2月單月獲利重返10億元之上,元大銀行獲利也增加,使元大金2月獲利亮麗,累計前兩月稅後純益33.55億元,EPS 0.27元。
永豐金2月自結稅後純益14.25億元,較1月16.03億元衰退11.1%,累計前兩月稅後純益30.28億元,成長11.9%,累計EPS為0.27元。永豐銀2月因計息天數減少致息收下滑,金融交易收入也略減,累計永豐銀前兩月獲利24.1億元,年成長11.2%。永豐金證券2月獲利較1月成長31.4%,主因台股2月交易日增加、日均量成長且市占率增加,整體手收顯著回升,累計稅後純益5.2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當。
國票金2月自結稅後純益2.35億元,較前月增16.3%,累計前二月稅後純益4.37億元,較去年同期50.7%,EPS為0.1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