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益投信(公)公司新聞
法人表示,農曆年節長假前,市場觀望氣氛濃,大盤較容易呈現高 檔震盪,現階段投資人較難掌握未來方向,建議布局台股平衡基金因 應市場波動。
八檔淨值創新高包括群益平衡王、群益真善美、野村鴻利、野村平 衡、匯豐安富、摩根平衡、PGIM保德信金平衡、兆豐萬全基金。
群益投信指出,台股平衡基金不僅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也能掌握 市場走升的投資契機攻守兼備,台股平衡基金在大盤波動下若布局靈 活,可望受到較小的牽動,在大盤上漲趨勢的績效也表現出色,不啻 為現階段想介入台股的好選擇。
群益真善美基金經理人黃俊斌分析,美國聯準會今年貨幣政策轉向 確定,僅是時間早晚與幅度大小的問題,歐央也是高機率將走入降息 循環,由於兩大主要央行在貨幣政策的同步轉向,對風險性資產評價 提升具正面效益。台股仍需時間觀察復甦的力道與強度,且短期大漲 拉高評價與預期,財報空窗期也將結束,適度回檔休息將有利行情延 續。
野村鴻利基金經理人姚郁如認為,總經經過去年整理打底後,預估 今年全球GDP將持穩,台灣基本面則更為突出,且以企業獲利而言, 市場預估今年可望達雙位數的成長,獲利轉正主要是由科技股所帶動 ,也是投資焦點。產業趨勢仍以AI與EV產業成長較為明確,加上PC、 NB及手機庫存調整近尾聲,預估可看到新應用的需求增加,逢拉回時 布局大趨勢明確,可受益產品升級帶來獲利率跳升的相關族群,如A I Server、HPC、ASIC/IP、IC設計、散熱、CCL/PCB等類股;傳產關 注重電、綠能等。
PGIM保德信金平衡基金經理人陳詩晴強調,看好台股企業今年獲利 成長,逢盤勢拉回可增加電子持股比重,布局可聚焦半導體上游、A I組裝;傳產以價值型、跌深股操作,包括紡織、隱形眼鏡、重電、 原物料等族群都可留意。
【台北訊】近來ETF市場熱絡程度有增無減,台灣投資人對ETF的熱情可見一斑。根據統計,目前已有10檔ETF獲核准準備募集或正在送審階段,其中股票型ETF有五檔、債券ETF也有五檔。特別是群益投信的三檔債券ETF,分別是群益15年電信債、群益ESG20年期及國泰20年美債ETF,已經進行了第三次、第二次及第六次追募,預計將從市場中吸金超過千億元。 不僅如此,ETF的吸金能力令人驚艷。據投信投顧公會及碁石智庫統計,2023年主動式股票基金淨流出50億元,但股票ETF淨流入高達3,175億元;債券基金則吸金70億元,債券ETF淨流入則是7,470億元,是主動債券基金的106倍。這些數據顯示,台灣投資人對ETF的興趣實在是相當濃厚。 市場看準這股趨勢,去年以來新基金的送件及募集都以ETF為主軸。包括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基金、凱基台灣優選30ETF基金、群益15年期以上電信業公司債ETF基金、群益ESG20年期以上BBB投資等級公司債ETF基金、國泰20年期美國公債指數基金等,都正在等待主管機關的核准。此外,還有五檔ETF正在等待審核。 群益投信在這波ETF熱潮中表現亮眼,旗下除上述兩檔ETF追募外,其他ETF也同樣受到投資者的青睞。例如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去年資金淨流入近950億元,群益ESG投等債ETF及A級公司債ETF淨流入分別達到326億元和232億元,三檔ETF總吸金逾1,500億元,使得群益投信的資產規模快速攀升。 同樣地,國泰投信也因ETF的發展而受惠。去年流入最多的三檔ETF分別是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國泰20年美債及國泰投資級公司債,規模分別成長118億元、694億元及319億元。
台股ETF投資熱潮持續升溫,群益投信等重量級投信積極助攻,讓台股攻關萬八點里程碑。近期,台股ETF投資人數量狂飆,開年14天內暴增34.8萬人,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顯示,最近一周內,台股ETF受益人數增加15萬1,852人,創下連續八周新高。從今年開始,14個統計日共增加34萬8,172人,總受益人數從去年底的607萬628人增至641萬8,800人,每日湧入人數接近2.5萬人。 在新增人數排名前十的ETF中,高股息ETF和科技半導體ETF成為主流。其中,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躍升至50萬人次的單檔ETF,其他包括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元大高股息ETF、元大台灣50ETF和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等,也都有不錯的表現。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國民ETF」)的受益人數已超越台積電,僅次於中鋼,成為投資人數第二大標的。這款ETF上市約三年半,穩居全台股東人數最多,也是規模最大的ESG ETF。國泰投信指出,該ETF去年總費用率低至0.46%,標的指數總報酬達到80.52%,這也是吸引投資人的關鍵因素。 元大台灣50ETF則是為了捕捉2024年台股市值成長契機而設計,它強調未來二至三年內的穩定配息能力,同樣受到投資人熱烈追捧。由於台股擁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近五年來上市前50大權值股市值成長均超過2成,因此看好今年台股行情的投資者,會將元大台灣50ETF作為投資的首選。 群益投信則建議,根據台股歷史表現,正報酬年度遠勝負報酬,長期呈現多頭趨勢,因此在股價下跌時進場佈局,可以以低廉的成本獲得更大的潛在收益。隨著大選落幕,市場將回歸基本面,群益投信對台股未來的發展持樂觀態度。
美國聯準會剛剛停止升息,這個消息一出,台灣的長天期投資等級債ETF立刻爆發了超高人氣!讓我們來看看群益投信旗下的群益ESG投等債20+(00937B)吧,這檔ETF才剛剛掛牌不到兩個月,就已經兩度追加募集,最新的追募額度甚至高達新台幣195億元,從昨天開始正式對大眾開放申購。 這檔ETF三天內就募到了150億元,創下了台灣債券ETF有史以來最佳的募集紀錄。從去年12月5日掛牌以來,它的規模和受益人數都快速成長。到上個週五,規模已經從當初的154億元,暴增到近409億元,成長了165%。受益人數也短時間內突破10萬人,達到了143,417人,成為最受投資人青睞的投資等級債ETF。從受益人數來看,第二名的元大投資級公司債只有111,374人。 群益ESG投等債20+以20年期及以上的長天期債為主,主要布局在BBB投等債,從2018年初成立到去年底,規模已經超過1,200億元。而第三名則是元大AAA至A公司債,有8.3萬人投資,同樣也是以長天期投等債為主。 群益ESG投等債20的經理人曾盈甄表示,Fed的貨幣緊縮政策已經進入尾聲,債市投資行情再起,這也吸引了許多投資人透過債券ETF來卡位。她強調,長天期ESG BBB投資級公司債ETF是最值得關注的,因為它具有三優特色:優質資產、優化收益、優先受惠於降息。 不過,群益投信也提醒投資人,由於次級市場買盤過於踴躍,容易出現溢價過大的價格波動風險。如果投資人打算進場,最好要慎選價格的合理性;如果已經持有部位,則須留意未來價格漲跌幅與標的指數大幅落差的風險。
20+(00937B)掛牌不到兩個月,就已追加募集兩次,最新追募額度最高為新台
幣195億元,昨(22)日起開放申購。
群益ESG投等債20+募集三天就募到150億元,創下台灣債券ETF有史以來最佳募集
紀錄,去年12月5日掛牌以來,規模與受益人數快速成長。到上周五(19日),這
檔ETF的規模自掛牌當天的近154億元,成長165%至近409億元;受益人數更在短
期內突破10萬人,來到143,417人,成為最受投資人青睞的投資等級債ETF。
就受益人數來看,第二名為元大投資級公司債的111,374人。這檔ETF也是以20年
期及以上的長天期債為主,主要是布局BBB投等債,2018年初成立,到去年底規
模已超過1,200億元。第三名為元大AAA至A公司債的8.3萬人,主要也是布局20年
期及以上的長天期投等債。
群益ESG投等債20經理人曾盈甄表示,Fed貨幣緊縮政策來到尾聲,債市投資行情
再起,也吸引不少投資人透過債券ETF來卡位。在債券ETF的選擇上,以長天期
ESG BBB投資級公司債ETF最值留意,主要是因為具有三優特色,即優質資產、優
化收益、優先受惠於降息。
長天期投等債ETF熱度不減,群益投信提醒投資人,次級市場買盤過於踴躍,容
易出現溢價過大的價格波動風險。如果投資人打算進場,最好審慎評估價格的合
理性;如果投資人已持有部位,則須留意未來價格漲跌幅與標的指數大幅落差的
風險。
股票型ETF有五檔、債券ETF有五檔,尤其有三檔債券ETF ,即群益15年電信債、
群益ESG20年期及國泰20年美債ETF,已分別是 第三次、第二次追募及第六次追
募,預計這10檔ETF募集將從市場再 吸金逾千億元。
ETF吸金量驚人,據投信投顧公會及碁石智庫統計,2023年主動式 股票基金
淨流出50億元,但107檔股票ETF卻淨流入3,175億元;債券 基金2023年吸金70億
元,債券ETF淨流入則高達7,470億元,約是主動 債券基金的106倍,凸顯台灣投
資人真的很愛ETF。
基金業者看準市場趨勢,去年以來新基金送件及募集,ETF都是募 集主軸。
依資料顯示,已被主管機關核准正等待募集的ETF,包括統 一台灣高息動能ETF基
金(預訂3月募集)、凱基台灣優選30ETF基金 、群益15年期以上電信業公司債
ETF基金(第三次追募)、群益ESG2 0年期以上BBB投資等級公司債ETF基金(第
二次追募)、國泰20年期 (以上)美國公債指數基金(第六次追募)等,另還有
五檔ETF正等 待主管機關審核。
群益投信旗下除上述二檔ETF追募外,其他ETF同樣吸金,如群益台 灣精選高
息ETF,去年資金淨流入近950億元,群益ESG投等債ETF及A 級公司債ETF等淨流
入326億元、232億元,三檔ETF即吸金逾1,500億 元,讓群益投信資產規模快速竄
升。
國泰投信2023年受惠於ETF,流入最多的三檔分別是國泰永續高股 息ETF、國
泰20年美債及國泰投資級公司債,去年規模分別成長1,11 8億元、694億元及319億
元。
34.8萬人,據19日公布的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顯示,台股ETF 受益人最近一周增
15萬1,852人,連續八周創高,今年以來14個統計 日共增加34萬8,172人,總受益
人也從去年底607萬628人,增至641萬 8,800人,平均每日湧入近2.5萬人。
觀察新增人數前十大,清一色是高股息ETF或科技半導體ETF,單檔 ETF人數
破50萬人次者也新增到五檔,包括國泰永續高股息ETF有118 .82萬人、元大高股
息ETF有102.95萬人、元大台灣50ETF則有67.64萬 人、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有
58.76萬人,新進50萬人俱樂部者是群益 台灣精選高息ETF,達50.13萬人。
其中「國民ETF」國泰永續高股息ETF受益人數,已超越台積電的1 17.7萬
人,僅次於中鋼的123.3萬人,晉級為投資人數第二大標的, 顯見台股高股息ETF
人氣熱絡。
國泰投信指出,國泰永續高股息ETF上市約三年半,目前穩居全台 股東人數
最多,也是規模最大的ESG ETF。據投信投顧公會公布去年 總費用率,國泰永續
高股息ETF全年僅0.46%,標的指數總報酬達到 80.52%,市場分析費用率低、投
報率不錯,即是吸引投資人進場主 因。
元大台灣50主打2024年台股市值成長契機,元大台灣高股息訴求鎖 定未來二
至三年最強且穩定配息能力,也都吸引投資人青睞。台股擁 有完整半導體產業
鏈,是市值成長領頭羊,統計近五年台股上漲年度 ,上市前50大權值股市值成長
均在2成以上,看好台股今年行情的投 資人,也會考慮以元大台灣50ETF為起手
式。
群益投信表示,就台股歷史,正報酬年度遠勝負報酬,即長期呈現 多頭趨
勢,因此若大盤跌時進場佈局,以低廉投資成本,獲得潛在收 益預期更大。且大
選後將回歸基本面。
台灣投信市場近期經歷了大洗牌,這次洗牌的關鍵功臣就是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熱潮。過去,台灣投信市場的領頭羊多數由外資投信包辦,但今年因ETF的熱賣,台灣本土投信成功崛起,其中群益投信成為焦點之一。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元大投信以規模1.43兆元蟬聯投信排行榜第一名,其85%的規模來自ETF業務。而安聯投信和國泰投信也因ETF的發展,規模擴大至超過兆元,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群益投信去年規模增長了2,627億元,達到千億以上,全部來自ETF業務。這一成績讓群益投信躍升至前十大投信的第五名,對於台灣本土投信來說是一大榮耀。
群益投信的亮麗表現,除了來自ETF的熱賣外,其旗下的投資產品也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資料,去年群益投信規模達到1兆4,367億元,年增率高達56.3%,其中元大美債20年、元大投資級公司債及元大AAA至A公司債等三檔ETF的淨流入近2,650億元,對公司規模的增長起到了關鍵作用。
群益投信的這次成功,不僅是該公司自身努力的结果,也反映了台灣投信市場的發展趨勢。隨著ETF的熱潮持續升溫,群益投信等本土投信有望繼續發揮優勢,成為市場的領頭羊。
統計境內外基金總規模,投信投顧業者中以元大投信穩坐龍頭,總 規模達1.4兆元,其中高達85%來自ETF業務;第二名安聯投信去年規 模也破兆元,及國泰投信同樣因ETF坐大,排名再度超車聯博投信, 成為基金規模第三大。其他還有群益投信、富邦投信、中信投信及復 華投信等,去年規模都成長千億元以上,且全部是來自ETF業務。
依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元大投信去年規模為1兆4,367億元,較 2022年的9,192億元淨增加5,175億元,年增率高達56.3%,貢獻最多 的三檔ETF分別是元大美債20年、元大投資級公司債及元大AAA至A公 司債等,共淨流入近2,650億元。
排名第二、資產也逾兆元的安聯投信,旗下人氣最旺的安聯收益成 長基金,去年國人淨申購高達883億元,也是全台最吸金的一檔主動 型基金,持有金額6,656億元,占比47.45%。
規模排名去年都晉級一名的國泰投信、群益投信、富邦投信,規模 分別增加2,811億元、2,627億元及1,459億元,除泰投信第三,群益 投信和富邦投信分居第五名及第六名,也讓摩根投信資產規模落入第 七。
今年台股市場表現波動不定,但仍有不少資金逆勢湧入ETF市場。根據Cmoney統計,截至17日,台股ETF市場中,群益投信的台灣精選高息ETF在過去13個交易日裡,規模不斷擴大,顯示投資者對台股後市仍抱有信心。這款ETF在這段時間裡的日增天數達到最高,其次則是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日增天數也有12天。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的配息率一直保持在10%,在市場跌破22元時,對投資者來說,固定息值0.55元的估算讓每張的息值能夠達到10%以上,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而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則是因為其高配息以及行情回檔,讓資金流入增加,今年以來的表現也相對抗跌。 除了高股息ETF外,其他如永豐ESG低碳息、凱基優選高股息、富邦特選高股息30ETF等,規模日增天數也都達到9日以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大華優利高填息30則是日增天數達到8日。這些ETF的吸金能力不僅吸引了存股族,還讓法人日日加碼。 群益投信認為,今年台股獲利了結的賣壓不輕,但對於存股族來說,這反而是中長線的利多。野村投信則回顧了2018年底美國聯準會停止升息的情境,當時全球股市及科技股的表現都十分亮眼,預示著在適當的時機下,科技股的表現仍值得期待。
【投資新聞】群益投信看好亞股投機機會,印度基金成布局焦點
隨著美國聯準會的利率見頂,市場普遍預期下半年美國將開始降息,這一趨勢讓投資者們轉向亞洲市場尋找新的投資機會。近期,宏利投信發布了2024年的投資展望,特別強調亞洲債、亞股的投資價值。
宏利環球首席經濟師Frances Donald指出,雖然今年全球經濟可能無法達到同步反彈,但不同市場和資產類別將會出現獨特的投資機會。美國的經濟情況強勁,消費者財政健康,這都將對抗金融體系的收緊影響。
而在亞洲市場,群益投信的專家們看好亞洲債券的潛在收益,尤其是亞洲美元債券和個別亞洲本地市場。亞洲投資級債券,如BBB級的債券,因為其穩定的基本面和強勁的需求,被視為優勢投資。
陳景琳,宏利投信股票部高級組合經理,預測亞洲股市將迎來多個投資機會,尤其是東協地區的股市。他指出,亞洲股市的估值相比美國股市來說相對便宜,本益比約為12倍,低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
在具體市場選擇上,群益投信看好東協和大陸股票,特別是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市場,這些地區透過「中國+1」策略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資。此外,菲律賓股市因估值低和利率下降空間大,也具備投資潛力。
至於亞股中的印度,群益投信強調其基本面穩健,外資持續買超,本土投信資金也持續流入,資金動能強勁。因此,建議投資者可考慮定期定額或分批進場的方式,適度布局印度基金,以把握亞股的投資機會。
市場預期美國今年應會降息,資金持續流入債市,從歷史經驗看,在降息前進場投資債券會比等實際降息時進場賺更多。近期,群益投信的專家分析指出,由於美債殖利率顯著下跌,去年12月全球投資等級債表現全面上揚,其中美國投資級債表現優於歐洲投資等級債。據EPFR Global資料顯示,截至1月10日,美國投資等級債淨流入達145.02億美元,遠超歐洲的27.03億美元,而亞洲則小幅淨流出0.5億美元。 富達投信強調,美債殖利率下跌帶動全球投資等級債表現佳,並將持續關注能源價格變化及美國恢復償還學貸對消費影響。群益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林宗慧則認為,隨著2024年美歐央行結束升息循環,全球債市環境進入坐領息收,等待降息行情的投資階段。過往債市平均漲幅表現顯示,各類債券資產均有相當正報酬表現空間可期。林宗慧建議,若暫停升息後,應逐漸增加長債的投資比重。 此外,部分法人看好歐洲投資等級債,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儘管全球投資等級債利差已收窄,但投資等級債公司基本面將維持穩健,並具吸引力。歐洲投資等級債信用利差仍在長期平均之上,尤其降息之前進場,中長期持有獲利會更多。統計自1995年以來四次聯準會停止升息來看,升息日即開始投資的美國高評級複合債指數的平均三年累積報酬率為26.90%,但若等到降息首日才進場,平均三年報酬率則降至17.95%,顯示債市多頭於停止升息時即已先啟動。
法人分析,投資人加碼台股ETF主要看準配息、及看好台股後市, 趁回檔逢低加碼。以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來說,已三季配息率10% ,之前投資人苦無買點切入,現在跌破22元,若以先前固定息值0.5 5元估算,每張息值會在10%以上。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也是高配息,月配息金額從原本的0.11元增 加至0.13元,加上行情回檔,吸引資金流入,今年以來表現也比大盤 抗跌。
法人指出,規模日增天數較多的ETF主要以高股息為主,包括永豐 ESG低碳息、凱基優選高股息、富邦特選高股息30ETF,規模日增天數 都達9日,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大華優利高填息30也達8日;除高股息 ETF吸引存股族、法人日日加碼,半導體、科技、中小ETF及反1同樣 很吸金,像新光臺灣半導體、群益臺灣加權反1、國泰台灣5G+,日增 天數亦達8日以上。
群益投信認為,今年以來台股獲利了結賣壓不輕,但對存股族而言 ,反而是中長線利多。
野村投信分析,回顧前次2018年底美國聯準會停止升息,當時美國 失業率偏低且經濟溫和成長,與今年環境類似,2018年從聯準會停止 升息到首次降息,全球股市上漲16.7%、全球科技股上漲31.1%,降 息後的半年,全球股市上漲7.8%、全球科技股上漲17.0%,降息後 一年,全球股市上漲6.1%,全球科技股上漲35.9%,顯示科技股表 現可期。
宏利環球首席經濟師兼策略師Frances Donald指出,今年可能無法 看到全球經濟同步反彈,但預計不同市場和資產類別將呈現獨特機會 。例如美國更有可能抵禦金融體系收緊的影響,因為當地聚焦本土發 展、就業狀況強勁,而且消費者財政相對健康,均可望帶來支持。
宏利投資管理亞洲(日本除外)定息產品部首席投資總監MurrayC ollis認為,今年將是投資者重新考慮進行資產配置的時機,亞洲債 券將為投資者提供具吸引力的收益,目前看好高品質的亞洲美元債券 和個別亞洲本地市場。
亞洲投資級債像是評級為BBB級、目前收益率在大約5.5%至6%之 間的債券,其穩定的基本面和強勁的需求均具有優勢。從市場層面來 看,一些受惠於結構性增長主題的市場,如印尼和印度。同時印度政 府債券將被納入摩根大通指數,相信更多投資者將在亞洲不同市場尋 求具吸引力的收益。
宏利投資管理股票部高級組合經理陳景琳分析,亞洲股市將迎來不 少機會,尤其是東協地區的股市表現。亞洲股票今年預測本益比約1 2倍,低於過去十年平均水準,其中香港及大陸股票的本益比更分別 只有約8倍及10倍。相較本益比約19倍的美股,亞洲股票的估值便宜 得多。
就風險回報看好東協和大陸股票,東協較看好印尼、馬來西亞和泰 國,這些市場透過「中國+1」策略吸引外商直接投資(FDI),另菲 律賓擁有相對較低估值,及利率下降空間,也具投資機會。
群益投信強調,亞股中的印度因基本面穩健,吸引外資持續買超, 因本土投信資金持續流入,資金動能依舊強勁,可用定期定額或分批 進場的方式,適度布局印度基金。
據EPFR Gobal資料顯示,截至1月10日為止,美國投資等級債淨流 入145.02億美元最多,其次是歐洲投資等級債淨流入27.03億美元, 亞洲投資級債年來則呈現小幅淨流出,金額約0.5億美元。
富達投信表示,受到美債殖利率顯著下跌的推動,去年12月全球投 資等級債表現全面上揚。其中美國投資級債表現優於歐洲投資等級債 ,目前仍相對看好投資等級債,將持續關注能源價格變化及美國恢復 償還學貸對於民眾消費影響,作為未來經濟成長與企業基本面判斷指 標。
群益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林宗慧指出,隨2024年美歐央行結束升息 循環,日本央行結束負利率政策,延續緊縮力道有限,全球債市環境 進入坐領息收,等待降息行情的投資階段。
根據過往Fed暫停升息後一年的債市平均漲幅表現,可見各類債券 資產均有相當正報酬表現空間可期。林宗慧說,若暫停升息後,存續 期間操作策略以長債最受惠,因此,可以逐漸增加長債的投資比重; 若暫停升息後一年,各類債種價格均漲,以全球投資級債為例,四次 暫停升息後一年後的投資報酬率都不一,從5.9%∼16.8%不等。
部分法人相對看好歐洲投資等級債,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儘管 全球投資等級債利差已收窄至低於長期平均,但投資等級債公司基本 面將維持穩健。此外,歐洲投資等級債信用利差仍在長期平均之上, 價值面仍具吸引力,尤其降息之前進場,中長期持有獲利會更多。
統計自1995年以來四次聯準會停止升息來看,升息日即開始投資美 國高評級複合債指數的平均三年累積報酬率為26.90%,但若等到降 息首日才進場投資,平均三年報酬率則降至17.95%,少了約9個百分 點,顯示債市多頭於停止升息時即已先啟動。
台股ETF基金市場興旺,群益投信再展鴻圖!由於台股高息ETF的成份股兼具營運成長及股息收益,近期成為投資人們的首選。據市場分析,結合中小型股的高成長力與永續題材,上漲力道將更為驚人,預期將成為台股ETF基金的新寵。 台新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ETF基金(00936)經理人黃鈺民指出,中小型股不僅有高成長力,若再結合永續及高息題材,其上漲力道將更為驚人。根據台灣指數公司的回測資料,該ETF所追蹤的台灣永續高息中小型股指數,投資五年的報酬率高達190.84%,顯示中小型股的勝率高、爆發力強,是長期資產配置的好選擇。 目前台股ETF總規模已達1.44兆元,2023年來增加逾5,700億元,其中17檔高股息ETF總規模就增加了4,700億元以上。總受益人也突破600萬人大關,2023年來增加近191萬人,其中17檔高息型就增加174萬人。 市場預期聯準會第二季將啟動降息循環,台灣經濟受惠AI與高階晶片需求帶動出口,大陸經濟在政策刺激及開放下,企業獲利也開始回升。加上2024年是全球選舉年,為控制地緣政治風險,預期美中關係有和緩發展契機。 群益投信ETF及指數投資部經理人曾盈甄建議,投資者可進一步挑選具有成長動能、息值保護、基本面良好的標的,以權值、高息、半導體為投資關鍵字。她強調,結合權值股和ESG篩選低碳市值型ETF,既能掌握台股大盤行情,又能兼顧國際所重視的ESG投資趨勢。 在這股ETF熱潮中,高息股的誘因不僅是穩定的領息,還有跟漲抗跌的特點。即便面對市況震盪,仍具韌性,多頭期間也能順勢攀揚。建議投資者選擇訴求精準選股的台股高息ETF配置,以兼顧高息與穩定成長。
台新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ETF基金(00936)經理人黃鈺民表示,中 小型股除本身的高成長力,若結合永續及高息題材,上漲力道更為強 勁。根據台灣指數公司回測資料,台新永續高息中小型ETF所追蹤的 台灣永續高息中小型股指數,投資五年的報酬率高達190.84%,大勝 台股加權指數的報酬率110.41%及代表大型股的臺灣50指數的報酬率 108.73%,顯示中小型股勝率高、爆發力強,為長期資產配置好標的 。
台股ETF人氣暢旺,總規模部分來到1.44兆,2023年來增加逾5,70 0億元,其中17檔高股息ETF總規模就增加了4700億元以上;總受益人 突破600萬人大關,2023年來就增加近191萬人,其中17檔高息型就增 加174萬人。
市場預期聯準會第二季將啟動降息循環,台灣經濟持續受惠AI與高 階晶片需求帶動出口,大陸經濟在政策刺激及開放下,企業獲利也開 始回升,加上2024是全球選舉年,為控制地緣政治風險,預期美中關 係有和緩發展契機。
群益投信ETF及指數投資部經理人曾盈甄指出,台股基本面題材皆 有撐,建議可進一步挑選具有成長動能、息值保護、基本面良好標的 ,以權值、高息、半導體為投資關鍵字,可留意結合權值股和ESG篩 選低碳市值型ETF,既掌握台股大盤行情,又能兼顧國際所重視,資 金布局重點的ESG投資趨勢。
高息股誘因除穩定領息外,跟漲抗跌特性也是重點之一,即便面臨 市況震盪加劇仍具韌性,多頭期間也能順勢攀揚,進可攻、退可守, 建議選擇訴求精準選股的台股高息ETF配置,以兼顧高息與穩定成長 。
【台北訊】近年來,印度股市表現亮麗,不僅Nifty 50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全年度上漲20%,更連續第八年上漲,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群益投信的專家們分析,這波漲勢背後,除了印度企業營收與盈餘預期將有高雙位數成長外,還有許多有利因素。 群益投信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均指出,印度股市的亮麗表現,除了來自於企業營收與盈餘的預期成長,還因為印度成為科技大廠供應鏈移轉的主要受惠者。像是蘋果將iPhone 16的電池供應移至印度,特斯拉也與印度政府進行初步會談,討論在印度生產電動車的可能性。這些供應鏈的移轉,將推動印度基礎建設及電廠的發展,進而帶動經濟成長。 蘇皓毅總經理則強調,印度2024年將面臨領導人大選,雖然存在政治不確定性風險,但市場普遍預測總理莫迪將連任,並有承諾在第三任期內讓印度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這一點,讓中長期投資者對印度的未來充滿期待。 黃俊晏經理人則表示,在全球經濟逆風的情況下,印度的PMI持續強勢,經濟學家調查也顯示印度經濟衰退的機率為零,這反映出印度經濟的韌性和活力。市場預估今明兩年營收與盈餘將有高雙位數成長,企業獲利向上成長趨勢不變。 群益投信對於印度股市的未來展望樂觀,尤其是中小型股。由於內資投資者對中小型股的熱情高漲,加上莫迪總理勝選機率高,預計5月大選前,印度股市將迎來一波選舉行情。
台股近期陷入高檔震盪,讓投資人感到投資難度高,風險與機會並存。不過,根據最新統計,18檔台股平衡基金近一周的表現全數超越大盤,整體平均績效達到0.55%,大幅優於大盤的-0.53%。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市場法人建議投資人可利用台股平衡基金來應對市場波動。 群益投信指出,台股平衡基金在市場波動時若能靈活布局,將能減少對大盤的牽動,並在市場上漲時表現出色。這類基金不僅能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度,還能把握市場走升的機會,攻守兼備,對於想進入台股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群益真善美基金經理人黃俊斌分析,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連續升息後,通膨數據已經逐漸降溫,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進行降息。殖利率的下滑對科技股上漲有利,市場對整體股市持樂觀態度。電子股跟隨這股趨勢上漲,但短期內或有回檔。而重電、航運、面板等族群則成為撐盤力量,顯示台股資金面充裕。中長期來看,配合半導體供需逐步落底,2024年有望迎來景氣回溫,指數看法偏多。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則認為,自去年11月美國FOMC會議後,聯準會停止升息並注入金融市場流動性,美債殖利率開始下跌,美元修正,金融環境逐漸寬鬆。AI及EV將成為台股上漲的驅動力,半導體業者預期2024年產業增長全面回升,2023年第三季成為同比增長的底部,基本面逐季走揚。 技術及籌碼面上,美債殖利率下降和美元指數修正,有利台灣市場資金動能,並激勵台股後續上攻。投信法人強調,今年股債都屬偏多格局,但市場波動難以避免。透過股債平衡投資策略,投資者能夠減少對景氣波動的敏感度,同時輕鬆掌握類股輪動機會,對穩健型投資者來說,這是今年進入股債市場的核心配置。
印度股市總市值也於2023年底前正式超車香港的3.984兆美元,成 為全球第七大股市。中租投顧總經理蘇皓毅表示,印度更是2023年全 球成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印度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 至今年3月的2023∼24財政年度經濟成長約為7%,優於先前政府的預 測,高於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的世界經濟成長率3%,更遠高於 成熟國家經濟成長率。
群益投信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均指出,印度股市還有一大利 基,即印度是科技大廠供應鏈從大陸移轉的主要受惠者,如蘋果已將 iPhone16的電池交由印度工廠供貨,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也與莫迪政府 官員進行初步會談,討論印度生產電動車的可能性,供應鍊的移轉將 促使印度更積極作基礎建設及蓋電廠,進而帶動印度進一步經濟成長 。
蘇皓毅認為,印度也和許多國家一樣,2024年將面臨國家領導人大 選,潛伏政治不確定性風險,目前市場預測莫迪勝選的機率極高,莫 迪也給出承諾,印度將在他的第三任任期內「超德趕日」,成為世界 第三大經濟體,印度中長期投資的利多已開始發酵。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認為,在全球經濟逆風之下,印度不僅 PMI持續強勢,經濟學家調查持續顯示印度經濟衰退機率始終為零, 反映經濟的韌性與活力;市場預估今明兩年預期營收與盈餘,仍有約 15%的高雙位數成長,顯示企業獲利向上成長趨勢不變。
即使印度股市已連八年出現漲勢本益比也不低,林光佑仍持續看好 印度股市後市,尤其中小型股,因為印度內資多,內資多投入中小型 股,一般認為印度總理莫迪勝選的機率極高。因此,5月大選之前, 印度股市可望迎來一波選舉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