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證交所釋利多 新藥股迎好消息
為了鼓勵國內新藥研發公司投入資本市場,臺灣證券交易所(簡稱證交所)正研擬放寬限制。
證交所表示,現行法規規定,上市公司於上市後六個月內若無營收,將面臨下市命運。對此,證交所正評估將放寬期限為三年,讓新藥公司能更專注研發,不需因短期收入而分散資源。
臺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近日舉辦會員大會,邀請證交所上市一部副經理張雪真說明證交所對生技公司的支持措施。
張雪真指出,國內新藥公司申請首次公開發行(IPO)時,只要取得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出具「係屬科技事業且具市場性」意見書,即可取得上市資格。但上市後六個月的營收規定,讓不少新藥研發公司面臨窘境。
「新藥研發的本質並非為短期創造營收,」張雪真表示,「不少新藥公司為符合法規,只好轉而去販售產品,這並非長久之計。」
因此,證交所正研擬放寬法規,評估將六個月的營收期限延長為三年。張雪真透露,相關修法近期將公布。
根據證券交易法規定,上市公司若營業全面停頓六個月無法恢復,或連續六個月營收為零或負數,證交所將依法終止其上市資格。
**生技族群IPO大爆發**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及櫃買中心統計,今年以來,生技股已成功掛牌上市櫃13家,預計年底前還可再增加4家,總計達17家,較去年全年成長逾1倍,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截至第三季,上市櫃生醫公司首度掛牌募資(IPO)總額已超過80億元,較去年全年增加逾3倍。專家指出,生技股今年市值已成長近4成,若資本市場持續看好,明年首季有望突破2兆元大關。
截至10月,台灣上市生技公司包括藥華藥、沛爾生醫、望隼、向榮生技、台新藥、中化控股、康霈等7家;上櫃生技公司則有昱展新藥、諾貝兒、國邑、佑全、醫影、共信-KY等6家,合計13家。
展望後市,上市生技股年底前可望再增添全福生技、邦睿生技兩家;上櫃生技股也有機會增加浩宇生醫、威力德生醫兩家,使今年上市櫃生技股IPO家數達17家。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黃珮娟指出,今年生技股IPO募資總金額已達80.8億元,較去年全年成長近3倍,創下歷年最高紀錄。
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表示,若再計入興櫃及創櫃生技股,目前生技醫療公司在資本市場已達251家,總市值達1.79兆元,其中櫃買市場的生技醫療類股已成為市值第二大的產業。
專家認為,隨著上市櫃生醫族群數量及市值攀升,未來異業合作、集團發展及跨國併購的機會將持續增加。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近日召開會員大會,邀請證交所上市一部副經理張雪真,分享證交所對生技公司的支持。張雪真表示,國內生技新藥公司申請IPO時,雖然只要獲得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出具「係屬科技事業且具市場性」意見,就可取得上市資格。但是依照證交所現行法規,任何一家公司在上市後六個月內,若無任何營收仍然必須下市。
不過,新藥研發公司的核心營業項目並不是為了短期之內創造營收,為了符合法規,「不少新藥研發公司總是去賣產品,這實在不是長久之計」。
因此,證交所正在研擬修改法規,評估放寬期限由六個月延長至三年,近期就會公布。
根據規定,上市公司有下列情事之一者,證交所對其上市之有價證券,應依證券交易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終止其上市,其中就包括「公司營業全面停頓六個月無法恢復或連續六個月公告之營業收入為零或負數者」。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上市櫃生醫公司首度掛牌募資(IPO)總額達到80億元以上,比去年全年增加三倍以上。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近日舉行會員大會,邀請證交所、櫃買中心及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與會,分享生醫產業今年資本市場表現。
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指出,國內資本市場生技醫療公司總市值已逼近1.8兆元。業界分析,生技股2023年底總市值近1.3兆元,截至今年第3季已成長近四成,若資本市場持續看好生醫族群表現,明年首季生醫族群市值將有機會突破2兆元大關。
根據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統計,從今年年初至10月份,台灣生技上市IPO公司(含創新板)共計七家,分別為藥華藥、沛爾生醫-創、望隼、向榮生技-創、台新藥、中化控股、及康霈*等;上櫃板IPO公司分別為昱展新藥、諾貝兒、國邑*、佑全、醫影及共信-KY等六家公司,上市櫃IPO公司截至今年前10月合計13家。
展望後市生醫族群IPO家數,上市生技股至今年底還將新增全福生技、及邦睿生技兩家公司,上櫃股也有機會再新增浩宇生醫、及威力德生醫兩家公司,至今年底上市櫃生技股IPO家數將達17家,比去年全年的七家成長1.4倍。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黃珮娟也統計,今年生技股上市櫃IPO募資總金額截至9月底已達80.8億元,遠比去年全年19.5億元成長3.1倍,不管是上市櫃IPO公司家數、或是IPO募資總金額都超過歷年最高紀錄,勝過2016年生技股高峰期。
簡立忠表示,若加計興櫃及創櫃生技股在內,目前生技醫療公司在資本市場家數已達251家,總市值1.79兆元,光以櫃買市場來看,生技醫療類股已成為市值第二大的產業,僅次於半導體產業。
黃珮娟表示,台灣生技醫療產業在資本市場IPO的成長表現,勝過美國那斯達克、及及香港聯交所生醫股IPO成長表現,近年國際資本市場大幅修正、台灣市值仍維持穩定成長、有利台灣企業向外尋求授權、併購與共同合作,並可吸引更多國際公司來台掛牌。有多位專家指出,隨著上市櫃生醫族家數及市值愈來愈高,未來異業合作、集團發展及跨國併購的機會將愈來愈多。
吳欣芳指出,政府對生醫健康提出新政策後,預期帶動新類型生技 公司加入資本市場,例如再生醫療、外泌體、生殖醫學、精準醫療、 數位醫療、長照等,加上既有新藥、醫材類股等,生醫族群將更多元 而穩健。
初步統計,生技新技術和新思維催生「新勢力」,除了製藥業老店 永信和中化轉型為控股,陸續推動旗下公司上市櫃,盛保熙領軍的保 瑞集團也在擴大勢力。
另外,路孔明的中天集團,繼中天、合一、欣耀、醣基和鑽石投資 ,鑽石旗下永笙可望年底或明年初登錄興櫃。永笙以自有臍帶血庫資 源開發的異體臍帶血新藥RegeneCyte,向美國FDA提出藥證申請,力 拚今年取得。
合一以創新藥物及醫材布局的ON101(速必一),進入收成,旗下 二期臨床成功解盲新冠新藥SNS812、「快樂瘦」新藥SNS851,有機會 獨立分拆引資,加速授權和臨床開發。
積極搶進外泌體和基因檢測的訊聯集團,子公司訊聯細胞智藥擬第 四季申請登錄興櫃,主導的間質幹細胞新藥BU- 01臨床試驗2期收案 中,外泌體乾眼症新藥ExoTear獲醫藥品查驗中心 (CDE)指標案件 輔導。
證交所針對生技產業國際化需求高的特性,據悉也為生技產業引資 ,正研議修改下市條件,幫助生技醫藥產業發展。
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表示,目前台灣資本市場交易動能活絡且流動 性充足,今年上市公司營運仍呈現穩健成長,上半年全體上市公司稅 前盈餘與去年同期相較增加37%,今年前九月營收也年成長12%,上 市公司表現好,台灣資本市場表現亮眼。
李愛玲說,證交所在服務大型及中、小規模的公司都具相當經驗, 尤其中小規模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可提升公司知名度,協助公司進 行數位及永續轉型,同時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幫助公司進行國際化布 局。會計師在上市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證交所近年持續與會計師事 務所合辦座談會,勤業眾信會計師團隊專業能力深受肯定,具備相當 實力。
證交所希望藉此座談會建構與企業的溝通管道,透過面對面溝通, 為公司在上市過程中助力,推動更多潛在優質企業加入資本市場。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柯志賢指出,全球綠色轉型趨勢已 經對資本市場產生深遠影響,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議題成 為資本市場的重要評估標準,促使企業在經營策略中布局永續理念。
柯志賢強調,ESG浪潮也為資本市場帶來更多具前瞻性投資機會, 尤其在AI產業鏈驅動下,多家創新企業相繼送件與掛牌成功,為台灣 資本市場展現出卓越成長力,未來將協助更多企業了解並加入台灣資 本市場,為台灣資本市場創造更大價值。
會中除由證交所上市服務團隊介紹臺灣資本市場現況及IPO流程, 並由勤業眾信永續轉型服務團隊,以「低碳經濟新時代:永續轉型的 策略升級」為題,說明在永續與低碳化已成為法規,企業需把營運策 略結合永續轉型,納入企業發展藍圖內,此次座談會的亮點為,邀請 上市公司望隼董事長黃修權,分享申請上市經驗及上市後對公司整體 助益。
證交所表示,將持續推動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讓更多領域新興 產業加入,使產業以多元化發展方向,在互惠共好基礎下,打造多元 價值鏈,創造台灣新價值。
證交所將於10月底舉行113年證券經紀商及自營商高階主管業務宣 導會,宣導會同時也將進行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優良證券商 證券商反詐騙評鑑活動兩項頒獎典禮。
證交所每年都會在第四季舉行年證券經紀商及自營商高階主管業務 宣導會,今年預計於10月31日舉行,自10月11日至25日止報名,採線 上報名;宣導會為證券商董總等高層與主管機關及證交所等單位重要 的溝通橋樑。
此次宣導會將進行112年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優良證券商 .113年證券商反詐騙評鑑活動兩項頒獎典禮。據統計,截至目前為 止,盡職治理守則的機構法人共達到151家,持續穩定上升,隨著近 年來公司治理成為顯學,及機構投資人占集中交易市場交易比重攀升 ,簽署盡職治理守則機構法人數攀升,具有重大意義。
另外,宣導會也安排專題簡報,強化證券商資通安全說明、主動式 多資產ETF以及金融區塊鏈有價證券借貸銀行保證等專題內容分享。
證交所統計,10月18日加權指數收盤為23,487點,周漲585點,漲 幅2.56%,其中,代表權值股的台灣50指數收盤為19,732點,周漲6 28.35點,漲幅3.29%,表現強於加權指數。
產業別指數方面,漲幅以電腦及週邊設備類指數上漲3.9%最大, 跌幅以油電燃氣類指數下跌2.54%最大。
**國發基金砸百億助生技 瞄準兆元產業**
政府積極發展生技產業,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日前宣布,國發基金將推出四個百億元基金,其中包括智慧醫療基金。此基金有助於生技產業朝向兆元目標邁進。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舉辦「生技創新茁壯之路」論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資深會計師黃珮娟指出,台灣生醫產業營業額從 2016 年的 4,700 億元,成長至 2023 年的 7,578 億元,上市櫃生技醫療類股市值達 1.46 兆元。黃珮娟強調,台灣生技產業在國際市場大幅修正下,仍維持穩定成長,有利於企業併購。
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一部副經理張雪真表示,隨著全球產業轉型,生技產業已成為投資焦點。目前上市生技醫療類股市值已達 8,000 億元,占總市值的 1.1%,顯示生技產業在台股市場的地位日益重要。
**證交所攜手資誠、中信證 推動美企來台上市**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積極推動外國企業來台上市,近日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中國信託證券攜手赴美國矽谷舉辦前進台灣資本市場座談會。會中分享台灣資本市場優勢、艾瑪斯科技(AMAX-KY)成功回台上市經驗,以及美國稅制規劃等議題。
證交所副總經理杜惠娟率領上市服務團隊前往矽谷,推動美國企業來台上市。她指出,美國擁有資金、人才和市場三大優勢,是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重心。而台灣與美國經貿合作密切,是台灣企業重要的銷售市場。
近年來,證交所為促進創新企業發展,設立「台灣創新板」,鼓勵擁有關鍵技術或創新經營模式的企業上市籌資。截至目前,已有19家公司掛牌上市,涵蓋數位雲端、生技醫療等多元產業。
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朱永昌表示,台灣提供良好的資本市場,AMAX-KY就是美國企業回台上市的成功案例,促成台美經濟交流。
杜惠娟強調,台灣資本市場競爭力強,上市公司知名度提升,有助企業永續經營。她建議美國企業把握契機來台上市,優化體質。
儘管面臨國際情勢變化,台灣資本市場仍具有透明、時效性好、上市後籌資便利等優勢。證交所將持續推動資本市場健全發展,鼓勵企業善用資金拓展全球視野。
證交所持續推動壯大資本市場政策,積極推動外國企業來臺上市。 此次由證交所副總經理杜惠娟率領上市服務團隊,前往全球高科技及 AI產業之重鎮「美國矽谷」,宣示證交所強化與美國市場連結,協助 在美企業來臺上市並邁向永續經營的目標。
美國因具備「資金」、「人才」及「市場」等三項優勢,已成為多 數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營運發展重心,另美國創業生態圈多元開放, 向來為孵育創新事業的搖籃,已持續造就出多家新創獨角獸,同時作 為臺灣的重要貿易夥伴,雙邊經濟合作密切,亦是臺灣企業在全球市 場的重要銷售地。
多年來,臺灣與美國在貿易、投資及技術合作等領域表現卓越,促 進雙邊經濟繁榮。此次推動行程除個別拜訪美西及達拉斯等地多家公 司外,也與熟悉當地的中介機構如券商、會計師事務所代表進行交流 ,希望透過資源整合及夥伴關係,加強當地市場服務,協助企業籌資 及穩健發展。
證交所為積極推動創新企業上市籌資發展,2021年已設立「臺灣創 新板」,鼓勵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及創新能力或創新經營模式之企業加 速上市籌資,截至目前,已累計19家公司掛牌上市(含已改列一般板 2家),產業涵蓋數位雲端、生技醫療、綠能環保、電動車及半導體 等多元產業,此次也透過介紹臺灣資本市場發展動態及優勢,提供在 美營運企業更多元的上市選擇。
此次證交所前進臺灣資本市場座談會,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 處副處長朱永昌致詞時表示,臺灣提供非常良好的資本市場,AMAX- KY更是在美企業回臺上市的成功案例,回臺上市不但為公司提供資本 市場平台,更促進臺美經濟交流。
杜惠娟致詞時表示,臺灣被譽為科技島,許多在海外打拼的臺灣企 業皆期盼能回臺上市,而迄今自美國回臺上市公司累計9家,皆表現 優異。
杜惠娟並指出,臺灣證交所不論在市值、交易量及周轉率皆名列前 茅,因此上市後勢必對公司知名度有相當程度提升,上市是協助企業 轉型、接班、永續經營的有效方案,協助企業更有效率的募集持續營 運發展所需的長期且穩定的資金,並收穫資訊透明及體制健全等優點 ,有助提升企業應對風險之韌性,並建議企業掌握契機來臺上市,優 化企業體質。
杜惠娟說明,儘管面臨國際地緣政治和經貿情勢變化,臺灣資本市 場仍然具備相當的競爭優勢,包含上市規章透明、審查時效、上市後 籌資便捷及國際化程度等方面均表現優異。
她強調,今年證交所更以「壯大資本市場、提升市場價值」作為年 度發展重點之一,規劃三大策略及十大方針,促進資本市場健全發展 ,充分發揮平台功能,鼓勵上市公司運用資金拓展全球視野。
他表示,國發基金近期正設立四個百億元基金,包含AI、文創、智 慧醫療及綠色成長等領域,其中智慧醫療百億基金已通過,可望協助 生技產業成兆元產業。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第18屆第一次會員大會的生技創新茁壯之路 論壇,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擔任協辦單位。資誠 生技新藥、製藥與CDMO產業執業會計師黃珮娟分享台灣生醫資本市場 展望。
黃珮娟強調,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營業額從2016年的4,700億元成長 到2023年的7,578億元,截至2024年9月底,上市櫃生技醫療類股市值 已達1.46兆元。近年國際資本市場大幅修正,但台灣市值穩定成長, 有利企業併購。
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一部副經理張雪真強調,全球產業已從硬體走 向軟體。證券交易所上市生技醫療類股市值目前已達8,000億元,占 總市值的1.1%,顯示生技產業已經逐漸成為聚落。
證交所表示,因應洗錢防制法第15條之2第6項帳戶帳號暫停限制功 能或逕予關閉管理辦法上路,「洗錢防制帳戶裁處告誡系統」開放證 券商進行法定查詢已開通啟用。
透過法定查詢系統,證券商可以即時取得受告誡處分人的資訊,進 一步評估既有客戶的潛在風險,並做出適當的風險控管,針對告誡戶 採取加強防治之措施。
證交所指出,為杜絕犯罪集團利用人頭帳戶從事違法之犯罪行為, 洗錢防制法修正條文規範告誡戶之帳戶(號),自告誡當日起5年內 暫停、限制、逕予關閉,並將受裁處告誡者列為高風險客戶。
證交所近期密切與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聯繫,於系統上線前提 供各證券商連線測試及告誡戶之整檔名單,該法定查詢系統上線後, 證券商得透過告誡戶資訊建立相關配套因應措施,降低交割違約風險 。
並且得以加強執行洗錢防制的力道,針對開戶作業及已建立關係者 進行評估,並得建立相關交易監控系統,加以監控告誡戶是否有共通 性交易異常態樣,以即時進行通報。
法務部表示,人頭帳戶造成金融交易活動之不便性,為降低不法業 者洗錢之情事,證交所將請證券商持續增強執行洗錢防制之管控措施 ,透過系統查詢落實相關辦法之規定。
證交所強調,「洗錢防制帳戶裁處告誡系統」進行法定查詢上路後 ,不僅能有效提升證券商執行洗錢防制之效率,還能降低證券市場的 不當交易行為,打擊人頭帳戶亂象,維護市場的公正性與穩定性,增 加市場的透明度,促進市場的穩定發展。
證交所表示,全球氣候變遷情勢愈發嚴峻,企業減碳責任日益重要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發布的永續揭露準 則,也明確要求企業需揭露溫室氣體範疇三的排放資訊,顯見範疇三 盤查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然而,範疇三的排放涉及企業整體供應鏈的碳足跡,其中包含產品 製造、運輸、銷售及使用等,並涵蓋員工通勤和商務旅行等活動,企 業在數據收集與分析上面臨諸多挑戰。
針對這些挑戰,證交所指出,此次工作坊特別安排溫室氣體範疇三 的實務教學,課程由專業講師團隊指導,內容涵蓋溫室氣體管理發展 趨勢、盤查標準,以及即將發布的「範疇三溫室氣體盤查作業參考指 引及常見問答集」。
參與者透過實際演練,學習範疇三數據蒐集、計算、係數資料來源 與管理的具體方法,進而提升盤查能力。
證交所表示,自8月下旬陸續開辦的五場次溫盤工作坊,參與者普 遍認為課程實用性高,尤其是透過實務案例的操作,幫助理解盤查過 程中會遭遇的問題;工作坊的授課形式也促進講師與企業代表間的交 流,互相學習與經驗分享,共同提升範疇三盤查實務能力。
為擴大此次溫室氣體盤查工作坊的影響力,此次工作坊內容將製作 成影音課程教材,並放置於ESG InfoHub、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專 區等網站,提供給所有上市櫃公司參考,以協助更多企業掌握範疇三 的盤查技巧。
證交所表示,本國及第一上市公司(含創新板)分各941家及82家 ,共1,023家皆如期完成9月營收申報,全體上市公司營收共3.81兆元 ,年成長4,095億元(12.04%),營收成長及衰退公司各594家及42 9家。
另累計前九月上市公司營收總計30.23兆元,年成長3.28兆元(12 .17%),營收成長及衰退公司各657家及366家。
臺灣證交所上線「洗錢防制系統」
為提升證券市場透明度,臺灣證券交易所(簡稱證交所)宣布自 10 月 15 日起,正式上線「洗錢防制帳戶裁處告誡系統」,讓證券商能即時查詢「受告誡處分人」的資訊,加強風險控管。
根據洗錢防制法規範,遭告誡處分的人,其帳戶將在處分日起 5 年內,暫停、限制或關閉。為此,證交所與警方合作,提供證券商告誡戶名單,協助建立相關因應措施。
證交所表示,這套系統將有助證券商評估客戶風險,針對告誡戶採取加強防制措施,降低交割違約風險,並加強洗錢防制的力道。
法務部也支持此舉,認為將降低不法業者洗錢,並要求證券商加強執行洗錢防制措施。
證交所強調,「洗錢防制帳戶裁處告誡系統」上線後,不僅提升證券商洗錢防制效率,還能打擊人頭帳戶亂象,維護市場公正性,促進市場穩定發展。
台證交所攜手推動永續揭露 溫室氣體盤查實作工作坊落幕
中央社 2022/09/20
響應金管會推動永續發展政策,臺灣證券交易所(簡稱台證交所)攜手櫃買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集保結算所,近期舉辦「溫室氣體盤查實作工作坊」,吸引逾300家上市櫃公司代表參與。 台證交所指出,隨著氣候變遷議題備受重視,企業承擔減碳責任日益重要。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發布的永續揭露準則也明確要求企業揭露溫室氣體範疇三的排放資訊,凸顯範疇三盤查的重要性。 然而,範疇三排放係指企業整體供應鏈的碳足跡,包括產品製造、運輸、銷售及使用,以及員工通勤和商務旅行等活動,企業在數據收集與分析上常面臨諸多挑戰。 針對企業的困難,台證交所表示,此次工作坊特別規劃溫室氣體範疇三的實務教學,由專業講師團隊指導,課程涵蓋溫室氣體管理趨勢、盤查標準,以及即將發布的「範疇三溫室氣體盤查作業參考指引及常見問答集」。 參與者透過實際演練,學習範疇三數據蒐集、計算、係數資料來源與管理的具體方法,有助提升企業的盤查能力。 參與工作坊的企業代表普遍認為課程實用性高,透過實務案例的操作,能更清楚理解盤查過程中會遭遇的問題;講師與企業間的交流與分享,也有助於共同提升範疇三的盤查實務能力。 台證交所強調,為擴大工作坊的影響力,課程內容將製作成影音教材,放置於ESG InfoHub、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專區等網站,提供所有上市櫃公司參考,協助更多企業掌握範疇三的盤查技巧。
**台股連二跳23000點!熱門股光聖爆4627萬鉅額違約交割** 儘管台股連兩天站上23000點大關,但部分個股股價波動劇烈,稍有不慎可能導致巨額損失。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日前公告,近期強勢股光通訊廠光聖爆發今年以來金額第五大的違約交割案,高達4627.4萬元。 證交所統計,16日投資人於集中市場違約金額達8386.79萬元,相抵後違約交割金額為265.45萬元。雖然總金額不大,但根據規定,同一標的證券當沖交易違約互抵淨額加上非當沖交易違約買賣總額達2500萬元以上就必須揭露違約資訊。昨日唯一達到該標準的個股為光聖,違約金額分別來自華南永昌證券與元富證券,合計4627.4萬元。 台股今年走勢雖然多頭,但波動加劇,在大盤重挫時,當沖或新手投資人容易失利,產生違約交割。今年以來違約交割金額前五高的個股分別為:台積電(2.27億元)、材料-KY(1.58億元)、聯發科(5740萬元)、國巨(4682.1萬元),以及昨日的光聖(4627.4萬元)。 光聖近期受惠於美國資料中心訂單,以及北美基礎建設升級,帶動主動元件需求回升,第3季營收達16.41億元,屢創單季新高。市場預期其第3季每股稅後純益(EPS)可望超越第2季的3.27元,再創佳績。 受營運表現亮眼激勵,光聖股價自9月11日震盪攀升,15日盤中最高衝至484.5元,波段漲幅超過44%,但之後突然反轉下殺收黑,收在457元,留下一根長黑K棒。
華勝汽車電子申請第一上市獲證交所審議通過
國票證券輔導的華勝汽車電子(2248)申請第一上市案,昨(16)日經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後續將提報證交所董事會核議。
華勝主要從事汽車 LED 氛圍燈及內外飾件研發、生產和銷售,2024 年 6 月底實收資本額為 4.2 億元,淨值為 10.78 億元。客戶包含中國大陸、日本與北美各大汽車品牌廠。
受惠於後疫情時代中國政府的購車優惠措施和氛圍燈成為新能源車標準配備,華勝營運表現亮眼。2023 年營業收入較 2022 年成長 54.54% 至 19.28 億元,稅後淨利達 1.38 億元,每股盈餘 3.29 元。2024 年上半年營收為 9.26 億元,稅後淨利 1.29 億元,每股盈餘 3.08 元。
儘管面對美國或歐盟對中國課徵關稅的影響,華勝已在泰國啟動海外生產工廠,可直接供貨給客戶,降低關稅衝擊,提升市場競爭力。
為提升上櫃公司價值,吸引投資,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攜手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架設「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專區」。上櫃公司可自訂計畫上傳,展現企圖心,促進與股東有效溝通,創造長期價值。
專區除彙整財務指標如殖利率、股價淨值比、本益比等,還提供「提升企業價值計畫參考範例」,協助上櫃公司編撰自身計畫。範例包含資金成本分析、獲利能力等資訊,以及提升企業價值的具體措施,讓投資人了解企業發展藍圖。
櫃買中心呼籲上櫃公司主動於網站、股東會、法說會等管道與投資人互動,分享財務狀況、公司治理落實情況及未來策略,增進資訊透明度,吸引資金挹注。
相關宣導與說明已於櫃買中心舉行的「2024年度上興櫃公司應辦事項宣導會」提出,歡迎上櫃公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