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另累計今年前4月全體上市公司營收總計12兆4,112億元,年對年成 長9,880億元,增幅8.65%,營收成長公司共612家,衰退公司共396 家。
證交所表示,經了解全體上市公司4月營收成長較大的產業,包括 電子通路業受惠AI伺服器使電子零組件需求增加,貿易百貨業因個別 公司認列外匯價格變動影響及零售業者持續展店,建材營造業受惠建 案陸續完工交屋,帶動單月營收優於去年同期。
而4月營收衰退較大的產業中,玻璃陶瓷業因中國房地產景氣不佳 及通膨使需求衰退,資訊服務業因專案驗收時間差,鋼鐵工業因鋼價 下跌及需求衰退,單月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
全體上市公司累計至113年4月營收成長較大之產業,金融保險業因 保險淨收益及投資收益增加,電子通路業受惠AI伺服器使電子零組件 需求增加,貿易百貨業因個別公司認列外匯價格變動影響及零售業者 持續展店,致累計營收成長。
另累計營收衰退較大之產業,電器電纜業因不銹鋼價格下跌及需求 衰退,油電燃氣業因市場需求下滑,運動休閒業受客戶去化庫存及調 整訂單影響,致累計營收衰退。
證交所表示,上市公司營收彙總資訊,投資人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 查閱參考。
日盛台駿國際租賃公司負責人暨董事長為簡志明,實收資本額約3 5.12億元,主要從事車輛分期、設備融資租賃、長期租賃車業務。日 盛台駿109年∼112年度稅前純益各為6.86億元、8.14億元、8.95億元 及8.7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39元、2.83元、2.93元及1.47元。
億而得上市有價證券數量包括普通股26,810,000股,以及現金增資 股款繳納憑證2,616,000股,公司負責人為黃文謙,實收資本額2.68 億元,主要產品為可複寫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IP授權及技術服務, 2021年、2022年、2023年前三季稅前盈餘分別為4,320.7萬元、8,13 7.1萬元、3,437.6萬元,每股純益各為1.44元、2.72元、1.08元。
億而得在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領域,主要耕耘邏輯製程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SIP)產品,尤其是多次可程式(MTP)的SIP產品。
億而得去年營收滑落至1.87億元,稅後淨利3,202萬元,每股純益1.19元;但隨景氣回溫,今年第1季營收5,989萬元,年增31.06%。億而得董事長暨總經理黃文謙日前於業績發表會表示,希望今年業績回到與2022年2.29億元相當水準。
證交所此次邀請出席的十家公司,包括:鴻海、國巨、研華、奇鋐、創意、致伸、聯茂、旭隼、樺漢,以及甫掛牌的巧新等。
巧新科技設立初期以鍛造腳踏車零件及高爾夫球頭為主,於2000年完成設置雲林廠後,開始進入鍛造鋁圈領域,因汽車原廠認證程序繁複且嚴格,須經原廠審查程序通過後,才能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單,自2000年起至今已為40多個汽車品牌開發生產2,225輪圈款式,並已出貨超過1,000萬顆輪圈,主要客戶包括台灣豐田通商、JLR、Porsche、BMW及Mercedes-Benz等各大汽車品牌。
「SinoPac x TWSE Taiwan Corporate Day 2024」13日以ESG為主軸之開幕專題演講,除邀請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開場致詞外,證交所及永豐投顧分別演講「推動台灣資本市場的ESG變革」與「投資人與企業面對碳費徵收的風險與機會」,向海外機構投資人推廣台灣資本市場ESG亮點。
除專題演講外,14日至20日舉行十場上市公司與機構投資人會議,聚焦AI相關議題,展現台灣上市櫃公司在AI供應鏈的關鍵角色。
自2023年起,證交所靈活運用實體與線上並行方式,接觸全球投資人。除實體赴海外拜會機構投資人與辦理實體引資,以及採線上引資外,接下來證交所仍將透過多元方式,暢通與外資機構投資人之溝通管道,期待能將讓世界看見台灣。
證交所表示,本次活動專題演講內容影片將於會後上傳至「Webpro 3.0影音傳播網>隨選影片>投資臺灣InvestTW>TW&SinoPac」,投資人可隨時聽取簡報。
證交所將持續創新引資型態,推廣台灣資本市場興革措施,落實國際連結。
**定時定額投資爆買ETF** 台灣證交所宣布,4月定時定額投資衝破新高124.57億元,其中ETF投資表現亮眼,以富邦台50基金為首,新進戶數暴增12,291戶,奪下冠軍寶座。 **台股高息ETF受青睞** 台股高息ETF依然受到股民熱愛,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高股息和元大台灣50包攬前三名,4月投資戶數持續攀升。 **富邦台50躍居第一** 富邦台50ETF異軍突起,4月投資人數激增至14.93萬戶,單月新進戶破萬,成功超越元大台灣50。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搶進前13** 4月1日上市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表現搶眼,4月即吸引11,872戶投資,排名一口氣升至第13名。 **台積電定存族最愛個股** 在個股投資方面,台積電繼續穩坐冠軍寶座,4月定時定額投資戶數達75,129戶,創下新高。台積電4月股價亮麗,也帶動定存族加大投資力道。 **金融股持續熱門** 前20大定時定額投資名單中,金融股佔據半數以上,且前10名有兆豐金、玉山金、台積電和中華電等8家金融股和2家科技股。
**證交所攜手永豐金證券 推動海外線上引資**
台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積極與海外機構投資人聯繫,繼 3、4 月的海外實體引資後,於 5 月 13 日至 20 日再與永豐金證券共同舉辦「SinoPac x TWSE Taiwan Corporate Day 2024」線上引資活動,邀請鴻海、國巨、奇鋐、創意等 10 家重量級上市公司參與。
本次活動邀約的 10 家公司皆為科技產業領域的龍頭大廠,包括巧新、鴻海、國巨、研華、奇鋐、創意、致伸、聯茂、旭隼、樺漢。
證交所表示,活動於 13 日舉辦以 ESG 為主軸的開幕專題演講,除了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開場致詞外,證交所及永豐投顧也分別演講「推動台灣資本市場的 ESG 變革」以及「投資人與企業面對碳費徵收的風險與機會」,向海外機構投資人介紹台灣資本市場在 ESG 方面的亮點。
除了專題演講外,14 日至 20 日也將舉行 10 場上市公司與機構投資人會議,聚焦 AI 相關議題,展現台灣上市櫃公司在 AI 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
證交所指出,自 2023 年起,證交所靈活運用實體與線上並行的方式,接觸全球投資人,除了實體拜會和舉辦引資活動,也採用線上方式拓展管道。未來,證交所將持續透過多元途徑,建立與外資機構投資人的順暢溝通管道,讓世界看見台灣。
活動之專題演講內容影片將於會後上傳至「Webpro 3.0 影音傳播網」,投資人可隨時觀看簡報。證交所強調,將持續創新引資型態,推廣台灣資本市場的革新措施,落實國際連結。
**台證所推四大新措施 提升資本市場永續韌性** 為增強台灣資本市場的永續競爭力,台灣證券交易所(台證所)近日宣布四大新措施,包括: 1. **深化永續治理文化**:台證所訂定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參考範例,鼓勵上市公司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永續長),並透過公司治理評鑑推動董事會加強監督永續治理。此外,金管會已修正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要求將永續資訊管理納入內控。 2. **強化永續報告書品質**:台證所針對永續報告書審閱提出建議,公告於公司治理中心。並審閱產業永續指標的會計師確信工作底稿,確保符合規範。今年擴大審閱家數,審閱重點聚焦於GRI準則遵循、重大主題鑑別等。對揭露缺失將處以違約金,情節重大者將採取更嚴格處分。 3. **推出ESG數位平台**:台證所將於明年進階推出ESG數位平台,提供永續報告書產製功能,協助企業編製報告,減輕揭露負擔。 4. **培育永續人才**:台證所將舉辦永續資訊及溫室氣體盤查宣導會與教育訓練課程,提供企業編製永續報告書的實務指引,培育永續人才。 台證所表示,這四大措施旨在深化企業永續治理文化,提升永續報告書揭露品質,推動資本市場永續韌性與國際競爭力。
**台股永續風吹強 台證交所推手再放大** 隨著環境變化和永續發展浪潮的興起,公開企業永續資訊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台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台證交所)積極鼓勵企業實踐永續發展和公開相關資訊,深化永續治理文化,並將永續資訊管理納入內部控制制度。此外,台證交所也加強永續報告書揭露品質,強化確信機構管理,並於今年 5 月推出 ESG 數位平台,協助企業揭露永續資訊,同時積極辦理教育宣導,培養永續人才。 對於想跟上政府和民間永續行動的投資人,不妨考慮台證交所推出的「臺灣永續期貨」。此期貨屬於小型契約,交易門檻較低,主要追蹤臺灣永續指數,該指數由永續表現較佳的上市櫃公司組成,與加權指數相關性高,資金運用也較靈活。然而,投資人仍需要留意風險,並做好資金管控。 近期市場消息紛雜,投資人可透過永續等主題型投資作為投資方向。其中,聯準會在 5 月的 FOMC 會議上宣布不調整基準利率,但近期有多位官員針對降息前景發言。聯準會理事鮑曼表示,在通膨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今年聯準會應該不會降息。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戴莉也認為,儘管政策具限制性,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才能讓通膨降溫。
證交所舉辦法人說明會 投資人可了解公司經營績效
台灣證券交易所預計 15 日至 17 日、20 日舉辦四場「第一上市公司及創新板公司法人說明會」,邀請倚天酷碁-創、捷敏-KY、材料-KY、基士德-KY 等公司出席,讓投資人與企業面對面溝通。
證交所表示,此活動旨在提升第一上市公司及創新板公司的經營績效資訊透明度,並增加投資人與企業的交流管道。會中,企業主要經營階層將親自說明營運績效、經營目標、財務管理重點及投資人關心的議題。
證交所指出,本次說明會開放現場參與,投資大眾也可透過「WebPro 3.0 影音傳播網」同步收看。歡迎投資人踴躍報名,把握與企業直接溝通的機會。
萬海4月狂賺23億!全球船舶繞道挹注獲利
隨著全球缺船、缺櫃狀況加劇,運價回升,航運巨頭萬海也受惠。證交所要求萬海公布4月獲利自結財報,單月稅後純益達23.53億元,年增超過10倍,每股純益(EPS)為0.84元。
4月合併營收部分,萬海繳出亮眼成績單,達到101.08億元,月增6.39%,年增24.32%。其中,自結稅前盈餘為30.64億元,稅後純益達23.53億元,年增率破10倍,EPS為0.84元。
累計今年首季,萬海合併營收為377.26億元,年增11.98%,擺脫去年虧損窘境。稅後純益也達46.23億,EPS為1.65元,優於2023年第四季EPS虧損1.39元。
受全球船舶紅海繞道及運價上漲影響,萬海首季財報開始展現正向力道。4月更是受運價上揚以及大陸五一長假前出貨潮加持,獲利再創新高。
首先是深化企業永續治理文化並將永續資訊管理納入內控制度。證交所已訂定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參考範例,引導上市公司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永續長),並透過公司治理評鑑鼓勵編製與申報之永續報告書宜經董事會通過,以強化董事會對於永續治理的監督功能。
金管會今年4月22日修正「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要求上市公司應將永續資訊管理作業納入內部控制制度。
證交所將配合修訂「公開發行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判斷參考項目」,協助企業依實務狀況建立必要的永續資訊相關內部控制制度,提高永續資訊可靠度。
其次為強化永續報告書揭露品質與加強確信機構管理。證交所針對2022及2021年度永續報告書審閱結果及建議,已公告於公司治理中心供企業參考:同時也抽核產業永續指標的會計師確信工作底稿,檢視確信程序是否符合規範,以強化確信人員的管理。
今年起規劃擴大永續報告書審閱家數,並以風險基礎選擇審閱對象,審閱重點聚焦於GRI準則遵循、重大主題鑑別、氣候相關資訊及產業永續指標等四個面向;另針對發生ESG重大事件的上市公司,將即時進行審閱,檢視並追蹤其重大主題之揭露情形。
針對永續報告書審閱缺失,除函請上市公司補正改善隻外,未依規辦理者得處以違約金,情節重大者得變更其有價證券交易方法或停止買賣;必要時將另要求上市公司針對永續報告書編製流程制訂改善計畫、完成一定教育訓練時數,並得列為公司治理評鑑扣分參考。
第三是推出ESG數位平台,協助揭露永續資訊。證交所近期已推出新版ESG數位平台,並因應2025年全體上市公司均需編製永續報告書,證交所將於明年進階推出永續報告書之產製功能,以輔助企業編製及加強市場服務,減輕資訊揭露負擔。
最後是積極辦理教育宣導,培育永續人才。證交所預計今年下半年舉辦永續資訊及溫室氣體盤查相關宣導會和教育訓練課程,並對企業編製永續報告書之實務作業,提供相關指引及揭露參考範例。
投資人若也想跟上政府與民間的永續行動,不妨可以考慮交易期交所推出的「臺灣永續期貨」。
該期貨屬於小型契約,交易門檻低,主要追蹤臺灣永續指數,該指數由永續表現較佳的上市櫃公司組成,與加權指數相關性高,資金運用也更為靈活。但須注意的是留意風險,做好資金管控。
近來市場消息紛雜,投資人不妨透過永續等主題型投資。消息面包括聯準會於5月FOMC會議上宣布不調整基準利率後,近期又有多位官員針對降息前景發言。聯準會理事鮑曼(Michelle Bowman)表示在通膨居高不下的狀況下,今年聯準會應該不會降息;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戴莉(Mary Daly)也表示雖政策具限制性,但可能需要更多時間來讓通膨降溫。
為提升第一上市公司及創新板公司經營績效資訊流通及透明度,並增加投資人與公司交流管道,證交所規劃舉辦第2季「第一上市公司及創新板公司法人說明會」,使投資人了解公司營運績效。
會中將由公司主要經營階層出席,親自就經營方向、目標與願景、財務業務管理重點及投資人關心議題等面向,充分向投資大眾說明並可進行即時聯繫交流,以展現第一上市公司及創新板公司競爭優勢及能見度。本次活動開放現場參與,投資大眾亦可透過證交所WebPro 3.0影音傳播網同步收看。
萬海昨(13)日應證交所要求公布4月獲利自結財報,單月稅後純益達23.53億元 ,年增率逾十倍,每股純益(EPS)為0.84元。
全球市場正面臨缺船、缺櫃雙缺危機,運價開始回升後,也直接反映在萬海營收、獲利上,4月合併營收為101.08億元,月增6.39%,年增24.32%,單月自結稅前盈餘30.64億元;稅後純益達23.53億元 ,年增率逾十倍,EPS為0.84元;累計營收377.26億元,年增11.98%。
萬海首季獲利就已經開始大躍進,顯示紅海繞道、運價上揚的力道開始顯現首季財報,合併營收為276.18億元,年增8.06%,扭轉去年虧損的窘境,稅後純益46.23億,EPS為1.65元.去年同期EPS虧損0.75元,更優於2023年第四季EPS 虧損1.39元;4月受運價及大陸五一長假前出貨潮加持,4月獲利又更好。
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周公布4月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衝高至124.57億 元,再寫下歷史新高,13日進一步公布定期定額投資個股及ETF前20 名名單,從最新公布結果來看,台股高息ETF及代表台股前50大權值 股的相關ETF,依然是定存族的最愛,投資戶數續攀峰。
依統計,定期定額前三名為國泰永續高股息26萬餘戶、元大高股息 25.68萬戶及元大台灣50的23.64萬戶,4月各增加4,553戶、2,63戶及 3,758戶;而投資人偏好的ETF不斷改變,過去元大台灣50一路穩居冠 軍,前一、兩年被元大高股息趕上第一名,今年3月再由國泰永續高 股息奪冠。而富邦台50也大跳增,來到14.93萬戶,單月大增12,291 戶。
台股高息ETF仍是定存族的最愛,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4月站上 10萬戶來到10.65萬戶、月增7,665戶;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4月投 資戶數為62,417戶,月增3,649戶;4月1日上市的00940元大台灣價值 高息,4月立馬吸引11,872戶的投資,排名直接進入第13名。
在個股投資上,排名前20名名單全沒變,只有少數幾檔排名互調, 同時,金融股達11檔,排名前10名更有兆豐金、玉山金、合庫金、第 一金、中信金、台新金、富邦金及元大金等8檔,也就是說,進入前 10名的只有台積電及中華電2檔。
台積電長期穩居定期定額最愛個股,4月跳增至75,129戶新高,主 因台積電4月11日股價寫下收盤歷史新高820元、4月12日刷新歷史盤 中最高826元(當天收818元),股價表現亮眼,外資買盤大舉回籠, 定存族也加大投資。
證交所此次邀請出席的10家公司包括巧新、鴻海、國巨、研華、奇 鋐、創意、致伸、聯茂、旭隼、樺漢等,都是各科技產業領域中的龍 頭大廠。
證交所表示,此次活動於13日舉辦以ESG為主軸的開幕專題演講, 除邀請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開場致詞外,證交所及永豐投顧將分別 演講「推動臺灣資本市場的ESG變革」與「投資人與企業面對碳費徵 收的風險與機會」,向海外機構投資人推廣臺灣資本市場ESG亮點。
除專題演講外,14日至20日舉行10場上市公司與機構投資人會議, 聚焦AI相關議題,展現臺灣上市櫃公司在AI供應鏈的關鍵角色。
證交所表示,自2023年起,證交所靈活運用實體與線上並行方式, 接觸全球投資人,除實體赴海外拜會機構投資人與辦理實體引資,以 及採線上引資外,接下來證交所仍將透過多元方式,暢通與外資機構 投資人之溝通管道,期待能將讓世界看見臺灣。
此次活動之專題演講內容影片將於會後上傳至「Webpro 3.0影音傳 播網>隨選影片>投資臺灣InvestTW>TW & SinoPac」,投資人可 隨時聽取簡報。證交所將持續創新引資型態,推廣臺灣資本市場興革 措施,落實國際連結。
**證交所加強永續資訊管理 提升企業披露品質**
近年來,台灣重視ESG(環境、社會、治理)永續發展,證券交易所(證交所)為加強企業永續資訊管理,提出四大措施: **1.強化永續治理文化** 證交所訂定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規程範例,鼓勵上市公司設立永續發展委員會(永續長)。同時,透過公司治理評鑑,加強董事會對永續治理的監督。 **2.提升永續報告書品質** 證交所審閱上市公司永續報告書,檢視重大主題鑑別、產業永續指標等揭露情形,避免資訊不實或誇大。此外,規劃擴大永續報告書審閱家數,並以風險基礎選擇審閱對象,審閱重點聚焦於GRI準則遵循、氣候相關資訊等。 **3.推出ESG數位平台** 證交所已推出新版ESG數位平台,整合上市公司ESG資訊,並預計明年推出永續報告書產製功能,協助企業編製報告書。 **4.培育永續人才** 證交所將舉辦永續資訊宣導會和教育訓練課程,提供企業編製永續報告書的指引和範例,培育永續人才。 證交所表示,透過強化企業永續資訊管理,提升永續報告書品質,有助於投資人和利害關係人了解企業ESG風險和機會,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臺證交所上周成交值逾2兆元 航電建材類股周轉率居冠** 根據證券交易所統計,上週集中交易市場總成交值達2.12兆多元,其中上市股票成交值為2.13兆元。股票成交量周轉率方面,航運類、電器電纜類及建材營造類等族群居前三高,分別達8.28%至10.46%,為整體周轉率的2至3倍以上。 投資專家指出,過往經驗顯示,當成交量周轉率大幅攀升時,往往代表股價過熱。若法人買盤後續未能進一步推升,股價恐有回檔壓力。建議投資人避免追高,並留意短線獲利回吐的可能。營建類股即是此類現象的範例。 另根據證交所統計,5月10日台股收20,708.84點,周漲378.52點,漲幅1.86%。台灣50指數收盤為16,234.52點,周漲466.98點,漲幅2.96%。顯示上周台股大漲主要由大型權值股所帶動。
證交所一日連開四罰單 佳和、晟銘電等違重訊規定
台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今日祭出嚴厲手段,針對佳和(1449)、晟銘電(3013)、翔耀(2438)及揚智(3041)等四家上市公司,因違反公開資訊揭露規定,分別處以新台幣 3 萬元罰單。 證交所指出,佳和公司於去年 6 月 16 日完成廠辦新建工程,並有後續追加工程變更,符合重訊揭露規定。但佳和卻延誤輸入相關資訊至公開資訊觀測站。 同樣地,晟銘電也因通過今年第一季合併財報及轉換公司債發行新股案,符合重訊規定,但延遲輸入英文版重訊畫面。 而翔耀於 5 月 3 日,發布通過第一季財報的董事會開會通知。揚智則於 5 月 8 日通過現金增資發行新股案,兩家公司均延誤在公開資訊觀測站輸入重訊畫面。 儘管罰款金額不高,但這可是證交所罕見一日內對多家上市公司同時開罰的案例,顯示證交所對於企業公開資訊揭露的重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