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訊(2321)代理歐系及韓系手機品牌後,昨(31)日宣布推出自
有品牌WINⅡ,首波兩款產品分別由國內的奇美通訊及正崴代工。
由於鴻海集團已買下奇美通訊過半股權、正崴董事長則是郭台強,
恰巧都由郭氏兄弟公司代工。
東訊總經理劉兆凱表示,不擔心三個代理品牌造成排擠效應,只要
時間錯開即可。東訊昨天同時舉行旗下三大品牌、五款手機的新機
發表會,並邀請Innostream、奇美通訊代表到場參加,並沒有刻意避
免不同品牌會面。
劉兆凱表示,東訊代理In-nostream品牌以來,手機銷售量持續成長
,今年再加上阿爾卡特與自有品牌WINⅡ後,估計今年手機銷售營
收約可達40至50億元;此外,由於幫Innos-tream在無錫廠代工手機
,對今年毛利有將有所貢獻。
劉兆凱說,WINⅡ是希望補足東訊旗下手機的產品線,並不限制由
奇美或正崴代工,未來也會積極和國內其他手機設計代工(ODM)
廠接觸。
在寬頻產品方面,他表示,網路語音電話(VoIP)將是今年的熱門
產品,東訊已經陸續接獲英國電信、德意志電信的寬頻產品訂單,
估計今年寬頻新產品訂單營收貢獻度在1億美元以上;中華電新標
案預計6月中旬決標,目前沒有將其估在寬頻營收目標內。
劉兆凱看好今年下半年通訊產業景氣,他指出,歐美國家許多寬頻
新服務都在陸續上線,法國甚至開始推行語音、數據及影像三大領
域服務,再加上VoIP應用增加、改善耗電與距離等問題後,下半年
都會成長。
劉兆凱說,由於許多產品線轉移到大陸生產、降低成本,高利潤的
新產品接單也比去年好,估計今年毛利將會比去年提升,稅前盈餘
應可達4億元左右水準,而35號公報的影響金額約數千萬元。
台積電(2330)轉投資的設計服務廠商創意電子(3443),在台積
電派駐專業經理人的加持下,去年順利轉虧為盈。昨(31)日股東
會通過配發0.29元股票股利,並增選二席獨立董事,分別由廣達副
總經理邢智田、及台灣必治妥施貴寶總經理劉文正出任。
創意電子93年營收為10.06億元,較92年的9.22億元增加9.19%,稅
後純益3,042萬元,每股稅後純益0.37元。創意董事長曾繁城表示,
創意董監事不支酬勞,將盈餘保留給股東配股,並規劃今年底以科
技類股轉上市。
創意總經理賴俊豪表示,創意去年交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不僅全
年轉虧為盈,第一顆0.13微米晶片也順利邁入量產,並致力於與國
際矽智財大廠合作,股票也在93年底登錄興櫃,朝94年底轉上市的
目標邁進。
賴俊豪指出,創意去年以0.25及0.18微米的設計服務超過一半,今年
已0.13微米設計服務能力已獨步全國,目前已有美國及日本客戶,
以消費性產品居多,約占三分之一強,今年整體將可占業績一半的
比重。
同時,創意正積極與國際大廠合作進行90奈米及65奈米設計服務計
畫,未來將以既有的AMBA及多媒體平台的紮實基礎,跨入無線多
媒體、高速網路等平台。目前已有一家客戶做第一個90奈米產品,
下半年將做第二個產品,預估今年有三個90奈米的產品客戶。
曾繁城表示,台積電加入創意電子已邁入第三年,去年營運開始進
入佳境,未來將繼續增加統包服務、IP及相關平台建立,以逐步擴
大業務。
聯發科(2454)關係企業宇力電子昨(31)日股東會改選董監事,
董事席位由五席增加為七席,其中五席為新任,變動率達七成。
新任董事為揚智科技代表人喻銘鐸、揚智科技代表人郭聰鈴、宏誠
創投代表人陳韻郁,宏誠創投為聯電旗下關係企業;其他董事還包
括永威財務顧問總經理林和源、獨立董事艾訊總經理楊裕德、萬利
投資公司副總經理楊昌恒、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陳泰明等。監
察人為揚智科技代表人王美文,獨立監察人為宣得公司鄭志發、達
裕國際董事長呂哲強。
慶鴻機電(6608)今年創立滿30周年,董事長王武雄昨(31)日
宣布,慶鴻明年將申請股票上櫃,慶鴻去年營收11.83億元,較92
年成長25%,穩居國內放電加工機及線切割機業的龍頭。
去年我國放電加工機總產值估計約有32億元,比92年成長約19%。
慶鴻機電目前是全球第四大放電加工機製造廠,排名僅次於瑞士的
Charmiles、日本Sodick及三菱。
創立於64年的慶鴻機電,總部設在台中縣烏日鄉,為國內最大的
CNC放電加工機、CNC線切割機製造廠,近幾年營業規模持續擴大
,旗下關係企業包括鍠龍機械、舜鵬科技、優岡電腦機械及杭洲
瑞鵬機電、慶鴻機電(蘇州)、舜鵬機電(昆山)等公司。
慶鴻機電資本額3.08億元,去年全年營收11.83億元,較92年的9.47
億元成長25%,稅後純益2.1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6.89元;92年的
每股稅後純益也達5.88元。今年前四月累計營收已達3.72億餘元。
慶鴻在國內放電加工機業界維持霸主地位,主要拜民國88年完成國
產第一部具有自動穿線功能的線切割機所賜。慶鴻標榜自行開發控
制器,靠不斷研發維持領先,同時讓員工分享合理利潤,並鼓勵內
部創業,合資成立新公司,共同成長。
慶鴻今年創立滿30年,並自創「CH-MER」品牌行銷全球,國內同
業中有三分之一的公司,都是由慶鴻所培養的「子弟兵」所創立
,王武雄在業界長期居於龍頭地位,並將出任財團法人精密機械
研發中心董事長。
王武雄指出,國內放電加工機產業近幾年除了量的提升外,隨著
3C產業蓬勃發展,也加速模具加工技術對於高速化、高精度化的
需求,進而帶動線切割、放電加工技術質的提升。
慶鴻機電今年陸續有多項新研發的產品推出,包括高精度門型線
切割機、第三代自動穿線系統及高速雕銑機等。其中,高精度門
型線切割機,是繼日本Sodick之後,全球發表的第二台採線性馬
達動的產品,售價比國外同級產品便宜50%,極具競爭力。
另外,第三代自動穿線系統,最高穿線速度可達6秒,是全球最高
速的穿線設備,比一般的10至8秒還要快;經過二年研發的高速雕
銑機,主軸轉速達2.5萬轉,預料將可逐步取代現有的形雕放電加
工機市場。
力肯實業(1570)通過主管機構審議,預訂6月30日掛牌上櫃交易,
6月3日至6月8日,以每股53元辦理公開申購,6月13日抽籤。
力肯實業是以研發、生產氣動打釘槍產品為主的公司,成立於民國
72年,目前實收資本額3.01億元,93年營收10.54億元,稅前盈餘
1.65億元,稅後純益1.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4.31元,股東常會日前
通過每股配發3.5元股利,其中包括現金股息1元與股票股利2.5元
氣動打釘槍屬於較精密的手工具機械,去年全球需求約580萬支,
美國是最大銷售地,占全球需求六成左右,包括力肯在內的台灣廠
商則是最主要的供應者,占全球供應總量五成,其中力肯賣出40萬
支(套),在台灣僅次於鑽全公司(1527),市占率約17.4%。
近年來力肯實業的釘槍銷售量以20%以上的速度穩定成長,為厚實
發展實力,去年在大陸江蘇省無錫地區設立生產基地,全力搶攻半
專業級及DIY產品市場,台灣廠則將朝高附加價值的專業級釘槍發
展。
東訊在代理Innostream、阿爾卡特手機品牌後,決定以WIN II切入自有
品牌市場,首波推出的二款手機,分別由奇美通訊及正崴代工,其中
奇美通訊供貨的S747,也是東訊推出的首款智慧型手機;東訊希望能
藉由自有品牌大軍的成立,強化產品戰力及推出速度,也增加市場運
作的彈性。
英華達(3367)宣佈同時拿下大陸GSM及TD-SCDMA手機內銷權
,由於引起大陸手機廠商反彈,已經引發滿城風雨。據了解,由於大
糖、華為及中興等大陸通訊大廠,對於由台灣手機廠商拿來首張 TD-
SCDMA內銷執照一事,表達「嚴重關切」,使得英華達對於TD-SCD-
MA手機執照一事轉趨低調,只表示「正與大陸相關單位瞭解中」。
台積電(2330)轉投資設計服務廠創意電子31日股東會通過決
算表冊,以及新台幣○.二九元的股利分配案,並且完成二席獨立董
事選舉,創意總經理暨營運長賴俊豪表示,創意先進製程設計服務案
量快速成長,目前○.一三微米設計服務量比重已達二分之一,另外
,創意也計劃二○○年轉上市。
創意二○○四年營收為新台幣一○.○六億元,較二○○三年的九.
二二億元增加九.一九%,二○○四年由虧轉盈,稅後淨利三○四二
萬元,每股稅後盈餘○.三七元。
為了符合主管機關的公司治理要求,並朝二○○五年底轉上市的目標
前進,創意三一日股東會增選二名獨立董事,由廣達電腦副總經理邢
智田,及必治妥施貴寶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劉文正當選。
手機產業蓬勃發展,華寶通訊(8078)、華冠通訊(8101)
、閎暉(3311)以及英華達(3367)等樂透,儘管上述業者
成立的時間都不長,投資報酬率均相當不錯,股價去年底以來紛紛大
,母公司仁寶、華宇要光寶以及英業達等可望享有水漲船高。
華寶為仁寶電腦轉投資,公司成立於民國八八年,初期訂單主要為大
陸廠商貼牌的華寶搭上當地手機需求大幅成長列車,業績迅速成長,
民國九二年華寶營收就達一三一.九四億元的規模,稅後盈餘已有一
八.七七億元, EPS 更達七.一九元,幸運的是,原本國內最大的手
機ODM 廠-明基決定轉型到自有品牌,去年起 Moto 因而將訂單移轉
到華寶身上,下半年華寶的業績再度爆發,今年第一季華寶的稅後盈
餘已經達七.六七億元, EPS 二.二七元,日前股價也一度衝高到九
三.六元,業界分析,仁寶集團在電子產品強大的製造成立,是造就
華寶快速竄起的關鍵因素,因此,儘管該公司成立的時間不早,華寶
今年手機出貨量仍可達二千五百萬支,成為國內最大的手機組裝廠,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Moto與華寶合作推出低價手機,在新興國家頗受
歡迎,有利於雙方未來擴大合作關係。華寶去年底最低僅有四一元,
不過,近期該公司股價多維持在八○元以上母公司仁寶持有華寶四二
%股權,成本更僅有二○.一九元,母以子為貴效益可期。
華寶四二%股權,成本更僅有二○.一九元,母公子貴效益可期。華
冠為華宇集團轉投資,與華寶同樣成立在民國八八年,主要客戶則為
SONY Erisccon、NEC以及中國大陸手機貼牌業者,民國九二年時 EPS
達四元,成績不錯,去年下半年以來由於該公司為SONY Ericsson代工
的手機出貨量減少,大陸牌手機量也明顯縮減,全年EPS 降為二.一
四元,不過,由於SONY Ericsson今年前二月並未推出新款手機,華冠
一度轉入虧損,所幸三月起新款訂單回籠,該公司業績也明顯回升,
本季手機出貨量估將比第一季倍數成長,爆肋道強勁,由於於今年華
冠為SONY Ericsson訂工訂單款四款,比去年多出兩款,因此,公司對
於今年度業績展望相當有信心,全年出貨量有機會比去年成長五成,
達一千五百萬支,早盤股價在二五元附近,華宇持股張數達一三.四
三萬張,潛在獲利可觀。
手機按鍵廠商閎暉身為旭麗,目前是光寶持股五一.八七%的轉投資
公司,由於該公司在按鍵市場投入相當久,轉入手機市場後更是如魚
得水,包括Nokia、西門子、Sony Ericsson、Moto等國際手機大廠都是
閎暉的出貨對象,去年該公司再新增華寶後,全年營收二六.二三億
元,成長率四五.七四%,稅後盈餘七.八四億元,EPS 八.六元,
今年第一季為傳統淡季,閎暉獲利稍降,不過,第二季起新客戶與新
訂單密集出貨,單季業績估將比第一季增三五%,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毛利率也可望比第一季提昇,第三季業績估將比第二季再好兩成,
據估計,該公司今年將有一股賺一股的實力,早盤該司股價一度達一
二七元的最高,由於光寶持有閎暉成本僅有二三.六九元,潛在獲利
估達三四億元。
英業達轉投資的英華達民國八九年設立,主要除了手機經營得不錯,
該公司也幫蘋果電腦代工I-Pod,因此,營收與獲利都有相當出色的表
現,上週該公司進一步拿到中國大陸手機內銷權,今年該司在大陸手
機的銷售量將可由目前的二、三十萬支倍,佔有率預估將提高到三%
,目前該公司在興櫃的股票已經達八四.五元,遠高於英華達的成本
二七.三五元,英華達日前已經申請上市,年底前可望順利掛牌,因
此,英華達屆時預計也將享有水漲船高效益。
<>
上週五興高采烈宣布獲得大陸發出全球第一張大陸特有三G 規格TD-
SCDMA手機內銷執照的英華達,日前大陸媒體卻報導,大陸手機內
銷牌照發放主管機關指出,大陸並未發出TD-SCDMA內銷牌照。
對此昨日英華達僅低調表示,目前正在了解中。
大陸發改委在五月二十七日發布第二波取得手機內銷權的名單後,名
列新科GSM手機內銷權的英華達表示,除了獲得GSM內銷執照外,還
一併取得TD-SCDMA手機的內銷執照,是全球首家取得TD-SCDMA 手
機內銷執照的手機廠商。
不過這個消息傳回大陸後,不僅引發大唐、中興、華為等長期投資TD-
SCDMA晶片、局端設備與手機研發的業者不滿,也引起聯想等已經開
發出 TD-SCDMA 樣機的大陸手機品牌業者的質疑,多表示大陸現在僅
提出WCDMA、cdma2000與TD-SCDMA頻段規劃,但系統業者的三G執
照要如何規劃與發放都沒有定論,現在就發出 TD-SCDMA 手機內銷執
照不合常理。
而大陸媒體透過TD-SCDMA 產業聯盟,向負責核發內銷執照的發改委
,正式詢問英華達是否獲得TD-SCDMA手機牌照,得到的答案則是,
發改委從未發放3G手機牌照,此事應屬炸作。而相對於上週五同時獲
得GSM 與TD-SCDMA 牌照時的興高采烈,昨日英華達低調表示,關於
發改委的說法,還在進行了解中。
國華人壽將在今年六月底進行董監事全面改選,由於該公司董事長翁
一銘目前有訴訟案在身,據悉,這次國華可能會依照保險法規定找來
保險業界的專業經理人出任高層,以讓營運不受影響。
國華人壽去年雖因投資失利大幅虧損,但今年首季就因投資收益增加
,獲利達三.一六億元,今年有望擺脫虧損的陰影,不過,最近因為
該公司董事長翁一銘有訴訟案纏身,時間上恐來不及在六月底董監事
改選前定案,因此今年的董監改哼外界為牽動高層異動的可能性極高
。
根據國華人壽到去年底的董監事持股名單來看,董事長翁一銘仍持有
四十三.三%,另一唯一持股超過一成的大股東也是自家人翁有銘,
其次就是美麗華大飯店持有近六%,其餘八名董監事則持有二%到四
%不等的股份。
由於目前正在打官司的翁一銘未來是否續任國華人壽董事長的問題,
但因為國華人壽目前在資產與保險業務的運作上都很正常,預期國華
高層在不希望影響國華營運之下,可能從市場找來專業經理人繼續經
營。
九十三年底國華資產一千七百五十億元,壽險有效契約件數一百八十
萬件,保額超過一兆元,年保費收入三百五十億元,十九個月繼續八
十四%。
國華的公司價值包括有效契約隱含價值及未來新契約價值合計數額相
當可觀,也因此去年以來盛傳有外商保險集團與金控公司有意買下國
華人壽,不過由於至今還沒有好消息傳出,因此先穩住國華大局,包
括高層人事將成為當務之急,本月底的董監事改選極可能牽動高層人
事的變動。
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表示,對於高鐵投資案還在評估中,不過中鋼
董事長林文淵昨(卅一)日持肯定態度,認為投資高鐵不失為一個不
錯的財務操作標的。他表示,王永慶的加入,對政府推動高鐵工程案
,絕對具有正面的助益,他公高鐵董事的身份,歡迎王永慶的加入,
並歡迎國內其他成功的企業界,能共襄盛舉。
中鋼迄今已投資高鐵達五十七億元,持股比率約六%,僅次於富邦集
團和大陸工程,成為高鐵第三大股東。
對此,林文淵昨日表示,中鋼投資高鐵最大的考量,除了它是政府推
動的重要交通建設,有必要予以協助之外,該投資案並不排斥中鋼的
自有資金,影響其他投資案的推動,而且又可增加中鋼的獲利,是一
項雙贏的政策。
林文淵指出,高鐵投資案,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協助政府推動重大建
設外,也有五%的獲利保障,按照中鋼所投資的金額計算,一年至少
有上億元的利息收入,在財務操作上不失為一個不錯標的。
台塑企業董事長王永慶昨日公開否認將出資60億元金援高鐵,也
反駁行政院長謝長廷透過有力人士邀請他參與高鐵投資。
去年12月,台灣高鐵董事長殷琪為增資困窘找上台塑企業,王永
慶沒有立即拒絕,反而是台塑企業副董事長王永在多次表態反對
;時隔半年,媒體報導王永慶將以個人名義投資高鐵,昨日王永
慶接受媒體訪問,一再表示「沒有、沒有」,強調不論是公司或
個人都沒有參與高鐵投資的打算。
台塑企業要不要入股高鐵外界揣測不斷,主要還是高鐵為政府力
推重要建設,王永慶考量是否出錢投資,除企業經營觀點,還有
「要不要捧政府場子」的因素。先前殷琪找上王永慶,傳出是陳
水扁總統當面請求;這一回再傳王永慶個人投資,又傳是謝揆派
出有力人士邀請,這些來自高層的壓力是否存在 王永慶對外一概
否認。
王永慶對高鐵敬謝不銘,但提到長庚醫院落腳大陸計畫語調完全
不同。他表示,廈門長庚、洛陽長庚醫院評估中。
國華人壽董事長翁一銘因涉及美麗華及國華人壽資產掏空案,日前
被檢察官起訴,除了翁一銘的適格性問題再度引起重視,由於國華
人壽體質較弱,金管會官員昨(31)日表示,已經要求國華人壽在
今年6月29日股東會前,必須找到新的投資者,並撤換經營團隊,
也請國華人壽設立獨立董事。
對此,國華人壽發言人—協理王為修表示,有關股權的問題,要等
到股東會後才能明朗。
據了解,目前有三、四家本土公司與國華人壽洽談投資事宜,也包
括外商公司。國華人壽董事長翁一銘目前持有該公司43%的股權,
是第一大股東。未來國華人壽是否變天,還要看國華人壽出售股權
多寡而定。
日前東森媒體集團總裁王令麟曾拜訪金管會主委龔照勝,據了解,
東森正在評估投資國華人壽的可行性,因為對國華人壽不夠瞭解,
才來詢問金管會的意見。
有鑑於國華人壽即將改選董監事,金管會並未發函國華人壽要求撤
換翁一銘董事長職務。
不過,國華人壽股東會改選董監事之後,金管會要求,翁一銘不能
再擔任董事長。此外,國華人壽五席董事中,包括華隆、美麗華等
,也都因為涉案被起訴,恐有四席也不能再擔任董事職務。
國華人壽成立已經41年,總資產達1,800億元,是國內前十大壽險公
司之一,每年保費收入約360億元。近幾年國華人壽受到華隆案、
美麗華案的拖累,形象受到影響,市占率下降。
泰安電腦 科技(3480)專注於高階主機板研發設計及行銷,今年
前四月營收十二億三千三百餘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八九.七八
%;另去年每股稅後純益三.○三元,董事會決定每股配發一.五元
股利,其中○.三元現金股利,一.二元股票股利,六月二十七日舉
行股東常會。泰安去年營收二十一億九千七百萬元,成長一九.七%
,稅後淨利一億六千餘萬元,成長五三.八%,雙雙創歷年之最。
泰安九十一年合併美國伺服器主機板設計公司TYAN COMPUTER 後,
業績即大幅成長,九十二年營收一舉跳到十八億三千五百萬元,每股
純益二.三八元。
泰安電腦身為漢通科技,八十三年成立,為神通集團旗下的子公司,
以代理銷售設備為主,直至九十一年取得美國TYAN COMPUTER後,
即以TYAN 的本業研發設計高階主機板為主要業務,同時更名為泰安
,並以自有品牌TYAN 提供伺服用主機及超級電腦用、嵌入式平台應
用;產品應用在超級電腦、伺服器OEM及嵌入式平台應用。
在視訊監視器材製造買賣和矽利買賣業務占有一席之地的崇越電通(
3388),今年前四月營收九.六九億元,較去年成長高達三三二
.八三%,表現非常亮麗。去年該公司營收一六.○四億元,稅前純
益二.八六億元,稅後純益二.二六億元,每股盈餘達八.五一元。
目前電子事業群以製造現訊監控攝影機、球型攝影機以及網路攝影機
,其中視訊監控攝影機,占去年營收比重二三.三七%為最大。
就整個安全監控產業來看,台灣是全球僅次日、韓的生產重鎮,九十
二年度我國產值為二一○億元,九十三年度約達二百六十億元,年成
長率二○%,隨著經濟成長,安全監控產業也會隨之成長,預估未來
每年將會以一○%至一五%幅度成
全球前三大製造商為美國道康寧、美國奇異東芝及日本信越化學,而
崇越的矽利光產品,以代理日本信越為主。日本信越化學在亞洲市場
佔有率排名第一;九十三年度台灣地區矽利光銷售量為二萬四千八百
五十二公噸,而該公司所代理日本信越矽利光產品銷售達八千五百八
十六公噸,市場佔有率達三四.五五%。
專業氣動打釘槍製造廠力肯實業(1570),昨(30)日舉行股
東常會,會中通過每服配發三.五元股利,其中一元現金股利,二.
五元股票股利。
力肯去年營收首度突破十億元,達十億五千四百餘萬元,創歷史新高
點,成長一四%,稅後純益一億二千九百餘萬元,每股純益四.三一
元。
力肯今年前四月營收三億五千四百萬元,成長三五.九七%。
以晶圓及積體電路測試為主要業務的台曜電子(3265),預計七
月下旬掛牌上櫃。九十三年營收一五.五一億元,稅前盈餘二.五三
億元,稅後盈餘二.六七億元,每股盈餘一.一元。今年四月一.三
六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二四.四八%,前四月累計營收四.三一億
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四.五九%,預定六月二十三日召開股東會,今
年將不初股利。
台曜成立於民國八十九年,九十年八月新加坡商新科封裝測試公司投
資該公司,取得五一%股權,成為台曜最大的股東。
台灣糖業公司二十五日舉行股東會,會中通過去年財務決算,每股將
配發現金股利○.七元;董事長余政憲指出,該公司已面臨嚴峻的考驗
,未來將持續進行改革,以接受挑戰;並化危機為轉機,努力創造盈
餘。
台糖經會計師查核完成去年財務報表,營收三百二十五億七千九百餘
萬元,較前年成長八.四五%,本業營運仍虧損六億一千三百餘萬元
,因有處分土地資產的業外收益挹注,稅前盈餘高達六十億一千五百
餘萬元,稅後淨利五十七億七千餘萬元,與法定預算稅後淨損八億一
千六百餘萬元比較,呈現營運轉虧為盈的情況,每股稅後盈餘○.七
七元。
另值得一提的是,才剛出任台糖董事釀職務三個月的余政憲,姿態相
當低,在開會前即參加股東會的小股東一一握手,一副虛心請教的意
味表露無遺,股東的反應是覺得很窩心,因為在其它一千餘家上市櫃
公司的股東會是看不到的情景。
桃園南崁台茂購物中心,日前與大陸購物中心深圳銅鑼灣集團,
在香港設立合資公司,將轉移經營管理know-how給銅鑼灣集團,
初期先從上海等一級城市發展,這也是台茂首度輸出know-how到
對岸的「處女秀」。
初期,台茂高層表示,將以顧問的身分提供銅鑼灣集團資訊管理
系統、標準作業程序等know-how。據了解,這項合資案,除了台
茂及銅鑼灣集團,另有一小股東。
總部位在深圳的銅鑼灣集團,1997年在深圳「銅鑼灣廣場華發北
店」現址,結合百貨及書店、攀岩館、咖啡屋等娛樂設施,成立
大陸首家購物中心。至今在大陸擁有39間購物中心及25間百貨公
司。
台茂購物中心則為台灣第一個工商綜合開發區的購物中心,在六
年前開幕。前年虧損1.2億元,去年虧損2,000多萬元,今年預計可
小幅獲利,逐漸走出經營低潮。
不含不開台茂發票的店家,今年1至4月的營業額達6.7億元,較去
年同期成長16.6%,也超出10%的預定成長率。
本月27日銅鑼灣集團,才與重慶協信集團合資成立「重慶協信銅
鑼灣廣場商業有限公司」,由協信集團負責興建物,銅鑼灣集團
主導招商、經營及管理,雙方將在大陸西南地區共同開發商業購
物中心。
根據大陸深圳商報報導,銅鑼灣集團能快速建構連鎖購物中心的
主因,是結合「零售」及「商業」,透過與地產商合作,降低本
身投資風險與縮短投資期。
除了由發展商承租商場物業,銅鑼灣集團掌握經營權,並給發展
商固定的投資回報,或讓對方入股商場,按股份分成,開發商提
供物業及部分資金;另一種模式為合資。
2004年銅鑼灣集團與北京新燕莎合作,全面進攻一線城市,也邁
入發展連鎖購物中心的新階段。不過,此案由北京新燕莎握有主
導權。
市場分析,銅鑼灣集團如今與台茂合作,顯然是希望在大陸零售
業門戶開放之際,引進台灣購物中心業者的經驗與技術,經營升
級,並維繫品牌名聲。
早在台茂技術輸出給銅鑼灣集團前,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沈慶京就
以「總策劃師」的身分提供經營管理know-how給「揚州京華城中
城」,沈慶京並未參與投資,僅收取顧問費。
去年底台灣百貨業龍頭新光三越,也宣布要與北京華聯集團合作
。大陸媒體日前並報導雙方合資成立「重慶華聯新光百貨」,雙
方持股各半。
對此新光三越販促部經理洪炳棟昨(30)日表示,在大陸的分店
品牌名稱至今未定案。但依照目前的進度,雙方第一個合作據點
會選在四川重慶萬豪國際金融中心內,最快要明年第四季可能開
幕。萬豪國際金融中心位在渝中半島中央商務區,規劃為地下五
層樓、地上72層樓。
擁有太平洋SOGO百貨及遠東百貨的遠東集團,除了原先大陸太平
洋百貨的九間分店,今年初遠東百貨重慶店正式開幕,成為遠百
品牌跨入對岸的第一間分店,接下來還有天津店的展店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