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龍鋼鐵(公)公司新聞
對於這波人事布局,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最大考量是加強職務歷練,因中鋼缺乏的不是人的問題,而是歷練的問題,要讓同仁在不同職務上趕快去歷練,以熟悉各個領域的職務所責,讓每位人員都能適才適所,尤其要讓接班梯隊年輕化,期能因應時代和市場變化,提升公司競爭力。
中鋼25日核定的一級以上主管職位異動,包括行政部門助理副總黃一中調任總經理特別助理,公共事務處處長鍾錫洲升任行政部門助理副總,營業銷售處處長黃凱民升任業務部門助理副總、仍兼任營業銷售處處長;事業發展處處長陳冠富升任企劃部門助理副總,原財務部門專案處長陳瑞騰升任工程部門助理副總、仍派任中鋼構服務,煉鐵廠廠長李昭祥升任生產部門助理副總、並派任中龍鋼鐵服務,資訊系統處副處長許家瑞升任資訊系統處處長,原工業工程處副處長于長進升任企劃部門專案處長、仍派任中鋼保全服務。
此外,煉鐵廠副廠長張重燦升任煉鐵廠廠長,生產計劃處副處長劉憲東升任生產計劃處處長,公共事務處第一組組長蔡明諭升任總務處副處長,公共事務處第二組組長孫宏魁升任公共事務處副處長並代理處長職務,原成本處專案組長蔡易璋升任成本處副處長、仍派任中鋼日鐵越南公司服務,事業發展處事業管理組組長黃富昌升任事業發展處副處長並代理處長職務,煉鐵廠第二高爐工場主任陳震江升任煉鐵廠副廠長,煉鋼廠第二轉爐連鑄工場主任周文賢升任煉鋼廠副廠長。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說,這次人事調整,主要重點是一級主管年輕化,並加強職務歷練。黃一中曾派中龍鋼鐵歷練,此次調任總經理特助,協助總經理王錫欽與執行副總黃建智處理涉外事務,以及跨部門、跨公司整合協調工作。總經理特助位階是各部門助理副總之首。
黃凱民在中鋼業務部門及中鴻歷練。新任企劃助理副總陳冠富在中鋼越南冷軋廠CSVC草創時,赴越南開彊闢土。
另公共事務處長鍾錫洲升任行政助理副總,財務專案處長陳瑞騰升工程助理副總,仍派任中鋼構。煉鐵廠長李昭祥升生產助理副總,並派中龍服務。資訊系統副處長許家瑞升處長。
工業工程副處長于長進升專案處長,派任中鋼保全。煉鐵副廠長張重燦升廠長。生產計劃副處長劉憲東升處長。
法人表示,中鋼2019年第4季稅前虧損8.1億元,是2015年第4季至今16季來首見;2019年稅前盈餘128億元、年減60%,同為2015年來最低。度過淒寒的豬年後,在武漢疫情獲得控制的前提下,今年情況應可大幅好轉,中長期看旺。
受去年第4季鋼價走跌打擊,中鋼去年12月碳鋼銷售88.28萬公噸,比11月增加、營收增溫,但因年底認列跌價損失及銷售折讓,導至單月獲利持續探底,但最壞的情況應已經過去。
法人分析,受到鋼鐵景氣不佳影響,中鋼、中龍、中鴻等鋼鐵事業去年營運都陷入低潮,預估集團子公司合計全年貢獻度不到50億元,但是中欣開發賣房子以及房租收入合計就大賺逾30億元,是重要功臣。
翁朝棟表示,台灣發現武漢肺炎病例,中鋼立馬啟動量體溫、戴口罩等防護機制,集團旗下各公司派駐大陸人員延後回崗,改採視訊會議等方式,維持公司有效率運作,中鋼集團為防範疫情善盡責任。
翁朝棟說,大陸延長年假、鋼市將延後開市,疫情所造成的經濟影響短期仍待觀察,但是農曆春節前包括大陸、美國、日本、南韓等地鋼價持續上漲,近期雖有武漢疫情影響中國鋼廠的供給側,預估未來鋼鐵生產也會受到影響,這對金屬製造業是有利的,是正向的發展。
翁朝棟指出,歷經過去18個月低迷困境,中鋼去年合併營收3,662億元,合併稅前盈餘120餘億元,獲利率在亞洲僅落後南韓浦項鋼鐵。
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說,目前子公司獲利狀況正在會計師查核中,但可以確定中欣開發是第一名,主要來自「欣灣時代」完銷,成為獲利最好的公司。
中鋼集團子孫公司上百家,長期來子公司貢獻獲利約落在每年80億元至120億元之間,其中中碳、中鋼運通、中龍、中鴻等都占有一席之地,尤其鋼鐵業景氣好的時候,鋼鐵投資事業如中龍、中鴻獲利回饋母公司更顯分量,但去年鋼市蕭條,中龍約打平、中鴻同顯艱辛,中欣大賺適時補位,猶如即時雨,甚至擠下傳統非鋼鐵事業的中碳、中運等。
法人表示,「中欣前鎮住宅大樓」快速完售,預估中欣全年獲利35億元入袋,初估占中鋼集團子公司回饋總額的三至四成。
中欣開發總經理徐逸治表示,去年獲利增加主要是員舍的開發模式產生帳上調整。當年是先將土地分割賣給集團各子公司,再由子公司配售給員工,屬於合建分售性質,土地利益沒有顯現,去年開始交屋再回沖土地收益,加上外售的「欣灣時代」出清入帳,共同帶動銷售利得。
中鋼新一波主管異動,包括電控處副處長陳堭椕升任電控處處長,原業務部專案副處長吳金龍自中鋼日鐵越南公司歸建並升任營業管理處長,營業管理處副處長朱敏調任業務部門專案副處長並派任中鋼日鐵越南,營業管理處國外市場研究組組長呂育全升任營業管理處副處長。
此外,中鋼原生產部門專案處長呂紹榮自中龍鋼鐵歸建並調任軋鋼二廠廠長,中鋼原生產計劃處副處長陳建州自中鴻鋼鐵歸建升任生產部門專案處長、並派任中龍鋼鐵服務,軋鋼三廠副廠長邱世和派任中鴻鋼鐵服務,軋鋼三廠熱浸鍍面工場主任黃建翔升任軋鋼三廠副廠長。
中龍鋼鐵近日強調,自2008年建廠以來,公司不斷投入資金,超過326億元,用於提升環保設備,努力減少粒狀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排放物的產出。為了配合台中市府的減排政策,中龍鋼鐵未來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提升對排放物的控制能力。 近期,環保團體對中龍鋼鐵的燒煤生產提出質疑,但中龍鋼鐵表示,焦炭是國際鋼鐵產業的重要戰略物資,全球資源緊缺,公司與日本製鐵、南韓浦項、中國寶鋼、首鋼以及德國蒂森克虜伯等國際知名鋼鐵企業一樣,都會使用煉焦爐進行鋼鐵生產。煉焦爐的作業是將冶金煤在密閉的爐室內進行隔氧加熱,將冶金煤轉化為焦炭,而非直接燃燒。 中龍鋼鐵強調,自2013年兩支高爐正式投產後,公司的排放標準已經超過了法規的要求。從2013年至2018年,公司已經完成了包括電爐袋式集塵器增設濾袋倉、燒結脫硫系統精調、煉焦增設乾式淬火設備等多項重大改善措施,進一步減少了粒狀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符合台中市鋼鐵業加嚴的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中龍鋼鐵在2016年投資103億元進行原料堆置場室內化改造工程,將生煤全部移入室內堆置,從源頭減少排放。這些努力不僅展現了中龍鋼鐵對環境保護的承諾,也為台灣的鋼鐵產業树立了良好的榜樣。
近期有環團點名中龍鋼鐵燒煤,中龍強調,焦炭為世界各國鋼廠戰略物資,料源取得困難,中龍與同級日本製鐵、南韓浦項、現代及中國大陸的寶鋼、首鋼及德國蒂森克虜伯等一貫作業煉鋼廠都有煉焦爐。煉焦係將冶金煤做為原料使用,放在密閉爐室內,由爐室外隔氧加熱,將冶金煤乾餾成為焦炭,不是直接燃燒。
中龍指出,中龍兩支高爐,2013年正式投產後,可較法規更為嚴格的環評承諾值減少排放,包括粒狀物減排65.8%(1,601噸╱年)、硫氧化物減排41.9%(1,715噸╱年)、氮氧化物減排34.6%(1,298噸╱年)。
公司從2013年至2018年期間完成電爐袋式集塵器增設濾袋倉、燒結脫硫系統精調、燒結脫硝系統新增觸媒、煉焦增設乾式淬火設備(CDQ)、燃氣加鹼脫硫淨化、原料輸送線增設袋式集塵器等重大改善措施,再減少排放這三個排放物,符合台中市鋼鐵業加嚴標準。
此外,中龍2016年投資103億元積極進行原料堆置場室內化改造工程,前年底起已陸續啟用完成之料棚,已將生煤全部移入室內堆置。
【鋼市回溫】中鋼(2002)、中龍鋼鐵去年12月出貨合計113萬公噸,創五個月新高!隨著全球鋼鐵行情走揚,競爭激烈的越南市場已連漲兩個月,中鋼在金鼠年有望重回獲利模式,營運穩步成長。不過,去年11月因應國際鋼市低迷,中鋼為了照顧下游客戶不斷讓利,當月出現單月虧損,員工產銷獎金也泡湯了。但現在情勢已經完全改觀,這一點從股價上就能看出來,3日中鋼收盤24.1元,漲0.1元,是五個半月來的最高價格。 中鋼表示,去年11月美國鋼廠展開調漲價格策略,並獲得重大成功,短短一個多月內連三次調價,累計每公噸上漲127美元,吸引歐洲、亞洲鋼廠跟進。削價情況最嚴重的越南市場,也出現了連漲兩個月的景象,這對國內鋼鐵流通價格的走高產生了影響,市場追漲氛圍濃厚,通路商也願意積極建構庫存買氣。各項數據都朝正向發展。 中鋼和中龍去年11月的含鋼胚半成品的出貨總量達到107萬公噸,12月比11月大增4.5%,達到113萬公噸,終於一掃數月來出貨低迷的窘境。子公司中鴻去年12月出貨量為16.8萬公噸,也優於11月的14.9萬公噸。全年出貨量達到230萬公噸,其中一筆10萬公噸的訂單延長至今年出貨,為今年業務量帶來了新的挹注。
法人表示,國際鋼市低迷,中鋼為照顧下游不斷讓利,去年11月出現單月虧損,員工產銷獎金泡湯,龍困淺灘有苦難言,但目前情勢已完全改觀,並充分反應在股價 上,3日中鋼收盤24.1元、漲0.1元,為五個半月來最高。
中鋼指出,去年11月美國鋼廠展開調漲價格策略,並獲得重大成功,短短一個多月連三次調價,累計每公噸上漲127美元,吸引歐洲、亞洲鋼廠跟進;削價情況最嚴重的越南,出現連漲二個月的多頭景象,影響所及國內鋼鐵流通價走高,市場追漲氛氛湧現,通路商願意建構庫存買氣轉強,各項數據朝正向發展。
中鋼、中龍去年11月含鋼胚半成品的出貨總量107萬公噸,12月比11月大增4.5%達113萬公噸,一掃數月來出貨低迷窘境。子公司中鴻去年12月出貨16.8萬公噸,同樣優於11月的14.9萬公噸,全年出貨量230萬公噸,其中一筆10萬公噸的訂單延長至今年出貨,挹注今年業務量受到矚目。
中鋼鋼鐵最新消息來了!由於近期國際鋼價上漲,再加上農曆春節的提貨獎勵,讓下游廠商的提貨意願大增,中鋼(2002)在2019年12月的鋼品出貨量創下佳績!單月含鋼胚出貨量達88.4萬公噸,若再加上旗下中龍鋼鐵熱軋出貨量,總計達112.9萬公噸,創下7月以來新高。這次的好成績,不僅超過了11月的出貨量,還讓中鋼的全年出貨量也呈現成長。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表示,原本12月的鋼品出貨目標是106.6萬公噸,結果實際出貨量為105萬公噸,比目標少了1.6萬公噸。這主要影響來自中龍鋼鐵的出口鋼品,因為天雨影響裝貨,未能順利通關銷帳。不過,若將內銷量67.5萬公噸和外銷量45.4萬公噸合計,中鋼的總出貨量還是達到了112.9萬公噸,比11月增加約4.9萬公噸。 黃建智進一步指出,出貨量能夠恢復正常,主要得益於國際行情上漲和春節提貨的影響。至於中鋼旗下的中鴻,12月的出貨量也達到16.8萬公噸,比11月增加1.9萬公噸,全年出貨量達230萬公噸,符合預期目標。這顯示市場提貨逐漸恢復正常,下游庫存普遍下降,在看好後市行情下,增補庫存的意願也逐漸提高。 展望未來,法人預計2020年第一季的內外銷接單量將達270萬公噸,幾乎接近滿單。雖然1月受到農曆過年和工作日減少的影響,提貨意願可能會受到影響,但隨著2月下旬中鋼的第二季內銷盤價開出,市場預期2、3月的提貨動能將會轉強。
此外中鴻(2014)也在市場需求逐漸恢復水準與下游增補庫存意願 轉強帶動下,12月出貨量也達到16.8萬公噸,也較11月出貨量增加1 .9萬公噸。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表示,該公司和中龍鋼鐵原本12月的鋼品出貨 目標量,不含鋼胚為106.6萬公噸,但實際出貨量為105萬公噸,較規 劃目標減少約1.6萬公噸,主要是中龍出口的鋼品,因天雨裝貨不順 ,未能通關銷帳影響,中鋼這項出貨,若含鋼胚出貨量,包括內銷量 為67.5萬公噸,外銷量為45.4萬公噸,總出貨量達到112.9萬公噸, 較目標量僅減少1.1萬公噸,卻較11月出貨量107萬公噸增加約4.9萬 公噸。
黃建智指出,出貨恢復正常,主要是國際行情反轉向上,加上有春 節提貨。至於中鋼旗下中鴻12月出貨方面,中鴻指出,單月出貨量為 16.8萬公噸,較前一個月出貨量14.9萬公噸,增加1.9萬公噸,全年 出貨量則是達到230萬公噸,符合規劃目標,顯示市場提貨逐漸恢復 正常,而且下游庫存普遍下降,在看好後市行情下,也提高增補庫存 的意願。
展望未來,法人表示,2020年第一季規劃內外銷接單量為270萬公 噸,幾乎接近接滿訂單,雖然1月碰到農曆過年和工作日減少下,提 貨意願難免受到影響,但伴隨2月下旬中鋼即將開出的第二季內銷盤 價,可望順勢調漲價格情況,再加上開工需求熱絡帶動下,市場預期 2、3月的提貨動能將跟著轉強。
經濟部指出,空汙問題累積多年,但政府已展現決心及行動力,投入史上最大資源改善,督促國公營事業自源頭、製程至末端,以整體性思維減少空汙排放。
源頭方面,國公營事業自106年即投入相關投資進行空汙減排,預計至114年將投入超過1,045億元,包括台電台中電廠興建2座室內煤倉,中油林園石化廠之19號鍋爐更新,中鋼新建煤礦封閉式設施,中龍興建原料堆室內堆置場。此些針對源頭改善的環保投資,預計總共可減少粒狀物排放970噸(每年)、硫氧化物10,299噸(每年)、氮氧化物17,146噸(每年)、揮發性有機物233噸(每年)。
在製程與末端方面,台電將投入更多經費於既有燃煤電廠加裝多種空汙防制設施,同時靈活運用高效率低汙染的超超臨界及燃氣機組,預估至114年空汙總排放量可比106年降低35%。
其他國公營事業亦於空氣品質不良期間,配合環保署及各地方環保局執行降載減汙等措施。
至於工業局針對工業用燃煤鍋爐也已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改善,107年至108年合計補助經費共約15億元,今年底前預計完成目標為2,090座鍋爐。依環保署全國PM2.5濃度資料顯示,以近五年1至8月同期數據進行比較,全國年平均值已由104年的21.9微克(每立方米),降至今年的16微克(每立方米);改善成果顯著。而高雄以及高屏地區部分,PM2.5的年平均濃度亦呈現下降趨勢,改善率可達22%以上。
經濟部並表示,根據環保署所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產業所產生的空氣汙染物約全體空汙僅占約1/3,該部除要求國公營事業積極改善空汙排放外,也將對民間企業擴大推廣運用、學習空汙防制技術標竿,以達成產業發展與環境兼顧的目標。
此外,中鴻(2014)11月合併營收24.08億元、年減38.99%,累計 前11月合併營收379.14億元、年減15.03%,後市接單持續增溫中。
中鋼財務副總楊岳崑表示,11月合併營收衰退,主要是中鋼單月鋼 品銷量較10月份略減外,中龍鋼鐵也較前一個月大減5萬餘公噸,惟 中鴻增加1.2萬公噸。至於單價上,中鋼主要受到2020年第一季盤價 降價追溯影響,且中鴻也受到11月降價影響。
中鋼表示,中鋼單月鋼品銷售量達到83萬公噸,較10月減少4,000 公噸左右,中龍鋼鐵單月銷售量為24.9萬公噸,較前一個月銳減5.1 萬公噸,至於中鴻單月銷量為14.9萬公噸,較前一個月30萬公噸減少 5.1萬公噸;另中鋼11月平均單價也較去年同期偏低,但原料成本稍 有下降。
展望未來,中鴻12月內銷與明年1月外銷接單持續升溫中。中鴻董 事長劉敏雄指出,伴隨國際市場價格反彈上揚與需求轉趨熱絡,公司 明年1月外銷接單提前達標,達到10萬公噸,至於本月內銷接單仍全 力衝刺中。
對此,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表示,在下游廠商支持下,中鋼11月出 貨正常,且與規劃目標接近,以此出貨量來看,很有機會達到單季出 貨目標。
中鋼表示,公司11月出貨規劃目標為101萬公噸,實際出貨量為10 0.4萬公噸(不含鋼胚),較規劃目標略少,其中,中鋼出貨量75.5 萬公噸,中龍出貨量24.9萬公噸,且內銷量為58.2萬公噸,外銷量為 42.2萬噸公噸。
至於總出貨量方面,中鋼與中龍含鋼胚的總出貨量為107.9萬噸, 較規劃目標減少3.1萬公噸,主要是鋼胚出貨短少2.5萬公噸,其中, 中鋼占83萬多公噸,接近10月的出貨水準,中龍占24.9萬公噸,略遜 於10月的出貨量30萬公噸。
展望未來,黃建智認為,今年只剩下最後一個月,應可順利達成第 四季出貨目標外,目前國際鋼市也有持續好轉現象,其中以美國市場 表現最為突出,單熱軋鋼品而言,美國感恩節當天,傳出熱軋每公噸 累計已調漲100美元,可望提振市場信心,將有助於後市接單和出貨 。
中鋼是一貫作業高爐鋼廠,子公司中鴻鋼鐵是單軋廠,進料扁胚後再軋延成熱軋鋼捲等產品;法人分析,中鴻與中龍如同中鋼大鵬的雙翼,尤其中鴻單軋廠的特質,獲利與否的關鍵,在於鋼胚半成品價格是否合理、供料是否穩定,中鋼、河靜鋼談判有成,將對中鴻大大加分。
鋼界核心人士指出,中鋼投資河靜大鋼廠持股逾20%,當初就設定中鋼每年有200萬公噸提貨權,但沒有限定是鋼胚或鋼捲。當下中鋼每年僅提貨約60萬公噸,其中多數為熱軋鋼捲及線材,由中貿調度供應中馬、CSVC(中鋼住金越南)、以及沒有業務衝突的東協客戶,另有少數扁鋼胚。
目前河靜鋼廠已有二座高爐投產,去年價格好的時候曾希望中鴻採購鋼胚半成品,但中鴻認為報價太高沒出手;有時候中鴻有需求,河靜鋼則不願賣,這種喬不攏的情況,彼此都不樂見。
核心人士說,近20年前,當時的中鋼董事長郭炎土與中鴻董事長林高煌,成功突破障礙取得日本住金和歌山高爐的扁鋼胚供料,為中鴻鞏固競爭優勢。不料新日鐵併購住金,對此案有新的策略,緊縮對中鴻的供料,從最高每年180萬公噸,降至120萬公噸到60萬公噸,中鴻穩定的料源受到壓力
中鋼執行副總黃建智證實,正與河靜鋼協商,期待談出合理的扁鋼胚計價公式,做為長久的依循方案,透過公正的辦法,彼此共享利益、共同承擔市場風險。
黃建智表示,和歌山鋼胚減量是漸進式運作,因此中鋼早有因應對策,包括中鋼、中龍以及明年二號高爐大修的備胚作業,都順利進行中,累積鋼胚備料的數量逾60萬公噸,再配合適當的海外採購,到2020年底前,中鴻的鋼胚需求都不會有問題,可有效銜接新的供料系統。
繼鳳山再生水廠,供應中鋼與中鋁等二家公司後,台南永康再生水廠計畫供應台積電、聯電及群創等三家廠商,高雄臨海再生水廠計畫供應中鋼、中油、中石化及李長榮等大廠,讓再生水成為廠商工業用水之後的第二水源。
為因應廠商未來再生水需求,內政部營建署、經濟部水利署及地方政府共同合作,共投入172億元,分別在台中、台南及高雄,推動八座再生水示範廠,預估2024年前的每日再生水供應量,可由目前4.5萬噸,大幅增至27.6萬噸。
至於未來再生水廠計畫,政府還評估包括桃園北區污水廠、高雄楠梓及岡山橋頭污水廠等三處興建再生水案,一旦定案,還可擴大國內再生水的供水量。
高雄鳳山再生水廠分二期投資30.06億元,一期工程,2018年8月完成供水,每日2.5萬噸再生水,2019年8月完成增供至每日4.5萬噸再生水;其中,高雄臨海工業區廠商,包括中鋼4.4萬噸及中鋁1,000噸。
高雄臨海再生水示範廠投資45.56億元,規畫每日供水3.3萬噸再生水,目前已興建中,預定2022年1月完工,未來供應中鋼每日2萬噸、中油每日1萬噸、中石化每日1,000噸、李長榮科技每日800噸,及李長榮每日1,200噸再生水,每度水價19.28元。
政府計畫投資25.75億元,興建台南永康再生水廠,每日供水量1.55萬噸,今年3月27日動工興建後,預定2021年先供應再生水每日8,000噸,2023年供水量增至每日1.55萬噸,包括南科的台積電、聯電及群創等三家科技大廠有意採用永康再生水。
至於預算經費44.5億元的台灣安平再生水廠,預定11月將辦理統包案公告招標,將甄選廠商興建,2022年6月先供應再生水每日1萬噸,2024年6月再增至每日3.75萬噸。據悉,南科某家國際知名大廠有意願採用安平廠的再生水。
台中福田再生水廠計畫投資逾43億元,規劃每日供水10.5萬噸再生水,預定2024年完工供水,目前已計畫辦理用水契約與水價協商作業,中龍鋼鐵有意使用每日5.8萬噸再生水。
另規劃中的台中豐原再生水廠,每日供應2萬噸再生水,及投資8.79億元的水湳再生水廠,每日1萬噸再生水,計畫供應中科后里園區及中科台中園區廠商。
法人表示,全球鋼市大亂鬥,中鋼第3季合併營收906.9億元,年減11.7%,預期年底前營運表現都浸在深水區。昨天中鋼股價上漲0.25元,收在23.15元,漲幅1.09%。
法人分析,國際熱軋底材從8月底每公噸475美元一路下跌至目前的410美元,跌幅13.6%,鋼鐵用戶觀望銷售遇阻力,鋼價走跌的同時,鐵礦砂行情卻是攀升,近期從每公噸85美元一度衝至98美元高點,成本強勢、銷售弱勢,中鋼壓力沉重,團隊力求突破。
上市鋼廠主管說,鋼鐵市場環境險惡,中鋼務實面對增加競爭能量,全力整合集團旗下中龍、中鴻等鋼鐵資源,規劃強大「對抗材」抵禦進口鋼料攻擊,同時加強拜訪客戶建立共識,期待上下游攜手「走長、走遠」,度過低潮期。
鋼鐵專家表示,由於中鋼具在地優勢,並有良好的品質與服務做後盾,中鋼出手的陣仗,對打算進口鋼料的貿易商具震懾效果,傳出已有貿易商自動取消一些進口訂單,以靜制動暫時觀望,但短期偏高的進口量需要時間消化,當前穩住信心最重要。
另一方面,中鋼派出重量級鋼鐵大軍,加強與用戶交流溝通,或邀鋼廠高層到中鋼,或親自到用戶處拜訪,寄望鋼廠營運策略不要太急功近利,與中鋼攜手走長、走遠,絕對是利大於弊,多家本土或外資鋼廠多有所感,對導正市場交易秩序多有助益。
正在墨西哥參加世界鋼鐵協會WSA年會的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說,美中貿易談判緩和,加上大陸寶鋼11月熱軋底材每公噸上漲人民幣100元,全球鋼價明顯往正向發展,鋼價已經跌無可跌了,各大高爐廠努力撐盤,維護市場價格與秩序。
中鋼表示,將會全力配合政府政策,針對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子法修正訂定,在綠電購置部分,該公司建議應以集團旗下相關公司一起來認列;而中鋼集團除總部設在高雄外,子公司中龍設廠在台中,同時希望採跨縣市認列。
另外,一家南部鋼廠高層則指出,政府不能用強制手段要求企業買單,強迫購買綠電。尤其是在台電虧損累累的現階段,令人質疑是為了把成本負擔轉移至廠商身上,形同變相漲電價。
綠能是台塑集團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台塑集團前幾年就已經在嘉義新港廠區建置最大的太陽能系統。另外在高雄仁武廠區的行政大樓屋頂也裝設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已運轉多年,主要供自用。
中油則全力推動「智慧綠能加油站」,擬在各加油站裝設太陽能板發電,提供加油站營運及電動機車充換電所需,希望達到綠電自給自足的目標。
據了解,像是台塑集團其實早年就有向台電購買綠電,但這幾年包括台積電、Google等科技大廠大舉在市場收購綠電,使得目前國內的綠電不夠賣。如今政府正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未來綠能的供給將暴增,為了去化,可能優先鎖定用電大戶強制購買綠電。
大陸1日起展開十一長假,對於長假後的市場前景,中鋼新任執行副總黃建智認為,近日來國際鐵礦砂原料價格反彈回漲,每公噸最新報價為93.2美元,略漲1.7美元,且大陸剛購進的強冶金煤礦每公噸也達到157美元左右,在原料行情回升下,希望大陸十一長假結束後,也能帶動一些鋼材增補庫存,讓鋼價能獲得有力支撐。
時序進入第四季,中鋼1日也公布9月內外銷鋼品出貨量,順利達陣。中鋼表示,如不含鋼胚數量,中鋼9月出貨量為73.42萬公噸,旗下中龍鋼鐵為29.3萬公噸,合計為102.3萬公噸,但如果包含扁胚鋼半成品數量,中鋼為83.42萬公噸,中龍仍為29.3萬公噸,合計為112.72萬公噸。
中鋼新任業務副總劉敏雄表示,9月出貨能順利達成目標,主要是下游客戶提貨意願穩定,其中冷軋、電磁鋼片、鍍鋅等泛冷軋產品的提貨情況還算熱絡,至於熱軋和棒線產品的提貨則較預期目標略差一些。
展望未來,劉敏雄分析,近來受到貿易戰影響,不僅整體市場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而且歐美市場的GDP和PMI(工業製造指數)也都有下修,勢必影響鋼品市場買氣,另大陸近來粗鋼日產量仍然偏高,造成市場仍呈現供過於求的情況。
不過,他認為,目前國際鋼鐵原料價格依然高漲,且大陸也開始啟動「冬季減產計畫」,加上全球其它鋼廠若能落實減產計畫,則將有助供需的調節,讓供需趨於穩定,也讓鋼價能獲得較有力支撐,自然對第四季鋼市的發展,就比較能夠尋求底部獲得有力支撐。
這項人事案獲得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證實,他認為,主要是因應中鋼員工和主管未來的退休潮,及早做好傳承工作,以培養未來的接班人才。
中鋼發布新一波人事異動名單,包括行政部門助理副總經理梁雅棠派任中鋼保全,接替即將於8月30日榮退的總經理吳國源。其次是原公共事務處處長黃一中將自中龍鋼鐵歸建,並升任行政部門助理副總經理。還有原公共事務處第一組代理組長施義雄升任行政部門代理專案副處長,仍派任中龍鋼鐵,準備升任行政助理副總經理。另法務處副處長張容綺升任法務處處長,以上人事異動,自108年9月1日起生效。
此外,中鋼總經理林弘男延任一年、中鴻董事長韓義忠即將屆齡退休,都將於9月30日到期,是否繼續延任及接替人選,都備受鋼鐵業界高度關注,預期9月將召開臨時董事會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