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福儲能公司新聞
**亞福儲能成首家台灣能源服務商加入國際碳組織 IETA**
亚福储能于今年 4 月正式加入国际排放交易协会 (IETA),成为台湾首家以能源服务商定位的会员。IETA 是一个颇具公信力的国际碳组织,在推动全球碳交易发展和国际企业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入 IETA 需要获得现有成员的推荐,亚福储能与国际碳标准组织 Verra 和 Gold Standard 等具有合作実績,经推荐才符合申请入会资格。加入 IETA 后,亚福储能期待整合其资源,掌握国际碳趋势并连接全球碳交易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碳交易、碳权开发和专家咨询服务。 亚福储能在碳权开发方面拥有专业能力,与合作伙伴积极开发造林碳权和工业碳权项目,并以科学方法进行碳减量和碳抵销计划。此外,亚福储能还协助企业进行绿电交易和绿电转供,提供全方位的减碳路径规划,以达成能源转型目标。 除了能源服务外,亚福储能还投入铝电池技术和开发碳权方法学,创造储能应用的新商机。铝电池具有安全性高、环保、快速充放电、耐极端气候和循环寿命长五大优点,可创造低碳且具有经济效益的应用价值,现已应用于电梯领域,将电梯耗散的能量有效回收,减少 40% 的碳排放。 亚福储能积极拓展铝电池应用市场,也跨足国内绿电转供、国际绿电凭证交易和碳权服务。未来,亚福储能将充分整合 IETA 资源,掌握国际减碳趋势,促进台湾与全球在减碳领域的合作,实现永续发展目标。加入IETA需有現任成員的推薦,亞福儲能與國際碳標準組織Verra和Gold Standard等具合作實績,經推薦才符合申請入會資格。未來,亞福儲能期許整合IETA資源,掌握國際碳趨勢並連結全球碳交易發展,提供企業更多元的碳交易、碳權開發及專家諮詢服務。
亞福儲能在碳權開發方面具有專業能力,偕同合作夥伴積極開發ARR(Afforestation, Reforestation and Revegetation;ARR)造林碳權及工業碳權專案,並以科學方法進行碳減量及碳抵銷計畫,同時協助企業進行綠電交易及綠電轉供,提供全方面的減碳路徑規畫,達成能源轉型目標。
除了能源服務,亞福儲能投入鋁電池技術及開發碳權方法學,更有機會創造儲能應用的新商機。鋁電池具有安全、環保、快速充放電、適應極地氣候以及長循環壽命等五大優勢,可創造低碳且具有經濟效益的應用價值,現已應用在電梯領域,將電梯耗散的能源有效回收,降低40%碳排量。
亞福儲能積極拓展鋁電池應用市場,也跨足國內綠電轉供、國際綠電憑證交易及碳權服務,未來將充分整合IETA資源,掌握國際減碳趨勢,促進台灣與全球更密切合作,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亞福儲能加入國際碳協會 推動台灣減碳服務多元化**
亞福儲能於 4 月正式成為台灣首家加入國際排放交易協會 (IETA) 的能源服務商,將強化企業減碳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IETA 是全球具影響力的碳組織,在碳定價和潔淨發展機制等領域扮演關鍵角色。亞福儲能經國際碳標準組織 Verra 和 Gold Standard 推薦,順利取得申請資格並加入成為會員。
加入 IETA 後,亞福儲能將整合國際資源,掌握碳交易趨勢,為企業提供多元的碳權開發、專家諮詢等服務。過去,亞福儲能已在碳權開發領域累積專業,積極開發造林碳權和工業碳權專案,輔助企業綠電交易和轉供,提供全方位的減碳路徑規劃。
除了綠色能源服務,亞福儲能研發的鋁電池技術和碳權方法學,也將為儲能應用拓展新商機。鋁電池擁有五大優勢,包括安全、環保、充放電快速、適應極地氣候以及長循環壽命。目前,鋁電池已應用於電梯領域,有助降低電梯耗能和碳排放。
亞福儲能表示,加入 IETA 可協助產業導入更多元的減碳服務,協助台灣邁向能源轉型目標。
加入IETA需有現任成員的推薦,亞福儲能與國際碳標準組織Verra 和Gold Standard等具合作實績,經上述二家國際碳標準組織的推薦 取得申請入會資格,4月正式獲准加入成為IETA會員。未來,亞福儲 能期許整合IETA資源,掌握國際碳趨勢,並連結全球碳交易發展,提 供企業更多元的碳交易、碳權開發及專家諮詢服務。
亞福儲能在碳權開發方面累積相當的專業能力,持續偕同合作夥伴 積極開發ARR(Afforestation, Reforestation and Revegetation, ARR)造林碳權及工業碳權專案,透過科學方法進行碳減量及碳抵銷 計畫,同時協助企業進行綠電交易及綠電轉供,完整提供全方位的減 碳路徑規劃,達成能源轉型目標。
除了綠色能源服務,亞福儲能投入發展的鋁電池技術及開發碳權方 法學,更有機會創造儲能應用的新商機;亞福儲能表示,鋁電池具有 安全、環保、快速充放電、適應極地氣候以及長循環壽命等五大優勢 ,可創造低碳且具有經濟效益的應用價值,現已應用在電梯領域,協 助將電梯所耗散的能源有效回收,成功降低電梯運行耗能與降低40% 碳排量。
近期台電辦理的小額綠電標售,本來是為了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減碳目標,結果卻讓人有些意外。雖然政府出力推動,但這兩階段的投標結果卻顯示,並非所有的小額綠電標都賣得出去。這讓人不禁想問,為什麼會這樣呢? 能源服務商亞福儲能對此問題有著深刻的分析。他們指出,現階段綠電的價格還是比灰電要高,加上很多企業對綠電轉供的流程並不了解,所以對於使用綠電的意願並不高。 但是,我們不能忽視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目標對產業發展的影響。企業們必須提前做好布局,以免未來綠電供應不足,讓減碳之路更加艱難。 至于碳權的開發,現階段認定標準的不一,讓碳權的信用和品質成為爭議的焦點。但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我們更需要快速建立明確的機制。 亞福儲能近年來在碳權開發上不遺餘力,他們的專業團隊擁有潔淨能源、森林復育等領域的專業知識,選擇了ARR植林專案,這比有爭議的REDD更為可信。 亞福儲能自認為減碳領航者,他們開發並掌握了碳權方法學,提供企業多種自然及科技碳權,並協助企業揭露完善的碳權履歷。他們擁有國際標準Verra、Gold Standard等氣候專案開發能力,專案特性皆符合多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截至2023年,亞福已投入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之減碳專案。 面對全球淨零減碳的趨勢,亞福儲能專注於協助企業規劃短、中、長期的綠電策略,以逐步降低範疇二的碳排。近期,他們還協助了冰點空調這樣的在地企業取得碳權,來源和品質都有保障。 作為一個多元能源服務商,亞福儲能不斷擴展服務範疇,透過探抵換專案,協助企業對減碳產生實際貢獻。
能源服務商-亞福儲能分析其原因,「目前綠電價格高於灰電,且 多數企業不了解綠電轉供流程,致使企業使用綠電的意願不高。」然 而,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目標勢必影響各國產業發展策略,企業必須 提早因應布局,避免未來綠電供不應求,導致減碳之路更加困難。
由於現階段碳權開發的認定標準不同,導致碳權的信用與品質引發 爭議,然而碳權需求持續增加,市場更需要快速建立明確機制。
近年亞福儲能積極投入碳權開發,其專業團隊具潔淨能源、森林復 育等領域專業知識,選定ARR(Afforestation, Reforestation and Revegetation)植林專案,相較於有爭議的REDD(Reducing Emissi 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更為可信。
亞福儲能自許為減碳領航者,率先開發及掌握碳權方法學,提供企 業多種自然及科技碳權,協助導入數據與科學方法,揭露完善碳權履 歷,且同時擁有國際標準Verra、Gold Standard等氣候專案開發能力 ,專案特性上皆符合多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截至2023年 亞福已投入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之減碳專案。
面對全球淨零減碳趨勢,亞福儲能致力協助企業規劃短、中、長期 綠電策略,以期逐步降低範疇二的碳排。近期亞福協助在地企業冰點 空調取得碳權,其來源及品質皆具高度保障。亞福儲能以多元能源服 務商之定位,持續拓展服務範疇,協助企業透過探抵換專案,對減碳 產生實際貢獻。
近期,台電辦理的小額綠電標售結果顯示,雖然政策旨在幫助中小企業取得綠電,但兩階段投標結果並未全數售出。這反映出,除了那些對供應鏈有明確需求的企業外,許多中小企業對於減碳仍保持著觀望態度。亞福儲能對此現象進行了深入分析,並指出綠電價格較高以及企業對綠電轉供流程的不了解是導致使用綠電意願不高的主因。
亞福儲能強調,隨著全球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的逼近,企業必須提前規劃,以避免未來綠電供應不足,減碳之路更加艱難。此外,當前碳權開發的認定標準存在差異,導致碳權的信用與品質引發爭議。然而,隨著碳權需求的持續增加,市場亟需建立明確的機制。
亞福儲能的專業團隊著重於開發潔淨能源和森林復育等碳權,選擇了ARR(Afforestation, Reforestation and Revegetation)植林專案,這比有爭議的REDD(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更具可信度。亞福儲能先鋒開發及掌握碳權方法學,為企業提供多種自然及科技碳權,並協助導入數據與科學方法,揭露完善的碳權履歷。
亞福儲能擁有國際標準Verra、Gold Standard等氣候專案開發能力,並根據專案特性符合多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截至2023年,亞福儲能已投入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減碳專案。面對全球減碳趨勢,亞福儲能協助企業規劃短中長期綠電策略,逐步降低範疇二的碳排。近期,亞福儲能成功協助冰點空調取得碳權,來源及品質均得到保障。
亞福儲能定位為能源服務商,不斷拓展服務範疇,成為氣候行動的最佳合作夥伴。
亞福儲能分析其原因,目前綠電價格高於灰電,加上多數企業不了解綠電轉供流程,以致於使用綠電的意願不高。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目標勢必影響發展策略,企業須提早布局,避免未來綠電供不應求,減碳之路更加困難。
另外,現階段碳權開發的認定標準不同,導致碳權的信用與品質引發爭議,但碳權需求持續增加,市場更需建立明確機制。亞福儲能專業團隊著重開發潔淨能源、森林復育等碳權,選定ARR(Afforestation, Reforestation and Revegetation)植林專案,相較於有爭議的REDD(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更為可信。
亞福儲能率先開發及掌握碳權方法學,提供企業多種自然及科技碳權,協助導入數據與科學方法,並揭露完善碳權履歷。亞福擁有國際標準Verra、Gold Standard等氣候專案開發能力,依專案特性符合多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截至2023年已投入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減碳專案。
面對全球減碳趨勢,亞福儲能協助企業規畫短中長期綠電策略,逐步降低範疇二的碳排,近期協助冰點空調取得碳權,其來源及品質皆具保障。亞福定位為能源服務商,持續拓展服務範疇,成為氣候行動的最佳合作夥伴。
國內機車界龍頭三陽工業近年來可說是暗潮洶湧,不僅歷經五年蛻變,現在終於正式啟動新能源機車的布局啦!董事長吳清源親自出馬,高調宣布一系列重大計畫,包括充電、換電多款車型,還有與中油合作的電動機車計畫,預計明年第二季就能量產上市。這可是三陽自2018年與中油結盟以來,首次正式公布電動機車的發布時程哦!
吳清源表示,作為國內機車外銷大廠,三陽決心迎戰國際競爭,透過推出新能源車款,要卡位全球電車市場版圖,同時也展現了三陽在新能源車布局上的核心技術已經逐漸成熟。
不僅如此,三陽還祭出雙管齊下的策略,明年將聚焦全球市場,趁著今年內銷連霸的气势,希望電、油雙備的產品線能夠帶動外銷動能,達到全球銷量雙位數成長,三年內突破百萬輛的目標。
吳清源進一步分析,電動車的核心技術是電池,因此三陽投資亞福儲能,投入鋁電池開發,目前已進入可量產的商業化階段。與亞福鋁電池量產時間表相配合,PE3增程車預計將於2025年量產上市。至於量產規模,則將根據明年進一步的觀察和全球趨勢變化來做更精確的評估。
PE3這款車可是全球首創技術,搭載鋁電池增程科技,能提供源源不絕的電力,解決電動機車使用時的里程焦慮。根據三陽資料,PE3純電模式1度電約可行駛35公里,而在燃油引擎發電增程下,最大行駛里程可達到300公里以上。三陽還說,PE3主要針對交通通勤與商用兩大族群,將分為兩種車型,商用車可選擇油電增程版,通勤族則可選擇純電版。
至於三陽與中油合作的電動機車,已取得相關專利並進入測試階段,預計明年第二季就能量產。用戶可根據需求自行切換充電方式。這款新車有兩大優勢,一是電池負極材料採用軟碳,可以4C快充;二是充電樁整合平台由遠傳開發,中油與台電的換電座也預計明年第二季問世。該車款使用充換電系統,充電座規格全球統一,屆時只要是中油設置的充電樁、換電站,都可以隨充隨換。
台灣三陽工業(2206)在2023年米蘭機車展(EICMA)上展現強大實力,一舉展出30輛新車款,其中首部油電動能PE3增程概念車最受矚目。這款車領先搶攻國際市場,並計劃明年量產,首先攻占台灣百億電動機車市場。三陽董事長吳清源宣示,將努力改寫台灣電動機車版圖,奪得油、電車雙冠王寶座。 吳清源強調,三陽早已掌握製造電動機車的核心技術,在電車策略上「能慢,不能錯。」此次在米蘭展出的PE3增程概念車,採用先進的鋁電池科技,加滿油和充飽電後,續航里程可達300公里,有效解決電動車的里程焦慮。該車款即將量產,主打全球市場,但台灣將是初期重點。 2023年EICMA機車展於7日在義大利米蘭開幕,三陽董事長吳清源之子、該公司董事長室經理及產品管理部產品經理吳奕成率團參展,介紹首度亮相的PE3增程概念車。這款車續航力強大,成為現場熱門車款,預計將成為未來全球機車銷售的主力。 受惠於國內銷售龍頭地位和汽車銷售佳績,三陽工業上半年稅後純益達38.6億元,年增率210.8%,每股純益4.57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吳奕成表示,明年將雙箭齊發,營銷重心將轉向全球市場,並期待電、油雙具的產品線能帶動外銷動能,實現雙位數成長。 吳奕成進一步分析,一個機種要成功,核心技術不可或缺,而電動車的核心技術則是電池。亞福的鋁電池與三陽的車型搭配,已邁入成熟量產階段,並將於明年開始小批量上市。該車款將根據全球趨勢變化進行精準評估,預計在2025年全球量產上市。 三陽工業推出的PE3車款,針對機車族通勤與商用兩大市場。商用車方面,PE3電油增程版能解決里程焦慮,並具有充電速度快、電池壽命長等優勢,符合環保需求。而為了市區定點通勤或購物族,則可選擇PE3純電版,環保無汙染。 此外,三陽工業與中油合作的電動車款已取得專利並進入測試階段,預計2024年第2季量產。該車款使用充換電系統,充電樁和換電站將於明年第2季問世,使用戶可根據需求切換充電方式。充電樁規格全球統一,使用戶可隨充隨換。
吳清源強調,三陽早就擁有製造電動機車技術,在電車策略上「能慢,不能錯。」這回在2023米蘭EICMA國際機車展上亮相研發多時的PE3增程概念車,採用全新的鋁電池科技,加滿3公升的油和充飽電,續航里程可達300公里,徹底解決電動車的里程焦慮問題,即將量產問世,主打全球市場,但台灣將是初期重點。
2023 EICMA機車展7日於義大利米蘭登場,三陽董事長吳清源獨子,也是該公司董事長室經理及產品管理部產品經理吳奕成,今年率團參加2023EICMA,介紹三陽首度亮相的增程概念車PE3,這款車續航力強勁,也成為現場尋問度超高的人氣車款,有望成為推升未來全球機車銷售量的主力車款。
受惠於機車站穩國內銷售龍頭寶座,再加上汽車銷售傳佳音,三陽工業上半年獲稅後純益達38.6億元,年增率210.8%,每股純益4.57元,再創歷史新高紀錄。
吳奕成有信心的表示,明年電車策略雙箭齊發,營銷重心將在全球市場,挾帶今年內銷氣勢,期盼電、油雙具的完整產品線能拉動外銷動能,達到雙位數成長。
吳奕成分析,一個機種要成功,一定要有最重要的核心技術,而電動車的核心技術就是電池,轉投資的亞福的鋁電池搭配三陽的車型,屬已可邁入成熟量產的商業化階段,配合亞福的鋁電池量產時間表,該車款PE3增程車明年會開始小批量上市,因應全球趨勢變化做更精確的評估,預計在2025年量產全球上市。
三陽工業此次推出PE3車款,瞄準機車族通勤與商用兩大區塊。商用車方面,PE3電油增程版為主力,除能免除里程焦慮問題,也具備充電速度快、電池壽命長、一次買斷無需月租費的優勢,加上鋁電池能回收,符合商用車環保需求。若為市區定點通勤或是買菜族,則可選擇PE3純電版,環保無汙染。
另外,三陽工業與中油合作的電動車款已取得相關專利並進入測試階段,預計2024年第2季量產,用戶可依照需求自行切換充電方式。其優勢為:一般電池負極材料為石墨烯,中油則採軟碳,可以4C快充。
另外,充電樁整合平台經中油透過公開招標委由遠傳開發,中油與台電的換電座也預計在明年第2季問世,該車款使用充換電系統,現今充電座規格為全球統一,屆時只要是中油設置的充電樁、換電站皆可隨充隨換。
這也是三陽繼2018年宣示與中油結盟進軍電動機車市場之後,首度 正式公布電動機車的確切發布時程。吳清源表示,身為國內機車外銷 大廠,面對國際競爭,將藉由新能源車款的上市,卡位全球電車市場 版圖,亦彰顯三陽在新能源車布局策略,核心技術已經趨於成熟。
吳清源強調,三陽電車策略雙箭齊發,明年營銷重心將在全球市場 ,挾帶今年內銷連霸的氣勢,期盼電、油雙備的完整產品線能拉動外 銷動能,達到全球銷量雙位數成長,三年內突破百萬輛目標。
吳清源分析,電動車核心技術為電池,三陽因此陽轉投資亞福儲能 ,投入鋁電池開發,目前已進入可量產的商業化階段,配合亞福鋁電 池量產時間表,PE3增程車預計將於2025年量產上市,至於量產規模 則將在明年進一步觀察,因應全球趨勢變化做更精確的評估。
吳清源表示,PE3是全球首創技術,搭載鋁電池增程科技,提供源 源不絕的電力以達到增程目的,可免除電動機車使用時的里程焦慮。 根據三陽資料,PE3純電模式1度電約可行駛35公里,而在燃油引擎發 電增程下,最大行駛里程可達到300公里以上。三陽補充,PE3主要瞄 準交通通勤與商用兩大族群將分兩種車型,商用車可選油電增程版、 通勤買菜族則可選純電版。
至於三陽與中油合作的電動機車,據了解已取得相關專利並進入測 試階段,預計明年第二季就可量產,用戶可依照需求自行切換充電方 式。
三陽說明,新車主要有兩大優勢,包括電池負極材料採用軟碳,可 以4C快充;另外,充電樁整合平台經中油透過公開招標委由遠傳開發 ,中油與台電的換電座也預計在明年第二季問世,該車款使用充換電 系統,現今充電座規格為全球統一,屆時只要是中油設置的充電樁、 換電站皆可隨充隨換。
三陽去年創下歷史新高的業績,今年第一季的表現也相當亮眼。不僅國內汽、機車銷量持續上漲,機車外銷市場也同步攀升。公司內部設定目標,今年集團各事業體含轉投資要全數獲利。再加上去年處分新豐安駕中心土地的處分利益,法人樂觀預期三陽全年獲利「坐6望7」,每股純益將有機會挑戰7元歷史新高。
三陽董事長吳清源今年人逢喜事精神爽,除了公司業績攀高,獨子吳奕成也在2月完成終身大事,雙喜臨門。不過,對於朋友道賀,他低調表示「股價愈高壓力就愈大,且今年績效就是明年的壓力!還是要繼續努力!」
根據公司設定目標,今年除力拚國內汽、機車銷量繼續成長,預期今年外銷將成長8%至44萬輛。三陽表示,今年二輪在全球銷量將首次突破70萬輛新高,無論是外銷或全球銷量都將創高。除本業外,三陽去年唯一仍虧損的越南VMEP已在去年第四季單季轉盈,三陽指出,今年來各月都持續維持獲利,全年可望正式轉虧為盈。至此,三陽集團所有事業體將全數獲利。
關於一向被認為拓展腳步較慢的電動機車布局,近期三陽也有新進展。三陽表示,公司已打造全新的綠牌電動機車,搭配中油推行的電池規格,預計將於10月在台南試運行上路,最快明年可望上市銷售。三陽認為,雖然電動機車相對於燃油車仍屬小眾,但也不輕忽,隨著全新綠牌電動機車的發表,「代表三陽已準備好了!」三陽表示,配合中油的規劃,隨時可對市場量產。
實際上,三陽介入新能源車市場布局,不僅止於電動機車款。三陽表示,轉投資亞福儲能已展開二代廠建置,預計2025年將成為全球第一家鋁電池量產公司。在取得電動車核心關鍵的電池芯發展下,有助發展電動車,未來還可技術移轉挹注公司業績。
三陽今年第一季稅後純益達13.5億元,每股純益1.71元,為2019年第二季以來16個季度高峰,也是歷年單季獲利第三高。本業更創歷年最高,單季最高及次高的2015年第三季及2019年第一季,則都有土地資產處分利益。而在第一季獲利衝高後,儘管第二季進入傳統淡季,但三陽二輪及四輪事業繼續熱銷,4月營收56.53億僅低於3月的59.13億元,創歷年次高。
三陽董事長吳清源今年人逢喜事精神爽,除了公司業績攀高,獨子 吳奕成也在2月完成終身大事,可說雙喜臨門;不過,對於朋友道賀 ,他低調表示「股價愈高壓力就愈大,且今年績效就是明年的壓力! 還是要繼續努力!」
根據公司設定目標,今年除力拚國內汽、機車銷量繼續成長,預期 今年外銷將成長8%至44萬輛,三陽表示,今年二輪在全球銷量將首 度突破70萬輛新高,無論是外銷或全球銷量都將創高。除本業外,三 陽去年唯一仍虧損的越南VMEP已在去年第四季單季轉盈,三陽指出, 今年來各月都持續維持獲利,全年可望正式轉虧為盈。至此,三陽集 團所有事業體將全數獲利。
至於一向被認為拓展腳步較慢的電動機車布局,近期三陽也有新進 展,三陽表示,公司已打造全新的綠牌電動機車,搭配中油推行的電 池規格,預計將於10月在台南試運行上路,最快明年可望上市銷售。
三陽認為,電動機車雖有一定占比,但相對燃油車仍屬小眾,但三 陽也不輕忽,隨著全新綠牌電動機車的發表,「代表三陽已準備好了 !」三陽表示,配合中油的規劃,隨時可對市場量產。
事實上,三陽介入新能源車市場布局,不僅止於電動機車款,三陽 表示,轉投資亞福儲能已展開二代廠建置,預計2025年將成為全球第 一家鋁電池量產公司。在取得電動車核心關鍵的電池芯發展下,有助 發展電動車,未來還可技術移轉挹注公司業績。
三陽今年第一季稅後純益13.5億元,每股純益1.71元,為2019年第 二季以來16個季度高峰,也是歷年單季獲利第三高,本業更創歷年最 高,單季最高及次高的2015年第三季及2019年第一季,則都有土地資 產處分利益。而在第一季獲利衝高後,儘管第二季進入傳統淡季,但 三陽二輪及四輪事業繼續熱銷,4月營收56.53億僅低於3月的59.13億 元,創歷年次高。
亞福儲能這家台灣公司最近可是大放異彩啊!三陽工業去年就創下了歷史新高的獲利紀錄,今年看來還是勁頭十足。他們不只內銷市場汽機車銷量預計會繼續增長,海外市場也是一片看好,估計機車外銷量將成長8%到44萬輛。三陽工業保守估計,今年全球機車銷量將首度突破70萬輛,這個數字可是創新高了哦! 三陽工業在26日舉行了法說會,二輪、四輪事業都將繼續衝刺,轉投資事業也同步成長,再加上去年處分新豐土地資產獲利,讓法人們對今年的獲利預期非常高。他們認為,今年的稅後純益將超越去年的31.16億元,每股純益預期上看6元,比去年的3.93元明顯增長。 實際上,三陽工業2月的稅後純益已經大賺了5.09億元,年增長2.64倍,每股純益0.64元。隨著3月汽機車銷售的持續增長,法人們對三陽3月的獲利成長也抱有信心。 今年第一季,三陽工業的機車掛牌數已經達到了68,416輛,年增長42.72%,市占率穩居國內機車市場龍頭。三陽工業表示,今年將挑戰40%的高市占率,汽車事業部份也預期將順利達成銷售1.73萬輛的成長目標。 除了銷量成長,三陽工業還提到,他們在機車產品組合中,高單價的中高階機種已經從2成增加到接近5成,未來市占成長的動能主要來自於這些中高階機種,這將會帶動獲利的增長。 去年,三陽工業處分了新豐安駕中心土地,獲利達10.85億元,扣除土地增值稅後,每股估可挹注1.1元,這筆利潤也將於上半年認列,進一步推升三陽工業的獲利。 至於新能源車市場,三陽工業也在積極布局。他們轉投資的亞福儲能,已經開始建置二代廠,預計2025年將成為全球第一家鋁電池量產公司。這對於三陽工業在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可是大有幫助,未來還可以技術移轉來挹注公司業績成長。
三陽26日舉行法說會,隨著二輪、四輪事業都將繼續衝高,轉投資 事業同步成長,再加上去年處分新豐土地資產獲利。法人看好,今年 獲利將超越去年的稅後純益31.16億元,續創新高,全年每股純益上 看6元,較去年的3.93元明顯成長。
事實上,根據三陽自結2月稅後純益,單月已大賺5.09億元、年增 2.64倍,每股純益0.64元;隨著3月汽機車銷售續增,法人看好三陽 3月獲利可望進一步成長。
三陽今年第一季機車掛牌數68,416輛、年增42.72%,市占率38.6 %,穩居國內機車市場龍頭,三陽表示,今年將挑戰40%的高市占率 ;汽車事業部份,三陽預期也將可順利達成銷售1.73萬輛的成長目標 。
除銷量成長,三陽說明,過去三陽在機車產品組合當中,高單價的 中高階機種僅占約2成,目前已接近5成,未來市占成長的動能主要來 自於中高階機種,因此也將驅動獲利成長。
除本業表現亮眼,三陽去年處分新豐安駕中心土地,處分利益達1 0.85億元,扣除土地增值稅後,每股估可挹注1.1元,也將於上半年 認列,進一步推升三陽獲利。
法人亦關注三陽在新能源車市場布局。三陽表示,公司目前轉投資 亞福儲能,目前已經展開二代廠建置,預計2025年將成為全球第一家 鋁電池量產公司。在取得電動車核心關鍵的電池芯發展情況下,也將 有助於公司於電動車發展,且未來還可技術移轉挹注公司業績成長。
三陽工業昨(12)日公布3月營收創下歷史單月新高紀錄,單月營收達59.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41.1%,首季營收則達153.6億元,也創單季新高。去年全年營收超過500億元,年增22%,在車廠中表現亮眼。其中,機車銷售成為關鍵動力,今年汽車銷售再加碼,3月營收已逼近60億元,全年營收有望挑戰600億元大關。值得一提的是,三陽工業投資亞福儲能,注資30億元,成為全球首家鋁電池公司的大股東,預計2024年推出裝上鋁電池的機車,2025年全球銷售,以歐洲、東南亞市場為主。亞福儲能的鋁電池預計2025年量產,储能效果良好,未來在電動車和燃油機車黃金交叉時,三陽工業的產品將充滿競爭力。三陽工業股價昨日以50元漲停作收,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此外,三陽總代理現代汽車在台市場銷售穩定,3月新車掛牌超過1,700輛,比去年增加1,000輛,成為營收成長的重要來源。三陽機車市佔冠軍地位穩固,預期獲利挹注可觀。三陽工業在汽機車銷售大幅成長的同時,也積極布局新能源車市場,確保技術資源充足,迎接未來的挑戰。
三陽去年全年營收站上500億元大關,較前一年大增22%,在各家車廠中表現最突出。其中,機車的銷售表現是重要關鍵,今年三陽的汽車再加足馬力,3月營收已逼近60億元,三陽今年全年的營收有機會挑戰600億元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三陽工業也成為能源概念股,注資30億元投資全球首家鋁電池公司亞福儲能,配合亞福儲能的研發時間表,裝上鋁電池的機車會在2024年推出,由擁有自行研發的電池,成為電動車一條龍車廠,在機車推出後,將於2025年全球銷售,以歐洲、東南亞市場為主力。
三陽工業投資亞福開發的鋁電池預計會在2025年量產,目前看起來儲能效果相當好,推估在電動車和燃油機車2030年開始出現黃金交叉時,三陽工業的產品已經備齊,2025年還沒有到黃金交叉的時候,鋁電池可以選擇在晚上離峰時充電,快充則可以在10分鐘內充滿。
三陽工業在汽車新車銷售大幅成長,機車持續居於市占冠軍的雙重優勢下,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也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昨日股價以50元的漲停作收。
三陽3月國內機車銷售年增逾7,000輛,此外,三陽總代理與代工生產的現代汽車,在台市場也逐漸穩定,3月新車掛牌超過1,700輛,比去年的3月增加1,000輛,更是三陽營收成長的重要來源。
三陽機車在推出多款新車都強銷之後,有效推升三陽機車取得台灣市占冠軍,而且今年比去年增加的台數又以高價車款為主,預期不只是營收獲得帶動,獲利的挹注也將相當可觀。
以往三陽在銷售現代汽車品牌時,遭遇許多民眾對韓系車的抗拒,隨著消費族群的世代更替、三陽的長期耕耘,現代汽車的銷售已大幅提昇。目前子公司南陽實業仍有可望的現代汽車訂單待交,預估後續的營收將持續樂觀。
三陽工業除了汽機車的銷售都大幅成長,今年並因應電動車發展,在鋰電池、鋁電池與氫燃料電池三頭並進,確保在新能源車時代來臨時,三陽握有足夠的技術資源。
亞福儲能協助多家企業進行國際碳權專案投資與開發,著重於潔淨 能源、林地管理、森林以及生態多樣性等專案,迄今已經投入近萬噸 二氧化碳當量的碳權專案,可提供儲能、綠電以及碳權的全方位能源 服務,是企業達成ESG與淨零目標的最佳夥伴。
在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路徑及策略中,多數企業雖以更換節能 設備及使用再生能源為主要減碳方法,但再生能源具間歇發電特性, 需搭配儲能系統進行電力調度,才能克服夏天少風電、晚間無光電的 問題;另外,只要企業從事經濟活動,就會產生無法移除的碳排量。 因此,投入碳權專案進行綠色投資將是未來競爭力所在。
亞福儲能發展總監蘇修賢指出,開發森林碳權進入門檻高,原因為 森林的減碳效益相較其他專案類型更難衡量,不僅需計算樹木於整體 生命週期吸碳能力的變化,如絕乾比重、碳含量與材積蓄積量外,對 於種植的方法也須有一定專業。而亞福儲能已掌握多種碳權方法學, 此次與國內太陽光電EPC廠商樺雅農漁光電共同開創先例,投入國際 森林碳權開發專案,以實際行動致力於地球永續。
2021年底《巴黎協定》第六條通過後,國際自願性碳權受許多國家 承認為達成淨零目標的重要路徑。亞福儲能永續專家黃一耘表示,能 開發碳權的方法及審核標準逐年加嚴,例如2020年後大部分國家已無 法透過建置風電或光電等再生能源設備註冊專案,依市場趨勢來看, 未來碳權供需將成為企業關注焦點。
亞福儲能已協助多家企業進行國際碳權專案投資與開發,著重於潔 淨能源、林地管理、森林與生態多樣性等專案,符合多項聯合國永續 發展目標(SDGs),至今已投入近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權專案,並 提供儲能、綠電及碳權的全方位能源服務,是國內企業達成ESG與淨 零目標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