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福儲能(未)公司新聞
亞福儲能這家台灣公司最近可是大放異彩啊!三陽工業去年就創下了歷史新高的獲利紀錄,今年看來還是勁頭十足。他們不只內銷市場汽機車銷量預計會繼續增長,海外市場也是一片看好,估計機車外銷量將成長8%到44萬輛。三陽工業保守估計,今年全球機車銷量將首度突破70萬輛,這個數字可是創新高了哦! 三陽工業在26日舉行了法說會,二輪、四輪事業都將繼續衝刺,轉投資事業也同步成長,再加上去年處分新豐土地資產獲利,讓法人們對今年的獲利預期非常高。他們認為,今年的稅後純益將超越去年的31.16億元,每股純益預期上看6元,比去年的3.93元明顯增長。 實際上,三陽工業2月的稅後純益已經大賺了5.09億元,年增長2.64倍,每股純益0.64元。隨著3月汽機車銷售的持續增長,法人們對三陽3月的獲利成長也抱有信心。 今年第一季,三陽工業的機車掛牌數已經達到了68,416輛,年增長42.72%,市占率穩居國內機車市場龍頭。三陽工業表示,今年將挑戰40%的高市占率,汽車事業部份也預期將順利達成銷售1.73萬輛的成長目標。 除了銷量成長,三陽工業還提到,他們在機車產品組合中,高單價的中高階機種已經從2成增加到接近5成,未來市占成長的動能主要來自於這些中高階機種,這將會帶動獲利的增長。 去年,三陽工業處分了新豐安駕中心土地,獲利達10.85億元,扣除土地增值稅後,每股估可挹注1.1元,這筆利潤也將於上半年認列,進一步推升三陽工業的獲利。 至於新能源車市場,三陽工業也在積極布局。他們轉投資的亞福儲能,已經開始建置二代廠,預計2025年將成為全球第一家鋁電池量產公司。這對於三陽工業在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可是大有幫助,未來還可以技術移轉來挹注公司業績成長。
三陽26日舉行法說會,隨著二輪、四輪事業都將繼續衝高,轉投資 事業同步成長,再加上去年處分新豐土地資產獲利。法人看好,今年 獲利將超越去年的稅後純益31.16億元,續創新高,全年每股純益上 看6元,較去年的3.93元明顯成長。
事實上,根據三陽自結2月稅後純益,單月已大賺5.09億元、年增 2.64倍,每股純益0.64元;隨著3月汽機車銷售續增,法人看好三陽 3月獲利可望進一步成長。
三陽今年第一季機車掛牌數68,416輛、年增42.72%,市占率38.6 %,穩居國內機車市場龍頭,三陽表示,今年將挑戰40%的高市占率 ;汽車事業部份,三陽預期也將可順利達成銷售1.73萬輛的成長目標 。
除銷量成長,三陽說明,過去三陽在機車產品組合當中,高單價的 中高階機種僅占約2成,目前已接近5成,未來市占成長的動能主要來 自於中高階機種,因此也將驅動獲利成長。
除本業表現亮眼,三陽去年處分新豐安駕中心土地,處分利益達1 0.85億元,扣除土地增值稅後,每股估可挹注1.1元,也將於上半年 認列,進一步推升三陽獲利。
法人亦關注三陽在新能源車市場布局。三陽表示,公司目前轉投資 亞福儲能,目前已經展開二代廠建置,預計2025年將成為全球第一家 鋁電池量產公司。在取得電動車核心關鍵的電池芯發展情況下,也將 有助於公司於電動車發展,且未來還可技術移轉挹注公司業績成長。
三陽工業昨(12)日公布3月營收創下歷史單月新高紀錄,單月營收達59.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41.1%,首季營收則達153.6億元,也創單季新高。去年全年營收超過500億元,年增22%,在車廠中表現亮眼。其中,機車銷售成為關鍵動力,今年汽車銷售再加碼,3月營收已逼近60億元,全年營收有望挑戰600億元大關。值得一提的是,三陽工業投資亞福儲能,注資30億元,成為全球首家鋁電池公司的大股東,預計2024年推出裝上鋁電池的機車,2025年全球銷售,以歐洲、東南亞市場為主。亞福儲能的鋁電池預計2025年量產,储能效果良好,未來在電動車和燃油機車黃金交叉時,三陽工業的產品將充滿競爭力。三陽工業股價昨日以50元漲停作收,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此外,三陽總代理現代汽車在台市場銷售穩定,3月新車掛牌超過1,700輛,比去年增加1,000輛,成為營收成長的重要來源。三陽機車市佔冠軍地位穩固,預期獲利挹注可觀。三陽工業在汽機車銷售大幅成長的同時,也積極布局新能源車市場,確保技術資源充足,迎接未來的挑戰。
三陽去年全年營收站上500億元大關,較前一年大增22%,在各家車廠中表現最突出。其中,機車的銷售表現是重要關鍵,今年三陽的汽車再加足馬力,3月營收已逼近60億元,三陽今年全年的營收有機會挑戰600億元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三陽工業也成為能源概念股,注資30億元投資全球首家鋁電池公司亞福儲能,配合亞福儲能的研發時間表,裝上鋁電池的機車會在2024年推出,由擁有自行研發的電池,成為電動車一條龍車廠,在機車推出後,將於2025年全球銷售,以歐洲、東南亞市場為主力。
三陽工業投資亞福開發的鋁電池預計會在2025年量產,目前看起來儲能效果相當好,推估在電動車和燃油機車2030年開始出現黃金交叉時,三陽工業的產品已經備齊,2025年還沒有到黃金交叉的時候,鋁電池可以選擇在晚上離峰時充電,快充則可以在10分鐘內充滿。
三陽工業在汽車新車銷售大幅成長,機車持續居於市占冠軍的雙重優勢下,營收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也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昨日股價以50元的漲停作收。
三陽3月國內機車銷售年增逾7,000輛,此外,三陽總代理與代工生產的現代汽車,在台市場也逐漸穩定,3月新車掛牌超過1,700輛,比去年的3月增加1,000輛,更是三陽營收成長的重要來源。
三陽機車在推出多款新車都強銷之後,有效推升三陽機車取得台灣市占冠軍,而且今年比去年增加的台數又以高價車款為主,預期不只是營收獲得帶動,獲利的挹注也將相當可觀。
以往三陽在銷售現代汽車品牌時,遭遇許多民眾對韓系車的抗拒,隨著消費族群的世代更替、三陽的長期耕耘,現代汽車的銷售已大幅提昇。目前子公司南陽實業仍有可望的現代汽車訂單待交,預估後續的營收將持續樂觀。
三陽工業除了汽機車的銷售都大幅成長,今年並因應電動車發展,在鋰電池、鋁電池與氫燃料電池三頭並進,確保在新能源車時代來臨時,三陽握有足夠的技術資源。
亞福儲能協助多家企業進行國際碳權專案投資與開發,著重於潔淨 能源、林地管理、森林以及生態多樣性等專案,迄今已經投入近萬噸 二氧化碳當量的碳權專案,可提供儲能、綠電以及碳權的全方位能源 服務,是企業達成ESG與淨零目標的最佳夥伴。
在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路徑及策略中,多數企業雖以更換節能 設備及使用再生能源為主要減碳方法,但再生能源具間歇發電特性, 需搭配儲能系統進行電力調度,才能克服夏天少風電、晚間無光電的 問題;另外,只要企業從事經濟活動,就會產生無法移除的碳排量。 因此,投入碳權專案進行綠色投資將是未來競爭力所在。
亞福儲能發展總監蘇修賢指出,開發森林碳權進入門檻高,原因為 森林的減碳效益相較其他專案類型更難衡量,不僅需計算樹木於整體 生命週期吸碳能力的變化,如絕乾比重、碳含量與材積蓄積量外,對 於種植的方法也須有一定專業。而亞福儲能已掌握多種碳權方法學, 此次與國內太陽光電EPC廠商樺雅農漁光電共同開創先例,投入國際 森林碳權開發專案,以實際行動致力於地球永續。
2021年底《巴黎協定》第六條通過後,國際自願性碳權受許多國家 承認為達成淨零目標的重要路徑。亞福儲能永續專家黃一耘表示,能 開發碳權的方法及審核標準逐年加嚴,例如2020年後大部分國家已無 法透過建置風電或光電等再生能源設備註冊專案,依市場趨勢來看, 未來碳權供需將成為企業關注焦點。
亞福儲能已協助多家企業進行國際碳權專案投資與開發,著重於潔 淨能源、林地管理、森林與生態多樣性等專案,符合多項聯合國永續 發展目標(SDGs),至今已投入近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權專案,並 提供儲能、綠電及碳權的全方位能源服務,是國內企業達成ESG與淨 零目標的最佳夥伴。
法人指出,全球企業嗅到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商機 ,無不卯足全力投入「換裝」的行列。由於各國爭相宣示投入電動車 產業,也讓台灣全球供應鏈的角色愈來愈重要。
元大特選電動車N(020028)100%追蹤「特選臺灣電動車產業鏈代 表報酬指數」(IR0135),篩選台股中的電動車產業供應商,精選符 合流動性與市值篩選個股作為成份股,每年審核兩次,即時掌握電動 車產業的最新動態。到期日為2031年9月26日,較長的存續天期,更 能幫助投資人掌握電動車長期成長的產業趨勢。
元大特選電動車N最新成份股包括東陽、東元、和大、正新、光寶 科、台達電、佳世達、致茂、微星、研華、亞光、緯創、貿聯-KY、 台半、新普,以及於2022年12月16日新納入的三陽工業、為升、廣宇 、正崴、威剛等5檔成份股票,合計20檔成份股。
新納入五檔成份股中,三陽工業轉投資亞福儲能,生產先進的鋁電 池,達到快充、安全、環保且材料容易取得的儲能新境界;為升的電 子偵測、AI影像儀、毫米波雷達、TPMS整合平台、內輪差偵測等,需 求訂單不斷;線材廠廣宇生產車用高壓線束、電池包線束、感測器線 束、MODEL C車用線束等,營運加溫;正崴三電整合、電池模組到整 車製造,成功打下美國及歐洲輕型電動車及移動共享載具市場;威剛 電動三輪車、無人搬運車及車用馬達AI等技術領域,動能強勁。
換句話說,買進「元大特選電動車N」可免去不必費心選股,輕鬆 投資電動車產業。目前元大電動車ETN合計流通在外金額超過10億元 ,是市場流通金額最高、最受投資人青睞的ETN。
ETN由券商發行,與ETF一樣是用來追蹤指數表現的被動型投資工具 。ETN設有到期日及提前到期的機制,投資前請詳閱公開銷售說明書 。為推廣元大ETN的商品,元大證券近日推出「買就抽千元禮券」活 動,相關商品及抽獎活動資訊,可至元大ETN網查詢。
三陽投資亞福儲能在高雄路竹建廠量產鋁電池,預計2025年投產, 將大舉投入儲能市場。同時三陽轉投資農林,也規畫投入太陽能電場 建置。
看準綠電發展趨勢,及未來儲能事業的需求成長性,三大汽車集團 積極卡位商機,並看好太陽能光電等綠能事業的穩定收益特性,為集 團打造一張「長期飯票」。
車商指出,切入能源事業,車商能扮演的角色包括創能、儲能、用 能、綠能融資等四大領域。其中,「用能」領域聚焦電動車充電服務 事業;「綠能融資」領域則是由旗下汽車金融公司和潤、裕融,提供 太陽光電或其他綠能事業的融資服務。
「創能」部分,車商高度聚焦太陽光電,裕隆汽車從2018年起於三 義廠區布建太陽能發電設備,預計至2025年完成20.2MW裝置容量布建 。和泰集團成立和潤電能投入太陽光電案廠建置,目前案廠數已超過 51場,年底前建置容量要挑戰100MW。同時和潤電能響應政府漁電共 生政策,透過收購雷克電能位於雲林、台南的4座太陽能案場9成股權 ,裝置容量達5MW,預估年發電量逾600萬度。三陽集團轉投資農林規 畫將用自有土地,以自建或外部合作方式建置太陽能光電案場,增加 公司長期穩定收益。
在儲能領域,裕隆三義廠已建置年容量1GW的儲能設備生產線,20 20年起累積製造外銷儲能櫃逾1,000套;裕融旗下裕電能源投入綠電 產業案場開發管理。
亞福儲能為了擴大布局做準備,亞福儲能路科廠占地約3公頃昨(20)日進正式舉行新建工程動土典禮,預計2025年竣工,屆時全世界第一代商用鋁電池將可達量產規模。
三陽工業注資30億元投資全球首家鋁電池公司亞福儲能,配合亞福儲能的研發時間表,裝上鋁電池的機車會在2024年推出,2025年量產。
昨日典禮邀請三陽董事長吳清源、中國端子董事長謝春輝、南科管理局李信昌副局長及恒維建築師、銓興工程團隊蒞臨,共持金鏟動土,為動土祭祀祈福,見證鋁電池邁向量產的關鍵時刻。
三陽公司董事長吳清源董事長表示,電池是電動車產業競爭的關鍵,投入新創電芯技術發展,才能讓台灣的電動車產業更具國際競爭力。
相信以鋁電池快速充放電、安全、環保等獨特優勢,車廠將不再需要耗費巨資設置大量換電站或購入備用電池,並且使用綠電充電的綠色移動模式,真正實踐低碳永續的願景。
同時對應亞福鋁電池量產,三陽將推出使用鋁電池的電動機車,最遲2025年即將上市。在此之前,三陽並將配合中油發展電池的計畫,生產使用一般電池的電動機車。
吳清源進一步指出,推估在電動車和燃油機車2030年開始出現黃金交叉時,三陽工業的產品已經備齊,而且是引用自行開發的電池技術,只要產品有競力,三陽工業在電動車布局會立即浮現。
三陽工業投資亞福開發的鋁電池預計會在2025年量產,目前看起來儲能效果相當好,鋁電池可以選擇在晚上離峰時充電,快充則可以在10分鐘內充滿。
亞福儲能董事長陳朝暉表示,路科廠基地占地約3公頃,將建置首座鋁電池商轉工廠,亦是鋁電池邁向國際的重要里程碑。
亞福將持續發展鋁電池關鍵材料以及布局相關專利,掌握核心技術,而路科廠也以取得美國LEED綠色建築認證為目標,落實亞福儲能保護環境的核心價值。
ISC研討會著重EAC市場整合及趨勢探討,EAC是綠電憑證總稱,分 為美國RECs、歐盟GOs、台灣T-REC等,I-REC具55國認可,至今年10 月已發行逾1,580億度再生能源憑證,只要公司據點所在與EAC來源市 場相同,即可受PAS 2060碳中和認證、道瓊永續指數與全球報告倡議 組織等認可。
代表亞福儲能參與ISC的永續顧問黃一耘表示,I-REC目前具備多種 系統平台,使得EAC的註冊、認證及交易更為流通,需求者容易取得 可信度高的綠電憑證。亞福儲能掌握整體市場量能、價格及趨勢,可 協助企業進行國內綠電轉供、取得國際綠電憑證,減少範疇二外購能 源產生的碳排。
長期來看由於碳減量具有邊際,綠電憑證僅可抵減外購能源的碳排 ,尚有無法移除之剩餘碳排量,企業仍須面對直接碳排、供應鏈等其 他間接碳排放;碳權可進行碳抵銷,是永續發展及競爭力的關鍵,透 過綠電+碳權,才能逐步達成淨零目標。
亞福多位永續顧問擁有碳足跡盤查師證書、具PAS 2060碳中和專業 人員資格,並有國內外綠電與憑證交易、自願性碳權儲備與抵銷實績 。
亞福儲能聚焦發展可快速充放電、安全、環保的鋁電池技術,並布 局儲能市場的「稀缺資源」,透過多元能源方案,成為企業達成ESG 與淨零目標的最佳夥伴。
ISC研討會的議程圍繞EAC市場,EAC(Energy Attribute Certificates)能源屬性憑證是綠電憑證之總稱,依不同市場區域及管理機制可分為美國RECs、歐盟GOs、台灣T-REC等,台灣再生能源憑證(T-REC)持續與各國憑證中心合作,目前可受到國際CDP組織、RE100、LEED綠建築等認可。
隨著綠色供應鏈的要求攀升,台灣企業除了擴增國內的綠電比例,若於其他國家設置公司據點的生產用電,可能面臨再生能源短缺的壓力,須購買相同區域電網產生之再生能源憑證,可抵減企業「用電產生」之碳排,也就是納入溫室氣體盤查中,範疇二(ISO 14064:2018之類別二)外購能源產生的碳排。代表亞福儲能參與ISC的永續顧問黃一耘表示,研討會預期能進一步了解I-REC交易進程、EAC於CBAM之應用,協助企業取得國際綠電憑證、國內綠電轉供,進行範疇二減碳,掌握國際市場發展趨勢。
目前多數企業從碳盤查、碳減量做起,但長期而言,由於碳減量具有邊際,尚有無法移除之剩餘碳排量,隨著減碳趨勢及相關法規日漸嚴苛,加上綠電憑證僅可抵減外購能源的碳排,企業仍須面對直接與供應鏈等其他間接碳排放之類別,而碳權可進行碳抵銷,是永續發展及競爭力的關鍵,才能逐步達成淨零目標。
亞福儲能已有多位永續顧問擁有碳足跡盤查師證書,以及具PAS 2060碳中和專業人員資格,完成國內外綠電與憑證交易,以及自願性碳權儲備與抵銷實績。此外,亞福儲能發展具快速充放電、安全、環保的鋁電池技術,布局儲能市場的「稀缺資源」,透過多元能源解決方案,是國內企業達成ESG與淨零目標的最佳夥伴。
全球供應鏈要求日漸嚴苛,企業若不「綠」,將使營運受到影響、企業排碳成本提高等風險,尤其CBAM碳關稅2.0要求日漸嚴峻,歐盟將針對特定產業的高碳排產品課徵碳關稅,預計2027年上路,2032年取消免費配額,並納入範疇二與石化產業,各國正擬訂碳關稅機制,企業更須提早因應,避免失去產業競爭力。
因此,使用再生能源或購買相同區域電網產生的再生能源憑證,提升綠能比例成為企業關鍵能力,國際再生能源憑證受多國及企業供應鏈承認,如Google、Apple等,依電網區域、參與國家及管理機構不同可區分為美國RECs、歐盟GOs、I-REC、TIGR皆屬於國際再生能源憑證標準,台灣T-REC及澳洲則自有認證系統,雖憑證種類多元與區域不同,但應用模式及機制皆相同,每張再生能源憑證皆以千度(1MWh)為單位。
亞福儲能發展總監蘇修賢指出,國內有許多企業設有國外據點,也面臨供應鏈急迫的綠色要求,除於國內擴增綠能比例外,同時可找尋據點與區域電網相符的國際綠電憑證,作為新的解決方案。亞福儲能發展安全且環保的鋁電池儲能,同時跨足國內綠電轉供、國際綠電憑證交易及碳權服務,提供專業且全面的能源解方,成為國內企業達成綠色供應鏈、RE100與碳中和等目標的最佳夥伴,協助企業實踐永續經營目標,接軌淨零排放路徑。
亞福儲能發展總監蘇修賢表示,全球供應鏈要求日漸嚴苛,企業若 不「綠」,將使營運受到影響、企業排碳成本提高等風險,尤其CBA M碳關稅2.0要求日漸嚴峻,歐盟將針對特定產業之高碳排產品課徵碳 關稅,預計於2027年上路,2032年取消免費配額,企業須提早因應, 避免失去產業競爭力。
因此使用再生能源或購買相同區域電網產生之再生能源憑證,逐步 提升綠能比例將成為企業關鍵能力,國際再生能源憑證受多國及企業 供應鏈承認,如Google、Apple等,依電網區域、參與國家及管理機 構不同可區分為美國RECs、歐盟GOs、I-REC、TIGR,皆屬於國際再生 能源憑證標準,台灣T-REC及澳洲則自有認證系統,但應用模式及機 制皆相同,每張再生能源憑證皆以千度(1MWh)為單位。
由於國內有許多企業面臨供應鏈急迫的綠色要求,除於國內擴增綠 能比例外,同時可找尋據點與區域電網相符的國際綠電憑證,作為新 的解決方案。亞福儲能發展安全且環保的鋁電池儲能之外,同時跨足 國內綠電轉供、國際綠電憑證交易及碳權服務,提供專業且全面的能 源解方,成為國內企業達成綠色供應鏈、RE100與碳中和等目標的最 佳夥伴。
答:不可否認的,機車市場長期也會走向電動化,電動機車這個領域三陽工業已經在布局強化技術力及產品力,一定要搶進這塊兵家必爭的市場。
現階段三陽工業並沒有大舉投入電動機車的打算,因為電池研發還不夠穩定,這時候大量投入會有風險,大舉進軍電動車市場會讓公司處於虧錢,三陽還有許多股東,經營者在研發同時也要兼顧股東權益,穩紮穩打才能在電動機車長久戰拿下好成績,只要技術力,外觀設計不輸人,時機來臨時,就算是後來者也能跟上。
就目前電池的發展,車用電池仍屬於稀有元素,鋰還有燃燒和環保的議題,這些問題鋁電池都沒有,唯一的缺點就是電容量較低,所以推估電動機車產品會有點像過渡期的產品,因為電池的技術還在變化當中。
三陽工業從電池發展著手,已注資30億元投資全球首家鋁電池公司亞福儲能,配合亞福儲能研發時間表,裝上鋁電池的機車在2024年推出,2025年量產,推估在電動車和燃油機車2030年開始出現黃金交叉時,三陽工業產品已備齊,而且引用自行開發的電池技術,只要產品有競爭力,不必擔心電動車市場好起來的時候,三陽工業不會跟不上。
三陽工業投資亞福開發鋁電池,目前看來儲能效果相當好,而且那時候還沒有到黃金交叉的時候,鋁電池可以選擇在晚上離峰時充電,快充可在10分鐘內充滿。
2025年鎖定是綠牌車(50cc左右)和電動自行車,畢竟這兩種產品在大陸及歐洲市占率達93%,亞福鋁電池充飽電後可跑40公里,取代磷酸鋁鐵的電池產品機會就很大,銷售有望攀升。
三陽工業昨天股東常決議每股配發1.3元現金股利。吳清源表示三陽在過去這段時間,做出成績來,那叫做歷史,現在最重要是開創未來,把未來的歷史寫得更加輝煌。
首先,三陽工業本業在二輪及四輪布局上不斷的向前衝,二輪方面,市占率從過去最低的9%在新車研發助威下,爬升到現在的30%,今年5月的銷售還拿下國內第一名的成績單,在機車的產品推出也再度獲消費者青睞,有信心持續搶攻消費者心,市占率繼續提升。
在四輪方面,代理的現代汽車(Hyundai)愈來愈受到國人喜愛,今年初在台上市的HYUNDAI純電車IONIQ 5創下3.5小時將配額120台銷售一空的紀錄,目前缺車四千多輛,要感謝母廠現代不斷在台導入銷售強勁的產品,南陽銷售員工也不斷的國內消費認識韓國車的好處,今年國內市場的總銷售量及排名有望再度提升,這對三陽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激勵。
持續不斷的活化土地資產,推出「以土就土」策略,簡單的說出售閒置土地,再投資新土地,不只是賣地,也會把賣地的資金再拿去買地,持續在不動產的領域繼續投資,讓三陽的土地創造更大的效益。
另外,看好長期的儲能商機,轉投資的亞福儲能未來積極布局電動車能源市場,亞福基本上在儲能跟綠電輸電系統還有碳權買賣的方面,已經做完整的規劃及布局,未來在電能、儲能這個領域亞福布局會很完整。
第四,三陽既然是生產汽、車的業者未來一定會遇到碳權各方面的問題,在碳權這部分也要提前規劃布局,農林是全台第二大的地主,種值的樹木面績龐大,未來會擁有許多的碳匯,可搭配林下經濟的規劃,在未來的綠能經濟方面,將有一個最完整的備案。
三陽23日召開股東會,吳清源表示,全面接掌三陽營運五年來,繳 出亮麗成績單,是市場給予的最大肯定;他也感性的說,這幾年創造 的成績叫歷史,只能回味,重要的是未來要繼續帶領三陽成長,繼續 「寫歷史」。
三陽股東會承認去年度財報與配發現金股息1.3元。去年合併營收 416.17億元創新高,稅後淨利18.3億元,EPS達2.3元。
吳清源表示,已為三陽擘劃未來四大核心事業,包括:二輪及四輪 載具、資產活化、儲能、農林投資。
二輪及四輪載具屬於本業,吳清源說,機車事業市占率從谷底的9 %,逐步提升至目前的30%,站穩市場領導品牌地位;汽車事業近兩 年銷量、市占逆勢成長,尤其主力車款Tucson L的產品力、銷售力, 均大幅提升,今年前五月新車銷量年增12%,成為唯一銷售正成長的 國產品牌。
展望下半年,吳清源看好後疫情時代的車市需求,加上未交付欠車 訂單超過4,000張,有信心達成全年新車銷售年增15%、達1.5萬輛的 挑戰目標。
至於資產活化部分,吳清源澄清說,三陽不是賣資產去做其他投資 ,而是「以土就土」-出售閒置土地,再將資金轉進投資其他新土地 。陸續出售的閒置資產取得的資金,就用來投資新北、桃園、新竹等 地區的土地,建設汽車展售服務據點供自用。
儲能是吳清源看好三陽未來營運的重點。他說,三陽投資亞福儲能 量產鋁電池,鋁電池安全且環保,不僅能打開儲能市場,還有15分鐘 即可充飽電的特性,具高周轉率優勢,用在電動載具上(如電動機車 )也具競爭力,可讓車廠不再需要耗費巨資設置大量換電站或購入大 量備用電池。
三陽投資農林,更著眼於農林擁有全台最多的碳權(山林資源)。 吳清源認為,三陽從事汽機車事業,勢必要面對碳權、碳中和的問題 ,農林種的樹木會擁有碳匯,未來可搭配林下經濟的規畫。碳權結合 儲能事業,三陽在綠能經濟領域,已提出最完整的備案。
三陽表示,亞福開發的鋁電池具備快充快放、高耐候性、安全、環 境友善及長壽等核心優勢,可替代超級電容、鉛酸電池等,適合用於 儲能(如UPS不斷電系統)、交通載具等市場。
三陽董事長吳清源指出,近期台灣因缺電導致儲能商機快速崛起, 未來亞福鋁電池加入儲能市場後,可望裝設於風電、光電案場或參與 台電輔助服務市場,協助國家電網系統穩定,避免企業人民因停電面 臨鉅額經濟損失。
至於在電動交通載具運用上,因鋁電池只需15分鐘即可充飽電,周 轉率提高下,未來車廠將不再需要耗費巨資設置大量換電站或購入備 用電池。
且相較鋰電池採用鋰、鈷等貴金屬,而面臨供不應求、斷料及價格 大幅攀升等情況,鋁是地球第三大元素,豐富含量、缺料風險低且價 格穩定,更無鋰電池製造、使用到回收的生命周期面臨的高碳排問題 。
鋁電池中電解液不含有機溶劑,可徹底杜絕電池因熱失控引發燃燒 或爆炸的安全疑慮,是安全且環保的新電池技術。
三陽從2019年開始投資亞福,目前持股比約三成,這次擴大增資3 0億元,資金將於四年內分批到位,增資完成後,三陽持股比將拉高 至74%。
據了解,亞福此次增資,主要將於南科高雄園區設置3公頃的量產 基地(二代廠),預計2025年完備後,將成為全球首家鋁電池量產公 司。吳清源說,未來亞福鋁電池量產後除投入台灣市場外,也將全力 衝剌外銷,搶占逾千億美元的國際電池市場。
國內各機車廠陸續投入電動機車開發、生產之際,身為機車業領導 廠的三陽始終沒有動作,據悉主要是顧慮沒有掌握到電池核心技術, 無法創造產品國際競爭力。這次大動作增資亞福量產鋁電池量產,也 間接能收到催生三陽電動二輪車的效果。
為獲取電池的關鍵技術,三陽2019年投資亞福儲能,在路竹園區設立鋁電池先導工廠,亞福董事長為陳朝暉。目前三陽持有亞福32%股權,在2025年之前分批投入30億元後,持股增至74%。
這項投資將設置鋁電池二代廠,預計2025年商轉量產。
目前亞福已完成逾13案鋁電池發明專利申請,2020年獲得國家創新獎與綠色化學應用及創新獎,去年再獲新創事業獎取得再生能源售電業資格,並向國際安全試驗認證機構UL提出鋁電池安規認證申請,預計今年可獲認證。
因應亞福鋁電池量產,三陽將推出使用鋁電池的電動機車,最遲2025年上市。
三陽昨天同時公告,處分新竹縣新豐鄉榮華段12筆土地,總面積1.5萬坪予全興工程公司,預計處分利益10.85億元,依據三陽的資本額估算,挹注每股純益1.1元。
吳清源強調,鋁電池量產後除投入台灣市場,也將衝剌外銷,搶攻逾千億美元規模的國際電池市場。三陽強調,鋁電池具備快充快放、高耐候性、絕對安全、環境友善及長壽等五大核心優勢,可替代超級電容、鉛酸電池等,適合用於儲能、交通載具等市場。
新創事業獎被譽為國內新創界最高殊榮,樹立新創企業營運模式與 產品技術的創新標竿,2018年成立的亞福儲能,營運團隊來自杜邦、 英威達及工研院,具化工研發背景及跨國經營管理經驗,以布局全球 的策略思維,投入營運管理及研發製程。
亞福發展總監蘇修賢表示,亞福注重營運模式創新與人才教育訓練 ,新創階段即導入5S管理、內稽內控循環制度、六標準差(6σ)等 ,並開設亞福通識與領導學院,建立開放溝通與團隊合作的學習型組 織,盼將優秀台灣人才與技術實力帶上國際舞台。
蘇修賢說,亞福研發的鋁電池技術,已大幅超越過去工研院及史丹 佛大學的研發成果,例如能量密度大幅提升、配方與材料創新,鋁電 池具備4C至100C快速充放電、-40℃至80℃高耐候性等優勢,且未使 用有機溶劑、衝突礦產,發展具回收可行性材料,創造差異化的應用 優勢,今年提出專利申請逾10件,日前獲頒環保署綠色化學應用及創 新獎,肯定鋁電池的安全與環保價值。
碳經濟在全球發酵,國內多家銀行響應低碳永續,未來高碳排企業 將列入融資黑名單,影響營運競爭力及ESG評比。亞福已正式參與RE 10×10,啟動第一度綠電使用,2050年前達成RE100目標,並與多家 大型發電業者簽約合作,協助企業展開綠電交易、碳經濟服務模式, 並搭配具回收效益的鋁電池儲能技術,根絕電池燃燒與爆炸的風險。
蘇修賢建議,邁向RE100應循序漸進、分階段進行,從辦公室層級 開始,逐步擴大至單一廠區,最後再推向全球營運據點,達成綠電與 減碳目標,共創永續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