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證券(公)公司新聞
元大證券原任副董事長黃維誠因身兼多職,已於14日請辭,元大證 券董事會25日拍板定案,由王義明升任副董,郭明正升任總經理,高 層人事異動宣告底定。
由於近年持續發展海內外多項創新業務,元大證券指出,王義明熟 稔國內經紀通路及財富管理全方位業務、郭明正以海外事務及投行業 務見長,秉持「立足台灣,放眼國際」政策方針,此人事異動「強強 聯手」,可望替元大證券海內外市場版圖奠定更扎實的根基,進一步 推升成長動能,邁向亞洲區域型的證券機構。
王義明在元大服務近30年,面對詭譎多變的國際金融情勢,他率領 元大證券站穩業界龍頭地位,持續借重其對證券市場的專業與敏銳度 ,鞏固經紀核心業務競爭優勢與地位,積極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掌握 數位金融科技發展契機。
郭明正1995年進入元大,曾任元大金控法金事業處執行長、元大證 券執行副總及元大證券(韓國)總經理等職務,任職期間整合各項法 金業務資源,創造集團業務綜效,帶領投資銀行團隊多次取得大型承 銷案,在韓國期間,整合資源推動海內外子公司合作,提升集團在亞 洲金融圈能見度。元大表示,郭明正接掌元大證券總經理一職,自7 月1日起至主管機關核准生效前,將以執行副總身分代理總經理職務 。
元大證券原任副董事長黃維誠已在6月14日請辭副董事長職務,主因黃維誠身兼元大金控國際事業處執行長及金控策略長,一人多職不克再兼顧元大證副董。
元大金代子公司元大證券說明,王義明熟稔國內經紀通路及財富管理全方位業務、郭明正以海外事務及投行業務見長,秉持「立足台灣,放眼國際」政策方針,此人事異動「強強聯手」,可望替元大證券海內外市場版圖奠定更扎實的根基,進一步推升成長動能,邁向亞洲區域型的證券機構。
王義明在元大服務近30年,率領元大證券站穩業界龍頭地位,元大金表示,持續借重王義明對證券市場的專業與敏銳度,鞏固經紀核心業務競爭優勢與地位,積極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掌握數位金融科技發展契機。
郭明正1995年進入元大服務,曾任元大金控法金事業處執行長、元大證券執行副總及元大證券(韓國)總經理等職務,任職期間整合各項法金業務資源,創造集團業務綜效,也帶領投資銀行團隊多次取得大型承銷案。
興櫃市場新血報到 元大證券輔助四檔公司上櫃
台灣櫃檯買賣中心熱鬧滾滾,本周將迎來四位新成員:安基生技、星亞、心誠鎂以及金色三麥。這四家公司將於 6 月 25 日至 26 日陸續登錄興櫃市場,成為今年第 29 至 32 家興櫃新兵,讓興櫃總家數來到 326 家。
安基生技搶攻歐美新藥市場
安基生技預計於 6 月 25 日登錄興櫃,專注於新藥研發,主要瞄準歐美市場的甘迺迪氏症新藥 AJ201。公司營收來源包括授權簽約金、委託研究收入、里程金以及待藥品上市後的銷售分潤金。元大證券等五家券商擔任輔導推薦,興櫃認購價為每股 45 元。
星亞深耕數位顯示系統
同樣在 6 月 25 日登錄興櫃的星亞,主攻數位顯示系統與視覺燈光系統研發、製造與銷售。公司擁有深厚的技術背景與研發團隊,提供專案規劃到系統整合的完整服務。元大證券與凱基證券擔任輔導推薦,興櫃認購價為每股 45 元。
心誠鎂提供醫用手持式震動篩網霧化器
6 月 25 日登錄興櫃的心誠鎂,專注於醫用手持式震動篩網霧化器的設計、開發與生產。公司為藥廠客戶提供客製化霧化器設計與測試服務,並進一步提供全方位的 CDMO 服務。元大證券與宏遠證券擔任輔導推薦,興櫃認購價為每股 57 元。
金色三麥進軍連鎖餐飲
6 月 26 日登錄興櫃的金色三麥,是知名的連鎖餐飲業者,經營餐廳、販售各式飲品,旗下品牌包含金色三麥、微兜、咖哩樹、麥漢堡等。公司以精釀啤酒起家,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富邦證券與第一金證券,興櫃認購價為每股 168 元。
安基生技將於6月25日登錄興櫃,主要從事新藥開發。短期以AJ201甘迺迪氏症新藥開發的歐美市場做為主要營業收入來源,包括授權簽約金、委託研究收入、各階段的里程金及待藥品上市後的產品銷售分潤金。
輔導推薦證券商為第一金、元大、凱基、合作金庫、台新證券,興櫃認購價為45元。
星亞將於6月25日登錄興櫃,主要從事數位顯示系統及視覺燈光系統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及銷售。星亞公司前身為台亞半導體系統事業群,自1998年起即投入全彩數位顯示系統的研發、設計、和製造。持續推動相關技術創新,具有深厚技術背景與創新能力的研發團隊,從專案規劃、軟硬體設計、系統整合一站式服務,堅持台灣製造的高品質標準,以提供最高品質和卓越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
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凱基、元大證券,興櫃認購價為45元。
心誠鎂將於6月25日登錄興櫃,主要從事醫用手持式震動篩網霧化器的設計、開發、生產及銷售,為藥廠客戶提供早期開發階段所需客製化霧化器設計與藥物霧化測試,並進一步提供霧化器量產與上市後監督等全方位CDMO服務;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元大、宏遠證券,興櫃認購價為57元。
金色三麥將於6月26日登錄興櫃,主要是連鎖餐飲服務業,從事精釀啤酒釀造、餐廳經營、各式飲品銷售。旗下品牌還有微兜petit doux、BAC、咖哩樹、麥漢堡、BlahBlah Bar、SPORTS NATION,以及精釀啤酒品牌SUNMAI等。輔導推薦證券商為富邦、第一金證券,興櫃認購價為168元。
**台股火熱 券商獲利大補丸** 台股多頭氣勢如虹,加權指數再創新高,成交量持續放大。券商受惠股市榮景,獲利全面上揚,元大證券以 13.71 億元拔得頭籌。 除了元大證券外,宏遠證券、康和證券等七家券商獲利更是翻倍成長。五月單月,這七家券商稅後純益合計達 62.85 億元,較四月大幅成長超過兩成。 券商獲利大增的原因,主要得益於台股指數今年以來持續走強,交易量也創下紀錄。五月單月日均成交金額達 4,607 億元,較四月成長約 3%。 在 21 家主要券商中,僅致和證券小幅虧損,其他券商全部獲利,其中有 15 家月增、1 家由虧轉盈。 中小券商也受惠於自營業務,獲利明顯崛起。宏遠證券五月單月獲利較四月成長 8.64 倍,康和證券則成長 5 倍。合庫證券與國票證券也呈現大幅成長。 法人預期,在台股價量齊揚的帶動下,券商獲利可望維持高檔。上市掛牌的統一證券五月單月獲利成長 112.12%,前五月累計獲利較去年同期大增 1.7 倍。
台股多頭強強滾,加權指數11日盤中叩關22,000點、再創全新里程 碑,台股衝高「沒有極限」。而受惠指數5月天締造21,937點新高, 前五月累計飆漲3,243點也寫下「同期最會漲」紀錄。
主要券商獲利順勢吞補丸:元大證券以13.71億元拔得頭籌外,宏 遠證(6015)、康和證(6016)、合庫證、國票證、元富證、國泰證 、統一證(2855)等七家券商,5月獲利更較4月翻倍成長,業績樂翻 天。
今年台股來多頭火種澆不熄,加權指數前五月勁揚3,243點,改寫 歷年同期最佳紀錄;而受惠520行情加持,5月台股交投氛圍也活絡, 單月日均成交金額達4,607億元,較4月的4,453億元再成長約3%,催 動國內券商經紀、自營業務獲利全面吃補。
5月股市表現搶眼,券商獲利也全面竄起,在21家主要券商中,僅 致和證小幅虧損,有15家呈現月增、1家由虧轉盈,占比超過七成, 且有宏遠證、康和證、合庫證、國票證、元富證、國泰證、統一證七 家獲利較4月倍增,合計單月稅後純益62.85億元,較4月的50.6億元 大幅成長兩成以上,券商獲利大進補。
目前21家主要券商獲利均已經公布完畢,受惠台股走強、市場交投 熱絡,元大證再度以13.71億元拔得頭籌,凱基證、富邦證、國泰證 則分別以8.65億元、7.5億元、5.8億元排名第二至第四;而群益證、 永豐金證、統一證、元富證、玉山證、兆豐證獲利則介於1億∼4億元 。
中小券商受惠自營業務加持、獲利明顯崛起,宏遠證5月稅後純益 0.57億元,較4月的0.06億元大幅成長8.64倍,今年營運表現持續增 溫;而康和證單月獲利也衝上1.35億元,月增5倍,合庫證、國票證 則是分別月增2.67倍及2.66倍。法人指出,今年證券業市況熱絡,景 氣則是審慎中相對樂觀,券商獲利可望維持高檔。
在台股價量齊揚,上市掛牌的統一證獲利表現亮眼,自結5月稅後 純益3.61億元,較前月大幅成長112.12%,前五月累計獲利達22.56 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4.3億元,成長1.7倍,每股稅後純益(EPS) 1.55元也完勝去年同期的0.57元,顯見其獲利成長動能強勁。
台股屢創新高,帶動金控獲利驚喜演出。即使新台幣對美元升值,壽險面臨匯兌壓力,新光金控仍公告子公司新光人壽 5 月大賺逾 28 億元,推升新光金單月稅後純益 37.16 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 102.09 億元,成為金控獲利百億元俱樂部第 7 名成員,與去年同期相較,獲利大增逾 196 億元。
在元大證券稅後純益衝上 70 億元推動下,元大金控公告 5 月稅後純益 25.15 億元,前五月累計稅後純益 148.03 億元,年增 46.8%,且基本面推升股價,使得元大金市值站上 4,022 億元,超越台塑和南亞。
新光金旗下新壽前五個月累計稅後賺達 60.47 億元,一掃去年同期大虧逾 130 億元的窘境。新光金表示,新壽 5 月投資績效佳,掌握市場趨勢,操作策略重視總報酬,靈活操作下獲取豐厚資本利得。雖然新台幣升值造成匯兌壓力,但透過提高避險比重和外匯準備金回沖,仍穩定獲利。
新光銀行 5 月賺 6.29 億元,前五月賺 28.07 億元,年增 6.2%,主要受惠於手續費收入年增 3 成以上,因銀行銷售保單和財管手續費成長,加上利息收入也較去年同期增加 8%。
元大金 5 月稅後純益 25.15 億元,年增 19.6%,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 148.03 億元,年增 46.8%,每股稅後純益(EPS)突破 1 元達 1.17 元。
元大金指出,台股 5 月創新高,交易熱絡提升日均量,大盤交易量也成長,推動元大證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元大證 5 月稅後純益 13.71 億元,年增 24.1%,前五月稅後純益達 70.81 億元,年增 40.3%。
元大銀行受惠於利息和手續費收入成長,5 月稅後純益 7.42 億元,年增 17.2%,前五月達 43.35 億元,年增 20.2%;元大人壽因新台幣升值,匯兌利益下滑,但受惠於經常性收益提升和實現台股資本利得,單月稅後純益 0.83 億元,前五月賺 17.66 億元,年增 133.6%。
**元大、新光金金控5月獲利創佳績**
台灣元大金控與新光金控率先公布5月自結獲利,表現亮眼。
元大金控受惠台股5月交易量熱絡,累計前5月稅後純益達148億元,年增46.7%,創歷來同期次高,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17元。其中,**主力子公司元大證券**5月單月稅後純益為13.71億元,較前月成長24%,累計前5月稅後純益70.81億元,年增逾四成,EPS達到1.07元。
新光金控則是連續4個月獲利,累計前5月稅後純益突破百億,達102.09億元,EPS為0.66元。子公司新光人壽5月稅後純益28.47億元,月增2.2%,累計前5月稅後純益60.47億元,EPS為0.79元。新光金控表示,人壽子公司投資績效表現優異,實現資本利得獲利,再加上避險操作得宜,帶動整體業績成長。
金控業人士指出,5月交易天數較4月增加,台股市場交易量也成長,帶動金控旗下證券、銀行的手續費收益與利息收入較前月上揚。此外,壽險業務雖然受新台幣升值影響匯兌損益壓抑獲利,但在資本市場暢旺下,有利處分實現利益挹注,加上股息收入認列,也對壽險獲利表現有所助益。
整體而言,上市金控股5月獲利預期普遍表現良好。專家預測,隨著台股交易熱度持續,以及金控子公司積極擴張業務,未來獲利表現還有望持續成長。
5月交易天數較4月增加,以及台股5月市場交易量較4月成長,帶動金控旗下證券、銀行的手續費收益與利息收入均較前月成長,而壽險雖受新台幣5月升值影響匯兌損益壓抑獲利,但在資本市場暢旺下,有利處分實現利益挹注,另外,股息收入也可開始認列,均對壽險獲利表現為正面,因此5月上市金控股獲利預期普遍都將有不錯表現。
元大金打頭陣公布5月獲利,5月單月稅後純益25.15億元,較前月大增近兩成,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達148.03億元,年增46.7%,EPS為1.17元。旗下主要子公司包括元大證券、銀行、人壽5月單月獲利,僅人壽較前月下滑,其餘都較前月成長。
其中,龍頭券商元大證券受惠台股5月交易天數較上月增加,股市交易量增,帶動證券5月單月稅後純益為13.71億元,較上月大幅成長24%,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70.81億元,年增逾四成,累計EPS 1.07元。元大銀行5月利息、手收均較上月成長,單月稅後純益為7.42億元,月增17.2%,累計獲利43.35億元,成長逾兩成,累計EPS 0.59元。
元大人壽在經常性收益持續提升及實現台股資本利得挹注下,抵銷台幣升值影響匯兌損益影響,單月稅後純益為0.83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17.66億元,年增1.33倍,EPS為0.74元。
新光金5月自結稅後純益達37.16億元,連續四個月獲利,月增7.8%,較去年同期稅後淨損16.11億元,由虧轉盈,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達102.09億元,突破百億元大關,EPS 0.66元。旗下主要子公司新光人壽5月稅後純益28.47億元,月增2.2%,累計稅後純益60.47億元,EPS為0.79元。
新光金表示,金控獲利表現佳,主要受惠於人壽子公司在投資方面績效表現不俗,實現資本利得優於上個月,加上避險操作得宜,同時5月是新壽的競賽月,新契約保費較上月成長近六成,帶動整體業績表現。
子公司新光銀行5月稅後純益6.29億元,月增25.3%,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28.07億元,年增6.2%,累計每股純益0.56元。新光金副總林宜靜表示,銀行前五月獲利成長最主要原因為淨利息收入有不錯成長,淨手續費收入年成長超過三成。
在元大證券稅後純益衝上70億元推升下,元大金控6日亦公告5月稅 後純益25.15億元,前五月累計稅後純益148.03億元,年增46.8%, 且基本面推升股價下,元大金市值站上4,022億元,首次超越台塑、 南亞。
新光金旗下新壽前五個月累積稅後賺達60.47億元,一掃去年同期 大虧逾130億元的窘境,新光金表示,5月新壽投資績效佳,尤其股票 掌握到市場趨勢,操作策略著重總回報(total return),靈活操作 下有豐厚的資本利得。5月新台幣雖轉為升值,確實有匯兌壓力,但 5月有適時拉高避險比重,加上外匯準備金回沖20多億元,亦有助穩 住獲利。
新光銀行5月賺6.29億元,前五月賺28.07億元、年增6.2%,手續 費收入年增3成以上是主要動能,因銀行賣保單手收相對去年增加, 財管手續費成長最多,利息收入也較去年同期增加8%。
元大金5月稅後純益25.15億元,年增19.6%,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 為148.03億元,年增46.8%,每股稅後純益(EPS)突破1元、達1.1 7元。
元大金指出,5月台股連日創新高,交投續熱推升日均量,交易天 數較4月增加,大盤交易量亦成長,挹注元大證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 ,元大證5月稅後純益13.71億元,年增24.1%,前五月稅後純益達7 0.81億元,年增40.3%。
另子公司元大銀行同樣受惠利息、手收均較上月成長,5月稅後純 益7.42億元,年增17.2%,前五月達43.35億元、年增20.2%;元大 人壽5月因新台幣升值,匯兌利益下滑,但受惠經常性收益持續提升 及實現台股資本利得,單月稅後純益0.83億元,前五月賺17.66億元 ,年增高達133.6%。
**元大、凱基助陣 第15屆台灣權王大賽開跑**
工商時報主辦的「第15屆台灣權王大賽」今(5)日盛大展開,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特別錄製影片,強調金管會重視民眾金融素養,鼓勵持續教育與推廣。
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出席時指出,權證避險股票交易稅率自去年11月降至千分之1後,權證發行檔數、日均成交金額大幅提升,去年上市櫃權證發行檔數更創下65,472檔新高。
陳彥良強調,台灣權王大賽不僅傳授權證商品知識,也培養投資人的正確理財觀念。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證交所已推出造市監理數位化措施,提升發行人申報效率,持續提升權證業務服務品質。
本屆大賽集結證交所、櫃買中心等金融周邊單位,以及元大、凱基等8家券商共同舉辦。報名時間為即日起至12月12日,活動時間從6月17日起至12月13日止。總獎項金額高達365萬元,並有早鳥報名優惠。
台股屢創新高,權證市場交易熱絡,今年以來平均每天有超過300檔新權證掛牌。元大證券積極提供多元商品,並重視造市品質,主動公開每檔權證的「造市委買波動率」。
元大證券指出,在市場多空不確定時,善用權證可以提高投資績效,但也提醒投資人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元大證券提供投資人更多元化的商品和優質的造市品質,致力於穩定權證造市波動率,讓投資人透過試算器掌握合理價格位置。
投資人可在元大證券投資先生APP或元大權證網查詢每檔元大權證的造市波動率,使用權證試算器即可輕鬆試算「合理價」,精準掌握權證合理價格變動,把握投資先機。
面對市場多空不確定的局勢時,善用權證來多空操作,可提高投資 績效,另一方面也可控制風險。提醒投資人進場前,要評估自身風險 承受度,才能盡享權證放大投資報酬的好處。
元大證券致力提供投資人更多元化的商品及優質的造市品質,長期 堅持權證造市波動率的穩定,並主動公開每檔元大權證的「造市委買 波動率」,讓投資人透過試算器,可立即掌握每一檔元大權證合理價 格的位置。
在元大證券投資先生APP、元大權證網,都有提供每一檔元大權證 的造市波動率,透過權證試算器,即可輕鬆試算元大權證的「合理價 」,時時刻刻精準掌握權證合理價格變化,讓投資贏在起跑點上。
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出席啟動典禮時指出,權證避險股票交易稅率 由千分之3降至千分之1,從去年11月10日起實施,降稅後六個月,權 證發行檔數31,350檔,較降稅前六個月的25,493檔增加22.97%,較 前一年度同期增加61.93%,降稅後的權證日均成交金額為27.94億元 ,較降稅前的權證日均成交金額21.88億元,亦增加27.7%。去年度 上市(櫃)權證發行檔數高達65,472檔,創下新高,已連續三年發行 檔數超過5萬檔,相較2010年第一屆「台灣權王大賽」舉辦時,發行 檔數僅1萬2,362檔,顯見權王大賽為權證市場奠定深厚的基礎,他強 調透過競賽可讓更多年輕人循序漸進建立理財觀念,進而認識權證商 品,並分享投資實際經驗,養成投資人正確合理財務規劃習慣,實現 普惠金融理想。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證交所今年初推出造市監理數 位化措施,大幅減少紙張列印,更提升發行人申報作業效率,未來將 持續提升權證業務的服務品質;權證避險股票降稅案實施半年以來, 發行人各項申報作業均運作順利,也希望發行人在稅負成本降低之時 ,能提升權證造市品質,權證避險交易行為增加,對於現股交易量推 升也有所助益,期待市場所有參與者共同來參與。
本屆台灣權王大賽邀集證交所、櫃買中心、集保結算所、證券商公 會等金融周邊單位,以及元大、凱基、群益金鼎、永豐金、兆豐、國 泰、中信、台新等八家券商共襄盛舉,報名時間從即日起至12月12日 ,活動時間從6月17日起至12月13日止,總獎項金額高達365萬元,並 推出早鳥獨有報名活動。
台股4月震盪 加劇券商獲利難度
受國際局勢及全球股市調整影響,台股4月出現高檔震盪,讓券商操作難度提高,根據統計,21家上市券商中,大多數4月獲利不如3月。
不過,龍頭元大證券表現亮眼,4月稅後純益仍維持高檔,累計前4月獲利逼近60億元,穩居第一。而凱基證券與富邦證券也分別有30億元以上的獲利。
獲利排行榜上,元大證券以4月獲利4.2億元領先,凱基證券與富邦證券分居二、三位。值得注意的是,致和證券4月獲利逆勢成長,EPS達2.34元,為全體券商之冠。
法人分析,4月台股震盪劇烈,加上投信大規模募集新ETF減少,讓券商獲利受到影響。不過,元大證券因操作績效提升,使得衍生性工具部位處分利益增加,加上市場指數上漲帶動成交量攀升,讓經紀手續費收入增長,成為4月獲利亮點。
據統計,盤面上21檔券商4月獲利前十大分別為元大證、凱基證、 富邦證、統一證、群益證、永豐金證、國泰證、元富證、兆豐證、台 新證等;今年累計前四個月稅後純益,依舊以龍頭元大證券的57.1億 元為首,儘管富邦證券3、4兩個月的稅後純益均勝過凱基證券,但凱 基證券累計前四個月稅後純益34.62億元居二,仍小勝富邦證券。
從今年累計EPS觀察,在獲利前十名的券商中,以富邦證的EPS 1. 91元第一、凱基證則以1.9元緊追在後;不過從全體21家來看,致和 證券以累計前四個月EPS 2.34元為最高,致和去年受惠台股大漲,累 計2023全年稅後純益達8.75億元,較前年大幅轉虧為盈、每股盈餘2 .84元,雙創歷史新高。
法人表示,受到資本市場震盪加劇影響,多數券商獲利較前月下滑 ,台股4月震盪、一度單日重挫千點並震出逾7,000億元交易量,財務 操作難度增加。
不過,台新證券單月與今年累計獲利,均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因 公司操作績效提升,致衍生性工具部位處分利益增加,另今年證券市 場指數上漲,成交量較去年成長,使經紀手續費收入增加。
**元大證券推升元大金前四月獲利破百億**
元大金控今日公告4月自結財報,單月稅後淨利達30.53億元,居已公布獲利金控中的單月第二名。累計前四月,元大金稅後純益達122.88億元,成為第五家獲利破百億的金控,每股稅後純益達0.97元。 元大金前四月獲利成長主要受惠於4月台股交易熱絡,帶動元大證券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成長。元大證券前四月稅後純益達57.1億元,年增44.8%,成為獲利破百億金控中的主力。 同時,元大銀行手續費淨收益也有所提升,前四月達35.93億元,年增20.8%,也為元大金獲利成長貢獻一臂之力。 其他已公布4月獲利金控方面,新光金控以34.47億元的稅後純益拿下單月獲利王寶座,累計前四月獲利64.9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在整體金融市場環境利多下,目前已公布4月獲利金控合計單月稅後純益達196.22億元,年增逾25%。累計前四月,合計稅後賺801.89億元,成長42.6%。 法人預估,連同尚未公布獲利的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及開發金等金控,14家金控前四月的稅後純益將有望超過2,100億元,年增幅達九成以上。 已有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及兆豐金四家金控首季獲利破百億,元大金在前四月也加入破百億俱樂部。開發金首季稅後已賺82.14億元,預計4月或5月可望再賺百億。 第一金控前四月累計稅後賺逾91億元,5月也有望晉升百億俱樂部,屆時將有半數金控今年獲利破百億。新光金控4月稅後純益34.47億元,是十家公告獲利金控中的單月獲 利王,累計前四月稅後賺64.94億元,比去年同期多賺近143億元,亦 暫列金控最佳進步獎。
在銀行獲利穩定、壽險有外匯利益、證券受惠台股屢創新高、產險 走出虧損陰霾下,目前已公布4月獲利的十家金控合計單月稅後純益 達196.22億元,同比成長逾25%,累計前四月合計稅後賺801.89億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達42.6%。
連同尚未公告的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及開發金,14家金控前四 月稅後純益可望破2,100億元,年成長率仍有望逾9成。
首季獲利已破百億元的有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及兆豐金,元大 金4月累計亦破百億元,尚未公布4月獲利的開發金,首季稅後已賺8 2.14億元,有望在4月或5月亦可望賺逾百億元,第一金控前四月累計 稅後賺逾91億元,5月亦可望晉升百億俱樂部,即5月可望有半數金控 今年獲利破百億元。
元大金前四月稅後賺近123億元,主要受惠4月台股上沖下洗,交投 續熱推升日均交易量,挹注元大證券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價量齊揚 市場交易熱絡,帶動元大證券前四月稅後純益達57.1億元,年增44. 8%,元大銀行也因手續費淨收益增加,前四月達35.93億元,年增2 0.8%。
4月新台幣貶值,挹注壽險獲利,新光金4月稅後賺34.47億元,主 因新壽4月賺27.87億元,新光金前四月賺64.94億元,亦是新壽自2月 開始連三個月賺錢的結果。
公股方面,兆豐金前四月賺141.2億元,年增縮小至0.9%,主要因 銀行、證券子公司獲利下滑,銀行的股票、SWAP等財務操作獲利不如 過去三個月
**元大證券力推國際金融人才培養 攜手大學合作升級課程**
元大證券積極培育國際金融人才,攜手國立政治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等大學,推動「元大證券國際金融專業人才培育計畫」。
元大證券表示,目前金融市場國際化程度快速提升,需要更多具備國際視野和專業知識的金融人才。因此,元大證券與大學合作,升級課程內容,涵蓋國際金融市場、金融科技、ESG投資等主題。
政大金融系主任劉曜華指出,與元大證券合作的「國際金融與創新專題」課程,將邀請業界專家授課,提供學生實際運用的知識與實務經驗。
成大財務金融系主任王裕仁表示,透過與元大證券合作,學生可以學習國際金融機構運作模式和投資策略,提升競爭力。
元大證券強調,除了課程升級,也將提供實習、競賽等多元管道,讓學生深入了解國際金融市場。同時,元大證券也將優先招聘表現優異的學生,培養未來業界人才。
元大證券董事長馬維建表示,國際金融人才培育是台灣金融產業發展的關鍵,元大證券將持續投入資源,協助年輕人具備國際競爭力。
```**權民競賽落幕 元大證券奪人氣王** 2023年經濟日報第14屆「權民搶百萬」實體交易競賽,於昨(7)日舉行頒獎典禮。過去半年的賽事中,實動戶數、成交金額和買進金額創下四屆以來新高。 **亮點一:實動戶數大增 9560戶** 隨著市場交投熱絡,權證的槓桿特性受到投資人青睞。本次競賽實動戶數達9,560戶,較去年大增36.6%,寫下該競賽四年來最高紀錄。 **亮點二:成交金額飆破500億元** 伴隨著實動戶數顯著增加,加上台股行情衝高,競賽期間累計成交金額達521.1億元、累計買進金額達259.5億元,均創下四年來最高。 **參與券商表現亮眼** 元大證券勇奪「權民人氣王」獎項,中國信託證券拿下「權民造市王」、台新證券獲選「權民推動王」、永豐金證券奪得「權民財富王」,兆豐證券獲得「權民實動王」、國泰證券為「權民創富王」、凱基證券獲得「權民旺市王」、群益金鼎證券則拿下「權民績效王」獎項。 **冠軍得主傳授致勝心法** 群益金鼎證券敦南分公司的參賽者曾永泉,以獲利金額逾1億元的優異成績奪下本屆冠軍。他分享了三項致勝心法: 1. 選擇波動率高的標的,如今年的AI股 2. 運用程式輔助觀察和下單,提高效率 3. 思考獲利出場的策略,重視券商的造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