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信電子公司新聞
**台灣電池技術再創新!格斯科技打造首部油電轉純電車**
本土電池大廠格斯科技(6940)攜手台南崑山科技大學以及多家民營企業,成功研發出全台首部由油電轉純電驅動的示範車。這款示範車展現了台灣電池儲能技術的實力,於 4 月 23 日在格斯科技中壢廠區正式亮相。
格斯科技總經理葉國偉表示,此次合作夥伴包括崑崴電子、公信電子、佳晟電機和達奈美克公司。其中,公信電子專注於汽車電子終端平台設計,提供車載電控平台、行車資訊平台等系統整合服務。
此外,格斯科技與崑山科大電動車研發與人才培育中心合作,運用自主研發的電池管理系統,結合串聯馬達控制和其他電子系統,改造出一部油電轉純電的示範骨董車。
格斯科技指出,這次產學合作旨在展示台灣電池儲能技術的潛力與安全應用。公司將持續投入電動車產業的研發,培育相關人才,協助台灣在國際車用市場立足。
值得一提的是,格斯科技近日也取得 ISO14001:2015 環境管理系統和 ISO45001:2018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認證,展現其重視環保和員工健康的決心。公司將持續納入環境管理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至營運中,落實環境友善政策,營造安全健康的職場環境,為電動車產業的永續發展奠定基礎。
格斯科技總經理葉國偉博士表示,格斯科技能與崑山科技大學電動車研發與人才培育中心及台灣電動車生態系夥伴合作,包括崑崴電子、公信電子、佳晟電機及達奈美克公司。崑崴電子為崑山科技大學的新創公司,主要負責電動車系統整合;公信電子聚焦汽車電子終端平台設計,提供車載電控平台、行車資訊平台、智慧駕駛座艙平台等系統設計整合與製造服務;佳晟電機有40多年油壓馬達設計與製造經驗,是少數領導台灣油壓馬達的公司;達奈美克公司則專職研發自動化設備。
另外,改造油電系統與電子裝置線路,打造出全台首部油電轉純電示範骨董車。此次產學合作,希望向市場證明台灣電池儲能技術的能力及安全應用,格斯亦將會持續儲能技術的新創開發及培育電動車人才,協助台灣在世界車用領域占一席之地。
格斯科技近日取得ISO14001:2015環境管理系統及ISO45001:2018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雙認證,以實際行動證明對環保及員工職業安全衛生的重視。在符合國際管理標準下,格斯科技將持續納入環境管理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至公司戰略規畫和企業營運中,致力於鑑別鋰電池設計製造過程中潛在的環境問題。
通過風險控制和滾動式檢討,落實環境友善政策,並為員工創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奠定永續經營的基礎。未來將繼續以行動落實電動車產業的ESG進程。
**公信電子瞄準電動小巴士市場 三方合作推動產業發展**
電動車產業方興未艾,台灣廠商憑藉科技優勢,積極搶占供應鏈關鍵地位。其中,公信電子深耕電動巴士多年,近日與崑山科技大學、億僑國際簽署合作協議,宣示共同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
公信電子董事長宣明智表示,人才和市場需求是產業發展基石,此次合作鎖定中南美洲市場並與當地台商合作,是商機開拓的典範。透過三方合作開發電動小巴士,公信電子將與崑山科大合作培養人才,確保產業持續發展。
崑山科大副校長鍾俊顏強調,產學合作是學校長久堅持的理念,培育出許多市場需求人才,畢業生就業率高達 98%。此次合作將成為學校重要推動力,培育電動車產業專業人才。
億僑國際總裁楊育林指出,台灣商品品質優良,中南美洲市場潛力龐大,特別是對小型巴士需求高。他希望透過與台灣廠商和學校合作,不僅將小巴士商品引進中南美洲,更培養相關人才投入當地市場。
此次合作協議簽署儀式由外交部國經司、拉美司及經濟部產發署共同見證,象徵台灣產、官、學攜手打造「台灣隊」,拓展全球電動車市場。
公信電子宣明智董事長表示,人才是一切產業發展的基礎,而電動 車產業也必須有市場需求的支持,本次鎖定中南美洲市場,並與當地 優質台商進行合作,就是一個商機開拓的良好範例。透過這次小型巴 士的三方合作,經由與大專院校將電動車相關研發與技能向學子扎根 ,確保優質人才的持續培養。
崑山科技大學鍾俊顏副校長也提到,崑山科大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 產學合作,也培育了許多市場需求人才,這樣的辦學態度讓畢業生就 業率高達98%,今天的合作案簽署,將成為學校極重要的推動計畫。
億僑國際楊育林總裁也特別強調,台灣商品的品質舉世肯定,中南 美洲是一個可以長期經營的市場,而當地的地形特殊,對於小型巴士 的需求度也高,希望這次能夠與台灣廠商及學校共同合作,除了將小 型巴士商品帶到中南美外,更希望台灣的學校培養相關人才,投身中 南美市場。這次的合作簽署也邀請了外交部國經司、拉美司及經濟部 產發署一起見證,也象徵著台灣產、官、學攜手合作共同組成台灣隊 開拓全球市場的決心。
格斯攜手夥伴 打造台灣首輛油電轉純電古董車
格斯科技(6940)與台南崑山科技大學及多家台灣電動車生態系夥伴合作,於昨日(23日)宣布成功打造出全台首輛油電轉純電示範古董車。 該團隊透過格斯自行研發的電池管理系統,結合串聯馬達控制及其他電子系統技術,將原本的油電系統轉換為純電動力,成功改造古董車為台灣首輛由油電轉純電驅動的示範車。 格斯科技表示,展望未來,公司鎖定電動巴士及特殊車輛市場發展,目前正與日本客戶合作開發新產品,預計於2025年發表,並規劃於2026年大規模生產。 共同參與計畫的公信電子聚焦於汽車電子終端平台設計,提供車載電控平台、行車資訊平台、智慧駕駛座艙平台等系統設計整合與製造服務。格斯科技與公信電子的合作,將有助於提升古董車的電子化程度,提升其安全性和便利性。格斯昨天在中壢廠區展示全台首輛油電轉純電示範古董車,該案由格斯、崑山科技大學、崑崴電子、公信電子、佳晟電機及達奈美克公司等攜手合作,透過格斯自行研發的電池管理系統,配合串聯馬達控制及其他電子系統技術,成功改造出全台首輛由油電轉純電驅動的示範古董車。
崑崴電子為崑山科技大學的新創公司,主要負責電動車系統整合。公信電子聚焦汽車電子終端平台設計,提供車載電控平台、行車資訊平台、智慧駕駛座艙平台等系統設計整合與製造服務。
台灣的公信電子Clientron(8119)最近榮獲第32屆2024台灣精品獎,這次他們帶來的電動車智慧駕駛座艙產品,真的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這不是公信電子第一次拿到這個獎了,他們已經連續兩屆獲得了這個榮耀,看來在電動車智慧駕駛座艙這個領域,他們真的是領先一步! 這次獲獎的產品,是以台灣國產晶片為核心,公信電子將上下游的台灣自主技術方案做了精準整合。他們提供了數位儀表、視野輔助系統、智慧方向盤控制、電子式旋鈕排檔器、車輛控制與診斷、多媒體應用、車聯網介面等一系列產品和功能應用。他們的設計理念是模組化、平台化,以軟體定義硬體(SDH)為核心,讓廠商可以進行二次開發,提供高度客製化服務,這種靈活度真的是讓人讚不絕口。 公信電子的智慧駕駛座艙在外觀設計上簡約而不失科技感,內含15.6吋車載資訊系統、12.3吋數位儀表屏、7吋視野輔助系統,還有智慧方向盤控制方案和電子式旋鈕排檔器。這些組合起來,產品具有高性能、高穩定度、高品質的特色。 公信電子總經理吳惠瑜表示,他們透過多年累積的系統整合技術和經驗,整合了台灣各種產業資源,不斷創新,為國內外汽車產業提供安全、可靠、耐用且創新的產品。這次的獲獎,不僅是對公信電子技術的認可,也是對台灣電子產業整體實力的肯定。
以台灣國產晶片為核心,公信電子整合上下游的台灣自主技術方案,提供數位儀表、視野輔助系統、智慧方向盤控制、電子式旋鈕排檔器、車輛控制與診斷、多媒體應用、車聯網介面等產品與功能應用。模組化╱平台化的設計架構,以軟體定義硬體(SDH)為設計核心,可提供廠商二次開發和高度客製化服務,靈活搭配不同車輛或載具,打造個性化的智慧駕駛座艙。
公信電子的智慧駕駛座艙以簡約外觀設計兼具科技與現代美感,由15.6吋車載資訊系統、12.3吋數位儀表屏、7吋視野輔助系統、智慧方向盤控制方案與電子式旋鈕排檔器所構成,具備高性能、高穩定度、高品質的產品特色。
公信電子總經理吳惠瑜表示,公信透過多年累積的系統整合技術與經驗,整合台灣各方面的產業資源,打造更智慧化的駕駛座艙和行車環境,為國內外汽車產業提供創新、安全、可靠且耐用的產品。
大肚山電動車產業聯盟即將啟航,35家廠商攜手打造台灣新龍頭!
台灣ICT產業在全球領先,今(4)日,大肚山電動車產業聯盟正式舉行啟動儀式,預計明年2月正式成立。這個聯盟由義隆電子、台灣數位光訊科技、巧新科技、慧國工業、怡利電子、公信電子、華德動能、成運汽車、雲林科技大學等35家廠商及單位共同發起,目標將會擴大至100家聯盟會員。
義隆電子董事長葉儀可望成為首任理事長,他強調,台灣ICT產業在全球領先,與電動車產業結合將創造新的競爭優勢。在全球節能減碳的趨勢下,台灣的電動車產業將成為新的護國神山。
葉儀可進一步表示,台灣在零組件供應上具有優勢,透過產業聯盟的成立,將能夠發揮集團戰的實力,加速電動車產業的發展。
此外,交通部推出的「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也將在明年開始實施,預計將協助客運業者逐步將燃油公車汰換為電車,朝向2030年市區公車電動化的目標前進。
葉儀可建議政府,對於商用電動車如電動物流車、電動巴士、電動工程車等,應提供相關政策性優惠補助,降低營運商的成本,提高使用意願,帶動整體產業鏈的成長。
「大肚山電動車產業聯盟」在昨日盛大啟動,由義隆電子、台數科等35家廠商共同發起,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對台灣電動車產業來說具有深遠的意義。行政院長陳建仁在啟動儀式上致詞,他鼓勵產官學研攜手合作,共同在台灣打造一個國際級的電動車綠色供應鏈,並期待能夠培育出新的兆元產業。
「2023大肚山電動車產業高峰論壇」也在同一天在清新溫泉飯店舉行,吸引了陳建仁、林佳龍、連錦漳等多位領袖與產學界代表參與。會議中,陳建仁強調,台灣在電動車產業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今年車電產值預計將超過4,000億元,並在2025年有望達到近6,000億元。他呼籲大家繼續努力,讓台灣的車輛產業邁向兆元產值。
陳建仁提到,大肚山作為台灣製造業的重鎮,聚集了超過千家廠商,堪稱台灣製造業的黃金縱谷。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的成立,不僅積極推動企業創新,還維持了台灣工具機和精密機械的全球領先地位,為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政府去年推出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目標是2040年實現車輛全面電動化,並打造一個淨零碳排的運輸環境。為此,各部會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包括經濟部補助整車在地生產、關鍵零組件打入國際供應鏈,以及交通部推出的「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
陳建仁還強調,台灣的電動大客車和小客車已具備開發與量產能力,零組件產品也具有國際競爭力,並供貨給全球車廠。中部車輛研究測試中心也提供了完整的車輛驗證能量,幫助中部企業應對國際車廠與各國法規測試需求,開拓全球商機。
會議中,公信電子總經理吳惠瑜等產業領袖也發表了關於電動車產業發展的看法,展現了台灣電動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勢頭。
目前已知,大肚山電動車產業聯盟由35家廠商及單位共同發起,包括義隆電子、台灣數位光訊科技、巧新科技、慧國工業、怡利電子、公信電子、華德動能、成運汽車、雲林科技大學等,後續將以100家聯盟會員為目標。
葉儀晧指出,電動車產業在全球節能減碳的趨勢下,各國都陸續訂定推動時程,台灣的ICT產業具備領先地位,與電動車產業結合,不但有利於縮短發展時程,更具競爭優勢,而台灣有很多零組件供應商,透過產業聯盟的成立,將可發揮打團體戰的實力。
針對交通部推出近650億元的「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明年將開始協助客運業者把燃油公車汰換成為電車,朝2030年市區公車電動化的目標邁進。
葉儀晧建議政府,對於台灣較具競爭優勢的商用電動車如電動物流車、電動巴士、電動工程車等,應提供相關政策性優惠補助,降低使用者如營運商的成本,進一步提高使用意願,才能帶動整體產業鏈同步成長,達到多贏。
由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主辦的「2023大肚山電動車產業高峰論壇」,昨日在清新溫泉飯店舉行。包括陳建仁及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總統府祕書長林佳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長連錦漳等人都到場。
產學界代表有義隆電子董事長葉儀晧、台數科董事長廖紫岑、台塑新智能科技總經理劉慧啟、巧新科技董事長黃聰榮、公信電子總經理吳惠瑜、慧國工業總經理江瑞坤、天工精密總經理林筱婷、台中精機協理黃怡穎、雲科大校長楊能舒等人。
陳建仁強調,我國電動車在政策扶植與產業研製共同努力下,已有不錯的階段性成果,今年車電產值預估超過4,000億元,2025年更將成長至近6,000億元,希望大家繼續努力,讓台灣車輛產業進入兆元產值。
陳建仁指出,大肚山是台灣製造業重鎮,聚集逾千家廠商,可說是台灣製造業的黃金縱谷。
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成立以來,積極推動企業持續創新,維持台灣工具機和精密機械發展的全球領先地位,也為我國電動車產業發展奠定重要優勢。
政府於去年頒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設定2040年推動車輛全面電動化,打造淨零碳排的友善運輸環境,各部會積極推動相關政策,例如:經濟部補助整車在地生產、關鍵零組件打入國際供應鏈、帶動電動車內需市場等。
交通部也推出近650億元的「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明年將開始協助客運業者把燃油公車汰換成為電車,朝2030年市區公車電動化的目標邁進。
陳建仁說,目前我國電動大客車與小客車整車已有開發與量產能力,零組件產品均具有國際競爭力,並供貨給全球車廠,包括和大、華德、成運、帝寶等中部企業,都積極響應政府在台投資政策。
同時,中部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具備完整車輛驗證能量,可就近協助中部企業對應國際車廠與各國法規測試需求,佈局全球商機。
全台首座電動巴士產業園區在彰化二林中科園區正式啟動動土典禮,這座園區將成為台灣最大的電動巴士製造基地,未來四年到五年間,預計每年可承接超過兩萬輛電動巴士的訂單。這個園區的主要投資者來自於老牌巴士製造商成運汽車,其背後的大股東包括緯創、國泰私募基金以及大同企業,供應鏈方面則有台塑、東元等47家企業共同參與。 成運汽車董事長吳定發在典禮上表示,對於全球電動巴士市場的需求成長相當樂觀,預計最快在2026年能夠達到每年兩萬輛的訂單量,並將帶動台灣整體供應鏈產值達到5,000億元。 出席昨日動土典禮的還有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總統府資政沈榮津、經濟部長王美花、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國科會副主委陳宗權、彰化縣長王惠美、立委謝衣、立委黃秀芳、彰化縣議會議長謝典林等政要。 成運汽車投入二林電動巴士產業園區,除了看好產業前景,也因應政府推動的示範型計劃,為台灣電動巴士產業奠定基礎。截至目前,成運已與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地業者簽署合作協議,並計劃將整車外銷,同時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 吳定發強調,政府推動的示範型計劃對台灣電動巴士產業發展至關重要。截至目前,成運已與緯創、大同、東元、台塑、義隆、公信電子、寶錄、飛宏、旭隼、格斯科技、輝創、起而行等47家企業進行對接,並已與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簽訂協定,加速進入新加坡市場。 在生產規劃方面,成運汽車今年預計交付249輛示範型計劃電動巴士以及39輛一般型電動巴士,總計288輛。吳忠錫透露,從9月份開始,將開始出貨採用東元國產馬達的電動巴士,預計每月出貨25輛,全年度可達388輛。明年出貨預計將達到700輛,並有望上看千輛。在大量出貨後,成運汽車已經開始獲利。
全台第一座電動巴士產業園區位於彰化二林中科園區,主要投資者是老牌巴士大廠成運汽車,而成運背後的大股東也都大有來頭,除了電子大廠緯創、國泰私募基金,還有大同。供應鏈合作對象則除了上述大廠外,還有包括台塑、東元等47家企業。
成運董事長吳定發昨日表示,看好全球電動巴士需求湧現,最快可於2026年時取得一年2萬輛的訂單,台灣整體供應鏈產值並可望推升至5,000億元。
昨日動土典禮出席者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總統府資政沈榮津、經濟部長王美花、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國科會副主委陳宗權、彰化縣長王惠美、立委謝衣鳯、立委黃秀芳、彰化縣議會議長謝典林等。
成運投入二林電巴產業雲區,主要是電動巴士產業前景看好,除了政府政策鼓勵外,成運已與日本、新加坡、印度相關業者簽約合作,未來可望成為最快整車外銷,而且帶動國內相關業者。
吳定發指出,政府推動示範型計劃奠定台灣電動巴士產業基礎,到今年7月15日前成運將有350輛電巴在全台營運,目前成運正在與緯創、大同、東元、台塑、義隆、公信電子、寶錄、飛宏、旭隼、格斯科技、輝創、起而行等47家業者對接中,也已經與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簽訂協定,將用最快速度進入新加坡市場。
對於生產規劃,成運表示,今年除預計交249輛示範型計劃電巴、39輛一般型電巴共288輛,吳忠錫指出,9月起可望開始出貨採用東元國產馬達的電巴,期望9月到12月每月都出25輛,這樣估算,今年交貨有望達388輛,明年出貨預估700輛起跳,並可望上看千輛,成運在大量出貨後,今年已經開始獲利。
公信電子以創新研發為基礎,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為最高訴求,獲 得眾多汽車製造廠的青睞,客戶群包括長春一汽、臺灣福特、馬自達 、納智捷、上海通用、吉利集團、江淮安馳、海馬集團、東風新未來 (電動車)、山東沂達(電動車)、青年蓮花、與福汽集團的大小金 龍(客車)、廈工(工程車)等前裝市場,公司並具備ISO-9001:2 015/IATF16949:2016/ISO 14001等多項品質管制體系認證。
此外,公信電子亦於2023年3月宣布榮獲德國認證機構DEKRA德凱I SO 26262:2018 ASIL-D功能安全流程認證證書,順利取得ISO 2626 2功能安全最高等級ASIL-D認證證書,代表公信電子符合國際車廠的 開發流程和管理體系,可提供安全、可靠、互聯之車聯網智慧駕駛座 艙解決方案,展現進軍全球電動車市場的決心。
【台北訊】在台北AMPA展會上,公信電子以M1020攤位展出了他們最新的智慧平台車載主機系統,這套系統剛剛榮獲2023年台灣精品獎,實在是光輝照人啊!這套系統真的很厲害,它採用了標準的通訊協定,把駕駛資訊、車輛狀態和商用車預警輔助系統都整合起來,還有GPS衛星定位和4G網路通訊功能,這樣一來,行車時就更加安全、便利了。它還搭載了AI軟體,能夠進行實時運算,讓我們的行車體驗更加升級。 公信電子最近還拿到了DEKRA德凱頒發的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認證證書,這意味著他們在智慧車用供應鏈上的攻勢更加強大,準備加速進軍國際市場了。ISO 26262是國際上公認的汽車功能安全標準,也是進入汽車供應鏈的基本門檻之一,從初期安全概念到生產、營運、維修,甚至是報廢,這個標準都涵蓋了。 公信電子堅持創新研發,提供給我們安全可靠的產品,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汽車製造廠都會選擇他們。像是中國大陸長春一汽、台灣福特、馬自達、納智捷、上海通用、吉利集團、江淮安馳、海馬集團、東風新未來(電動車)、山東沂達(電動車)、青年蓮花、福汽集團大小金龍(客車)、廈工(工程車)等等,都是他們的客戶呢! 想了解更多關於公信電子的信息,請上他們的網站:www.clientron.com/tw。
公信日前獲DEKRA德凱頒發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認證證書,全力強攻智慧車用供應鏈,加速進軍國際市場。ISO 26262是國際公認的汽車功能安全標準,也是進入汽車供應鏈基本門檻之一,範疇涵蓋電子元件及電子設備產品完整生命周期,包括初期安全概念、系統開發、軟硬體開發、生產、營運、維修及報廢等階段。
公信以創新研發為基礎,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獲得許多汽車製造廠青睞,包括中國大陸長春一汽、台灣福特、馬自達、納智捷、上海通用、吉利集團、江淮安馳、海馬集團、東風新未來(電動車)、山東沂達(電動車)、青年蓮花、福汽集團大小金龍(客車)、廈工(工程車)等前裝市場。
公信電子網址:www.clientron.com/tw。
台股持續回檔,興櫃市場本周同樣僅有三檔個股繳出雙位數周漲幅 ,且前兩名均由生技股包辦,生技大軍扛大旗,安盛生新冠肺炎抗原 家用快篩對下半年營運挹注可期,單周大漲26.61%,聯亞藥、華豫 寧分別強漲17.13%、15.7%;眾智、公信、一元素、視陽、山太士 、禾生技、雅祥生醫周漲幅則介於4∼9%。
新冠疫情已進入高原期,檢測大廠需求仍高,安盛生旗下新產品新 冠肺炎抗原家用快篩套組,獲衛福部食藥署專案製造許可(EUA), 在最新完成研究中證實,旗下新冠肺炎抗原家用快篩可有效偵測Omi cron最新亞型變異株BA.4與BA.5,月產能可達50萬。
安盛生上半年營收7,900萬元,創歷史新高,法人指出,後續在家 用快篩市場導入後,將進一步挹注全年營收表現,預估全年營收可望 再創新猷;此外,與國際大廠的策略合作案,預估明年也將成長至整 體營業額之三成,榮登興櫃周漲幅之冠。
電子鎖領導廠商華豫寧本周漲幅也高達15.7%,華豫寧今年9月下 旬撤回股票申請上櫃案後,股價經歷一波回檔,惟在下跌至波段低點 28.8元後演出「破底翻」,波段反彈幅度高達近三成,陸續收復月、 季線。
華豫寧為在台主要代理Microchip MCU通路商,同時在國內電子鎖 市占也是第一,9月營收4.25億元,月增8.3%、年增34.3%;累計前 三季營收31.66億元,年減幅度縮減至6.2%。
而疫情期間憑藉額溫與耳溫槍需求挹注、業績爆發的眾智光電,本 周也傳捷報,27日發表已開發完成之「熱成像溫度連續監視系統」, 可解決智慧工廠對溫度監控之痛點,已獲得多家半導體、面板廠供應 鏈廠商訂單,可望為公司挹注充沛營運動能。
此外,興櫃市場也將迎來多檔生力軍,包括利基型顯示器廠華凌、 曾參與興建北藝中心工程案的安倉營造、光學零組件製造商美強光、 晶圓探針卡及光電產業驅動IC元件製造商勵威、智慧電表大廠玖鼎電 子,共計五檔都將於下周加入。
公信電子此次展示多年來在電動車四電(電子、電池、電機、電控 )的整合技術成果;包含智慧電子控制介面的「5G電動巴士智慧駕駛 座艙」,可即時將車輛系統資訊傳送至車內螢幕,或同步傳遞至雲端 的監控平台上。而掌控全車電子部件核心的「主從式車身控制器」, 是公信電子以模組化架構自主研發,透過軟體定義硬體,可依據不同 車廠、不同車款進行快速、彈性且靈活的模組配置,以數位化控制整 車機電系統,打造時尚的高科技駕駛艙環境。
在安全系統整合方面,「智慧平台車載主機」採用模組化設計,可 整合駕駛資訊、道路狀況,以及交通部推動的「大型車輛八大項主動 預警輔助系統」,將各種資訊完整的呈現於單一車載主機螢幕,以友 善的使用者介面,搭配車聯網的應用,提供駕駛員完整的行車安全資 訊。
本次展出的電動車低速警報器,是以透過模擬真實的引擎聲,當電 動車在低速行駛時,能夠提醒旁邊行人及機車騎士察覺車輛靠近,避 免發生碰撞造成事故。公信電子以深厚的車電整合技術與經驗,打造 先進安全的智慧駕駛座艙和行車環境。
交通產業是各項IC設計應用的大集合,國內營銷和海外拓展順勢而 起,鑒於2030年起燃油車將漸漸走入歷史,公信電子董事長宣明智表 示,企業倘若結合過去半導體事業所累積的能量,搶先在2025年前做 出成績,方能成為第一波完成智慧交通市場布局的領先者。宣明智相 信台灣已擁有「內外兼修」的軟硬體實力,交通業也有許多校友在當 中各執牛耳,完全可以期待「交大幫」為台灣打造下一個護國神山。
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指出,以電動車為首的「大交通產業」 是下個世代最重要的產業之一,而現在切入這個市場正是時候,因為 過去汽車產業被擁有引擎技術的公司所掌握,但憑藉台灣傲人的ICT 和半導體技術優勢,只要大家攜手合作,就能擺脫桎梏、脫穎而出, 在電動車產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希望大家一起來經營這個龐大的新 市場,開創新局、共創未來。
交通大學原以鐵道、運輸、航海、水利等專業起家,在1958年一群 滿懷愛校情懷的校友合力成立台灣第一個電子研究所,帶動台灣ICT 、半導體科技起飛與世界接軌,進而成為產業的領導者,本次也特別 展出「交傲NCTU GLORY SINCE1896」,讓大家一窺交大幫飲水思源 的精神和堅強的凝聚力,以及交通大學對國內近代工程及科技發展史 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