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晶創新投資控股(公)公司新聞
台灣半導體產業近期動態頗為緊張,尤其是全球領軍企業輝達收購安謀之後,引發對其在中立角色的質疑,不少廠商開始尋求轉單機會。在這波RISC-V商機中,台灣RISC-V聯盟積極集結業界力量,包括晶心科(6533)和力晶等重量級廠商,於9月25日舉辦了2020 RISC-V Taipei Day應用論壇,力圖搶攻轉單商機。 在當前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激烈下,業界普遍擔憂輝達併購後可能不僅跨足AI邊緣運算及大數據分析領域,還可能擴展至行動裝置處理器等其他領域。尤其是美中科技冷戰持續升溫,中國主要系統廠和IC設計廠也開始將開放式架構的RISC-V作為發展的重點。 此次論壇聚焦於邊緣智慧嵌入式設計應用,晶心科總經理林志明和力晶總經理王其國將分別進行專題演講,對於RISC-V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市場機會進行深入探討。根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將有超過624億顆採用RISC-V的處理器,產值預計將達到11億美元,這一巨大的市場潛力讓業界對轉單機會充滿期待。
半導體業界憂心,輝達併購完成後,除跨入AI邊緣運算及大數據分析領域,還可能切入行動裝置處理器或其他領域,加上美中科技冷戰,中國主要系統廠及IC設計廠也開始以開放式架構的RISC-V為發展重點。
9月25日的邊緣智慧嵌入式設計應用論壇,晶心科總經理林志明、力晶總經理王其國將進行專題演講。
台灣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近日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面板驅動IC、CIS影像感測器和電源管理IC市場需求大幅上升,力積電的產能已經達到滿載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力積電決定啟動新建銅鑼12吋廠的計畫,預計明年第二季度開始動工建廠。黃崇仁還提到,這個新廠將承包一定的產能,以滿足市場的強烈需求。
黃崇仁同時也出席了力晶集團旗下智合精準醫學發表的COVID-19 DNA抗原疫苗發布會。他透露,自己正跨足半導體與生技兩大產業,對於疫苗的發展充滿信心。在半導體方面,他詳細解釋了力積電的最新規劃,並強調了力積電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黃崇仁表示,由於面板驅動IC、CIS感測器和電源管理IC市場需求強勁,力積電的產能已經達到滿載,客戶們也紛紛希望力積電能夠擴大生產規模。因此,力積電決定提前在苗栗銅鑼廠新建12吋廠,以應對未來的市場需求。這個新廠的投資預計將達到2,780億元,並在銅鑼興建二座12吋晶圓廠,總產能將達到10萬片。原本計畫在2020年動工的第一期工程,因美國貿易戰及半導體產業景氣下滑而延後,但現在已經決定啟動建廠計畫。
台灣力晶集團旗下的智合精準醫學科技,昨日(31日)震撼發表全球第一款針對新冠肺炎開發的DNA抗原疫苗。這款疫苗若未來成功,將不僅能預防新冠肺炎,還有治療效果的可能。力晶集團創辦人兼智合董座黃崇仁強調,這款疫苗兼具治療與預防功能,能針對自身抗原產生抗體,對外來抗原產生免疫反應,與癌症免疫療法有所不同,他們希望盡快進入臨床實驗,發展出全球領先的新冠肺炎治療性疫苗。 黃崇仁表示,在實驗中,施打智合研發的DNA抗原疫苗,短期內能針對棘突蛋白上的幾個重要區域與其他病毒蛋白,有效激活B淋巴球,產生大量中和抗體,並能活化毒殺型T淋巴球,啟動人體免疫系統。雖然這款疫苗還需進行人體臨床實驗,但黃崇仁對台灣疫苗技術平台充滿信心,認為台灣可以不僅靠別人的預防疫苗,也能發展出治療型的疫苗,並授權給其他國家。 對於新冠肺炎造成的全球邊境管制和出國活動限制,黃崇仁認為,施打智合研發的抗原疫苗可以減少被感染的恐懼,讓人們能夠重新恢復出國,挽救航空業,並讓觀光業恢復生機,對全球經濟的復甦也將產生積極影響。 智合總經理汪嘉林則表示,未來希望能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及生技中心等單位合作,組成國家隊,讓台灣在對抗新冠肺炎上做出更大的貢獻。智合與中研院院士劉昉領軍的研發團隊,五年前就與台北醫學大學進行產學與策略合作,開發疫苗核心平台技術,利用激活B細胞針對自身抗原產生抗體,或外來弱抗原產生高強度免疫反應,這種方法比傳統疫苗使用佐劑增強免疫反應的方式更為有效,可以針對多種疾病發展出既有預防又兼具治療效果的疫苗。
力晶集團創辦人、智合董座黃崇仁強調,這款疫苗兼具治療與預防效果,可針對自身抗原產生抗體、對外來抗原產生免疫反應,與癌症免疫療法不同,希望盡快進入臨床實驗,發展出領先全球的新冠肺炎治療性疫苗。
黃崇仁強調,實驗中,施打智合開發出的DNA抗原疫苗,短期內可針對棘突蛋白上的幾個重要區域與其他病毒蛋白,有效激活B淋巴球,產生大量中和抗體,也能活化毒殺型T淋巴球,啟動人體免疫系統。
這款疫苗還需進行人體臨床實驗。但黃崇仁認為,台灣發展預防疫苗已趕不上歐美及中國大陸,智合的疫苗技術平台,可讓台灣不用靠取得別人的預防疫苗,可以發展出治療型的疫苗,授權給其他國家。
黃崇仁說,新冠肺炎造成各國邊境管制,更讓所有出國活動停止。施打智合研發的抗原疫苗,減少被感染的恐懼,人們可重新恢復出國,挽救航空業,也可讓觀光業恢復生機,全球經濟將因人們免除恐懼而逐漸復甦。
智合總經理汪嘉林表示,未來希望能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及生技中心等單位 ,組成國家隊,讓台灣在對抗新冠肺炎,做出更大的貢獻。
智合與中研院院士劉昉領軍的研發團隊,五年前與台北醫學大學進行產學與策略合作,開發疫苗核心平台技術。利用激活B細胞針對自身抗原產生抗體,或外來弱抗原產生高強度免疫反應,較傳統疫苗使用佐劑增強免疫反應的方式相對有效,可以針對多種疾病發展有預防兼具治療效果的疫苗。
黃崇仁昨日出席力晶集團旗下智合精準醫學發表新冠肺炎DNA抗原疫苗,他跨足半導體與生技兩大產業,既談疫苗,也說明力積電在半導體最新規劃。
黃崇仁說,目前面板驅動IC、CIS感測器和電源管理IC市場需求強勁,力積電產能滿載,客戶希望力積電擴產,新廠蓋完後,將承包一定產能,因此決定提前在苗栗銅鑼廠新建12吋廠,預定明年第2季動土建廠。
力積電在2018年宣布新建12吋廠,原本計畫投資2,780億元,在銅鑼興建二座12吋晶圓廠,總產能10萬片。第一期工程原訂2020年動工,受美國貿易戰及半導體產業景氣下滑,建廠工程延後。
台灣航空業界近期出現了兩極化的新動態,一邊是創辦人黃崇仁投資的飛聖航空順利開展商務專機業務,另一邊則是龍巖總裁李世聰與賴英里共同投資的騰達航空面臨解散的危機。飛聖航空在13日取得民航局核發的普通航空業許可證,實收資本額達1億台幣,而騰達航空則因疫情影響和市場供過於求,正在考慮合併或尋找新的買主。
飛聖航空的成立,對黃崇仁來說是另一個創業的里程碑。該公司目前代理三架飛機,其中包含尹衍樑的加拿龐巴迪新一代頂級私人飛機,以及波音商務專機。黃崇仁原本規畫今年要購買一架新機,但由於疫情影響,計劃已經延後。
對比之下,騰達航空的處境則相對艱難。由於疫情對商務機業務的衝擊,加上市場供過於求,騰達航空正處於解散的邊緣。總經理羅皓明表示,公司正在研究與同業合併或尋找新的買主,但目前還沒有確定方案。騰達航空的營運執照價值至少達五千萬台幣,但由於營運績效不佳,李世聰決定處理這個問題。
騰達航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18年,當時由前華航董事長趙國帥申請籌設,2019年取得營業執照。去年12月,趙國帥帶領的經營團隊離職,賴英里接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羅皓明則成為總經理。騰達航空目前代管三架飛機,其中一架是李世聰的商務機勞斯萊斯,價值21億台幣。
兩家公司的對比,反映了台灣航空業在疫情下的兩種不同命運。一邊是積極求變,把握商機的飛聖航空,另一邊則是面對困難,努力尋找出路的騰達航空。未來,台灣航空業的發展方向將如何,值得期待。
業界分析,經營商務機的航空公司,除了賺代管、維修與機組員訓練等費用,經營包機業務是一筆很大收入,說服大老闆將私人專機的空檔挪出來租借給其他商界人士,美國一趟來回收費上千萬台幣,公司可賺到4、50萬的服務費,但現在因為疫情,幾乎所有商務機都停飛,少了安排起降、外站加油、地勤代理與機組員安排等服務費,國外包機收入也沒了,只有偶爾會接到離島包機,一天來回收費近百萬,與長程線收入相去太遠。
由於申請航空執照是最費時也最專業的一段歷程,要經過五階段審查,耗時近年,業界估計,騰達這張執照至少值五千萬台幣。騰達目前代管三架飛機,業界分析以李世聰的財力,養騰達並沒困難,會想處理應該是重視營運績效的習性所致。
騰達是由前華航董事長趙國帥2018年3月申請籌設,2019年元月取得營業執照,去年12月16日,趙國帥帶領的經營團隊以功成身退為由集體退出,騰達當時召開臨時董事會,由賴英里代理董事長兼總經理,該月底找來曾擔任華航台北分公司總經理、駐北京首席代表的羅皓明擔任總經理,賴英里正式接任董事長。
據了解,趙國帥原持有騰達約5%股份,賴英里也擁有部分股權,趙國帥離職後有辦理退股。騰達管理的三架飛機中,包括李世聰擁有,有商務機勞斯萊斯之稱、價值新台幣21億的美國灣流航太G650ER長程線頂級商務機,另兩架分別為在大陸發展的孫姓台商與台中企業家私人專機。
新成立的飛聖航空本月13日剛取得民航局核發的普通航空業許可證(AOC),實收資本額新台幣1億,由黃崇仁擔任董事長。飛聖目前代理三架飛機,據悉其中包括尹衍樑的加拿龐巴迪新一代頂級私人飛機-全球7000/Global7000,另一架波音商務專機據悉也是尹所有,另一架則為某建商所有。黃崇仁原本規畫今年要買進一架新機,但因疫情而延宕。
台灣力晶集團旗下的力積電(5346)近來傳來重大喜訊,昨日(18日)正式宣布成功量產邏輯與DRAM晶圓堆疊(WoW)的AI人工智慧晶片,並已將這項創新產品交付給客戶,正式投入市場應用。這項產品的問世,不僅展現了力積電在半導體製造技術上的突破,更將為公司的營運帶來新的動能。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在記者會上表示,為了凸顯公司既具備邏輯、記憶體代工技術的獨特產業定位,力積電已經確立了邏輯電路與記憶體元件一體化的未來發展方向。公司與國內知名的DRAM設計公司愛普聯手,根據海外客戶的需求,成功運用WoW技術將邏輯與DRAM晶圓堆疊,並完成了新一代整合晶片的量產。
此外,力積電還將邏輯電路與DRAM整合到單一晶片中,推出了以AIM(AI Memory)概念為核心的新產品,並已開始出貨,成功切入快速發展的AI人工智慧市場。
據了解,為了加強在整合邏輯、記憶體代工方面的獨特優勢,力積電與愛普等設計公司攜手,導入了3D WoW技術,開發了邏輯晶片和DRAM垂直異質疊合製程,並共同研發了適用於下一代AI應用的新型DRAM架構。這項技術突破將大大提升邏輯電路與DRAM之間的資料傳輸頻寬,達到現行高頻寬記憶體(HBM)的五倍以上,顯示了力積電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地位。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表示,為凸顯該公司兼具邏輯、記憶體代工技術的獨特產業定位,力積電已設定邏輯電路與記憶體元件一體化的未來發展路線,並與國內DRAM設計公司愛普聯手,成功根據海外客戶要求,以WoW技術成功將邏輯與DRAM晶圓堆疊,並完成新一代整合晶片量產。
此外,力積電也將邏輯電路與DRAM整合到單一晶片,以AIM(AI Memory)概念問世的新產品,並已出貨切入方興未艾的AI人工智慧市場。
據了解,為強化整合邏輯、記憶體代工的獨特優勢,力積電與愛普等設計公司聯手,導入3D WoW技術,發展邏輯晶片和DRAM垂直異質疊合製程,並共同研發下一代AI應用所需的新型DRAM架構。透過此技術突破,可把邏輯電路與DRAM之間的資料傳輸頻寬,達到現行高頻寬記憶體(HBM)五倍以上。
此外,集團旗下最重要轉投資、晶圓代工廠力積電目前產能滿載,並籌劃於今年底上興櫃,力拚明年股票重新上市櫃。
智合精準醫學前身是「智合生醫科學公司」,2015年2月以資本額100萬元成立,2016年更名,實收資本額增資至2.6億元,由黃崇仁擔任董事長,總經理是前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執行長汪嘉林,專長於靶標治療的劉昉是該公司董事。
據了解,智合精準醫學針對新冠肺炎開發的解決方案,不同於傳統疫苗的預防方式,而是走免疫療法一途。主要考量台灣大環境對發展預防用的疫苗不利,罹患新冠肺炎的病患人數少,抗體不易取得,臨床實驗案例數也難以累積。
黃崇仁曾說,基因定序有助改善人類檢測疾病及身體健康準確度,未來病患就診時將會先檢驗基因定序,而非傳統的血液檢測,才有利於精確投藥治療,這將是人類革命性的改變。
有鑑於基因定序未來可望成為精準醫療的開門之鑰,力晶集團旗下IC設計廠晶相光已與全球基因定序市場龍頭大廠Illumina合作,共同開發新世代基因檢測設備,未來還要與台灣的醫學中心共同研發基因定序檢測。
黃崇仁大學唸物理系,赴美國紐約大學西奈山醫學院取得腦神經外科醫學博士。台美斷交後返台,38歲時放棄教職,先後投入掃描器、半導體等科技產業,曾任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理事長。
力晶2019年5月將三座12吋晶圓廠轉給有二座8吋晶圓廠的子公司鉅晶,並改名力積電;力晶轉型為控股公司。力晶集團規劃,力積電預定今年10月底、11月初登錄興櫃,規劃2021年掛牌上市。
如今,力積電走出前身力晶深陷記憶體景氣循環的泥淖,在晶圓代工領域找到新藍海,準備重新掛牌之餘,黃崇仁難忘情學醫的初心,近年投入精準醫療開發,並展開跨領域合縱連橫的能力,要為台灣智慧與精準醫療發展貢獻心力。
黃崇仁曾說,對於癌症的個人化治療,就是屬於精準醫學的應用之一。他並以乳癌為例,乳癌細胞外觀上長的都很像,但實際上卻是異質細胞,因而將乳癌區分不同次群組(subgroups),以利找出正確的治療方式。
若能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確認病患乳癌特殊性,並找出符合特定病患個人化的治療方式,就可獲得更好的治療癒後效果。在半導體技術介入與進步下,次世代基因定序成本愈來愈下降,也更能針對個人特定疾病發生機率提供預測、預防與治療方式。
2016年黃崇仁還發起成立「台灣物聯網產業技術協會」,宗旨為針對物聯網技術發展,結合台灣半導體關鍵零組件及其中下游軟硬體裝置、應用服務商、物聯網平台等業者,與全球暨中國大陸各界合作,制定產業標準並推廣於兩岸和國際市場。
該協會並設有智慧及精準醫療、半導體、車聯網、智慧工業、智慧安全及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等六個專業委員會。
力晶在2012年時,由於每股淨值轉為負數而下櫃,黃崇仁同年辭去董事長,由前經濟部部長陳瑞隆接任,不過陳瑞隆也是中石化獨立董事,今年1月初時,中石化前董座林克銘因健康因素退休,董事會推選陳瑞隆接下董座,他於3月底再兼任中石化執行長。
力晶自過去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轉進晶圓代工領域,營運成功轉型後,為明確產業定位,2019年5月將位於台灣的三座12吋晶圓廠相關資產、業務分割讓與子公司力積電,由力積電主導台灣晶圓代工產銷。
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昨(30)日對外強烈抨擊,稱有人操縱愛普股價,並指責市場主力與他涉嫌串謀操縱股價。愛普集團作為今年台股的明星股,股價從3月的低點73.5元一路攀升至6月29日的500元天價,但隨後遭遇激烈震盪,最終收跌停價404.5元,震幅達20%。昨天愛普股價繼續重挫,以跌停開盤,一價鎖死,下跌44.5元,連續兩天跌停板。 黃崇仁在盤中發出緊急聲明,強調將採取法律行動追究相關人士,並要求檢調追查幕後動機。他指出,網路上瘋傳的訴訟狀是有人為了打壓愛普股價而散布的不實流言。該訴訟狀指控黃崇仁與股市主力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並詳細描述了去年初至今年6月愛普股價的異常漲幅。 根據黃崇仁的幕僚調查,這封訴訟狀的地址是宜蘭一位里長辦公室,並未向法院申發,顯示這是一種利用網路操縱市場的行為。愛普集團原本專注於利基型記憶體,但去年轉型提供記憶體矽智財(IP),並受到台積電、力積電等大企業的青睞,開發應用於AI及物聯網的單晶片。由於股價飆漲,愛普集團在4月公布虧損500萬元,每股虧損0.07元。
愛普是今年台股大飆股,股價由3月間低點73.5元走高,6月29日一度衝上歷史天價500元,但當天震盪激烈,終場收跌停價449元,當日震幅高達20%,昨天持續重挫,以跌停404.5元開出後鎖死一價到底,下跌44.5元,連續兩天跌停板。
愛普股價連日重挫,主因市場瘋傳一位宜蘭署名張永治的訴訟狀,對黃崇仁與股市主力提告,指控二人涉犯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3款及第4款,狀文詳細講述黃等人操縱愛普股價,指去年初以愛普已成功打入中國真無線藍牙耳機(TWS)、人工智慧(AI)等新興市場,可望推動今年營運創高峰,利多題材結合主力及外資共同操縱愛普股價, 從1月2日87元起漲,到6月24日達498.5元,漲幅高達近五倍。
黃崇仁透過幕僚調查,這封在網路瘋傳的訴訟狀,地址是宜蘭一位里長辦公室,且並未向法院申發,研判有意藉由網路打壓愛普股價。
愛普原主攻利基型記憶體,去年轉型提供記憶體矽智財(IP),獲台積電、力積電等青睞,開發應用在AI及物聯網的邏輯與記憶體整合單晶片。愛普因股價飆漲遭警示,公布4月虧損500萬元,每股虧損0.07元。
台灣力晶集團旗下的力積電昨(27)日公布了一項重要的人事調整,讓市場目光為之一亮。原子公司愛普科技總經理顧峻將於下個月1日正式就任力積電記憶體事業群共同總經理,而現任技術長張守仁則將升任副總經理。這項人事變動背後,是力積電為了加強研發動能,展現其在記憶體和邏輯晶圓代工技術上的進攻姿態,同時也是為了未來5G和物聯網(IoT)系統應用的需求所做的準備。 對於這次的人事異動,力積電表示,這是一項為了提升研發動能的重要決策,旨在推動公司記憶體和邏輯晶圓代工技術的發展,並打造系統整合型晶片平台。這不僅是技術上的進步,更是對市場未來趨勢的敏銳洞察。 新任記憶體事業群共同總經理顧峻,擁有美國耶魯大學應用物理碩士學位,並曾經在英特爾和賽普拉斯(Cypress)等知名企業的工程部門工作,2011年出任愛普科技總經理,對於產業的發展有著深刻的理解。 而升任副總經理的张守仁,則是台大電機工程博士,在台積電的從業生涯超過20年,對於先進製程和相關應用技術平台的開發有著豐富的經驗。 愛普科技總經理由執行長陳文良暫代,將持續推動DRAM智財研發、授權等企業轉型重任,確保愛普科技在產業變革中的穩定發展。
力積電表示,這項人事異動是為提升研發動能,展現力積電推進記憶體和邏輯晶圓代工技術,發展系統整合型晶片平台的企圖心,以因應未來5G和物聯網(IoT)系統應用的需求。
黃崇仁強調,顧峻是美國耶魯大學應用物理碩士,曾任職於英特爾、賽普拉斯(Cypress)工程部門,2011年出任愛普科技總經理。
張守仁是台大電機工程博士,曾在台積電任職超過20年,目前負責力積電先進製程和相關應用技術平台的開發。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表示,近年來台股並沒有大型科技公司掛牌上 市,力積電與主管機關有共識,已申請補辦公開發行,預計明年登錄 興櫃交易,計畫2021年上市。
對於近期市況,黃崇仁表示,DRAM今年市況不好影響力積電表現, 但市況已逐步好轉,且CMOS影像感測器市場供不應求,力積電12吋感 測器產能滿載,明年營運會好轉,獲利重返過去水準。
力積電也將在竹科的銅鑼園區投資興建12吋晶圓廠,這是銅鑼園區 第一家進駐的半導體製造大廠。力積電新廠不會投入記憶體生產,而 是以邏輯及類比IC的晶圓代工為主,爭取包括電源管理IC或CMOS影像 感測器等訂單。
另外,力晶科技集團旗下力積電、愛普科技、智成電子、智慧記憶 科技4日聯合發展Computing in Memory技術平台,展示能提升20倍運 算效能、10倍節能效率的邏輯及記憶體整合技術及單晶片。黃崇仁表 示,此項全球首創的技術,將在人工智慧、物聯網(IoT)、大數據 雲端伺服器等應用領域發揮顯著效益,為台灣科技產業鏈帶來創新動 能。
黃崇仁指出,Computing in Memory是個平台,可接受不同客戶的 客製化設計,由力積電負責設計服務及晶圓代工、愛普提供DRAM及矽 智財(IP)、智成負責DRAM及邏輯IC之間的高速傳輸介面設計、智慧 記憶則提供系統及軟體的設計服務。力晶科技集團整合四家公司的強 項,將可協助客戶把AI及IoT概念整合邊緣運算,在5G時代建立新的 產業生態系統及獲利模式。
黃崇仁,將處理器等邏輯元件與DRAM整合,是科技業一直努力的方向,但力晶集團突破技術瓶頸完成這項壯舉,是非常令人興奮的一件事。
他強調,有別於傳統邏輯處理晶片設置嵌入式記憶體,Computing in Memory的概念是直接將把邏輯元件中核心處理器直接和DRAM整合在一起,因此沒有兩項晶片過去要靠輸出訊號陣列(I╱O),可大幅提升傳輸速效,並降低耗能。
黃崇仁表示,這對未來5G發展後很多載具必須具備邊緣運算能力,是絕佳的解決方案。
黃崇仁強調,力晶集團很早就完成這項產品可以運轉,經驗證有絕佳的效能,昨天正式對外發表,就是告訴很多正在計劃發展AI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應用的公司,力晶集團可以成為他們解決邊緣運算的合作夥伴。
黃崇仁指出,此技術平台,由愛普負責晶片設計、力積電負責製造、智成負責和其他邏輯元件整合及系統應用,智慧記憶體科技則是系統與軟體整合,構成完整技術服務平台。
愛普執行長陳文良昨天以導入力積電AIM運算記憶體技術平台的法國UPmen公司為例,該公司直接將八個處理器放在一個DRAM裡,可大幅提升網路伺服器數倍的效能,另外也有公司採用e Logic架構做成的AI加速器, 性能直追7奈米做出成的加速器 ,這也印證力積電AiM技術平平台應用效能。
他也透露運用力晶運算記憶體平台技術,已有多家客戶與該公司合作,針對人工智能學習等巨量記憶體相關運算需求設計的新款晶片,預計明年第1季可量產出貨。
黃崇仁透露,因他不懂技術,提出把中央處理器放入記憶體時,內部工程師都說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兩項元件製程完全不同,即使要做,良率也是非常、非常低,因此只能由他來承擔這個風險,親自擔任專案計畫主持人,成敗由他扛,否則幾乎沒人敢承接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