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塑生醫(未)公司新聞
開拓業外新利基,石化、化工業者進軍食品市場!有鑑國內烘焙、飲料等糖需求暢旺,和益化工跨足食品精煉糖領域,轉投資益聯在台中港區設置糖廠,預計年底完工試車,將和台糖爭食市場;台塑集團、三福化工的有機蔬果農產、保健食品產線也蓄勢發威。
和益表示,台灣一年砂糖需求有60萬噸,但台糖產能僅能供應30∼35萬噸,其餘30萬噸的需求缺口多來自貿易商進口。為此,投入糖業市場,從東南亞和拉丁美洲進口粗糖,再精製為砂糖,搶攻目前半數為進口的台灣砂糖市場。
和益轉投資益聯持股73%,規畫在台中港區設廠,初期年產約16萬噸,以爭取國內飲料業客戶需求為主。糖廠預計本季建廠完工,取得營運執照,明年第一季將可投產,粗估年營收貢獻可達30∼40億元。
台塑集團近年也積極朝民生、消費端開拓。台塑生醫、台朔環科透過百貨、藥妝店以及7-11、網購等銷售通路,成功開拓化妝保養、保健食品及有機蔬果農產品銷售能量。
台朔環科除有台塑東勢肥料廠自產有機肥料,更透過楊梅有機農場成立,專門生產健康無毒的有機蔬菜。楊梅有機農場土地面積39公頃,除露天種植蔬果外,也建造包括逾200餘棟專業網室設施,保持完整的隔離帶方能杜絕外部污染和道路塵土。斥資千萬由南亞研發中心於林口設立完整的全農藥分析實驗室,可篩選高達310種農藥,輔以農藥殘留生化法每日快速檢驗每批蔬果;更以ICP/MS(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分析重金屬殘留。
台朔環科指出,有機肥料就比化學肥料貴了5成,重點是不能噴灑農藥,種植成本都得墊高,像是養雞吃蟲達到生態防治或是出動人工除草。目前有機蔬菜月產能63噸,成功拿下統一超、遠東集團、新光百貨、量販店大潤發等長期訂單。
此外,國內保健食品市場一年規模達千億元,台塑生醫也結合長庚醫療體系及長庚大學、長庚科大的研究資源,投入生技保健領域。
和益表示,台灣一年砂糖需求有60萬噸,但台糖產能僅能供應30∼35萬噸,其餘30萬噸的需求缺口多來自貿易商進口。為此,投入糖業市場,從東南亞和拉丁美洲進口粗糖,再精製為砂糖,搶攻目前半數為進口的台灣砂糖市場。
和益轉投資益聯持股73%,規畫在台中港區設廠,初期年產約16萬噸,以爭取國內飲料業客戶需求為主。糖廠預計本季建廠完工,取得營運執照,明年第一季將可投產,粗估年營收貢獻可達30∼40億元。
台塑集團近年也積極朝民生、消費端開拓。台塑生醫、台朔環科透過百貨、藥妝店以及7-11、網購等銷售通路,成功開拓化妝保養、保健食品及有機蔬果農產品銷售能量。
台朔環科除有台塑東勢肥料廠自產有機肥料,更透過楊梅有機農場成立,專門生產健康無毒的有機蔬菜。楊梅有機農場土地面積39公頃,除露天種植蔬果外,也建造包括逾200餘棟專業網室設施,保持完整的隔離帶方能杜絕外部污染和道路塵土。斥資千萬由南亞研發中心於林口設立完整的全農藥分析實驗室,可篩選高達310種農藥,輔以農藥殘留生化法每日快速檢驗每批蔬果;更以ICP/MS(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分析重金屬殘留。
台朔環科指出,有機肥料就比化學肥料貴了5成,重點是不能噴灑農藥,種植成本都得墊高,像是養雞吃蟲達到生態防治或是出動人工除草。目前有機蔬菜月產能63噸,成功拿下統一超、遠東集團、新光百貨、量販店大潤發等長期訂單。
此外,國內保健食品市場一年規模達千億元,台塑生醫也結合長庚醫療體系及長庚大學、長庚科大的研究資源,投入生技保健領域。
台化彰化廠被迫關廠,也關掉台塑生醫唯一生產基地,台塑生醫表示,目前庫存量約三個月,還能短暫因應,只能盼望成功聲請假處分,替公司爭取時間緊急另覓產地或是原地重新生產。
台塑生醫的前身為台化清潔劑專案組,早期專攻於洗衣粉生產,並以「台麗洗衣粉」打出名號,2003年11月10日從台化獨立出來成為新設公司,不過仍由台化持股88.59%,彰化廠不僅是台化起家厝,也是台塑生醫起源事業。
台塑生醫需要彰化廠汽電共生機組供應蒸氣及發電,如今三部汽電共生機組不能如願申請展延,機組要停爐,台塑生醫不能生產。
台塑生醫的前身為台化清潔劑專案組,早期專攻於洗衣粉生產,並以「台麗洗衣粉」打出名號,2003年11月10日從台化獨立出來成為新設公司,不過仍由台化持股88.59%,彰化廠不僅是台化起家厝,也是台塑生醫起源事業。
台塑生醫需要彰化廠汽電共生機組供應蒸氣及發電,如今三部汽電共生機組不能如願申請展延,機組要停爐,台塑生醫不能生產。
台塑加油聯名卡攜手國泰世華,祭出最多每公升降價2.4元優惠,力拼油銷、成本提振雙重效益。台塑總管理處總經理王瑞瑜指出,集團積極往B2C(企業對消費者)轉型;這次適用優惠的加油站,從過去的僅限直營站,擴及到全台的加盟站,總計超過400多個站,甚至在長庚生技、台塑生醫門市,也有刷卡優惠。
台塑化強調,聯名卡融合350家直營及加盟加油站,信用卡流通性大增,加盟站經營成本下降。根據以往經驗,每當油價波動達每公升新台幣0.3元時,成品油的銷量變動會增加10%。
王瑞瑜說,台塑集團積極往B2C(企業對消費者)轉型,除台塑加油站的汽油柴油,還有台塑環保的蔬菜,長庚生技、台塑生技的美容、保健、生活用品。透過這次合作為台塑與國泰世華雙雙注入新成長動能,打造「不容小覷的能量」,創造雙贏回饋給消費者。
「國泰世華台塑聯名卡」卡友至全台近400家台亞、福懋、西歐及其他有動能精靈標示的加油站,刷聯名卡加油每公升最高降1.4元,加上以加油金折抵消費,每公升可再折抵1元加油金,降價加折抵後每公升最高可降2.4元。
台塑化舉例指出,以95無鉛汽油每公升24元計算,全車加滿50公升,使用國泰世華台塑聯名卡自助加油,每公升降1.4元,再加上加油金折抵1元,優惠後每公升約21.6元,約節省10%消費。
站外消費的回饋比例,一般消費每200元可累積1元加油金,若至台塑相關企業台塑生醫、長庚生技、台塑購物網、台塑旅行社消費,還能享加倍回饋。
台塑化強調,聯名卡融合350家直營及加盟加油站,信用卡流通性大增,加盟站經營成本下降。根據以往經驗,每當油價波動達每公升新台幣0.3元時,成品油的銷量變動會增加10%。
王瑞瑜說,台塑集團積極往B2C(企業對消費者)轉型,除台塑加油站的汽油柴油,還有台塑環保的蔬菜,長庚生技、台塑生技的美容、保健、生活用品。透過這次合作為台塑與國泰世華雙雙注入新成長動能,打造「不容小覷的能量」,創造雙贏回饋給消費者。
「國泰世華台塑聯名卡」卡友至全台近400家台亞、福懋、西歐及其他有動能精靈標示的加油站,刷聯名卡加油每公升最高降1.4元,加上以加油金折抵消費,每公升可再折抵1元加油金,降價加折抵後每公升最高可降2.4元。
台塑化舉例指出,以95無鉛汽油每公升24元計算,全車加滿50公升,使用國泰世華台塑聯名卡自助加油,每公升降1.4元,再加上加油金折抵1元,優惠後每公升約21.6元,約節省10%消費。
站外消費的回饋比例,一般消費每200元可累積1元加油金,若至台塑相關企業台塑生醫、長庚生技、台塑購物網、台塑旅行社消費,還能享加倍回饋。
由台塑集團總管理處總經理王瑞瑜督軍的台塑生醫Dr`s Formula,去年擠進台灣前十大洗髮品牌,今年推胺基酸系列沐浴乳,以中價位策略搶攻市場,新品今年銷售目標為20萬瓶,推升Dr`s Formula營收貢獻,最快兩年內Dr`s Formula營收比有望站上五成比重,成為台塑生醫明星品牌。
台塑生醫旗下有四大主要品牌包括Dr`s Formula、Forte、DermaFormula(美肌醫生)以及醫之方,其中,又以Dr`s Formula對於營收貢獻為最大,目前占台塑生醫營收比重將近三分之一。Dr`s Formula旗下四大產品,包括頭皮護理、家庭清潔、家庭防護、面膜與沐浴乳。
Dr`s Formula洗髮精系列產品,四年前找來知名髮型設計師吳依霖代言後成功打響名號,去年銷售瓶數達到150萬瓶,為歷年新高,創造年營收2億多元,也順利進入台灣洗髮精品牌前十大,讓台塑生醫內部同仁相當振奮。
昨(17)日台塑生醫邀請藝人Selina代言最新產品「胺基酸沐浴系列」,廣告Slogan「我,比以前更好」,作為主要行銷重點。
台塑生醫旗下有四大主要品牌包括Dr`s Formula、Forte、DermaFormula(美肌醫生)以及醫之方,其中,又以Dr`s Formula對於營收貢獻為最大,目前占台塑生醫營收比重將近三分之一。Dr`s Formula旗下四大產品,包括頭皮護理、家庭清潔、家庭防護、面膜與沐浴乳。
Dr`s Formula洗髮精系列產品,四年前找來知名髮型設計師吳依霖代言後成功打響名號,去年銷售瓶數達到150萬瓶,為歷年新高,創造年營收2億多元,也順利進入台灣洗髮精品牌前十大,讓台塑生醫內部同仁相當振奮。
昨(17)日台塑生醫邀請藝人Selina代言最新產品「胺基酸沐浴系列」,廣告Slogan「我,比以前更好」,作為主要行銷重點。
強化健康預防醫學訴求,台塑生醫結合長庚醫療團隊專業資源,推出Dr’s Formula品牌成功打響名號;去年旗下髮品銷售達150萬瓶,新推出至今不到半年的3D立體面膜系列銷售也突破百萬片。昨(17)日更邀請SHE的Selina 擔任胺基酸沐浴系列代言人,搶佔國內沐浴乳市場。
台塑生醫表示,Dr’s Formula品牌定位以專業高品質、中低價位為訴求,推出至今6~7年時間,銷售比重已達台塑生醫營收三分一貢獻。今年旗下各產品均以成長30%為目標;其中,沐浴乳項目更可望倍增。中長期目標將以Dr’s Formula品牌十週年之際,相關產品營收貢獻推升至50%目標。
台塑生醫指出,這次推出長庚醫學團隊共同打造的「Dr’s Formula胺基酸沐浴系列」,特別邀請Selina任家萱擔任年度代言人。2010年Selina因戲受傷,對肌膚照護尤其重視,親身代言即對該產品的11種複方胺基酸、長效保濕、膠原蛋白、雙效滋養及有機、弱酸性等訴求,給予正向加分。
為擴大耕耘健康預防醫學領域,台塑生醫除長期在醫材、試劑等醫療專業領域耕耘漸收成效外,透過推出FORTE(百貨專櫃通路)及DF美肌醫生(開架式藥妝)雙品牌並行,跨入保養美容事業 ,近年更以Dr’s Formula(家庭健康清潔)及醫知方(養生保健品)四大體系,建置全方位健康保養網絡。
台塑生醫表示,Dr’s Formula品牌定位以專業高品質、中低價位為訴求,推出至今6~7年時間,銷售比重已達台塑生醫營收三分一貢獻。今年旗下各產品均以成長30%為目標;其中,沐浴乳項目更可望倍增。中長期目標將以Dr’s Formula品牌十週年之際,相關產品營收貢獻推升至50%目標。
台塑生醫指出,這次推出長庚醫學團隊共同打造的「Dr’s Formula胺基酸沐浴系列」,特別邀請Selina任家萱擔任年度代言人。2010年Selina因戲受傷,對肌膚照護尤其重視,親身代言即對該產品的11種複方胺基酸、長效保濕、膠原蛋白、雙效滋養及有機、弱酸性等訴求,給予正向加分。
為擴大耕耘健康預防醫學領域,台塑生醫除長期在醫材、試劑等醫療專業領域耕耘漸收成效外,透過推出FORTE(百貨專櫃通路)及DF美肌醫生(開架式藥妝)雙品牌並行,跨入保養美容事業 ,近年更以Dr’s Formula(家庭健康清潔)及醫知方(養生保健品)四大體系,建置全方位健康保養網絡。
被視為是準總統蔡英文未來關鍵政策的生醫產業,首季利多不斷,股王浩鼎解盲,益安、中裕拚授權;智擎除了新藥美、台上市外,亦可望有里程金入袋,加上重磅級的心悅、生控登錄興櫃;法人認為,這些「吸睛」題材,應可望支撐生醫類股拉出紅包行情。
總統、國會改選,民進黨拿下完全執政權,但面對外在的黑天鵝效應,加上一向與企業界關係較友好的國民黨重創,可能導致本周行情陷入觀望,法人對舊歷年前的封關行情看法保守,但認為生醫類股挾著可望出現的牛肉政策,配合不少重量級公司第1季就有佳音,中長期正面的趨勢強勁下,可望成為多頭指標。
初步統計,生醫族群第1季就不乏利多題材,率先在1月登場的興櫃股,除了心悅生醫、生控基因將捉對廝殺外,北極星藥業、中美冠在公發後,也力拚月底登場。
專攻精神病用藥的心悅,已有SND-13(精神分裂加成治療)、SND-12(精神分裂病的最後一線合併治療)兩項開發中的新藥取得得美國TBD(突破性治療)資格,被認為最有機會接棒浩鼎。
生控基因是由生寶集團分割成立,以開發出全新一代「次單位融合蛋白抗癌治療性疫苗」受關注;聯亞藥則有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台塑生醫王瑞瑜光環加持,另外,北極星藥業的大股東則來自於新東陽集團和科技業,這些公司背後都有富爸爸。
另外,新國會2月開議,新藥發展條列擴大適用範圍,將加持創新醫材。
至於天王級公司佳音也不少,浩鼎乳癌新藥OBI-822第二、三期臨床試驗2月解盲,其數據將是生醫產業多空分水嶺;另中裕愛滋新藥TMB-355可望在第1季完成三期臨床,並確立美國市場的行銷授權;益安腹腔鏡影像清晰器材、腹腔鏡手術縫合器材的授權案,也有機會拍板。
新藥上市部分,智擎、太景新藥都已上市開賣,其中智擎安能得則可望申請亞洲藥證,歐洲藥證則有機會取得,若順利,今年智擎來自此二個藥證的里程金,可望帶動今年獲利超過1個股本。
總統、國會改選,民進黨拿下完全執政權,但面對外在的黑天鵝效應,加上一向與企業界關係較友好的國民黨重創,可能導致本周行情陷入觀望,法人對舊歷年前的封關行情看法保守,但認為生醫類股挾著可望出現的牛肉政策,配合不少重量級公司第1季就有佳音,中長期正面的趨勢強勁下,可望成為多頭指標。
初步統計,生醫族群第1季就不乏利多題材,率先在1月登場的興櫃股,除了心悅生醫、生控基因將捉對廝殺外,北極星藥業、中美冠在公發後,也力拚月底登場。
專攻精神病用藥的心悅,已有SND-13(精神分裂加成治療)、SND-12(精神分裂病的最後一線合併治療)兩項開發中的新藥取得得美國TBD(突破性治療)資格,被認為最有機會接棒浩鼎。
生控基因是由生寶集團分割成立,以開發出全新一代「次單位融合蛋白抗癌治療性疫苗」受關注;聯亞藥則有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台塑生醫王瑞瑜光環加持,另外,北極星藥業的大股東則來自於新東陽集團和科技業,這些公司背後都有富爸爸。
另外,新國會2月開議,新藥發展條列擴大適用範圍,將加持創新醫材。
至於天王級公司佳音也不少,浩鼎乳癌新藥OBI-822第二、三期臨床試驗2月解盲,其數據將是生醫產業多空分水嶺;另中裕愛滋新藥TMB-355可望在第1季完成三期臨床,並確立美國市場的行銷授權;益安腹腔鏡影像清晰器材、腹腔鏡手術縫合器材的授權案,也有機會拍板。
新藥上市部分,智擎、太景新藥都已上市開賣,其中智擎安能得則可望申請亞洲藥證,歐洲藥證則有機會取得,若順利,今年智擎來自此二個藥證的里程金,可望帶動今年獲利超過1個股本。
生技產業夯,吸引財團、金主爭相卡位,由台塑生醫和王文洋共同入股投資的利得生技(8490),預計1月14日登錄興櫃,參考價每股20元。利得以生產牛樟芝為主,總經理陳啟祥表示,隨著兩岸通路布局逐步完成,預期中國領證後,營運即可望轉盈。
就股權結構來看,王文洋和旗下泉源投資合計共持有利得19.2%,若加計由王瑞瑜主導的台塑生醫的6.3%股權,總計台塑王家持股高達25.5%,是最大的股東。在台塑三娘和王文洋這一房近幾年來為了遺產爭訟,幾乎難有交集下,雙方在利得的「共識」也備受關注。
利得董事長林進忠低調表示,台塑生醫和王文洋是分別在2009年和2011年投資,期間相差一、兩年,除了雙方都是好朋友外,也證實牛樟芝的前景看好,但台塑王家入股利得,只是股權合作,尚未有進一步的業務結盟。
林進忠表示,利得以台灣本土特有種食藥用菇菌牛樟芝為研發主軸,其優勢在於取得苗栗58公頃林地進行牛樟樹復育造林,並於2015年9月公告申請森林管理委員會(FSC FM/COC)認證。該公司除了開發牛樟芝保健食品外,也投入新藥開發。
利得2015年前11月營收1,712萬元,毛利率58%,稅前淨損7,236萬元,每股虧2.17元。
目前利得除布局台灣實體及電商通路外,也布局大陸、東南亞及美國等海外市場。中草藥新藥方面,利得選定癌症化學藥物治療輔助用牛樟芝植物新藥開發。
就股權結構來看,王文洋和旗下泉源投資合計共持有利得19.2%,若加計由王瑞瑜主導的台塑生醫的6.3%股權,總計台塑王家持股高達25.5%,是最大的股東。在台塑三娘和王文洋這一房近幾年來為了遺產爭訟,幾乎難有交集下,雙方在利得的「共識」也備受關注。
利得董事長林進忠低調表示,台塑生醫和王文洋是分別在2009年和2011年投資,期間相差一、兩年,除了雙方都是好朋友外,也證實牛樟芝的前景看好,但台塑王家入股利得,只是股權合作,尚未有進一步的業務結盟。
林進忠表示,利得以台灣本土特有種食藥用菇菌牛樟芝為研發主軸,其優勢在於取得苗栗58公頃林地進行牛樟樹復育造林,並於2015年9月公告申請森林管理委員會(FSC FM/COC)認證。該公司除了開發牛樟芝保健食品外,也投入新藥開發。
利得2015年前11月營收1,712萬元,毛利率58%,稅前淨損7,236萬元,每股虧2.17元。
目前利得除布局台灣實體及電商通路外,也布局大陸、東南亞及美國等海外市場。中草藥新藥方面,利得選定癌症化學藥物治療輔助用牛樟芝植物新藥開發。
長園科(8038)昨(4)日公告,台塑生醫科技請辭董事。長園科表示,由於雙方合資的「台塑鋰鐵公司」目前營運正常,穩定發展,在完成階段性輔導後,台塑生醫因而請辭董事一職。
台塑生醫於2008年入股長園科技,成為策略合作夥伴,原持有長園科股權9.3%,隨台塑生醫請辭董事,未來台塑生醫對長園科的持股是否異動,長園科表示,「無法回應」。
長園科技成立於1997年,為台灣第一家充電鋰鐵電池正極材料製造商。
台塑生醫於2008年入股長園科技,成為策略合作夥伴,原持有長園科股權9.3%,隨台塑生醫請辭董事,未來台塑生醫對長園科的持股是否異動,長園科表示,「無法回應」。
長園科技成立於1997年,為台灣第一家充電鋰鐵電池正極材料製造商。
遊戲營運商橘子(6180)旗下電子商務公司樂利昨(14)日宣布,攜手台塑生醫全面搶攻電商市場,未來樂利將協助台塑生醫,將台灣生技醫美產品導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天貓商城銷售,添增業績成長動能。
根據阿里巴巴預估,全球電子商務經濟成長力道在2020年時,將較目前大幅成長5.8倍,美妝保養品更是電子商務市場一級戰區;以天貓商城數據為例,今年上半年美妝保養品銷售額已達人民幣60億元(約新台幣300億元)。
樂利在大陸豐富的電商營運經驗,本次將一口氣在當地推出台塑生醫25項醫美商品,並搶先在光棍節前提卡位市場。樂利執行長施凱文指出,目前公司與全球超過20個國際品牌合作,同時營運範圍擴及全球各地,將有助於台塑生醫產品銷售。
橘子上半年營收46.31億元,年增0.3%,創新高;稅後純益3.58億元,年增681.1%,每股純益2.28元,較去年同期的0.29元大幅成長;獲利激增主因首季處分子公司股權、出售不動產。
橘子業務範圍已跨足線上遊戲、影音娛樂媒體、電子商務、群眾募資、第三方支付等五大項目,有信心營運表現愈來愈好。
根據阿里巴巴預估,全球電子商務經濟成長力道在2020年時,將較目前大幅成長5.8倍,美妝保養品更是電子商務市場一級戰區;以天貓商城數據為例,今年上半年美妝保養品銷售額已達人民幣60億元(約新台幣300億元)。
樂利在大陸豐富的電商營運經驗,本次將一口氣在當地推出台塑生醫25項醫美商品,並搶先在光棍節前提卡位市場。樂利執行長施凱文指出,目前公司與全球超過20個國際品牌合作,同時營運範圍擴及全球各地,將有助於台塑生醫產品銷售。
橘子上半年營收46.31億元,年增0.3%,創新高;稅後純益3.58億元,年增681.1%,每股純益2.28元,較去年同期的0.29元大幅成長;獲利激增主因首季處分子公司股權、出售不動產。
橘子業務範圍已跨足線上遊戲、影音娛樂媒體、電子商務、群眾募資、第三方支付等五大項目,有信心營運表現愈來愈好。
台塑集團長庚醫療體系昨(26)日宣布,將與聯亞生技集團啟動「生技研發人才庫建構計畫」,將由聯亞提供生技人才實作環境,深化碩士以上人才研發能力,今年起開始選秀,預計五年內將可帶入千名高階生技研發人員。
台塑與聯亞的生技人才庫計畫是由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攜手主導,昨日雙方在長庚大學舉行簽約儀式,由王長怡與長庚大學校長包家駒共同簽署。聯亞透露,下個人才庫建構合作對象是清華大學,未來將有更多人才建構計畫,並將組織產學合作人才培訓平台。
另外,台塑、長庚大學受邀出席者包括副校長陳君侃、醫學院院長楊智偉、醫學系主任羅時成、台塑生醫董事長特助許經松;聯生藥方面則包括執行副總林淑菁、副總孫潤本等。
台塑與聯亞2013年共同成立聯生藥,由王長怡擔任董事長、王瑞瑜出任副董事長,台塑集團作為聯生藥第一大股東,持股約25%,是該集團重要轉投資公司,也是首個生技新藥投資案。
王長怡表示,台灣面臨經濟衰退的困境,今年6月的出口成長率是五年來同期新低,主計部門7月底公布的第2季經濟增長率只有0.64%,是11季以來新低,而導致危機的原因之一正是人才枯竭,而從教育著手,培養生醫等多元人才,是當務之急。
王長怡指出,去年《美國科學人雜誌》評比「全球生技產業競爭力」,台灣排名為17名,領先韓國,超越日本、以色列,但人才方面 只排名31名,智財權29名,產品幾乎零分,顯示台灣極度缺乏關鍵智財及技術,生技人才的培養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這次人才庫建構計畫,將針對長庚醫療體系大學畢業生,每年舉行一次選秀。
台塑與聯亞的生技人才庫計畫是由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攜手主導,昨日雙方在長庚大學舉行簽約儀式,由王長怡與長庚大學校長包家駒共同簽署。聯亞透露,下個人才庫建構合作對象是清華大學,未來將有更多人才建構計畫,並將組織產學合作人才培訓平台。
另外,台塑、長庚大學受邀出席者包括副校長陳君侃、醫學院院長楊智偉、醫學系主任羅時成、台塑生醫董事長特助許經松;聯生藥方面則包括執行副總林淑菁、副總孫潤本等。
台塑與聯亞2013年共同成立聯生藥,由王長怡擔任董事長、王瑞瑜出任副董事長,台塑集團作為聯生藥第一大股東,持股約25%,是該集團重要轉投資公司,也是首個生技新藥投資案。
王長怡表示,台灣面臨經濟衰退的困境,今年6月的出口成長率是五年來同期新低,主計部門7月底公布的第2季經濟增長率只有0.64%,是11季以來新低,而導致危機的原因之一正是人才枯竭,而從教育著手,培養生醫等多元人才,是當務之急。
王長怡指出,去年《美國科學人雜誌》評比「全球生技產業競爭力」,台灣排名為17名,領先韓國,超越日本、以色列,但人才方面 只排名31名,智財權29名,產品幾乎零分,顯示台灣極度缺乏關鍵智財及技術,生技人才的培養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這次人才庫建構計畫,將針對長庚醫療體系大學畢業生,每年舉行一次選秀。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目前兼任台塑集團總管理處總經理,等於是集團「大總管」,一家老小生計一肩扛。雖然忙碌,昨(26)日台塑高層表示,瑞瑜小姐(台塑內部如此稱呼)仍每天規律跑3,000到5,000公尺,堪稱台塑的新一代鐵娘子。
王瑞瑜對於生醫事業準備多時,她前年與聯亞集團董事長王長怡一拍即合,兩人共同主導台塑生醫與聯亞生技合作成立聯生藥,即開啟了這個序曲。
在跨入生醫領域後,王瑞瑜幾乎每天都關心「新藥開發進度」。技術面由聯亞董事長王長怡督軍,王瑞瑜則定期盯著藥品的臨床進度與數據。
王瑞瑜對於生醫事業準備多時,她前年與聯亞集團董事長王長怡一拍即合,兩人共同主導台塑生醫與聯亞生技合作成立聯生藥,即開啟了這個序曲。
在跨入生醫領域後,王瑞瑜幾乎每天都關心「新藥開發進度」。技術面由聯亞董事長王長怡督軍,王瑞瑜則定期盯著藥品的臨床進度與數據。
捍衛股價!環瑞醫(4198)董事會祭出買回1萬張自家股票,開啟今年首家實施庫藏股的生醫公司先例後,昨日果真帶動股價跳空漲停,也讓去年以來破發的杏國(4192)是否跟進備受矚目,而興櫃跌深股大股東是否有利多動作,也引為焦點。
原本是市場最熱的生技產業,去年7月底基亞(3176)PI-88三期臨床解盲數據未達預期,導致類股大幅回檔後,9月又遇證券主管機關採取生技資訊管制,進一步加深量能萎縮,整體量能縮減近6成下,類股股價一蹶不振,新掛牌股首當其衝,紛紛跌破上市櫃承銷價和興櫃參考價。
就初步統計,去年以來新掛牌股,除了益安(6499)因有醫材授權王之稱的張有德光環,股價衝高至240元價位,仍高於近期將辦理每股170元溢價發行的現增價外,保瑞、瑞基、科懋和金樺也是勉強守住興櫃參考價。
而安克因開發甲狀腺超音波電腦輔助軟體(CAD),在陸續取得美、歐、台灣上市後,今年可望開始創造營收,可望授權國際大廠下,連兩天放量上漲,躍過38元承銷價,昨以39.5元作收。
另外,包括康友、環瑞醫、杏國、瑞寶、生華科和聯生藥等個股都紛紛跌破發行價。
最慘的是杏國幾乎呈現腰斬,而瑞寶跌幅也近3成。生華科雖有胡定吾、宋台生等創投大老加持,聯生藥也有生技專家王長怡和台塑生醫集團王瑞華的光環,但股價也是一樣不支。
環瑞醫主打Swissray品牌的數位X光機,目前已與埃及政府簽訂12家醫院00萬美元數位X光機的採購合約,預計今年開始出貨,而Norland骨質密度檢測儀,及代理的Novadaq分子影像設備等產品出貨順暢,法人預估今年有機會力拚損平下,股價一樣重挫,大股東決議買回自家股票,捍衛股價,也被視為生醫類股指標,可望掀起其它跌深股效應。
環瑞醫此次實施庫藏股,預計自4/16起至6/15,買回1萬張股票,買回區間價格是每股35至55元,由於該利多激勵,昨日環瑞醫股價跳空漲停板,以39.6元作收,並有993張買單高掛。
原本是市場最熱的生技產業,去年7月底基亞(3176)PI-88三期臨床解盲數據未達預期,導致類股大幅回檔後,9月又遇證券主管機關採取生技資訊管制,進一步加深量能萎縮,整體量能縮減近6成下,類股股價一蹶不振,新掛牌股首當其衝,紛紛跌破上市櫃承銷價和興櫃參考價。
就初步統計,去年以來新掛牌股,除了益安(6499)因有醫材授權王之稱的張有德光環,股價衝高至240元價位,仍高於近期將辦理每股170元溢價發行的現增價外,保瑞、瑞基、科懋和金樺也是勉強守住興櫃參考價。
而安克因開發甲狀腺超音波電腦輔助軟體(CAD),在陸續取得美、歐、台灣上市後,今年可望開始創造營收,可望授權國際大廠下,連兩天放量上漲,躍過38元承銷價,昨以39.5元作收。
另外,包括康友、環瑞醫、杏國、瑞寶、生華科和聯生藥等個股都紛紛跌破發行價。
最慘的是杏國幾乎呈現腰斬,而瑞寶跌幅也近3成。生華科雖有胡定吾、宋台生等創投大老加持,聯生藥也有生技專家王長怡和台塑生醫集團王瑞華的光環,但股價也是一樣不支。
環瑞醫主打Swissray品牌的數位X光機,目前已與埃及政府簽訂12家醫院00萬美元數位X光機的採購合約,預計今年開始出貨,而Norland骨質密度檢測儀,及代理的Novadaq分子影像設備等產品出貨順暢,法人預估今年有機會力拚損平下,股價一樣重挫,大股東決議買回自家股票,捍衛股價,也被視為生醫類股指標,可望掀起其它跌深股效應。
環瑞醫此次實施庫藏股,預計自4/16起至6/15,買回1萬張股票,買回區間價格是每股35至55元,由於該利多激勵,昨日環瑞醫股價跳空漲停板,以39.6元作收,並有993張買單高掛。
台塑董事長李志村證實,今年6月股東常會後將退休並轉任顧問,意味李志村將退出集團最高決策中心「九人小組」。
值得注意的是,台塑集團九人小組未來可能會縮減至五人小組,由台塑四寶與越鋼董事長組成,負責經營決策,王家成員退出另組家族委員會代表所有權,台塑集團權力核心大幅調整後,經營權與所有權將分離。
市場最近盛傳,台塑王家成員為了要徹底執行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原則,台塑集團最高決策單位,也就是外界習慣稱之的「九人小組」,有可能縮編成為五人小組,原本在九人小組的王家成員包括集團總裁王文淵、副總裁王瑞華、南亞光電董事長王文潮與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未來可能退出另外組成「家族委員會」,聽取五人小組報告,讓台塑集團家族治理的色彩減弱,由專業經理人經營。
換言之,台塑集團將朝「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跨出一大步,未來集團將全面由專業經理人治理。市場並傳聞,台塑最高決策中心組織的調整今年就將啟動,預料會是外界高度關注焦點。
李志村說,卸任後當然就不會再身兼九人小組成員,轉任顧問後,在台塑總部大樓一樣有辦公室,還是會到公司上班,只是不用再像過去那麼忙碌,幫忙即可。
李志村的退休,也將帶動台塑高階主管人事大搬風,外界推估,台塑總經理林健男可望接掌董事長,總經理料想將由執行副總林振榮出線。
現年80歲的李志村,是與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一起打天下的老臣,畢業於成大化工系,第一份工作就是到台塑上班,他曾說過,中年時想出來創業,但就是王永慶一句「這裡就是你的事業,我全部都交給你,相信你,你就放心去做,還是你覺得我不夠授權?」,這讓李志村打消念頭,一待就是55年。
值得注意的是,台塑集團九人小組未來可能會縮減至五人小組,由台塑四寶與越鋼董事長組成,負責經營決策,王家成員退出另組家族委員會代表所有權,台塑集團權力核心大幅調整後,經營權與所有權將分離。
市場最近盛傳,台塑王家成員為了要徹底執行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原則,台塑集團最高決策單位,也就是外界習慣稱之的「九人小組」,有可能縮編成為五人小組,原本在九人小組的王家成員包括集團總裁王文淵、副總裁王瑞華、南亞光電董事長王文潮與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未來可能退出另外組成「家族委員會」,聽取五人小組報告,讓台塑集團家族治理的色彩減弱,由專業經理人經營。
換言之,台塑集團將朝「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跨出一大步,未來集團將全面由專業經理人治理。市場並傳聞,台塑最高決策中心組織的調整今年就將啟動,預料會是外界高度關注焦點。
李志村說,卸任後當然就不會再身兼九人小組成員,轉任顧問後,在台塑總部大樓一樣有辦公室,還是會到公司上班,只是不用再像過去那麼忙碌,幫忙即可。
李志村的退休,也將帶動台塑高階主管人事大搬風,外界推估,台塑總經理林健男可望接掌董事長,總經理料想將由執行副總林振榮出線。
現年80歲的李志村,是與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一起打天下的老臣,畢業於成大化工系,第一份工作就是到台塑上班,他曾說過,中年時想出來創業,但就是王永慶一句「這裡就是你的事業,我全部都交給你,相信你,你就放心去做,還是你覺得我不夠授權?」,這讓李志村打消念頭,一待就是55年。
由聯亞生技攜手台塑生醫合資成立的聯生藥(6471)預計19日登錄興櫃,參考價85元。董事長王長怡表示,聯生藥握有三個抗體新藥,將搶攻全球350億美元市場。進度最快的愛滋病單抗新藥,目標鎖定一線用藥,已完成臨床試驗IIa期。
聯生藥是由聯亞生技單株抗體事業部門於去年10月分割後成立,目前資本額11億元,除了聯亞高佔65%股權外,台塑生醫及關係企業持股25%,該公司創下生技業創立不到一年即登錄興櫃的紀錄。
由於有王長怡和王瑞瑜兩位名女人的加持,昨日聯生藥召開興櫃前法說會,不僅現場大爆滿,生技類股也是逆勢拉出慶祝行情,台微體和基亞等亮燈漲停。
聯生藥執行長林淑菁表示,該公司的競爭優勢為具無縫接軌的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平台,並有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單株抗體藥物開發,產品Pipeline中,包括愛滋病治療單抗UB-421、單純皰疹病毒治療單抗UB-621及創新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單抗UB-924,這三個創新單抗藥物市場達350億美元,市場潛力極高。
進度最快的愛滋病治療單抗UB-421,為一線用藥,已完成臨床試驗 IIa期;而單純皰疹病毒治療單抗UB-621,在完成前臨床試驗下,預計今年底、明年初申請新藥臨床試驗(IND);而抗VEGF單株抗體UB -924,則預計於2015至2016年間申請新藥臨床試驗,適應症可望囊括大腸直腸癌、肺癌、腎癌及腦癌。
另外,聯生藥也投入生物相似性藥品開發,選定乳癌治療單抗UB- 921、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單抗UB-721、大腸結腸癌治療單抗UB-922 及淋巴癌治療單抗UB-923等四個項目。
除新藥開發外,聯生藥也與GE攜手,興建第三代的蛋白質藥廠,初期將先開出2條各2千升的產能,年產100Kg抗體,因應三期臨床與早期市場所需,預計2016年中量產,單條建置成本約600∼1,000萬美元,未來可擴充至最多12條2千升產能,年產600Kg抗體,供應全球市場所需。
王長怡表示,聯生藥在承襲母公司聯亞生技與UBI集團創新的基因,獲台塑集團注資,將投資12億興建商業量產的蛋白質製藥廠,並與台塑生醫及長庚醫療體系在研發及臨床上合作,希望成為全方位抗體藥物領導者。
聯生藥是由聯亞生技單株抗體事業部門於去年10月分割後成立,目前資本額11億元,除了聯亞高佔65%股權外,台塑生醫及關係企業持股25%,該公司創下生技業創立不到一年即登錄興櫃的紀錄。
由於有王長怡和王瑞瑜兩位名女人的加持,昨日聯生藥召開興櫃前法說會,不僅現場大爆滿,生技類股也是逆勢拉出慶祝行情,台微體和基亞等亮燈漲停。
聯生藥執行長林淑菁表示,該公司的競爭優勢為具無縫接軌的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平台,並有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單株抗體藥物開發,產品Pipeline中,包括愛滋病治療單抗UB-421、單純皰疹病毒治療單抗UB-621及創新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單抗UB-924,這三個創新單抗藥物市場達350億美元,市場潛力極高。
進度最快的愛滋病治療單抗UB-421,為一線用藥,已完成臨床試驗 IIa期;而單純皰疹病毒治療單抗UB-621,在完成前臨床試驗下,預計今年底、明年初申請新藥臨床試驗(IND);而抗VEGF單株抗體UB -924,則預計於2015至2016年間申請新藥臨床試驗,適應症可望囊括大腸直腸癌、肺癌、腎癌及腦癌。
另外,聯生藥也投入生物相似性藥品開發,選定乳癌治療單抗UB- 921、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單抗UB-721、大腸結腸癌治療單抗UB-922 及淋巴癌治療單抗UB-923等四個項目。
除新藥開發外,聯生藥也與GE攜手,興建第三代的蛋白質藥廠,初期將先開出2條各2千升的產能,年產100Kg抗體,因應三期臨床與早期市場所需,預計2016年中量產,單條建置成本約600∼1,000萬美元,未來可擴充至最多12條2千升產能,年產600Kg抗體,供應全球市場所需。
王長怡表示,聯生藥在承襲母公司聯亞生技與UBI集團創新的基因,獲台塑集團注資,將投資12億興建商業量產的蛋白質製藥廠,並與台塑生醫及長庚醫療體系在研發及臨床上合作,希望成為全方位抗體藥物領導者。
生技熱潮不斷,集團第二代也加入投資行列,繼科技大老宣明智之子宣昶有,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新光集團吳火獅外孫女婿盛保熙孕育「生技小雞」也嶄露頭角,並後來居上,投資聯生藥、保瑞藥分別於9月19日和10月初登錄興櫃。
王瑞瑜除了與由王長怡主導的聯亞生技合資成立聯生藥,跨足新藥領域外,自行創立的台塑生醫近年也積極強化布局,旗下事業體包括美容、保健食品及檢驗試劑和CRO臨床實驗等領域,備受矚目。目前 台塑生醫未上市行情約43元。
聯生藥是由聯亞生技分割設立的生物製藥公司,資本額1.5億元,除聯亞生技外,台塑生醫加計長庚醫院共持有約24%,其他股東還包括國發基金、台糖及耀華玻璃等。
至於來勢洶洶的文創影視圈名人盛保熙,除了是國內知名藥商和安行的第二代,也是吳火獅外孫女婿,他娶了郭思薈,岳母是吳火獅長女吳如月,岳父是台灣煉鐵董事長、商界聞人陳逢源的外孫郭瑞嵩。
為了搶進生醫產業列車,盛保熙在2009年創立保瑞藥業,原本以代理行銷藥品為主,2011年自創「博士特」品牌,主攻保健食品。
去年保瑞買下日商衛材(Eisai Co.Ltd)在台灣成立的「衛采製藥」。衛采製藥1961年就創立,在台南的藥廠為PIC/S規格,此買廠效益也讓保瑞拿下日本藥廠代工大單,也獨家取得日本銷售第一森下仁丹益生菌於藥局銷售。
今年盛保熙乘勝追擊,又併購了聯邦藥廠,聯邦雖擁有不少藥證,卻因地處蘆洲精華地段,在藥廠面積有限中,很難改為符合PIC/S藥廠法規。因此盛保熙規劃未來以衛采廠為生產基地,加上衛采也以研發見長,兩個藥廠在資源整合下,將創造保瑞營運利基,搶進新劑型新藥,目前預計10月初登錄興櫃。
另外,積極投入新藥和幹細胞領域的宣捷,在宣昶有主導下,除了規劃針對神經系統疾病、肺腎等多重器官衰竭、小兒腦性痲痹、腦中風、腦部外傷等疾病進行幹細胞醫學臨床研究外,也向大陸食品藥物監管總局(CFDA)申請全國性的外商幹細胞組織庫的執照中。
王瑞瑜除了與由王長怡主導的聯亞生技合資成立聯生藥,跨足新藥領域外,自行創立的台塑生醫近年也積極強化布局,旗下事業體包括美容、保健食品及檢驗試劑和CRO臨床實驗等領域,備受矚目。目前 台塑生醫未上市行情約43元。
聯生藥是由聯亞生技分割設立的生物製藥公司,資本額1.5億元,除聯亞生技外,台塑生醫加計長庚醫院共持有約24%,其他股東還包括國發基金、台糖及耀華玻璃等。
至於來勢洶洶的文創影視圈名人盛保熙,除了是國內知名藥商和安行的第二代,也是吳火獅外孫女婿,他娶了郭思薈,岳母是吳火獅長女吳如月,岳父是台灣煉鐵董事長、商界聞人陳逢源的外孫郭瑞嵩。
為了搶進生醫產業列車,盛保熙在2009年創立保瑞藥業,原本以代理行銷藥品為主,2011年自創「博士特」品牌,主攻保健食品。
去年保瑞買下日商衛材(Eisai Co.Ltd)在台灣成立的「衛采製藥」。衛采製藥1961年就創立,在台南的藥廠為PIC/S規格,此買廠效益也讓保瑞拿下日本藥廠代工大單,也獨家取得日本銷售第一森下仁丹益生菌於藥局銷售。
今年盛保熙乘勝追擊,又併購了聯邦藥廠,聯邦雖擁有不少藥證,卻因地處蘆洲精華地段,在藥廠面積有限中,很難改為符合PIC/S藥廠法規。因此盛保熙規劃未來以衛采廠為生產基地,加上衛采也以研發見長,兩個藥廠在資源整合下,將創造保瑞營運利基,搶進新劑型新藥,目前預計10月初登錄興櫃。
另外,積極投入新藥和幹細胞領域的宣捷,在宣昶有主導下,除了規劃針對神經系統疾病、肺腎等多重器官衰竭、小兒腦性痲痹、腦中風、腦部外傷等疾病進行幹細胞醫學臨床研究外,也向大陸食品藥物監管總局(CFDA)申請全國性的外商幹細胞組織庫的執照中。
10多年前,王瑞瑜一手把連年虧損的台化清潔產品組部門,不到2年內整頓轉盈,在父親王永慶的支持下,成立了台塑生醫科技公司,轉型投入更大的生活用品市場。
去年台塑生醫成立滿10周年,旗下已有多角化經營的四大事業部,近幾年來,平均都以10到20%的增幅成長,年營收額約可達18億到20億元。
依營收占比來看,最主要的收入業務仍來自於原本的清潔用品部門,也就是現在的「生活用品事業部」,占了7成以上。
第二大事業部門是結合長庚醫療資源跨入的保養美容事業,王瑞瑜屢次親身代言,目前旗下兩大品牌FORTE及Derma Formula(DF)的營收貢獻,可達15%左右。
至於第三事業部,也是王瑞瑜接下來10年最看好、也將全力推展的醫學技術事業部。她將台塑生醫定位為「產、醫、學」合一的舞台,讓醫療和學術的研究,經技轉後商品化。
例如台塑生醫目前已取得79張藥證及產品;同時,去年12月也與聯亞生技合資,成立聯合生物製藥,初步選定7項蛋白質新藥發展。目前該部門年營收占比雖僅有1成,但王瑞瑜指出,看好這領域發展,未來10年內將會呈現倍增成長。
第四大的CRO臨床事業部,營收占比約在5~7%不等,目前正考量是否將獨立出來與國際大廠合資。
去年台塑生醫成立滿10周年,旗下已有多角化經營的四大事業部,近幾年來,平均都以10到20%的增幅成長,年營收額約可達18億到20億元。
依營收占比來看,最主要的收入業務仍來自於原本的清潔用品部門,也就是現在的「生活用品事業部」,占了7成以上。
第二大事業部門是結合長庚醫療資源跨入的保養美容事業,王瑞瑜屢次親身代言,目前旗下兩大品牌FORTE及Derma Formula(DF)的營收貢獻,可達15%左右。
至於第三事業部,也是王瑞瑜接下來10年最看好、也將全力推展的醫學技術事業部。她將台塑生醫定位為「產、醫、學」合一的舞台,讓醫療和學術的研究,經技轉後商品化。
例如台塑生醫目前已取得79張藥證及產品;同時,去年12月也與聯亞生技合資,成立聯合生物製藥,初步選定7項蛋白質新藥發展。目前該部門年營收占比雖僅有1成,但王瑞瑜指出,看好這領域發展,未來10年內將會呈現倍增成長。
第四大的CRO臨床事業部,營收占比約在5~7%不等,目前正考量是否將獨立出來與國際大廠合資。
不願沈重健保費用成為台灣健康夢魘,台塑生醫全力推展「預防醫學」,擴大「生醫、醫學及醫藥」布局。該公司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國健署統計,2013年健保費用支出高達4,900億元,國人用在醫療上的總費用更達9,300億元,此巨額支出形成國家發展阻力。
此外,2025年後,將有20%人口高於65歲以上,高齡化社會更加劇醫療費用的沉重負擔,應有更多醫療資源可節省下來,做為預防疾病發生的健康政策執行費用。
王瑞瑜說,台塑生醫在檢驗試劑、保健食品及高階醫材開發均有成效。未來將結合「長庚醫療團隊」資源,規劃「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系統」(指養身館),以「個人為中心的服務流程」採「數位化應用的整合服務」,做個人隨身「健康秘書」。當身體健康,醫療支出自然減少。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近年在清潔保護、保養領域的品牌發展?
答:「界面活性劑」是家用、衣用清潔產品、化粧保養品,甚至醫藥成份傳輸導入身體的最關鍵成份。「台塑生醫」投入此應用研究與生產已達45年之久,除幫國內外各大品牌代工,亦發展自有品牌。
從個人清潔用品類的「Dr's formula」專業頭髮、防?、嬰幼童產品;結合「產醫學」研發的專櫃品牌「FORTE」。到「長庚皮膚科」研發的藥妝品牌「Derma Formula」,及醫療器材專業品牌「 MeDi Pro」。
今年,我們將推動品牌經營與行銷資源整合,先與消費者溝通「產醫學」專業團隊,為品質把關的用心、努力,再透過「長庚醫學團隊」專家學者協助,把產品線延伸至消費者生活需求。
問:醫療、生技布局?
答:我們是以個人化需求為發展主軸。「醫療」上,除有「長庚醫療團隊」資源外,有「再生醫學」(如幹細胞、生長因子應用研究) 、「疫苗」(如阿滋海默症疫苗)的發展規劃。「醫材」發展以「分子醫學」、「癌症分子診斷」為主發展技術研發平台,以檢驗診斷,預估個人「疾病風險」及進行早期「疾病檢測」。「醫藥」發展則採「蛋白質藥物」研發平台,以「長庚大學」研究題材及「長庚醫院」臨床優勢,每年列出具優勢的藥物開發題目,做長期投資開發規劃。
問:如何整合集團「產醫學」資源?
答:以膚質研究為例。不同一般保養品的銷售訴求,我們提供的是為台灣量身訂做的「醫美」等級皮膚保養服務。我們2006年12月至2 007年10月期間,推動由長庚大學於台灣北、中、雲嘉南、高屏及東部五大區域,進行肌膚特性研究(人數352人),藉以掌握季節、區域差異的肌膚特性。我們也與超過30家的國際知名「化粧品原料」大廠合作,與國際各化粧品大廠同步取得「關鍵有效成份」,透過「長庚大學天然藥物研究所」專家進行原料篩選與功效數據確認,並建立 12種保養品開發鑑定技術平台。有效性鑑定上,統整「皮膚科」、「一般整型外科」及「中醫部」的臨床皮膚醫學診療經驗,並由皮膚科醫師顧問協助,採用專業設備「Visia」肌膚檢測儀,進行保養品有效性測試鑑定,確認產品有效性優於市場主要目標競品及前一代產品後,才進行上市規劃。
此外,我們在所有「專櫃」及「直營門市」均設置「肌膚檢測儀」,建議使用合適的保養產品。
問:預防醫學規劃方向?
答:除正確飲食、運動習慣外,依照身體、生理狀況,補充適當、適量的保健元素是必要的。透過精密、高階的檢驗儀器、設備,搭配定期健康管理諮詢與健檢安排,都是推動「預防醫學」的關鍵要素。我們根據「長庚醫院」彙總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肝病類、軟組織疾患(肌肉、肌腱、軟骨類疾病)、齒齦牙周疾病等十大疾病,著手展開預防、檢測及醫藥布局。台塑生醫在各類檢驗試劑(如腸病毒、流感、鼻咽癌、毒品檢測等)及保健食品(4類18項產品)持續擴充,亦進行高階醫材開發(如高精密生化檢測儀、新一代非侵入式血糖檢測設備等)。
今年底,我們將在長庚林口A8建置第1個養身館,規劃整套「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系統」。與真茂合作發展遠距醫療,會員可透過檢測軟體,將自身健康數據透過雲端、APP傳送,由長庚醫師協助判讀把關,並與長庚健檢結合。會員年費依服務範圍最高僅8萬元。
此外,2025年後,將有20%人口高於65歲以上,高齡化社會更加劇醫療費用的沉重負擔,應有更多醫療資源可節省下來,做為預防疾病發生的健康政策執行費用。
王瑞瑜說,台塑生醫在檢驗試劑、保健食品及高階醫材開發均有成效。未來將結合「長庚醫療團隊」資源,規劃「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系統」(指養身館),以「個人為中心的服務流程」採「數位化應用的整合服務」,做個人隨身「健康秘書」。當身體健康,醫療支出自然減少。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近年在清潔保護、保養領域的品牌發展?
答:「界面活性劑」是家用、衣用清潔產品、化粧保養品,甚至醫藥成份傳輸導入身體的最關鍵成份。「台塑生醫」投入此應用研究與生產已達45年之久,除幫國內外各大品牌代工,亦發展自有品牌。
從個人清潔用品類的「Dr's formula」專業頭髮、防?、嬰幼童產品;結合「產醫學」研發的專櫃品牌「FORTE」。到「長庚皮膚科」研發的藥妝品牌「Derma Formula」,及醫療器材專業品牌「 MeDi Pro」。
今年,我們將推動品牌經營與行銷資源整合,先與消費者溝通「產醫學」專業團隊,為品質把關的用心、努力,再透過「長庚醫學團隊」專家學者協助,把產品線延伸至消費者生活需求。
問:醫療、生技布局?
答:我們是以個人化需求為發展主軸。「醫療」上,除有「長庚醫療團隊」資源外,有「再生醫學」(如幹細胞、生長因子應用研究) 、「疫苗」(如阿滋海默症疫苗)的發展規劃。「醫材」發展以「分子醫學」、「癌症分子診斷」為主發展技術研發平台,以檢驗診斷,預估個人「疾病風險」及進行早期「疾病檢測」。「醫藥」發展則採「蛋白質藥物」研發平台,以「長庚大學」研究題材及「長庚醫院」臨床優勢,每年列出具優勢的藥物開發題目,做長期投資開發規劃。
問:如何整合集團「產醫學」資源?
答:以膚質研究為例。不同一般保養品的銷售訴求,我們提供的是為台灣量身訂做的「醫美」等級皮膚保養服務。我們2006年12月至2 007年10月期間,推動由長庚大學於台灣北、中、雲嘉南、高屏及東部五大區域,進行肌膚特性研究(人數352人),藉以掌握季節、區域差異的肌膚特性。我們也與超過30家的國際知名「化粧品原料」大廠合作,與國際各化粧品大廠同步取得「關鍵有效成份」,透過「長庚大學天然藥物研究所」專家進行原料篩選與功效數據確認,並建立 12種保養品開發鑑定技術平台。有效性鑑定上,統整「皮膚科」、「一般整型外科」及「中醫部」的臨床皮膚醫學診療經驗,並由皮膚科醫師顧問協助,採用專業設備「Visia」肌膚檢測儀,進行保養品有效性測試鑑定,確認產品有效性優於市場主要目標競品及前一代產品後,才進行上市規劃。
此外,我們在所有「專櫃」及「直營門市」均設置「肌膚檢測儀」,建議使用合適的保養產品。
問:預防醫學規劃方向?
答:除正確飲食、運動習慣外,依照身體、生理狀況,補充適當、適量的保健元素是必要的。透過精密、高階的檢驗儀器、設備,搭配定期健康管理諮詢與健檢安排,都是推動「預防醫學」的關鍵要素。我們根據「長庚醫院」彙總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肝病類、軟組織疾患(肌肉、肌腱、軟骨類疾病)、齒齦牙周疾病等十大疾病,著手展開預防、檢測及醫藥布局。台塑生醫在各類檢驗試劑(如腸病毒、流感、鼻咽癌、毒品檢測等)及保健食品(4類18項產品)持續擴充,亦進行高階醫材開發(如高精密生化檢測儀、新一代非侵入式血糖檢測設備等)。
今年底,我們將在長庚林口A8建置第1個養身館,規劃整套「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系統」。與真茂合作發展遠距醫療,會員可透過檢測軟體,將自身健康數據透過雲端、APP傳送,由長庚醫師協助判讀把關,並與長庚健檢結合。會員年費依服務範圍最高僅8萬元。
十年前,從洗衣粉、電子洗劑等清潔用品及特用化學品起家,挾台塑集團及長庚醫療體系資源,台塑生醫逐漸擴展營運觸角至美容、保健食品及檢驗試劑等領域,去年10月,更與聯亞生技合資成立聯合生物製藥,進軍蛋白質藥物市場,成為生技界不可忽視的一號人物。
王瑞瑜表示,成立之際,醫療生技本來就是其目標,只是當時台灣沒有人才、技術。經過十年後,包括明志、長庚大學及醫院的製造、學校研究、醫院臨床試驗等資源凝聚已有成效,將加速開拓生醫版圖。希望下個新十年「大家提到健康,就會想到我們。」
台塑生醫的前身、是台化的清潔劑組部門,以生產洗衣粉為主。1 996年,王瑞瑜被派到連年虧損的台化清潔劑組進行整頓,不到兩年即轉虧為盈,成為國內最大洗衣粉代工廠,但卻因身陷飽和市場,顯得左支右絀。
在父親王永慶支持下,王瑞瑜把台化清潔劑組部門獨立出來,成立 台塑生醫,轉而挺進生技美容保養品領域。
台塑集團擁有長庚醫院、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明志科技大學,還有自家的研發團隊和生產工廠,非常符合王瑞瑜口中強調的「產、醫、學三合一」優勢,比起其他健康、保養品品牌,占盡優勢。
王瑞瑜說,過去台塑集團的觀念就是不用打廣告,俗又大碗就有人買了!但是,品牌經營絕不是這樣,無論從成立年數、投入資金來算,都要付出很多,才能建立起品牌價值。
王瑞瑜訂下「生活、生物、生化、醫療、醫材及醫藥」六大發展方向,要讓人既美麗也健康。為此,「台塑生醫公司」從2003年成立初期以「生活用品部」為主,陸續成立保養美容部、醫學技術部,到2 006年成立臨床事業部(CRO),完成生技衝刺架構。
在積極多角化的情況下,台塑生醫近幾年每年營收都維持10∼20%的成長。台塑生醫所賺的錢,則固定提撥10%無條件均分給3間學校。王瑞瑜解釋,台塑生醫提供舞台讓老師表演,再將商品化的收益回饋,一方面補助經費拮据的私立學校,更也可帶動研究風氣。
王瑞瑜表示,成立之際,醫療生技本來就是其目標,只是當時台灣沒有人才、技術。經過十年後,包括明志、長庚大學及醫院的製造、學校研究、醫院臨床試驗等資源凝聚已有成效,將加速開拓生醫版圖。希望下個新十年「大家提到健康,就會想到我們。」
台塑生醫的前身、是台化的清潔劑組部門,以生產洗衣粉為主。1 996年,王瑞瑜被派到連年虧損的台化清潔劑組進行整頓,不到兩年即轉虧為盈,成為國內最大洗衣粉代工廠,但卻因身陷飽和市場,顯得左支右絀。
在父親王永慶支持下,王瑞瑜把台化清潔劑組部門獨立出來,成立 台塑生醫,轉而挺進生技美容保養品領域。
台塑集團擁有長庚醫院、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明志科技大學,還有自家的研發團隊和生產工廠,非常符合王瑞瑜口中強調的「產、醫、學三合一」優勢,比起其他健康、保養品品牌,占盡優勢。
王瑞瑜說,過去台塑集團的觀念就是不用打廣告,俗又大碗就有人買了!但是,品牌經營絕不是這樣,無論從成立年數、投入資金來算,都要付出很多,才能建立起品牌價值。
王瑞瑜訂下「生活、生物、生化、醫療、醫材及醫藥」六大發展方向,要讓人既美麗也健康。為此,「台塑生醫公司」從2003年成立初期以「生活用品部」為主,陸續成立保養美容部、醫學技術部,到2 006年成立臨床事業部(CRO),完成生技衝刺架構。
在積極多角化的情況下,台塑生醫近幾年每年營收都維持10∼20%的成長。台塑生醫所賺的錢,則固定提撥10%無條件均分給3間學校。王瑞瑜解釋,台塑生醫提供舞台讓老師表演,再將商品化的收益回饋,一方面補助經費拮据的私立學校,更也可帶動研究風氣。
以鴨子划水方式布局生醫產業,台塑生醫今年火力全開!董事長王瑞瑜表示,除了檢驗試劑進軍中國和東南亞等海外地區外,CRO臨床實驗事業體也可望獨立與國際大廠合資;另外,去年12月與聯亞生技合資成立的聯合生物製藥,初步也選定7項蛋白質新藥發展。
王瑞瑜表示,台塑生醫有長庚醫院的龐大醫療資源,若沒有投入生醫產業,真的是「笨蛋」!因此,近十年來,醫療事業的布局已從檢驗試劑、CRO臨床到跨足新藥開發領域,也因有一條龍式的整合優勢,也有不少跨國企業洽談結盟。
王瑞瑜表示,台塑生醫是國內最大的檢驗試劑公司,宜蘭檢驗試劑廠早在2005年9月就通過「醫療器材GMP認證」,目前共已取得79張藥證,亦有79項產品銷售中。
其中,「驗孕試劑」在台灣OTC市占率70%居冠,「毒品快篩試劑」(含嗎啡、K他命及甲基安非他命)在軍警通路亦達70%,「抗體篩檢細胞組」(醫院血庫用)更高占95%。
另外,有鑑於大陸檢驗試劑市場商機約200億人民幣,台塑生醫近年積極搶進大陸市場,目前已有23項產品(如生化檢驗試劑、同半胱胺酸等)銷售中,而東南亞(含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亦有6項產品(感染性疾病檢測,如HIV、C肝、B肝及梅毒等),美國市場則有人工代骨產品。
王瑞瑜指出,個人化醫學和預防醫學時代來臨,台塑生醫投入的檢驗試劑也與藥品做結合,目前已開發檢測肺癌EGRF基因的試劑,主要就是因白人和華人罹患肺癌基因不同。因此透過基因檢測,就能「對症下藥」,真正達到治療效果。
王瑞瑜表示,台塑生醫有長庚醫院的龐大醫療資源,若沒有投入生醫產業,真的是「笨蛋」!因此,近十年來,醫療事業的布局已從檢驗試劑、CRO臨床到跨足新藥開發領域,也因有一條龍式的整合優勢,也有不少跨國企業洽談結盟。
王瑞瑜表示,台塑生醫是國內最大的檢驗試劑公司,宜蘭檢驗試劑廠早在2005年9月就通過「醫療器材GMP認證」,目前共已取得79張藥證,亦有79項產品銷售中。
其中,「驗孕試劑」在台灣OTC市占率70%居冠,「毒品快篩試劑」(含嗎啡、K他命及甲基安非他命)在軍警通路亦達70%,「抗體篩檢細胞組」(醫院血庫用)更高占95%。
另外,有鑑於大陸檢驗試劑市場商機約200億人民幣,台塑生醫近年積極搶進大陸市場,目前已有23項產品(如生化檢驗試劑、同半胱胺酸等)銷售中,而東南亞(含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亦有6項產品(感染性疾病檢測,如HIV、C肝、B肝及梅毒等),美國市場則有人工代骨產品。
王瑞瑜指出,個人化醫學和預防醫學時代來臨,台塑生醫投入的檢驗試劑也與藥品做結合,目前已開發檢測肺癌EGRF基因的試劑,主要就是因白人和華人罹患肺癌基因不同。因此透過基因檢測,就能「對症下藥」,真正達到治療效果。
台塑生醫、聯亞生技昨(16)共同宣布,雙方轉投資抗體新藥公司「聯合生物製藥」揭幕,並喊出三年內要陸續完成旗下事業體分割、五年內推出新藥拚轉盈,十年內衝200億元營收、100億元獲利。台塑集團昨天攜手聯亞生技共同舉行聯合生物製藥揭幕記者會,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共同出席,並邀請經濟部次長杜紫軍、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董事長李鍾熙觀禮。
聯合生物製藥成立於去年9月,為聯亞生技的「單株抗體事業體」分割獨立,也是聯亞生技繼去年4月成立歐帕醫藥後,分割成立的第二個事業體。聯亞生技1998年由UBI集團、行政院泛官股共同成立的生技新藥開發公司,目前官股和UBI股權比例為4比6。
據悉,聯合生物製藥股權近12億元,主要股東除了聯亞生技持有75%股權外,並由台塑集團旗下台塑生醫、長庚等泛台塑集團在去年共同投資約12億元,取得25%股權。
王長怡表示,希望三年內陸續分割聯亞旗下事業體,打造生物製藥旗艦,另外三到五年內能推出第一個創新藥,並達到損益兩平,十年內取得五張藥證,成為年營收200億元、獲利100億元的生技旗艦公司,規劃最快明年底上櫃。
聯合生物製藥產品線方面,王長怡表示,旗下目前擁有抗阿茲海默UB-311、抗愛滋病藥物新藥UB-421,已在長庚等醫學中心進行到人體臨床二期,最快三年內可望把藥物推上市。
王長怡指出,單株抗體藥物將是未來生技的主流,2012全球單株抗體的年產值達500億美元,未來將以15%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
為因應公司發展,王長怡指出,未來聯合製藥將進駐竹北生醫園區,投資2億元打造研發中心,並投入10餘億元攜手美國奇異公司在湖口建立蛋白質藥廠,將建造兩線(可擴充成四線)的2,000公升級單株抗體藥品製造廠,預計2015年底完工,將成為全台規模最大的蛋白質藥物生產設施。
聯合生物製藥成立於去年9月,為聯亞生技的「單株抗體事業體」分割獨立,也是聯亞生技繼去年4月成立歐帕醫藥後,分割成立的第二個事業體。聯亞生技1998年由UBI集團、行政院泛官股共同成立的生技新藥開發公司,目前官股和UBI股權比例為4比6。
據悉,聯合生物製藥股權近12億元,主要股東除了聯亞生技持有75%股權外,並由台塑集團旗下台塑生醫、長庚等泛台塑集團在去年共同投資約12億元,取得25%股權。
王長怡表示,希望三年內陸續分割聯亞旗下事業體,打造生物製藥旗艦,另外三到五年內能推出第一個創新藥,並達到損益兩平,十年內取得五張藥證,成為年營收200億元、獲利100億元的生技旗艦公司,規劃最快明年底上櫃。
聯合生物製藥產品線方面,王長怡表示,旗下目前擁有抗阿茲海默UB-311、抗愛滋病藥物新藥UB-421,已在長庚等醫學中心進行到人體臨床二期,最快三年內可望把藥物推上市。
王長怡指出,單株抗體藥物將是未來生技的主流,2012全球單株抗體的年產值達500億美元,未來將以15%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
為因應公司發展,王長怡指出,未來聯合製藥將進駐竹北生醫園區,投資2億元打造研發中心,並投入10餘億元攜手美國奇異公司在湖口建立蛋白質藥廠,將建造兩線(可擴充成四線)的2,000公升級單株抗體藥品製造廠,預計2015年底完工,將成為全台規模最大的蛋白質藥物生產設施。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