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生醫(未)公司新聞
10多年前,王瑞瑜一手把連年虧損的台化清潔產品組部門,不到2年內整頓轉盈,在父親王永慶的支持下,成立了台塑生醫科技公司,轉型投入更大的生活用品市場。
去年台塑生醫成立滿10周年,旗下已有多角化經營的四大事業部,近幾年來,平均都以10到20%的增幅成長,年營收額約可達18億到20億元。
依營收占比來看,最主要的收入業務仍來自於原本的清潔用品部門,也就是現在的「生活用品事業部」,占了7成以上。
第二大事業部門是結合長庚醫療資源跨入的保養美容事業,王瑞瑜屢次親身代言,目前旗下兩大品牌FORTE及Derma Formula(DF)的營收貢獻,可達15%左右。
至於第三事業部,也是王瑞瑜接下來10年最看好、也將全力推展的醫學技術事業部。她將台塑生醫定位為「產、醫、學」合一的舞台,讓醫療和學術的研究,經技轉後商品化。
例如台塑生醫目前已取得79張藥證及產品;同時,去年12月也與聯亞生技合資,成立聯合生物製藥,初步選定7項蛋白質新藥發展。目前該部門年營收占比雖僅有1成,但王瑞瑜指出,看好這領域發展,未來10年內將會呈現倍增成長。
第四大的CRO臨床事業部,營收占比約在5~7%不等,目前正考量是否將獨立出來與國際大廠合資。
去年台塑生醫成立滿10周年,旗下已有多角化經營的四大事業部,近幾年來,平均都以10到20%的增幅成長,年營收額約可達18億到20億元。
依營收占比來看,最主要的收入業務仍來自於原本的清潔用品部門,也就是現在的「生活用品事業部」,占了7成以上。
第二大事業部門是結合長庚醫療資源跨入的保養美容事業,王瑞瑜屢次親身代言,目前旗下兩大品牌FORTE及Derma Formula(DF)的營收貢獻,可達15%左右。
至於第三事業部,也是王瑞瑜接下來10年最看好、也將全力推展的醫學技術事業部。她將台塑生醫定位為「產、醫、學」合一的舞台,讓醫療和學術的研究,經技轉後商品化。
例如台塑生醫目前已取得79張藥證及產品;同時,去年12月也與聯亞生技合資,成立聯合生物製藥,初步選定7項蛋白質新藥發展。目前該部門年營收占比雖僅有1成,但王瑞瑜指出,看好這領域發展,未來10年內將會呈現倍增成長。
第四大的CRO臨床事業部,營收占比約在5~7%不等,目前正考量是否將獨立出來與國際大廠合資。
不願沈重健保費用成為台灣健康夢魘,台塑生醫全力推展「預防醫學」,擴大「生醫、醫學及醫藥」布局。該公司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國健署統計,2013年健保費用支出高達4,900億元,國人用在醫療上的總費用更達9,300億元,此巨額支出形成國家發展阻力。
此外,2025年後,將有20%人口高於65歲以上,高齡化社會更加劇醫療費用的沉重負擔,應有更多醫療資源可節省下來,做為預防疾病發生的健康政策執行費用。
王瑞瑜說,台塑生醫在檢驗試劑、保健食品及高階醫材開發均有成效。未來將結合「長庚醫療團隊」資源,規劃「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系統」(指養身館),以「個人為中心的服務流程」採「數位化應用的整合服務」,做個人隨身「健康秘書」。當身體健康,醫療支出自然減少。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近年在清潔保護、保養領域的品牌發展?
答:「界面活性劑」是家用、衣用清潔產品、化粧保養品,甚至醫藥成份傳輸導入身體的最關鍵成份。「台塑生醫」投入此應用研究與生產已達45年之久,除幫國內外各大品牌代工,亦發展自有品牌。
從個人清潔用品類的「Dr's formula」專業頭髮、防?、嬰幼童產品;結合「產醫學」研發的專櫃品牌「FORTE」。到「長庚皮膚科」研發的藥妝品牌「Derma Formula」,及醫療器材專業品牌「 MeDi Pro」。
今年,我們將推動品牌經營與行銷資源整合,先與消費者溝通「產醫學」專業團隊,為品質把關的用心、努力,再透過「長庚醫學團隊」專家學者協助,把產品線延伸至消費者生活需求。
問:醫療、生技布局?
答:我們是以個人化需求為發展主軸。「醫療」上,除有「長庚醫療團隊」資源外,有「再生醫學」(如幹細胞、生長因子應用研究) 、「疫苗」(如阿滋海默症疫苗)的發展規劃。「醫材」發展以「分子醫學」、「癌症分子診斷」為主發展技術研發平台,以檢驗診斷,預估個人「疾病風險」及進行早期「疾病檢測」。「醫藥」發展則採「蛋白質藥物」研發平台,以「長庚大學」研究題材及「長庚醫院」臨床優勢,每年列出具優勢的藥物開發題目,做長期投資開發規劃。
問:如何整合集團「產醫學」資源?
答:以膚質研究為例。不同一般保養品的銷售訴求,我們提供的是為台灣量身訂做的「醫美」等級皮膚保養服務。我們2006年12月至2 007年10月期間,推動由長庚大學於台灣北、中、雲嘉南、高屏及東部五大區域,進行肌膚特性研究(人數352人),藉以掌握季節、區域差異的肌膚特性。我們也與超過30家的國際知名「化粧品原料」大廠合作,與國際各化粧品大廠同步取得「關鍵有效成份」,透過「長庚大學天然藥物研究所」專家進行原料篩選與功效數據確認,並建立 12種保養品開發鑑定技術平台。有效性鑑定上,統整「皮膚科」、「一般整型外科」及「中醫部」的臨床皮膚醫學診療經驗,並由皮膚科醫師顧問協助,採用專業設備「Visia」肌膚檢測儀,進行保養品有效性測試鑑定,確認產品有效性優於市場主要目標競品及前一代產品後,才進行上市規劃。
此外,我們在所有「專櫃」及「直營門市」均設置「肌膚檢測儀」,建議使用合適的保養產品。
問:預防醫學規劃方向?
答:除正確飲食、運動習慣外,依照身體、生理狀況,補充適當、適量的保健元素是必要的。透過精密、高階的檢驗儀器、設備,搭配定期健康管理諮詢與健檢安排,都是推動「預防醫學」的關鍵要素。我們根據「長庚醫院」彙總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肝病類、軟組織疾患(肌肉、肌腱、軟骨類疾病)、齒齦牙周疾病等十大疾病,著手展開預防、檢測及醫藥布局。台塑生醫在各類檢驗試劑(如腸病毒、流感、鼻咽癌、毒品檢測等)及保健食品(4類18項產品)持續擴充,亦進行高階醫材開發(如高精密生化檢測儀、新一代非侵入式血糖檢測設備等)。
今年底,我們將在長庚林口A8建置第1個養身館,規劃整套「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系統」。與真茂合作發展遠距醫療,會員可透過檢測軟體,將自身健康數據透過雲端、APP傳送,由長庚醫師協助判讀把關,並與長庚健檢結合。會員年費依服務範圍最高僅8萬元。
此外,2025年後,將有20%人口高於65歲以上,高齡化社會更加劇醫療費用的沉重負擔,應有更多醫療資源可節省下來,做為預防疾病發生的健康政策執行費用。
王瑞瑜說,台塑生醫在檢驗試劑、保健食品及高階醫材開發均有成效。未來將結合「長庚醫療團隊」資源,規劃「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系統」(指養身館),以「個人為中心的服務流程」採「數位化應用的整合服務」,做個人隨身「健康秘書」。當身體健康,醫療支出自然減少。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近年在清潔保護、保養領域的品牌發展?
答:「界面活性劑」是家用、衣用清潔產品、化粧保養品,甚至醫藥成份傳輸導入身體的最關鍵成份。「台塑生醫」投入此應用研究與生產已達45年之久,除幫國內外各大品牌代工,亦發展自有品牌。
從個人清潔用品類的「Dr's formula」專業頭髮、防?、嬰幼童產品;結合「產醫學」研發的專櫃品牌「FORTE」。到「長庚皮膚科」研發的藥妝品牌「Derma Formula」,及醫療器材專業品牌「 MeDi Pro」。
今年,我們將推動品牌經營與行銷資源整合,先與消費者溝通「產醫學」專業團隊,為品質把關的用心、努力,再透過「長庚醫學團隊」專家學者協助,把產品線延伸至消費者生活需求。
問:醫療、生技布局?
答:我們是以個人化需求為發展主軸。「醫療」上,除有「長庚醫療團隊」資源外,有「再生醫學」(如幹細胞、生長因子應用研究) 、「疫苗」(如阿滋海默症疫苗)的發展規劃。「醫材」發展以「分子醫學」、「癌症分子診斷」為主發展技術研發平台,以檢驗診斷,預估個人「疾病風險」及進行早期「疾病檢測」。「醫藥」發展則採「蛋白質藥物」研發平台,以「長庚大學」研究題材及「長庚醫院」臨床優勢,每年列出具優勢的藥物開發題目,做長期投資開發規劃。
問:如何整合集團「產醫學」資源?
答:以膚質研究為例。不同一般保養品的銷售訴求,我們提供的是為台灣量身訂做的「醫美」等級皮膚保養服務。我們2006年12月至2 007年10月期間,推動由長庚大學於台灣北、中、雲嘉南、高屏及東部五大區域,進行肌膚特性研究(人數352人),藉以掌握季節、區域差異的肌膚特性。我們也與超過30家的國際知名「化粧品原料」大廠合作,與國際各化粧品大廠同步取得「關鍵有效成份」,透過「長庚大學天然藥物研究所」專家進行原料篩選與功效數據確認,並建立 12種保養品開發鑑定技術平台。有效性鑑定上,統整「皮膚科」、「一般整型外科」及「中醫部」的臨床皮膚醫學診療經驗,並由皮膚科醫師顧問協助,採用專業設備「Visia」肌膚檢測儀,進行保養品有效性測試鑑定,確認產品有效性優於市場主要目標競品及前一代產品後,才進行上市規劃。
此外,我們在所有「專櫃」及「直營門市」均設置「肌膚檢測儀」,建議使用合適的保養產品。
問:預防醫學規劃方向?
答:除正確飲食、運動習慣外,依照身體、生理狀況,補充適當、適量的保健元素是必要的。透過精密、高階的檢驗儀器、設備,搭配定期健康管理諮詢與健檢安排,都是推動「預防醫學」的關鍵要素。我們根據「長庚醫院」彙總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肝病類、軟組織疾患(肌肉、肌腱、軟骨類疾病)、齒齦牙周疾病等十大疾病,著手展開預防、檢測及醫藥布局。台塑生醫在各類檢驗試劑(如腸病毒、流感、鼻咽癌、毒品檢測等)及保健食品(4類18項產品)持續擴充,亦進行高階醫材開發(如高精密生化檢測儀、新一代非侵入式血糖檢測設備等)。
今年底,我們將在長庚林口A8建置第1個養身館,規劃整套「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系統」。與真茂合作發展遠距醫療,會員可透過檢測軟體,將自身健康數據透過雲端、APP傳送,由長庚醫師協助判讀把關,並與長庚健檢結合。會員年費依服務範圍最高僅8萬元。
十年前,從洗衣粉、電子洗劑等清潔用品及特用化學品起家,挾台塑集團及長庚醫療體系資源,台塑生醫逐漸擴展營運觸角至美容、保健食品及檢驗試劑等領域,去年10月,更與聯亞生技合資成立聯合生物製藥,進軍蛋白質藥物市場,成為生技界不可忽視的一號人物。
王瑞瑜表示,成立之際,醫療生技本來就是其目標,只是當時台灣沒有人才、技術。經過十年後,包括明志、長庚大學及醫院的製造、學校研究、醫院臨床試驗等資源凝聚已有成效,將加速開拓生醫版圖。希望下個新十年「大家提到健康,就會想到我們。」
台塑生醫的前身、是台化的清潔劑組部門,以生產洗衣粉為主。1 996年,王瑞瑜被派到連年虧損的台化清潔劑組進行整頓,不到兩年即轉虧為盈,成為國內最大洗衣粉代工廠,但卻因身陷飽和市場,顯得左支右絀。
在父親王永慶支持下,王瑞瑜把台化清潔劑組部門獨立出來,成立 台塑生醫,轉而挺進生技美容保養品領域。
台塑集團擁有長庚醫院、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明志科技大學,還有自家的研發團隊和生產工廠,非常符合王瑞瑜口中強調的「產、醫、學三合一」優勢,比起其他健康、保養品品牌,占盡優勢。
王瑞瑜說,過去台塑集團的觀念就是不用打廣告,俗又大碗就有人買了!但是,品牌經營絕不是這樣,無論從成立年數、投入資金來算,都要付出很多,才能建立起品牌價值。
王瑞瑜訂下「生活、生物、生化、醫療、醫材及醫藥」六大發展方向,要讓人既美麗也健康。為此,「台塑生醫公司」從2003年成立初期以「生活用品部」為主,陸續成立保養美容部、醫學技術部,到2 006年成立臨床事業部(CRO),完成生技衝刺架構。
在積極多角化的情況下,台塑生醫近幾年每年營收都維持10∼20%的成長。台塑生醫所賺的錢,則固定提撥10%無條件均分給3間學校。王瑞瑜解釋,台塑生醫提供舞台讓老師表演,再將商品化的收益回饋,一方面補助經費拮据的私立學校,更也可帶動研究風氣。
王瑞瑜表示,成立之際,醫療生技本來就是其目標,只是當時台灣沒有人才、技術。經過十年後,包括明志、長庚大學及醫院的製造、學校研究、醫院臨床試驗等資源凝聚已有成效,將加速開拓生醫版圖。希望下個新十年「大家提到健康,就會想到我們。」
台塑生醫的前身、是台化的清潔劑組部門,以生產洗衣粉為主。1 996年,王瑞瑜被派到連年虧損的台化清潔劑組進行整頓,不到兩年即轉虧為盈,成為國內最大洗衣粉代工廠,但卻因身陷飽和市場,顯得左支右絀。
在父親王永慶支持下,王瑞瑜把台化清潔劑組部門獨立出來,成立 台塑生醫,轉而挺進生技美容保養品領域。
台塑集團擁有長庚醫院、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明志科技大學,還有自家的研發團隊和生產工廠,非常符合王瑞瑜口中強調的「產、醫、學三合一」優勢,比起其他健康、保養品品牌,占盡優勢。
王瑞瑜說,過去台塑集團的觀念就是不用打廣告,俗又大碗就有人買了!但是,品牌經營絕不是這樣,無論從成立年數、投入資金來算,都要付出很多,才能建立起品牌價值。
王瑞瑜訂下「生活、生物、生化、醫療、醫材及醫藥」六大發展方向,要讓人既美麗也健康。為此,「台塑生醫公司」從2003年成立初期以「生活用品部」為主,陸續成立保養美容部、醫學技術部,到2 006年成立臨床事業部(CRO),完成生技衝刺架構。
在積極多角化的情況下,台塑生醫近幾年每年營收都維持10∼20%的成長。台塑生醫所賺的錢,則固定提撥10%無條件均分給3間學校。王瑞瑜解釋,台塑生醫提供舞台讓老師表演,再將商品化的收益回饋,一方面補助經費拮据的私立學校,更也可帶動研究風氣。
以鴨子划水方式布局生醫產業,台塑生醫今年火力全開!董事長王瑞瑜表示,除了檢驗試劑進軍中國和東南亞等海外地區外,CRO臨床實驗事業體也可望獨立與國際大廠合資;另外,去年12月與聯亞生技合資成立的聯合生物製藥,初步也選定7項蛋白質新藥發展。
王瑞瑜表示,台塑生醫有長庚醫院的龐大醫療資源,若沒有投入生醫產業,真的是「笨蛋」!因此,近十年來,醫療事業的布局已從檢驗試劑、CRO臨床到跨足新藥開發領域,也因有一條龍式的整合優勢,也有不少跨國企業洽談結盟。
王瑞瑜表示,台塑生醫是國內最大的檢驗試劑公司,宜蘭檢驗試劑廠早在2005年9月就通過「醫療器材GMP認證」,目前共已取得79張藥證,亦有79項產品銷售中。
其中,「驗孕試劑」在台灣OTC市占率70%居冠,「毒品快篩試劑」(含嗎啡、K他命及甲基安非他命)在軍警通路亦達70%,「抗體篩檢細胞組」(醫院血庫用)更高占95%。
另外,有鑑於大陸檢驗試劑市場商機約200億人民幣,台塑生醫近年積極搶進大陸市場,目前已有23項產品(如生化檢驗試劑、同半胱胺酸等)銷售中,而東南亞(含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亦有6項產品(感染性疾病檢測,如HIV、C肝、B肝及梅毒等),美國市場則有人工代骨產品。
王瑞瑜指出,個人化醫學和預防醫學時代來臨,台塑生醫投入的檢驗試劑也與藥品做結合,目前已開發檢測肺癌EGRF基因的試劑,主要就是因白人和華人罹患肺癌基因不同。因此透過基因檢測,就能「對症下藥」,真正達到治療效果。
王瑞瑜表示,台塑生醫有長庚醫院的龐大醫療資源,若沒有投入生醫產業,真的是「笨蛋」!因此,近十年來,醫療事業的布局已從檢驗試劑、CRO臨床到跨足新藥開發領域,也因有一條龍式的整合優勢,也有不少跨國企業洽談結盟。
王瑞瑜表示,台塑生醫是國內最大的檢驗試劑公司,宜蘭檢驗試劑廠早在2005年9月就通過「醫療器材GMP認證」,目前共已取得79張藥證,亦有79項產品銷售中。
其中,「驗孕試劑」在台灣OTC市占率70%居冠,「毒品快篩試劑」(含嗎啡、K他命及甲基安非他命)在軍警通路亦達70%,「抗體篩檢細胞組」(醫院血庫用)更高占95%。
另外,有鑑於大陸檢驗試劑市場商機約200億人民幣,台塑生醫近年積極搶進大陸市場,目前已有23項產品(如生化檢驗試劑、同半胱胺酸等)銷售中,而東南亞(含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亦有6項產品(感染性疾病檢測,如HIV、C肝、B肝及梅毒等),美國市場則有人工代骨產品。
王瑞瑜指出,個人化醫學和預防醫學時代來臨,台塑生醫投入的檢驗試劑也與藥品做結合,目前已開發檢測肺癌EGRF基因的試劑,主要就是因白人和華人罹患肺癌基因不同。因此透過基因檢測,就能「對症下藥」,真正達到治療效果。
台塑生醫、聯亞生技昨(16)共同宣布,雙方轉投資抗體新藥公司「聯合生物製藥」揭幕,並喊出三年內要陸續完成旗下事業體分割、五年內推出新藥拚轉盈,十年內衝200億元營收、100億元獲利。台塑集團昨天攜手聯亞生技共同舉行聯合生物製藥揭幕記者會,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共同出席,並邀請經濟部次長杜紫軍、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董事長李鍾熙觀禮。
聯合生物製藥成立於去年9月,為聯亞生技的「單株抗體事業體」分割獨立,也是聯亞生技繼去年4月成立歐帕醫藥後,分割成立的第二個事業體。聯亞生技1998年由UBI集團、行政院泛官股共同成立的生技新藥開發公司,目前官股和UBI股權比例為4比6。
據悉,聯合生物製藥股權近12億元,主要股東除了聯亞生技持有75%股權外,並由台塑集團旗下台塑生醫、長庚等泛台塑集團在去年共同投資約12億元,取得25%股權。
王長怡表示,希望三年內陸續分割聯亞旗下事業體,打造生物製藥旗艦,另外三到五年內能推出第一個創新藥,並達到損益兩平,十年內取得五張藥證,成為年營收200億元、獲利100億元的生技旗艦公司,規劃最快明年底上櫃。
聯合生物製藥產品線方面,王長怡表示,旗下目前擁有抗阿茲海默UB-311、抗愛滋病藥物新藥UB-421,已在長庚等醫學中心進行到人體臨床二期,最快三年內可望把藥物推上市。
王長怡指出,單株抗體藥物將是未來生技的主流,2012全球單株抗體的年產值達500億美元,未來將以15%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
為因應公司發展,王長怡指出,未來聯合製藥將進駐竹北生醫園區,投資2億元打造研發中心,並投入10餘億元攜手美國奇異公司在湖口建立蛋白質藥廠,將建造兩線(可擴充成四線)的2,000公升級單株抗體藥品製造廠,預計2015年底完工,將成為全台規模最大的蛋白質藥物生產設施。
聯合生物製藥成立於去年9月,為聯亞生技的「單株抗體事業體」分割獨立,也是聯亞生技繼去年4月成立歐帕醫藥後,分割成立的第二個事業體。聯亞生技1998年由UBI集團、行政院泛官股共同成立的生技新藥開發公司,目前官股和UBI股權比例為4比6。
據悉,聯合生物製藥股權近12億元,主要股東除了聯亞生技持有75%股權外,並由台塑集團旗下台塑生醫、長庚等泛台塑集團在去年共同投資約12億元,取得25%股權。
王長怡表示,希望三年內陸續分割聯亞旗下事業體,打造生物製藥旗艦,另外三到五年內能推出第一個創新藥,並達到損益兩平,十年內取得五張藥證,成為年營收200億元、獲利100億元的生技旗艦公司,規劃最快明年底上櫃。
聯合生物製藥產品線方面,王長怡表示,旗下目前擁有抗阿茲海默UB-311、抗愛滋病藥物新藥UB-421,已在長庚等醫學中心進行到人體臨床二期,最快三年內可望把藥物推上市。
王長怡指出,單株抗體藥物將是未來生技的主流,2012全球單株抗體的年產值達500億美元,未來將以15%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
為因應公司發展,王長怡指出,未來聯合製藥將進駐竹北生醫園區,投資2億元打造研發中心,並投入10餘億元攜手美國奇異公司在湖口建立蛋白質藥廠,將建造兩線(可擴充成四線)的2,000公升級單株抗體藥品製造廠,預計2015年底完工,將成為全台規模最大的蛋白質藥物生產設施。
聯合生物製藥是台塑集團旗下的台塑生醫、長庚醫院和聯亞生技共同投資成立,由王長怡擔任董事長,王瑞瑜出任副董事長,昨(16)日記者會上,王長怡、王瑞瑜共同擘劃公司生技願景,呈現「二王」相知相惜的畫面。
王瑞瑜表示,他認識王長怡大約二年,她欣賞王長怡的才華和對生技的熱忱。台塑生醫成立十多年來,她想跨入生技新藥產業,但團隊顧問總是說「時機未到」,如今王長怡出現,讓她得償所願。
目前最大的國際抗體藥廠是羅氏藥廠旗下的基因泰克(Genentech),業界認為,聯合生物製藥的加入,將投下另一枚震撼彈。
王瑞瑜表示,他認識王長怡大約二年,她欣賞王長怡的才華和對生技的熱忱。台塑生醫成立十多年來,她想跨入生技新藥產業,但團隊顧問總是說「時機未到」,如今王長怡出現,讓她得償所願。
目前最大的國際抗體藥廠是羅氏藥廠旗下的基因泰克(Genentech),業界認為,聯合生物製藥的加入,將投下另一枚震撼彈。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儘管健保是一項德政,有鑑於每年健保支出已達4,800億元,今年勢必突破5,000億元,形成國人沈重負擔;台塑生醫未來十年將以「預防醫學」做為核心價值,從新創檢驗試劑、高階醫材開發突破、臨床試驗到生物製藥,全面耕耘。
此外,台塑生醫將結合集團資源,致力於把長庚醫療服務向前做推廣,讓「全人」都有個量身訂做的健康管理方案,隨時提供個人的健康資訊,減少負擔最重的治療支出,而在三段五級的醫療服務中,重心轉移至不生病的族群,並且在每一階段,都有解決方案,提供多層級關懷與解決方案。
展望今年營運,王瑞瑜說,生技產業只有需求問題、沒有景氣問題。台塑生醫過去每年均以10%成長為目標,去年營收規模約18∼20億元,今年依舊要積極努力,延續成長力道;其中,FORTE站穩本土保養品牌之列,預計今年第三季在大陸正式推出產品。
王瑞瑜表示,在國內醫學及製藥的領域中,台塑集團擁有最多的資源,因此身為整合者的台塑生醫若不投入製藥事業,那就是一種浪費。
台塑生醫臨床試驗事業部早在多年前就透過與長庚醫院及各大醫院、長庚大學、中研院的合作基礎下,承接國內外藥廠的臨床試驗,合作公司包含羅氏、亞培、輝瑞、諾華、葛蘭素、東洋、友華等知名藥廠;今年更結合國外臨床試驗公司,將藥物的人體試驗拓展至海外。
台塑生醫目前檢驗試劑共計61項,包含腸病毒、鼻咽癌抗體及結核桿菌分子診斷試劑等8項高階檢驗試劑。未來高階檢驗試劑將擴增至 28項,使高階比重從10%提高至25%,高階醫材耕耘也漸收成效。
而植入式人工代用骨材除了提供長庚醫院及各區域醫院之外,也陸續在北美各州佈建經銷點。
王瑞瑜表示,未來新創檢驗試劑將會著重在預防醫學發展,以開發「防疫需求」、「癌症的前期檢測」為兩大發展方向。
此外,台塑生醫將結合集團資源,致力於把長庚醫療服務向前做推廣,讓「全人」都有個量身訂做的健康管理方案,隨時提供個人的健康資訊,減少負擔最重的治療支出,而在三段五級的醫療服務中,重心轉移至不生病的族群,並且在每一階段,都有解決方案,提供多層級關懷與解決方案。
展望今年營運,王瑞瑜說,生技產業只有需求問題、沒有景氣問題。台塑生醫過去每年均以10%成長為目標,去年營收規模約18∼20億元,今年依舊要積極努力,延續成長力道;其中,FORTE站穩本土保養品牌之列,預計今年第三季在大陸正式推出產品。
王瑞瑜表示,在國內醫學及製藥的領域中,台塑集團擁有最多的資源,因此身為整合者的台塑生醫若不投入製藥事業,那就是一種浪費。
台塑生醫臨床試驗事業部早在多年前就透過與長庚醫院及各大醫院、長庚大學、中研院的合作基礎下,承接國內外藥廠的臨床試驗,合作公司包含羅氏、亞培、輝瑞、諾華、葛蘭素、東洋、友華等知名藥廠;今年更結合國外臨床試驗公司,將藥物的人體試驗拓展至海外。
台塑生醫目前檢驗試劑共計61項,包含腸病毒、鼻咽癌抗體及結核桿菌分子診斷試劑等8項高階檢驗試劑。未來高階檢驗試劑將擴增至 28項,使高階比重從10%提高至25%,高階醫材耕耘也漸收成效。
而植入式人工代用骨材除了提供長庚醫院及各區域醫院之外,也陸續在北美各州佈建經銷點。
王瑞瑜表示,未來新創檢驗試劑將會著重在預防醫學發展,以開發「防疫需求」、「癌症的前期檢測」為兩大發展方向。
台塑生醫、聯亞結盟成立聯合生物製藥公司。台塑生醫董事長、也是聯合生物製藥副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台塑集團擬二階段出資12億元,與長庚醫院共同取得24%股權(台塑生醫持股19%),預計今年1 1月登上興櫃市場集資、明年11∼12月上市或上櫃。
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說,聯合生物製藥將於近期進駐竹北生醫園區,在湖口基地投資建造兩線 (可擴成四線) 2,000公升級的單株抗體藥品製造廠,預計2015年底完工,成為全台規模最大之蛋白質藥物生產設施;期盼成立後3∼5年內有1項新藥上市,達損益兩平。10年內取得5張新藥證,營收上看200億元,盈餘近百億元。
王瑞瑜指出,台塑集團與聯亞生技合作,雙方有互補功能,尤其是台塑集團在生物製藥擁有台灣最多的資源。
台塑生醫兩年前經由聯亞與長庚醫院核子醫學團隊合作規劃阿茲海默症治療性疫苗二期臨床試驗之機會,認識了聯亞經營團隊與研發領域,關注聯亞的發展。
今年初,聯亞規劃將其單株抗體事業進行切割,經過長達半年的討論與廣泛的盡職調查,台塑生醫認為聯亞開發的創新愛滋病治療性單株抗體UB-421、抗HSV單株抗體與系列生物相似性單株抗體開發進展與結果良好、產品市場價值高、技術平台紮實、團隊素質優異,與聯亞合作是台塑切入生物製藥領域長期發展最好的策略。
此外,聯亞還擁有多項其他類別產品線,包括一系列新一代蛋白質藥物、具預防性與治療用之創新設計型疫苗、可應用於骨材/牙根植體的骨質生長因子BMP-2,及通過美國FDA GMP認證亞洲唯二的無菌針劑生產線。
雙方除了本次合作之外,並達成共識,將繼續在其他事業體領域進行深入合作,所規劃的合作事業體將擴及疫苗事業、化學製藥事業、血液製劑等,且將檢驗試劑及臨床試驗事業群,推向國際。
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說,聯合生物製藥將於近期進駐竹北生醫園區,在湖口基地投資建造兩線 (可擴成四線) 2,000公升級的單株抗體藥品製造廠,預計2015年底完工,成為全台規模最大之蛋白質藥物生產設施;期盼成立後3∼5年內有1項新藥上市,達損益兩平。10年內取得5張新藥證,營收上看200億元,盈餘近百億元。
王瑞瑜指出,台塑集團與聯亞生技合作,雙方有互補功能,尤其是台塑集團在生物製藥擁有台灣最多的資源。
台塑生醫兩年前經由聯亞與長庚醫院核子醫學團隊合作規劃阿茲海默症治療性疫苗二期臨床試驗之機會,認識了聯亞經營團隊與研發領域,關注聯亞的發展。
今年初,聯亞規劃將其單株抗體事業進行切割,經過長達半年的討論與廣泛的盡職調查,台塑生醫認為聯亞開發的創新愛滋病治療性單株抗體UB-421、抗HSV單株抗體與系列生物相似性單株抗體開發進展與結果良好、產品市場價值高、技術平台紮實、團隊素質優異,與聯亞合作是台塑切入生物製藥領域長期發展最好的策略。
此外,聯亞還擁有多項其他類別產品線,包括一系列新一代蛋白質藥物、具預防性與治療用之創新設計型疫苗、可應用於骨材/牙根植體的骨質生長因子BMP-2,及通過美國FDA GMP認證亞洲唯二的無菌針劑生產線。
雙方除了本次合作之外,並達成共識,將繼續在其他事業體領域進行深入合作,所規劃的合作事業體將擴及疫苗事業、化學製藥事業、血液製劑等,且將檢驗試劑及臨床試驗事業群,推向國際。
聯亞生技昨(16)日與台塑生醫宣布合資成立聯合生物製藥公司後,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表示,蛋白質抗體藥物領域為生技產業中的主流,未來3年公司六大事業群將陸續完成切割上市,5年內推出創新藥品,期望在台灣成為該領域標竿型產業後,將生物醫藥產業推向國際。
聯亞生技成立於1998年10月,創辦人暨董事長王長怡1985年在美國創立美國聯合生物醫學(UBI),1996∼1998年回台與政府合資設立聯亞生技,目前聯亞生技股東UBI持股6成、國發基金20%、台糖10%及耀華玻璃10%。
王長怡指出,聯亞生技旗下有六大事業群,2013年4月完成第1個事業群的分割,與長期代工客戶萬菱藥品與瑩碩醫藥合資成立特殊學名藥廠-歐帕醫藥(AUPA),而此次聯亞與台塑生醫成立聯合生物製藥,為第2個事業切割計畫。
她表示,聯亞生技目前還有創新阿茲海默症治療系合成胜?疫苗與相關神經退化疾病產品線、創新動物疫苗事業、非單株抗體蛋白質藥品及醫療器材等4大事業群。
其中,聯亞與UBI共同開發的創新阿茲海默症疫苗UB-311,已於20 11年底完成1期人體臨床試驗,2013年獲准於台大醫院、台北榮總及長庚醫院進入2a期臨床試驗,並獲得美國Eli Lilly公司同意本臨床試驗使用其特有的AV-45生物標記/顯影產品,結合正子斷層掃瞄(P ET)偵測早期阿茲海默症病人。
另外,非單株抗體蛋白質領域則擁有包括紅血球生成素(EPO)生物相似性藥品及具特有平台技術的長效型蛋白質藥物產品線,這些長效性蛋白質藥物可增加藥物於血中濃度,減少注射藥物次數,提升病人用藥便利性
王長怡指出,今年預計會將創新阿茲海默症治療系合成胜?疫苗與相關神經退化疾病產品線、創新動物疫苗事業完成分割,非單株抗體蛋白質則預計2015年進行事業切割成立子公司,3年內將完成六大事業群的分割上市。
聯亞生技成立於1998年10月,創辦人暨董事長王長怡1985年在美國創立美國聯合生物醫學(UBI),1996∼1998年回台與政府合資設立聯亞生技,目前聯亞生技股東UBI持股6成、國發基金20%、台糖10%及耀華玻璃10%。
王長怡指出,聯亞生技旗下有六大事業群,2013年4月完成第1個事業群的分割,與長期代工客戶萬菱藥品與瑩碩醫藥合資成立特殊學名藥廠-歐帕醫藥(AUPA),而此次聯亞與台塑生醫成立聯合生物製藥,為第2個事業切割計畫。
她表示,聯亞生技目前還有創新阿茲海默症治療系合成胜?疫苗與相關神經退化疾病產品線、創新動物疫苗事業、非單株抗體蛋白質藥品及醫療器材等4大事業群。
其中,聯亞與UBI共同開發的創新阿茲海默症疫苗UB-311,已於20 11年底完成1期人體臨床試驗,2013年獲准於台大醫院、台北榮總及長庚醫院進入2a期臨床試驗,並獲得美國Eli Lilly公司同意本臨床試驗使用其特有的AV-45生物標記/顯影產品,結合正子斷層掃瞄(P ET)偵測早期阿茲海默症病人。
另外,非單株抗體蛋白質領域則擁有包括紅血球生成素(EPO)生物相似性藥品及具特有平台技術的長效型蛋白質藥物產品線,這些長效性蛋白質藥物可增加藥物於血中濃度,減少注射藥物次數,提升病人用藥便利性
王長怡指出,今年預計會將創新阿茲海默症治療系合成胜?疫苗與相關神經退化疾病產品線、創新動物疫苗事業完成分割,非單株抗體蛋白質則預計2015年進行事業切割成立子公司,3年內將完成六大事業群的分割上市。
聯亞生技與台塑生醫宣布,合資成立單株抗體開發公司聯合生物製藥,預計台塑集團將取得25%股權;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表示,未來3年6大事業群完成切割上市,5年內希望有一個全新藥品問世,今年6、7月公開發行,11月登錄興櫃,明年10月上市櫃IPO。
聯亞生技成立於1998年,創辦人暨董事長王長怡1985年在美國創立美國聯合生物醫學(UBI),1996-1998年應前經濟部長尹啟銘邀請,回來與政府合資設立聯亞生技,目前聯亞生技的股東包括UBI6成,國發基金、台糖及耀華玻璃等持股4成。
王長怡也表示,聯亞生技旗下有6大事業群,2013年4月完成第一個事業群的分割,與長期合作夥伴萬菱藥品與瑩碩醫藥合資成立特殊學名藥廠-歐帕醫藥(AUPA),因該部分非屬聯亞的核心事業,聯亞持股3成、位居第2大股東。
聯合生物製藥將專攻單株抗體開發,聯亞則持股75%,目前旗下7項產品都有進度,近期也在湖口基地投資建造兩線2千公升級的單株抗體藥品製造廠,預計2015年底完工,王長怡說,聯合生物製藥將在今年6、7月公開發行,11月登錄興櫃,明年10月上市櫃。
王長怡表示,除2家已分割成立的事業群外,其他包括創新阿茲海默症治療系合成胜?疫苗與相關神經退化疾病產品線、創新動物疫苗事業、非單株抗體蛋白質藥品及醫療器材等4大事業群,未來將在產品具深度及尋求有互補的策略夥伴後,切割出去,預計今年還會有創新阿茲海默症治療系合成胜?疫苗與相關神經退化疾病產品線、創新動物疫苗事業完成分割,3年內將完成6大事業群的分割上市。
聯亞生技成立於1998年,創辦人暨董事長王長怡1985年在美國創立美國聯合生物醫學(UBI),1996-1998年應前經濟部長尹啟銘邀請,回來與政府合資設立聯亞生技,目前聯亞生技的股東包括UBI6成,國發基金、台糖及耀華玻璃等持股4成。
王長怡也表示,聯亞生技旗下有6大事業群,2013年4月完成第一個事業群的分割,與長期合作夥伴萬菱藥品與瑩碩醫藥合資成立特殊學名藥廠-歐帕醫藥(AUPA),因該部分非屬聯亞的核心事業,聯亞持股3成、位居第2大股東。
聯合生物製藥將專攻單株抗體開發,聯亞則持股75%,目前旗下7項產品都有進度,近期也在湖口基地投資建造兩線2千公升級的單株抗體藥品製造廠,預計2015年底完工,王長怡說,聯合生物製藥將在今年6、7月公開發行,11月登錄興櫃,明年10月上市櫃。
王長怡表示,除2家已分割成立的事業群外,其他包括創新阿茲海默症治療系合成胜?疫苗與相關神經退化疾病產品線、創新動物疫苗事業、非單株抗體蛋白質藥品及醫療器材等4大事業群,未來將在產品具深度及尋求有互補的策略夥伴後,切割出去,預計今年還會有創新阿茲海默症治療系合成胜?疫苗與相關神經退化疾病產品線、創新動物疫苗事業完成分割,3年內將完成6大事業群的分割上市。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昨與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共同宣布,雙方結盟成立聯合生物製藥公司,打造為台灣生技的航空母艦,不僅成為全台規模最大的蛋白質藥物生產基地,更要在5年內推出首件全球創新藥物,搶攻全球困難疾病市場。
聯合生物製藥除最大股東聯亞生技外,台塑生醫此次投入8億元取得25%股權,其他股東還包括官股色彩濃厚的國發基金、台糖、經濟部耀華玻璃等。
由於股東陣容強大,包括經濟部常務次長杜紫軍、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暨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李鍾熙等,都親自到場祝賀聯合生物製藥的成立。
王瑞瑜表示,雖然台塑生醫每年保持10%左右成長幅度,但生物醫學是良心事業,每次新商品上市前,不是親自試用,就是多次測試沒問題後,才敢對外銷售,目的是要對消費者負責。
這次與聯亞生技結盟,王瑞瑜表示,希望多方資源與專業知識的結合,讓製藥產品線生產化,未來也將朝預防醫學為發展核心,以降低健保支出為目標。
新成立的聯合生物製藥將專注單株抗體藥品開發,近期將進駐竹北生醫園區,並於湖口基地投資建造2條產線、約2000公升級的單株抗體藥品製造廠,廠房預計2015年底完工,將成為全台最大的蛋白質藥物生產設施。
聯合生物製藥除最大股東聯亞生技外,台塑生醫此次投入8億元取得25%股權,其他股東還包括官股色彩濃厚的國發基金、台糖、經濟部耀華玻璃等。
由於股東陣容強大,包括經濟部常務次長杜紫軍、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暨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李鍾熙等,都親自到場祝賀聯合生物製藥的成立。
王瑞瑜表示,雖然台塑生醫每年保持10%左右成長幅度,但生物醫學是良心事業,每次新商品上市前,不是親自試用,就是多次測試沒問題後,才敢對外銷售,目的是要對消費者負責。
這次與聯亞生技結盟,王瑞瑜表示,希望多方資源與專業知識的結合,讓製藥產品線生產化,未來也將朝預防醫學為發展核心,以降低健保支出為目標。
新成立的聯合生物製藥將專注單株抗體藥品開發,近期將進駐竹北生醫園區,並於湖口基地投資建造2條產線、約2000公升級的單株抗體藥品製造廠,廠房預計2015年底完工,將成為全台最大的蛋白質藥物生產設施。
聯亞生技第二度切割事業體,與台塑生醫合資成立「聯合生物製藥公司」,未來進駐竹北生醫園區,並在湖口基地生產單株抗體藥品。
聯亞生技從2013年起啟動一連串事業切割計畫,第一個是4月份將聯亞一廠資產與長期代工客戶萬菱藥品與瑩碩醫藥公司,共組有產品、生產與行銷全方位能力的合資公司─歐帕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聯亞生技暨聯合生物製藥公司董事長王長怡表示,聯亞生技以台灣為基地,並進入全球市場布局,在深入了解台塑集團在生技事業上的貢獻後,決定接受台塑生醫合資,並藉由台塑集團的醫療體系、研究和臨床實施服務專業等優勢,與聯亞合力打造一個以台灣為主、具國際影響力且永續經營的生物製藥公司。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台塑集團的教育事業體系於藥品研發上,已有多項初建良好的效果,聯亞集團除在抗體藥品領域外的其他重要生技產品也有令人期待的進展,加上台塑生醫在臨床研究服務逐步擴及亞太地區,配合聯亞集團在生物製藥領域的世界觀和人脈,強強聯手下,定能創造台灣在全球生物製藥領域上的成就。
聯合生物製藥公司獲得台塑生醫新台幣12億元入股,取得24%的股權,未來專注單株抗體藥品開發,近期將進駐竹北生醫園區,並於湖口基地投資建造兩條產線約2000公升級的單株抗體藥品製造廠,預計2015年底完工,將成為全台最大的蛋白質藥物生產設施。
聯亞生技未來 3年將持續推動其他事業體切割,包括創新阿茲海默症治療性合成(月生)(月太)疫苗與相關神經疾病產品線、創新動物疫苗事業、非單株抗體的蛋白質藥品事業與醫療器材領域的利基產品。
聯亞生技從2013年起啟動一連串事業切割計畫,第一個是4月份將聯亞一廠資產與長期代工客戶萬菱藥品與瑩碩醫藥公司,共組有產品、生產與行銷全方位能力的合資公司─歐帕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聯亞生技暨聯合生物製藥公司董事長王長怡表示,聯亞生技以台灣為基地,並進入全球市場布局,在深入了解台塑集團在生技事業上的貢獻後,決定接受台塑生醫合資,並藉由台塑集團的醫療體系、研究和臨床實施服務專業等優勢,與聯亞合力打造一個以台灣為主、具國際影響力且永續經營的生物製藥公司。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台塑集團的教育事業體系於藥品研發上,已有多項初建良好的效果,聯亞集團除在抗體藥品領域外的其他重要生技產品也有令人期待的進展,加上台塑生醫在臨床研究服務逐步擴及亞太地區,配合聯亞集團在生物製藥領域的世界觀和人脈,強強聯手下,定能創造台灣在全球生物製藥領域上的成就。
聯合生物製藥公司獲得台塑生醫新台幣12億元入股,取得24%的股權,未來專注單株抗體藥品開發,近期將進駐竹北生醫園區,並於湖口基地投資建造兩條產線約2000公升級的單株抗體藥品製造廠,預計2015年底完工,將成為全台最大的蛋白質藥物生產設施。
聯亞生技未來 3年將持續推動其他事業體切割,包括創新阿茲海默症治療性合成(月生)(月太)疫苗與相關神經疾病產品線、創新動物疫苗事業、非單株抗體的蛋白質藥品事業與醫療器材領域的利基產品。
主婦聯盟指稱國內多家防?產品添加不當農藥成份,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昨(8)日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反駁澄清。王瑞瑜表示,Dr's Formula防?系列所使用成份「thiabendazo le」早已作為人體口服驅蟲藥達40年,使用該成份也主動去函報備「環保署」及「食品藥物管理局」,對於不實指控甚表遺憾。
王瑞瑜強調,台塑生醫產品不僅研發多時,更經過醫院、學校、中研院等專業機構的臨床試驗。近來社會已因油品、食安等問題,衝擊彼此誠實互信感,召開記者會是希望社會理性掌握事實,不要恐慌,也不要誤解台塑生醫。台塑生醫願接受主管單位調查、檢驗,但不希望民間團體發佈未經證實的不當訊息,打擊社會誠信、企業商譽。
台塑生醫指出,「thiabendazole」為一種極有效的抗真菌劑,不僅被美國FDA核可、作為人體用口服驅蟲藥達40年之久,亦被「歐盟」核可作為「食品添加劑」。此外,「thiabendazole」口服毒性測試屬最高安全等級,也因其具有廣效型的抗菌能力,方被應用於部分農業用途,亦即先應用「醫藥、醫學」領域,後延伸至「農業」用途。
王瑞瑜強調,台塑生醫產品不僅研發多時,更經過醫院、學校、中研院等專業機構的臨床試驗。近來社會已因油品、食安等問題,衝擊彼此誠實互信感,召開記者會是希望社會理性掌握事實,不要恐慌,也不要誤解台塑生醫。台塑生醫願接受主管單位調查、檢驗,但不希望民間團體發佈未經證實的不當訊息,打擊社會誠信、企業商譽。
台塑生醫指出,「thiabendazole」為一種極有效的抗真菌劑,不僅被美國FDA核可、作為人體用口服驅蟲藥達40年之久,亦被「歐盟」核可作為「食品添加劑」。此外,「thiabendazole」口服毒性測試屬最高安全等級,也因其具有廣效型的抗菌能力,方被應用於部分農業用途,亦即先應用「醫藥、醫學」領域,後延伸至「農業」用途。
台塑四寶今年獲利展現倍增表現。感謝員工努力,台塑集團從高雄、麥寮到台北共計六場暮年會(尾牙)將從1月14日陸續熱鬧登場;屆時,總裁王文淵及各公司高層的營運目標成為關注焦點。
值得一提的是,台塑2011年、2012年獲利名列集團冠軍,但2013年受到PVC、AN市況不如預期,壓抑獲利表現。董事長李志村已提前密練好「贏你喔」、「成功一定是我們的」兩首極具好兆頭的台語歌曲,提振士氣,期許今年營運蓄勢衝刺,重新凝聚獲利豐收榮景。
台塑集團一連串暮年會活動先由台塑高雄廠在1月14日熱鬧登場;緊接著15日為集團產能佈局火車頭的台塑化暮年會,在台北王朝飯店舉行;隔天為台塑台北公司暮年會,而公司大家長、董事長李志村也早就提前努力準備練唱新歌,與員工同歡、打氣。
緊接下半月登場,有1月20日麥寮廠區尾牙、21日為台塑四寶獲利王、EPS逾4元的台化;至於總裁王文淵、副總裁王瑞華督導的台塑集團總管理處暮年會則選在23日舉行。
由於台塑集團總管理處暮年會將對集團2013年國內、外企業整體營收、獲利表現提出彙整說明,王文淵、副總裁王瑞華及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對2014年旗下企業的營運期許,及生技、綠能事業佈局均為關注重頭戲。
台塑4寶去年前3季稅後純益年增逾5倍、達757.05億元,南科更從 2012年前3季虧損逾271億元,到去年前3季獲利41.8億元。台塑四寶 2013年獲利成果可望在本月業績說明會中,一併揭曉。法人推估,台塑集團上市10寶將由2012年稅前淨損百逾億元,到2013年獲利上看千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台塑2011年、2012年獲利名列集團冠軍,但2013年受到PVC、AN市況不如預期,壓抑獲利表現。董事長李志村已提前密練好「贏你喔」、「成功一定是我們的」兩首極具好兆頭的台語歌曲,提振士氣,期許今年營運蓄勢衝刺,重新凝聚獲利豐收榮景。
台塑集團一連串暮年會活動先由台塑高雄廠在1月14日熱鬧登場;緊接著15日為集團產能佈局火車頭的台塑化暮年會,在台北王朝飯店舉行;隔天為台塑台北公司暮年會,而公司大家長、董事長李志村也早就提前努力準備練唱新歌,與員工同歡、打氣。
緊接下半月登場,有1月20日麥寮廠區尾牙、21日為台塑四寶獲利王、EPS逾4元的台化;至於總裁王文淵、副總裁王瑞華督導的台塑集團總管理處暮年會則選在23日舉行。
由於台塑集團總管理處暮年會將對集團2013年國內、外企業整體營收、獲利表現提出彙整說明,王文淵、副總裁王瑞華及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對2014年旗下企業的營運期許,及生技、綠能事業佈局均為關注重頭戲。
台塑4寶去年前3季稅後純益年增逾5倍、達757.05億元,南科更從 2012年前3季虧損逾271億元,到去年前3季獲利41.8億元。台塑四寶 2013年獲利成果可望在本月業績說明會中,一併揭曉。法人推估,台塑集團上市10寶將由2012年稅前淨損百逾億元,到2013年獲利上看千億元。
生物藥魅力難擋!台塑集團最近以每股近30元、合計8億元,攜手 聯亞生技合資成立聯合生物製藥,持有約25%股權;聯亞則以目前持有6項研發中的蛋白質藥,以技術和資產作價掌握75%股權。
台塑集團是透過旗下的台塑生醫投資聯合藥,在看好蛋白質藥已成生技產業趨勢,聯合藥12月將啟動第二輪募資,預計募資3億元,每股以80元溢價發行,目的是籌建蛋白質藥廠和引進策略投資人,台塑生醫將再加碼投資4億元,不過持股比率則降至20%。
有鑑於2020年蛋白質新藥專利到期就有高達800億美元商機,國內目前已有永昕、台康、喜康和聯合藥投入該領域,今年9月間聯亞董事長王長怡在台康的成立大會上即表示「很快就有好消息」,結果就引進了台塑生醫的大舉投資。
台塑生醫表示,聯亞有多個創新胜((月太))疫苗:治療阿茲海默症和愛滋病及具潛力的蛋白質藥品,此次的技術入股藥品除疫苗之外,包括2個蛋白質新藥dB4C7 mAb、干擾素-α8 (IFN-α8)和4個生物相似性藥品:紅血球生成素(EPO)、顆粒群落刺激因子(G-CS F)、抗腫瘤壞死因子單株抗體、干擾素β(IFN-β)、抗乳癌單株抗體等。
聯亞創立於1998年,董事長王長怡與健亞總經理陳正、藥華總經理林國鐘都是當年響應政府回台投資的生技專家。聯亞在1999及2001年併購羅氏(Roche)及葛蘭素(GSK)台灣cGMP藥廠,利用此設施發展特殊針劑學名藥,順利在2003-2006投資建立一座cGMP「蛋白質/單株抗體生物藥品先導工廠」,以生產臨床試驗用的蛋白質藥品。
2012年11月初,聯亞將新竹廠以總投資金額6.48億元轉讓給中橡集團旗下的景德製藥,雙方並簽署合作意向書,詎料在交廠前夕,聯亞 卻將該廠賣給瑩碩製藥旗下的歐帕藥廠,讓景德想告聯亞背信,雖然後來和平落幕,不過,這也讓聯亞聲名大噪。
由於當初是收購國際藥廠的廠房,這也讓聯亞承接包括GSK、羅氏、輝瑞、嬌生、賽諾菲安、安斯泰來等國際藥廠的代工訂單,而成為該公司業績最大來源。
台塑集團是透過旗下的台塑生醫投資聯合藥,在看好蛋白質藥已成生技產業趨勢,聯合藥12月將啟動第二輪募資,預計募資3億元,每股以80元溢價發行,目的是籌建蛋白質藥廠和引進策略投資人,台塑生醫將再加碼投資4億元,不過持股比率則降至20%。
有鑑於2020年蛋白質新藥專利到期就有高達800億美元商機,國內目前已有永昕、台康、喜康和聯合藥投入該領域,今年9月間聯亞董事長王長怡在台康的成立大會上即表示「很快就有好消息」,結果就引進了台塑生醫的大舉投資。
台塑生醫表示,聯亞有多個創新胜((月太))疫苗:治療阿茲海默症和愛滋病及具潛力的蛋白質藥品,此次的技術入股藥品除疫苗之外,包括2個蛋白質新藥dB4C7 mAb、干擾素-α8 (IFN-α8)和4個生物相似性藥品:紅血球生成素(EPO)、顆粒群落刺激因子(G-CS F)、抗腫瘤壞死因子單株抗體、干擾素β(IFN-β)、抗乳癌單株抗體等。
聯亞創立於1998年,董事長王長怡與健亞總經理陳正、藥華總經理林國鐘都是當年響應政府回台投資的生技專家。聯亞在1999及2001年併購羅氏(Roche)及葛蘭素(GSK)台灣cGMP藥廠,利用此設施發展特殊針劑學名藥,順利在2003-2006投資建立一座cGMP「蛋白質/單株抗體生物藥品先導工廠」,以生產臨床試驗用的蛋白質藥品。
2012年11月初,聯亞將新竹廠以總投資金額6.48億元轉讓給中橡集團旗下的景德製藥,雙方並簽署合作意向書,詎料在交廠前夕,聯亞 卻將該廠賣給瑩碩製藥旗下的歐帕藥廠,讓景德想告聯亞背信,雖然後來和平落幕,不過,這也讓聯亞聲名大噪。
由於當初是收購國際藥廠的廠房,這也讓聯亞承接包括GSK、羅氏、輝瑞、嬌生、賽諾菲安、安斯泰來等國際藥廠的代工訂單,而成為該公司業績最大來源。
在董事長王瑞瑜督軍下,台塑生醫耕耘版圖從清潔劑、美容、養生產品,延伸至生技醫療;透過與長庚醫院、長庚大學、中研院國內外藥商的臨床試驗,以新創檢驗試劑、保健品、高階醫材開發突破,擴大預防醫學佈局。如今切入生物製藥領域,營運視野更顯廣闊。
近年台塑生醫營收以每年10∼20%速度成長。王瑞瑜堅持,生醫事業是良心事業,品質更是關鍵,用多少成本,就會產出多少的效益。因此,台塑生醫美容產品,她都先試用,OK後才會上市;醫療、保健級產品則請教長庚醫院的專家提供建議,期許產品達最優質化。
台塑生醫目前檢驗試劑共計61項,包含腸病毒、鼻煙癌抗體及結核桿菌分子診斷試劑等8項高階檢驗試劑。伴隨推動計畫逐步落實,未來高階檢驗試劑將擴增至28項,使高階比重從10%提高至25%。
台塑生醫新創檢驗試劑以開發「防疫需求」、「癌症的前期檢測」為兩大發展重點。其中,「癌症的前期檢測」包含肝癌、卵巢癌、頭頸癌、肺癌,進行特異性與敏感度兼備的檢測產品開發。
高階醫材耕耘也漸收成效。植入式人工代用骨材除提供長庚醫院外,也完成全美各州經銷點佈局,並取得歐盟 CE認證。
此外,台塑生醫透過FORTE、「Derma Formula」(美肌醫生)品牌,各自扎根百貨、連鎖藥妝等通路,擴大醫美保養商機耕耘。其中,F ORTE站穩本土保養化妝品牌之列,預計明年在大陸正式推出產品。
近年台塑生醫營收以每年10∼20%速度成長。王瑞瑜堅持,生醫事業是良心事業,品質更是關鍵,用多少成本,就會產出多少的效益。因此,台塑生醫美容產品,她都先試用,OK後才會上市;醫療、保健級產品則請教長庚醫院的專家提供建議,期許產品達最優質化。
台塑生醫目前檢驗試劑共計61項,包含腸病毒、鼻煙癌抗體及結核桿菌分子診斷試劑等8項高階檢驗試劑。伴隨推動計畫逐步落實,未來高階檢驗試劑將擴增至28項,使高階比重從10%提高至25%。
台塑生醫新創檢驗試劑以開發「防疫需求」、「癌症的前期檢測」為兩大發展重點。其中,「癌症的前期檢測」包含肝癌、卵巢癌、頭頸癌、肺癌,進行特異性與敏感度兼備的檢測產品開發。
高階醫材耕耘也漸收成效。植入式人工代用骨材除提供長庚醫院外,也完成全美各州經銷點佈局,並取得歐盟 CE認證。
此外,台塑生醫透過FORTE、「Derma Formula」(美肌醫生)品牌,各自扎根百貨、連鎖藥妝等通路,擴大醫美保養商機耕耘。其中,F ORTE站穩本土保養化妝品牌之列,預計明年在大陸正式推出產品。
一個是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女兒,一個是前國大代表、中外雜誌創辦人王成聖的掌上明珠,王瑞瑜和王長怡要聯手迸出火花。
專注於免疫學研究的王長怡,成名甚早,1985年她成立美國聯合生物醫學公司,2005年該公司榮獲『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頒發1,7 00萬美元的愛滋病治療疫苗研發獎助金,2009年也獲得『 比爾蓋茲基金會』的愛滋病學術獎助,比中裕新藥顧問何大一獲得的專案補助更早。
王瑞瑜則勇於創新,她突破台塑集團固守的石化產業,跨足全新的生技醫美領域,主打FORTE自有品牌,歷經10年奮戰,研發出十幾個系列、200多個產品,也讓人刮目相看。
個性爽朗的王長怡,在父親的文化薰陶和勉以大志中,從來就不被當成女兒看待,她的父親就常說有四個兒子。選擇投入科學領域,主要是雙親與吳健雄等科學家是至交,加上她就讀高中生物學時,正巧是DNA Double Helix雙螺旋結構的解密與分子生物的興起,萌發興趣,也讓她至此與生技產業結下不解之緣。
至於個性也很豪爽的王瑞瑜,不僅沒有企業家族的精巧盤算,在企業界也擁有好人緣,近年不斷有很多投資案找上門,而台塑生醫專注的醫美事業,也是經營的有聲有色。
二個王家名女人,從完全的陌生到要在聯合生物製藥共創台灣生技產業的黃金20年,頂著父親的光環,王長怡、王瑞瑜要打造的蛋白質新藥傳奇,想必是吸睛又吸金。
專注於免疫學研究的王長怡,成名甚早,1985年她成立美國聯合生物醫學公司,2005年該公司榮獲『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頒發1,7 00萬美元的愛滋病治療疫苗研發獎助金,2009年也獲得『 比爾蓋茲基金會』的愛滋病學術獎助,比中裕新藥顧問何大一獲得的專案補助更早。
王瑞瑜則勇於創新,她突破台塑集團固守的石化產業,跨足全新的生技醫美領域,主打FORTE自有品牌,歷經10年奮戰,研發出十幾個系列、200多個產品,也讓人刮目相看。
個性爽朗的王長怡,在父親的文化薰陶和勉以大志中,從來就不被當成女兒看待,她的父親就常說有四個兒子。選擇投入科學領域,主要是雙親與吳健雄等科學家是至交,加上她就讀高中生物學時,正巧是DNA Double Helix雙螺旋結構的解密與分子生物的興起,萌發興趣,也讓她至此與生技產業結下不解之緣。
至於個性也很豪爽的王瑞瑜,不僅沒有企業家族的精巧盤算,在企業界也擁有好人緣,近年不斷有很多投資案找上門,而台塑生醫專注的醫美事業,也是經營的有聲有色。
二個王家名女人,從完全的陌生到要在聯合生物製藥共創台灣生技產業的黃金20年,頂著父親的光環,王長怡、王瑞瑜要打造的蛋白質新藥傳奇,想必是吸睛又吸金。
台塑集團轉投資的台塑生醫FORTE日前舉辦10週年慶活動,王永慶三房夫人李寶珠罕見地為了女兒王瑞瑜一手創立的品牌事業公開露面。王瑞瑜強調,雖然父親無法見到生醫成立10年,但台塑生醫背負著「台塑」招牌,絕對不能丟了集團的面子。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辭世4年多來,長子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積極追查其海外遺產,三房子女常成為爭產砲火的焦點。但這次週年慶活動,王瑞瑜不談家務事,反是回憶起父親,與母親李寶珠頻掉淚。
王瑞瑜說,FORTE的誕生來自於王永慶一句肯定的話。她表示,1996年,父親赴中國東北洽商,因氣候乾燥嚴寒,她特別請人研發一款強調保濕、提升新陳代謝的凝膠交代「一定要擦」,父親回來後誇讚「這個不錯用喔」,於是成立了台塑生醫,一腳踏入美容生技醫療的領域。
她說,10年前父親肯定我,可惜10年後他沒辦法親自看到這個成果。
王瑞瑜強調,FORTE是台塑結合台灣產、醫、學界合作所做出來的產品,從研發、測試到人員訓練,找出最適合華人皮膚的保養品,產品運用整個台塑集團的資源,從長庚大學化妝品系、長庚醫院皮膚科,以及研發團隊的配方研發到實驗、再到人體測試等。
她說,台塑生醫每年營收均以10%~20%成長,已逐漸在台灣市場站穩腳步,台塑集團不只有塑化王國的裡子、也有台塑生醫的面子。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辭世4年多來,長子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積極追查其海外遺產,三房子女常成為爭產砲火的焦點。但這次週年慶活動,王瑞瑜不談家務事,反是回憶起父親,與母親李寶珠頻掉淚。
王瑞瑜說,FORTE的誕生來自於王永慶一句肯定的話。她表示,1996年,父親赴中國東北洽商,因氣候乾燥嚴寒,她特別請人研發一款強調保濕、提升新陳代謝的凝膠交代「一定要擦」,父親回來後誇讚「這個不錯用喔」,於是成立了台塑生醫,一腳踏入美容生技醫療的領域。
她說,10年前父親肯定我,可惜10年後他沒辦法親自看到這個成果。
王瑞瑜強調,FORTE是台塑結合台灣產、醫、學界合作所做出來的產品,從研發、測試到人員訓練,找出最適合華人皮膚的保養品,產品運用整個台塑集團的資源,從長庚大學化妝品系、長庚醫院皮膚科,以及研發團隊的配方研發到實驗、再到人體測試等。
她說,台塑生醫每年營收均以10%~20%成長,已逐漸在台灣市場站穩腳步,台塑集團不只有塑化王國的裡子、也有台塑生醫的面子。
台塑生醫旗下美容保養品牌FORTE昨(12)日舉行10周年感恩活動,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台塑生醫近年營收以每年10∼20%的速度成長,其中,FORTE在長庚醫院等「產、醫、學」資源支持,以打造量身訂做體質服務的優勢,站穩本土保養化妝品牌之列。
王瑞瑜說,目前已在大陸上海設立辦事處,並積極展開與當地經銷商、百貨通路洽商,期望年底成立第一個據點,明年正式推出產品、進軍大陸。惟FORTE在當地已遭註冊,未來將規劃新品牌,並延續結合長庚等醫學資源,創造符合當地氣候等的量身訂做訴求。
王瑞瑜表示,台灣本土品牌保養品熬了10年,這次抱著破釜沉舟的態度赴大陸發展,目前積極尋找認同這個品牌的經銷商,至於通路要從百貨或經銷商等都還在摸索,但都會堅持一步一腳印去做。
FORTE成立10周年活動,包含最初破例放出保留專櫃給FORTE的「微風廣場」董事長廖偉志、常務董事廖鎮漢與孫芸芸伉儷都連袂出席,而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母親李寶珠,及王瑞瑜姊夫、設計師方國強等三房成員均出席支持。
王瑞瑜指出,台塑生醫不會輸給國際品牌。她的理想就是要把FOR TE 保養品和長庚醫院結合起來,讓消費者依賴一輩子。她不想在廣告上砸大錢,寧可把錢花在研發、測試、人員訓練,從配方研發到實驗再到人體測試等,設法找出最適合華人皮膚的保養品。希望消費者使用過後是有效的,讓企業更具營運獨立條件。
台塑生醫目前透過FORTE、「Derma Formula」(美肌醫生)品牌,各自扎根百貨、連鎖藥妝等通路,擴大醫美保養商機耕耘。其中,「 Derma Formula」由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團隊主導開發,以「預防醫學」角度開發,提供相對平價、健康的健康保養。
FORTE每個專櫃如同一間小小的皮膚科診所,在長庚科技大學化妝品系資源下,期望每個專櫃小姐不僅可透過皮膚測試,幫消費者選對合適的保養彩妝品,還可回答消費者任何有關於皮膚的疑難雜症。如果保養品無法幫忙消費者解決問題時,專櫃人員會把消費者轉介給長庚醫院的醫師顧問,做更進一步治療。
王瑞瑜說,目前已在大陸上海設立辦事處,並積極展開與當地經銷商、百貨通路洽商,期望年底成立第一個據點,明年正式推出產品、進軍大陸。惟FORTE在當地已遭註冊,未來將規劃新品牌,並延續結合長庚等醫學資源,創造符合當地氣候等的量身訂做訴求。
王瑞瑜表示,台灣本土品牌保養品熬了10年,這次抱著破釜沉舟的態度赴大陸發展,目前積極尋找認同這個品牌的經銷商,至於通路要從百貨或經銷商等都還在摸索,但都會堅持一步一腳印去做。
FORTE成立10周年活動,包含最初破例放出保留專櫃給FORTE的「微風廣場」董事長廖偉志、常務董事廖鎮漢與孫芸芸伉儷都連袂出席,而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母親李寶珠,及王瑞瑜姊夫、設計師方國強等三房成員均出席支持。
王瑞瑜指出,台塑生醫不會輸給國際品牌。她的理想就是要把FOR TE 保養品和長庚醫院結合起來,讓消費者依賴一輩子。她不想在廣告上砸大錢,寧可把錢花在研發、測試、人員訓練,從配方研發到實驗再到人體測試等,設法找出最適合華人皮膚的保養品。希望消費者使用過後是有效的,讓企業更具營運獨立條件。
台塑生醫目前透過FORTE、「Derma Formula」(美肌醫生)品牌,各自扎根百貨、連鎖藥妝等通路,擴大醫美保養商機耕耘。其中,「 Derma Formula」由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團隊主導開發,以「預防醫學」角度開發,提供相對平價、健康的健康保養。
FORTE每個專櫃如同一間小小的皮膚科診所,在長庚科技大學化妝品系資源下,期望每個專櫃小姐不僅可透過皮膚測試,幫消費者選對合適的保養彩妝品,還可回答消費者任何有關於皮膚的疑難雜症。如果保養品無法幫忙消費者解決問題時,專櫃人員會把消費者轉介給長庚醫院的醫師顧問,做更進一步治療。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出席自創的台灣醫美領導品牌「FORTE十周年感恩派對」,活動一開始,先播放王瑞瑜為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出差時準備特調的保養品,獲得王永慶肯定,造就FORTE成立緣起的影片。王瑞瑜憶及父親種種,上台致詞隨即哽咽落淚。
王瑞瑜表示,10年前因父親的一句話,造就了FORTE;「微風廣場廖偉志董事長的一席話,也改變了FORTE、甚至我的命運。」
雖然父親不能看到生醫成立10年,但背負「台塑」責任,絕對不能丟了面子。
王瑞瑜說,台塑生醫不會輸給國際品牌。但沒有一個品牌是站穩的,像之前國外大品牌就發生含有違禁品成分而被迫下架的風波,「我們仍要戰戰兢兢,成為消費者值得信賴的安心品牌。」
王瑞瑜指出,10年來自己一直秉持父親「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原則,至今已研發出十幾個系列、200多個產品。由於保養品是良心事業,在背負台塑的社會責任下,絕對會秉持實在做事的精神,「不能讓台塑失去面子」。
王瑞瑜強調,FORTE除關鍵原料幾乎等同國際大廠水平,更在長庚醫院、學校的產專資源強力支持下,打造台灣量身訂做體質服務的優勢,品質、效果、服務都不輸給國際品牌。雖然父親不能看到生醫1 0年,有些遺憾,但最佳代言人母親終於首度為自己站台,感到相當開心。
王瑞瑜表示,10年前因父親的一句話,造就了FORTE;「微風廣場廖偉志董事長的一席話,也改變了FORTE、甚至我的命運。」
雖然父親不能看到生醫成立10年,但背負「台塑」責任,絕對不能丟了面子。
王瑞瑜說,台塑生醫不會輸給國際品牌。但沒有一個品牌是站穩的,像之前國外大品牌就發生含有違禁品成分而被迫下架的風波,「我們仍要戰戰兢兢,成為消費者值得信賴的安心品牌。」
王瑞瑜指出,10年來自己一直秉持父親「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原則,至今已研發出十幾個系列、200多個產品。由於保養品是良心事業,在背負台塑的社會責任下,絕對會秉持實在做事的精神,「不能讓台塑失去面子」。
王瑞瑜強調,FORTE除關鍵原料幾乎等同國際大廠水平,更在長庚醫院、學校的產專資源強力支持下,打造台灣量身訂做體質服務的優勢,品質、效果、服務都不輸給國際品牌。雖然父親不能看到生醫1 0年,有些遺憾,但最佳代言人母親終於首度為自己站台,感到相當開心。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