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寶生醫(興)公司新聞
台灣生技股王台寶生醫(6892)近日傳出好消息,公司16日宣布,2023年的第一次現金增資案已經順利完成。這次增資每股發行30元溢價,共發行1萬張新股,總計募集了3億元新台幣的資金,目前已全數到位。這是台寶生醫在興櫃市場後的首輪增資,吸引了員工、原股東以及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公司、中華開發貳生醫創業投資有限合夥等特定人的認購,整個過程都按照預期進行。 完成募資後,台寶生醫將加速與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的合作,啟動治療下肢缺血症的新藥MSC/VEGF的美國一期臨床試驗。此外,公司也將推進早期細胞治療客製化製程設計與開發,並拓展亞太與美國的CDMO(委託開發與製造服務)業務。 台寶營運長楊鈞堯解釋,MSC/VEGF是全球首個利用「異體間葉幹細胞基因修飾技術平台」開發出的候選新藥。這項技術是台寶生醫向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取得的全球獨家授權。這款新藥的首個適應症是糖尿病和動脈硬化引起的下肢缺血症。目前,該藥物已經完成與美國FDA的Pre-IND會議,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提交美國一期臨床試驗申請,正式開始收案。
台寶生醫表示,本次現增是興櫃後的首輪增資,獲員工、原股東及包含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公司、中華開發貳生醫創業投資有限合夥等在內的特定人認購如期完
成。
在完成募資後,將加速與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的合作,啟動治療下肢缺血基因修飾細胞新藥MSC/VEGF的美國一期臨床試驗,以及推進早期細胞治療客製化製程設計與開發,拓展亞太與美國的CDMO(委託開發與製造服務)業務。
台寶營運長楊鈞堯表示,MSC/VEGF是全球首個利用「異體間葉幹細胞基因修飾技術平台」開發出的候選新藥,該技術由台寶生醫向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取得全球獨家授權,而首個適應症為糖尿病和動脈硬化引起的下肢缺血症,目前已經完成與美國FDA的Pre-IND會議,預計今年下半年提交美國一期臨床試驗申請,正式展開收案。
台灣再生醫療產業再傳佳音!近期爭議多多的《再生醫療法》草案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簡稱「再生醫療雙法」)已完成第三次協商,雖然在野黨對部分條文仍持有反對立場,但立法院將在本周三進行三讀。市場預測,此法案一旦通過,將對台灣的再生醫療產業帶來重大契機,包括台寶生醫、三顧、中天、訊聯、向榮等多家台灣公司有望受惠。 行政院會在今年2月16日已通過衛福部擬具的「再生醫療雙法」,並正式函請立法院審議。這兩部法案的出台,是因為近年來細胞治療相關技術及產品成為國際上熱門發展項目。2018年9月,衛福部先行頒布《特管法》行政命令上路,並開始規劃相關草案。經過四年的討論與爭議,本周將進行「再生醫療雙法」的三讀。 三顧公司表示,對於「再生醫療雙法」順利過關抱持樂觀態度,並支持以較嚴格的標準規範細胞製備,以與國際市場接軌。該公司與台灣日立亞太公司合資成立的樂迦再生科技,正在打造亞洲最大的CDMO細胞製造廠。若雙法通過,將為國內31家細胞治療開發公司帶來新的研發動力,樂迦將成為最佳生產後盾。 中天生技集團旗下永笙公司在台、美兩地均有布局,其發展的異體臍帶血細胞新藥RegeneCyte,治療長新冠的二期臨床實驗已開始在美國收案。永笙公司強調,若「再生醫療雙法」通過,將鼓勵公司在台灣加速細胞治療的研發。 長聖生技總經理黃文良也表示,再生醫療雙法上路將為產業界注入強心針。長聖生技評估有兩項研發中的細胞治療產品,未來有望受惠新法,讓病人能及早接受治療。 另外,台寶生醫、向榮生技、路迦生醫等在興櫃中的公司,也在利用細胞治療相關技術開發新藥。這些公司都將爭取適用《再生醫療製劑條例》。法人分析,雖然過去幾年「再生醫療」相關法規在國內討論已久,但今年以來因為執政黨內部共識的達成,有望讓法案順利通過。
【台灣生技新聞】 近來,台灣《再生醫療雙法》在立法院進入三讀階段,不過,法案的進展並非一帆風順。近期,有關法案的討論引起了廣泛關注,不僅有部分在野立委表示反對,連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癌症權威黃達夫以及民間團體也發起連署,對於部分條文表示擔憂。 在眾多爭議中,細胞製備的標準與醫院成立再生醫療公司的問題尤為突出。根據行政院版本《再生醫療法》第11條第2項規定,執行細胞操作的機構不需取得藥品製造業許可執照,只需經過中央主管機關查核及許可。這一條款引發了爭議,因為原先的版本明確規定機構應符合PICS╱GMP規範,但現在的版本卻取消了這一要求。 台灣的生技業界,包括長聖、三顧、台寶生醫等公司,多次強調其細胞製備場所都會符合PICS╱GMP的標準,認為這是生技新藥產業的基本要求,並且只有符合這些規範才能與國際接軌。因此,業界呼籲政府修正第11條第2項規定,將細胞製備的標準訂得更嚴格。 此外,草案條文中第11條第五項提到「得依公司法發起設立再生醫療生技醫藥公司」。業界認為,這一條款可能會對租稅公平原則造成影響。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與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曾於上月召開記者會,專家們指出,醫療機構作為財團法人,其運營目的應該是治療生命,提升病患的醫療水準。由於醫療機構具有公益性質,享有租稅減免。然而,《再生醫療法》草案中允許醫院另設公司行號,可能會與租稅公平原則相沖突。
行政院會今年2月16日通過衛福部擬具的「再生醫療雙法」,並函請立法院審議,由於草案所涉及的細胞治療相關技術及產品近年來已成為國際上熱門發展項目,因此衛福部在2018年9月先行頒布《特管法》行政命令上路後,也開始規劃「再生醫療」相關草案,歷經四年各方不同意見爭論後,本周將進行「再生醫療雙法」的三讀。
三顧公司昨(14)日表示,樂觀期待「再生醫療雙法」順利過關,且為了與國際市場接軌,三顧支持雙法能以較嚴格的標準規範細胞製備。三顧與台灣日立亞太公司合資成立的樂迦再生科技,正在打造亞洲最大的CDMO細胞製造廠。若雙法過關,將鼓勵國內31家細胞治療開發公司進一步朝市場方向研發,屆時樂迦可扮演最佳的生產後盾。
中天生技集團旗下永笙公司在台、美兩地都有布局,該公司發展異體臍帶血細胞新藥RegeneCyte,治療長新冠的二期臨床實驗已開始在美國收案。永笙指出,若「再生醫療雙法」過關,將鼓勵公司在台灣加速細胞治療的研發。
另外,「再生醫療雙法」在行政院院會通過時,長聖生技總經理黃文良也曾說明,再生醫療雙法上路,可望為產業界注入強心針,長聖評估有兩項研發中的細胞治療產品,未來有望受惠新法,讓病人及早接受治療。
此外,目前在興櫃中的台寶生醫、向榮生技、路迦生醫等公司,都在利用細胞治療相關技術,開發醫療上現有藥物無法克服,及克服嚴重失能的細胞治療藥物,後續都將爭取適用《再生醫療製劑條例》。
法人說明,「再生醫療」相關法規在國內討論已有幾年,但是今年以前無法順利送至立法院,最大關鍵是執政的民進黨自己內部未形成共識所致,如今執政黨內部一致支持「再生醫療雙法」本會期過關,若相關爭議條文動用表決,「再生醫療雙法」應可順利通過。
根據行政院版本《再生醫療法》第11條第2項規定,執行細胞操作之機構,免依藥事法之規定取得藥品製造業許可執照,其執行細胞操作,應經中央主管機關查核及許可後,始得為之。
業者主張,根據衛福部去年草擬的《再生醫療法》版本,有明定執行細胞操作之機構應符合PICS╱GMP規範,不知為何目前送到立法院的版本取消了GMP的規範要求。
事實上,包括長聖、三顧、台寶等公司曾多次宣示,各公司的細胞製備場所都會符合PICS╱GMP的標準,這是生技新藥產業的基本要求,唯有符合PICS╱GMP規範才能與國際接軌,因此業者支持政府修正第11條第2項規定,將細胞製備規範訂的更嚴格。
此外,草案條文中第11條第五項「得依公司法⋯發起設立再生醫療生技醫藥公司」。生技業者指出,這項內文指的對象是國內醫療機構,一旦法案通過,恐有違反租稅公平之疑慮。
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與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於上月20日曾召開記者會,與會專家指出,醫療機構是財團法人性質,其營運目的的應該是治療生命,提升病患醫療水準為主,且醫療機構具有公益性質,因而可享有各項租稅減免,如今《再生醫療法》明文同意醫院得以另設公司行號,將違反租稅公平原則。
興櫃股票市場上周總成交金額達447.2億元,成交10.3億股,成交筆數來到59.09萬筆;上周日均量89.4億元、2.07億股、11.8萬筆,三項數據都比本周多。
根據CMoney統計至昨(2)日,303檔興櫃股本周跌多於漲;漲幅前十強在11%之上,較前一周的三成明顯減少;資金轉進生技醫療股。
上周兩度熔斷的清淨海雖然本周衝高後拉回,但周漲幅仍有31.1%,收上20.8元。文創股影一周漲幅也來到17.5%;資訊服務業者海柏特、意藍也雙雙上漲12%。
另外,本周強勢族群生技醫療,前十強中占六個位置,反應行政院會日前通過「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利多,帶動長期照顧服務的青松健康、隱形眼鏡廠優你康、藥品研發商瑩碩生技、醫材股晶鑽生醫、基因檢測公司金萬林、細胞醫療商台寶生醫本周漲幅介於11.05%至21.9%間。
熱門股星宇航空上周衝高後拉回整理,本周橫盤震盪,小跌0.9%。
根據CMoney統計至昨(16)日,興櫃市場漲幅前十強都在16%之上,表現不俗;且資金集中化,往生技醫療產業點火,題材包括新藥研發、醫材、細胞醫療等,一共六檔進榜;另外四檔分屬電機機械、航空、半導體及觀光事業。
本周股價漲幅前十強依序為景凱66.3%、華勝-KY 50.7%、星宇航空44.8%、向榮生技41.5%、雅祥生醫37.8%、勵威31.5%、博錸26.4%、漢達23.1%、橘焱胡同18%、台寶生醫16.8%。
14家業者 攻馬國醫衛市場
這次落地深耕馬來西亞醫衛市場的臺灣廠商共計十四家,包括:長 庚醫學科技公司、台塑生醫、研華科技、緯創醫學科技、富伯生醫科 技、聯合骨科、台寶生醫、群曜醫電、友華生技、商之器、上銀科技 、元太科技、財團法人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 院,均為臺灣自有品牌、臺灣精品和臺灣自行研發製造的優秀機構。
「臺灣特色醫療科技產品推廣中心」7日於馬來西亞檳城盛大開幕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率同台北長庚院長黃集仁 、林口長庚副院長馮思中等主管親自出席,開幕典禮並邀請到馬來西 亞中央部會副部長級主管藍卡巴星(The Honorable Ramkarpal Sin gh)及檳城首長曹觀友、馬來西亞各州民意代表及當地的醫療院所院 長,我衛福部國合組技監劉麗玲、財團法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 盟基金會董事長陳昱瑞、外貿協會等貴賓到場見證,馬來西亞醫材經 銷/代理商也都派員參加,現場來賓逾二百五十位,是疫情以來當地 難得的盛事,也在檳城州得到民眾熱烈迴響。
TAMC擔任一站式聯繫窗口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表示,長庚紀念醫院配合 政府新南向政策,即持續與馬來西亞合作,尋求雙贏。TAMC設立後將 作為一站式聯繫窗口及示範場域,合作重點包括擴大專業醫事人員培 訓計畫、促進醫療產業合作、實施醫療援助和醫療設備用品捐贈。期 待此中心成為加強和整合臺灣與馬來西亞醫衛系統業務合作之平台, 共同提升醫療健康照護品質,未來並作為臺灣在馬來西亞產業的串聯 平台,協助臺灣廠商的代理與認證,順利跨足進軍東協市場。
馬來西亞檳城首長曹觀友則表示,檳城是馬來西亞和東南亞醫療技 術公司最集中的地方,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滿足了醫療技術行業的需 求,因此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地方。他對TAMC的盛大開幕表示衷心祝 賀,並相信TAMC將為馬來西亞的醫療保健和醫療器械行業帶來新的曙 光。
TAMC國際醫療專區 有亮點
「臺灣特色醫療科技產品推廣中心」位於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2 0,Jalan Bagan Jermal, 10250 Georgetown,Penang),室內空間約 86坪,室外有大停車場供參訪者使用。館內規劃四大展區,包括「台 灣醫療特色」、「智慧醫療」、「醫衛材產品」以及「機器人復健中 心」。此外還特別設置「國際醫療專區」,為TAMC一大亮點,考量馬 來西亞僑民過去若有醫療需求時往往選擇返台就醫,現在透過長庚醫 學科技公司所研發的五官鏡,能即時提供視訊影像到臺灣長庚醫院進 行遠距醫療,避免舟車勞頓及延誤醫療。TAMC今後將定期舉辦產品說 明會、研討會或健康講座等活動,以及不定期安排主題展示,邀請馬 來西亞當地代理商/經銷商、醫療機構及一般民眾參加。
在COVID-19疫情影響下,長庚紀念醫院2020年之後多半透過線上活 動保持與馬來西亞交流,並且在疫情及距離的挑戰中,努力推動TAM C的成立,透過實體展館的成立,攜手國內廠商共同至馬來西亞落地 深耕。長庚紀念醫院期盼藉由我國醫療衛生軟實力,深耕醫衛人脈網 絡,擴大我國在新南向國家的影響力,並透過全面性醫衛合作與相關 產業鏈連結,促進我國生技醫衛產業發展。
台寶生醫營運長楊鈞堯表示,TW-201新藥的一期臨床試驗,將以骨 髓間葉幹細胞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病患,透過早期介入的方式,藉由骨 髓間葉幹細胞具有的抑制發炎、血管新生與再生功能等作用,預防或 降低IRI的發生,提升心肌梗塞治療後的恢復效果,希望為病患帶來 新的治療選項。此臨床試驗將招收10位病患,測試藥物的安全性,若 一切順利,預計2024年第三季完成收案。
楊鈞堯指出,目前台灣每年新增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約1.2萬名,在 美國則約82萬名新增病患,據文獻統計,美國每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平均治療費用約12,000美元,估算單在美國市場每年約有逾98億美元 市場規模。
據CMoney統計至昨(17)日,興櫃前九強漲幅在一成之上,又以非電族群表現領先,集中在生技族群上,化工、電子股則零星上榜。
興櫃化工股磐采主要經營以紫外線固化油墨、塗料、接著劑及導電漿的製造為主;股價在11月1日創下掛牌以來新低9.88元後反彈,昨日帶量突破季線關卡,收上15.7元,以40.1%周漲幅成為興櫃之冠。
本周興櫃漲幅第二到第七名均由生技股奪下,包含防疫概念股國鼎、細胞醫療台寶生醫、新藥研發華上生醫與禾生技、矽水膠隱形眼鏡廠視陽、中天生技集團旗下的鑽石生技,六檔漲幅介於11.6%至30.8%。主要反映生技族群利多題材不斷,多家生醫公司舉辦法說會,帶動族群同歡。
視陽擬於28日轉上市,今日為公開申購最後一天,22日公開抽籤。視陽今年前十月合併營收23.39億元,年增51.6%;公司近三年營收及獲利穩定成長,2020年每股稅後純益(EPS)5.88元,2021年EPS達8.11元,今年上半年EPS已達5.65元。
本周以來漲幅超過一成的電子股為天擎10.5%、保勝光學10.1%,兩檔轉上櫃日前均獲得通過櫃買中心審議,帶動股價暖身。其中保勝光學主要從事各類光學玻璃鏡片與鏡頭設計、製造及銷售,將於今日舉行上櫃前業績發表會;天擎從事無線音視頻晶片設計及雲端系統軟硬體整合應用服務。
陳宏賓表示,台寶擁有三個細胞庫,在異體幹細胞新藥、CDMO逐步 展現效益下,期能扮演亞太區高階細胞醫療產品的CDMO中樞,晉身全 球細胞治療新藥開發的領導公司。
台寶受惠CDMO產能接近滿載下,前三季營收0.39億元,已超越去年 全年營收2,715萬元,締造新高記錄,年成長359%。由於產線仍可擴 增,內部對未來營運看法樂觀。
營運長楊鈞堯指出,台寶運用「低氧誘導平台」、「細胞功能分析 平台」、「細胞修飾平台」與「基因載體平台」等四大獨特專利技術 平台,開發多樣細胞醫療產品,目前已有三項非修飾間葉幹細胞治療 新藥進入臨床試驗,其中治療膝骨退化性關節炎新藥Chondrochymal R、與治療糖尿病足造成的傷口不癒合新藥BiochymalR,分別執行台 灣二期臨床試驗收案,而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的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新藥 (TWB-201),也已取得台灣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准進 行一期臨床試驗。
楊鈞堯表示,台灣已開發出的首個SuperCarrier MSC產品治療下肢 缺血新藥MSC-VEGF,該產品透過大幅提升血管新生因子(VEGF)的分 泌量重建下肢的血液循環,預計明年向美國FDA申請第一期臨床試驗 許可(IND),該新藥不僅是台寶進軍國際市場的指標產品,也有機 會成為全球首個治療下肢缺血的基因修飾細胞新藥。
長假效應發威,加上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8日晚間又將「開 金口」,市場資金謹慎「停看聽」,興櫃本周四個交易日成交量95. 57億元,惟若以單日平均成交金額23.89億元計算,則是較前周小幅 增加了約3億元。
而生技族群交投熱度仍高,單周成交量前十大個股依序為納諾*-K Y、全福生技、台新藥、鑽石生技、仁新、基米、建騰、台睿、心悅 、優你康,生技醫療相關個股就占了八檔。
連假前夕、資金縮手觀望,小量資金轉進拉抬銅板股,興櫃上周「 漲幅王」就由8日均價僅10.92元的化妝品製造廠太和-KY,以26.98% 周漲幅拿下,而股價同樣不到50元的台寶生醫、建騰也勁揚22.55% 、20.9%。
此外,普瑞博、雅祥生醫、保勝光學、愛爾達、仁新、樂意、友霖 周漲幅則介於6∼16%。
台寶生醫7日自興櫃戰略新板轉至興櫃一般板,股價再展蜜月行情 ,當日最高價一度衝上50.5元,均價也直上43.5元,較前日的36.72 元大幅成長18.46%,8日續揚1.45%,單周大漲22.55%。
台寶生醫專注異體幹細胞新藥開發,目前採取自有產品新藥開發、 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雙軌策略,已有三項非修飾間葉幹細胞 治療新藥進入臨床試驗,CDMO業務也結合委託檢驗,推升今年前八月 營收達3,681.9萬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的2,715.8萬元。
此外,體育頻道愛爾達本周股價也上漲8%,下半年全球體壇將進 入高潮,除先前才剛落幕的BWF世界羽球錦標賽外,四年一度的國際 世界盃足球賽也將於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達舉辦,帶動收視率, 題材性十足。
此外,興櫃市場中秋連假後將喜迎「重量級生力軍」,宏碁集團旗 下「小金虎」宏碁遊戲,主要產品為3C電腦周邊、電腦軟體、遊戲商 品等產品及數位商務服務之代理銷售,預計13日登錄興櫃,屆時資本 市場中的宏碁「小虎隊」將高達九家。
根據CMoney統計昨(8)日,本周以來興櫃市場漲幅超過一成個股較上周下滑,縮減至五檔。資金持續停泊在生技股,受惠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登場,加上生技族群具備與大盤低相關性、選舉年度政策利多想像空間,生技股活蹦亂跳。
本周以來漲幅前十強興櫃股中有六檔生技,包含太和-KY、台寶生醫、普瑞博、雅祥生醫、仁新、友霖。且本周漲幅前兩強皆為生技股,太和-KY周漲26.9%、台寶生醫周漲22.5%,前者營運以美妝保養品為主、後者為新藥研發。
普瑞博受惠檢測商機,8月營收大成長,周漲幅達15.5%;新藥研發的雅祥生醫周漲幅也有14.1%、仁新周漲7.7%、友霖上漲6.2%。
電子股表現較突出的是監控系統的建騰,周漲幅20.9%,股價站回所有均線之上。
另外上榜的電子股還有保勝光學周漲幅8.08%,主要以光學鏡片、鏡頭研發為主要業務,8月營收交出雙成長的成績。
此外,資金也點火文化創意族群,包含數位內容供應商愛爾達、遊戲股樂意。
台寶自行發展項目包括三項非修飾間葉幹細胞新藥,其中兩項已進入二期臨床;CDMO業務結合委託檢驗,前八月營收3,682萬元,已超越去年全年。
台寶的治療膝骨退化性關節炎新藥Chondrochymal、與治療糖尿病足造成的傷口不癒合新藥Biochymal,目前都在台灣二期臨床試驗收案中,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的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新藥TWB-201,也已取得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准進行一期臨床試驗。
櫃買市場逆勢站穩月、季線上抗跌行情,上櫃及興櫃市場發行面動 態受注目,奇鈦科技(3430)8日以每股42元新上櫃,累計上櫃公司 家數達800家。
台寶生醫(6892)7日將由興櫃戰略新板轉掛一般板;東研信超( 6840)、宏碁遊戲(6908)、聯友金屬(7610)8月底密集申請上櫃 及興櫃案;5日櫃買中心將審議天擎(6708)上櫃案。
櫃買市場中小型股輪動攻堅,支撐櫃買指數逆勢上跌,2日大盤指 數收低14,673.04點(跌幅0.87%),櫃買指數震盪收高196.69點, 小漲0.08%。2日法人合計買超上櫃股票17.80億元,外資及投信各買 超5.87億元、5.82億元,自營商買超6.10億元。
近期櫃買市場動態受注目,奇鈦科將在8日以每股42元新上櫃掛牌 ,櫃買中心統計到9月2日累計上櫃家數為799家,奇鈦科掛牌將使得 累計上櫃家數達800家。奇鈦科成立於1998年1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 紫外光吸收劑及光安定劑之研發、生產與銷售;光引發劑之研發、生 產與銷售;抗氧化劑等特用化學產品之研發、生產與銷售等,主辦券 商中信證券。奇鈦科2021年營收14億9,705萬元,稅前盈餘1億7,368 萬元,每股純益4.40元。
新送件股方面,東研信超8月31日申請上櫃,宏碁遊戲及聯友金屬 兩公司也在同日各申請興櫃一般板、興櫃戰略新板。值得一提是東研 信超是櫃買中心推動戰略新板制度以來,首家掛牌戰略新板股(去年 7月26日),在今年1月4日轉掛興櫃一般板,8月底再申請轉上櫃。
上櫃審議會方面,1日櫃買中心通過保勝光學上櫃案後,排定5日接 續審議天擎上櫃案。天擎公司主要從事無線音視頻晶片設計及雲端系 統軟硬體整合應用服務,主辦券商為凱基證券。天擎公司2021年稅後 純益為3,311萬元,每股純益為1.29元。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為3,43 2萬元,每股純益為1.34元。
在興櫃市場中,本周以來漲幅超過一成的個股來到七檔,較前一周來的少,且領漲族群再度出現變化,興櫃生技醫療股蠢蠢欲動,成為資金的避風港,在本周漲幅前十強中占據五個位置。
半導體股鈺寶本周來上漲15.6%、5月13日掛牌興櫃戰略新板的生技股台寶生醫本周漲幅也來到15.4%,主要經營業務是間葉幹細胞新藥的開發與細胞醫療CDMO服務,搶攻全球細胞醫療市場。
本周漲幅三到六名為:網通的展達周漲12.1%、生技股康科特周漲11.9%、生技股光晟生技周漲11.6%、生技股望隼周漲10.3%。
而太陽能系統廠的雲豹能源周漲10.1%,隨著全球各地政府積極實施能源轉型政策,包括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產業正逐漸發光發熱,長線營運看俏。另外,本周漲幅位列前十強的還有連鋐科技漲9.6%、安成生技8.4%、啟坤7.8%。
正基科技預計於24日上櫃掛牌,櫃買中心將於當日假所在辦公大樓舉辦「正基科技(股)公司上櫃掛牌典禮」,於當日上午九時整進行正基科技「新股上櫃敲鑼」儀式,並邀請輔導其上櫃之證券承銷商凱基證券及簽證會計師共同與會。
正基科技主要從事無線通訊模組的研發、設計及銷售,2021年度合併營收為33.91億元,稅後淨利為4.0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6.67元。
2022年第1季的合併營業收入為10.56億元,稅後淨利則為1.45億元,EPS為2.40元。
程曦資訊-新設立於1993年8月27日,主要核心業務為服務委外營運,以良好的流程規劃控管能力和穩固的系統技術支援,提供「服務委外」、「會員伴銷」、「顧客流程規劃」、「系統租賃」與「數位整合行銷」五大服務項目,是目前業界唯一同時具備科技應用技術、營運經驗及流程管理能力,提供客戶一站式服務的廠商,能滿足不同產業客戶在客服中心委外上的需求。
該公司也是今年第四家登錄戰略新板的公司,今年來已登錄戰略新板的公司有大江基因-新、樂迦再生-新,以及台寶生醫-新。
截至20日,股票已上櫃家數有797家,包含外國公司31家,今年來累計上櫃掛牌公司有12家,分別為聯發國際、廣閎科、晶呈科技、力士、千附精密、明係、信實、寶德、綠界科技、寶緯、美達科技,以及鈺鎧。
櫃買已經同意櫃檯買賣契約,尚未掛牌的家數則共有三家,為達航、濾能、正基。
董事會通過,待核發同意函的有一家宏碁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