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土地銀行(公)公司新聞
台灣土地銀行在青安房貸市場上表現亮眼,創下新紀錄!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自去年8月青安房貸開辦以來,短短半年時間,土地銀行的撥貸戶數和金額每月都呈現成長趨勢,不斷刷新紀錄。截至目前,已有3.25萬戶消費者通過青安房貸取得優惠利率,總撥貸金額突破2,000億元,平均每戶撥貸金額高達723.3萬元。 具體來看,1月份,土地銀行受理的青安房貸申請達938戶,受理金額為70.47億元,在各大銀行中排名第三。在撥貸戶數方面,土地銀行則以75.5億元的撥貸金額,平均每戶撥貸金額682.6萬元,位居第二。 整體來說,青安房貸自推出以來,受到廣大消費者的熱烈追捧。1月份,全台受理青安房貸的申請戶數達6,882戶,受理金額高達513.43億元,創下青安房貸上路以來的新高。半年來,受理戶數累計達35,901戶,受理金額達2,715.21億元。 公股銀行主管預計,隨著青安房貸的持續推廣,2024年的撥貸金額預計將繼續上升。然而,由於利率補貼政策將在2026年7月31日到期,未來青安貸款利率補貼對房貸成長的推動作用將逐漸減弱。 對於今年房市的展望,公股銀行主管分析,2023年房市呈現先弱後強的趨勢,其中青安房貸的推出是關鍵因素之一。今年房市將繼續受益於青安房貸,預計整體將呈現「量穩價平緩」的狀態。
據財政部統計,1月新青安單月受理戶數達6,882戶,受理金額513 .43億元,創新青安上路來新高,半年來受理戶數35,901戶、受理金 額2,715.21億元;單月撥貸戶數和金額逐月成長,1月單月6,861戶, 累計已有32,532戶透過新青安取得優惠房貸利率,1月單月撥貸503. 4億元,半年累計撥貸2,353.15億元,平均每戶撥貸723.3萬元。
財政部統計,1月受理戶數最多仍為臺灣銀行,受理1,593戶,第二 名為第一銀行,受理戶數破千達1,141戶,第三名則是土地銀行,受 理938戶;受理金額最多的也是臺銀,受理116.35億元,緊追在後的 是一銀和土銀,受理金額分別為84.48億元和70.47億元。撥貸戶數方 面,臺銀穩居第一,隨後是土地銀行與一銀,撥貸金額臺銀以單月1 19.41億元居冠,平均每戶撥貸742.1萬元;土銀則以75.5億元次之, 平均每戶撥貸682.6萬元,一銀則是71.25億元居第三,平均每戶撥貸 730萬元。兆豐銀1月平均每戶撥貸829.5萬元,是公股平均每戶撥貸 金額最高。
公股銀主管說,新青安房貸上路至今,民眾詢問度及核貸金額均有 成長,2024年青安房貸撥貸金額預估將持續上升,惟因利率補貼政策 在2026年7月31日到期,預估最快今年下半年或明年,青安貸款利率 補貼對推升房貸成長的效益及成長幅度將漸趨緩。
對於今年房市,公股銀主管分析,2023年房市先弱後強,其中,新 青安房貸去年8月上路是關鍵。今年還將受惠新青安房貸,全年預計 是「量穩價平緩」。
【台灣金融新聞】 近期,台灣金融市場傳來一則重大交易消息,那就是富邦證券決定將其持有的證交所股票以每股85.63元的高價出售,總計2.4萬張,成交金額達2.06億元。這筆交易讓富邦證將持股比例從7.06%降低至4.99%,並從這次交易中獲得約6.05億元的處份利益。 這批股票的買家包括了國票證券、土地銀行、農業金庫以及台企銀,這些都是台灣金融界的重量級企業。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富邦證的股票出售價格較其持有成本每股60.32元高出近42%,這個溢價率讓市場對於證交所的真正價值產生了更多的期待。 對於證交所而言,其市值雖然以普通股本10.25億股計算,總市值超過878億元,但由於股票未公開發行,交易也受到法令限制,其市值明顯落後於其他亞洲交易所,如東京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表示,這是因為依照現行法令,證交所的股票僅能由證券商買賣,這限制了股票的流通性和市場價格的形成。 儘管如此,證交所的獲利一直相當穩定,讓許多投資者垂涎欲滴。前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就曾表示,即使是他個人,也希望能夠購買證交所的股票,但由於限制,無法實現這個願望。 自去年起,富邦證券因合併日盛證券,超過了法定的5%持股上限,因此必須在合併後兩年內處分超出的股份。從去年10月開始,富邦證陸續將股票出售給國票證券、土地銀行、農業金庫以及台企銀,這次與台企銀的交易結束後,富邦證已經完成了全部的處分,將這部分利益轉入未分配盈餘。 這次富邦證的股票出售,不僅對於富邦證自身是一個重要的財務行動,也對於台灣的金融市場產生了重要影響。未來,隨著證交所股票流通性提高,其市值可能會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證交所市值究竟多少?若以證交所普通股本10.25億股推估,市值 逾878億元,但有原始持股券商評估手中證交所股票未實現資本利得 逾百億、甚至近200億元,富邦證持有證交所股票成本每股60.32元、 以85.63元出售,溢價近42%,被認為賣不夠高。
對此,證交所表示,法令限制證交所的股票僅能是證券商才可買賣 ,因而無法顯示真正價值。之前曾有投資人要求取消此限制,因為早 期個人股東可買賣,前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也無奈回應,證交所獲利 那麼穩定,連他都想買,但也不得其門而入。
證交所股票未公開發行、交易也受法令限制,市值才會明顯落後東 京證券交易所等亞洲交易所,證交所表示,東證所為上市公司,股票 在市場交易,價格及市值由市場供需決定。
富邦證去年因合併日盛證券,持有證交所股票逾法定5%上限,必 須在合併後兩年內處份,因此從去年起出售給國票證、土銀、農業金 庫、及台企銀,21日將持股從原來的7.06%降至4.99%,總計處份利 益6.05億元。
富邦證21日董事會決議,將證券所股票5,000張賣給台企銀,同樣 是每股85.63元,處份利益約1.26億元。從去年10月到今年初,富邦 證已陸續處份證交所股票,如賣給國票證9,000張、土銀5,000張、農 業金庫5,000張,都是同一價格,處份利益分別為2.27億元、1.26億 元、1.26億元,在台企銀後,累計已賣2.4萬張,處份完畢,處份利 益將轉入未分配盈餘。
台灣土地銀行新聞稿內容轉編報導:
近期,台灣裕融企業(股號:9941)再傳佳績,旗下新鑫金融公司(新鑫)近期完成了一項重大聯貸案。這次聯貸案由兆豐銀行統籌,吸引了包括台灣土地銀行在內的13家銀行共同參與,原訂募集金額80億元,結果因為銀行團的熱烈參與,最終募集金額超額達到1.63倍,總計達到100億元,顯示了市場對新鑫金融的強烈信心。
新鑫金融表示,這次的聯貸案不僅是金額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市場對企業金融業務的認可。未來,新鑫將繼續深化其在企業融資租賃領域的深耕,同時也不放過海外市場的機會,積極拓展至東南亞市場。馬來西亞子公司將於今年上半年正式開幕,初期將聚焦醫療設備、工具機等產業,尋求新的成長點。
此次聯貸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將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指標納入聯貸條件,這是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落實。兆豐銀行與合庫銀行共同主辦,其他參與的銀行包括上海商銀、台灣土地銀行等,共同推動這項具有前瞻性的金融方案。
台灣土地銀行在此次聯貸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參與不僅體現了對新鑫金融的信任,也展現了銀行在推動ESG理念上的積極姿態。隨著市場對ESG越來越重視,這樣的合作將成為未來金融市場發展的趨勢。
對於今年發展前景,新鑫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力道,擴大已深耕多 年的企業融資租賃領域,而海外市場方面,則積極進軍東南亞市場, 馬來西亞子公司將於今年上半年開幕,初期聚焦醫療設備、工具機等 。
新鑫表示,此次委由兆豐銀行統籌之ESG指標聯貸案,由兆豐與合 作金庫共同主辦,包括上海商銀及土銀等合計共13家銀行共同參與, 將永續指標納入聯貸條件。
台灣土地銀行近年來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亮眼,特別是在新加坡分行,其獲利成長迅速。從2021年的36.7億元,一路攀升至2022年的55.8億元,去年前九個月更是達到80.4億元,預計全年將超過百億元大關。這一成長速度讓人不禁好奇,台灣土地銀行新加坡分行是否能夠挑戰香港分行的地位。 據國銀主管分析,若台商資金持續移往新加坡,未來新加坡據點的發展勢頭不容小覷,甚至有可能挑戰香港分行。不過,即使疫情最嚴重的2021年,香港分行仍然獲利228.7億元,兩者規模仍有相當差距,短期內逆轉情況不太可能發生。目前,台灣土地銀行在新加坡的分行與香港分行一樣,都是重要的業務據點。 在新加坡,台灣土地銀行與其他公股、民營銀行分庭抗禮,共有台灣土地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兆豐銀行等六家公股銀行,以及上海商銀、台北富邦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玉山銀行、台新銀行、中信銀行等六家民營銀行。 業內人士指出,新加坡分行近年來開戶與放貸業務明顯增長,與香港分行非消長關係,但新加坡分行仍有機會逐年挑戰香港分行,但短期內無法超越。近年來,受政經情勢影響,香港部分資金外流至新加坡,許多尚未設點的銀行也將新加坡納入設點評估選項。 中信銀指出,香港與新加坡分行都是中信銀在亞洲的重要據點,無法二擇一。雖然近年部分客戶資產挪移至新加坡,但香港分行存款並未下滑。此外,近年來台商加速將產能及生產基地分散至東南亞,這一趨勢對台灣土地銀行新加坡分行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商機。
台灣金龍年股市新局,公股銀行強調四大投資策略!土地銀行領軍,多項操作新動向曝光
金龍年來臨,股市新局開啟,公股銀行主管們不約而同地提出了今年的投資策略。其中,土地銀行作為代表,強調將聚焦四大類股票,以穩健為主軸,追求穩定的獲利成長。
這四大類股票分別是:股價波動度低、配息穩定、流動性高、運營前景佳。這樣的策略背後,是對市場波動的預判,以及對未來經濟環境的謹慎樂觀。
土地銀行主管表示,今年預計美國將降息,但具體時間未明,這將對金融市場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銀行將會依據市場狀況動態調整持股,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波動。
在選股方面,土地銀行將優先考慮優質的高殖利率股,並靈活操作。這意味著,銀行將會從台灣最大的150檔股票中選擇合適的個股進行長線布局,同時也會選擇具有較高流動性和良好前景的個股進行短線操作。
此外,彰化銀行主管指出,去年銀行的獲利佳績,有部分是來自台股的股利收入。因此,今年將持續買進穩健高殖利率、前景展望佳,以及具有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題材的個股。
華南銀行則表示,將參考金控總經小組對股、債、及外匯市場的預測,靈活操作以增進收益。其中,將持續增加浮動利率債券,並增加穩定的利差收入,伺機酌建固定利率債券。
土地銀行去年股票操作全年獲利達標,今年再以獲利成長為目標。在布局策略上,將挑選低位階股票擇優適時買進,並視景氣復甦情形輔以區間操作。合庫銀行則為降低投資風險,採分散投資及分批建置持股部位,並視市場狀況機動調整投資策略。
國銀主管分析,若台商資金持續移往新加坡,幾年後新加坡據點將 有機會挑戰香港分行的地位,但香港分行即使在疫情最嚴重的2021年 ,依舊獲利228.7億元,兩者規模仍相差極遠,「近三年不太可能出 現逆轉」,各銀行多同步耕耘星港兩地。
國銀現於新加坡都是分行,公股、民營銀行各半,公股銀有台灣、 土地、第一、華南、彰化、及兆豐銀六家,民營銀則是上海、台北富 邦、國泰世華、玉山、台新、中信六家。
某銀行業者表示,新加坡分行近年開戶與放貸明顯成長,但和香港 分行非消長關係,新加坡分行有機會逐年挑戰香港分行,但短期內無 超越的實力。
近年受政經情勢影響,香港部分資金外流至新加坡,部分仍未設點 的銀行因新加坡為東協國家資金營運中心,將新加坡納入設點評估選 項。
中信銀指出,香港與新加坡分行都是中信銀在亞洲重要的Hub(樞 紐、中心),無法二擇一。香港分行還是海外分行主要獲利來源,近 年部分客戶資產挪移至新加坡,但是新資金的移動,香港分行存款並 未往下跌。
此外,近年確實台商加速透過供應鏈整將產能及生產基地分散至東 南亞。過往資金從大陸流出後可能首選香港,但近年部分台商會透過 新加坡設立據點前進東協,中信銀海外分行會依客戶需求提供服務。
公股銀主管指出,歷年最看好的股票就屬優質的高殖利率股,今年 預計美國將降息,但時間點未定,金融市場信心可能會上下起伏,讓 市場震盪加劇,預計今年股市收益可望持續拉高,但因應波動可能比 預期劇烈,為穩定獲利,鎖定四大類股票,希望可提高穩定度、降低 波動度,並選擇流動性高、前景佳個股,有機會擴大資本利得。
低波動、高息股為兼顧發展前景及流動性,公股銀表示,大致是選 擇台灣最大的150檔股票做為資產池,從當中依據符合標準的個股作 為長線布局;但靈活操作的個股則較不限,給予更大的空間挑選,以 靈活、短線操作為主,近兩年當紅的AI股就有一部分屬於靈活操作個 股。
彰化銀行主管分析,去年銀行獲利佳,有部分就是受惠台股股利收 入貢獻,今年台股操作重點就是持續買進穩健高殖利率、前景展望佳 ,及具ESG題材的個股,並伺機調節部位,優化投資組合,以增加資 金使用效率。
華南銀行表示,金融市場操作將參考金控總經小組對股、債、及外 匯市場的預測,靈活操作以增進收益。其中,持續增加浮動利率債券 ,並增加穩定的利差收入,伺機酌建固定利率債券。股票操作以量化 的選股模型,輔以質化分析,投資穩定成長的企業,適當建構持股部 位,穩健股利收入及資本利得。
土地銀行去年股票操作全年獲利達標,今年再以獲利成長為目標, 布局策略上,挑選低位階股票擇優適時買進,另外,視景氣復甦情形 輔以區間操作;合庫銀行為降低投資風險,股票操作採分散投資及分 批建置持股部位,並視市場狀況機動調整投資策略,以提升獲利績效 。
台灣土地銀行積極投入綠色金融市場,不僅推出多項綠色金融產品,還發行各式永續發展債券,將資金投入到對環境、社會友善的產業。根據最新消息,土地銀行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動作不斷,為了支持企業發展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以及扶植小微企業,該行將於2月5日再度發行15億元可持續發展金融債券。 這次發行的債券年期為3年,票面利率1.45%,主要用於推動綠色投資計畫和社會效益投資計畫。這不僅是土地銀行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又一次重要舉動,也顯示了台灣公股銀行對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承諾。 台灣土地銀行的這項措施,是八大公股銀行積極鎖定綠色金融市場的具體行動之一。過去一年中,包括華南銀行、臺灣銀行等在内的多家公股銀行,也都陸續發行了類似的綠色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例如,合庫銀行在2021年5月搶先發行可持續發展債,而土地銀行則在同年7月加入這一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兆豐銀行在1月15日發行了社會責任債券,這也標誌著公股銀行在綠色金融市場上的多元化發展。隨著各銀行不斷發行各類綠色債券,可持續發展債券在市場上的流通規模也在不斷攀升。以土地銀行為例,發行這次可持續發展金融債券後,其永續發展債券的流通規模將達到55億元,這對推動台灣綠色金融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公股銀持續發行永續發展債券,除可持續發展債券,也曾發行其他 類別債券,如2021年7月華南銀行發行綠色債券、2021年8月臺灣銀行 發行綠色債券,近幾年集中於可持續發展債券,但兆豐銀行近期於1 月15日發行社會責任債券。
可持續發展債從合庫銀行搶頭香於2021年5月發行,土地銀行在20 21年7月發行,一銀在2021年12月發行。觀察2022年以來幾乎都發行 可持續發展債券,八家公股銀都未缺席;2022年為兆豐銀、土銀、一 銀、合庫銀發行,2023年有彰銀、台銀、臺企銀、華銀等發行。
一銀2月5日再度發行15億元可持續發展金融債券,主要協助企業發 展太陽能、風力發電建置等再生能源放款及扶植小微企業,年期為3 年期,票面利率1.45%。一銀主管指出,主要是希望持續將資金挹注 對環境、社會友善的產業,這次再度發行可持續發展金融債券後,整 體永續發展債券流通在外規模將攀升至55億元。
臺灣銀行龍頭呂桔誠董事長在團拜時預測龍年經濟「穩健前行」,並對主計總處對台灣GDP成長率3.3%的預估表示贊同。他指出,過年期间與產業界人士的交流中感受到各產業將面臨不同機會與挑戰,但整體趨勢是向著穩健發展。呂董事長也提到,從過年期间的餐廳翻桌率、訂位率以及百貨公司的人潮來看,對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相當有信心。
從新鈔兌領數據也可看出經濟活動的升温,1月至2月14日,臨櫃及ATM共發出新鈔867億元,ATM提領次數也接近68萬次。對於臺銀今年的營運表現,1月份稅前淨利達37.6億元,加上政策性負擔後,總賺46億元,表現亮眼。逾放比維持在0.086%,備抵呆帳覆蓋率1,696%,均優於業界平均水準。此外,臺銀過去三年都達成了房貸新承作「兩千金」的目標,今年有望再創佳績。
臺銀也將於3月22日設立日本福岡代表人辦事處,呂董事長表示,這是該行在產業國際化布局上的一個重要步驟,將與當地領導銀行合作,提供一條龍的整合性金融服務。合作品伴包括三井住友銀行(SMBC)、瑞穗銀行、三菱UFJ銀行等。
土地銀行董事長謝娟娟在團拜時對員工的努力表示肯定,並公布去年税前盈餘達170.43億元,創歷史新高。謝董事長同時提出了五大策略目標,包括授信均衡化、獲利多元化、人力優質化、業務數位化及永續經營。為達成這些目標,土地銀行將運用甘特圖定期追蹤策略,並配合即時獎勵制度,期望今年能再創佳績。
龍年新春到來,台灣土地銀行於2月15日舉辦了一場熱鬧的新春團拜活動。活動中,董事長謝娟娟和總經理何英明親自與各單位主管視訊連線,向全體同仁致以新春祝福,並對去年取得的佳績表示肯定。去年,土地銀行在謝董事長和何總經理的領導下,取得了稅前盈餘達170.43億元的新高,這是該行歷史上的最佳紀錄。 面對新的一年,謝董事長呼籲同仁要秉持「今天要比昨天更進步」的信念,不斷追求卓越。她強調,在「授信均衡化」、「獲利多元化」、「人力優質化」、「業務數位化」和「落實永續經營」這五大策略目標的指引下,要制定更精細的年度策略,並透過甘特圖和反饋機制來不斷調整策略方向,以保持銀行的敏捷和活力。 在「授信均衡化」方面,土地銀行將在土建融授信的基礎上,不斷擴大企業授信的範圍。為了達到「獲利多元化」的目標,該行將重點發展財務操作和手續費收入。同時,為了創造一個更幸福的企業環境,土地銀行也將實施「人力優質化」策略,設計符合新世代員工需求的人事制度,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隨著資訊風險的增長,資安變成了「業務數位化」的核心。土地銀行將加強資安措施,並提升客戶使用便利性,不斷改善金融服務路徑。此外,該行還將在「落實永續經營」方面設定新年度的ESG目標,將ESG因子融入投資、融資和商品審查流程,提升銀行的永續競爭力。 在團拜活動的最後,謝董事長以「立志長」和「常立志」的成功者為例,鼓勵土地銀行的同仁在新的一年裡,要設定長遠的目標並努力實現,讓土地銀行再創佳績,業績長紅。
龍年來臨,台灣土地銀行高調展開新春團拜,董事長謝娟娟與總經理何英明親自視訊參與,與全體同仁一起迎接新的一年。謝董事長在活動中強調,去年112年度土地銀行表現亮眼,稅前盈餘創下新台幣170.43億元的歷史新高,這是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她鼓勵同仁在新的一年裡,秉持「今天要比昨天更進步」的精神,繼續奮戰,追求卓越。
謝董事長還提到,為了迎接113年度的挑戰,土地銀行將持續推動五大策略目標:授信均衡化、獲利多元化、人力優質化、業務數位化以及落實永續經營。在這五大策略的指引下,土地銀行將制定更精細的年度策略,並透過甘特圖和反饋機制,不斷調整策略方向,以保持策略的靈活性和實效性。
在授信均衡化方面,土地銀行將在土建融授信基礎上,擴大企業授信能量,並調整授信結構,以提前適應BIS新制。而在獲利多元化策略上,將著重於財務操作和手續費收入,同時迎來高資產客群,提升手續費收入占比。
為打造一個讓員工感到幸福的企業環境,土地銀行今年特別著手於人力優質化策略,制定新的人事制度,以滿足新世代員工的需求。在資安方面,資安成為業務數位化的核心,土銀將持續改善金融服務路徑,讓APP與數位服務更加人性化。
在永續經營方面,土地銀行設定了新年度的ESG目標,並依循GRI及SASB雙標準編製ESG報告書。在投資、融資及商品審查流程中,也將ESG因子納入考量,並設定了排除產業及高污染、耗能產業的投融資上限,同時評估營運據點導入溫室氣體盤查。
謝董事長以「立志長」與「常立志」的成功者與未成功者為例,勉勵同仁在新的一年裡,設立長遠目標並努力實踐,讓土地銀行再創佳績,業績長紅。
龍年新春的氣氛充滿了歡樂與希望,台灣六大公股行庫於昨日(15日)齊聚一堂,舉行新春團拜,共同祈願2024年業務能再創高峰。在這場團拜中,兆豐金控董事長雷仲達、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第一金控暨第一銀行董事長邱月琴,以及土地銀行董事長謝娟娟等領導人,都對員工表達了殷切的期望。 謝娟娟董事長在團拜上強調,2024年土地銀行將努力維持去年的佳績,並期許在來年能夠有更多的創新和突破。她提到,銀行將繼續深化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策略,並發揮數位金融的優勢,與其他子公司攜手合作,共同提升獲利結構和營運韌性。 雷仲達董事長在兆豐金控的團拜中,回顧了2023年的亮眼表現,稱讚全體同仁的辛勤努力,讓銀行獲利創下歷史新高。他表示,去年兆豐金控的稅後純益達到了332.3億元,年增長81%。其中,銀行部門的稅後淨利為310.1億元,年增長28%,每股純益(EPS)達到3.63元。 呂桔誠董事長則表示,臺灣銀行在2023年的稅前盈餘達到了284億元,若將政策性負擔的99億元計入,則合計盈餘達383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這一成績的取得,充分展現了臺灣銀行的強大實力和穩健經營。 在這場團拜活動中,各銀行領導人都表達了對未來的信心,並對員工表達了感謝和祝福。隨著龍年開工的首日團拜落下帷幕,台灣金融業將以更加堅定和積極的態度,迎向新的一年。
呂桔誠指出,過年期間與不少產業界人士會面,今年各產業會面臨 不同機會和挑戰,整體而言就是「穩健前行」。
觀察過年期間餐廳翻桌率和訂位率、百貨公司人潮,認同主計總處 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3.3%可達標。
從新鈔兌領情況來看,看出比去年更升溫,呂桔誠說,從1月到2月 14日止,臨櫃加上ATM提領共發出867億元新鈔,7天年假ATM提領更有 近68萬次。
針對臺銀今年營運面,1月稅前淨利37.6億元,加上政策性負擔8. 4億元,總賺46億元,是好的開始;逾放比維持0.086%,備抵呆帳覆 蓋率1,696%,續優於本國銀行平均水準。此外,臺銀過去三年都達 成房貸新承作「兩千金」的目標,今年相當有機會達成「兩千金」。
臺銀3月22日將設立日本福岡代表人辦事處,呂桔誠表示,在產業 國際化布局上,致力提供一條龍、整合性的金融服務,辦事處會與日 本當地領導銀行合作,在日合作夥伴為三井住友銀行(SMBC)、瑞穗 銀行、三菱UFJ銀行等。
土地銀行董事長謝娟娟新春團拜時則肯定所有員工努力,去年稅前 盈餘170.43億元、創歷史新高外,亦提出五大策略目標,包括授信均 衡化、獲利多元化、人力優質化、業務數位化及落實永續經營,配合 運用甘特圖定期追蹤、反饋機制動態調整策略方向,搭配即時獎勵制 度等,期許今年再創佳績。
展望113年度,謝娟娟呼籲同仁秉持「今天要比昨天更進步」理念,繼續創造銀行及個人的璀璨成果,在既有「授信均衡化」、「獲利多元化」、「人力優質化」、「業務數位化」及「落實永續經營」五大策略目標下,設定更細緻、深入的年度策略,運用甘特圖定期追蹤、反饋機制動態調整策略方向,搭配即時的獎勵制度,讓策略上行下效、保持敏捷。
在「授信均衡化」方面,土銀在既有土建融授信基礎之上,不斷擴大企業授信能量,並調整授信結構,提早因應未來BIS(資本適足率)新制接軌。新年度的「獲利多元化」著重財務操作及手續費收入,除超前部署迎接高資產客群業務帶動手續費收入占比,財務操作占比亦須提升至適當水位。
為打造幸福企業環境,今年更以實際行動宣示「人力優質化」策略,訂定符合新世代員工所需的人事制度。隨科技發展與資訊風險增長,資安已是土銀「業務數位化」最重要的核心,金融服務路徑的改善計畫隨客戶反饋推陳出新,讓土銀APP與數位服務更加人性化。
在「落實永續經營」方面,土銀設定新年度ESG目標,不僅依循GRI及SASB雙標準編製ESG報告書,在投資、融資及商品審查流程也納入ESG因子,訂定一般性排除產業及高污染╱耗能產業投融資上限,評估營運據點導入溫室氣體盤查。
謝娟娟特別以成功者「立志長」、未成功者「常立志」為例,勉勵同仁在新的一年設立長遠的目標並努力實踐,讓土銀在新的一年業績長紅、再創佳績。
展望113年,謝娟娟呼籲同仁秉持「今天要比昨天更進步」理念, 繼續創造銀行、個人的璀璨成果,在既有「授信均衡化」、「獲利多 元化」、「人力優質化」、「業務數位化」及「落實永續經營」五大 策略目標下,設定更細緻、深入的年度策略,運用甘特圖定期追蹤、 反饋機制動態調整策略方向,搭配即時的獎勵制度,讓策略上行下效 、保持敏捷。
在「授信均衡化」方面,土銀在既有土建融授信基礎之上不斷擴大 企業授信能量。新年度的「獲利多元化」著重財務操作及手續費收入 。此外,為打造幸福企業環境,以實際行動宣示「人力優質化」策略 ,訂定符合新世代員工所需的人事制度,讓人才具備更多發展空間。
隨著資訊風險增長,資安已是「業務數位化」最重要的核心,為提 升客戶使用便利性與普惠金融宗旨,金融服務路徑的改善計畫隨客戶 反饋推陳出新,讓土銀APP與數位服務更人性化。
在「落實永續經營」方面,設定新年度ESG目標,在投資、融資及 商品審查流程也納入ESG因子、訂定一般性排除產業及高污染/耗能 產業投融資上限、評估營運據點導入溫室氣體盤查,藉此提升永續經 營競爭力。
在新春團拜活動尾聲謝娟娟以成功者「立志長」、未成功者「常立 志」為例,勉勵土地銀行同仁在新的一年設立長遠的目標並努力實踐 ,讓土地銀行在新的一年業績長紅、再創佳績。
兆豐金融集團昨日舉行新春團拜,董事長雷仲達表示,2023年在全體同仁努力下,獲利創歷史新高,今年也將善用集團各項跨子公司平台,例如ESG、共同行銷、數位金融等策略行動方案,引領銀行及眾多子公司提升獲利結構及營運韌性,再創業績高峰。兆豐金去年稅後純益達332.3億元,年增81%。銀行稅後賺310.1億元,年增28%,EPS為3.63元。
臺銀董事長呂桔誠指出,臺銀去年稅前盈餘達284億元,若加計政策性負擔的99億元,合計383億元,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