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新聞】 哇塞,大新聞啊!最近台灣的金融圈可是熱鬧非凡,公股行庫全面加薪的風潮一陣接著一陣,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這次不只是加薪4%,還有加碼福利,讓員工們笑開懷! 首先來講講立委們的要求,他們說公股行庫得全面加薪4%,這個大家都能接受。但是,有立委提出來,加薪時還要提高伙食費600元,這個額外加碼不能算在4%的加薪幅度內,這樣才公道嘛!而且,生育津貼這件事也不能馬虎,各行庫之間落差太大,立委們可是盯得很緊。 話說回來,我們的台灣銀行(臺銀)和土地銀行(土銀)這兩家國營行庫,因為涉及制度跟內部協調,現在還在緊锣密鼓地研議中,應該也會有好的結果。 除了臺銀和土銀,其他六大上市公股金融機構早就敲定明年要跟進軍公教調薪,全面加薪至少4%,而且這是純加薪,不含每年固定的考績晉級調薪。這麼看來,員工們的荷包要變鼓了! 再來是那個稅制變動,因為將伙食費免稅額從2,400元提高到3,000元,立委們也關切這增加的600元,應該要順勢加碼給員工們,不能只讓公股行庫獨享哦! 而生育津貼這部分,立委們也特別關注,臺銀、土銀、台企銀、彰銀等行庫的生育津貼比較低,建議應該一視同仁。財政部對這些已民營化的六家泛公股行庫,表示尊重公司治理,由各行庫自行訂定相關公司規則。至於國營行庫,因為涉及薪資屬單一薪俸制,所以生育補助可以由職工福利金的部分處理。 總之,這次公股行庫的加薪風波,讓人感受到台灣金融界的暖流,員工們的福利得到提升,這對於提升工作動力,相信是個好兆頭啊!
【金融新聞】近期美國升息風波不斷,影響波及歐美商用不動產市場,多件商辦授信案爆雷,讓各大行庫緊張不已。根據最新調查,自去年以來,至少有八件歐美商辦授信案陸續爆雷,牽連四家行庫在紐約、洛杉磯、多倫多、倫敦等地的分行。這些爆雷案子的總債權額約落在60億至70億元,各行庫的損失金額也將視情況而定。 其中,臺銀也受到了影響,據悉,臺銀與兆豐銀共同參與了一個聯貸案,而彰銀則是另一筆聯貸案的貸款行。面對這些情況,各行庫已積極配合管理行或參貸行與借戶協商,採取展期、債權重組、出售等新買主等三大方式應對。儘管市場對今年獲利空間感到憂慮,但各行庫主管仍強調,對於這些商辦案子的處理,債權並無損失。 此外,金管會統計顯示,國銀前三季在美國市場的獲利較去年同期年減4%,連續三季被新加坡市場超越,獲利成長動能出現疲態。這主要是因為商用不動產授信案增提呆帳所致。為何美國升息會引發歐美商辦市場的風暴呢?銀行主管指出,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歐美商辦業者開放大槓桿、借錢多,對利率變動敏感度高;二是疫後遠距辦公成為常態,導致商用不動產需求低迷;三是美國以「租金收益法」評估擔保品價值,當價值下滑時,銀行需增提呆帳費用。
八大公股行庫除了臺銀、土銀兩家國營行庫,依制度每兩年調薪,其餘六家上市公股金融機構,都已經敲定明年跟進軍公教調薪全面加薪至少4%,且是「純」加薪,不含每年固定的考績晉級調薪,而最近因應稅制將伙食費免稅額由2,400元提高到3,000元,立委也關切這增加的600元除了公股行庫都應順勢加碼外,也必須留意這是「外加」,不能計入全面調薪4%內。目前兆豐銀已經率先宣布額外提高,多數行庫也表同意。
至於有立委關切生育津貼與包括產假、產檢假、陪產假等相關給假福利,點名臺銀、土銀、台企銀、彰銀等相對較低,建議公股行庫員工福利應該一視同仁。對此財政部對於已民營化的六家泛公股行庫,表示尊重公司治理由各行庫自行訂定相關公司規則,國營行庫部分有詢問行政院人事總處,因涉及薪資屬單一薪俸制,所以生育補助可以由職工福利金的部分處理。
據調查,這八件爆雷的歐美商辦授信案,總債權額約落在60億至70億元左右,依各行庫提存比率從二成至六成不等,估損失金額約落在數十億元之譜,將視後續該授信案處理情況而定。
各行庫已積極配合管理行或參貸行與借戶協商,主要有三大方式,一是討論展期、二是債權重組、三是出售等新買主,各行庫也陸續提存呆帳、轉銷,市場憂恐壓縮今年獲利空間。
據各家法說會中及相關人員透露,這四大行庫包括第一銀行、彰銀、兆豐銀和臺銀。其中第一銀有四筆,兆豐銀兩筆、彰銀和臺銀各一筆,其中兆豐銀和臺銀是參貸同一個聯貸案,彰銀則是另一筆聯貸案。
一銀主管強調,因商辦擔保品價值滑落而做提存、或轉銷的呆帳,拉長到明年來看,都可以全數收回,債權是沒有損失的;彰銀主管也強調,該商辦聯貸逾期案,已由借戶提出展期,債權無虞。兆豐主管坦言,有些案子的確狀況不好,未來會對歐美商辦授信案偏保守,減少貸款。截稿前,尚未取得臺銀回應。
據金管會統計,國銀前三季在美國市場僅賺78.9億元、較去年同期年減4%,更連三季被新加坡市場超越,獲利成長動能出現疲態。官員坦言,因各銀行商用不動產授信案增提呆帳所致。
為何美國升息,歐美商辦市場成海嘯第一排?銀行主管說有三大主因,一、歐美商辦業者都開很大的槓桿、借非常多錢,對利率敏感度也最高。二、紐約、多倫多、倫敦等金融中心,疫後因為遠距辦公常態化,導致需求低迷。三、美國擔保品價值評估的方式是以「租金收益法」,當擔保品價值滑落,迫使各銀行得增提呆帳費用。
台灣銀行近年來在面對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下,積極調整業務策略,以應對多變的市場情勢。根據最新數據,台灣銀行的大陸曝險占比自去年底的26%降至今年9月的24%,顯示其在降低風險的同時,也積極尋求新的成長點。
其中,民營銀行在對大陸的曝險上較為突出,中信銀行以60%的占比高居不下,凱基銀行、永豐銀行、台新銀行等也都在40%以上。相比之下,公股銀行的曝險則較為保守,以兆豐銀行為例,其大陸曝險占比僅為18%,低於整體銀行平均值的24%。
值得注意的是,彰化銀行是唯一設立大陸子行的公股銀行,其大陸曝險總限額由去年的0.65倍減降為今年的0.6倍,並預計明年再降至0.5倍。彰銀主管表示,雖然曝險總限額下降,但會「審慎穩步推動業務」,以確保業務的穩定性。
與此同時,公股銀行對東南亞的發展前景持續看好。一銀統計,東南亞地區分行近三年獲利佔比約3成,高於大陸分行;合庫銀行過去三年提存後稅前盈餘,東南亞占比均大於大陸。華南銀行新加坡、胡志明市、雪梨及馬尼拉等新南向分行,今年獲利成長約4成,並積極提升地區內放款動能。
彰銀在東南亞的布局也相當亮眼,其新加坡、馬尼拉分行及仰光辦事處今年存、放款餘額持續穩定成長,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約3成。這些數據都顯示出,台灣銀行在經濟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仍能保持穩健的發展態勢。
台灣銀行最新消費數據顯示,10月份國內消費市場因為百貨周年慶的推動,消費額度有所上升,但年增幅度並未顯著。根據台銀的統計,10月份信用卡簽帳金額比去年同期成長了24.17%,其中超市、量販、雜貨類的消費占比最高,達到9.79%。然而,與國內消費相比,海外消費的成長則更加驚人,10月份信用卡海外簽帳金額比去年同期成長了82.37%,這主要得益於國人海外旅遊熱潮的持續升温。 解封後的國人出國旅遊熱潮,讓信用卡海外簽帳數字已經超越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百貨通路商機的復甦,對信用卡簽帳成績來說,是「內外兼修」的好結果。不僅如此,12月的耶誕節、跨年節慶商機,以及電商雙12促銷活動,以及連假時的海外旅遊潮,都讓公股銀行對於12月份的信用卡簽帳持樂觀態度。 具體來說,兆豐銀指出,10月份國內信用卡簽帳金額占整體簽帳金額的83%,但年增幅度不到10%,簽帳金額最多的通路為百貨。而海外信用卡簽帳金額雖然只占整體簽帳金額的17%,但年增率卻將近4成。合庫銀則認為,10月份的百貨周年慶活動,使得該行信用卡簽帳金額占比超過10%,帶動了整體信用卡簽帳金額的成長。土銀也提到,該行10月份國內信用卡簽帳金額年增率略為增加,但海外信用卡簽帳金額的年增率則顯著成長。
新冠疫情解封後,由於國人出國旅遊熱潮,以暑假來說,信用卡海 外簽帳數字已經超越疫情前的2019年,同時國內百貨通路商機復甦, 對信用卡簽帳成績來說是「內外兼修」,接下來還有12月的耶誕節、 跨年的節慶商機,以及電商雙12促銷活動,加上連假也會再次推高海 外旅遊潮,公股銀對於12月信用卡簽帳也樂觀看待。
台銀統計,國內今年10月信用卡簽帳金額較去年同期10月成長24. 17%,又以超市、量販、雜貨類最多,占比約9.79%;海外簽帳部分 ,今年10月信用卡海外簽帳金額較去年同期10月成長高達82.37%。
兆豐銀指出,今年10月國內信用卡簽帳金額占整體簽帳金額約83% ,但比去年同期成長不到1成,簽帳金額最多的通路為百貨;反觀海 外信用卡簽帳金額雖僅占整體簽帳金額的17%,卻比去年同期增加將 近4成。
合庫銀認為,10月正值百貨週年慶期間,該行為有配合百貨公司活 動的信用卡簽帳金額最多,占比逾10%,也因此帶動信用卡簽帳金額 成長,加上海外旅遊依然熱門,10月國內與國外簽帳金額較去年同期 皆有逾雙位數的成長。
土銀說明,該行10月國內信用卡簽帳金額年增率是「略為增加」, 但海外信用卡簽帳金額年增率顯著成長。
國銀10月六大核心產業放款餘額已連四月站穩7兆元,10月以「民 生及戰備產業」減少601億元最多,其次「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減 少325億元。至10月底餘額最多前三名分別為「民生及戰備產業」、 「國防及戰略產業」與「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
今年以來,放款成長最多前三名為「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民 生及戰備產業」及「資訊及數位產業」;放款前五大銀行為台灣銀行 、合庫銀行、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及兆豐銀行。
華南銀行指出,10月單月及前十月六大核心產業放款前三大產業分 別為「 電力供應業」、「電子、通訊設備及其零組件批發業」、「 未分類其他電子零組件製造業」,主要是支持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 包括相關製造及擴充電力設備、廠房建置,另物聯網、AI應用發展、 VR、AR及5G高速網路需求持續擴增,帶動電子、通訊等相關產業放款 量較大。
一銀說明,前十月核心產業放款餘額近5,500億元,較去年同期及 去年底大略持平,前三大放款皆以「資通訊設備、電子零組件等相關 電子業」為主。
10月月增量居首的中信銀強調,10月餘額3,285億元,較去年同期 成長161億元或5.16%,較9月增加約220億元或7.17%,動撥金額最 多的三個產業為「其他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積體電路製造業」、 「電子、通訊設備及其零組件批發業」;前十月餘額前三名為「電力 供應業」、「積體電路製造業」、「液晶面板及其組件製造業」。
金管會統計,至9月底國銀大陸曝險前幾名皆是民營銀行,以中信 銀行以60%最高,凱基銀行、永豐銀行、台新銀行都在40%以上;公 股銀以兆豐銀行最高、但僅18%,低於整體銀行平均值的24%,其他 彰化銀行17%、第一銀行16%、合庫銀行及土地銀行皆15%、臺灣企 銀10%、華南銀行6%、台灣銀行5%、輸出入銀行為2%。
公股銀唯一設立大陸子行的彰銀,經董事會核定大陸曝險總限額占 銀行淨值,由去年0.65倍減降為今年0.6倍,預計明年再降至0.5倍。 彰銀主管分析,大陸曝險總限額雖下降,但仍會「審慎穩步推動業務 」。
相對於大陸,公股銀對東南亞明年發展前景持續看好。公股銀主管 強調,東南亞有龐大內需市場的人口紅利,為全球中、美、印之後的 第四大經濟體,近年隨亞洲經濟整合、供應鏈移轉、中美貿易衝擊、 科技革命及新冠疫情帶動數位轉型等趨勢,使東南亞國家成為承接全 球產業鏈移轉的重要戰略區域,近年雖受疫情衝擊,但已明顯轉好。
一銀統計,東南亞地區分行近三年獲利佔比約3成,高於大陸分行 ;合庫銀行過去三年提存後稅前盈餘,東南亞占比均大於大陸,主因 是柬埔寨經濟發展快速且該地區存放利差較大,獲利表現較亮眼;華 南銀行新加坡、胡志明市、雪梨及馬尼拉等新南向分行,今年受惠美 國持續升息的利差擴大,整體東南亞分行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約4成 ,且積極提升地區內放款動能,放款年成長逾1成。
彰銀東南亞有新加坡、馬尼拉分行及仰光辦事處,今年以來存、放 款餘額持續穩定成長,各為逾5成、1成,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約3成 。
臺銀再創紀錄!勇奪國家永續發展獎肯定永續努力
臺灣銀行近期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再下一城,不僅積極推動ESG(環境、社會與治理)議題,還在企業社會責任上不遺餘力。昨日(30日),臺銀榮獲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頒發的「國家永續發展獎」,這是臺銀首度參加評選就獲得國家級的肯定,讓全體同仁倍感榮耀。
行政院長兼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建仁親自頒獎給臺銀董事長呂桔誠,臺銀表示,這次獲獎不僅是對臺銀努力的認可,也鼓勵著該行持續堅定以「全民的銀行」、「臺灣的靠山」、「永續的推手」三大永續策略主軸,展現對永續發展的承諾。
作為國營行庫,臺銀在109年成立了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並確定不再承作博弈、色情等社會爭議產業的投融資業務。112年7月,臺銀更承諾退出燃煤電廠專案融資,以幫助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
臺銀將ESG議題融入各項業務,並以資金驅動產業低碳轉型。該行也全力支持國家重要基礎建設、產業升級與經濟振興方案,積極回應綠色金融、低碳轉型的資金需求,並協助中小企業發展及實踐普惠金融。
臺銀不僅在金融業務上落實永續發展,還透過簽署赤道原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等國際永續倡議,降低自身營運碳排,並積極回饋社會,修復歷史建築,結合在地文化,創造社會正向影響力。
展望未來,臺銀將繼續以實際行動降低營運對環境的衝擊,成為永續的推手,與各利害關係人攜手實現永續發展目標,並關懷客戶、員工及社會大眾的福祉,傳遞更多溫暖正能量。
陳建仁表示,得獎單位都是永續推手,足以作為各界榜樣。
陳建仁接著指出,永續發展是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臺灣也非常積 極,公布2050淨零轉型路徑、氣候變遷因應法公布施行、環境部掛牌 、臺灣碳權交易所成立等,都是一步步朝向永續發展目標邁進。
陳建仁說,我國推動永續發展成績亮眼,包括綠能發電從2016年的 172億度到今年的275億度,占比超過10%,也超越核能發電,臺灣的 能源效率也進步到全球第八名,在亞洲國家僅次於日本,臺灣的永續 發展是結合眾人之力,提升臺灣的國際能見度,今年35個得獎學校、 機關、企業及團體,都是永續發展績優生,希望全國都能向得獎單位 學習。
臺銀表示,首度參加評選即獲得國家級獎項肯定,印證董事長呂桔誠所說:「好的事、對的事,持續做下去,定能顯現最佳成效」,此次獲獎除讓全體同仁備感光榮,亦激勵該行更堅定以「全民的銀行」、「臺灣的靠山」、「永續的推手」三大永續策略主軸,展現永續發展承諾。
金融業是引導整體產業邁向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臺銀身為100%國營行庫,肩負國家與社會期待,於109年成立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做為推動永續發展之最高指導單位,並宣告不再新增承作如博弈、色情等社會重大爭議產業之投融資業務;112年7月承諾退出燃煤電廠專案融資,助力達成「2050淨零排放」政策目標。
臺銀除將ESG(環境、社會與治理)議題整合至各項業務,致力以資金驅動產業低碳轉型外,全力支持國家重要基礎建設、產業升級與各項振興經濟方案,亦積極回應國內外對綠色金融、低碳轉型之資金需求,並協助中小企業發展及實踐普惠金融,確保金融弱勢族群取得友善、平等之金融服務,期待透過銀行業務妥適分配金融資源,攜手各利害關係人,落實永續發展目標。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ESG、永續、淨零議題已成為全球顯學,臺銀不僅透過簽署赤道原則、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等國際永續倡議,宣示接軌國際與落實永續經營的決心,並藉由環境管理、溫室氣體減量、綠色採購、興建綠建築行舍等措施,降低自身營運碳排,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此外,臺銀致力建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打造富有使命感且凝聚向心力的幸福和諧職場;亦透過修復歷史建築,結合在地文化,以歷史軌跡伴隨在地成長,並積極以各種實際行動回饋社會,落實公益關懷,創造社會正向影響力。同時,進行組織活化更新及數位化布局,並以「三駕馬車」的經營策略均衡發展政府部門、企業金融及消費金融,強化資產負債管理與提升資金運用效率,維持永續穩健的經營韌性。
展望未來,臺銀將賡續以實際行動降低自身營運及金融本業對環境的衝擊,化作永續的推手,協助國家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亦將致力提升自有資產之韌性,成為政府、產業的靠山,穩定金融發展;同時關懷客戶、員工及社會大眾的福祉,積極落實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參與,傳遞更多溫暖正能量。
台灣銀行分析:國際金價上漲,市場預期Fed明年上半年降息
【台北訊】近期國際金價表現亮眼,上周最高點甚至衝上2,007.29美元,這讓台灣銀行(台銀)的分析師們格外關注。台銀指出,這波金價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上周美國沒有重要的經濟數據發布,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將在明年上半年提前降息,這個預期推動了金價的上升。
台銀強調,儘管美國聯準會11月的會議紀要以及未來一年通膨預期等消息對金價不利,但市場對明年上半年Fed降息的預期持續升温,這讓金價在周間重新站穩2,000美元之上,並呈現震荡上行的趨勢。
對於未來的短期金價走勢,台銀預測,技術指標和線型表現偏向多方,加上市場對Fed可能提早降息的樂觀預期,預計金價將繼續上行,甚至可能挑戰2,050美元的高點。
然而,由於Fed對升息持謹慎態度,可能會更長時間維持高利率,這讓投資者對走勢轉趨保守,預計金價將處於高檔震盪狀態。台銀提醒,本周將有美國第三季GDP、10月核心PCE指數等數據發布,以及Fed主席鮑威爾及Fed官員的發言,這些都將成為觀察金價走向的重要指標。
此外,台銀引用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的分析師觀點,預計美國明年上半年將出現經濟衰退,並迅速降息,降息幅度可能超過市場預期。在央行持續購金和Fed開始降息的情況下,金價有望創下歷史新高,黃金季均價預期上看2,100美元。而盛寶銀行(Saxo Bank)的分析師也指出,過去六年黃金在12月都有聖誕行情,預計今年12月的收盤價將較前月上漲至少2%以上,這也意味著短線金價將持續堅強。
根據台銀最新報告,上周由於適逢感恩節假期,美國較無重大的經 濟數據公布,周間雖然有Fed的11月會議紀要,及對未來一年通膨預 期等,消息面不利金價,但市場對明年上半年Fed將降息的預期,近 來仍不斷升溫,帶動金價於周間重新站穩2,000美元之上,且全周呈 震盪向上的走勢,並已連二周收高。
對於於本周之後的短期金價走勢,台銀指出,觀察技術指標及線型 ,整體技術型態偏向多方,加上市場對Fed可能提早降息的樂觀預期 ,都有利金價短線繼續上行,在突破10月底高點2,009美元之後,預 料將進一步挑戰2,050美元。
但由於Fed對升息趨於謹慎,可能將更長時間維持高利率,投資人 對走勢轉趨保守,金價將處高檔震盪。台銀認為,本周將公布美國第 三季GDP、美國10月核心PCE指數等及Fed主席鮑威爾、Fed官員將發表 談話,可從相關數據及談話內容觀察金價走向。
台銀提到,就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分析師的看法,美國明 年上半年將會出現經濟衰退,且迅速降息,備受關注的降息幅度,有 機會大於目前市場的預期,估計在央行持續購金及Fed開始降息後, 金價將會創歷史新高,預期黃金季均價上看2,100美元。另外,盛寶 銀行(Saxo Bank)分析師也指出,過去六年黃金於12月都有聖誕行 情,金價12月的收盤價,將會較前月上漲至少2%以上,也代表短線 金價應是欲弱不易格局。
【台灣新聞】 昨(27)日,央行公布了10月的消費者貸款餘額數據,讓我們來一起看看房市與建商推案的最新動態吧! 房貸餘額大增,但建築融資卻不愜意 雖然10月的房貸餘額達到了9兆8,398億元,創下新高,單月大增790億元,年增率6.15%,看起來房市買氣很旺啊!但大家注意到了嗎?建築融資的月增金額卻僅有10億元,年增率5.82%,這可是近五年半的新低水準呢!這是因為政府不斷打擊炒房,讓建商對推案變得更加謹慎。 新青安房貸助威,房貸餘額創新高 10月的新青安房貸方案可說是功不可沒,餘額達到了6,675億元,月增315億元,這個月的占比也從前一個月的6.52%增至6.78%。這個方案吸引了許多首購族和自住戶進場,加上重劃區的整批分戶貸款,讓房貸餘額創下了新高。 建築融資猶豫不決,政府政策影響大 建築融資的增長緩慢,主要是受到政府打擊炒房政策的影响。雖然建築融資總額達到了3兆2,359億元,但月增僅10億元,年增率5.82%,這是自2018年6月以來的最低點。建商對於推案態度轉趨觀望,這與政府的政策密不可分。 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大增,房市成交量增加 央行還公布了五大銀行10月新增房貸為787.74億元,創近兩年最大。這些銀行包括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平均利率為2.077%,較前一個月微增0.001個百分點。雖然新增房貸金額大增,但官員強調,這並不代表房市已經走出谷底,只是因為新青安貸款和交屋潮的影響,以及季節性的購屋旺季。 總結來說,雖然房貸餘額創新高,但建築融資增長緩慢,建商對於推案變得更加謹慎。政府的不斷政策調整,對房市和建商的行為產生了顯著影響。
央行統計顯示,10月房貸餘額9兆8,398億元,續創新高,且單月大增790億元,年增率6.15%,連五月上漲,並為今年1月以來、近一年新高;央行官員分析,主要是條件相當優惠的新青安方案加持,吸引首購族與自住戶進場,加上10月有部分重劃區的整批分戶貸款。
央行指出,10月新青安餘額為6,675億元、月增315億元,占比也由前一個月的6.52%增至6.78%,因餘額的計算方式包括還款在內,10月八大公股行庫的青安新撥貸金額為378億元。
象徵建商推案信心的建築融資,10月增至3兆2,359億元,僅月增10億元,年增率僅5.82%,連六月下滑並為2018年6月以來、近五年半最低,央行官員表示,主要原因是政府持續推動打炒房措施,使建商推案態度轉趨觀望。
央行先前公布五大銀行10月新增房貸為787.74億元,較9月增加77.59億元,創近兩年最大,央行官員指出,新青安房貸方案上路後成功催出房市買氣,是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成長的關鍵因素。
央行先前公布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等五大銀行,10月新增房貸為787.74億元,平均利率為2.077%,較前一個月微增0.001個百分點。
對於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大增,是否代表房市已走出谷底、景氣翻漲,官員回應,房市成交量增加,主要是新青安貸款8月1日上路以來催出不少自住買盤;近來交屋潮湧現,整批分戶貸款增加;以及時序進入第4季的傳統購屋旺季,推升購屋貸款的增幅,不宜解讀成國內的房市景氣轉多。
【房地產新聞】 哇塞,最近房市好像有點回暖的跡象啊!中央銀行最近公布了個大消息,說是五大銀行在10月份新承做的房貸金額,竟然破紀錄地達到了787.77億元,這可是從2022年1月以來近兩年的新高哦!那麼,房市是不是真的要從谷底爬上來了呢? 對這個問題,央行經研處的蔡惠美參事兼副處長說,影響房市的因素還是挺多的,我們還是要再觀察一下。10月份的房貸金額增加,主要是因為自住需求增多了,預售屋交屋潮和年底購屋潮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五大銀行我們都很熟,就是臺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和一銀。他們的房貸市占約四成,所以市場都挺關注他們的動向。從今年8月份開始,這五大銀行的房貸金額就開始「黑翻紅」,從7月份的月減13.43億元,一路增長到10月份的月增77.59億元。 10月份的新增房貸金額達到了787.77億元,這個數字可媲美2021年12月的830.21億元,那時還是美國升息循環前的水準呢!另外,10月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增23%,這是連續第四個月年增率轉正成長,所以市場對央行如何看待房市回溫也特別關心。 蔡惠美還提到,影響房市的關鍵還是購屋者要不要購買,同時也要考慮經濟前景和未來所得的預期。雖然今年經濟表現不是那麼理想,但房市還是需要我們繼續觀察。 10月份五大銀行新增房貸金額增加的原因有幾個:一是8月份新青貸款專案上路,相關貸款金額擴大;二是二到三年前建照釋出較多,當時購買的預售屋進入交屋潮,帶動了分戶貸款的增加;三是第四季是傳統的購屋旺季。 房貸利率方面,青年安心貸款利率比較低,但加上其他購屋貸款的利率,10月份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放款利率與上月相差不大,只是略微上升了0.001個百分點,到達2.077%。今年利率的高點是在5月份,所以現在已經是高峰過去了。 另外,由於企業資金需求減少,中央政府地方資本支出包括社會住宅貸款的利率通常比較低,所以10月份資本支出貸款金額和利率都減少了。至於周轉金貸款,因為已經過了9月季底旺季,加上大型國營事業資金周轉金需求減少、中央政府借款減少,所以10月份的周轉金貸款金額也減少了。 最後,消費性貸款方面,10月份增加了7.5億元,主要是就學貸款和車貸的增加,但這兩者的貸款利率偏低,所以利率還是下降了0.071個百分點,到達2.9%。
五大銀行為臺銀、合庫銀、土銀、華銀以及一銀,每月發布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統計,由於五大銀行合計房貸市占約四成,市場關注其變化。
今年8月起,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黑翻紅」,從7月月減13.43億元,8月轉為月增67.77億元、9月月增78.14億元,10月月增77.59億元。10月新增房貸金額達787.77億元,前一波高點為2021年12月的830.21億元,等同回到美國升息循環前的水準。
由於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增23%,寫今年連續第 四個月年增率轉正成長,市場關心,央行如何看房市回溫。蔡惠美認為,影響房市的要點,關鍵在購屋者要不要購買,同時也會考慮經濟前景與未來所得看法,今年經濟表現較低,房市還必須再觀察。
蔡惠美指出,10月五大銀行新增房貸金額增加,主要受到:第一,8月新青貸款專案上路,相關貸款金額擴大;第二,二到三年前建照釋出較多,當時購買的預售屋進入交屋潮助益,帶動比較多分戶貸款;第三,第4季為傳統購屋旺季。
房貸利率上,青年安心貸款利率較低,但加上其他購屋貸款利率兩方相抵,10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放款利率與上月差距不大,月略增0.001個百分點至2.077%,今年利率高點落在5月,顯示高點已過。
另外,受到企業資金需求減少,中央政府地方資本支出包含社會住宅貸款,利率通常較低,影響10月資本支出貸款金額與利率雙減,分別減少20.57億元以及減少0.041個百分點。
至於周轉金貸款則因過了9月季底旺季,加以大型國營事業資金周轉金需求減少、中央政府借款減少,10月較上月減少982.56億元,降至7,105.71億元。
消費性貸款10月增加7.5億元,主要受到就學貸款、車貸增加,但兩者貸款利率偏低,導致利率較上個月下降0.071個百分點至2.9%。
【台灣金融新聞】 台灣銀行(台銀)近日針對國際金價動向發表分析,指出隨著以巴衝突風險逐漸降低,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不斷升温,預計短期內金價將挑戰10月底的高點2,009美元。 根據台銀的觀察,近期美國經濟及通膨數據顯示,通膨已獲得控制,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結束升息周期,美元指數也回落至近兩個月低點。這些因素共同推動金價在21日雪梨金市漲破2,000美元整數關卡,最高達到2,007美元。 然而,台銀也提到,市場對降息預期不斷升溫,使得金價在美元指數偏弱走勢的背景下,反彈突破至2,007美元。但隨著美聯儲會議紀要透露出升息的可能性,並傾向於長時間維持高利率,金價又拉回至1,997美元附近。 對於未來市場走向,台銀預計,本周美國將公布11月服務業及製造業PMI數據,並適逢美國感恩節假期,市場交易可能會變得較為清淡。因此,預計金價將持續在高檔區間震盪整理。
台銀指出,以巴衝突的風險在各國介入調停下日益緩解,導致中東 地區避險買盤陸續退離金市,也限制金價上行動能。不過,上週由於 美國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及通膨續放緩,令市場樂觀預期聯準會 2024年將提早降息,利多消息填補因以巴衝突趨緩、部分離場的買盤 ,並激勵金價於週間攀升超過2%,結束連2週跌勢,預估短期有利金 價繼續上行、挑戰10月底的高點2,009美元。
國際金價10日平均數1,964.88美元、5日平均數1,979.1美元,觀察 21日雪梨金市,台銀表示,近期美國公布的數據皆顯示通膨已獲得控 制,市場預期聯準會將結束升息,美元指數回落至近2個月低點,這 也激勵金價開盤後一路上行至1,994美元。
隨後市場傳出卡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表示,對以色列與巴勒 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就釋放人質問題達成協議充滿信心,帶動避險情 緒降溫,拖累金價拉回至1,985美元附近盤整。
但是,美元指數維持偏弱走勢,加上市場對降息預期不斷升溫,金 價又反彈突破至2,007美元,在聯準會會議紀要透露恆有升息可能, 並傾向長時間維持高利率,金價才拉回至1,997美元附近。
台銀認為,本周還有美國11月服務業及製造業PMI將公布,另又適 逢美國感恩節假期,交易將轉為較清淡,預計金價持續於高檔震盪橫 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