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除此之外,「臺銀行動+」APP結合全體同仁票選之吉祥物「鯨魚B UBI」,將臺銀LOGO布幣之「圓融及包容」賦予以創新功能及品牌設 計美感的新意涵。
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表示,「轉型」是持續性的過程,除落實金 融人才培育,增進同仁體驗與回饋,也以創新設計的視覺識別與使用 者溝通,強化品牌認同感及數位影響力,皆是落實「以使用者為中心 」的理念。
臺灣銀行近年推動數位轉型,並於11月14日假民權大樓舉辦數位金 融部喬遷典禮,宣告「臺銀數位園區」正式成型,將匯聚科技及新創 相關部門,更有利於各部門溝通與協作,這次新版APP有感升級也象 徵轉型成效,未來將持續傾聽客戶心聲,打造貼近使用情境的數位服 務。
台灣銀行與富蘭克林投顧攜手,再次舉辦「愛的樂章.永續珍藏」公益音樂會,讓臺銀的客戶在享受蝦米視障人聲樂團的阿卡貝拉樂聲時,也能感受到公益的溫暖。這場音樂會不僅是音樂的盛宴,更是臺銀對客戶長期支持的感謝,同時也鼓勵大家參與公益,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臺銀強調「永續」是其經營的核心價值,並以此理念幫助客戶規劃長期財富管理計劃。富蘭克林投顧也與臺銀站在一起,支持永續發展的全球趨勢,透過專注於永續投資的基金,如「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氣候變遷基金」,來鼓勵客戶在投資時也能關心地球。 富蘭克林投顧對於年底至明年第一季的投資建議,建議客戶將「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和「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作為聚富組合的核心資產,並積極布局「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和「全球氣候變遷基金」,以把握數位主流題材和氣候變遷帶來的投資機會。
臺灣銀行表示,「永續」是近年來最熱門的關鍵字之一,臺銀亦始終秉持如此的經營哲學與服務宗旨,協助客戶擘畫能傳承永續財富的理財大計,透過此次的音樂會感謝客戶的認同與支持,同時也邀請客戶一起感受參與公益活動的暖度與喜悅。
富蘭克林投顧指出,永續發展是當前全球一致關心的課題,特別是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可以看到各國政府機關制定相關可依循的政策法令、跨領域企業串聯,並導入最新技術,以達標淨零排放,作為臺銀最堅實的夥伴,富蘭克林投顧期望藉由具備永續價值的基金理財,鼓勵客戶投資兼顧愛地球,例如「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氣候變遷基金」就是屬於最高檢視標準的歐盟SFDR規範第九條(Article 9),具備永續投資目標的產品的深綠基金,其布局標的囊括各領域中致力實踐永續的指標龍頭企業,既掌握主流趨勢題材,也不錯過壯大財富版圖的機會。
針對年底乃至明年第一季的投資建議,富蘭克林投顧建議優先以美國股債平衡型的「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廣納多元收益的「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一併納入聚富組合的核心資產;衛星部位便能積極布局掌握數位主流題材的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全球氣候變遷基金,掌握驅動黃金10年的雙引擎契機。
八大公股銀行即將展開明年徵才大舉,預計開出近5,000個名額,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啊!你知道嗎?這是因為戰後嬰兒潮陸續步入退休年齡,未來每年公股銀合計都有超過千人退休,再加上公股銀行積極轉型,所以這幾年可說是「求才若渴」啊!雖然這樣,但因為許多人想搶「金飯碗」,所以各公股銀的錄取率大多是個位數,這也讓競爭相當激烈呢! 你記得1963年那一年嗎?那一年出生的嬰兒數量達到42.7萬人,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啊!以65歲的退休年齡來看,這個高峰就會落在2028年,也就是未來五年,退休人數將不斷攀升。許多銀行的退休潮集中在1月和7月,所以近期各公股銀已經開始規劃明年的徵才人數。 公股銀主管表示,過去一年多是一到兩次徵才,現在因應人員流動和各式人才需求,每年的大型徵才已經增加到二到三次,並採取動態調整。若有個別職缺,也會隨時徵才。對於公股銀來說,理財人員是最重要的,所以對有經驗的人員開大門迎接,不論是徵才時間還是名額都沒有限制。 彰化銀行今年下半年已經招募了約200名經驗行員和其他專業人員,2024年預計招募一般行員、儲備核心業務辦事員、資訊人員、法務人員等約350名以上。華南銀行今年招募了約700位新進人員,2024年預計徵才人數將上看800位,這是因為他們要加速推動數位轉型落地,承辦高資產客戶財管業務,並延攬儲備幹部。 第一銀行今年對外開立了超過950個職缺,2024年預計招募約500個職缺,並在3到5月間辦理新進人員及儲備核心人才(MA)招募,約250個職缺;另外還將不定期招募數位金融及資訊等專業人員。合庫銀行今年已經進行了兩梯次徵才,招募了422人,近期還攜手合庫資產管理公司(AMC)招募了108名金融專業人才。明年將視業務需要及人員離退情形徵才,目前仍在評估中。 臺灣銀行下半年徵才徵求182名人才,特別徵求經濟研究分析人員;土地銀行下半年釋出300名以上職缺,包括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員等專業人才。
【台灣金融新聞】 台灣的金融業界一直以來都是求才若渴,而公股銀行,特別是純公股銀行如臺灣銀行和土地銀行,更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理想職業選擇。由於錄取率極低,許多應徵者會採取「迂迴」策略,先從泛公股銀行開始,如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彰化銀行、合庫銀行、兆豐銀行等,作為跳板,期望有朝一日能夠轉入臺銀或土銀,尋求更穩定的工作環境。 公股銀行員工透露,由於臺銀和土銀的錄取率相對較低,應徵者通常會同時應徵多家的公股銀行,以增加錄取機會。即使當年沒有成功錄取臺銀或土銀,但若能夠先進入其他泛公股銀行工作,則可以為來年再次挑戰臺銀或土銀的錄取名額積累經驗。 雖然泛公股銀行在福利和獎金加碼方面更具吸引力,但純公股銀行的業務目標要求較低,工作環境更穩定,這仍然是許多人進入公股金融業的首選。 各泛公股銀行的主管們強調,只要員工有拚勁,努力工作就能獲得更高的報酬,晉升機會也相對較高,年資限制也逐漸放寬。例如,一銀為了留任基層同仁,設立了升遷機制與績效考核辦法,讓新進員工最快一年內就有機會晉升,從而降低人員離職率。 華銀則通過加速升遷、加強關懷、落實績效考核、提供完整培訓和優渥薪酬等方式來提高員工的誘因。華銀還實施了一個基礎人才庫評選方案,讓入行滿五年的非主管員工都有機會參加評選,透過評核計分,有潛力的員工可以晉升為基層主管,年薪可達百萬元以上。 彰銀則針對海外單位的人力需求,提供符合條件的員工參加海外單位儲備人員遴選,並在赴任前安排相關單位歷練。對於五、六職等及七職等MA人員,彰銀已訂有直接晉升規定,讓員工在滿足一定條件後,最快一年內即可晉升,不受升等名額限制。
臺灣銀行分析,近期國際金價受美國聯準會(Fed)政策影響,波動性明顯加大。根據該行最新報告,上周金價一度因市場預期Fed可能延後降息,從高點拉回至1,972美元,但會議結果偏鴿,金價旋即反彈,最高達到2,047.79美元,整周價格波動範圍達75美元。隨著年末投資人保持觀望態度,預計金價在短線將呈現高檔震盪格局。 臺銀報告指出,整周金價最高點為2,047美元,但由於高檔賣壓以及預期Fed延後降息,金價從高點回落至2,018.19美元。該行分析,市場樂觀預期明年降息幅度,帶動金價上漲,金價已連續四周收於2,000美元之上。技術指標顯示,金價呈現「上有壓、下有撐」的狀態。 儘管聯準會主席鮑爾提到降息可能,但聯準會內部官員對於降息時機的看法存在分歧,這使得市場對降息時程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近期美元及美債指數雖然自高點回落,但由於年末投資人普遍保持觀望,這對金價的上漲動能造成影響。因此,臺銀預估,短線金價將繼續處於高檔震盪狀態。
臺銀指出,金價整周最高達2,047美元,又因高檔賣壓、加上預期 聯準會延後降息,從高點拉回為2,018.19美元。
臺銀分析,市場樂觀預期明年降息的幅度,帶動金價上行,已經連 續四周收於2,000美元之上,觀察技術指標,呈現「上有壓、下有撐 」型態。鮑爾雖提到降息可能,但聯準會官員看法分歧,令市場對降 息時程仍具相當不確定性;近期美元及美債指數雖自高檔回落,但近 年末投資人保持觀望,影響金價上行動能,短線估續處高檔震盪。
統計戰後嬰兒潮的最高峰即是1963年的42.7萬名嬰兒出生,以65歲 的退休年齡來看,高峰就落在2028年,也就是未來五年,退休人數將 不斷攀升,估計八大公股銀年年合計都有破千名員工退休,許多銀行 退休落在1月及7月,近期各公股銀已開始規劃明年徵才人數。
公股銀主管說,過去一年多是一次或二次徵才,現在因應人員流動 、各式人才需求,每年的大型徵才已拉到二到三次,並採動態調整, 若有個別職缺,也會隨時徵才。公股銀最重視理財人員,更是開大門 迎接有經驗的人員,不受徵才時間及名額限制。
公股銀最新新年度徵才規劃,彰化銀行下半年已招募經驗行員及其 他專業人員等,總計徵才約200名,2024年預計招募一般行員、儲備 核心業務辦事員、資訊人員、法務人員等約350名以上。
華南銀行今年招募約700位新進人員,包含一般行員及專業人員, 2024年為加速推動數位轉型落地、承辦高資產客戶財管業務、延攬儲 備幹部等,明年預計徵才人數將上看800位。
第一銀行今年對外開立逾950個職缺,2024年預計招募約500個職缺 ,預計3到5月間辦理新進人員及儲備核心人才(MA)招募,約250個 職缺;另外將不定期招募數位金融及資訊等專業人員。
合庫銀行今年已二梯次徵才,年初先招募理財及電機工程人員等共 122人,第二梯次配合畢業季招募一般金融及各類專業人員共300人, 合計招募422人,近期攜手合庫資產管理公司(AMC),招募108名金 融專業人才。明年將視業務需要及人員離退情形徵才,目前仍評估中 。
臺灣銀行下半年徵才徵求182名人才,特別徵求經濟研究分析人員 ;土地銀行下半年釋出300名以上職缺,包括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員 等專業人才。
公股銀行員表示,由於臺銀、土銀相對錄取率較低,難度較高,大 部分應徵者會選擇同一年「一條龍」參加多家公股銀行的徵才考試, 如果臺銀、土銀沒有錄取,但被其他泛公股銀錄取,就先到泛公股銀 工作,來年繼續拚臺銀、土銀名額。雖然泛公股銀福利、獎金加碼更 多,但臺銀、土銀的業務目標要求較少,工作更穩定,仍是想進公股 金融業的第一志願。
華南銀、第一銀、彰化銀、合庫銀、兆豐銀等泛公股體系銀行主管 強調,泛公股銀相當適合有拚勁的員工,只要肯努力,獲得的報酬也 更高,且只要有好成績,晉升更為透明,年資限制也較之前鬆綁,晉 升更有機會。
舉例來說,為有效留任基層同仁,一銀訂有升遷機制與績效考核辦 法,只要符合基本門檻最快一年即可晉升,讓新進員工升遷更加順暢 以降低人員離職率。華銀則是以加速升遷、加強關懷、落實績效考核 及提供完整培訓與優渥薪酬等方式提高誘因。
華銀實施基礎人才庫評選方案,所有非主管的員工,包含新進員工 ,只要入行滿五年即可參加基礎人才庫評選,透過工作表現、專業知 能及工作歷練等三大構面的評核計分,通過設定門檻分數者即進入基 礎人才庫,將視任務需要擇優晉升為總行或營業單位的基層主管,成 為主管後至少年薪百萬元以上,逐漸打破年資的限制,提供年輕、積 極、進取、勇於接受挑戰、有潛力的員工更大的發展空間及機會。
彰銀因應海外單位人力需求及拓展業務需要,符合七職等以上人員 ,可參加海外單位儲備人員遴選,並於赴任前視業務需要及個人專長 ,安排至相關單位歷練。升等方面,針對五、六職等及七職等MA人員 已訂有直接晉升規定,最快任本職等滿1年即可晉升,且不受升等名 額的限制。
近年來,雲端發票載具的普及,讓紙本發票的捐贈數量急速下滑,對許多社福團體的募款來源造成不小的影響。不過,臺灣銀行(以下簡稱「臺銀」)為了幫助這些團體解決困境,同時推廣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的安養信託服務,想出了創新的方法——將安養信託與公益結合,推出「捐發票做公益」活動。這項活動讓民眾在辦理安養信託的同時,也能為公益盡一份心力。
活動一出,立刻受到民眾的熱烈迴響。7月至8月以及9月至10月期間,共匯集了超過5萬6千張統一發票,分別贈予「喜憨兒基金會」及「心路基金會」。臺銀透過這樣的方式,將民眾的愛心轉化為對社福團體的支持,展現了濃厚的公益精神。
除了發票捐贈活動,臺銀還舉辦了兩場針對「喜憨兒基金會」的安養信託宣導會,讓社福人員及身心障礙者家屬了解信託如何幫助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此外,臺銀也邀請「心路基金會」分享身心障礙者的特質與需求,讓臺銀同仁更了解如何提供貼心的金融服務。
針對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臺銀特別加強了「預訂信託」的宣導與推動,讓身心障礙者可以提前規劃安養信託契約,並推廣「信託監察人」的概念,以確保信託的公正與透明。
臺銀董事長呂桔誠親自主持「全行視訊宣導會」,強調推動信託2.0的重要性。根據信託公會的統計,臺銀在今年的安養信託新承作業務量及新承作案件數均位居同業第一,新承作業務量更連續兩年突破百億。這次的「捐發票做公益」活動,不僅實踐了企業社會責任,也展現了臺銀對永續金融價值的堅持。
三年多來,疫情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刻影響,銀行業也不例外。由於民眾為了降低感染風險,越來越多人選擇避免臨櫃服務,轉而利用銀行的數位服務。這不僅讓銀行業加速了數位金融服務的轉型,也讓客戶對金融服務的期待值更高。
根據台灣公股銀行的統計,疫情過後,客戶對線上金融服務的依賴度明顯提升。像是台灣銀行(臺銀)就指出,線上申請數位外匯存款帳戶、個人貸款以及數位新臺幣存款帳戶等線上服務,使用率都高達三到五成。兆豐銀行也透露,線上開戶和線上結匯(現鈔)服務的使用率,分別提升了36%和3%。
合庫銀行強調,數位金融科技帶來的便利性,讓客戶對金融服務的型態有了新的期待。例如,今年1月至10月,合庫銀行線上申請存款餘額證明項目案件數,比去年同期成長了23.35%,行動網銀相關業務的交易量和交易筆數也都有顯著增長。
土銀則表示,截至今年10月底,線上服務的使用率已達87%,其中「新台幣轉帳」和「土銀行動Pay(台灣Pay)」的使用率最高。數位存款帳戶數目目標是年底達30萬戶,但截至10月底已超過32萬戶,成長率達47.89%。在個金線上線下服務占比方面,兩者約各半,而申辦數量最多的依然是線上申請個人貸款。
總之,疫情讓銀行業不得不加速數位化,而這也讓客戶得到了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雖然疫情已經過去,但這些新的服務模式已經成為了銀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臺銀此次推出的「捐發票做公益」活動,民眾反應熱烈且成果豐碩 ,共匯集7月∼8月份以及9月∼10月份統一發票5萬6千多張,分別贈 予「喜憨兒基金會」及「心路基金會」,將民眾的愛心化為支持社福 團體力量,充分發揮公益精神,臺銀用心,攜手客戶及社福團體共創 三贏。
另外,臺銀也為「喜憨兒基金會」辦理兩場安養信託宣導會,讓社 福人員及身心障礙者家屬瞭解信託如何有效協助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 達到財產保全及安養照護的功能,也邀請「心路基金會」於行內研習 課程分享身心障礙者的特質與需求,讓臺銀同仁了解如何因應及簡化 服務用語,藉此提供更貼近身心障礙者所需之友善金融服務。
臺銀考量身心障礙者家人在日漸年長後,會擔心對照料身心障礙者 的工作無論心力或體力均會逐漸衰退,因此,今年度特別加強宣導及 推動身心障礙者的「預訂信託」。身心障礙者本身或經由其照顧者及 家人的協助,預為規劃並簽訂安養信託契約,待未來適當時點,便可 以隨時啟動,另外亦推廣設置「信託監察人」的觀念及其重要性,並 提供信託公會網站上有意願擔任信託監察人的社福團體名單訊息。
臺銀重視且大力推動金管會信託2.0「全方位信託」計畫各項重要 措施,該行董事長呂桔誠亦親自主持「全行視訊宣導會」對同仁傳達 推動信託2.0的重要性。依信託公會統計資料,今年截至第三季臺銀 安養信託的新承作業務量及新承作案件數皆為同業第一,新承作業務 量連續兩年突破百億佳績,此次藉由信託與公益結合,實踐企業社會 責任及永續金融價值。
合庫銀行表示,疫情期間民眾為降低染疫風險,對必要的金融活動 多選擇「零接觸」的線上金融服務,更加速驅動銀行業「數位金融服 務」轉型。疫情過後,客戶已習慣數位金融科技所帶來更便利的金融 服務,面對客戶對金融活動型態的改變,銀行亦積極提升金融服務數 位化的能力。
據臺銀統計,截至今年9月,該行提供各式線上服務中最受客戶歡 迎項目及線上占比,最高的是線上申請數位外匯存款帳戶,以及線上 辦理個人貸款,還有線上申請數位新臺幣存款帳戶,線上辦理件數都 占總數三到五成。另外,線上信託開戶和線上設定網路銀行約定轉入 帳戶也頗受歡迎。
兆豐銀說明,今年截至11月底,「線上開戶服務」使用率約為52% ,「線上結匯(現鈔)服務」使用率約為8%。比起疫情前,線上開 戶提升36%,線上結匯(現鈔)業務提升3%。
合庫銀強調,今年1月至10月新台幣存款線上服務項目中,以線上 申請存款餘額證明項目案件數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3.35%居冠;行動 網銀相關業務不論是交易量或是交易筆數也皆有明顯成長,申辦客戶 數也快速成長中。就授信業務觀察,提供免出門、免等待及線上24小 時申貸的線上申請房屋貸款及線上申請信用貸款服務,相較以往需親 自到臨櫃辦理的貸款案件,也有增加的趨勢。
土銀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線上服務使用率已達87%,其中以「 新台幣轉帳」及「土銀行動Pay(台灣Pay)」使用率最高;數位存款 帳戶數設定年底達30萬戶為目標,但截至10月底已逾32萬戶,更較去 年底成長47.89%;至於個金線上線下服務占比約各半,其中申辦數 量最多為線上申請個人貸款。
臺灣銀行表示,「永續」是近年最熱門的關鍵字之一,臺銀始終秉 持此經營哲學與服務宗旨,協助貴賓客戶擘劃傳承永續財富,透過此 次音樂會感謝客戶認同與支持,同時也邀請客戶一起感受參與公益活 動的溫暖與喜悅。
身為業界指標的臺灣銀行,以建行超過百年的厚實歷史為底蘊,立 定「打造永續臺銀」為經營基石,聚焦全民的銀行、臺灣的靠山、永 續的推手三大永續策略,展現臺銀永續發展承諾,並成立永續發展委 員會,由公司治理小組持續強化永續治理結構,深化以誠信為本、遵 循法規的企業經營理念及文化,同時完善風險管理制度與內控稽核制 度,確保資訊透明與安全,提供客戶有保障的全方位金融服務。
富蘭克林投顧指出,作為臺銀最堅實的伙伴,期望藉由永續價值的 基金理財,鼓勵客戶投資兼顧愛地球,而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氣候變 遷基金就是符合歐盟SFDR規範第九條最高檢視標準、具備永續投資目 標的基金,其布局標的囊括各領域致力實踐永續的指標龍頭企業,掌 握主流趨勢。
富蘭克林投顧分析,債市隨聯準會升息進入尾聲創造錢進債市的好 時機,美元短票基金亦帶來罕見收益力。
臺灣銀行近期積極參與環境永續議題,展現其對國家生態保育的承擔。該行剛剛受邀參加由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主辦的「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環境保護認養執行情形及113年工作計畫」會議,並榮獲感謝狀,表彰其在環境保護上的努力。臺灣銀行透過參與這樣的跨機關合作,積極實現國土保育、環團運作穩健、綠色金融行庫以及環境永續發展的多項目標。 在推動環境永續的行動上,臺灣銀行並不僅止於口號,而是實際行動。最近,該行與社團法人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合作,共同舉辦了「友善石虎農作體驗與棲地導覽」活動。這項活動在苗栗地區分行志工的參與下,與當地楓樹窩的居民共同體驗了石虎保育的各項活動。活動結合了當地友善農民,提供了一個極具生態教育意義的農村體驗遊,讓民眾透過實地走訪石虎棲地,更加了解石虎的習性及所面臨的威脅,並強化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此外,臺灣銀行在永續發展方面也不遺餘力。該行將「責任金融、環境永續、公司治理、員工照護、顧客權益及社會參與」作為六大主題,並運用金融核心職能,發揮金融影響力,與各界攜手邁向永續。這種積極的作風讓臺灣銀行榮獲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頒發的「國家永續發展獎」,對該行在企業社會責任的深度與廣度上給予了國家級的肯定。這顯示了臺灣銀行不僅在幫助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方面發揮作用,同時在社會參與方面,也積極參與石虎保育協會的研究教育推廣及棲息地保護,實踐綠色金融,推動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台灣高鐵董事會昨(13)日宣布了兩個重大好消息,首先,臺灣銀行等8家銀行同意為台灣高鐵降息,這將為高鐵帶來一次性的稅前利益約20億元,每股貢獻約0.35元,並在明年新利率下年省利息約10億元。其次,台灣高鐵明年4月起將調薪,平均調幅達4.9%,年終獎金則加發1.2萬元現金。這次調薪是近八年來幅度最高的一次,將於明年1月底發放2.3個月年終獎金,並在年底加發「營運激勵金」每人12,000元。 高鐵董事會已完成「113年度調薪作業原則」案,並於昨日通過。調薪原則是基於國內外經濟情勢、薪酬競爭力,以及疫後高鐵營運績效與業績展望等因素進行評估,並參照個人績效評等、職位、職級等標準辦理。平均調薪幅度約為4.9%,超過一半的員工調薪可達5%以上。 此外,以臺銀為首的聯貸銀行團已同意明年起聯貸利率加碼由目前的0.92個百分點降至0.45個百分點,大降47點,調降後總利率不到2%。高鐵昨日董事會通過授權董事長談降息,雙方預計年底前完成修約,明年起適用。高鐵推估一次性的稅前利益約為20億元,明年起每年省息10億元。 台灣高鐵公告,為修約降息,必須先支付銀行團之前的前低後高利息差額,合計57.67億元。銀行團主管解釋,這是因為之前為了疫情紓困而降息,所以需要將這段利息差額補回。 台灣高鐵也將向臺銀、華南銀各自貸款50億元,以向日本採購新的車輛。這屬信貸性質,利率水準高於聯貸案。 2010年,台灣高鐵作為全球最大的BOT案,由臺銀領銜主辦。在9月底臺銀召集銀行團開會討論高鐵降息要求後,10月敲定降息內容。高鐵今年獲利回升,是銀行團同意降息的關鍵。前三季稅後純益達49.9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89元。在疫情解封之後,高鐵載客率、營收、獲利回升,營運實力大增,信評良好,與臺銀等八家聯貸銀行達成共識,同意降息。
高鐵董事會完成「113年度調薪作業原則」案審議通過,明年4月1日起生效實施,本次調薪超為近八年幅度最高的一次;另外,將於明年1月底發放2.3個月年終獎金,另於今年底加發「營運激勵金」每人12,000元。
高鐵表示,本次調薪原則係依據國內外經濟情勢、薪酬競爭力,以及疫後高鐵營運績效與業績展望等因素進行評估,同時參酌個人績效評等、職位、職級等標準辦理,平均調薪幅度約為4.9%,並將有超過一半的員工調薪可達5%以上。
而以臺銀為首的聯貸銀行團已同意明年起聯貸利率加碼由目前0.92個百分點降至0.45個百分點,大降47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調降後總利率不到2%,台灣高鐵昨日董事會通過授權董事長談降息,雙方預計年底前完成修約,明年起適用,高鐵推估一次性的稅前利益約為20億元,明年起每年省息10億元。
台灣高鐵並公告修約降息前必須先支付銀行團之前的前低後高利息差額,銀行團主管解釋,因為之前疫情紓困降息,因此要把這段利息差額補回,才能修約降息。根據台灣高鐵公告,支付銀行團利息差額為57.67億元,合約修改利益約68.32億元,推估台灣高鐵年省利息約20億元,換算每股貢獻度約0.35元。
另外,台灣高鐵為向日本採購新的車輛,昨天也通過將分別向臺銀、華南銀各自貸款50億元,因屬信貸性質,利率水準高於聯貸案。
上世紀全球最大BOT案台灣高鐵,於2010年聯貸重組由臺銀領銜主辦,聯貸銀行團成員也縮減換成清一色公股行庫,在9月底臺銀召集銀行團開會討論高鐵降息要求後,10月敲定降息內容,參貸行各自進行內部程序,台灣高鐵昨天也召開董事會通過,預計各參貸行內部程序陸續完成後,年底前即可進行修約降息,與交通部之間的三方合約則是以增補方式處理。
台灣高鐵指出,今年獲利回升是銀行團同意降息的關鍵,高鐵前三季稅後純益49.9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89元。在疫情解封之後,高鐵載客率、營收、獲利回升,營運實力大增,加以高鐵是國內最重要的南北交通工具,載客率居高不下,營收、獲利攀升,還款能力增加,信評良好,因此台灣高鐵與台銀等八家聯貸銀行達成共識,同意降息。
該行倡議環境生態永續,支持國土保育,日前參與社團法人台灣石 虎保育協會舉辦之「友善石虎農作體驗與棲地導覽」活動,由總行號 召苗栗地區分行志工,與在地楓樹窩的居民們共同體驗一系列石虎保 育相關活動。活動結合在地友善農民,推出極富生態教育意義的農村 體驗遊,由社區居民擔任講師及專業生態導覽,透過實地走訪石虎棲 地,讓民眾進一步了解石虎的習性和所面臨的威脅,豐富的環境教育 體驗,讓民眾更廣泛了解石虎棲地保育的重要性,喚起更多人對環境 保護的意識。
臺灣銀行積極落實永續發展目標,聚焦「責任金融、環境永續、公 司治理、員工照護、顧客權益及社會參與」六大主題,運用金融核心 職能,積極發揮金融影響力,攜手各界共同邁向永續,因此勇奪行政 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之「國家永續發展獎」,榮獲國家級肯定,顯 見該行除了協助企業因應全球經濟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外,對於社 會參與層面,更擴及參與石虎保育協會之研究教育推廣及棲息地保護 ,實踐綠色金融行動力推動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以強化企業社會責任 之深度以及廣度。
【台灣金融新聞】公股銀行加強ESG、減少人力負擔,不斷推進數位金融服務,臺銀推出新一代行動銀行APP「臺銀行動+」,帶來更多便利與安全!
最近,台灣的公股銀行們都在積極推動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的實施,同時也著力於減少人力負擔,讓服務更加高效。其中,臺銀(台灣銀行)更是走在前頭,不斷推出新的數位金融服務,讓客戶享受更便捷的銀行生活。
為了提升客戶網路交易的安全性,臺銀與其他公股銀行一樣,積極推動「金融FIDO」身分認證服務。這項服務利用生物辨識技術,有效降低帳號、密碼被揭露、盜用或釣魚簡訊攻擊的風險,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6月26日,兆豐銀行率先推出金融FIDO身分認證服務,並將其整合在雲端櫃台的各項功能中。土銀、合庫銀也跟進,提供生物辨識快速登入及金融交易服務。而臺銀則是在11月16日推出新一代行動銀行APP「臺銀行動+」,讓客戶可以更快速地完成核身驗證,並享受更多便利功能。
「臺銀行動+」APP除了提供快速申請「行動FIDO安控」的功能外,還新增了「語音立即轉」服務。這項服務利用行動裝置的語意分析技術,讓客戶可以通過口語進行非約定轉帳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土銀的「土地銀行企業網銀」APP在今年新增了客戶存款扣帳的交易推播服務,而兆豐銀與合庫銀則在外幣匯款方式進行優化。兆豐銀預計於2024年推出LINE外幣匯入匯款通知暨線上解付功能,為客戶提供更多便利。
總之,臺灣銀行在數位金融服務的推進上不斷創新,為客戶帶來更多便利與安全。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台灣銀行在這方面的進步與發展。
由於國內詐騙簡訊及釣魚網站猖獗,財金公司推動銀行建置「金融 FIDO」,其強調使用生物辨識技術,有效減少因帳號、密碼揭露、盜 用或釣魚簡訊攻擊而帶來的風險,進一步增強客戶網路交易的安全性 ,這也成為公股銀行今年以來的數位服務優化重點。
兆豐銀行6月26日領先國銀推出金融FIDO身分認證服務,近期將進 一步把「金融FIDO」整合在雲端櫃台的「客戶基本資料更新」、「申 請電子綜合對帳單」、「理財商品推介同意書」、「共同行銷同意書 簽署」、「悠遊卡連結帳戶申請/查詢」等功能內。土銀、合庫銀也 配合金融FIDO,提供生物辨識快速登入及金融交易。
臺銀於11月16日推出新一代行動銀行APP「臺銀行動+」,也可快速 申請「行動FIDO安控」,作為非約定轉帳、轉繳費稅及線上申請服務 所需的核身驗證,完成裝置綁定與相關設定後,可免登入即可快速查 詢帳戶餘額及免費跨轉優惠次數。且新增「語音立即轉」服務,其利 用行動裝置的語意分析技術,讓客戶可以口語方式進行非約定轉帳操 作。
土銀「土地銀行企業網銀」APP則在今年新增客戶存款扣帳的交易 推播服務;兆豐銀與合庫銀都在外幣匯款方式進行優化,其中兆豐銀 預計於2024年推出LINE外幣匯入匯款通知暨線上解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