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台銀上半年創下獲利佳績主要來自四力加持,一是存款結構調整成功,活存大躍進;二是上半年新增房貸已超過1千億元,固定息收增加,同時降低政府機構放款、增加民企放款,放款結構調整達陣;三是18%負擔隨著六年歸零計畫逐漸減少,上半年因而減少約13億元的政策負擔;四是台銀不良放款債權上半年回收量相當可觀。
其中,央行降息、股市大熱,反而使台銀受惠許多,一方面定存利息壓力減輕,另一方面活存大增。台銀主管引述內部最新統計指出,台銀上半年活存增加5%,為歷年增加最多,同時和去年6月底相較,活期存款增加了約2,500億元。
房貸業務持續躍進也讓台銀的放款息收增加,尤其現在企金放款利率除了聯貸案有1.7%的鐵板價來撐盤,其他的自貸放款利率都極低,除了政府事業機構放款利率最低,大企業集團自貸案有不少利率都低於1.3%,而房貸利率在央行管制下,利率高於1.31%,因而也成為台銀放款業務「護利」好幫手。
根據台銀內部統計,台銀截至6月底房貸餘額較去年底增加480億元,增幅6.5%,同時6月底房貸餘額已破8千億元。
此外,當初對公教人員18%的「六年落日條款」,也在台銀的存款結構持續發酵;根據台銀內部最新統計,近一年相關優存再減少900多億元,因此使上半年台銀減少約13億元的優存利息負擔,對於台銀上半年獲利貢獻度占比超過10%。
央行昨日公布,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與華南銀行等五大銀行新增房貸,由於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市占率約四成,金額增減變化,被視為房市景氣風向球。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指出,6月新增房貸小幅增加,主要是房地合一2.0上路前的換手潮,以及部分地區湧現交屋潮,使六都買賣移轉棟數較5月小幅增加1.1%。
蔡惠美說,「受到5月下旬國內爆發疫情影響,民眾不方便看屋,房仲交易也明顯減少」,但因部分地區湧現交屋潮,以及房地合一2.0將於7月1日上路,市場提前出現換手潮,使購屋貸款不畏疫情,仍較5月略增。
國內5月下旬進入三級警戒,但6月銀行房貸未受明顯衝擊仍持續增長,蔡惠美解釋,民眾購屋後到申請房貸,數據會有一些遞延,6月房貸數據是反映5月至6月上旬交易情況,從數字僅小幅增加看來,還是有受到疫情影響,但因南科帶動自住剛性需求,使台南等地出現交屋潮,以及房地合一2.0上路前湧現換手潮,投資人有賣房需求,使新增房貸小幅增加。
蔡惠美說,「觀察6月買賣移轉棟數,疫情較嚴重的台北市、新北市與5月相比均為負數,顯示雙北地區房市交易還是受到影響。」
不過,象徵中古屋行情的信義房價指數顯示,雙北地區6月房價持續上漲,合計月增1.14%、年增10.12%。其中,台北市月增0.87%、年增9.51%;新北市月增1.5%、年增10.95%。
對於疫情升溫,雙北房價卻未凍漲,蔡惠美認為,房價反映營建成本高又缺工,成本面會撐住房價,但在房市需求面,相信受疫情影響,議價率會有些變動。
央行昨日公布台灣、合庫、土地、華南與第一銀行6月新承做放款金額與利率,包括房貸、資本支出、周轉金與消費性等四大類貸款金額全數較5月上升。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指出,五大銀行新增放款裡的資本支出借款,6月增至870億元、月增36億元,主要是土建融及大額企業貸款增加所致。至於周轉金貸款,6月暴增至7,571億元,較5月大增2,164億元,主要是政府發放個人紓困金、孩童家庭防疫補貼及一系列紓困貸款,為籌措財源,政府向銀行申請規模較大的周轉金借款,另外,公民營企業借款增加,也與申請紓困振興貸款有關。
第一金控暨第一銀行董事長邱月琴表示,目前國內疫情暫時影響內需市場,在出口暢旺帶動下,第一金仍看好今年整體獲利表現。第一金去年稅後盈餘168.0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1.31元,今年上半年已繳出稅後盈餘109.13億元的成績單,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5%,且銀行以外子公司獲利占比達13%,展現持續優化獲利結構的成果。
邱月琴表示,第一金也一直以實際行動支持中小企業,一銀已連續11年蟬聯「中小企業放款」市占第一名,未來也將積極提升大型企業客戶與聯貸業務市占地位。
海外業務部分,邱月琴指出,第一金目前海外據點達44處。其中,一銀休士頓分行已於今年2月開業,成為首家於美國德州設立分行的國銀,加上籌設中的德國法蘭克福分行及美國子行聖馬特奧分行,將以全球金融服務網,開拓疫後新商機,提高海外獲利動能。
數位轉型方面,一銀目前「iLEO數位帳戶」已突破60萬戶,位居公股銀行第一、全體國銀第四,未來將持續拓展多元支付場域,並開拓與其他金控旗下公司間的服務串接,打造完整智慧生態圈。一銀也獲准開辦財管2.0業務,將整合第一金資源,開發更具競爭力與創新產品,提供客製化金融服務。
臺銀表示,「2020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之參賽論文,該行邀 集多位國內外經濟金融學界傑出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委員會,並由總統 府資政陳博志擔任評審委員會召集人,依據論文之創新性及實用性、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之嚴謹度與完整性,以及研究成果對學術與實務 之應用價值等標準,評選出11位博士組及12位碩士組各獎項得獎者, 計發放56萬元獎金。
自1899年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成立迄今,臺灣銀行亦積累深厚的金融 底蘊,並致力構築經濟金融研究平台,今年度仍賡續舉辦「2021臺灣 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冀藉此徵稿活動發揮承先啟後功能,開創台 灣財經研究新局,並培育具潛力的財經研究人才,共同擁抱財經知識 力。
為鼓勵更多優秀學子投稿,並激勵青年發揮所學、共襄盛舉及成就 自我,此次特別延長「2021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徵稿活動截止 時間至12月30日止,並將徵稿活動總獎金提高至97萬元,較往年增加 31萬元,其中博士組之金、銀、銅獎及優選獎金分別為12萬元(一名 )、8萬元(二名)、5萬元(三名)及3萬元(六名);另碩士組金 、銀、銅獎及優選獎金分別為7萬元(一名)、4萬元(二名)、3萬 元(三名)及2萬元(六名)。
「2021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徵稿活動詳情可參閱臺灣銀行網 站(網址:https://www.bot.com.tw)首頁/「業務公告」。具中華 民國國籍,且為國內公立大學或教育部立案之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1 09學年度畢業之博士生及碩士生,以經濟金融為主題之畢業學位論文 報名參賽。
根據最新底定的聯貸架構,台銀與兆豐為帳簿管理銀行,合庫則為擔保品管理銀行,均為今年上半年拿下前三大聯貸排名的銀行,攜手合作共同出任管理銀行,可說是頭一遭。
此外再結合財顧中信、及同樣為公股背景的一銀、土銀等六家銀行為該510億元聯貸大案的「基本盤」,除了土銀以參貸金額80億元進行內部報送程序,其他五家銀行都報送100億元的額度,同時開放其他銀行參貸。
知情金融圈人士透露,由於中鋼將發出近似於保證意義的「支持函」來支持該聯貸案的籌組,加上該聯貸案又有5加2策略產業、綠能金融的屬性,符合金管會所獎勵的政策融資,因此不僅上述六家共同主辦行就有五家公股,其他民營銀行也有高度興趣。對此,台銀與兆豐兩家帳簿管理行和中鋼討論後,已對11家銀行發出該聯貸案的邀標書。
由於該案規模高達510億元,因此比照台塑河靜鋼廠的模式,採取上述由數家銀行共同擔綱管理銀行的架構;據了解,該聯貸案的總利率水準約接近3%,借款年期為20年,除了海上風機等設備,連同中能控股公司的股權,也將質押給銀行團作保,另外,舉凡中能控股公司包括銀行帳戶、不動產、與供應商之間的履約保證書、包括國際再保等各類保險權益,都將一併轉讓給銀行團作為保證。
行庫主管分析,這起離岸風電聯貸案和其他的風電聯貸案不同,因為中能發電是由國營事業中鋼作為主要大股東,可說是首次的離岸風電「國產化」(指符合政府推動風電產業在地化、國產化政策)的指標範例,比起其他風電聯貸案更多了一層「風電國產化」的意義,目前不僅已有五家公股銀行出任管理行或共同主辦行,接下來可能八家行庫會全員到齊。
櫃買中心統計顯示,6月債券買超前五大機構,依序為元大銀行、遠東銀行、新光銀行、中華郵政與台北富邦銀行,其中,除「綠巨人」中華郵政外,其餘前四大金融機構清一色為民營銀行,顯示相較於民營銀行,公股銀行6月並無大舉加碼台債的意願。
資料指出,遠東銀行、新光銀行、中華郵政與台北富邦銀行,6月加碼國內債券金額介於39.68至53.47億元。
另外,6月買債第六至第十大依序為渣打銀行、臺灣銀行、農業金庫、花旗(台灣)銀行與華泰銀行,單月加碼債券金額介於13.01至32.41億元。
相較於元大銀行6月登上國內債券買超王,元大證券單月賣超167.5億元,為金融機構賣債冠軍。
對於債券買超與賣超冠軍均為「元大」奪下,銀行財務主管分析,銀行因有資金去化需求,通常都是站在債券買超方,證券商因經營債券承銷業務,會在次級市場進行公司債交割,是證券商賣超金額較大的主因。
櫃買中心統計指出,除元大證券外,賣超前五大依序為永豐金證券、元富證券、群益金鼎證與凱基證券,賣超金額介於66.48至85.3億元。
6月賣超債券第六至第十名,依序為富邦證券、兆豐證券、華南銀行、統一證券與合庫證券,賣超金額介於33.5~62.85億元。
觀察6月賣超債券前十大金融機構裡,排名第八的華南銀行單月賣超債券49.64億元,為唯一一家擠入賣超前十大的銀行,銀行資調主管分析,銀行賣債的原因通常是獲利了結、入袋為安。
包括兆豐、台銀、彰銀、彰銀、合庫、一銀等多家公股銀行6月新作房貸案量均較5月激增;自從央行執行選擇性管制措施以來,多家行庫房貸業務今年首季均成長有限,如今房地合一稅逃命潮打破近半年的沈寂,把行庫的房貸業務帶向高峰。行庫主管分析,房地合一稅對五年內轉手的物件售屋利得課稅50%,因此很多賣方趕著「逃命」,願意降價求售、趕在6月賣房,很多想買屋的民眾也趕搭這股賣方逃命潮趕快買屋入手,因此多數行庫6月房貸都爆大量。
台銀6月房貸餘額就較5月淨增加100多億,兆豐銀更增加115億元。
台銀截至6月底房貸餘額較去年底增加480億元,增幅高達6.5%,6月底房貸餘額已破8千億元,其中公教人員的築巢優利貸,為台銀房貸務另一大動能,台銀董座呂桔誠在年初曾指今年的房貸業務目標將新承作2千億元,如今上半年台銀已超前執行,共已新承作1,100多億元的房貸業務。
兆豐銀上半年的房貸業務量則淨增438億元,較去年底大舉成長12.8%;根據兆豐銀內部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共新作746億元房貸,雖然目前兆豐銀在全體國銀的房貸業務排名約為第十,但後起力道強勁,平均一個月撥款金額都在120∼130億元。
行庫主管指出,主要是新台幣定存利率太低,加上台股大盤指數近半年來不斷上攻,使許多定存戶「解封出籠」,紛紛改以活存持有資金,以方便投資調度。
除了很多定存戶轉型成為「股民」入市,企業戶則因為外銷貿易熱絡,帶動購料等進貨支付需求提高,定存變活存的資金亦不在少數。
尤其是台銀、合庫兩大行庫都出現活存大增、但定存減少的現象,台銀上半年定存減少約200多億元,但活存增加約1,100多億元,因此其存款總規模成長全部來自活存。合庫今年上半年的存款量增加,也同樣都來自活存。
至於一銀、華銀、彰銀的活存增量,也超過總存款增量的一半以上;定存在上半年仍顯著增加的僅土銀、兆豐銀和台企銀。
行庫主管分析,對行庫而言,新台幣定存增加最主要有兩層意義,一是因應銀行法第72條之2(即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要求,二來則是因應LCR(流動性覆蓋率)的規定。
土銀是不動產放款專業銀行,也是唯一不受銀行法第72條之2制約的銀行,但基於LCR的考量,在支應中、長期放款時,仍需要一定規模的定存支應,因此今年上半年仍向不少知名高科技大廠爭取大額定存,上半年除了活存增加215億元,定存亦增加804億元。
土銀主管對此指出,目前土銀的LCR除已超過100%,存款結構調整也已帶動資金成本大幅減少,近一年來已從0.5%降至0.38%。
行庫主管表示,對投資人和企業而言,活存較方便資金調度,因此過往只要資本市場和出口表現暢旺,資金就會明顯自定存轉向活存;對銀行來說,則因活存利息支出較低,如果能調整資金結構,用吸收活存取代定存,可有效降低資金成本。
臺灣一年四季分明,生產的水果多元豐富,每年5∼7月是台灣芒果 的產季。今年受到疫情三級警戒的影響,餐飲及冰果店等傳統通路銷 量大減,其外銷市場也因而受限減量,且受到極端氣候變化,影響農 作物的生長,致使芒果果實不如預期,芒果價格及銷售量雙雙下滑, 農民生計大受影響。為此,臺灣銀行長期關注及支持本土農業發展, 拋磚引玉鼓勵大家多多食用美味時令水果,協助果農產銷,為社會盡 一份心力。
臺灣銀行重視踐履企業社會責任,長期關注台灣在地農業發展,積 極用企業品牌的力量回饋社會。近年來陸續採購本土洋蔥、香蕉、鳳 梨、芒果等力挺小農,希望藉此拋磚引玉,鼓勵民眾多支持國內當季 各項新鮮農產品,將愛護台灣農產品的心,以具體的方式展現行動。
除此之外,身為國營銀行,因應新冠肺炎的衝擊,在全民戮力防疫 的時刻,臺灣銀行更是全力以赴配合政府政策推動防疫、紓困、振興 等措施,以多元方式扶助台灣經濟成長,展現該行為求企業永續經營 發展的具體作為。
也有大型行庫針對大陸總體經濟環境變化再訂新的總量管制措施。 彰銀高層就表示,今年以來不僅未再新增人民幣債券投資額度,還對 九大特定產業設置總量控管上限,以強化授信風控。
彰銀所設限的九大類產業,計有租賃、房地產、鋼鐵、有色金屬、 水泥、煤化工、光伏、工程機械、發電設備及船舶製造等九大類產業 列管,彰銀高層說明,這些產業的授信總量,將不得超過等值新台幣 420億元為限,且今年以來已未再增加人民幣債券部位。
根據各行庫截至5月底的最新統計,台銀、華銀大陸曝險占淨值比 重均為13.6%、一銀21.19%、土銀24%、彰銀27%,且除了授信部 位減少,行庫持有的人民幣債券也同步減碼,各家目前持有人民幣債 券部位都不到一成。
中美貿易戰加上陸先前頻傳財務、債務危機,使得各大行庫深怕授 信再踩雷,連債券投資都格外小心,甚至超過大半年不敢新增投資, 使得大陸曝險淨值繼續下探空前新低。
各行庫中以台銀降幅最大,對此台銀高層指出,台銀現在的大陸曝 險總部位僅約等值新台幣300多億元,和去年底相較的降幅高達18% ,5月亦比4月再降2.2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到期還款不續借。
土銀目前對大陸總曝險部位約為新台幣440億元,大陸曝險占淨值 比則約24%,總行也劃出紅線,未來就算增加,也不會超過淨值的3 0%。
行庫主管指出,目前所留的授信部位,幾乎都是台商集團的授信放 款。以兆豐為例,便強調目前大陸曝險部位,大部分均為對台商企業 集團旗下大陸子公司的放款。
一銀目前曝險部位約為新台幣400億元,占淨值比為21.19%,絕大 部分也和台商背景企業的放款有關,債券投資占曝險比重則是不到一 成。
臺灣銀行近期積極響應政府對高齡化社會的關注,推出一系列新服務,以滿足高齡族群在財產管理及居住環境上的需求。針對高齡者面臨的財產管理困難,臺銀推出了「預訂信託」及「以租養老」安養信託服務,不僅如此,還與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展開跨業合作,為高齡者打造一站式整合性服務平台。 「以租養老」安養信託服務結合了房屋租賃服務與安養信託,透過合法租賃住宅服務業者的協助,讓高齡者能夠輕鬆租屋或出租房屋,並以信託機制管控租金收支,進而保障高齡者的資產安全與經濟穩定。臺銀強調,該服務將讓高齡者可就近至分行洽詢,並由專業人員協助轉介給租服全聯會,透過其媒合平台找到合法且專業的租賃服務業者。 此外,臺銀還計劃發展全方位信託服務,涵蓋高齡者生活的各個面向,如食衣住行育樂、信託監察機制、人身照顧及健康醫療等,以滿足高齡族群的多元需求。這項跨業合作計畫,將為高齡者提供一個更加完善的生活保障,並實現「以租養老」的目標。
台灣金融業龍頭台銀近期在聯貸市場上表現亮眼,根據最新REFINITIV聯貸統計,台銀在上半年聯貸排名中,與兆豐銀、合庫銀並列前三大銀行,其中合庫銀因承作台船90億元聯貸案,從首季的第八名躍升至第三名,成長幅度驚人。台銀、兆豐銀、合庫銀三大銀行在上半年聯貸市場的市占率分別為26.1%、17.8%、11.4%,總計佔過半聯貸案量。此外,台銀在美元聯貸案上表現出色,對於去化龐大的美元存款部位有著顯著效果。在聯貸案量方面,台銀、合庫銀、兆豐銀、土銀、華銀分別佔上半年前五名,其中台銀在共同主辦行排名中位居第一,其第二季的友達400億元聯貸案及長榮航空200億元紓困案變更利率條件案對市場影響深遠。展望未來,金融市場仍將關注台銀在第三季的表現,預計華航變更利率的200億元聯貸案及長榮航空新借93億元營運周轉金的新紓困聯貸案將對聯貸市場排名產生影響。
若以市占率觀察,可發現聯貸市占率今年上半年高度集中在上述的前三大銀行,兆豐、台銀、合庫擔任管理銀行聯貸案量市占率分別為26.1%、17.8%、11.4%,均站上10%以上,且三大銀行就已包辦過半的聯貸案量。
今年第一季的REFINITIV聯貸排名,最具影響性的為台塑集團越南河靜鋼廠25億美元超大型聯貸案,包括出任管理銀行的台新銀因此拿下首季第三名,星展銀也入列前十名;第二季則以造船聯貸案發揮重要影響力,除了合庫,兆豐銀亦有承作龍德造船26億元聯貸案。
另一個重要影響則來自美元聯貸案,其中在管理銀行奪冠的兆豐銀,受惠於美元為首的外幣聯貸案尤大,承作美元聯貸案對於去化其龐大的美元存款部位,更發揮「一舉兩得」的效果。
由台銀、兆豐、合庫共挑大樑的文曄科技聯貸案,也是走美元與新台幣雙幣混搭的路線;另外,入列前十大的中信銀、北富銀,也各有與外幣放款相關的重要聯貸加持,像是中信銀亦有承作新唐科技300億日圓的併購相關聯貸案。
以銀行出任共同主辦行的聯貸案量來看,則有別於前述管理銀行的排名統計,今年上半年前五名分別為台銀、合庫、兆豐、土銀、華銀,市占率分別為14.7%、14%、10.8%、10.4%、7.1%。
其中管理銀行第二大、共同主辦行第一大的台銀,第二季以友達400億元聯貸案、長榮航空200億元紓困案變更利率條件這兩案最具影響力。
金融業者指出,華航變更利率的200億元聯貸案預計第三季才會完成簽約,另外還有長榮航空新借93億元營運周轉金的新紓困聯貸案,也會在第三季入列聯貸排名統計,屆時將繼續牽動聯貸市場排名的洗牌。
租服全聯會以結合租賃住宅服務業同業力量,促進租賃住宅市場發展為宗旨,建置包租代管媒合平台,並受內政部委託執行高齡者包租代管協助措施。臺灣銀行體察高齡客戶除有財產管理的需求外,更常面臨適合高齡者居住的安養住所難以覓尋、或餘屋出租及管理事務繁瑣不易處理等問題,因此規劃與租服全聯會進行跨業合作,推出結合房屋租賃服務與安養信託的「以租養老」安養信託,幫助高齡者透過合法租賃住宅服務業者租屋或出租房屋,並以信託機制管控租金收支,協助高齡者資產管理及保障經濟安全。
臺銀表示,推出「以租養老」安養信託後,高齡者可就近至各分行洽詢,該行將協助轉介高齡者出(承)租房屋之需求予租服全聯會,透過租服全聯會包租代管媒合平台,讓高齡者找到專業、合法的租賃住宅服務業者,委由業者處理房屋租賃事務,可多一筆租金收益作為養老金,亦可依適合自身的居住條件及環境,再選擇適當的安養居所,並藉由臺銀「樂活人生安養信託」資金集中管理及整合性支配的功能,為高齡者維護財產安全、專款給付,達成高齡者「以租養老」之目的。
臺銀持續開創與異業結盟機會,就高齡者生活各面向,包括食衣住行育樂、信託監察機制、人身照顧及健康醫療等,規劃建構跨業合作模式,發展符合民眾需求的全方位信託服務。(孫震宇)
台灣銀行成功籌辦新臺幣120億元聯合授信案,文曄科技公司獲得金融同業高度肯定!
近日,台灣銀行榮獲文曄科技公司委託,統籌主辦一筆總額達新臺幣120億元的聯合授信案,並已於6月28日順利完成聯貸簽約。這筆資金將用於充實文曄科技的中期營運週轉金,以支持其業務的穩定發展。
此聯貸案由台銀擔任統籌主辦銀行及管理銀行,並邀請了合作金庫銀行、兆豐銀行等知名銀行共同參與。此外,還有土銀、一銀、新光銀、元大銀、菲律賓首都銀、彰銀及上海銀等10家金融機構加入,共同支持這項聯合授信案。
原計劃籌組的資金為100億元,但在金融機構的熱烈參與下,資金額超額認購達1.7倍,最終達到170億元。然而,由於各方的共同協力,最終決定結案金額為120億元。這一結果充分展現了金融同業對文曄科技營運與獲利表現的高度肯定。
文曄科技是亞太地區及台灣排名前二的大專業半導體通路商,在半導體上下游之間扮演著橋樑的角色。公司以「協助上游原廠訂定產品行銷方向、支援下游客戶縮短研發時程」為經營目標,代理產品線完整多元,銷售的半導體產品應用範圍廣泛。
近年來,文曄科技表現亮眼,過去五年營收複合成長率達到25%,大幅優於整體半導體通路市場。該公司近日更被國際財經雜誌《Financial Times》評選為2021年亞洲前500大高成長公司,顯示其經營策略成效卓越。
隨著5G技術的逐步普及,市場對半導體的需求不斷增加,車用電子、智慧物聯網、工業控制及雲端應用等成為半導體產業的主要成長動力。這些因素將對文曄科技的未來營運發展產生積極影響,預計其業務將持續成長。
台灣銀行積極響應金管會信託2.0計畫,為銀髮族提供多元的安養信託商品,讓老齡化社會的退休生活有更多保障。除了傳統的「以房養老」外,近期更推出「留房養老、以租養老」等新服務,讓持有房屋的長者不必抵押房子,也能透過租金來增加退休金。 隨著台灣人口負成長,國發會預計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銀髮族的退休財務規劃日益重要。台灣銀行看準這一市場,從「以房養老」到「留房養老、以租養老」,不斷創新服務內容。 「以房養老」是將自用住宅抵押給銀行,每月獲得養老金,並可選擇自行使用或結合信託商品。而「留房養老、以租養老」則是將非自用住宅出租,租金與銀行合作,作為信託資金來源,未來還可定期撥付生活費和醫療費。 台灣銀行主管表示,「留房養老、以租養老」的好處在於,長者仍保有房產所有權,未來還可以傳給後代。目前,承辦「以房養老」的公股行庫包括台灣銀行、合庫銀行、台企銀等,而「留房養老、以租養老」則有合庫銀行、台灣企銀、台灣銀行、兆豐銀行等提供。 自2015年底合庫銀行推出「以房養老」以來,各銀行陸續跟進,不斷拓展市場。雖然目前以公股行庫為主,但民營銀行也積極搶攻這個商機。
此聯貸案由臺銀擔任統籌主辦銀行兼管理銀行,還邀集合作金庫與兆豐銀為共同主辦銀行,另有土銀、一銀、新光銀、元大銀、菲律賓首都銀、彰銀及上海銀合計10家金融機構共同參與。此聯貸案原擬籌組100億元,在金融機構踴躍參貸之下,超額認購1.7倍達170億元,最終以120億元結案,充分顯示金融同業對文曄科技之營運與獲利表現給予高度肯定。
文曄科技為亞太地區及我國排名前二大之專業半導體通路商,定位為半導體上下游間的最佳橋樑,以「協助上游原廠訂定產品行銷方向、支援下游客戶縮短研發時程」為經營目標,代理產品線完整而多元,所銷售之半導體產品應用範圍廣泛。
文曄科技憑藉過去五年營收複合成長率達到25%及大幅優於整體半導體通路市場的表現,近日被國際財經雜誌FinancialTimes評選為2021年亞洲前500大高成長公司,顯示經營策略成效優異。由於5G技術逐步導入,市場對半導體需求不斷增加,車用電子、智慧物聯網、工業控制及雲端應用等成為半導體產業主要成長動力,將有助於文曄科技未來營運持續成長。
台灣去年進入人口負成長,國發會預期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未來銀髮族的退休生活財務規劃更顯得重要,銀行看準銀髮族養老信託服務,從一開始推出「以房養老」結合信託商品,到近期創新的「留房養老」等,商品服務也越來越多元。
銀行主管表示,「以房養老」是指,將自用房屋抵押給銀行等金融機構後,銀行每個月會支付一筆養老金給委託人,支付的期間通常依照房屋狀況而判定,這筆每個月給付的養老金,可讓委託人決定是要進自己的戶頭自行運用,或是結合信託商品。
不過,有些退休民眾並不想將房屋抵押給銀行,因此部分銀行轉而推出「留房養老、以租養老」的服務。
銀行主管指出,有些銀髮族持有的房屋不只一間,這時就可以將餘屋交給租服全聯會等相關租屋公司平台,該單位將房屋出租後,所收取的租金,可與指定銀行配合,作為信託的資金來源,未來可選擇定期撥付生活費及醫療費,若之後有入住安養機構,也可以由銀行直接將費用支付給安養機構。
銀行主管說,「留房養老、以租養老」的好處就是仍然保有房產所有權,房屋將來還可以留給後代子孫,讓資產順利傳承。
台灣房屋自有率高,「以房養老」也成為退休資金來源的重要管道之一,目前八大公股行庫皆有承辦商業型「以房養老」,而承辦「留房養老、以租養老」的銀行則有合庫銀行、台灣企銀、台灣銀行、兆豐銀行等。
「以房養老」最早是由合庫銀行於2015年底推出,而後土銀、台企銀、一銀、華銀等公股行庫也陸續開辦,近年民營銀行也跟進推出服務搶攻商機,不過目前承辦件數仍以公股行庫居多。
台灣銀行為了應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不斷推出各種新服務,讓長輩們能夠享受更舒適的樂活人生。最近,台銀又推出了一項新服務——「以租養老」安養信託,這項服務可是結合了房屋租賃和信託兩大功能,讓高齡者能夠輕鬆管理自己的財產,同時還能夠保障自己的經濟安全呢! 為了落實這項服務,台銀特別與「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簽訂了合作備忘錄,進行跨業合作。這樣的跨業合作,讓高齡者能夠獲得一站式整合性服務平台,從房屋租賃到信託服務,都能夠在這裡得到滿足。 這個「以租養老」安養信託服務,主要是針對那些有財產管理需求,但又難以尋找適合高齡者居住的安養住所,或者對於餘屋出租及管理事務感到繁瑣的高齡客戶。透過這項服務,高齡者可以透過合法的租賃住宅服務業者租屋或出租房屋,並以信託機制來管控租金收支,從而達到資產管理及經濟安全保障的目的。 這次的跨業合作,不僅是台銀對高齡化社會的回應,也是對於台灣社會高齡化問題的一個重要解決方案。我們期待台銀能夠繼續提供更多類似的好服務,讓台灣的長輩們都能夠享受幸福樂齡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