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Omicron疫情加劇,聯邦銀桃園健行分行昨(12)日三位行員確診後,引金融圈人人自危。包括台、土、合、一銀、兆豐、台企銀等六大行庫紛紛啟動防疫機制,包括先對總行、分行加強防疫,也有銀行要求機場分行櫃員、有確診足跡分行行員,全數篩檢,力求滴水不漏。
國銀龍頭臺灣銀行採取數項措施,包括向同仁加強宣導要趕緊打疫苗,同時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要求下,臺銀在桃園與松山兩個機場的分行櫃員已全數接受篩檢,檢驗結果都是陰性。此外,包括實名制、量體溫,盡力做到滴水不漏。
至於全台據點最多的合作金庫銀行,總行已發函給位於桃竹苗地區的分行,除加強客戶實聯制外,也要落實體溫測量及噴灑酒精,並加裝隔板、備妥防護衣、防護頭盔,為同仁提供必要的防護裝備。土地銀行指出,疫情期間持續謹慎管理全員量體溫、客戶實聯制及確實戴口罩等相關防疫措施。
另外,第一銀行則是從周一(10日)開始,總行禁止外人進入,開會一律採視訊,另外對有確診足跡分行,將請行員做PCR,有同住家屬入境者的行員可居家辦公。第一銀主管說,目前一銀有兩家分行有確診足跡,除分行立即消毒外,也要求這兩家分行行員全體做PCR檢測;其次,一銀允許有小孩在桃園上課的行員可請五天防疫照顧假。
兆豐銀桃機分行因有確診者足跡,全員篩檢確定都是陰性。不過,銀行對於來勢洶洶的新種病毒Omicron不敢輕忽,兆豐、台企銀等都重申分行櫃台隔板、酒精消毒、臨櫃人員戴口罩外也可再加面罩等防疫原則。
而有三位行員確診的聯邦銀行桃園健行分行,昨清消歇業一天,今天調派附近分行人員支援營業,原健行分行行員居家隔離兩周。
國銀龍頭臺灣銀行採取數項措施,包括向同仁加強宣導要趕緊打疫苗,同時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要求下,臺銀在桃園與松山兩個機場的分行櫃員已全數接受篩檢,檢驗結果都是陰性。此外,包括實名制、量體溫,盡力做到滴水不漏。
至於全台據點最多的合作金庫銀行,總行已發函給位於桃竹苗地區的分行,除加強客戶實聯制外,也要落實體溫測量及噴灑酒精,並加裝隔板、備妥防護衣、防護頭盔,為同仁提供必要的防護裝備。土地銀行指出,疫情期間持續謹慎管理全員量體溫、客戶實聯制及確實戴口罩等相關防疫措施。
另外,第一銀行則是從周一(10日)開始,總行禁止外人進入,開會一律採視訊,另外對有確診足跡分行,將請行員做PCR,有同住家屬入境者的行員可居家辦公。第一銀主管說,目前一銀有兩家分行有確診足跡,除分行立即消毒外,也要求這兩家分行行員全體做PCR檢測;其次,一銀允許有小孩在桃園上課的行員可請五天防疫照顧假。
兆豐銀桃機分行因有確診者足跡,全員篩檢確定都是陰性。不過,銀行對於來勢洶洶的新種病毒Omicron不敢輕忽,兆豐、台企銀等都重申分行櫃台隔板、酒精消毒、臨櫃人員戴口罩外也可再加面罩等防疫原則。
而有三位行員確診的聯邦銀行桃園健行分行,昨清消歇業一天,今天調派附近分行人員支援營業,原健行分行行員居家隔離兩周。
元大金持分占比近80%,位於捷運南京復興站的大同大樓都更案, 日前已經由中國建經出面完成總金額43億元的發包工程,中國建經提 出最新預估,依照周邊商辦大樓的行情,都更完工之後,整個新大樓 的市值規模將達200億元,倘若加計元大金位於捷運南京松江站附近 新落成的元泰廣場大樓,以及另一棟即將興建,也位於捷運出口的新 大樓,元大金可說已成為南京金融商圈的「新地王」。
台銀、土銀、兆豐、華銀、合庫等行庫都有轉投資的建經公司,由 土銀與兆豐合資的中國建經公司不僅成立時間最早,實收資本額,建 經業績和都更實績也最多,包括其建經銷售金額累積已超過1兆1,91 3億元,都更總工程造價則超過324億元,更新總戶數亦超過4,700戶 。
大同大樓為元大金旗下元大證券總部大樓,該都更案的基地面積達 800坪,中國建經副總林雲鵬指出,大同大樓裡面的法人戶除了元大 金,還包括華南永昌、彰銀、中壽、及元大集團旗下的元鼎投資、元 大建設等,在原容積率及政府另外有30%法定容積獎勵率下,之後完 工的新大樓將從地上14層變為22層。
中國建經指出,大同大樓都更案可說是中國建經在2021年代表都更 案。中國建經近二年來力拚都更及危老重建案,也反映在其都更及危 老案件簽約金額的快速成長。
林雲鵬表示,2019年、2020年、2021年的都更及危老重建簽約金額 分別為1.2億元、2億元及2.24億元,平均年成長率50%,今年則將再 以至少超過2.6億元為目標,其中,位於新板特區,基本面積達2,29 0坪、463戶,包括100位地主在內的都更案,將成為今年重要代表作 。
台銀、土銀、兆豐、華銀、合庫等行庫都有轉投資的建經公司,由 土銀與兆豐合資的中國建經公司不僅成立時間最早,實收資本額,建 經業績和都更實績也最多,包括其建經銷售金額累積已超過1兆1,91 3億元,都更總工程造價則超過324億元,更新總戶數亦超過4,700戶 。
大同大樓為元大金旗下元大證券總部大樓,該都更案的基地面積達 800坪,中國建經副總林雲鵬指出,大同大樓裡面的法人戶除了元大 金,還包括華南永昌、彰銀、中壽、及元大集團旗下的元鼎投資、元 大建設等,在原容積率及政府另外有30%法定容積獎勵率下,之後完 工的新大樓將從地上14層變為22層。
中國建經指出,大同大樓都更案可說是中國建經在2021年代表都更 案。中國建經近二年來力拚都更及危老重建案,也反映在其都更及危 老案件簽約金額的快速成長。
林雲鵬表示,2019年、2020年、2021年的都更及危老重建簽約金額 分別為1.2億元、2億元及2.24億元,平均年成長率50%,今年則將再 以至少超過2.6億元為目標,其中,位於新板特區,基本面積達2,29 0坪、463戶,包括100位地主在內的都更案,將成為今年重要代表作 。
英穩達債權銀行團對英業達的法律訴訟,出現突破性進展。據了解 ,兆豐銀準備採取法律訴訟的動作,已得到民營銀行中信銀、富邦銀 的支持,估計其他公股銀行加入訴訟行列,採取「集體訴訟」的可能 性已大為升高。相對上,英業達將面對來自銀行團更大的壓力。
據金融圈知情人士透露,去年英穩達進行債務協商時,時任英業達 董事長卓桐華和大股東葉國一,雙雙出面拜託銀行團支持債協,還在 當時出具支持函,這使得民營銀行現在火大的程度並不下於公股銀行 。據可靠消息轉述,其中一家民營銀行高層還直接被對方負責人找上 門,「拍胸脯」保證絕對沒問題。英業達現在卻作「壁上觀」,更令 該銀行氣憤難平。
由於先前不少銀行都收了滿手的「支持函」授信案,倘若每家都比 照英業達,銀行業者恐怕未來後患無窮、「道德風險」引發的倒帳問 題恐怕更大,因此也使兆豐銀決心祭出鐵腕,至於其他公股行庫,則 會等到一月份召開債權銀行團會議時,配合決議採取一致的行動。
據了解英業達在28日有召開董事會討論,是否依照持股英穩達比例 來對18億元的銀行倒帳損失,按比例來賠付金額。金融人士指出,比 起檯面上所看到的英業達、英華達、英元達分別持股英穩達33.45% 、9.57%、4.64%,「葉國一及其友人的持股加計起來,總持股比例 已超過6成!」因此應負更高的責任。
此外,太陽能原料公司寶德能源已在本月以16.5億賣出廠房及設備 ,接手者為長春集團旗下的長春石化,至此,依銀行作業慣例,債權 銀行在寶德能源拍賣廠房預估可收回的金額之後,約90億元的債權部 位,將在今年底前全面完成提存,這也將是金融業近二年來「踩雷」 最大的聯貸案。
銀行團內部資料顯示,寶德銀行前五大債權銀行包括兆豐、一銀、 台新、台銀、華銀,其他還有彰銀、土銀、台企銀、農業金庫、高雄 銀行,包括了二個聯貸案,總債權金額為101億元,若扣除預估收回 的10.97億元,總債權餘額降為90億元,其中,前五大行的原始債權 餘額,依前述順序分別為22億、15億、12億、8.3億、7億,目前已知 ,上述銀行包括一銀、台銀、華銀、合庫、台企銀,已在去年下半年 至今年上半年,把寶德能源債權全數進行打呆,因此12月不會有提存 負擔。
據金融圈知情人士透露,去年英穩達進行債務協商時,時任英業達 董事長卓桐華和大股東葉國一,雙雙出面拜託銀行團支持債協,還在 當時出具支持函,這使得民營銀行現在火大的程度並不下於公股銀行 。據可靠消息轉述,其中一家民營銀行高層還直接被對方負責人找上 門,「拍胸脯」保證絕對沒問題。英業達現在卻作「壁上觀」,更令 該銀行氣憤難平。
由於先前不少銀行都收了滿手的「支持函」授信案,倘若每家都比 照英業達,銀行業者恐怕未來後患無窮、「道德風險」引發的倒帳問 題恐怕更大,因此也使兆豐銀決心祭出鐵腕,至於其他公股行庫,則 會等到一月份召開債權銀行團會議時,配合決議採取一致的行動。
據了解英業達在28日有召開董事會討論,是否依照持股英穩達比例 來對18億元的銀行倒帳損失,按比例來賠付金額。金融人士指出,比 起檯面上所看到的英業達、英華達、英元達分別持股英穩達33.45% 、9.57%、4.64%,「葉國一及其友人的持股加計起來,總持股比例 已超過6成!」因此應負更高的責任。
此外,太陽能原料公司寶德能源已在本月以16.5億賣出廠房及設備 ,接手者為長春集團旗下的長春石化,至此,依銀行作業慣例,債權 銀行在寶德能源拍賣廠房預估可收回的金額之後,約90億元的債權部 位,將在今年底前全面完成提存,這也將是金融業近二年來「踩雷」 最大的聯貸案。
銀行團內部資料顯示,寶德銀行前五大債權銀行包括兆豐、一銀、 台新、台銀、華銀,其他還有彰銀、土銀、台企銀、農業金庫、高雄 銀行,包括了二個聯貸案,總債權金額為101億元,若扣除預估收回 的10.97億元,總債權餘額降為90億元,其中,前五大行的原始債權 餘額,依前述順序分別為22億、15億、12億、8.3億、7億,目前已知 ,上述銀行包括一銀、台銀、華銀、合庫、台企銀,已在去年下半年 至今年上半年,把寶德能源債權全數進行打呆,因此12月不會有提存 負擔。
中央銀行公布2021年第三季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全體39家銀行 稅前淨利合計2,709.41億元,與2020年同期相比維持年成長8.55%, 因5月中爆發本土疫情衝擊未完全解除,僅較第二季的7.54%略高, 每一銀行員平均貢獻度191.41萬元,年成長也一樣微增至5.14%。
根據央行統計,國銀家數從37家,因純網銀樂天國際商銀及連線商 銀營運而增為39家,接著若將來銀行順利開張營運,將再增至40家。 第三季每一行員獲利貢獻,有21家逾200萬元,排除輸出入銀行的35 6.11萬元,及農業金庫的498.78萬元外,其他37家商業銀行中,第一 名為京城銀行的943.03萬元,第二名為國銀模範生上海商銀的579.8 3萬元,兆豐銀行以324.09萬元擠進第三名。
第二季時第三名的台北富邦銀行,第三季為316.49萬元後退一名至 第四。第五名的中信銀行的282.77萬元,及第六的公股一銀279.75萬 元、第七名的國泰世華273.85萬元,名次均未改變。合庫以261.75前 進一名至第八名,並將台銀的251.18萬元擠下一名至第九名。另新進 榜的是土銀247.46萬元第十。第二季時的第九及第十名的王道銀行和 玉山銀行,退出前十強。
銀行主管指出,由於本土疫情在第三季的7月底獲控制,雖然影響 仍未完全解除,但最壞情況已過,因經濟成長表現佳的有利條件下, 國銀獲利動能恢復強勁,員工平均貢獻度回復長期來的水準,年成長 家數增至與第一季相同的29家,高於第二季時的26家。隨第四季的疫 情控制愈來愈穩定,預料銀行獲利及每一員工平均貢獻度,均可望更 明顯回升。
前十強員工平均貢獻度8家成長,一樣也回到第一季水準,其中有 5家年成長達二位數,至於十強中公股銀行相當爭氣,一口氣從二季 的3家增為5家,即兆豐、一銀、合庫、台銀、土銀,外商銀行還是全 未進榜,另5家全是本國民營銀行。
根據央行統計,國銀家數從37家,因純網銀樂天國際商銀及連線商 銀營運而增為39家,接著若將來銀行順利開張營運,將再增至40家。 第三季每一行員獲利貢獻,有21家逾200萬元,排除輸出入銀行的35 6.11萬元,及農業金庫的498.78萬元外,其他37家商業銀行中,第一 名為京城銀行的943.03萬元,第二名為國銀模範生上海商銀的579.8 3萬元,兆豐銀行以324.09萬元擠進第三名。
第二季時第三名的台北富邦銀行,第三季為316.49萬元後退一名至 第四。第五名的中信銀行的282.77萬元,及第六的公股一銀279.75萬 元、第七名的國泰世華273.85萬元,名次均未改變。合庫以261.75前 進一名至第八名,並將台銀的251.18萬元擠下一名至第九名。另新進 榜的是土銀247.46萬元第十。第二季時的第九及第十名的王道銀行和 玉山銀行,退出前十強。
銀行主管指出,由於本土疫情在第三季的7月底獲控制,雖然影響 仍未完全解除,但最壞情況已過,因經濟成長表現佳的有利條件下, 國銀獲利動能恢復強勁,員工平均貢獻度回復長期來的水準,年成長 家數增至與第一季相同的29家,高於第二季時的26家。隨第四季的疫 情控制愈來愈穩定,預料銀行獲利及每一員工平均貢獻度,均可望更 明顯回升。
前十強員工平均貢獻度8家成長,一樣也回到第一季水準,其中有 5家年成長達二位數,至於十強中公股銀行相當爭氣,一口氣從二季 的3家增為5家,即兆豐、一銀、合庫、台銀、土銀,外商銀行還是全 未進榜,另5家全是本國民營銀行。
森霸電力委由台灣銀行統籌主辦並擔任管理銀行的244.5億元聯貸案,昨(28)日完成簽約。簽約儀式於台銀總行舉行,由森霸電力董事長薛人豪與台銀董事長呂桔誠共同主持。
本聯貸案資金用途是供支應森霸電力二期電廠計畫資本支出暨充實營運周轉金,由台銀、土地銀行、彰化銀行、玉山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上海銀行及合作金庫銀行共同主辦,邀集遠東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及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共同參與,參貸銀行共11家。本案順利籌組完成,充分顯示金融同業對森霸電力經營團隊實力及長期營運表現,具高度信心與肯定。
森霸電力一期電廠裝置容量約100萬瓩,自2004年完工商轉以來,均維持機組及各項設施最佳性能狀態,提供高品質且穩定的電力來源。此外,在全體同仁努力下建立良好標準化作業文化,職安衛管理績效備受主管機關的肯定與嘉許,今年更榮獲台南市政府「安衛家族特優獎」。
森霸電力二期電廠配合政府能源政策,新機組預計於2024年6月底前完工商轉,對於電網穩定及供電安全上扮演重要角色。本聯貸案順利籌組完成,將有助森霸電力二期電廠擴建案的進行及提升森霸電力營運競爭力。
本聯貸案資金用途是供支應森霸電力二期電廠計畫資本支出暨充實營運周轉金,由台銀、土地銀行、彰化銀行、玉山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上海銀行及合作金庫銀行共同主辦,邀集遠東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及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共同參與,參貸銀行共11家。本案順利籌組完成,充分顯示金融同業對森霸電力經營團隊實力及長期營運表現,具高度信心與肯定。
森霸電力一期電廠裝置容量約100萬瓩,自2004年完工商轉以來,均維持機組及各項設施最佳性能狀態,提供高品質且穩定的電力來源。此外,在全體同仁努力下建立良好標準化作業文化,職安衛管理績效備受主管機關的肯定與嘉許,今年更榮獲台南市政府「安衛家族特優獎」。
森霸電力二期電廠配合政府能源政策,新機組預計於2024年6月底前完工商轉,對於電網穩定及供電安全上扮演重要角色。本聯貸案順利籌組完成,將有助森霸電力二期電廠擴建案的進行及提升森霸電力營運競爭力。
英業達子公司英穩達破產,但英業達卻甩鍋,債權銀行團昨(27)日提出三大因應策略,一是擬聯手對英業達和英穩達提出民事求償,二是重新檢視所有「母公司出具支持函的舊授信案」,不排除「慢慢收回貸款」,三是,未來只要母公司不做保證的授信案,一律不做了。
針對兆豐銀可能對英業達提出民事求償,英業達昨表示,瞭解並尊重其處理程序,公司也會積極採取各項因應作為,期待可有效降低雙方分歧,解決問題。
英穩達破產案中共有七家銀行踩雷,包括兆豐銀、華南銀、北富銀、台銀、中信銀、彰銀及土銀,合計債權共18.7億元,其中公股行庫就占了五家,公股內部已經有共識,將採取一致性行動。
市場傳出兆豐銀研擬對英業達和英穩達提告,採取民事求償甚至是刑事訴訟。行庫說,目前來看,採取民事求償的機率較大,「因英業達並非保證人,要採取刑事詐欺,不太容易」。
另一家行庫則表示,英穩達破產、資不抵債是商業問題並非法律議題,而英業達身為英穩達的法人董事,則可以依照《公司法》和《民法》追究英業達應負的公司負責人、及股東的責任,做民事求償。
其次,在英業達甩鍋後,各行庫內部也重新檢視其他母公司出具支持函的授信案,若母公司沒有做保證者,將會檢視子公司產業前景、財務體質、償債能力三大指標,只要三大指標轉壞,「可能就會慢慢收回貸款」。
三是,未來授信案,一律要求母公司做保證、不看支持函,只要母公司不做保證,則一律不承做,避免重蹈「出了支持函卻不支持」的覆轍。
行庫主管坦言,支持函沒有法律效力,但英業達基於公司治理、企業社會責任,本來就需要支持子公司、負責清償債務,如今英業達甩鍋,「各銀行將對英業達集團的支持打折,例如未來英業達轉投資的相關企業,可能就不會全部支持貸款」。
針對兆豐銀可能對英業達提出民事求償,英業達昨表示,瞭解並尊重其處理程序,公司也會積極採取各項因應作為,期待可有效降低雙方分歧,解決問題。
英穩達破產案中共有七家銀行踩雷,包括兆豐銀、華南銀、北富銀、台銀、中信銀、彰銀及土銀,合計債權共18.7億元,其中公股行庫就占了五家,公股內部已經有共識,將採取一致性行動。
市場傳出兆豐銀研擬對英業達和英穩達提告,採取民事求償甚至是刑事訴訟。行庫說,目前來看,採取民事求償的機率較大,「因英業達並非保證人,要採取刑事詐欺,不太容易」。
另一家行庫則表示,英穩達破產、資不抵債是商業問題並非法律議題,而英業達身為英穩達的法人董事,則可以依照《公司法》和《民法》追究英業達應負的公司負責人、及股東的責任,做民事求償。
其次,在英業達甩鍋後,各行庫內部也重新檢視其他母公司出具支持函的授信案,若母公司沒有做保證者,將會檢視子公司產業前景、財務體質、償債能力三大指標,只要三大指標轉壞,「可能就會慢慢收回貸款」。
三是,未來授信案,一律要求母公司做保證、不看支持函,只要母公司不做保證,則一律不承做,避免重蹈「出了支持函卻不支持」的覆轍。
行庫主管坦言,支持函沒有法律效力,但英業達基於公司治理、企業社會責任,本來就需要支持子公司、負責清償債務,如今英業達甩鍋,「各銀行將對英業達集團的支持打折,例如未來英業達轉投資的相關企業,可能就不會全部支持貸款」。
農曆年即將進入倒數最後一個月,將邁入民眾領現金、包紅包的高峰,銀行主管提醒,2022年元旦起,民眾去ATM做無卡提款時,除現行單筆、每日累計限領3萬元外,還新增了每月限領20萬元。
據華南銀、永豐銀等各銀行陸續公告,2022年1月1日起,民眾去ATM無卡提款,新增了「月限額」20萬元的限制。據透露,新增「月限額」是因為金管會的一份金檢查核缺失。
銀行主管坦言,因現行ATM「有卡」提款,僅有單筆、每日限額(約10~30萬元不等),當時擬定ATM「無卡」提款時,也認為僅需設定單筆和每日限額即可,加上相關安控基準也沒有明確規定,自然認為比照ATM有卡提款即可。
但今年上半年金管會出具查核意見,內容指出「ATM無卡提款未訂定每月提款金額上限」是與金融機構辦理電子銀行業務安控基準不符,讓各銀行驚覺,紛紛擬定「月限額」。
據調查,多數銀行無卡提款每天限領3萬元,一銀和彰銀則有訂每月限額20萬元,而華南銀、土銀、合庫、台銀、台企銀等,在參照安控基準低風險限額也是每月20萬元下,也將ATM無卡提款比照訂在每月限領20萬元。
據了解,金融科技讓ATM無卡提款興起,但因「無卡」而高風險較高,未定月限額,若一天領3萬元,那一個月就可以領90萬元,引發金管會關注。
在金融科技發展下,各銀行發展的ATM無卡提款,民眾可以透過手機App、指紋識別、或刷臉,就可以去附近ATM輸入提款序號就可領錢,讓民眾提款免帶金融卡。
據華南銀、永豐銀等各銀行陸續公告,2022年1月1日起,民眾去ATM無卡提款,新增了「月限額」20萬元的限制。據透露,新增「月限額」是因為金管會的一份金檢查核缺失。
銀行主管坦言,因現行ATM「有卡」提款,僅有單筆、每日限額(約10~30萬元不等),當時擬定ATM「無卡」提款時,也認為僅需設定單筆和每日限額即可,加上相關安控基準也沒有明確規定,自然認為比照ATM有卡提款即可。
但今年上半年金管會出具查核意見,內容指出「ATM無卡提款未訂定每月提款金額上限」是與金融機構辦理電子銀行業務安控基準不符,讓各銀行驚覺,紛紛擬定「月限額」。
據調查,多數銀行無卡提款每天限領3萬元,一銀和彰銀則有訂每月限額20萬元,而華南銀、土銀、合庫、台銀、台企銀等,在參照安控基準低風險限額也是每月20萬元下,也將ATM無卡提款比照訂在每月限領20萬元。
據了解,金融科技讓ATM無卡提款興起,但因「無卡」而高風險較高,未定月限額,若一天領3萬元,那一個月就可以領90萬元,引發金管會關注。
在金融科技發展下,各銀行發展的ATM無卡提款,民眾可以透過手機App、指紋識別、或刷臉,就可以去附近ATM輸入提款序號就可領錢,讓民眾提款免帶金融卡。
國家住都中心公辦都更招商成功首案「台銀圓山案」,昨(22)日舉行開工典禮,此案在2019年底就與麗寶建設簽約,投資額約43億元,福容大飯店將進駐,還有美食廣場、住宅等,帶動北大同發展,預計2025年完工。
「捷運圓山站西側公辦都更案」昨在捷運圓山站西側基地舉辦開工典禮。行政院長蘇貞昌、內政部長徐國勇均出席。徐國勇表示,本案為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成立後,第一個招商成功並開工動土的公辦都更案,政府帶頭都更具示範效果,預計可創造114億元開發價值,帶動大同區周邊發展。
昨日開工典禮,出席官員、企業家還包括財政部長蘇建榮、國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花敬群、立委何志偉、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麗寶集團董事長吳寶田、台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
「捷運圓山站西側公辦都更案」由麗寶建設拿下昨日動土,麗寶集團董事長吳寶田指出,2025年完工後將成為具備數位藝術、休閒觀光與樂活宜居的新型態都更示範宅「圓山綠水」新天地。
按照麗寶建設規畫,該案將分為「北側B區」、「南側A區」兩大區塊,其中「北側B區」將興建地上11樓、地下四樓之複合式大樓,包括商業空間、商辦、擁有40間房之青創旅館「美棧」以及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空間;「南側A區」則將打造地上十樓、地下四樓之建築,包括擁有200間房的福容飯店、美食購物廣場、親子休閒商店以及住宅都將在其中。
吳寶田強調,「捷運圓山站西側公辦都更案」預計2025年完工後,將成為具備數位藝術、休閒觀光與樂活宜居的新型態都更示範宅「圓山綠水」新天地,透過老街廓重新規劃、活化後,期盼能透過建築帶動北大同區的整體發展。
蘇貞昌表示,政府積極推動都更,台銀圓山案更創造「五贏」,從老舊土地活化再利用,到麗寶集團民間資金投入發展兼具傳統與現代的都更案,讓台北市稅收增加、閒置土地活化、政府與民間展現合作典範。
「捷運圓山站西側公辦都更案」昨在捷運圓山站西側基地舉辦開工典禮。行政院長蘇貞昌、內政部長徐國勇均出席。徐國勇表示,本案為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成立後,第一個招商成功並開工動土的公辦都更案,政府帶頭都更具示範效果,預計可創造114億元開發價值,帶動大同區周邊發展。
昨日開工典禮,出席官員、企業家還包括財政部長蘇建榮、國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花敬群、立委何志偉、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麗寶集團董事長吳寶田、台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
「捷運圓山站西側公辦都更案」由麗寶建設拿下昨日動土,麗寶集團董事長吳寶田指出,2025年完工後將成為具備數位藝術、休閒觀光與樂活宜居的新型態都更示範宅「圓山綠水」新天地。
按照麗寶建設規畫,該案將分為「北側B區」、「南側A區」兩大區塊,其中「北側B區」將興建地上11樓、地下四樓之複合式大樓,包括商業空間、商辦、擁有40間房之青創旅館「美棧」以及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空間;「南側A區」則將打造地上十樓、地下四樓之建築,包括擁有200間房的福容飯店、美食購物廣場、親子休閒商店以及住宅都將在其中。
吳寶田強調,「捷運圓山站西側公辦都更案」預計2025年完工後,將成為具備數位藝術、休閒觀光與樂活宜居的新型態都更示範宅「圓山綠水」新天地,透過老街廓重新規劃、活化後,期盼能透過建築帶動北大同區的整體發展。
蘇貞昌表示,政府積極推動都更,台銀圓山案更創造「五贏」,從老舊土地活化再利用,到麗寶集團民間資金投入發展兼具傳統與現代的都更案,讓台北市稅收增加、閒置土地活化、政府與民間展現合作典範。
為因應近年來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臺灣銀行成立創新實驗室,積 極推動金融創新,以跨領域的科技發展新型態的金融服務。其中區塊 鏈(Blockchain)技術即為該行研究發展的創新領域。包括:區塊鏈 1.0的比特幣加密虛擬貨幣、區塊鏈2.0的智能合約與物聯網應用以及 目前發展中的區塊鏈3.0「去中心化金融」(DeFi)服務等。
臺灣銀行自107年起便攜手金融同業與財金公司共組金融區塊鏈平 台,推出快速便利的「金融區塊鏈函證」服務。運用分散式帳簿技術 之不可否認性、不易竄改性,並運用數位憑證與簽章進行驗證,大幅 降低資料竄改、錯誤或遺失等風險,亦同時降低人工作業及郵寄時間 及成本,達成銀行、會計師事務所以及企業客戶三贏的局面。
遠期外匯交易是我國銀行重要服務項目,主要是提供企業客戶鎖定 某一時期之匯率進行外幣交易,以避免未來因匯率大幅波動可能造成 的風險。然而在實務上因為銀行間缺少彼此照會或是資料比對機制, 導致有同一筆發票在不同銀行重複辦理遠匯交易的問題。臺灣銀行攜 手三大國銀、臺灣網路認證公司及台灣微軟於110年共同組成實證團 隊,並透過金融科技新創園區相關的輔導資源,運用區塊鏈技術打造 「跨金融機構遠匯交易重複性驗證平台」,提供銀行同業透過平台彼 此照會與資料比對的服務,進而可以成功解決遠匯重複交易之問題, 也消除不肖業者炒匯的動機。
臺灣銀行副總經理朱永榕表示,創新實驗室未來將持續深耕區塊鏈 應用,目前除了針對DeFi之潛在應用場景,如非同質化代幣(NFT) 、金融詐欺及ESG等重要課題進行研議,並規劃運用落地的可行性。 同時該行也非常樂意參加相關創新的實證專案,與我國銀行同業進行 技術交流或是共組區塊鏈聯盟,以期使打造全方位之金融服務生態圈 。
臺灣銀行自107年起便攜手金融同業與財金公司共組金融區塊鏈平 台,推出快速便利的「金融區塊鏈函證」服務。運用分散式帳簿技術 之不可否認性、不易竄改性,並運用數位憑證與簽章進行驗證,大幅 降低資料竄改、錯誤或遺失等風險,亦同時降低人工作業及郵寄時間 及成本,達成銀行、會計師事務所以及企業客戶三贏的局面。
遠期外匯交易是我國銀行重要服務項目,主要是提供企業客戶鎖定 某一時期之匯率進行外幣交易,以避免未來因匯率大幅波動可能造成 的風險。然而在實務上因為銀行間缺少彼此照會或是資料比對機制, 導致有同一筆發票在不同銀行重複辦理遠匯交易的問題。臺灣銀行攜 手三大國銀、臺灣網路認證公司及台灣微軟於110年共同組成實證團 隊,並透過金融科技新創園區相關的輔導資源,運用區塊鏈技術打造 「跨金融機構遠匯交易重複性驗證平台」,提供銀行同業透過平台彼 此照會與資料比對的服務,進而可以成功解決遠匯重複交易之問題, 也消除不肖業者炒匯的動機。
臺灣銀行副總經理朱永榕表示,創新實驗室未來將持續深耕區塊鏈 應用,目前除了針對DeFi之潛在應用場景,如非同質化代幣(NFT) 、金融詐欺及ESG等重要課題進行研議,並規劃運用落地的可行性。 同時該行也非常樂意參加相關創新的實證專案,與我國銀行同業進行 技術交流或是共組區塊鏈聯盟,以期使打造全方位之金融服務生態圈 。
國銀不動產授信龍頭土地銀行率先開第一槍,喊出明年不動產業務 將「零成長」。行庫指出,身為不動產專業銀行、不受銀行法72-2條 天花板限制的土銀決定零成長,讓其他行庫壓力倍增,除合庫銀已跟 進決定零成長,其他行庫也將把明年土建融和房貸業務成長量限縮在 3%以內,行庫明年不動產相關授信可說全面凍漲。
土銀董座謝娟娟13日在財委會指出,土銀在編列明年度的預算時, 針對不動產放款業務已規劃「零成長」。謝娟娟補充,土銀有獲利目 標必須兼顧,因此相關業務不可能完全不作,零成長的意思是不會再 較今年成長。
據了解,原本各大行庫是以3∼5%作為明年土建融或房貸業務成長 目標,但土銀喊出「零成長」後,已使目標再度「下修」到0∼3%。
相關人士指出,財政部轄下的八大行庫對於土建融業務,已採取零 成長或是3%以內為限的微幅成長,幾乎已形同進入「全面凍漲」狀 態,各大行庫對於土建融業務「縮手」的程度可說史上僅見;除土銀 ,合庫是另一家包括土建融、房貸業務在內明年都將「零成長」的行 庫。至於一銀、華銀、兆豐銀、彰銀等行庫,則以明年土建融、房貸 業務在3%以內微幅成長為目標。
台銀則由於今年再度得標公教人員的「築巢優利貸」房貸,因此明 年房貸業務不可能零成長,但台銀的土建融業務明年則同樣會零成長 ,甚至可能「負成長」。
行庫主管表示,主管機關降溫房市的方向明確,中央銀行本周不排 除再加碼選擇性信用管制,加上土銀帶頭表態,各銀行因此對明年不 動產業務成長「保守再保守」。
土銀董座謝娟娟13日在財委會指出,土銀在編列明年度的預算時, 針對不動產放款業務已規劃「零成長」。謝娟娟補充,土銀有獲利目 標必須兼顧,因此相關業務不可能完全不作,零成長的意思是不會再 較今年成長。
據了解,原本各大行庫是以3∼5%作為明年土建融或房貸業務成長 目標,但土銀喊出「零成長」後,已使目標再度「下修」到0∼3%。
相關人士指出,財政部轄下的八大行庫對於土建融業務,已採取零 成長或是3%以內為限的微幅成長,幾乎已形同進入「全面凍漲」狀 態,各大行庫對於土建融業務「縮手」的程度可說史上僅見;除土銀 ,合庫是另一家包括土建融、房貸業務在內明年都將「零成長」的行 庫。至於一銀、華銀、兆豐銀、彰銀等行庫,則以明年土建融、房貸 業務在3%以內微幅成長為目標。
台銀則由於今年再度得標公教人員的「築巢優利貸」房貸,因此明 年房貸業務不可能零成長,但台銀的土建融業務明年則同樣會零成長 ,甚至可能「負成長」。
行庫主管表示,主管機關降溫房市的方向明確,中央銀行本周不排 除再加碼選擇性信用管制,加上土銀帶頭表態,各銀行因此對明年不 動產業務成長「保守再保守」。
打炒房效應 二公銀限縮房貸土銀明年預算目標零成長 合庫表態除了首購 希望都是負成長
央行、金管會和財政部三大財經部會聯手打房,但房價卻愈打愈漲,引發立委關切。土銀董事長謝娟娟昨(13)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表示,配合政府打炒房政策,土銀明年房貸預算目標將「零成長」;上周合庫董事長雷仲達也表示,「除了首購外,我希望都是負成長」。
據了解,除土銀外,六大行庫明年房貸業務預估僅約成長2~4%。
目前包括兆豐銀、第一銀、華南銀和彰銀等公股行庫明年房貸業務仍維持2~4%成長率,台銀和合庫明年目標未定,但據了解,仍會「成長」。
據金管會統計,土銀在2017年房貸餘額年增率達7.3%高點後,就緩步走低,2018~2019年的年成長率約降到4~5%,2020年再降到1.23%,今年估將與去年全年相當。土銀今年前11月房貸餘額8,994億元,年增率僅1.8%。
土銀主管表示,明年房貸餘額目標與今年會維持在差不多水位,因此幾乎零成長,將著重做首購族和剛性需求房貸,如青安貸款。
土建融部分,土銀主管說,為配合政府政策,土建融放款將更為謹慎,也不會有很大成長。土銀到今年11月底土建融餘額約4,600多億元,占整體放款比重約21.5%,預估明年「比重」不會上升至超過22.5%,換算土建融餘額年增率也會在1%以下,將嚴選好的案子來承作。
房貸第二大的台銀主管則說,明年房貸仍會略增,主因是續承做公教房貸,須看新案進來多少,但尚未設定房貸目標,仍會以首購和自住客為主。
合庫董事長雷仲達日前也宣示,僅會做首購族房貸,其他如投資客或是非首購者希望是負成長。據了解,合庫內部估計,在整體景氣和自住購屋需求成長下,明年合庫整體房貸量仍會略微成長。
其他行庫部分,第一銀行估明年房貸目標將成長4%,兆豐銀、華南銀則估成長3~4%左右,彰銀則因今年成長幅度偏高,估明年僅低度成長約在2%以下。
立委沈發惠昨詢問,土銀身為土建融專業銀行、不受「銀行法」72-2條限制,如何配合政府打炒房政策?謝娟娟說,土銀今年土建融成長比往年低也遠低於同業平均,明年業務目標是「零成長」,但因有盈餘目標要達成,所以無法調降。
謝娟娟說,目前金管會對土銀不動產放款限制,是採取土建融放款占總授信額度的23%。
央行、金管會和財政部三大財經部會聯手打房,但房價卻愈打愈漲,引發立委關切。土銀董事長謝娟娟昨(13)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表示,配合政府打炒房政策,土銀明年房貸預算目標將「零成長」;上周合庫董事長雷仲達也表示,「除了首購外,我希望都是負成長」。
據了解,除土銀外,六大行庫明年房貸業務預估僅約成長2~4%。
目前包括兆豐銀、第一銀、華南銀和彰銀等公股行庫明年房貸業務仍維持2~4%成長率,台銀和合庫明年目標未定,但據了解,仍會「成長」。
據金管會統計,土銀在2017年房貸餘額年增率達7.3%高點後,就緩步走低,2018~2019年的年成長率約降到4~5%,2020年再降到1.23%,今年估將與去年全年相當。土銀今年前11月房貸餘額8,994億元,年增率僅1.8%。
土銀主管表示,明年房貸餘額目標與今年會維持在差不多水位,因此幾乎零成長,將著重做首購族和剛性需求房貸,如青安貸款。
土建融部分,土銀主管說,為配合政府政策,土建融放款將更為謹慎,也不會有很大成長。土銀到今年11月底土建融餘額約4,600多億元,占整體放款比重約21.5%,預估明年「比重」不會上升至超過22.5%,換算土建融餘額年增率也會在1%以下,將嚴選好的案子來承作。
房貸第二大的台銀主管則說,明年房貸仍會略增,主因是續承做公教房貸,須看新案進來多少,但尚未設定房貸目標,仍會以首購和自住客為主。
合庫董事長雷仲達日前也宣示,僅會做首購族房貸,其他如投資客或是非首購者希望是負成長。據了解,合庫內部估計,在整體景氣和自住購屋需求成長下,明年合庫整體房貸量仍會略微成長。
其他行庫部分,第一銀行估明年房貸目標將成長4%,兆豐銀、華南銀則估成長3~4%左右,彰銀則因今年成長幅度偏高,估明年僅低度成長約在2%以下。
立委沈發惠昨詢問,土銀身為土建融專業銀行、不受「銀行法」72-2條限制,如何配合政府打炒房政策?謝娟娟說,土銀今年土建融成長比往年低也遠低於同業平均,明年業務目標是「零成長」,但因有盈餘目標要達成,所以無法調降。
謝娟娟說,目前金管會對土銀不動產放款限制,是採取土建融放款占總授信額度的23%。
全台首創,區塊鏈技術防堵企業炒匯,昨(13)日發表實證成果。這是區塊鏈首見應用在預防遠期外匯重複交易,協助此事的金融總會秘書長吳當傑表示,中央銀行希望實證結果能夠落地,金總已洽商聯徵中心銜接、推動。
中國信託銀行、台灣銀行、華南銀行及台灣中小企銀,與台灣網路認證公司、台灣微軟公司組成聯合實證團隊,昨於金融科技創新園區發表「遠匯交易重複性驗證平台」實證成果,將運用區塊鏈技術,提供銀行透過平台彼此照會與資料比對的服務,解決遠匯重複交易問題,也消除不肖業者炒匯的動機。
金融周邊單位很多,為何挑上聯徵中心?吳當傑說,金管會已核定聯徵中心建置應收帳款承購業務的商業發票資料報送平台,以防範潤寅案再次發生。確認企業商業發票真實性的機制,跟確認企業遠期外匯是否重複交易,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透過聯徵中心來推動最適當。
聯徵中心總經理張國銘昨指出,聯徵中心的確正在建置,非統一發票類的商業發票報送平台,預計明年3月上線。
中國信託銀行、台灣銀行、華南銀行及台灣中小企銀,與台灣網路認證公司、台灣微軟公司組成聯合實證團隊,昨於金融科技創新園區發表「遠匯交易重複性驗證平台」實證成果,將運用區塊鏈技術,提供銀行透過平台彼此照會與資料比對的服務,解決遠匯重複交易問題,也消除不肖業者炒匯的動機。
金融周邊單位很多,為何挑上聯徵中心?吳當傑說,金管會已核定聯徵中心建置應收帳款承購業務的商業發票資料報送平台,以防範潤寅案再次發生。確認企業商業發票真實性的機制,跟確認企業遠期外匯是否重複交易,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透過聯徵中心來推動最適當。
聯徵中心總經理張國銘昨指出,聯徵中心的確正在建置,非統一發票類的商業發票報送平台,預計明年3月上線。
台灣銀行7日宣布續辦2022∼2024年「築巢優利貸」,除了年利率 1.31%,首購自住不限區域最高可達八五成,可說是公教住宅開辦以 來最高的成數。
台灣銀行指出,先前辦理2019∼2021年「築巢優利貸」全國公教員 工購屋貸款,至2021年底,為唯一獨家具承作權的銀行。近三年的辦 理期間承作績效良好,且從未發生不當搭售或強迫貸款人購買其他金 融商品的情事,深獲公教員工信任與好評。
此次台灣銀行繼續取得至2024年底「築巢優利貸」承作權,亦無縫 接軌提供更優惠的「築巢優利貸」予公教員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 是成數八五成。此外,台銀並新推出專屬優惠方案,包括築巢優利貸 客戶辦理外匯、ATM跨行提現及其他業務等均有專屬優惠。
台灣銀行說明,「築巢優利貸」適用對象為中央及地方各機關、公 立學校、公營事業機構編制內員工,申請人提供本人或配偶或與他人 共同新購置的不動產均可辦理。
除了目前貸款年利率1.31%,免收開辦手續費、免收信用查詢費、 免收提前清償違約金等優惠條件外,台銀亦對此次八五成的成數指出 ,為協助無自用住宅公教員工購屋築巢,因此特別「不限區域」經評 估後最高可貸成數從原本的八成放大至八五成,大幅降低購屋自備款 成數,並可搭配寬限期最長五年,減輕貸款初期還款壓力,公教員工 將可靈活運用資金安心購屋。
台灣銀行指出,先前辦理2019∼2021年「築巢優利貸」全國公教員 工購屋貸款,至2021年底,為唯一獨家具承作權的銀行。近三年的辦 理期間承作績效良好,且從未發生不當搭售或強迫貸款人購買其他金 融商品的情事,深獲公教員工信任與好評。
此次台灣銀行繼續取得至2024年底「築巢優利貸」承作權,亦無縫 接軌提供更優惠的「築巢優利貸」予公教員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 是成數八五成。此外,台銀並新推出專屬優惠方案,包括築巢優利貸 客戶辦理外匯、ATM跨行提現及其他業務等均有專屬優惠。
台灣銀行說明,「築巢優利貸」適用對象為中央及地方各機關、公 立學校、公營事業機構編制內員工,申請人提供本人或配偶或與他人 共同新購置的不動產均可辦理。
除了目前貸款年利率1.31%,免收開辦手續費、免收信用查詢費、 免收提前清償違約金等優惠條件外,台銀亦對此次八五成的成數指出 ,為協助無自用住宅公教員工購屋築巢,因此特別「不限區域」經評 估後最高可貸成數從原本的八成放大至八五成,大幅降低購屋自備款 成數,並可搭配寬限期最長五年,減輕貸款初期還款壓力,公教員工 將可靈活運用資金安心購屋。
百年來臺灣銀行秉持對經濟金融智能之傳承與創新,建構研究分享平台,協助孕育財經研究人才,奠定台灣經濟金融研究基石。
為持續營造有利經濟金融研究環境,協助台灣培育財經研究人才,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於2017年起帶領同仁舉辦「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鼓勵青年學子以畢業之博碩士學位論文報名參賽,迄今已邁入第五年。論文獎徵稿活動,普獲青年學子響應,見證台灣豐沛的經濟金融研究能量。
「2020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參賽論文業經外部專家學者審查並評選出11位博士組及12位碩士組各獎項得獎者。為公開表揚,臺灣銀行於2021年12月3日假臺灣銀行公庫部六樓舉辦頒獎典禮,由台灣銀行呂董事長主持頒獎典禮,邀請評審委員會召集人總統府資政陳博志教授擔任頒獎典禮貴賓,並邀請博碩士得獎者代表出席領獎。
2021頒獎典禮由台北愛樂交響樂團以別出心裁的表演曲目為得獎者喝采揭開序幕。臺灣銀行自1899年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成立迄今,已逾120年,歷經不同時代淬煉,見證臺灣各階段經濟發展,完整刻畫臺灣金融發展全貌,成功蛻變為新舊文化交融、傳統與創新兼容的臺灣領導型銀行,備受各界肯定。跨越三個世紀,臺灣銀行已積累深厚的金融底蘊,致力於構築經濟金融研究平台,並持續舉辦經濟金融論文獎,冀藉此徵稿活動發揮承先啟後功能,開創臺灣財經研究新局,同時協助臺灣這塊土地培育具潛力的財經研究人才,共同擁抱財經知識力,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為激勵青年發揮所學及成就自我,「2021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徵稿活動已於2021年7月19日起跑,並將總獎金提高至新台幣97萬元,較往年增加31萬元,其中博士組之金、銀、銅獎及優選獎金分別為12萬元(一名)、8萬元(二名)、5萬元(三名)及3萬元(六名);另碩士組金、銀、銅獎及優選獎金分別為7萬元(一名)、4萬元(二名)、3萬元(三名)及2萬元(六名)。
「2021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徵稿活動詳情請參閱臺灣銀行網站(網址:www.bot.com.tw)首頁/「業務公告」,歡迎具中華民國國籍,且為國內公立大學或教育部立案的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109學年度畢業的博士生及碩士生,以經濟金融為主題的畢業學位論文報名參賽。
為持續營造有利經濟金融研究環境,協助台灣培育財經研究人才,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於2017年起帶領同仁舉辦「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鼓勵青年學子以畢業之博碩士學位論文報名參賽,迄今已邁入第五年。論文獎徵稿活動,普獲青年學子響應,見證台灣豐沛的經濟金融研究能量。
「2020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參賽論文業經外部專家學者審查並評選出11位博士組及12位碩士組各獎項得獎者。為公開表揚,臺灣銀行於2021年12月3日假臺灣銀行公庫部六樓舉辦頒獎典禮,由台灣銀行呂董事長主持頒獎典禮,邀請評審委員會召集人總統府資政陳博志教授擔任頒獎典禮貴賓,並邀請博碩士得獎者代表出席領獎。
2021頒獎典禮由台北愛樂交響樂團以別出心裁的表演曲目為得獎者喝采揭開序幕。臺灣銀行自1899年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成立迄今,已逾120年,歷經不同時代淬煉,見證臺灣各階段經濟發展,完整刻畫臺灣金融發展全貌,成功蛻變為新舊文化交融、傳統與創新兼容的臺灣領導型銀行,備受各界肯定。跨越三個世紀,臺灣銀行已積累深厚的金融底蘊,致力於構築經濟金融研究平台,並持續舉辦經濟金融論文獎,冀藉此徵稿活動發揮承先啟後功能,開創臺灣財經研究新局,同時協助臺灣這塊土地培育具潛力的財經研究人才,共同擁抱財經知識力,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為激勵青年發揮所學及成就自我,「2021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徵稿活動已於2021年7月19日起跑,並將總獎金提高至新台幣97萬元,較往年增加31萬元,其中博士組之金、銀、銅獎及優選獎金分別為12萬元(一名)、8萬元(二名)、5萬元(三名)及3萬元(六名);另碩士組金、銀、銅獎及優選獎金分別為7萬元(一名)、4萬元(二名)、3萬元(三名)及2萬元(六名)。
「2021臺灣銀行經濟金融論文獎」徵稿活動詳情請參閱臺灣銀行網站(網址:www.bot.com.tw)首頁/「業務公告」,歡迎具中華民國國籍,且為國內公立大學或教育部立案的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109學年度畢業的博士生及碩士生,以經濟金融為主題的畢業學位論文報名參賽。
跌破七成 國銀存放比探新低 10月降至69% 台積籌資200億暫存、國營事業三角貿易匯款效應 存款增速遠大於放款
受台積電為建廠發債籌資200億元先匯入銀行暫存、國營事業三角貿易匯款、及企業戶存款量大增等三大因素,讓本國銀行存款量大增,10月國銀總存款餘額達47.6兆餘元,比放款總量還多了14.3兆元,存放比更一舉跌破七成到69%,創史上新低。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昨(30)日表示,存放比探新低,主因是放款速度追不上存款腳步,但他強調,企業資金需求仍強勁,如台商回流、或是企業再投資的暫存款等,才導致存款量大增。
金融業者說,一般來說,在景氣低迷時,存放比若創新低,是代表投資需求不振,民眾或企業戶寧可把現金放在銀行、賺取微薄的利息錢也不願做投資,銀行錢滿為患也壓縮銀行獲利空間。
但今年經濟活絡、投資需求強勁,國內外資金潮源源不絕,業者說,在這升息前的資金潮,反有助於銀行業提前布局,在升息後、賺取利差的業務量能。
金管會昨日公布10月國銀資產品質概況。10月全體本國銀行總存款餘額達47.65兆元、月增3,547億元,放款總餘額33.32兆元卻僅月增1,796億元,存放款差距達14.33兆元,10月存放比從去年底70.24%降到69.93%,跌破七成更創史上新低。
林志吉解釋,存款餘額月增超過3,000億元,有三大原因,一是企業法人戶存款量增加,包括合庫、台銀、北富銀等,存款量大增。
二是台積電為了建廠發債籌資超過200億元,錢先匯入銀行暫存,三是國營事業三角貿易匯入款及外國資金進場資金匯入,這三大主因讓存款量起飛。
林志吉說,這14.33兆元扣除庫存現金、存放央行和拆借、及債務投資工具後,剩下閒置資金並不多,他也說,銀行可以發展不同金融商品來因應,例如針對弱勢民眾發展新金融商品,即發展普惠金融。
據銀行局數據,10月放款用途,包括購置不動產就月增1,028億元、周轉金月增804億元,林志吉說,銀行吸收資金,也可由銀行投資如股債等資本市場投資做運用。即便存放比創新低,但國銀利差仍有提高。央行統計,去年第3季國銀平均利差是1.19個百分點,今年第3季則拉高到1.25個百分點。
受台積電為建廠發債籌資200億元先匯入銀行暫存、國營事業三角貿易匯款、及企業戶存款量大增等三大因素,讓本國銀行存款量大增,10月國銀總存款餘額達47.6兆餘元,比放款總量還多了14.3兆元,存放比更一舉跌破七成到69%,創史上新低。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昨(30)日表示,存放比探新低,主因是放款速度追不上存款腳步,但他強調,企業資金需求仍強勁,如台商回流、或是企業再投資的暫存款等,才導致存款量大增。
金融業者說,一般來說,在景氣低迷時,存放比若創新低,是代表投資需求不振,民眾或企業戶寧可把現金放在銀行、賺取微薄的利息錢也不願做投資,銀行錢滿為患也壓縮銀行獲利空間。
但今年經濟活絡、投資需求強勁,國內外資金潮源源不絕,業者說,在這升息前的資金潮,反有助於銀行業提前布局,在升息後、賺取利差的業務量能。
金管會昨日公布10月國銀資產品質概況。10月全體本國銀行總存款餘額達47.65兆元、月增3,547億元,放款總餘額33.32兆元卻僅月增1,796億元,存放款差距達14.33兆元,10月存放比從去年底70.24%降到69.93%,跌破七成更創史上新低。
林志吉解釋,存款餘額月增超過3,000億元,有三大原因,一是企業法人戶存款量增加,包括合庫、台銀、北富銀等,存款量大增。
二是台積電為了建廠發債籌資超過200億元,錢先匯入銀行暫存,三是國營事業三角貿易匯入款及外國資金進場資金匯入,這三大主因讓存款量起飛。
林志吉說,這14.33兆元扣除庫存現金、存放央行和拆借、及債務投資工具後,剩下閒置資金並不多,他也說,銀行可以發展不同金融商品來因應,例如針對弱勢民眾發展新金融商品,即發展普惠金融。
據銀行局數據,10月放款用途,包括購置不動產就月增1,028億元、周轉金月增804億元,林志吉說,銀行吸收資金,也可由銀行投資如股債等資本市場投資做運用。即便存放比創新低,但國銀利差仍有提高。央行統計,去年第3季國銀平均利差是1.19個百分點,今年第3季則拉高到1.25個百分點。
神山發債募資,匯入逾200億元 國銀存放比跌破70% 史上新低
台積電發債,銀行存放比直接破底。
金管會11月30日公布,國銀10月底存款餘額已達47.65兆元,單月 增加近3,547億元,放款餘額則僅33.32兆元,單月增1,796億元,讓 國銀存放比直接跌破70%大關,來到69.93%的史上新低。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解密,10月主要是台積電發債募集建廠資金, 匯入銀行逾200億元,另外如壽險公司存款、企業三角貿易匯款等, 讓10月如合庫行、台灣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等存款大量增加。
國銀存放比10月降到69.93%,即存款與放款差額已近14.33兆元, 銀行局指出,其中包括1兆元左右的現金部位,4.57兆元是存放央行 及同業拆借,7.59兆是成本列帳的債券投資,另外有9.28兆元是投資 股票、基金或其他固定收益標的,並不會完全閒置。
林志吉表示,國銀存放差額一再擴大,主要是銀行放款速度一直沒 有跟上存款的速度。今年前十月國銀放款增加近1.86兆元,但同時間 存款也增加近2.86兆元,即十個月多出1兆元左右的差額,讓存放比 破史上新低。
林志吉指出,銀行可發展不同商品,因應存放資金差額持續擴大, 對目前銀行沒有照顧到的民眾也可開發新的金融商品,提高這些民眾 的金融使用度,落實普惠金融;同時銀行投資債券,亦是協助企業取 得資金的另一種方式。
10月國銀放款增加1,796億元,若以對象別來看,是個人放款增加 1,056億元,民營企業放款增687億元,公營企業放款亦增118億元。 若以放款用途來看,最大宗放款還是購置不動產,10月增1,028億元 ,其次就是周轉金放款增804億元。
林志吉表示,銀行存放比降低,但國銀淨利差其實有提高,據央行 的存放款加權利率統計來看,去年第三季國銀平均淨利差是1.19個百 分點,但到今年第三季已提高到1.25個百分點,即銀行利息收入仍有 提高。
台積電發債,銀行存放比直接破底。
金管會11月30日公布,國銀10月底存款餘額已達47.65兆元,單月 增加近3,547億元,放款餘額則僅33.32兆元,單月增1,796億元,讓 國銀存放比直接跌破70%大關,來到69.93%的史上新低。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解密,10月主要是台積電發債募集建廠資金, 匯入銀行逾200億元,另外如壽險公司存款、企業三角貿易匯款等, 讓10月如合庫行、台灣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等存款大量增加。
國銀存放比10月降到69.93%,即存款與放款差額已近14.33兆元, 銀行局指出,其中包括1兆元左右的現金部位,4.57兆元是存放央行 及同業拆借,7.59兆是成本列帳的債券投資,另外有9.28兆元是投資 股票、基金或其他固定收益標的,並不會完全閒置。
林志吉表示,國銀存放差額一再擴大,主要是銀行放款速度一直沒 有跟上存款的速度。今年前十月國銀放款增加近1.86兆元,但同時間 存款也增加近2.86兆元,即十個月多出1兆元左右的差額,讓存放比 破史上新低。
林志吉指出,銀行可發展不同商品,因應存放資金差額持續擴大, 對目前銀行沒有照顧到的民眾也可開發新的金融商品,提高這些民眾 的金融使用度,落實普惠金融;同時銀行投資債券,亦是協助企業取 得資金的另一種方式。
10月國銀放款增加1,796億元,若以對象別來看,是個人放款增加 1,056億元,民營企業放款增687億元,公營企業放款亦增118億元。 若以放款用途來看,最大宗放款還是購置不動產,10月增1,028億元 ,其次就是周轉金放款增804億元。
林志吉表示,銀行存放比降低,但國銀淨利差其實有提高,據央行 的存放款加權利率統計來看,去年第三季國銀平均淨利差是1.19個百 分點,但到今年第三季已提高到1.25個百分點,即銀行利息收入仍有 提高。
銀行保險後年揭露氣候風險財務 每年6月30日前,將相關資訊納入永續報告書或公布公司網站
為力拚「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銀行業、保險業要開始揭露氣 候風險相關財務。金管會11月30日指出,現已發布「本國銀行業氣候 風險財務揭露指引」、「保險業氣候相關風險財務揭露指引」,銀行 業、保險業自2023年起應於每年6月30日前將氣候風險財務揭露相關 資訊納入永續報告書或公布於公司網站。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指出,為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所定 永續金融發展目標之核心策略,強化本國銀行對氣候相關風險之管理 ,金管會經參酌金融穩定委員會(FSB)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 (TCFD)所發布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及各國金融監理機關相 關指引規範,同時考量台灣銀行業實務的現況,訂定「本國銀行業氣 候風險財務揭露指引」,預計自2022年起實
施,國內銀行應自2023年 起,於每年6月底前辦理前一年度氣候風險相關財務揭露在公司官網 上。
林志吉表示,「本國銀行業氣候風險財務揭露指引」要求銀行應依 「規模及業務性質」建立適切的氣候相關風險管理與機會機制,自治 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等面向揭露對於氣候風險的管理資 訊,同時應訂定相關內部規範及機制,定期審視確保依循指引之規定 辦理,他解釋,像有些銀行以不動產業務為主,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大 ,碳排較高就會有不同的揭露程度。
林志吉表示,實施初期僅要求銀行業者定期揭露,就揭露內容則採 循序漸進方式,對於國銀未能揭露或無法具體揭露的事項,給予可解 釋說明的彈性,引導業者逐年增加自行揭露資訊並強化各項質化及量 化內容。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指出,保險局已訂定「保險業氣候相關風險財 務揭露指引」,預定自2022年實施,保險業自2023年起應於每年6月 30日前將氣候風險財務揭露相關資訊納入永續報告書或公布於公司網 站。
張玉煇表示,考量國內金融業多以集團視角進行氣候相關風險與機 會之管理,屬金控或保險業之子公司得與母公司合併揭露。
「保險業氣候相關風險財務揭露指引」要求保險業,應依照規模以 及業務性質建立適切之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評估及揭露機制,包括 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同時應訂定相關內部規範,定 期審視並確保公司依指引之規定辦理。
考量氣候相關資訊揭露架構之整合及標準化指標之建立,以及保險 業規模及業務屬性之差異,金管會參酌國際經驗,初期以鼓勵逐年增 加自行揭露資訊的方式引導業者,給予業者可解釋說明的彈性,引導 業者逐年增加自行揭露資訊並強化各項質化及量化內容。
為力拚「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銀行業、保險業要開始揭露氣 候風險相關財務。金管會11月30日指出,現已發布「本國銀行業氣候 風險財務揭露指引」、「保險業氣候相關風險財務揭露指引」,銀行 業、保險業自2023年起應於每年6月30日前將氣候風險財務揭露相關 資訊納入永續報告書或公布於公司網站。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指出,為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所定 永續金融發展目標之核心策略,強化本國銀行對氣候相關風險之管理 ,金管會經參酌金融穩定委員會(FSB)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 (TCFD)所發布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及各國金融監理機關相 關指引規範,同時考量台灣銀行業實務的現況,訂定「本國銀行業氣 候風險財務揭露指引」,預計自2022年起實
施,國內銀行應自2023年 起,於每年6月底前辦理前一年度氣候風險相關財務揭露在公司官網 上。
林志吉表示,「本國銀行業氣候風險財務揭露指引」要求銀行應依 「規模及業務性質」建立適切的氣候相關風險管理與機會機制,自治 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等面向揭露對於氣候風險的管理資 訊,同時應訂定相關內部規範及機制,定期審視確保依循指引之規定 辦理,他解釋,像有些銀行以不動產業務為主,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大 ,碳排較高就會有不同的揭露程度。
林志吉表示,實施初期僅要求銀行業者定期揭露,就揭露內容則採 循序漸進方式,對於國銀未能揭露或無法具體揭露的事項,給予可解 釋說明的彈性,引導業者逐年增加自行揭露資訊並強化各項質化及量 化內容。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指出,保險局已訂定「保險業氣候相關風險財 務揭露指引」,預定自2022年實施,保險業自2023年起應於每年6月 30日前將氣候風險財務揭露相關資訊納入永續報告書或公布於公司網 站。
張玉煇表示,考量國內金融業多以集團視角進行氣候相關風險與機 會之管理,屬金控或保險業之子公司得與母公司合併揭露。
「保險業氣候相關風險財務揭露指引」要求保險業,應依照規模以 及業務性質建立適切之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評估及揭露機制,包括 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同時應訂定相關內部規範,定 期審視並確保公司依指引之規定辦理。
考量氣候相關資訊揭露架構之整合及標準化指標之建立,以及保險 業規模及業務屬性之差異,金管會參酌國際經驗,初期以鼓勵逐年增 加自行揭露資訊的方式引導業者,給予業者可解釋說明的彈性,引導 業者逐年增加自行揭露資訊並強化各項質化及量化內容。
政府帶頭為軍公教明年加薪4%,六家上市公股金融機構董事長昨(15)日也同步表態明年將跟進為員工加薪,且調幅將逾4%。
不過,公股金融機構響應加薪是否連同年度考績晉薪(指晉級支薪)一併「內含」計算,目前尚不明朗,各行庫工會透過全金聯發聲要求分開算,也就是考績歸考績,再跟進另外加薪4%,有待後續協商。
據了解,主管公股金融機構的財政部,目前尊重各家機構自行評估與提案,其中,被認為最照顧員工,且今年獲利成長相當亮眼的合庫金與合庫銀,董事長雷仲達將在本周內向財政部彙報相關方案,已被各家工會視為觀察指標。
根據各家公股行庫考績晉薪平均水準估算,倘若採內含方式響應軍公教調薪,使平均加薪水準看齊4%,則等於是在考績晉薪之外,額外加薪2%上下,但也有部分行庫可能考量獲利成長不錯,加計後可能平均調薪幅度超過4%。
但是全金聯認為,應該乾脆將兩者分開計算,也就是響應政府為軍公教調薪的部分,就是加4%清楚呈現,不要和考績晉薪合計打模糊仗,與上次、2018年響應軍公教調薪3%一樣,將加3%與年度考績晉薪分開算,該年度員工總計加薪可達到5%以上。全金聯並表示,全金聯上周已經行文行政院、財政部表達此一立場,若有受阻不排除率各工會直接找財政部協商。
立法院財委會昨天審查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立委賴士葆質詢時表示,今年前三季上市櫃企業大賺新台幣3.6兆元,預估全年可破4兆元,金控獲利表現也很亮眼,隨即詢問在場的九家公股銀行董座,是否會跟進軍公教,明年為員工加薪4%?
除國營銀行台灣銀行、土地銀行、輸出入銀行薪資結構已與軍公教脫鉤,另設調薪機制外,其餘六家公股銀行董事長,包括兆豐、合庫、第一、華南、彰化、台企銀等均舉手表態,明年會跟進軍公教、為員工加薪逾4%。
不過,公股金融機構響應加薪是否連同年度考績晉薪(指晉級支薪)一併「內含」計算,目前尚不明朗,各行庫工會透過全金聯發聲要求分開算,也就是考績歸考績,再跟進另外加薪4%,有待後續協商。
據了解,主管公股金融機構的財政部,目前尊重各家機構自行評估與提案,其中,被認為最照顧員工,且今年獲利成長相當亮眼的合庫金與合庫銀,董事長雷仲達將在本周內向財政部彙報相關方案,已被各家工會視為觀察指標。
根據各家公股行庫考績晉薪平均水準估算,倘若採內含方式響應軍公教調薪,使平均加薪水準看齊4%,則等於是在考績晉薪之外,額外加薪2%上下,但也有部分行庫可能考量獲利成長不錯,加計後可能平均調薪幅度超過4%。
但是全金聯認為,應該乾脆將兩者分開計算,也就是響應政府為軍公教調薪的部分,就是加4%清楚呈現,不要和考績晉薪合計打模糊仗,與上次、2018年響應軍公教調薪3%一樣,將加3%與年度考績晉薪分開算,該年度員工總計加薪可達到5%以上。全金聯並表示,全金聯上周已經行文行政院、財政部表達此一立場,若有受阻不排除率各工會直接找財政部協商。
立法院財委會昨天審查11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立委賴士葆質詢時表示,今年前三季上市櫃企業大賺新台幣3.6兆元,預估全年可破4兆元,金控獲利表現也很亮眼,隨即詢問在場的九家公股銀行董座,是否會跟進軍公教,明年為員工加薪4%?
除國營銀行台灣銀行、土地銀行、輸出入銀行薪資結構已與軍公教脫鉤,另設調薪機制外,其餘六家公股銀行董事長,包括兆豐、合庫、第一、華南、彰化、台企銀等均舉手表態,明年會跟進軍公教、為員工加薪逾4%。
日本造幣局為慶祝日本郵便制度150周年,精心設計鑄造「日本郵便制度150周年紀念彩色精鑄銀幣」。臺灣銀行自即日起,於臺灣銀行網站「黃金業務-紀念幣及套裝錢幣訂購」、各分行及營業部,上架銷售,每枚售價新臺幣4,998元。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進行多項現代化改革,其中重大改革之一為1871年創建日本郵便(郵政)制度。在此之前的日本江戶時代,書信係依靠職業為「飛腳」的人徒步寄送,但送信時間不甚規律。自建立郵便制度後,大幅改善問題,並實施全國郵費統一、郵局儲金制度等,奠定日本走向現代化基礎。
臺銀貴金屬部經理汪威信表示,此枚銀幣主題面取材自日本畫家久保田米僊1890年代之作品「郵便現業繪卷第六圖」,寫實描繪了明治時期郵件裝載的工作情景。銀幣採精鑄等級工法鑄造,幣面呈現特有的鏡面光澤,襯托出亮麗飽合的彩色主題圖案,充份展現日本造幣局的精湛工藝。
此款銀幣每枚重量31.1公克,含銀千分之999,面額1,000日圓,發行年份為令和3年,採限量發行,每枚均附有精美收藏盒及保證書,臺灣銀行並加碼贈送透明壓克力雙面展示盒一個,適合個人珍藏及饋贈親友。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進行多項現代化改革,其中重大改革之一為1871年創建日本郵便(郵政)制度。在此之前的日本江戶時代,書信係依靠職業為「飛腳」的人徒步寄送,但送信時間不甚規律。自建立郵便制度後,大幅改善問題,並實施全國郵費統一、郵局儲金制度等,奠定日本走向現代化基礎。
臺銀貴金屬部經理汪威信表示,此枚銀幣主題面取材自日本畫家久保田米僊1890年代之作品「郵便現業繪卷第六圖」,寫實描繪了明治時期郵件裝載的工作情景。銀幣採精鑄等級工法鑄造,幣面呈現特有的鏡面光澤,襯托出亮麗飽合的彩色主題圖案,充份展現日本造幣局的精湛工藝。
此款銀幣每枚重量31.1公克,含銀千分之999,面額1,000日圓,發行年份為令和3年,採限量發行,每枚均附有精美收藏盒及保證書,臺灣銀行並加碼贈送透明壓克力雙面展示盒一個,適合個人珍藏及饋贈親友。
搭振興五倍券熱潮,台灣Pay攜手中華電信旗下神腦推出「神腦神 速Pay,樂享高回饋」的消費優惠大放送,至今年12月31日止,只要 在神腦受理台灣Pay的指定實體門市單筆消費滿1千元以上,即可享2 0%神腦福利金回饋,每1元福利金可折抵1元,每位神腦會員活動期 間限回饋一次,單筆最高回饋1千元福利金,活動總回饋金額上限為 115萬元,額滿為止。
財金公司和台銀提醒,必須先參加神腦會員才能享有上述優惠,只 要在明年4月30日前,所有綁定「台灣Pay」的民眾完成振興五倍券滿 額消費後,都有機會抽中最大獎「百萬現金大獎」。信用卡方面,目 前可受理台灣Pay信用卡支付的包括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 、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兆豐銀行、臺灣企銀、上海銀行 、陽信、遠東、元大銀行及台新銀行共13家銀行。
至於受理以金融卡或帳戶來用「台灣Pay」掃碼支付的金融機構, 倘若是以自家行動銀行的App參與的包括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 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高雄銀行、兆豐銀行、臺灣 企銀、華泰銀行、陽信銀行、淡水一信、台中二信、三信銀行、農金 資訊(農漁行動達人)、中華郵政(郵保鑣)、元大銀行、永豐銀行 (豐錢包)和玉山銀行共19家。
採取參與「台灣行動支付」App受理台灣Pay的金融機構,則計有台 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上 海銀行、兆豐銀行、臺灣企銀、新光銀行、基隆一信、基隆二信、淡 水一信、新竹一信、新竹三信、彰化六信、花蓮二信、中華郵政、日 盛銀行、南農中心、南資中心,共21家。
若民眾使用台灣Pay綁定數位五倍券,台灣Pay已於11月1日起每周 回饋。
財金公司和台銀提醒,必須先參加神腦會員才能享有上述優惠,只 要在明年4月30日前,所有綁定「台灣Pay」的民眾完成振興五倍券滿 額消費後,都有機會抽中最大獎「百萬現金大獎」。信用卡方面,目 前可受理台灣Pay信用卡支付的包括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 、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兆豐銀行、臺灣企銀、上海銀行 、陽信、遠東、元大銀行及台新銀行共13家銀行。
至於受理以金融卡或帳戶來用「台灣Pay」掃碼支付的金融機構, 倘若是以自家行動銀行的App參與的包括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 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高雄銀行、兆豐銀行、臺灣 企銀、華泰銀行、陽信銀行、淡水一信、台中二信、三信銀行、農金 資訊(農漁行動達人)、中華郵政(郵保鑣)、元大銀行、永豐銀行 (豐錢包)和玉山銀行共19家。
採取參與「台灣行動支付」App受理台灣Pay的金融機構,則計有台 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上 海銀行、兆豐銀行、臺灣企銀、新光銀行、基隆一信、基隆二信、淡 水一信、新竹一信、新竹三信、彰化六信、花蓮二信、中華郵政、日 盛銀行、南農中心、南資中心,共21家。
若民眾使用台灣Pay綁定數位五倍券,台灣Pay已於11月1日起每周 回饋。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