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台泥儲能大躍進 上線電力交易、布局海外**
台泥企業團持續投資新能源領域,其儲能事業四大主軸已逐步上線。其中,蘇澳35MW E-dReg儲能系統已正式啟用,參與台灣電力公司(台電)電力交易。
另外,台泥在花蓮擁有的100MW E-dReg儲能系統已於去年下半年竣工,全數併入電網。尚有50MW E-dReg儲能系統預計今年陸續完成併網。
在充電站方面,台泥儲能與NHOA.TCC合作,於全台建置四處充電站,分別位於宜蘭、花蓮、台糖花蓮和台糖台東,解決電動車車主東台灣出遊的里程焦慮。
台泥於去年發表的EnergyArk儲能櫃已通過國際安全認證,將先推廣至海外市場。透過歐洲子公司Atlante,預計第二季在義大利使用此產品。
Atlante公司去年獲得歐盟補助4,990萬歐元,要在歐洲四國建置1,800個充電點。台泥表示,不排除未來將在這些充電點搭配EnergyArk儲能櫃。
此外,台泥旗下能元超商去年與運動品牌迪卡儂合作,協助迪卡儂台灣供應商取得近百萬度綠電,持續深化綠電銷售服務。
**台電需求帶動 電線電纜股強勢上漲**
大亞電線電纜(1609)有望成為台灣電力公司的電力交易平台成員,加上近年原物料報價持續上漲,帶動電線電纜產業需求增加。 昨日(15日),大亞電線電纜股價開盤便跳空漲停,收盤強勢鎖定55.6元漲停價,創下30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當天有超過13.13萬張委買單未成交,顯示市場對該股的強勁買盤。 大亞電線電纜是國內主要的345kV線纜生產商之一。由於電力需求穩定,且供應持續吃緊,預計去年標得的台電161kV和345kV交連PE電纜標案將陸續交貨,為公司帶來營收增長動能。 證券商分析指出,投資人看好大亞電線電纜後續表現,可選擇價內外5%以內、期限120天以上的權證,靈活參與股價上漲行情。看好亞力後市股價表現的投資人,可留意連結其權證的亞力元大3A購06(088723),目前處價外5.4%,剩餘天數179天。
重電股股價昨天大多拉回,改由電線電纜股上場。大亞為國內四大345Kv線纜生產商之一,訂單穩定,且持續供不應求,預期去年標得的台電161kV及 345kV交連PE電纜標案,將陸續交貨。大亞3月營收24.54億元,年減5.26%。
權證發行商表示,投資人如看好大亞後市,可挑選價內外5%以內、120天期以上的中長天期權證,透過靈活操作來參與個股行情。
台電昨天預估最大供電可達4,062.9萬瓩,最高用電為3,500萬瓩,但昨天四部機組突然跳機,加上因地震毀損的和平電廠尚未歸隊,且傍晚後太陽能光電發電量降至零,供電立刻告急。
昨天傍晚5時42分大潭CC8發電機組跳機,影響供電能力110萬瓩;緊接著明潭G4、G5、G6在傍晚6時16分跳機,再影響供電72萬瓩。
傍晚後是用電高峰,四部機組跳機讓台電措手不及,緊急調度所有可用機組,連台積電自備的36萬瓩柴油發電機與核二、核三的柴油發電機都上線供電,才讓供電穩定下來。這是2022年303大停電後,台灣最接近大範圍停電的一次。電業人士指出,403大地震後,和平電廠因地震損傷暫停發電,迄今都無法歸隊,加重供電負擔。
台泥表示,今年底前另一座位在東部的50MW E-dReg儲能案場也將分二期陸續併網,進一步鞏固在台灣儲能領域的領導地位,也以行動支持能源轉型。
台電電力交易平台上的dReg「調頻備轉」儲能主要負責電網頻率調整,國內建置併網量已經超出台電需求,每日競標操作難度增加。台泥已啟用的宜花大型儲能案場及建置中案場均屬於E-dReg儲能,是長效型具電網頻率調整及供應電能至電網的儲能系統由義大利子公司NHOA規劃設計,台泥儲能負責建置。
台泥表示,由於E-dReg儲能是複合式,建置技術門檻較高,能將多餘電力存下、配合台電調度所需放電供應電網需要,也可做到「削峰填谷」,進一步提升能源使用的效率與環境友好性。雖然E-dReg儲能所需電池數量為dReg的2.5倍,成本較高,但因兼具調整電網頻率及供應電網電能功能,在綠能發電快速增加下已成為市場主流。
台泥指出,國內產業用電電價4月起平均調漲13.5%,加上生成式AI應用加速資料中心對儲能系統需求增加,種種因素都將帶動時間電價企業用戶對儲能的需求。另外,目前市場上僅有台泥儲能提出以防火滅火水泥儲能櫃EnergyArk為核心的安全方案,配套獨家的產品責任險,形成對客戶的安心保障。也就是說可支付儲能火災相關造成的財損。
台泥強調,台泥儲能結合子公司能元超商,可以協助大型製造業、科技業於廠區內建置儲能系統,參與台電s-Reg電力交易項目。
除蘇澳35MW E-dReg儲能系統正式啟用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其餘的充電站、儲能櫃及綠電銷售服務等三大主軸,也將陸續在海內外完成布局並擴大營運規模。
台泥另一座全台最大的100MW E-dReg儲能系統,已在去年下半年完工並全數併入電網,台泥儲能在花蓮尚有50MW E-dReg會陸續完成併網,今年全數上線。
在充電站方面,台泥儲能NHOA.TCC充電站網絡目前在全台共有四處充電站,包括宜蘭蠟筆工廠站、花蓮台泥DAKA站,以及台糖花蓮與台東兩糖廠充電站,四處充電站都適合電動車車主出遊台灣東部時全程不再為里程焦慮。
儲能櫃部分,去年發表具備滅火及防火功能的儲能櫃EnergyArk,已通過國際安全認證測試,這項產品將先從國際市場開始推廣,台泥將透過歐洲子公司Atlante於第2季在義大利使用。
由於Atlante公司去年獲得歐盟補充4,990萬歐元資助,要在歐洲四國建1,800個充電點,台泥不排除未來將在這些充電點均搭配旗下儲能櫃EnergyArk。
綠電銷售方面,旗下能元超商去年攜手全球運動品牌DECATHLON迪卡儂,協助台灣迪卡儂五家供應商,取得近百萬度綠電。
台泥表示,目前台泥已是台灣最大電力交易聚合商。今年底前另一 東部50MW E-dReg儲能案場也將分二期陸續併網,進一步鞏固在台灣 儲能領域的領導地位,也以具體行動支持能源轉型。
據了解,台電電力交易平台上的dReg「調頻備轉」儲能主要負責電 網頻率調整,目前國內建置併網量已超出台電需求,每日競標操作難 度增加。
台泥指出,台泥已啟用的宜花大型儲能案場及建置中案場均屬於E -dReg儲能,是長效型具電網頻率調整及供應電能至電網的儲能系統 ,由義大利子公司NHOA規劃設計,台泥儲能負責建置。由於E-dReg儲 能是複合式,建置技術門檻較高,能將多餘電力存下、配合台電調度 所需放電供應電網需要,也可做到「削峰填谷」,進一步提升能源使 用的效率與環境友好性。
台泥認為,雖然E-dReg儲能所需電池數量為dReg的2.5倍,成本較 高,但因兼具調整電網頻率及供應電網電能功能,在綠能發電快速增 加下已成為市場主流。
國內產業用電電價4月起平均調漲13.5%,加上生成式AI應用加速 資料中心對儲能系統需求增加,種種因素都將帶動時間電價企業用戶 對儲能的需求。
台泥指出,台泥儲能結合子公司能元超商,可以協助大型製造業、 科技業於廠區內建置儲能系統,參與台電s-Reg電力交易項目,也提 供生產用電之削峰填谷、降低契約容量及不斷電系統等全方位虛擬電 廠整合服務,為客戶實現建置儲能的經濟效益,可減少國家電網資源 的浪費。
華榮3月營收8.88億元,月增15.81%、年減9.51%,第一季營收2 6.21億元,年增4.7%。
法人指出,華榮近期續接獲台電161KV高壓等級以上線纜訂單,而 台灣能做到345KV超高壓等級電線電纜為少數,華榮列台電評選合格 名單的四廠之一,目前華榮在手訂單上看50億元,今年超高壓線纜的 產能都是滿載。
另華榮裸銅線業務因為國外競爭對手無法交貨而受惠,客戶去年第 四季起轉單給華榮,每月出貨量400公噸以上,貢獻營收超過1.1億元 ,今年超高壓線纜和裸銅線業務審慎樂觀。15KV和25KV的中壓線纜將 爭取台電訂單,低壓線纜則有台商建廠和房屋建案的需求。
由於美國和英國制裁俄羅斯,倫敦金屬交易所暫停俄羅斯任何金屬 交割,帶動銅、鎳、鋁等金屬價格飆漲。也刺激台股出現銅概念股, 包括華榮、華新等。
法人指出,華新電線電纜事業將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加上科技 業建廠需求,訂單滿到2026年,營收將優於去年。第一季因春節連假 影響,營收表現平淡。
華新楊梅廠擴廠完工,正在試營運階段,下半年產能開出,法人認 為,電線電纜需求暢旺,公司產能滿載,看好楊梅廠可擴產20%左右 ,增加營運動能。
亞力3月營收8.51億元,月增50.81%、年增19.64%,首季營收20 .63億元,年增12.52%,皆創下同期歷年新高。
亞力目前在手訂單超過100億元,能見度持續到2026年,部分訂單 延續到2028年,全年營收將有雙位數成長。
國內市場中,除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和台鐵標案,半導體廠擴廠帶動 電力需求,亞力配合半導體廠建廠需求供貨。
此外,亞力並取得美國電力公司的訂單,另外也積極開發日本和新 加坡訂單。亞力十多年前就和美國電力公司有業務往來,過去也有出 貨變壓器到美國的經驗,目前積極拓展美國配電自動化開關訂單。
受到電價上漲,台電的「電動車專屬電錶」費率1度電已超過10元 ,首次出現兩位數電費,因此沒有儲能的充電站運營者也開始感受電 費之苦。
目前國內多數儲能業者都以賣設備及投入併網型大型儲能為主要業 務。銷售設備的獲取產品毛利並協助客戶建置案場,併網型大型儲能 則是以賺取電力交易平台收益為目標,這也是先前台電宣布d-Reg儲 能調頻服務總量管制及競標容量減半,會遭儲能業界抗議的原因,因 為已投資的業者收入會減少,案場還沒蓋的業者前期投資堪憂。
台泥很早就鎖定用戶端儲能發展趨勢,評估科技業用戶,工業廠房 以及電動車快充站是第一波需求者,所以很早就蓋出了幾個《示範場 》,作為客戶的樣品屋。譬如台泥自己的和平水泥廠裡面就有2MW用 戶端儲能(表後儲能),調節工廠用電並節省電費,同時又上電力交 易平台做補充備轉(Supplemental Reserve),一個場域三種用途。
台泥高雄小港超級電池工廠則提供科技業可參考的《樣品屋》,小 港超級電池工廠建置6.4MW表後儲能,同樣能夠調節生產用電,降低 契約容量費與節省流動電費,也參加台電靜態調頻輔助服務(s-Reg )。
充電站搭配儲能,會讓能源可以更有效率的使用。台泥2022年跟飛 宏科技獨家開發DC-DC搭配儲能的快充樁,一口氣蓋出了三個結合儲 能的DC-DC充電站,一個是7-11的台南亞萬門市,另外兩個則是跟台 北市政府合作的光充儲充電示範站。今年開始由於考慮到電網吃緊、 契約容量申請不易,因此包括Evoasis、和潤電能、U-Power等都已經 跟進台泥的作法,將儲能加入充電站建置的構型。
另客委會主委有望再為新內閣增添一名女性,傳內定由台南市客委 會主委古秀妃出任,古秀妃是賴辦前主任陳文彬的夫人,但她本人不 願證實。而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蘇俊榮,都被 徵詢,已獲得新內閣留任,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也獲留任。
準卓內閣近日密集約談人事,本周預計公布兩波。其中財長莊翠雲 留任是早已敲定。1957年生的莊翠雲是罕見非稅務專長出身的財長, 去年一月底甫接任財長,一年多任期勇於任事,積極政策說明,獲得 續任。預料擅長稅務的政次李慶華、擅公股及國安基金操盤的阮清華 ,應可望獲得留任協助莊翠雲,推展信賴產業相關租稅優惠或金融新 政。而在新內閣交接前,莊翠雲也將馬不停蹄、接連前往亞洲開發銀 行和中美洲銀行會議。
財經首長受外界討論度最高就屬金管會主委,傳現任主委黃天牧因 協助財委會召委羅明才邀壽險業高層餐敘,因而中箭落馬,準卓內閣 已決定延攬金融圈人士出任新主委一職,由於未曾曝光,被視為一匹 大黑馬。國發會主委也備受高度關注,新人選將是來自非製造業的業 界人士,這二個部會首長將成為卓內閣的新亮點。
至於經長人選,原本經部政次曾文生呼聲最高,但最近卻傳出,曾 文生不排除傾向專任台電董事長,若曾文生未能順利扶正,經長人選 恐又陷入難產。
至於數位部長人選已有著落,傳出從中研院機構攬才,而一度在資 安院成立時院長呼聲甚高的李育杰,專長在資通訊及資安,傳出高層 有人推薦他出任。
由於美國移民人口多於預期,使當地就業數據強勁,而聯準會主席 鮑爾亦已改口,認為充分就業才能降低薪資漲幅,進而改善通膨;由 於就業是美國經濟的根本,擁有強勁的就業,更能讓整體經濟維持熱 度,若再搭配AI創新應用,美國經濟進入成長期階段應無懸念。同時 ,隨美國消費回溫,帶動補庫存需求,台灣也能連帶受惠。
盤勢分析:儘管美股開始進入震盪階段,但台股在充沛的資金及5 20行情支撐下,表現仍相對強勁,整體盤勢仍維持在2萬點之上。研 判未來一個月將在2萬點至21,000點間盤整,除非進入連二個交易日 的長黑,否則多頭得以延續,後市觀盤重點可放在半導體龍頭與近期 漲幅凌厲的重電設備股上。
輝達在GTC展覽發表最強晶片Blackwell,使台灣ASIC類股開始修正 ,先前漲多的AI類股也開始震盪,唯獨散熱、半導體類股仍相對強勁 ,預料AI供應鏈將開始調整,可能要等下半年態勢明朗後,整體類股 走勢會較清晰。市場將焦點放在先進製程高階晶片,現在輝達的角色 類似當年的蘋果公司,過往只要蘋果新機發表,就會帶動供應鏈走勢 。而從蘋果到現在的輝達時代,唯有晶圓代工廠續航力最強,主因是 晶片會愈做愈高階,進入障礙愈來愈高,可望受惠族群包括晶圓代工 、封測及設備等。
操作建議:AI個股過去一年來都已漲多,評價逐漸拉高,以台灣供 應鏈來看,散熱與半導體是相對最看好的族群,回檔時可將這兩大類 股作為核心配置,並將組裝、PCB相關作為衛星配置。
電子族群亦看好網通類股,隨聯網需求持續增加,推動主流規格網 WiFi7升級,在無線連網方式FWA的部分也因布建與維護成本較低,而 開始在美國、印度等市場大為鋪設,台廠在用戶端設備的出貨量也將 大幅成長,相關公司可望受惠。
傳產部分則看好重電設備,全球電網汰舊換新,台電的強韌網計畫 在2022年至2032年間將投入5,645億元,除此,AI應用也將需要大量 的電力需求,這都能讓台廠獲取龐大商機。
金融股去年開始獲利就有亮眼表現,今年的配息也都較樂觀,同時 也持續看好今年金融股的獲利成長,由於評價仍未偏高,加上配息優 渥,有機會吸引高股息資金進駐,使股價獲得支撐。另亦看好紡織成 衣,可搭上巴黎奧運題材,同時紡織成衣歷經去年庫存去化後,隨供 應商下單回歸正常,今年營運動能有機會恢復成長,亦值得留意。
上市櫃公司3月合併營收揭曉 友達、聯電、台積電年增月增亮眼
上市櫃公司3月合併營收出爐,在台股指數屢創新高的帶動下,有多檔公司繳出亮眼的成績單。其中,友達、聯電、台積電等17檔公司,同時實現年增、月增的佳績。
受惠電視面板出貨優於預期,友達3月合併營收212.03億元,年增10.52%,月增6.92%,營運持續加溫。法人看好面板景氣回升,第一季營收有望觸底反彈。
晶圓代工雙雄聯電、台積電也備受法人青睞。聯電出貨量增長,3月合併營收181.67億元,年增2.7%,月增4.1%,創歷年同期次高。法人預估,半導體景氣已進入上行循環,聯電將受益於成熟製程需求。
台積電3月合併營收更是衝上1,952.10億元,年增34.3%,月增7.5%,創下歷史新高。法人看好台積電穩坐製程霸主地位,加上AI等新興應用帶動,營運將重回高速成長軌道。
值得一提的是,受惠於「台灣電力」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亞力3月合併營收8.51億元,年增19.64%,月增50.81%,刷新同期紀錄。亞力表示,公司在手訂單已突破百億元,訂單能見度至2026年後。
法人分析,3月合併營收年增月增的個股,未來股價表現值得期待。投資人可多加關注相關產業趨勢,積極布局具成長潛力的標的。
台股指數不斷創新高,上市櫃公司業績也熱鬧非凡,投資人積極尋 找標的布局,從中選出3月合併營收年增及月增,搭配近五個交易日 三大法人買超依序有友達、聯電、台積電、亞力、威剛、華通、慧洋 -KY、榮剛、億光、威健、炎洲、南港、擎亞、中鼎、工信、松瑞藥 、漢翔等。
受惠電視面板出貨優於預期,友達3月合併營收為212.03億元,年 增10.52%,月增6.92%,營運加溫中,第一季合併營收594.77億元 ,年增16.2%及季減6.1%,法人認為第一季將是友達的營運谷底, 樂觀面板景氣回升。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認為,3月合併營收年月雙增且法人買超的個 股中以晶圓代工雙雄聯電、台積電受到法人青睞,在法人追買下,台 積電股價頻創下新高。
聯電出貨量增帶動,3月合併營收181.67億元,年增2.7%,月增4 .1%、為歷年同期次高,第一季合併營收546.32億元,季減0.6%、 年增0.8%,也為歷年次高,優於市場預期。法人認為,半導體景氣 已進入上行循環,由於大部分來自於先進製程需求,聯電為成熟製程 ,靜待客戶庫存調整完畢,投片意願拉高。
台積電3月合併營收1,952.10億元,年增34.3%,月增7.5%,第一 季合併營收5,926.44億元,年增16.5%,營運優於預期。台積電營運 將重回高成長步調,AI更是未來長期成長動能,優異製程技術持續維 持霸主地位。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亞力3月合併營收8.51億元,年增19 .64%,月增50.81%,第一季合併營收20.63億元,年增12.52%,3 月、第一季營收均創同期新高。亞力表示,在手訂單突破百億元,訂 單能見度已看到2026年以後。
台電強韌電網助攻 重電四天王股價漲翻
因應台電強韌電網政策,重電產業利多湧現,9日重電「四大天王」中興電、華城、士電、亞力股價飆漲,引發市場關注。
中興電漲幅較低,上漲1.65%,而華城、士電、亞力均攻上漲停,展現強勁氣勢。
法人分析,台電強韌電網計畫以及美國基礎建設投資,都將帶來長期需求。其中,重電和電線電纜相關產業可望受惠。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涵蓋電線電纜產業,包括華榮、億泰、大亞、華電、華新、宏泰、大山、合機等業者股價也跟漲。
對於重電和電線電纜產業前景,法人看法不一。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認為,重電類股漲勢凌厲,但因產品同質性高,建議不宜過度追高。不過,他看好重電類股可能成為2021年航海王題材股,行情可望持續1至1.5年。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指出,重電股價過高,擔心基本面追不上股價漲幅。他也提醒,重電類股在先前市場熱炒時也出現過大幅修正。
倫元投顧分析師陳學進表示,重電類股漲多後出現震盪整理是正常現象。不過,台電強韌電網和美國基礎建設需求後續將持續,建議投資人可關注相對低檔的電線電纜類股。
**台電需求帶動亞力營收,權證可留意**
台積電獲美國補助,帶動股價上漲,法人分析,亞力楊梅二廠已投入生產,將滿足台電和半導體客戶需求,其中台積電占比約 12%,預料未來用電需求將增加。投資人可留意相關權證「亞力永豐 3C 購 02(081628)」。**碳費開徵立場分歧,電價調漲助減排**
台灣正探討碳費開徵,環團堅持從 500 元起徵,產業方則希望延後至 2026 年開徵,認為 4 月電價調漲已促進節電和綠電使用,有助於減排。**「臺灣永續期貨」上市,方便投資人參與永續議題**
台灣期交所推出「臺灣永續期貨」,追蹤臺灣永續指數,鼓勵企業實踐永續發展。該指數與加權指數相關性高,契約規模小,交易靈活性高。不過,目前成交量較低,建議投資人以低槓桿、長波段方式交易。**台灣電力大手筆投資 推升中興電營運再創高峰**
國內電氣設備領導廠中興電(1513)昨日公布3月營收23.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2.1%。今年首季累計營收達61.3億元,年增5.09%,創下單月和首季歷史新高。中興電強調,這波營運動能強勁,3月營收更攀升至2020年12月以來的新高,逾三年來首次站上單月營收高峰。
中興電指出,該公司為國內唯一取得台電345KV氣體絕緣開關(GIS)認證的供應商。台電釋出相關訂單時,中興電幾乎獨占鰲頭,推升目前在手訂單金額達410億元,較去年11月成長近兩成,且持續攀升中。
中興電透露,去年原本預估爭取約300億元訂單,目前已調升至350億元,涵蓋範圍包括台電發電廠開關廠新建工程、離岸風力變電站統包工程、儲能場新建工程、配電變電所屋內化工程,以及儲能、光電等項目。
業界分析,台電今年邁入大投資高峰,固定資產投資計畫擴增至2,553億元,聚焦於綠電開發、強韌電網建設和離岸風電電網強化等三大面向。能源轉型浪潮下,預計配電設備需求將大幅提升,對重電產業爭取訂單有利。
因應產能需求,中興電嘉義廠已於今年第一季開始投產,全年產能可望提升15~20%。此外,預計第二季將增建約1,700坪廠房倉庫,優化產線順暢度和工作效率。由於產能吃緊,中興電表示,稼動率已上修至「持續加班」水平。
海外市場方面,美國拜登政府兆元基建計畫帶動電力設備需求激增,台廠積極爭取商機。中興電與國內變壓器大廠合作超過一年,以「變壓器帶動GIS」模式出口重電設備至美國。預計第二季可完成認證並洽談訂單,訂單規模約1,900萬美元,GIS交期為18個月。此外,最快2025年即可有機會取得美國GIS相關產品的訂單。
台股再創高峰! 傳產強勢輪動,台電題材股受惠
昨日台股延續盤堅走勢,寫下歷史新猷。傳統產業題材股加入輪動行列,中鋼、漢翔、裕民等強勢指標吸引法人買盤,點燃漲勢。專家預期,短多的走勢仍將持續,建議投資人逢低布局優質個股。
由於市場關注美國通膨指標以及美聯準官員談話,美股四大指數開高走低,漲跌互見。然而,台股受惠於台積電、傳產及金融權值股帶動,收盤於當日最高點附近。
盤面資金持續尋找題材且評價較低的個股獲利,近期法人買超逾千張的傳產股包括華榮、雷虎、第一銅、亞力、喬山、慧洋-KY、漢翔、大亞、中鋼、裕民等,昨日漲幅介於 3.1% 至 10.0%,表現強勁。
鋼鐵族群則傳出利多,中國大陸為拯救鋼市,將加強鋼鐵產業調控,加上低廉的鋼價吸引買盤抄底。中鋼連日吸引外資買進,昨日股價再漲 4.2% 至 26.05 元,重返半年線之上。
此外,隨著 520 總統就職日倒數計時,政策受惠概念股持續受到青睞。其中,受益於台電強韌電網題材的華榮、亞力、大亞、華新等股價持續上漲。軍工股如雷虎、漢翔也呈現量價齊揚的走勢。
**台電強韌電網挹注 機電四雄營運穩健** 台灣電力公司強韌電網計畫釋單不斷,讓台灣電機業的四雄-士電、中興電、亞力及華城重電,營運前景看好。業界人士分析,這四家公司的在手訂單能見度至少可達2026年,部分長約更可看到2030年。 **中興電、亞力營收獲利 創同期新高** 其中,中興電和亞力已經公布3月和第一季財報,營收和獲利均創下同期新高紀錄。中興電第一季合併營收為61.39億元,年增5.09%;亞力第一季合併營收為20.63億元,年增12.52%。 中興電執行長郭慧娟表示,截至4月初,公司新增訂單已達98億元,加上原本在手訂單,總計超過420億元。部分長約甚至能見度到2030年。3月營收增長的主因是儲能案場增加,推升重電工程營收成長。 **外銷營收攀升 台美合作進展** 士電和華城重電受惠於美國電力公司的轉向訂購,外銷營收將有大幅成長。華城預估今年外銷營收占比將從去年的36%提高到40%;士電則預估今年重電事業可望兩位數成長。 中興電也在積極拓展美日市場。郭慧娟表示,中興電與台灣變壓器廠合作,爭取美國電力公司小型變壓器的聯合採購標案,預估明年第四季出貨。此外,中興電也與日本信號合作,獲得台鐵鐵路智慧化53億元訂單,其中亞力占10億元。 **拓展產能 加速交貨** 為滿足訂單需求,中興電計畫今年斥資1~2千萬元在嘉義廠內建倉儲,並規畫明年從單班改為雙班生產,同時再增40~50名人力。 亞力也在去年接獲晶圓半導體大廠海外建廠30億元訂單,今年預計全部出貨完畢。亞力指出,在手訂單已突破百億元,訂單能見度看到2026年以後。 業界人士看好,在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外銷及綠能產業的帶動下,台灣電機四雄今年營收及獲利可望再創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