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盛醫控公司新聞
前言:敏盛醫院於2007年1月開始執行經濟部創新服務科專
Mission U-Gare計畫,透過科技通項、電子量測,打造「客制化家
庭醫師」。由於台灣的IT技術有相當的優勢,醫療器極廠商的開
發能力也很強,於是由敏盛醫癃體系主導,整合神通電腦、義隆
電子、合世生醫、捷威科技、與元智大學,共同開發出U-Case遠
距照護平台,讓老人、慢性病及行動不便者,在家也能享受安養
及照護。
從1994年到1996年,因為實施健保的關係,醫生的薪資都有增加
,不過自1996年以後,因為總量管制的因素,醫生的收入明顯全
少許多。U-Case專案辦公室主任許明信表示,健保在每年3%的成
長下,許多醫院已不易生存,敏盛經國總院擁有600個病床以及
100多名主治醫師,在龐大的開銷之下,利潤相當有限,由於醫療
行為屬區域性,加上明文規定若醫生無法親自診療,就不能收取
診療費,面對大環境的諸多限制,醫院勢必要設法提高產值。
許明信說,當初為了提升競爭力,並提高醫院的產值,因此希望
結合科技創造平台,而有了遠距醫療的想法。透過平台可以打破
區域限制,能照顧的人多了,自然有更多的收入來源。許明信更
進一步說明,只要有體溫、心音、血壓、血氧及血糖5個參數,就
能知道病人是否有立即危險,透過居家量測後上傳至平台,敏盛
醫院Core Center管理中心便可適時進行處置。
整合異業 提供最佳遠距照顧平台
敏盛醫控公司於3年向經濟部申請Mission U-Care計畫,利用台灣IT
優勢結合醫療器材廠商,開發遠距照護平台,許明信表示,
U-Care計畫由敏盛醫院主導是對的,若由通路商或系統商來主導
,所開發出來的設備或平台,很可能不適合醫療流程,失敗機率
將因此大增。不過,遠距照護平台要成功,還有以下5大關鍵因
素:
1、成本
量測設備動輒新台幣數萬元,目前此計畫雖有經濟部的補助,但
整套系統花費下來,經費根本不敷使用,許明信說,當初知道進
口量測設備非常昂貴,所以找台灣廠商義隆電子自行開發,技術
也不比國外差,而且成本相對降低許多,將來計畫結束後,就算
沒有補助,還是有辦法繼續提供這套服務。
2、操作簡單
遠距照護平台主要針對老年人而設計,儀器的操作一定要相當容
易,接受度才會高。許明信表示,敏盛目前開發的量測系統使用
非常簡單,只要按1下,則可將量測結果透過Internet傳送至醫院管
理中心,系統會自動監測,區分是否為緊急事件,並適時通知。
3、機器穩定度
由於量測指數關係到健康,因此正確性為其首要條件,若使用者
發現機器經常不穩定,可能會連炎影響到患者對整體醫療行為的
信任感,這需要靠團隊不斷改善,才能有更好的品質。
4、異業整合
醫療、科技、醫材都是非常專業的領域,如何整合這些異業,溝
通成了最大的問題。許明信指出,當初在計畫開始執行前,光溝
通就花了半年到8個月的時間。另外,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神通電腦有良好的技術背景,通常在前1天就說出所需功能,隔天
早上就能如期達到院方要求,這是整個平台能成功的關鍵因素。
5、開放的心胸
量測者可以根據量測出來的結果,自行選擇到哪家醫院進行後續
診療,因此資料是開放式的。許明信認為,醫療單任通常相當封
閉,敏盛不算大醫院,開發出來的平台若要推廣到其他醫院適用
,擁有開放的心胸是很重要的,因此,敏盛醫院積極收集許多有
用的量測數據,未來也會進一步證明此平台的效益。許明信表示
,將來大家應該重視的是這個平台是否提供良好的服務,而非在
乎醫院的大小,就如醫生發明了新藥一般,不管醫生的資歷,只
要新藥有效,大家都會樂於接受。
累積經驗 克服困難
U-Care計畫計畫在敏盛醫院執行1年多,目前已收集到許多資料,
同時也在異業整合的過程中得到浦多實貴經驗,不過,未來仍有
許多待克服的問題,例如在收費部分,究竟該收取多少費用才合
理?由於這個計畫將在2008年底結束,未來勢必得向使用者收費
。許明信表示,經過調查,民眾大約能接受的費用顧每個月600元
,因此,敏盛醫院結合義隆電子自行開發量測設備,儘量節省支
出費用,期待將來透過合理的收入,能讓此平台繼續提供服務。
力外還有設備認證的問題,醫療設備與藥品一樣,郤要通過認證
才能正式啟用,目前此計畫尚在測試階段,將來要正式營運,相
關認證都是必要的。許明信說,目前此平台系統尚未與醫院管理
系統結合,將來只要通過認證,在時機成熟下將結合所有平台,
發揮更高的效能。
另外,穩私權也是必須克服的問題,許明信表示,敏盛醫院相當
重視個人隱私,針對這個部分,提供由患者自行選擇是否將量測
結果上傳至平台,或由自已檢視健康報表。當然,將來只要整合
到其他醫療單伅,量測者也可以選擇至任何醫院,並提供自已的
量測記錄就診,不過,這個問題關係到將來的平台整合。
遠距照護平台好處多 病人安心、家人放心
許明信說,醫療不能只以營利為主,執行這個計畫到目前為止都
沒有賺<
Mission U-Gare計畫,透過科技通項、電子量測,打造「客制化家
庭醫師」。由於台灣的IT技術有相當的優勢,醫療器極廠商的開
發能力也很強,於是由敏盛醫癃體系主導,整合神通電腦、義隆
電子、合世生醫、捷威科技、與元智大學,共同開發出U-Case遠
距照護平台,讓老人、慢性病及行動不便者,在家也能享受安養
及照護。
從1994年到1996年,因為實施健保的關係,醫生的薪資都有增加
,不過自1996年以後,因為總量管制的因素,醫生的收入明顯全
少許多。U-Case專案辦公室主任許明信表示,健保在每年3%的成
長下,許多醫院已不易生存,敏盛經國總院擁有600個病床以及
100多名主治醫師,在龐大的開銷之下,利潤相當有限,由於醫療
行為屬區域性,加上明文規定若醫生無法親自診療,就不能收取
診療費,面對大環境的諸多限制,醫院勢必要設法提高產值。
許明信說,當初為了提升競爭力,並提高醫院的產值,因此希望
結合科技創造平台,而有了遠距醫療的想法。透過平台可以打破
區域限制,能照顧的人多了,自然有更多的收入來源。許明信更
進一步說明,只要有體溫、心音、血壓、血氧及血糖5個參數,就
能知道病人是否有立即危險,透過居家量測後上傳至平台,敏盛
醫院Core Center管理中心便可適時進行處置。
整合異業 提供最佳遠距照顧平台
敏盛醫控公司於3年向經濟部申請Mission U-Care計畫,利用台灣IT
優勢結合醫療器材廠商,開發遠距照護平台,許明信表示,
U-Care計畫由敏盛醫院主導是對的,若由通路商或系統商來主導
,所開發出來的設備或平台,很可能不適合醫療流程,失敗機率
將因此大增。不過,遠距照護平台要成功,還有以下5大關鍵因
素:
1、成本
量測設備動輒新台幣數萬元,目前此計畫雖有經濟部的補助,但
整套系統花費下來,經費根本不敷使用,許明信說,當初知道進
口量測設備非常昂貴,所以找台灣廠商義隆電子自行開發,技術
也不比國外差,而且成本相對降低許多,將來計畫結束後,就算
沒有補助,還是有辦法繼續提供這套服務。
2、操作簡單
遠距照護平台主要針對老年人而設計,儀器的操作一定要相當容
易,接受度才會高。許明信表示,敏盛目前開發的量測系統使用
非常簡單,只要按1下,則可將量測結果透過Internet傳送至醫院管
理中心,系統會自動監測,區分是否為緊急事件,並適時通知。
3、機器穩定度
由於量測指數關係到健康,因此正確性為其首要條件,若使用者
發現機器經常不穩定,可能會連炎影響到患者對整體醫療行為的
信任感,這需要靠團隊不斷改善,才能有更好的品質。
4、異業整合
醫療、科技、醫材都是非常專業的領域,如何整合這些異業,溝
通成了最大的問題。許明信指出,當初在計畫開始執行前,光溝
通就花了半年到8個月的時間。另外,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神通電腦有良好的技術背景,通常在前1天就說出所需功能,隔天
早上就能如期達到院方要求,這是整個平台能成功的關鍵因素。
5、開放的心胸
量測者可以根據量測出來的結果,自行選擇到哪家醫院進行後續
診療,因此資料是開放式的。許明信認為,醫療單任通常相當封
閉,敏盛不算大醫院,開發出來的平台若要推廣到其他醫院適用
,擁有開放的心胸是很重要的,因此,敏盛醫院積極收集許多有
用的量測數據,未來也會進一步證明此平台的效益。許明信表示
,將來大家應該重視的是這個平台是否提供良好的服務,而非在
乎醫院的大小,就如醫生發明了新藥一般,不管醫生的資歷,只
要新藥有效,大家都會樂於接受。
累積經驗 克服困難
U-Care計畫計畫在敏盛醫院執行1年多,目前已收集到許多資料,
同時也在異業整合的過程中得到浦多實貴經驗,不過,未來仍有
許多待克服的問題,例如在收費部分,究竟該收取多少費用才合
理?由於這個計畫將在2008年底結束,未來勢必得向使用者收費
。許明信表示,經過調查,民眾大約能接受的費用顧每個月600元
,因此,敏盛醫院結合義隆電子自行開發量測設備,儘量節省支
出費用,期待將來透過合理的收入,能讓此平台繼續提供服務。
力外還有設備認證的問題,醫療設備與藥品一樣,郤要通過認證
才能正式啟用,目前此計畫尚在測試階段,將來要正式營運,相
關認證都是必要的。許明信說,目前此平台系統尚未與醫院管理
系統結合,將來只要通過認證,在時機成熟下將結合所有平台,
發揮更高的效能。
另外,穩私權也是必須克服的問題,許明信表示,敏盛醫院相當
重視個人隱私,針對這個部分,提供由患者自行選擇是否將量測
結果上傳至平台,或由自已檢視健康報表。當然,將來只要整合
到其他醫療單伅,量測者也可以選擇至任何醫院,並提供自已的
量測記錄就診,不過,這個問題關係到將來的平台整合。
遠距照護平台好處多 病人安心、家人放心
許明信說,醫療不能只以營利為主,執行這個計畫到目前為止都
沒有賺<
美國醫療保險公司因應不景氣,也積極尋找降低成本的對策。全
美最大醫療保險聯盟「藍十字藍盾聯盟(BCBSA)」的子公司全
球夥伴健康公司,日前和桃園敏盛醫院正式簽約,將引介美國民
眾來台就醫。
美國未實施全民健保,一般民眾普遍透過保險公司承保醫療險,
BCBSA即是全美國最大醫療保險聯盟,在全美共有39家獨立的醫
療保險公司,全美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及九成醫院都是這個聯盟
的客戶。
敏盛醫院所屬的敏盛醫控公司執行長楊弘仁昨(7)日表示,
BCBSA今年9月下旬透過旗下全球夥伴健康公司到敏盛查廠後,已
在10月初正式與敏盛簽約。
楊弘仁表示,連同全球夥伴健康公司在內,敏盛今年已和七家美
國保險公司簽約,今年內簽約家數將達到九家。楊弘仁強調,這
些美國保險公司願意和敏盛合作,原因是敏盛是台灣第一家取得
國際醫療認證機構JCI認可的醫院。
不過,楊弘仁坦承,至今自美國醫保客戶到敏盛就醫的人數不到
五位,主因美國民眾對海外就醫的態度仍然保守,現在透過
BCBSA的推廣,明年可望有一波海外人士來台就醫潮。
敏盛醫院總監周治華說明,BCBSA去年成立全球夥伴健康公司後
,針對旗下客戶提供新商品,並透過全球夥伴健康公司安排保戶
到海外就醫,除提供來回機票外,每人還有數百美元零用金。
周治華說明,近年來美國醫療費用高漲,再加上醫療資源不足,
造成病人等待就醫時間愈來愈長,不少醫保公司開始遊說民眾前
往海外就醫。
以全球夥伴健康公司為例,至今已和全球11個國家的醫院簽約,
亞洲國家當中,僅在泰國、新加坡、及印度找到一至兩家合作醫
院,敏盛是該公司在台灣唯一合作醫院。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指出,美國各州對保險民眾到海
外就醫限制很多,但隨美國金融風暴蔓延,當地保險公司希望各
州鬆綁法令,但遭到當地醫師團體反對,形成拉鋸。吳明彥研判
,美國民眾到海外就醫的風氣,至少要到2010年才會成熟。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敏盛醫療控股公司執行長楊弘仁昨
(7)日表示,敏盛六年前就積極推廣國際化,今年內將與九家
美國保險公司簽約合作,旗下負責醫藥物流的盛弘公司,也規劃
明年掛牌上櫃;並朝成為兩岸三地最大醫療連鎖集團的目標邁進
。
敏盛醫院由前立委楊敏盛在1975年創立,第二代楊弘仁參與醫控
公司營運後,整個醫療體系愈來愈朝企業化發展。1997年,桃園
敏盛綜合醫院等11家醫療院,共同組成敏盛醫控公司,朝集團控
股發展。
楊弘仁指出,敏盛醫控自2007年起展開布局,第一步是由美商安
泰集團買下敏盛醫院的不動產,再由敏盛醫院租回營運;接著,
敏盛取得國際醫療認證機構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的
認證,也吸引美商全球首選(GlobalChoice)及聯合健康(United
Health International)兩保險公司和敏盛合作。
楊弘仁強調,要吸引國際人士來台就醫,敏盛醫院選擇心血管、
骨科及微創手術三大醫療項目,這三項治療項目並非急重症,卻
是歐美民眾很大的治療項目,他估計,台灣的醫療費用,僅有美
國的30%。
美最大醫療保險聯盟「藍十字藍盾聯盟(BCBSA)」的子公司全
球夥伴健康公司,日前和桃園敏盛醫院正式簽約,將引介美國民
眾來台就醫。
美國未實施全民健保,一般民眾普遍透過保險公司承保醫療險,
BCBSA即是全美國最大醫療保險聯盟,在全美共有39家獨立的醫
療保險公司,全美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及九成醫院都是這個聯盟
的客戶。
敏盛醫院所屬的敏盛醫控公司執行長楊弘仁昨(7)日表示,
BCBSA今年9月下旬透過旗下全球夥伴健康公司到敏盛查廠後,已
在10月初正式與敏盛簽約。
楊弘仁表示,連同全球夥伴健康公司在內,敏盛今年已和七家美
國保險公司簽約,今年內簽約家數將達到九家。楊弘仁強調,這
些美國保險公司願意和敏盛合作,原因是敏盛是台灣第一家取得
國際醫療認證機構JCI認可的醫院。
不過,楊弘仁坦承,至今自美國醫保客戶到敏盛就醫的人數不到
五位,主因美國民眾對海外就醫的態度仍然保守,現在透過
BCBSA的推廣,明年可望有一波海外人士來台就醫潮。
敏盛醫院總監周治華說明,BCBSA去年成立全球夥伴健康公司後
,針對旗下客戶提供新商品,並透過全球夥伴健康公司安排保戶
到海外就醫,除提供來回機票外,每人還有數百美元零用金。
周治華說明,近年來美國醫療費用高漲,再加上醫療資源不足,
造成病人等待就醫時間愈來愈長,不少醫保公司開始遊說民眾前
往海外就醫。
以全球夥伴健康公司為例,至今已和全球11個國家的醫院簽約,
亞洲國家當中,僅在泰國、新加坡、及印度找到一至兩家合作醫
院,敏盛是該公司在台灣唯一合作醫院。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指出,美國各州對保險民眾到海
外就醫限制很多,但隨美國金融風暴蔓延,當地保險公司希望各
州鬆綁法令,但遭到當地醫師團體反對,形成拉鋸。吳明彥研判
,美國民眾到海外就醫的風氣,至少要到2010年才會成熟。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敏盛醫療控股公司執行長楊弘仁昨
(7)日表示,敏盛六年前就積極推廣國際化,今年內將與九家
美國保險公司簽約合作,旗下負責醫藥物流的盛弘公司,也規劃
明年掛牌上櫃;並朝成為兩岸三地最大醫療連鎖集團的目標邁進
。
敏盛醫院由前立委楊敏盛在1975年創立,第二代楊弘仁參與醫控
公司營運後,整個醫療體系愈來愈朝企業化發展。1997年,桃園
敏盛綜合醫院等11家醫療院,共同組成敏盛醫控公司,朝集團控
股發展。
楊弘仁指出,敏盛醫控自2007年起展開布局,第一步是由美商安
泰集團買下敏盛醫院的不動產,再由敏盛醫院租回營運;接著,
敏盛取得國際醫療認證機構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的
認證,也吸引美商全球首選(GlobalChoice)及聯合健康(United
Health International)兩保險公司和敏盛合作。
楊弘仁強調,要吸引國際人士來台就醫,敏盛醫院選擇心血管、
骨科及微創手術三大醫療項目,這三項治療項目並非急重症,卻
是歐美民眾很大的治療項目,他估計,台灣的醫療費用,僅有美
國的30%。
敏盛醫院昨(16)日舉辦33週年院慶系列活動,其中引人矚目的是該
院率先台灣醫療界啟用「自動掛號繳費機」,現場邀請立委、地
方首長等參與,場面盛大隆重。
敏盛綜合醫院深耕桃園近40年,醫護陣容及設備、服務等深獲地
方好評,更不惜耗費成本,領先國內眾多醫療同業引進首創的自
動掛號繳費機,可節省民眾時間,亦可進行門診服務資訊導覽,
假民服務再添佳績。
昨天的活動中,院方宣佈將今年訂為感動服務年,除陸續導入神
秘客調查,更透過敏盛之星小小模特兒選拔,選出最佳小朋友的
拍照製成各項宣導標語,如請勿吸煙、請勿喧嘩、小心滑倒等,
谷動還包括院慶慶生、小朋友舞蹈表演及每年舉辦的爬樓梯比賽
等,熱非凡度過33週年慶。
院率先台灣醫療界啟用「自動掛號繳費機」,現場邀請立委、地
方首長等參與,場面盛大隆重。
敏盛綜合醫院深耕桃園近40年,醫護陣容及設備、服務等深獲地
方好評,更不惜耗費成本,領先國內眾多醫療同業引進首創的自
動掛號繳費機,可節省民眾時間,亦可進行門診服務資訊導覽,
假民服務再添佳績。
昨天的活動中,院方宣佈將今年訂為感動服務年,除陸續導入神
秘客調查,更透過敏盛之星小小模特兒選拔,選出最佳小朋友的
拍照製成各項宣導標語,如請勿吸煙、請勿喧嘩、小心滑倒等,
谷動還包括院慶慶生、小朋友舞蹈表演及每年舉辦的爬樓梯比賽
等,熱非凡度過33週年慶。
敏盛 明年赴星上市 計劃與印尼集團合作 爭取與八家外商保險業
簽約 搶國際醫療商機
敏盛醫控公司執行長楊弘仁指出,為爭取國際醫療商機,敏盛醫
療體系繼去年和兩家美商保險公司簽約合作後,今年將繼續爭取
八家外商保險業合作機會,並計劃和印尼華裔集團合作,最快明
年到新加坡掛牌上市。
敏盛董事長楊敏盛表示,敏盛五年前展開醫療國際化布局,主因
國內健保醫療環境成長有限,敏盛希望能將更多元的醫療資源拓
展到國際市場。
在楊敏盛的兒子楊弘仁規劃下,敏盛醫控公司自去年展開一系列
布局,第一步是由美商安泰集團買下敏盛的醫院不動產,然後繼
續由敏盛負責營運;接著敏盛又和美商全球首選(Global
Choice),及聯合健康(United Health
International)兩保險公司簽約,近日正式引
介美國民眾來台就醫。
楊弘仁強調,敏盛吸引國際人士來台就醫的醫療優勢為心導管手
術、微創和骨科手術,透過與台大醫院的策略合作,敏盛的醫療
已具備國際水準,但骨科手術為例,醫療費用卻比美國就醫便宜
三分之二以上。
由於敏盛已取得國際醫療認證機構JCI的認可,今年將繼續尋
求與其他八家外商保險業者合作意願,其中兩家將在第一季完成
簽約。
另外,敏盛已正式在美國洛杉磯成立行銷據點,將向當地華人社
區招手,希望在保險公司的同意下來台就醫。
敏盛最近也正和印尼華裔集團密集接洽,該集團事業橫跨金融、
地產及醫療,敏盛希望與該集團旗下四家醫院合作,進軍中國大
陸市場,並希望明年能共同到新加坡掛牌上市。
楊弘仁說明,敏盛以台灣的醫控公司為核心,策略是引入國際資
金,提供大型連鎖醫療體系平台,並透過併購醫院,進入國際市
場。
敏盛也已和中國大陸的上海國際醫管公司合作,今年第三季在江
西南昌設立800床的醫院,由台灣負責人才培訓及醫療管理。
楊弘仁表示,敏盛醫控未來願景是希望在2015年在台灣、香
港及新加坡三地上市,朝兩岸三地最大醫療連鎖集團的目標邁進
。
簽約 搶國際醫療商機
敏盛醫控公司執行長楊弘仁指出,為爭取國際醫療商機,敏盛醫
療體系繼去年和兩家美商保險公司簽約合作後,今年將繼續爭取
八家外商保險業合作機會,並計劃和印尼華裔集團合作,最快明
年到新加坡掛牌上市。
敏盛董事長楊敏盛表示,敏盛五年前展開醫療國際化布局,主因
國內健保醫療環境成長有限,敏盛希望能將更多元的醫療資源拓
展到國際市場。
在楊敏盛的兒子楊弘仁規劃下,敏盛醫控公司自去年展開一系列
布局,第一步是由美商安泰集團買下敏盛的醫院不動產,然後繼
續由敏盛負責營運;接著敏盛又和美商全球首選(Global
Choice),及聯合健康(United Health
International)兩保險公司簽約,近日正式引
介美國民眾來台就醫。
楊弘仁強調,敏盛吸引國際人士來台就醫的醫療優勢為心導管手
術、微創和骨科手術,透過與台大醫院的策略合作,敏盛的醫療
已具備國際水準,但骨科手術為例,醫療費用卻比美國就醫便宜
三分之二以上。
由於敏盛已取得國際醫療認證機構JCI的認可,今年將繼續尋
求與其他八家外商保險業者合作意願,其中兩家將在第一季完成
簽約。
另外,敏盛已正式在美國洛杉磯成立行銷據點,將向當地華人社
區招手,希望在保險公司的同意下來台就醫。
敏盛最近也正和印尼華裔集團密集接洽,該集團事業橫跨金融、
地產及醫療,敏盛希望與該集團旗下四家醫院合作,進軍中國大
陸市場,並希望明年能共同到新加坡掛牌上市。
楊弘仁說明,敏盛以台灣的醫控公司為核心,策略是引入國際資
金,提供大型連鎖醫療體系平台,並透過併購醫院,進入國際市
場。
敏盛也已和中國大陸的上海國際醫管公司合作,今年第三季在江
西南昌設立800床的醫院,由台灣負責人才培訓及醫療管理。
楊弘仁表示,敏盛醫控未來願景是希望在2015年在台灣、香
港及新加坡三地上市,朝兩岸三地最大醫療連鎖集團的目標邁進
。
電子業掀醫療護理人力業務外包風,敏盛醫療體系旗下盛弘醫藥
公司最近拿下台積電員工健康管理業務,將為台積電新竹廠1.5萬
名員工健康把關。
盛弘總經理劉慶文表示,台積電為該公司護理人力外包的首例合
作客戶,目前還與友達、群創等科技公司洽談中,預計在今年達
到五家上市公司合作目標。
劉慶文說明,盛弘目前提供桃竹苗約600家公司健檢服務,在企業
醫療護理人力外包項目上成長可期。依勞基法令規定,企業需配
置具一定比例的醫護人員的醫務室,人員由負責醫師、時段駐診
醫師、護士及藥師組成。
將來盛弘與台積電的合作模式除提供醫務室人力外,也提供到院
體檢(新人、高級幹部),及至公司服務的一般員工體檢。另外
護理人員也將負責台積電全廠五年員工健康促進長期規劃,進行
健康管理、疾病追蹤、預防保健等服務。
過去台積電與竹北東元醫院合作醫務室人力外包,但在整體健康
管理上,未有合作對象。劉慶文透露,台積電健康管理業務委外
,當時有三家醫院爭取合作,盛弘最後勝出。
劉慶文說,與大品牌(指台積電)合作的加分效益高,其他公司
眼見此醫療合作模式後,也容易跟進。
公司最近拿下台積電員工健康管理業務,將為台積電新竹廠1.5萬
名員工健康把關。
盛弘總經理劉慶文表示,台積電為該公司護理人力外包的首例合
作客戶,目前還與友達、群創等科技公司洽談中,預計在今年達
到五家上市公司合作目標。
劉慶文說明,盛弘目前提供桃竹苗約600家公司健檢服務,在企業
醫療護理人力外包項目上成長可期。依勞基法令規定,企業需配
置具一定比例的醫護人員的醫務室,人員由負責醫師、時段駐診
醫師、護士及藥師組成。
將來盛弘與台積電的合作模式除提供醫務室人力外,也提供到院
體檢(新人、高級幹部),及至公司服務的一般員工體檢。另外
護理人員也將負責台積電全廠五年員工健康促進長期規劃,進行
健康管理、疾病追蹤、預防保健等服務。
過去台積電與竹北東元醫院合作醫務室人力外包,但在整體健康
管理上,未有合作對象。劉慶文透露,台積電健康管理業務委外
,當時有三家醫院爭取合作,盛弘最後勝出。
劉慶文說,與大品牌(指台積電)合作的加分效益高,其他公司
眼見此醫療合作模式後,也容易跟進。
醫療院所提供即時線上諮詢服務的模式愈來愈多,除小型診所外
,秀傳、敏盛等私立醫院近來積極應用私人通訊系統如SKYPE、
MSN等,做為初步看診工具,間接為醫院累積客源、帶來商機。
醫院網站與坊間診所不乏線上諮詢管道,如留言板、醫師部落格
等互動方式已行之有年。一位醫學美容業者表示,「即時」互動
模式帶來更快、更精準的集客方法,顧客通常不耐等待,對專業
知識也一知半解,即時諮詢目的不在診療,而是立即提供初階的
資訊。
這些資訊包括回答病人的生理問題,同時也在諮詢間包裝所欲提
供的醫療商品。長庚醫院行政中心特助蘇輝成表示,坊間的諮詢
系統也是醫療院所的間接行銷手段,自然在諮詢時將病患「轉介
」到自家門診。敏盛醫院醫學美容中心提供多樣線上即時諮詢服
務,其中MSN使用率最高,並開放至晚上9時。
秀傳醫療體系也展現強烈的企圖心,去年春季在網站上成立
SKYPE護理長即時諮詢專線(Call Center),三支專線由秀傳醫院
的護士、護理長接聽,領域涵蓋成人及婦幼保健、藥物諮詢等。
目前SKYPE專線已累積百餘通諮詢電話,一天約有十餘通,開放
時間為24小時。秀傳護理人員發現,除提供病人專業保健知識,
諮詢項目也愈來愈複雜,護理人員需充實更多知識以提供服務。
秀傳表示,一般諮詢以病人日常的病痛、或依描述症狀推薦應看
科別等。但也曾華僑來電詢問健檢相關資訊;也有病人在海外因
眼睛開刀不適而來電洽詢。此時諮詢專線就立即提供自費價目表
、服務特色等、或能進一步連絡院內相關醫師,有助吸引病患回
台就診。
,秀傳、敏盛等私立醫院近來積極應用私人通訊系統如SKYPE、
MSN等,做為初步看診工具,間接為醫院累積客源、帶來商機。
醫院網站與坊間診所不乏線上諮詢管道,如留言板、醫師部落格
等互動方式已行之有年。一位醫學美容業者表示,「即時」互動
模式帶來更快、更精準的集客方法,顧客通常不耐等待,對專業
知識也一知半解,即時諮詢目的不在診療,而是立即提供初階的
資訊。
這些資訊包括回答病人的生理問題,同時也在諮詢間包裝所欲提
供的醫療商品。長庚醫院行政中心特助蘇輝成表示,坊間的諮詢
系統也是醫療院所的間接行銷手段,自然在諮詢時將病患「轉介
」到自家門診。敏盛醫院醫學美容中心提供多樣線上即時諮詢服
務,其中MSN使用率最高,並開放至晚上9時。
秀傳醫療體系也展現強烈的企圖心,去年春季在網站上成立
SKYPE護理長即時諮詢專線(Call Center),三支專線由秀傳醫院
的護士、護理長接聽,領域涵蓋成人及婦幼保健、藥物諮詢等。
目前SKYPE專線已累積百餘通諮詢電話,一天約有十餘通,開放
時間為24小時。秀傳護理人員發現,除提供病人專業保健知識,
諮詢項目也愈來愈複雜,護理人員需充實更多知識以提供服務。
秀傳表示,一般諮詢以病人日常的病痛、或依描述症狀推薦應看
科別等。但也曾華僑來電詢問健檢相關資訊;也有病人在海外因
眼睛開刀不適而來電洽詢。此時諮詢專線就立即提供自費價目表
、服務特色等、或能進一步連絡院內相關醫師,有助吸引病患回
台就診。
敏盛醫療體系服務範圍向北延伸,將國際級優質醫療帶進大台北
地區。該體系日前入股佳醫集團旗下的新泰、仁祥、景美三家醫
療院所,使旗下連鎖醫院增為十家。
敏盛醫療董事長楊敏盛指出,台灣有400多家醫院, 大型醫
院不到100家,其餘的中小型醫院在健保的擠壓之下,生存並
不容易。然而透過連鎖經營平台的建立,讓資源共享的綜效出現
,中小型醫院的經營不但出現生機,且極有可能轉型升級為小而
美的醫療精品店,這是合作的重要策略性意義。
佳醫集團總裁傅輝東表示,敏盛是佳醫的重要事業夥伴,近兩年
來在醫療品質與經營策略上屢有突破,是國內醫界的標竿企業,
這次三家院所交予敏盛經營,將能協助三家院所取得優秀人才,
提升品質並降低成本,而敏盛連鎖規模的擴張,亦可將優質醫療
帶給更多的民眾,創造三贏局面。
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楊弘仁表示,呼應實質整合的年代到來,敏
盛走在業界的領導地位,率先整合醫界及通路業,不僅創醫界和
健康產業優勢互補合作的先例,另闢醫界通路,朝通路業發展對
醫界實具指標性意義。
敏盛醫療體系是國內最完整的連鎖醫院系統,旗下已有十家院所
,大陸的800床新醫院亦將於明年第三季完工營運。在
2007年5月順利與ING結盟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後,目前積
極規劃其控股公司敏盛醫控於海外上市,楊弘仁期許該體系在
2015年成為亞洲最大的連鎖醫院之一。
地區。該體系日前入股佳醫集團旗下的新泰、仁祥、景美三家醫
療院所,使旗下連鎖醫院增為十家。
敏盛醫療董事長楊敏盛指出,台灣有400多家醫院, 大型醫
院不到100家,其餘的中小型醫院在健保的擠壓之下,生存並
不容易。然而透過連鎖經營平台的建立,讓資源共享的綜效出現
,中小型醫院的經營不但出現生機,且極有可能轉型升級為小而
美的醫療精品店,這是合作的重要策略性意義。
佳醫集團總裁傅輝東表示,敏盛是佳醫的重要事業夥伴,近兩年
來在醫療品質與經營策略上屢有突破,是國內醫界的標竿企業,
這次三家院所交予敏盛經營,將能協助三家院所取得優秀人才,
提升品質並降低成本,而敏盛連鎖規模的擴張,亦可將優質醫療
帶給更多的民眾,創造三贏局面。
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楊弘仁表示,呼應實質整合的年代到來,敏
盛走在業界的領導地位,率先整合醫界及通路業,不僅創醫界和
健康產業優勢互補合作的先例,另闢醫界通路,朝通路業發展對
醫界實具指標性意義。
敏盛醫療體系是國內最完整的連鎖醫院系統,旗下已有十家院所
,大陸的800床新醫院亦將於明年第三季完工營運。在
2007年5月順利與ING結盟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後,目前積
極規劃其控股公司敏盛醫控於海外上市,楊弘仁期許該體系在
2015年成為亞洲最大的連鎖醫院之一。
桃園敏盛醫療體系控股的敏盛生命科技公司,昨(29)日召開股東
大會;為使醫療品質與國際接軌,該體系經國總院7月將成為台灣第
一所接受國際醫院評鑑(JCI)認證的醫療機構。
敏盛生命科技為敏盛醫療體系的實質控股公司,旗下轄有敏盛綜合醫
院經國院區、三民院區、龍潭分院、大園分院及怡仁綜合醫院等醫院
及二所長期照護機構,為桃、竹、苗地區最大的連鎖醫院體系。年合
併營業額達40億元,年服務人次近100萬人。
該體系執行長楊弘仁指出,為開發國際醫療市場,超越健保框架,並
提升至國際化醫療品質,敏盛科技公司股東大會決議後,即向經濟部
申請變更,將更名為「敏盛醫控股份公司」,成為台灣第一家「醫療
專業控股公司」,該公司於日前完成20億元的銀行聯貸,未來將積
極展開業務拓展計畫。
董事長楊敏盛表示,該體系在去年力邀前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教授出
任總裁後,大幅更新醫療團隊陣容以強化競爭力,近來成果已陸續展
現。除接連成立睡眠中心、亞太減肥手術中心、微創手術中心外,全
新的心血管暨急重症團隊也將於7月成軍。
大會;為使醫療品質與國際接軌,該體系經國總院7月將成為台灣第
一所接受國際醫院評鑑(JCI)認證的醫療機構。
敏盛生命科技為敏盛醫療體系的實質控股公司,旗下轄有敏盛綜合醫
院經國院區、三民院區、龍潭分院、大園分院及怡仁綜合醫院等醫院
及二所長期照護機構,為桃、竹、苗地區最大的連鎖醫院體系。年合
併營業額達40億元,年服務人次近100萬人。
該體系執行長楊弘仁指出,為開發國際醫療市場,超越健保框架,並
提升至國際化醫療品質,敏盛科技公司股東大會決議後,即向經濟部
申請變更,將更名為「敏盛醫控股份公司」,成為台灣第一家「醫療
專業控股公司」,該公司於日前完成20億元的銀行聯貸,未來將積
極展開業務拓展計畫。
董事長楊敏盛表示,該體系在去年力邀前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教授出
任總裁後,大幅更新醫療團隊陣容以強化競爭力,近來成果已陸續展
現。除接連成立睡眠中心、亞太減肥手術中心、微創手術中心外,全
新的心血管暨急重症團隊也將於7月成軍。
鉅亨網記者楊雅婷/台北• 5月30日 05/30 16:59
證期會今(30)日核准敏盛生命科技申報之現金增資
案自29日起重新起算,證期會表示,該公司於 5月22日
申報以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股票2178萬股,總金額為
2.17億元,該公司於29日自行補正最近 3年度財務報告
之附註及附表,並將副本抄送相關單位,因此,依規定
自補正日起重新起算。
證期會今(30)日核准敏盛生命科技申報之現金增資
案自29日起重新起算,證期會表示,該公司於 5月22日
申報以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股票2178萬股,總金額為
2.17億元,該公司於29日自行補正最近 3年度財務報告
之附註及附表,並將副本抄送相關單位,因此,依規定
自補正日起重新起算。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