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瀚亞投信(未)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新聞】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復甦,台灣的利率也逐漸走升,進入正常化階段。這對投資環境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對投信法人來說,他們必須重新評估投資策略。瀚亞投信的副投資長林如惠就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首先,林如惠強調,在升息環境下,投資的不確定性增加,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時間和幅度都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因此,投資人要降低風險,可以考慮增持波動度較低的資產,比如多元且分散的多重資產基金。 接著,由於過去十年股市和債市都呈現多頭走勢,現在沒有任何資產是便宜的,所以當升息來臨時,資產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因此,林如惠建議適度落袋為安,獲利了結。 第三,各類型資產同漲同跌的情況將結束,林如惠預測,資金有限時,不同產業與國家將出現差異,投資將回歸基本面,從下而上的操作變得更加重要。 第四,個股表現差異性將擴大,指數型投資可能不再是最佳選擇,主動型管理投資反而更有利。 最後,林如惠提醒,短時間獲得高報酬的投資環境將不復見,投資人要從短跑改為馬拉松,追求合理報酬,並尋找有持續性且長線看好的商品。
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剛剛開始復甦,誰想到Delta病毒又來給大家添堵,再加上美國聯準會可能要緊縮錢幣供給,投資人們心裡可真是七上八下的。這時候,投信法人就給出了一個好建議,說我們可以學習職棒二刀流,把股票和債券都擺一擺,分散風險嘛。 第一金投信的投資長唐祖蔭說,上半年全球經濟活動開始復甦,企業們也迎來了40年來最大的需求爆發潮,股市自然是全面上漲。但下半年嘛,雖然景氣還是會復甦,但市場上這些雜音可不少,我們得有點承受風險的勇氣。 這個「二刀流」啊,是日語,就是說那種投打都行的職棒球員,就像美國大聯盟的大谷翔平,不僅是投手還是打者,打得可厲害了。唐祖蔭說,我們投資也要學著這樣,攻守都要會。 下半年,他建議我們可以挑選一些全球創新科技股和台股。因為現在企業們都在補庫存、政府也在刺激經濟、技術也在升級,這些AI、雲端、物聯網、電動車的產業,短期、中期、長期都很有潛力。 台灣這邊呢,因為在全球供應鏈裡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無論是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資安、雲端、光電、網通,我們都有優勢。再加上現在這個全球反中浪潮、美中科技戰,台股製造業的發揮空間更大,出口製造類股的營收獲利前景也不容小覷。 那防守型的資產呢,他建議我們可以看看那些有利差優勢的高收益債。因為隨著經濟復甦,這些債券發行企業的基本面會變好,違約率會下降,利差會收窄,對投資人來說,這是個不錯的投資選擇。 瀚亞投資也說,2021年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雖然有挑戰,但中國政府要降低金融體系淨槓桿率,提高債券品質,未來可能會看到中國本地債券違約率上升,但整體還是在可控範圍內。而亞洲高收益債券因為估值吸引、收益率高、存續期短,將會從亞洲經濟的復甦中獲益,投資人們應該能夠安然度過短期的波動。
隨著銀行利率逐漸回升,逐漸回歸正常化,我們的投資環境也將與過去那種利率極度寬鬆的時期有所不同。在這樣的升息環境下,我們的投信法人們認為,投資人需要轉換思維,調整操作策略。這包括了增持波動度較低的商品、評價較高的資產適度獲利了結、投資回歸基本面、個股表現差異擴大,主動型管理更加重要,以及追求合理的報酬,因為在短時間內獲得高報酬將變得更加困難。
瀚亞投資的副投資長林如惠表示,投資人首先需要面對的是升息環境下不確定性因素的顯著增加。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時間和升息幅度,都將成為未來市場猜測的焦點。在金融產品波動度提高的情況下,我們的操作策略應該以降低風險為首要目標,例如透過增持波動度較低的資產,比如配置多元且分散的多重資產基金。
第二個需要注意的點是,在過去十年中,不論是股市還是債市,都呈現了多頭走勢,所以現在沒有任何資產是便宜的,從評價或位階來看都處於相對高檔的位置。一旦開始升息,這些資產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因此建議適度落袋為安,獲利了結位階較高的資產部位。
第三點,各類型資產同漲同跌的情況將結束。林如惠分析,當市場上資金有限,無法對所有金融商品一視同仁時,不同產業與國家將會出現差異,操作上變得更加複雜。此時,投資將回歸基本面,由下而上的操作轉趨重要。
林如惠還指出,第四點是,當利率從低點走升,投資環境將開始正常化,個股表現差異性將擴大。在這種情況下,指數型投資可能並非最好的選擇,主動型管理投資反而可能更有利。
最後一點是,短時間內獲得高報酬的投資環境將不復見,我們的投資態度需要從短跑轉為馬拉松。林如惠解釋,過去一年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高報酬,主要是因為基期較低,這並不是一個可持續的現象。因此,投資人應該追求合理的報酬,並尋找有持續性且長線看好的商品。
【台灣金融新聞】近期,印度央行啟動了第二輪大規模購債計畫,為全球市場帶來新的動能。台灣知名投信公司瀚亞投信分析,在這波全球資金寬鬆的背景下,印度主權債的殖利率顯得格外吸引人。根據瀚亞投信的數據,目前全球各國主權債殖利率普遍處於低檔,美國主權債殖利率為0.96%,英國則為0.74%,甚至有部分歐元主權債出現負利率。相比之下,印度主權債的殖利率高達6.3%,遠超新興主權債的3.88%和成熟國家主權債。 瀚亞印度策略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培珣表示,印度主權債的高殖利率對於追求收益的長期資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隨著印度央行購債計畫的進行,市場表現有望穩定。此外,保德信亞太基金經理人曾訓億指出,印度股市在外資回補下,已經成為亞股中買超金額第一的股市,年迄今達76.3億美元。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黃俊晏對於印度股市的展望持樂觀態度。他指出,印度疫情逐漸緩解,每日新增確診數回落,市場對於疫情擴散的擔憂減輕。花旗銀行也預估印度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高於政府預算規劃。黃俊晏還提到,印度指數經過回檔後,本益比較低,相對於亞太股市來說更具投資價值。 總結來說,印度在全球市場的投資價值逐漸浮現,不僅吸引外資大量流入,內資也開始轉向買超。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股市後市被普遍看好。
瀚亞投信表示,據資料統計,在全球資金寬鬆下,各國主權債殖利率都處於歷史低檔位置,美國主權債殖利率為0.96%,英國主權債殖利率為0.74%,而歐元主權債更是出現負利率。相較之下新興國家能提供較高的殖利率,其中印度主權債目前殖利率達6.3%,遠高於新興主權債的3.88%殖利率,以及成熟國家主權債。
瀚亞印度策略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培珣即指出,印度主權債殖利率相較其他國家具有不小的優勢,有機會吸引有收益需求的長期資金青睞,在印度央行購債計畫推行後,也可望穩定債券市場表現。
保德信亞太基金經理人曾訓億指出,之前印度疫情一度惡化,讓外資對印度股市暫時卻步,不過,隨著印度積極提升疫苗接種率,使市場對於疫情擴散的擔憂有所緩解,從各經濟數據來看,印度也持續好轉,帶動國際資金自6月起明顯回補印度股市,讓印度市場成為亞股中買超金額第一的股市,年迄今達76.3億美元。
對於印度股市展望,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表示,印度本波疫情趨於緩解,每日新增確診數回落至15萬人以下,每日檢測量升至220萬人,確診率降至8.9%,部分城市喊解封,印度此次封城嚴格程度、疫苗持續施打、防疫經驗累積等,皆有助於降低對經濟活動的衝擊性,負面衝擊將小於第一波疫情,經濟活動復甦的腳步可能快於預期。
花旗估計印度今年經濟成長率仍將高於日前政府公布的預算規劃。
黃俊晏指出,印度指數經回檔後,本益比脫離20年高點,因為全球股市本益比全面膨脹後,印度相對於亞太股市本益比顯得便宜,投資價值浮現。
印度仍為今年全球新興市場共同基金傾向超額配置的市場第一名,2021年外資累計買超印度近60億美元,高居新興市場之冠,內資在連續八個月賣超後,已呈現連續買超兩個月,在低本益比優勢及資金青睞下,印度股市後市不看淡。
第一金投信投資長唐祖蔭表示,上半年全球經濟活動重啟,企業正迎接40年來最大的需求爆發潮,帶動股市全面大漲。
進入下半年,預期景氣復甦態勢不變,但各種市場雜音不斷,將考驗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度,如擔心波動過大,不妨採取「二刀流」策略因應。
「二刀流」為日語,意指投打俱佳的職棒球員,如同美國大聯盟棒球員大谷翔平,不只是天使隊的當家投手,能投出犀利的惡魔指叉球與100英哩的快速直球,又是優異的打擊者,為大聯盟單季最多全壘打紀錄的亞洲球員。
唐祖蔭認為,投資操作也應該像二刀流一樣,攻守兼備。
下半年在攻擊型資產方面,建議挑選全球創新科技股、台股。
在企業補庫存、財政擴張刺激、技術轉型升級等需求帶動下,AI人工智慧、雲端大數據、物聯網、電動車等科技產業,短中長期的業績爆發潛力大。
唐祖蔭強調,台灣扮演全球供應鏈角色,無論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資安、雲端、光電、網通等項目,都掌握關鍵優勢;加上,全球反中浪潮、美中科技戰開打,提供台股製造業更大的發揮空間,相關的出口製造類股,未來營收獲利表現同樣不看淡。
至於防守型資產,可挑選有利差優勢的高收益債。因為隨著經濟回復成長,高收益債發行企業基本面將同步好轉,財務體質轉佳,讓違約率逐步下降,將帶動利差進一步收窄,為投資人帶來不錯的回報。
瀚亞投資指出,2021年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充滿挑戰,因中國政府希望降低金融體系淨槓桿率,以提升債券品質,未來可能會看到中國本地債券違約率上升,但整體違約仍應在可控範圍內。
另一方面,受益於具吸引力的估值、較高的收益率和較短的存續期,亞洲高收益債券將從亞洲經濟的最終反彈中獲益,投資人可望安然度過短期波動。
瀚亞投資副投資長林如惠表示,投資人首要面對的改變,是在升息環境下不確定性因素大幅增加,諸如美國聯準會升息時間、升息幅度,都是未來市場猜測的重點。面對金融產品波動度提高,在操作策略上,降低風險成為首要目標,可透過增持波動度較低的資產,來達到該效果,例如配置多元且分散的多重資產基金。
第二個要注意的是,在充沛資金推升下,過去十年無論股市、債市都呈現多頭走勢,所以現在沒有任何資產是便宜的,從評價面或位階來看都處在相對高檔位置。一旦開始升息,就會面臨比較大的壓力,建議位階較高的資產部位,可適度落袋為安獲利了結。
第三點,各類型資產同漲同跌的情況將結束。林如惠分析,當市場上資金有限,無法對所有金融商品雨露均霑時,不同產業與國家會出現差異,操作上變得更加困難,屆時投資將回歸基本面,由下而上的操作轉趨重要。
林如惠指出,第四點是,當利率從低點走升,投資環境將開始正常化,個股表現差異性擴大。最常見的情況為大盤指數無太大變化,但是個股表現空間大。這種情況下指數型投資可能並非最好的投資方式,主動型管理投資反而更有利。
最後一點為,短時間獲得高報酬的投資環境將不復見,投資態度要從短跑改為馬拉松。林如惠解釋,過去一年可以在短時間獲得高報酬,主要是因為基期較低,才會在今年出現爆發性成長,但這並不是一個可持續性的現象,投資人應追求合理報酬,並尋找有持續性且長線看好的商品。
【金融新聞】 近期,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復甦,投資市場也呈現多變格局。台灣知名投信公司瀚亞投信指出,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多重資產基金因其穩定波動與優異的績效,成為長期投資的佳選。以下就讓我們來深入探討瀚亞投信的多重資產基金策略,以及其對於投資者的意義。 根據瀚亞投信的分析,過去五年內,各類資產的年化波動度各有不同。股票相關指數的波動度相對較高,特別是新興市場股票,其波動度甚至高達16.3%。相比之下,債券相關指數的波動度則低得多,如新興美元債券指數的波動度僅為8.5%。這樣的數據顯示,債券資產在穩健配置中具有重要作用。 瀚亞投信的多重收益優化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如惠表示,多重資產基金的一大優勢在於它能夠降低單一資產的風險,同時捕捉多元投資機會。與單一資產基金相比,多重資產基金能夠在多種市場情況下保持穩定的表現。 在操作策略上,林如惠強調,下半年全球經濟復甦的話題持續发酵,股票市場的族群也將快速輪動。因此,他建議投資者應該著眼於受惠於景氣復甦的類股,並採取逢低加碼的策略。在債券方面,由於全球低利環境,他建議以信用債為主。 此外,日盛目標收益組合基金研究團隊也提醒,第3季經濟、通膨及市場利率的同步攀升,傳統的債券投資可能無法滿足投資者的收益需求,甚至可能面臨較大的利率風險。因此,他們建議投資者透過多重配置概念的平衡組合型基金,靈活布局價值型股票基金,並關注高收益債券型與新興市場美元企業債券型基金。 總結來說,瀚亞投信的多重資產基金策略,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在動盪市場中穩中求勝的投資選擇。在未來的市場環境中,這樣的策略將更加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瀚亞投資表示,根據理柏資料,過去五年各類型資產年化波動度來比較,以股票相關指數最高,其中新興市場股票指數、新興亞洲股票指數,波動度分別高達16.3%與15.9%,而S&P500指數和世界股票指數波動度也有14%以上。
反觀債券相關指數波動度就低許多,新興美元債券指數及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波動度分別為8.5%與7.5%,而美元投資等級債更僅有5.9%,有利於穩健資產配置。
瀚亞多重收益優化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如惠分析,多重資產基金的好處為可以降低單一資產風險,並掌握多元投資機會。普遍來說,股票基金雖然多頭時報酬率也較可觀,但過程中需要承受較大的波度與風險;債券基金則是能提供較穩定的收益來源,不過來自價差的報酬率偏低。
而多重資產基金藉由配置於股票、債券及其他類型資產的方式,達到截長補短效果,一方面擁有多元的收益機會,同時也降低資產波動度,整體而言,績效表現會比重押在單一資產基金穩定。
操作策略上,林如惠指出,下半年全球經濟復甦題材仍在發酵,且族群快速輪動情況將延續,股票方面看好全球型股票都能受惠,著重於受惠景氣復甦類股,可適時採取逢回加碼策略;債券方面則因應目前全球低利環境,以較具收益吸引力的信用債為主。
日盛目標收益組合基金研究團隊表示,第3季正值經濟、通膨及市場利率同步攀升的轉捩點,過往國人喜愛的債券投資已無法滿足後續收益需求,甚至將面臨較大的利率風險,建議可透過多重配置概念的平衡組合型基金,靈活布局價值型股票基金、掌握資本增值機會財。布局上,偏好利率風險較低的高收益債券型與新興市場美元企業債券型基金。
瀚亞投資策略長黃文彬(OoiBoonPeng)說,下半年全球經濟預期強勁增長,並可望持續到2022年,各國加快疫苗接種,美國大量財政刺激方案,GDP成長率預估超過6%,9,000億美元紓困法案,及1.9兆美元經濟刺激計畫,且就業市場改善,未來數月消費意願增強,出現「美國例外(USexceptionalism)」。
反觀亞洲國家財政刺激較保守,病毒變異和病例上升,對經濟成長仍是巨大威脅,不可低估風險,仍應密切關注和評估市場變化。
群益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林宗慧指出,下半年市場投資氣氛維持樂觀,但評價相對高位,波動風險仍預期走升,股市料呈現風格輪動,高收益債違約率預估低於長期均值,表現值得留意。投資布局面對機會與風險兼具環境,可參考具目標風險設計的組合基金產品,在固定風險承擔水準下,彈性調整投資組合的股債比重,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葛蘭.包爾建議,下半年投資布局,股市首要攻守兼備,看好美股、大中華及基建產業,債市側重高收益債爭取固定債息機會。看好五大創新主題的數位轉型、金融科技和支付、醫療創新、雲端運算及5G,跳脫景氣循環及宏觀背景,擴及各行各業。
瀚亞投資方案長KelvinBlacklock認為,面對當前投資環境,債市看好高收益債,因低率環境偏好較高收益,寬鬆貨幣和財政政策刺激消費,使企業獲利優於預期。股票看好全球股市,尤其以美國為首,包括金融、工業和能源等在周期復甦中受益的產業。
據瀚亞投信統計,印度股市自1991年起,發生過六次明顯牛市,分別在1991年、1993年、1998年、2003年、 2009年,以及2020年至今。除2003年至2008年的牛市外,其餘歷史發生的牛市平均有72周,近一年半。
隨印股創新高,近期印度基金績效同樣交出亮眼成績單。截至9日,印度SENSEX指數今年來上漲9.7%;據CMoney資料統計, 由投信發行的印度基金中,有兩檔基金績效優於指數表現,分別是群益印度中小基金,跟瀚亞印度基金,今年來報酬率分別達16.9%與10.9%。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表示,印股6月以來轉強,主因當地新冠肺炎疫情受到控制,以及經濟數據好轉,推升印度行情再度回到上升軌道。
日本股市近期表現亮眼,第一季重達3萬點,吸引全球投資者目光。雖然日經225指數近期在高檔區間震盪,但從獲利和估值來看,日股相較於其他國家股市仍具相對低估值,基本面充滿投資機會。瀚亞投信觀察到,外資逐步回流日本股市,為市場帶來強大的資金支持,改變了2015年以來的賣超趨勢。這主要得益於日股指數組成較集中於循環性類股,以及估值較低的價值型股和循環性股開始受到國際投資者的青睞。 群益東方盛世基金經理人向思穎指出,日本加速疫苗施打,市場信心回復,家計動向、企業動向和就業指標全面好轉,下半年服務消費支出可望回升。此外,日本在半導體材料及製造設備產業具有競爭優勢,產業前景看好,評價合理,資金回流帶動三大利基,表現值得關注。 瀚亞投信強調,過去十年日本企業重組步伐穩定,營運效率提高,長期盈利能力改善,基本面轉強,能夠抵禦外部衝擊。日本企業財政狀況穩健,資產負債表持續去槓桿化,現金水位充裕,企業具靈活性,未來業務融資更具潛力。企業盈利能力和股本回報率改善,估值佳,是吸引投資日股的重要因素。瀚亞投信建議投資者不要受到大環境或總經數據影響,應有系統地篩選被錯誤定價的資產,掌握日股後市潛力。
瀚亞投資認為,外資逐步重返日本股市,提供資金面強力支撐,一 改2015年以來持續賣超的趨勢,主要是日股指數組成相對較集中於循 環性類股,受惠於資金輪換趨勢,估值較低的價值型股及循環性股, 開始受到國際投資者青睞,且日股估值仍較全球股市吸引人,更提供 由下而上的投資機會。
群益東方盛世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近期日本加快疫苗施打,帶 動市場信心回復,包括家計動向、企業動向和就業指標皆全面好轉, 在景氣復甦趨動下,下半年服務消費支出可望回升。
不僅如此,日本在半導體材料及製造設備產業相當具有競爭優勢, 產業前景仍佳、評價合理、資金回流帶動三大利基,表現仍可留意, 市場需求回暖及經濟活動回溫,對日股表現仍相對有利。
瀚亞投資表示,過去十年,日本企業重組步伐漸進而穩定,有助提 高營運效率及改善長期盈利能力,使得基本面轉強,有能力抵禦外部 衝擊。來自財政狀況較全球企業穩健,日本企業資產負債表持續去槓 桿化,現金水位充裕,企業具靈活性為未來業務融資。
日本企業盈利能力和股本回報率改善,估值佳為吸引投資日股重要 原因。瀚亞投資強調,企業體質持續改善,價值型股估值來到偏低水 準,日本股市蘊藏許多產生可觀報酬的動力機會。建議勿受到大環境 或總經數據影響投資價值與機會,有系統篩選被錯誤定價資產,掌握 日股後市潛力。
投資型保單風靡全台,類全委保單成退休規畫新選擇!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的多元發展,投資型保單逐漸成為國人理財的新趨勢。其中,類全委保單以其客製化的特色和專業投信經理團隊的操盤,受到廣大投資人的青睞。這種保單不僅讓投資操作更加專業,還設有月撥回功能,滿足退休規畫的需求,市場規模也持續攀升。 瀚亞投信表示,類全委保單已經成為國人理財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對於中長期績效穩定的帳戶,更受到投資人的肯定。該公司近年來積極爭取類全委業務,不斷提升操作績效與投組收益。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數據,從2015年到2021年5月,投資型保單類全委契約數量及有效契約金額每年都呈現穩定成長。截至2021年5月,有效契約金額已經突破9千億元,較去年底的8,137億元成長許多,和2015年的4,342億元相比,更是成長了116%。契約數量也從2015年的163件增加至2021年的315件。 瀚亞投信強調,類全委帳戶非常適合規畫退休需求,資產配置時會考慮現金流需求,並做好風險分散,提供資產下檔保護。該公司管理的規模自2015年底的26.61億元增加至2021年5月的193.19億元,其中還包含規模破百億的類全委帳戶,顯示長線績效穩定,深受投資人信賴。 投資專家指出,過去幾年金融市場處於低利率環境,許多人退休時面臨每月現金流需求。類全委帳戶根據保單需求進行客製化設計,設有月撥回機制作為現金流來源,並由專業投資專家進行全球資產配置,實現分險風散,較不受單一市場波動影響。 瀚亞投信認為,近年金融市場變化快速,波動更劇烈,一般投資人要抓住不同市場、不同商品變化難度高,由專業經理團隊代為管理的類全委帳戶服務成為趨勢。這不僅帶動過去三年國內類全委市場的快速成長,也為國人退休規畫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
瀚亞投資表示,類全委保單已經成為國人理財投資,甚至規畫退休 金的方式之一,尤其是中長期績效穩定的帳戶,更獲得投資人肯定, 近年來致力爭取類全委業務,積極提升操作績效與投組收益。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15年至今,投資型保單類全委契約數量 及有效契約金額,每年穩定同步成長。截至2021年5月止,有效契約 金額突破9千億元大關至9,357億元,較去年底的8,137億元成長許多 ,跟2015年的4,342億元相比,更成長翻倍的116%。契約數量也從2 015年的163件,增加至2021年的315件。
瀚亞投資指出,類全委帳戶相當適合規畫退休需求,資產配置除考 量現金流需求,如何做好風險分散,提供資產下檔保護,都是優先考 量。就投資型保單有效契約金額來看,瀚亞管理規模自2015年底的2 6.61億元,一路增加至2021年5月的193.19億元,更包含規模破百億 的類全委帳戶,顯示長線績效穩定,受到投資人青睞。
投資專家認為,過去幾年金融市場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讓許多人 退休時面對每月現金流需求。類全委帳戶依據保單需求,作客製化設 計,帳戶多半會設計月撥回機制作為現金流來源,及由投資專家資產 配置布局全球,做到分險風散效果,較不受單一市場波動影響績效。
瀚亞投資認為,近年金融市場變化快速,波動更劇烈,一般投資人 要抓住不同市場、不同商品變化難度高,由專業經理團隊代為管理的 類全委帳戶服務成趨勢,帶動過去三年國內類全委市場快速成長,也 提供國人退休規畫更多元的選擇。
台灣投信業龍頭瀚亞投信近期表現亮眼,其基金績效逆勢走強,主要得益于對生技醫藥、電動車、新能源、5G晶片等類股的重押。隨著上證指數自6月高點後開始修正,市場對這些具有題材及利基的產業類股投資熱情不減。以下為詳細報導內容:
近期,台灣股市經歷了一段修正期,上证指數自6月高點後逐漸回落。然而,在這波調整中,部分類股如生技醫藥、電動車、新能源、5G晶片等,卻逆勢上漲,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
根據CMONEY統計,截至6月25日,國內投信發行的中國A股基金中,有三檔基金最近個月績效逆勢走強,且報酬率超過3%。其中,瀚亞投信的基金表現格外亮眼,主要得益於對生技醫藥族群的重押。
瀚亞投信表示,上證指數6月以來自高點修正,不過生技醫藥族群表現相對抗跌。該公司看好防疫概念族群,並對該類型股進行重押,使得該基金近月績效相對佳。
展望下半年,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認為,中國A股經過第二季整理打底後,目前投資機會浮現。主要利多有三:一是股市成交量重新放大,二是貨幣供給已至低點,PMI指數也回落,貨幣供給政策再降的機會有限,三是7月共產黨百年黨慶在即,加上8月中之前為財報空窗期,前面股市已整理後,Q3股市樂觀看好。
此外,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經理人徐百毅表示,隨著官方貨幣政策轉趨中性,預期接下來A股的成長動能主要以基本面成長或改善驅動。他看好消費、科技、醫藥等獲利成長穩定之產業將是長線布局主軸。
總結來說,瀚亞投信在這波市場調整中,憑借對生技醫藥、電動車、新能源、5G晶片等類股的重押,成功實現逆勢成長。展望下半年,市場對中國A股的投資熱情不減,投資者可關注這些具有題材及利基的產業類股。
台灣投信業界近期對第三季度的投資策略進行了深入分析,並提出了一系列建議。根據市場分析,投信建議操作上應更加靈活,以應對市場的波動,並抓住投資的機會。以下是一些關於第三季投資策略的關鍵建議: 首先,投信強調,在操作上應該更加靈活,以適應市場的變化。這樣可以更好地抓住投資的機會,並在適當的時機進行投資。 其次,投信建議布局股票、債券及平衡三大類別的多重資產基金。在股市方面,首選成長動能強勁的美股、台股、印度股。這些股市的GDP年增率亮眼,基本面表現良好,因此看好其未來的發展。 在債市方面,看好存續期短、殖利率高的高收益債、新興債。由於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將繼續升息,因此建議布局美國或全球型高收債,並彈性配置新興市場債基金。 瀚亞投資表示,對於股票型基金,第三季看好擁有經濟成長動能、中長線展望樂觀的美國科技股、台股跟印度股市。這些股市隨著GDP年增率的提高,將繼續反應基本面。 群益環球金綻雙喜基金經理人葉啟芳指出,全球經濟復甦在疫情下仍不全面,但主要央行寬鬆政策料延續。企業邁入獲利高增長階段,基本面不必過於擔憂。由於部分國家疫情反覆、通膨疑慮引發類股輪動,因此建議布局多重資產,以平衡投資組合波動。 最後,瀚亞投資提醒,若對市場趨勢不明朗或對金融環境有疑慮,降低資產波動的股債均衡持有的平衡型基金,將是追漲抗跌的好選擇。
瀚亞投資表示,就股票型基金來看,第三季看好擁有經濟成長動能、中長線展望樂觀的美國科技股、台股跟印度股市,隨GDP年增率亮眼,將繼續反應基本面。債市部份,觀察美國聯準會(Fed)動向,隨市場預期公債殖利率看升,存續期間較低的債券相對具優勢,如高收益債基金跟新興債基金,建議布局美國或全球型高收債,彈性配置新興市場債基金。
群益環球金綻雙喜基金經理人葉啟芳指出,全球經濟復甦在疫情下仍不全面,但主要央行寬鬆政策料延續,加上企業邁入獲利高增長階段,基本面不必過於擔憂,風險性資產表現仍不看淡。因應部分國家疫情反覆、通膨疑慮引發類股輪動,操作上建議布局多重資產,透過跨資產、跨市場配置,以平衡投資組合波動。
瀚亞投資提醒,若擔憂市場趨勢不明朗,或對接下來金融環境的疑慮,降低資產波動的股債均衡持有的平衡型基金,將是追漲抗跌的好選擇。
上海綜合指數6月以來表現不佳,指數下跌0.25%,明顯較5月上漲4.9%疲軟不少。根據CMONEY統計,截至6月25日為止,國內投信發行的中國A股基金中,有三檔基金最近個月績效逆勢走強,且報酬率超過3%。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說,中國A股的修正波段即將結束,由於提早布局上半年漲幅較低的科技類股,特別是電動車、新能源、5G晶片等,使基金近期表現較為亮眼。瀚亞投信表示,上證指數6月以來自高點修正,不過生技醫藥族群表現相對抗跌,由於瀚亞投資看好防疫概念族群,並重押該類型股,使得該基金近月績效相對佳。
展望下半年,沈宏達認為,中國A股經過第二季整理打底後,目前投資機會浮現,主要利多有三,一、股市成交量重新放大,二、貨幣供給已至低點,PMI指數也回落,貨幣供給政策再降的機會有限,三、7月共產黨百年黨慶在即,加上8月中之前為財報空窗期,前面股市已整理後,Q3股市樂觀看好。
這波大陸政策調整先於天下,故目前股市處於低檔,和在高檔附近的美股等股市不同,加上今年以來仍落後主要股市,下半年中國A股仍相當具有吸引力,建議投資人可以趁早逢低介入,或是利用定期(不)定額中長期投資。
林庭樟表示,短線上醫療產業依舊優於其他族群,只是由於疫苗類股來到相對高檔,因此未來會適度進行減碼,轉而加碼醫療服務族群。另外,看好新能源、工業,以及消費等類股,估計將持續受惠經濟復甦。
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經理人徐百毅表示,隨官方貨幣政策轉趨中性,削弱資金行情推升力道,預期接下來A股的成長動能主要以基本面成長或改善驅動;預估2021年A股企業盈利增長將由2020年的3%回升至近兩成,看好消費、科技、醫藥等獲利成長穩定之產業將是長線布局主軸,至於先前受疫情影響最大且偏周期的金融與工業類股,因獲利明顯改善亦值得留意,或者可聚焦十四五等政策利多題材。
【台灣新聞】 瀚亞投信看好印度市場,多項基金表現亮眼 台灣知名投信公司瀚亞投信近期對印度市場表現出高度關注,根據最新數據,瀚亞投信與ICICI保誠資產管理共同提供的印度溫度計指數達到123.3,屬於「加碼債券部位」區間。這也反映了瀚亞投信對印度股市和債市的長線布局信心。 瀚亞投信強調,印度政府今年來採取積極政策應對疫情衝擊,並透過結構性改革刺激經濟成長,目前經濟復甦狀況良好。加上成熟國家強勁的經濟數據,對印度出口表現有利,預計印度市場將因國內外景氣回升而獲益。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指出,印度股市在疫情受控、經濟數據正向帶動下,創下歷史新高的52,000點。近期市場表現強勁的族群包括受惠疫情的科技、醫藥,以及受惠經濟復甦的能源、消費等。 林庭樟還提到,外國機構投資者(FII)在印度股市的投資態度轉趨正面,截至6月中旬,FII在印度股市為淨買超,與前兩個月的賣超行為形成鮮明對比。 瀚亞印度策略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培珣分析,印度央行維持寬鬆基調,並擴大印式QE來提供市場流動性。他強調,長天期債券容易受到通膨政策影響,壓力較大,而短天期債券則享有較大利差空間。 此外,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詩紋表示,亞洲高收益債殖利率約7.8%,在實質負利率時代更具投資價值。黃詩紋看好新能源相關政策支持的相關標的,並將持續關注大型鋼鐵╱金屬採礦公司等低曝險公司。